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实时交通仿真平台建设方案(发布版)

实时交通仿真平台建设方案(发布版)

实时交通仿真平台建设方案(发布版)
实时交通仿真平台建设方案(发布版)

实时交通仿真平台建设方案

2018年

目录

一、概况 (1)

二、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 (1)

(一)技术路线 (1)

(二)关键技术 (2)

1.交通仿真器选型 (2)

2.基于仿真的交通事件分析 (4)

3.微观仿真和宏观仿真数据交换 (4)

4.多源异构交通数据与交通仿真融合 (4)

三、总体方案 (5)

(一)总体构架 (5)

1.系统功能 (5)

2.系统架构 (7)

(二)数据处理 (9)

1.数据输入 (9)

2.数据处理及结果输出 (10)

3.系统数据处理流程 (11)

4.数据库 (12)

(三)接口 (13)

(四)用户界面 (15)

1.用户菜单 (15)

2.仿真建模界面 (17)

3.仿真界面 (17)

4.统计分析结果输出 (18)

四、应用系统 (19)

(一)交通流数据子系统 (19)

(二)仿真核心子系统 (20)

(三)事件监测子系统 (20)

(四)仿真业务子系统 (21)

(五)GIS处理子系统 (21)

(六)仿真平台管理子系统 (22)

五、小结 (22)

一、概况

道路交通系统仿真作为一种在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的新兴技术,能够再现当前的交通运行状态,完成交通组织方案的定量评估分析,进而对交通组织管理、交通事件预警和评估、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交通政策可行性分析研究提供量化的决策依据。基于区域道路交通运行特点,其交通组织和控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必须经过反复的论证,并借助科学的手段或工具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交通组织仿真为此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仿真平台作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规划的一个重要子系统,能够根据交通流检测系统、交通诱导系统和交通信号系统等智能交通系统提供的交通流数据,通过交通仿真技术模拟当前的交通运行状态,完成交通组织方案的定量评估分析,并根据交通数据对交通异常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交通组织管理、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交通政策可行性分析研究提供量化的决策依据。

二、技术路线与关键技术

(一)技术路线

仿真平台将在充分调查现有的智能交通系统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对仿真平台的需求进行详尽的分析和定义;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平台设计和测试方案设计,并确认设计方案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在能确保设计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遵循设计方案进行软件开发,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及完成以后,开发的模块要按照测试方案进行反复的、严格的测试;系统联调测试通过以后,进入试运行阶段;系统通过验收以后,系统进入维护期。

图 1 关键技术路线

(二) 关键技术

1. 交通仿真器选型

微观仿真模型与交通的拟合程度决定了平台的精度,因此平台建设中仿真模型的选取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常用的微观仿真软件包括VISSIM 、TransModeler 、CORSIM 、Paramics 和AIMSUN 等几种。

表 1 微观交通仿真软件对比表

CorSim在交叉口仿真方面比其他模型稍差,但对较大规模路网仿真的效果较好。此外,尽管CorSim是商业软件,但它具有开放源码,为研究人员从底层开发和改进提供了可能;VISSIM、Paramics、AIMSUN无论在交叉口仿真还是在较大规模路网仿真,都具有较高的效率;TransModeler继承了MITSimLab的优势,增加了公交运输等模型,微观仿真能力较高。值得重视的是,TransModeler 将微观、中观和宏观仿真模型无缝集成,并与GIS集成,构成了一个强大的综合交通分析和管理工具。VISSIM对公交车辆的组成及运行特点作了一定的考虑,在交通流组成中考虑了摩托车、自行车及行人等。同时,最新版本的VISSIM模型还开发了基于“动态位势”的行人模块。

2.基于仿真的交通事件分析

一般的微观交通仿真软件并没有提供对交通事件的仿真模拟模型,交通事件的仿真需要对仿真路段进行修改才能进行模拟,如减少一个路段的车道数量模拟路段上的交通事故等,但这样的分析方法并不能准确的模拟交通事件的影响。因此平台需要构建基于仿真的交通事件分析模型。

平台将在仿真器的基础上,在事件路段的车辆模型中,加入基于模糊数学的交通事件行为模型,结合实际的交通行为特征,提高交通事件模拟和方案分析的精度。

3.微观仿真和宏观仿真数据交换

平台运行过程中,微观仿真提供了对交通行为的精确描述,而宏观仿真是在简化的微观仿真模型基础上,对大范围路网的简要描述,因此微观仿真和宏观仿真模型间的数据交换对平台平稳、正常运行非常重要。系统平台将以实时的动态交通流数据为基础,建立微观仿真和宏观仿真间的数据交换接口,实现仿真结果的统一。

平台宏观仿真结果的输出将作为微观仿真模型运行时的交通数据的输入,而微观仿真结果将整合到宏观仿真中,统一以GIS图的形式进行展示,实现微观仿真和宏观仿真间的数据交换。

4.多源异构交通数据与交通仿真融合

平台接入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形式,如手机原始数据、互联网大数据、RFID电子车牌数据、卡口数据等等。这些实时数据反映了交通运行现状,是交通仿真的输入,但是这些数据具有不同的交通信息类型,交通仿真模型(宏观仿真模型和微观仿真模型)仿真运行时输入的一般都是交通流量,而速度、旅行时间和仿真平台最关切的OD数据。

平台将采用不同的处理技术将这些数据转化为OD数据,将旅行时间作为交通分配费用函数的重要参数之一,实现交通仿真和多源异构实时交通数据的融合。

三、总体方案

仿真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将仿真系统平台设计划分为仿真核心子系

统、仿真业务子系统、交通预警子系统、交通流数据子系统、GIS数据子系统

和仿真平台管理子系统六个子系统能充分的实现平台的开放性需求。其中仿真

核心子系统、交通预警子系统、交通流数据子系统、GIS数据子系统和仿真平

台管理子系统实现了平台运行的核心模型和与交警支队其它系统的对接,是平

台仿真业务子系统运行的基础,实现了仿真的基本功能及数据的输入;仿真业

务子系统为交警支队交通管理业务在平台上的具体实现,是交通管理者与平台

交互的接口,仿真业务子系统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通过调用仿真核心子系

统、交通流数据子系统、交通预警子系统、GIS数据子系统和仿真平台管理子

系统等系统,实现具体交通业务的仿真优化。

(一)总体构架

1.系统功能

根据系统建设目标规定和系统需求分析,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可以划分为

客户端应用、后台服务、数据采集三个方面。

图 2 仿真平台功能构架

仿真平台后台服务分为六个子系统,即交通仿真核心子系统、交通仿真业务子系统、交通流数据子系统、交通预警子系统、GIS数据处理子系统和仿真平台管理子系统,承担实时数据融合处理、数据存储、交通事件检测与预警、交通仿真运算、仿真结果存储、平台管理等功能。

