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公路隧道交通诱导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公路隧道交通诱导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公路隧道交通诱导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公路隧道交通诱导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摘自:HLA-RTI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摘自:HLA-RTI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有关术语: ●联邦(Federation:是指用于达到某一特定仿真目的的分布式仿真系统,它由若干相互作 用的联邦成员(简称成员)构成。 ●联邦成员:所有参与联邦运行的应用程序都可以称为联邦成员。联邦中的成员有多种 类型,如用于联邦数据采集的数据一记录器,用于和实物接口的实物仿真代理成员,用于管理联邦的联邦管理器等等,其中最典型的成员是仿真应用(Simulation)。仿真应用对某个实体的行为进行仿真。 ●OMT :是一种标准的结构框架,它是描述HLA 对象模型的关键部件。之所以采用标准 化的结构框架,是因为它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提供一个通用的、易于理解的机制,用来说明联邦成员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运行期间的协作。 2、提供一个标准的机制,用来描述一个潜在的、联邦成员所具备的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换及协作的能力。 3、有助于促进通用的对象模型开发工具的设计和应用。 HLA OMT中,HLA定义了两类对象模型,FOM和SOM ●FOM (Federation Object Model):是描述仿真联邦的对象模型,主要目的是提供联邦成 员之间用公共的、标准化的格式进行数据交换的规范,它描述了在仿真运行过程中将参与联邦成员信息交换的对象类、对象类属性、交互类、交互类参数的特性。 ●SOM (Simulation Object Model):是单一联邦成员的对象模型,它描述了联邦成员可以 对外公布或需要订购的对象类、对象类属性、交互类、交互特性,这些反映了成员在参与联邦运行时具有的能力。基于OMT的 SOM开发是一种规范的技术和方法,它便于模型的建立、修改、生成和管理,便于对已开发的仿真资源的再利用,能够促进建模走向标准化。 ●MOM (Management Object Model):为了便于在仿真运行过程中对RT工、联邦以及联 邦成员进行监控和管理,HLA定义了管理对象模型(MOM )o MOM描述了一种使得对联邦的管理和控制信息能以一种和联邦成员间交互相一致的方式在联邦中传递的机制。联邦成员和RTI可以利用MOM来控制RTI、联邦乃至单个成员的运行,获取状态信息。 ●联邦执行数据文件(FED文件):是FOM开发的结果,是所有联邦成员间为交互(或互 操作)目的而达成的“协议”。它记录了在联邦运行期间所有参与联邦交互的对象类、交互类及其属性、参数和相关的路径空间信息。 ●对象类和类属性(Object Class&Attribute):对象类是指参与联邦交互的对象实例所属的 类别,对象类由类属性构成。对象实例是联邦中的交互实体,可持续存在。 ●交互类和参数(Interaction Class & Parameters):在HLA中,成员间的交互可以通过更新 /反射对象类属性来完成,也可以通过发送/接收交互实例完成。交互类由参数组成。交互类不可持续存在,它可代表瞬间的行为。 2.联邦和联邦成员规则: 规则和术语主要用来描述联邦对象模型FOM o RTI的规则比较简单,包括的联邦规则和联邦成员规则两个部分。可以简单地归纳如下: 联邦规则主要包括: 1、每个联邦必须有一个FOM,它与HLA OMT里定义的兼容。 2、联邦中,所有与仿真有关的对象实例应该在联邦成员中描述,而不是在RTI中。 3、联邦运行过程中,各联邦成员必须通过RTI进行交互。

