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对学习策略教学的启示

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对学习策略教学的启示

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对学习策略教学的启示
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对学习策略教学的启示

自我效能感源于美国行为主义心

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沦。它是指一个人

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持的信心和期望,或者是对自己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所具备的潜能认识。班杜拉认为:人对自己的行为除了结果期待外,还有效能的期待。

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对学习策略教学的启示:

问题的提出:

以往关于学习策略教学的研究认为,教师除了使学生获得学习策略外,还应让学生懂得为什么、何时何

地运用某策略及其不足之处。由此提出了盲目训练法、感受训练法、感受自控法等(A.Brown,1983)旨在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的方法。但研究进一步发现,学生可能

知道何时何地使用何策略,但如果他不愿使

用这些策略,就好比一个人家中有许多书而不去看一样。于是提出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些机会是他们感受策略的有效性,并要教给学生积极主动激励自己学习动机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能自觉、自动灵活地进行学习的调节和控制———学习策略教学的目的。其中也有提到“要树立学习策略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有信心学好学习策略”,但学习与运用毕竟是两回事,而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

国外的一些研究认为,学习策略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之一是学习策略的教学技术不够完善。因此提出了进行元认知学习调节与控制的明晰教学的四种教学技术:

(1)自我管理教学,仅让学生自己运用具体的学习

方法。

(2)规划教学,明晰地告诉学生如何使用具体方法并示范。

(3)规则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教学。

(4)控制与监视教学:告知如何使用学习方法,何时、如何检查学习策略的使用,还应增加明晰的教学反馈及提供足够的教学时间,以使学生了解学习策略的效用、保证策略使用的自动化。以上关于学习策略教学的研

究旨在解决的问题都是:学生即使学会了某些学习策略,但仍依赖过去形成的学习习惯和策略,或不知如何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合适的策略。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让学生感受策略的有效性,懂得如何灵活运用。然而事实表明,有些学生即使掌握了有效的学习策略,知道何时何地运用何种策略,也了解了某策略的有效性并且也有运用该策略的愿望,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却并不一定使用。原因何在?我们认为学生缺乏运用该策略的自我效能感,即对自己能否成功运用该策略的能力产生怀疑,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启示:学习策略教学应注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原因以有下几点:

(1)自我效能感影响已学得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的运用

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个体具有了某种知识技能,及其运用这种知识技能的愿望与将这种知识技能

付诸实践并非一对一的关系,这要受自我效能感的调节和控制。自我效能感影响已习得行为的表现。只有在个体认为自己能胜任时才会努力完成需要那些知识技能的任务,习得的行为才会表现出来。例如,

学生学会了PQ4R阅读法,但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是非

会运用之,则要取决于他是否确信自己具有有效运用该方法的能力。

(2)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对不同学习策略的选择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影响人对环境及其行为活动的选择。一般而言,个体选择自认为能有效控制的

环境,而回避自感无法控制的环境。就写作活动而言,个体是否选择更有效的电脑写作形式,就要取决于他对自己能否有效操作电脑的能力的判断。

(3)自我效能感影响运用学习策略的动机。研究表明,低自我效

能感的学生不愿尝试运用新的策略或技巧,既使这种策略极其有效。

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1)让学生在策略的学习和使用中获得首次成功。行为的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和发展

的重要因素。

(2)外部强化。人们掌握了某些知识技能、显示了自己有能力运用时,外部强化的恰当运用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强化使其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和能力。(3)(3)积极的自我强化。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关键是使学生建立合适的可以达到的目标,使其能在较近的目标达到后看到自己的进步。

(4)积极的归因训练。教师可先诊断学生的归因倾向,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班杜拉自我效能感与大学生英语学习二、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及其

影响因素

1.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参照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它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构成因素:

一是学生对自己的

学习能力能否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即

英语学习能力的自我效能感;

二是学生对自己的

学习行为能否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即

英语学习行为的自我效能感。

2.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分析

班杜拉(1997)等人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

主要通过五种信息源发展的:

一是掌握性经验,成

功会建立起对效能感的坚定信念,失败则削弱它;

二是替代性经验,与自己相似的榜样的成功会提

高个体对相似活动的效能信念,反之,会降低个体

对效能的判断;

三是社会说服,社会评价和他人言

语的说服会影响生理和情绪状态,影响个体的效

能信念的建立;

四是情感的唤起,在充满紧张、危险、负荷较大的场合,人的情感容易被唤起;

五是环境的信息,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控制,当人进入陌生或易引起个体焦虑的环境,会妨碍自

我效能的建立[2]。

以这五种信息源为参考基础,

结合英语在我国作为外语的学科特点以及大量教

学实践,将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

总结以下几点:

(1)英语学习的成败经验

班杜拉(1977)研究指出,成功经验会提高自

我效能感,这是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因而对自我效

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相反,多次失

败的经验打击进而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学生从观察其他同学所得到的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经验是学生通过观察他人英语学习的