仿真客户端用于向系统后台发出服务请求,并接受和展示仿真运算结果。客户端同时也用于仿真模型的建立、交通管控方案的设计以及交通事件报警等。

数据采集子系统一方面根据手机数据计算道路网的交通状态以及交通OD,另一方面实时接收交警支队已经建成的信号灯路口检测器数据、交通诱导系统交通流监测数据、地磁检测器数据、微波数据和视频检测器数据等以及GPS数据等,并将这些数据和基于手机数据获得的交通流信息进行校正和融合,形成

平台仿真输入的交通流数据,保证平台仿真和事件预警交通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度。

系统可以完成以下业务功能:

●手机定位数据设置:接入海量手机数据,结合城市的交通特性,建设基

于手机数据的交通信息采集子系统,实现基于手机数据的旅行速度与

OD出行信息的准确获取。

●仿真建模管理:通过系统内的GIS数据,生成平台的初始仿真模型。

●路口方案仿真:实现路口方案的设计、仿真和评价。

●区域方案仿真:实现区域交通组织方案的设计、仿真和评估。

●交通事件监测与预警:通过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比对和模型分析完成交

通事件的监测及预警。

●事件仿真:实现事故、施工等事件的影响仿真和方案设计优化和比选。

●方案评估比选:通过排队长度、旅行时间等指标进行方案比选,建立科

学、合理的方案评估策略。

●宏观交通分析:通过交通仿真,对区域通行能力和剩余承载力进行分析,

发现区域交通瓶颈和选择区域交通管理方案。

●旅行时间分析:根据接收的实时交通流数据,分析路网内主要道路的实

时旅行时间以及未来旅行时间;

●路网显示输出:显示路网的交通运行。

●仿真动画演示:以动画的形式向客户直观的展示车辆的运行状态。

●评价报告生成:根据方案仿真结果,生成仿真评估报告。

●仿真结果生成和处理:将方案仿真结果进行存储,以备查询。

2.系统架构

仿真平台分为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层三层,对应到物理设备分别是客户机、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客户机实现人机交互功能;应用服务器端实现实时数据融合计算、仿真运算和事件预警;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存储数据。三层结构下各个子系统及功能模块介绍如下:

图 3 系统总体架构

(1)业务层

业务层的应用按处理数据类型和运算方式划分为六个子系统,即交通流数据子系统、仿真核心子系统、仿真业务子系统、事件监测子系统、GIS 处理子系统和仿真平台管理子系统。

(2)表示层

实时数据子系统GPS

数据处理

实时数据存储模块

GIS 数据子系统

事件监测子系统

仿真核心子系统

交通信息管理模块

定位模块

路网状态展示模块

仿真平台管理子系统

系统故障诊断

用户管理

系统日志管理

实时数据校验融合OD

最短路径模块

实时OD

生成模块

宏观仿真模块

微观仿真模块

动态交通分配模块

GIS 数据储存模块

仿真业务子系统

评价报告生成模块路网显示输出模块仿真动画生成模块事件仿真模块

仿真模型转换模块

仿真建模管理模块

路口方案设计模块方案评估比选模块区域方案设计模块区域交通分析模块交通管制仿真模块

仿真结果存储模块

用户验证

实时数据库

仿真数据库

管理库

GIS 数据库

用户数据库

系统日志数据库

仿真宏观模型数据

仿真微观模型数据

视频检测数据库

微波检测数据库融合结果数据库

仿真参数标定数据库

路网数据库

交通管理数据库

交通规则数据库

模型位置数据库

型原始库

OD

数据库路网路段费用数据库并行模型分区数据库GPS

数据库三维仿真资源数

据库

仿真结果数据库

仿真设计方案结果库

紧急事件识别模块

事件影响预测模块

紧急事件管理模块

可变标志

移动APP 大屏幕互联网

表示层的主要功能是向用户提供仿真设置和结果显示的接口,是具体交通管理业务逻辑在系统平台内向用户显示的界面和操作流程,因此表示层是系统平台易用性、可操作性的关键。

(3)数据层

数据层包括四个数据库,即实时数据库、GIS数据库、仿真数据库和管理

数据库,每个数据库的主要功能如下:

●实时交通信息数据库通过接受来自手机信息、地磁检测器、视频检测器、

线圈检测器和微波检测器传输的实时数据,经过数据融合与数据校验后

存入实时交通信息数据库,供GIS显示和交通仿真使用;

●交通模型数据库通过系统开发的交通模型自动生技术,将模型以统一的

格式存储在系统数据库中。供仿真时使用;

●GIS模型数据库以标准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格式记录了路网的拓扑结

构、道路通行能力以及交通事件等数据,可为宏观仿真仿真和微观仿真

提供模型数据。

●系统管理信息数据库记录了用户登陆信息、系统日志等系统基础信息,

是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数据。

以上数据库为交通仿真模拟的道路运行状况提供了基础数据,是系统平台安全、快速和正常运行的保障。

(二)数据处理

1.数据输入

仿真平台的数据输入可分为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动态数据包括:

●手机数据

●实时交通检测器数据,包括微波检测数据、GPS数据、视频检测数据和

地磁检测数据等

静态数据包括:

●GIS数据,路网GIS图及相关属性数据;

●路口微观仿真模型;

●交通流调查数据;

●路网几何数据;

●交通管理类数据的管理,包括路口渠化设计数据、标志标线数据、信号

控制参数数据管理;

●交通规则数据管理,包括禁左、禁右、单行线、分时段禁行、专用车道

等。

2.数据处理及结果输出

平台的数据管理模块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交通数据进行融合,为仿真平台提供运行交通仿真所必需的输入数据。主要功能如下:

●对静态进行管理,提供添加、编辑、展示、存储等功能;

●手机数据处理,根据手机数据,通过交通模型计算动态交通信息,并能

对基于手机获得的交通信息数据进行展示;

●按照仿真要求的格式,对其它系统动态数据与手机数据进行融合,存储

到数据库,以备输入到模型进行仿真;

●交通组织方案仿真结果的存储与管理;

●对仿真计算结果进行处理,形成文字、表格、图形、图像等输出形式;

●对处理完成的仿真结果实现分类数据库保存与管理;

●能将仿真设计方案和地图数据导出到GIS数据库中;

●对三维仿真所涉及的各种资源进行管理,并帮助用户设置三维仿真的运

行参数和输出方式

●实时交通事件监测与预警数据存储与输出;

●交通事件影响仿真数据的存储于输出;

3.系统数据处理流程

平台内部数据处理流程如下:

1)系统接收移动运营商发送来的手机定位数据,计算道路网路段实时交通

流的旅行时间和OD,然后入库;

2)系统接到交警支队其它系统的实时交通流信息数据后经过融合,计算出

路段的流量、车速、占有率,然后存储到数据库;

3)系统利用以上数据库数据和其它交通(包括OD模式调查)调查数据推

算实时OD和路段通行费用,然后入库;

4)系统利用路网GIS图自动生成路网宏观仿真模型,写入宏观模型库;

5)系统利用GIS图自动生成路段微观模型,并将路口路段模型进行连接,

形成区域的微观仿真模型,写入微观模型库;

