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交换原理课程设计_图文.

交换原理课程设计_图文.

交换原理课程设计_图文.
交换原理课程设计_图文.

*******************

实践教学

*******************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2年春季学期

交换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校区用户交换机配置计划___ 专业班级: ***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

指导教师: ****** 成绩:

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作为现代交换原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内容,完成校园电话交换网络的设计,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理论指导下有所创新,为以后工程实践奠定基础。现代交换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电话交换网是利用数字程控交换机完成电话交换中信息的交换过程。本次课程设计是在掌握交换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数字程控交换机完成校园电话交换网的设计。

关键字:交换原理; 数字程控; 电话交换网

摘要 (2

目录 (3

前言 (4

第1章课设训练内容 (5

1.目的及意义 (5

2.设计任务及要求 (5

3.具体要求 (5

第2章用户容量及系统容量确定 (7

第3章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系统结构及基本原理 (9 3.1 数字交换机的系统结构 (9

3.2 程控交换机的基本构成 (10

3.3 控制设备 (10

3.4 话路子系统 (11

3.6 信令设备 (15

3.7 交换网络特点 (15

3.8 数字程控交换机软件基本组成 (17

第4章交换网络规划 (19

4.1 话务量及其计算 (19

4.1.1 话务量的概念 (19

4.1.2 话务量的计算 (19

4.2 中继线的计算 (20

第5章用户编号计划 (22

1. 国际网编号 (22

2. 国内长途网的编号 (22

3. 本地网编号 (22

第6章交换网络的技术指标 (24

6.1 交换网络的呼损概率 (24

6.2交换网络的阻塞概率 (24

6.3 交换系统的呼叫处理能力及其提高 (24

6.3.1 呼叫处理能力 (24

6.3.2 呼叫处理能力的提高 (25

参考文献 (27

课设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类已经迈入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通信网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主体和骨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社会发展、人类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信息时代各个国家战略意义上的竞争点。而交换技术是通信网的核心技术。

交换设备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通信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的标准不断出现。交换系统也从单一的链路接续变为集信息交换、信息处理和信息数据库为一体的大型复杂设备。自80年代以来,各类交换设备层出不穷,如程控数字交换设备,存储转发的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设备。

大学是一所极具现代意识、以现代化教学为特色的地方。为了更好地使用电脑这一现代化的高科技产物,使其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计划在校内建立校园网并与国际互连网(Internet相连。我们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讲究实效、安全可靠”的原则,进行大学校园网综合系统设计,以满足校园内外电话交换系统的需要。

学校校园电话交换网建成后,将为全校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学生提供一个先进的电话网络环境,方便了教职工和学生校内外的联系,改善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环境,提高其水平。熟悉现代化的工作环境和掌握先进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手段,有利于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层次人才。

本次课程设计我们采用了数字程控交换机设计出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校园电话交换网络,具体的介绍了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系统结构及原理,设计了交换基础数据并进行了电话编号,在设计中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最终我们还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了本次课设。

第1章课设训练内容

1.目的及意义

本次课设要求学生在掌握交换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数字程控交换机完成校园交换网的设计,以期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积累经验。

2.设计任务及要求

要求利用现代交换原理学过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完成如下工作:

1、数字程控交换机设备认知,掌握交换机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2、设计任务:

以西校区为模型,完成用户交换机的配置计划。

3、设计工作要求

1设计系统结构,给出系统原理介绍。

2调查用户情况,估计忙时话务量,并设计用户容量和系统容量。

3设计用户编号计划,包括位数。

4设计中继线。

4、用户交换机配置计划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指标:

1呼损概率

忙时(话务量达到峰值的时间段呼损概率=3%。

2交换网络的阻塞概率

要求交换网络的阻塞概率为0,即无阻塞网络。

3控制部件的呼叫处理能力

控制部件的呼叫处理能力——BHCA是以忙时呼叫次数来衡量。正常情况下,交换机的呼叫处理能力应达到10万次/时,当负荷值超过设计能力,但未达到50%时,交换机的呼叫处理能力应不低于9万次/时。

3.具体要求

1、查阅文献资料,一般在5篇以上;

2、分析任务书题目要求,严格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完成训练任务;

3、完成课设报告书,不少于8000字。内容包括:中文摘要150字;关键字3

到5个;正文内容应包括:前言、基本原理、训练内容、训练步骤及主要内容的记录、训练结果以及对训练成果作出评价,说明本训练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心得体会、参考文献、致谢等;

4、认真、详细填写综合训练任务书中的各项内容。

第2章用户容量及系统容量确定

本次课程设计为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校园电话网规划,为了能够让网络既满足实际需求又不造成浪费,我们对西校区各楼做出了详尽的调查,以便于进行分析和计算,然后整体规划布局。

我校新校区大体可分为:南村宿舍、北村宿舍、1,2,4,6号教学楼、实验楼、体育教育研究室、校医院、工程训练中心、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食堂和各门的保卫处。现列出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北村宿舍:有A.B.C.D.E.F.G.H.共8座,每座有七层,每栋楼有26*7=182个宿舍,各分配一部电话,每两栋宿舍之间有一个值班室,配一部电话,这样的话北村宿舍共有约1456部电话。

南村宿舍:有A.B.C.D.E.F.G.H8和南苑9号楼,前五栋的分配和北村相同。南苑9号共有245个宿舍,每个宿舍配一部电话,值班室一部电话,总共有246部电话。因此南村总共有1702部电话。

1号和2号教学楼:教学楼三层有4间办公室和1个选课中心,四层共有4间办公室,共9间办公室,每个办公室3张办公室,每张办公桌有一部电话,每栋楼有一个值班室和一个教研休息室,各配一部电话,共3*9+2=29部,两栋楼总计有29*2=58部电话。

4号和6号教学楼:共有包括值班室和教研休息室2个信息点,各配一部电话,共4部电话。

实验馆AB:各有5个办公室,每个办公室有2张办公桌配一部电话,每馆一个值班室,配一部电话,共11*2=22部。

工程训练中心:2个办公室,每个办公室和一个值班室配一部电话,共3部电话。

体育教研室:4个教研室和4间办公室,教研室不配电话,每间办公室配一部电话,共4部。

图书馆及大学生活动中心:6间办公室,各配一部,共6部。

校医院:3部电话。

食堂:8个办公室,其中3个为学生团委办公室,每个办公室配3部,其余5个各配2部,共计13部电话。

保卫处:西门和南门保卫各一部,共2部。

将以上数据综合统计,可得西校区现有固话数约为3279部,考虑到未来的扩建增加办公人数,初步设计用户电话容量为4500部,能够满足较长一段时间的需求。

第3章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系统结构及基本原理

程控交换机按信息传送方式可分为:模拟交换机和数字交换机。

由于程控空分交换机的接续网络(或交换网络采用空分接线器(或交叉点开关阵列,且在话路部分中一般传送和交换的是模拟话音信号,因而习惯称为程控模拟交换机,这种交换机不需进行话音的模数转换(编解码,用户电路简单,因而成本低,目前主要用作小容量模拟用户交换机。

程控时分交换机一般在话路部分中传送和交换的是模拟话音信号,因而习惯称为程控数字交换机,随着数字通信与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世界各先进国家自60年代开始以极大的热情竞相研制数字程控交换机,经过艰苦的努力,法国首先于1970年在拉尼翁(Lanion成功开通了世界上第一个程控数字交换

