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消突评价报告

消突评价报告

消突评价报告

————————————————————————————————作者:————————————————————————————————日期:

普定县雷家桥煤矿

11506回采工作面消突评价报告

编制单位:通风科

编制人:

二〇一四年四月十日

目录

前言 (5)

第一章概况 (7)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7)

第二节煤层 (7)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8)

第四节通防与监控系统 (9)

第五节11506采煤工作面防突措施 (13)

一、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13)

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17)

三、11506采煤工作面消突评价实施方案制定 (20)

四、消突评价实施方案制定过程 (22)

五、11506采煤工作面消突评价 (24)

前言

对于煤矿而言,安全开采是建设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的前提,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为了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面采掘前必须进行突出危险性评价。开展工作面采掘前消突评价现已纳入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同时开展工作面消突评价为完善矿井消突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对矿井采掘工作面进行消突评价是十分必要的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雷家桥煤矿位于普定县鸡场坡境内,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t/a。准许开采煤层4层(M15 M16 M19 M23号煤层),本矿一、二、四、五采区煤层倾角为22°,三采区煤层倾角为11~16°。其中:全区可采及大部可采2层(M16、M19煤层)、局部可采2层(M15、M23煤层)。构造属中等类型,目前开采的煤层为M15煤层。

瓦斯:属瓦斯矿井。

1)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09]269号、黔能源发[2010]832号、黔能源煤炭[2012]4号)雷家桥煤矿2008~2010年连续3年均为低瓦斯矿井,M15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54m3/min。

2)2013年矿井瓦斯情况分析与预测:矿井属于低瓦斯属性不变,无瓦斯突出危险。瓦斯涌出量基本保持稳定。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普定县为突出危险矿区,矿井按突出矿井进行设计和管理。

11506采煤工作面为雷家桥雷家桥煤矿M15煤层第二个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长97m,倾向长32m,煤层平均厚度1.6,倾角15~21°。

现11506采煤工作面已形成,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中的有关规定,应对实施防突措施的区域进行消突效果验证和考察。为此矿井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11506采煤工作面采取区域防突的效果进行消突评价研究,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消突效果检验参数及生产指导依据。

本次评价工作遵循的依据是:

1、《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0年;

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9年;

3、《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

4、《预抽回采工作面煤层瓦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效果评价方法》(MT 1037-2007)。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1506工作面位于一采区东翼,西到我矿主斜井延伸下山煤柱,东、北、南均为未采动区域。是我矿M15煤层的第二个工作面,距M16煤层28m左右,下部为未开拓区,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如表1所示。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表1

水平名称一水平采区名称M15煤层采区

地面标高+170-+400m 井下标高+1142.3—+1157

地面的相

对位置

山地。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11506采面对应地表为陡坡,采面对应地表垂深一般在约170-400m之间,地表为耕地,无任何建筑物。

井下位置及与相邻关系该工作面西主斜井延伸下山,北面+1640大巷,西部及西部邻近断层。

走向长度97m 倾斜长度32m 面积3100m2

第二节煤层

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M15层煤,通过地质资料分析,该工作面范围内,M15层煤赋存稳定,中间含有0.3~0.6m的夹矸,但全区可采,煤层的厚度在1.3-1.9m之间。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煤层情况表表2

煤层厚度m

6.19

.13.1-- 煤层结构 较简单 煤层倾角(0)

17

21

15- 开采煤层 M15 硬度 Ⅲ 煤种 无烟煤 稳定程度 较稳定

煤层情况描述

M15煤层:产于龙潭组第二段上部,上距长兴灰岩平均155m ,下距M16煤层40.0m ,煤层结构简单,矿区北部煤层大面积薄化,仅南部小范围可采,可采煤厚0.80m ~1.45m ,为局部可采煤层。直接顶板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泥质灰岩等,厚约2.30m ,底板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平均厚约9.0m 。

