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交换原理课程设计--T-S-T交换网络设计

交换原理课程设计--T-S-T交换网络设计

交换原理课程设计--T-S-T交换网络设计
交换原理课程设计--T-S-T交换网络设计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前言 (3)

第一章 T-S-T网络基本原理 (4)

1.1 T接线器的简介及工作原理 (4)

1.2S接线器的简介及工作原理 (6)

1.3 T-S-T网络的工作原理 (10)

1.4 T-S-T网络的工作过程 (11)

第二章硬件介绍 (12)

2.1 单片机AT89C51简介 (12)

2.2 时分交换芯片MT8980介绍 (14)

2.3 空分交换芯片MT8816介绍 (16)

2.4 锁存器74HC573简介 (19)

第三章 T-S-T网络总体设计及结果分析 (20)

3.1 T-S-T网络硬件设计 (20)

3.2 程序的结果分析 (21)

3.3 T-S-T网络软件设计 (22)

第四章 T-S-T网络性能分析 (25)

4.1 T-S-T阻塞的概率计算 (25)

4.2 T-S-T网络的容量 (25)

4.3 T-S-T网络的不足和改进 (25)

总结及心得体会 (26)

参考文献 (27)

摘要

T-S-T交换网络在程控数字交换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容量的大小,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交换能力及系统的可靠性。程控用户交换机用于集团内部,可以实现内部的通话服务,并可以方便地组建各种专用网。通过添加汇接功能也可以与公用电话网(PSTN)接通。用户交换机与电信系统内的局用交换机的任务不同,其设计方案与技术指标也不相同。MT8980 是用于数据或语音交换的专用芯片,文章介绍了利用该芯片实现小型程控交换的设计方案,讨论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指出了MT8980 与CPU 的接口设计,以及对MT8980的程序控制。

并对交换技术作了简单介绍, 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利用MT8980和MT8816 ,实现T-S-T 交换网络的设计方案, 介绍了交小型T-S-T的数字交换机软件系统设计的核心部分。

关键词:TST网络,AT89C51,MT8980,MT8816,74HC573

前言

近20 年的时间里, 随着半导体材料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传输技术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电话交换系统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廉价、快捷、优质、可靠, 不仅能交换话音, 还能够交换数据或图像等多种综合业务的通用性的通信组网设备。

程控电话交换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用户间话路的接续,它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 话路设备与控制设备。数字交换网络是程控交换系统中一种规模可缩放的大容量数字交换部件,目前在交换局中运行的程控数字交换系统,其数字交换网络主要采用复制式T-S-T型时分交换,在实现上通常采用专用通信芯片。对时分交换网络,信道由时隙构成。交换单元内部通常采用T-S-T型接线器结构。T-S-T 型接线器主要有话音存储器和控制存储器及一些控制电路组成,其交换工作方式有两种:顺序写入\控制读出和控制写入\顺序读出。对于单T接线器实现的交换网络,对每个时隙的存取需要一个读周期时间和一个写周期时间,因此其可交换的最大时隙数目与存储器的读写周期时间有关,随着交换容量的增大,对存储器的读写速度要求更高。由于通信专用芯片成本较高,并且对大容量的交换网络实现更为困难,因此导致交换网络成本高,设计复杂,程控交换机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有机结合的产物。

先进的硬件与日臻完美的软件综合于一体,赋予程控交换机以众多的功能和特点,使它与机电交换机相比,特点是: 体积小,重量轻, 功耗低, 节省费用;能提供许多新的用户服务性能,如缩位拨号、叫醒业务、呼叫转移等等;工作稳定, 维护管理方便, 可靠性高;灵活性大,为适应交换机外部条件的变化,增加的新业务往往只要改变软件就能满足不同外部条件需要,便于采用公共信道信号系统,不但可以提高呼叫接续的速度和提供更多服务性能,而且还能提高通信质量。

第一章T-S-T网络基本原理

1.1 T接线器的简介及工作原理

空间接线器用来完成对传送同步时分复用信号的不同复用线之间的交换功能,而不能改变其时隙位置,可简称为S接线器。而对同步时分复用信号来说,用户信息固定在某个时隙里传送,一个时隙就对应一条话路。因此,对用户信息的交换就是对时隙里内容的交换,即时隙交换。可以说,同步时分复用信号交换实现的关键是时隙交换,时间接线器用来完成在一条复用线上时隙交换的基本功能,可以简称为T接线器。

图1.1 空间接线器

从结构上看,空间接线器由电子交叉矩阵和控制存储器(CM)构成,图1所示为基于两种控制方式的空间接线器。

它包括一个4×4的电子交叉矩阵和对应的控制存储器。4×4的交叉矩阵有4条输入复用线和4条输出复用线,每条复用线上传送由若干个时隙组成的同步时分复用信号,任一条输入复用线可以选通任一条输出复用线。这里我们说成复用线,而不一定是一套32路的PCM 系统,是因为实际上还要将各个PCM系统进一步复用,使一条复用线上具有更多的时隙,以更高的码率进入电子交叉矩阵,从而提高性能。因为每条复用线上具有若干个时隙,也即每条复用线上传送了若干个用户的信息,所以,输入复用线与输出复用线应在某一个指定时隙接通。例如,第1条输入复用线的第1个时隙可以选通第2个输出复用线的第1个时隙,它的第2个时隙可能选通第3条输出复用线的第2个时隙,它的第3个时隙可能选通第1条输出复用线的第3个时隙,等等。所以说,空间接线器不进行时隙交换,而仅仅实现同一时隙

的空间交换。当然,对应于一定出入线的各个交叉点是按复用时隙而高速工作;而在这个意义上,空间接线器是以时分方式工作的。

图1.2 电子交叉矩阵

各个交叉点在哪些时隙应闭合,在哪些时隙应断开,这决定于处理机通过控制存储器所完成的选择功能。如图1(a)所示,对应于每条入线有一个控制存储器(CM),用于控制该入线上每个时隙接通哪一条出线。控制存储器的地址对应时隙号,其内容为该时隙所应接通的出线编号,所以其容量等于每一条复用线上时隙数,每个存储单元的字长,即比特数则决定于出线地址编号的二进制码位数。例如,若交叉矩阵是32×32,每条复用线有512个时隙,则应有32个控制存储器,每个控制存储器有512个存储单元,每个单元的字长为5比特,可选择32条出线。

图1(b)与(a)基本相同,不同的是这时每个控制存储器对应一条出线,用于控制该出线在每个时隙接通哪一条入线。所以,控制存储器的地址仍对应时隙号,其内容为该时隙所应接通的入线编号,字长为入线地址编号的二进制码位数。电子交叉矩阵在不同时隙闭合和断开,要求其开关速度极快,所以它不是普通的开关,通常,它是电子选择器组成的。电子选择器也是一种多路选择交换器,只不过,其控制信号来源于控制存储器。

