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5、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是什么

5、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是什么

5、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是什么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是什么?

?作者:发布日期:2014-02-27 13:47:18 浏览量:215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但专业建设还有自身的任务。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任何一所大学培养的人才的质量,都取决于这所大学的学科水平,因此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这是高等教育的一条基本原理。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的基础包括下述几个方面: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基地、包含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等。当然,把它们都视为专业建设的内容也未尝不可,因为两者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专业建设还要在学科建设提供的基础之上解决自己的问题。专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专业设置口径,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或称为人才培养计划)等。这些内容是学科建设代替不了的,因为它们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

专业不是某一级学科,而是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正是这种“交叉点”的性质决定了专业的若干基本特征。专业的教学计划,是三类课程的组合,即思想道德、科学与人文知识课程,学科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性知识和技能训练课程的组合。课程设置所体现的原则,就是“以育人为目标,以学科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一门学科为基础可以设置若干个专业,这些专业因学科基础

知识课程大体相同而被称为“相近专业”;一个专业可能涉及不止一门而是若干门学科,这些学科甚至可能属于不同的学科门类,因此这类专业往往被称为“跨学科专业”或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大学中的专业会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动不居,而学科则具有相对稳定性。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在高等教育办学中,学科与专业建设是两个永恒的话题,一个以促进科学发展为目的,一个以培养社会需要人才为目的,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并且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表现出不同的联系方式,在以学科层次为标准划分的高等教育办学体系中,层次越高的学校,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联系越紧密,比如,研究生教育就比本科生教育联系紧密,研究型大学就比教学型大学联系紧密,层次越低,关系越疏远,直至在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高职学校和专科学校中,学科建设基本上让位于专业建设。 不管二者的关系如何,专业建设始终因为人才培养在高校中的核心地位,而始终是办学的主体、重点。也正是因为这种关系的存在,如果以不断提升办学层次为办学的基本追求,在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上,“学科建设为龙头”就成为 一种基本的价值取向。只有学科建设上了层次,学校才能提升层次。另外,现实的社会评价也往往以学科建设的水平为衡量标准。 但是,如果换一种办学思路,不以提升办学层次为基本取向,而以自身的分类定位为前提,“在自身定位上办出一流水平的大学”为取向的话,“学科建设为龙头”的提法就值得商榷了! 比如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是高职教育与社会的契合点,是高职教育办出 特色的关键,专业改革与建设是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重点,学科建设在这类高校中基本上处于弱势! 一般而言,高职与普高的区别在于培养人才的目标,高职以就业岗位需要为导向,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普高培养的人才去向广泛,多样性更为突出,创造性强,前程难于预料,故以“基础厚、口径宽,适应力强”为人才 培养为基本目标,学科建设很自然就成为实现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普通本科院校也就顺理成章地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为龙头,但是,这种认识是针对本科院校总体而言的,具体到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服务教学型、教学型等不同类型的高校,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说,学科建设的作用是不同的! 把一般提法的“学科建设为龙头”统一用到所有具体学校,就显得有失偏颇。

(完整版)护理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

护理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院护理工作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以质量管理为核心,技术管理为重点,组织管理为保证。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护理,赢得社会信誉。根据医院发展规划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1、依法加强护士队伍建设,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认真执行《护士管理办法》规定,完善护士准入制度,明确护士的权利、义务和执业规则,维护护士合法权益,依法建立健全护士聘用、使用制度,同工同酬,杜绝无证上岗,加强护士对法律知识的培训考核,督促护士依法履行职责,规范执业。 2、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总量,实现护士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合理设置护理岗位,统筹护士人力资源,保证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备,一般病房床护比大于或等于1:0.4;ICU床护比为1:2.5-3。在达到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基础上,实施以实际护理工作需要为基础的护士配置方法,并遵循以人为本,结构合理,动态调整的原则,按照护理岗位的任务,所需业务技术水平,实际护理工作量等要素合理配置各层次护士,实施按职上岗,做到人力资源利用最大化,切实保证医疗安全。 3、深入“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

