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年级语文教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简析及教学建议

(三年级语文教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简析及教学建议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简析及教学建议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课文简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一篇语句优美、文图并茂、层次清晰、语言训练资源丰富、环保教育性极强、且便于学生朗读、有助于启迪学生思考的好课文。课文叙述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村民们无环保意识,滥砍滥伐,破坏了自然环境,因而,美丽的小山村被洪水卷走了。读后,令人痛心疾首,故事以此警示后人:人类的生存、生活,必须与自然和谐。

(一)美丽山村,景色怡人

课文的第一段,作者精调彩墨,以赞美之情,描绘了一幅山谷里一个小村庄的美丽画面: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清澈澈;天空,湛蓝湛蓝;空气,清清鲜鲜,甜润怡人,多么美丽的村庄,多么好的生活环境啊!简直是想象中的天堂!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请注意文中用了“早先”一词,它告诉读者,小村庄的这种美丽景色,人们生存的这种怡人环境,是“早先”有的,是过去的“胜景”,那么现在的小村庄是更美了呢?还是不存在了呢?文字背后潜藏的内容,令人深思。读到小村庄被利斧所毁,不!是被村民所毁!这又是令人感到何等的痛惜!文章先讲山村之美,再讲小村庄美景被毁。这种铺垫,便是首段文字的魅力与价值。

(二)砍树毁林,破坏环境

课文的二、三段,作者以沉痛的心情,讲述了村民们为了过上所谓“不错的日子”,肆意砍树毁林,破坏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几十户人家”表明村里住的人并不多,但是家家都砍树,其破坏性极大;谁家“想盖房”“想造犁”、想做家具,“拎起斧头”上山砍树。真可谓家家砍、随便砍、任意砍了,文字背后所揭示的是:那里的村民们毫无环保意识,毫无法制观念。文章的第三段,用了“一年年,一代代”的词句,告诉读者:这个小村庄的人们砍树,不是只砍一年,是去年砍,今年砍,明年还砍,年年都砍;不只是一代人砍,是爷爷砍,爸爸砍,孙子砍,辈辈都砍。行文至此,一副对联在笔者心中油然而出:上联:家家砍树去年砍今年砍明年也砍年年都砍,下联:人人毁林父亲毁儿子毁孙子还毁辈辈均毁。横批:自食其果。其结果怎样呢?文章用了两个“不断”,三个“变成”揭示了砍树毁林的结果:“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此处的两个“不断”和三个“变成”,从字面上看,小山村的人们靠用锋利的斧头砍树,过上了“不错的日子”,然而,正是这两个“不断”和三个“变成”,才使小村庄的一切都没了──什么都没有了。这是作者从事物变化的哲学角度,讲述了小村庄之所以发生那样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揭示了毁林必遭大自然惩罚的规律。所以,笔者认为,二、三两段乃至全文都渗透着辩证的观点。

(三)沉痛教训,发人深省

课文的最后两段,作者以无限惋惜的情感,讲述了小村庄的一切被洪水卷走的悲剧。请注意,该两段课文的两个“靠”字。一处是“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另一处是:“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都没有了。第一个“靠”字,暗示靠用斧头砍树毁林换来的好日子是暂时的、是靠不住的,因

为违背自然规律,因而也必然会遭受到自然的惩罚。第二个“靠”字揭示得更为淋漓尽致,“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都没有了──房屋没了,家具没了,犁耙没了,农田没了。家畜、家禽没了,砍树的人,大概也没了。这一切都被洪水卷走了,是天灾还是人祸呢?课文写道:“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接着用“可是”一转说:“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因为连天大雨,山洪暴发,才使小村庄遭受被冲走之灾,其实不然,如果不是人们一年年,一代代毫无休止地砍树毁林,而是保护自然环境,怎能遭此之灾?人祸?天灾?从文章的结构上看,第一段,写小山村的美景,令人神往;第二、三段,写村民们砍树毁林,令人痛惜;第四、五段,写小山村被洪水卷走,发人深省。文章简短,语言流畅,结构严谨,构思巧妙,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课文。

二、教学建议

对本课的教学我的建议是“三个体现”。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体现教材要求

课程标准是根据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际制定的,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教材要求,这不仅是要落实教材编写意图,而且是完成教学任务,克服教学目标虚化的基本保证。根据本篇课文,其教学目标应是:

1.学会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见生字表),重点指导学生会写“葱、湛、裸、栋、黎”几个难写的字;

2.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进一步读得有感情;

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小山村的故事;

