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一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和题总结

高一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和题总结

第六章

考点一: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①所有燃烧 ①铵盐与强碱反应

②中和反应 ②C 与H 2O 、CO 2的反应 ③活泼金属与酸、水反应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 ④H 2、CO 、C 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⑤缓慢氧化

考点二:化学反应过程热量变化

(1)微观角度(键能):

放热反应:吸收的能量E1<释放的能量E2 吸热反应:吸收的能量E1>释放的能量E2 (2)宏观角度(能量):

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注意:

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取决于部分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 ②一个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是否需要加热无关

总反应: Zn + 2H + = Zn 2+ + H 2↑

e - 反应物总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 能量 反应进程 吸收能量 能量

释放

能量

反应进程

反应物总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

吸收能量

释放能量

稀硫酸

负极:Zn 正极:Cu 现象:不断溶解 反应:氧化反应 电极方程式:Zn -2e - = Zn 2+ 现象: 有气泡产生 反应:还原反应 电极方程式:2H + + 2e - = H 2↑

外电路: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内电路:阳离子→正极;阴离子→负极

2.形成原电池的条件(两极一液一回路):

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碳棒)

②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回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3.氢氧燃料电池:

(1)酸性燃料电池:负极:2H2-4e-= 4H+ 正极:O2 +4e- + 4H+= 2H2O

(2)碱性燃料电池:负极:2H2 + 4OH- - 4e- = 4H2O 正极:O2 + 2H2O + 4e- = 4OH-

总反应:2H2 + O2 =2H2O

4.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为KOH)

负极:CH4+10OH--8e-=CO32-+7H2O 正极:2O2+4H2O+8e-=8OH-

总反应:CH4+2O2+2KOH=K2CO3+3H2O

练习:

1.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红磷和白磷完全燃烧生成P2O5(s)放出的热量相同

B.2Na+2H2O===2NaOH+H2,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有化学键断裂的是吸热过程,并且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B.NaOH和HCl反应

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D.CaCO3受热分解为CaO和CO2

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NaOH固体溶于水②炸药爆炸③食物因氧化而腐败④铝热反应⑤酸碱中和反应⑥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⑦盐酸溶液中插入打磨过的铝片

A.②③④⑤⑦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⑥⑦

4.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 、946kJ;形成1mol N–H键,会放出能量391kJ,在反应N2 + 3H22NH3中,每生成2mol NH3,()

A.放出92 kJ热量B.吸收92 kJ热量

C.放出209kJ热量D.吸收209kJ热量

5.反应M+Z→Q(ΔH>0)分两步进行:①M+Z→X(ΔH<0),②X→Q(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B.C.D.

6.把a、b、c、d四种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形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

c、d相连时,c溶解;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极上有大量气泡。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c>d>b B.c>a>b>d C.a>c>b>d D.c>a>d>b

7.燃料电池是目前正在探索的一种新型电池,现在已经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的基本反应是:x 极:O2(g) + 2H2O(l) + 4e-= 4OH-,y极:2H2(g) + 4OH-- 4e-= 4H2O(l) 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极为电池的负极B.x极附近溶液的pH值减小

C.y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流由y极流向x极

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反应Zn+2FeC13=ZnCl2+2FeCl2,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b电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

C.电子流动方向是a电极FeCl3溶液b电极

D.电池的正极材料可以选用石墨、铂电极,也可以用铜电极

9.由质量均为10 g 的铁片﹑铜片和足量的CuSO4溶液组成原电池装置,经过一段时间后,两电极的质量差变为12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片溶解了12 g B.导线中通过了0.2 mol 电子

C.铜片上析出了6 g Cu D.铜片溶解了6.4 g

10.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填写空格。

(1)碱性水溶液条件下纽扣式银锌电池的总反应为:Zn+Ag2O=2Ag+ZnO,则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

(2)FeCl3溶液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所用电极材料为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为___________,反应中Cl-移向___________(填“负极”或“正极”),FeCl3溶液发生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当线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参与反应的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供电装置,如图为乙烷燃料电

