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含二次备课、教后记、板书)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含二次备课、教后记、板书)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含二次备课、教后记、板书)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含二次备课、教后记、板书)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备课教案【全册】

2016-2017学年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经过了三年幼儿园的学习,学生相互之间已经比较了解,具有了一些上课的常规意识及纪律常识,对周围的环境适应性也增强了许多。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孩子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知识经验方面,学生在幼儿园里已经认识了20以内的数并会数,部分同学还会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对上下、前后、左右等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数学学习上已具有初步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和问题意识,具有了一定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 在全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所以家长特别关心和重视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上这些因素为孩子学习数学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以上这些都有利于数学的教学。 学生年龄小,也有少数孩子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自控能力稍差,但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不统一,本册有些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的读图能力差,部分同学没接受学前教育,对颜色、方位等不会辨认,20以内数不会读写,给这学期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班内有一些内

向的学生,他们不爱说话,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待于老师的耐心引导和鼓励。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学内容包括:数数;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类与比较;认识图形;图形与位置;统计。 准备单元:数数。 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 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 第三单元:10以内数的加减法。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第六单元:图形与位置。 第七单元: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第八单元:统计。 第九单元: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认识“<”、“>”、“=”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十位和个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

小学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范本

Clear objectives, matters, methods and record progress, so as to make planning direction consistent, action coordinated and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编号:FS-DY-77856 小学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动力,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围绕进一步优化集体备课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扎实开展高年级数学备课组研训活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利用每单周三的备课组(教研组)活动时间,配合教导处组织备课组老师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新理论和先进经验,学习阳光课堂的相关理论,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倡导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的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二)抓好课堂常规,提高教学效益 在日常教学中,要借用备课组的集体力量,认真研究“新课程、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不断改进备课方法,提高备课质量,把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色溶于一体,积极采取集体重点准备、个人能根据班级实际加以调整、教后能及时地做好教学反思。尤其是要以教导处提出的建立阳光课堂为重点,切实做好自身备课。合理安排每一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有针对性、教学有成效。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新教材所蕴含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充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自主地学、能动地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和发现,真正让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得以贯彻和实施。打造阳光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本学期高年级数学备课组研训活动以集体备课为主,穿插组织一些集体备课后的实践性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以及反思性教学交流、研究活动。 集体备课实施程序:

最新高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8月15日 上课时间:8月24日 §3.1.1倾斜角与斜率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的概,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及转化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学习中体会到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优点,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体会代数与几何结合的数学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2)教学难点:斜率概念的学习,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三:课时计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计算公式及其简单的应用。 (一)课题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问题1:一点能够确定一条直线? 问题2:了加多一个点外,在已知一个点的基础上能不能加上另外一个条件使到它能确定一条直线? 【老师板书】画坐标平面以及一条直线,点出直线上一点,过此点画多条直线。 问题3:这些直线有什么共同点(过同一点,倾斜程度不一样) 如何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1、 直线倾斜角的定义:当直线l 与x 轴相交时,我们取x 轴作为基准,x 轴正向与直线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 做直线l 的倾斜角。 例题:最后在黑板上用尺子依照定义说法比画出倾斜角将直线倾斜角的可能情况显示出来(共四种情况:平行于x 轴,经过一、三象限,垂直于x 轴,经过二、四象限) 注意:(1)直线的向上方向;(2)x 轴的正方向;(3)倾斜角范围是)180,0[??。 练习:下列三个图中所指的角是不是直线的倾斜角? 命制:王露 校对:高一数学组 审核:刘金琼 第三章 第1节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第1课时)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支持二次备课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正方形、长 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进行教学,为以 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物体中分离出面,再从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梳理回顾 老师拿出积木,要求学生分组搭建积木。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是自己认识的? 在学生活动后,制定几名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并介绍它们的形状,相应的让其他学生找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二、引导认识长方形。 1.摸一摸 摸一摸长方形积木,观察。 2.画一画 动手绘画长方形。 3.比一比 学生分组比较各自所画的长方形并相互评价。老师拿出各式各样的长方形,并总结长方形的特点。 三、自主认识正方形 1.谈话启发方法。 请学生们每人拿起一个正方体、用刚才的方法认识正方体每个面的形状。 2.学生活动,教师在一旁观察指导 3.交流后概括正方形的特点。 四、放手认识圆形 要求学生们遵循以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方法认识圆形,认识后每一小组排除代表来向同学们介绍圆形 五、认识平行四边形 你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平成下面的图形吗?(教师出

