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生儿二次断脐处理效果比较

新生儿二次断脐处理效果比较

新生儿二次断脐处理效果比较

临床上新生儿脐带在距脐跟0.5 cm 处用无菌粗丝线结扎第一道,再在结扎线外0.5 cm处结扎第二道。在第二道结扎线外0.5 cm处剪断脐带,挤出残余血液,用20%高锰酸钾液消毒脐带断面。待脐带断面干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再用脐带布包扎,3~7天残端脱落。脱落后脐窝有时稍有潮湿,可涂95%酒精或1%龙胆紫[1],一般效果较好。但在脐带残端坏死过程中,有时有炎性分泌物伴臭味,并造成周围皮肤破损,并发脐炎,甚至合并其它并发症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二次断脐的方法,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从而避免脐部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择:选用2007年7月1日~10月31日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390例,随机分成两组。210例二次断脐新生儿作为观察组,180例未行二次断脐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体重、胎龄、性别、脐带性质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备一消毒断脐包,包内有:剪刀1把,止血钳1把,纱布1块。另备新生儿脐带结扎保护带1个,明胶海绵或云南白药,75%酒精或碘伏等。在新生儿出生24~48小时后(可在新生儿洗澡后进行),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脐带,用止血钳剔去气门蕊(或丝线或脐带夹等),提起脐带残端,沿脐轮上缘剪去脐带残端,用明胶海绵条或云南白药敷在脐带断端处,纱布覆盖,外用新生儿脐带结扎保护带包扎,24~48小时后拆除。以后每日用75%酒精常规消毒,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对照组,断脐方法同前。

1.3疗效判断:脐部无炎性分泌物,脐周皮肤无破损,渗血≤1 ml,无脐炎及并发症发生为显效;脐部有炎性分泌物,脐周皮肤破损,渗血>1 ml,并发脐炎或其它并发症之一者均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

2结果

2.1两组脐带处理情况对比见表1。

2.2两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中除渗血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它均有显著性差异。经U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可见二次断脐组明显优于未行二次断脐组。

3讨论

新生儿出生后20~24小时内的脐带几乎都是无菌的。以后渐渐有各种球菌、杆菌,诸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集落生长[2]。因此在24小时后对新生儿脐带进行二次断脐处理,可有效防止细菌对脐带断面的污染,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从而减少脐部感染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按常规处理方法,脐带残端在自然坏死、脱落过程中,由于时间较长,脐带残端易受感染,常伴有分泌物产生,刺激周围皮肤。有时引起炎症,造成皮肤破损,并延长坏死脱落时间,易发生脐炎,甚至引起腹膜炎等并发症。我们通过对390例新生儿分别作二次断脐和常规处理方法作比较,结果显示:二次断脐组明显优于常规处理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即在24~48小时后处理脐带残端,可有效地阻止炎性分泌物产生,减少感染机会,缩短脐带残端坏死脱落时间,优于常规处理,疗效显著,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

[2]王慕荻.儿科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8.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脐部是新生儿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连接了新生儿的身体和外界,新 生儿刚出生不就,脐带断端尚未愈合完善,就成为了开放式创口,通过这一介质,很多病菌和微生物都会进入到新生儿的体内,同时新生儿免疫能力比较差,一旦 体内进入了病菌和微生物,就会导致其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对新生儿的生长发 育以及身体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针对新生儿的脐部就需要开展有效 的护理措施,本文就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研究进展 引言:在新生儿的临床治疗中,脐带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新生儿极 易受到环境或其他因素影响导致脐部感染,一旦发生脐部感染就会出现脐周发红、肿胀、渗出液增多、脓性分泌物以及异味等现象,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果没有 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细菌就可能会经脐部入侵到患儿的血液循环,导致病情恶化,引发其他疾病。因此在临床中做好对新生儿脐部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 降低新生儿疾病的发病率,还可以保证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1.脐带结扎的时间和方式 1.脐带结扎的时间在临床中,对新生儿进行脐带结扎的时间是有 标准和规定的,脐带结扎必须在新生儿脱离母体后的两分钟或三分 钟左右完成,在完成脐带结扎过程后,新生儿的脐带会在未来的七 天左右逐渐的失去供血逐渐的干枯并脱落[1]。而脐带残端也会在干枯后逐渐的 愈合,这一期间,胶质分泌物减少,而这也会导致细菌和病毒的入侵,从而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如 没有及时处理新生儿的岂不感染就可能会导致其出现脐炎,严重甚至还会导致败血症的出现,威胁到 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2.脐带结扎的方式在脐带结扎时,分别会用到脐带夹、棉线和气 门芯等医疗用品,在结扎时,将距离脐根0.5cm处进行结扎操作, 然后等待脐带自然脱水后脱落。 2.脐带的护理方式 2.1传统护理法这一护理措施是在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护理方法, 主要会用到纱布和绷带等医疗用品来包扎新生儿的脐部,虽然可以短暂的起到包

