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论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论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论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论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

互关系

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

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

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首先进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与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

然要求。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族制度;经济之落后,政治之腐败,国力之衰微,社会之混乱,人民之贫困,到了极点。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中华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人民要幸福,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首先“改变旧的社会形态、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旧的建筑物,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新的建筑物”。只有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现代化、民主化的

进程扫清障碍;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历史的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近代中国社会发

展的客观规律。近代中国,国破辱深,民不聊生,矛盾重重,各种问题相当严重。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首先以生产力作为

切入点,而是从摧毁旧的国家政权,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入手,是因为如果不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帝国主义的不平等条约压在中国人民头上,这种“权中之权”使中国的民族工业欲振不兴,举步维艰,处于穷困潦倒的境地,而封建土地私有制,又使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难重重。这样就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实现工业化,国家的繁荣富强这个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因此,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首先解决政权问题。

马列主义理论向我们提示,革命的根本问题就是国家政权问题。只有推翻旧的反动政权,才能使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中挣脱出来,获得民族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只有推

翻旧的反动政权,才能使中国人民从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翻身做主人,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政权,及人民民主专政;在经济上彻底消灭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及其赖以存在的封建主义,进而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文化上清除封建主义落后的腐朽文化,创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因此,中国想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就必须首先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中国革命的第一历史任务,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回顾近代历史,也曾有许多名流志士想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之路。可是,历史的教训使他们大多数领悟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必须首先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政权,才可以付诸实施他们的各种兴国利民的夙愿。

著名的民族工商业者荣毅仁在回顾其经

历时说过,在那样的年代,就算是有一颗爱国心,也势必一筹莫展,一事无成,政通方能人和,人和才能事兴,现实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育。最后他终于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投入新中国的怀抱,走上了社会主义强国富民之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著名科学家严济慈也说过:我曾怀有科学救国的志愿,但是旧社会的现实使我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他最后领悟出,中国的繁荣富强固然离不开科学,而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离不开党的领导。

近代中国严酷的现实,激起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奋起反抗。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间断过。从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不断求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想主张,进行了艰苦的实践,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但都没有从根本上完成这两大历史

任务。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创立了三民主义,发动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成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最高峰,它宣告了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终结,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但辛亥革命很快以同旧势力的妥协而告失败,标志着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最终不能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

所以,要解决两大历史任务,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中国近代化,使国家繁荣富强,即解决生产力问题,实现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

论近代中国的维新思想

论近代中国的维新思想 工商管理4班张雪莱 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由早期维新思想家发展而来的一批新式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冲击和中西文化的碰撞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共同认识,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甲午战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新的政治力量的代表,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一.背景 1、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以及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已经开始走向两半社会,民族矛盾越来越深; 2、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缓慢发展,要求走上政治舞台; 3、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资产阶级的文化也逐渐传入中国,其政治观念也影响着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要求政治改革; 4、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借鉴。 二.维新思想对近代中国的作用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康有为、梁启超等代表民族

资产阶级上层的愿望和利益,发起了一场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和宣传鼓动家,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和政治理论为思想武器,与当权的洋务派和顽固派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宣传维新变法、图存求强的主张,推动了变法维新政治运动高潮的到来。戊戌维新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变革社会制度的运动,而且是近百年来一系列改造和变革社会的伟大开端。戊戌维新同以往自发的农民运动不同,它是奠基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之上,适应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代表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政治、经济要求的改革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由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的紧迫感、责任感,催促着一切爱国的中国人、社会集团、社会阶级和阶层,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做出自己的抉择,投入改造中国的运动。 三.维新思想的意义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却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 维新志士在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严峻关头,挺身而出,为变法图强大声疾呼,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它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 维新派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统治,要求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进步意义。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直接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进完成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连接起来,把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连接起来。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此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必须把握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第一,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相互替代。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主要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主要解决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第二,这两大历史任务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应当展望和把握未来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

