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储能行业研究白皮书

储能行业研究白皮书

储能行业研究白皮书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能源供应安全性和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白皮书旨在对储能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发展现状、挑战和前景,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储能行业的发展现状

全球储能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2019年全球储能装机容量达到了164.3GWh,同比增长了15%。美国、中国和日本是全球储能市场的主要推动者,占据了全球储能装机量的80%以上。储能技术主要包括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等,其中电池储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二、储能行业的挑战

尽管储能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储能技术的成本仍然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其次,储能系统的容量、效率和寿命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此外,储能行业还面临着技术标准、政策支持和市场规模等方面的问题。

三、储能行业的前景

随着能源转型的推进和政策的支持,储能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

发展前景。首先,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储能技术将成为平衡能源供需、提高电网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其次,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储能技术将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储能技术的发展还将推动电力市场的改革和能源互联网的建设。

四、储能行业的发展策略

为推动储能行业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发展策略。首先,加大科研力度,提升储能技术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为储能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提供支持和保障。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推动全球储能技术的发展。

五、储能行业的投资机会

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机会。目前,投资储能行业的主要方式包括投资储能设备制造商、投资储能项目和投资储能技术研发等。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风险偏好选择适合的投资方式,把握储能行业的发展机遇。

六、储能行业的创新应用

储能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创新应用。除了传统的电力储能和电动汽车储能外,储能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智能电网、微电网、航空

航天等领域。通过储能技术的创新应用,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供应可靠性,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

储能行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储能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为推动储能行业的发展,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制定政策支持,加强国际合作。投资储能行业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机会。通过创新应用,储能技术还可以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储能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储能行业市场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储能行业市场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 乐享集团公司,写于2021年6月16日

储能行业市场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前我国储能行业的处于刚起步;随着下游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储能的商业化应用也愈加迫切;2015年之前,项目以示范应用为主,集中在可再生能源并网、调频辅助服务、电力输配、分布式发及微电网、电动汽车光储式充电站;2015年-2020年,开始出现若干初具商业化但还不备规模的项目,逐步向商业化迈进;2020年之后,储能将逐步在各个领域实现商业化发展; 电力虽然是一种商品,但其生产、运输、消费几乎在同一时间完成,故经营上和一般商品也不一样;电力储存是近百年的难题,影响着电力的商品属性,可以改变能源的使用方式,是未来能源产业发展变革的重要支撑;2016年2月29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6392号,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多处提及推动储能产业发展,并对储能产业进行了新的定义; 指导意见中提出了集中式和分布式储能应用,赋予了能源更丰富的应用方式;其中,集中式储能电站主要配套传统电网和新能源发电,实现传统电网的调频、调峰、削峰填谷等功能优化,或者解决新能源间歇性发电限制、并网限电等问题; 对铅炭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锂离子超级电容进行了比较,未来在储能应用环境下,更关心全周期使用过程中的系统度电成本,其综合了循环寿命和系统成本两个影响因素,就当前指标而言,我们认为:1铅炭电池最具成本优势,最有可能大规模应用到当前储能市场;2锂电未来成本下降空间大,也将是主流技术路线;3液流、钠流电池本身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应用范围有限;4锂离子超级电容初始投资太大,虽然循环性能很好,但投资回报期很长,一般资金进入;故未来五年仍然以铅炭和锂电路线为主; 主流储能电池性能指标比较 随着铅炭储能度电成本的下降,工商业企业用电的削峰填谷应用逐渐具有商业价值,一般情况下,用电尖峰时段约占用电全时段的5%,对应尖峰用电量约占总用电量的20%,这一部分电量存在储能的商用价值;特别是部分工商业发达的大型城市,统计了国内大型城市的峰谷电价差,根据目前铅炭储能最低0.5元左右的度电成本,电价差大于0.8元/kWh的地区都有经济性,这些地区对应的2015年用电量合计约为3972.54亿kWh,若其中10%的用电量通过储能来进行削峰填谷,大约需要 1.2亿kWh的储能设备其容量对应日充放电量,若按铅炭储能每kWh约1250元的投资额计算,则对应累计市场规模1500亿元;若按锂电储能每kWh约2000元考虑未来五年成本有望明显下降的投资额计算,则对应累计市场规模2400亿元; 部分地区电价差及用电量统计 据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为用电大省,且电价差大多高于0.8元/kWh,已具备储能经济性,这四大省2015年工业用电量分别为3437.46亿kWh、3873.35亿kWh、2652.53亿kWh、1132.8亿kWh,合计超过10000亿kWh,若按10%配套储能,将对应约4500亿元规模的铅炭储能市场;

