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建设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六月28号两点半到四点半,北B201 11

第一章信息资源建设概论

1、为什么说期刊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p11)

期刊的特点是:①内容广泛,知识新颖,不同种类的期刊内容,涉及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文学艺术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②出版周期短,传递信息快,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动向;③数量庞大,流通范围广,作者与读者人数多,影响面广。

2、特种文献资料类型(p12):

①科技报告②政府出版物③会议文献④学位论文⑤专利文献⑥标准文献⑦产品资料

3、什么是数字化信息资源?有何类型?(p14)

含义:指以数字化的形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质载体中,以光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输,并通过计算机和其他外部设备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

类型:1.网络信息资源,指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可以获取和利用的所有信息资源的总和。

网络信息资源类型的划分:

(1)按使用形式划分,可将网络信息资源划分为联机检索信息资源和因特网信息资源两种类型

(2)按所对应的非网络信息资源划分,可将网络信息资源分为如下类型:

联机公共目录(OPAC)、电子书刊、参考工具书、数据库、其他类型信息资源

(3)按信息的制度化程度划分,可将网络信息资源分为如下类型:

非正式出版信息、半正式出版信息,即各种“灰色”信息、正式出版信息

(4)按信息存取方式划分,可将网络信息资源分为如下类型:

邮件型、电话型、揭示版、图书馆型、书目型

2.单机信息资源

单机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存储和阅读但不在网络上传输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人们常称之为机读资料。

单机信息资源按其存储载体可分为磁带、磁盘、光盘等类型,其中磁盘和光盘是主要的单机信息资源类型。

4、试分析信息资源建设概念的含义(p21):

所谓信息资源建设,就是人类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信息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开发等活动,使之形成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全过程。

(1)信息资源建设所针对的是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的信息,并非仅指数字信息.

(2)信息资源建设活动的内容是对信息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开发。

(3)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是形成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

5、试述从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的必然性(p26)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字图书馆的迅猛发展,文献资源建设的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文献资源建设的理论也显露出它的一些局限性: (1)“文献资源”已难以涵盖图书馆的各类资源;“文献资源建设”也无法容纳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内容。

(2)文献资源建设所关注的主要是图书馆“拥有”的实体馆藏,而在网络环境中,读者获取信息却不一定依赖实体的馆藏。

(3)文献资源建设理论无力解决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和共享问题。

6、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p32)

(1).信息资源建设使无序的信息成为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2).信息资源建设促进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远距离获取,为人们利用信息带来极大的便利;

(3).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核心能力的基础,是图书馆开展服务活动的重要保障;

(4).信息资源建设对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7、藏书发展的含义和藏书发展的过程:

含义:使用本组织拥有的及来自其他组织的信息资源,及时、经济地满足人们(服务对象)信息需求的过程。过程:需求分析——选择政策——选择——采集——复选——评价

第二章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

1、经济学理论在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应用(p41)

(1)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资源建设的实质就是通过一定的调控手段,来实现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2)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经济学意义就是用有限的信息成本获取尽可能大的信息报酬。

2、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念(p48)

(1)、信息资源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信息资源建设始终是图书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3)、信息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信息资源的利用。

(4)、信息资源建设既要重视“拥有”,也要重视“存取”。

(5)、信息资源共享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个过程。

3、信息资源建设(图书馆)实用性原则的要求(p57)

(1).根据图书馆服务任务的需要进行信息资源建设

(2).根据图书馆服务对象的需要进行信息资源建设

4、特色化的内容?(p63)有哪些要求?(p64)

内容:(1)学科特色:即对某些学科、专业的文献有完整系统的收藏,形成自己的特色。

(2)专题特色:即围绕某些专题(事物、问题、人物等)较为完整系统地收藏有关文献,形成专题文献特色。(3)地方特色:即根据本地区的地理、历史、经济和文化特点,对有关本地的文献完整系统地收藏,从而形成特色。

(4)文献类型特色:即根据图书馆的任务、历史特点、藏书协调组织的统筹安排等,对某些文献类型完整系统地收藏,形成特色。

要求:

(1)对信息资源数量的要求。

以文献缺藏率指标来评价,文献缺藏率:是指某类必备文献的缺藏种数与该类必备文献总种数之比。(2)对信息资源质量的要求。

收集的文献内容要有一定的深度

新书率,是指某类新书入藏的总册数与某类图书总数之比。

(3)对信息资源类型的要求。

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结合

(4)对重点藏书和核心期刊的要求。

重点藏书是图书馆信息资源中的精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特色主要体现在重点藏书中。做好调查研究,收集要全面系统,核心期刊要求有更高的系统性、完整性,要慎重确定并系统订购、长期保存。

(为什么要建设特色化信息资源?系统的整体性原则要求图书馆的特殊需要)

第三章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

1、新的信息环境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P69)

新的信息环境通常是指计算机网络环境。

(1)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的影响

(2)对馆藏信息资源获取方式的影响

第一,文献信息资源选择标准的多元化;第二,文献信息资源获取渠道的扩充;第三,文献信息资源获取手段更为先进。

(3)对图书馆信息资源质量评价的影响

首先,使图书馆馆藏评价的内容与指标体系发生了变化;其次,馆藏文献质量评价的方法不断更新。(4)对信息资源保障方式的影响

第一,形成新的信息资源保障格局;第二,增强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的可操作性;第三,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5)对馆藏文献购置经费的影响

2知识产权制度对信息资源建设有何影响?P83(看书了解,只要知道那种行为是侵权即可!估计不会出现大题)

1、翻印或影印外国出版物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2、文献复制中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3、采购非法出版物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4、馆藏文献数字化建设的知识产权问题;

5、数据库建设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6下载网络资源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第四章信息资源建设政策

1、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作用(P98)

(1)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宏观指导

1对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指导;2对信息资源建设目标(数量目标质量目标效益目标)的指导

3对确定本馆重点藏书发展领域的指导

(2)为信息资源建设提供标准和规范

(3)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依据

2简述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主要内容,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的规划(p109)

内容:1、图书馆所服务的地区或机构的基本情况和图书馆任务的分析;2、图书馆信息资源现状分析;

3、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目标的确定;

4、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的规划;

5、印刷型文献的采访政策;

6、数字馆藏建设政策;

7、书刊交换与接受赠书政策;

8、经费分配政策;

9、馆藏信息资源管理

政策;10、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政策

结构:1学科结构2等级结构3时间结构4文种结构5资源类型结构

第五章文献采访的理论与方法

1中国古典文献采访理论中有哪些有代表性的文献和观点?