池原理示意图。

①乙烷通入的一极为电源的_______极,该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0.05molC2H6参与反应时,消耗的氧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___L。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课时基本概念一课过 知识点一焓变、热化学方程式 1.化学反应的实质与特征 2.焓变、反应热 (1)焓(H) 用于描述物质所具有能量的物理量。 (2)焓变(ΔH) ΔH=H(生成物)-H(反应物),单位kJ·mol-1。 (3)反应热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用符号Q表示,单位kJ·mol-1。 (4)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有:ΔH=Q p。 (5)反应热、活化能图示 ①在无催化剂的情况下,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ΔH=E1-E2。 ②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

3.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1)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 (3)常见的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的还有发光、放电等。 ②化学反应表现为吸热或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关系,而是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③化学反应表现为吸热或放热,与反应开始时是否需要加热无关。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C +O 2=====点燃 CO 2为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4.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 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书写步骤 知识点二燃烧热、中和热、能源1.燃烧热 2.中和热 (1)中和热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中和热的测定 ①装置

高一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和题总结

第六章 考点一: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①所有燃烧 ①铵盐与强碱反应 ②中和反应 ②C 与H 2O 、CO 2的反应 ③活泼金属与酸、水反应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 ④H 2、CO 、C 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⑤缓慢氧化 考点二:化学反应过程热量变化 (1)微观角度(键能): 放热反应:吸收的能量E1<释放的能量E2 吸热反应:吸收的能量E1>释放的能量E2 (2)宏观角度(能量): 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注意: 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不取决于部分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能量的相对大小。 ②一个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是否需要加热无关 总反应: Zn + 2H + = Zn 2+ + H 2↑ e - 反应物总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 能量 反应进程 吸收能量 能量 释放 能量 反应进程 反应物总能量 生成物总能量 吸收能量 释放能量 稀硫酸 负极:Zn 正极:Cu 现象:不断溶解 反应:氧化反应 电极方程式:Zn -2e - = Zn 2+ 现象: 有气泡产生 反应:还原反应 电极方程式:2H + + 2e - = H 2↑

外电路: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内电路:阳离子→正极;阴离子→负极 2.形成原电池的条件(两极一液一回路): 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碳棒) ②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回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3.氢氧燃料电池: (1)酸性燃料电池:负极:2H2-4e-= 4H+ 正极:O2 +4e- + 4H+= 2H2O (2)碱性燃料电池:负极:2H2 + 4OH- - 4e- = 4H2O 正极:O2 + 2H2O + 4e- = 4OH- 总反应:2H2 + O2 =2H2O 4.甲烷燃料电池:(电解质为KOH) 负极:CH4+10OH--8e-=CO32-+7H2O 正极:2O2+4H2O+8e-=8OH- 总反应:CH4+2O2+2KOH=K2CO3+3H2O 练习: 1.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红磷和白磷完全燃烧生成P2O5(s)放出的热量相同 B.2Na+2H2O===2NaOH+H2,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有化学键断裂的是吸热过程,并且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2.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B.NaOH和HCl反应 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D.CaCO3受热分解为CaO和CO2 3.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NaOH固体溶于水②炸药爆炸③食物因氧化而腐败④铝热反应⑤酸碱中和反应⑥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⑦盐酸溶液中插入打磨过的铝片 A.②③④⑤⑦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⑥⑦ 4.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 、946kJ;形成1mol N–H键,会放出能量391kJ,在反应N2 + 3H22NH3中,每生成2mol NH3,() A.放出92 kJ热量B.吸收92 kJ热量 C.放出209kJ热量D.吸收209kJ热量 5.反应M+Z→Q(ΔH>0)分两步进行:①M+Z→X(ΔH<0),②X→Q(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湖北黄冈中学高中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典型题(1)

