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国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及未来走向

我国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及未来走向

我国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及未来走向
我国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及未来走向

我国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及未来走向

内容摘要

在电视文化走进千家万户,电视艺术百花齐放的今天,电视综艺节目作为电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游戏益智娱乐等多种视听享受,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和喜爱。因此电视综艺节目在传播主流价值观念,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引导受众舆论等方面也渐渐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起步过晚,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在发展上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与国外的同类节目相比存在一些差距。本文将从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及文化背景出发,针对当前一些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及对策,并由此分析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综艺节目发展历程问题对策前景

目录

一、传播模式与噪音 (3)

(一) (3)

(二) (3)

二、 (4)

(一) (4)

(二) (4)

(三) (5)

三、 (5)

(一) (5)

(二) (6)

参考文献 (10)

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电视技术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我国的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发展做好了技术准备。随着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要求的不断变化,综艺节目从众多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以它独特的综合性、参与性、媒介性及艺术性,逐渐成为深受大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一、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1.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界定

在观众的普遍认知当中,一般只是把综艺节目与电视剧和其它科教节目、民生节目、新闻类节目等区别开来的一种节目形式。电视综艺节目是一种大众艺术,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在各种新型电视节目争奇斗艳的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电视综艺节目的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来看。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有论者主张在电视节目中,除了新闻类(含纪实节目)、经济生活类(含服务教育节目)和文艺类节目中的电视剧外,都可以归入综艺节目之列。这样的界定自然过于宽泛。

而从狭义的角度看,我们不妨说,电视综艺节目是电视节目中一种很重要的节目类型,它借助于电子技术手段,运用独特的电视表现方法,如声光效果、时空的自由转换、独特的视觉造型等,广泛融合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小品、曲艺、杂技、游戏、竞赛问答等艺术形式或非艺术形式为一体,用以满足广大观众多方面的艺术审美的和消闲娱乐的等等需求。电视综艺节目具有极强的包容力和极大的综合性,往往是内容丰富、雅俗共赏,形式则多种多样、灵活自由,且观众有较强的参与感。①

2.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代表性的节目类型,都有其占据主导地位的节目理念。

○1综艺表演类节目时期

这一时期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综艺大观》和《正大综艺》、《曲苑杂坛》等央视节目。《综艺大观》一经开播就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平均收视率18%,平均每期收视人数达2亿。这类节目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为一体,融合了高雅品位和大众品位,在人们审美内容非常贫瘠的上个世纪,极大的满足了受众观赏需求。但由于缺乏与观众的互动,节目形式十几年如一日,渐渐不能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最终被“末位淘汰”,退出了荧屏。

○2游戏娱乐类节目时期

1997年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的推出一下子改变了人们心中电视节目的形象,原来综艺节目不是只有唱歌、戏曲、相声等文艺表演。这类节目以明星为招牌,集游戏、表演、竞技、参与和搞笑于一体,一改往日国内综艺节目的正统、庄重,以活泼、清新、娱乐的新风尚掀起了电视娱乐节目的高潮。《快乐大本营》的出现很快红遍了大江南北,紧随其后,《欢乐总动员》《超级大赢家》等一批有影响力

①张国涛.电视综艺的观念演变[J].现代传播,2005(6).

的游戏娱乐类节目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于是带来了娱乐节目克隆成风的现象,给人们带来的视觉与听觉的刺激,但同时愈演愈烈的克隆现象也给大众带来了视觉上的疲劳。

○3益智竞猜类节目时期

2000年前后,随着大众对游戏类节目出现审美疲劳,于是竞猜博彩类节目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这类节目采用问答的形式进行,并对选手进行物质金钱的奖励。对选手提问的问题涉及范围极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无所不包。此类节目与前两种类型的娱乐节目有一个本质的区别:节目的主体由明星变为普通百姓。精英文化逐渐向草根文化靠拢。这类节目以央视的《开心辞典》和《幸运52》为代表。它们将竞猜博彩类的娱乐节目推向了高潮。不过虽然目前益智类节目依然备受欢迎,但背后也隐藏着危机。如《幸运52》节目就因基本模式老化、题目和游戏环节的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最终被央视砍下。

○4大众选秀类节目时期

这个时期以《超级女声》的红极一时为开端,引发各大卫视相继制作各类“真人秀”节目。这种娱乐节目是一种以才艺表演为基础的电视选秀节目活动,通过为普通人提供舞台表演的机会,满足他们表演的欲望,并赋予他们明星般的感觉。这类节目由外国的“真人秀”节目改头换面而来。“这类节目的特点是平民参与和评判过程的完全公开化,特别是节目的全程跟踪式直播吸引了众多的眼球。”②选秀节目掀起了娱乐界的狂潮可以说达到了中国电视20年娱乐节目的高峰。除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外,央视的《星光大道》《梦想中国》,上海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舞林大会》等也都成为较有影响力的选秀节目。此类节目目前也颇受诟病,引发社会的热烈讨论,但收视情况依然突出。

二、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受众高度参与加强了与媒体的互动,却导致部分节目立意不高、舆论导向错误

以选秀节目为例,《超级女声》在2005年在一片喝彩和议论声中创造了惊人的收视率,也由此开启了中国综艺节目进入“真人秀”时期的先河。随后,各大卫视也相继开办了“梦想中国”,“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红楼梦中人”等选秀节目。自此,在中国电视周末黄金档,遍布各种选秀明星的身影,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普通受众进入电视荧屏的渴望。

传统的电视节目当中,一般观众只是作为“看客”,仰视着主持人和明星们的表演,被动的去接受。然而随着人们欣赏及心理需求的变化,大众不再满足于电视机前的观看,也有了想参与进来的渴望。而选秀节目“零门槛”的准入率,恰当而及时的满足了这一渴望,所以立即引发了受众的广泛参与。加上其最终的胜利者也是由大众手机投票决定,更激起了受众的参与意识。如此一来,受众与传媒人之间的距离就明显被拉近了。很多节目为了让观众参与进来,不惜降低节目内涵,从而导致了节目立意不高,甚至还会导致舆论导向错误。所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认为:“不少娱乐节目走向通俗,靠拢庸俗,以致屈就低俗的倾向已经十分明显。特别是电视机构从被动求取收视率到主动媚俗更是十分危险。低俗化的结果,就是丧失电视的文化本性,让有文化的观众疏离电视,让电视人进一步追求无聊,从而导致民族文化传播途径趋于狭隘,让老百姓的思想懒惰,沉浸在低级的娱乐状态中。”③电视节目如果没有

②于丹.“浙江卫视风格化打造研讨会”专家领导发言精选[J/OL].https://www.sodocs.net/doc/a014380383.html,/ 2005年5月12日.