浅析城市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细节

浅析城市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细节 发表时间:2019-04-26T16:31:39.9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作者:贾占胜李旭东[导读]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而对交通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城市 450000摘要:近些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而对交通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也在不断进步,城市公路的优越性以及灵活性日益显现出来,这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但作为城市公路当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隧道施工,无论是在其质量方面还是技术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在具体施工环节,工作人员需要整合好各个环节的技 术,做好每一个环节,从根本上确保隧道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城市公路;隧道设计;施工;研究引言 城市公路隧道是城市公路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公路隧道占地面积非常小,在建设时无需避开地面的一些建筑物,可以有效的缩短行程,不仅可以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降低城市交通的压力,对城市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城市公路隧道设计优化方案 1.1城市公路隧道设计中的选线方法步骤 1.1.1在进行城市公路隧道选线工作时需要设计好线路的起点和重点,以及确定线路的基本走向。具体的步骤为,首先用比例尺在地形图上画出画出公路隧道可行的方案,并且要详细的查阅这些方案的具体的走向资料,初步的选择出来一定或者几条可以建设的线路方案。其次,走出地图,进行现场勘查工作,从而确定一个最优的路线走向。 1.1.2路线基本走向确定后,需要进行走廊带的选择工作。在进行走廊带的选择工作时,需要先根据水文,地形以及地质等自然情况进行控制点的选择,将控制点连接形成走廊带,然后再按照控制点的实际和地图的比例确定具体的路线方案。一定要注意,只有那些方案特别明确,并且地形非常简单的路段,才可以直接进行路线的现场选定。其三,在基本走向确定后,开始查阅各种相关的水文,地质,地形图气象等各种资料,然后按照起点和终点开始研究路线的具体走向,可以采用在1:100000的地形图上,按照已经知道的资料,在地形图上初步研究出可以选择的路线走向。地形图上路线的初步研究确立后,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实际调查工作具体包括,调查该地区的经济复杂化状况,看是否有必要建立城市公路隧道,调查该地区的城市公路交通特点,调查该地区的地质水文环境,接下来在根据每一段不同的城市公路隧道建设确定不同的技术标准,并且按照起点位置即重点位置将中间所有的控制点补全,从而确定实施方案。 1.2城市公路隧道结构形式的选择 城市公路隧道的结构形式时常受到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影响,以及线位的平、纵、横三方面指标和线形组合设计的限制。地形和地质条件满足隧道施工条件时,隧道结构形式的设计可采用上下分离的两条各自独立的隧道。这种隧道最小间距数值的确定要以两条隧道不受周围岩石压力的影响与施工相互影响为依据,结合隧道埋深、围岩级别、断面尺寸、施工技术方法预计爆破振动的影响等方面确定最终的隧道结构形式。但分离式隧道存在一定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2.1占地面积较大,增加施工单位土地使用费用以及隧道维护费用; 1.2.2隧道洞口存在三角形过渡区,需要设计出长度至少在1Km以上的隧道,影响隧道施工排水功能的使用以及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因此,隧道结构形式还可以采用连拱式隧道,在隧道中墙与墙的距离要控制在2m左右,避免造成洞口路基分幅,并且方便与洞外道路相互连接,适应能力较强,但也存在一定逼单,例如,施工技术复杂、工序繁复、工程造价高等,所以在公路隧道结构形式的选择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结构形式,进而保证公路隧道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1.3城市公路隧道防水和排水设计 在具体进隧道施工的时候难免会有相应的问题产生,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洞体塌方。这主要是由于隧道工程通常都处于山体当中,地质,地势等情况较为复杂,容易受到地下水的营销,从而导致壁体的内部产生渗漏情况,从而导致产生洞体塌方的情况。所以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对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不断完善,再者还要根据隧道内部结构的具体情况来和施工项目设计的要求相结合,将隧道当中排水和防水问题处理好,有效避免产生渗漏情况的发生,如此以来就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2城市公路隧道施工重点 2.1施工方案的确定 施工方案是城市公路隧道施工的指导性依据,更是施工全过程中的基础内容,所以在隧道施工进行前,要确定好施工方案,对城市公路地质覆盖层的厚度参数、现场地质实际情况、施工资源预计隧道的幅员、施工的机械化程度、施工技术水准和隧道作业条件、施工工期、运渣距离、洞口施工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分析,注重细节处理,再反复推敲,权衡利弊之后制定最终的施工方案。 2.2 在隧道洞口的施工 在隧道洞口进行施工时施工的重点细节为, 2.2.1在进行扩挖工作时需要先将软岩挖出,等到临时施工支护工作完成后,在继续进行挖硬沿的工作。 2.2.2需要严格按照施工之前就已经制定好的施工步骤进行格栅的拱架安装工作。 2.2.3在进行喷射硷的工作时,需要运用二次捣拌法来对硷进行拌合工作,同时在对硷进行拌合时需要用双水环形喷头,另外喷料的温度需要在 5 度以上。 2.3洞口施工的注意事项 2. 3.1在隧道扩挖时要先对软岩进行开挖,在完成临时施工支护加固后,在对硬质岩石一侧进行开挖。 2.3.2严格遵照预算制定的施工程序进行格栅栏的拱架安装。 2.3.3喷射硷时,要采用二次捣拌法进行硷的拌和施工,与此同时还要利用双水环型喷头,并且喷料的温度要控制在5℃以上。 2.4隧道支护 2.4.1初次的支护设计

高速公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专业版)

