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05级经济学科经济学类金融专业(专科)教学计划概要

2005级经济学科经济学类金融专业(专科)教学计划概要

2005级经济学科经济学类金融专业(专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掌握金融学专业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本专业某个专业方向的实际工作,具有分析、解决一般性金融业务和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分析本专业方向业务和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组织管理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

(一)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其中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二)限选课为专业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推荐教材。

(三)统设服务的课程,中央电大可提供教学大纲、教材、考试等教学资源的支持服务。自开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由大连电大负责。

(四)为了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每门课程都规定有教学实践的具体内容,即实习、社会调查和作业。根据课程性质,凡有相应教学实践环节的,必须按统一要求组织完成。各门专业课程均安排实践环节,由中央电大和大连电大共同组织。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20%左右。计算机课程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无实践环节成绩或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课程的学分。

(五)集中实践环节(包括毕业论文等)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中央电大教学大纲(要求)和大连电大有关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形式可多样,学生不能免修。

三、学制、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学制2年;毕业所需最低年限不得低于2年。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

四、教学计划进度表(附后)

五、课程说明

1、经济数学基础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电视课36学时,开设一学期。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是经济学科各专业重要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微积分、

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的基本运算能力,使学生受到基本数学方法的训练和运用变量数学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初步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工作打好必要的数学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预备知识,实数、方程、不等式、集合与区间;函数,函数概念、定义域的求法、函数关系式的建立;一元函数微分学,极限与连续概念、极限计算、导数概念与计算、复合函数求导数;导数应用,单调性判别、极值的应用;一元函数积分学,原函数与不定积分、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定积分概念及计算;积分应用,积分在几何和经济中的应用;数据处理,总体和样本、重要特征数、频率直方图;随机事件与概率,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加法公式和乘法公式、事件的独立性;随机变量与数字特征,随机变量概念、两类随机变量、数学期望和方差、正态分布;矩阵,矩阵定义、矩阵乘法、矩阵的初等行变换、求逆矩阵和矩阵的秩;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组解的判定、求方程组的一般解和特解,矩阵代数应用举例。

后续课程: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原理等。

2、基础会计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基础会计是经济学科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会计的概念、对象、职能、任务及核算方法;会计科目与帐户;复式记帐原理、借贷记帐法、帐户对照关系和会计分录;会计确认与计量、资产、费用、成本、收入、利润、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与计量;会计凭证的意义和作用、原始凭证、记帐凭证、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会计帐簿的设置和登记、日记帐、分类帐、明细帐、帐簿的试算与记帐错误的更正;帐簿的结帐与对帐;财产清查的意义、种类和盘存制度、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会计报表的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结构、

内容及编制方法、会计报表的披露和注解、会计报表的报送和审批;会计循环、记帐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帐凭证核算形式;会计规范体系、会计法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等。

后续课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

3.政治经济学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是电大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课。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部分。资本主义部分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商品流通过程及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它的内在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同时阐明了商品经济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研究了商品经济所固有的内在的规律(即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积累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和机制(即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市场机制等)的作用。

社会主义部分主要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特征、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市场体系;现代企业制度;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的分配和使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经济类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及将来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4、统计学原理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电视课36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内容: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统计学的基本范畴、统计组织和管理、统计调查的意义

和种类、统计调查方案、统计调查方法、统计整理的意义和内容、统计分组、统计分布、统计表、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变异指标、综合指标的应用、抽样推断的意义和内容、抽样误差、抽样估计的方法、抽样组织的设计、假设检验的意义与假设命题、假设检验方法、符合检验与秩和检验、相关的意义和种类、相关图表和相关系数、回归分析、指数的意义和种类、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因素分析、指数数列、动态数列的意义和种类、现象发展的水平指标、现象发展的速度指标、现象变动的趋势分析、统计综合分析的概念及其一般步骤、统计比较、统计综合评价。

5、货币银行学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电视课18学时,开设一学期。

货币银行学是电大金融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有关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基本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非金融类专业的学生能够对货币金融的基本理论和运行机制有总体认识和宏观把握,成为了解金融理论和实务的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的一般理论、信用理论、利率理论、银行理及其一般业务,金融市场的分类与认识、货币供求理论及其均衡、通货膨胀的发生与治理、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金融与经济的关系。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等。