湖北黄冈中学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典型题 一、选择题 1.直接煤一空气燃料电池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随着反应的进行,氧化物电解质的量不断减少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CO32--4e-=3CO2↑ C.电极X为负极,O2-向X极迁移 D.直接煤一空气燃料电池的能量效率比煤燃烧发电的能量效率高 【答案】A 【详解】 A、氧化物电解质的量不会减少,在电极Y上O2得到电子生成O2-不断在补充,故A错误; B、由原理图分析可知,其负极反应式为C+2CO32--4e-=3CO2↑,即B正确; C、原电池内部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C正确; D、直接煤一空气燃料电池是把化学直接转化为电能,而煤燃烧发电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电能,其中能量损耗较大,所以D正确。 正确答案为A。 2.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B.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反应 C.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比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多的反应 D.燃烧反应和中和反应 【答案】D 【分析】 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或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热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 A项,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A不选; B项,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为吸热反应,故B不选;

C 项,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比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多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 不选; D 项,可燃物的燃烧以及酸碱中和反应都属于放热反应,故D 可选; 故答案选D 。 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 2(g)+3Y 2(g)2Z(g),其中X 2、Y 2、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 -1、0.3 mol·L -1、0.2 mol·L -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 能是( )。 A .c(Z)=0.5 mol·L -1 B .c(Y 2)=0.5 mol·L -1 C .c(X 2)=0.2 mol·L -1 D .c(Y 2)=0.6 mol·L -1 【答案】B 【详解】 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假定完全反应,则: X 2(g )+3Y 2(g ) 2Z (g ) 起始量(mol/L ) 0.1 0.3 0.2 变化量(mol/L ) 0.1 0.3 0.2 平衡量(mol/L ) 0 0 0.4 若反应逆反应进行,假定完全反应,则: X 2(g )+3Y 2(g ) 2Z (g ) 起始量(mol/L ) 0.1 0.3 0.2 变化量(mol/L ) 0.1 0.3 0.2 平衡量(mol/L ) 0.2 0.6 0 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平衡时浓度范围为0<c (X 2)<0.2,0<c (Y 2)<0.6,0<c (Z )<0.4,B 正确、ACD 错误; 答案选B 。 【点晴】 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小于极限值,解答的关键是利用可逆反应的不完全性,运用极限假设法解答。 4.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且△H >0的是( ) A .铝片与稀H 2SO 4的反应 B .22Ba(OH)8H O ?与4NH Cl 的反应 C .灼热的木炭与CO 2的反应 D .甲烷在O 2中的燃烧反应 【答案】C 【详解】 A .铝片与稀H 2SO 4的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发生放出热量,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H <0,A 不符合题意; B .22Ba(OH)8H O ?与4NH Cl 反应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 不符合题意;

新教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总结

专题6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1) 第1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1) 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 (5) 微专题1 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图像题分析 (9)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 (10)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16) 第1课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6) 第2课时 化学电源 (20)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第1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基础知识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过程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者生成物浓度的增加(均取正值)来表示。 (3)计算:表达式为v =Δc Δt 或v =Δn V ·Δt 。 式中:Δc 为浓度的变化量,一般以mol·L -1为单位; Δt 为时间,一般以s 或min 为单位。 (4)常用单位:mol·L -1·s -1或mol·L -1·min -1。 2.规律 对于同一反应,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其比值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对于反应:m A(g)+n B(g)p C(g)+q D(g),v (A)∶v (B)∶v (C)∶v (D)=m ∶n ∶p ∶q 。 微点拨:(1)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涉及反应物、生成物等多种物质,因而定量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哪一种反应物或哪一种生成物来表示。 (2)无论是用某一反应物表示还是用某一生成物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都取正值,而且是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宁波市宁波中学(一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实验 装置 部分实验现象a极质量减小,b 极质量增加 b极有气体产生, c极无变化 d极溶解,c极有 气体产生 电流计指示,导线中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A.a>b>c>d B.b>c>d>a C.d>a>b>c D.a>b>d>c 2.5.6 g铁粉与100 mL 1mol/L的稀盐酸反应时,为了使反应平缓进行且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①NaOH溶液②改用200mL 0.5mol/L的盐酸③加NaCl溶液 ④CuSO4固体⑤加CH3COONa固体⑥加NH4Cl固体 A.②③⑤B.②⑤⑥C.①②⑥D.①②⑤ 3.N2O和CO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Pt2O+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为:N2O(g)+CO(g)CO2(g)+N2(g)ΔH,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如图1所示,能量变化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2可知ΔH=ΔH1+ΔH2=ΔE2-ΔE1 B.反应中加入Pt2O+可使反应的焓变减小 C.由图2可知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1molN2O和1molCO的总能量小于1molCO2和1molN2的总能量 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选 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目的