6)使用生成的实时OD数据和实时道路费用数据利用路网宏观模型进行动

态交通分配,生成动态交通分配数据,写入数据库;

7)使用微观交通仿真模型进行交通的微观仿真,显示仿真动画和进行微观

仿真评价;

8)使用宏观仿真模型进行路网交通的宏观仿真,显示路网状态和进行宏观

仿真评价;

9)使用实时交通数据和历史交通数据的比较,发现交通路网内的异常路

段,并利用宏观仿真模型进行分析,对异常时间进行报警;

10)根据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和事件对交通的影响,利用微观仿真模型对

事件影响进行分析,并对处理方案进行评估。

图 4 仿真平台数据处理流程

4. 数据库

数据接收、过滤、定位模式划分OD 匹配

交通事件报警数据

手机定位数据

OD 反推动态交通分配

微观交通仿真

交通检测器数据自动生成宏观模型路网GIS 数据

自动生成微观模型

微观模型联调微观仿真评价报告微观模型建模微观模型数据调查宏观模型联调

宏观交通仿真

路网仿真评价报告

路网匹配GPS 数据路权生成

路网匹配数据融合事件检测交通预警

路网状态评价报告

OD 校验

实时交通流信息数据

融合的OD 数据

路权数据

手机推测OD 数据

旅行时间数据旅行时间数据

宏观交通模型数据

微观交通模型数据

路网交通分配数据

微观仿真过程数据仿真结果数据宏观仿真过程数据宏观仿真结果数据

交通预警数据

交通流预警历史交通流信息数据

1

1

微观仿真动画显示

宏观仿真状态显示宏观路网状态显示仿真过程数据发布仿真结果发布仿真状态发布仿真结果发布

交通流信息

统计

事件管理数据

事件管理

数据定位事件数据2

2

图 例

流程

数据输入

输出结果

存储数据

仿真系统平台的数据库由实时交通数据库,交通仿真数据库,GIS数据库和管理数据库组成。

图5数据库系统设计

(三)接口

系统接口设计基于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架构,仿真系统平台的各个子系统之间采用Web服务的方式提供信息访问接口。

Web服务是解决应用程序之间互相通信的一项技术。是描述一系列操作的接口,它使用标准的、规范的XML描述接口。这一描述中包括了与服务进行交互所需要的全部细节,包括消息格式、传输协议和服务位置。而在对外的接口中隐藏了服务实现的细节,仅提供一系列可执行的操作,这些操作独立于软、硬件平台和编写服务所用的编程语言。Web服务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Web服务一起,实现复杂的业务功能。

图 6 仿真平台接口

接口主要包括实时数据接口、GIS应用接口和仿真应用接口三类。其中仿真应用接口是平台与仿真器的接口。

图7 平台子系统与仿真器的接口

(四)用户界面

用户界面是平台系统和用户交互的接口,为了增加系统的易用性,系统开发过程中将根据交警支队业务操作的一般操作,设置简洁的用户界面,帮助用户方便的进行仿真方案设计、评价以及事件预警和评估。

1.用户菜单

系统菜单放映了系统的主要功能,菜单的合理分类能加快系统操作的效率和缩短学习系统的时间,增强系统的易用性,系统的用户菜单如下图所示:

图 8 客户端用户菜单

项目

微观建模

仿真

系统

仿真评价工具

帮助

新建项目打开保存另存为导出退出程序

路段

信号灯探测器标志情报板景观删除

二维显示三维显示

开始暂停停止

仿真区域选择

仿真配置微观建模视图

微观仿真视图显示控制

系统设置

并行运算控制

生成仿真评价报告

生成宏观模型生成微观模型

模型校验

微观模型转换

关于(A)帮助(H)

全图

放大

缩小平移

路障宏观建模

路口

路段OD 点交通分区

地标设施分布

删除

宏观显示

显示

用户参数标定

实时数据

实时数据查询

交通调查数据查询路口仿真回放

登录

签入

签出路口方案评估比选区域方案评估比选

预案评估比选宏观仿真视图

显示控制

方案设计

区域方案设计路口方案设计

打开方案存储方案

交通预案设计

宏观建模视图

退出系统交通事件管理

不同的登录用户,如仿真设计人员、交通管理人员、方案比选操作人员等,依据系统的使用权限规定,呈现的可用菜单有所不同。系统对特定登录用户不能使用的菜单项做不可用处理(即菜单选项是灰色的)。

2.仿真建模界面

仿真建模界面的功能是建立道路模型以及设置道路的车道数、车道属性等基本数据,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9 仿真建模界面

3.仿真界面

仿真界面以二维和三维的形式向用户展示仿真运行的情况,给客户以直观的感受。

城市交通运行指数公共平台解决方案

中移智行“OSCAR+”城市交通运行指数公共平台解 决方案 1、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为持续加快本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和加快推进智慧交通发展需求,紧紧围绕XX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等战略定位,基于XX市的交通现状,本方案按照“1+6”的总体规划布局,即“一个中心,六个应用系统”,建设XX市城市交通运行指数公共平台。 2、系统建设内容 2.1 综合交通大数据分析决策中心 综合交通大数据分析决策中心从时间和空间维度采集汇总整合本市的基础数据和动态监测数据,包括公路、水路、民航、铁路、高速、公交、出租等领域

的基础数据,安全运行动态监测数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数据以及信息服务数据,形成完善的数据分析、业务管理和信息服务体系,中心集成XX市城市交通运行指数公共平台内的各个应用系统,实现各个应用系统所采集的数据汇总展现和信息化服务,为智慧交通分析和管理辅助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对本市现有交通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梳理、规整、入库,保证数据统一化、数据标准化、数据规范化,纵向与XX省交通管理平台、两客一危系统等已建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横向与本市下属单位以及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业务处室实现数据共享与互动。 2.2 应用系统 六大应用体系即综合交通运行监测系统、交通综合监管系统、交通信息化服务系统、交通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交通仿真与辅助决策系统、和车队管理系统,系统性的协调XX市各类交通系统,提升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市民出行服务体验。 2.2.1综合交通运行监测系统 平台通过接入公交、出租、民航、公路、高速、停车等行业管理系统数据,交通运行指数分析与发布覆盖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实现对路网运行状况、地面公交、出租汽车、长途客运、高速公路、民航出行等行业的日常运行状况监测,及时掌握各行业的运行状况,为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持。 2.2.2交通综合监管系统 平台通过整合本市已建的智慧城市摄像头、各火车站、机场、客运站、公交站、公路治超站、航道、公交车、出租车、两客一危、执法车船等交通领域静态或移动车载、船载视频数据,打造统一的视频调阅、监控平台,服务于行业监管、政府决策、应急调度、公众服务。