成败而获得的间接经验。

(3)英语学习目标与任务的设置是否恰当

如果英语学习目标很高,任务很难,这时学生

取得的成功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而失败不会降低

自我效能感。如果学习目标过低,任务过于简单,

学生即使成功也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倘若失败

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4)归因方式的差异

归因是指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习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的推论。如果学生把英语学习中的成功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好,难度小,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而如果将成功与自身的勤奋、努力等可控因素相关联,则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如果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差、难度大等,则不一定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而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因素,如自身的能力时,则

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5)评价方式的影响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只以分数

来评价学生,这样就不能

全方位评价学生,分数低的学生就成了所谓的“差生”,逐渐失去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与兴趣,英语学

习自我效能感大大降低。

6)教师的期望值高低的影响

教师的期待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

激发学生的潜能。当教师认为学生有潜能有培养

前途时,就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期待,这种期待会

表现在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上,当学生感受到教师

的期待时,就会产生符合期望的努力。否则,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则降低。

(7)性别差异的影响

性别差异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中引起广泛关

注的课题,多年来,诸多学者在此领域进行了卓有

成效的研究,得出了部分十分有意义的结果,并在

此基础上得出女性学习者的二语习得水平总体上

优于男性二语习得者的论断。

三、大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

1.设置适当的目标与任务,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

班杜拉(1997)曾指出:“成败经验是个体对自

己的实际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水平的感知,

是个体获得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最具体的、最主要

的途径。

2.进行归因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归因

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如下:(1)了解学生的归

因倾向;(2)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的,完成某项任

务,并取得成功的经验;(3)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

进行归因;(4)引导学生积极归因。

3.重视榜样示范作用,让学生相信努力就能成功

4.树立多元评价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5.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教他们学会学习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参照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可将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界定为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能力评估或主观判断。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如下功能:1.影响学生的行为选择;2.决定着学生努力程度和持续时间;3.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向和归因方式;4影响学生对困难的态

度;5.影响学习的情绪和效率。

二、影响学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分析

1.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个体在行为习得与操作中的亲

身经历,因而对自我效能的形成影响最大。

2.替代性经验。替代性经验也称之为间接经验,是通过

观察他人学习而获得的经验。

3.言语劝说。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能产生一

定的影响,但言语劝说的作用的发挥是有限的。

4.情绪和生理状态。来自情绪和生理状态的信息,也会

影响自我效能感。

5.教师的期望值。心理学上有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即当教师认为学生有潜能有前途时,就会对学生产生

良好的期待。

三、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1.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很大程

度上来源于对过去直接经验的体验,以往成功的经验

会增强

学生取得成功的信心,过去失败的体验会让学生质疑自己的

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目标与任务、

让学生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多给学生表达才能的机

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强化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和自身能力的提高。

2.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榜样的经历、行

为特质等与被观察者的特性相一致时,被观察者就会被激励

去从事这一活动并能保持良好的持久性。在数学教学中,教

师要善于发现、敏感地抓住,及时有意识地树立好榜样,把

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榜样身上,使学生从榜样身上看到自己

的潜能,增强自我效能感。

3.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学生作为成长中的

体,各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这导致一些学生在归因上会出

现或多或少的判断失误。教师要努力规避这种倾向,引导学

生进行正确的、积极的、合理的归因。如在数学学习中,多

将成功的原因归因于能力的增长,归因于一些稳定的、内部

的、可控的因素;多将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努力不够,归因于

一些不稳定的、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这会促使学生保持

继续努力的信心,相信自己经过一些策略调整和适当训练后

能取得成功,使他们不因一时的失败降低对成功的期望,从

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创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也会影

响其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当人们心情处于过分紧张状态时,

获得成功的能力判断水平要比心平气和时差得多。因此,教

师要积极创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在数学教学中,要对学

生有耐心、有爱心,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予以解答,不

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多对学生进行言语鼓励,表达

对学生的信任和期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远

离焦虑和恐惧感;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平等交流,

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集中学习的注意力,从而提高

学习效果,使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得以实现。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 一、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就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人的主体因素的核心,并渗透、弥漫于人类机能活动的各个方面。它不仅决定了个体人生的轨迹,而且也决定了个体思维、情感、行动及其动机的模式,它还决定了个体在面临危机、失败、压力等否定性情境刺激时的身心反应方式,从而决定著个体在人生事业上的成败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幸福与否。 在社会学习理论看来,个体的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不是环境的偏爱,而是个体的自我创造。 二、效能预期与结果预期之区别 结果预期在这里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某项行为会产生某种结果的预估;而效能预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获得成功所具的信心。这两种预期之所以必须加以区分,是因为一个人可能相信某项行为必然会产生某种结果,但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表现这项行为。人的行为主要受人的效能预期的控制,个人对某种行为觉察到的效能感不仅影响着个体处理困难时所采用的行为方式,也影响着他