图1(b)中的4×4电子交叉矩阵的构成可以表示为图2。由图可知,4×4电子交叉矩阵可采用4片4选1的选择芯片,各负责一条输出复用线。每片的4条输入复用线按输入线号复接起来,形成4条输入复用线。4个控制存储器对应4条出线,每个控制存储器内存储2

个入线地址,并输出至相应选择器作为控制信号。选择器的选通端决定选择器是否工作,以免选择器将控制存储器无输入误认为输出0,而将此时的入线与出线0接通。

1.2 S接线器的简介及工作原理

结构上,时间接线器采用缓冲存储器暂存话音的数字信息,并用控制读出或控制写入的方法来实现时隙交换,因此,时间接线器主要由话音存储器(SM)和控制存储器(CM)构成,如图3所示。其中,话音存储器和控制存储器都采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构成。

话音存储器用来暂存数字编码的话音信息。每个话路时隙有8位编码,故话音存储器的每个单元应至少具有8比特。话音存储器的容量,也就是所含的单元数应等于输入复用线上的时隙数,假定输入复用线上有512个时隙,则话音存储器要有512个单元。

控制存储器的容量通常等于话音存储器的容量,每个单元所存储的内容是由处理机控制写入的。在图3中,控制存储器的输出控制话音存储器的读出地址。如果要将话音存储器输入TS49的内容a在TS58中输出,可在控制存储器的第58单元中写入49。

现在来观察完成时隙交换的过程。各个输入时隙的信息在时钟控制下,依次写入话音存储器的各个单元,时隙1的内容写入第1个存储单元,时隙2的内容写入第2个存储单元,以此类推。控制存储器在时钟控制下依次读出各单元内容,读至第58单元时(对应于话音存储器输出TS58),其内容49用于控制话音存储器在输出TS58读出第49单元的内容,从而完成了所需的时隙交换。

输入时隙选定了输出时隙后,由处理机控制写入控制存储器的内容在整个通话期间是保持不变的。于是,每一帧都重复以上的读写过程,输入TS49的话音信息,在每一帧中都在TS58中输出,直到通话终止。

图1.3 S接线器工作原理

显然,控制存储器每单元的比特数决定于话音存储器的单元数,也就是决定于复用线上的时隙数。应该注意到,每个输入时隙都对应着话音存储器的一个单元数,这意味着由空间位置的划分而实现时隙交换,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接线器带有空分的性质,是按空分方式工作。

S接线器工作原理方面,参考图1,空间接线器有两种工作方式,是按照存储器配置的不同而划分的。

①按输入线配置的称为输入控制方式(见图1(a))

②按输出线配置的称为输出控制方式(见图1(b))

在图1(a)中,第1个存储器第7单元由处理机控制写入了2。第7单元对应于第7个时隙,当每帧的第7个时隙到达时,读出第7单元中的2,表示在第7个时隙应将第1条入线与第2条出线接通,也就是第1条入线与第2个出线的交叉点在第7时隙中应该接通。

在图1(b)中,如果仍然要使第1输入线与第2输出线在第7时隙接通,应由处理机第2个控制存储器的第7单元写入输入线号码1,然后,在第7个时隙到达时,读出第7单元中的1,控制第2条出线与第1条入线的交叉点在第7时隙接通。

在同步时分复用信号的每一帧期间,所有控制存储器的各单元的内容依次读出,控制矩阵中各个交叉点的通断。输出控制方式有一个优点:某一输入线上的某一个时隙的内容可以同时在几条输出线上输出,即具有同步和广播功能。例如,在4个控制存储器的第K个单元中都写入了输入线号码i,使得输入线i的第K个时隙中的内容同时在输出线1~4上输出,而

在输入控制方式时,若在多个控制存储器的相同单元中写入相同的内容,只会造成重接或出线冲突,这对于正常的通话是不允许的。

T接线器工作原理方面就控制存储器对话音存储器的控制而言,可有两种控制方式:

①顺序写入,控制输出,简称“输出控制”。

②控制写入,顺序写出,简称“输入控制”。

图1.4 T接线器的工作方式

图4(a)所示为输出控制方式,即话音存储器的写入是由时钟脉冲控制按顺序进行,而其读出要受控制存储器的控制,由控制存储器提供写出地址。控制存储器则只有一种工作方式,它所提供的读出地址是由处理机控制写入,按顺序读出的。例如,当有时隙内容a需要从时隙i交换到时隙j时,在话音存储器的第i个单元顺序写入内容a,由处理机控制在控制存储器的第j个单元写入地址i作为话音存储器的输出地址。当第j个时隙到达时,从控制存储器中去取出输出地址i,从话音存储器第i个单元中取出内容a输出,完成交换。

图4(b)所示为输入控制方式,即话音存储器是控制写入,顺序读出的,其工作原理与输出控制方式相似,不同之处不过是控制存储器用于控制话音存储器的写入。当第i个输入时隙到达时,由于控制存储器第i个单元写入的内容是j,作为话音存储器的写入地址,就使得第i个输入时隙中的话音信息写入话音存储器的第j个单元。当第j个时隙到达时,话音存储器按顺序读出内容a,完成交换。实际上,在一个时钟脉冲周期内,由RAM构成的话音存

储器和控制存储器都要完成写入和读出两个动作,这是由RAM本身提供的读、写控制线控制,在时钟脉冲的正、负半周分别完成的。

特别的是,T接线器还存在时延。时间接线器的容量等于话音存储器的容量及控制存储器的容量,也即等于输入复用线上的时隙数,一个输入N路复用信号的时间接线器就相当于一个N×N交换单元。因此,增加N就可以增加交换单元的容量。当然,在输入复用信号帧长确定时,N越大,存储器读、写数据的速度就要越快,所以,N的增加是有限制的。

若单路信号的速率为v,采用的存储器为双向数据总线,数据总线的宽度(即每次存储数据的比特数)B比特,需要时间t,则有下述关系成立:

2×N×v=B÷t

由上式可知,增加时间接线器的容量的方法包括:

①使用快速的存储器。这相当于减少上式中的t;

②增加存储器数据总线的宽度,即增加上式中的B;

③使用单项数据总线的存储器。这相当于去掉上式中的因子2。

因为经过时间接线器进行的是时隙交换,所以每个时隙的信号都会在存储器中产生大小不等的时延。同步时分复用信号经过一个时间接线器的时延包括:

①信号进行串并交换时的时延。这项延时与存储器的数据总线宽度成正比。因此,在通过增加存储器数据总线的宽度来增加时间接线器容量时,也同时增加了信号经过时间接线器的时延。

②在存储器中的时延。因为时隙互换的关系,所以每个时隙的信号在经过存储器后都会有大小不等的延迟。延迟最小的情况发生在一个时隙的信号在写入存储器后立即被读出时,延迟最大的情况发生在一个时隙的信号在写入存储器后要等待一帧后才可读出时。