(交通运输)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

(交通运输)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

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 用户手册 日期:2013-6-10

目录 1.目的和范围 (4) 2.参考引用 (4) 3.术语定义 (4) 4.内容 (4) 4.1系统概述 (4) 4.1.1功能描述 (4) 4.1.2性能描述 (5) 4.1.3初始运行 (6) 4.2对运行环境及操作人员的要求 (7) 4.2.1硬件设备 (7) 4.2.2支持软件 (7) 4.2.3操作人员所需技能 (8) 4.3运行说明/系统操作指导 (8) 4.3.1 交通状况模块 (8) 4.3.3 稽查布控模块 (11) 4.3.4 违法处理模块 (20) 4.3.5 统计分析模块 (31) 4.3.6 设备管理模块 (36) 4.3.7 系统管理模块 (41)

1.目的和范围 ?本文档为系统操作使用帮助文档,目的是介绍城市智能交通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指导用户正常使用。?本文档并非关于城市智能交通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软件产品说明文档和软件开发文档。 ?本文档并不包含对业务活动的指导,只说明如何使用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系统。 2.参考引用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GA36-2007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1993 ?《机动车驾驶员管理信息系统分类与代码》GA23-92 ?《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分类与代码》GA24-92 3.术语定义 ?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简称系统,英文简称:ITS。 4.内容 4.1系统概述 4.1.1功能描述 城市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系统通过对交通管理涉及的各项业务进行全面整合,形成一个覆盖交通管理各方面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快速反应与统一指挥调度;平台基于JAVA技术构建,采用开放的标准和技术,能实现跨平台部署,具备很高的扩展能力和兼容性;同时系统采用B/S应用方式,基于模块化开发、设计和部署,通过配置文件配置加载相应的模块,便于系统的扩展和维护;基于消息引擎(JMS)快速接入第三方子系统,JMS部署于应用服务器中,利于维护和扩展。 平台将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高速公路区间超速违章检测系统、平安城市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及流量监检测系统以及各类公安交警业务系统、交通行业管理子系统(如车管、驾管、违法等)等集成在统一的、图形界面的软件环境下,实现交通管理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的管理。系统有助于

交通枢纽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

西安市西南交通枢纽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初步设计 1 项目概述 1.1 项目背景 1.2 建设目标 1.2.1总体目标 通过西安市西南交通枢纽综合管理平台项目建设,将提升交通运输应急指挥能力,对区域内道路上的客运车辆进行有效的调度指挥,为实现西北西北域快速通勤提供基础环境;提升静态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为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方便公共交通换乘提供信息化手段;提升针对交通运输的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为公众出行与企业运营提供信息服务;提升行政决策水平,为西南交通枢纽的良性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具体表现在: (1)公众对出行的满意度提高,服务信息获取便捷、高效; (2)公共交通出行效率提升; (3)缩短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时间,明显改善应急处置效果。 1.2.2业务目标 为达到上述总体目标,需针对产生问题的主要根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由此提出以下五项业务目标: (1)缓解京西南大通道的拥堵状况,提高公众出行效率; (2)实现交通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使西安市交通信息资源覆盖范围向郊区延伸,并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大幅度提高公众信息服务水平;. (3)加强对首都西北域主要交通道路、化危物流场所、旅游景点景区拥堵

的监控力度、实现交通事件、应急事件的智能报警; (4)实现区域公交运营和调度的智能化; (5)全面提高交通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6)提高交通宏观决策水平,使交通行业管理做到科学、有效。 1.2.3作业目标 (1)应急处置快速、科学 实现统一、快速的接警和信息报送,能够动态掌握区内的交通应急资源、车辆、船舶的分布和实际状况,实现应急处置方案推荐功能。 交通应急资源的采集率达到80%以上;90%以上应急资源的分布及状态情况可动态掌握;各交通管理部门可实现应急联动。 (2)宏观交通决策科学、合理 实现旅客运输、货物运输等情况的统计分析,提高宏观交通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3)交通信息服务及时、准确 通过多种信息发布手段,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满足公众在出行前、出行中、出行后的信息服务需求以及企业的信息服务需求。 通过及时、准确的交通诱导和停车诱导,有效缓解京西南大通道的拥堵状况。 公众信息服务资源的采集率和共享率均达到80%以上;公众满意率大幅提高。 (4)公交运营调度智能、高效 实现公交车辆的实时跟踪定位和场站实时监控,实现公交线路、车辆的实时、智能调度,并为公交场站、站台的出行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公交到站时刻等乘客信息服务。 西安市西南交通枢纽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的建设是对西安市西北域新城建设及西安市交通精细化管理的有力支撑,是信息惠民的重要体现,是西安市交通委实行西安市智能交通建设一盘棋的重大举措,其将为西安市新城交通枢纽信息化建设起到重要的示范性作用,为建设发展西北西北域交通枢纽提供了保证。

交通综合管理平台

交通综合管理平台 Michael Bai

1概述1 2历史发展 ---------------------------------------------------------------------------------------------------- 1 3功能模块分析----------------------------------------------------------------------------------------------- 2 3.1地理信息系统 ------------------------------------------------------------------------------- 2 3.2视频监控系统 ------------------------------------------------------------------------------- 3 3.3信号机控制系统----------------------------------------------------------------------------- 4 3.4GPS车辆控制系统-------------------------------------------------------------------------- 5 3.5辅助决策/预案系统 ------------------------------------------------------------------------- 6 3.6电子警察系统 ------------------------------------------------------------------------------- 6 3.7卡口系统 ------------------------------------------------------------------------------------- 7 3.8通讯系统 ------------------------------------------------------------------------------------- 7 3.9流量采集/交通诱导/信息发布系统 ------------------------------------------------------- 8 3.10信息系统(三台合一/违法后处理/车驾管系统)--------------------------------------- 9 3.11综合指挥调度系统-------------------------------------------------------------------------- 9 4未来展望 ---------------------------------------------------------------------------------------------------- 9 5备注10

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软件使用手册

目录

第一章版本说明 版本说明 河南联大智能交通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软件分为八大业务处理模块及一个安全管理认证系统,在实际中应针对不同的应用及需求予以选择配备;如本系统发生变化,恕不予以通知,请向河南省联大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索取最新版本。 第二章软件设计原则 河南省联大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联大智能交通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软件是一个综合性的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具有实时数据管理模块、黑名单管理模块、红名单管理模块、图像监控模块、设备管理模块、违法业务处理模块、违法数据统计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等八大模块及一个安全管理认证系统。它实现了对实时布控、视频监控、交通信息采集、违法业务、处罚业务、前端设备管理等系统的管理与综合利用。 软件特点 系统采用三层架构和B/S 结构的来实现,具有下列特点:1.分布性特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查询、浏览等业务处理;2. 业务扩展简单方便,通过增加网页即可增加服务器功能;3维护简单方便,只需要改变网页,即可实现所有用户的同步更新;4. 开发简单,共享性强。从而减少额外开发的IT投入及其应用的复杂性。 本系统将交通信息采集、电子警察系统集成到统一的平台,采用统一的数据结构和存储方式,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和网络化管理。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指挥调度反应能力。支持基于权限的安全访问机制,通过统一的角色和权限管理使得系统的安全性能可以得到保证。 可以与机动车管理系统、驾驶员管理系统、交通违法管理系统无缝对接; 可以与视频监控系统结合,在系统中直接调用视频;