系统E10,它标志着交换技术从传统的模拟交换进入数字交换时代。由于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的先进性和设备的经济性,使电话交换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对开通非话业务,实现综合业务数字交换奠定了基础,因而成为交换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程控交换机的优点

(1灵活性大(2提供新的服务项目(3便于维护管理,可靠性高(4通话质量高(5体积小、耗电省(6便于保密(7支持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3.1 数字交换机的系统结构

窗体顶端

图3-1数字交换机的基本结构

3.2 程控交换机的基本构成

数字交换机的最基本组部分为话路和控制两部分。

话路部分则以数字交换网络为核心,还包括模拟/数字接口、信号发生器以及各种信

令设备等。控制部分则是一个处理机系统。最简单的控制部分是一台处理机。程控交换机是电话交换网的核心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完成用户之间的接续。

控制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话路部分由交换网络、出/入中继器、用户电路等组成,交换网络可以是各种接线器(如纵横接线器、编码接线器、笛簧接线器等,也可以是电子形状矩阵(电子接线器。交换网络可以是模拟空分的,也可以是数字时分的,并由CPU 发送控制命令驱动。

用户电路是每个用户独用的设备,包括用户状态的监视和与用户有关的功能。在电子交换机,尤其在数字交换机中,加强了用户电路的功能。

电话交换机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用户间通话的接续。基本划分为两大部分:话路设备和控制设备。话路设备主要包括各种接口电路(如用户线接口和中继线接口电路等和交换(或接续网络;控制设备在纵横制交换机中主要包括标志器与记发器,而在程控交换机中,控制设备则为电子计算机,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程控交换机实质上是采用计算机进行“存储过程控制”的交换机,它将各种控

制功能,方法编成程序,存入内存,利用对外部状态的扫描数据和存储程序来控制,管理整个交换系统的工作。

3.3 控制设备

控制部分是程控交换机的核心,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外部用户与内部维护管理的要求,执行存储程序和各种命令,以控制相应硬件实现交换及管理功能。实际上图(1采用的是分级分散控制方式,其控制子系统是由中央级(选组级控制系统和用户级控制系统两级组成。用户级控制系统即用户级CPU,一般负责对用户模块内所有用户线路进行监视扫描,控制用户及交换网络,完成话务的集中,并对相关资源进行分配,中央及控制系统是由处理器(CPU、存储器、各种

OAM各种终端和外设组成,,远端接口是控制子系统与集中操作维护中心、网

管中心、计费中心等的数据传送接口。中央CPU一般负责系统资源的分配,,中央交换网络的控制、呼叫处理、信令处理、控制用户级CPU以及完成系统的操作、维护、管理等功能。

该电路系统具有包括一个中央交换网络和一台中央调度处理机的中央部分,中央部分接有若干中继线群,每个中继线群分别包括一个群交换器和一个程控群控制器,群交换器经过已选择确定的连接方式而占用的连接通路如传输线,通道或类似途径与中央交换网络连接,群控制器的功能之一是通过群交换器服务于线路接通;在中继线群上,经过用户线专用的和/或中继线专用的终端电路连接有用户线和/或中继线,或在传输系统内,比如在脉码调制系统内与用户线和中继线组成的通道相连接;从中央调度处理机到各群控制器有一条控制通道,尤其是这些控制通道电路走向相同,每个群控制器各有一条;当某个中继线群的交换工作开始时,中央调度处理机从它所属

的中央存储器里取出外设数据,经过这条,尤其是经过这些条控制通道传送到该中继线群,该中继线群将这些数据半永久性地存储在它本身附设的存储器内,这些外设数据一部分是用于交换技术方面的程序控制过程的程序信息,一部分是分别分配给终端电路及所连接的通道的、在接续和控制技术上对具体情况下的交换工作起决定作用的接续数据,如用户拨叫号码数据、用户连接状态数据、用户分配数据、操作状态数据、操作范畴数据、用户种类数据、中继线种类及通道种类数据等等;这种电路系统的特征在于,将外设数据向每个中继线群的传输分作两个过程,在有关中继线群开始交换工作过程之前进行的传输为第一传播过程,在交换工作过程开始之后的传输为第二传输过程;第一传输过程传输的外设数据首先仅限于程序信息,第二传输过程又分为若干单独的传输子步骤,在已经开始的工作过程中,这些传输步骤被恰当地穿插到中央调度处理机与群控制器之间服务于交换工作过程的数据交换当中进行,这样,在交换工作过程相应开始后,当某个终端电路或某个相应接通的通道上首次出现来向占用或去向占用时,中央调度处理机便将有关群控制器首先请求的线路专用或通道专用接续数据分别按终端电路或按相应的通道传送到有关的中继线群,并存储在它的存储器里。

3.4 话路子系统

话路子系统是由中央级(选组级交换网络和用户级交换网络以及各种接口

设备组成的。

交换网络主要完成交换的功能,即在某条入线和出线之间建立连接,从而实现不同线路端口上的话音交换。数字程控交换交换机的交换网络是数字交换网络,主要采用T接线器或T或S接线器,并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式构成,用于完成时分复用信号的交换。

接口设备是数字程控交换机与外围环境的接口,其功能主要是完成外部信号与交换机内部信号的转换。程控数字交换机的接口设备主要由用户电路、中继电路和信令收发设备。

用户电路是用户终端设备与交换机的接口,用户终端通过用户线连接到交换机,因而每条用户线对应一条用户电路。

人们通常将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通信线路叫做中继线,中继电路是连接中继线的接口,它一般是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接口,连接数字中继线的是数字中继电路,连接模拟中继线的是模拟中继电路,模拟中继电路现在很少出现。

信令收发设备是指信号发生器、DTMF接收器、MFC收发器(采用CAS信令时和公共信道信令终端设备(采用CCS信令时。信号发生器完成用户信令的发送,如各种音信号的发送;DTMF接收器负责DTMF信号的接收,如中国No.1信令的MFC 信号的收发;公共信道信令终端设备负责No.7信令的发送和接受。

话路子系统的交换网络和接口设备在CPU的控制下工作。

我们采用的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它又中央级(选组级模块和用户级模块组成。中央级模块主要包括中央级交换网络、信令接口、中继接口和中央级控制系统,完成交换机的核心交换功能和信令处理。用户级模块指用户模块,包括远端用户模块,它主要由用户级交换网络、用户电路和CPU组成。需要说明的是,有些交换系统为了便于管理中继线,设置了中继模块,中继模块配备专门的中继处理机,用于完成监视扫描中继线、控制话音信息传送等功能。

设置用户级,主要完成话务量集中的功能,集中比一般为2:1或4:1,这样可将一群用户以较少的链路接至交换网络,提高了链路的利用率。用户模块一般都具有用户级交换网络,该网络大多为单T的交换网络。根据各个交换机功能设计的不同,具有用户模块内部交换功能或具有集中话务功能。用户模块具有用户模块CPU,专门负责用户线的扫描监视、用户级交换网络的控制等。

3.5 用户线接口电路(SLIC

1.基本概念

用户电路的作用是实现各种用户线与交换之间的连接,通常又称为用户线接口电路(SLIC, 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根据交换机制式和应用环境的不同,用户电路也有多种类型,对于程控数字交换机来说,目前主要有与模拟话机连接的模拟用户线电路(ALC及与数字话机,数据终端(或终端适配器连接的数字用户线电路(DLC。模拟用户线电路是适应模拟用户环境而配置的接口

图2.2 用户电路功能框图

2.基本功能有

(1馈电(Battery feed:交换机通过用

户线向共电式话机直流馈电;