4.讨论小村庄发生的悲剧是天灾还是人祸,树立环保意识。

执教者犹如航行的舵手,只有目标明确,灯塔在前,胸中有数,才能避免眼无航道乱行船。

(二)教学流程的设计要体现学习过程

教学流程是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所制定的施教思路。好的教学设计,应符合教材特点,体现教材要求,符合学生实际,并且要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即实战性。因此,教学本课的流程可以这样设计:

1.激趣导入,试读课文。即激发学生读课文的欲望与兴趣。教师的导语应简洁激趣。例如,从前,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那里,山清水秀,绿树葱茏,鸟语花香,天空湛蓝,白云朵朵,太美了。你们愿意去看看吗?那好,现在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后,让学生简述这个小村庄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此时,可进行概括课文内容的训练。)

3.朗读课文,描述画面。课文一定要读得特别熟,这不但利于语文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也是描述画面的基础。要求学生描述的画面共有两幅:一幅是课文第一段用文字描写的画面;一幅是山洪暴发,吞没小村庄的画面。叙述第一幅画面时,要求学生能结合课文的第一段文字,尽量自己组织语言,赞美小村庄优美的自然环境;叙述第二幅画时,应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借助插图描绘出大雨

滂沱、山洪暴发、吞没村庄、房屋倒塌的惨景。如果学生叙述时有困难,教师可以提示:大雨有多大,山洪有多猛,小村庄的人畜、房屋都会怎么样了?以减少叙述画面语言困难。描述画面的设计,不仅仅是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是想象力的激发与培养。用美丽的小村庄被洪水毁掉的惨景,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课堂练习要体现读写结合

阅读教学应尽量做到以读为基础,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但是,怎样以读促写,应因文而异,要根据需要和可能。《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为读与写的结合,提供了有利条件。怎样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呢?

1.围绕问题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更多的学生在组内讨论时有即兴发言的机会,为下一步的口头表达和书面习作打下基础。讨论的问题可以是:(1)小村庄的树木为什么一天天减少?是不是因为家家户户有了锋利的斧头?(2)小村庄的一切被洪水卷走了,是不是大雨造成的?(3)小村庄的一切都没有了,都没有了什么?(4)小村庄被毁,谁之过?

3.书面练笔,自由表达。前两步是书面练笔的铺垫,这一步是前面两步的发展,虽然只要求学生写一段话,但是难度提高了。要求学生学完本课之后写一段文字,教师可提供以下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有情可抒的指导:如,“一个小村庄的毁灭”“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一个老树桩的诉说”,还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内容和角度,对于程度好的学生可不限于写一段话。

4.展示练笔,恰当评价。可让学生要当堂宣读写好的练笔,师生共同评价。评价时要坚持用一把“弹性的尺子”,去衡量不同学生的练笔,只要此次的练笔较

前次有进步,就要鼓励、肯定,让学生有收获感,要坚持人性化、发展性的评价原则。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积极性。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知识 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知识点字:拎、栋、柴、喘、黎、卷 词:甜润、锋利、裸露、造犁、锋利、咆哮、清澈见底、郁郁葱葱 词语: 山谷、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锋利、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工具、应有尽有、家具、喘气儿、黎明、洪水 好词: 【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湛蓝】深蓝(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锋利】(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 【裸露】露出,没有遮盖。 【咆哮】野兽的吼声,这里形容河流的波涛声。 【清澈】(水)清而透明。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都有了。形容非常齐全。 重点句子: 1、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2、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

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3、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4、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主要内容: 这篇精读课文语言朴实,含义深刻。课文通过写一个小村庄的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告诫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以一把斧头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就是这把斧头,砍掉了原本“美丽的小村庄”的一切。寓意深刻,读后耐人寻味。课文把小村庄的人们在山上砍树建房,制造工具和家具,用树木当柴烧等行为一一列举出来,表面上看小村庄的人们好像是得益不小,但正因为他们的这些行为,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最终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由此可以看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小村庄变迁的原因。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是学习上的难点。【篇二】小学三年级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优秀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优秀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设计篇一 读短文后作答。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选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不错。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 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傍晚()增加() 2. 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应有尽有: 奇多: 3.第五自然段已用“||”分成了两层,请写出每层的意思。 4.写出“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都还过得不错”这句话的意思。 5 村子里的人们当时在砍树时会怎么想?假如有洪水过后的幸存者,他又会怎么想?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7.大雨倾盆,咆哮的洪水席卷了小村庄时,小村庄会是一片什么情景,请用一、二百字写出你的想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篇二 知识目标:读懂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通过小村庄前后情景的的对比,揭示要爱护环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我们先来复习下上节课所学的词语 每个词语就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填一填 出示:(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见底)的河水 (湛蓝深远)的天空(清新甜润)的空气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3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3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课时篇1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告诉他们要注意保护环境,否则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置悬念 播放课件重温“美丽的村庄”,引导质疑:小村庄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自主阅读,交流收获 1、出示阅读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2、分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自主释疑。 三、探究学习,理解课文 (一)深入学习第二自然段。 1、理解“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 2、拓展思维——补充句子: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谁家……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