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1、XX隧道概况 XX隧道位于淅川县西簧乡低山区,与209国道相邻,交通便利。隧道总体走向呈南北向曲线布置。隧道大埋深约117米,采用小净距(测设线间距:进口中24.87米,出口中16.92米),其中左线起始桩号为K29+730~K30+252,长522米;右线起始桩号为RK29+745~RK30+265,长520米。 设计时速80km/h,采用灯光照明,自然通风,设置1处人行橫通道,属中隧道。 隧道左线平面位于R=1785的圆曲线上,纵坡为-0.360%/850;隧道右线平面位于R=1520的圆曲线上,纵坡为-0.356%/864.893。 进口左右线洞门均采用端墙式洞门,出口左右线洞门采用端墙式洞门。 隧道以Ⅳ、Ⅴ级围岩为主,Ⅳ、Ⅴ级围岩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节理(裂隙)发育,隧道施工过程中,极易沿软弱构造面产生整体滑动、坍塌、洞内冒顶,因而隧道工程施工是本标段的关键工程项目。 2、隧道工程总体施工方案 隧道采用“新奥法”原理组织各工序的施工(见图2-1施工方案框图)。施工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短进尺、强支护、少扰动、弱爆破、勤观测、早封闭”的施工原则,紧凑施工工序。

图2-1隧道施工方案框图 施工进洞前先作好洞顶截水沟等排水设施,防止地表水渗入开挖面影响明洞边坡和成洞面的稳定,按照设计要求做好仰坡的开挖,仰坡加固及防护。隧道洞口段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地段,采用辅助施工方进行超前支护,尽可能较少对岩体的扰动。 洞口明洞段采用明挖法施工,洞口段Ⅴ、Ⅳ级围采用台阶分部法开挖施工,洞身段Ⅴ级围岩采用超短台阶法开挖、Ⅳ级围岩采用短台阶法开挖,Ⅲ级围岩根据地质及地段情况采用台阶法或全断面开挖,先行洞开挖面距后行洞开挖面不小于40m,采用自制凿岩台架配合气腿凿岩机打眼,拱部采用光面爆破边墙采用预裂爆破技术,以最大限度保护围岩稳定性,减少超挖量,提高初期支护的承载力。初期支护:Ⅴ级围岩段采用工字钢拱架挂钢筋网喷锚联合支护,Ⅳ级围采用格栅钢拱架挂钢筋网喷锚联合支护,Ⅲ级围岩采用喷锚支护。喷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风钻打眼,人工安装锚杆,小导管注浆加固围岩。 施工中由测量组负责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做好洞口浅埋段地表下沉观测、洞内监控量测工作。隧道防排水采用防、排、堵、截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下坡施工,洞内50m或100m设置集水井,抽水机抽水。 采用无轨运输,正洞、行车横洞使用侧翻装机及挖掘机装渣,人行横道用小型装载机装渣,全部采用自卸汽车运渣。 软弱围岩地段二次衬砌紧跟开挖,一般地段按监测信息尽早衬砌,按仰拱、铺底先行,拱墙紧跟的顺序施工。

交通枢纽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

西安市西南交通枢纽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初步设计 1 项目概述 1.1 项目背景 1.2 建设目标 1.2.1总体目标 通过西安市西南交通枢纽综合管理平台项目建设,将提升交通运输应急指挥能力,对区域内道路上的客运车辆进行有效的调度指挥,为实现西北西北域快速通勤提供基础环境;提升静态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为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方便公共交通换乘提供信息化手段;提升针对交通运输的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为公众出行与企业运营提供信息服务;提升行政决策水平,为西南交通枢纽的良性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具体表现在: (1)公众对出行的满意度提高,服务信息获取便捷、高效; (2)公共交通出行效率提升; (3)缩短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时间,明显改善应急处置效果。 1.2.2业务目标 为达到上述总体目标,需针对产生问题的主要根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由此提出以下五项业务目标: (1)缓解京西南大通道的拥堵状况,提高公众出行效率; (2)实现交通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使西安市交通信息资源覆盖范围向郊区延伸,并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大幅度提高公众信息服务水平;. (3)加强对首都西北域主要交通道路、化危物流场所、旅游景点景区拥堵

的监控力度、实现交通事件、应急事件的智能报警; (4)实现区域公交运营和调度的智能化; (5)全面提高交通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6)提高交通宏观决策水平,使交通行业管理做到科学、有效。 1.2.3作业目标 (1)应急处置快速、科学 实现统一、快速的接警和信息报送,能够动态掌握区内的交通应急资源、车辆、船舶的分布和实际状况,实现应急处置方案推荐功能。 交通应急资源的采集率达到80%以上;90%以上应急资源的分布及状态情况可动态掌握;各交通管理部门可实现应急联动。 (2)宏观交通决策科学、合理 实现旅客运输、货物运输等情况的统计分析,提高宏观交通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3)交通信息服务及时、准确 通过多种信息发布手段,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满足公众在出行前、出行中、出行后的信息服务需求以及企业的信息服务需求。 通过及时、准确的交通诱导和停车诱导,有效缓解京西南大通道的拥堵状况。 公众信息服务资源的采集率和共享率均达到80%以上;公众满意率大幅提高。 (4)公交运营调度智能、高效 实现公交车辆的实时跟踪定位和场站实时监控,实现公交线路、车辆的实时、智能调度,并为公交场站、站台的出行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公交到站时刻等乘客信息服务。 西安市西南交通枢纽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的建设是对西安市西北域新城建设及西安市交通精细化管理的有力支撑,是信息惠民的重要体现,是西安市交通委实行西安市智能交通建设一盘棋的重大举措,其将为西安市新城交通枢纽信息化建设起到重要的示范性作用,为建设发展西北西北域交通枢纽提供了保证。

