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

一、文章引言

本文将为您全面梳理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的重要知识点。我们将在文中详细介绍经济师考试的核心基础理论,包括市场失灵、国民收入核算、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经济增长、价格歧视、消费者行为理论等。还将深入探讨IS-LM模型、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等实际应用问题。通过本文的阅读,您将对这些知识点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为成功通过经济师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通常是由于市场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的。其中,垄断可能导致价格偏离,进而导致资源配置的非效率;外部性则是指经济活动对外部环境产生的影响,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都会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公共物品的特性使得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物品时存在困难;信息不对称则可能导致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三、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是对一个国家经济活动进行衡量的重要方法。它主要涉

及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附加值(DI)、个人收入(PI)等指标。其中,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产出的重要指标,而GNP则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总收入。此外,通过计算DI和PI,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一个国家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

四、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

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是现代经济的两个基本特征。货币经济主要涉及货币的流通和信用,而实物经济则主要涉及物质的流通和生产。在货币经济中,价格水平通常会受到货币供应量、利率、消费者信心等因素的影响。而实物经济中,产出水平则受到技术进步、劳动力成本、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

五、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总体经济产出的长期增加。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技术进步、投资、教育、政策等。其中,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此外,投资和教育政策也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六、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指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商品以不同价格出售。它通常发生在市场存在垂直价格结构时,即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或不同消费群体上

的价格存在差异。这种价格歧视可能会降低消费者福利,并可能导致市场效率的降低。因此,在制定价格策略时,企业需要充分考虑市场结构和消费者需求。

七、消费者行为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是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决策过程的理论。该理论主要涉及效用函数、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等概念。其中,效用函数描述了消费者从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意度;预算约束则限制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的支出;消费者均衡则是指在既定预算约束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状态。

八、IS-LM模型

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描述了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间内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水平。IS

曲线描述了产品市场的均衡状态,而LM曲线则描述了货币市场的均衡状态。当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经济社会达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双重均衡。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这种均衡状态可能会被打破,从而导致市场的不稳定。

九、失业与通货膨胀

失业和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的两大难题。失业主要源于劳动力市场的失衡,如劳动力供需不匹配、工资刚性等。而通货膨胀则是由于货币

供应过度增长,导致物价普遍上涨。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十、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扩张和收缩之间周期性波动。它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如政策变化、自然灾害、技术进步等。经济增长则是指经济活动的长期增加,通常以GDP或人均GDP的增长来衡量。为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政府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如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等。

十一、总结

通过本文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应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深入理解其内涵和应用。我们还需要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挑战。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够在202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要知识点汇总精华版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要知识点汇总精华版 一、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也称为宏观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主要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特征和运行规律。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 容包括国民经济的整体表现、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货币市场、国际贸易等。 1. 国民生产总值(GDP)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货物和服务 的总价值。它包括个人消费、政府支出、企业投资和净出口等四个方 面的支出。GDP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2.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通常会导 致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通货紧缩则是指货币供应量过少导致物价 普遍下降,通常会导致经济萧条和失业率上升。 3. 失业率 失业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上没有工作的人口所占劳动力 人口的比例。失业率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就业 水平。 4. 货币市场和利率

货币市场是指金融机构之间短期资金融通和短期借贷的市场。货币市场上的利率反映了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状况和货币政策的导向。 5. 国际贸易和汇率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汇率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二、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以及市场机制的运行。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包括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和资源配置等。 1. 供求关系 供给是指在不同价格下市场上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是指在不同价格下市场上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 消费者行为和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行为研究个体消费者在有限收入下如何进行消费决策。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或服务时会根据自己的收入、价格、个人偏好等因素做出决策。消费者的目标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 3. 生产者行为和利润最大化

