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边界层

边界层

1.5 边界层理论(Boundary layer theory)

1.5.1 边界层及其形成
1、问题的提出:
(1)随流体向前流动,速度受到影响的区域逐渐扩大; (2) 随与板面法向距离的增大,板面对流体的减速作 用逐渐减弱。

当 Re = 106
, δ l = 0.001
在离板面一定距离( )之外的流体速度就 基本上未受板面影响接近了的主流速度 。 减速作用发生在紧邻板面的很薄的流体层中, 这一薄层称之为边界层。 形成:润湿→附着→内摩擦力→减速→梯度

边界层内:沿板面法向的速度梯度很 大,剪应力不可忽略。----边界层外的 流动可视为理想流体 边界层外:不存在速度梯度或速度梯度 很小,剪应力可以忽略。-----边界层内 为粘性流体的流动

流体在平板上流动时的边界层:
流动边界层:存在着较大速度梯度的流体层区域, 即流速降为主体流速的99%以内的区域。 边界层厚度:边界层外缘与壁面间的垂直距离。

边界层流型:
层流边界层:在平板的前段,边界层内的流型为层 流。 湍流边界层:离平板前沿一段距离后,边界层内的流 Rexcr = 3.2 × 105 型转为湍流。

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的边界层
直管内:流体须经一定的距离才能形成稳定的边界 层。由于总流量不变,中心流速增加。边界层占据整 个管截面。

充分发展的边界层厚度为圆管的半径; 进口段内有边界层内外之分 。 也分为层流边界层与湍流边界层。 进口段长度: 层流:x0 d 湍流:x0 d
= 0.05 Re
= 40 ~ 50

湍流流动时:

湍流主体:速度脉动较大,以湍流粘度为主,径 向传递因速度的脉动而大大强化; 过渡层:分子粘度与湍流粘度相当; 层流内层:速度脉动较小,以分子粘度为主,径 向传递只能依赖分子运动。
——层流内层为传递过程的主要阻力
Re越大,湍动程度越高,层流内层厚度越薄。

2.边界层的特征 与物体的长度相比,边界层的厚度很小; 边界层内沿边界层厚度的速度变化非常急 剧,即速度梯度很大; 边界层沿着流体流动的方向逐渐增厚; 边界层中各截面上的压强等于同一截面上 边界层外边界上的压强; 在边界层内粘滞力和惯性力是同一数量级 的; 边界层内流体的流动存在层流和紊流两种 流动状态。

3、Prandtl边界层假设(1904)年
在很宽泛的条件下,在固体边界附近的薄层内 (或其它的某些流动的界面上)粘性效应很显 著,与对流项和其它的惯性力项同量级。当Re →∞时,层的厚度→0,在此层外,粘性效应 很小。 此假设无一般性的证明,但有许多实验和具体 流动问题的精确解的支持。 对某些流动系统,这一假设不成立。(渐扩渠 道内的流动等有流动分离发生时。)

1.5.2 边界层的分离

1.分离现象
圆柱后部:猫眼
协和式飞机着陆时的流场

2.分离实例
扩张管 从静止开始边界层发展情况 (上壁有抽吸)

B A
S′

A →C:流道截面积逐渐减小,流速逐渐增 加,压力逐渐减小(顺压梯度); C → S:流道截面积逐渐增加,流速逐渐减 小,压力逐渐增加(逆压梯度); S点:物体表面的流体质点在逆压梯度和粘性 剪应力的作用下,速度降为0。 SS’以下:边界层脱离固体壁面,而后倒流回 来,形成涡流,出现边界层分离。

1)流道扩大时造成逆向压力梯度 2)逆向压力梯度容易造成边界层分离 3)边界层分离造成大量漩涡,增加机械 能消耗
分离的条件:逆压和流体具有粘性。
减少分离可能:流线型物体

当Re=40 时黏性流体绕过圆柱体,发生边界层分离, 在圆柱体后面产生一对不稳定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对称旋 涡;Re>40 后,对称旋涡不断增长;至Re=60 时,这对 不稳定的对称旋涡,最后形成几乎稳定的非对称性的、 多少有些规则的、旋转方向相反、上下交替脱落的旋 涡,这种旋涡具有一定的脱落频率,称为卡门涡街.