后续课程:银行经营管理学、现代银行业务、国际金融、金融市场、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等。

6、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电视课27学时,开设一学期。

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是金融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业务发展状况,掌握如何营运资金,调度资金,以取得最佳效益,为做好金融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分别讲述商业银行的组织、计划、资产业务与负债、资本金管理、国际业务以及金融创新、市场营销、人事管理和企业形象等方面的内容。

7、证券投资分析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电视课9学时,开设一学期。

证券投资分析是金融专业证券投资方向的专业限选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巧,为从事实际证券投资分析工作打下坚实的业务基础。

证券投资分析课程主要讲述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的确定原理、投资决策基础、投资组合资产的选择、证券、股市、债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原理、证券市场的评价、其他投资价格及风险分析等。

先修课程: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现代金融业务、金融市场等。

后续课程:上市公司财务分析、金融审计等。

8、股份经济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股份经济学是金融专业证券投资方向的限选课。它具有理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股份公司的基本概况及发展,为将来学习“证券投资分析”、“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股份公司的建立;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股份公司的财产关系和变动机制;股份

公司的财务管理;股份公司的变动与关闭;股份公司的国际化。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等。

9、金融市场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电视课9学时,开设一学期。

金融市场是一门具有广泛适用性的金融实务课,金融、保险、证券投资、财政、税收、财务会计等专业必修或选修。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的一般理论和运行机制、规则等,对债券、股票、公司债券、金融期货、外汇等的发行、流通及选择决策有理性认识和把握。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金融市场的一般理论、金融市场的主体、客体和媒体、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金融期货市场、外汇市场、股票与债券投资分析、金融市场的发展战略等。

10、英语Ⅰ(1)(2)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开设一学年。

本课程为公共英语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1600左右的常用词汇(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600词)和若干相关的常用词组及基础语法知识;能够听懂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教学用语和日常生活用语,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谈;能够读懂所学词汇和语法范围内的故事、短文及通知、便条等;能够写出简短的私人信函,或用便条转达具体信息。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

2005级经济学科经济学类

金融专业(证券投资方向)(专科)

安徽大学经济学类各专业认识及大学规划

安徽大学经济学类各专业基本认识 在刚进入大学时,我对我所学的经济学类的概念还是很模糊的,只是知道一些比较大众化的认识.各个专业里包含的内容和和研究的对象都不是很了解.好在学校开了经济学科专业导论的课.在经过各个专业老师的介绍之后,我对这些专业的认识开始逐渐清晰起来,并对四个专业有所了解.安徽大学的经济学类包含了四个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财政学.其中,近几年比较热门的是金融学.我就先说说我对四个专业的了解. 经济学科 1.定义 目前关于经济学科的定义有两种,二者不分伯仲,迄今为止还没有统一的说法.经常被引用的是这两种 ①.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考察人们如何处理目的与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性手段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②. 经济学是研究就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组织如何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稀缺资源的使用的科学。 2.研究目的 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如何合理地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的经济资源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3. 研究对象 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阶级性的学科.对于处于不同阶级的经济学家,对于同样的社会现象,往往持有着不同的观点,研究时也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不统一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的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在以有限的资源满足众多的欲望时怎样作出合理的选择.马克思的理论经济学,亦称政治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社会关系.至于以理论经济学为基础的应用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如农业、工业、商业等)、或涉及各个部门而带有一定综合性的专业经济活动(如经济计划、财政、货币、银行等)、或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如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其相应的经济关系. 4. 历史起源 在我国晋代就已出现经济一词,当时的解释是经帮济世、经国济民.在西方,最早提出经济的是色诺芬,其涵义是家庭管理.最有影响的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它是晋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亚当斯密也因此被成为经济学之父. 主要专业课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现代企业制度、国际经济学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管理需要,有宽厚的综合性知识和扎实的经济理论功底,熟练地掌握先到经济学分析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部门和企业从事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5. 就业方向