砍树。 3、质疑问难。 (二)深入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问: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心情吗? 过渡:河坡上的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你赞成老师的说法吗? (三)深入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看课件:洪水毁灭小村庄。 2、学生朗读,质疑。 3、重点理解: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四)总结升华,领悟道理 1、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2、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同学。 四、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五、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保护环境的行动方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2 师:真高兴看到精神的你,想跟大家聊聊,你喜欢漂亮的衣裙吗? 生;喜欢。 师:你喜欢美味的蛋糕吗? 生:喜欢。 师:你喜欢我这个美丽的老师吗? 生:喜欢。 师:你喜欢美丽的风景吗? 生:喜欢。 师:哦,你喜欢甜美的声音吗? 生:喜欢。 师:是的,美好的事物总能引起我们对美的追求和无限遐想;有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执教: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朗读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在阅读中感受到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说话导课 今天老师就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小山村的故事。(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猜故事结局。 1、指导朗读第一段。(出示课件) 大家刚才说的这个小村庄真美,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课文是怎么说这个村庄的?谁来读一读。孩子们比课文中说得还要好。大家刚才都很想知道小村庄发生了什么事?那我们就先猜猜故事的结局吧。(早先有过) 2、猜猜故事的结局。 早先有过是什么意思?那说明这个小村庄现在还在不在啊?对呀,看来在课文的第一段里对小村庄的消失就埋下了伏笔。 孩子们刚才我们看到的小村庄是那样美丽,又突然告诉我们它消失了,你的心情又怎样呢?(惊讶、吃惊)

(二)学习课文2——4段 1、那你想知道小村庄消失的原因吗?赶快打开课本105页。拿起你的笔,自读课文第二三四段,找一找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说说你画了什么句子。和大家交流你为什么画了这些句子?还有没有呢?孩子们读书很认真,老师也画了一些句子和大家交流一下。(出示课件)。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把谁换成“你”“我”把“拎”换成拿,找?行不行,试试看,意思有什么变化?这个谁和我们平时所说的谁有什么不一样?这个谁是不是在问大家是哪一家或者哪一个人呢?那它是什么意思? 就在村庄里的人们一棵一棵吹下树时,当年美丽的山坡有什么变化呢?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课件演示裸露) 这时你的心情又怎样啊?(着急、难过) 我们如此着急、难过,看看小村庄的人们的心情是怎么的?他们有没有停止手中动作呢?(没有)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边说边用课件演示树木的减少,土地的扩大)他们砍树多不多? 作者用了一个省略号,他省略了什么呢?(砍伐还在进行中) 孩子们拿起你的笔,你还能在这一段里画出哪些词能说明砍树之多的词呢?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出示课件)这里连用了三个变成,是什么修辞方法? 孩子们看到裸露的土地越来越大,砍伐的树木越来越多,你的心情又怎么呢?仅仅难过吗?还有什么?(愤怒) 但村民们还觉得自己的生活还不错。 (出示课件)大雨没喘气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呢?(雨大)那谁还能说说课文中哪些词说明雨很大呢?孩子们,故事讲到这里,小村庄已经不知到哪里去了?你的心情又怎样呢?(痛惜) (三)学习第五段,升华思想。 (出示课件)“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什么都没有了指哪些东西?美丽的小村庄从美丽到消失到底是什么东西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优秀3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优秀3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的: 1、学会《美丽的村庄》并能大胆、自信的演唱 2、能够根据《美丽的村庄》的旋律结合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来编创歌词并能把自己的创作与同学分享。(从环境方面写歌词)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编创歌词 教学用具: 钢琴、投影机 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参与,利用比较法、引导法提高学生主动探索、互助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美丽风景图片。 2、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风光,置身于美景之中,同学们想不想高歌一曲?(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赞美美丽风光的意大利歌曲《美丽的村庄》。 二、新课教学 1、简介歌曲:这是一首优秀的意大利民歌,全歌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曲调活泼,描绘了村庄周围的景色,表达了孩子们而家乡无比热爱之情。第二段旋律优美抒情,表达了意大利人民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2、播放歌曲,让学生熟悉旋律。 3、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声跟琴学唱歌曲曲谱。 4、学生自己学唱歌词,自己体会并对歌曲作艺术处理。 5、学生自唱。展示自学成果。 三、课堂活动 1、刚才我们学会了赞颂意大利乡村的歌曲。其实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也是非常美丽而有特色的。下面我们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以我们所生活的城市——温州,按照美丽村庄的歌词的格式写成歌词,用我们刚才学唱的旋律唱出来。 2、学生分组讨论,编创歌词。 3、小组或者个人展示创遍成果 4、师生点评 四、课堂延伸 1、小结:同学们,从我们刚才的创作及表演活动中。老师感觉到了同学们对美丽家乡的热爱与赞美。比如有的同学写到了……接下来同学们再欣赏两个画面(播放图片,一幅为被污染的河水,一幅为旅游胜地地上随处可见的垃圾袋、随纸)大家看了这两个画面还能写出那么好的美景吗? 可见人类不好的行为导致了环境的被破坏,甚至由于环境的被破坏威胁自身的生存,美好的环境是需要每个人去维护、去爱护的,希望我们美每位同学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改掉不良习惯,爱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一起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2、布置作业:课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达本课节的收获和感想。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篇二 一、导入:

(三年级语文教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简析及教学建议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简析及教学建议 三年级语文教案 一、课文简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一篇语句优美、文图并茂、层次清晰、语言训练资源丰富、环保教育性极强、且便于学生朗读、有助于启迪学生思考的好课文。课文叙述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村民们无环保意识,滥砍滥伐,破坏了自然环境,因而,美丽的小山村被洪水卷走了。读后,令人痛心疾首,故事以此警示后人:人类的生存、生活,必须与自然和谐。 (一)美丽山村,景色怡人 课文的第一段,作者精调彩墨,以赞美之情,描绘了一幅山谷里一个小村庄的美丽画面: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清澈澈;天空,湛蓝湛蓝;空气,清清鲜鲜,甜润怡人,多么美丽的村庄,多么好的生活环境啊!简直是想象中的天堂!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请注意文中用了“早先”一词,它告诉读者,小村庄的这种美丽景色,人们生存的这种怡人环境,是“早先”有的,是过去的“胜景”,那么现在的小村庄是更美了呢?还是不存在了呢?文字背后潜藏的内容,令人深思。读到小村庄被利斧所毁,不!是被村民所毁!这又是令人感到何等的痛惜!文章先讲山村之美,再讲小村庄美景被毁。这种铺垫,便是首段文字的魅力与价值。 (二)砍树毁林,破坏环境

课文的二、三段,作者以沉痛的心情,讲述了村民们为了过上所谓“不错的日子”,肆意砍树毁林,破坏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几十户人家”表明村里住的人并不多,但是家家都砍树,其破坏性极大;谁家“想盖房”“想造犁”、想做家具,“拎起斧头”上山砍树。真可谓家家砍、随便砍、任意砍了,文字背后所揭示的是:那里的村民们毫无环保意识,毫无法制观念。文章的第三段,用了“一年年,一代代”的词句,告诉读者:这个小村庄的人们砍树,不是只砍一年,是去年砍,今年砍,明年还砍,年年都砍;不只是一代人砍,是爷爷砍,爸爸砍,孙子砍,辈辈都砍。行文至此,一副对联在笔者心中油然而出:上联:家家砍树去年砍今年砍明年也砍年年都砍,下联:人人毁林父亲毁儿子毁孙子还毁辈辈均毁。横批:自食其果。其结果怎样呢?文章用了两个“不断”,三个“变成”揭示了砍树毁林的结果:“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此处的两个“不断”和三个“变成”,从字面上看,小山村的人们靠用锋利的斧头砍树,过上了“不错的日子”,然而,正是这两个“不断”和三个“变成”,才使小村庄的一切都没了──什么都没有了。这是作者从事物变化的哲学角度,讲述了小村庄之所以发生那样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揭示了毁林必遭大自然惩罚的规律。所以,笔者认为,二、三两段乃至全文都渗透着辩证的观点。 (三)沉痛教训,发人深省 课文的最后两段,作者以无限惋惜的情感,讲述了小村庄的一切被洪水卷走的悲剧。请注意,该两段课文的两个“靠”字。一处是“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另一处是:“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都没有了。第一个“靠”字,暗示靠用斧头砍树毁林换来的好日子是暂时的、是靠不住的,因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篇一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难点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2课时 以质疑定向,以读书为本,抓住重点句自读、自悟;以体验、想象的方式来感受文章内涵;以生活为源,把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预设:有怎样一个小村庄?这个小村庄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村庄里住着什么样的人?村庄里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 二、初读感知,读文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次;用自己的方法学会生字、理解新词;在文中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2.检查识字识词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生开火车读词。重点指导“澈、湛、裸”字的读音。不要将“湛”读成“shèn”,将“裸”读成“guǒ”。认读词语: 山谷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锋利盖房洪水