1.6 湍流
1.湍流特点: 湍流时流体质点在沿轴向流动的同时还做着 随机的脉动,空间任一点的速度(包括大小和 方向)都随时变化。

带有边界层流动控制的内转式进气道

410073)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三维超声速、高超声速流场设计需求,提出了一种全三维的超声速流场压力反问题求解方法。构造了一种边界Riemann反问题(BRiP)求解器,根据单边状态变量和边界压力,求解边界几何参数。在三维超声速流场设计中,该求解器可直接根据壁面压力分布求解壁面的三维坐标。在BRiP求解器的基础上,传统上基于Riemann 问题求解器的CFD格式均可用于超声速三维反问题的求解。本文采用原始Godunov格式,设计了矩形、椭圆形、扇环形入口的三维超声速流道,并对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 编号:CSTAM2015-A35-B0114 连续消波变马赫数喷管设计 赵玉新,马志成,刘红阳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3) 摘要连续变马赫数喷管在超声速风洞试验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提出了一种连续变马赫数喷管设计方法。该变马赫数喷管一侧为圆弧膨胀壁面,另一侧为与之对应的消波壁面。当任一壁面绕着圆弧膨胀壁面的圆心进行旋转运动时,喷管能够实现变马赫数。文中给出了设计实例并进行了数值验证,研究表明,该变马赫数喷管在其马赫数变化范围内均能实现喷管流场的完全消波,流场品质高,且只采用旋转的单一自由度运动,结构与控制机构比较简单。 编号:CSTAM2015-A35-B0115 Aerodynamic Design of Alternative Throat Nozzles ZHAO Yuxin ,LIU Hongyang ,ZHAO Yil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Scramjet Laborator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Hunan Changsha 410073) Abstract A design method of alternative throat nozzles (ATN) is proposed, which shares 70% ~ 90% supersonic wall contour, and changes the throat to generate different Mach number flows with uniform outflows. Generally, different throats correspond with different wave-cancellation wall contours, or else the outflow of the nozzle will distort. Here, we propose an inverse design method to ensure different throats share the same wave-cancellation wall contour without any flow distor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deviation of the Ma in the nozzle diamond zone can be restricted within 0.5%. Additionally, the cost of the nozzles used in supersonic and hypersonic wind tunnels can be reduced above 50%. 编号:CSTAM2015-A35-B0116 基于特征线追踪的气动反设计 赵玉新,刘红阳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3) 摘要超声速、高超声速内流场设计是目前需求迫切却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线追踪的气动反设计方法,以解决全三维超声速粘性流场设计问题。为了验证特征线追踪方法的设计能力,将其应用于二维超声速喷管、三维方形流道和方转圆流道设计中,结果表明,设计所得流道内部气流膨胀均匀,流场品质较高,与预期流场相符,同时该方法可直接设计超声速粘性流场,避免了传统的边界层修正技术引入的误差。 编号:CSTAM2015-A35-B0117 小流量热煤油离心泵数值仿真与优化设计研 魏少杰,吴先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3) 摘要热煤油涡轮泵是超燃冲压发动机膨胀循环系统的核心部件,小流量、高扬程的要求使热煤油离心泵的设计存在很大难点。针对低比转速小流量煤油离心泵,开展数值仿真与优化设计方法研究。通过实验设计方法(DOE)建立样本数据库,进行多轮迭代优化。第一轮迭代取256点,采用RBF神经网络法建立优化模型,第二、第三次迭代样本数较少,采用二阶多项式响应面法(RFM)建立优化模型,并获得了优化设计方案。运用差分分析方法,获得了离心泵叶轮进出口宽度、叶轮进出口半径、叶片进出口安放角、偏置短叶片进口半径和偏置角等设计变量对离心泵扬程和效率的影响大小关系。通过在Isight软件上集成Solidwork、Icem、Fluent、以及Vc等软件,实现了离心泵的参数化建模、网格自动化生成、数值计算自动化等优化流程。第三次迭代计算结果与第二次相差仅1.06%,判断其结果以收敛。分析表明,优化方案使得离心泵扬程比原设计参数时提高了0.321MPa,效率提高了5.49%。 编号:CSTAM2015-A35-B0118 带有边界层流动控制的内转式进气道 肖雅彬,岳连捷,张新宇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现有的内转式进气道无粘设计方法没有考虑到边界层横向流动及激波与边界层的相互作用,所设计出的进气道往往会隔离段中出现流向涡。此流向涡来自上游边界层的横向集中,总压恢复很低,构成抗反压能力的短板;另一方面,这部分高熵流动在燃烧室里的释热空间小,属于无用流量。为了提高进气道的流场品质和抗反压能力,需要在设计方法层面加入边界层控制。 本文的设计方法等收缩比设计方法在压缩面上人为制造横向压力梯度,使边界层的按照预定的路径发展。唇口设计为后切开放式,与传统的内收缩段封闭的内转式进气道相比,隔离段内的边界层更薄,更稳定,不易受到斜激波的扰动,改善了出口均匀性,后切唇口的前缘乘在入射激波上,侧缘乘在反射激波上,封住高压气体,在不显著损失流量的情况下大幅减小了进气道的内收缩比。 编号:CSTAM2015-A35-B0119 一种基于圆锥曲线参数控制的高超声速前体气动特性及 影响因素研究 19

边界层理论

1.边界层理论概述 (1) 1.1 边界层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 1.1.1 边界层理论的提出 (1) 1.1边界层理论存在的问题 (2) 1.2 边界层理论的发展 (2) 2边界层理论的引入 (3) 3 边界层基础理论 (4) 3.1 边界层理论的概念 (4) 3.2 边界层的主要特征 (6) 3.3边界层分离 (7) 3.4 层流边界层和紊流边界层 (9) 3.5 边界层厚度 (10) 3.5.1 排挤厚度 (11) 3.5.2 动量损失厚度 (11) 3.5.2 能量损失厚度 (12) 4 边界层理论的应用 (14) 4.1 边界层理论在低比转速离心泵叶片设计中的应用 (14) 4.2 边界层理论在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热工程算法中的应用 (14) 4.3 基于边界层理论的叶轮的仿真 (15) 参考文献 (17)