A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显紫 红色 证明溶液中含有I- B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少量氯水,然后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 血红色 证明溶液中含有 Fe2+ C在盛有漂白粉的试管中滴入70%的硫酸,立刻产生黄绿色气体证明硫酸具有还原性 D 将3 LSO2和1 LO2混合通过灼热的V2O5充分反应,产物先通 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 验证SO2与O2的 反应为可逆反应. A.A B.B C.C D.D 5.已知:①S(g) +O2(g)= SO2(g) △H1②S(s)+O2(g)=SO2(g) △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全部为热能 B.相同条件下,1 mol S(s) 比l mol S(g) 燃烧更剧烈 C.两个过程的能量变化可用下图表示,△H1<△H2<0 D.两个反应中反应物的总键能都比生成物的总键能小 6.对丙烷进行溴代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得到如下结果: 2CH3CH2CH3+Br2 127 −−−−→ 光,℃ CH3CH2CH2Br(3%)+CH3CHBrCH3(97%)+2HBr 已知:正丙基结构简式CH3CH2CH2-、异丙基结构简式(CH3)2CH-,反应机理中链转移决速步为RH+Br·→R·+HBr,其反应势能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 1 - 第1课时化学反应与热能.......................................................................................... - 1 - 第2课时化学反应与电能.......................................................................................... - 4 -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 9 - 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 - 9 - 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 13 - 微专题4控制变量法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 18 - 微专题5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图像分析............................................................. - 20 - 实验活动6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 22 - 实验活动7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 23 -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课时化学反应与热能 一、化学反应与热能 1.实验探究 (1)向Mg与稀盐酸反应的溶液中插入温度计,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将20 g Ba(OH)2·8 H2O晶体粉末与10 g NH4Cl晶体混合放入烧杯中,将烧杯放在滴有几滴水的木片上。用玻璃棒快速搅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时用玻璃片盖上烧杯,用手触摸杯壁下部感觉冰凉,烧杯与木片间有结冰现象,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2.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如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燃烧反应,中和反应等。 (2)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有的化学反应需要加热,该反应是否为吸热反应?有的化学反应在常温下能够进行,该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提示:都不一定;原因是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

上海第一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含解析)

一、选择题 1.过量铁与少量稀硫酸反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适量NaCl溶液B.加入适量的水 C.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D.再加入少量稀硫酸 2.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 2AgCl+ Mg =Mg2++ 2Ag+2Cl-。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Mg为电池的正极B.负极反应为AgCl+e-=Ag+Cl- C.Cl-移向负极D.电流由镁电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 3.5.6 g铁粉与100 mL 1mol/L的稀盐酸反应时,为了使反应平缓进行且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①NaOH溶液②改用200mL 0.5mol/L的盐酸③加NaCl溶液 ④CuSO4固体⑤加CH3COONa固体⑥加NH4Cl固体 A.②③⑤B.②⑤⑥C.①②⑥D.①②⑤ 4.三元电池成为2019年我国电动汽车的新能源,其充电时总反应为:LiNi x Co y Mn z O2+ 6C(石墨)=Li1-a Ni x Co y Mn z O2+Li a C6,其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两极之间有一个允许特定的离子X通过的隔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允许离子X通过的隔膜属于阴离子交换膜 B.充电时,A为阴极,Li+被氧化 C.可从无法充电的废旧电池的石墨电极中回收金属锂 D.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Li1-a Ni x Co y Mn z O2+aLi++ae-=LiNi x Co y Mn z O2 5.“盐水动力”玩具车的电池以镁片、活性炭为电极,向极板上滴加食盐水后电池便可工作,电池反应为2Mg+O2+2H2O=2Mg(OH)2。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镁片作为正极 B.食盐水作为电解质溶液