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喘气儿黎明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 斧头:也叫“斧子”。砍竹、木等用的金属工具,头呈楔形,装有木柄。 拎起:用手提起。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锋利:(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本文指洪水来势迅猛,势不可挡。 4.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观察“森、葱、犁、喘、黎”等字在田字格中的比例。临写生字。 2.重点指导书写“葱”和“裸”、“黎”。 “葱”的中间是“匆”不是“勿”;“裸”的左半部分是“衣补”不是“示补”;“黎”的上部右边的不能写成多一撇的“勿”。 比较“森、栋、柴”三个字中的“木”这个部件,是不相同的。 3.工整地抄写生字及词语。 第二课时 一、根据课题质疑,解决问题:有怎样一个小村庄?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 1.体会早先村庄的美丽。 (1)课件出示美丽的村庄图片,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2)是啊,这小村庄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 (3)从“早先”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山谷中,早先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强调“早先”。那么现在这个小村庄还有没有呢?引起人的思考。)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3篇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1 (一)知识与技能 1.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四)创新素质培养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教学分析与处理 重点: 1.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德育点: 1.通过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2.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创新点:巩固与创新运用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感悟。 空白点: 多处设置空白,主要体现在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中。学生自由研读,提出问题等。 教学内容:本文正如它的题目,讲述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中,人们靠着手中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盖成房子、造成工具和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揭示了村庄里人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本课教学采用自制的多媒本课件,展示直观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让情境再现,使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较深的层次,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师生合作研究体验创新教学程序,重视读中感悟,诵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齐读。 二、回顾课文 指名分段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1节

小学语文_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课前交流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都听过哪些故事? 2、那么你们为什么喜欢听故事呢? 3、对,有的故事我们听了会感觉很有意思,有的故事会让我们懂得一些知识,还有的故事可以让我们受到更多的教育,明白更多的道理。 二、创设情境 1、刚才在课前同学们说了很多故事,这节课我们还要读一个故事,有关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2、我们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把故事读熟练了,是吗? 3、很好,那么这些词语一定难不倒大家了,大家有没有信心读好这些词语? 出示词语: 山谷森林锋利裸露扩大喘气儿黎明咆哮造犁 郁郁葱葱清澈见底 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三、初读感知 1、大家读的都很好,看来都已经掌握了。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看看这是个怎样的小村庄呢? 课件出示小村庄,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2、那么课文中是怎么样描写的呢?(出示第一段内容)谁来读一读?指名读。(指导读好第一段) 3、你觉得这个小村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美丽 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郁郁葱葱清澈见底 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齐读 4、就是这样的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现在是什么样子啊? 图片展示(万马奔腾般的洪水把仅剩下的几棵树连根拔掉。当人们听到可怕的响声正准备逃命时,汹涌奔腾的洪水已冲垮了他们的房屋,冲走了他们辛辛苦苦换来的一切。不等呼救,

他们已告别了人世,告别了美好的未来。洪水过后,原本美丽而恬静的小村庄已成为一片废墟。) 5、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啊?(出示最后一段内容)找同学来读一读。小村庄怎么样了?消失了 四、精读感知 A、这么美丽的小村庄,结局竟然是消失了,一无所有了。此时此刻,读过这段文字之后,你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B、到底是什么使小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美丽的村庄之所以起了这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有个至关重要的器具起了毁灭性作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快速浏览课文。(板书:斧头) C、那么斧头到底给村民带来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自然段,找到了就用自己的方式做上记号。 交流找到的句子 句子1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1)都有“谁”?(村里所有的人家,谁家需要谁家就去看,没人管,这里指人们上山砍树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 (2)做动作理解“拎”和“拿”“带”的不同。突出人们没有把砍树当成一回事,非常随意。(3)村里人砍下的树木有多少?(一棵一棵,表示表示数目不确定,非常大,突出了人们没有将砍树当作一回事。) (4)村子里的人们用斧头砍下树木的结果是怎么样的?结合“裸”的字面意思理解树木被砍就像给土地脱去衣服。 句子2 (1)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停止砍树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2)一棵棵树木被砍走了,村民们用这些树木做什么了?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a你说这些树木变成一栋栋房子给人们住,编成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的家具让人们使