③周星.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J/OL].银海网,https://www.sodocs.net/doc/a014380383.html,/zhuanjia/article/2005/5/10

正确的指导思想在背后作引导,不明白其传播主旨是什么,选取的题材立意不远,最终会告知大众一些错误的认识,传播一种不正确的导向,从而带来一些隐形的社会问题,不利于整个社会健康、良性发展。

巴赫金曾说“狂欢节就其意义来说是全民性的,无所不包的,所有人都需要加入亲昵的交际。总的来说狂欢是对现代性的反叛,在狂欢中,人们通过消解现代性以获得暂时的平等甚至于自由的状态,这种状态更着重于心理层面。”④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审视现在众多的电视娱乐节目,都在逐渐像这种全民狂欢靠近,很多节目不惜降低节目品位来满足观众对狂欢的需求。但是物极必反,这种逐渐走向极端的绝对鼓励纵容满足观众内心阴暗面的趋势最终会造成观众内心的麻木和思考的退化。狂欢带给观众的到底是什么?像很多选秀节目鼓励全民狂欢,结果导致很多人放弃学业工作去参加期望一夜成名,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这就是过度狂欢的缺陷。

2.对传播中国文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节目中的文化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现在很多综艺节目都注重在节目中加入中国文化元素,这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开心辞典》、《幸运52》的节目问答中很多都有中国元素,使观众在观赏节目得到身心娱乐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收到了很好的观众反响。但仍然有很多节目虽然也有试图加入中国文化元素,但因节目本身局限性或制作单位等的影响,文化含量并不高。如一些选秀节目、游戏节目等,在唱歌和游戏当中有加入文化元素,却不过是为制造更多笑点和卖点,甚至有侮辱传统文化的现象,这不但起不到传播文化,引导受众舆论的目的,反而会造成节目的粗糙、粗俗。最终失去观众的喜爱。

3.节目抄袭现象严重,缺乏品牌创新

综观国内的电视节目,各个卫视的节目都大同小异。一档节目红火了,其他就会蜂拥而上,导致观众眼花缭乱,审美疲劳。就连收视率极高的《快乐大本营》的制片人兼导演也表示该节目与香港十年前的《综艺60分钟》同出一辙。目前国内无论是相亲类节目、谈话类节目、选秀类节目、游戏类节目,几大卫视的制作模式都基本相似,真正是不知名的抄袭知名的,大陆的抄袭港台的,港台的抄袭欧美和日本的。

知名学者孙健说:“有些节目几乎就是原版,开场、音乐、音响效果甚至连主持人开场说的话都是一样的。”⑤此种完全“取之用之”的经营理念,不断模仿红火的电视娱乐节目,导致国内节目同质化,最终会流失观众,阻碍自身的发展。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优秀的节目当中,其运营模式和节目构想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但如果只是模仿,不加入自己的思想和创新元素,最终会被淘汰和摒弃。因此要在模仿中创新,走出别人的模版,真正体现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特色。

中国综艺电视节目当前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究其根源,在于电视机构的利益诉求在当前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中,只能通过一味迁就受众甚至曲解和夸张受众的娱乐需求,以获得收视率和广告收入来满足。从这一症结出发,我们发现,只有从中国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元素:政府、市场、受众和制作方本身出发,才能研究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对策。

三、中国综艺电视节目发展的对策

④周星.狂欢:自由生命的张显——论巴赫金的狂欢理论[J].巢湖学院学报,2004,(5):32.

⑤孙健.娱乐资讯与民族精神的传承[J].青年记者,2004,(9):47.

1.有效发挥政府的规制作用

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起步较晚,在相关的制度规范上还多有欠缺。荧屏低俗之风的蔓延本质上是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所以,对于电视节目的低俗化,靠广电总局以“禁令”方式进行严格限制无疑只是治标不治本,而且迟来的监管显然无法阻止低俗现象的扩散。如广电总局限制选秀节目,卫视总会避开条款制作其他换枪不换药的节目。电视娱乐节目的监督与管理,必须依法进行。这就要求广电部门及时制定出一系列详尽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监管条例,确保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合法、合规。对照电视娱乐节目的实际,依法清理整顿不符合规定的内容,净化电视环境。而制定这样的条例也有利于电视业的自律,避免其冲破底线。

2.提升节目的文化内涵

增强综艺娱乐节目的长久生命力,提高其内涵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大多数娱乐节目在刚开始热播却又昙花一现的原因也是因为没有内涵。那些哗众取宠,仅仅是博得大家一笑的娱乐节目,可能刚开始带给观众一定的新鲜感,但绝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一个好的娱乐节目,该有它本身特有的文化内涵。节目策划者可以结合各种因素,不再简单地模仿和重复,而是使节目有文化或艺术或其他方面的底蕴,能让大家轻松地一笑之后,得到心情上的舒畅和愉悦,心灵上也颇有所得,或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单纯从文化上看,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挖掘,都会有很多闪光点。综艺节目如果能够博采众长,汲取传统文化特色,加上自主创新,定能制作出既符合受众需求又能正确引导受众舆论和影响的好节目。

3.对节目实施品牌化管理策略

综艺节目要长久发展,成为观众打开电视首先想到的频道,品牌化是必经之路。品牌战略的确立是策划者一场硬仗。社会市场经济的今天,竞争已经越来越白热化,同样类型的电视节目,观众朋友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他们熟悉和喜爱的频道。现在多家卫视已经制定出了自己的品牌模式,如湖南卫视的“快乐中国”、安徽卫视的“爱传万家”等等。在如今,节目类型已经很难有质的创新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和利用好自身优势,打造自身节目品牌成为了各大卫视竞争的关键。湖南台在自身“青春”的定为上非常明确,无论是从综艺节目还是电视剧的播放,都符合受众定位的“青春”特色,自然获得观众的忠实喜爱。

4.加强对相关人才素质的培养

据陆地所著的《解析中国民营电视》中的数据显示:受众看电视的目的,娱乐占53.8%、消磨时间45.1%、获取资讯36%、掌握时尚潮流25.5%,其他还有宣泄情感、满足好奇心、增加与人聊天的话题、解决生活难题等目的。⑥受众对娱乐节目这种强烈的需要使这个时代成为电视娱乐化时代,电视娱乐节目承担着“解压阀”的重任。⑦由此可见,一档好的综艺节目对于观众意味着什么,而一档节目的好坏,和它的幕后从业者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综艺节目的工作人员包括制片人、主持人、导演、摄像等人员。比较大型的节目还有灯光、舞美、化妆、服装、道具等人。其中前者对节目质量的好坏影响更大。因此具有电视素养的电视从业人对一个成功的节目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电视人才,

⑥陆地.《解析中国民营电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02.

⑦托德·吉特林.《在黄金时段中》[M].番佐恩公司,1983:156.

对于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四、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出路

目前中国综艺电视节目的形势看,尽管民营电视制作商发展迅速,电视机构仍然是电视娱乐节目生产主体和市场主体,电视机构能否抓住市场的脉搏,实现娱乐和教化的功能,且承担相应社会责任是找到中国娱乐电视节目未来的关键。

1.不断创新,积极挖掘新的娱乐元素

我们对广义的电视娱乐节目定义为,把娱乐元素作为节目重要成分参与到节目设置、节目策划、节目制作中的电视节目。

娱乐元素是娱乐节目的细胞。只有新鲜的,有创造性,又符合受众需求的娱乐元素才能塑造出更好、更长久的娱乐节目。湖南卫视在这方面,一直走在前沿,不断挖掘新的娱乐元素。如最近开办的《百科全说》号称“第一档职业生活智慧脱口秀”,在节目中将生活常识、中医养生、职业技巧融为一体,开播以来收视率居高不下。观众的收视习惯、收视喜好在变,我们的节目一旦落后于他们,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娱乐节目《欢乐总动员》的策划魏永刚认为:“如今国内综艺节目的制作和改版都面临着盗版的问题,一个综艺节目的优秀创意一产生,很多人就会不假思考地模仿,而不是学习、创新。但其实只有动脑筋的综艺节目才能生存,简单模仿,观众并不买账。”⑧创新的原则要以观众为本,合理满足并引导受众需求,不断挖掘新的娱乐元素,新的娱乐需求,才能丰富内容,扩展形式,彻底摆脱娱乐节目同质化、低水平竞争的现状。