碘酊消毒液在新生儿二次断脐中的应用

碘酊消毒液在新生儿二次断脐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碘酊消毒液在新生儿二次断脐中脐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出生后二次断脐的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新生儿二次断脐时用碘酊消毒消毒脐端残面后再用无菌护脐贴包扎,对照组酒精消毒后给予无菌护脐贴包扎。结果实验组新生儿二次断脐后脐部渗血及炎症渗出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天内脐部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碘酊消毒液用于新生儿二次断脐后的脐部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碘酊消毒液;新生儿; 二次断脐;脐部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行断脐处理后脐带失去血供后将逐渐硬化、干枯并最终脱落。但新生儿脐带残端自然脱落一般需要7 d 左右,而在脐带残端在愈合过程中会产生少量胶质分泌物,从而为厌氧细菌提供良好的培养基,容易引起脐部感染[1] 。而研究表明二次断脐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出血率及脐炎发生率,并有效缩短新生儿脐部残端愈合时间而被临床广泛使用[2]。本研究主要探讨碘酊消毒液在新生儿二次断脐时降低脐部渗血、炎症渗出发生率及促进脐部愈合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产科2016 年1 月-2016年3月期间正 常分娩的母婴同室足月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所有新生儿进行Apgar 评分均为10分,出生体重为2550 g—4050g。两组新生儿二次断脐前脐部均无红肿渗出及渗血,胎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脐带处理方法在新生儿出生30-48h 沐浴后对其进行二次断脐,选取脐带根部与脐轮相距约0. 5 cm 处剪断脐带并挤出脐内残留血液,实验组用2%的碘酊小心灼烧脐端残面出血点后覆上面胶海绵一块再用无菌护脐贴包扎24小时。对照组二次断脐后用75%酒精消毒后同样的方法包扎24小时。 1.2.2观察方法二次断脐包扎24小时后洗澡时打开护脐贴暴露脐部,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在渗血及炎症渗出及等脐部残端症状的发生率及二次断脐3天内脐部残端愈合率。 1.2.3 统计方法选用软件SPSS17.0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x2 对计数数据进行检验,以P<0.05 则说明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二次断脐24小时后脐部渗血及炎症渗出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天内脐部残端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1、表2. 表1 二次断脐24h后两组新生儿渗血炎症渗等脐部残端症状出对照表 3.讨论 3.1碘酊消毒的原理和注意事项碘酊是一种由碘和碘化钾溶解在酒精溶液中制成的溶剂,杀菌效果显著,能够使病原体蛋白质出现变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烧灼效果,减少创面的渗出。使用新生儿二次断脐后消毒脐部创面,可起到很好的即时止血的效果,也起到了减少渗出,促进脐部愈合的作用。但新生儿皮肤较嫩,碘酊浓度过高容易灼伤,所以本研究中使用的碘酊浓度为2%的低浓度。并且,在使用碘酊消毒的过程中,消毒范围只是二次断脐中脐带断面出血点,碘酊

新生儿脐带结扎时间及方法的研究与进展

新生儿脐带结扎时间及方法的研究与进展生局部感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严重的可引起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 者占66%-87.5%。因此,脐带结扎是新生儿护理的重中之重[1]。现将新生儿脐带结扎时间及 方法的研究与进展综述如下。 1 脐带的生理结构及功能 脐带是连于胚胎脐部与胎盘间的条索状结构。脐带内含一条管腔较大、管壁较薄的脐静 脉和两条管壁较小、管壁较厚的脐动脉。血管周围为含水量丰富来自胚外中胚层的胶样胚胎 结缔组织,称为华通胶,有保护脐血管的作用[2]。正常脐带的横断面直径约为11.5- 21.0 mm。脐带是供胎儿与母体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出的重要通道[3]。 2 脐带结扎的时间 新生儿断脐的时间目前还存在争议,临床常规断脐是在新生儿娩出后立即断脐(及娩出 后30s内)。赵香芝〔4〕对536例新生儿进行观察,已了解断脐时间早晚对新生儿Apgar评 分五项指标的影响。将新生儿娩出至断脐时间不同分为两组。A组311例为1min钟以内完成断脐,B组225例为1min中以外完成断脐。其中,最短为6s,最长时间为4.8min。经研究对 比后发现在出生后1 m in内结扎脐带, 其出生后1 m in Apgar评分中皮肤颜色、呼吸两项指标 的评分均高于晚结扎者( P < 0.01)。而出生后较晚结扎脐带者( 即>1 m in), Apgar低评分( ≤7分), 即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增加(P < 0.05)。张相方[5]选择374例剖宫产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1min 内将残留于新生儿端的脐带举起,从远端开始逆时针或顺时 针转动,使脐静脉内的残余血完全流入新生儿体内; 而对照组新生儿则行常规断脐,常规处理脐带残端。2 组新生儿出生后1h和24h 各取静脉血1 次查Hb 及红细胞压积( HCT) 。观察组 新生儿出生1h 和24hHb、HCT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1分钟内靠近胎盘断脐并将残余脐静脉血输入新生儿体内,可提高新生儿Hb 水平。研究证明 新生儿1min内断脐既增加新生儿Hb 水平又不影响第三产程的管理和新生儿复苏。 3 脐带结扎的方式 3.1 丝线常规断脐法[6]:用75%乙醇消毒脐带根部周围,在距脐根0.5cm脐带处,用无菌丝线结扎第一道,再在结扎线上0.5~lcm处结扎第二道,在第二道结扎线上0.5cm处剪断脐带,挤出残余血液,用0.5%碘伏消毒断面,断面待干后用无菌纱布包裹再用护脐带包扎。丝线 打结松紧不易掌握,特别是对于水肿的脐带结扎时,结扎过紧会引起脐带断裂,过松又易引起出血,脐带脱落时间7~10d,最长半个月,增加了感染机会。李妍[7]选用此方法对80例新生儿进 行脐带结扎时发生了残端出血6例,残端炎症7例,滑脱6例。王银环[8]对100例新生儿研 究发现使用此方法脐带结扎脱脐天数分别为3-4天8例,5-6天24例,7-8天36例,9-10天20例,>10天12例。发生感染11例,脐出血3例,脐息肉4例,其他并发症1例。目前 临床已很少使用此方法,仅在临床研究中作对照试验使用。 3.2 气门芯断脐法:在新生儿出生给予触觉刺激后用0.5% 碘伏消毒脐带及脐周,将宽 3mm、直径2mm带有丝线作牵引线的双气门芯环套在止血钳上, 在距离脐轮0.5cm 左右处夹 住脐带, 用剪刀在止血钳上0.5cm 处剪断脐带, 拉住丝线牵引气门芯使之套在脐带与皮肤交接 处(脐根部, 勿结扎皮肤), 挤去残脐内余血, 用0.5%碘伏消毒脐带断面, 待脐带断面干后, 用一块 无菌纱布覆盖残脐并用绷带卷缠绕腹部包扎固定〔9〕。当气门芯套扎在距脐根部0. 5 cm-1. 0 cm 时, 脐带根部与气门芯之间有脐静脉、脐动脉血液残留, 容易形成小血肿, 血肿机化吸收时 间较长, 滲液较多, 容易发生新生儿脐炎〔10〕。王银环[8]对100例新生儿研究发现使用此方 法脐带结扎脱脐天数分别为3-4天14例,5-6天30例,7-8天32例,9-10天18例,>10天 6例。发生感染9例,脐出血1例,脐息肉1例,其他并发症0例。气门芯结扎脐带血管可 能因未完全阻断血流而发生渗血,并且常导致气门芯以下脐部淤血,延长残端干燥时间,增 加感染机会;但气门芯体积小,对新生儿脐周皮肤不会造成刺激,且成本低,所以其对细小、