1.边界层理论概述 1.1 边界层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1.1 边界层理论的提出 经典的流体力学是在水利建设、造船、外弹道等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它的中心问题是要阐明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虽然很早人们就知道,当粘性小的流体(像水、空气等)在运动,特别是速度较高时,粘性直接对阻力的贡献是不大的。但是,以无粘性假设为基础的经典流体力学,在阐述这个问题时,却得出了与事实不符的“D'Alembert之谜”。在19世纪末叶,从不连续的运动出发,Kirchhoff,Helmholtz,Rayleigh等人的尝试也都失败了。 经典流体力学在阻力问题上失败的原因,在于忽视了流体的粘性这一重要因素。诚然,在速度较高、粘性小的情况下,对一般物体来说,粘性阻力仅占一小部分;然而阻力存在的根源却是粘性。一般,根据来源的不同,阻力可分为两类:粘性阻力和压差阻力。粘性阻力是由于作用在表面切向的应力而形成的,它的大小取决于粘性系数和表面积;压差阻力是由于物体前后的压差而引起的,它的大小则取决于物体的截面积和压力的损耗。当理想流体流过物体时,它能沿物体表面滑过(物体是平滑的);这样,压力从前缘驻点的极大值,沿物体表面连续变化,到了尾部驻点便又恢复到原来的数值。这时压力就没有损失,物体自然也就不受阻力。如果流体是有粘性的,哪怕很小,在物体表面的一层内,流体的动能在流体运动过程中便不断地在消耗;因此,它就不能像理想流体一直沿表面流动,而是中途便与固体表面脱离。由于流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分离,在尾部便出现了大型涡旋;涡旋演变的结果,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运动“尾流”。这全部过程是一个动能损耗的过程,也是阻力产生的过程。 由于数学上的困难,粘性流体力学的全面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在粘性系数小的情况下,粘性对运动的影响主要是在固体表面附近的区域内。 从这个概念出发,普朗特(Prandtl)在1904年提出了简化粘性运动方程的理论——边界层理论。即当流体的粘度很小或雷诺数较大的流动中,流

精细城市边界层模式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第45卷 第6期2009年11月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JOURNAL OF NANJING U NIVERSITY (NAT URA L SCIENCES) Vo l.45,No.6 Nov. 2009 精细城市边界层模式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蒋维楣,周荣卫**,刘红年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93) 摘 要: 本文建立了一个精细城市边界层模式,它是针对小型城市模拟应用特点,并在原有较粗网格区域边界层模式及模拟应用的基础上建立的.与原有模式相比,新建模式(1)加入水汽过程,(2)引入了热力粗糙度,(3)考虑了城市人为热源对城市地表能量平衡的贡献及其对城市热岛的影响,(4)考虑了城市冠层建筑物的动力拖曵力作用.运用建立的模式分别以北京东南部12km 18km范围的一块市区和一个卫星城镇(即亦庄,范围10 5km 6 7km)进行了实际模拟试验.通过模拟所获的城市地区地面气温、风速和比湿结果与当地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好地表征气象条件的日变化规律,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间的相对平均偏差(F B):地面气温为0 02,风速为0 13,空气比湿为 0 09.模拟研究了小型城市气象环境的诊断与分析.还分析研究了城乡地区之间气象环境和地面能量平 衡的不同特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城市边界层,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地表能量平衡,热力粗糙度 中图分类号: P264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a fine urban boundary layer model J iang Wei-M ei,Zhou Rong-Wei,L iu H ong-N ian (A tmospher ic Science School,N anjing U 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 Abstract: A fine urban boundar y lay er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e paper,w hich is based o n the character istics of to wn and the o rig inal coar se-r esolution r eg io nal boundar y lay er model as well.It is a three-dimensio nal no nhydr ostatic diagnostic numerical mo del in the terr ain-follo wing co or dinate system.T he E- clo sur e scheme w as used in t he mo https://www.sodocs.net/doc/cc2268533.html,pared with the for mer model,the new mo del sho ws differences in the follow ing aspects:1) the mo isture process,2)heat roug hness leng th,3)the contr ibution o f urban anthropog enic heat to urban surface ener gy balance and it s impact o n urban heat island,4)the dynamical dr ag effect of the urban building s.T w o cases wer e simulated by this new develo ped mo del.One is fo r the southeast r egio n of Beijing cit y whose area is12km 18 km and the o ther one is for a satellite to wn w hich is o nly10 5km 6 7km in size.T he simulated r esults of near sur face temperature,wind speed and specific humidity are in r easo nable ag reement w it h the observat ional r esults o f auto matic w eather stat ions,and they actually reflect the diurnal var iatio n of the meteor olo gica l enviro nment.T he fractio n mean bias of nea r sur face temperature is only0 02,0 13and0 09fo r wind speed and specific humidity respectively.In this study the diurnal v ariat ion o f the meteo ro lo gical environment is diagno sed and analy zed.T he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5014,40805004)收稿日期:2009-03-27 通讯联系人,E-mail:w mjiang06@https://www.sodocs.net/doc/cc2268533.html,