量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人性化护理为病人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正确实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为病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护理服务,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保障病人安全和护理工作质量。 4、加强护理管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做到有管理目标,有实施计划,有质量标准考评细则和奖罚制度。护理部下设各护理质控小组,每月对临床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及考评,检查结果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制定整改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使各项护理指标始终保持在:危重一级护理合格率≥90%,基础护理合格率≥95%,抢救药品完好率达100%,无菌物品合格率100%,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合格标准90分),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护理人员年培训率达到100%,年压疮(非难免)发生率为0。 5、强化业务知识的培训 护理部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定“三基”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护理管理培训班、新技术培训班等),低年资护士院内大科轮转,业务骨干到ICU轮转,有计划选送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护理部每月组织业务学习一次,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各1次。为督促学习,护理部要每年进行“三基”理论考试1次,40岁以下护士每年进

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培养、教学建设水平与成效) 1、关于高层次人才培养: 树立“学科发展与个人发展高度统一”的思想意识,把人才培养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重要位置,并根据医院及学科长期发展需求,继续坚持“研究生教学和科研为主,兼顾本科生教育”的高层次人才培育方针,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改进加强教学研究,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了大力加强优秀人才和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2012年我学科制定了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培养层次与方式包括: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硕士研究生培养、进修等方式等。 (1)、鼓励报考在职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截止到2015年9月,全科有3人取得广州中医药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历。有2人考取广州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研究生。有1人今年考取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 (2)、加强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2012年以来共毕业硕士研究生19人,现在读硕士研究生12人。 (3)、鼓励外出进修学习.2012年以来我科排出人员进修学习5人、参加培训班、学术交流会共计20人次,通过学习全科人员业务素质、医疗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4)、目前我学科有师承博士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有老年医学、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中西医结合消化、中西医结合呼吸等四个专业可以招收硕士研究生。

2、教学建设水平及成效: 我学科承担了中医药大学本科、硕士、全科医师、规培医师培训的教学工作。为了适应教学发展的要求,我们进行了研究生、本科生教学改革的研究。发表教学论文3篇。制定了师承教育、临床带教、轮科医师教学大纲。编写十二五规划教材一部,获得教学奖3项。

安徽科技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科技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大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根据科技学院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二五”学科建设回顾 “十二五”以来,学校在加强办学条件建设的基础上,坚持一手抓学科拓展建设,一手抓专业涵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为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主动对接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积极开展学科建设,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优势农科得到加强,新兴工科进一步发展,建设校级重点学科3个、重点建设学科5个、重点培育学科3个,学科对专业建设的支撑进一步显现。 (一)主要成绩 1.学科体系初步形成,建设水平逐步提升 学校现有18个教学院部,6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经、管、理、文、法、农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新兴工科和优势农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目前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

台,2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及示实验实训中心。近年来,我校主动适应新形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系统性的三级学科体系建设,新近遴选校级A类4个、B类6个、C类8个,学科方向进一步凝炼,学科特色更加明显。 2.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科梯队建设初显成效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聘与外聘相结合的办法,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学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近五年来,累计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荣获市(厅)级以上奖励34项,实现了省级科技和社科奖励二等奖的突破;发表论文2800余篇(其中四大检索论文270篇);鉴定科研成果32项,授权专利245项(其中发明专利63项),获批省“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2个;学科平台建设卓有成效,实现了在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共性技术研究院等方面的突破。 (二)存在问题 1.学科专业体系有待整合,专业设置尚需调整;学科方向凝练不够,特色不够鲜明,大多数科研人员科研方向不够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7-2009) (讨论稿) 2007年5月