储能行业研究白皮书

储能行业研究白皮书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能源供应安全性和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白皮书旨在对储能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发展现状、挑战和前景,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储能行业的发展现状 全球储能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2019年全球储能装机容量达到了164.3GWh,同比增长了15%。美国、中国和日本是全球储能市场的主要推动者,占据了全球储能装机量的80%以上。储能技术主要包括电池储能、压缩空气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等,其中电池储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二、储能行业的挑战 尽管储能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储能技术的成本仍然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其次,储能系统的容量、效率和寿命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此外,储能行业还面临着技术标准、政策支持和市场规模等方面的问题。 三、储能行业的前景 随着能源转型的推进和政策的支持,储能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

发展前景。首先,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储能技术将成为平衡能源供需、提高电网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其次,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储能技术将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储能技术的发展还将推动电力市场的改革和能源互联网的建设。 四、储能行业的发展策略 为推动储能行业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发展策略。首先,加大科研力度,提升储能技术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为储能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提供支持和保障。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推动全球储能技术的发展。 五、储能行业的投资机会 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机会。目前,投资储能行业的主要方式包括投资储能设备制造商、投资储能项目和投资储能技术研发等。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风险偏好选择适合的投资方式,把握储能行业的发展机遇。 六、储能行业的创新应用 储能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创新应用。除了传统的电力储能和电动汽车储能外,储能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智能电网、微电网、航空

我国储能产业步入规模化高速发展快车道

我国储能产业步入规模化高速发展快车道 4月14日,2021年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召开。峰会发布《2021年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35.6吉瓦,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18.6%,同比增长9.8%,涨幅比2019年同期增长6.2个百分点。2020年新增投运项目中,储能在新能源发电侧中的装机规模最大,超过58万千瓦,同比增长438%。近年来,我国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已投运的储能项目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31.79吉瓦,同比增长4.9%;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位列第二,为326.92万千瓦,同比增长91.2%。在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为290.24万千瓦。从全球范围看,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91.1吉瓦,同比增长3.4%。其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172.5吉瓦,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14.2吉瓦。电化学储能和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规模均首次突破10吉瓦大关。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下半年,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再次刷新单年新增规模记录,达到4.7吉瓦,超过2019年新增投运规模的1.6倍。当前,中国、美国和欧洲占据2020年全球储能市场主导地位,三者合计占全球新增投运总规模的86%,并且各自新增投运规模均突破吉瓦大关。《白皮书》显示,储能产业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资本的关注,2020年,国内与储能相关的投融资金额约在74亿元左右。2020年,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虽然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基于产业内生动力、外部政策以及碳中和目标等利好因素多重驱动,储能装机逆势大幅增长,如期步入规模化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白皮书》分物理储能、熔融盐储热、电化学储能三类,对“十四五”储能技术的发展做出预测。物理储能“十四五”将迎来加速发展期。作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调节工具,抽水蓄能将迎更快发展;具备大容量、长寿命和高安全性等优势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未来应用空间巨大;作为高效储能技术代表的飞轮储能开始更多参与到石油钻井、轨道交通、UPS备用电源等领域,在汽车领域也将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熔融盐储热示范项目加紧落地。随着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加速,多种能源高度协同发展的趋势日渐清晰,成本进一步下降且灵活可调的光热发电电源或将在多能互补及综合能源基地项目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电化学储能重启高速增长,将呈规模化发展大势。基于保守场景,电化学储能累计规模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57.4%,市场将呈现稳步、快速增长的趋势。基于理想场景,2021年市场累计规模将达661.48万千瓦;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如果未来两年能有稳定的盈利模式保驾护航,2024年和2025年将再形成一轮高增长,累计规模分别达到32.7吉瓦和55.9吉瓦。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