图3.3 用户馈电原理图

(2过压保护(Over voltage Protection:防止用户线上的电压冲击或过压而损坏交换机。

图3.4 过压保护电路

(3振铃(Ringing:向被叫用户话机馈送铃流。

图3.5 振铃控制电路

(4监视(Supervision:借助扫描点监视用户线通断状态,以检测话机的摘机,挂机,拨号脉冲等用户线信号,转送给控制设备,以表示用户的忙闲状态和接续要求。

图3.6 用户线监视

(5编解码(CODEC:利用编码器和解码器(CODEC,滤波器,完成话音信号的模数与数模交换,以与数字交换机的数字交换网络接口。

(6混合(Hybrid:进行用户线的2/4线转换,以满足编解码与数字交换对四线传输的要求。

图2-7 混合、编译码和滤波功能的示意图

(7测试(Test:提供测试端口,进行用户电路的测试。

图3.8 测试功能的示意图

这7种功能常用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缩写词(BORSCHT代表。对于模拟程控交换机,不需要编解码功能;而在数字程控交换机中,除某些特定应用的小型交换机利用增量调制方式外,其它大部分均采用PCM编解码方式。数字用户线电路是为适应数字用户环境而设置的接口,它主要用来通过线路适配器(LAM或数字话机(SOPHO-SET与各种数据终端设备(DTE如计算机,打印机,VDU,电传相

连。

3.6 信令设备

信令:在电话网中任意两个电话用户之间建立接续必须通过一个或多个相关电话交换局。在双方通话之前首先要建立一条供双方通话的线路,这个过程称为呼叫建立。要求通话的一方称为主呼,另一方为被呼。交换机根据主呼发出的信号,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对线路状态、被呼终端等各有关部分进行检测,选择一条最佳路径,完成信令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和发送信令。程控数字交换机中主要信令设备有:双方用户的接续。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信号要产生并进行传送,这些信号统称为电话信令。

信令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和发送信令。程控数字交换机中主要信令设备有:

1.信号音发生器:用于产生各种类型的信号音,如忙音、拨号音、回铃音等。

2. DTMF接收器:用于接收用户话机发出的DTMF信号。

3. 多频信号发生器和多频信号接收器:用于发送和接收局间的MFC信号。

4. No.7信令终端:用于完成No.7信令的第二级功能。

3.7 交换网络特点

数字交换的基本概念

在电话交换中最直观的是空分交换,它只要用一个接点(不管是机械的还是电子的将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接通,于是主叫用户线上的话音信号就能“交换”到被叫用户线上去,它们之间就可以进行通话了。

但是在数字交换机中,情况有所不同。来自于不同用户和中继线的话音信号被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时分复有的方式被复用到不同的PCM复用线上,并由这些复用线连接到数字交换网络上。

当话音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后,每个用户的话音信息就在PCM复用线上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隙,在这个固定的时隙上,周期地传递该用户的话音信息。在数字交换网络中,要进行时隙交换,就要有一个能存储话音信息的话音存储器和一个控制话音存储器的存/取的控制设备,这个控制设备就是控制存储器。时隙交换

的实质就是将一个话音信息由某个时隙搬移至另一个时隙。

时隙交换是采用时间接线器来完成的,但时间接线器的容量不大,目前所能生产的最大容量也只有2048个单元,若组成一个电话交换局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空间交换,以扩大其容量。

这里讲的空间交换仍是时分制的数字交换,信息编码仍是在某个时隙内传输,仅仅是由这一条复用线上交换到另一条复用线上,时隙不变。

所以组成一个数字交换网络不仅需要时隙交换,而且还要进行空间交换。

为实现不同用户之间的通话,就需要将放在主叫用户时隙上的话音信号“交换”到被叫用户时隙上去。因此,在数字交换机中,不仅要进行空分线路—复用线间的交换,还要进行时隙交换。可见,数字交换功能包括复用线交换和时隙交换两部分功能。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数字交换的基本接线器

图3.9 数字交换机中两用户通话经数字交换网络连接的简化示意图

无阻塞交换网络:采用TST交换网络,一般这种网络的阻塞率是很小的, 10 数量级,即可近似为无阻塞网络,。

大概是6

TST数字交换网络的结构

图3.10 TST 数字交换网络的结构

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交换网络,它具有以下特点。

1直接交换数字信号:再多被叫用户的用户电路之间用户话音都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存在,因此不必像模拟交换机那样多次数/模和模/数的转换。而且数字信号,可以方便在集成电路中进行处理,所以可以设计复杂多更高,规模更大的交换网络;

2根据主被叫号码进行交换;在收号完成后,控制电路会进行号码分析,并根据号码分析的结果产生相应的信息来选择呼叫接续的路由,而经过各种交换机建立呼叫路由的过程即是交换机的过程,早期的补进式交换机是根据用户的拨号脉冲来选择交换路由;

3时隙交换:交换实际上就是将不同线路,不同时隙上的信息进行交换,对这些不同空间和不同时间信号进行搬移;

对于本次课设中的交换机来说,由于设计的是校园电话交换网,在这个小范围内,就不在需要用户远端模块,因此,此交换机中不存在用户远端模块,将校园用户按一定的次序接到交换机上,校园电话交换网的拓扑结构如手绘大图所示。

电话网

许多的交换节点和交换链路组合起来就组成一张网——交换网。

图2.11 电话交换网

3.8 数字程控交换机软件基本组成

程控数字交换机中的硬件动作由软件进行控制。软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交换机的性能。软件由程序和数据两大部组成。程控数字交换机的软件系统是

中继线用户用户线端局交换机汇接交换机

非常复杂和庞大的,它应具有如下特点:

规模大实时性强多任务处理可靠性要求很高可维护性好。

呼叫处理的基本过程:

(1主叫用户摘机,直到主叫听拨号音。

(2主叫拨号,交换机收号。

(3交换机进行号码分析,确定呼叫类别以及下一步执行的任务。

(4选择一条接通被叫的通路,接通至被叫。

(5给被叫振铃,给主叫送回铃音。

(6被叫应答,通话。

(7话终挂机。

第4章交换网络规划

电话交换机的基本功能是交换信息。要经济有效地完成交换任务,就要研究电话交换的特点,即用户对电话的要求和使用电话的规律,这样在涉及交换系统时,根据所承受的电话业务量(话务量及规定的服务质量指标(呼损,做到经济合理的提供用户满意的服务质量。

4.1 话务量及其计算

4.1.1 话务量的概念

话务量又称为话务负荷和电话负荷,是反映交换系统话务负荷大小的量,它指从主叫用户出发,经交换网络到达被叫用户的话务流量。显然,呼叫次数越多,每次呼叫占用的时间越长,交换机的负荷就越重。所以影响话务量的基本因素是:呼叫次数和占用时长。

定义: T时间内发生平均呼叫次数和平均占用时长的乘积。

A = C·t

式中A—话务量;

C—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平均呼叫次数;

t—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长。

话务量的单位:爱尔兰、小时·呼、分钟·呼、百秒·呼

1Erl (爱尔兰 =1小时·呼=60分钟·呼=36百秒·呼

4.1.2 话务量的计算

据第二章人数调查可知:西校区共有学生18700人、其他办公人员约为150人。

在学生的调查中,一般打电话最忙的时间为晚上21:00到23:00之间,时长大概在2min到1h不等,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取平均值14min为通话时长,其中包括局内和局外。经调查,局内一般很少通话,忙时大概为3.8min,因此我们