202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总结

202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总结 一、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总结 1. 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宏观经济指标。 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其核心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了国民经济的生产、收入和支出三大核算部门,分别是企业部门、家庭部门和政府部门。 3. 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 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了总量平衡、比例变化和均衡增长。其中总量平衡是指国民收入、总支出和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比例变化是指宏观经济体系内各个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变化;均衡增长是指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合理增长。 二、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总结 1. 市场经济与市场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体制,市场是指经济活动中供求关系的交汇点。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 市场均衡和市场失衡 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供求关系达到平衡状态;市场失衡是指市场上供求关系未达到平衡状态。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均衡是资本、劳动力和产品价值的确定因素。 3. 政府与市场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职责包括了资源配置的改善、市场秩序的维护和社会公平的实现。政府通过税收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调节市场失衡。 三、国民经济目标和政策知识总结 1. 国民经济目标 国民经济的总体目标包括了国民经济增长目标、实物生活水平提高目标和经济稳定目标。实现这些目标有利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 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和措施。主要包括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经济政策的目标是通过调控经济运行状态来达到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第二部分财政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第十二章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第十三章财政收入 第十四章税收制度 第十五章政府预算 第十六章财政管理体制 第十七章财政政策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第十八章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 第十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二十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第二十一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第二十二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第四部分统计 第二十三章统计与数据科学 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 第二十五章抽样调查 第二十六章回归分析 第二十七章时间序列分析 第五部分会计 第二十八章会计概论 第二十九章会计循环 第三十章会计报表 第三十一章财务报表分析 第三十二章政府会计 第六部分法律 第三十三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第三十四章物权法律制度 第三十五章合同法律制度 第三十六章公司法律制度 第三十七章其他法律制度 其他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我想我能” 需求的要素: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 “保过” 保护价格(又叫最低限价),超过当前市场价,规定必须高于保护价格进行交易,会导致市场过剩。 “消费收入替代互补” 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产品价格、预期、消费者偏好、消费者个人收入、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 “相关技术成本” 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产品价格、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生产技术、生产成本。 “时间替代重要用途”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替代品的数量和相似程序、商品重要性、商品用途。 “时间投入生产”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影响需求和供给的主要因素都有“预期”。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的都有“时间”。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低收入同方向” 低档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化,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替代效应作用大于收入效应,所以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与价格都呈反方向变化)。 “绩效需差异约束”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理论分析(总效用、边际效用);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预算约束线分析。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序数效用论: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很多同质了解自由” 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经济主体数量众多;产品是同质的;资源是自由流动的;市场信息是完全的和对称的(相互了解)。 一级价格歧视:零售,看人打卦;二级价格歧视:批发,批量作价;三级价格歧视:按需定价,电影票、学生火车票等。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复习指导笔记

中级经济基础复习指导笔记 第一部分经济学 一 .社会主义经济所有制关系与产权制度 1.所有制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归属和所有关系是最基本关系,所有制可分为私有、公有、混合三种。 私有制:(个体和私人资本主义)。个体:生产资料个人所有,个体生产经营,产品与收入归个人,不同社会存在,不占主体,在我国从属公有制。私人资本主义:存在雇佣关系。 公有制:(全民和集体)。全民:国家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权归集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收入取决经营,领导选举产生。 所有制选择根据与社会生产力的适应情况确定。一个有效合理结构只能由实践决定和市场安排,社会实践选择的结果。 2.产权制度 产权是一组权利,包括主体对资源和财产的使用、转让及收入享用权。(拥有上述权利是完整的产权)登姆塞茨:界定如何受益与受损,一方向另一方提供补偿。 产权分类:公共产权、国有产权和私人产权。 有效产权的内容:1)排他性的产权关系和明确的产权规则。2)清晰的产权结构。3)有效的保护制度。4)数量上可以度量。 产权制度作用:1)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经济运行。2)降低交易费用。3)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产权制度功能:1)确立排他性的产权关系。2)确定主体行为边界。3)界定财产最终归属。4)明确权利与义务。 产权模糊:1)产权归属不清晰。2)财产边界界定不清晰。3)主体受益受损补偿规则不清晰。 产权界定两种方式:法律与经济行为主体私下交易。 建立产权成本:产权界定成本与实施成本。 产权有效保护手段:建立在国家机器基础上的法律制度。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经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历特定阶段。 一方面明确现阶段社会性质,表明已进入社会主义,具备一般特征;另一方面表明社会主义还不成熟、完善,正处于不发达阶段。即指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整个历史过程。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基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市场经济存在的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存在基础:市场经济与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 公有制形式: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公有制主体地位:公有资产占优势,有量的优势质的提高,国有全民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对经济起主导作用。 主导作用表现在对经济发展控制力上。 3.资源配置资源具有稀缺性,资源配置方式:计划和市场 4.市场经济共同特征和一般规定性 1)经济活动纳入市场,市场机制推动流动优化配置。2)企业是四自市场主体。3)政府不直接干预,通过经济政策调节。4)受法律约束。 5.市场运行存在条件 1)成熟主体 2)完善体系 3)健全机制 4)规范规则 5)间接调控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 1)坚持公有制主体,转化机制,建立微观经济主体。 2)建立统一开放市场体系。 3)转换管理职能,以间接为主。 4)建立分配制度,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促发展,保稳定。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国企改革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章节重点考点总结 版