2017年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范本 精品汇编资料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行业发展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年;2011年,储能专委会的项目数据库先后收集到了国网张北风光储能项目、中国电科院风电储能研究项目等40多个在2011年实施的储能应用项目,分别贯穿了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输配电、分布式发电、微网以及电动汽车充放储换一体化领域; 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意味着中国的储能产业充满了希望和潜力;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储能产业完全有可能突破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1年,全球储能行业在技术开发和市场应用方面依然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通过对全球在过去十年200多个大型储能项目的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储能技术在传统发电、输配电、电力需求侧、辅助服务、新能源接入等不同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影响巨大;我们发现在欧美等国,储能产业已经被列入国家战略高度,这些国家正在通过有力的产业政策和持续投入,不断储能行业的创新 和研发; 我们认为,在现阶段,社会各界对储能产业的深入认识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储能产业是能源结构转化的关键和推手,中国拥有全世界昀富潜力的市场;如果社会各界能充分认识到储能产业是转化能源结构的关键,认识到储能产业对于加快社会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储能产业就能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从美国和欧洲的经验看,政府的作用对推动储能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可以通过发布专 门针对储能产业的政策、法规,通过对科研创新的鼓励支持,通过对重点示范项目的投入引导,着力培育储能产业市场主体,着力建设储能应用市场等举措,不断推动储能产业发展,消除能源结构转化的瓶颈环节;但要像日本、美国一样,把储能做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出台相关政策,中国还面临从技术到应用上的双重挑战; 在2011年白皮书论述技术的基础上,2012年白皮书的重点聚焦在应用项目的研究上;本白皮书对储能在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应用类型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全球

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 2020

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 2020 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 2020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成为了国际上的热门领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也将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视为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将对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氢能源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球对于氢能源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氢能源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具有储能容量大、可再生性强等优势。目前,全球氢能源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工业燃料、电力等领域。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规划,积极推动氢能源的发展。 在中国,氢能源产业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氢能源的研发和应用。多个省市相继发布了氢能源发展规划,加快了氢能源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同时,国内企业也积极参与氢能源产业的投资和研发,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的氢能源产业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研发和产业化推进。 二、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

燃料电池是氢能源的重要应用形式之一。相比传统燃烧方式,燃料电池具有高效、低污染、静音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等领域。目前,燃料电池汽车已经成为氢能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在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补贴措施,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和推广。各大汽车制造商也纷纷推出了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销售成绩。然而,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燃料电池汽车的高成本和不完善的充氢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 三、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的未来发展 中国的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氢能源的需求潜力巨大。其次,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氢能源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为氢能源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再次,中国拥有庞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市场需求,为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未来,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将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技术创新是氢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中国在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攻关。其次,建设完善的充氢基础设施也是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的关

储能产业格局全景解析

储能产业格局全景解析 “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风电、光伏发电将快速发展,而储能是解决风电、光伏发电不稳定性、间歇性,增强能源系统供应安全性、灵活性的重要手段。 随着“十四五”风光装机容量的扩大,各地的储能保障政策将会进一步扩容,推动储能规模的扩张和行业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20个省份要求或建议新能源电站配置储能,配置比例约10%,配置时长约为2小时。 根据IEA预测,全球光伏和风能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从目前的7%提升至2040年的24%。

全球电力消费结构的改变在多个方面影响电力市场,并为储能带来市场空间。 储能:电力体系重要构成部分 储能主要是指能量的存储,主要作用是将电能以各种形态存储起来,在需要时释放出来,实现时间维度上能源转移。 储能作为电力储存装置,用来平衡电能在时间上的供需关系,在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的各环节皆有作用。 分国家来看,用户侧在海外的应用更普遍,而由于国内是大电网模式,从大环节上看,储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电网和电源侧,以及用户侧、集中式新能源并网以及辅助服务五大环节,且不可或缺。 储能系统供应链:

资料来源:鲸平台 储能技术:抽水蓄能为主力,电化学是趋势 储能技术可以分为机械类储能、电气类储能、电化学储能、热储能、化学储能等,其中商业化应用最广的储能技术为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 各种类型储能对比:

资料来源:储能头条, 万联证券 目前来看,抽水蓄能是最为成熟、成本最低、使用规模最大的储能技术,主要应用于大电网的输配电环节,占据了储能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 电化学储能指的是以锂电池为代表的各类二次电池储能,其容量大、响应快,最具发展潜力。 相比抽水蓄能等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受地形等因素影响较小,可灵活运用于发电侧、输配电侧和用电侧。其中发电侧与输配电侧储能装机相对较大,归为集中式储能,用户侧一般为户用和工商业储能,装机相对较小,归为分布式储能。 随着近年来成本的快速下降、商业化应用逐渐成熟,电化学储能的优势愈发明显,开始逐渐成为储能新增装机的主流,且未来仍有较大的成本下降空间。

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

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 本文档旨在简要介绍《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的目的和背景。 描述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当前情况,包括市场规模、增长趋势、主要参与者等。 本部分将探讨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国内外市场动态等。 技术创新 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随着电动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和需求的不断提升,技术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的锂离子电池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新型电池材料、电池包装技术和电池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创新正在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对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支持。政府出 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等,以 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政策的出台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了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国内外市场动态 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在国内外市场均有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 电动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和新能源政策的不断推进,中国的锂离子电 池产品需求量持续增加。同时,中国的锂离子电池企业还积极拓展 国际市场,与国外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和合资合作,提升自身的国际 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在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国内 外市场动态等方面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未来,该行业有望进 一步壮大,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将分析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产业链完整性 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具备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材料采购到制造 和销售环节,形成了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中国拥有丰富的锂资源,

浅谈工商业储能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

浅谈工商业储能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 摘要:本文梳理了工商业储能发展现状、政策环境、收益来源、经济效益情 况及主要商业模式,认为存在市场份额小、无法直接参与电力现货交易,电价机制、盈利模式尚不确定等问题,提出了加快完善工商业储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快开展工商业储能各标准体系建设,加大对工商业储能产业技术的支持力度, 积极探索适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电力价格体质改革,通过税收、金融、补贴等 政策调动各主体积极性,鼓励开展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创新等建议。 关键词:新型电力系统、储能、建议 1前言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在新的时期下,我国要建设能源强国,“十四五”时期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达到39%、非化石能源消费达到20%, 灵活性调节电源占比达到34%,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 电成为主体电源,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离不开 储能业务的发展,大力推动储能发展是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综合效率和安全 性的重要保障。 2发展环境及现状 2.1工商业储能发展现状 储能按照应用场景和不同用途可分为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三类,用户侧 储能主要用于电力自发自用、峰谷价差套利、容量电费管理和提高供电可靠性等。工商业储能是分布式储能系统在用户侧的典型应用,其特点是距离分布式光伏电 源端以及负荷中心均较近,既可有效提升清洁能源的消纳率,还可有效减少电能 传输的损耗。据有关预测2023年,中国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达到300-400MW,2025年末装机总量约3.2GW。中国工商业储能市场结构渐趋多元化,形 成以电化学储能为主、其他储能方式为辅的格局。

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引用到文献的格式

我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引用到文献的格式 1. 引言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和 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氢能源及 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氢能源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成为未来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选择。我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 度对我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进行全面评估,并按照要求撰写本篇 文章。 2. 行业现状 据我国氢能源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 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涵盖氢气生产、储运、运用和应用等方面。而从 市场规模来看,我国氢能源产业发展迅猛,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我国氢能源产业白皮书》,2019年我国氢能源产业规模达到xxx亿元,增长率达到xx%,并且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较快增长。 3. 技术创新 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的技术创新一直备受关注。我国政府多次提出 加大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的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 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据《我国氢能源产业白皮书》引用的相关文献显示,我国在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包括提高 催化剂活性、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等方面,为行业的发展注入了