中小企业网络边界安全解决方案研究

中小企业网络边界安全解决方案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娱乐,人们都离不开电脑技术,离不开网络。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人们对信息化要求的提高,在现在大多数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中,几乎大多数都建立了自己公司的网络系统,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网络连接平台。然而,很多的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欠缺,也使得人们应用网络过程中的安全程度相对较低,对网络技术应用中的防护也做得不够到位,严重危害了中小企业的网络及信息的安全,危及到企业的商业机密,因此,做好网络边界安全问题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并要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之上,找到安全问题解决的措施,杜绝网络安全的隐患,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网络安全问题的现状及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标签:中小企业;网络边界;安全;现状;解决方案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推广,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及工作中,人们通过网络的连接实现信息技术的相互交换及获取,为了满足企业的发展及生存的需要,以保证企业在现代化的社会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全面的将网络技术应用进来,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然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人员技术的有限性,企业自身资金等条件的限制,计算机的应用同时也提高了企业自身的风险,给企业的商业机密信息等带来安全隐患,现代的社会中,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与贪婪,使得出现了更多的不法分子,企图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进行信息的窃听与夺取,进行病毒的种植与黑客的入侵,对企业的网络平台进行攻击,因此,就要求中小企业在建立网络边界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安全隐患的防范意识,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不法分子无可乘之机,在企业的内网与外网之间建立一道安全的屏障,以保障企业的利益不受侵害。 1 中小企业目前所面临的网络现状 1.1 人们对网络安全的意识明显不够,不能够合理的防范隐患,制定正确的网络解决方案。 相比于那些大型的成熟的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可能起步较晚,内部的管理机制等尚不成熟,人们对网络办公的优缺点等认识还不明确,往往不能够正确合理的意识到计算机所面临的危害,对网络黑客,病毒等不够深入的了解,防范意识相对较差,这些人员素质的限制,就给了那些企图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资源与财富的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他们往往会利用人们的疏忽,大意,通过创建网页等方式制造病毒,入侵人们的电脑,使企业的网络处于瘫痪状态,以此来窃取信息,盗刷银行账户信息等,达到自己的不法目的,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 1.2 中小企业资金有限,技术条件受到明显的限制,对不法分子入侵的渠道不能够进行有效的防范与治理。

什么是边界层

什么是边界层?广义讲:在流体介质中,受边界相对运动以及热量和物质交换影响最明显的那一层流体。具体到大气边界层,是指受地球表面摩擦以及热过程和蒸发显著影响的大气层。大气边界层厚度,一般白天约为1.0km,夜间大约在0.2km左右,地表提供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消耗和扩散在大气边界层内。大气边界层是地球-大气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桥梁。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以及地表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均是通过大气边界层过程来实现的。 什么是湍流?英文湍流为“turbulence”,日文为“乱流”,湍流简单定义:流体微团进行的有别于一般宏观运动的不规则的随机运动,从宏观上看,它没有稳定的运动方向,但它能够象分子运动一样通过其随机运动过程有规律地传递物质和能量。从1915年由Taylor[1]提出大气中的湍流现象到1959年Priestley[2]提出自由对流大气湍流理论,可以说,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经典的湍流理论基本上已经形成。以后,湍流理论基本上再没有出现大的突破。1905年Ekman[3]从地球流体力学角度提出了著称于世的Ekman螺线,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行星边界层的概念,他的基本观点仍沿用至今。1961年,Blackadar[4]引入混合长假定,用数值模式成功地得到了中性时大气边界层具体的风矢端的螺旋图象。行星边界层的提出使人们认识到了大气边界层在大气中的特殊性和一些奇妙的规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由于农业、航空、大气污染和军事科学的需要,掀起了大气边界层研究的高潮。1954年, Monin和Obukhov[5]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Monin—Obukhov相似性理论,建立了近地层湍流统计量和平均量之间的联系。1982年,Dyer[6]等利用1976年澳大利亚国际湍流对比实验ITCE对其进行完善使得该理论有了极大的应用价值。1971年Wyngaard[7]提出了局地自由对流近似,补充了近地面层相似理论在局地自由对流时的空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大气探测技术和研究方法的发展,特别是雷达技术,飞机机载观测, 系留气球和小球探空观测以及卫星遥感和数值模拟等手段的出现,大气边界层的研究开始从近地层向整个边界层发展。简洁地概括,对大气边界层物理结构研究贡献最突出的是两大野外实验和一个数值实验,即澳大利亚实验的Wanggara和美国的Min-nesota实验以及Deardorff的大涡模拟实验。相似性理论是大气边界层气象学中最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手段之一,在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用于描述大气近地面层的Monin—Obukhov相似性理论以后,人们开始寻求类似的全边界层的相似性理论。国际上,除Neuwstadt[8]、Shao[9]等做了大量工作外,我国胡隐樵等以野外实验验证了局地相似性 理论,并建立了各种局地相似性理论之间的关系。张强等还对局地相似性理论在非均匀下垫面近地面层的适应性做了一些研究。自1895年雷诺平均方程建立以来,该方程组的湍流闭合问题是至今未解决的一个跨两个世纪的科学难题。人们发展湍流闭合理论,以达到能够数值求解大气运动方程,实现对大气的数值模拟。闭合理论有一阶局地闭合理论即K闭合。1990年HoIt-sIag[12]在1972年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用大涡模拟资料对K理论做了负梯度输送的重大修正。为更精确地求解大气运动方程,也为了满足中小尺度模式,特别是大气边界层模式刻画边界层湍流通量和其它高阶矩量的目的,高阶湍流闭合技术也开始被模式要求。由于大气边界层研究是以野外探测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性很强的科学,我国以往由于经济落后,无法得到第一手的实验资料,研究相对落后,与国外相比,总体上差距在20a左右,但我国学者在大气边界层的研究中也有其特殊贡献:1940年周培源先生[13]提出的湍流应力方程模式理论,被认为是湍流模式理论开始的标志,这一工作奠定了他在国际湍流研究领域的崇高地位。苏从先等在上世纪50年代给出的近地面层通量廓线与当时国外同类研究同步,被国外学者称为“苏氏定律”,在上世纪80年代苏从先等首次发现了干旱区边界层的绿洲“冷岛效应”结构。上世纪70年代周秀骥[16]提出的湍流分子动力学理论也很有独特的见解。1981年周 明煜[17]提出的大气边界层湍流场团块结构是对湍流结构的新认识。上世纪80~90年代赵鸣[18]对边界层顶抽吸作用的研究是对Charney—Eiassen公式的很好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的“黑河实验”中,胡隐樵等和张强[19]首次发现了邻近绿洲的荒漠大气逆湿,并总结提出了绿洲与荒漠相互作用下热力内边界层的特征等等。国内外有关大气边界层和大气湍流的专著