2005级经济学科经济学类金融专业(专科)教学计划重点

2005级经济学科经济学类金融专业(专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掌握金融学专业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本专业某个专业方向的实际工作,具有分析、解决一般性金融业务和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分析本专业方向业务和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组织管理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 (一)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其中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二)限选课为专业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推荐教材。 (三)统设服务的课程,中央电大可提供教学大纲、教材、考试等教学资源的支持服务。自开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由大连电大负责。

(四)为了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每门课程都规定有教学实践的具体内容,即实习、社会调查和作业。根据课程性质,凡有相应教学实践环节的,必须按统一要求组织完成。各门专业课程均安排实践环节,由中央电大和大连电大共同组织。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20%左右。计算机课程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无实践环节成绩或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课程的学分。 (五)集中实践环节(包括毕业论文等)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中央电大教学大纲(要求)和大连电大有关管理办法组织实施,形式可多样,学生不能免修。 三、学制、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学制2年;毕业所需最低年限不得低于2年。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 四、教学计划进度表(附后) 五、课程说明 1、经济数学基础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其中电视课36学时,开设一学期。 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是经济学科各专业重要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微积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专业全程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全程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系统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了解经济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以经济学专业为核心,具有较宽厚的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相融通的学科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各级经贸管理部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与经济密切相关的行政机关、教学科研机构、公司从事经济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 全面贯彻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全面体现“三个面向”的时代精神,全面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实行“融通性”人才培养,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合理设置和安排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注意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内容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基本达到以下培养要求: 1.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确立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2.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上机操作技能,了解一定的电子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3.掌握中外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具有宏观和微观经济分析管理、投融资营运、管理以及咨询、分析和策划的基本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运用外语的能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备一定的外语听、说、写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普通话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6.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7.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以及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8.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 9.了解经济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熟悉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惯例; 经济学专业(WTO与世界经济方向)依托我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的学科优势,适应人世后中国经济日益与全球经济接轨的形势,突出培养精通世界经济、对外经贸、WTO规则及其运作的专门人才。学生通过本专业方向教学计划所规定内容的学习和训练,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学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学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项目编号:1-1-1(5,4)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金融学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经济与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最早建立于1959年,是安徽财经大学所有学科中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也是我校目前仅有的几个教改示范专业之一。金融学专业作为学院的源头专业,先后从中分离出了保险、金融工程两个专业。建校至今,本专业已经累计招生四十多届,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专业的、高素质的金融学专业人才。 一、基本情况 (一)在校生及毕业学生情况 1、在校生情况 本专业共有在校学生近千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生源广泛,素质高。在校学生的知识结构较为全面。经过四年的学习,本专业学生已系统地掌握了金融方面的相关知识,包括货币银行学、信贷管理学、商业银行管理学、银行管理学、国际金融、国际信贷、国际投资、国际结算、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等。 金融学专业学生能力与素质普遍较高。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全国英语四级考试合格率在80%以上,计算机二级通过率平均超过97%。 除此之外,本专业学生还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学生中要求入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0%,积极争取参加党校学习的人数呈上升趋势。 2、毕业生情况 长期以来,本专业一直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要求,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金融全球化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外向型的高级金融人才为主要目标,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重技能、会外语、善交

往、能合作、守信用,培养了大批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受到各个用人单位尤其是金融机构的欢迎。他们遍布全国各地乃至海内外,在不同层次的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和教学科研等不同岗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他们的聪明才智。 1 (二)师资队伍情况 师资队伍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主力军,是学科的主要建设者,在学校人才引进政策和稳定政策的作用,本专业师资队伍有了长足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支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具有较高教学与科研水平的师资梯队。截至目前,本学科点共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5名、讲师6名、助教5名。省级骨干教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在学历结构上,博士2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7人,其它中青年教师全部参加了在职研究生学习。 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教授偏少,缺乏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二是学历结构仍有待进一步改善,且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提升难度大。职称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偏低成为本专业师资队伍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科研情况 科研是学科建设的基础,科研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了一个办学单位的整体水平和学科优势,科研实力和水平已成为高校竞争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本专业科研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近五年,本专业科研成果是:发表学术论文97篇,人均约6篇;完成和承担各类课题共计40余项,科研经费三年内累计13万元;出版各类教材、学术专著10余部。 科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科研缺项多,到目前为止,本专业尚无国家级科研奖项,无省级以上的学术带头人,尚未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国家权威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相对较少。二是科研成果档次仍需提高,研究方向特色不够鲜明,