目录 零、概要 (1) 一、学院学科建设现状 (1)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2)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2) 二、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2) (一)突出重点,全面提高 (3) (二)优化结构,注重创新 (3) (三)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3) 三、学院学科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 (3) 四、各学科建设的具体发展规划 (4)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4) 1. 学科研究方向 (4) 2. 学科建设目标 (4) 3. 年度建设目标 (5)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6) 1. 学科研究方向 (7) 2. 学科建设目标 (8) 3. 年度建设目标 (8) 五、采取的措施 (9)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2007-2009) (讨论稿) 学科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的有机结合体,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定位(学科方向、发展层次)、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实验室、重点学科、设备等)、学科管理等六个要素。学科建设状态及指标是体现一个学校在国内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外大学排名的主要依据,因此,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对于信息学院来说,做好学科建设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整体水平的关键,也是我院发展的关键。为了把我院建设成为一所高质量、高水平,能够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毕业生的应用型学院,根据西安财经学院发展规划,结合信息学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西安财经学院信息学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7-2009)”。 零、概要 本规划以国家学位委员会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为准,其中与信息学院关系较大的学科主要有: 一、学院学科建设现状 信息学院目前没有硕士点,已有专业涉及到二个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主要涉及一个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完整版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应用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9~2011)》编写提纲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应用化学是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与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编号080704)。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为使命的中心学科,是化学与化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本学科的建设,全面提升本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项目和成果的档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顺利完成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任务。 二、学科概况 本学科点是在已有近30年办学历史的化学学科基础上于2004年筹建而成。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8人、讲师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含1人博士在读)、7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130)、气相色谱仪(GC900、GC9800)和紫外吸收光谱仪(UV 2100、VARIAN Cary)、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 XRD、Q600同步热分析、Nicolet 5700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Gemini V 2380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3DCE毛细管电泳仪、VARIAN Cary 10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岛津GCMS-2010PLUS气质联用仪等1100余万元仪器设备。承担各类基金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1项、省部级15项、横向项目4项,省教育厅12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5篇。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成果三等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学科建设是围绕提高学科水平所做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集学科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是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 在学科建设中,学科方向的设立、凝聚无疑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无论是宏观的学科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和优化,还是从某一具体学科或学科群的建设,特别是学科内涵的丰富、更新等,都是如此。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学科方向的正确确立和推进完全有赖于能够审时度势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及其相称的学术梯队或团队;资金的投入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有时直接影响到学科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学科的制度建设,包括学科的学术氛围和学术交流、学科的创新和推进学科交叉合作的机制和体制的建设,学科的文化建设、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等。学科建设是从学术角度,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学科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专业和教学的发展,学科建设侧重于科学研究,侧重于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专业建设是一项直接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学生培养及毕业生就业方向的教学基本建设。它以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本、专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专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专业设置、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等。这些内容都是学科建设所代替不了的,因为它们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因此,学科建设代替不了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通之处在于两者包含的要素大致相同:师资、设备、实验与实习基地、科研、经费等。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不会有高水平的专业和高质量的教学,学校的专业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学科建设的水平越高,专业发展的后劲就越大。但是,专业建设毕竟 促进学科纵向和横向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1贪多求全,缺乏地方特色。 2学科队伍整体水平偏低,优秀学科带头人匮乏。 3重视投入和外延发展,忽视软环境和内涵发展。 4学科建设管理体制不畅,缺乏有效运行机制。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1优势学科重点突破原则。 2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原则。 3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原则。 4特色发展与创新原则。 社会所需的人才,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前者称为学术型人才,后者称为应用型人才。就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其培养人才的类型应归属于应用型人才。 学科创新包括学科建设理念的创新、学科体系的创新、学科内容的创新、学科研究方向的创新和学科建设体制与方法的创新。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