因为有各种各样可能的时隙互换方式,所以时间接线器需要等到一帧中各时隙的信号都到齐后才能输出,假设时间接线器在一帧各时隙的信号都到齐后经过τ时间后开始输出,则信号经过时间接线器的平均时延为:

T=τ+NW

其中,N是每帧中的时隙数,W是一个时隙的时间长度。

但应注意,各时隙中的单路信号经过的时延各不相同。

1.3 T-S-T网络的工作原理

图1.5 T-S-T工作原理图

T-S-T是三级交换网络,两侧为T接线器,中间一级为S接线器,S级的出入线数决定于两侧T接线器的数量。第1级T接线器:负责输入母线的时隙交换。S接线器:负责母线之间的空间交换。第2级T接线器:负责输出母线的时隙交换。因为采用两个T级,可充分利用时分接线器成本低和无阻塞的特点,并利用S级扩大容量,使他具有成本低,阻塞率小和路由寻找简单等特点。

这种数字交换网引入了空分级S,改善了话务的疏散功能,并通过扩大S级的输入母线和输出母线,将多个时分接线器连接起来,大幅度提高了交换网的容量。图中S级之前的称为前T级,S级之后的称为后T级。TST交换网络有8 条输入PCM复用线, 每条接至一个T接线器, 有8 条输出PCM复用线从输出侧T接线器接出。T接线器的数量为输入(8) + 输出(8) 。中间一级为S接线器, 交叉点矩阵为8×8。假定每条输入或输出PCM复用线上的复用度为32, 即32个时隙, 则所有T接线器的容量应有32 个单元, 每一级的控制存储器的单元也应有32个。TST交换网络中的T接线器有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是输入T接线器采用“顺序写入, 控制读出”方式, 输出T 接线器采用“控制写入, 顺序读出”方式; 另一种控制方式是输入T接线器输出采用“控制写入, 顺序读出”方式, 输出T接线器采用“顺序写入, 控制读出”方式。中间S接线器采用输入控制和输出控制两种方式均可.这里S级的容量为8X8,即有8组输入母线和8组输出母线,分

别可接8个前T级和8个后T级。

为减少选路次数,简化控制,可使两个方向的内部时隙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通常可相差半帧,俗称反相法,即:

设:Nf=一帧的时隙数, Na=A到B方向的内部时隙数, Nb=B到A方向的内部时隙数

则: Nb= Na +Nf/2

TST网络完全无阻塞的条件:m(内部时隙数)=2n(输入时隙数)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A所在的同一组T级网络中前T级和后T级使用同一个控制存储器来控制,但两者最高位是倒相关系,同样的方法,用户B所属的T级网络也是采用的同一个控制存储器来控制,只需要将最高位反相后送给后T级。这样在电路上大大的简化了控制电路的复杂程度。

1.4 T-S-T网络的工作过程

A B的交换:将用户A的话音信息的PCM编码由交换网络的上行通路HW1的TS1,交换到用户B占用的下行通路HW3的TS3,交换网络的内部时隙选用ITS2。为完成这个交换,计算机在呼叫建立时将初级T接线器的控制存储器的CMA1(1)的值设为2,将第一个S接线器S1的控制存储器CMC2(2)的设为1,将第二个S接线器S2的控制存储器CMC32(2)的内容设为2,将次级T接线器的控制存储器的CMB1(3)的内容设为2。

网络中初级T接线器采用控制输入,顺序输出方式,上行通路传送来的用户A的信息被写如其话音存储器SMA1(2),在时隙2时被读出并送到输出端,也就是S1的输入线HW1的ITS2。由于S1采用输出控制方式,S1的控制存储器CMC2(2)的值为1,所以S1的输入线HW1与输出线HW2在时隙2时连通。S1的输出线HW2也是S2的输入线。因为S2采用输出控制方式且S2的控制存储器CMC3(2)的内容为2,所以S2的输入线HW2与输出线HW3在时隙2时接通。S2的输出线HW3又为次级T接线器的输入线,由于次级T接线器采用顺序输入,控制输出方式,并且次级T接线器的CMB1(3)的值为2,因此用户A的话音信息被交换到了HW3的TS3,网络完成了规定的交换。

B A的交换:将用户B的话音信息的PCM编码从交换网络的上行通路HW3的TS3交换到A所占用的下行通路的HW1的TS1。其内部时隙ITS的选用常采用反相法来确定。采用反相法时,两个通路的内部时隙相差半帧,用公式表示为Y=(X+n/2) mod n 式中,Y为反向通路的内部时隙号,X为正向通路的内部时隙号,n为每帧的时隙数(即复用度),在本网络的示例中,Y=(X+n/2) mod n =(2+32/2)mod 32=18。反向通路的交换过程与与正向通路完全类似,不在赘述。

第二章硬件介绍

2.1单片机AT89C51简介

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图2.1 AT89C51引脚图

1.主要特性:

·8031 CPU与MCS-51 兼容· 全静态工作:0Hz-24KHz

· 4K字节可编程FLASH存储器(寿命:1000写/擦循环)

· 三级程序存储器保密锁定· 128*8位内部RAM

· 32条可编程I/O线· 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6个中断源· 可编程串行通道

· 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

· 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2.管脚说明:

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当P1口的管

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摘挂机检验原理与设计分析 学号:2 学生姓名:刘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指导教师: 2016年12 月17 日

目录 一、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二、设计目的··································································· 三、设计内容和目的···························································· 四、源代码····································································· 五、结果····································································· 六、心得······································································

一、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现代交换原理》课程知识,进行现代通信网交换技术相关的课题设计研究与分析,掌握现代通信网交换节点所采用的技术,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方法。 2、教学要求 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出发,在实验室现代程控交换原理实验箱或者计算机上进行现代通信网交换技术相关的课题设计研究与分析。掌握相关课题的工作原理,深入研究相关课题系统组成及程序设计与分析 (1)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原理分析透彻,技术实现方案合理可靠; (2)按照现代交换原理相关研究课题技术的原理及系统组成,完成从理论分析、系统软硬件组成、程序设计,调试及功能分析的全过程。 二、设计目的 摘挂机检测实验用来考查学生对摘挂机检测原理的掌握情况。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 1、设计原理 设用户在挂机状态时扫描输出为“0”,用户在摘机状态时扫描输出为“1”,摘挂机扫描程序的执行周期为200ms,那么摘机识别,就是在200ms的周期性扫描中找到从“0”到“1”的变化点,挂机识别就是在200ms的周期性扫描中找到从“1”到“0”的变化点,该原理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 二、电路设计框图及系统概述 (4) 三、各单元电路的原理及功能说明 (8) 四、波形仿真过程及结果分析 (11) 五、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七、元器件列表 (14)