边界防护解决方案

边界防护解决方案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边界防护解决方案 方案概述 网络划分安全区域后,在不同信任级别的安全区域之间就形成了网络边界。跨边界的攻击种类繁多、破坏力强,虽然采用了防火墙、防病毒、IDS等传统的安全防护手段,但是以下问题仍然困扰着用户:如何应对层出不穷的DDoS、病毒、蠕虫、页面篡改等攻击 设备在不断增多,人员不断增加,如何解决安全的统一管理问题 H3C边界防护解决方案可彻底解决以上问题,是针对边界安全防护的最佳方案。方案由安全网关、入侵防御系统和安全管理平台组成。安全网关SecPath防火墙/UTM融合2-4层的包过滤、状态检测等技术,配合SecPath IPS 4-7层的入侵防御系统,实现全面的2-7层安全防护,有效地抵御了非法访问、病毒、蠕虫、页面篡改等攻击;并通过安全管理平台对安全网关、入侵防御系统以及网络设备进行统一安全管理。 典型组网

方案特点 最全面的边界安全防护 H3C推出基于核心交换机的SecBlade防火墙/IPS模块和SecPath防火墙/IPS盒式设备,是业界唯一能同时提供万兆插卡和盒式设备的厂商,可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提供两种不同产品形态的解决办法。 SecPath/SecBlade防火墙产品集成了包过滤和状态检测技术,对不同信任级别的安全区域制定相应安全策略,防止非授权访问。SecPath盒式设备支持H3C OAA开放应用架构,可在设备上部署防病毒、网流分析等业务模块;SecPath/SecBlade IPS是业界唯一集成漏洞库、专业病毒库、协议库的IPS产品,特征库数量已达上万种,并保持不断更新,能精确实时地识别并防御蠕虫、病毒、木马等网络攻击。SecPath UTM在提供传

CSS中margin边界叠加问题及解决方案

你对CSS的margin边界叠加的概念是否了解,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当一个元素出现在另一个元素上面时,第一个元素的底边界与第二个元素的顶边界发生叠加。 CSS的margin边界叠加深度剖析 边界叠加简介 边界叠加是一个相当简单的概念。但是,在实践中对网页进行布局时,它会造成许多混淆。简单地说,当两个垂直边界相遇时,它们将形成一个边界。这个边界的高度等于两个发生叠加的边界的高度中的较大者。 当一个元素出现在另一个元素上面时,第一个元素的底边界与第二个元素的顶边界发生叠加,见图: ◆元素的顶边界与前面元素的底边界发生叠加 当一个元素包含在另一个元素中时(假设没有填充或边框将边界分隔开),它们的顶和/或底边界也发生叠加,见图:

◆元素的顶边界与父元素的顶边界发生叠加 尽管初看上去有点儿奇怪,但是边界甚至可以与本身发生叠加。假设有一个空元素,它有边界,但是没有边框或填充。在这种情况下,顶边界与底边界就碰到了一起,它们会发生叠加,见图: ◆元素的顶边界与底边界发生叠加 如果这个边界碰到另一个元素的边界,它还会发生叠加,见图: ◆空元素中已经叠加的边界与另一个空元素的边界发生叠加 这就是一系列空的段落元素占用的空间非常小的原因,因为它们的所有边界都叠加到一起,形成一个小的边界。 边界叠加初看上去可能有点儿奇怪,但是它实际上是有意义的。以由几个段落组成的典型文本页面为例(见图2-8)。第一个段落上面的空间等于段落的顶边界。如果没有边界叠加,后续所有段落之间的边界将是相邻顶边界和底边界的和。这意味着段落之间的空间是页面顶部的两倍。如果发生边界叠加,段落之间的顶边界和底边界就叠加在一起,这样各处的距离就一致了。

8第八章-边界层理论基础和绕流运动

第八章 边界层理论基础和绕流运动 8—1 设有一静止光滑平板宽b =1m ,长L =1m ,顺流放置在均匀流u =1m/s 的水流中,如图所示,平板长边与水流方向一致,水温t =20℃。试按层流边界层求边界层厚度的最大值δmax 和平板两侧所受的总摩擦阻力F f 。 解:20℃水的运动粘度ν=1.003?10-6 m 2/s 密度3 998.2/kg m ρ= 6 11 9970091.00310ν-?= = =?L uL Re 因为 56 310997009310?<=