文档婴儿脐带

间出生婴儿的脐部如何护理? 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脐带在出生后3-7天脱落。但在脐带脱落前,脐部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因此,脐带断端的护理是很重要的脐带的常见护理办法:一、每天清洁小肚脐刚出生的婴儿,脐窝里经常有分泌物,分泌物干燥后,会使脐窝和脐带的根部发生粘连,不容易清洁,脐窝里可能会出现脓液。所以,要彻底清洁小脐窝。方法是:每天用棉签蘸上75%的酒精,一只手轻轻提起脐带的结扎线,另一只手用酒精棉签仔细在脐窝和脐带根部细细擦拭,使脐带不再与脐窝粘连。随后,再用新的酒精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转圈擦拭。清洁后别忘记把提过的结扎线也用酒精消消毒。 二、保持肚脐干爽婴儿的脐带脱落前或刚脱落脐窝还没干燥时,一定要保证脐带和脐窝的干燥,因为即将脱落的脐带是一种坏死组织,很容易感染上细菌。所以,脐带一旦被水或被尿液浸湿,要马上应用干棉球或干净柔软的纱布擦干,然后用酒精棉签消毒。脐带脱落之前,不能让婴儿泡在浴盆里洗澡。可以先洗上半身,擦干后再洗下半身。三、不要让纸尿裤或衣服摩擦脐带残端脐带未脱或刚脱落时,要避免衣服和纸尿裤对婴儿脐部的刺激。可以将尿布前面的上端往下翻一些,以减少纸尿裤对脐带残端的摩擦。脐带异常的处理办法一、如果脐带不脱落一般情况下,婴儿的脐带会慢慢变黑、变硬,1~ 2周脱落。如果婴儿的脐带2周后仍未脱落,要仔细观察脐带的情况,只要没有感染迹象,如没有红肿或化脓,没有大量液体从脐窝中渗出,就不用担心。另外,可以用酒精给婴儿擦拭脐窝,使脐带残端保持干燥,加速脐带残端脱落和肚脐愈合。二、如果脐带有分泌物愈合中的脐带残端经常会渗出清亮的或淡黄色黏稠的液体。这是愈合中的脐带残端渗出的液体,属于正常现象。脐带自然脱落后,脐窝会有些潮湿,并有少许米汤样液体渗出,这是由于脐带脱落的表面还没有完全长好,肉芽组织里的液体渗出所致,用75%的酒精轻轻擦干净即可。一般一天1~2 次即可,2 ~3天后脐窝就会干燥。用干纱布轻轻擦拭脐带残端,也能加速肚脐的愈合。如果肚脐的渗出液像脓液或有恶臭味,说明脐部可能出现了感染,要带婴儿去医院。三、如果脐带发红脐带残端一经脱落,肚脐就形成了。在脐带残端脱落的过程中,肚脐周围常常会出现轻微的发红,这是脐带残端脱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但是,如果肚脐和周围皮肤变得很红,而且用手摸起来感觉皮肤发热,那很可能是肚脐出现了感染,要及时带婴儿去看医 大事件1:第一声啼哭(刚出生) 妈妈:宝宝果然一出生就哭,还是个“大嗓门”,只是这个小家伙没哭多久就睡着了。在出生之前,胎儿靠脐带传送母亲血液中的养分为生。他的肺部还不能运作。胎盘保证着母亲富含氧气的血液和胎儿排出的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之间的交换。出生后,接触到空气,他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就不能再依赖于母亲,他开始呼吸,心脏和肺部开始循环运作。空气充满了他的肺部,肺泡扩张,很快,你就听到了这历史性的第一声啼哭。大事件2:第一次吃奶(出生后半小时内) 妈妈:宝宝吃奶的感觉很轻柔,和想象中不一样,当时奶还没有下来,宝宝嘬了几口就睡着了。足月宝宝娩出清洗后,如果你的身体允许,就可以给宝宝喂奶了。在刚开始的两天里,你的乳房也许只分泌几滴初乳,但是初乳的营养成分相当高,而且含有很多抗体,能增加孩子胃肠道抵抗细菌的能力。所以,要是宝宝醒来,还是让他多吸吮吧。大事件3:接种疫苗(出生后24小时内) 爸爸:第一天,护士通知去领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单。给宝宝洗澡后,护士就给他接种了乙肝疫苗。新生儿乙肝疫苗常规接种后,至少9年内不用加强免疫。注射时间为24小时内打第一针,满月后打一针,6个月后再打一针,共三针。卡介苗是用来预防结核病的。凡是足月新生儿均应在出生后24~72小时内完成卡介苗的接种,宝宝3个月时,还应到当地的结核病防治所做结核细菌素试验,以明确接种是否有效。大事件4:排胎便(出生后24小时内)妈妈:第一次笨手笨脚地拉开小家伙的纸尿裤,就被绿黑色的大便吓了一跳。这很正常。当宝宝还在你肚子里时,这种绿黑色的东西就在他小肠内了,现在宝宝肠子蠕动正常了,便将这些东西排出体外。通常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胎便差不多就排干净了,接下来的两三天你会见到过渡期的排便,颜色将是带有暗绿色调的黄色,并且稀软,有时还会含有黏液。再后来就看你给宝宝吃什么了。一般而言,吃母乳的宝宝会排出金黄色稀软的粪便;吃奶粉的宝宝,排出大便的颜色从淡黄色到褐绿色都可能有。大事件5:生理性体重减轻(出生后24小时内) 爸爸:小宝贝出生第一天体重是3千克,第二天就轻了。新生儿在出生前长期浸泡在母体的羊水中,当他们出生后,需要在干燥的空气中把身体里多余的水分蒸发掉,同时还有大量胎便排出体外,所以体重会减轻。一般来说,正常的新生儿出生第二天体重开始下降,出生3~5天后体重开始回升,如果此时还有体重减轻的情况,医生就会对婴儿进行全身检查。大事件6:脐带脱落(出生后