第市场含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一需求决定 ①消费者的偏好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③产品价格反方向④替代品的价格正方向 ⑤互补品的价格部因素 反方向⑥预期⑦其他因素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分 需求变动:由于收入和消费者偏好因素的变化引起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第一章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价格的关系经市场含义 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济市供给决定①产品价格正方向②生产成本反方向③生产技术④预期学因素⑤相关产品的价格⑥其他因素场基供给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础需 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 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关系求含义目的影响 后果措施均衡供最高限价在均衡价格之下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短缺变相涨价行政措施价格保护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上 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产业市场过剩变相降价政府收购给公式 ①点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小场合需求量无穷小 ②弧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大场合均需求价格弹①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高档品反方向②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必需品同方向③基本类型衡性 Ed1 不变影响因素 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价弹 需求交叉弹定义 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格性性基本类型①Ed>0替代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②Ed<0 互补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③Ed0无关系需求收入弹基本①E1 ②E>1高档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③E<1 必需品即需求数性类型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④E0 ⑤E<0 低档品供给价格弹基本类型 ①E1 ②E>1 ③E<1 ④E0 ⑤E∞ 性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 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效用基数效用 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两者 是否可加理论序数效用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区别总消费者偏好 ①完备性A>B;A<B;AB②可传递性A>B;B>C;所以A>C③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无差异第二章含义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 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曲线特征 ①离原点越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消影响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的条件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预算费约束变动特性者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行消费者均衡 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2、效用最大化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理 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均衡和收入效应论 ①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②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 一、文章引言 本文将为您全面梳理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的重要知识点。我们将在文中详细介绍经济师考试的核心基础理论,包括市场失灵、国民收入核算、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经济增长、价格歧视、消费者行为理论等。还将深入探讨IS-LM模型、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等实际应用问题。通过本文的阅读,您将对这些知识点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为成功通过经济师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通常是由于市场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的。其中,垄断可能导致价格偏离,进而导致资源配置的非效率;外部性则是指经济活动对外部环境产生的影响,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都会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公共物品的特性使得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物品时存在困难;信息不对称则可能导致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三、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是对一个国家经济活动进行衡量的重要方法。它主要涉

及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附加值(DI)、个人收入(PI)等指标。其中,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产出的重要指标,而GNP则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总收入。此外,通过计算DI和PI,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一个国家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 四、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 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是现代经济的两个基本特征。货币经济主要涉及货币的流通和信用,而实物经济则主要涉及物质的流通和生产。在货币经济中,价格水平通常会受到货币供应量、利率、消费者信心等因素的影响。而实物经济中,产出水平则受到技术进步、劳动力成本、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 五、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总体经济产出的长期增加。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技术进步、投资、教育、政策等。其中,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此外,投资和教育政策也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六、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指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商品以不同价格出售。它通常发生在市场存在垂直价格结构时,即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或不同消费群体上

中级经济师考点总结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总结 1、货币失衡主要有两大类型,总量性货币失衡和结构性货币失衡。总量性失衡是指货币供 给在总量上偏离货币需求而使货币运行影响经济的状态结。构性失衡是货币供给与需求总量大 体一致的总量均衡条件下,货币供给结构与对应的货币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一。个强调“总 量”,一个强调“结构”。 2、货币均衡的特征。包括:(1)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大体一致,而非数量上的完全相等。(2) 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短期内货币供求可能不一致,但在长期内是大体一致的。(3)现 代经济中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总体均衡状况。 3、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时更多地关注总量性失衡。 4、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指因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 涨的通货膨胀类型。即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5、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 6、根据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可划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输入 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7、通货膨胀时期,应该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8、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通货膨胀可以划分为开放性通货膨胀和隐蔽性通货膨胀。开放 性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随货币数量变动而自发波动物,价上涨是通胀的基本标志。隐蔽型 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国实行物价管制的情况下商,品供给短缺不能由物价上涨来反映只,表现为 人们普遍持币待购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9、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包括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积极的供给政策三个 方面。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为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指减少货币供应量,如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有价证券等。积极的供给 政策就是指刺激生产增加供给,如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和精 简规章制度。 10、垄断企业推动的“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即垄断企业为保证实现其利润目标而操纵市 场、人为抬高产品价格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11、狭义货币供应量等于流通中的现金加上银行活期存款。 经常出现的货币失衡形式是货币供应量相对于货币需求量偏大。 12、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 13、输入型通货膨胀指因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费、用增加而使物价总水平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类 型。