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让学生们自己试着照样子去拼,拼出三角形和长方形时要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拼成平行四边形,由教师介绍名称。 平面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主要是在学生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想象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与形状相关的图形) 它们的身上还有很多的秘密,这节课老师看看哪位同学发现的秘密最多。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流程一 (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让学生沿所标虚线折一折,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带着学生做风车,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纸的每一步变化,从面体会到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数学下册备课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备课教案 教材简析 理解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水平,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水平,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学习数学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 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 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会实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理解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体会人民币在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爱护人民币。 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学生通过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水平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通过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 加深对人民币的理解,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实行爱护人民币和保护环境的教育。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水平。 全册课时: 59课时

第一单元:理解图形(二) 单元简析 单元教学内容:理解图形(二) 单元教学目标: 1、能直观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 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水平、动手操作水平和用数学交流的水平。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一单元理解图形(二) 第一课时:理解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水平、动手操作水平和用数学交流的水平。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快乐导入 1、1、呼乐学口号我学习我快乐 2、导入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板书课题理解平面图形 4、预设评价这个节课看哪个同学表现好,学习认真,我们评他为学习星 二、自学探究快乐学习 1、出示目标及自学指导: (1)、学习目标:口述学习目标 (2)、自学指导: 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不同点: 共同点: 2、学生自学,教师巡查。 (1)、学生借助文本,按自学指导实行自主学习。 (2)、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教师巡视点拨,即时发现优点,即时表扬。

最新整理初一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docx

最新整理初一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记录表 时间 20xx-11-28 地点 七年级办公室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中心发言人 XXX 备课内容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应出席人员 XXX,XXX,XXX,XXX 缺席人员 无 集 体 发 言 记

录 XXX: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学习其它方程的基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可以使许多实际问题变得直接易懂,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更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这里面涉及到数学建模思想,它是在对问题深入地思考、分析、抽象的基础上,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本章中的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还有数形结合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尤其是对行程问题的分析解决中。 集 体 发 言 记 录 XXX:注重几种基本题型的应用题:商品利润问题,储蓄问题,行程问题,行船问题,工程问题,调配问题,比例分配问题,个人所得税问题,数字问题,等积变形问题。这是一些经典题型。同时注意一些图表型应用题,阅读理解型等新颖的应用题。 XXX:教材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都是先通过一道生活实际问题引入的,然后探讨方程的解法,我的建议是,对于引例的讲解,可以先用算术法,大部分学生习惯这种解法,再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方法,从而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代数方法的优越性。在列出方程后,引导学生探讨

完方程的每一步骤后,熟练了应用这一步骤解方程后,在开始下一步骤的学习。 XXX:教师可以把重点放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通过学生自己探索,获取知识,学生通过特殊问题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既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对法则记得牢、领会得深刻。 记录人:XXX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教案

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单元教学措施 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2~P3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利用学具模型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并且派代表全班交流。 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不断开的 三角形:有3条边 3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的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四、总结 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 五、课堂作业《练习册》 板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长方形: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不断开的 三角形:有3条边 3个角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及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 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

初中数学备课教案模板

初中数学备课教案模板 【篇一:初中数学优质课教案模板】 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经历探索平行线的性质的过程,初步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结合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皮衣学生的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逐步养成言之有理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平行线性质的探索和对性质的理解 2、应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有条理地写出推理的过程。 课前准备:预习课本 教具准备:直尺、三角板 教法:引导、探究、 学法:研讨、探究 教学进程 情景导入 (一)动手操作: (1)利用一块三角板和一把画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a、b; (2)画直线c使它与直线a、b均相交; (3)写出一组同位角、一组内错角、一组同旁内角,并用量角器量出它们的度数; (4)观察各组角度数的关系,你可以得到怎样的结论? (二)交流、探究 观察发现,得出结论: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请你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说明成立的理由。如图 因为a∥b, 所以∠1=∠2 又因为∠1与∠3是对顶角 ∠1=∠3 所以∠2=∠3 类似地、请根据“两直线 平行、同位角相等。”说明 “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成立的理由,并与同学们交流。学生 画图板演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三)应用、提高 如图ad∥bc,∠a=∠c,试说明ab∥dc 解:因为ad∥bc 所以∠c=∠cde 又因为∠a=∠c 所以∠a=∠cde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可以知道ab∥dc 练一练: 如图a∥b∠1=55、∠2=68,求∠3、∠4、∠5的度数 (四)总结升华 老师画了一个△abc,他问同学们∠a+∠b+∠c等于多少度?你能 有几种方法得到结论、画图并简述你的理由。 (五)布置作业:p23、(3 、4、5)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是这样处理的 1.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2.组织合作交流,营造探究氛围。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真正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思,有效地培养学生的 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3.尊学生需要,关注学习过程。,更是放手让学生大胆去作、比较、争论、分析归纳,课堂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 都得到了应有的发展。