毕业设计用matlab仿真

毕业设计用matlab仿真 篇一:【毕业论文】基于matlab的人脸识别系统设计与仿真(含matlab源程序) 基于matlab的人脸识别系统设计与仿真 第一章绪论 本章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应用前景。首先阐述了人脸图像识别意义;然后介绍了人脸图像识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接着介绍了自动人脸识别系统的一般框架构成;最后简要地介绍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结构。 1.1 研究背景 自70年代以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以及人类视觉研究的进展.人们逐渐对人脸图像的机器识别投入很大的热情,并形成了一个人脸图像识别研究领域,.这一领域除了它的重大理论价值外,也极具实用价值。 在进行人工智能的研究中,人们一直想做的事情就是让机器具有像人类一样的思考能力,以及识别事物、处理事物的能力,因此从解剖学、心理学、行为感知学等各个角度来探求人类的思维机制、以及感知事物、处理事物的机制,并努力将这些机制用于实践,如各种智能机器人的研制。人脸图像的机器识别研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的,因为人们发现许多对于人类而言可以轻易做到的事情,而让机器来实现却很难,如人脸图像的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

如果能够开发出具有像人类一样的机器识别机制,就能够逐步地了解人 类是如何存储信息,并进行处理的,从而最终了解人类的思维机制。 同时,进行人脸图像识别研究也具有很大的使用价依。如同人的指纹一样,人脸也具有唯一性,也可用来鉴别一个人的身份。现在己有实用的计算机自动指纹识别系统面世,并在安检等部门得到应用,但还没有通用成熟的人脸自动识别系统出现。人脸图像的自动识别系统较之指纹识别系统、DNA鉴定等更具方便性,因为它取样方便,可以不接触目标就进行识别,从而开发研究的实际意义更大。并且与指纹图像不同的是,人脸图像受很多因素的干扰:人脸表情的多样性;以及外在的成像过程中的光照,图像尺寸,旋转,姿势变化等。使得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拍摄所得到的人脸图像不同,有时更会有很大的差别,给识别带来很大难度。因此在各种干扰条件下实现人脸图像的识别,也就更具有挑战性。 国外对于人脸图像识别的研究较早,现己有实用系统面世,只是对于成像条件要求较苛刻,应用范围也就较窄,国内也有许多科研机构从事这方而的研究,并己取得许多成果。 1.2 人脸图像识别的应用前景 人脸图像识别除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以及极富挑战

高速公路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西井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 地理位置 西井隧道隧址位于山西省黎城县西井镇南山村,设计速度为80km/h,左线全长800米(ZK48+960~ZK49+760),其中:削竹式洞门10m,明洞8米;右线全长826米(YK48+950~YK49+776), 其中:削竹式洞门10m,明洞8米。西井隧道设计为一座标准间距分离式隧道,隧道进口线间距26.2米,出口线间距18.1米。最大埋深左线57米,右线55米。隧道左线平面线形依次为R-1400,A-550,R-∞;隧道右线平面线形依次为R-1350,A-530,R-∞。隧道左线纵坡为2%、-0.6%人字坡,右线纵坡为2%单向坡。 1.2 隧道地形、地质条件 ⑴、气象 隧址区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太行山中南部及太行山主峰西侧,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0.3°C。最冷月份在一月,最低气温-22°C;日平均降水量为54.7mm,最大降水量为126.8mm;最大冻土深度为104cm。无霜期110~180天。 ⑵、水文地质条件 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无常年性地表水,降水稀少而集中,蒸发量大,多以地表水排走,很少补给地下水。隧址区地下水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气象、水文等多种因素控制。主要为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水量一般较小,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地表、地下水经流排泄条件较好,地下水水量贫乏,对隧道施工的影响较小。 但雨季施工时,可能有少量的基岩裂隙水渗入。 ⑶、工程地质条件 隧道洞口段及左线ZK49+050~ZK49+100、右线YK49+050~YK49+120洞身段,主要为强风化及中风化片麻岩组成,受区域断层F3的影响,岩体完整性差,呈碎裂状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自稳性较差。左线ZK49+100~ZK49+760、右线YK49+120~YK49+776洞身段,围岩主要为卵石及黄土组成,结构松散,成洞困难,Ⅳ级围岩占全隧的7.4%,Ⅴ级围岩占全隧的92.6%。