一、设计任务书 1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研究内容 现代通信网由三大部分构成,分别是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其中交换设备是整个通信网的核心,它的基本功能是实现将连接到交换设备的所有信号进行汇集、转发和分配,从而完成信息的交换。电路交换是在电话网络中使用的一种交换技术,而数字程控交换机是电路交换机的典型代表。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简易数字交换网络,在通信系统原理实验箱的硬件基础上,完成类似PCM系统有关的时隙内容在时间位置上的搬移,即时隙交换。研究意义 现代交换技术理论课上,我们对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等进行了系统学习,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数字交换网络实现时隙的交换,不仅可以让我们从实践中加深对交换思想理论的理解,还能让我们对数字电路和元件以及通信原理的有关内容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通过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我们可以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整合与统一,加强对仿真软件的掌握程度,对我们课程理论学习能力以及实验操作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培养了我们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2 设计原理及设计要求 设计原理 在PCM30/32路数字传输系统中,每个样值均编8位码,一帧分为32个时隙,通常用TS0~TS31来表示,其中30个时隙用于30路话音业务。TS0为帧定位时隙,用于接收分路做帧同步用。TS16时隙用于信令信号传输,完成信令的接续。TS1~TS15以及TS17~TS31s时隙用于话音业务,分别对应第1路到第15路和第16路到第30路话音信号。 在通信系统原理实验箱中,信道传输上采用了类似TDM的传输方式、定长组帧、帧定位码和信息格式。实验电路设计了一帧共含有4个时隙,分别用TS0~TS3表示,每个时隙含8比特码,依次为帧同步时隙、话路时隙、开关信号时隙和M序列时隙。四个时隙复合成一个256kbps数据流,在同一信道上传输。 另一方面,数字交换实质上就是把与PCM系统有关的时隙内容在时间位置上进行搬移,因此数字交换也叫时隙交换。时间接线器可以完成同一条母线不同时隙之间的交换,工作方式有输入控制和输出控制方式两种。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数字交换电路,具体要通过设计数字电路,实现对帧同步时隙的定位检测,并通过控制端控制实现话路时隙、开关时隙和

企业网络规划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doc

一.工程概况 公司有一栋独立大楼,高4层,每层面积2000平方米。由研发技术部(成员60人,分成硬件(25)和软件(35)2大部门)、生产部(主要产品是手持电子产品,110人,管理人员10人)和市场部(30个销售,10个工程师)组成。还有一般企业都有的后勤部门和财务部门等。公司管理层组成:董事会,1个总经理,3个副总经理。3个总监。 二.需求分析 1. 用户需求 公司网络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层为市场部和后勤部; 2层为生产部; 3层为研发技术部; 4层为公司内部管理人员办公室和财务部。 (2). 公司内部的计算机间采用公司内部的电子邮件系统和IM(即时通讯) 系统联系。 (3). 公司内部网络与Interner之间采用100M光纤接入。 (4). 公司内部架设Web服务器,对Internet提供公司的形象和电子商务服 务。 (5). 财务部可以访问财务数据服务器,其他部门不能访问财务数据服务器。 (6). 为保证安全,Internet与公司内部网络间应该采用防护措施,防止外界 对内部网络未经授权的访问。 2.稳定可靠需求 现代企业的网络应具有更全面的可靠性设计,以实现网络通信的实时畅通,保障企业生产运营的正常进行。随着企业各种业务应用逐渐转移到计算机网络上来,网络通信的无中断运行已经成为保证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关键。现代大型企业网络在可靠性设计方面主要应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1)、设备的可靠性设计:不仅要考察网络设备是否实现了关键部件的冗余

备份,还要从网络设备整体设计架构、处理引擎种类等多方面去考察。 (2)、业务的可靠性设计:网络设备在故障倒换过程中,是否对业务的正常运行有影响。 (3)、链路的可靠性设计:以太网的链路安全来自于多路径选择,所以在企业网络建设时,要考虑网络设备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链路自愈手段,以及快速重路由协议的支持。 三.网络系统设计规划 1. 网络设计总体要求 灵活性:系统具有较高的适应变化的能力。当用户的物理位置发生变化时可以在非常简便的调整下重新连接;布线系统且具有一定的扩展能力。 实用性:系统具有低成本、使用方便、简单、易扩展的特点。布线系统应在满足各种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材料成本;布线系统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扩展的特点。 可扩展性:网络结构和系统结构模块化,易于扩充,适应未来发展。 高可靠性:网络建设应立足于现有成熟的技术,具有高可靠性,并考虑主干设备的备份 2. 网络IP地址规划及VLAN划分 企业网计划使用私有的C类IP地址。IP地址分配原则如下:集团使用IPv4地址方案。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某校园专用网设计方案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1122103 学号: 姓名:谭君 指导老师:何璘琳 2013年12月13日 ??一设计目的及要求 校园网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校园网不仅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而且为学校未来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之能够适合信息时代的要求。校园网络的建设及其与Internet的互联,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假设学校有四个部门: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共100台主机。各部门的计算机分配如表: 部门计算机数量(台)24口交换机(台) 学生宿舍40 2 教师宿舍10 1 办公楼20 1 教学楼10 1 图书馆20 1 二设计分析 校园网不只是涉及技术方面,而是包括网络设施、应用平台、信息资源、专业应用、人员素质等众多成份的综合化以及信息化教学环境系统。因此,在总体上如何筹划、组织网络建设和开发应用的设计思想是校园网建设中的最重要的问题。

总体设计是校园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程蓝图,是搞好校园网建设的核心任务。进行校园网总体设计,首先是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弄清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明确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其次,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Intranet服务类型,进而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第三是确定网络拓朴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第四,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如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第五,规划安排校园网建设的实施步骤。 三绘制拓扑结构图 四详细步骤 1 拓扑图如上 2 设备选型 路由器:3台 交换机:8台 PC机:100台 电缆线:若干米 网钳:一把 测网器:一个 3 综合布线系统 布线系统是网络实现的基础,选择时应主要以带宽和数据传输速率为衡量标准,同时考虑其发展余地、投资费用、安装质量及二次开发成本。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它由许多部件组成,主要有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气保护设施等,由这些部件构造各种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布线系统,它应该能支持话音、图形、图像、数据多媒体、安全监控、传感等各种信息的传输,支持UTP、光纤、STP、同轴电缆等各种传输载体,支持多用户、多类型产品的应用,支持高速网络的应用,为校园网通信系统提供有力支撑系统硬件。 另外校园网硬件设备中还包括服务器、PC机、大容量存储设备和投影仪、电视墙、摄像机等。在建设校园网的过程中应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性能与价格的硬件

小型程控交换机课程设计

湖南文理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系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07102班 学生姓名:贺伶燕 指导教师:王立 完成时间:2010年6月24号 报告成绩:

小型程控交换机的设计

目录 摘要 (4) Abstract (5) 第一章小型程控交换机的整体设计 (6) 1.1 程控交换机的简介 (6) 1.2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6) 1.3 各模块的功能分析 (6) 1.3.1用户接口电路 (6) 1.3.2语音处理单元 (7) 1.3.3交换网络和中心控制单元 (7) 第二章核心模块——交换网络的介绍 (9) 2.1交换网络的一般结构和工作原理 (9) 2.1.1时间交换单元 (9) 2.1.2空间交换单元 (11) 第三章基于MT8980的交换网络的具体设计与实现 (13) 3.1交换芯片——MT8980 (13) 3.1.1 MT8980的管脚说明 (13) 3.1.2 MT8980的功能说明 (14) 3.2控制单元——AT89S51 (15) 3.2.1 AT89S51的管脚说明 (15) 3.3 MT8980与AT89S51的连接 (16) 3.4 基于MT8089的交换网络实现原理 (17)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附录 MT8980与AT89S51的连线图 (21)

摘要 程控交换机采用了数字通信、微电子、计算机等技术,能提供多种电信业务,适应通信网向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的要求,是当前通信网特别是电话网中应用的交换系统的主体。而专用交换机很多时候造价太高或功能太强大造成浪费,解决这问题的途径就是小型程控交换机。其成本低、易改造、线路利用率高,在综合业务数字网中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型程控交换机的整体结构和简单的工作过程,然后重点对交换网络的设计和实现进行了阐述,即MT8980交换芯片的工作原理和AT89S51单片机对该交换芯片的控制过程,并给出了相应的芯片引脚连线图。 关键词:程控交换;交换网络;MT8980;AT89S51

现代交换原理时分复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时分复用与时分交换原理 学号:201420130530 学生姓名:叶礼鹏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1421303 指导教师:涂其远 2016年12 月16日

目录 第一章基本原理................................................................. 1.1 时分复用................................................................ 1.2时分交换................................................................. 第二章各模块功能及工作原理分析................................................. 2.1 MT8980引脚功能.......................................................... 2.2用MT8980实现时分交换.................................................... 第三章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课设总结.................................................................

第一章基本原理 1.1 时分复用 时分复用TDM是采用同一物理连接的不同时段来传输不同的信号,也能达到多路传输的目的。时分多路复用以时间作为信号分割的参量,故必须使各路信号在时间轴上互不重叠。时分多路复用适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由于信道的位传输率超过每一路信号的数据传输率,因此可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片段轮换地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单独占用,在规定的时间内,多个数字信号都可按要求传输到达,从而也实现了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 时分复用是建立在抽样定理基础上的,因为抽样定理使连续的基带信号有可能被在时间上离散出现的抽样脉冲所代替。这样,当抽样脉冲占据较短时间时,在抽样脉冲之间就留出了时间空隙。利用这些空隙便可以传输其他信号的抽样值,因此,就可能用一条信道同时传送若干个基带信号,并且每一个抽样值占用的时间越短,能够传输的路数也就越多。此外,时分复用通信系统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多路信号的汇合与分路都是数字电路,简单、可靠;二是时分复用通信系统对非线性失真的要求比较低。然而,时分复用系统对信道中时钟相位抖动及接收端与发送端的时钟同步问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谓同步是指接收端能正确地从数据流中识别各路序号。为此,必须在每帧内加上标志信号(即帧同步信号),它可以是一组特定的码组,也可以是特定宽度的脉冲。 在实际通信系统中还必须传递信令以建立通信连接,如传送电话通信中的占线、摘机与挂机信号以及振铃信号等信令。上述所有信号都是时间分割,按某种固定方式排列起来,称为帧结构。采用时分复用的数字通信系统,在国际上已逐步建立其标准。原则上是把一定路数电话语音复合成一个标准数据流(称为基群),然后再把基群数据流采用同步或准同步数字复接技术,汇合成更高速的数据信号,复接后的序列中按传输速率不同,分别成为一次群、二次群、三次群、四次群等等。

《程控交换原理》练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1×20=20分) 时分接线器在输出控制方式中CM单元里填写的是话音信号在SM上的读出地址;在输入控制方式中CM单元里填写的是话音信号在SM上的写入地址。 对程控交换机的运行软件的要求是实时性、并行性和不间断性。 用户摘挂机识别的扫描周期为100-200ms,扫描结果若是∧LL=1表示 SCN 摘机。 输入控制工作方式的T接线器的话音存储器是按_顺序读出方式工作的。PCM32系统中,每帧时长为125μs。 时间接线器主要由话音存储器和控制存储器(CM)两部分组成。 在程控数字交换机中,程序划分为故障级、周期级和基本级3个执行级别,其中故障级程序的执行优先级最高。 二、选择题:(1×20=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入下表格内) 1.在PCM系统中,抽样频率(d) A 300hz B500hz C800hz D8000hz 2.若每条HW线均为PCM基群(8端),则HW2TS5位于复用线上的TSX,其中X=(c) A74B73C42D41 3.程控交换机的控制系统由(c)组成。 A.处理机、交换网络、输入/输出接口 B.处理机、交换网络、存储器 C.处理机、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

D.处理机、交换网络、中继接口 4.在基本级、周期级、故障级这三种任务中,(c)优先执行的级别最高。A.基本级B.周期级C.故障级 5.对DTMF双音频号码的扫描周期是(b) A.8ms B.16ms C.96ms D.200ms 6.用户接中电路物七项功能用英文缩写字母可表示为(a)A.BORSCHT B.BOXSCTC.BURSCPTD.BORSKHT 9.以下程序中,(b)属于交换机的时钟级程序。 A.摘机处理(基本级) B.摘机识别 C.号码分析(基本级) D.号码处理(基本级) 12.摘、挂机扫描程序是(b)程序。 A.基本级B.时钟级C.进程级D.故障级 13.在交换机软件中优先级最高的程序是(a) A、故障级程序 B、信令接收及处理程序 C、分析程序 D、时钟级程序 15.在交换机软件中优先级最高的程序是(a) A、故障级程序 B、信令接收及处理程序 C、分析程序 D、时钟级程序 19.程控交换机中时钟中断可以被(c)中断插入。 A.I/O B.基本级 C.故障 D.异常