的努力程度和情绪体验。效能预期越强烈,所采用的行为就越积极,努力程度也就愈大愈持久,同时情绪也是积极的。例如一个跳高运动员,在一次跳跃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否跳出2.38米的成绩的判断是「效能预期」,而他对这一成绩能否为他赢得奖牌、社会荣誉、自我满足等的预期是「结果预期」。 三、自我效能的功能 自我效能的功能主要是调节和控制行为,并通过行为调控影响行为结果。 1.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与行为坚持性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常常倾向于选择适合于自己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却恰恰相反。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越强,预测到的成功可能性越大,他就越会努力尝试去从事这些方面的活动,新行为持续的时间也越长;反之,就会逃避那些自己认为不能胜任的活动,行为的坚持性也就越差。 2.影响人们的努力程度和对困难的态度 具有高度自我效能感的人,多富有自信,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克服困难,因此,会竭力去追寻和实现自己的目标;相反,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人,则会因为怀疑自己的能力而在困难面前犹豫不决、不知所措,甚至对能够行使的行为和完成的任务也不敢问津。 3.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效率

自我效能感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

自我效能感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信念。它涉及的不是工作和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或行为的自信程度。例如,学生知道:努力学习,会提高数学成绩。在这里,“提高数学成绩”是“努力学习”这一行为的结果期望,而学生对自己努力学习(以达到提高数学成绩的结果期望)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就是自我效能感的体现。 近年来,自我效能感越来越受关注。多项调查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在学习方面,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动机、参与教学的兴趣、个人目标的确立、对待困难的态度、付诸努力的程度、因果思维(归因)的方式等。在身心健康方面,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调控、情绪反应、活动效率、思维能力、人际关系、潜能开发等。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我们教师的迫切任务,以下是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十种方法。 一、增加学生成功体验 以往成功的体验是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来源。所以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增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成功的体验,具体方法如下: (一)建立个体化和合作化的奖赏结构 建立竞争奖赏结构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这不可避免地会损害那些在课堂上表现欠佳的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所以还要建立个体化和合作化的奖赏结构。个体化奖赏结构要求学生作自我比较,即将自己现在的成绩与过去的成绩进行比较,只要有进步即为成功,就能得到奖赏。通过增加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合作化奖赏结构强调小组之间的比较,小组共同努力完成一个目标,共同取得成功。注意要把课堂表现优秀的和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就会增加课堂表现较差的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增强这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利用和发挥学生的优势智力 传统的智力理论(以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主)认为智力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多元智力理论中对学校教育影响力最大的是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从多元智力理论中我们不难感到学生的每一种天赋(智力)都可成为帮助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手段,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天赋,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天赋取得活动的成功,建立起对学习的强烈自我效能感。 二、培养学生积极归因 自我效能感与人们的归因方式存在交互作用。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因素,如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不足。这种积极的归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关研究表明学习困难生往往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他们往往将学习结果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如自身能力、教师、运气、任务等外在因素,这种消极的归因方式会削弱其自我效能感。当然,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也不能一味强调努力不足,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力不从

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由DECI等提出[1],该理论认为人是具有主动性的有机体,个体具有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能够指引个体从事感兴趣的,并且能够对其发展产生益处的活动。除此之外,个体的活动还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外界因素对个体活动产生推动或者阻碍的作用,而这些影响的来源则是个体固有的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外界环境的如果能够满足这些心理需求,个体执行活动的可能性和成功性就会提高,反之则降低[2]。 自我决定理论的分支 1.基本心理需求:可以从自主需要、归属需要、胜任需要三个层面来分析个体的行为动机。心理需求是个体执行特定行为的源动力,不同类别的心理需求的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动机,不同程度的心理需求程则会使个体在执行行为时产生不同强度的执行动力,从而行为结果的也是有差异的。自主需求反映了个体能够依据自我意识进行选择和执行特定的活动,这种自主决定的感觉越强,个体的自主需求的满足程度也就越高。有自主需求的个体不希望受到来自外界阻碍或者不利因素的影响,个体希望的是”想做就做”或者“我的行为我做主”的状态。换言之,当外界环境能够促进个体进行自主活动时,个体的自主需求就得到了满足。自主需求表达了个体对自我层面的要求,归属需求则描述了个体对人际关系之间的要求。个体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不管是在现实生活,还是虚拟社区中,个体都渴望得到来自他人或群体的关注,进而获得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的情感上的亲密感,这

种对亲密感的渴望实际上就是个体的归属需求。个体对亲密感的测量主要是通过主观的感知。当个体感知到的其他人或者团体对个体的关注程度越高、亲密关系的程度越深、获得的支持力度越大时,个体的归属需求的满足程度也会越高,获得的归属感也就越强。 注意:围绕归属需求,除了本意(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以外,可以使用社会规范的相关概念,社会规范描述个体感知到的来自他人或者团体的支持所带来的压力。别人对个体的期待越强,个体执行活动的动机也会越强。 能力需求描述了个体希望自己有能力完成特定的活动。能力需求的满足程度能够用自我效能感来测量。自我效能感指个体感知到的其能够有效完成特定活动的能力,它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个体感知到的自我能力越强,个体的能力需求的满足程度越高。 2.认识评价理论:外界环境会影响个体内部的行为动机,从而影响行为的执行状况。外界的环境因素包括三种类型:信息性因素、控制性因素、去动机性因素。 3.有机整合理论:把个体的行为动机分为内在、外在、无动机三种类型。 内在动机通常指个体的特征方面:对挑战的偏好、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心、不断地外界环境进行探索学习、热衷于追求自我的发展进步。外在动机则突出了外界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个体行为的外在动机通常不是指活动本身具有什么价值和意义,而是个体为了得到某种特殊结果“被迫”采取特定的行为,比如,工人努力的工作,可能