交通综合管理平台

交通综合管理平台 Michael Bai

1概述1 2历史发展 ---------------------------------------------------------------------------------------------------- 1 3功能模块分析----------------------------------------------------------------------------------------------- 2 3.1地理信息系统 ------------------------------------------------------------------------------- 2 3.2视频监控系统 ------------------------------------------------------------------------------- 3 3.3信号机控制系统----------------------------------------------------------------------------- 4 3.4GPS车辆控制系统-------------------------------------------------------------------------- 5 3.5辅助决策/预案系统 ------------------------------------------------------------------------- 6 3.6电子警察系统 ------------------------------------------------------------------------------- 6 3.7卡口系统 ------------------------------------------------------------------------------------- 7 3.8通讯系统 ------------------------------------------------------------------------------------- 7 3.9流量采集/交通诱导/信息发布系统 ------------------------------------------------------- 8 3.10信息系统(三台合一/违法后处理/车驾管系统)--------------------------------------- 9 3.11综合指挥调度系统-------------------------------------------------------------------------- 9 4未来展望 ---------------------------------------------------------------------------------------------------- 9 5备注10

PCB仿真设计毕业论文

PCB仿真设计毕业论文 【摘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号完整性分析的应用已经成为解决高速系统设计的唯一有效途径。借助功能强大的Cadence公司SpecctraQuest 仿真软件,利用IBIS模型,对高速信号线进行布局布线前信号完整性仿真分析是一种简单可行行的分析方法,可以发现信号完整性问题,根据仿真结果在信号完整性相关问题上做出优化的设计,从而缩短设计周期。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信号完整性(SI)的相关问题,基于信号完整性分析的PCB 设计方法,传输线基本理论,详尽的阐述了影响信号完整性的两大重要因素—反射和串扰的相关理论并提出了减小反射和串扰得有效办法。讨论了基于SpecctraQucst的仿真模型的建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电路设计中采用基于信号完整性的仿真设计是可行的, 也是必要的。 【关键字】 高速PCB、信号完整性、传输线、反射、串扰、仿真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application of signal integrity analysis is the only way to solve high-speed system design. By dint of SpecctraQuest which is a powerful simulation software, it’s a simple and doable analytical method to make use of IBIS model to analyze signal integrity on high-speed signal lines before component placement and routing. This method can find out signal integrity problem and make optimization design on interrelated problem of signal integrity. Then the design period is shortened. In this paper,interrelated problem of signal integrity, PCB design based on signal integrity, transmission lines basal principle are introduced summarily.The interrelated problem of reflection and crosstalk which are the two importa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 signal integrity is expounded. It gives effective methods to reduce reflection and crosstalk. The establishment of emulational model based on SpecctraQucst is discussed and the result of simulation is analysed. The researchful fruit indicates it’s doable and necessary to adopt emulational design based on signal integrity in high-speed electrocircuit design. Key Words High-speed PCB、Signal integrity、Transmission lines、reflect、crosstalk、simulation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

仿真测试系统 系统概述 FireBlade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基于用户实用角度,能够辅助进行系统方案验证、调试环境构建、子系统联调联试、设计验证及测试,推进了半实物仿真的理论应用,并提出了虚拟设备这一具有优秀实践性的设计思想,在航电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由于仿真技术本身具备一定的验证功能,因此与现有的测试技术有相当的可交融性。在航电设备的研制和测试过程中,都必须有仿真技术的支持:利用仿真技术,可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快速构建系统原型,进行设计方案的验证;利用仿真验证成果,可在系统开发阶段进行产品调试;通过仿真功能,还可对与系统开发进度不一致的子系统进行模拟测试等。 针对航电设备产品结构和研制周期的特殊性,需要建立可以兼顾系统方案验证、调试环境构建、子系统联调联试、设计验证及测试的系统仿真平台。即以半实物仿真为基础,综合系统验证、系统测试、设备调试和快速原型等多种功能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环境。 目前,众多研发单位都在思索着如何应对航电设备研制工作日益复杂的情况。如何采取高效的工程技术手段,来保证系统验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是航电设备系统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FireBlade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在航电设备研制工程中的定位设备可被认为是航电设备研制工程中的终端输出,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航电设备系统工程目标能否实现。在传统的系统验证过程中,地面综合测试是主要的验证手段,然而,它首先要求必须完成所有分系统的研制总装,才能进行综合测试。如果能够结合面向设备的仿真手段,则可以解决因部分设备未赶上研发进度导致综合测试时间延长的问题。在以往的开发周期中,面向设备的仿真技术并没有真正得到重视: (1)仿真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单个测试对象上,并且缺乏对对象共性的重用; (2)仿真技术缺乏对复杂环境与测试对象的模拟; (3)仿真技术的应用缺乏系统性,比如各个阶段中仿真应用成果没有实现共享,