2022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全书重点总结

中级经济师一一经济基本全书重点总结 1、需求构成要素: 1、消费者乐意购买,有购买欲望 2、消费者可以购买,即有支付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2、影响需求基本因素: 1、消费者偏好 2、消费者个人收入 3、产品价格 4、代替品价格5互补品价格6、预期。影响需求最核心因素是商品自身价格。 3、影响供应因素重要有: 1、产品价格 2、生产成本 3、生产术 4、预期 5、有关产品价格 6、其她因素。 4、最高限价分析 目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减少某些生产者生产成本。 5、保护价格分析 也叫最低限价,目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发展。 6、点弹性公式、弧弹性公式。 7、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1、代替品相似限度。 2、商品重要性。 3、商品用途多少。 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至关重要。

8、影响供应价格弹性因素: 1、时间是决定供应价格弹性首要因素。 2、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影响。 3、投入品代替性大小和相似限度对供应价格弹性影响也很大。 9、经济人假设: 每一种从事经济活动人都是利己,总是力图以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经济利益。 10、分析消费者不同行为,基数效用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而序数效用论是无差别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 11、关于偏好基本假定: 1、完备性。 2、可传递性。 3、消费者总是偏好多于少。 12、无差别曲线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 边际代替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别曲线斜率绝对值是递减,即凸向原点。 13、对预算线影响因素: 1、收入变动。 2、商品相对价格变动。 14、公司重要形式(3类), 个人独资公司、合伙制公司、公司制公司。 15、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所有公司在竞争中求得生存核心。

2023年中级经济师基础三色笔记

2023年中级经济师基础三色笔记 以下是2023年中级经济师基础三科的重点笔记,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金融学。每个科目将涵盖关键概念、理论模型和政策应用等内容。 1.宏观经济学 1.1关键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总量的指标。 -通货膨胀率:价格水平上涨的速度,反映货币购买力的下降。 -失业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的人口所占比例。 -货币供应量:在一定时间内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总额。 -经济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在特定时间内的增长速度。 1.2理论模型 -供给与需求模型:通过分析市场上产品和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关系,解释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因素。 -凯恩斯经济学:强调总需求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 -新古典经济学:侧重于供给和生产要素的效率,主张市场自由竞争和限制政府干预。 1.3政策应用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 -经济增长政策:鼓励投资、提高生产率和创新等措施来促进经济长期增长。 -外汇政策:管理国际支付和汇率等问题,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微观经济学 2.1关键概念 -边际效用:消费者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额外满足程度。 -生产要素:用于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市场结构:市场中买卖双方的数量和力量关系,如垄断、寡头垄断、完全竞争等。 -弹性:衡量市场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2.2理论模型 -供给与需求模型:分析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关系,解释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因素。 -消费者行为模型:研究消费者如何做出购买决策,包括效用最大化和预算约束等。 -生产者行为模型:研究生产者如何决定生产量和价格,以达到利润最大化。 2.3政策应用 -税收政策:通过调整税收来影响市场行为,例如减税鼓励消费和投资。

2024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复习要点

2024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复习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各种机构、组织和个人进行证券和金融工具交易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复习时需要了解不同市场 的组织形式、功能、交易品种及交易规则。 2.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是指进行金融业务的组织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 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复习时需要了解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监管 要求及风险控制措施。 3.金融产品 金融产品是指用于满足投资、融资和风险管理需要的工具,包括股票、债券、衍生品等。复习时需要了解各种金融产品的特点、定价方法及风险 管理策略。 4.金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管理是指对金融市场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预防和 控制的过程。复习时需要了解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 险等各种风险的特点、评估方法及风险管理工具。 5.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是指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进行规范和监督的活动,旨在保 护投资者利益、维护金融稳定。复习时需要了解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责、监 管政策及相关法规。