自我效能感量表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王才康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广州,510631 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1,2]。自我效能感与结果期望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动后果的知觉,而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人们对自己行动的控制或主导。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这种“能做”的认知反映了一种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一种个体能采取适当的行动面对环境挑战的信念。自我效能感以自信的观点看待个体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 按照Bandura的理论,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人其感觉、思维和行动都不同。就感觉层面而言,自我效能感往往和抑郁、焦虑及无助相联系。在思维方面,自我效能感能在各种场合促进人们的认知过程和成绩,这包括决策质量和学业成就等。自我效能感能加强或削弱个体的动机水平。自我效能高的人会选择更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为自己确立的较高的目标并坚持到底。一旦开始行动,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付出较多的努力,坚持更长的时间,遇到挫折时他们又能很快恢复过来。自我效能感还被广泛用于学校环境、情绪障碍、心理和生理健康以及职业选择等领域。因此可以说自我效能感已成为临床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主要变量[3-4] 。

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领域特定(domain-specific)的概念,因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我信念,在另一方面可能并不是这样。但研究者也发现有一种一般性的自我效能感存在,它指的是个体应付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最早的德文版系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著名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1981年编制完成3,开始时共有20个项目,后来改进为10个项目。目前该量表已被翻译成至少25种语言,在国际上广泛使用。中文版的GSES最早由张建新和Schwarzer于1995年在香港的一年级大学生中使用5。至今中文版GSES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项目及评定标准】 GSES共10个项目,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自信心。比如“遇到困难时,我总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具体项目参表1。GSES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形式,各项目均为1~4评分。对每个项目,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完全不正确”、“有点正确”、“多数正确”或“完全正确”。评分时,“完全不正确”记1分,“有点正确”记2分,“多数正确”记3分,“完全正确”记4分。【评定注意事项】 1. 同其它自评量表一样,一定要让被试看明白指导语及有关问题。 2. 量表由被试自行填写,可进行个别测试,也可用于团体测试。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 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自我效能感是教育心理学部分考察的一个重点学习理论。关于自我效能感理论往往由于知识点的繁琐,导致考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到位,以至于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会出现错误的情况。本文在此对其在整个教育心理学部分中的自我效能感做出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理论观点: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最早是由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提出的。班杜拉将自我效能感区分为两种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指的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例如:我认为只要我能够每天坚持运动一定能够减肥成功,这是对结果的估计属于结果期待。但是我觉得我做不到每天坚持运动,这种对自己实施能力的估计叫功效期待。 二、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个人自身的成败经验(最主要因素):例如我以前减肥成功过,那这次我要减肥,我就会更加相信我一定能减肥成功,对应的自我效能感就会高些,反之亦然。 2.替代性经验是指跟自己能力水平相当的人取得成功与否对你的影响。例如跟你关系很好的隔壁班的哥们儿,你们平时学习水平差不多,他比你先考试,考完了你问他怎么样,他觉得挺简单的,那相应的你也会觉得比较简单,你觉得自己也能考得好。 3.言语劝说是指别人对你进行说理增加你的自信心。 4.情绪唤醒是指如果你过于紧张焦虑,精神不佳就会对成功没什么信心。 三、自我效能感能影响的方面 影响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影响学生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等。

以上便是有关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的总结,在教师招聘考试过程中自我效能感的两种期待以及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在备考过程中,各位考生可以结合以上的逻辑梳理来对其知识点进行熟练地把握。

如何理解和应用自我效能理论

如何理解和应用自我效能理论 接受杂志社邀请作为嘉宾主持“案例研析”网络研讨,经过多次与杂志社沟通,最终将研讨题目确定为“如何运用自我效能理论激发学生运动参与动机”。回顾当初选题思路有三:其一,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的中小学教师,应当自觉应用理论指导教学,而不能仅靠经验摸索。同时,一线教师能够通过生动鲜活的教学实践检验已有理论,发现其存在的缺感与不足,进而完善和发展理论。自觉理论指导和教学反思的缺失,是影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二,教育心理学家斯滕伯格(RobertJ.Sternberg,2003)在总结何谓优秀的学生时指出,“高自我效能感”是优秀学生的表现之一。教育目标取向是培养人,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自尊自信、身心健康的优秀学生,是体育课程的目标任务。其三,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既是《课标》的要求,也是体育教师实际教学中始终都要面对并需要解决的困惑和难