公路隧道衬砌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隧道衬砌施工技术规范 1.1 一般规定 1.1.1隧道衬砌施工时,其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和净空大小均须符合设计要求。 衬砌材料的标准、规格及要求等,应符合交通部现行的《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89)》的规定。 1.1.2 模板放样时,允许将设计的衬砌轮廓线扩大5cm,确保衬砌不侵入隧道建筑限界。采用复合式衬砌时,应遵守本节1.1.5条规定。 1.1.3 整体式衬砌施工中,发现围岩对衬砌有不良影响的硬软岩分界处,应设置沉降缝;II~I类围岩,距洞口约50m范围内,必要时可每隔10m左右设置一个沉降缝。在严寒地区,整体式衬砌、锚喷衬砌或复合衬砌,均应在洞口和易受冻害地段设置伸缩缝。 衬砌的施工缝应与设计的沉降缝、伸缩缝结合布置,在有地下水的隧道中,所有施工缝、沉降缝和伸缩缝均应进行防水处理。 1.1.4 施工中发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与设计文件不符,需进行变更设计时,应履行正式变更设计手续。 1.1.5 采用锚喷支护和复合衬砌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1)复核隧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分析围岩稳定性

特点。根据地质情况的变化及围岩的稳定状态,制订施工技术措施或变更施工方法。 (2)对已完成支护地段,应继续观察隧道稳定状态,注意支护的变形、开裂、侵入净空等现象,及时记录,作出长期稳定性评价。 1.1.6 凡属隐蔽工程,经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工程作业。 https://www.sodocs.net/doc/d815216350.html, 中国最庞大的资料库下载 1.2 拱(墙)架与模板 1.2.1 拱(墙)架的间距应根据衬砌地段的围岩情况、隧道宽度、衬砌厚度及模板长度确定,一般可取1m,最大不应超过1.5m。 1.2.2 衬砌所用的拱架、墙架和模板,宜采用金属或其它新型模板结构,应式样简单、装拆方便、表面光滑、接缝严密,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施工中,根据不同施工方法,可使用衬砌模板台车或移动式整体模架,并配备混凝土泵或混凝土输送器浇筑衬砌。中、小隧道可使用普通钢模板或木模板。 围岩压力较大时,拱架、墙架应增设支撑或缩小间距,拱架脚应铺木板或木方。 1.2.3 架设拱、墙架和模板,应位置准确,连接牢固,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1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一、施工遵循原则 隧道施工严格遵守“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原则,并严格按照“早进洞、晚出洞、工序紧跟、严守设计”组织施工。 二、施工顺序 花马峁隧道进口处于裴庄镇庙咀沟村,利用裴庄镇乡村道路从庙咀沟村修建便道至隧道洞口。花马峁隧出口,利用万庄村乡村道路从田塔村修便道至隧道出口,按照标准化要求,施工便道将全部采用20cm砂砾+20cm混凝土硬化处理,以保证雨季、冬季的正常施工。 隧道施工应从边仰坡至明洞出口桩号进行开挖,一边开挖一边进行边仰坡锚喷防护,明洞开挖至明洞隧底标高,进行仰拱砼浇筑和回填施工,施作套拱和管棚。主洞开挖的同时进行二衬台车的组装和调试,施作明洞衬砌和明洞后续工程。车行、人行横洞的施工排在主洞初支完成后40m左右进行洞室交叉口的施工,以不影响后续二衬的进度,附属工程在二衬完成紧跟施工,路面安排在二衬完成500m紧跟施作。 三、洞口及明洞段施工 1、洞顶截水沟 隧道施工前,先做好人员、机械、材料和场地的施工准备工作,然后进行边仰坡顶环形浆砌片石截水沟施工,将水排至远离

洞口的位置,防止雨水冲刷边仰坡危及隧道洞口安全,并在浅埋段地表埋置沉降观测桩。 2、洞口开挖 1)、施工准备工作结束后,测设隧道洞口位置,确定洞口段开挖边线,然后由上向下分层开挖,土层采用挖掘机开挖,采用装载机装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场。 2)、洞口方开挖 根据现场放样结合设计文件、现场地貌及地面构造物,按照设计的隧道洞口桩号及明洞长度先行施工,明洞开挖应先半幅开挖并及时完成,明洞仰拱及回填,每次开挖纵向长度为5m,不可全幅开挖或纵向一次性开挖和施工。施工中应及时进行边仰坡的防护施工,确保边仰坡的稳定。明洞开挖完成以及仰拱、仰拱回填施工完成后,应尽快进行明洞衬砌施工和明洞回填,以利于明洞边仰坡的稳定和暗洞开挖时对洞顶土体纵向位移和沉降的控制。 3、边仰坡防护 洞口边仰坡设计采用锚、网、喷支护,洞口段分层由上向下开挖时,边仰坡分段由上向下进行支护施工。开挖完成后进行坡面处理,然后按设计间距布置锚杆,铺设20×20cm的φ8钢筋网,之后采用湿喷工艺喷射砼10cm厚。 4、明洞施工 明洞段开挖至隧底标高,进行浇筑仰拱及仰拱回填(仰拱回