本工作面内煤层发育相对稳定,煤层厚度1.2~2.0m ,平均1.5m ,通过掘进巷道揭露情况看,南部煤层赋存条件差,顶板破碎,但煤层的厚度稳定,北部煤层煤厚夹矸变厚。通过揭露煤层情况有以下几个变化点: (1)运输巷内导2点处至导3点处,矸石变厚,煤层变溥。 (2)运输巷内导2点北2m 至导5m 西5m 范围内,顶板不稳定。 (3)回风巷内导6点至导8点有淋水现象。

本面煤层属较稳定的中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倾角8~12°平均10° 本面煤层为M15层煤,黑灰色,由暗淡型夹半亮煤组成,具条带状、线理状,参差不齐的阶梯状断口,属半暗~半亮型煤,摩氏硬度为4。属中灰、低硫、高发热量无烟煤。

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表3

顶底板 名 称 岩 石 名 称 厚 度 (m ) 岩 性 特 征

基本顶

中砂岩

9

直接顶板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泥质灰岩等,厚约2.30m ,

直接顶 粉砂质页岩 6 顶板为灰色粉砂质页岩,灰~深灰色,层理节理发育,钙质胶结,致密性脆,4.6~8.74米,平均厚度6米,f=3~4。

伪 顶 炭质泥岩 0.3-0.8

灰黑色

直接底砂质泥岩 2 灰色砂质泥岩,厚度约2米,含植物根茎化石

基本底泥质粉砂岩 6 底板为泥岩、泥质粉砂岩,平均厚约9.0m。

第四节通防与监控系统

一、通风系统

(一)通风系统

1、风流的流动路线。

地面→主斜井→+1164运输巷→主斜井延伸下山→11506运输巷→11506采面→11506回风巷→11506回风上山→11506专用回风巷→总回风→地面

2、地面→副斜井→+1164运输巷→主斜井延伸下山→11506运输巷→11506采面→11506回风巷→11506回风上山→11506专用回风巷→总回风→地面

11506工作面通风系统示意图

(二)风量的确定:

表5 风量计算表

项目计算单位

按瓦斯绝对涌出量Q

采=100×q

CH4

×K

=100×1.5×3=450 m3/min m3/min

按工作面温度计算Q

采=60×V

S

K

i

=60×1×5.76×

0.9=311.04m3/min

m3/min

按同时工作最多人数Q

=4N=4×29=116m3/min m3/min 按一次放煤炸药量Q采=25 Ac=25×12=300 m3/min

按局规定Q

=450 m3/min

初次选定Q

=450 m3/min

按风速验算最低风速Q

=450﹥15×S

=15×5.76=86.4m3/min

最高风速Q

=450﹤240×S

=240×5.76=1382m3/min

最后确定Q采=450 m3/min

说明

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min;K 采

: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的系数2;q

CH4

: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V采:工作面20℃风速为0.9m/s;S采:采煤工作面平均断面积m2;N: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Ac:采煤工作面一次使用最大炸药量,Kg;

(三)防治瓦斯

1、瓦斯检查(设点、次数)

必须按规定在工作面进风流、工作面回风巷及上隅角设置瓦斯检查点,瓦斯检查牌板应设置在回风巷距安全出口20m范围内,由专职瓦斯检查员进行瓦斯检查,每班至少检查三次,班与班、次与次间隔时间在2~3小时,将检查结果记入牌板,并通知现场人员;专职瓦斯检查员如发现瓦斯超限或涌出异常,要立即汇报通防公司值班领导和生产调度室,并通知施工单位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只有待隐患消除后方准恢复工作。

二、瓦斯监测

1、加强对工作面瓦斯的监测,在距进、回风出口5~l0m处和距11506回风巷全负压出口10~15m三处安装甲烷传感器, 甲烷传感器布置在巷道的上方,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帮不得小于200mm。瓦斯报警浓度分别为:进风流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0.5%、断电浓度≥0.5%、复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