点。基于上述3条原因确定主题,最终得以完成本期“案例研析”研讨活动。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对“如何利用自我效能理论激发学生运动参与”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介绍自我效能理论,有的阐释自己对理论的理解,有的是教学经验的交流。在讨论中也有不少教师提出对自我效能理论理解的疑问,集中起来,主要有如下4个问题。 一、自我效能感和自信有什幺不同 研讨中,很多教师提出疑问: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自信、自尊,这些概念有什幺异同?自我效能感是否等同于自信心? 1.自我效能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理论是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的支柱之一,他最早于1977年提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一词,之后,这一理论不断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理解明显不同。简单归纳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自我效能理论是在不断发展的,班杜拉对自我

自我效能感 文献综述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对课堂参与的影响》文献综述 一、前言 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于自我控制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界定、影响、形成因素以及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学习领域最新进展,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以及对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师自身信念的影响。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相关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不足之处,本文力求以新的视角来深入对该理论的探索运用,取得一定的创新与发展。 二、自我效能界定、影响及其形成因素 1.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班杜拉1977年首次提出的。班杜拉将其界定为为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此外,其他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也有不同的界定,如:“是使得个体能够有效地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是个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涛、戚立夫)”等。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的界定不同,但是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2.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即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偏好方向,并且对于同一活动,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个体对活动的坚持能力不同。 (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容易把困难估计的比实际更大,在问题与困难面前表现出更多的担忧与畏惧,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则相反。 (3)影响人们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人对新行为的获得类型、获得速度有所不同以及对于习得行为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在活动时情绪较高,表现的较为轻松,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则相反。 3.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有四个方面的经验: (1)直接经验。指个体得自以往实际从事同类工作任务的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往往会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并且不断的成功会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的作用则相反。同时,人们对于行为成败的归因方式,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评价。 (2)替代经验。即间接经验,指个体通过观察学习示范者的的行为而获得的自我效能感。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言语的指导作用。即通过他人的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来改变自我效能感。但是,有研究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自我效能感并不能持久。 (4)情绪的唤起。班杜拉认为,高度紧张的情绪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因而使得自我效能感降低。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概述及评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摘要: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关键词::理论提出背景解析概述教育意义评价 班杜拉理论提出的背景 自从40年代以来,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对儿童是如何获得社会行为的很感兴趣。这些行为包括合作、竞争、攻击、道德-伦理和其他社会反应,社会反应主要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习得。当时的强化理论已经不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所有的模仿形式。 首先,儿童为什么总是有选择的模仿而不是模仿了所有受到强化的行为;其次,儿童有时候模仿那些过去没有相互作用过的行为;最后,为什么儿童在最初观察的几天、几周之后,他们没有受到强化、也没有看到榜样的这种行为受到强化,却会模仿新的行为。 班杜拉不同意华生和斯金纳的外界刺激是行为的决定因素的观点,相反,他认为人的认知能力,对行动结果的预期直接影响人的行为表现。他把强化视为个体对环境认知的一种信息,即强化物的出现等于告诉个体行为后果将带给他的是惩罚或奖赏,人们正是根据这种信息的预期决定自己的行为反应的。同时,班杜拉还认为人类的学习大多发生于社会情境中,只有站在社会学习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发展。他将自己的理论称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面对这些问题,班杜拉提出一套最为综合并且广为接受的模仿理论,称为社会学习理论。 理论概述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他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其包括:观察学习;交互作用;自我调节;自我效能等理论。 一、观察学习理论 (一)、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其基本涵义是人们能够仅仅由观察他人的行为而学习。班杜拉对此下的定义是,“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受观察影响,称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学习为观察学习”。 在一个经典研究中,班杜拉(1965)让4岁儿童单独观看一部电影。在电影中一个成年男子对充气娃娃表现出踢、打等攻击行为,影片有三种结尾。将孩子分为三组,分别看到的是结尾不同的影片。奖励攻击组的儿童看到的是在影片结尾时,进来一个成人对主人公进行表扬和奖励。惩罚攻击组的儿童看到另一成人对主人公进行责骂。控制组的儿童看到进来的成人对主人公既没奖励,也没惩罚。看完电影后,将儿童立即带到一间有与电影中同样的充气娃娃的游戏室里,实验者透过单向镜对儿童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看到榜样受到惩罚的孩子表现出的攻击行为明显少于另外两组,而另外两组则没有差别。在实验的第二阶段,让孩子回到房间,告诉他们如果能将榜样的行为模仿出来,就可得到橘子水和一张精美的图片。结果,三组孩子(包括惩罚攻击组的孩子)模仿的内容是一样的。说明替代性惩罚抑制的仅仅是对新反应的表现,而不是获得,即儿童已学习了攻击的行为,只不过看到榜样受罚,而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到了自我效能这一概念,随后于1980年在荣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的大会上发表的演说中更透彻地阐述他的自我效能原理,1986年他又出版了《思想行为的计会基础:一种社会认知理论》这一巨著,对自我效能机制进行了更加系统全面的论述。 班杜拉在1977年时,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他认为预期是认知与行为的中介,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对某种行为导致某种结果的个人预测;效能预期是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地进行某种行为以产生一定结果的预期。他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即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越强,越倾向于做更大程度的努力。班杜拉在1980年发表的《人类行为中的自我效能机制》演说中,指出效能的自我感知影响思维模式、行动和情绪激活。80年代以后,班杜拉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对行为操作能力的知觉和有关恪守自我生成能力的信念。这样一来,班杜拉提出了两个概念: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效能信念。知觉到的自我效能是一种对自我生成能力的知觉,被感知到的自我效能结果即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深化到价值系统就成为自我效能信念,即有关自我能力判断的认知取向。他认为自我效能信念有近似于认知、动机及情感的功能,是人类行为操作中的一种强大力量,它在控制和调节行为方面有着不可估量与替代的价值。自我效能从本质上讲是自我生成的能力。班杜拉强调指出,人类除了有替代性学习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使用符号的能力之外,自我生成的能力是最根本的能力,人们通过自我生成的能力,就可以对技能进行权衡和判断,也可以对自己的思想加以评价与改变。