程控交换原理A卷

《程控交换原理》A卷 一、选择题(2×20=40分) 1.在PCM系统中,抽样频率(d) A300hz B500hz C800hz D8000hz 2.若每条HW线均为PCM基群,则HW2TS5位于复用线上的TSX,其中X=(c)A74 B73 C42 D41 3.程控交换机的控制系统由(c)组成。 A.处理机、交换网络、输入/输出接口 B.处理机、交换网络、存储器 C.处理机、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 D. 处理机、交换网络、中继接口 4.在基本级、周期级、故障级这三种任务中,(c)优先执行的级别最高。 A.基本级 B.周期级 C.故障级 5.对DTMF双音频号码的扫描周期是(b) A.8ms B.16ms C.96ms D.200ms 6.用户接中电路物七项功能用英文缩写字母可表示为(a) A.BORSCHT B.BOXSCT C.BURSCPT D.BORSKHT 7.扫描监视的目的是收集(a)状态的变化。 A.用户线回路 B.信号设备 C.I/O接口 8.铃流和信号音都是(c)发送的信令。 A.用户话机向用户话机B.用户话机向交换机 C.交换机向用户话机 D.交换机向交换机 9.以下程序中,(b)属于交换机的时钟级程序。 A.摘机处理 B.摘机识别 C.号码分析 D.号码处理 10.在程控交换机中,NO.7信令的第一级的功能由(a)完成。 A.硬件B.软件C.固件D.A、B、C都可以 11.在交换系统中,去话分析利用(d)作为索引来检索主叫用户数据。 A.用户线类别B.呼出权限C.电话号码D.设备码 12.摘、挂机扫描程序是(b)程序。 A.基本级B.时钟级C.进程级D.故障级 13.在交换机软件中优先级最高的程序是(a) A、故障级程序 B、信令接收及处理程序 C、分析程序 D、时钟级程序 14.设从A局(发端长活局)至E局(终端长话局))需经三级转接(B、C、D局),主叫为普通用户,被叫号码为02345678,当MFC信令采用端到端的传送方式时,A局向C局发的号码是(a) A、023 B 、0232 C、023234 D、023******* 15.在交换机软件中优先级最高的程序是(a) A、故障级程序 B、信令接收及处理程序 C、分析程序 D、时钟级程序 16.No.7信令系统的第一级可由(b)实现。 A.软件 B.硬件 C.软件和硬件 D.数据和程序

时分交换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程控交换原理时分交换(mt8980)实验网络工程网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教学中心 2014年 5 月 5 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程控时分交换网络的基本原理; 2.了解mt8980芯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理解时分交换原理,利用时分交换网络进行两部电话单机通话,记录工作过程。 三、实验步骤 1.在关电的情况下,确认发送增益跳线k301、k401等均设置为1-2相连左侧;交换网络接口插上“时分mt8980”交换模块,保管好其它模块; 2.打开实验箱右侧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系统开始工作; 3.通过薄膜开关将交换工作方式设置在“时分mt8980”进行实验; 4.以电话a、电话b为例,分别接上电话单机; 5.四路数字电话用户的pcm编码输出测试点,即时分网络输入信号; tp304:电话a的pcm编码输出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2; tp404:电话b的pcm编码输出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3; tp504:电话c的pcm编码输出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4; tp604:电话d的pcm编码输出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5; 四路数字电话用户的pcm译码输入测试点,即时分网络输出信号。 tp305:电话a的pcm译码输入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2; tp405:电话b的pcm译码输入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3; tp505:电话c的pcm译码输入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4; tp605:电话d的pcm译码输入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5。 注意:现每个pcm收发测试点测得的波形已是时分复用后波形,测量时注意对比各路pcm 数据输出的同步时隙脉冲。 6.双踪示波器同时测试tp304、tp405两点或tp305、tp404两点,是否有波形,按键说话时是否有变化; 7.示波器两探头放在tp304、tp405两点上。电话a摘机,拨号49,同时观察示波器,哪个探头能测到波形; 8.两路电话用户间的正常呼叫,两路电话正常通话。此时,按键或说话,同时观察示波器,哪个探头测到的波形,波形是否一样; 9.更换其它电话呼叫组合,根据步骤5中列出的测量点说明,验证时分交换网络mt8980的工作情况; 10.测试波形时,注意时隙脉冲与数据的时隙位置对比,时隙脉冲与时隙脉冲的位置对比,数据与数据的对比。 四、实验结果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程控交换与通信网系:三系 学生姓名: 班级:11通信工程1班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江晓明 开课时间: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第一天 老师通过现场设备讲解,让我们理解C&C08交换机的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 一、认识实验平台 CC08交换机是采用全数字三级控制方式。语音信号在整个过程中在实现全数字化。同时为满足对模拟信号认识的要求,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配置模拟中继板。本实验平台由如下六大部分组成:BAM后管理服务器、主控框、时钟框、中继框、用户框、实验用终端。 二、认识单板 C&C08MPU主处理机板 C&C08MPU是B型机平台所用的主控板,主控板是SM模块的核心控制部件,主要用于处理SM模块的各种业务,完成对主控框内其它单板的控制。 三、认识软件 C&C08的软件结构 C&C08的软件系统主要由主机(前台)软件和终端OAM(后台)软件两大部分构成, 主机软件是指运行于交换机主处理机的软件,它采用自顶而下和分层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思想,主要由操作系统、通信处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呼叫处理模块、信令处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维护管理模块等七部分组成。其中,操作系统为主机软件的内核,属系统级程序;其他软件模块则为基于操作系统之上的应用级程序。 若从虚拟机的概念出发,可将C&C08的主机软件分为多个级别,较低级别的软件模块同硬件平台相关联,较高级别的软件模块则独立于具体的硬件环境,各软件模块之间的通信由操作系统中的消息包管理程序负责完成。整个主机软件的层次结构如下图1-1所示。

图1-1 四.电话跟踪 点击“维护”-》“跟踪”-》“接续动态跟踪”,跟踪事例如下:1.电话为5550023呼叫5550022 图1-2接续动态跟踪(一)

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交换系统的基本组成。 2、熟悉程控交换实验系统的连接,电话交换过程。 二.实验内容 1、从总体上初步熟悉两部电话单机用空分交换方式进行通话。 2、初步建立程控交换实验系统及电话交换、中继接续通信的概念。 三.实验仪器:LT-CK-02E程控实验箱一台,电话机两部,数字示波器一台 四、实验步骤 1、打开交流电源开关,电源输入电路加电,电源发光指示二极管亮。 2、用数字万用表测量TP12、TP1 3、TP1 4、TP1 5、TP16的电压值; 3、按一下薄膜输入开关“开始”键,进入显示菜单状态。 4、熟悉菜单的主要工作状态,分“人工交换”,“空分交换”,“数字时分交换”三种工作方式。 5、以“空分交换”方式为例,对“甲方一路”与“乙方一路”正常呼叫,熟悉信令程控交换与话音信号通信交换的全过程。 6、呼叫时,甲方一路电话号码初始值设置为:8700,甲方二路初始值设置为:8701。乙方一路电话号码初始值设置为:8600,乙方二路初始值设置为:8601。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初步了解了LT-CK-02E程控实验箱的使用方法,各个观测点的位置,以及电话交换过程,为下面的实验操作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实验二信令信号的产生与观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的几种信令信号音和铃流发生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过程。 2、熟悉这些信号音和铃流信号的技术要求。 二.实验内容 1、用万用表测量各测量点拨号音、忙音、回铃音及铃流控制信号的电压。 2、用示波器测量各测量点拨号音、忙音、回铃音及铃流控制信号的波形。 3、各测量点说明如下: TP05:回铃音信号 TP06:铃流信号音信号 TP10:拨号音信号 TP11:忙音信号 三.实验仪器:LT-CK-02E程控实验箱一台,电话机两部,数字示波器一台 四.实验步骤 1、将四部电话机水晶头连接到程控交换实验箱的电话机插座中,打开交流电源开关,任选一种实验项目进行实验。 2、在甲方第一话路接上用户单机,按照正常呼叫程序方式,测量各点波形。 五.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LT-CK-02E程控实验箱的了解,实验操作过程中,由于对数字示波器的使用并不是太熟悉,以及实验所用的器件问题,刚开始未能成功调试出所需要的波形,后来多次重复调试终于出现了回铃音、拨号音、忙音的波形,通过波形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了三种信令信号音的特点。