云数据中心边界防护项目解决方案v1.0[文字说明]

云数据中心边界安全解决方案 -安全网关产品推广中心马腾辉 数据中心的“云化” 数据中心,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产物之一,先后经历了大集中、虚拟化以及云计算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在初期的大集中阶段中,数据中心实现了将以往分散的IT资源进行物理层面的集中与整合,同时,也拥有了较强的容灾机制;而随着业务的快速扩张,使我们在软、硬件方面投入的成本不断增加,但实际的资源使用率却很低下,而且灵活性不足,于是便通过虚拟化技术来解决成本、使用率以及灵活性等等问题,便又很快发展到了虚拟化阶段。 然而,虚拟化虽然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对于一个处于高速发展的企业来讲,仍然需要不断地进行软、硬件的升级与更新,另外,持续增加的业务总会使现有资源在一定时期内的扩展性受到限制。因此,采用具有弹性扩展、按需服务的云计算模式已经成为当下的热点需求,而在这个过程中,数据中心的“云化”也自然成为发展的必然! 传统边界防护的“困局” 云计算的相关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模式正在使网络边界变得模糊,这使云数据中心对于边界安全防护的需求和以往的应用场景相比也会有所不同。在云计算环境下,如何为“云端接入”、“应用防护”、“虚拟环境”以及“全网管控”分别提供完善、可靠的解决方案,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对于解决云数据中心的边界安全问题,传统网关技术早已束手无策,而此时更需要依靠下一代网关相关技术来提供一套体系化的边界安全解决方案! 天融信云数据中心边界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面对上述问题,天融信解决方案如下: 通过TopConnect虚拟化接入与TopVPN智能集群相结合,实现“云端接入”安全需求; 通过在物理边界部署一系列物理网关来对各种非法访问、攻击、病毒等等安全威胁进行深度检测与防御,同时,利用网关虚拟化技术还可以为不同租户提供虚拟网关 租用服务,实现“应用防护”安全需求; 通过TopVSP虚拟化安全平台,为虚拟机之间的安全防护与虚拟化平台自身安全提供相应解决方案,实现“虚拟环境”安全需求; 通过TopPolicy智能化管理平台来将全网的网络及安全设备进行有效整合,提供智能化的安全管控机制,实现“全网管控”安全需求; 技术特点 ●虚拟化 ?网关虚拟化:

(完整版)典型企业网络边界安全解决方案

典型中小企业网络边界安全解决方案 意见征询稿 Hillstone Networks Inc. 2010年9月29日

目录 1 前言 (4) 1.1 方案目的 (4) 1.2 方案概述 (4) 2 安全需求分析 (6) 2.1 典型中小企业网络现状分析 (6) 2.2 典型中小企业网络安全威胁 (8) 2.3 典型中小企业网络安全需求 (10) 2.3.1 需要进行有效的访问控制 (10) 2.3.2 深度应用识别的需求 (11) 2.3.3 需要有效防范病毒 (11) 2.3.4 需要实现实名制管理 (11) 2.3.5 需要实现全面URL过滤 (12) 2.3.6 需要实现IPSEC VPN (12) 2.3.7 需要实现集中化的管理 (12) 3 安全技术选择 (13) 3.1 技术选型的思路和要点 (13) 3.1.1 首要保障可管理性 (13) 3.1.2 其次提供可认证性 (13) 3.1.3 再次保障链路畅通性 (14) 3.1.4 最后是稳定性 (14) 3.2 选择山石安全网关的原因 (14) 3.2.1 安全可靠的集中化管理 (15) 3.2.2 基于角色的安全控制与审计 (16) 3.2.3 基于深度应用识别的访问控制 (17) 3.2.4 深度内容安全(UTMPlus?) (17) 3.2.5 高性能病毒过滤 (18) 3.2.6 灵活高效的带宽管理功能 (19) 3.2.7 强大的URL地址过滤库 (21) 3.2.8 高性能的应用层管控能力 (21) 3.2.9 高效IPSEC VPN (22) 3.2.10 高可靠的冗余备份能力 (22) 4 系统部署说明 (23) 4.1 安全网关部署设计 (24) 4.2 安全网关部署说明 (25)

边界防护解决方案

边界防护解决方案 方案概述 网络划分安全区域后,在不同信任级别的安全区域之间就形成了网络边界。跨边界的攻击种类繁多、破坏力强,虽然采用了防火墙、防病毒、IDS等传统的安全防护手段,但是以下问题仍然困扰着用户: 如何应对层出不穷的DDoS、病毒、蠕虫、页面篡改等攻击 设备在不断增多,人员不断增加,如何解决安全的统一管理问题 H3C边界防护解决方案可彻底解决以上问题,是针对边界安全防护的最佳方案。方案由安全网关、入侵防御系统和安全管理平台组成。安全网关SecPath防火墙/UTM融合2-4层的包过滤、状态检测等技术,配合SecPath IPS 4-7层的入侵防御系统,实现全面的2-7层安全防护,有效地抵御了非法访问、病毒、蠕虫、页面篡改等攻击;并通过安全管理平台对安全网关、入侵防御系统以及网络设备进行统一安全管理。 典型组网