中国近代史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中国近代史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学术转型的产物。在几代学者探索、争鸣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约110年的中国历史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研究对象。这种认识,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得出的,是以对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的考察为出发点的,是符合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科学的学科体系。运用现代化理论研究近代中国的历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简单地以现代化范式替代革命史范式,未必是正确的思考方向。近代中国的时代基调是革命,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的处理,区域发展,少数民族问题,阶级斗争的状况,无不或多或少与革命的进程相联系。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只能在“革命史范式”主导下,兼采“现代化范式”的视角,更多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及其对于革命进程的作用,使“革命史范式”臻于完善。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努力的。 中国近代史研究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出现,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产物,也是中国近代学术转型的产物,受到国外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其他种种资产阶级史学观的重大影响。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经历了萌生(20世纪初—30年代)、兴起(20世纪30年代—新中国成立)、发展(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停滞(文化大革命期间)、繁荣(改革开放—2000年)几个阶段。在兴起时期,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开始出现并挑战那时占主导地位的近代史研究。在发展时期,国家建立涉及近代史研究的专门研究机构,各大学历史系设置近现代史教研室,近代史学界结合研究中国近代史学习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指导研究中国近代史成为主流,中国近代史学科成为学术研究中的显学。在繁荣阶段,近代史学界拨乱反正,纠正了学习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倾向,出现了用现代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主张和实践,研究领域大大拓宽,研究专题大大加深;同时又出现了淡化意识形态、轻视唯物史观、轻视阶级分析方法的倾向。所有这些,都需要认真加以总结,并针对各个时期的学术潮流进行分析,提出看法和建议。中国近代史研究不能脱离政治,又不等同于政治,如何把握其中分寸,是总结以往的研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的关键。 研究百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学科体系建设问题。这里讨论的不是各个历史时期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具体问题的进展,这种进展是非常巨大的,正是这种进展推动了我们对中国近代历史认识的深化,推动了我们对近代中国国情全面深入的了解,推动了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巨大进步;这里讨论的是建设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方面的演化和趋势,一门学问的学科体系是什么面貌,关系到我们对这门学科基本面貌、总体面貌的认识,关系到这门学科的学术性、科学性问题。通过这种研究与讨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政治倾向的学者是如何在建设中国近代史的学科体系的,看到中国近代史的学科体系的演化,以及它如何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今后还可能发展到哪里去。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科体系,主要是指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所涵括的时间范围,怎样看待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建立这样的学科体系所必须使用的基本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工作中所秉持的基本的指导思想,等等。我们依据这里所提示的线索,来分析20世纪里不同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下,学者们探索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情况。 结合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主要考察近代以来发生的历史巨变,把1840至1949年所经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中国的近代史,是符合中国历史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的。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开始了独立地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国历史越出了近代,进入了自己的现代时期。 另一个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问题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处理自己面临的革命任务的时候所确立的基本理论纲领,也是自己的革命实践纲领。提出这个革命理论的基本事实根据,是中国的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度里进行的。这个革命的任务,对外是争取民族独立,对内是推翻封建统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近代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在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主要有两项,即: (1)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如何理解这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呢?这两大任务既存在着区别,又相互联系。 第一,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不能相互替代。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主要是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主要解决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第二,这两大历史任务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这两大历史任务也可从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角度作阐述。目前,在史学界的一些人中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即以“现代化范式”代替“革命范式”,在有的中国近代史着作中说:“一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其实是一场现代化史”。将现代化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主线,以现代化代替革命,或者将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有的人则更为直截了当地鼓吹“告别革命”,这是错误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离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离开了革命,就不可能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现代化也是化不起来的。现代化既不能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主线,以之代替革命,也不能和革命对立起来、割裂开来。革命或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也即现代化)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二者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 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后者是前者的归宿。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论中国近现代历史演变的经验和教训