新生儿二次断脐处理效果比较

新生儿二次断脐处理效果比较 临床上新生儿脐带在距脐跟0.5 cm 处用无菌粗丝线结扎第一道,再在结扎线外0.5 cm处结扎第二道。在第二道结扎线外0.5 cm处剪断脐带,挤出残余血液,用20%高锰酸钾液消毒脐带断面。待脐带断面干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再用脐带布包扎,3~7天残端脱落。脱落后脐窝有时稍有潮湿,可涂95%酒精或1%龙胆紫[1],一般效果较好。但在脐带残端坏死过程中,有时有炎性分泌物伴臭味,并造成周围皮肤破损,并发脐炎,甚至合并其它并发症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二次断脐的方法,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从而避免脐部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择:选用2007年7月1日~10月31日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390例,随机分成两组。210例二次断脐新生儿作为观察组,180例未行二次断脐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体重、胎龄、性别、脐带性质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备一消毒断脐包,包内有:剪刀1把,止血钳1把,纱布1块。另备新生儿脐带结扎保护带1个,明胶海绵或云南白药,75%酒精或碘伏等。在新生儿出生24~48小时后(可在新生儿洗澡后进行),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脐带,用止血钳剔去气门蕊(或丝线或脐带夹等),提起脐带残端,沿脐轮上缘剪去脐带残端,用明胶海绵条或云南白药敷在脐带断端处,纱布覆盖,外用新生儿脐带结扎保护带包扎,24~48小时后拆除。以后每日用75%酒精常规消毒,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对照组,断脐方法同前。 1.3疗效判断:脐部无炎性分泌物,脐周皮肤无破损,渗血≤1 ml,无脐炎及并发症发生为显效;脐部有炎性分泌物,脐周皮肤破损,渗血>1 ml,并发脐炎或其它并发症之一者均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 2结果

新生儿二次剪脐法的临床护理体会

新生儿二次剪脐法的临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二次剪脐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至12月出生的新生儿按出生顺序分为实验组B1,B2和对照组A,对照组新生儿采用传统的气门芯结扎脐带,常规护理,等待脐带残端自然脱落;实验组在气门芯结扎的基础上,于出生36h,48h后对残端进行二次剪脐。比较三组新生儿脐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新生儿脐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二次剪脐可缩短脐带脱落时间,减少新生儿脐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脐部护理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二次剪脐;明胶海绵;残端;脐周;脐部感染 新生儿脐部处理是母婴同室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脐部是一个易感染部位,若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婴儿脐部感染和出血,自然脱落时间长或脐部渗出液体多,有异味,给新生儿家长造成困扰,增加精神负担[1]。二次剪脐又称脐带残端切除术,即在新生儿出生后36~48h左右,在无菌技术操作下将已基本干枯的脐带平根部剪断,从而缩短脐带脱落时间,降低脐带感染及脱落时的出血几率及脐炎的发生率。本文通过对我院600例新生儿采用不同的脐部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对二次剪脐法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以更好地处理新生儿脐带残端,指导产妇及家属出院后正确进行脐部护理,缩短新生儿脐部愈合时间,降低新生儿脐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将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1至12月我院出生的母婴同室新生儿600例,Apgar评分8~10分,体重>2500g,母亲均无宫内感染。依据住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0例。三组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时体重、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A组:新生脐带自然脱落。 (2)根据文献婴儿二次剪脐应在出生后36~48h左右最佳[2],故将新生儿脐带残端二次剪脐组依时间分别分为出生后、36h(B1组)、48h(B2组)三组。 1.2 方法 1.2.1 传统断脐方法胎儿出生后1~2min,用75%酒精消毒脐消毒脐带根部及周围皮肤,排除脐疝情况,采用自行改良经过严格灭菌处理的气门芯胶圈,在距脐轮0.1cm处结扎脐带,距结扎远端1cm处断脐,挤出残余血液,用75%酒精消毒脐带断面,待脐带断面干燥后,以无菌纱布包盖好,再用脐带布包扎。 1.2.2 二次剪脐方法评估脐带残端干燥程度,如残端胶质皱缩、瘪陷、变细或干燥,色泽为深灰色或浅棕色,即可再无菌技术操作。晨间沐浴后用75%酒精消毒脐带残端至脐带根部及周围皮肤,用有齿镊夹住脐带残端,然后用无菌手术剪刀沿脐根部气门芯上方处剪去脐带残端,注意不要损伤脐轮周围皮肤。用75%酒精再次消毒脐部及周围皮肤,有渗血者敷以明胶海绵,胎毒清愈脐贴覆盖脐部。观察新生儿二次剪脐后24h内脐部创面有无渗血,每天观察脐部有无分泌物及创面干燥愈合情况。 1.2.3 护理方法每日行常规护理。沐浴后先用3%过氧化氢清洗,防止厌氧菌感染,再用75%乙醇清洁脐带残端与脐周皮肤。注意保持脐部干燥与清洁。 1.2.4 评价方法观察三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部感染情况(脐轮与周围皮肤有红肿、渗液、异味);脐部出血及渗血;脐部愈合时间(脐部干燥,无渗液、异味,脐收缩至脐轮以内)。 1.2.5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用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新生儿脐带护理的现状综述