2.利用新媒体平台,促进品牌化经营

新媒体的发展对电视媒体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新媒体对电视机构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造成冲击;另一方面新媒体由于其互补优势可以加以利用成为电视媒体重要的营销平台。以湖南卫视《快乐男声》为例,比赛期间网络上博客、贴吧、微博、论坛热闹非凡。新浪、搜狐、腾讯等各大门户网站的论坛都可以看到快乐男声的相关讨论主题帖。网友可以尽情表达自己对选手的喜爱。

电视机构利用好新媒体,能够对娱乐节目产生意想不到的促进效果。一是新媒体能够为娱乐节目提供一个互动渠道,满足观众强烈想参与进来的愿望。二是新媒体也为娱乐节目的影响提供一个搜集观众意见的平台,便于节目编导了解受众,更好地制作节目。三是新媒体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节目的影响力。

3.提高思想内涵和文化品位,体现社会责任

电视节目作为传播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内容肤浅、格调庸俗已成为人们对娱乐节目的一大诟病。“思想淡出对话,内容淡出形式,感性驱逐理性,夸张取代真实,搞笑胜过幽默,表象打败内涵,形而上的关怀让位于形而下的自娱自乐”⑨,娱乐传播的“繁华”背后是思想和艺术的“贫乏”。“如今的电视一味追求娱乐效果,还有人主张电视就是娱乐,当娱乐成了全部目的

⑧魏永刚.《欢乐总动员》十一前整改谨防三面埋伏[N].北京晨报,2004年9月22日.

⑨刘智.新闻文化学[M].新华出版社,2001:47.

后,电视就开始失去它的价值。”

一个节目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做支撑,那么最终都会以失败告终。“如果说,没有传播的文化是死文化的话,那么,没有文化的传播就是死传播。”⑩娱乐传播也需要文化内涵的支撑,电视绝不能从“只讲政治”这一极端走向“只讲娱乐”另一极端,在当下“传媒文化的消费特性、市场价值、娱乐功能等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尤其在新兴媒体方兴未艾之际,异质的、感官化、更具眩惑魅力的‘意向形态’价值被高度张扬,而传媒文化本该拥有的审美品格追求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漠视”的语境下,电视娱乐节目更要坚守电视的文化品格,坚守娱乐底线,致力于提升电视娱乐节目的品质和品位,做到“不肤浅、不流俗、有深度、有品位”,或说是“通俗而不庸俗,用情而不滥情、娱乐而不愚乐,平凡但不平庸”。

尼尔·波兹曼在谈到美国的电视娱乐时说:“娱乐不仅仅在电视上成为所有话语的象征,在电视下这种象征仍然统治着一切。就像印刷术曾经统治控制着政治、宗教、商业、教育、法律和其他重要社会事务的运行方式一样,现在电视决定着一切,在法庭、教室、手术室、会议室和教堂里,甚至是在飞机上,美国人不再彼此交谈,他们彼此娱乐。他们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图像。”⑾其实不仅仅是在美国,全世界人们都在被电视娱乐统治着。在话语权占统治地位的今天,综艺节目的把关者们一直在不断的突破和创新。我们赞扬成功但也同样要正视不足。市场化的发展和过度追逐收视率造成的恶果使得电视文化内涵逐渐丧失。正像尼尔·波兹曼所说的那样,电视娱乐的统治能力使得我们必须对电视发展加以引导与控制。打造绿色娱乐,使我们的娱乐节目给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能传达社会积极文化,促人向上是我们目前也是将来面临的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国涛.电视综艺的观念演变[J].现代传播,2005(6).

【2】赛伦·麦克莱.传媒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段鹏.电视品牌战略研究【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

【4】刘智.新闻文化学【M】.新华出版社.2001.47

【5】〖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徐捷.从超级女生看电视娱乐节目的新探索【J】.中国电视,2005.12

【7】胡智锋.电视审美文化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1

⑩李瑞植,邱秀桐.我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解析[J].新闻前哨,2004,(6):39

⑾〖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摘要:这几年来,中国的电影文化业正在改进和提高,电影正在成为社会文化舆论的中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电影现状的阐述,分析现今中国电影的优势和危机,然后据此引出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正文: 一.中国电影的现状简介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 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虽然走得颇为艰辛,但毕竟还是很有价值的。从1905年中国电影的诞生,到第一代电影人的长成;从第二代的东方美学电影,到第三代电影人对民族电影的艰苦探索;从“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笼罩下的第四代电影人,到横空出世雄心勃勃地扛起家国重担的第五代,再到如今关注个体自我的第六代电影人,他们所做出的努力都经过了时间与人们挑剔的评价,得到了公众的认同。 这几年,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到,电影正越来越多,电影市场也越来越“热”。近十年来中国电影频频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亮相,让国际电影人和各国观众逐渐从知道中国电影到了解中国电影,再到关注中国电影,到现在喜欢中国电影。这些明显而迅速的变化,说明了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从近期几部电影的高票房也可看出电影市场的火热,从创下最高票房纪录12.6亿的《泰囧》到同样突破12亿票房的《西游降魔》,再到这两天票房持续增长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让人不禁惊呼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迅速。来自中国国家新闻

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今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超过81亿元,同比增长39%。这些数据无疑给业界打了一剂强心针,现在国产电影的发展处于上升阶段,大量资本正往里涌。 (二)现今中国电影的危机 首先是电影题材缺乏创意,喜欢翻拍和跟风。近年来,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掀起了一场翻拍狂潮。这其中就形成出了“翻拍成败两重天”的局面。比如成功翻拍的《画皮》,其取材于《聊斋志异》,多次被搬上大屏幕,有分悦版的、温情恐怖版的,题材虽好但是看多了不免感到乏味。除此之外,中国电影还喜欢跟风拍摄,有一个题材的电影大热之后便一窝蜂的出现好多质量上良莠不齐的相同题材的电影,比如去年的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引发观影热潮后,今年电影市场上便出现许多类似的爱情题材的小清新的电影,就像最近上映的《分手合约》便是其中之一。 其次是中国电影畸形的商业化。人们说中国电影的现状是商业片庸俗化,艺术片低调话。现今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 导演都开始拍摄商业大片,植入的广告日益泛滥,这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反感。2002年创下205亿票房的《英雄》拉开了当下国产大片营销产业的序幕。为了争取高票房,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用明星来造势,用宏大的场景来吸引观众,而忽略了电影的本身。除了各种叫座不叫好的商业大片之外,影片中越来越多的广告植入也让人诟病。实际上和好莱坞的广告产业相比,中国电影的植入广告无论是数量还是市场份额,都是小巫见大巫。但即使这种“小巫”,观众认为中国电影过度商业化,拼命追求经济效益,置观众于不顾的感受,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但实际上这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恰好说明,中国电影看上去很商业化,其实离真正成熟的商业化还差得很远。 最后便是中国的电影渐渐的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现在的中国电影的一个趋势,就是西化严重,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作。电影是一门离不开科技更新的艺术,对于西方发达的科技,我们应该借鉴。可是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我们引用的是他们的科技,借鉴的是他们的技术和方法,我们的电影故事还应该是我们自己的故事。中国大地上的故事,需要中国电影人们用影像抒写的还很多,又何必非得要中国人穿上西方人的外套像个小丑似的扮演他们的悲欢离合呢?中国电影更多面向的是中国观众,所以应该选择中国人的审美、娱乐取向,而不是一味讨好西