郑樵(宋)“求书八法”《通志.校雠略》

祁承業(火字旁)ye (明代)“购书三术”与“鉴书五法”《读书训》《聚书训》《藏书训略》

孙庆増购求书之“六难”清代藏书家在《藏书记要》中提出

叶德辉在《藏书十约》提出置书要略之法,藏书要有主次之分。

2、国外选书理论(p140)

价值论美图书馆学家杜威和海恩斯,他们主张选择科学或艺术价值高的出版物补充馆藏,同时注重藏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价值论不考虑读者需求,具有片面性。

需要论美国普尔.克特,他强调藏书补充的实用性,主张选择文献以用户需求为依据,不必强调文献本身价值,这一观点也带有很大偏见性,忽视了图书馆社会阅读的向导作用。

麦考文综合计分法:图书选择评分法

维拉德社会调查选择说

阮冈纳赞的“使用概率”标准,

3、文献采访中有哪些重要的书目工具?(p156)

(1) 、中文书刊目录的搜集:1、征订目录;《科技新书目》《全国地方版科技新书目》《社科新书目》

《标准新书目》《上海新书报》《港台新书目录》《全国报刊简明目录》

《港澳台报刊目录》《内部书征订目录》《高等学校教学用书预订目

录》《农村新书目》2、通报性书目和累积性书目;《全国新书目》《全

国总书目》《中国国家书目》《中国报刊总汇数据库》《中国图书在版

编目快报》

3、参考性书目;《中文报刊大全》《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4、网上可供书目;5其他书目书评,如年鉴,书评等等

?(2)、国外编印的外文书刊目录:1国内编印的征订外文书刊目录,《外国科学技术新书(T)征订目录》《外国社会科学新书(S)征订目录》《外国学术团体新书(L)征订目录》《外国丛刊目录》《外国报刊目录》《外国辞书(R)目录》2国外编印的外文书刊目录,a 出版商、书商新书目录,如英国的《培加蒙新书通报》,德国的《斯普林格新书》,美国的《威利新书预告》

b 通报书目和国家书目,如《累积图书索引》,《英国国家书目》《法文出版物总目》《德国书目》

C,在版书目,《美国在版书目》,《惠特克在版书目》《国际出版书目》《法国在版书目》《德国在版书目》《日本书籍总目录》D,报刊目录,《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E)书评、书讯,《书评摘要》《技术书评索引》《书商》F)非纸质文献目录与指南《在版缩微品主题指南》《视听资料市场:多媒体指南》《在版光盘:光盘、多媒体和电子出版物国际指南》

4文献采集有哪些主要的方式?P164(知道即可,不要混淆两种采购方式就行)

(1)购入采集方式:1 预订2 现购3 邮购4 代购5 网购6 复制

(2)非购入采集方式:呈缴、调拨、征集、索取、交换、捐赠

5、简述文献采集的流程(P169)。

(一)选书阶段:1 书目搜集2 文献选择3 文献查重

(二)订书阶段:填写订单、制作预订卡、排预订卡、寄发订单

(三)验收阶段:按发票验收,提供样本核对征订目录,财务报销

第六章印刷型文献的采访

1、图书采访主要依据哪些标准?(P172)(理解运用)

(1)图书的内容范围:内容的主题或学科

(2)图书的内容质量:1)对图书信息容量的测定2)从图书满足多层次性需求来衡量3)从时效性上评定(3)图书的读者对象(4)图书的责任者(5)出版者及出版记录(6)图书的价格(7)图书的印刷质量2、图书馆如何科学的配置复本(P175)

图书馆复本配置的关键是必须处理好图书品种与复本的关系。

处理藏书品种和复本的关系时,有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注意利用图书品种对于复本的替代关系

选择图书品种和确定复本数量主要取决于读者需求和经费条件

确定复本量的主要依据

(1)现实读者数(2)图书借阅制度(3)图书的有效期(4)图书的类型与价格(5)流通部门数与保存本数(6)图书馆复制能力(7)其他因素

3新的信息(网络)环境采访期刊的标准(P195)(要会理解运用)

(1)用户需求(2)期刊的使用频率和被引用率(3)期刊的价格及其比较

(4)其他途径可获得性(5)期刊的可检索性

第七章数字信息资源建设

1、什么事电子出版物?(P207)电子出版物采访应遵循哪些原则?(P209)

电子出版物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为存储方式,以电、磁、光介质为媒体形态,以多种符号形式(图文声像)记录信息内容,通过计算机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使用,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

采访原则:(1).需求导向原则(2) .协调互补原则(3) .成本效益原则

2、什么是书目数据库?它有哪些类型?(P214)

书目数据库是指存储有关主题领域各类文献资料的书目信息,以二次文献的形式报道文献的数据库。

类型包括题录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引文数据库、期刊目次数据库以及图书馆馆藏目录数据库等

3、简述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P227)

(1)搜索引擎组织方式(2).学科导航库方式(3).分类法方式(4).主题法方式(5) .本体方法

4、为什么要进行数字信息资源整合?(P239)有哪些整合方式?(P241)

原因:(1)从数字资源本身来看,其内容交叉重复,存在着大量的冗余信息,而且知识关联程度低,影响到用户的利用与获取。2)从技术角度来看,不同的数字资源系统之间数据结构不同、发布方式不同、检索方式也不同,用户需要在不同系统间来回切换,还需要掌握不同检索方法,检索十分不便。3)从用户角度来看,用户希望通过统一的检索界面和统一的检索语言,方便快捷地检索到本地和异地图书馆的所有分布式资源(书目、图像、音视频、档案资源、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和会议录等),得到图书馆提供的“一站式”服务。

方式:(1).基于OPAC 的数字资源的整合(2). 基于数字资源导航的整合(3).基于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的整合

(4).基于链接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方式(5).基于跨库检索系统的数字资源整合

第八章馆藏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

1、什么是馆藏信息资源布局?(P253)

所谓馆藏文献布局,是指将图书馆入藏的全部文献,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相对独立联系的若干部分,建立各种功能的书库、为每一部分藏书确定合理的存放为位置,以便保存和利用。

馆藏文献的实质就是对馆藏文献进行空间位置上的划分,力求馆藏文献与读者需求的最佳结合点。

2、什么是三线典藏制?(P257)

三线典藏制就是按照信息资源的新旧程度及利用率的高低,结合服务方式方法,将全部馆藏信息资源划分为利用率最高的、比较高的和利用率低的三部分,并依次组成一、二、三线书库的布局体制。