系统具有具有灵活的适应性和强大的兼容性。使用XML 作为数据中介,可以实现不同数据结构中数据的交换与集成,从而可以获取集成不同厂家的各种设备数据,提高各种资源的共享与兼容。具有开放扩展性,系统提供开放的接口协议,支持将来其他的扩充系统接入(如交通信号控制、GPS定位、接处警系统等)。 业务方案框架 通过对公安交通管理涉及到的各项业务进行整合,形成一个覆盖交警工作范围的信息采集、处理、交换、查询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使得各种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交警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反应能力。 现有平台已经集成了卡口、电子警察、监控、测速等多个子系统。实现所有工作点、所有部门之间数据统一管理。全程操作日志跟踪,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在系统管理和信息集成上提出面向业务的行业平台,行业平台以违法处理、稽查布控、指挥调度、勤务管理等业务为主,业务更加贴近实际使用,同时可以针对当地进行定制。兼容不同前端监控设备,可以将这些监控设备集成到一个平台。实现对其他平台的对接,与其他系统的对接全部基于标准WEBService服务。 应用软件架构设计 1)设计概述系统采用B/S三层架构,可根据不同的需求使用一些架构模式(如:MVC)和设计模式(如:Singleton,Facade,Factory 等)复用已经封装好的的一些组件。 2)体系架构分析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都在设计时考虑了对群集的支持。通过采用多层应用程序模型架构,特别是合理利用EJB组件来进行事务控制,可以实现系统对群集的支持,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的分布式三层架构:1.数据访问层,在数据访问层DataAccess中,完全采用“面向对象接口编程”思想,同时使用设计模式中的工厂模式为主。抽象出来的数据库访问模块,脱离了与具体数据库的依赖,从而使得整个数据库访问层可根据数据库迁移。2.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Business的核心模块包含了整个系统的

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一、系统简介 广东省公众出行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是广东省交通厅发布实时的交通信息和提供互动的交通信息查询服务平台。依托交通部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工程推广工程,整合出行信息资源,以公众出行服务网站、移动智能终端、短信服务平台、宣传手册、多媒体查询终端以及嵌入式可变情报板等多种信息服务手段,将出行者所需的各种交通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地发布,引导公众高效、便捷、舒适地出行,切实提高交通行业主管部门的公众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系统特色 ●发布最新实时路况信息,提供出行规划服务 系统在获得实时路况方面取得突破。通过应用智能运输系统(ITS)技术,面向省内高速公路和部分城市主干道,按照每五分钟更新的频率,动态发布最新实时路况信息,包括道路通行状况、道路突发事件、道路施工等。 系统还以提供城际“门到门”全程、无缝服务为理念,针对出行规划服务进行升级改造,力求用户只需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就可查询出合理化的自驾车行车路线或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全程行程信息。另外,在规划路线过程中还充分考虑集成动态路况信息,让出行者可及时规避阻断和拥堵路段,方便出行。 ●依托多种服务手段,支持行前、行中、行后一条龙服务 系统将通过触摸屏多媒体信息查询终端、短信、电台、移动智能终端、宣传册、可变情报板等多种服务手段,在出行的全过程中向社会公众提供内容个性化、服务手段多样化的交通信息服务,满足社会公众对“出行前”、“出行中”、“出行后”不同阶段的需求。 出行前:出行者可登陆公众出行网站查看动态交通信息,规划出行路线。升级系统为方便用户,还特别新增“我的出行”栏目为每个注册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在该栏目中出行者可保存和查看自己规划过的出行方案信息,还可通过短信、邮件、语音等方式订阅路况等交通信息。 出行中:升级系统通过完善短信发布平台、开发基于移动智能终端和WAP服务的出行服务子系统,目前已实现在出行途中提供交通信息服务。出行者在出行中可使用手机、移动智能终端等通过移动网络访问系统获得交通信息。考虑到行车安全,系统还结合语音合成技术,将出行途中的行车指引和动态路况、突发事件、交通流信息等以语音的形式发布给用户。 另外,系统还通过对因特网与移动网络支持的一体化,实现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交互式服务访问。用户可在手机终端中调出行前在电脑上保存过的出行方案,也可以短信、语音播报等方式获取在电脑上已订阅过的路况等交通信息。 出行后:用户出行后可对系统提供的出行方案进行评价,系统将根据用户反馈信息不断完善。用户也可通过互动版块将出行中的信息与其他用户共同分享,从而达到人人参与、共享资源的目的。 三、系统功能