201501JR1: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2015版)

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2015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 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专业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 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 3. 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核心课程 (一)学位课程:微观经济学、金融学、证券投资学。 (二)主要课程: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公司金融等。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一)学制:4年制,实行弹性学年制,可提前1年毕业,也可延期1-2年毕业。 (二)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其中必修92.5学分、选修71.5学分(含创新创业4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符合《宁波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一)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 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 本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几大类: 1.通识课程平台:44学分; 2.学科大类课程平台:29.5学分;

3.专业教育平台:45学分; 4.专业方向模块:33.5学分; 5.任意选修:8学分; 6.创新创业训练计划:4学分; 7.实践教学:33学分,其中集中性实践教学20学分(详见八)。(二)学分分配汇总表 七、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总表 (一)通识课程平台(应修44学分,必修34学分,选修10学分) 1. 通识课程平台必修课程(34学分)00T15JG

《经济学》专业全程培养方案(中文版)

经济学专业本科全程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代码 专业名称:经济学 专业代码:020101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全面贯彻党在新时期教育方针,全面体现“三个面向”的时代精神,全面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实行“专通结合”和“复合型”人才教育模式,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合理设置和安排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经济学专业人才。 三、专业特色与培养要求 本专业特色是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了解经济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本专业依托我校综合发展的优势,突出经济与人文、管理、法律等学科互相交叉渗透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为以经济学为核心,跨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三个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成为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与经济密切相关的行政机关、教研机构、公司从事经济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 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基本达到以下培养要求: 1.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确立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2.系统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新的知识结构,较强的业务操作技能和写作能力,具有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备一定的外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4.能够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和经济管理方面的应用软件从事业务工作。 5.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的要求。 6.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以及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7.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 8.了解经济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熟悉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惯例。 四、所属学科与主要课程 所属学科:经济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中国转型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别地区经济、西方经济学说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经济思想史、计量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

金融学整体教学设计

金融学原理教学计划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金融学是高等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教育改革经济类会计学、金融保险专业的必修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运行方式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有清醒的感知和认识,对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率、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与金融国际化、宏观金融调控与金融发展等范畴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和把握,同时也为经济类各专业学生从事金融或与金融紧密相关的职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的和教学要求 1、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货币政策、金融活动及其宏观调控的理论、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和全新的金融理念,努力提高广大学生金融科学的理论和知识素养; 通过学习,学生应按各章节具体要求了解或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货币政策以及宏观金融调

控等范畴所涉及的知识、理论、运行规律及其行为主体、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方法等;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 前言 1、教学内容要点: 现实生活中的货币问题:货币与金融;货币银行学体系;主要参考书目;货币银行学,钱晔,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教学内容要点: 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趋势;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化;从货币的起源与发展理解货币的本质;能正确辩析各种货币学说;理解货币的各种职能;重点掌握货币职能的特点与作用;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因;重点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行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容与特点;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掌握基 本知识点; 2、教学安排:8课时 第二章信用与利息 1、教学内容要点:

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

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是关于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经济学专业培养创新型经济学应用人才。在教学环节中强调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学习,以经济计量、经济实验、经济制度研习、产业分析、投资决策分析、网络经济研究等开放创新实训强化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培养。课程安排体现了宽口径、厚基础、强专业的特点,培养学生经济分析与预测的特长,使学生在互联网经济、信息产业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经济分析方法,熟悉互联网经济,能够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社会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政策咨询、规划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毕业要求 1.基本素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2.公共基础知识与能力:掌握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外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等工具性知识与技能、以及必要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 3.专业知识与能力:具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系统的实践学习经历,了解经济学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学科视野。 4.问题分析能力:具备经济调查分析的基本能力,能够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综合与创新: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意识和能力;具有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信息获取:掌握中外经济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法律法规:了解经济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正确认识经济活动对社会的影响。 8.团队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9.终身学习: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0.国际视野:具有国际经济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 1.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个学期教学周为20周。基本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即修业年限为3~6年。 2.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毕业生,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经济学科教学计划