3、藏阅一体化布局有哪些优点?(P256)

(1)提高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拒借率;(2)减少了复本,节约购书经费;(3)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服务质量。

4、馆藏文献排列有哪些方法?(P258)

(1)内容排架法:分类排架法;专题排架法

(2)形式排架法:登记号排架法固定排架法字顺排架法年代排架法语文排架法书型排架法地区排架法

(3)各类型文献的排架

5、分类排架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P259)

分类排架法的优点:①以图书分类法为依据,按文献所属学科体系排列,成为有内在联系、有层次级别、有逻辑序列的体系,使内容相同的书集中在一起,内容相近的书联系紧密,内容不同的书区别开来;

②便于馆员熟悉和研究藏书;③便于读者按类检索图书。

分类排架法的缺点:①不能充分利用书库空间;②难以避免的倒架耗费人力和时间,增加劳动强度;

③分类排架号码较长,排架速度慢,容易出错。

6、馆藏文献剔除一般依据哪些标准?(P267)

(1).内容标准:①内容陈旧过时。②内容不正确。③内容重复。

(2).外形标准:①外观陈旧、妨碍使用的图书。②纸张质地十分低劣或印刷、装订很差的图书。

③内容污损、缺页,以致影响阅读的书。④多次修补无法继续使用的书。

(3).书龄标准:以书龄为剔除标准的依据是,对一般的书刊文献而言,其使用价值总是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出版物越新,利用率越高,出版年代越久远,利用率越低。文献半衰期理论已经揭

示了这一点

(4).使用标准:以藏书的使用情况为剔除标准的依据是,在通常情况下,从藏书过去的使用情况中可以推测藏书未来的使用情况。“趋势外推法”

(5).主观标准:即图书馆员根据对所在地区或单位、读者群及社会需要、文献内容及馆藏情况等的了解,从而做出剔除判断。

7、馆藏文献资源评价的标准?(P276)网络环境下的馆藏文献资源评价有哪些标准?(P280)

馆藏文献资源评价的标准

(1).藏书量①藏书保障率:指图书馆每位读者平均占有的图书数量,即图书馆藏书总册数与读者总人数的比率。②读者满足率:指馆藏文献满足读者需求的程度,即一定时期内,读者已借到的文献册数与读者合理要求借书总数之间的比率。③藏书对各学科领域文献的覆盖率:指图书馆文献收藏的完备程度,即馆藏文献占各学科领域文献的比率。

(2).藏书的信息知识含量:核心书刊的拥有率

(3).藏书结构

(4).藏书利用情况:文献流通统计、利用率、文献拒借率、藏书周转率、馆际互借满足率

网络环境下的馆藏文献资源评价标准

(一)、对图书馆信息资源保障能力的评价

(1) 图书馆拥有的实体馆藏

实体馆藏不仅包括印刷型文献,而且还包括声像文献、缩微文献,尤其是电子文献。对印刷型馆藏的评价,传统评价标准中的藏书保障率、读者满足率、对各学科文献的覆盖率等, 基本上是适用的。对电子文献的评估,则应从信息类型、信息含量、利用能力和程度等方面衡量它的保障能力和对印刷型文献的替代程度。

(2) 图书馆的虚拟馆藏

图书馆没有所有权,但通过网络可以有偿或无偿获得使用权的信息资源,即“虚拟馆藏”。远程连接数据库的数量和种类, 它反映获取虚拟馆藏的途径与能力。

还要考虑:①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设备及布局, 这是衡量图书馆向读者提供虚拟馆藏服务能力的要素;②允许上网远程查询专业数据库人员的范围, 这是衡量图书馆提供虚拟馆藏服务面的要素;③上网远程查询的收费标准,这是衡量虚拟馆藏被利用可能性的要素;④网络开通时间,这是衡量虚拟馆藏服务便利性的要素;⑤网络的带宽和速率,这是衡量虚拟馆藏利用效率的要素。

(3) 图书馆通过馆际互借获得的文献资源。

对馆际互借的具体评价标准,应考察图书馆是否与他馆签订馆际互借协议、每年通过馆际互借获取的文献数量、馆际互借中文献传递的方式、从提出馆际互借申请到获得文献所需的时间、所付的费用等等。

(二)、对图书馆信息资源质量的评价

(1) 信息选择质量。(2) 信息组织水平。(3) 信息加工能力。

(三)、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评价:(1)馆藏文献数字化(2) 特色数据库建设

(四)、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的评价

在进行馆藏利用率统计时,应该把上网的读者人数统计在内,如图书馆的网页被点击的次数、网上数据库登录的人次等等。

第九章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第十章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1、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实原因(P290)

(1)文献信息数量的激剧增长与图书馆有限收藏能力的矛盾加剧

(2)信息需求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与图书馆满足需求的能力形成强烈的反

(3)网络环境使信息资源建设的整体协调变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4)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合作藏书与资源共享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概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P294)

(1)、建设相对完备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2)、形成覆盖面宽、利用便捷的书目信息网络

(3)、建立迅速高效的文献传递系统

3、什么事图书馆联盟?(P303)它有哪些重要功能?(P304)

定义:图书馆联盟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书馆为主体,联合相关信息资源系统,为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而组织起来的非盈利的正式组织,其成员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

功能:(1)信息资源协调采集(2)联合编目与联合目录(3)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4)数字资源建设及资源合作贮存(5)参考咨询服务协作(6)计算机资源共享

(7)人员培训与业务辅导

4、了解国内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组织、计划、事件。

国外:(一)、IFLA 核心计划:UBC IM 和UAP

(二)、国外文献资源建设协作计划

(1)美国文献资源建设协作计划

1.格林威计划

2.法明顿计划

3.480 号公共法案

4.国家采购和编目计划(NPAC)

5.国家期刊协调计划

6.MARC 计划

(2)拉丁美洲合作采访计划

(3)北欧四国的藏书协作计划

(三)国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功范例

(1)OCLC 模式,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2)OhioLINK 模式,没过美国俄亥俄州图书馆与信息合作网(3)NACSIS 模式,日本文部省学术情报中心

国内:(1)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启动(2)2000年组建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3)2001年启动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4)2004年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的启动

5、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1)思想观念问题(2)管理体制问题(3)法律法规问题(4)经费投入问题(5)支撑条件问题

6我国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模式应是什么?