中国近现代历史问题存疑及看法——读王桧林等任主编的新版《中国现代史》之己见感想 张小鼐 自按:我不是专业学者而涉及到这样专业的学术重大系统课题,只是很多都为专家学者的东西却并未成为共识,所以在教科书中存疑甚多,有些还颇为令人费解,使之觉得难于接受了,因而自已才决定试着去谈点个人的观点,希望尽可能说明些问题.仅管这不会是我可以做好的,也无经验与基础,绕来绕去只得请有心人耐烦,看到最后的印象如何了.所谓个人观点也是社会上的,我只是把一些学者的东西由另碎集中后,突出成较为有代表性并能全面体现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而已,希望从中让大家对一些东西(与过去的观点)有全面更新的企图之.历史研究重大课题的成论,在中国不少是要重议和再认识的(因为过去我们缺失学术的正常争论现象),但现在尚未发现有学者能真正敢于创新,似乎都在墨守成规一样,我这也就是有点耐不住了吧.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提出些问题和看法(是以我看我说我的观点而言之);第二部分乃不得不对历史课题研究进行必要的回顾和了解(亦直接夹述夹议自己的异见);第三部分则把我对此课题始末草稿整理附上,有利于大家对我的思想更有把握.面对如此重大学术课题本人不具任何社会影响力,只能尽心竭虑为之.最后遇到眼前发生空前的中共理论大争鸣(也是现今历史上一个更新时代)故颇多感言欲与众共识.我们理论上的缺陷现在社会与实践中都显而易见,不断引起争议和矛盾,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件大事,但并未从上至下得到解决,这是非常叫人极其担忧的.提纲挈领:本文观点不能接受中国近代历史分期以五四运动为现代界标的起点;历史上"阶级斗争"乃阶级社会的必然反映,并非就都能推动社会进步;农民起义如李闯王进京推翻明朝,反而导致清兵入关,实际在中国历史上蒙受的是一场空前浩劫与灾祸,造成了中国近代历史的真正落后.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是现代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军阀时期在现代史上有它不能否定的另一面;孙中山的旗帜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现代化的正确方向,更是中国和平统一与民族复兴的社会思想基础;中国现代化必须建立宪政的法制化社会;建国后执政党要完全树立国家概念,正是这个问题上无论中共还是国民党,都有可为结论性的深刻教训:只有使政党政治置于国家之下,回归于民主宪政的法治社会去,才能真正代表全体人民与国家利益,这却正是世界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之一,更可为现代化理念的社会标志,也是意识形态的革命;和平环境下党权军权与民权三者在国家意识里,只能是国家实行人民主权的法治社会关系,这是改革开放的政治方向,使宪法基本精神能真正体现于社会当中,让人民有真正的权利,从而明确个人对国家的责任与义务,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中国从来不是一党制(党与党平等),法权管民权(包括党权军权),人民军队则应由国家绝对指挥,使政权成为法权,党权回归于政权与民权的正常范围之内,从而改变以党治国的传统与缺失等.上述内容由来已久,我曾多次上书,这次又就中国现代史的话题从历史上来认识.中共面临自身的彻底革命与思想理论挑战,实际关系共和国未来与改革开放发展及中国社会的出路.我非专家,无法从学术角度要求上真正阐明问题,却以自已的空间和自由甚至于惘顾左右而言之,首先是想要从思想文化和宪政意识上来结合历史加以认识.应该说政治改革需要时间,我们已赢得充分时间,适当时候使执政党还政于民,回归人民之间,为和平统一祖国奠定基础.但这只是个人设想,也当是民主宪政势在必行的趋向和归宿. (一) 《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问题 关于中国现代史,在大陆现通行以1919年五四学生运动爆发,为近现代历史分期的界标,而作为中国现代史的起点叙述概论、编撰成书,是中国通史之组成部分.认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此开始,与所谓旧民主主义运动绝对分开,使中国社会民主主义变革的过程,被分裂为两个截然区别的独立部分.这种明显割断历史的做法,造成中国现代史由于政治原因,出现两种各有内涵的编写,事实上都不能成立的.就学术而言,正是有些学者过去理论上一大谬误的思想根源,乃历史事实从来就只有一个中国: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社会复杂的阶级结构,导致了复杂的阶级矛盾。有些矛盾是对抗性的;有些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有些矛盾又两者兼而有之(如近代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在这些矛盾中,只有两类矛盾居于主要地位,是中国进步与落后、革命与反革命的焦点,从总体上决定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构成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前一种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主要有这样两种情况:其一,说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 盾是最主要的矛盾,这是从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角度高度概括的结果,不同的历史时期,最尖锐的矛盾冲突往往并不一定表现在这个矛盾领域。如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如几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其二,说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但也有具体区别,国家不同,矛盾程度往往并不一样。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最主要的矛盾是我国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而非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虽同我们仍然有矛盾,但我们还要一定程度上争取他们的援助。 进而,近现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关系: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准备前提和条件; 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这两大任务也就构成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 ?中国人民的反抗为什么会失败? ?1,社会制度的腐败 ?2,经济技术的落后 在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中华民族的觉醒大体上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第一阶段:“睁眼看世界”与“师夷长技以制夷” (1),开始突破传统的华夷观念 2),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的主张。 ?第二阶段:产生了早期的维新思想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对西方了解的加深,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马 建忠、郑观应等人开始从洋务运动中分化出来,不仅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且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第三阶段: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 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才开始有了较为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康有为提出了“保国、保种、保教”。 ?严复:第一次提出了“救亡”的口号,并翻译《天演论》,从理论上阐明中华民族的民 族危机。 ?孙中山:创立了以拯救民族危亡、建立新国家为己任的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 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