《应用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9~2011)》编写提纲 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应用化学是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与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编号080704)。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为使命的中心学科,是化学与化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本学科的建设,全面提升本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项目和成果的档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顺利完成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任务。 二、学科概况 本学科点是在已有近30年办学历史的化学学科基础上于2004年筹建而成。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8人、讲师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含1人博士在读)、7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130)、气相色谱仪(GC900、GC9800)和紫外吸收光谱仪(UV 2100、VARIAN Cary)、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 XRD、Q600同步热分析、Nicolet 5700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Gemini V 2380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3DCE毛细管电泳仪、VARIAN Cary 10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岛津GCMS-2010PLUS气质联用仪等1100余万元仪器设备。承担各类基金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1项、省部级15项、横向项目4项,省教育厅12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5篇。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

大学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大学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XX大学XX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2011-2015) XX学院是一所以职业教育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二级学院。在“十一五”期间,学院学科建设和学术科研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在“十二五”期间,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任务极其繁重。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学院发展实际,特制定XX学院学科与科研建设发展规划(2011—2015)。 一、目前学院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现状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学院逐步形成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与各教学系相关学科相结合,以专业为导向,以学科建设支撑专业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在院领导精密部署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学科建设及科研工作在开拓中前进,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 鉴于学院创办时间短,科研力量薄弱的现实,学院一直坚持“以院内力量为主、借助院外力量”的方针开展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主要借助院外科研力量;而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相关性研究、职业教育与专业建设相关的研究,则以院内研究力量为主。目前,两方面稳定的研究力量约为30人左右,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学科队伍中含博士生导师1名,学科带头人3名,学术带头人2中,学术骨干6名,XX市优秀中青年教师2名,XX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名。 2、保证资源持续投入,学科平台建设取得突破。

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学科建设加快医院发展

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学科建设加快医院发 展 为全面落实“科教兴院、人才强院”发展战略,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实现医院健康发展,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新技术开发为主题的医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座谈会分别于2013年11月15日、11月25日和12月5日下午在本院第一会议室举行。 院长在讲话时指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医院立足发展的大问题,人才培养是根本,医教研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卫生事业发展的日新月异,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调控下,如何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提高医院发展的后劲,“人才”是关键。医院要生存、要发展、要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我院坚持“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把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医院的头等大事来抓,努力实现医院向学院,科室向学科,医生向学者的转变,使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水平得到了较大地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患者和社会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他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正确处理好“临床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的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为医院发展献计献策。 与会代表就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新技术开发、科研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与意见。大家在发言时指出,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要做到爱惜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要坚持贯彻“人才兴院”的方针,在留住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合理引进人才,切实做好人才

梯队建设。第一,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发展的首要因素,要采取多种方式,促使各学科带头人向高学历、技术精、科研实力强、管理能力好和学术知名度高的方向发展。通过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建设,逐步培养国内有影响、本市领先的学科带头人;第二,合理引进素质好、学历高的专业毕业生,有针对性的引进具有技术专长的实用型人才,不断充实我院的人才队伍;第三,通过加强与院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争取快速提升我院年轻科技队伍的业务水平;第四,选送思想品质好业务基础好,并具有开拓精神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到国内外医院或院校进修学习;第五,制定政策及奖励机制,鼓励职工岗位自学成才;第六,通过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定期进行“三基”知识考核,定期开展技术操作考核、竞赛等形式,逐步提高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理论与实践水平。通过努力,在医院各学科中建设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首,中青年骨干为主,整体素质好、医德高、具有团结拼搏精神和甘于奉献的老中青结构合理稳定的学术梯队。 在谈到科研教学方面时大家表示,科研教学是医院综合实力的象征,要认真遵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走医疗、教学、科研并重的发展道路,促进医院全面发展。第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研教学队伍,能够在完成紧张的医疗工作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做好科研教学工作;第二,要制定好科研和教学工作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科研和教学任务;第三,要加大资金的投入,设立科研和教学专项基金;第四,要充分发挥高学历人才的作用,适当引进科研型人才,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第五,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第六,要借助科研机构的力量,联