方案特点 最全面的边界安全防护 H3C推出基于核心交换机的SecBlade防火墙/IPS模块和SecPath防火墙/IPS盒式设备,是业界唯一能同时提供万兆插卡和盒式设备的厂商,可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提供两种不同产品形态的解决办法。 SecPath/SecBlade防火墙产品集成了包过滤和状态检测技术,对不同信任级别的安全区域制定相应安全策略,防止非授权访问。SecPath盒式设备支持H3C OAA开放应用架构,可在设备上部署防病毒、网流分析等业务模块;SecPath/SecBlade IPS是业界唯一集成漏洞库、专业病毒库、协议库的IPS产品,特征库数量已达上万种,并保持不断更新,能精确实时地识别并防御蠕虫、病毒、木马等网络攻击。SecPath UTM在提供传统防火墙、VPN、NAT功能基础上,同时提供病毒防护、URL过滤、漏洞攻击防护、垃圾邮件防护、P2P/IM应用层流量控制和用户行为审计等安全功能。 通过对防火墙和IPS的有机结合和功能互补,为用户提供2-7层的全面安全防护,有效的抵御来自网络边界的各种安全风险。 统一安全管理 不同种类的网络和安全设备之间缺乏信息交互,容易形成信息孤岛。SecCenter可对网络和安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对海量信息的采集、分析、关联、汇聚和统一处理,实时输出分析报告,帮助管理员及时地对网络安全状况进行分析与决策。 安全与网络的深度融合 基于H3C在网络及安全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用户可选择在核心交换机中增加万兆SecBlade 防火墙/IPS模块,针对大型园区网、内部区域边界隔离等需求时,可提供完善的安全防护功能,并且无需部署独立的安全设备,简化网络结构,避免单点故障,便于用户管理,真正实现安全与网络的深度融合。 高可靠性

边界层理论

3 强制对流流过平板形成的速度边界层和浓度边界层 速度边界层 假设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内部速度为u b ,流体与板面交界处速率u x =0。靠近板面处, 存在一个速度逐渐降低的区域,定义从0.99x b u u =到u x = 0的板面之间的区域为速度边界层,用u δ表示。如图4-1-3和4-1-4所示。其厚度b u 64.4u x νδ=, 由于b e u x R ν = 所以 x u Re 64 .4= x δ 浓度边界层 若扩散组元在流体内部的浓度为c b ,而在板面上的浓度为c 0,则在流体内部和板面之间存在一个浓度逐渐变化的区域,物质的浓度由界面浓度c 0变化到流体内部浓度c b 的99%时的厚度δc ,即 00.01b b c c c c -=-所对应的厚度称为浓度边界层,或称为扩散边界层。 层流状态时, δu 与δc 有如下关系 δc /δu =(ν/D )-1/3 = Sc -1/3 Sc=ν/D 为施密特数。 δc /x = 4.64Re x -1/2 Sc x -1/3 在界面处(即y =0)沿着直线对浓度分布曲线引一切线,此切线与浓度边界层外流体内部的浓度c b 的延长线相交,通过交点作一条与界面平行的平面,此平面与界面之间的区域叫做有效边界层,用δc ’来表示。在界面处的浓度梯度即为直线的斜率 's b 0)( c y c c y c δ??-== 瓦格纳(C. Wagner )定义' c δ

速度边界层、浓度边界层及有效边界层 4 数学模型 在界面处(y =0),液体流速u y = 0=0, 假设在浓度边界层内传质是以分子扩散一种方式进行,稳态下,服从菲克第一定律,则垂直于界面方向上的物质流密度即为扩散流密度J : J = -D (c y )y=0?? 而 's b 0)( c y c c y c δ??-== -----多相反应动力学基本方程 k d 叫传质系数。 有效边界层的厚度约为浓度边界层(即扩散边界层)厚度的2/3,即δc ’=0.667δc 。 对层流强制对流传质,δc ’ =3.09 Re 2/1-x Sc -1/3 x Sh x = D x k d 或 Sh x = x /δc ’ 所以 Sh x = 0.324 Re 2 /1x Sc 1/3 ()(.Re )'//k D D x x x d c Sc = = δ 03241213 若平板长为L ,在x =0 ~ L 范围内(k d )x 的平均值(注意到:c S D ν= ,b e u x R ν = ,Sh x = D x k d )

典型企业网边界安全解决方案

典型中小企业网络边界安全解决方案Hillstone Networks Inc.

目录 1 前言 (4) 1.1 方案目的 (4) 1.2 方案概述 (4) 2 安全需求分析 (6) 2.1 典型中小企业网络现状分析 (6) 2.2 典型中小企业网络安全威胁 (8) 2.3 典型中小企业网络安全需求 (10) 2.3.1 需要进行有效的访问控制 (10) 2.3.2 深度应用识别的需求 (11) 2.3.3 需要有效防范病毒 (11) 2.3.4 需要实现实名制管理 (11) 2.3.5 需要实现全面URL过滤 (12) 2.3.6 需要实现IPSEC VPN (12) 2.3.7 需要实现集中化的管理 (12) 3 安全技术选择 (13) 3.1 技术选型的思路和要点 (13) 3.1.1 首要保障可管理性 (13) 3.1.2 其次提供可认证性 (13) 3.1.3 再次保障链路畅通性 (14) 3.1.4 最后是稳定性 (14) 3.2 选择山石安全网关的原因 (14) 3.2.1 安全可靠的集中化管理 (15) 3.2.2 基于角色的安全控制与审计 (16) 3.2.3 基于深度应用识别的访问控制 (17) 3.2.4 深度内容安全(UTMPlus?) (17) 3.2.5 高性能病毒过滤 (18) 3.2.6 灵活高效的带宽管理功能 (19) 3.2.7 强大的URL地址过滤库 (21) 3.2.8 高性能的应用层管控能力 (21) 3.2.9 高效IPSEC VPN (22) 3.2.10 高可靠的冗余备份能力 (22) 4 系统部署说明 (23) 4.1 安全网关部署设计 (24) 4.2 安全网关部署说明 (25)