以国家级信息资源网络为主导、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过渡型模式

数字资源建设的总体情况

数字资源建设的总体情况 一、已使用的数字资源 目前图书馆共拥有各类数据库131种,子库337个。其中,外文数据库76种、中文数据库55种,包括利用率较高的以下9类: (1)SCI、SSCI、EI、Scopus为代表的大型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 (2)ESI、InCites为代表的分析型数据库 (3)AIAA、Jane’s军事装备与技术情报中心等具有“三航”和国防特色的数据库 (4)Elsevier、Springer-SLCC、Wiley等为代表的世界出版公综合型全文期刊数据库 (5)Springer-eBook为代表的电子图书全文数据库 (6)PQDD欧美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7)ACM、ACS、ASME、IOP、SPIE等专业期刊、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8)清华同方、万方学术期刊及国内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9)中国名校精品课教育视频资源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等视频数据库二、各类型数字资源分布情况 2016年各类型数字资源种数分布比例图

三、已使用数字资源列表 外文综合数据库 分 类数据库名称涵盖的学科领域文献类型 综合数据库CUP剑桥大学出版社 全文期刊数据库 物理学、材料学、生命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地球与大气科学、 农学、天文学、心理学、地域研究、语言学、政治学、经济学、法 律、历史、医学等。 期刊 EBSCO ASP综合学科参 考类全文期刊数据库 社会科学、教育、法律、医学、语言学、人文、工程技术、工商经 济、信息科技、通讯传播、生物科学、教育、公共管理、社会科学、 历史学、计算机、科学、传播学、法律、军事、等学术研究领域。 期刊 Emerald 全文期刊数 据库 自动化、工程计算、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制造与封装、管理学。期刊Nature数据库 我校购买了7 种期刊:Nature周刊、Nature Materials、Nature Nonatechnology、Nature Physics、Nature Chemistry、Nature Energy、 Nature Photonics、Nature Reviews Materials。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各 个研究领域。 期刊 OUP牛津大学出版社 现刊数据库 医学、生命科学、数学和物理学、法律、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期刊SAGE学术期刊数据库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信息科学、数学与统计学、生命科学、医学、 健康护理、食品科学、纺织、经管、商业管理、公共管理、组织学、 研究方法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传媒、社会学、政治和国际关 系、犯罪学、城市研究与规划、语言文学及文化研究、地理、环境 科学等。 期刊Science Online 数据库 生命科学及医学、各基础自然科学、工程学,以及部分人文社会科 学。 期刊Science Direct Elsevier 全文期刊数据库 物理学与工程、生命科学、健康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期刊Springer-SLCC Springer 全文期刊数据库 自然科学、技术、工程、医学、法律、行为科学、经济学、生物学 和医学。 期刊Taylor & Francis ST全文 期刊数据库 环境与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计算及技术、物理学和数学。期刊Wiley-Blackwell全文期 刊数据库 化学、物理、工程、商业、经济、生命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人 类学等。 期刊 CSA 英国剑桥科学文 摘数据库 材料科学、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地震工程、 工程新技术、航空与航天、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电信、电子、物理 学。 文摘

Internet教育信息资源类型

Internet教育信息资源 现在,世界上的知识总合每3~5年就翻一番,lnternet几乎正在成为最主要的信息来源,这样就出现了信息时代的一个最紧迫的问题:如何正确地利用这一功能强大的资源获取我们需要的信息和服务,并尽量避免信息过载。 由于种种原因,在教育领域中这个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因为我们必须以一种新的方式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在将来能够熟练运用这种新的资源。但是,有几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由于lnternet的发展非常迅速,而且比较复杂,教师在把它恰当地运用到课堂教学方面缺乏经验,不清楚通过网络究竟能够获得多少信息。另外,尽管年级较低的学生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不能判断获得的各种信息的价值;而年级较高的学生和教师一样,可能具备了必要的背景知识,但是缺乏运用Internet的经验。这样就产生了3方面问题: (l)Internet上的哪些资源可以用于教育的目的? (2)如何才能找到所需的信息资源? (3)怎样确认所获资源的可用性? 一、网上的教育信息资源的类型 尽管相对于Internet上的所有信息,教育信息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但相对我们的需要来说已经是足够多了。面对这么多的教育信息资源,为了便于查找,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分类。我们把网上教育信息资源划分成下列8大类: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虚拟图书馆、电子百科、教育网站、虚拟软件库和电子论坛,如图2-3-9所示。下面简要地介绍每一类资源的特点、内容、质量及对不同任务的适用性和使用费用。 (一)电子书籍 现在网上电子书籍的类型主要是那些名家的经典著作,如莎士比亚的著作。中文电子书也不在少数,如北极星书库(hltp://https://www.sodocs.net/doc/d42000114.html,)收集有数千种中文书籍。 目前,使用网上的电子书籍通常是免费的。然而,随着读者越来越多地利用网上资源以及相应的有关版权法修改的问题,预计将来有可能实行收费制度。事实上,国外正在形成网上电子书出版业。

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制度

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构建完善的教与学网络环境,建设具有我区特色的教育信息资源,并规范建设罗湖教育网上的教学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深入开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学科网站建设与运行要求 学科网站的建设要与学科教研和科研紧密结合,以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为核心力量,以收集、加工整理和再编辑修改等多种途径有计划地建设积累与学科课程教与学有关的资源。具体要求如下: 1、各学科网站由区教育研究中心各学科教研员牵头组织,组建队伍体系,各学校要大力支持被选入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有关工作。 2、学科网站统一采用局教育信息中心开发的框架式内核技术平台,便于数据的统一存储和维护管理,要求统一链接在罗湖教育信息网主页。 3、学科网站栏目设置要有利于学科教师教学交流,并引领教改的新方向。 4、各学科网站要落实专人承担超级管理员职责,各栏目也可落实专人负责和维护运行,学科教师都有上传和使用资源的权利和义务,鼓励全区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建设并使用网站资源。 5、学科网站要建立长久日常运行的人员机制,每周有新的资源及教改信息发布。 6、课程资源应按年级、主题、章节等模块划分,逐步实现全系列课程的教学设计、教案、课件等在学科网站上共享。 7、以收集、加工、整理和再编辑修改等多种途径积累资源,要以形成全学科、适用于各年级的体系资源为建设目标。 8、鼓励原创资源的开发,对提供原创资源优秀者实行奖励机制。 9、上传的资源标识清楚(名称、创建者/出版者、内容介绍、类型),尽可能按照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元数据资源规范编码整理资源。 二、学校特色资源库及专题学习网站建设要求 每一所中小学校都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者和使用者。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的资源积累,对已有的教育资源内容进行整理、加工,按照资源建设标准进行分类、编目入库。具体要求如下: 1、学校的各类资源统一挂接于学校网站,学校网站统一链接到罗湖教育网,实行资源共享。 2、学校要努力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资源库和专题学习网站,如围绕校本课程改革、校本培训和特色教育等主题,建设有特色的专题资源。 3、利用网络开展德育教育及其他学科专题研究,充分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4、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资源积累。