新生儿脐带护理的现状综述 【摘要】随着越开越多的医疗护理循证依据,护理人员对于新生儿脐带护理 措施及理念正在不断更新。延迟断脐对新生儿的预后更好。出生时的使用脐带夹 在距离脐跟部0.5cm进行脐带结扎,且结扎后采用自然干燥法更有利于避免脐带 感染,促进脐带更早脱落。工作坊模式的健康宣教,能让产妇及家属更好的掌握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知识。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护理;结扎技术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母体的纽带,胎儿出生后进行脐带结扎并断脐,此时的脐 带呈开放性的,病原菌群极易入侵并引发局部感染。脐部感染是新生儿感染的危 险因素[1],也是最常见症状之一,所以产科病房护理工作的重点也包括新生儿的 脐带护理。临床上的脐带护理形式多样化,在出生时脐带结扎、日常护理方法以 及出院后的宣教护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的脐带护理质量,全面保障新生儿的安全,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对临床新生儿的脐带护 理开展进行综述。 1 出生时脐带结扎技术的改进 1.1脐带结扎的时间关于脐带夹持的时间有所不同,早期或即时脐带夹持通 常在出生后60s内完成,而晚期或者延迟脐带夹持则在出生后1分钟以上或者脐 带搏动停止进行。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则提倡在等待1-3分钟脐带搏动消失后 再进行断脐[2]。张宏玉等人做了新的研究,在胎盘娩出后不钳夹脐带等待搏动消 失后剪断脐带可以有效保护新生儿的健康[3]。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临床上的早断 脐并没有使新生儿获利,反而增加了贫血等疾病的感染风险,相较于早断脐,晚 断脐不但可以预防新生儿贫血还有利于良好的妊娠结局[4],也能有效提高胎儿血 红蛋白以及血清铁蛋白的含量[5]。也有研究显示新生儿延迟断脐的时间不但对于 足月儿而且对早产儿都能明显增加血流量以及铁的储备[6]。因此晚断脐对于新生 儿利大于弊,而且有利于减少新生儿贫血发生率,也并不会因此造成新生儿红细

不同断脐时间对新生儿血红蛋白及黄疸的影响

不同断脐时间对新生儿血红蛋白及黄疸的影响引言 新生儿期是生命的起点,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新生儿的健康状况 受到了特别的关注。血红蛋白水平和黄疸是两个重要的指标,它们能够反映出新生儿的整 体健康状况。而断脐时间作为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个处理环节,对新生儿的血红蛋白及黄 疸水平可能会产生影响。本文将探讨不同断脐时间对新生儿血红蛋白及黄疸的影响,为临 床医生和家长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一、断脐时间的意义和方法 断脐术是指将新生儿脐带结扎和切断的过程,它是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个处理过程。 断脐术的目的是预防新生儿感染和出血,保障新生儿在出生后能够安全健康地成长。断脐 时间也被认为是新生儿健康的第一步,同时也可能会对新生儿的一些生理指标产生影响。 断脐时间的选择和方法是由医生在产房中进行的。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早剪 后系,一种是晚剪后系。早剪后系是指出生后立即将脐带结扎和切断,而晚剪后系是指在 新生儿出生后一段时间再进行脐带结扎和切断。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但在具体操作时医生 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二、新生儿血红蛋白及黄疸的影响因素 2.1 血红蛋白的意义 新生儿期的血红蛋白水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能够反映新生儿的贫血程度。贫 血严重的新生儿通常会出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同时也容易引发其他多种疾病。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的维持对于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2.2 黄疸的意义 黄疸是新生儿期比较常见的现象,一般来说,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头几天内会出现轻度 黄疸。若黄疸过重,可能会导致脑损伤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新生儿黄疸的监测和治疗也 是非常重要的。 新生儿的血红蛋白及黄疸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出生时的状态、 营养状况等。断脐时间可能也会对新生儿的血红蛋白及黄疸水平产生影响,这也是本文所 要讨论的重点内容。 3.1 早剪后系对血红蛋白的影响

新生儿二次断脐处理研究职称

新生儿二次断脐处理研究职称 摘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生儿护理工作越来越重要。其中,断 脐处理是新生儿护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不久前,医学界提出了二 次断脐处理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研究总结了二次断脐 处理的研究进展和优缺点,旨在为新生儿护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引言 断脐后的处理是新生儿护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保障新生儿健 康成长的关键环节。一般来说,断脐后会形成一个脐带脱落处。在这 个过程中,人们需要对脐带脱落处进行处理,以预防感染,促进愈合。然而,一次断脐处理不能保证完全无菌,也不能确保子宫内环境没有 残留的细菌。因此,医学界提出了二次断脐处理的概念。 二次断脐处理的研究进展 二次断脐处理指的是,在新生儿一次断脐处理后,再次对其进行处理。二次断脐处理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一些研究显示,二次断 脐处理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并提高新生儿断脐处的愈合速度。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者已经开始对二次断脐处理的效果进行探究。 然而,不同研究者对二次断脐处理的方法、时间等存在一定差别。比如,有的研究者将二次断脐处理的时间设定为24小时后,而有的则在48小时后进行。在二次断脐处理的方法上亦有不同偏重。一些研究者