三对做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促的几点建议

三、对做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促的几点建议 (一)了解现状,提高认识,重视专业建设 根据上面的分析,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高校“重学科建设轻专业建设”现象的出现,以及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缺乏互动的客观存在。了解到这一现状,是建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机制的根本和基础。面对这一现状,在建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机制时,应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专业建设上;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互动的实践中,专业建设要依托于学科建设,充分利用学科建设资源,促进专业建设的发展。 (二)加强专业建设,将专业建设纳入到学科建设的统一规划和建设中 从意识上提高对专业建设的认识,是为了在实践中引起高校管理部门对专业建设的重视。因此,高校管理者更应该从实际工作中重视专业建设,强化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联系,将专业建设纳入到学科建设的规划与建设之中。高校的学科建设不仅要重视在学科发展前沿的突破,以及学科水平的提升,同时还要将学科建设中取得的学术成果尽快转化为本科教育中的优秀资源,要重视对领军性人才的引进,也要培养出一支有一定规模的科研与教学队伍;要重视学术队伍的科研水平及其教学能力;学科基地的建设,既要能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又要能够发挥其教育功能。这样既能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又能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放在合理的位置,有利于高校整体的建设与规划,有利于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协调发展。(张颖刁婥等) (摘自《继续教育研究》 2010年第10期) 对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学科、专业以及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作为高等教育中的基本概念,有着相近的内涵,因此人们常常把“学科”、“专业”相混淆,也经常把“学科专业”作为一个词语使用。“学科专业建设”也经常见诸于各类高等学校的发展规划、研究报告、教育科研论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中。为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少专家、学者进行过研究和探讨,但在某些方面仍有不同认识。本文对学科、专业以及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以期对人们正确理解这些概念有所帮助。 一、学科、专业在高等学校存在的基础及其关系 1、学科、专业在高等学校存在的基础 高等学校的学科,属于某一学科的一个“亚群体”。虽然学科是知识领域的划分,但在高等学校,知识领域仅是学科存在的一种形式,其依附体主要是掌握知识的人以及这些人组成的群体,即教师和研究人员(以下统称教师)。没有掌握该领域知识的教师存在,该学科在该高等学校就不存在。因此,高等学校的学科是以掌握该学科高深知识的教师的存在而存在的。简言之,高等学校的学科以教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应用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9~2011)》编写提纲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应用化学是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与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编号080704)。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为使命的中心学科,是化学与化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本学科的建设,全面提升本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项目和成果的档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顺利完成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任务。 二、学科概况 本学科点是在已有近30年办学历史的化学学科基础上于2004年筹建而成。现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8人、讲师1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含1人博士在读)、7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130)、气相色谱仪(GC900、GC9800)和紫外吸收光谱仪(UV 2100、VARIAN Cary)、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 XRD、Q600同步热分析、Nicolet 5700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Gemini V 2380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3DCE毛细管电泳仪、VARIAN Cary 10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岛津GCMS-2010PLUS气质联用仪等1100余万元仪器设备。承担各类基金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1项、省部级15项、横向项目4项,省教育厅12项。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5篇。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开发橡胶、塑料助剂、医药、农药中间体和食品添加剂等精细化工产品12

XX大学XX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XX大学XX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2011-2015) XX学院是一所以职业教育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二级学院。在“十一五”期间,学院学科建设和学术科研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在“十二五”期间,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任务极其繁重。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学院发展实际,特制定XX学院学科与科研建设发展规划(2011—2015)。 一、目前学院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现状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学院逐步形成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与各教学系相关学科相结合,以专业为导向,以学科建设支撑专业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在院领导精密部署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学院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学科建设及科研工作在开拓中前进,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 鉴于学院创办时间短,科研力量薄弱的现实,学院一直坚持“以院内力量为主、借助院外力量”的方针开展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主要借助院外科研力量;而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相关性研究、职业教育与专业建设相关的研究,则以院内研究力量为主。目前,两方面稳定的研究力量约为30人左右,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科研队伍。学科队伍中含博士生导师1名,学科带头人3名,学术带头人2中,学术骨干6名,XX市优秀中青年教师2名,XX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名。 2、保证资源持续投入,学科平台建设取得突破。 五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建设学科平台建设,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管理制度、学术论坛、职业技能大赛参赛机制、“产学研”合作基地等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劣到优、从临时制、随机制到常态化、制度化,形成了对本学科发展的有效支撑。目前,学院设有高等教育研究所、农民工学院两个研究单位;藏书上万册的专用文献资料室、电子信息室;应用技术论坛和职业论坛两大学术交流平台,是