6.金融创新与金融科技 金融创新是指利用新的技术、方法和产品改进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过程,金融科技是指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金融业的创新和发展。复习时需要了解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对金融业的影响及相关政策。 7.金融经济学理论 金融经济学是研究金融系统中各种经济现象和关系的学科,包括金融市场效率、资本结构理论、股票定价模型等。复习时需要了解不同理论及模型的假设、适用范围及应用方法。 以上只是2024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复习的一些要点,具体的复习内容还需根据自身情况和考试大纲进行选择和调整。为了更好地备考,建议结合教材、考试指南和历年真题进行系统学习和练习,确保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大纲变化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大纲变化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大纲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旨在适 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需求。以下是该大纲变化的主要内容。 一、宏观经济学的内容更新: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核心领域之一,它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运行规律和影响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等重要指标的因素。2024年的大纲将进一步强调新经济增长理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发展趋势和越来越重要的全球化经济格局。 二、微观经济学的应用拓展: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 行为和决策的理论,包括市场供求、价格决定、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 等内容。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2024年的大纲将进一步扩展微观经 济学的应用领域,包括数字经济、创新经济和共享经济等新兴领域的 经济学原理。 三、国际经济学的更新: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国际贸易、国际金融 和国际投资等领域的理论和政策,反映了全球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 趋势。2024年的大纲将强调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辩证关系、全 球价值链的变化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等重要议题。

四、经济法规体系的更新:经济法规体系是经济活动中的法律和 制度框架,对经济秩序的维护和促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发展和 改革深入,2024年的大纲将对新出台的经济法规进行更新,比如适应 数字经济的法律框架、金融监管改革的法律依据等。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强化: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 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2024年的大纲将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和教学, 重点关注如何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并紧密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和实例分析。 六、经济统计学的数据应用:经济统计学是经济学研究中不可或 缺的重要工具和方法。2024年的大纲将更加注重经济统计学在实证研 究中的应用,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经济统计学的基本工具和方法进 行数据分析和解释。 综上所述,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大纲的变化主要包括宏观 经济学的内容更新、微观经济学的应用拓展、国际经济学的更新、经 济法规体系的更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强化和经济统计学的数

2024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知识点

2024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知识点 2024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知识点如下: 一、财政税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财政税收的基本概念:财政税收是指国家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和公共财政支出的需要,向纳税人征收合法的强制性付款的一种财力行为。 2.财政税收的分类:按税收对象可以分为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按税收方式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按税收性质可以分为一般税和专项税。 二、个人所得税 1.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原理:个人所得税是按照纳税人取得的收入额计算并征收的一种税种,应税期限为每年度。 2.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及税务处理:个人所得税按照逐级累进税率表进行征收,包括7不累进税率和7逐级累进税率。纳税人可以选择按年度、季度或者月度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企业所得税 1.企业所得税的基本原理: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所得的营业利润进行计税和征收的税款,税率为25%。 2.企业所得税的税前税后扣除: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的税前利润,税前利润需按照财务会计准则进行调整,并扣除符合规定的税前税后调整项目,最终得到应纳所得税额。 四、增值税

1.增值税的基本原理:增值税是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以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计算和征收的税种。 2.增值税的计税方式和税率:增值税采用增值递减计税方式,税率一般为17%,对一些特定的商品和劳务征收13%或11%的税率。 五、消费税 1.消费税的基本原理:消费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对特定商品和劳务征收的一种税种。 2.消费税的计税方式和税率:消费税采用比例税率计税方式,税率根据不同的商品和劳务有所不同。 六、关税 1.关税的基本概念:关税是国家为维护国内市场、保护国内产业以及调节国际贸易而对进出口货物征收的税款。 2.关税的分类和税率:关税可分为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税率由国家根据贸易政策和国家经济情况进行调整。 七、税收筹划 1.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为在合法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负担,通过合理的财务安排和税收提醒,使自己的税负达到最低程度。 2.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为鼓励特定行业或区域的经济发展而提供的税收减免、抵免或者其他优惠政策。 八、财政税收与经济发展