新的动力。 4. 市场前景 我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氢能源在交通运输、储能、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根据《我国氢能源产业白皮书》,未来我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行业发展将更加成熟稳定。 5. 个人观点 在我看来,我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将对我国的能源结构和环境保护产生深远影响。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氢能源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政府、企业和社会应当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促进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6. 总结 鉴于我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前景良好,政府应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行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企业要不断提高研发创新能力,降低产品成本,拓展市场空间。唯有如此,我国氢能源产业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上是我撰写的我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引用到文献的格式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主题。我国氢能源及燃料电

2023年能源金属行业研究报告

2023年能源金属行业研究 报告

1、新型储能势在必行 1.1、储能接棒电动车,大规模需求增长在即 2021 年,全球能源短缺与各国能源转型相互伴随,竭力协调统筹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与供应。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各国纷纷提出更积极的碳排放目标,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战略和措施;能源产业相关的支持政策也陆续出台,国家能源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能源安全问题更成为焦点;各国政府面对能源短缺和价格上涨等难题,通过限价、补贴、减税等举措尽可能减少能源供需矛盾及价格攀升对经济和生活造成的影响。截至 2022 年 4 月 20 日,全球超过 130 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净零排放或碳中和的目标,欧盟、英美、俄罗斯、日韩等在 2021 年相继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计划,加快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步伐。 在世界各国提出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背景下,全球碳市场建设进入加速期,碳市场的逐步成熟、碳价的不断上涨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加大投资清洁技术的主要推动力。为实现减排目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实现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也是世界各国的共识,中国也在“十四五”规划中着重强调了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 2021 年 10 月 21 日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大力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一方面,需要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同时使工业、交通、供热等各领域的电气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25 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 3.3 万亿千瓦时左右,提升终端用能低碳

化电气化水平,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等领域的应用,到2025 年,新能源车新车销量占比达 20%左右;另一方面,在电力结构中,需要用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逐渐取代传统的火电:重点部署城镇屋顶光伏行动、“光伏+”综合利用行动等九大行动,实现多渠道储能。相比于传统火电,新能源资源无枯竭危险、安全可靠、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让新能源发电日益兴起。随着光伏、风电比例的逐步提高,电力系统不稳定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光伏发电主要是利用太阳光进行发电,因而受天气影响较大。与光伏发电因昼夜差异和短时波动存在更为明显的峰谷特性不同,风电消纳匹配性较差,可能存在连续数天大风或无风天气的情况。截至 2021 年底,我国火电量占比为 71.1%,水电占比 14.6%,核电占比 5.0%。风电、光伏较 5 年前增长明显,分别占全国发电量的 7.0%/2.3%。 2021 年 7 月,国家能源局曾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

储能产业大爆发: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成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出海利器_2

储能产业大爆发: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成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出海利器 近年来,中国储能市场迎来了飞速增长的阶段。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储能产业讨论白皮书2023》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59.8GW,意味着具有近6千万度电的存放电规模,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5%,年增长率38%。新型储能技术连续高速进展,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达到13.1GW/27.1GWh,功率规模年增长率达128%,能量规模年增长率达141%。 中国物理与化学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估计,到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到2030年估计接近3万亿。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对储能行业的投入正在呈喷井式爆发,长城证券估计,今年储能一级市场的投融资金额将实现200%增长。 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如何寻求核心竞争力 尽管政策向好,需求侧不断扩大,但储能行业的竞争照旧非常激烈。在行业内,大家形成的普遍共识是:储能商业化模式还尚未成熟,有很长的路要走。大部分储能企业正在被一个问题困扰:如何从万亿级的市场中分走一块蛋糕? 当前储能行业的盈利模式主要为:上游企业主要从事研发工作,盈利模式较为单一;而中下游面临很多细分的环节,存在将储能项目的工程、选购和施工统一承包的总承包商模式(EPC),项目建设-经