算出局外呼叫时长一般为8.2min,其中还包括出局(及从学校往局外拨的电话和入局(及从外边接收的电话两种情况,从家往学校打电话是长途,而学校往外打电话较为优惠,所以出局呼叫的次数比较多,时长也较为大,通过统计和计算,,其中入局时长大概为3.2min,出局时长约为5min。

对办公人员的调查,一般打电话最忙时间为上午工作时间9:00到10:00左右,办公通话次数较为频繁,一般为5次,每次通话时长大概为2min。即在1h 内共通话

10min,其中局外通话为2min,局内通话一般为8min,其中包括入局呼叫时长0.16min 和出局呼叫时长0.24min。通过以上调查统计,我们可以计算出忙时话务量、局外忙时话务量以及入中继线话务量。

(1忙时话务量调查及计算:

忙时平均时长/次次数平均局外呼叫时长/次

学生21:00—23:00 14min 1次8.2min

办公人员9:00—10:00 2min 5次0.4min

忙时话务量:学生A

1=

60

2

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摘挂机检验原理与设计分析 学号:2 学生姓名:刘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指导教师: 2016年12 月17 日

目录 一、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二、设计目的··································································· 三、设计内容和目的···························································· 四、源代码····································································· 五、结果····································································· 六、心得······································································

一、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现代交换原理》课程知识,进行现代通信网交换技术相关的课题设计研究与分析,掌握现代通信网交换节点所采用的技术,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方法。 2、教学要求 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出发,在实验室现代程控交换原理实验箱或者计算机上进行现代通信网交换技术相关的课题设计研究与分析。掌握相关课题的工作原理,深入研究相关课题系统组成及程序设计与分析 (1)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原理分析透彻,技术实现方案合理可靠; (2)按照现代交换原理相关研究课题技术的原理及系统组成,完成从理论分析、系统软硬件组成、程序设计,调试及功能分析的全过程。 二、设计目的 摘挂机检测实验用来考查学生对摘挂机检测原理的掌握情况。 三、设计内容和步骤 1、设计原理 设用户在挂机状态时扫描输出为“0”,用户在摘机状态时扫描输出为“1”,摘挂机扫描程序的执行周期为200ms,那么摘机识别,就是在200ms的周期性扫描中找到从“0”到“1”的变化点,挂机识别就是在200ms的周期性扫描中找到从“1”到“0”的变化点,该原理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 二、电路设计框图及系统概述 (4) 三、各单元电路的原理及功能说明 (8) 四、波形仿真过程及结果分析 (11) 五、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七、元器件列表 (14)

一、设计任务书 1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研究内容 现代通信网由三大部分构成,分别是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其中交换设备是整个通信网的核心,它的基本功能是实现将连接到交换设备的所有信号进行汇集、转发和分配,从而完成信息的交换。电路交换是在电话网络中使用的一种交换技术,而数字程控交换机是电路交换机的典型代表。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简易数字交换网络,在通信系统原理实验箱的硬件基础上,完成类似PCM系统有关的时隙内容在时间位置上的搬移,即时隙交换。研究意义 现代交换技术理论课上,我们对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等进行了系统学习,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数字交换网络实现时隙的交换,不仅可以让我们从实践中加深对交换思想理论的理解,还能让我们对数字电路和元件以及通信原理的有关内容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通过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我们可以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整合与统一,加强对仿真软件的掌握程度,对我们课程理论学习能力以及实验操作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培养了我们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2 设计原理及设计要求 设计原理 在PCM30/32路数字传输系统中,每个样值均编8位码,一帧分为32个时隙,通常用TS0~TS31来表示,其中30个时隙用于30路话音业务。TS0为帧定位时隙,用于接收分路做帧同步用。TS16时隙用于信令信号传输,完成信令的接续。TS1~TS15以及TS17~TS31s时隙用于话音业务,分别对应第1路到第15路和第16路到第30路话音信号。 在通信系统原理实验箱中,信道传输上采用了类似TDM的传输方式、定长组帧、帧定位码和信息格式。实验电路设计了一帧共含有4个时隙,分别用TS0~TS3表示,每个时隙含8比特码,依次为帧同步时隙、话路时隙、开关信号时隙和M序列时隙。四个时隙复合成一个256kbps数据流,在同一信道上传输。 另一方面,数字交换实质上就是把与PCM系统有关的时隙内容在时间位置上进行搬移,因此数字交换也叫时隙交换。时间接线器可以完成同一条母线不同时隙之间的交换,工作方式有输入控制和输出控制方式两种。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数字交换电路,具体要通过设计数字电路,实现对帧同步时隙的定位检测,并通过控制端控制实现话路时隙、开关时隙和

企业网络规划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doc

一.工程概况 公司有一栋独立大楼,高4层,每层面积2000平方米。由研发技术部(成员60人,分成硬件(25)和软件(35)2大部门)、生产部(主要产品是手持电子产品,110人,管理人员10人)和市场部(30个销售,10个工程师)组成。还有一般企业都有的后勤部门和财务部门等。公司管理层组成:董事会,1个总经理,3个副总经理。3个总监。 二.需求分析 1. 用户需求 公司网络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层为市场部和后勤部; 2层为生产部; 3层为研发技术部; 4层为公司内部管理人员办公室和财务部。 (2). 公司内部的计算机间采用公司内部的电子邮件系统和IM(即时通讯) 系统联系。 (3). 公司内部网络与Interner之间采用100M光纤接入。 (4). 公司内部架设Web服务器,对Internet提供公司的形象和电子商务服 务。 (5). 财务部可以访问财务数据服务器,其他部门不能访问财务数据服务器。 (6). 为保证安全,Internet与公司内部网络间应该采用防护措施,防止外界 对内部网络未经授权的访问。 2.稳定可靠需求 现代企业的网络应具有更全面的可靠性设计,以实现网络通信的实时畅通,保障企业生产运营的正常进行。随着企业各种业务应用逐渐转移到计算机网络上来,网络通信的无中断运行已经成为保证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关键。现代大型企业网络在可靠性设计方面主要应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1)、设备的可靠性设计:不仅要考察网络设备是否实现了关键部件的冗余

备份,还要从网络设备整体设计架构、处理引擎种类等多方面去考察。 (2)、业务的可靠性设计:网络设备在故障倒换过程中,是否对业务的正常运行有影响。 (3)、链路的可靠性设计:以太网的链路安全来自于多路径选择,所以在企业网络建设时,要考虑网络设备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链路自愈手段,以及快速重路由协议的支持。 三.网络系统设计规划 1. 网络设计总体要求 灵活性:系统具有较高的适应变化的能力。当用户的物理位置发生变化时可以在非常简便的调整下重新连接;布线系统且具有一定的扩展能力。 实用性:系统具有低成本、使用方便、简单、易扩展的特点。布线系统应在满足各种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材料成本;布线系统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扩展的特点。 可扩展性:网络结构和系统结构模块化,易于扩充,适应未来发展。 高可靠性:网络建设应立足于现有成熟的技术,具有高可靠性,并考虑主干设备的备份 2. 网络IP地址规划及VLAN划分 企业网计划使用私有的C类IP地址。IP地址分配原则如下:集团使用IPv4地址方案。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高级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某校园专用网设计方案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1122103 学号: 姓名:谭君 指导老师:何璘琳 2013年12月13日 ??一设计目的及要求 校园网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校园网不仅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而且为学校未来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之能够适合信息时代的要求。校园网络的建设及其与Internet的互联,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假设学校有四个部门: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共100台主机。各部门的计算机分配如表: 部门计算机数量(台)24口交换机(台) 学生宿舍40 2 教师宿舍10 1 办公楼20 1 教学楼10 1 图书馆20 1 二设计分析 校园网不只是涉及技术方面,而是包括网络设施、应用平台、信息资源、专业应用、人员素质等众多成份的综合化以及信息化教学环境系统。因此,在总体上如何筹划、组织网络建设和开发应用的设计思想是校园网建设中的最重要的问题。