探析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

探析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 摘要: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节目体系逐步成熟和受众对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认同, 中国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得到了长足 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过晚,我国的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足 和问题,与国外的同类节目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文章通过对节目内容和受众的分析,对中国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现状进行了 分析。 关键词:娱乐节目;平民化;泡沫意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电视技术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我国的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发展做好了技术 准备。随着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要求的不断变化,综艺节目从众多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以它独特的综合性、参与性、媒介性及艺术

性,逐渐成为深受大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 在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中,综艺节目的备受瞩目尤其表现在它的博采众长。就它的科学技术支持而言,与电视艺术一样,它综合了光学、声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多门类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从艺 术表现形式上来说,综艺节目实现了对多门艺术的综合,它汲取了各门艺术的优点,使它的表现力得达到最好效果。从受众面来说,它拥有最为广泛的受众群体,涵盖了不同的年龄、性别、群体、民族及文化层面。从电视技术方面来说,它是多种表现手法及多种构成元素的集中体现,使它的艺术表现力丰富多彩。 我国的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经历了一 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综艺大观》为代表的联欢形式,它将歌舞、相声小品等艺术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创了我国综艺节目的先河,但是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却很少;第二阶段是以《快乐大本营》为代表的游戏娱乐形式,以明星的参与作为卖点,主持人和观众部分互动;第三阶段是以《幸运

综艺娱乐节目发展的四个阶段word精品

2.总结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 大概分为四个阶段,包括前娱乐阶段(1998年之前)、 游戏娱乐阶段(1998年至今)、益智娱乐阶段(1999年至今)、全民总动员阶段(2004年至 今)。 第一阶段,传统综艺阶段,春节联欢晚会,综艺大观等。为代表 第二阶段,娱乐阶段,像快乐大本营推出,把我们的娱乐阶段再次提升。 第三阶段,益智游戏阶段,我国曾经有那么一个时期, 就是在王小丫,李咏为杰出代表的时 期。 第四阶段,综艺娱乐阶段,总结综艺娱乐节目的中国特色,代表作,超女,快男,后来的这 种选秀。现在的例如非诚勿扰节目,和一些延伸品。 第一阶段 (一)以综艺节目为主 的阶段 中国内地 电视娱乐节目真正受到关注是从 1983年起举办的中央电视台 春节联欢晚会 和1990年开播的《综艺大观》开始的。 1983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在全 国引起的轰动,是现在任何一 节目都无法与 成了中国家庭 这一阶段 演、观众观看 等环节,但观 容缺少亲和力、 表演类综艺节 星的舞台表演 则由主持人来 综艺节目的整 而不及的“神 成为一个纯粹 为央视综艺频 《综艺大观》 展史上的一个 其相比的。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 和吃年夜饭、放鞭炮一样必不可的电视娱乐节目内容以传统的专 ,节目形式比较固定,虽然有时 众基本不能主动参与到节目之中 形式缺少变 个电视 ,除夕之夜看春节联欢晚会 少的事情。[2] 业歌舞和曲艺为主,明星表 也出现主持人对向观众问话 ,与观众有较大的距离。内 化、与观众缺少互动成为传统综艺节目的硬伤 明星是节目的当然主角,由明 很少相干的节目之间的串联 学和播音美学决定了表演类 “话筒”成为电视观众可望 互动功能的受众,也在这里 目运作模式即“明星 +表演”。 是构成节目的主要内容,而各个 完成。与之相对应,传统表演美 体面貌与审美形态,“舞台”和 圣”,传播学意义上与传者具有 的“看客”或“他者”。 道正式改版播出后首批被淘汰的 被 淘汰,改版为《欢乐中国行》 标志性事件。 上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 人民 群众对电 的春晚,于是 2004年10月8日,《综艺大观》成 栏目之一,拥有14年历史的 ,成 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 视的需求不仅仅满足于《新闻联 ,《正大综艺》应运而生。其全 节目风格、奇 妙世界的讲述,一下子打开了一 二、以游戏节目为主 的阶段 1997 年, 约》。此后, 起国内电视娱 与性和互动性 平的提高直接带动电视的发展 播》的基本资讯、每年一次 新的互动形式、轻松随意的 扇心灵世界之窗。[2] 湖南电视台 模仿港台节 目制作了《快乐大本营》和《玫瑰之 和“速配”为主题的节目掀 段节目的娱乐性增强, 观众的参 节目的机会。各种各样的游 中国内地以“欢乐”、“快乐” 乐节目的第二次浪潮。这一阶 增强,现场观众甚至有直接参与

电视综艺节目现状发展趋势分析

电视综艺节目现状发展 趋势分析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电视综艺节目现状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渴求丰富的精神生活,于是电视综艺节目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而诞生。如今,电视综艺节目已广泛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众。本文试分析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并对建立电视综艺节目的科学生产运行体系进行探讨。 电视综艺节目是根据一定的主题思想,运用艺术手段将不同体裁的文艺节目进行有机组合的节目形态。它既可以将音乐、歌舞、戏剧、小品、戏曲、杂技、魔术、武术、游戏、笑话、故事等多样艺术体裁融为一体,也可以选择其中几项进行组合,再运用电视的声光效果、时空变化、独特造型,制作出能够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节目。由于电视综艺节目兼容性强,集欣赏、娱乐、知识、审美等多项功能于一体,使得不同艺术体裁进行有机综合后产生了新的艺术效果,成为目前电视界极为常见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它具有主题思想明确、艺术样式丰富、参与广泛等特点。 综观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节目竞相仿效,克隆严重。 据有关资料统计,仅游戏类综艺节目,全国大概有30多家省级电视台、40多家市级电视台同时开办,看似丰富多彩,但内容和形式基本相同。原本为了丰富观众的文化生活的综艺节目,因为数量的无限膨胀和播出时间的相对集中,反而给观众带来单一乏味的感觉。例如,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一炮打响后,就出现了一系列仿效的节目,照猫画虎;央视推出《开心辞典》,众多的益智节目随之充斥荧屏;《玫瑰之

约》、《今日有约》等婚恋征友的节目,明显也是台湾《非常男女》的翻版。 其次是节目改版十分频繁,过于随意。 通过改版可以调整节目内容,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这本是好事,但目前许多电视节目的改版却是仓促上阵,看别人改版,自己也忙着改版。因为缺少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改版之初效果还可以,但过一段时间之后,节目质量不断下滑,甚至最终被淘汰出局。改版复改版,反而使节目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 其三是节目质量粗糙,品位低俗。 主要表现在主持人矫揉造作且漫不经心,缺乏激情。一些娱乐类的综艺节目品位低俗,让嘉宾出丑,拿孩子开涮,俗话套话满天飞,低级无聊的搞笑、浅薄粗俗的游戏、弱智的问答、荤话连篇的调侃成了不少电视综艺节目的固定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娱乐节目被逐渐开发、重视、放大,娱乐类节目已经成为仅次于新闻类节目的第二大收视焦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应该克服上述问题向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一)寓教于乐,绿色娱乐 “电视娱乐节目是电视文化的四大功能之一,通过收看电视娱乐节目获得休息和消遣,这是人民群众非常普遍的一种生活方式。电视给人们带来娱乐的这种广泛性,决定了电视文艺节目必须从满足观众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出发,努力做到丰富多彩,雅俗共赏。”[12]所以现在大家都是呼吁电视娱乐节目应该寓教于乐,绿色娱乐。所谓寓教于乐