营-转让模式(BOT)等不同的商业模式的选择。 随着海外市场需求旺盛,多集中在用户+工商侧,当前,欧洲电价高升,用户储能的经济性大幅提升,用户储能装机意愿大幅提升。中金猜测,今年全球储能需求有望突破189GWh,中、美、欧为三大主要市场。全球储能增长有望维持高增速,储能出海渗透率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构筑竞争壁垒,跨境外贸平台保障出海供应稳定 跨境外贸商城为储能行业供应了一个突破国际贸易壁垒的机会。通过搭建跨境外贸平台,储能企业可以直接与海外买家进行沟通和合作,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 数商云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开发方案可为储能跨境企业快速打通出口、进口、代购产业链,供应流程化、自动化、精细化运营协同方案服务,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管理效益,满意平台日常业务需求,助力企业大幅提升出口供应链管理效率,保障出海供应稳定。 1、拓展海外市场 储能企业通过跨境外贸商城的平台,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推广到全球范围内。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具备全球化特点,可以关心储能企业突破地域限制,拓展海外市场,查找更多的商机和合作伙伴。 2、提高销售额和利润率 储能企业通过跨境外贸商城的平台,可以直接面对全球买家进行销售,避开中间环节的干扰和成本的增加。同时,跨境商城平台供应了便利快捷的支付结算和物流配送服务,有助于提高储能企业的销售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俞振华:锂电池成为新型储能赛道的主导 长时储能技术更有前途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俞振华:锂电池成为新型储能赛道的主导长时储能技术 更有前途 2021年,借“双碳”战略的东风,国家及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了300多项与储能相关的政策,储能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炙手可热的投资高潮。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GW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20GW左右,比当前总装机分别增长10倍和4倍以上。国家电网近期提出了未来十年公司经营区域内储能建设计划,2030年,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装机都将分别达到100GW,投资逾万亿。“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南方电网将在公司经营区域内分别投产5GW和15GW抽水蓄能,以及分别投产20GW新型储能。据统计,2021年,仅锂电池产业链(特别是锂电池的中上游)投资计划已经超过了1.2万亿。2021年,环顾全球,世界主要国家都已经把发展储能产业作为国家战略,国际市场继续展开储能制造业战略制高点的竞争。在全球经济并不景气的2021年,储能产业一枝独秀、蓬勃发展。美国推出了“储能大挑战(ESGC)”,其去年新增投运项目装机规模再次超过中国,并且率先进入10GWH 时代;欧洲提出“电池联盟2030”,各项技术研发和产业链打造任务正在有序部署。可以说,储能产业站在了风口之上。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们希望储能行业的从业者要抓住风口,更要把技术做扎实,把企业做好,把产业做强。同时,大家更要冷静思考,注意产业发展还有很多风险隐患。首先是供应链方面,2021年,受新冠疫情、俄乌战争以及大国激烈竞争的影响,美国的“201”调查、青山“妖镍”、中概股抛售等“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飞涨,全球供应链体系恶化。锂电池材料价格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纪录,碳酸锂价格从去年初的每吨5.5万元涨到目前的50多万元;其次是产业方面,2021年国内规划、在建新型储能项目规模23.8GW/47.8GWh,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2.4GW/4.9GWh;然而已建储能项目大多还未形成稳定合理的收益模式,调峰、调频以及容量补偿的市场机制细则尚处空白。有些企业把跑马圈地当成最优发展模式,有些项目透支未来,强配储能并网项目闲置的现象普遍存在;技术方面,2021年锂电产业链蓬勃发展,然而安全仍然是该行业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继去年北京“4.16”大红门储能事故,全球又陆续发生了十多起重大安全事故。时至今日,行业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安全标准和公认的解决方案。溪云初起日沉阁。2021年,储能产业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其兴可待,从业者当乘其势,勿失其时。溪云初起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到: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行业发展势头有可能被大环境风险遮蔽。大环境风险首先体现在后疫情时代,人类社会要付出什么代价才能回归正常的生活与生产秩序;其次是刚刚发生的俄乌冲突,一定会深刻地改变当前的国际秩序;第三是中美博弈,有可能对经济全球化产生颠覆性影响;最后是国际金融,疫情之下以美元为主的货币超发必然推动全球通胀,进而影响各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以及国际关系,而这会不会形成新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山雨欲来风满楼。作为储能行业的管理者和从业者,一定要冷静思考,戒除盲目自信,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谨慎应对行业内外的各种风险挑战。2022年,围绕储能的产业融合布局已成为行业共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能源集团、国电投、三峡集团等央企、国企,以及宁德时代、比亚迪、华为、阳光电源、远景能源等大型民营企业,从新能源业务对储能的需求出发,不断加强储能技术储备。这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契机,然而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很多中小企业依然举步维艰。市场是产业的根基,产