班杜拉的动机理论(自我效能感)以及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班杜拉的动机理论(自我效能感)以及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1、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强化能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知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他认为除了结果的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即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是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简言之,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任务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2.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但这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影响,如果把成功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会降低效能感。 2.2替代经验。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观察者与榜样情况的一致性越强,这一影响越大。 2.3别人的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稳定的。 2.4情绪唤醒。情绪唤醒能够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发展与保持,对效能期望的作用依赖于对其是如何认知和评价的。 2.5学会激发你的自我效能感。 2.5.1把目标上调一档。先确立一个远大目标,再制订具体的小目标。 2.5.2把握好情绪。找出自身情绪的高涨点,来不断的激励自己,提高自我效能感。 2.5.3选好朋友。因为人与人之间对生活的热情是具有感染力的。同乐观的的人为友能提高我们的自信心。 2.5.4正视挫折。从内心挑战自我是我们生命力的源泉。 2.5.5内省。内省就是通过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分析来认识自己。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解释

”2 ci*

量表简介: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面对环境中的挑 战能否采 取适应性的行为的知觉或信念。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主动。这种?能做什么”的认知反映了一种个体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是以自信的理论看待个体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的能力。 —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Schwarzer等人编制, 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2001)翻译修订,对其信效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重测信度r=(p<,折半信度为r=(n=401,p

不正正正 正确确确 1 ?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我总是能够解决问题 的。 □ □□□ 2?即使别人反对我,我仍有办法取得我所要 的。 □ □□□ 3?对我来说,坚持理想和达成目标是轻而易举 的。 □ □□□ 4?我自信能有效地应付任何突如其来的事 情。 □ □□□ 5?以我的才智,我定能应付意料之外的情 况。 □ □□□ 6?如果我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解决大多数的难 题。 □ □□□ 7?我能冷静地面对困难,因为我可信赖自己处理问题的能 力。 □ □□□

&面对一个难题时,我通常能找到几个解决方法。 □ □□□ 9?有麻烦的时候,我通常能想到一些应付的方法。 □ □□□ 10?无论什么事在我身上发生,我都能够应付自如。 □ □□□ 记分方法完全不正确1 尚算正确2 多数正确3 完全正 确4 分数越高说明自信心越高 1-10你的自信心很低,甚至有点自卑,建议经常鼓励自己,相信自己是行的,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欣赏 10-20你的自信心偏低,有时候会感到信心不足,找 出自己的优点,承认它们,欣赏自己。