近代中国外交史学研究

近代中国外交史学研究 【摘要】: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兴起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经过晚清、民国初年两阶段的缓慢发展,到20世纪30、40年代,迅速壮大,而初具规模。但作为一门历史学分支学科,其起源、发展、研究状况以及在近代史学发展中的地位如何,尚未见有系统的讨论。缘于此,本文拟从史学史角度,对中国近代有代表性的外交史料汇编和外交史家学术实践作通盘的考察,力求在理论反思与史料梳理的基础上,勾勒出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的基本状况,揭示其近代的外交理念与史观对中国外交史乃至整个近代学术所造成的影响,从中总结出这一学科发展的特点及趋势,评估其在近代史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人们提供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学科发展全貌。全文除绪论、结语外,凡七章。绪论部分,首先梳理我国近代外交史学的发展历程,阐述研究之目的和意义,然后回顾与分析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外交史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最后介绍本文的撰述旨趣、拟解决的重点问题和采取的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和篇章结构。第一章研究三朝《筹办夷务始末》。三朝《始末》开启了有清一朝大型官方外交史料编辑的序幕,其编纂活动历经三朝,成为一常设性的修史机构,其确立的外交档案的编纂范式,对推动后来官私编纂外交档案资料热潮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冲破了传统政治史的束囿,丰富了晚清外交史的编纂内容,在近代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上世纪20年代后期,故宫博物院将其影印出版,它的出版面世,推动了30、40年代外交史研究的不断

发展,并直接带动了近代外交史研究风气的转变。从这意义上说,《始末》不愧为中国近代官纂外交史料的典范。第二章讨论王氏父子与《清季外交史料》。王彦威以经世思想,感愤时局,王亮游历欧美,考察海外,忧念外交的重要,他们历经半个世纪编成的《清季外交史料》,是继三朝《始末》之后私人纂修的又一晚清史料巨制,其编述与《始末》相衔接,从而使得晚清近七十年的外交始末得以全貌呈现。赅博的史料,辅以近代科学的编辑方法,使其史学价值更加得以彰显。它既丰富了史料编例,规范了编纂程序,刺激了后来外交史料纂辑之风的兴起。《清季外交史料》不仅有力促进了外交知识的普及,而且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外交史研究获得重要突破的动力。第三章探讨近代外交史研究的开创者蒋廷黻的学术成就。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到了蒋廷黻,进入了一个变革的临界点。在外交史研究由传统向近代科学化转变之际,蒋氏为中国外交史做出了贡献,开风气之先。他以现代外交的基本原则,以开放的心态和思维,着重阐述近代世界普世的外交理念和思想,打破了传统狭隘的治学模式。而他在史学研究中始终服膺科学的方法论,以纵、横两方面的对比来论述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并将考证与义理相结合,探求历史真相。可以说,无论从史料搜求与整理层面,还是从研究理念与实践方面考量,他对中国近代外交史的研究都具有开拓和奠基意义。第四章阐述民国时期外交资料出版的新局面。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推进,在客观上需要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和补充,在三朝《始末》与《清季史料》之后,民国时期迎来了史料出版的新局面。故宫博物院以自己所藏,继续整理清朝官方档案;在“信守条约”方针指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篇一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个任务确实有很大不同但是又密切结合。 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前一个任务是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后一个任务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社会极度落后状况,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扩展资料: 中国共产党从一诞生起就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具体地说,就是肩负起了两大历史任务,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1912年全国曾出现过大大小小300多个政党和政治团体,但最终大都昙花一现,很快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到1930年代抗战前后,资产阶级中间派再度活跃,纷纷组党,在中国又形成了一个除国民党和共产党之外的第三大政治力量,它们希望走建立英美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第三条道路。 由于国民党的专制统治,不允许它们合法存在,最终它们转变态度,加入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阵营。而国共两党及其领导下的两大军事力量较量的结果是国民党和国民党军在大陆的彻底失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史 篇二 一、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二、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篇三 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首先进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与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