中国综艺节目发展变迁及其困境

中国综艺节目发展变迁及其困境 作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郝俊慧叶昌前 2005-06-19 17:10 10月8日,各大媒体都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第三套节目)今起正式改版,对原有34个栏目进行了调整,减至22个。开创了中国综艺节目先河的央视名牌栏目《综艺大观》成为首批被淘汰的栏目之一。”这档融相声、小品、歌舞、杂技、魔术等为一体,有着14年历史的综艺节目,在捧红倪萍、周涛等多个主持人后,终于成了昨日黄花。同样值得我们关注的是10月24日落下帷幕的《非常6+1》特别节目——《梦想中国》,在经过三个多月的全国选秀之后,来自上海的王思思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大奖——金蝶奖,同时环球唱片将把她全新包装推向市场,至此,又一个由全国电视观众实时投票推选出“全民偶像”诞生了,这种新生代互动全民造星式综艺节目也达到了一个高潮。由这两个内容形式截然不同的综艺节目之命运来看中国综艺节目十四年变迁,我们发现,在内部元素、形式形态、运作方式、经营理念上综艺节目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它已经不仅仅是“综合才艺”的表演,其外延已经扩大到了整个综合娱乐节目,可以说现在我们经常讨论的具有娱乐性、消遣性和趣味性电视娱乐节目就是综艺节目发展的新形式。 综艺节目从大的类型方面来讲有现场晚会型和栏目型两种,小的内容形式方面包括歌舞表演、游戏、曲艺、访谈、速配、真人秀等等,凡娱乐艺术的内容无所不包。如果我们从这个概念范畴出发来看这十几年综艺节目的发展,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年《综艺大观》的开播,这是大陆电视综艺节目的鼻祖,标志着电视“晚会时代”的开始;第二阶段是96年起风靡一时的《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让人们初次接触到游戏娱乐综艺节目;新旧世纪交替之际,综艺节目逐渐由以前的嘉宾表演型向全民互动型转变,98年开播的《幸运52》通过竞猜加奖品,掀起了一番益智类节目的高潮,也开创了综艺节目的第三阶段——益智时代;第四阶段出现在近两年,像《欢乐英雄》和《非常6+1》这样全民参与的互动性节目逐渐成了荧屏的主角。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综艺节目在短短的十几年出现如此快速的转变呢? 1、时代的变迁带来受众需求的转变 电视节目的兴衰是与整个大时代背景相契合,90年代初,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尚未全面拉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还是相对落后,对电视节目没有太高的要求,贫乏的频道资源和节目资源使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成了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所以当集曲艺、音乐、舞蹈等于一体的《综艺大观》出现在人们面前时,的确以“小春节晚会”的姿态吸引了不少观众。然而接下来的十年是中国改革开放逐渐走向高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十年,也是新闻媒介改革最重要的十年,电视技术迅速发展,有线、无线的同城之争开始上演,卫星传播技术打破了电视的传播界限,频道越来越多,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很难再固定在一个台上,传统的小晚会已经不是唯一的娱乐选择。 国家开始推行双休日,一年当中,国民有1/3的时间在休假,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进行电视消费,因此满足观众休闲时光对电视的消遣需求,最大化的占有一周当中的收视份额,成为了很多卫视的周末战略核心。尤其是到了90年代后期,商品市场逐渐细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社会生活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消费行为的变化使电视的受众出现了分化的趋势,开始从“大众”走向“分众”。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爱好的受众对电视内容有了不同的需求。于是,晚会类综艺节目开始分化,由以前大而全的综合型节目根据内容分化为不同的类型节目,比如《同一首歌》和《周末喜相逢》,同时人们的生存压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分析

【摘要】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至今,它已经逐步成为中国的文化产业龙头。它的快速发展,使之在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中国电影的进步,不断地刷新票房记录,增长我国经济。本文将通过收集近年来的相关电影产业数据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及分析,得出结论:中国电影产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扶持,即便自身仍会存在问题,但依旧会高速增长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数据产业收益 绪论 中国电影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迈出了一步又一步的体制改革步伐,度过了无数的改革阶段,在不断地探索和开发过程中,我国的电影制作、发行、推广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和发展,并且展现了独具一格的中国电影产业。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崛起,不仅赢得了多方的高度关注,还大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运转,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然而就在2018年里,中国电影的总票房再次打破了记录,达到了609.76亿,同比增长了9.06%,其中国产电影的总票房占据票房份额的62.15%,到达了378.97亿元,同比增长了25.89%,相比去年提高了8.31个百分点。并且2018年里票房过亿的电影就多达82部,其中国产电影就占据了一半的数量,有44部。一次次的新纪录表明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经济市场主体地位更加稳固。 第一章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市场规模发展快 我国的电影产业从2003年改革至今,中国电影的市场规模便一直保持着每年30%左右的增长。在2005年,中国电影在度过百年华诞之后,国内的电影产业迎来了发展的“膨胀期”。电影产业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电影产业化改革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 一、电影票房持续增长 从21世纪初年起中国的电影产业的发展态势就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我国的电影市场的票房也开始逐年增长,在2010年,中国电影的票房首次突破百亿大关,然而这样的趋势并没有停止,每年的票房都在持续增长,到了2014年开始,中国票房凭借每年百亿的增长速度,在2018年的时候达到了609.8亿的惊人数目,相比于2017年的票房同比增长9.06%(见表1.1)。从一步一步的突破亿,十亿,百亿,达到现在的609.76亿,中国的电影票房不断地在刷新,使之电影产业走上经济市场的主导地位。

(完整版)中国电视剧发展史

大家好!我是社会学的吴倩,今天是我代表我们小组为大家做这次的演讲。那我们这次汇报的主题是中国电视剧史的发展。 我将从一下三个方面展开我的汇报:发展历程、艺术特点、现状分析 首先要说的是它的发展历程 从1958到1965年是它的发展初期,在这阶段出现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从内容上看,这一时期的电视剧大多侧重于政治思想教育。以题材论,大体可分为六类: 1.配合全党全国中心任务 2.歌颂新人新事新的生活 3.歌颂英雄人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4.少年儿童教育 5.国外题材 6.民间传说题材 第二阶段是1966—到1976年出现的停滞时期 这一阶段的电视剧有1967的样板戏《谈京剧革命》,同年也拍摄了一部黑白电视剧《考场上的反修斗争》。接着,在1975年录制播放了两部电视剧《公社党委书记的女儿》和《神圣的职责》这一时期的电视剧是在“四人帮”文化专制政策的影响下产生的,1976年5月中旬,北京电视台作出了“关于宣传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一些安排,除了文艺节目“主要从正面树立典型,宣传高

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外,还提出了“一律不播”、“坏节目”的八条内容, 1、歪曲历史真实,专写错误路线的: 2、描写英雄人物却是犯错误的,歪曲英雄形象的。 3、描写战争恐怖,渲染苦难、宣传和平主义的。 4、专写中间人物的,丑化工农兵形象的。 5、美化阶级敌人,模糊阶级界线,调和阶级斗争的。 6、提倡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宣扬人性论和所谓“人情味”。 7、有关谈情说爱,宣扬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感情的。 8、传统剧目,包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鬼戏,不管中国或外国的一律不播, 第三阶段是1978到80年代末的复苏时期,在这期间,出现了第一部彩色电视剧1978年5月《三家亲》,这也是电视单本剧时代的开始。1979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南斯拉夫电视剧《巧入敌后》成为了中国第一部译制剧。1980年,中央电视台相继播出了两部从美国引进的系列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和《加里森敢死队》1981年2月5日春节播出的9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是我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1984年播出的电视剧《血疑》曾引发一场轩然大波,并且首次在电视剧中插播了企业广告。 在80年代末出现了大批让人印象深刻的电视剧。 大家应该对这段音乐很熟悉吧,这就是1987版被奉为经典的西