202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公式

经济基础公式是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的重要内容,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对于解决经济问题非常关键。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经济基础公式: 1.GDP(国内生产总值)=C(个人消费支出)+I(投资)+G(政府支出)+(X-M)(净出口) 这是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主要公式,其中C是个人消费支出,I是投资,G是政府支出,X是出口,M是进口。 2.GNP(国民生产总值)=GDP+NFP(净对外资产收入) GN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可用于最终消费和投资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价值,NFP是净对外资产收入。 3.可用收入=国民收入(GNP)-企业储蓄(S)-房地产折旧(D)-国际移转支付(IT) 可用收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供个人和家庭支配和使用的收入,包括国民收入减去企业储蓄、房地产折旧和国际移转支付。 4.就业人数=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口 就业人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工作状态的劳动者人数,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人口中参与劳动的人数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5.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口)×100% 失业率是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愿意工作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数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6.边际消费倾向=Δ消费支出/Δ可支配收入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变动,消费支出的变动情况。

7.储蓄率=储蓄额/可支配收入 储蓄率是指个人或家庭在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 8.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投资成本)/投资成本 投资收益率是指投资所获得的收益与投资所花费的成本之间的比率。 9.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本期消费总物价水平/基期消费总物价水平)×100% CPI是衡量消费者购买一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价格变动情况来评估通货膨胀。 10. Gini系数(基尼系数) = (A / B)× 100% Gini系数是衡量收入或财富分配不平均程度的指标,A表示经济个体收入或财富的不平均差距之和,B表示理想的平等分配情况下个体收入或财富的不平均差距之和。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经济基础公式,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在备考中级经济师考试时,我们需要理解这些公式的含义,并学会运用它们进行经济分析。

2024年中级经济师资料

2024年中级经济师资料 在2024年,成为一名中级经济师是许多人的梦想。中级经济师是经济领域的专家,他们对经济学原理、市场趋势和政策变化有着深入的了解。他们在分析和预测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经济咨询。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成为中级经济师的要求和准备工作。 成为一名中级经济师需要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这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中级经济师需要了解各种经济学理论,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中级经济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经济领域的决策往往需要基于大量的数据和统计分析,因此中级经济师需要熟练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如Excel、SPSS等。他们需要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预测。 中级经济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他们往往需要与各个部门和团队进行合作,共同完成经济分析和咨询工作。因此,中级经济师需要善于与他人沟通,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成为一名中级经济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经济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因此中级经济师需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

参与学术研讨会等方式来不断提升自己。 总的来说,成为一名中级经济师需要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优秀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持续的学习和提升能力的意愿。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在经济领域发挥出色的作用。 希望以上资料对大家了解中级经济师的要求和准备工作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2024年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中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重要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 1、需求组成要素:购置欲望和购置能力; 2、影响需求原因:消费者偏好和个人收入;产品价格;代替品价格;互补品价格;预期 3、供给组成要素:生产者愿意并能提供; 4、影响供给原因: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价格; 5、需求规律成反向,供给规律成正向; 6、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成价格水平 7、最高限价是保护消费者利益,低于均衡价格,刺激消费,造成需求增加供给短缺; 8、保护价格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发展,高于均衡价,刺激生产,造成供给过剩。需建立政府收购和贮备系统。 9、需求价格弹性影响原因:代替品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主要性;商品用途多少;时间;(多长高大) 10、需求价格弹性系数<1涨价好;>1价格升收入少,薄利多销 11、需求交叉弹性(两种商品)>0相互代替;<0互补;=无关; 12、需求收入弹性>1高档品;<1必须品;<0低级品; 13、供给价格弹性>1富有弹性; 14、供给价格弹性影响原因:时间(首要原因);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投入代替品大小和相同程度。 15、经济人假设: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和理性; 16、基数效用论:可用绝对值来衡量,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多少,消费量越大,总效用就越大。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斜率。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总效用是增加,边际效益是递减,当总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为0; 17、序数效益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无差异曲线(描述消费者偏好)基本假定:完备性(确保消