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一、系统简介 广东省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是广东省交通厅发布实时的交通信息和提供互动的交通信息查询服务平台。依托交通部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工程推广工程,整合出行信息资源,以公众出行服务网站、移动智能终端、短信服务平台、宣传手册、多媒体查询终端以及嵌入式可变情报板等多种信息服务手段,将出行者所需的各种交通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地发布,引导公众高效、便捷、舒适地出行,切实提高交通行业主管部门的公众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系统特色 ●发布最新实时路况信息,提供出行规划服务 系统在获得实时路况方面取得突破。通过应用智能运输系统(ITS)技术,面向省内高速公路和部分城市主干道,按照每五分钟更新的频率,动态发布最新实时路况信息,包括道路通行状况、道路突发事件、道路施工等。 系统还以提供城际“门到门”全程、无缝服务为理念,针对出行规划服务进行升级改造,力求用户只需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就可查询出合理化的自驾车行车路线或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全程行程信息。另外,在规划路线过程中还充分考虑集成动态路况信息,让出行者可及时规避阻断和拥堵路段,方便出行。 ●依托多种服务手段,支持行前、行中、行后一条龙服务 系统将通过触摸屏多媒体信息查询终端、短信、电台、移动智能终端、宣传册、可变情报板等多种服务手段,在出行的全过程中向社会公众提供内容个性化、服务手段多样化的交通信息服务,满足社会公众对“出行前”、“出行中”、“出行后”不同阶段的需求。 出行前:出行者可登陆公众出行网站查看动态交通信息,规划出行路线。升级系统为方便用户,还特别新增“我的出行”栏目为每个注册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在该栏目中出行者可保存和查看自己规划过的出行方案信息,还可通过短信、邮件、语音等方式订阅路况等交通信息。 出行中:升级系统通过完善短信发布平台、开发基于移动智能终端和WAP服务的出行服务子系统,目前已实现在出行途中提供交通信息服务。出行者在出行中可使用手机、移动智能终端等通过移动网络访问系统获得交通信息。考虑到行车安全,系统还结合语音合成技术,将出行途中的行车指引和动态路况、突发事件、交通流信息等以语音的形式发布给用户。 另外,系统还通过对因特网与移动网络支持的一体化,实现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交互式服务访问。用户可在手机终端中调出行前在电脑上保存过的出行方案,也可以短信、语音播报等方式获取在电脑上已订阅过的路况等交通信息。 出行后:用户出行后可对系统提供的出行方案进行评价,系统将根据用户反馈信息不断完善。用户也可通过互动版块将出行中的信息与其他用户共同分享,从而达到人人参与、共享资源的目的。 三、系统功能

(完整版)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毕业论文

创新实践报告
报 告 题 目: 学 院 名 称: 姓 名:
基于 matlab 的通信系统仿真 信息工程学院 余盛泽
班 级 学 号: 指 导 老 师: 温 靖

二 O 一四年十月十五日
目录
一、引言........................................................................................................................ 3 二、仿真分析与测试 ................................................................................................... 4
2.1 随机信号的生成 ............................................................................................................... 4 2.2 信道编译码 ........................................................................................................................ 4 2.2.1 卷积码的原理 ........................................................................................................ 4 2.2.2 译码原理 ................................................................................................................ 5 2.3 调制与解调 ....................................................................................................................... 5 2.3.1 BPSK 的调制原理 .................................................................................................. 5 2.3.2 BPSK 解调原理 ...................................................................................................... 6 2.3.3 QPSK 调制与解调 ................................................................................................. 7 2.4 信道 .................................................................................................................................... 8