中国近代两大历史任务是

中国近代史两大任务 中国近代两大历史任务是: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巍巍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唯贤是举的尧舜禹唐,还是之后的专制封建,都逃不过这一定律。但是,毛主席曾经说过,要跳出这条历史的轨迹,那就必须解放老百姓,就必须让人民当家作主,当然,人民的丰衣足食也是极其关键的。于是乎,近代中国,就任务艰巨了。 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的。由于腐败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发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他们控制中国经济政治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有:中华民族与资本 - 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等等。在这些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基本上是在与中国封建主义结成同盟的条件下实现的。除了帝国主义割占的地区和直接管理的租界、租借地以外,它们主要是通过中国政府当局和各地的官僚、军阀来统治中国人民。 一般来说,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能够暂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这时,民族矛盾特别尖锐,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例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反帝运动,都有过这种情形。而当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主义统治特别残酷的时候,中国人民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同盟,而斗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例如,太平天国农民战

论近代中国爱国精神

论近代中国爱国精神 爱国主义传统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从先秦到明清的数千百年间,我国各族人民在保卫祖国、防止被外族侵略的过程中所锻造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其巨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始终维系着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意志和信念。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国门被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在此后的100多年中,中华儿女满怀爱国热情不断抗争、自救,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抗争篇 1840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大国,为了改变长期对华贸易的入超状态使中国成为其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主权等,中国已经丧失了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也发生了变化,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并且中国人民的斗争也转变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争取民族独立。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中国一步步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至完全确立。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的志士仁人正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挽救中华民族危亡。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甲午战争后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下发生的。这些斗争与探索,使中华民族燃烧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 二、自救探索篇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开始了自救运动。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无产阶级都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不同的主张和方案。 1、农民阶级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中国农业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民负担严重,群众斗争此起彼伏。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

中国近代史学术的研究新观点介绍

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的新观点介绍 关注学术研究动态,吸纳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知识,开拓视野,活跃史学思维,这是一个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 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史形成了以“八大事件”“三次革命高潮”为基本内容的结构体系,这一体系突出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突出了阶级斗争和进步势力的作用。但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忽视了历史的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一些新的理论范畴,如现代化理论、国家与社会的理论等引入史学研究,导致研究视角和评价标准的变化;历史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交叉,大大扩展了史学研究的内容,社会史、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经济史、军事史、城市史、人口史等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区域、社区、阶层、群体、基层组织、乡村社会、民众信仰等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出现。史学研究的深入,促使很多问题的认识发生新的变化。现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现代史》为对照,将有关问题介绍如下: 一、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取向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转换研究视角、更新研究理论、开拓研究方法,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研究的学术园地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运用现代化的视角、理论和方法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大量涌现。 1、运用现代化的视角、理论和方法作为历史研究的范式或主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所接受。有学者指出:“‘现代化’并不排斥‘革命’,但‘革命’显然不能涵盖现代化的全过程。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在于:它拓宽了史学家的视野与史学研究领域,并且将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成果融入史学,进一步实现了历史学的社会科学化和跨学科的研究,有利于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历史现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 有学者认为,用现代化史观考察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进程,不仅包纳了百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而且涵盖了像戊戌变法这样的改革运动和其他众多的社会变迁,这就比革命史观广泛的多,也比较接近历史的真实。 更有学者分析到:“如果就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而言,反帝反封建的改革和革命应该包含在现代化进程之中。这是因为,反帝是为了正确国家独立、建立平等的国际关系,以便合理地利用国外资源;反封建是为了争取民主、建立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更好地进行现代化的社会动员。所以,反帝反封建的改革和革命既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动力,也为现代化建设解决制度、道路问题,并扫除障碍。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分析改革和革命的现代化意义。” 从“范式”的角度看,“以现代化为中心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必须重新建立一个包括革命在内而不是排斥革命的新的综合分析框架,必须以现代生产力、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社会进步、国际性整合等综合标志对近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大变革给予新的客观定位。”“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自己的现代化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开始形成。理论的主要基点是:把以阶级斗争作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转变为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现代化作为世界历史进程的中心内容是从前现代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或大过渡)。从这个新视角来看,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发生的极为错综复杂的变革都是围绕着从传统向现代过渡这个中心主题进行的,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大趋势。有了这个中心主题,纲举目张,就不难探索近百年中国巨变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复杂线索。” 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海鹏先生指出:“近代中国的时代基调是革命,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的处理,区域发展,