小学语文_《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略读感知,提取信息 1 趣题导入 课件出示:斧头和树木 谁来猜猜:斧头+树木=? 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斧头和树木的故事(板书课题) 2 提取信息 (1)快速朗读课文,提炼文章主要内容。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小村庄。村民们为了生活得更好,就。不知过了多少年后,小村庄。 交流:课文是怎样写小村庄的美丽的?(学习写法:地点+景物+特点) (2)你认为小村庄毁灭的原因是什么?(交流:大雨,直接原因砍树,间接原因)在文中,作者认为哪个原因是主要的呢? 二、小组互动,释疑解惑 1 师:这样美的小村庄。最后被毁灭了。我们概括的原因,是村民们砍树。可是我有些困惑:村民们要在这里生存,要种庄稼养活自己,上山去砍一棵树,制作一些农具,不行吗?村民们要在这里居住,上山砍几棵树给自己盖一间房子,不可以吗?要生活好,需要几件必要的家具,砍一棵树造家具,可以理解吧?你看,不砍树,村民们就没法生存,砍树本身有错吗?(没有)

是啊,砍树造房造农具本身是没有错的,我们要生存就要利用自然资源,但是砍树确实又毁了这个小村庄。这个矛盾我们通过阅读课文来解决。现在我们就来品读课文,看看小村庄的村民是怎么砍树的,是一种怎样的砍伐才把整个村庄毁掉?读课文二至三自然段,画下来你认为重要的句子、重点词语,品一品。小组内交流一下。 三、聚焦重点,品读提高 1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交流,看看村民们是怎样砍树,才最终使小村庄毁灭的? A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谁家”就是不管是哪一家,都可以。想盖房、想造犁,还想干什么?指名学生:于家想盖房,就……王家想造犁,就……刘家想做茶几,就…… 通过我们对这句话的品读,可以看出,村民们上山砍树很随意。生板书到黑板上) B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不断”说明村民们是一年到头不停地砍树,世世代代,从没有间断过。“一年年,一代代”,说明他们砍树的时间很长,每一年都要砍,每一代都要砍。裸露的土地是什么样的土地?字形理解“裸” 生板书:世世代代、不断) C “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

小学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体会并积累“郁郁葱葱、咆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村庄原来的美以及后来消失的原因,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读中品词析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保护环境、破坏环境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质疑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个令人深思、发人深省的故事。请大家把课本翻到25页《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师:请同学们响亮地齐读课题。 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检查一下这课的词语,现在就请几个同学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师:讲解“露”这是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 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现在就请几名同学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小村庄什么样的故事? 生:分自然段郎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熟练,谁来完整地说说课文讲了一个小村庄怎样的故事,出示幻灯片。 生1: 生2: 三、品析句段,强化感受。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感受小村庄曾经的美丽。 1、看插图,交流村庄的美丽。 师:这个小村庄原来是一个怎样的?哪个自然段讲了小村庄原来

的样子。 生:第一自然段,这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生:齐读第一段。 师:是,这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板书:美丽) 2、透过文字,赏美丽。 师: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小村庄的美丽的? 生:树木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3、理解“郁郁葱葱”意思。 师:课件展示第一自然段:问“郁郁葱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师:清澈见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河底游来游去的小鱼。 师:湛蓝深远清新甜润你仿佛看到了闻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高原的蓝天和闻到了鲜甜空气。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小村庄早先美丽的视频。播放视频 4、指导朗读第一段。 师:多么美丽的小村庄啊,你能试着把小村庄的美丽读出来吗?(课件第一段内容) (二)学习四五自然段,感受变化,对比感受 1、找出写小村庄结果的句子。

小学语文_《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 理。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三、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个原本美丽的小村庄,最后变得什么都没有了,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大的变化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去探究个中原因。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词语,自由读,指生读,同桌互相检查读。

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森林黎明柴烟一栋栋 盖房造犁砍下来扩大裸露喘气儿咆哮 2、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第一行的四字词语均来自第一自然段,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些词语写了什么?(小村庄的美) 读这样的词语,如果边读边想象描绘的画面就更好了。再读。 3、标红的为本篇课文要求会写的字,观察一下,有什么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 4、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小声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提示:开始:接着:后来:最后:) (三)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细读小村庄原来的样子。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读出小村庄的美。 (2)展示读。 (3)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4)指导背诵。这一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交代了山谷中有个美丽的小村庄,第二句话具体写了小村庄的美,依次写了森林、河水、天空、空气。这样一理,背下了难不住大家了吧,自己试一试。齐背。