中国现代电影发展现状

现代电影的发展 ——电影基础设施支持增长前景乐观: 现阶段,中国电影产业的强劲增长为未来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这些因素都将激发中国电影业的潜在市场。同时,中国居民财富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会使人们加大在旅游文化,电影和游戏方面的支出。中国居民在文化和娱乐服务的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由2005年的5.0%增加至2009年的8.9%。 ——现代化电影院数量的增加: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电影播放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城市中央商务区出现了众多大型购物中心,而这些也都建了许多多剧场影剧院。为了提高观众的体验效果,这些新建的电影院一般都配备了现代化的视听放映设施。根据艺恩咨询,中国多剧场影剧院数目已由2005年的838家增加至2013年的3,000家。电影院和银幕的数目也分别由2005年的1,243和2,668增加至2014年的将近20,000。 ——有利的监管环境: 中国政府一直都支持电影业的发展。各级政府监管机构制定的政策使得中国整个电影产业价值链上的参与者获益。这些政策包括私人资本投资,电影院数字化,金融机构参与电影融资及电影的出口等。而对电影产业实施的税收减免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电影公司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营业税及进口税方面的负担。此外,政府还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来保护版权内容,其中就包括在

网络内容共享方面的政策。除了这些政策,政府也在实现电影产业逐步开放方面一直作不懈努力。从2000年初的私人电影公司放行授权政策到增加电影出口配额,在过去20几年中,中国政府不断简化电影审查程序,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 电影制作包含所有在电影制作有关的活动,如电影素材选取,电影融资,制作团队和演员选取,拍摄,后期制作及获取监管部门的批准。 近几年,中国国内电影制作板块变得尤为活跃。根据资料显示,从2005年到2014年期间,中国电影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4.9%。2012年国产产量总量达到最高745部,2013年共产出近638部电影。进入门槛低和从非电影公司和金融机构获取的融资不断增加使得电影制作市场出现高度分散,现在全国范围类总共拥有约300个电影制片厂。 总的来说,一部成功的电影包含以下关键因素:优秀的电影制作团队和演员,电影剧情的市场化,获得一家有实力的电影发行公司的支持。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电影巨星频频亮相国际市场,电影制作成本,特别是演员成本,未来将不断出现攀升。 近年来,电影制片人通过不同渠道来获得电影融资,其中包括电影制片厂,电影业之外的投资者,电视台,海外预售发行权,电影植入广告和政府支持等。此外,凭借票房和版权以及个人信誉担保,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也参与电影融资领域。一些电影制片厂也能够通过向公共和私人发行股票来融资。 通过建立中外电影制片商的合作不仅给了外国电影制片商更好地进入中国电影市场的机会,同时也使得外国电影不受进口配合的限制可以在中国放映。《十月围城》就是通过香港电影制片商和中国内陆投资者合作创造出的佳作。 ——电影发行 电影发行对电影商业化运作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发行商通过在各大院线安排电影的放映和媒体宣传来创造公共利益。电影发行商主要负责制作

浅析中国综艺节目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浅析中国综艺节目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摘要] 当前,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进入了的一个崭新的时期。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今天,把握好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紧紧依靠以核心价值观为根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理念为先导,弘扬社会正能量,摒弃低俗、恶俗、媚俗,避免过度娱乐化,成为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本研究主要从现在电视、网络播出的综艺娱乐节目本身出发,分析了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问题。然后结合国外综艺节目的发展模式,探究中国综艺节目的未来发展走向,最后就我国综艺节目发展的趋势进行预估。 [关键词]综艺节目同质化受众本位文化内涵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介绍 据最新的调查成果显示,2015年在我国电视节目收视率排行榜中,播出量第一的是电视剧,占总数的57%;而综艺节目的播出量占到总量的15%,紧随电视剧收视率之后,综艺节目无论是在收视率、还是在观众地忠诚度方面都占有着很大优势,其整体竞争力显得很强。2015年关于电视剧的微博转发量较去年同比增长6%,而综艺节目的微博的转发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接近到172%1。由此可见,综艺节目在中国的观众中一直很受关注。近年来,我国的综艺节目都是靠模仿和引进而取得好的收视率。现在各地方电视台播出的引进海外模式的节目多达几十档,“这些节目扎堆上演,广电总局不得不当即下发限制令,要求每个卫视在播出的新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一个。这些引进模式,受观众追捧的背后,综艺的原创性不足的有关问题渐渐凸显出来。 (二)文献综述 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不论是学术界和文化产业界都开始了电视节目的研究,英国的著名学者Dyer认为:综艺娱乐节目的各种形式都是让人感到身心愉悦的,各类综艺娱乐节目给人们带来了某种形式上的的生活幻想,能够使人们感觉到信心满满、活力倍增,人们可以都过节目来寻找出一个在孤独的世界中难以寻找到的的幻想社会。近一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繁荣发展,电视综艺节目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国涛教授认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历史,可以大致划分成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表演类节目、游戏类节 1中国广告网,http://https://www.sodocs.net/doc/a014380383.html,/html,《2015年中国电视节目市场研究报告:各类节目人群属性最全分析》

浅谈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

浅谈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 汉师0902 1502090217 宋诗玉 摘要:近些年来,中国电影产业正在走向复兴,电影市场不断壮大,人们对电影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而电影产业中,大制作电影叫座不叫好,小成本电影叫好不叫座已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突出特色。本文作者从电影市场的整体情况,大制作电影和小成本电影的矛盾及电影产业的突出问题等方面提出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电影产业大制作小成本现状 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热”,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中国电影从90年代中期以来稳步扩张,国产影片的品牌竞争力明显增强,我们可以看到电影产业正在走出困境,逐步复兴。中国电影也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时期。但是复兴之下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情况 从最近几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国产电影故事片的产量正在不断增长。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电影常量达到406部,跻身于世界前三名,并且电影票房攀升到创纪录的42.15亿元,首次进入全球电影市场前10名。中国电影产业总体上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势态。我们知道,随着电影产业技术手段的更新换代,电影的后期制作基础设备较之前相比先进很多,后期制作较精良,无论是从投资规模上,还是制作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而从另一个方面说,电影制作人越来越重视宣传的作用。往往大制作的电影会再拍摄初期,甚至还未开拍时就进行较为广泛的宣传预热,以此提升大众对影片的期待值。并且电影与其他相关的产品一同