经济学科教学计划 一、引言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社会现象的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经济学科教学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二、教学主题 1. 货币与金融 货币是现代经济的基础,了解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对于学生理解金融机构和货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货币供求关系、利率决定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货币运行的机制和金融市场的作用。 2.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总量变动及其原因,帮助学生从宏观层面分析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问题。通过教授宏观经济指标的计量方法、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原则,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3.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包括消费者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竞争等方面。通过引入供求关系、市场均衡和效率等概念,培养学生分析市场经济机制和制度安排的能力,以及理解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原则。 三、活动安排 1. 授课活动

在学习各个主题的基础理论后,组织学生参与讲座、研讨会和案例分析等活动。讲座邀请行业专家和学术界权威探讨当前的经济热点和问题,研讨会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共同探索经济学的前沿领域。案例分析则提供真实案例,培养学生应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参观企业、金融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实地了解经济运行和决策的实 际情况。通过与业界人士的交流和观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实际问题解决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课外扩展 推荐学生参与经济学竞赛、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等活动。经济学竞赛既能考验 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科研项目则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某一经济问题,提高学术研究能力。社会实践则让学生亲身体验经济学原理在社会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 四、教材使用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材和辅助教材。经济学原理教 材是入门级的经济学教材,它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实例讲解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进阶教材则提供更深入的经济学理论和案例分析,适合学生进一步拓展经济学知识。辅助教材可以是教学视频、在线资源或模拟市场等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学概念。 五、总结 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经济学科教学计划对于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创新能力具 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安排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和教材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

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为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外资金融机构培养理论功底深厚、专业技能精湛、外语应用能力强、精通国际运作惯例、综合素质良好、人格品质优秀的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及标准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⒈知识结构 在知识结构培养上,要求学生: ⑴具备扎实的数学、经济学、统计学基础知识; ⑵具备扎实的金融专业理论基础,熟悉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金融学领域的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 ⑶熟谙金融市场和银行运作方面的知识; ⑷具备一定的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和经济法律方面的背景知识; ⑸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观点与建议; ⑹熟悉金融与国际银行的国际惯例与相关的法律与规范;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⑺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主要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货币银行学、投资银行业务、金融时间序列分析、投资分析与组合管理、国际金融、财务报表分析、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工程学等。 具体课程设置详见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⒉能力 在能力培养上,要求学生: ⑴具备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⑵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本专业领域的现象进行定量分析; ⑶能运用所学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知识对经济环境进行分析、预测,并能将其应用于今后的业务决策中; ⑷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领域业务的能力;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 ⑸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金融学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

金融学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 (Finance) 一、培养标准 1培养目标: 金融学专业主要面向现代金融市场,培养具有扎实的金融、信息、管理与统计等学科基础知识,熟悉金融法律与商业惯例,能运用数量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进行投融资及风险管理,具有在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等金融领域以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财务部门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较高的职业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2基本知识和能力: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金融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技能; ●具有处理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 ●具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具有基本公民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培养标准实现途径 1. 学科基础模块:学科基础模块是金融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概率论与数学统计等基础课程。通过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全面而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为学生将来在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继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知识。 2. 专业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是为金融学专业而设置必要的、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包括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商业银行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使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金融学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金融分析和业务技能。 3. 专业模块:具备在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等金融领域以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财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学习金融市场所涉及的四大领域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和技能,达到能在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五大金融领域以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财务部门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工作要求。具体分为熟悉金融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具备投融资活动分析的基本能力。熟悉商业银行业务活动,具备风险管理的基本能力。熟悉证券投资业务及市场活动,具备价值分析的基本能力,掌握现代分析技术和分析方法。熟悉公司运行和资本运作的基本原理,具备企业财务分析、投融资

金融学专业大学教学计划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学科门类:经济学 类别:经济学类 专业代码:020104 专业名称:金融学(Finance)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基本规格要求: (一)具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能处理好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从事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四)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金融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五)基本掌握一门外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基本掌握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 (六)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 (七)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基准学制四年,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修业年限为3—6年。 四、主干学科 经济学、管理学 五、主要课程 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金