2、细读小村庄最后变得怎样了。 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啊!我好想漫步在小村庄幽静的林荫小路上,听着悠扬的乐曲,呼吸着清新甜润的空气,偶尔弯弯腰看看嬉戏在清澈见底的河水中的小鱼,抑或抬抬头望望湛蓝深远的天空,那该是多么舒适!多么惬意啊! 然而,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 自由读第4自然段。 老师范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仿佛看到洪水翻着巨浪,把大树连根拔起;我仿佛看到庄稼被冲毁,房屋倒塌了;我仿佛看到许多人和动物在洪水中挣扎;我仿佛看到人们纷纷逃命,那种妻离子散的悲壮!) 齐读。 3、探究小村庄变化的原因。 这么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就变成这样了呢?请大家默 读2、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原因。 交流。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出示) 学习语言要学会品味,要像品茶那样,用心慢慢体验,就觉出味儿了。请大家再读这一句,看你想强调哪个词,为什么?

最新2020-2021年度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学期《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郁、澈、湛”等9个生字,会写“森、郁、葱”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的心中已经潜藏着很强的环保意识,小村庄的故事能进一步把这意识激发起来。教学中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阅读感受,同时教师适当点拨,使其深思明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难点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预设:有怎样一个小村庄?这个小村庄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村庄里住着什

么样的人?村庄里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 二、初读感知,读文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次;用自己的方法学会生字、理解新词;在文中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2.检查识字识词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生开火车读词。重点指导“澈、湛、裸”字的读音。不要将“湛”读成“shèn”,将“裸”读成“guǒ”。 认读词语: 山谷、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锋利、盖房、洪水 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喘气儿、黎明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 斧头:也叫“斧子”。砍竹、木等用的金属工具,头呈楔形,装有木柄。拎起:用手提起。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锋利:(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本文指洪水来势迅猛,势不可挡。 4.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观察“森、葱、犁、喘、黎”等字在田字格中的比例。临写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建议案例教学反思教案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建议案例教学反思教 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建议_案例_教学反思_教案,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建议 1如果有条件,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 2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9个,读音难点主要有“澈、湛”(翘舌音)、“湛、栋”(前者为前鼻音,后者为后鼻音)。注意不要将“湛”读成“shèn”,将“裸”读成“guǒ”。可以安排学生互相交流识字方法,教师作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利用多种方法加强识字的巩固。比如,可以运用增加或者减少偏旁的办法认记生字,“包+口——咆”、“牛+利——犁”、“木+东——栋”。要求会写的生字如:“森、葱、犁、喘、黎”在田字格中的比例应该协调。“葱”的中间是“匆”不是“勿”;“裸”的左半部分是“衣补”不是“示补”;“黎”的上部右边的不能写成多一撇的“勿”;同样是“木”这个部件,在“森、栋、柴”中就有很大的不同;提醒学生注意,很多独体字作偏旁时具体形状要发生改变,如“葱”中的“心”、“砍”中的“石”等。 3本篇课文语言浅显、朴实,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初读课文的要求有以下几点:一是借助拼音和同学之间的合作,扫清

文字的障碍,将书读正确、流利;二是在读书过程中思考,那个“美丽的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在学生的自主阅读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美丽的小村庄”变化的过程很清楚:最开始那是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接着人们开始砍树盖房、造犁,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后来,树木大量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最后,大雨之后,河水暴涨,小村庄为水卷走,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学生在归纳出小村庄的变迁过程之后,可以根据这个变迁过程逐步领会其变迁的原因: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使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是小村庄消失的直接原因。说“过度地”砍伐树木,要结合小村庄的变迁过程来了解:这个“过度”,是逐渐地显示出来的,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并未认识到这一点,“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只“裸露”几片土地,是不会造成“村毁人亡”的后果的;正是由于人们最开始时并未认识到过度砍伐树木的危害,于是接着又“一年年、一代代”砍伐,“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砍伐的树木不断增多,造成砍伐的“过度”。但是,人们仍未认识到这一点,直到树木变得异常稀少,村庄为洪水卷走为止。小村庄消失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们没有环保的意识,贪图眼前利益,致使村庄最后消失。它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对我们今天的生态环境建设有着特别的警示作用。这一点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细读课文,领会和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个小村庄的 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中,人们靠着手中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本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文章中有一些含义较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我力图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感受,再加以适当点拔,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在读中品词析句,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播放多媒体课件