推出,促进电影品牌的提升,带动整体经济效益。电影制作人越来越充分了解大众对电影市场的重要性,接受美学从未像现在这样被广泛理解和运用。制作人及导演越来越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观众需要看到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电影效果,观众期待哪些电影明星的演出,这些都成为影响电影的重要因素。而因此引发的电影产业的问题下文中会进一步提到。 二.大制作电影与小成本电影的矛盾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结构严重失衡。国产影片市场出现了众多商业大片,往往是大制作、大投资、明星阵容,典型的“大片救市”的特征。电影票房收入大多集中于少数的几部大片。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影市场一直都比较萧条,除了产量基本维持之外,观影人次,票房收入等都明显呈下降趋势。知道2002年张艺谋的大片《英雄》上市,票房收入达到创纪录的2.5亿元,这使得中国电影人看到了国产影片的希望,引发了一股投资大片的风潮。纵观近些年来票房收入颇高的影片,绝大多数都是商业大片,中国电影产业也由此出现了由大片推动的繁荣发展态势。 中国电影大片有几个突出的特征,首先是情节简单幼稚,随意篡改历史,甚至有时为了电影效果完全不顾史实,成为观众诟病之处。其次大片数量的增多使得视觉冲击变得平淡,观众在观赏了众多效果类似的大片之后往往会产生视觉疲劳,且很多大片片面的追求视觉效果,严重影响了电影情节的发展,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在精神层次上无法与观众需求接轨。第三,炒作过度,

浅析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

浅析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 摘要:电影产业化的观念和制度并没有真正确立、国产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与电影市场要求不相适应、电影市场现状与市场潜力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进口影片与国产影片、市场"大片"与普通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票房份额严重失衡,特别是发行业、放映业与制片业利益冲突日益激化,则说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和调整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关键词:中国电影电影产业好莱坞电影发展现状 第一、电影产业体制的改革阵痛。中国电影的"体制改革"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的,电影业在市场压力下逐渐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一过渡首先是制片方式的转变。电影制作机构的增扩,电影出品权的逐渐放开,部分地分散了电影生产的垄断性,为电影作为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可能性。因而,10多年来,不仅国家或者电影企业投资生产影片,而且还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国营和民营、电影企业与非电影企业、大陆与港台、中国与外国联合拍摄的影片,各种社会资金注入电影企业,使国产影片的投资规模年增长幅度从90年代以来达到了10%以上,国产电影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这些资金所代表的运作机制、文化观念、以及市场竞争意识,这为提高电影的创作、制作水平和艺术、技术质量提供了经济前提。其次是发行方式的转变。90年代初期,一直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统购统销、垄断经营的电影发行体制解体,多种机制、多种形式的发行放映模式并存,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制作、发行、放映业的积极性;扩大引进发行外国电影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引进世界"流行"影片,在刺激电影市场的同时也影响到本土电影的制作策略和影片风格。 (一)近年来电影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现象是发行业和制片业的相互渗透和参与趋势仍在增加,许多地区和机构已经建立或者正在酝酿建立制作、发行甚至放映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摘要:今日电视娱乐节目热度和地位直线上升,其理论学习和研究也在不断升温,学习和研究的视界、角度、方法都有了较大的拓宽和延伸,在许多电视节目中,电视娱乐节目变成了一个重要的节目方法。自90年代以来,电视娱乐节目变成了荧屏“主力军”。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影响力日益增大。论文深化学习和研究了电视综艺节目特质及发展现状,分析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不足,并据此提出了电视综艺节目解决对策。 关键字:中国;电视娱乐;现状;趋势;受众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n National TV variety show Abstract:Today, the heat and the status of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straight up, its theoretical study and research are rising, learning and research horizon, angle, approach has a greater broaden and extend in many television programs,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becomes an important program method. Since the 1990s, the television screen entertainment into a "main force." Chinese TV entertainment through more than twenty years of development influence is increasing. Deepen the study and research papers television variety show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tatus, analyzing the shortcomings of China's TV variety show, and puts forward a TV variety show Solutions. Key words:China;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status quo; trends; Audience

浅析融媒体时代综艺节目的发展

浅析融媒体时代综艺节目的发展 1 融媒体时代综艺节目发展现状 1.1 融媒体综艺节目成为行业翘楚 电视节目播放平台的多样性,使得人民群众拥有各种各样可供选择的电视节目,对电视节目的创新、制作、质量乃至后期都有着极高的要求。面对眼光越来越刁钻的电视观众,一档电视节目想要获得观众的支持和喜爱,需要幕前、幕后的工作人员就节目的定位、创意、录制等方方面面做出努力。综艺节目作为众多电视节目中杀出的黑马,不仅仅给广大观众提供了茶余饭后的娱乐和消遣,更是为观众带去了正能量。电视综艺节目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受众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首选。在给广大电视观众带来娱乐的同时,也成为众多电视观众消遣方式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至今日,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已经形成并喷之势,从央视频道到各省级卫视,每一个频道都有自己主打的综艺节目,着力打造综艺节目已经成为卫视之间争夺收视率和关注度的不二之选。随着时代的发展综艺节目的种类也从单一的访谈类综艺、科普类综艺、活动型综艺衍生出众多类型。例如,真人秀、选秀节目、歌唱节目、体验节目、闯关类节目、体育类节目、问答类节目、亲子类多种多样的综艺节目并行发展的同时不仅仅给观众带来了多种多样的选择,但同时也造成了各电视台综艺节目之间的激烈竞争。 行业之间激烈的竞争也使部分电视台谋求到了新的出路,从外国买进

综艺版权,针对国内市场,对买进综艺进行改编、重组、重新选定相应的主持人和嘉宾。这些从国外买进版权的综艺,由于其在国外已发展较成熟,有一定的观众基础,并且创意较国内综艺较新颖等原因吸引着大批的中国电视观众。例如《奔跑吧兄弟》买进韩国《Running man》版权、《中国好声音》买进荷兰《The Voice OfHolland》版权,《爸爸去哪儿》《蒙面歌王》《拜托了冰箱》等节目。这些节目在吸收外国节目的优点同时也吸引了大批的忠实观众,虽然网络上也有一些关于节目创意、人物设置照搬照抄的负面评价,但对于目前我国引进类节目过多,缺乏原创性、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的综艺局面来说,若想突破瓶颈我们应该借鉴国外节目模式的同时进行本化改造,强化自主创新并挖掘特色节目,打造强势节目并向个性化、特色化转变,挖掘传统文化的同时打造中国特色式的原创节目。 1.2 融媒体网络综艺节目兴起 伴随众多电视综艺节目的兴起,网络综艺作为电视综艺的补充替代品开始出现。众多的自媒体、视频网站开始着手制作自己的综艺节目。网络综艺节目由于其制作成本较低、播放内容限制较电视综艺节目少、创意新颖等优点神受观众群体的喜爱。各大视频网站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网络综艺节目,例如,爱奇艺视频推出的《奇葩说》、腾讯视频推出的《约吧!大明星》、优酷土豆推出的《男神女神》等节目,这些自制网综无论是从嘉宾、主持人、制作、后期等方面与传统综艺相比都毫不逊色,众多跨界主持人的加盟也为网络综艺节目增添了更多有趣的碰撞。

中国电影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预测(1)

中国电影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预测 专业必修课程:服务经济学 指导老师:刘国平 1415000133 顾云婷 摘要:近年来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为改善民生、拉动消费、促进消费升级持续发力。其中文化及相关产业服务业同比增长14.7%。幸福产业带动消费需求增长,且对吸纳就业的作用积极。文化产业中,电影产业发展尤为突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同时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据普华永道报告显示,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将从2013年的31.3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59亿美元,涨幅高达88%,这表明中国电影产业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居民生活水平和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居民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已释放出巨大的文化产品购买意愿和消费能力。在国家拉动内需、鼓励消费的政策背景下,中国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居民消费需求早已超出了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阶段,而更多地进入具有满足精神需求特征的高层次消费阶段,逐年增加的文化消费规模正体现了这一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不断向好,经济结构稳步调整,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升,对教育、文化、娱乐等的需求持续增加。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已从2000 年的628 元,增长到2014 年的2142.3 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10%。在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推动下,