档案信息化建设 论文 版权所有 请勿抄袭

档案信息化的任务与问题研究 摘要:档案信息化是当前档案专业的热门话题,随着档案规模的扩大,档案信息量剧增,传统的手工管理和单纯的实体管理模式己不能适应和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建立档案信息网,将档案的实体管理上升为更高层次的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使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真正的做到方便、准确、快捷。全面提供各种档案信息,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满足需求。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原则任务问题 2010年的今天,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与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重心也开始向信息化、现代化转移,档案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国已经将信息化建设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内容。档案工作必须尽快跟上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研究档案信息化,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档案信息化,才能了解其现在面临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的对策和方法。 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为社会提供服务,加速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换句话说,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以档案实体为重心向以档案信息为重心转变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档案部门,从而极大地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现代化水平。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它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原则:规范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内容有两个不同层次:一是档案目录信息的数字化,二是档案全文信息的数字化。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技术还不成熟且不经济;数字化的对象问题;合作问题。 第二、档案网站建设,它是指档案网站是档案机构在公共信息服务网站上建立的站点,它一般是以主页方式提供相关档案服务和开展档案宣传。档案网站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 教学材料。按信息的呈现方式划分,数字化教学资源可分为数字化幻灯、数字化投影、数字 化音频、数字化视频、数字化网上教学资源等。 在这里我们主要讲述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 培训课题培训内容培训要求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及重要性1.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 2.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三大好处 3.多媒体课件应用的几大误区 4.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方向 了解 多媒体教学发展史1.多媒体教学的起点之一:视听教学阶段 2.多媒体教学的起点之二:计算机辅助教 学 了解 教学动画的制作1、初步认识Flash 2、Flash的工作界面 3、Flash操作跟使用 4、常用的绘制工具的使用 5、flash动画中的帧 6、补间动画 7、逐帧动画 8、元件 9、引导动画 10、遮罩动画 11、flash动画中的图层 12、按钮的调用 重点 教学视频制作与教学注意事项1.三分屏教学课件的样式 2.制作要求 3.注意事项 重点 精品课程的使用与教学管理精品课程的使用 注册课程主页 登陆主页 管理发布课程主页资料 发布教学队伍信息 添加课程信息 添加教学资源 添加教学录像 教学管理 计划管理 教学目标管理 教学过程管理 质量管理 教师管理 掌握

学生管理 教学档案管理 数字化教学资源现代化应用1、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学习资源,学生通 过查找、利用、分析、评价资源,达到 利用资源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2、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创设学习情境,激 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和创新能力。 3、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学习工具,是学生 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 问题和构建知识的学习工具。 4、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贯穿教学过程始 终的学习支持。 了解 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最常见到的误用现象1.多媒体演示实验给人的真实感差,很多 学生在观看之后,跟看电视剧似的,没 有真实感。 2.认为网络资源都是正确的,不加筛选, 拿来就用,忽视了科学性。 3.课堂容量太大,进行得太快,学生跟不 上,上课有些像走过场。 4.有些教师过于依赖课件、媒体,甚至整 节课只是演示、演播,缺乏师生互动。 5.音视频、图片、文字等花哨的形式会导 致学生注意力的迁移,很难判断本堂 课的重点和难点。 6.滥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使学生缺乏自我 思考的时间。 掌握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的教学指导序号培训课题 1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2 研究范围 3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4 研究目标与内容 5 研究方法与步骤 6 课题成果形式 7 课题研究的组织和管理

信息资源建设_肖希明_第九章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

第九章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 【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理解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兴起的时代背景与意义,认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理解并掌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及具体含义,了解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形式——图书馆联盟的概念、功能、模式、运行机制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兴起的时代背景 (一)经济背景 1.信息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信息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广泛开展的根本原因。 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各国经济带了挑战。 (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以合作、协同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将逐渐形成。 (3)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并不排除国与国之间经济的差异性和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特殊性。 (二)科学技术背景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学知识的门类不断增加,各门类的信息资源数量也在急剧增长,每个图书馆难以收齐所有的信息资源。各文献信息机构必须协调合作,实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专业的细化和综合化趋势,使各学科的界限逐渐模糊,联系逐渐加强。用户的信息需求已经突破了本专业的限制,越来越多样化。显然,任何单个的图书馆不可能有如此大的信息资源保障能力。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建设飞速发展,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成为可能。

(三)文化背景 ?当代文化的性质从工业文化转向信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要求。 ?当代文化主体从区域文化走向全球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意识将普遍加强。 ?当代文化发展由精英文化转向大众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具有更加广泛的用户基础。 ?当代文化由注重纵向传递转向加强横向交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将在文化横向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政治背景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 ?政治民主化成为时代潮流; ?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之间都在进行着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广泛的信息交流活动。 二、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实原因 (一)文献信息数量的激剧增长与图书馆有限收藏能力的矛盾加剧 (二)信息需求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与图书馆满足需求的能力形成强烈的反 (三)网络环境使信息资源建设的整体协调变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合作藏书与资源共享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意义 1.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助于减少信息资源建设的重复和遗漏,形成各具特色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提高整体信息资源系统的保障能力; h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馆藏建设模式,加强特色馆藏建设 h各馆资源优势互补,国家信息资源宏观体系整体功能增强 2.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利于国家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能够得到最优化使用; h经费能集中购买本馆分工采集的那些能够体现本馆重点与特色的学科与类型