论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论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论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 互关系 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首先进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与基础,为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进程扫清障碍;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历史的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近代中国,国破辱深,民不聊生,矛盾重重,各种问题相当严重。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首先以生产力作为切入点,而是从摧毁旧的国家政权,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入手,是因为如果不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帝国主义的不平等条约压在中国人民头上,这种“权中之权”使中国的民族工业欲振不兴,举步维艰,处于穷困潦倒的境地,而封建土地私有制,又使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难重重。这样就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实现工业化,国家的繁荣富强这个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因此,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首先解决政权问题。 马列主义理论向我们提示,革命的根本问题就是国家政权问题。只有推翻旧的反动政权,才能使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中挣脱出

关于中国近现代的两大历史任务的认识

关于中国近现代的两大历史任务的认识 王峥10125677 近代中国的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首先,必须完成的是球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而这又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曲折的历史,是中华人民抗击帝国主义的抗争史,更是一部不断抗争不断进步的血泪史。这场悲剧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自此,中国人面陷入了无尽的屈辱,无尽的痛苦之中。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被迫接受了世界的影响。然而,接踵而至的侵略者开始疯狂的向东方展开侵略,战争,死亡,割地,赔款,国家的主权变得越来越不完整,直至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国土变得千疮百孔,中国人民的生活民不聊生。 无数的仁人志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却也都一次次的失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事实证明,那些不出动封建根基的农民战争,改良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 对于中国的路线问题,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并尝试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证明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不能拯救中国,百日维新和戊戌变法失败了,证明任何形式的改良运动都不能救中国。辛亥革命失败了,证明资本阶级的革命也不能救中国。一系列的历史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一方面,中国的封建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封建社会历史长达两千年,封建势力为维护其统治地位,不允许发展资本主义。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中国的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勾结,决定了中国的资产阶级不能彻底的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唤醒了知识分子的新的希望。随着工人阶级登上世界舞台,中国共产党蓬勃发展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激烈的反抗。先后团结一致的进行了8年抗日战争,以及4年的国民解放战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于是,共产党决定走一条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符合中国的国情,符合生产那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社会发展的规律,而且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为中国人民选择这条道路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上,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巩固和加强连

论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

论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 摘要:近代中国社会严重的内忧外患促使中国人逐渐觉醒,是中国近代国家观念形成的条件。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大致经过了传统国家观念的打破、近代国家观念的产生及确立等阶段。它的形成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使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争回大量因不平等条约而丧失的国家主权;另一方面,使自由、民主和平等观念得到普及和被接受,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培养公民国家观念和爱国思想仍然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国家观念;中国近代;发展阶段;影响 一、传统国家观念的打破 封建时代,中国作为一个繁荣昌盛的东方大国,在人类历史上灿烂夺目、独领风骚,这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当时人们的国家观念:中国是天朝上国,其他国家均是藩属;中国带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再与他国贸易。对其他国际知之甚少,盲目自大。到了清朝,封建社会已走入穷途末路,面对西方的冲击,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但是历史的发展已不允许它继续照旧路走下去了。“与外界完全隔绝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时,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列强的侵略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也使人们对国家有了新的认识,传统的国家观念逐渐被打破。 二、近代国家观念的产生及确立 外敌的入侵,激起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从太平天国运动、反洋