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一书中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在其以后的著作中逐步形成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框架体系。自我效能感被人们接受以后,广泛的应用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年来,人们围绕着自我效能感这一研究课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践成面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在自身的教学实际中,自我效能感也发挥着巨大地作用。良好地使用自我效能感理论会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产生积极有效地影响。 一、认识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在其社会学习理论中特别强调人的认知对学习和行为调节的影响,认为人的认知在行为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决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作为一种认知因素的自我效能感的变化被看成是人的自我调节得以持续的心理动力原因。他指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是特定领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不是技能,也不是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个体对完成特定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 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己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效验的主体自我判断,要以一定的经验或信息为依据,自我效能感正是通过对这些新的认知加工而形成的。以班杜拉维代表的西方学者认为个体所具有的自我效能感来自于四种类型的经验。(1)以往的成功经验,为个体提供判断和构成自我效能感的行为信息;(2)模仿或替代,榜样的成就、行为给观察者展示了达到成功所需要采取的策略,以及为观察者提供了比较与判断自己能力的标准,同时也为其传递了只要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的信念。(3)言语或社会劝说,是个体对自己已有的能力产生积极的信念,使自己既不要妄自菲薄,压抑和限制能力的发挥,也不能产生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4)生理与情绪的状态,在组织情境中减少压力源以及改善物理被认为是促进自我效能感提高的有效途径。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感受一下它在实践层面的应用。 二、自我效能感在教师层面的影响 在教师层面,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它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部分。所谓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则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班杜拉进而指出,自我效能的高低会对行为的选择、努力及坚持程度、情绪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动机理论中的一种,由班杜拉(Bandura)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认为,传统学习理论的研究集中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过程上,而传统动机理论的研究停留在提供什么强化(诱因)才能促进行为上。但是,个体在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也知道了行为将会带来的结果之后,并不一定去从事某项活动或做出某种行为,因为它要受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同时,班杜拉也认为,除非学生真正地认为自己在获得知识和技能方面有能力且取得了进步,否则他们是不会感到有效能的,即使他们的行为得到奖励或行为结果优于他人。研究表明,能取得好成绩固然是每个学生的理想所在,但力不从心之感会使人对学习望而生畏。因此,在人们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确立了合理的学习目标之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学习行为的决定因素。 [1] 在上面的案例中,小华有确定的目标,但在学习中却不能好好为这个目标努力,老师、家长的努力劝说似乎也不起作用。在这里,其原因除了本身性格的慢热,自身缺点——懒惰,以及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依靠父母监督外力作用影响下学习的习惯外,主要原因就是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是否能够好好学习,取得理想成绩,达到目标缺乏信心,并且试图为自己找借口。 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学习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学生的直接经验对其自我效能信念的建立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成功的学习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失败的学习经验则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过,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还要取决于个体对成败的归因方式。如果个体把成功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反之,如把失败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降低效能感。(2)替代性经验。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当学生看见替代者(与自己相似的人)成功时,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相反,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替代者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主要受自我与替代者之间相似程度的影响,相似性越大,替代者成败的经验越具有说服力。(3)言语劝说。用语言说服学生相信自己具有完成给定任务的能力,会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付出更大的努力。(4)情绪唤醒。通过调整学生的情绪状态,减轻紧张和负面的情绪倾向,可以起到改变自我效能感的作用。[2] 根据以上理论,在这几方面要促进小华提高自我效能感,采取了以下对策: 1、用小学、初中的成功学习经历强化小华的成功感,引导她进行正确自我归因,打破其原有的想法,即把取得成绩归于父母的监督这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从而树立起取得成绩归于自己的学习能力的这种内在因素的这种想法。并通过回忆起以往学习方面的成功经历,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 2、选取替代性经验。可以举我校上届体育生取得辉煌成就的例子,跟小华一起了解体育生是如何认真训练,以及如何兼顾学习,把学习搞好,其直接的成功经验起着良好的替代性作用。具体操作方法,可以与我校体育老师交流,或是给予上届体育生的联系方式,直接与上届体育生进行电话交流或者面对面交流。通过上述的方法,观察与自己相似的人成功的经历,增强自我效能感。 3、言语劝说。在这个具体的案例中,主要是通过语言引导,让小华认识到高中的学习方法不同与初中,应该改变不良学习习惯,寻求适合高中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并且让小华坚信,

自我决定论3

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2013-04-18 08:48:04)转载▼ 标签:自我决定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转化文化分类:心理学 自我决定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和Ryan Richard M.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就是一种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所做出自由的选择。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这种对自我决定的追求就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其相关的分支理论如下: 一、基本心理需要理论(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theory): 基本心理需要是指每个个体身上都存在着的一种发展的需求,这种需求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可以跨文化、跨情境地广泛存在着。人类最基本的三种心理需要分别为: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 一系列研究表明: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和人们对幸福的体验呈正相关。 二、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 主要探讨了内在动机的影响因素尤其是社会环境因素对内在动机的影响。首先,这一理论认为凡是能满足人们能力需要的即让人产生成就感的社会事件如报酬、反馈、交流、免于受到贬低性评价等,都能够增强行为的内在动机。其次,可以满足人们自主需要的环境也能促进行为的内在动机。根据认知评价理论,人们在体验到成就或效能的同时,还必须感觉到行为是由自我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才能真正地对内在动机有促进作用。第三,归属需要也与内在动机有关系。当个体处于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环境里时,会出现更多的内在动机行为。 三、有机整合理论(Organismic integration theory): 主要探讨了外在动机的类型和促进外在动机内化的条件。该理论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无动机三种类型。内在动机是人类固有的一种追求新奇和挑战、发展和锻炼自身能力、勇于探索和学习先天倾向,它是高度自主的,代表了自我决定的原型。外在动机是指人们不是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为了获得某种可分离的结果而去从事一项活动的倾向。 影响外在动机内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三个:1)能力知觉;2)自主性体验;3)归属感。四、因果定向理论(Causality orientation theory): 认为个体具有对有利于自我决定的环境进行定向的发展倾向。 参考文献: 刘海燕,闫荣双,郭德俊.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进展——自我决定论[J].心理科学,2003,26(6):1115-1116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最新进展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在教育学习领域的进展 摘要: 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于个体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界定、影响、形成因素以及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学习领域最新进展,包括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以及对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师自身信念的影响。 关键字: 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学业水平、自我信念 1.自我效能感的界定、影响及其形成因素 1.1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班杜拉(Bandura)1977年首次提出的。班杜拉将其界定为为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此外,其他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也有不同的界定,如:“是使得个体能够有效地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Barfield)”、“是个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涛、戚立夫)”等。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的界定不同,但是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1.2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即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偏好方向,并且对于同一活动,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个体对活动的坚持能力不同。(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容易把困难估计的比实际更大,在问题与困难面前表现出更多的担忧与畏惧,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则相反。(3)影响人们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人对新行为的获得类型、获得速度有所不同以及对于习得行为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在活动时情绪较高,表现的较为轻松,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则相反。 1.3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有四个方面的经验:(1)直接经验。指个体得自以往实际从事同类工作任务的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往往会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并且不断的成功会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的作用则相反。同时,人们对于行为成败的归因方式,也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评价。(2)替代经验。即间接经验,指个体通过观察学习示范者的的行为而获得的自我效能感。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3)言语的指导作用。即通过他人的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来改变自我效能感。但是,有研究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自我效能感并不能持久。(4)情绪的唤起。班杜拉认为,高度紧张的情绪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因而使得自我效能感降低。