网上教育信息资源的参引格式

网上教育信息资源的参引格式 新知识、新成果的出现不可能不参考他人的研究成果。教育界是保存、组织、传递和发展人类知识和成果的中坚力量,所以教职员工和学生需要经常性参考借鉴他人成果为自己的授课、学习、科研等活动服务,特别是在发表学术研究成果,撰写科研论文时,需要经常参考和引用他人的文字、图象等诸多材料。过去这些材料主要以印刷品为媒介,比较固定,容易确认和记录。但在因特网上,信息资料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处于自由游动独立存在的状态,来来去去,网址也经常发生变动。所以参引网上信息资源有一些不同于印刷文献的特定的格式。 众所周知,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的方法有几种,主要的通讯协议包括E-mail、FTP、WWW、Telnet、Gopher、Newsgroup等。此外,光盘(CD-Rom)也能够提供丰富的从网络上下载的信息。这些信息资源从信息本身的角度而言,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和在纸张上出现没有什么不同,特别是对原先是以印刷品的形式出现,后来才登入网页的期刊杂志、书籍手册、研究报告、学位论文等,引用时区别不大。 对绝大多数印刷文献而言,引用时的格式基本相同,只是在表述时次序略有不同而已,基本内容包括:作者姓名、文章或作品题目、出版地点、出版者名称、出版日期、引文出处、页码等。有些引用还会注明出版的媒体。而对于网上资源来说,有些内容不再存在,或者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例如:作者姓名在因特网上可能只是作者的登录名或者化名;文章题目可能是文件名;出版地点换成了协议(protocol)或网址;至于出版时间(指网页上作者所写的日期),能够确认的或许只是它被使用的的那个时段;在因特网上,不管文件长短,一个网址往往只有一页,所以不可能象印刷文献一样标明页码;并且由于绝大多数网络浏览器、文字处理软件、文件编辑程序都提供查询某个字或某个词组,因而在数字化文献中标明某一注解的确切出处则显得多余。 在印刷文献中,参考书目、注释或文中注释通常包括作者姓名、出版日期、参考文献页码。在数字化文献中,这些信息可能消失。例如:在电子文献中注释通常只有作者的名字,如果不清楚作者姓名,只注明文件名称。对科学文献而言,如果没有具体出版日期,文献的上网日期或进入该网页的日期应该注明。 在注明印刷文献中的引文时,如果同一文献出现多次,没有必要重复作者姓名,只需注明引文页码。但在电子文献中,因为没有页码,有的只是虚杠,所以重复作者名字恐怕是唯一可以指明注释确切出处的方法。 目前信息大国美国比较认同的是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提出的MLA格式和美国心理学会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提出的APA格式。MLA格式一般用于文学作品,而APA格式则被广泛用于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及医学界等。 在电子文献中罗列参考文献从格式上讲和印刷文献没有很大不同,只是改动或增加了一些内容,其基本格式如下(以APA格式为参考):

最新教学资源库建设及方案(1)教学教材

兴华中学关于加强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的 实施方案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已是学校快速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效途径。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在校园网建设过程中,资源库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高质量和丰富的各类教育资源库建设是信息技术教育中软件建设的核心,它能满足教育教学及学习过程的多样化、社会化和主体化。因此,我校特制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努力加强学校网络资库建设为依托,实现德育教育活动网络化,教育活动信息化,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为师生共同学习,开展各种活动奠定坚实基础,打造“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小班化、高质量具有特色的示范性学校”, 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发展创新的原则,关注资源、关注绩效、关注道德,充分发挥资源库建设的实用价值,做到快速有效,为两支队伍建设,提高干部、师生的德格和才格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技术支持:** 资料审核:** 三、资源库建设的意义及分类:

1、意义: 随着Internet技术向宽带、高速、多媒体方向的发展,它以更具人性化的应用方式推动着教育的信息化的飞速前进。学校资源的建设,为教育教学现代化搭起了有利的平台,然而,学校网络资源库具有因特网上资源库无法替代的作用,建设适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资源库是校园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商品化的资源库无法提供学校个性的教育资源的情况下,在校园网中自建资源库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建设一个规范的、内容丰富的、开放性的和具有“校本特色”的资源库对学校更快的发展搭建了有利平台。 2、分类: (1)、媒体素材,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五大类。 (2)、试题库 (3)、课件与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软件。可分为网络版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而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到本地计算机上来运行。 (4)、案例 (5)、文献资料,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和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 (6)、常见问题解答,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7)、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

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 上传日期:2005-06-27 阅读次数:4431 (档发[2005]1号) 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切实做好新形势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高度重视档案信息资源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档案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社会各界察往知来的原始凭证,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党和国家对档案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档案事业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档案事业在新时期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级档案部门要充分认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 (二)进一步增强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多年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面对国家各项事业对档案信息需求的日益迫切和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数字档案信息在收集、传输、发布、提供利用过程中的保存、保密、保真等安全保障工作水平还不高。各级档案部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抓紧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管理能力和

开发利用水平。 二、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三)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以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为基础,以档案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为目标,加快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步伐,促进档案事业在新时期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四)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统筹协调、需求导向、创新开放、确保安全的总体要求,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保障安全、公开信息与保守秘密、开发利用与规范管理、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的关系,因地制宜,分步推进,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协调发展。 (五)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党和国家关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总体要求,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力度,全面整合各类档案信息资源,促进档案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加强多形式多层次共享平台建设,推进服务机制创新,促进公开档案信息资源广泛利用和深度开发,推进控制使用档案信息资源在规定范围内合理使用;加强档案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开放历史档案以及政府公开信息和现行文件的利用提供便利条件;进一步优化保障环境,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三、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 (六)丰富和优化馆(室)藏。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室要努力提高档案整理质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规划与实施情况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规划与实施情况 一、指导思想 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进一步完善校园信息门户网站,在网络化管理、学科整合、信息化推进、过程性评价等方面不断努力探索,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努力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 二、建设规划 建设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平台、教学改革的技术支撑平台、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开辟学校特色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素质提高、社区教育结合的信息化通道,在研究、开发、建设与应用等方面下功夫,全面开展高起点、重规划、重效益的数字化建设工程,全面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整合各年级、各专业、各学科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搭建多层次、智能化的开放式教育平台,逐步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符合本校实际的资源库。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实施情况 (一)成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领导小组 组织召开教学主任、科研实训主任、教研组长、学科骨干、中层以上干部联席会议,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的校长为副组长,其他联席会议人员组成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建设领导小组,研究、讨论、制定适合本校校情的学校数字化建设方案。 (二)完善基础网络设施建设 1 .现状分析:

网络建设是数字化工程的核心,它的建设分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我校全部办公室和教室通过校园网已联接互联网,现在学校校园网络运作基本正常。因此,完善我校网站管理平台为中心的网络化信息资源成为接下去数字化工作的重点,我们不仅要抓紧落实全校师生信息素养的培训,而且要抓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 2 .进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教师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者和开发者,学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他们信息素养的水平将制约现代教育技术的效益。实现教育信息化,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对师生的现代教育理论素养、信息素养的培训。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目标,立足教育部新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以技术带动教育思想改革,以新型教学理念带动技术创新与教法改革。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具有实效性。 (三)充实资源库 1 .资源类型 ( 1 )媒体素材: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五大类。 ( 2 )试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 ( 3 )课件与网络课件:分为网络版和单机运行课件。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而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到本地计算机上来运行。