高中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讲化学能与热能 考点1焓变与反应热 一、焓变与反应热 1.焓变: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其符号为ΔH,单位是kJ/mol。 2.反应热: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二、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反应特点 (1)从能量高低的角度分析 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吸收的热量; 对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放出的热量。 (2)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 2.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的水解反应、Ba(OH)2·8H2O和NH4Cl反应、C与H2O(g)反应、C 与CO2反应。 (2)放热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 考点2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表示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如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表示25 ℃、101 kPa时,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量。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写-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标-标出各物质的聚集状态和反应时的温度、压强| 注-注明ΔH的正负号、数值和单位 4.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六注意” 考点3燃烧热、中和热及能源 1.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比较 “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稳定氧化物,如C→CO2(g),H→H2O(l),S→SO2(g)等。

2.中和热的测定 (1)装置(请在横线上填写仪器名称) (2)计算公式 ΔH =-(m 1+m 2)·c ·(t 2-t 1)n ×10-3kJ ·mol - 1 t 1为起始温度,t 2为终止温度,m 1、m 2为酸、碱溶液的质量(单位为g),c 为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4.18 J·g - 1·℃- 1),n 为参加反应的酸或碱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3.能源 考点4 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一、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反应热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根据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可以计算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根据一定量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计算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换算成1 mol 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热效应,也可以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二、利用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差计算 ΔH =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 若反应物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E 1,生成物新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E 2,则反应的ΔH =E 1-E 2。 三、利用盖斯定律计算 1.盖斯定律是指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采用以下五个步骤就能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1)写:写出目标方程式(题目中要求书写的热化学方程式),配平。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解析(1)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归纳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1mol X 气体跟a mol Y 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 (g ) + aY (g ) bZ (g ),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 的转化率为50% 。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 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3/4,则a 和b 的数值可能是 A .a=l ,b=2 B .a=2,b=1 C .a=2,b=2 D .a=3,b=2 【答案】D 【分析】 1mol X 气体跟a mol Y 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 (g )+a Y (g )⇌b Z (g )。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 的转化率为50%.而且,在同温同压下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之比和气体体积成反比即和气体物质的量成反比,讨论分析判断得到a 、b 的取值。 【详解】 X (g )+a Y (g )⇌b Z (g )。 起始量(mol ) 1 a 0 变化量(mol ) 0.5 0.5a 0.5b 平衡量(mol ) 0.5 0.5a 0.5b 依据在同温同压下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之比和气体体积成反比即和气体物质的量成反比,在同温同压下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3 4 ,即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是反应前气体物质的量 3 4 ,则得到;(0.5+0.5a+0.5b ):(1+a )=3:4,计算得到:2b=a+1,依据选项中的取值分析判断,a=3,b=2符合计算关系。 故选D 。 2.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22NO g O g 2NO g −−→+←−− ,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正反应生成NO 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 2的速率 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 .反应容器中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答案】A 【详解】 A .正反应生成NO 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 2的速率之比等于2:1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符合题意,A 正确; B .NO 为无色,NO 2为红棕色,当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NO 2的浓度不变,即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符合题意,B 错误; C .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中的压强不断变化,当容器中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不符合题意,C 错误;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 A .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 2H 6(g )+7O 2(g )=4CO 2(g )+6H 2O (g )ΔH =-1560.8kJ·mol -1 B .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C .正戊烷的燃烧热大于3531.3kJ·mol -1 D .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答案】C 【详解】 A .根据乙烷燃烧热的含义:完全燃烧1mol 乙烷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会放出1560.8KJ 的热量,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C 2H 6(g )+7O 2(g )=4CO 2(g )+6H 2O (l )△H=-3121.6kJ/mol ,故A 错误; B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异丁烷的燃烧热比正丁烷的燃烧热小,则异丁烷的能量低,即热稳定性为正丁烷<异丁烷,故B 错误; C .正戊烷和2-甲基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由表格中正丁烷、异丁烷的燃烧热比较可知,则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支链多的燃烧热小,则正丁烷的燃烧热大于2-甲基丁烷,即正戊烷的燃烧热大约在3540KJ/mol 左右,且大于3531.3KJ/mol ,故C 正确; D .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热越少,即n 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少,氢的数目越大燃烧放热越多,故D 错误; 故答案为C 。 2.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22NO g O g 2NO g −−→+←−− ,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正反应生成NO 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 2的速率 B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 .反应容器中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答案】A