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发表时间:2018-05-16T16:47:29.3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作者:扈高云 [导读] 摘要:智能交通仿真系统是在各种先进的定位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为基础下实现的一种交通仿真平台,该系统通过各种先进的设备的对车辆的定位、停车、收费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管理,逐渐形成一个完善的智能交通系统。为此,本文就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设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且提出了有效地措施推动了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进一步实现。 身份证号码:4305211991****6624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智能交通仿真系统是在各种先进的定位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为基础下实现的一种交通仿真平台,该系统通过各种先进的设备的对车辆的定位、停车、收费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管理,逐渐形成一个完善的智能交通系统。为此,本文就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设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且提出了有效地措施推动了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进一步实现。 关键词:智能交通;仿真平台;基础设施 引言:智能交通系统的实现需要的坚实的基础提供重要的保证,其中主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监控系统、定位系统等了,并且利用目前先进的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传输系统等,对路面上的运输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控制,从而在实际情况下制定高效、精确、完善、合理的智能交通仿真系统,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设计和实现,需要相关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相关部门可以尝试着引功用各种的智能交通的模式,并且在RFID定位技术的支持下,探索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设计和实现。其次,尝试着将智能交通仿真系统应用与集成定位、交通信号灯的控制管理、车辆的运行和停放等各个模块[1]。最后,选择合适的体体验者投入到智能交通仿真系统的运行中,让体验着感受到该系统在运行中的优缺点,研究人员还应该积极的将各种先进的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到系统的运行中,加深体验者对智能交通仿真系统的认识,从而不断的探索智能交通仿真系统的发展趋势。 1 智能交通仿真系统的相关概述 我国研究智能仿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的时间较短、理论依据等不充分,较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就以欧洲、日本来说,这些国家的智能仿真系统已经在不断的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并且开始致力于研究的更高层次的ITS系统。尤其是在美国,该国家TIS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并且已经从原来的汽车研究、道路研究逐渐转变为一切交通工具和交通系统的运行和研究中,并且致力于建立的完善的车辆运行管理系统、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车辆收费系统等多个电子系统。智能交通仿真系统在欧洲的使用情况来看,相关部门应该将的其应用与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安全系统规划当中。 各国想要实现智能交通仿真平台,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其中做重要的就是定位系统。因为在实施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时候,需要动态的监测车辆的运行情况和运行的位置,然后才能够及时的了解周边的实际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交通管理计划。而美国的全球定位技术和欧洲的卫星定位技术为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2 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系统的设计 交通仿真系统的设计需要在各方面的技术支持下才能够得到科学的设计和规划,这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模型车辆的控制和管理等,缓解我国的交通压力,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 2.1 定位技术 技术人员需要在城市道路、公路、停车地点安装相应的的定位芯片,并且为这些定位芯片进行科学的编号结合分组,然后将这些芯片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到一个数据库中,如果车辆中安装有读卡装置,当经过这些路段的时候系统就会自动的收集带车辆运行中的各种信息,然后将这信息反馈到的中央控制中心,从而获得车辆的动态定位信息[2]。 2.2 控制技术 在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设计工作中通常会使用到各种模拟的车辆,而这些车辆需要有方向盘、刹车、档位等重要装置。当模拟人们在模拟驾驶车辆的时候,可以将车辆中的各种操作动作自动的转变化为相应的数据信息,并且这些信息会被车辆中的主控制系统收集和整理,然后在先进技术和软件的支持下进行数字化,这些信息会反馈到的模拟车辆的中心控制系统,促使车辆自动的依据下达指令,调整运行的速度、方向、档位等。 2.3 动态诱导技术 模型车辆的诱导功能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车辆的动态运行诱导功能,一种是车辆的停车诱导功能。通常情况下,模型车辆的运行诱导功能需要及时的了解车辆运行的目的地以及当前的道路的实际情况,然后在通过一定的诱导计算,系统能够自动的为的车辆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运行途径,从而实现车辆的动态运行诱导功能。而模型车辆的停车诱导则需要的在芯片数据库的帮助下实现,也就是说依据安装的的定位芯片来了解车辆所处位置的实际情况,例如:停车收费站、共同通车站等,从而诱导模型车辆选择合适的停车地点。 3 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系统的实现 智能交通仿真平台的实现需要的通信技术和定位技术的共同支持,在整个系统的实现不仅需要车辆的定位系统的准确性,还需要系统的快捷、稳定的通信模块,然后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实现智能交通仿真系统的实现。 3.1 通信服务系统 智能交通仿真系统的是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将各种数据库和传输装置相联系,从而实现各个子系统的连接。但是在实际的模型车辆中需要应用到各种通信接口,从而实现车辆运行中各种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并且通信服务系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被分为以下两种模块。 一方面是的串口通信模块,这种通信模块通常是在各种先进及时的支持下运行的,其中主要是Net Framework2.0中的Serial Port类实现的串口通信模块。而Serial由依据自身的特性和功能被划分为,模型车辆驾驶控制中心的串口通信和模型车辆驾驶中的状态反馈串口通信这两种。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共同合作,不仅能够有效的收集模型车辆在运行中发出的各种信号,并且在软件的支持下将控制信号转化成状态信号,然后整理到储存器中进行。还能够将的模型车辆驾驶舱发出的各种控制信进行采集,将采集到的控制信号储存在控制信号储存中。 另一方面是TCP通信模块,这种通信模块的运行和实现需要通过专业人员的编程,然后在Net Framework2.0中的Serial Port类的帮助下安装相应的软件和装置,从而对智能交通仿真系统运行和实现提供坚实的基础。并且,研究人员还将TCPCtient类进行仔细的研究,衍生

交通综合执法信息化平台整体方案

交通综合执法信息化平台整体方案

目录 第一章方案背景 (3) 第二章作用意义 (3) 第三章总体设计 (4) 第四章数据中心 (4) 第五章业务功能 (6) 第六章数据整合与服务 (13) 第七章系统部署 (14) 第八章建设成效 (16) 第九章公司介绍 (17)

第一章方案背景 《交通部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对交通行业的整体监管水平。依托各类交通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运用行业管理信息资源,构建和完善交通行业的当前系统信用监管体系,加强对交通建设、养护与运输市场的有效监管,推进公路水路交通‘诚信行业’的形成和发展”。 某光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合作成功,为建设“新北京交通体系”,构成首都“大交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公司以“北京市交通执法处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契机,结合公司多年来在移动领域的建设实践,十二五期间特别推出《交通综合执法信息化平台整体解决方案》,以期为中国交通业科学化、智能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章指导思想 交通执法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是以《交通部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满足公共交通、公路及水路交通行业的综合执法工作的总体需要为基点,按照“统一规划、业务整合、信息共享”的建设思路,坚持“以应用为导向,注重实效,阶段实施,统一标准,统一规划,信息共享”的原则,以“强化自身、调研分析、试点建设、分步实施”为工作方针,完善交通行政执法数据中心,实现交通执法处罚的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 第三章作用意义 为交通行政执法检查、违章处罚的工作提供快速、科学、准确服务,达到执法程序规范化、透明化和执法业务的综合化、一体化监督,对交通运输行业的监督考核和量化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国内外交通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交通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 仿真,顾名思义是指对真实事物的模仿,也称为“模拟”,它是指为了求解问题而人为地模拟真实系统的部分或整个运行过程。由于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对象是兼有方法论与工具意义的系统仿真问题,因此,我们讲的仿真一般也就是指系统仿真。雷诺(T.H.Nayfor)在其专著中定义:仿真是在数字计算机上进行实验的数学化技术,它包括数字与逻辑模型的某些模式,这些模型描述某一事件或系统(或者它们的某些部分)在若干周期内的特征。 国内学者认为:系统仿真就是在计算机或实体上建立系统的有效模型(数字的、物理的、数字一物理效应混合的模型),并在模型上进行系统试验。 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系统仿真是以相似原理、控制理论、系统技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有关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各种专用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真实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动态研究的一门多学科综合技术。 系统仿真是20世纪50年代逐步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最早的通用仿真器是由美国IBM公司研制的,1%7年更名为通用仿真系统,并增加了许多功能,直至后来发展成应用最广的一种离散系统仿真语言。时至今日,仿真技术发展方兴未艾。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就开展了仿真技术研究,并得到了迅速发展。60年代末,在开展连续系统仿真的同时,已开始对离散事件系统(如交通管理、

企业管理)进行仿真研究。 70一80年代,在训练仿真器方面获得飞速发展,自行研制的飞行仿真器、舰艇仿真器、火电机组培训仿真系统、化工过程培训仿真系统、汽车模拟驾驶仿真器相继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在行业操作人员培训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989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正式立,标志着仿真学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90年代,我国开始对分布交互式仿真、虚拟现实仿真等先进仿真技术及其应用进行研究,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复杂系统仿真[‘2一。 系统仿真近些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它综合集成了计算机、网络、图形图像、多媒体、软件工程、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等多个高科技领域的知识。现代仿真系统已经成为任何复杂的系统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不可缺少的研究、设计、评价和训练的手段和工具,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 1.3.1国外交通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 交通系统仿真技术是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国外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tl3〕。 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为诞生期。该时期的工作大多讨论的是如何进行交通流仿真,直到大约1%O年,用仿真技术研究交通流状态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才得到普遍承认,并且开始开发一些交通系统仿真软件。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为发展期。该时期,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和专著,主要都是关于交通流仿真方法及其模型建立