融工程、保险学、国际金融、投资理财理论与实务、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金融法等。 六、毕业与学位 1、毕业最低学分为168学分,其中第一课堂160学分,第二课堂8学分。学分结构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2、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达到《河北金融学院本科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规定条件,授予经济学学学士学位。 七、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分配及教学进度安排(见附表) 各知识模块学时、学分分配表

金融学专业教学计划

金融学专业教学计划 学科门类经济学专业代码020104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从2006级本科生开始执行) 一、培养目标 培养系统把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当代金融理论基础,熟练掌握金融业务基本技能与技巧,通晓金融法规与现代管理知识,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要求,有较高外语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胜任国家机关及政府经济部门、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机构、证券公司、涉外金融机构、外资企业的业务和管理工作以及相应的教学与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学生在学习期间应系统掌握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胜任金融领域的实际工作。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熟悉我国有关金融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金融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一定的金融管理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金融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金融学科和相关应用经济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科 学研究能力; 6、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 计量经济学、运筹学、金融投资分析、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均安排了实践环节,包括上机实习和课程论文。在教学实践周邀请银行家及金融学家进行学术讲座。此外,学生将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并在第8学期进行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 学生参加我校本科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等,可按规定获得相应学分。 四、学分分配 项目准予毕业本科通识 教育层面 学科基础 教育层面 专业知识 教育层面 工作技能 教育层面 要求学分161.5 72.5 38 24 27 五、课程设置 1、本科通识教育层面 最低要求学分:72.5 其中:必修61学分;限选11.5学分 修 课要求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英文名称 学 分 学时 先修课程 建议选 修学期 讲 授 实 践

金融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南京财经大学教务处

金融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经济学类专业代码:020109W)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熟练掌握金融工程的技术和方法,熟悉金融法规和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能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管理等金融机构或其他各类经济管理部门,以及非金融类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资产定价、风险管理、理财等业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公民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要求: 1.努力学习并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和行动; 2.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愿意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3.具有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善于合作、百折不挠的意识、意志、毅力和精神; 4.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5.尊重事实,敢于负责。 (二)知识和能力培养要求: 1.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素养; 2.熟练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系统掌握金融工程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 4.熟悉国家有关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金融工程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国内外发展动态,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强,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6.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基金管理等方面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 7.具有金融工程领域较强的信息检索、搜集、识别、判断和应用能力; 8.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金融工程领域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 9.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10.具有较强的专业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三)身体和心理素质培养要求: 1.掌握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 2.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3.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身体健康;

金融学专业教学计划(doc 7页)

金融学专业教学计划(doc 7页)

金融学专业教学计划(020104) Finance Major Training Program 一、专业简介 鞍山科枝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专业于1997年筹建,1998年招生。为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及满足多样化的金融市场人才需求,我校适时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向和比较优势的金融学课程体系。本专业教学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金融业务技能水平,并通过案例教学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开拓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视野,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本专业的教学与科研设置了公司金融和金融机构管理两个专业方向。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具备一定金融学专业理论研究水平,熟练掌握金融资产价值与风险评估、组合投资、资本运营、财务管理、保险营销与管理等微观金融业务技能,能够在各类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及政府部门从事理财或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要达到如下基本目标: 1、使学生具有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和从事金融业务操作及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在本专业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2、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具有较强的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具有运用现代科学理念和技术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熟练地阅读、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有较好的听说能力,外语综合水平至少达到国家四级,部分学生通过国家六级; 4、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满足从事金融业务和企业财务工作的要求; 5、使学生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有开拓创新和敬业精神; 6、使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修业年限 四年 四、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学位 五、学位课程(113.5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学外语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等数学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管理学基础会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金融学统计学财政学商业银行管理学公司理财保险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 实践性环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经济与金融专业培养方案