使用抗菌药物,而有的则选择重点疏通毛细血管和淋巴管来改善伤口 愈合速度。 目前,二次断脐处理已被证实可以改善新生儿断脐部位的愈合速度,并且可以提高新生儿脐带处的抗菌能力。这一特点对新生儿的健康发 展至关重要。然而,这些研究结果仍需更多、更全面的研究来证实。 二次断脐处理的优缺点 与一次断脐处理相比,二次断脐处理虽然可以减少新生儿感染的风险,但也会增加新生儿的创伤程度。一些研究发现,在对新生儿进行 二次断脐处理时,伤口愈合时间更长。此外,二次断脐处理也可能会 增加新生儿以后出现脐疝等并发症的可能性。 从另一方面来说,二次断脐处理可以提高新生儿断脐部位的抗菌效能,并且减少感染的风险。这对于新生儿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尽管存在一些缺点,二次断脐处理仍然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方法。 结论 综上所述,二次断脐处理已成为新生儿护理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尽 管在研究方法和时间上存在一定差异,二次断脐处理仍被证实可以提 高新生儿的抗菌能力,并有效预防感染。然而,二次断脐处理也存在 一些缺点,因此在实际护理过程中需要加以考虑。为了更好地促进新 生儿的健康成长,二次断脐处理仍需进行更多、更全面的研究探讨。

脐带夹断脐法与气门芯断脐法效果比较

脐带夹断脐法与气门芯断脐法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断脐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按出生先后顺序分为脐带夹组和气门芯组,各300例。脐带夹组用一次性脐带夹在距脐轮0.2~0.5 cm处夹上脐带夹,在夹上0.2 cm处平行切断脐带,安尔碘消毒脐带残端及夹下脐带周围皮肤,无需无菌纱布覆盖及绷带包扎,暴露即可,24~48 h待脐带残端干枯时取下脐带夹。气门芯组用气门芯圈套扎脐带,圈上0.5~1 cm处切断脐带,用2%碘酊消毒脐带残端、75%酒精脱碘及消毒脐带残端及周围皮肤,用无菌纱布覆盖,无菌绷带缠绕包扎。观察两组脐带残端出血、感染及脱落时间。结果脐带夹组与气门芯组比较,脐带感染、出血例数少,脐带脱落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脐带夹断脐法优于气门芯断脐法,更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脐带夹;出血;感染;脐带脱落时间 新生儿脐部护理是我国爱婴医院工作的重点之一。脐带切断后残端形成创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若脐部处理不当容易造成脐部出血、感染、脐炎、甚至败血症,严重危及新生儿生命。如何做好脐部护理,预防脐部感染,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促进脐部早日愈合,是护理人员探讨和研究的方向。笔者所在医院以往采用结扎线断脐、气门芯圈断脐,2%碘酊消毒脐带残端,75%酒精脱碘,效果都不理想,容易发生脐带残端出血、渗出、感染、脐炎、脐肉芽肿等。选择合适的断脐方式非常重要,2002年以来本院使用一次性脐带夹处理脐带,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1-10月在本院出生并接受产后随访的正常新生儿600例,其中男319例,女281例;出生体重2500~4000 g;评分1~5 min 7~10分;孕周37~40.6周;剖宫产298例,侧切胎头吸引19例,侧切91例,自然分娩192例。按出生先后顺序分成脐带夹组和气门芯组,分别用脐带夹断脐和气门芯断脐。两组孕周、体重、Apgar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气门芯断脐法把气门芯剪成约0.1~0.2 cm的圆圈,然后用外科缝合线逐个穿好打结(脐带线),放入产包内灭菌备用,胎儿娩出前把气门芯圈套在无菌止血钳上,胎儿娩出后用该止血钳在距离脐轮上0.5~1 cm处夹住脐带,剪断脐带,牵拉脐带线将气门芯圈套在脐带根部、脐带与脐轮皮肤交界处,勿扎住脐轮皮肤,在圈上0.5~1 cm处切断脐带,然后用2%碘酊消毒脐带残端,75%酒精脱碘,并消毒脐带周围皮肤,无菌纱布覆盖脐带残端,无菌绷带包裹。 1.2.2 脐带夹断脐法胎儿娩出后使用一次性脐带夹在距脐轮0.2~0.5 cm处上夹,以不触及脐轮皮肤为原则,在脐带夹上0.2~0.3 cm处平行切断脐带,用安尔碘消毒液消毒脐带残端、夹下脐带及脐轮周围皮肤,脐带残端暴露,不必包扎,

云南白药在二次断脐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云南白药在二次断脐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二次断脐加用云南白药散剂预防新生儿脐部出血及促进脐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单双数分组法,将4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二次断脐加用云南白药组和二次断脐加用医用明胶海绵组,观察两组脐部出血、新生儿脐炎、脐创面愈合时间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加用云南白药组在降低脐部出血率、新生儿脐炎和缩短脐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 断脐方法两组新生儿首次断脐方法相同,胎儿出生后常规消毒脐部,距脐轮 0.1cm处套扎气门芯【4】,然后在结扎部位0.5-1cm处剪断脐带,挤尽残血,用3%的碘酊烧灼脐带断面,覆盖无菌纱布,用一次性脐保加压包扎。二次断脐在后48h~72h 进行,选择新生儿进食1h后,室温 28℃。观察组采用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云南白药散剂,对照组断脐后用采用医用明胶海绵。①观察组二次断脐手法:暴露脐部,用2%碘酊消毒脐根部及脐周皮肤,直径5cm,再用 75%乙醇脱碘,用无菌血管钳提起脐残端,脐轮与腹壁处于同一水平面,或高出腹壁<0.5cm【5】,用无菌剪刀刀尖部从不同方向沿脐根部呈浅圆锥形一点一点剪掉残端,把握深浅度,操作时动作轻柔,勿采用水平一刀或快速剪脐法,剪刀与腹壁成 15。~2oo,再用 4%的碘伏消毒后,用消毒干棉签擦去碘伏,在脐窝里放满云南白药散剂,用无菌纱布覆盖,并用一