交换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 实践教学 *******************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0年春季学期 交换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 DSN网络设计 专业班级: 07级通信工程(3)班 姓名: 陈晓莉 学号: 07250312 指导教师: 薛建彬 成绩:

中文摘要 数字交换机的话路系统有数字交换网络和各种终端设备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各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通路和实现交换机与外部环境的相互配合。数字交换机采用程控时分交换技术,传输和交换的是PCM化的数字信息。 数字交换网络是数字交换的核心,交换机的容量主要取决于交换网络的大小和处理机系统的呼叫处理能力。数字交换网络处于系统结构的中心,它为各种终端模块提供接续通路,也为终端处理单元和辅助处理单元中的微处理机之间传递控制信息提供通路。 本课程设计掌握DSE的工作原理和DSN的组网规则,熟练运用基本设计方法进行系统设计,实现5万用户(话务量:0.02爱尔兰/用户)的电信级DSN网络图纸设计。 关键字:DSN;DSE;话务量

目录 前言................................................................ - 1 - 第1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 2 - 1.1 目的及意义................................................... - 2 - 1.2 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 2 - 1.3 内容和要求................................................... - 2 - 第2章数字交换单元(DSE)............................................ - 3 - 2.1 DSE的结构.................................................... - 3 - 2.2 交换机内帧格式、信道字和选择命令.............................. - 5 - 2.3 DSE的工作原理................................................. - 7 - 第3章数字交换网络(DSN)............................................ - 9 - 3.1 DSN的结构..................................................... - 9 - 3.2 DSN的工作原理................................................ - 11 - 第4章 DSN网络设计.................................................. - 13 - 4.1 总体硬件系统................................................. - 13 - 4.2 数字交换机的接口............................................. - 15 - 4.3 DSN的扩充................................................... - 17 - 参考文献............................................................. - 19 - 总结................................................................ - 20 -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镇原中学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通信工程072班 学号:200709115 姓名:慕博

镇原中学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目录 第1章、系统分析 1.1建设校园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网络设计思想及原则; 1.2.1系统问题与用户需求 1.2.2校园网建网要求 1.2.3校园网建网原则 第2章、网络设计方案及设备选择 2.1交大校园网的设计需求; 2.2网络设计方案说明; 2.2.1校园主干网技术的选择 2.2.2中心机房设计 2.2.3网络拓扑结构 2.3设备的比较及选择; 2.4网络拓扑图。 第3章、网络系统报价 3.1路由器主要参数及价格 3.2交换机主要参数及价格

3.3防火墙主要参数及价格 3.4服务器主要参数及价格 3.5网络设计综合报价 第4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1章系统分析 1.1建设校园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下,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如今,不仅计算机已经和网络紧密结合,整个社会都不可能脱离网络而存在。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主流,人们对网络的认识也随着网络应用的逐渐普及而迅速改变。在不久的将来,网络必将成为和电话一样通用的工具,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近年来,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不断向着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信息交流网络化、信息管理数据库化、信息服务电子化方向发展。形象化、交互性的教学以及海量的教学资源,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学校管理和辅助教学、科研活动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同时学校网络承载着多样的网络应用:网络下载、视频点播、网络聊天、专项课题研究、网络化教学,校园网络的建设势在必得。 校园网的建设是利用各种先进、成熟的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采用统一的网络协议(TCP/IP),建设一个可实现各种综合网络应用的高速计算机网络系统,将各系、办

通信工程综合设计教学大纲

《通信工程综合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和实践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在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通信网络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培养学生进行通信网络实验的基本技能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和工程 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为以后从事专业学习及毕业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门课的先修课是:《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通信网络》。 二、课程目标 1.知道《通信工程综合设计》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相关概念、方法和课程设计文档的撰写格式。 3.学会灵活运用一些具体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4.对学生数据结构知识的全面综合训练,把书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 今后软件开发工作所需的动手实践能力,包括问题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用户界面的 设计、程序设计时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以及一整套软件工作规范的训练和团体协作精 神的培养。 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对通信系统中所涉及的用户接口技术、本地交换技术、语 音编码技术、信道接口技术、信道同步技术、信号复接技术、中继接口技术、信道传 输技术等电路在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有一个完整全面了解。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 般涵义表述如下:

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内容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与技术能说明和解释。 掌握———是指能运用已理解的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通信系统设计原理。 学会———是指能运用这些知识从事科研、产品开发、运营、生产与管理等工作。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表 教学内容知道理解掌握学会 1.通信系统常用信道特性测量 1白噪声特性测量√瑞利衰落信道特性测试与仿真2√莱斯衰落信道特性测量与仿真3√二径衰落信道特性测量与仿真4√非线性信道、硬限幅信道特性测量5√√光纤传输系统实验6 2.电信交换与接入 1程控交换与常用编码技术√2系统同步实验无线传输/软件无线电实3无线通信常用传输技卫星通信常用传输技移动通信常用调制方通信系统综合实4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用户接口技本地交换技语音编码技 信道接口技信道同步技术信号复接技中继接口技术信道传输技二次开发实5 四、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 通信工程综合设计是通信工程专业选修课,是通信课程的重要实践课程。一般情况 下,安排连续的一周或分散在一个学期在实验室完成。具体课时安排可视实验室的实验 条件灵活安排,也可依据学生兴趣分组安排,如下: 课时安排及教学方法表