智能组串式储能技术白皮书

智能组串式储能技术白皮书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成为了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由于新能源发电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如何有效地储存和利用这些能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储能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智能组串式储能技术则是目前较为先进和广泛应用的一种储能技术。 智能组串式储能技术是指将多个储能单元组合成一个储能系统,通过智能控制实现对储能系统的优化管理和控制。该技术主要包括储能设备、智能控制器和管理平台三个部分。储能设备一般采用锂电池、铅酸蓄电池、超级电容等材料,能够实现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同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维护成本。智能控制器则负责对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通过算法优化实现对储能系统的最优化管理。管理平台则是储能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储能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智能组串式储能技术具有多种优点。首先,该技术可以实现对储能系统的智能化管理,通过算法优化实现对储能系统的最优化管理,实现对能量的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其次,该技术可以实现对储能系统的模块化管理,减少了储能系统的故障率和维护成本,提高了储能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此外,智能组串式储能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电网的支撑和平衡,满足电网对能量的需求,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智能组串式储能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智能电网方面,智

能组串式储能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网的支撑和平衡,满足电网对能量的需求,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智能组串式储能技术可以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智能家居方面,智能组串式储能技术可以实现对家庭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了能源的浪费和消耗,提高了家庭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总之,智能组串式储能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储能技术,具有多种优点和应用前景。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智能组串式储能技术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4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4将重点关注储能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进步、市场机遇和挑战。以下是对该白皮书的简要概述,以及用500-800字回答的几个问题: 1. 储能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储能产业的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将推动储能系统的效率、安全性和寿命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市场需求的增长将推动储能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电力调峰、可再生能源并网等传统领域,扩展到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三是政策支持将为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保障。 2. 储能技术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目前储能技术主要包括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其中,电池储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包括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钠硫电池等。超级电容器储能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快速充电能力,适用于短时间大电流的储能需求。飞轮储能技术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适用于高速旋转电机等应用场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储能应用。 3. 储能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如何? 答:储能技术将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电力调峰领域,电池储能系统可以将可再生能源产生的多余电力存储起来,在需要时释放出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可再生能源并网领域,电池储能系统可以作为缓冲器,吸收或释放电量,减少电网波动和闪变的影响。在智能电网领域,储能技术可以用于实时电价管理、需求响应和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整合。此外,在新能源汽车和工业生产等领域,电池储能技术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 政策对储能产业的影响有多大? 答:政策对储能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如补贴、税收优惠、产业规划等,来鼓励和支持储能产业的发展。同时,政策也可以为储能产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保障,避免市场波动对产业造成冲击。未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政策对储能产业的需求将更加迫切,政策支持力度也将不断加大。 综上所述,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4将深入探讨储能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进步、市场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以帮助政府和企业更好地把握储能产业的发展机遇,促进储能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能源储存技术白皮书电池技术储能系统和能量管理解决方案