关于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

关于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我院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的实现,更好的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走好“科技兴国”之路,进一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创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和学术环境,吸引和聚集国内、外优秀人才,在医学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开展高水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培养造就高层次的医学科技人才,将我院办成具有国内或国际一流水平的医院,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二章学科建设 第二条:学科建设是我院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医院2010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争取1-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因此要突出重点、加大投入,重点扶持我院优势学科,使之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防病、治病的重点、难点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争取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从而使我院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提高我院的竞争力,为此医院将业务总收入的1%作为科研预算专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当年余额转入下年使用。 第三条:建立一流实验中心。生物工程中心为医院重点扶持单位,为使之成为国内一流研究中心,达到资源共享、物尽其用、建立开放性实验中心的目的,医院将对生物工程中心每年拨款50万元人民币,购买仪器等设备,连续五年。 第四条:设立重点学科及重点实验室建设基金。 1.每年资助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50万元人民币。 2.每年资助部、委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30万元人民币。 3.每年资助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20万元人民币。 4.每年资助厅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10万元人民币。 5.每年资助校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5万元人民币。 以上资助,均连续三年。 第五条:鼓励主办学术会议。为扩大我院的学术影响,提高我院的学术地位,达到争创全国一流医院的目的,对我院主办的学术会议,医院将提供适当的交通工具和会议地点。 第六条:加强对外交流

音乐系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音乐系 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05—2010) 一、引言 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础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科学地规划学科专业建设,是谋求发展、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的一项 76人。 科;2010年成为省级重点学科。 3、提高办学层次。积极扩大本科教育,适当压缩专科教育,积极创造新条件整合学科办学力量,申报硕士授予单位,争取在2010年前拥有硕士招生点。 (二)专业建设目标 1、全日制教育。在现有2个本科专业和2个专科专业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建设调整,原则是做强音乐学(师范)本科专业,加大发展舞蹈学本科专业;力争在现有两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增加表演、播音主持等专业;调整师范专科专业,适当压缩专科规模。人数规模为本科570人,专科为80人。 2、成人教育。围绕学院“一体两翼”办学构想,理顺办学思路,提升层次,适度

扩大规模。在我系已有的本科专业招收成教生,至2010年成人教育总规模达150人,其中本科生达100人,专科及其他成教生50人。 (三)课程建设目标 1、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近年来,为了适应高校新形势下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市场的需要,我系进行了几次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尽量争取与社会人才市场需求接轨。如:加强基础性,突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材建设与成效 在音乐系主要专业课程中。如: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中国音乐史、欧 教授、 到2010年全系在校生达800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生570人,成人教育学生150人。 (六)教学科研条件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教学设备资产新增400万元,教学、科研条件大大改善,图书资料室的建设也更加完善。 四、主要措施 1、转变观念,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严密措施,狠抓落实。 认真组织学习,使全系教职工认清学院所确立的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观念,增强教学工作责任感。