程控交换原理综述报告

综述报告 一、程控交换机的发展史——从人工交换到自动交换 “交换机”是一个舶来词,源自英文“Switch,原意是“开关”,我国技术界在引入这个词汇时,翻译为“交换”。 第一个研究发明自动电话的人是一个名叫阿尔蒙.B.史端乔的美国人,他是美国堪萨斯城一家殡仪馆的老板。他发觉,电话局的话务员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常常把他的生意电话接到他的竞争者那里,使他的多笔生意因此丢掉。为此他大力恼火,发誓要发明一种不要话务员接线的自动接线设备。从1889年到1891年,他潜心研究一种能自动接线的交换机,结果他成功了。1891年3月10日,他获得了发明“步进制自动电话接线器”的专利权。1892年11月3日,用史端乔发明的接线器制成的“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拉波特城投入使用,这便是世界上第一个自动电话局。从此,电话通信跨入了一个新时代。但是自动电话的大踏步发展是在20世纪。到20世纪20年代,世界上还只有15%的电话是自动电话。随着自动电话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到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已有77%的电话是自动电话了。 史端乔发明的自动电话交换机的制式,为什么叫做“步进制”?这是因为它是靠电话用户拨号脉冲直接控制交换机的机械作一步一步动作的。例如,用户拨号“1”,发出一个脉冲,这个脉冲使接线器中的电磁铁吸动一次,接线器就向前动作一步。用户拨号码“2”,就发出两个脉冲,使电磁铁吸动两次,接线器就向前动作两步,余类推。所以,这种交换机就叫做“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 1919年,瑞典的电话工程师帕尔姆格伦和贝塔兰德发明了一种自动接线器,叫做“纵横制接线器”,并申请了专利。1929年,瑞典松兹瓦尔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型纵横制电话局,拥有3500个用户。 “纵横制”的名称来自纵横接线器的构造,它由一些纵棒、横棒和电磁装置构成,控制通过电磁装置的电流可吸动相关的纵棒和横棒动作,使得纵棒和横棒在某个交叉点接触,从而实现接线的工作。 电信通信按传送信号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大类。电话是模拟通信,因为传送说话声音的电信号是“模仿”说话人的声音变化的;而电报是数字通信,因为它传送的是只有“有”和“无”两种状态的脉冲组合信号。

现代交换原理实验报告(钟联坪)概要

课程名称:现代交换原理实验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6班 学号 3113003072 姓名钟联坪 2015 年11 月30 日

实验一: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 一.实验目的: 全面了解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及实验操作方法 二.实验要求: 1.从总体上初步熟悉两部电话单机用空分交换方式进行 通话。 2.初步建立程控交换实验系统及电话交换,中继通信的概 念。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程控交换实验箱,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打开交流电源开关,电源输出电路加电,电源发光指 示二极管亮。 2.按一下薄膜输入开关“复位”键,进行显示菜单状态。 3.熟悉菜单主要工作状态,分“人工交换”,“空分交换”, “数字时分交换”三种工作方式。 4.以“”方式为例,对“”与“”正常呼叫,熟悉信令 程控交换与语音信号通信交换全过程。 5.呼叫时,甲方一路电话号码设置为48,乙方一路设置 为68,甲方二路设置为49,乙方二路设置为69. 五:实验报告要求: 总结交换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程控交换机实质上是采用计算机进行“存储程序控制”的交换机,它将各种控制功能与方法编成程序,存入存储器,利用对外部状态的扫描数据和存储程序来控制,管理整个交换系统的工作。六:思考题: 程控交换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1)数字交换网络。 2)接口。 3)信令设备。 4)控制系统。 实验二:用户接口模块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全面了解用户线接口电路功能(BORST)的作用及其实 现方法。 2.通过对用户模块电路PBL 387 10电路的学习与实验, 进一步加深对BORST功能的理解。 二:实验要求: 1.了解用户模块PBL 387 10的主要性能与特点。 2.熟悉用PBL 387 10组成的用户线接口电路。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程控交换实验箱,双综示波器。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信息工程学院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多区域OSPF配置与NAT技术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10级姓名:卜晓燕学号: 12 完成时间: 2012 年 6 月 16 日 指导教师:李红卫

二、主要研究内容 OSPF: IETF为了满足建造越来越大基于IP网络的需要,形成了一个工作组,专门用于开发开放式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以便用在大型、异构的IP网络中。新的路由协议已经取得一些成功的一系列私人的、和生产商相关的、最短路径优先(SPF)路由协议为基础,在市场上广泛使用。包括OSPF在内,所有的SPF路由协议基于一个数学算法—Dijkstra算法。这个算法能使路由选择基于链路-状态,而不是距离向量。OSPF由IETF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发,OSPF是SPF类路由协议中的开放式版本。 链路是路由器接口的另一种说法,因此OSPF也称为接口状态路由协议。 OSPF通过路由器之间通告网络接口的状态来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生成最短路径树,每个OSPF路由器使用这些最短路径构造路由表。 OSPF路由协议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Link-state)的路由协议,一般用于同一个路由域内。在这里,路由域是指一个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即AS,它是指一组通过统一的路由政策或路由协议互相交换路由信息的网络。在这个AS中,所有的OSPF路由器都维护一个相同的描述这个AS结构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存放的是路由域中相应链路的状态信息,OSPF路由器正是通过这个数据库计算出其OSPF路由表的。 作为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OSPF将链路状态广播数据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传送给在某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这一点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同。运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是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 NAT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即静态转换Static Nat、动态转换Dynamic Nat 和端口多路复用Overload。 静态转换是指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有IP地址,IP地址对是一对一的,是一成不变的,某个私有IP地址只转换为某个公有IP地址。

现代交换技术实习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 实习说明书(论文) 课程名称现代交换技术 院(系、部、中心)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电力通信 班级电力通信111 学生姓名张德舟 学号 208110333 设计地点信息楼C315 指导教师李传森 设计起止时间:2014 年9月9日至12日

一.课程设计目标 通过对交换机系统设计和功能设置,培养学生运用33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和掌握交换机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操作步骤;学生通过对课程设计内容的实际调试,加强学生使用和管理交换机设备的能力,通过编写设计报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作总结和文字及图形表达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及目标 1.交换网络系统设计 设计要求:根据软交换网络的拓扑结构,对软交换设备进行基本配置,包括:软交换服务器配置、语音网关配置、网络话机配置,软交换组网设计。 设计内容: (1)系统包括3台软交换设备和1台程控交换设备。号码分配:程控交换系统号码段2000~2999;软交换系统号码段4000~5999,其中,1台软交x 换的号码段为4000~4999,1台软交换的号码段为5000~5999,1台软交换的号码段为6000~6999。 (2)实现3台软交换设备的互联互通。即实现号码4000~4999段的用户、号码5000~5999段和号码6000~6999段的用户之间的呼叫接续功能。 (3)实现软交换系统与程控交换系统的互联互通。即实现号码4000~6999段的用户和号码2000~2999段的用户之间的呼叫接续功能。 2.H20-20交换机系统功能设计 设计要求:利用程控交换机维护终端,对H20-20程控交换机系统功能设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