数学集体备课教案正式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主备人:刘小艳 其他备课人:范可刘欢曾金霞尹娟娟 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一)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 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CAI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认识人民币主备人:刘小艳

其他备课人:范可刘欢曾金霞尹娟娟 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二)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具准备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教学重、难点: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认识人民币主备人:刘小艳

其他备课人:范可刘欢曾金霞尹娟娟 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三)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角=10分 2、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重点:1元=10角 1角=10分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是元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二次备课及反思

X 年级X 册第X 单元XXXXXXX 备课人: 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南昌市青山湖区工人新村小学 教 师 备 课 本 2013_— 2014_学年 上 学期 __数学___学科 四 _年级 教师:___涂艳琨_____

南昌市工人新村教师教学常规要求 (试行)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区教体局对小学教学常规的若干规定,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我校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小学数学常 规要求。望全体数学老师认真贯彻执行! 备课要求: 教学计划 一、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知识与技能。 2.数学思考。 3.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材简析(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教学内容。 2.教学重点、难点。 3.知识结构。 三、教学中要采取的教学措施。 四、我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分析(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五、课时安排(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单元备课 一、教材简析(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教学内容。 2.教学重点、难点。 3.知识结构。 二、本单元教材的教学目标(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知识与技能。 2.数学思考。 3.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本单元要采取的教学措施。 四、课时安排(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五、单元自测分析(主要从本单元测试的基本情况、教学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典型解剖、补救措施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课时备课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完整打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二次备课及反思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X年级X册第X单元XXXXXXX 备课人:课时:

南昌市工人新村教师教学常规要求 (试行)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区教体局对小学教学常规的若干规定,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我校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小学数学常 规要求。望全体数学老师认真贯彻执行! 备课要求: 教学计划 一、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知识与技能。 2.数学思考。 3.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材简析(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教学内容。 2.教学重点、难点。 3.知识结构。 三、教学中要采取的教学措施。 四、我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分析(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五、课时安排(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单元备课 一、教材简析(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教学内容。 2.教学重点、难点。 3.知识结构。 二、本单元教材的教学目标(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知识与技能。 2.数学思考。 3.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本单元要采取的教学措施。 四、课时安排(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五、单元自测分析(主要从本单元测试的基本情况、教学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典型解剖、补救措施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课时备课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四、教具和学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 【说明】1.二次备课: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设计加以组织、整合,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 2.教学反思(课后随笔):主要写本节课(1)写成功之处(2)写不足之处(3)写教学机智(4)写学生创新(5)写"再教设计"写出自己的教完本节课的感想。撰写课后随笔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作业要求: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同时作业又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及手段。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学生作业,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批改质量,现结合学校实际,对我校数学作业的书写、布置以及批改等常规作如下要求: 一、作业格式 1.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全部用铅笔书写。 2.学生的书写要做到认真、工整,字体端正、清楚。 3.作业本要保持清洁整齐,特别是作业本的封面不能乱涂乱画。要求每个学生有两本作业本分①号本和②号本。 4.在做每一次作业时都要求学生写上日期。 5.作业要分明,每做完一题就必须空一行。在做计算题时,要求一边只能写一道。 6.在做竖式计算时,横线要用尺子来画,不能画得弯弯曲曲。

(完整版)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优质课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33—3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与数感。 2.使学生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渗透估计、优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与数感。 教学难点:数“拐弯数”,即: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橡皮筋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复习20以内数的数法。 师: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了哪些数字吗?(0到20)说说其中某个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灰太狼)师:灰太狼怎么突然跑来了啊?他来干什么呢?原来是给我们送东西了。(师出示小棒)问:你能估计一下有多少根小棒吗? 学生积极举手。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生齐读课题)。 3、数100以内的数 师:怎么样才能知道到底有多少根小棒?(数一数) 学生四个人为一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规定的时间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学生数之前教师先说数数的要求)。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数数的方法,并比较哪种最容易看出数的多少。随机总结出:10个一是一十。 二、探究新知 (一)数数量是100的物体,认识10个十是一百。 1.学生四人一组互相合作,数100根小棒。 2.请几个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数法。 3.通过课件展示数100根小棒的方法:先一根一根地数,每数10根捆成一捆,再十根十根