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管理平台方案介绍

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管理平台项目介绍 第1章前言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也有了较快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城市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为了解决好城市交通问题,促进城市健康发展,2005年,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经国务院办公厅同意并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为了具体落实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各地政府纷纷制定和出台了相应的意见、方案和方法。明确了城市公共交通的社会公益性质,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提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重要性的认识。 2008年,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职能整体划入交通运输部。如何根据国务院的通知要求,做好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工作,成为各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2章项目建设目的和依据 城市公共交通是由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 各地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单位,都在思考用何种模式、方法去监管和服务,渴望有一种合理、科学的管理手段,从一线管理部门的监管需求、政府对群众服务

的需求、企业营运管理的需求等多个方面,做好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综合管理,为出行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从而吸引公交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建设一个综合的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现代通信、信息、电子、控制、计算机、网络、GPS、GIS等高新科技集成应用于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第3章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系统功能需求,根据不同的使用单位和服务对象可以分为三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3.1 出租行业安全服务管理需求 出租行业安全服务管理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需要车载设备能够实现报警求助、安全警示、本地监控硬盘录像等功能,从而提高出租出行的安全性。 二是安全服务或管理人员可以对车辆位置、车辆状态、车内视音频信息等进行实时监控,也可以事后对历史数据进行回放分析,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三是管理人员可以与驾驶员实现语音或文字的互动,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实现对出租车辆的应急调度。 3.2 公交营运企业服务和管理需求 公交营运企业服务和管理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需要车载设备能够实现GPS自动报站、本地监控硬盘录像、超速报警提示等功能,以提升公交服务质量和出行安全。 二是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对车辆位置、车辆状态、车内视音频信息等进行实时监控,也可以事后对历史数据进行回放分析,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三是调度人员可以通过本系统实时掌握车辆位置、状态等信息以及司售人员

交通仿真学习心得

交通系统仿真技术 实 验 报 告 班级:交通10-03 学号:311002030318 姓名:王文博

交通系统仿真技术学习 学习交通系统仿真技术首先要了解几个词的概念。“仿真”是对真实事物的模仿,仿真一词另外一个常见的提法是“模拟”。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中《数据处理词汇》部分名次解释,“模拟(Simulation)”与“仿真(Emulation)”两词的含义分别为:“模拟”即选取一个物理的或抽象的系统的某些行为特征,用另一系统来表示他们的过程;“仿真”即用另一数据处理系统,主要是用硬件来全部或部分地模仿某一数据处理系统,以至于模仿的系统能像被模仿的系统一样接受同样的数据,执行同样的程序,获得同样的结果。“系统仿真”则是模仿现有系统或未来系统运行状态的一种技术手段。“系统”是指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着的对象之间的有机结合。这种比较概括的含义包含所有工程的及非工程的系统。机电、电气、水力、声学系统等都属于工程系统;社会、经济、交通、管理系统等都属于非工程系统。系统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分类方法就是按其状态变化是否连续分为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两种。 系统仿真研究的目的在于对现有系统或未来系统的行为进行再现或预先把握。其实系统仿真并不是什么新概念,而是人们早已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在计算机上进行的仿真实验,可以得到被仿真的系统动态特征,估计和评价现有的系统或未来系统的优劣和所采用策略或方案的真确性,从而将系统仿真的概念赋予了新的内容,使之成为辅助决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系统仿真的概念可以表述为:所谓系统仿真,示意控制论、相似原理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借助系统模型对现有系统或未来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的一门综合性新兴技术。利用系统仿真技术,研究系统的运行状态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并通过对仿真运行过程的观察和统计,得到被仿真系统的仿真输出参数和基本特征,以此来估计和推断现有系统或未来系统的真实参数和真是性能,这个过程称为系统仿真过程。 系统仿真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学科,他与各门技术学科、管理学科、经济学科以致社会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正是系统仿真得到日益广泛应用的原因。它在航天、航空、军事、科研、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医学、交通工程、经济规划、商业经营、金融流通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成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地经济效益。 而我们所学的交通系统仿真是指用系统仿真技术来研究交通行为,它是一门对交通运动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进行跟踪描述的技术。从交通技术仿真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以及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来看,交通系统仿真是一门在数字计算机上进行交通实验的技术,它含有随即特性,可以是围观的,也可以是宏观的,并且涉及到描述交通运输系统在一定时期实时运动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交通系统的仿真研究,可以得到交通流状态变量随时间与空间的变化、分布规律及其与交通控制变量时间的关系。因此,交通系统仿真在道路运输系统及其各组成部分地分析和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交通仿真模型与其他交通分析技术,如需求分析、通行能力分析、交通流模型、排队理论等结合在一起,可以对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交通设施或交通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这些交通设施和交通系统可以是单个的信号灯控制或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也可以是居民区或城市中心区的密集道路网、线控或面控的交通信号系统、某条高速公路或高速公路网、、双车道或多车道县(乡)公路系统等等。另

(完整版)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管理平台方案介绍.

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化管理平台 项目介绍 第1章前言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也有了较快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城市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为了解决好城市交通问题,促进城市健康发展,2005年,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经国务院办公厅同意并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为了具体落实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各地政府纷纷制定和出台了相应的意见、方案和方法。明确了城市公共交通的社会公益性质,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提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重要性的认识。 2008年,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职能整体划入交通运输部。如何根据国务院的通知要求,做好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工作,成为各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2章项目建设目的和依据 城市公共交通是由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 各地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单位,都在思考用何种模式、方法去监管和服务,渴望有一种合理、科学的管理手段,从一线管理部门的监管需求、政府对群众服务的需求、企业营运管理的需求等多个方面,做好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综合管理,为出行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从而吸引公交出行,缓解城

交通枢纽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知识

Xx市西南交通枢纽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初步设计 1 项目概述 1.1 项目背景 1.2 建设目标 1.2.1总体目标 通过西安市西南交通枢纽综合管理平台项目建设,将提升交通运输应急指挥能力,对区域内道路上的客运车辆进行有效的调度指挥,为实现西北西北域快速通勤提供基础环境;提升静态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为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方便公共交通换乘提供信息化手段;提升针对交通运输的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为公众出行与企业运营提供信息服务;提升行政决策水平,为西南交通枢纽的良性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具体表现在: (1)公众对出行的满意度提高,服务信息获取便捷、高效; (2)公共交通出行效率提升; (3)缩短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时间,明显改善应急处置效果。1.2.2业务目标 为达到上述总体目标,需针对产生问题的主要根源提出相应的解