总体设计是校园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程蓝图,是搞好校园网建设的核心任务。进行校园网总体设计,首先是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弄清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明确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其次,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校Intranet服务类型,进而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第三是确定网络拓朴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第四,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如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第五,规划安排校园网建设的实施步骤。 三绘制拓扑结构图 四详细步骤 1 拓扑图如上 2 设备选型 路由器:3台 交换机:8台 PC机:100台 电缆线:若干米 网钳:一把 测网器:一个 3 综合布线系统 布线系统是网络实现的基础,选择时应主要以带宽和数据传输速率为衡量标准,同时考虑其发展余地、投资费用、安装质量及二次开发成本。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用于语音、数据、影像和其他信息技术的标准结构化布线系统,它由许多部件组成,主要有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气保护设施等,由这些部件构造各种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布线系统,它应该能支持话音、图形、图像、数据多媒体、安全监控、传感等各种信息的传输,支持UTP、光纤、STP、同轴电缆等各种传输载体,支持多用户、多类型产品的应用,支持高速网络的应用,为校园网通信系统提供有力支撑系统硬件。 另外校园网硬件设备中还包括服务器、PC机、大容量存储设备和投影仪、电视墙、摄像机等。在建设校园网的过程中应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性能与价格的硬件

热交换器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

热交换器温度控制系统 一.控制系统组成 由换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流程图1可以看出系统包括换热器、热水炉、控制冷流体的多级离心泵,变频器、涡轮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 图1换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流程图 控制过程特点: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是由温度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出口温度)组成闭合回路。被调参数(换热器出口温度)经检验元件测量并由温度变送器转换处理获得测量信号c,测量值c与给定值r的差值e送入调节器,调节器对偏差信号e进行运算处理后输出控制作用u。 二、设计控制系统选取方案 根据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可以将其分为简单控制系统和复杂控制系统。其中在换热器上常用的复杂控制系统又包括串级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对于控制系统的选取,应当根据具体的控制对象、控制要求,经济指标等诸多因素,选用合适的控制系统。以下是通过对换热器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确定合适的控制系统。

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如图2所示,冷流体和热流体分别通过换热器的壳程和管程,通过热传导,从而使热流体的出口温度降低。热流体加热炉加热到某温度,通过循环泵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出口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冷流体通过多级离心泵流经换热器的壳程,与热流体交换热后流回蓄电池,循环使用。在换热器的冷热流体进口处均设置一个调节阀,可以调节冷热流体的大小。在冷流体出口设置一个电功调节阀,可以根据输入信号自动调节冷流体流量的大小。多级离心泵的转速由便频器来控制。 换热器过程控制系统执行器的选择考虑到电动调节阀控制具有传递滞后大,反应迟缓等缺点,根具离心泵模型得到通过控制离心泵转速调节流量具有反应灵敏,滞后小等特点,而离心泵转速是通过变频器调节的,因此,本系统中采用变频器作为执行器。 图2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 引起换热器出口温度变化的扰动因素有很多,简要概括起来主要有: (1)热流体的流量和温度的扰动,热流体的流量主要受到换热器入口阀门的开度和循环泵压头的影响。热流体的温度主要受到加热炉加热温度和管路散热的影响。 (2 )冷流体的流量和温度的扰动。冷流体的流量主要受到离心泵的压头、转速

现代交换原理时分复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时分复用与时分交换原理 学号:201420130530 学生姓名:叶礼鹏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1421303 指导教师:涂其远 2016年12 月16日

目录 第一章基本原理................................................................. 1.1 时分复用................................................................ 1.2时分交换................................................................. 第二章各模块功能及工作原理分析................................................. 2.1 MT8980引脚功能.......................................................... 2.2用MT8980实现时分交换.................................................... 第三章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课设总结.................................................................

第一章基本原理 1.1 时分复用 时分复用TDM是采用同一物理连接的不同时段来传输不同的信号,也能达到多路传输的目的。时分多路复用以时间作为信号分割的参量,故必须使各路信号在时间轴上互不重叠。时分多路复用适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由于信道的位传输率超过每一路信号的数据传输率,因此可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片段轮换地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单独占用,在规定的时间内,多个数字信号都可按要求传输到达,从而也实现了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 时分复用是建立在抽样定理基础上的,因为抽样定理使连续的基带信号有可能被在时间上离散出现的抽样脉冲所代替。这样,当抽样脉冲占据较短时间时,在抽样脉冲之间就留出了时间空隙。利用这些空隙便可以传输其他信号的抽样值,因此,就可能用一条信道同时传送若干个基带信号,并且每一个抽样值占用的时间越短,能够传输的路数也就越多。此外,时分复用通信系统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多路信号的汇合与分路都是数字电路,简单、可靠;二是时分复用通信系统对非线性失真的要求比较低。然而,时分复用系统对信道中时钟相位抖动及接收端与发送端的时钟同步问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谓同步是指接收端能正确地从数据流中识别各路序号。为此,必须在每帧内加上标志信号(即帧同步信号),它可以是一组特定的码组,也可以是特定宽度的脉冲。 在实际通信系统中还必须传递信令以建立通信连接,如传送电话通信中的占线、摘机与挂机信号以及振铃信号等信令。上述所有信号都是时间分割,按某种固定方式排列起来,称为帧结构。采用时分复用的数字通信系统,在国际上已逐步建立其标准。原则上是把一定路数电话语音复合成一个标准数据流(称为基群),然后再把基群数据流采用同步或准同步数字复接技术,汇合成更高速的数据信号,复接后的序列中按传输速率不同,分别成为一次群、二次群、三次群、四次群等等。

热交换器设计说明书

结构设计 管箱设计 参照标准GB151-2014 壳体内径DN=450mm,材料为Q235,许用应力[δ]=125Mpa,壳体厚度δ=8mm,采用卷制。 接管 管程接管:Ф159×8,无缝钢管,材料为10号钢,L=100mm。 壳程接管:Ф219×8,无缝钢管,材料为10号钢,L=100mm。 管板 固定管板材料为Q235 Pg=1.6Mpa,厚度b=40mm。 具体尺寸(:mm) DN D D1 D2 D3 D4 D5 d2 450 565 530 500 447 487 450 18 螺栓规格数量 b f b P s P t M16 24 30 40 0.6 1.0

折流板 选取弓形折流板,上下缺口,材料Q235,缺口高度h=112.5mm,板间距l s =237.5mm, 进出口板间距L s,i =l s,o =260mm,厚度δ=6mm,外径D b=446.5mm,折流板数目9,经 计算换热与结构均符合要求。 拉杆 材料为Q235,选用Ф=16的拉杆4根,具体位置及装配方式见装配图,一端与管板采用螺纹连接,另一端用螺母固定在折流板上。 封头 选用材料为16Mn的椭圆形标准封头,取壁厚8mm。 H=137 h=25 D i =450 分程隔板 选用材料Q235,厚度为8mm,宽450mm,长489mm,一端为和封头形状相同的圆冠,另一端为平面,分程隔板焊于管箱内。 支座(JB-T4712.1-2007) DN450 120包角焊制,单筋,带垫板 L 1 b 1 δ 1 δ 2 b 3 δ 3 弧长 b 4 δ 4 e L 2 420 120 8 8 96 8 540 200 6 48 290