高一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2mol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能量484kJ ,且氧气中1molO=O 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 ,水蒸气中1molH-O 键形成时放出能量463kJ ,则氢气中1molH-H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 .920kJ B .557kJ C .436kJ D .188kJ 【答案】C 【详解】 根据题意2mol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能量484kJ ,2H 2(g)+O 2(g)=2H 2O(g) ΔH= -484 kJ/mol ,设1mol H-H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x ,则ΔH= -484 = 2x + 496 - 463×4,解得x = 436,故C 正确; 故答案为C 。 【点睛】 反应热ΔH=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减去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若差值小于0,为放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 2.对于反应aA+bB =dD+eE ,该化学反应速率定义为v = ()v A a = ()v B b = ()v D d = ()v E e 。式中 v (X)指物质X=(X=A 、B 、C 、D)的反应速率,a 、b 、d 、e 是化学计量数。298k 时,测得溶液中的反应H 2O 2+2HI =2H 2O+I 2在不同浓度时化学反应速率v 见下表: A .实验1、2中,22(H O )v 相等 B .将浓度均为-10.200mol L ⋅的22H O 溶液和HI 溶液等体积混合,则 -110.0304mol L s v -=⋅⋅ C .v 与“HI 和22H O 浓度的乘积”的比值为常数 D .实验4中,反应5s 后22H O 浓度减少了10.0760mol L -⋅ 【答案】C 【详解】 A .实验2中c (HI)>实验1中c (HI),故实验2的v (H 2O 2)大于实验1,故A 项说法错误; B .将浓度均为0.200 mol•L -1的H 2O 2溶液和HI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 (H 2O 2)=c (HI)=0.100mol•L -1,则v =0.00760 mol•L -1•s -1,故B 项说法错误;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及练习题

一、选择题 1.H2能在Cl2中燃烧生成 HCl,HCl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为H2和Cl2。图为H2、Cl2和HCl 三者相互转化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 1 放热B.过程 2 吸热C.过程 3 放热D.过程 4 放热 【答案】C 【详解】 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其中键断裂吸热,键形成放热,图中过程1是吸热过程,过程2是放热过程,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是放热过程,而氯化氢的分解是吸热过程,故答案为C。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 2(g)+3Y2(g)2Z(g),其中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c(Z)=0.5 mol·L-1B.c(Y2)=0.5 mol·L-1 C.c(X2)=0.2 mol·L-1D.c(Y2)=0.6 mol·L-1 【答案】B 【详解】 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假定完全反应,则: X 2(g)+3Y2(g)2Z(g) 起始量(mol/L) 0.1 0.3 0.2 变化量(mol/L) 0.1 0.3 0.2 平衡量(mol/L) 0 0 0.4 若反应逆反应进行,假定完全反应,则: X 2(g)+3Y2(g)2Z(g) 起始量(mol/L) 0.1 0.3 0.2 变化量(mol/L) 0.1 0.3 0.2 平衡量(mol/L) 0.2 0.6 0 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平衡时浓度范围为0<c(X2)<0.2,0<c (Y2)<0.6,0<c(Z)<0.4,B正确、ACD错误; 答案选B。 【点晴】 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