经济与金融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经济、金融、会计、海洋等学科的基础理论,掌握经济与金融分析、海洋金融服务、会计与财务管理及海洋资源资产价格评估等的理论与方法技能,具有国际视野和创业能力的海洋经济金融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培养规格 1.综合素质基本要求 (1)热爱祖国,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理想,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人生观,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崇尚科学、崇尚实践;具有鲜明的创新意识、求真务实精神和有效的执行能力;确立终身学习观念,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具有较宽广的基础知识面,较强的进取潜力和发展后劲。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受过必要的军事训练。 (4)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和道德修养。 2.专业基本要求 (1)熟悉会计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 (2)熟悉国家的经济与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尤其是海洋金融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规则规范。 (3)掌握海洋金融服务理论及海洋资源资产价格评估、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与工具。 (4)了解中外金融学的发展现状、中国金融管理体制与发展态势。 (5)掌握办公自动化技术及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等科研的基本方法和规范,具有一定的专业研究能力。 三、专业特点和服务面向 本专业以当代经济学和金融学基础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在保证专业教育内容的同

时,突出海洋金融特色,旨在培养可以从事金融问题研究与操作(特别是海洋金融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企业经营管理(特别是金融企业涉海经济事务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特别是海洋公共经济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领域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资产评估、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企业、公司等商事组织,以及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投资学 六、核心课程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货币金融学、证券投资、管理学原理、国际金融、经济史、金融衍生工具、海洋经济学、海洋资源资产价格评估。 七、毕业规定 学生毕业最低应取得174.0学分。其中必修课110.5学分,选修课学分24.5学分,集中实践环节27.0学分,第二课堂12.0学分。 八、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表

经济学教学计划(共4篇)

经济学教学计划(共4篇) 第1篇:经济学、毛概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政治经济学概论》教学时间和教学重点安排计划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课时) 重要概念:政治经济学生产资料生产方式经济规律重要思考题: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正确认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 3、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怎样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7课时) 重要概念:商品经济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抽象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货币价值规律 重要思考题: 1、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及其基本特征?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3、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4、商品价值量怎样决定? 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7、货币流通量规律的决定因素及其含义? 8、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表现形式及其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第三章市场经济(3课时) 重要概念: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市场体系重要思考题: 1、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 2、市场经济怎样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配置? 3、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资本和剩余价值(6课时)

重要概念:剩余价值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超额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工资 重要思考题: 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及其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4、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 5、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6、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第五章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3课时) 重要概念: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聚资本集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重要思考题: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揭示出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征? 2、资本积累的实质、必然性和影响因素? 3、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4、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第六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7课时)重要概念:产业资本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社会资本 重要思考题: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2、实现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3、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 5、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6、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两个基本原理? 7、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及说明的问题?

经济学类课程方案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学类课程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为培养学科基础知识宽厚,专业适应能力强,实施‚宽口径、厚基础、大平台‛的专业教育,我院实行分大类培养,设有经济学类与管理学类。经济学类包括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三个本科专业。 1、经济学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经济、金融贸易应用型高级专门人。 3、国际经济与贸易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为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中外跨国公司(企业)和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研究、项目规划及涉外联系、市场开拓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制、最低毕业学分、授予学位 学生入学后,前四学期按照经济学类学习,修读学校平台课程和经济学类基础课程,第五学期按规定的专业分流原则和流程,在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三个专业中选择一个专业进行专业学习。达到毕业与学位要求者,按所选专业授予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1、学制:四年,允许提前或推迟毕业,可在三至六年内完成学业。 2、最低毕业学分:经济学专业154.5学分、金融学专业164学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172学分。 3、授予学位: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三个专业均授予经济学学士。 三、课程结构比例表 (一)经济学专业 —1 —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三)金融学专业 四、大类培养阶段课程方案 (一)课程修读要求 1、学生在第一、二学年不分专业按大类修读课程,必须修读完大类培养阶段要求的课程,才能进入本学院所属大类的专业中进行专业培养。第三、四学年按选定专业修读课程。学生修读课程包括学校平台课程(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大类基础课和专业课(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校平台课程学分为51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3学分,公共选修课8学分。大类基础课52学分,专业课(含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分要求由各专业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确定,专业必修课学生必须全部修读并获得全部学分,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在教学计划所设置的专业选修课中任意进行选修,但必须修满规定学分。 2、公共必修课有政治理论课(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政课社会实践综合论文;形势与政策)、大学体育、军事、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军事‛在大类培养阶段完成;‚思政课社会实践综合论文‛在专业培养 —2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