热交换器课程设计任务书(补充数据)

热交换器课程设计任务书 (补充数据10组) 一、对流管式换热器设计: 第一组: (1) 预热空气量:7500 m3/h; (2) 预热空气温度:330 ℃; (3) 冷空气温度:20 ℃; (4) 处理烟气量:8600 m3/h; (5) 换热器进口烟气温度:650 ℃; (6) 烟气成分(体积%): CO2SO2H2O O2N2 16.2 2.38.4 2.071.1第二组: (1) 预热空气量:8300 m3/h; (2) 预热空气温度:350 ℃; (3) 冷空气温度:20 ℃; (4) 处理烟气量:9800 m3/h; (5) 换热器进口烟气温度:650 ℃; (6) 烟气成分(体积%): CO2SO2H2O O2N2 15.9 2.68.8 1.571.2第三组: (1) 预热空气量:10000 m3/h; (2) 预热空气温度:350 ℃; (3) 冷空气温度:20 ℃; (4) 处理烟气量:12500 m3/h; (5) 换热器进口烟气温度:680 ℃; (6) 烟气成分(体积%): CO2SO2H2O O2N2 16.4 3.27.8 1.671.0第四组:

(1) 预热空气量:11500 m3/h; (2) 预热空气温度:360 ℃; (3) 冷空气温度:20 ℃; (4) 处理烟气量:14200 m3/h; (5) 换热器进口烟气温度:700 ℃; (6) 烟气成分(体积%): CO2SO2H2O O2N2 16.8 3.17.6 1.271.3第五组: (1) 预热空气量:12500 m3/h; (2) 预热空气温度:380 ℃; (3) 冷空气温度:20 ℃; (4) 处理烟气量:15000 m3/h; (5) 换热器进口烟气温度:700 ℃; (6) 烟气成分(体积%): CO2SO2H2O O2N2 16.5 3.07.7 1.871.0第六组: (1) 预热空气量:13500 m3/h; (2) 预热空气温度:330 ℃; (3) 冷空气温度:20 ℃; (4) 处理烟气量:16500 m3/h; (5) 换热器进口烟气温度:650 ℃; (6) 烟气成分(体积%): CO2SO2H2O O2N2 16.7 2.87.6 1.871.1第七组: (1) 预热空气量:15800 m3/h; (2) 预热空气温度:350 ℃; (3) 冷空气温度:20 ℃; (4) 处理烟气量:19000 m3/h; (5) 换热器进口烟气温度:665 ℃;

时分交换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程控交换原理时分交换(mt8980)实验网络工程网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实验教学中心 2014年 5 月 5 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程控时分交换网络的基本原理; 2.了解mt8980芯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理解时分交换原理,利用时分交换网络进行两部电话单机通话,记录工作过程。 三、实验步骤 1.在关电的情况下,确认发送增益跳线k301、k401等均设置为1-2相连左侧;交换网络接口插上“时分mt8980”交换模块,保管好其它模块; 2.打开实验箱右侧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系统开始工作; 3.通过薄膜开关将交换工作方式设置在“时分mt8980”进行实验; 4.以电话a、电话b为例,分别接上电话单机; 5.四路数字电话用户的pcm编码输出测试点,即时分网络输入信号; tp304:电话a的pcm编码输出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2; tp404:电话b的pcm编码输出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3; tp504:电话c的pcm编码输出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4; tp604:电话d的pcm编码输出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5; 四路数字电话用户的pcm译码输入测试点,即时分网络输出信号。 tp305:电话a的pcm译码输入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2; tp405:电话b的pcm译码输入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3; tp505:电话c的pcm译码输入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4; tp605:电话d的pcm译码输入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5。 注意:现每个pcm收发测试点测得的波形已是时分复用后波形,测量时注意对比各路pcm 数据输出的同步时隙脉冲。 6.双踪示波器同时测试tp304、tp405两点或tp305、tp404两点,是否有波形,按键说话时是否有变化; 7.示波器两探头放在tp304、tp405两点上。电话a摘机,拨号49,同时观察示波器,哪个探头能测到波形; 8.两路电话用户间的正常呼叫,两路电话正常通话。此时,按键或说话,同时观察示波器,哪个探头测到的波形,波形是否一样; 9.更换其它电话呼叫组合,根据步骤5中列出的测量点说明,验证时分交换网络mt8980的工作情况; 10.测试波形时,注意时隙脉冲与数据的时隙位置对比,时隙脉冲与时隙脉冲的位置对比,数据与数据的对比。 四、实验结果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课程设计

河南理工大学课程设计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班级:11-02班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小组成员: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2) 第二章管壳式换热器简介 (3) 第三章设计方法及设计步骤 (5) 第四章工艺计算 (6) 4.1 物性参数的确定 (6) 4.2核算换热器传热面积 (7) 4.2.1传热量及平均温差 (7) 4.2.2估算传热面积 (9) 第五章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计算 (11) 5.1换热管计算及排布方式 (11) 5.2壳体内径的估算 (13) 5.3进出口连接管直径的计算 (14) 5.4折流板 (14) 第六章换热系数的计算 (20) 6.1管程换热系数 (20) 6.2 壳程换热系数 (20) 第七章需用传热面积 (23) 第八章流动阻力计算 (25) 8.1 管程阻力计算 (25) 8.2 壳程阻力计算 (26) 总结 (28)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煤油冷却的管壳式换热器设计:设计用冷却水将煤油由140℃冷却冷却到40℃的管壳式换热器,其处理能力为10t/h,且允许压强降不大于100kPa。 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设备形式:管壳式换热器 2、操作条件 (1)煤油:入口温度140℃,出口温度40℃ (2)冷却水介质:入口温度26℃,出口温度40℃

第二章管壳式换热器简介 管壳式换热器是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应用最广泛的换热器。纵然各种板式换热器的竞争力不断上升,管壳式换热器依然在换热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目前各国为提高这类换热器性能进行的研究主要是强化传热,提高对苛刻的工艺条件和各类腐蚀介质适应性材料的开发以及向着高温、高压、大型化方向发展所作的结构改进。 强化传热的主要途径有提高传热系数、扩大传热面积和增大传热温差等方式,其中提高传热系数是强化传热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强化管程传热和壳程传热两个方面得以实现。目前,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方法主要有:采用改变传热元件本身的表面形状及表面处理方法,以获得粗糙的表面和扩展表面;用添加内物的方法以增加流体本身的绕流;将传热管表面制成多孔状,使气泡核心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从而提高总传热系数并增加其抗污垢能力;改变管束支撑形式以获得良好的流动分布,充分利用传热面积。 管壳式热交换器(又称列管式热交换器)是在一个圆筒形壳体内设置许多平行管子(称这些平行的管子为管束),让两种流体分别从管内空间(或称管程)和管外空间(或称壳程)流过进行热量交换。 在传热面比较大的管壳式热交换器中,管子根数很多,从而壳体直径比较大,以致它的壳程流通截面大。这是如果流体的容积流量比较小,使得流速很低,因而换热系数不高。为了提高流体的流速,可在管外空间装设与管束平行的纵向隔板或与管束垂直的折流板,使管外流体在壳体内曲折流动多次。因装置纵向隔板而使流体来回流动的次数,称为程数,所以装了纵向隔板,就使热交换器的管外空间成为多程。而当装设折流板时,则不论流体往复交错流动多少次,其管外空间仍以单程对待。 管壳式热交换器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较低,选材范围广,处理能力大,还能适应高温高压的要求。虽然它面临着各种新型热交换器的挑战,但由于它的高度可靠性和广泛的适应性,至今仍然居于优势地位。 由于管内外流体的温度不同,因之换热器的壳体与管束的温度也不同。如果两流体温度相差较大,换热器内将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导致管子弯曲、断裂或从管板上拉脱。因此,当管束与壳体温度差超过50℃时,需采取适当补偿措施,