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提纲

《应用化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09?2011 )》编写提纲 一、建设目的和意义 应用化学是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与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并列的一个二级学科(编号080704)。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为使命的中心学科,是化学与化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本学科的建设,全面提升本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项目和成果的档次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顺利完成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的建设任务。 二、学科概况 本学科点是在已有近30 年办学历史的化学学科基础上于2004 年筹建而成。现有专任教师21 人,其中教授 2 人、副高8 人、讲师11 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含1人博士在读)、7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WFX-130)、气相色谱仪(GC900 GC9800和紫外吸收光谱仪(UV 2100、VARIAN Cary)、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BRUKER D8 ADVANCE XRD600同步热分析、Nicolet 5700 智能傅立叶红外光谱仪、Gemini V 2380 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Agile nt 1200 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3DCE毛细管电泳仪、VARIANCary 100分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岛津GCMS-2010PLU气质联用仪等1100 余万元仪器设备。承担各类基金项目40 余项,其中,国家创新基金 1 项、省部级15 项、横向项目4 项,省教育厅12 项。发表研究论文200 余篇,其中被SCI、Ei 和ISTP收录35篇。获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 开发橡胶、塑料助剂、医药、农药中间体和食品添加剂等精细化工产品12个,

学科建设的意义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是高等学校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科建设的状态体现高等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学科建设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对高校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1.通过学科建设,可以促进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的发展 学科建设的具体做法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学科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选拔一些条件好、有特色、与地方或全国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的学科,投入经费进行重点建设。通过建设,促进了该学科科学研究、人才梯队和实验基地的建设,提升了该学科的水平。同时,重点学科的建设又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同步发展。通过努力,有望在校内逐步形成在社会上有一定声誉和影响力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 2.通过学科建设,可以促进学科带头人的成长,改善学科梯队的结构 学科建设的成效之一就是科研条件的改善,这是吸引高水平的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吸引高水平的人才不能仅仅靠高工资、高待遇,更主要的要靠好的工作环境,即所谓事业留人。新建本科院校之所以很难吸引国内大师级人才,不光是学校知名度低,更主要原因是没有很好的科研条件。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即使现有人才也可能逐渐流失。学科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这当中可以促进学科带头人的迅速成长,同时学科建设也有助于改善学科梯队的结构,使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得到提高。 3.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改善学校的实验基地建设 在学科建设中很强调基地建设,比如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等。学科建设的内容也包括改善学科的科研条件,也就是基地建设。学科建设经费可以弥补教学科研经费在购买大型仪器设备方面的不足。所以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改善学校的实验基地建设,提高实验手段的现代化程度。 4.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并推动硕士学位点的建设 要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要创造好的教学、科研条件,要吸引、培养老师,就一定要抓学科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并推动学校硕士学位点的建设。争创硕士学位点,这是任何一所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要积极考虑的。只有通过学科建设,才能使该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提高、人才梯队结构更趋于合理、实验基地条件大大改善,若干年后该学科的学位点才可能水到渠成。 5.通过学科建设,对深化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材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学科建设把教育质量纳入学科建设的目标和规划之中。学科建设改善了实验基地条件,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科建设提高了科研水平,促进了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改善了师资队伍结构,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所以,抓学科建设可以进一步带动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对深化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材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总之,通过抓学科建设,可以促进教学改革、科研和产业的发展,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而带动和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及整体实力的提高。所以说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根本性建设,是不断增强学校办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基础,它影响并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水平和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科建设已成为提高学校办

学科建设的内容与目标

学科建设的容与目标 学科建设状态及指标是体现一个学校在国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外大学排名的主要依据。 学科建设主要包括: 一、学科定位(学科方向,发展层次); 二、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 三、科学研究; 四、人才培养; 五、学科基地(实验室,重点学科,设备等); 六、学科管理。 它包含三个要素:1、构成科学学术体系的各个分支;2、在一定研究领域生成的专门知识;3、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专门的人员队伍和设施。