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发表时间:2018-05-16T16:47:29.3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作者:扈高云 [导读] 摘要:智能交通仿真系统是在各种先进的定位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为基础下实现的一种交通仿真平台,该系统通过各种先进的设备的对车辆的定位、停车、收费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管理,逐渐形成一个完善的智能交通系统。为此,本文就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设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且提出了有效地措施推动了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进一步实现。 身份证号码:4305211991****6624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智能交通仿真系统是在各种先进的定位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为基础下实现的一种交通仿真平台,该系统通过各种先进的设备的对车辆的定位、停车、收费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管理,逐渐形成一个完善的智能交通系统。为此,本文就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设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且提出了有效地措施推动了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进一步实现。 关键词:智能交通;仿真平台;基础设施 引言:智能交通系统的实现需要的坚实的基础提供重要的保证,其中主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监控系统、定位系统等了,并且利用目前先进的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传输系统等,对路面上的运输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控制,从而在实际情况下制定高效、精确、完善、合理的智能交通仿真系统,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设计和实现,需要相关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相关部门可以尝试着引功用各种的智能交通的模式,并且在RFID定位技术的支持下,探索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设计和实现。其次,尝试着将智能交通仿真系统应用与集成定位、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管理、车辆的运行和停放等各个模块[1]。最后,选择合适的体体验者投入到智能交通仿真系统的运行中,让体验着感受到该系统在运行中的优缺点,研究人员还应该积极的将各种先进的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到系统的运行中,加深体验者对智能交通仿真系统的认识,从而不断的探索智能交通仿真系统的发展趋势。 1 智能交通仿真系统的相关概述 我国研究智能仿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的时间较短、理论依据等不充分,较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就以欧洲、日本来说,这些国家的智能仿真系统已经在不断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并且开始致力于研究的更高层次的ITS系统。尤其是在美国,该国家TIS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并且已经从原来的汽车研究、道路研究逐渐转变为一切交通工具和交通系统的运行和研究中,并且致力于建立的完善的车辆运行管理系统、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车辆收费系统等多个电子系统。智能交通仿真系统在欧洲的使用情况来看,相关部门应该将的其应用与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安全系统规划当中。 各国想要实现智能交通仿真平台,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其中做重要的就是定位系统。因为在实施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时候,需要动态的监测车辆的运行情况和运行的位置,然后才能够及时的了解周边的实际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交通管理计划。而美国的全球定位技术和欧洲的卫星定位技术为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 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系统的设计 交通仿真系统的设计需要在各方面的技术支持下才能够得到科学的设计和规划,这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模型车辆的控制和管理等,缓解我国的交通压力,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 2.1 定位技术 技术人员需要在城市道路、公路、停车地点安装相应的的定位芯片,并且为这些定位芯片进行科学的编号结合分组,然后将这些芯片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到一个数据库中,如果车辆中安装有读卡装置,当经过这些路段的时候系统就会自动的收集带车辆运行中的各种信息,然后将这信息反馈到的中央控制中心,从而获得车辆的动态定位信息[2]。 2.2 控制技术 在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设计工作中通常会使用到各种模拟的车辆,而这些车辆需要有方向盘、刹车、档位等重要装置。当模拟人们在模拟驾驶车辆的时候,可以将车辆中的各种操作动作自动的转变化为相应的数据信息,并且这些信息会被车辆中的主控制系统收集和整理,然后在先进技术和软件的支持下进行数字化,这些信息会反馈到的模拟车辆的中心控制系统,促使车辆自动的依据下达指令,调整运行的速度、方向、档位等。 2.3 动态诱导技术 模型车辆的诱导功能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车辆的动态运行诱导功能,一种是车辆的停车诱导功能。通常情况下,模型车辆的运行诱导功能需要及时的了解车辆运行的目的地以及当前的道路的实际情况,然后在通过一定的诱导计算,系统能够自动的为的车辆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运行途径,从而实现车辆的动态运行诱导功能。而模型车辆的停车诱导则需要的在芯片数据库的帮助下实现,也就是说依据安装的的定位芯片来了解车辆所处位置的实际情况,例如:停车收费站、共同通车站等,从而诱导模型车辆选择合适的停车地点。 3 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系统的实现 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实现需要的通信技术和定位技术的共同支持,在整个系统的实现不仅需要车辆的定位系统的准确性,还需要系统的快捷、稳定的通信模块,然后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实现智能交通仿真系统的实现。 3.1 通信服务系统 智能交通仿真系统的是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将各种数据库和传输装置相联系,从而实现各个子系统的连接。但是在实际的模型车辆中需要应用到各种通信接口,从而实现车辆运行中各种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并且通信服务系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被分为以下两种模块。 一方面是的串口通信模块,这种通信模块通常是在各种先进及时的支持下运行的,其中主要是Net Framework2.0中的Serial Port类实现的串口通信模块。而Serial由依据自身的特性和功能被划分为,模型车辆驾驶控制中心的串口通信和模型车辆驾驶中的状态反馈串口通信这两种。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共同合作,不仅能够有效的收集模型车辆在运行中发出的各种信号,并且在软件的支持下将控制信号转化成状态信号,然后整理到储存器中进行。还能够将的模型车辆驾驶舱发出的各种控制信进行采集,将采集到的控制信号储存在控制信号储存中。 另一方面是TCP通信模块,这种通信模块的运行和实现需要通过专业人员的编程,然后在Net Framework2.0中的Serial Port类的帮助下安装相应的软件和装置,从而对智能交通仿真系统运行和实现提供坚实的基础。并且,研究人员还将TCPCtient类进行仔细的研究,衍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