交换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 实践教学 *******************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0年春季学期 交换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 DSN网络设计 专业班级: 07级通信工程(3)班 姓名: 陈晓莉 学号: 07250312 指导教师: 薛建彬 成绩:

中文摘要 数字交换机的话路系统有数字交换网络和各种终端设备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各个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通路和实现交换机与外部环境的相互配合。数字交换机采用程控时分交换技术,传输和交换的是PCM化的数字信息。 数字交换网络是数字交换的核心,交换机的容量主要取决于交换网络的大小和处理机系统的呼叫处理能力。数字交换网络处于系统结构的中心,它为各种终端模块提供接续通路,也为终端处理单元和辅助处理单元中的微处理机之间传递控制信息提供通路。 本课程设计掌握DSE的工作原理和DSN的组网规则,熟练运用基本设计方法进行系统设计,实现5万用户(话务量:0.02爱尔兰/用户)的电信级DSN网络图纸设计。 关键字:DSN;DSE;话务量

目录 前言................................................................ - 1 - 第1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 2 - 1.1 目的及意义................................................... - 2 - 1.2 设计任务及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 - 2 - 1.3 内容和要求................................................... - 2 - 第2章数字交换单元(DSE)............................................ - 3 - 2.1 DSE的结构.................................................... - 3 - 2.2 交换机内帧格式、信道字和选择命令.............................. - 5 - 2.3 DSE的工作原理................................................. - 7 - 第3章数字交换网络(DSN)............................................ - 9 - 3.1 DSN的结构..................................................... - 9 - 3.2 DSN的工作原理................................................ - 11 - 第4章 DSN网络设计.................................................. - 13 - 4.1 总体硬件系统................................................. - 13 - 4.2 数字交换机的接口............................................. - 15 - 4.3 DSN的扩充................................................... - 17 - 参考文献............................................................. - 19 - 总结................................................................ - 20 -

热交换器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热交换器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热交换器温度控制系统 一.控制系统组成 由换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流程图1能够看出系统包括换热器、热水炉、控制冷流体的多级离心泵,变频器、涡轮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 图1换热器出口温度控制系统流程图 控制过程特点: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是由温度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出口温度)组成闭合回路。被调参数(换热器出口温度)经检验元件测量并由温度变送器转换处理获得测量信号c,测量值c与给定值r的差值e送入调节器,调节器对偏差信号e进行运算处理后输出控制作用u。 二、设计控制系统选取方案

根据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能够将其分为简单控制系统和复杂控制系统。其中在换热器上常见的复杂控制系统又包括串级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对于控制系统的选取,应当根据具体的控制对象、控制要求,经济指标等诸多因素,选用合适的控制系统。以下是经过对换热器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确定合适的控制系统。 换热器的温度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如图2所示,冷流体和热流体分别经过换热器的壳程和管程,经过热传导,从而使热流体的出口温度降低。热流体加热炉加热到某温度,经过循环泵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出口温度稳定在设定值附近。冷流体经过多级离心泵流经换热器的壳程,与热流体交换热后流回蓄电池,循环使用。在换热器的冷热流体进口处均设置一个调节阀,能够调节冷热流体的大小。在冷流体出口设置一个电功调节阀,能够根据输入信号自动调节冷流体流量的大小。多级离心泵的转速由便频器来控制。 换热器过程控制系统执行器的选择考虑到电动调节阀控制具有传递滞后大,反应迟缓等缺点,根具离心泵模型得到经过控制离心泵转速调节流量具有反应灵敏,滞后小等特点,而离心泵转速是经过变频器调节的,因此,本系统中采用变频器作为执行器。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镇原中学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通信工程072班 学号:200709115 姓名:慕博

镇原中学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目录 第1章、系统分析 1.1建设校园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网络设计思想及原则; 1.2.1系统问题与用户需求 1.2.2校园网建网要求 1.2.3校园网建网原则 第2章、网络设计方案及设备选择 2.1交大校园网的设计需求; 2.2网络设计方案说明; 2.2.1校园主干网技术的选择 2.2.2中心机房设计 2.2.3网络拓扑结构 2.3设备的比较及选择; 2.4网络拓扑图。 第3章、网络系统报价 3.1路由器主要参数及价格 3.2交换机主要参数及价格

3.3防火墙主要参数及价格 3.4服务器主要参数及价格 3.5网络设计综合报价 第4章、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1章系统分析 1.1建设校园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下,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如今,不仅计算机已经和网络紧密结合,整个社会都不可能脱离网络而存在。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主流,人们对网络的认识也随着网络应用的逐渐普及而迅速改变。在不久的将来,网络必将成为和电话一样通用的工具,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近年来,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不断向着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信息交流网络化、信息管理数据库化、信息服务电子化方向发展。形象化、交互性的教学以及海量的教学资源,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学校管理和辅助教学、科研活动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同时学校网络承载着多样的网络应用:网络下载、视频点播、网络聊天、专项课题研究、网络化教学,校园网络的建设势在必得。 校园网的建设是利用各种先进、成熟的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采用统一的网络协议(TCP/IP),建设一个可实现各种综合网络应用的高速计算机网络系统,将各系、办

现代交换原理实验报告(钟联坪)概要

课程名称:现代交换原理实验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6班 学号 3113003072 姓名钟联坪 2015 年11 月30 日

实验一: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 一.实验目的: 全面了解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及实验操作方法 二.实验要求: 1.从总体上初步熟悉两部电话单机用空分交换方式进行 通话。 2.初步建立程控交换实验系统及电话交换,中继通信的概 念。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程控交换实验箱,双踪示波器。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打开交流电源开关,电源输出电路加电,电源发光指 示二极管亮。 2.按一下薄膜输入开关“复位”键,进行显示菜单状态。 3.熟悉菜单主要工作状态,分“人工交换”,“空分交换”, “数字时分交换”三种工作方式。 4.以“”方式为例,对“”与“”正常呼叫,熟悉信令 程控交换与语音信号通信交换全过程。 5.呼叫时,甲方一路电话号码设置为48,乙方一路设置 为68,甲方二路设置为49,乙方二路设置为69. 五:实验报告要求: 总结交换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程控交换机实质上是采用计算机进行“存储程序控制”的交换机,它将各种控制功能与方法编成程序,存入存储器,利用对外部状态的扫描数据和存储程序来控制,管理整个交换系统的工作。六:思考题: 程控交换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1)数字交换网络。 2)接口。 3)信令设备。 4)控制系统。 实验二:用户接口模块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全面了解用户线接口电路功能(BORST)的作用及其实 现方法。 2.通过对用户模块电路PBL 387 10电路的学习与实验, 进一步加深对BORST功能的理解。 二:实验要求: 1.了解用户模块PBL 387 10的主要性能与特点。 2.熟悉用PBL 387 10组成的用户线接口电路。 三: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程控交换实验箱,双综示波器。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换热器的设计)