学科建设的目标是指在学科定位、学科队伍、学科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学科管理等方面形成的特色,到达的培养层次和质量,学科平台环境,管理水平以及预期取得的成效。 大学学科建设的涵:大学是以学科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学术组织,所以,学科建设是大学的基础性建设,牵涉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大学的一切工作都与学科建设有关,笔者认为,从学科建设的涵出发来考虑大学学科建设的容,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学科布局 学科布局是指学科在大学的分布状况,它不仅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学科结构,而且决定了大学的功能、特色,影响着学科水平的提升。因此,大学进行学科建设,首先要着手学科布局的调整。 第一,要进行科学定位。所谓定位,就是锁定目标的位置。通常情况下,每个组织都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关键是不清楚目标所在的位置。大学也是如此。每所大学都知道自己的目标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但往往不清楚自己要培养什么层次、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人才,发展什么学科以及在什么水平上发展这些学科,怎样服

务社会和在什么领域、通过什么方式服务社会。所以,在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上,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高、大、全”,相互模仿、缺乏个性的问题。如综合性、多科性,国际化、开放式,研究型、高水平,世界一流、世界知名、国一流等,成为学科建设定位上流行的术语。这表明,学科建设如不能正确定位,学科布局的调整就只能是盲从或无所适从。 第二,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所谓综合化的学科体系,是指能够促进不同学科的文化、精神、制度和思维方式交叉融合的学科布局。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是科学发展以综合为主的规律的要求,是社会服务的需要。当然,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并不是说学科布局越全越好,因为学科综合化也有程度、层次和水平之分。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学科实际,有选择地调整学科布局。但不论什么学校,要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在学科布局上都应涵盖文科、理科和工科三大学科领域。这里的文科、理科和工科,分别指的是人文社会艺术科学、自然科学学科和应用科学。中外著名大学的办学实践证明:办大学,没有文科,办不出氛围;没有理科,办不出水平;没有工科,办不出效益。 当前,我国大学在建构综合化的学科体系上存在着一个误区,即认为学科综合化就是指学科门类齐全。其实,综合化并不等于学科门类齐全。世界著名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学科建设就是围绕提高学科水平所做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它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就是集学科方向、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就是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结合点。 在学科建设中,学科方向的设立、凝聚无疑就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无论就是宏观的学科结构与布局的调整与优化,还就是从某一具体学科或学科群的建设,特别就是学科内涵的丰富、更新等,都就是如此。学科队伍建设就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学科方向的正确确立与推进完全有赖于能够审时度势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及其相称的学术梯队或团队;资金的投入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有时直接影响到学科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的提高;学科的制度建设,包括学科的学术氛围与学术交流、学科的创新与推进学科交叉合作的机制与体制的建设,学科的文化建设、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等。学科建设就是从学术角度,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学科的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科、专业与教学的发展,学科建设侧重于科学研究,侧重于科研水平的提高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专业建设就是一项直接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学生培养及毕业生就业方向的教学基本建设。它以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为导向,以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本、专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专业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确定专业设置、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等。这些内容都就是学科建设所代替不了的,因为它们不属于学科建设的范畴。因此,学科建设代替不了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通之处在于两者包含的要素大致相同:师资、设备、实验与实习基地、科研、经费等。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科建设就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不会有高水平的专业与高质量的教学,学校的专业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学科建设的水平越高,专业发展的后劲就越大。但就是,专业建设毕竟不同 于学科建设,一个专业需要若干学科的支撑 专业建设将会对学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促进学科纵向与横向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1贪多求全,缺乏地方特色。 2学科队伍整体水平偏低,优秀学科带头人匮乏。 3重视投入与外延发展,忽视软环境与内涵发展。 4学科建设管理体制不畅,缺乏有效运行机制。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1优势学科重点突破原则。 2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原则。 3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原则。 4特色发展与创新原则。 社会所需的人才,总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发现与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另一类就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前者称为学术型人才,后者称为应用型人才。就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其培养人才的类型应归属于应用型人才。 学科创新包括学科建设理念的创新、学科体系的创新、学科内容的创新、学科研究方向的创新与学科建设体制与方法的创新。 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具体途径与对策 1调整学科布局 它不仅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学科结构,而且决定了大学的功能、特色,影响着学科水平的提升。学科的设置与调整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的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