高一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高一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 化合物燃烧热/kJ·mol- 1 化合物 燃烧热/kJ·mol- 1 甲烷890.3正丁烷2878.0 乙烷1560.8异丁烷2869.6 丙烷2221.52-甲基丁烷3531.3 A.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g)ΔH=-1560.8kJ·mol-1 B.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C.正戊烷的燃烧热大于3531.3kJ·mol-1 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答案】C 【详解】 A.根据乙烷燃烧热的含义:完全燃烧1mol乙烷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会放出1560.8KJ 的热量,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l)△H=- 3121.6kJ/mol,故A错误; B.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异丁烷的燃烧热比正丁烷的燃烧热小,则异丁烷的能量低,即热稳定性为正丁烷<异丁烷,故B错误; C.正戊烷和2-甲基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由表格中正丁烷、异丁烷的燃烧热比较可知,则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支链多的燃烧热小,则正丁烷的燃烧热大于2-甲基丁烷,即正戊烷的燃烧热大约在3540KJ/mol左右,且大于3531.3KJ/mol,故C正确; D.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热越少,即n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少,氢的数目越大燃烧放热越多,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B.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反应 C.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比化学键生成放出的热量多的反应

高中化学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一定条件下,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 + 3Y(g)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 mol/L、c2 mol/L、c3 mol/L(c1、c2、c3均大于0),当反应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08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c1:c2 = 1:3 B.当4v(X)正= v(Y)逆时,该反应还在向正反应方向建立平衡 C.c1可能为0.1 D.X、Y的转化率相等 【答案】B 【分析】 在化学反应中,若反应物的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由于反应过程中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反应物的平衡量之比必然也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种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相等。 【详解】 由题中信息可知,当反应达平衡时X、Y的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X、Y的平衡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其起始量之比一定也等于1:3, A和D正确;因为有起始投料与平衡量相同的可能,所以C正确;当4v(X)正= v(Y)逆时,因为3v(X)正= v(Y)正,所以v(Y) 逆> v(Y) 正 ,该反应还在向逆反应方向建立平衡,B不正确,选B。 2.对于可逆反应 4NH3+5O2⇌4NO+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时,4v(O2)正=5v(NO)逆 B.达到平衡状态后,NH3、O2、NO、H2O(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4:6 C.达到平衡状态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反应速率增大 D.若单位时间生成 xmolNO 的同时,消耗 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A 【详解】 A.达到平衡时,4v(O2)正=5v(NO)逆,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选项A正确; B.到达平衡时,反应混合物的物质的量关系与起始投入量及转化率有关,达到化学平衡时, NH3、O2、NO、H2O(g)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为4∶5∶4∶6,选项B错误; C.达到平衡状态时,若增加容器体积,相当于减小压强,则反应速率减小,选项C错误; D.若单位时间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都是指正反应速率,无法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 1.425℃时,在两个1L 密闭容器中分别发生化学反应,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①中t 0时,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B .图①中0t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图②中的可逆反应为2HI(g)H 2(g)+I 2(g) D .图①②中,当c(HI)=3.16mol/L 时,两容器中的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B 【分析】 图①中0t 时,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此时还未达到平衡;由图②可知该图表示的可逆反应为()()()222HI g H g I g +,当浓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详解】 A .图①中0t 时,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由于体系恒容,所以三者的物质的量也相等,故A 项正确; B .图①中0t 时,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但0t 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发生改变,即0t 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B 项错误; C .由图②可知,该图表示的可逆反应为() ()()222HI g H g I g +,故C 项正确; D .图①、②中,当()HI 3.16mol /L c =时,两容器中的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故D 项正确; 故答案选:B 。 2.原电池是化学电源的雏形。关于如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C.锌片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答案】B 【分析】 Zn、Cu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中,锌为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铜为正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内电路中阳离子移向正极Cu,阴离子移向负极Zn,据此解答。 【详解】 Zn、Cu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中,锌为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铜为正极,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A错误; B. Zn、Cu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中,锌为负极,铜为正极,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故B正确; C. Zn、Cu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中,锌为负极,铜为正极,负极上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故C错误; D. 原电池中,铜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3.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指针指向M,由此判断下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组合是( ) M N P A锌铜稀硫酸溶液 B铜铁稀盐酸溶液 C银锌硝酸银溶液 D锌铁硝酸铁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C 【点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