5步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5步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政府或企业对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没有各种信息系统的支持,很多政府或企业其核心的业务和职能几乎无法正常运行。这无疑说明信息系统比传统的实物资产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损害,更应该加以妥善保护。而目前,随着互联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政府或企业的信息系统来讲,更是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挑战。这就使得更多的用户、厂商和标准化组织都在寻求一种完善的体系,来有效的保障信息系统的全面安全。于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应运而生,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以及信息安全运维体系的综合有效的建设,让政府或企业的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能够达到一个可以控制的标准,进一步保障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 通常所指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包含了信息安全的管理体系、技术体系以及运维体系。本文将重点介绍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方法。 构建第一步确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具体目标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是组织在整体或特定范围内建立信息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完成这些目标所用方法的体系。它包括信息安全组织和策略体系两大部分,通过信息安全治理来达到具体的建设目标。 信息安全的组织体系:是指为了在某个组织内部为了完成信息安全的方针和目标而组成 的特定的组织结构,其中包括:决策、管理、执行和监管机构四部分组成。

信息安全的策略体系:是指信息安全总体方针框架、规范和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流程、制度的总和。策略体系从上而下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策略总纲 策略总纲是该团体组织内信息安全方面的基本制度,是组织内任何部门和人不能违反的,说明了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 第二层技术指南和管理规定 遵循策略总纲的原则,结合具体部门、应用和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较专业要求和方法以及技术手段。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技术指南:从技术角度提出要求和方法; 管理规定:侧重组织和管理,明确职责和要求,并提供考核依据。 第三层操作手册、工作细则、实施流程 遵循策略总纲的原则和技术指南和管理规定,结合实际工作,针对具体系统,对第二层的技术指南和管理规定进行细化,形成可指导和规范具体工作的操作手册及工作流程,保证安全工作的制度化、日常化。 构建第二步确定适合的信息安全建设方法论 太极多年信息安全建设积累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法论,也称 “1-5-4-3-4”。即:运用1个基础理论,参照5个标准,围绕4个体系,形成3道防线,最终实现4个目标。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专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教技函〔2012〕70号)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印发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电馆〔2013〕40号)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总体要求,推进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专项试点工作,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为宗旨,结合我市实际,在学校信息化硬件设备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建立鄂尔多斯数字教育云平台,在网络化管理、学科整合、自主学习、信息化推进、过程性评价等,不断努力探索,为努力推进我市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面,教育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服务,探索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集约化发展,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打好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汇聚资源和服务,构建本地化网络条件下的学习和教学环境,探索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区域教育信息

资源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益,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公平发展。 三、区域试点工作内容 (一)建设视频互动教学及网络研修系统。通过软、硬件建设,利用网络视频互动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具备远程视频互动教学、教研、教师培训、教育视频资源共享等公共服务能力,为区域的网络教研、教师网络研修、精品课程网络直播、优质教学视频资源共享等多方面的应用活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录播系统的建设,完成国家要求的精品课程、学校优秀课例、优质课程的录制。由此建立优秀课例资源库,丰富资源内容,促进资源建设;通过点播、直播增加教研手段;通过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功能,建立起互动平台,促进教师交流,共享教育资源;建立自主学习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共享优质教师资源。 (二)充分依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省、市服务平台,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同步课堂、推送资源、探究性学习、名师课堂、“名师”导学、网校选课、网校辅学、跨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区域网络协作教研、名师工作室等10种应用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试验。 (三)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探索规模化应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学校试点工作重点内容(主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探索;校本教育资源应用模式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教研模式创新探索;

档案资源建设

档案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同能源、材料资源并列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其中能源、材料?Y源合称为“物质资源”。物质资源作用于物质生产、生活等领域,产生直接的、可以量化的经济效益,而信息资源作用于包括物质生产在内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可量化的或不可量化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档案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信息资源,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资源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全方位的、不可替代的综合贡献力。 档案资源建设是以建立一个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效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为目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展的档案积累、移交、接收、整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等一系列档案工作。档案资源建设的概念,是由收集档案、丰富馆藏到建设国家档案资源发展而来的。随着档案资源的日益丰富,国家档案局提出要提升档案资源管理能力,为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信息提供强有力支撑,要把档案资源体系覆盖到城乡全体居民,覆盖到社会尤其是民生各个方面,覆盖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种新社会组织,覆盖到档案的各种载体、形态和专业内容。

档案资源建设应本着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指导思想,对共有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公平的配置,即职能决定原则、需求导向原则、地域化原则、公共性原则、记忆规范化原则。档案资源建设包括:档案资源构成、档案资源的利用开发、档案资源的整合、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 档案资源建设,就是要加大档案收集整理力度,特别是对重点工作、重大活动、重大建设项目、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生态保护项目以及新领域、新专业、新机构、新社会组织等档案的收集工作;要建立健全文件材料归档制度,做到应归尽归、应收尽收;要重视做好民生档案工作,要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文件材料收集归档,把民生档案纳入国家档案资源体系;要科学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建立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导、各行业主管部门密切配合、档案馆(室)集中统一管理的档案资源管理架构,统筹规划,整合同一单位内不同部门、同一地区各档案馆(室)及不同地区档案馆(室)的档案资源,推动档案资源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要加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分析研究、综合加工、深度开发,提供深层次、高质量档案信息产品,不断挖掘档案的价值,努力把“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把“档案库”变成“思想库”;要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为目标,统筹协调,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传输网络和平台,积极推进城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支持档案馆

数字化资源规划与建设心得体会

数字化资源规划与建设心得体会 一所学校若具有完备的校园网、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和多媒体教室,但配套软件资源缺乏或管理不善,会导致设备使用率低下,造成极大的浪费。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使学生接受数字化学习生活体验,提升学习兴趣,学会主动学习;把教师从传统的、低效的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研究教与学,提升专业化水平。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方法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必须发动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和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不能依靠少数人 1.电子备课资料库、课件库、题库的建设 电子备课资料库、课件库、题库的建设由年级备课组长牵头,将任务合理分配给教师。教案电子文档应按照学校的要求和学科教师的共识统一格式,并标明作者和提交日期以明确责任。内容至少要包括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活动设计和设计意图、引用的教学参考资料。特别是应在教案中留有供使用该教案的教师书写修改、补充意见的位置,以突出他们的个性。不同风格的教师对教案的完善和补充,能使教案更加科学合理。这样,几个教师用下来就会形成一个经典教案。教师的课后反思也应该保留,使今后参考该教案的教师了解实施效果。 2.案例库、科研成果库的建设案例库、科研成果库的建设 由教科室牵头,按学科、年级建立案例库,按学科建立论文库、教育科研课题库。上传到案例库的案例,一般是成功的研究课、示范