能源储存技术白皮书电池技术储能系统和能 量管理解决方案 能源储存技术白皮书 电池技术储能系统和能量管理解决方案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能源供需的动态平衡,能源储存技术逐渐成为解决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众多的能源储存技术中,电池技术储能系统以其高效、环保、灵活的特点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领域。在本白皮书中,我们将介绍电池技术储能系统的概念和原理,并提供一些能量管理解决方案,以期为能源储存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电池技术储能系统概述 电池技术储能系统是一种能够将电能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供电的系统。它由电池组、能量管理系统和辅助设备组成。电池组是储存和释放电能的核心部件,能量管理系统用于监控和控制电池的运行,辅助设备包括电池充放电控制设备、电网接入设备等。 目前,常见的电池技术储能系统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镍镉电池等。其中,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自放电率等优势,已成为最常用的电池技术之一。 二、电池技术储能系统原理

电池技术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外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存储 在电池中,再在需要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供电。首先,电池通过电 解质中的离子传输与材料表面反应,从而实现电能的储存。当需要释 放电能时,电池内部发生相反的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输出。 三、能量管理解决方案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电池技术储能系统,我们还需要一个高效可靠 的能量管理解决方案。能量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对电池组的监测与控制,实现对电池的最佳化管理。 1. 能量存储控制 能量管理系统可以根据能量储存需求,合理控制电池组的充放电状态。通过有效的能量存储控制,可以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储能效率。 2. 能量转换优化 能量管理系统可以根据电网供能的情况,优化调节电池组的出入力 功率,使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高效能量转换,降低能量损失。 3. 储能系统安全保护 能量管理系统还需具备完善的安全保护机制,包括电池组的过流、 过压、过温保护等功能,以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 四、应用前景与挑战 电池技术储能系统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动交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 应用前景。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电池技术储能系统可以解决间歇性

2023年压缩空气储能行业研究报告

2023年压缩空气储能行业研究报告 1. 新型电力系统下,压缩空气储能建设需求逐步提升 1.1. 新能源装机逐步提升,大规模长时储能发展需求强烈 储能是保障清洁能源大规模发展和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储能技术可以弥补电力系统中缺失的“储放”功能,使得实时平衡的“刚性”电力系统变得更加“柔性”,可以平抑大规模清洁能源发电接入电网带来的波动性,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灵活性。 储能的应用场景可以分为发电侧储能、输配电侧储能和用电侧储能三大场景。1)发电侧电力需求场景较多,包括削峰填谷、电力市场辅助服务、可再生能源并网等;2)输配电侧储能主要用于缓解电网阻塞、延缓输配电设备扩容升级等;3)用户侧储能主要用于电力自发自用、峰谷价差套利、容量电费管理和提升供电可靠性等。 各类储能中,抽水蓄能占比最大,新型储能增速较高,压缩空气储能占比仅为 3.2%。根据 CNESA 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 2022

(摘要版)》,截至 2021 年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 46.1GW,其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规模为 39.8GW,占比为 86.3%,抽水蓄能依然占据最大规模,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 5729.7MW,同比增长 75%,市场增量主要来自新型储能。新型储能中,锂离子电池占据主要地位,占比达到89.7%,压缩空气储能占比较小,仅为 3.2%。 新能源发电时间与空间错配,对电网稳定性带来挑战。随着风光装机规模的不断提升,发电的间歇性对电网的影响越来越大,对电网的稳定性带来挑战,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1)时间错配:风光发电时间与用电负荷高峰时间不匹配,风电在白天出力较小,夜晚出力较高,而光伏在阴天以及夜间出力也会骤降。2)空间错配:我国九大清洁能源基地均集中在三北地区,而用电负荷较高的地区多为中东部地区,空间错配导致电网跨地区调控压力大,电网稳定性风险增加。风光装机规模快速增长,长时大规模储能需求可观。长时储能可以凭借长周期、大容量的特性,在更长时间维度上调节新能源发电波动,保障电力供应,降低全社会用电成本。2021 年,美国能源部将至少连续运行(放电)时间达 10 小时,使用寿命为 15 至 20 年的储能定义为长时储能。一般而言,国内将充放电循环时长高于 4 小时或者数天、数月的储能系统都称为长时储能。 长时储能中,抽水蓄能发展最成熟,但建设周期长且受地理位置影响,压缩空气储能可实现替代。根据储能类型的差异,储能可以分为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化学储能、热储能,其中长时大容量存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