人民群众用于文化娱乐消费的支出还将持续增长。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促进电影产业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了高速增长,居民文化消费能力不断提升。2015 年,中国人均GDP 约为8280 美元,按照世界各国的经验,当人均GDP 超过3000 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接近或超过5000 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井喷。目前,中国正处于文化消费发展的大好时期,文化消费能力和水平迎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票房和银幕数仍偏小,电影市场还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关键词:市场广大潜力无穷 正文: 一.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与现状 1.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纵观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国电影行业可以说先后经历了“高峰—低谷—上升”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曾经辉煌过,由于人民收入水平提升,票价低廉,再加上人民对精神食粮的渴求以及其他娱乐方式极度匮乏,看电影的人数和票房收入节节攀升,到了1991 年达到顶点,年票房收入达到24亿元,人均年观影10次以上。然而,自1992年之后,随着电视普及率的提高、节目质量的提升,再加上电影盗版猖獗,中国电影行业步入了低谷,到1999年,票房收入跌入谷底,票房收入8.1亿元。到了2002年,为了挽救濒死的电影行业,应对WTO 之后进口影片对国产电影的冲击,国家开始推行电影产业化改革,允许民营、外资进入电影投资、制作、发行、放映环节。根据“数太奇”电影大数据平台的最新数据显示,19~35岁的年轻观众

电视节目发展史

1958年的5月1日,中央电视台实验播出,当时叫北京电视台。至今已有46年又5个月17天。对于这46年5个月17天,新闻史学家们有着各种不同的归纳性的理解。可以说,有多少电视史学派,就有多少种理解的角度和方法。在各自不同的理解中,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就是史学家们习惯于将这46年5个月17天划分为若干个阶段。 郭慎之在其专著《电视传播史》一书中这样划分中国电视发展历程: 早期(1958~1966), “文化大革命”带来挫折(1967~1976),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7~1992), 走进大市场(1993年至今)。 一、“台”时代:缺乏竞争的阶段:(1958年——90年代初期) 在这一阶段,中国电视业几乎是没有竞争的,这个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1958年至1983年:

这一阶段在现在的中国电视史上几乎很少会浓墨重彩的进行叙述,原因也很简单,那个时期电视还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大众媒介,还只是达官贵人家的奢侈品。 1983年——90年代初期 一九八三年三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可说对之后十多年的电视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为这次会议制定了中央、省、地(市)和县(市)「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和覆盖」的方针,一改以往「两级办电视」的发展格局,使中国电视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此,各省、市和自治区除了分别拥有一个电台、一个无线电视台和一个有线电视台外,还有一个教育台或经济台(其中上海在九十年代初更成为唯一一个拥有两个电台和两个无线台的直辖市),还有属下各地区(市)和县(市)级政府也自办电视台。 1958年 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电视节目。6月1日,首次播放本台记者拍摄的新闻影片。 1979年 8月,中央电视台设立《为您服务》专栏,介绍电视节目,回答观众

中国电影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中国电影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现状 目前,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电影创作、产业规模、公共文化服务、海外传播等各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电影产业已经进入到由产业化初级阶段向产业升级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 1、票房 近年票房收入概览 2010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101.72亿元在2009年电影票房增长42 96%的强势基础上,再次增长63 9%。。全国新增影院313家,新增银幕数1533块,全国城市影院银幕总数突破6200块。 截止3月底,2011年季度全国城市影院电影票房收入为26.75亿元,今年国产影片无论入市数量还是票房收入,均完胜进口影片, 增幅超五成。 影片类型 2010年,全年故事影片产量达到526部;生产动画影片16部,纪录影片16部,科教影片54部,特种影片9部,电影频道出品数字电影100部。此外,2010年进入城市主流院线的国产影片260多部。 2、中国电影企业

华谊兄弟2009年上市后,于2010年开始进军电影院线领域。同年12月,博纳影业成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电影企业。但从2010年票房排名前十位的国产影片可以发现,尽管每部影片的制作都有民营电影企业的加入,但真正能推出在市场上具有票房号召力影片的企业仍然很少,民营电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亟须加强。 3、电影产业链 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产业链是指包括电影创作(制片)、发行、放映(简称“制-发-放”)的一体化流程。在原有产业链前后端进行延伸,前端加入电影投融资,后端加入电影衍生产品(如音像制品、广告、游戏)和拓展其他放映渠道(如在有线电视、MP4、网络等媒介播放)。中国尚处于由传统电影产业链向大电影产业链的过渡时期。4、政策扶持 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陆续对电影行业进行了体制改革,从政策环境上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影业,形成竞争机制。同时,国有电影制片厂也在进行转企改制。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集中化程度比较高,我国核心电影企业初具规模。在政策支持下,我国电影业继续保持跨越式发展态势,电影已成为我国传媒产业中最具成长潜力的行业。 5、存在的问题

电视综艺节目现状发展趋势分析

电视综艺节目现状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渴求丰富的精神生活,于是电视综艺节目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而诞生。如今,电视综艺节目已广泛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众。本文试分析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并对建立电视综艺节目的科学生产运行体系进行探讨。 电视综艺节目是根据一定的主题思想,运用艺术手段将不同体裁的文艺节目进行有机组合的节目形态。它既可以将音乐、歌舞、戏剧、小品、戏曲、杂技、魔术、武术、游戏、笑话、故事等多样艺术体裁融为一体,也可以选择其中几项进行组合,再运用电视的声光效果、时空变化、独特造型,制作出能够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节目。由于电视综艺节目兼容性强,集欣赏、娱乐、知识、审美等多项功能于一体,使得不同艺术体裁进行有机综合后产生了新的艺术效果,成为目前电视界极为常见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它具有主题思想明确、艺术样式丰富、参与广泛等特点。 综观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节目竞相仿效,克隆严重。 据有关资料统计,仅游戏类综艺节目,全国大概有30多家省级电视台、40多家市级电视台同时开办,看似丰富多彩,但内容和形式基本相同。原本为了丰富观众的文化生活的综艺节目,因为数量的无限膨胀和播出时间的相对集中,反而给观众带来单一乏味的感觉。例如,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一炮打响后,就出现了一系列仿效的节目,照猫画虎;央视推出《开心辞典》,众多的益智节目随之充斥荧屏;《玫瑰之约》、《今日有约》等婚恋征友的节目,明显也是台湾《非常男女》的翻版。 其次是节目改版十分频繁,过于随意。 通过改版可以调整节目内容,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这本是好事,但目前许多电视节目的改版却是仓促上阵,看别人改版,自己也忙着改版。因为缺少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改版之初效果还可以,但过一段时间之后,节目质量不断下滑,甚至最终被淘汰出局。改版复改版,反而使节目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 其三是节目质量粗糙,品位低俗。 主要表现在主持人矫揉造作且漫不经心,缺乏激情。一些娱乐类的综艺节目品位低俗,让嘉宾出丑,拿孩子开涮,俗话套话满天飞,低级无聊的搞笑、浅薄粗俗的游戏、弱智的问答、荤话连篇的调侃成了不少电视综艺节目的固定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娱乐节目被逐渐开发、重视、放大,娱乐类节目已经成为仅次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