初中数学备课模板--实例

课程一:方程应用题 一:知识回顾 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两边同时乘上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方程应用题 1、有些需要逆向思维解答的应用题,可以用方程解答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2)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弄清题意,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即找出一个等量关系式,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解决题中的问题。 二:导师讲解 和倍关系 【例1】育新小学共有108人参加学校科技小组,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4倍。参加科技小组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长方形面积、周长与边长的关系 【例2】用一根长5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要使长是宽的2倍,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年龄问题 【例3】妈妈今年46岁,小倩今年12岁,再过多少年妈妈的年龄是小倩的3倍? 路程问题 【例4】甲、乙两车从相距28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3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价格问题 【例5】奶奶买4袋牛奶和2个面包,付给售货员20元,找回5.2元,每个面包5.4元,每袋牛奶多少元?

三:课堂达标训练 【强化1】体育比赛中参加跳绳的人数是踢毽子人数的3倍,已知踢毽子的人数比跳绳的人数少20人,跳绳、踢毽子各有多少人? 【强化2】鸡兔共笼,鸡比兔多25只,一共有脚170只,鸡兔各有几只?(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 【强化3】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南京开往上海,经过4小时后,甲车落后在乙车后面28千米。甲车每小时行3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强化4】幼儿园大班有10个小朋友,现在有60个苹果平均分给大班和小班的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分得2个,小班有多少个小朋友?

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第一次(整册教材梳理)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第一次(整册教材梳理)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for the first time of collective lesson preparation (sorting out the whole tex tbook) of mathematics volume 1 of grade 1

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第一次(整册教材 梳理)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 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 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年级:一年级数学 时间:9月2日 备课组长: 主备人: 参加人员:一、二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教研主题:整册教材梳理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 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 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 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

数学的兴趣。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如前所述,这册实验教材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

2018年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备课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教材简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4、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备课 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有人提出“备课”要做到“五有”、“五备”: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或大纲) 《课程标准》(或《大纲》)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或《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 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 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优选教学手段和教学法。 5、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

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案二次备课及反思

X年级X册第X单元XXXXXXX 备课人:课时:

南昌市工人新村教师教学常规要求 (试行)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区教体局对小学教学常规的若干规定,为进一步加 强教学管理,规范我校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 学质量;特制定小学数学常规要求。望全体数学老师认真贯彻执行! 备课要求: 教学计划 一、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知识与技能。 2.数学思考。 3.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材简析(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教学内容。 2.教学重点、难点。 3.知识结构。 三、教学中要采取的教学措施。 四、我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分析(主要从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五、课时安排(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单元备课

一、教材简析(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教学内容。 2.教学重点、难点。 3.知识结构。 二、本单元教材的教学目标(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知识与技能。 2.数学思考。 3.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本单元要采取的教学措施。 四、课时安排(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五、单元自测分析(主要从本单元测试的基本情况、教学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典型解剖、补救措施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课时备课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 四、教具和学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 【说明】1.二次备课: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设计加以组织、整合,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 2.教学反思(课后随笔):主要写本节课(1)写成功之处(2)写不足之处(3)写教学机智(4)写学生创新(5)写"再教设计"写出自己的教完本节课的感想。撰写课后随笔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作业要求: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同时作业又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及手段。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学生作业,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批改质量,现结合学校实际,对我校数学作业的书写、布置以及批改等常规作如下要求: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范文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范文 【篇一:高中数学备课教案模板[1]】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模板 【篇二:高中数学教案模版】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模板 【篇三:高中数学教案模板】 高中数学教案模板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是中数学教材第册第章第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 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 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的教 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 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 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 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 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 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 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 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 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 学情分析:(说学法) (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 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许多学生出现 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 分析。 (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 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 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 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 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1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1 年段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须的运算(包括估算)。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新课标第一网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本学期教学设想 设想: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步骤:一:循序渐进训练、培养问题意识。 二:精心设计内容、激发问题欲望。 三:创设问题情境、产生问题意识。 四:创设疑惑机会,尝试发现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