决措施,由此提出以下五项业务目标: (1)缓解京西南大通道的拥堵状况,提高公众出行效率; (2)实现交通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使西安市交通信息资源覆盖范围向郊区延伸,并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大幅度提高公众信息服务水平;. (3)加强对首都西北域主要交通道路、化危物流场所、旅游景点景区拥堵的监控力度、实现交通事件、应急事件的智能报警; (4)实现区域公交运营和调度的智能化; (5)全面提高交通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6)提高交通宏观决策水平,使交通行业管理做到科学、有效。 1.2.3作业目标 (1)应急处置快速、科学 实现统一、快速的接警和信息报送,能够动态掌握区内的交通应急资源、车辆、船舶的分布和实际状况,实现应急处置方案推荐功能。 交通应急资源的采集率达到80%以上;90%以上应急资源的分布及状态情况可动态掌握;各交通管理部门可实现应急联动。 (2)宏观交通决策科学、合理 实现旅客运输、货物运输等情况的统计分析,提高宏观交通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3)交通信息服务及时、准确

智慧交通产品-交通信息服务平台

智慧交通产品解决方案 交通信息服务平台 【面向城市交通】

目录 1.1.概述 (3) 1.2.交通信息服务平台 (5) 1.2.1.平台概述 (5) 1.2.2.平台特点 (5) 1.2.3.平台结构 (6) 1.2.4.业务流程 (8) 1.2.5.平台组成 (11) 1.2.6.平台接口 (37)

1.1.概述 我公司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各技术子系统的功能进行梳理、分类,根据GA/T445-2010《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GAT1146-2014《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结构和功能》要求的功能和我公司自行拓展的功能,将城市公安交通管理的业务应用划分为五大核心平台,即智能交通管控平台、交通信息服务平台、交通运维管理平台、交通地理信息平台和交通信息资源平台,如下表所示: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核心业务平台及功能

1)智能交通管控平台 作为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核心应用平台,以总队、支队、大队、路面岗勤为主用户群,以城市交通状况监测、交通日常管控、突发事件处置为核心业务,通过交通信息资源云中心对接交互,为指挥中心、科室、路面等各角色提供各类应用的业务平台。 2)交通地理信息平台 针对交管平台专门打造的地理信息应用系统,以公安网为基础,以警用电子地图为核心,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对空间地理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现及空间数据分析,为核心业务平台提供基础支撑。 3)交通信息服务平台 为公安交管用户提供面向公众的交通信息服务,实现交通信息采、编、审、发,通过诱导屏、微信、微博等方式对外发布。 4)交通运维管理平台 作为交通技术服务部门提供运维管理工具,通过设备管理、设施管理、警力资源管理、应用运行监测和系统管理等手段有效管理交通设备、应用系统和警力资源,提高智能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5)交通信息资源平台 交通信息资源平台为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服务,支撑跨单位间按需信息交换与共享。实现多种类型的数据采集,可靠、快速、安全地数据传输,多种类型的数据交换等一系列的功能和非功能性需求,从而实现互连互通、数据共享。

国内外交通信息平台研究现状介绍

国内外交通信息平台研究现状介绍 来源:智能交通观察网作者:李锐东 1.1国外研究情况 美国:2003年3月,佛罗里达州交通部被联邦公路局选中参与到一个名为iFlorida的项目中,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扩展和集成现有的数据采集和监视系统,收集及共享数据,利用运行数据来提高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其他性能,并且在恰当的时候将数据发布出行者。同时该项目还将用实例来说明如何从技术和组织两方面集成交通、天气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GCM GATEWAY旅行信息系统是美国运输部资助的旨在提升地面运输多式联运效率的项目,主要覆盖伊利诺州、印第安纳和威斯康星州。GCM GATEWAY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处理和发布旅行时间、道路建设和维护、交通事故、天气状况信息等等,所有的信息面向用户实时提供,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方便访问,同时提供给政府组织、运输服务运营者以及其他公共旅行信息机构。在系统网络结构上,GCM GATEWAY采用混合型分布式配置,通过位于三个地区的交换网关进行互联,中心网关位于芝加哥运输部的交通通信中心,在每个网关之下,带有来自各个子网、各个道路监测点的下级接入点; 在系统逻辑结构上,GCM GATEWAY分为数据采集、中心处理和数据发布三部分,数据采集来自各个网关下的道路监测点、气象站、事故现场、运输机构等等,采集的手段多样,包括网上交换、传真等。GCM GATEWAY的特色是实时性、公共性和开放的技术标准。GCM GATEWAY通过多个具有扩展数据计算、通信和存储能力的服务器、客户机与网关组成的群组,达到了实时信息收集、处理和海量存储、宽带访问的能力,向用户提供了一个集成的、多模式的运输信息和管理系统,满足了公众、旅行者、运营者和相关管理机构的需要。 欧洲:欧洲的智能交通系统从研发初期就瞄准了多交通方式,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向前发展,欧洲的相关部门也开始意识到平台的概念和作用,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意大利都灵市实施的5T系统中包括一个骨干网络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其它各个子系统间的信息和数据交换。英国公路局的国家交通控制中心一个内容是建立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信息的平台,通过开放的通信环境,实现多信息源的交换与共享。在ERTICO的研究项目中,项目

智慧交通产品总体解决方案-交通地理信息平台

智慧交通产品解决方案 交通地理信息平台 【面向城市交通】

目录 1.1.概述 (3) 1.2.交通地理信息平台 (5) 1.2.1.平台概述 (5) 1.2.2.平台特点 (5) 1.2.3.平台结构 (6) 1.2.4.平台组成 (9) 1.2.5.地图数据设计 (17) 1.2.6.平台接口 (19)

1.1.概述 我公司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各技术子系统的功能进行梳理、分类,根据GA/T445-2010《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GAT1146-2014《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结构和功能》要求的功能和我公司自行拓展的功能,将城市公安交通管理的业务应用划分为五大核心平台,即智能交通管控平台、交通信息服务平台、交通运维管理平台、交通地理信息平台和交通信息资源平台,如下表所示: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1核心业务平台及功能

1)智能交通管控平台 作为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核心应用平台,以总队、支队、大队、路面岗勤为主用户群,以城市交通状况监测、交通日常管控、突发事件处置为核心业务,通过交通信息资源云中心对接交互,为指挥中心、科室、路面等各角色提供各类应用的业务平台。 2)交通地理信息平台 针对交管平台专门打造的地理信息应用系统,以公安网为基础,以警用电子地图为核心,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对空间地理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现及空间数据分析,为核心业务平台提供基础支撑。 3)交通信息服务平台 为公安交管用户提供面向公众的交通信息服务,实现交通信息采、编、审、发,通过诱导屏、微信、微博等方式对外发布。 4)交通运维管理平台 作为交通技术服务部门提供运维管理工具,通过设备管理、设施管理、警力资源管理、应用运行监测和系统管理等手段有效管理交通设备、应用系统和警力资源,提高智能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5)交通信息资源平台 交通信息资源平台为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服务,支撑跨单位间按需信息交换与共享。实现多种类型的数据采集,可靠、快速、安全地数据传输,多种类型的数据交换等一系列的功能和非功能性需求,从而实现互连互通、数据共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