教斗争到义和团运动,汇合成反帝爱国运动的巨流。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改良措施后,终于放弃挽救清政府,毅然选择了通过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的道路,最后,随着随着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轰然倒塌,中华民国的成立使自由民主的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国在国际上要求与他国地位平等,独立自主,享有主权,在国内要求各民族和睦相处,享受同等权利与自由的近代国家观念基本形成。 三、近代国家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在外敌的不断侵略中,人们的命运与国家命运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人们在抵御外侮、扞卫主权的过程中培养起了国家意识和爱国思想。中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争回大量因不平等条约而丧失的国家主权。自由、民主和平等观念在人们心中确立下来,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随着民族民主革命的发展逐渐孕育形成,并且反过来又促进了民族民主运动的进程。虽然这种国家观念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对国家的认识也有不正确的方面,但较之传统国家观念毕竟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具有了近代化的色彩与本质,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特点,表现了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发展与转变,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国内国际影响,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 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的高度契合,是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有学者指出,这门学科从 20 世纪初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当时的救亡需要而出现的,是直接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题而产生的。因此,虽然早在这门学科形成之初就存在着两种解释体系,即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在西方冲击下走向近代化历史的“近代化(现代化)体系”,和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过程的“革命史体系”。由于其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合拍、对近代史事的高度解释能力以及针对性极强的资治功能,“革命史范式”在长时期中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唯一范式。 80 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了实质性的社会转型,“此时的‘时代精神'已由激烈的‘革命'‘斗争'转向现代化追求……这就为从‘现代化'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百年中国的‘新范式'的出现和影响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先决条件”。这种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趋向,在 80 年代初就已出现,后逐渐扩大影响,并从理论上加以系统化,形成学派。从 90 年代中期开始,“革命史范式”(旧范式、革命史取向、革命史观)和“现代化范式”(新范式、现代化取向、现代化史观)的论辩反复展开,是近年来近代史学界少有的针对性强并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学术争论之一。笔者认为,两种范式的讨论对于拓展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于近代史研究中理论思维的深入,对于不同学术流派发现和纠正自身及对方的偏颇和不足,对于推动学术界的思想解放,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革命史范式” “革命史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 在这一理论框架中,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代的时代基调和主要内容,发生于近代一百多年来的阶级斗争、革命斗争被给予更多的关注。从革命的视角审视,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区域发展、少数民族问题、阶级斗争状况,无不或多或少与革命的进程、革命事业的成败相联系。一部中国近代史,如果抓住了这个基本线索,就能够顺藤摸瓜,理清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相反,如果忽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特殊性,将现代化视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或本质内容,说百年来的中国历史“其实是一场现代化史”,则证据不足,不符合历史事实。 持“革命史范式”的学者认为对方对自己的理解存在着误差甚至严重歪曲。革命史观,诚然是以革命为基调,为主线,为主要内容,但绝对没有把中国近代史仅仅看作是一场革命史,更不是“以农民战争为主线”。在“革命史范式”下所写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34278

答: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人众的矛侨,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而临着两大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妥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剥削的状况,必须首先进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才能为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前提与基础,为进?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历史农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人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前?个任务为后?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捉;后?个任务是前?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任务。两人任务是统?的,统?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补充:近代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经济之落后,政治之腐畋,国力之衰微,社会之混乱,人民之贫困,到了极点。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压迫和剥削。中华民族耍振兴,国家耍富强,人民要幸福,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首先“改变I口的社会形态、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血?的- 切社会的、政治的、持神的I口的建筑物,建立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生产关系以及竖立在其上面的?切社会的、政治的、精神的新的建筑物” {《毛泽东文集》第5卷,58贞,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只有这样,才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现代化、民主化的进程扫淸障碍: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历史的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近代中国,国破好深,民不聊生,矛厉重重,各种问题相当严重,近代中国的时代特点以及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质、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厉,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而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临着两大历史任务:富裕。 在两人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因此,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而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个历史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民族革命与民主革命的统-O 这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割。前?个任务为后?个任务扫淸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捉:后?个任务是前?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历史农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人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从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任务看,要改变民族压迫和人民受剝削的状况,必须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解决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问题;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任务来看,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和文化落后的状况,就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匸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解决生产力问题, 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首先以生产力作为切入点,而是从摧毁I口的国家政权,改变I口的生产关系入手,是因为如果不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帝国主义的不平等条约压在中国人民头上,这种“权中之权”使中国的民族工业欲振不兴,举步维艰,处于穷困潦倒的境地,而封建土地私有制,又使广人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难重重。这样就不能进行人规模的经济建设,实现工业化, 国家的繁荣富强这个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妥完成这-历史任务,就必须首先解决政权问题。 马列主义理论向我们提示,革命的根本问题就是国家政权问题。只有推翻|口的反动政权,才能使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中挣脱出来,获得民族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只有推翻I 口的反动政权,才能使中国人民从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翻身做主人,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政权,即人民民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