班杜拉人格理论

班杜拉人格理论及应用 1986年出版《思维和行动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认知理论》一书中,班杜拉首次提出了个人、行为、环境三个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强调在获得和保持某种行为中的认知过程,人格的社会学习原则和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结合。因此班杜拉的人格理论又称为交互决定论。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reciprocal determinism)是建立在吸收了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有关部分的优点并批判地指出它们各自不足的基础上,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班杜拉指出:“行为、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实际上是作为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决定因素产生作用的”。班杜拉把交互(reciproca1)这一概念定义为“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把决定论(determinism )定义为“事物影响的产物”。 班杜拉在交互决定论中批驳了行为主义者的环境决定论,他们认为行为(B)是受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刺激(E)控制的,因此公式为:B=f(E):同时他也反对人本主义者的个人决定论,他们认为本能、驱力和特质等内部事件,驱使有机体按照某些固定的方式行事,即环境取决于个体如何对其发生作用,公式为:E=f(B)。他认为这些都是单向决定论。 班杜拉提出相互作用的三种模式: 1、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 一是环境确实对行为有影响,甚至产生决定作用的影响。二是这种作用是潜在的,只有环境和人的因素相结合,并且被适当的行为激活时,环境才能发挥这种作用。这种潜在因素包含在行为发生之前,或行为发生之后,要具体分析。在行为发生之前,是因为发生在个体周围包含在环境中的事物往往有一定的规律。人们可以根据他们和环境交往的经验归纳出这些规律,并预期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什么结果,借此来调节人们的行为。由于人类能认识环境中事物的规律,所以不一定要直接和事物接触才可以获得经验,他们可以观察别人的行为 结果,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2、人和环境交互决定行为 班杜拉指出:人既不是完全受环境控制的被动反应者;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完全自由的实体,人与环境是交互决定的。环境中各种外部因素是通过三种主要方式影响自我调节过程。环境有利于建立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建立和发展自我反应的能力。 3、行为是三者交互的相互作用 环境、人和行为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是一种交互决定的过程。在行为内部,人的因素和环境影响是以彼此相连的决定因素产生作用的。这个过程是三者交互的相交作用,不是两者的连接或两者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不仅论述了人类社会性行为习得的两种历程,即直接经验的行为习得过程和间接经验的行为习得过程。而且详细地论述了决定人类行为的诸种因素。班杜拉将这些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班杜拉对学习的遗传机制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不同种系的动物的遗传机制限制了有机体的学习能力和做出复杂行为的能力。班杜拉明确地指出,不同种系的动物对各种反应和偶然事件的学习在难易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许多是由于有机体遗传上所具有的不同水平的感觉运动和皮层结构决定的。生理遗传决定了它们不能学习那些超过它们身体能力的各种行为。而且有机体所具有的神经系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的中枢加工和完成行为的中枢组织。 (2)低等动物的学习和行为受严格的生物学规律的制约,把从低等动物那里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人类将产生错误的解释。过去,巴甫洛夫、桑代克和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家习惯于用动物为被试进行学习实验,并把实验的结论推广到解释人类的学习。这种作法班杜拉认为是十分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作者:林玉庆来源:本站原创添加日期:09-07-12 19:58:14 点击:2495 摘要: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一般学习论观点的逻辑产物。本综述主要介绍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概念界定、形成机制、培养途径、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自我效能理论的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社会学习理论归因理论 一、引言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一书中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在其以后的著作中逐步形成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框架体系。自我效能感被人们接受以后,广泛的应用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二十多年来,人们围绕着自我效能感这一研究课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践成面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二、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 1、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A.Bandura,1986)。 2、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Schultz)。 3、是使个体能够有效的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Barfield,1974)。 4、是个体对特定环境作出反应的一种心态(Ashton&Webb,1986)。 5、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影响成绩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感觉(C.Midgley)。 6、是个人对自己所从事某种工作所具能力以及对该工作可能做到地步的一种主观评价(张春兴,1991)。 7、是个体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韬、戚立夫,1993)。 8、是个体对自己所采取的行为影响行为结果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杨心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