课案例。案例应该有设计思路、反馈信息、教师点评特别是专家点评。研究课案例还应该有研究目的。县、市公开课和其他学校的优秀案例,包括这几年比较流行的视频案例,都是很好的资源,也要重视收集,以充实本校的案例库。 3.教师学习资源库的建设网上资源多而杂,为节省教师搜索时间,我们能够在校园网上为教师提供自主学习菜单,用模块的方式提供资源,为教师充电和交流服务,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管理 科学管理是提升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应用效率的保证。为了有序地实行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应该成立领导小组、管理小组、资源开发小组,各司其职,并建立各种合理的制度,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系统安全保障体系规划

第1章系统安全保障体系规划 1.1 系统安全目标与原则 1.1.1安全设计目标 长春市二道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安全总体目标是:结合当前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水平,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保障体系,形成有效的安全防护能力、隐患发现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和系统恢复能力,从物理、网络、系统、应用和管理等方面保证“长春市二道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安全、高效、可靠运行,保证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操作的不可否认性,避免各种潜在的威胁。 具体的安全目标是: ●具有灵活、方便、有效的用户管理机制、身份认证机制和授权管理机制,保证关 键业务操作的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确保合法用户合法使用系统资源; ●能及时发现和阻断各种攻击行为,特别是防止DoS/DDoS等恶意攻击,确保长春 市二道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不受到攻击; ●确保长春市二道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运行环境的安全,确保主机资源安 全,及时发现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漏洞,以有效避免黑客攻击的发生,做到防患 于未然; ●确保长春市二道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不被病毒感染、传播和发作,阻止不 怀好意的Java、ActiveX小程序等攻击内部网络系统; ●具有与长春市二道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相适应的信息安全保护机制,确保 数据在存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敏感数据的机密性; ●拥有完善的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具有有效的应急处理和灾难恢复机制,确保突发 事件后能迅速恢复系统; ●制定相关有安全要求和规范, 1.1.2安全设计原则 长春市二道区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安全保障体系设计应遵循如下的原则: 1)需求、风险、代价平衡的原则:对任何信息系统,绝对安全难以达到,也不一定是必要的,安全保障体系设计要正确处理需求、风险与代价的关系,做到安全性 与可用性相容,做到技术上可实现,组织上可执行。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教育信息资源的措施研究-精品文档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教育信息资源的措施研究 由于教育资源、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差异性,往往会造成教育公平性的缺失,从而会造成教学质量存在区域性、地域性、国际性的差异。但是,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促使区域之间的沟通更为便捷,且信息交流形式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如果在其中加入教学信息资源,则良好的教育资源、教学经验、教学理念就会得到一定的分享与传承,如近几年国内外大学公开课的开放,已然成为大学教学模式、教学理论改革的重点方向,可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推动教学信息资源的优化分配以及提高整体性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1 传统教育环境下教育失衡问题的分析以及教育信息化改 变 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地理位置限制等原因,教育资源的建 设和发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区域性失衡,比较明显的为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重点与非重点之间的教育资源差异化的发展,这就造成仅有一部分的学生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影响到社会稳定与和谐。教育资源建设的核心在于师资队伍以及相关教育物质设施的建设,虽然国家在政策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调拨作用,近年来一些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仍旧有一些偏远地域不能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且也投入了一定的资

金,但是由于地方配套条件等原因,教育失衡的问题仍旧不能够从根本上进行解决。因而,如何开发新的教育技术措施完成教育信息资源的分配成为国家相关教育部门的首要问题。 2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资源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下教育信息资源是指经过人类选取、组织、有序化的、适合学习者有效发展自身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 Internet ,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所形成的教育信息资源具有较大的关联性以及共享性,即用户在进行知识检索时,虽然获取的信息内容较为零散,但是整合起来的知识却具有完整性以及权威性,同时为了优化教育信息资源的分配,一些学校也借助多媒体的技术手段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吸取并对学生进行分享,以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 2.1 多媒体教育信息资源的分享与存储形式相对于其他教育信息资源分配模式来讲,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资源分配模式更为便捷化,且信息资源的格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分享以及存储形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如从传统的文本格式转换为视频格式、动画格式、促使教育信息资源更为直观且便于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吸收。同样,多媒体教育信息资源进行分配时增强了一定的时效性,同时也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只要具有网络,用户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课堂上都能够较为方便的获取到优质的教育信息资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1、建设目标 通过三年建设,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保障网络运行更加畅通、稳定和安全。围绕物流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中形成的信息标准、精品课程、多媒体课件与素材、教学视频、教学案例、虚拟过程库等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大力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海量存储及共建共享,为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提供技术服务。文献资源建设以服务教科研、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山西区域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对图书文献信息的需求为目标,构建“以读者为中心”,纸质图书和电子资源合理配置的馆藏资源体系。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发虚拟教学环境和虚拟生产过程等,提高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同时与企业互动,实时把企业的工作、生产信息传送到课堂中,满足学生、教师、企业相关工作人员随时、随地、随需的产学研需求。 2、建设内容 围绕物流专业及专业群建设,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文献资源建设、图书信息集成管理软件和自动化网络设施更新建设、电子阅览室建设、多媒体阅览室建设。 (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在现有网络基础上,提高联通和教育科研网带宽,通过扩充和完善网络主干设备和汇聚层设备,实现双路核心、万兆主干,千兆桌面;部属防火墙、网络监控、流量分析、漏洞扫描、入侵防御、WEB安全防护、审计认证等完整的安全防范体系;建设数据中心,实现网络资源的海量存储和数据备份,建成一个接入方便、高速稳定可靠,能够满足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需要的网络支撑平台。 ①网络运维设施建设 将网络带宽提高到200M,网络覆盖到学校各个脚落,保障校园网用户对信息资源访问的需求。将校园网主干建成万兆双核心、双链路的双星型架构;增加高性能汇聚交换机,实现对校园网各接入单元的灵活控制。购置核心路由器,增加业务运维管理系统,在提高网络服务性能的同时不断提高网络监控能力,实现校园网络高速稳定的运行。 ②网络安全体系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