费者把偏好准确表示出来);可传递性(确保消费者偏好一致性);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18、无差异曲线特征:离原点越远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程度越高;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 19、商议边际代替率:在效用水平不变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另一个商品数量。 20、最大化均衡条件:商品边际代替率=商品价格之比。 20、消费者均衡实现是以三个条件为前提: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和价格不变 21、商品价格改变产生收入效应和代替效应。 22、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变动是反向,低级品是同方向;代替效益与价格变动是反方向。收入效应作用小于代替效应作用,使总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23、企业经营者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24、企业形成理论(科斯):企业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代替物;交易成本节约是企业存在根本原因;费用不一样在于信息不完全性; 25、生产函数:技术不变时,使用各种生产要素数量与生产最大产量之间函数。 26、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27、企业所追求最大利润,指就是最大经济利润(超额利润); 28、正常利润是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企业家才能酬劳支付(隐成本); 29、短期成本分固定成本(厂房和设备折旧、管理人员工资)和可变成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工资);长久成本都是可变成本; 30、决定短期成本变动主要原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价格;生产率提升成本下降; 31、市场结构就是某种产品或服务竞争情况和竞争程度; 32、市场类型划分标准是市场竞争程度或者垄断程度;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常考知识点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常考知识点 1.生命周期理论将工作取向和关系取向两个维度相结合,提 出了指导式、推销式、参与式、授权式四种领导风格。 2.费雪方程式表明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剑桥方程式认 为,假设其他因素不变,货币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因此,两者都认为商品价格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变化。 3.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4.系统抽样的缺点是,方差估计比较复杂。 5.组织战略又称公司战略或企业战略、企业发展战略,它主 要回答到哪里去竞争的问题,即作出组织应该选择经营何种业务以及进入何种行业或领域的决策。 6.劳动法律责任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行政责任、民事 责任和刑事责任。 7.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来解释 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现象。 8.消转是指企业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 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抵消税负。

9.会计分期是将一个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 分为若干会计期间,明确了会计期间这个前提,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才能正确贯彻配比原则。 10.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项目根据“应付账款” 和“预付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贷方余额之和填列。11.技术发展迅速,产品较多、创新性强、管理复杂的企 业,最适合采用的组织形式是矩阵制。 1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财政支出按功能分为十类:一般 公共服务、国防、公共秩序和安全、经济事务、环境保护、住房和社会服务设施、医疗保健、娱乐文化和宗教、教育和社会保护。 13.货币政策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 运用的政策工具、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14.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结合;短期政 府债券的流动性在货币市场中是最高的;债券市场既具有货币市场属性,又具有资本市场属性; 15.金融危机的发生具有频繁性、广泛性、传染性、严重 性的特点。 16.重点调查是指从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 点单位进行调查。重点单位虽然只是全部单位中的一部分,但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在总体中占绝大比重。

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一、基本概念 1、经济学:研究人类社会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分配和利用资源的学科。 2、稀缺性:指资源有限,社会生产能力有限,因此,必须有效利用和分配资源。 3、效率: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收益。 4、公平:指人们之间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5、市场:指通过自由竞争和价格机制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机制。 6、自由市场:指在产品价格、生产计划、利润分配等方面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 7、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包括国民收入、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

8、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等)的行为和决策,包括需求理论、供给理论等。 二、核心知识点 1、需求与供给: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价格上升,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 2、市场均衡:当供给等于需求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3、弹性理论:描述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需求弹性分为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 4、消费者行为:消费者选择最能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即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过程。 5、生产者行为: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6、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中存在大量厂商,产品同质,信息完全,价格由市场决定。 7、垄断市场: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产品无替代品,价格和产量由厂商自行决定。

8、寡头市场:市场中只有几个厂商,产品存在替代品,价格和产量由厂商协商决定。 9、GDP(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10、失业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是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11、通货膨胀:总体物价水平上升,通常用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来衡量。 12、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政策。 13、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货币供应等手段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政策。 三、细节和扩展知识点 1、经济学分类: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以及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分支。 2、宏观经济学主要模型: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新古典主义等。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必背知识点(已排版)

第一部分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 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 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 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16、保护价格也称支持价格、最低限价 17、需求富有弹性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 18、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19、当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时,表明两种商品的关系为两者为替代品 20、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总是同方向的,所以,Es的符号始终为正值。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1、效用是指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和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人们心里的一种主观评价 2、由于人们对效用的认识不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效用理论。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理论分析。序数效用理论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进行分析。序数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 3、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就越高。第二,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三,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所有各点的商品的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5、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无差异曲线上的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商品边际替代率沿曲线递减。 6、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商品的价格。预算约束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取决于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 7、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消费者的收入、商品的价格。 8、预算线的斜率等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的斜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切线斜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 9、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企业的隐成本一般称为正常利润 第三章生产成本和市场结构 1、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势,主要包括个人企业、合法企业和公司企业. 2、个人企业优点是利润动机明确,决策灵活自由,管理简便直接.弱点是资金有限,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弱. 3、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4、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5、公司制企业特点是:公司为股东所有;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分别由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拥有,即公司为股东所有,公司的控制权在董事会监督下的经理层;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 6、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