次性脐保加压包扎,松紧以容纳一指为标准。②对照组二次断脐手法,断脐前将医用明胶海绵剪成直径0.5cm大小的块状,断脐方法同云南白药组,不同点是断脐后用医用明胶海绵填满脐窝,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并用一次性脐保加压包扎,松紧以容纳一指为标准。 1.2.2 观察脐部渗血、新生儿脐炎及创面愈合时间。二次断脐后、断脐后半小时、断脐后1h、2h各观察新生儿脐部情况 1次,以后改为 4h观察1次。断脐后,如脐残端血渗出纱布外判断为有脐部出血,如未渗出出纱布外则为正常。如有出血,应立即处理并密切观察。脐炎观察标准:轻者脐轮与脐周皮肤轻度红肿,可伴少量浆液脓牲分泌物:重者脐部及脐周明显发红变硬,脓牲分泌物较多,常有臭味,可向周围皮肤或组织扩散,引起腹壁蜂窝织炎等。断脐后观察脐部情况每天1-2次,每天洗澡、游泳一次,游泳完毕脐部用75%酒精消毒两次,再用一次性无菌脐保包扎,脐创面愈合后不需要包扎脐保。 1.2.3 健康教育指导家长掌握脐部护理及自我观察的方法。①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指导正确使用尿布,尿布不能覆盖在脐部,勿在脐部涂药膏或爽身粉;②断脐后2小时避免新生儿哭闹,以免增加腹压引部渗血,指导家长观察脐部渗血情况,有异常情况随时汇报医护人员。 1.2.4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5%酒精湿敷新生儿二次剪脐的脐部护理效果研究

75%酒精湿敷新生儿二次剪脐的脐部护理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初生婴儿钳脐24 h后剪平脐带残端(二次剪脐),局部采用75%酒精湿敷的护理效果。方法12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即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改良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75%酒精棉球湿敷新生儿二次剪脐的脐部。结果改良组在护理后的第1~3天脐部干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脐部渗血、渗液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1),改良组脐痂脱落时间和脐部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改良组采用75%酒精棉球湿敷新生儿二次剪脐的脐部护理,能有效地减少新生儿脐部渗血、渗液,有利于脐部干洁、有利于脐部创面愈合,能预防脐部感染,防止发生新生儿脐炎及败血症。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n dressing neonate’s umbilical cord (second cutting umbilical cord) with 75% alcohol after 24 hours. Methods 120 neona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improv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each group consists of 60 neonat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The improve group was trea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was given nursing of 75% alcohol dressing. Results In improve group, neonates’umbilical region was patently drier and clean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Exudation and blooding in umbilical region was quite rare (P<0.01) and the time for escharosis and healing was shorter (P<0.01) .Conclusion Nursing neonates’umbilical region with 75% alcohol after their second cutting effectively reduces exudation and blooding in umbilical region and helps to keep umbilical region clean and encourage healing, which protect neonates from umbilical infection, inflammation and septicemia. 【Key words】Neonate; 75% alcohol; Umbilical nursing 脐带是胎儿与母体的主要联系纽带,胎儿的营养是母体通过脐带供给胎儿,胎儿出生后即在产科进行脐带结扎并断脐(一次剪脐)。我院新生儿科的初生婴儿均常规予钳脐24 h再剪去脐带残端(二次剪脐),此时的脐部仍然是一个开放性创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如处理不当,轻者可至局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而危及新生儿的生命[1]。如何做好新生儿二次剪脐后的脐部护理,一直是我院新生儿科一项不可忽视的、关键性的护理工作。我科在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了75%酒精棉球湿敷二次剪脐后的脐部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120例均是在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分娩并入住新生儿科的初生婴儿,随机分成两组,即改良组和对照组各60例。改良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大3 d,最小10 min,临床诊断为新生儿肺炎19例,新生儿黄疸23例,早产儿18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大2 d,最小13 min,诊断为新生儿肺炎22例,新生儿黄疸25例,新生儿窒息2例,早产儿11例。两组新生

新生儿二次断脐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二次断脐的临床观察 薛秀梅;戚亚兰;陈金梅 【期刊名称】《当代护士(学术版)》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新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脐带的处理关系到预防脐部感染。新生儿断脐的方法有很多,我科多年来使用传统的断脐方法,根据临床观察,用此法断脐一般需5~7d脱落,由于时间长,容易发生脐炎。为此我科从2004年6月起对我院出生的新生儿采用二次断脐法,大大减少了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现将结果 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04年6月~2005年6月在我科住院分 娩的新生儿1566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03年6月~2004年6月在我科住院分 娩的新生儿1482例作为对照组,2组新生儿及孕妇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1.2方法传统的断脐方法:新生儿出生后1~2m in,在距脐根0.5cm处用气门 芯套扎,在结扎处上方0.5cm剪断。常规消毒包扎脐部,等待自然脱落。二次断脐方法:第1次断脐在新生儿出生后1~2m in,用止血钳套带线气门芯距脐根0.5cm处 夹住脐带,在止血钳上方0.5cm处剪断脐带,将带线气门芯滑至脐根处结扎。注意不可套住皮肤。气门芯的丝线可不用剪断,以利2次断脐时使用。常规消毒包扎脐部。第2次断脐,新生儿出生48h后,左手持无菌持物钳夹住脐带残端,或直接夹住气门 芯的丝线拎起,用75%酒精消... 【总页数】2页(P57-58) 【作者】薛秀梅;戚亚兰;陈金梅

【作者单位】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宿迁,223800;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宿迁,223800;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宿迁,223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新生儿二次断脐的护理效果 [J], 吴小麦;范志红;罗建新 2.新生儿二次断脐临床观察 [J], 周成香 3.新生儿二次断脐的护理体会 [J], 赵彩青 4.新生儿二次断脐临床护理浅析 [J], 张娟娟 5.新生儿二次断脐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J], 邱嫒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脐炎的预防与护理论文(共2篇)【儿科护理论文】