师激情讲述:那里的天空格外明朗,那里的空气格外清新。一棵棵大树枝繁叶茂,一条条小河清澈见底,一座座房子掩映在这绿树红花之间。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过着衣食无忧、幸福安逸的生活。然而有一天,噩运却降临了。一场咆哮的洪水吞噬了这座原本美丽而恬静的小村庄,一夜之间,这里美好的一切都消失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板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105页,自由读一读课文,遇到生字就拼音多读几遍,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吧。 生读,师巡视,及时把学生读不准的生字板书在黑板上。 指生读一读齐读 2、指五生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词析句感受美丽 过渡:课文哪一段给我们描述了这个小村庄的美丽?(第一段)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一段话,边读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指生说 ②多么美丽的小村庄啊!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它的美吗?(示文字片:)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酌情指导:注意读好这些词师范读自由练读指名读 ③示图片这就是那个美丽的小村庄,你能看着图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它的美吗? 指生说。 四、品词析句体悟变化 过渡:小村庄实在是太美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却在一场大雨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4自然段,边读边划,看哪些句子写出了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小学语文_《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三年级下册)执教者:姜林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专题:爱护周围环境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四、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会认“郁、澈、湛、犁、裸、扩、栋、咆、哮”9个生字,会写“森、郁、葱、湛、盖、犁、砍、裸、扩、栋、柴、喘、黎”13个生字。正确读写“山谷、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锋利、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工具、应有尽有、家具、喘气儿、黎明、洪水”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a.“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一棵一棵树砍下来。”中的“谁”是任指任何人,让学生体会到人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树很随便,“拎”字也表达了人们随意砍树的心态。“一棵一棵”表示不确定数目。 b.“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两个“不断”表明了对森林的破坏还在继续,省略号也意味深长,表明了对森林无情地破坏仍在继续,体现了砍伐的“过度”。 c.“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一切”指任何一个东西、物品。突出了乱砍滥伐树木的惨重后果,衬托了灾害的无情,使学生明白:如果人类不珍惜热爱自然,就会受到残酷的惩罚。 通过抓以上重点词句使学生理解本文所蕴含的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二)、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以读促悟,以悟促写,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锻炼学生领会表达的能力。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通过创设情境、对比句子、填补空白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使学生明白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1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方法:通过小村庄前后情景的的对比,揭示要爱护环境的道理。 一、导入新课 1、情境导入 交流森林的作用。同学们喜欢听或看故事吗?老师也喜欢。其实许多故事里都蕴藏着或多或少的人生哲理,它指导着我们怎样去生活,怎样去做人。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 2、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题目。 3、检查生字词的认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课文,说一说小村庄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早先 ( ) 后来( ) 最后( ) 生1:讲述了早先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后来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导致土地_露,最后被洪水卷走的故事。 三、品味阅读,解决疑惑 1.从前的小村庄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 出示句子----

生1:“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1)看看课文围绕小村庄的美写了哪几种景物?(齐读) (2)、课文是怎么具体地把小村庄的美描写出来的? (a)森林——几棵树算是郁郁葱葱吗?哪又怎样才算是郁郁葱葱呢?这么郁郁葱葱的树,我想那里的空气肯定很——住在这里的村民肯定觉得很—— (b)小河——村边是清澈见底的小河,发挥想象河里可以看到什么(板书:清澈见底) (c)天空——湛蓝深远 (d)空气——清新甜润 2、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怎样?(愉快)那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去读一读 这两句话吧。(生自由读。谁想展示一下个人风采?指名读,评价) 过渡:师指着出课件上小村庄的美景,说: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闻到了清新甜润 的空气,看到了苍翠欲滴的树木。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可真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啊。可 如今,这个小村庄已经不复存在了—— 四、感受毁灭 过渡:这么美丽迷人的小村庄最后却被冲毁了,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1、出示课文第四段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和相关的文字: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天,在一个雨水奇 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 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1)、“大雨没喘气”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2、生再读课文 (1)、理解“咆哮”。 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口字旁的字和什么有关系?“咆哮”是口字旁。从哪儿发声?从谁的嘴里?从猛兽嘴里发出声音,我们就说猛兽在咆哮。课文里可不是说猛兽,是说什么?为什么? 过渡:其实,小村庄被冲毁的原因就藏在课文中,请同学们对照学习要求学习课文。 五、探究小村庄变化的原因:学习第2——4自然段 1、出示学习要求:读一读第2—4自然段。画一画小村庄被山洪卷走的原因的句子。 2、哪位同学能说一说造成小村庄最终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