中南大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010年01月22日 题目设计说明书指导老师夏柳荫 学生姓名徐春波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学号1503070127 专业班级制药0701班

目录 一、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任务书) (3) 二、设计要求 (3) 三、列环式换热器形式及特点的简述 (3) 四、论述列管式换热器形式的选择及流体流动空间的选择 (8) 五、换热过程中的有关计算(热负荷、壳层数、总传热系数、传热 面积、压强降等等) (10) ①物性数据的确定 (14) ②总传热系数的计算 (14) ③传热面积的计算 (16) ④工艺结构尺寸的计算 (16) ⑤换热器的核算 (18) 六、设计结果概要表(主要设备尺寸、衡算结果等等) (22) 七、主体设备计算及其说明 (22) 八、主体设备装置图的绘制 (33) 九、课程设计的收获及感想 (33) 十、附表及设计过程中主要符号说明 (37) 十一、参考文献 (40)

一、设计题目及原始数据(任务书) 1、生产能力:17×104吨/年煤油 2、设备形式:列管式换热器 3、设计条件: 煤油:入口温度140o C,出口温度40 o C 冷却介质:自来水,入口温度30o C,出口温度40 o C 允许压强降:不大于105Pa 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二、设计要求 1、选择适宜的列管式换热器并进行核算 2、要进行工艺计算 3、要进行主体设备的设计(主要设备尺寸、横算结果等) 4、编写设计任务书 5、进行设备结构图的绘制(用420*594图纸绘制装置图一张:一主视图,一俯视图。一剖面图,两个局部放大图。设备技术要求、主要参数、接管表、部件明细表、标题栏。) 三、列环式换热器形式及特点的简述 换热器概述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以实现不同温度流体间的热能传递,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信息工程学院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多区域OSPF配置与NAT技术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10级姓名:卜晓燕学号: 12 完成时间: 2012 年 6 月 16 日 指导教师:李红卫

二、主要研究内容 OSPF: IETF为了满足建造越来越大基于IP网络的需要,形成了一个工作组,专门用于开发开放式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以便用在大型、异构的IP网络中。新的路由协议已经取得一些成功的一系列私人的、和生产商相关的、最短路径优先(SPF)路由协议为基础,在市场上广泛使用。包括OSPF在内,所有的SPF路由协议基于一个数学算法—Dijkstra算法。这个算法能使路由选择基于链路-状态,而不是距离向量。OSPF由IETF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发,OSPF是SPF类路由协议中的开放式版本。 链路是路由器接口的另一种说法,因此OSPF也称为接口状态路由协议。 OSPF通过路由器之间通告网络接口的状态来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生成最短路径树,每个OSPF路由器使用这些最短路径构造路由表。 OSPF路由协议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Link-state)的路由协议,一般用于同一个路由域内。在这里,路由域是指一个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即AS,它是指一组通过统一的路由政策或路由协议互相交换路由信息的网络。在这个AS中,所有的OSPF路由器都维护一个相同的描述这个AS结构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存放的是路由域中相应链路的状态信息,OSPF路由器正是通过这个数据库计算出其OSPF路由表的。 作为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OSPF将链路状态广播数据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传送给在某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这一点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同。运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是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 NAT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即静态转换Static Nat、动态转换Dynamic Nat 和端口多路复用Overload。 静态转换是指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有IP地址,IP地址对是一对一的,是一成不变的,某个私有IP地址只转换为某个公有IP地址。

现代交换技术实习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 实习说明书(论文) 课程名称现代交换技术 院(系、部、中心)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电力通信 班级电力通信111 学生姓名张德舟 学号 208110333 设计地点信息楼C315 指导教师李传森 设计起止时间:2014 年9月9日至12日

一.课程设计目标 通过对交换机系统设计和功能设置,培养学生运用33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和掌握交换机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操作步骤;学生通过对课程设计内容的实际调试,加强学生使用和管理交换机设备的能力,通过编写设计报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作总结和文字及图形表达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及目标 1.交换网络系统设计 设计要求:根据软交换网络的拓扑结构,对软交换设备进行基本配置,包括:软交换服务器配置、语音网关配置、网络话机配置,软交换组网设计。 设计内容: (1)系统包括3台软交换设备和1台程控交换设备。号码分配:程控交换系统号码段2000~2999;软交换系统号码段4000~5999,其中,1台软交x 换的号码段为4000~4999,1台软交换的号码段为5000~5999,1台软交换的号码段为6000~6999。 (2)实现3台软交换设备的互联互通。即实现号码4000~4999段的用户、号码5000~5999段和号码6000~6999段的用户之间的呼叫接续功能。 (3)实现软交换系统与程控交换系统的互联互通。即实现号码4000~6999段的用户和号码2000~2999段的用户之间的呼叫接续功能。 2.H20-20交换机系统功能设计 设计要求:利用程控交换机维护终端,对H20-20程控交换机系统功能设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设计

化工原理 课 程 设 计 设计任务:换热器 班级:13级化学工程与工艺(3)班 姓名:魏苗苗 学号:90 目录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2) 设计概述 (3) 试算并初选换热器规格 (6) 1. 流体流动途径的确定 (6)

2. 物性参数及其选型 (6) 3. 计算热负荷及冷却水流量 (7) 4. 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7) 5. 初选换热器的规格 (7) 工艺计算 (10) 1. 核算总传热系数 (10) 2. 核算压强降 (13) 设计结果一览表 (16) 经验公式 (16) 设备及工艺流程图 (17) 设计评述 (17)

参考文献 (18)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设计一台换热器 二、操作条件:1、苯:入口温度80℃,出口温度40℃。 2、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 3、允许压强降:不大于50kPa。 4、每年按30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备型式:管壳式换热器 四、处理能力:109000吨/年苯 五、设计要求: 1、选定管壳式换热器的种类和工艺流程。 2、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和主要的工艺尺寸的设计。 3、设计结果概要或设计结果一览表。

4、设备简图。(要求按比例画出主要结构及尺寸) 5、对本设计的评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六、附表: 1.设计概述 热量传递的概念与意义 热量传递的概念 热量传Array递是指由于 温度差引起 的能量转移, 简称传热。由 热力学第二 定律可知,在 自然界中凡 是有温差存 在时,热就必 然从高温处 传递到低温 处,因此传热

是自然界和工程技术领域中极普遍的一种传递现象。 化学工业与热传递的关系 化学工业与传热的关系密切。这是因为化工生产中的很多过程和单元操作,多需要进行加热和冷却,例如:化学反应通常要在一定的温度进行,为了达到并保持一定温度,就需要向反应器输入或输出热量;又如在蒸发、蒸馏、干燥等单元操作中,都要向这些设备输入或输出热量。此外,化工设备的保温,生产过程中热能的合理利用以及废热的回收利用等都涉及到传热的问题,由此可见;传热过程普遍的存在于化工生产中,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总之,无论是在能源,宇航,化工,动力,冶金,机械,建筑等工业部门,还是在农业,环境等部门中都涉及到许多有关传热的问题。 应予指出,热力学和传热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热力学不研究引起传热的机理和传热的快慢,它仅研究物质的平衡状态,确定系统由一个平衡状态变成另一个平衡状态所需的总能量;而传热学研究能量的传递速率,因此可以认为传热学是热力学的扩展。 传热的基本方式 根据载热介质的不同,热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 热传导(又称导热)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称为热传导。热传导的条件是系统两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