边界防护解决方案销售指导书

边界防护解决方案销售指导书 H3C安全产品部 2008-02-22

一、方案解决的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建设的复杂化,网络边界安全成为最重要的安全问题,也是目前网络安全建设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在边界安全的建设中大多数企业的网络建设者都会提出以下问题: 1)针对层出不穷的DDoS、病毒、蠕虫、页面篡改等攻击,管理者如何防御2)设备在不断增多,人员不断增加,如何解决安全的统一管理问题 二、解决方案描述 1、方案组成 什么是网络边界?网络划分安全区域后,在不同信任级别的安全区域之间就形成了网络边界。H3C提出边界防护解决方案,有效的解决了来自边界的安全问题。 本方案由安全网关、入侵防御系统和安全管理平台组成。 (1)安全网关: 包括盒式的SecPath系列防火墙和应用于S95/75E核心交换机的SecBlade 防火墙模块; 防火墙集成了2-4层包过滤和状态检测技术,对不同信任级别的安全区域制定相应安全策略,防止非授权访问; SecPath防火墙支持H3C OAA开放应用架构,可在设备上部署防病毒、

网流分析等业务模块; (2)入侵防御系统(IPS) 包括盒式的SecPath系列IPS和应用于S95/75E核心交换机的SecBlade IPS模块; 是业界唯一集成漏洞库、专业病毒库、协议库的IPS产品,特征库数量已达上万种,并保持不断更新; 精确实时地识别并防御蠕虫、病毒、木马等网络攻击; (3)安全管理平台 通过安全管理平台对安全网关、入侵防御系统以及网络设备进行统一安全管理,包括防火墙、IPS/IDS、路由器、交换机等多种类型的产品。 三、解决方案拓展要素 1、卖点 最全面的边界安全防护 1、是业界唯一能提供同时万兆安全模块和盒式设备的厂商; 2、支持OAA架构,可与第三方厂商合作定制(目前已有ASM、NSM)或根据 用户需求定制开发; 3、实现2-7层全面安全防护,有效的抵御非法访问、DDoS、病毒、蠕虫、 页面篡改等攻击; 业界唯一的万兆插卡式防火墙,安全与网络深度融合 支持S95/S75E核心交换机中的万兆防火墙/IPS模块,是业界唯一的万兆插卡式防火墙 虚拟化安全服务 支持虚拟防火墙/IPS功能,便于管理,简化网络结构,降低建设成本 2、友商竞争分析 天融信: 没有与网络融合的模块化产品,如引导成SecBlade模块,则天融信无法投标

边界层理论1

边界层(Boundary Layer)是高雷诺数绕流中紧贴物面的粘性力不可忽略的流动薄层,又称流动边界层、附面层。这个概念由近代流体力学的奠基人,德国人Ludwig Prandtl(普朗特)于1904年首先提出。从那时起,边界层研究就成为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和领域。在边界层内,紧贴物面的流体由于分子引力的作用,完全粘附于物面上,与物体的相对速度为零。 边界层又称附面层,它是指流体流经固体表面时,靠近表面总会形成那么一个薄层,在此薄层中紧贴表面的流体流速为零,但在垂直固体表面的方向(法向)上速度增加的很快,即具有很大的速度梯度,甚至对粘性很小的流体,也不能忽略它表现出来的粘性力。而在此边界层外,流体的速度梯度很小,甚至对粘度很大的流体而言,其粘性力的影响也可以忽略,流体的流速与绕流固体表面前的流速V0一样。这样就可把边界层外流动的流体运动视为理想流体运动,不考虑粘性力的影响。边界层内、外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分界面,而把边界层边缘上的流体流速V x视为V x=0.99 V0,因此从固体表面至V x=0.99 V0处的垂直距离视为边界层的厚度δ。这样大雷诺数下绕过固体的流动便简化为研究边界层中的流动问题。 边界层内的流动可以是层流,也可以是带有层流底层的紊流,还可以是层流、紊流混合的过渡流。 图1 边界层结构 综上所述,边界层的特征可归结为: (1)与固体长度相比,边界层厚度很小; (2)边界层内沿边界层厚度方向上的速度梯度很大; (3)边界层沿流动方向逐渐增厚; (4)由于边界层很薄,故可近似地认为,边界层截面上的压力等于同一截面上边界层外边界上的压力; (5)边界层内粘性力和惯性力士同一数量级的; (6)如在整个长度上边界层内都是层流,称层流边界层;仅在起始长度上的是层流,而在其他部分为紊流的称混合边界层。 以上定义的边界层为速度边界层,另外在其他学科领域中对于边界层的应用还是十分广泛的,主要有温度边界层和浓度边界层。 1.温度边界层 流体在平壁上流过时,流体和壁面间将进行换热,引起壁面法向方向上温度分布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