第1篇:探讨不同脐部护理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价值 脐炎是围产儿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脐部炎性反应的总称,通常由脐部护理不当或院内感染引发。以厌氧菌为主的病原微生物通过新生儿脐断端入侵感染引发炎性反应,严重时甚至可导致败血症,危害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正确的新生儿脐部护理对于预防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相当关键。本文回顾了年1月~ 年在我院正常分娩的25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脐部护理方法,通过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探讨不同脐部护理法对预防新生儿脐炎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50例新生儿,均经阴道或剖宫产正常分娩,无宫内感染,其中男119例,女131例,足月儿236例,早产儿14例,Apgar评分均多8分,体重均多2500g。随机将其分为I组和n组,各125例,给予不同的脐部护理法,两组新生儿在性别、胎龄、Apgar评分及体重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脐部护理方法:断脐,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即用5%聚维酮碘消毒脐部皮肤,脐带根部用气门芯结扎,在距结扎处左右剪断脐带,并挤尽残留血液,脐带断面用5%碘伏消毒,残端用无菌纱布覆盖,每次沐浴后I组新生儿,给予5%碘伏消毒脐部皮肤,包括脐根、脐带残端及脐轮周围,24h后完全暴露脐部;n组新生儿,给予75%乙醇消毒脐部皮肤,24h后完全暴露脐部,48h后根据新生儿脐带干枯程度,行二次断脐,注意气门芯要离开脐带根部受压处2,操作人员用左手上提牵引线,在与腹壁呈30°左右的角度按顺时针方向剪除脐带残端,消毒脐部皮肤后,贴上脐贴,24h后暴露脐部。 评价方法:本组采用护理人员评价和家属评价的综合评价法,新生儿住院期内由护理人员根据其脐带、脐窝及脐周皮肤情况评价,出院后,由家属根据护理人员教授的检查方法评价,并通过电话或复诊告知护理人员,由护理人员记录整理总结,并实施综合评价。 1.3统计学处理:对资料实施统计,并用SPSS1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数据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的方法,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n组新生儿行二次断脐处理后,相较于I组新生儿,其脐带平均脱落时间短,脐部出血和脐炎的发生情况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二次断脐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率。3讨论为新生儿断脐后,脐带残端为开放性创口,其内原本血运丰富,停止供应一段时间后,脐带逐渐干枯、硬化,最后自然脱落,脱落时间一般在7d左右,创口愈合一般在10~14d左右3。脱落过程常伴有少量胶质分泌物,易滋生以厌氧菌为主的病原菌,引发脐部感染。因此护理时要注意保证脐部干燥,及时清除脐部分泌物和消毒,以减少脐部感染的发生率。 新生儿通常仅住院5d左右,出院时部分新生儿的脐带未能完全脱落,因此,家庭护理很重要,护理人员应对新生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告知家属重视脐部护理,定期消

新生儿脐带二次剪切的效果

新生儿脐带二次剪切的效果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带第二次剪切的最佳时机选择与操作技巧。方法将992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四组各248例。各组二次断脐时间分别为生后24h(A组),36~48h(B组),72h(C组),三组断脐与一组不行二次剪切的比较,日常护理和出院指导相同,比较新生儿不同时机二次断脐的处理对脐部修复时期的并发症及其影响。结果B、C组渗血发生例显著低于A组(均P<0.01),A、B组疑似炎性渗出物,脐部修复比较类似(P<0.05)。结论为减少二次剪切后脐部渗血的发生,我们不能教条式地把剪切时间一概定在出生后的某个时间,应根据脐带粗细不同及脐带周围皮肤情况选择不同的时间对新生儿脐带进行二次剪切。 标签:新生儿;脐带第二次剪切时间选择;脐带护理 出生后第二次脐部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脐部残端结痂、脱落、创口愈合的时间。近年来国内外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一般认为正确处理部刨口和护理新生儿脐部残端能有效地阻断细菌由脐部创口入侵,因此我们应当选择一个最佳时机对新生儿的脐部残端进行第二次剪切并掌握好操作技巧。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9月~2010年7月,我院出生的新生儿992例(男512例,女480例),出生时体重≥2500g,Apgar评分7~10分,孕龄为满37~42w。根据新生儿出生后脐带粗细,按不同时间行第二次剪切脐带残端分为A、B、C 组(分别为出生后脐带较细直径为0.5cm的新生儿施行脐带二次剪切的时间定于生后24h;脐带直径为1.0cm定于生后36~48h;较粗或者脐带肿胀直径为1.5~3cm的定于生后72h)每组248例。三组与不行第二次剪切的D组进行比较(见表1~3)。 4组新生儿脐部出血、疑似炎性渗出物进行比较时(P<0.05)有显著差异;从三表可以看出只有C组与D组脐部修复情况进行比较时(P<0.05)无显著差异;A组与D组、B组与D组脐部修复情况进行比较时(P<0.05)有显著差异,结果显示,为减少二次剪切后脐部渗血的发生,我们不能教条式地把剪切时间一概定在生后48h,通过二次剪脐观察成功经验与脐带粗细、以及出生时脐部残端修剪的方法至关重要。应从脐带局部情况出发,制定剪脐的最佳时机。 1.2方法 1.2.1出生时的断脐方法新生儿出生后应用套有气门芯的血管钳在距脐轮0.5cm处夹住,套下气门芯在距脐轮0.1cm处结扎,用0.5℅碘伏消毒脐部及周围,再用无菌护脐带加压包扎,以后每日用75%的酒精进行常规脐部护理。 1.2.2二次剪脐的方法每天给新生儿进行淋浴后,操作者洗手带口罩,将婴儿抱至室温为26℃~28℃,无菌操作台上进行,剪脐前视脐带干燥呈黄褐色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