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四肢血管损伤急救流程

四肢血管损伤急救流程

四肢大血管损伤急救流程

一、.紧急止血:迅速止血,控制损伤部位的血管出血:四肢血管因管径不同,

损伤后发生

出血的程度和休克的发生率也不同。大血管如股动脉、腘动脉损伤后出血迅

速,休克发生率高,故需尽快止血,尽量减少血容量的丢失。对活动性出血部位,在

接诊时应

该:1.立即在血管损伤的近侧,皮肤和组织正常部分的肢体上先垫上衬垫后用

皮止血带止血。2.在肢体的近端损伤,无法扎止血带者,用无菌敷料或干净布类紧填入伤

口内,再加压包扎止血。肢体近端损伤严重或离断,可用血管夹或血管钳夹

住血管的

断端达到止血目的。3.镇静、止痛:伤口剧烈疼痛者可口服去痛片或注射止痛剂。

同时注意:使用止血带后应每小时放松5mi n,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

因患者上止血带后有可能出现烦躁、心悸等止血带反应,争取患者的配合。

二、抗休克防治:

防治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尽快恢复有效的循环血量是救治成功的基础。由

于失血较多,静脉塌陷,难于穿刺故需果断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禁止在损伤肢

体远端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快速输入平衡液或706 代血浆,一般建立2 路液体通

路,一路输生理盐水,一路输代血浆。多能迅速扩充血容量,一般均能使血压回

升。

配血完成后,输入适量全血,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从而留住患者的生命。

三、急诊手术修复损伤血管:

1.锐器伤:有效控制伤口出血同时,全麻下自受伤部位近心端切口,血管夹阻

断动脉近心侧,出血速度减轻后,扩大原受伤伤口,游离血管,血管夹夹闭动脉远端,彻底止血,探查,取出管腔内血栓,肝素盐水冲洗管腔。血管壁创缘整齐者用

7/0 缝线修补。创缘不齐,切除受伤部分血管,行断端吻合。腋、肱动脉

12 针,

股动脉、动脉16 针。

2.钝器伤:受伤动脉已栓塞,尽量用止血带保护,受伤部位切口探查,先不取

出血栓,以免引起大出血,游离受伤两端,血管夹止血后,再取出管腔内血栓,肝素盐水冲洗管腔。切除病损血管。缺损小于2 cm,屈曲相邻关节,无张力下直接缝合。缺损大于2 cm,取对侧大隐静脉桥接吻合。周围软组织挫伤严重患者,注意重建血管床,以保障吻合口不栓塞。皮肤及软组织脱套伤,清创后无张力下闭合伤口,不做进一步处理,减少对血管刺激。

3.骨折以及关节脱位致血管损伤:麻醉后,骨折复位或关节脱位复位,观察远端血

运。如果血运没有改善,高度怀疑有血管损伤。骨折脱位处行简单有效固定。

探查血管,一般动脉损伤多为骨折脱位直接作用于血管所致。有一部分患者血管损

伤严重,需切除部分,处理同钝器损伤方法。 4.合并有神经损伤:断端整齐

或修整后缺损不多,在修复完动脉后,予以吻

合。断端不齐且缺损较多,不能够直接吻合,二期修复。

四、术后处理

1.手术成功只是完成了工作的一部分,如果不注意术后的恰当处理,还可能失败。

①.应用石膏固定肢体关节于半屈曲位约4〜5周,防止缝合处紧张。以后

逐渐伸直关节,但不可操之过急,以免缝线崩开造成出血和动脉瘤等合并症。

②.体位术后肢体放置在心脏平面,不可过高或过低,以免肢体供血不足

或静脉回流不畅。

③.术后要注意防治感染如有伤口感染,只要及时正确处理,如充分引流,

使用适当抗菌药物等,仍有可能保持血管修复的效果。

④.术后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注意鉴别动脉痉挛和血栓形成。动脉痉挛导致

肢体短暂缺血,如经处理后不缓解并结合彩超,疑有动脉血栓形成致血流障碍,立即行动脉造影和探查术。

⑤.要注意术后出血如血管修复不够完善或感染坏死,可发生继发出血,

甚至大出血,必须严密观察,及时处理,以免发生危险。

⑥.抗凝药物的使用血管修复的成功与否,主要是认真细致的操作和处理

上的正确无误,而不在于术后使用全身抗凝剂,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全身抗

凝剂,用之反而增加出血危险,在进行血管吻合操作时,为了防止吻合血管发

生凝血块,局部使用抗凝剂。

⑦.预防肾功能衰竭:在保持循环稳定,有效循环血量充足的前提下,如尿

量减少可用利尿剂。

⑧.减轻组织水肿:应用促进回流药如七叶皂苷可减轻组织水肿。

⑨.处理肌间隙高压:尽早做筋膜切开。

2.、血管痉挛的处理

应注意预防,如用温热盐水湿纱布敷盖创面,减少创伤、寒冷、干燥及

暴露的刺激,及时清除骨折及弹片压迫等。

如已有血管痉挛,在开放伤血管已显露时,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是血管内液

压扩张法,即用皮下针头将生理盐水或肝素生理盐水行血管内注入加压扩张,对血管末端痉挛用液压扩张或用纹式钳伸入管腔,细心地扩张血管口。在没有伤口而疑

有动脉痉挛者可试行奴夫卡因交感神经节阻滞;盐酸罂

粟碱(0.03〜0.1)口服或肌肉注射,此法往往效果不大,如无效应及早探查动脉。

如有血管栓塞并有痉挛,需切除伤段血管作对端吻合或自体静脉移植修

复。

五、合并伤的处理

四肢血管伤约有1/3 合并骨折,合并骨折及神经伤的约有1/6 ,这些合并伤可增加截肢率和处理上的困难,骨折端可挫断或压迫血管,引起血管断裂、栓塞、或痉挛。对骨折及神经等合并伤,应在修复血管的同时,作相应的处理,彻底清创后,先用内固定固定骨折,再处理血管伤,但对战伤伤员,不论用髓内针或钢板固定骨折均易发生感染。且骨折端骨膜剥离,循环受到严重影响,骨折处长期感染不愈,后果严重。因此,战时火器性血管伤合并骨折时,在处理血管伤后大多采用石膏外固定或小重量平衡牵引保持骨折对位,适当屈曲关节,保持血管吻合处无张力。

伤愈后如骨折处尚有较大畸形,可按闭合性骨折处理,不难纠正。四肢主要动脉伤,

尤其是腘动脉伤合并闭合性骨折时,应在手术探查动脉时给予复位骨折,不可盲目

对骨折进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以免加重血管损伤和延误处理。

外伤急救

外伤急救四项技术 一、创伤止血技术: 在各种突发创伤中,常有外伤大出血的紧张场面。出血是创伤的突出表现,因此,止血是创伤现场救护的基本任务。有效止血能减少出血,保存有效血容量,防止休克的发生。因此,现场及时有效地止血,是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为病人赢得进一步治疗时间的重要技术。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失血的速度和数量是影响伤病人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因素。突然失血占全身血容量20%(约800亳升)以上时,可造成轻度休克、脉搏增快、可达每分钟100次;失血20~40%(800~1600毫升)时,可造成中度休克,脉搏每分钟100~120次以上;失血40%(1600毫升)以上时,可造成重度休克,脉搏细弱,摸不清。 出血的种类: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为皮下出血、内出血和外出血:1、皮下出血:多因跌、撞、挤、挫伤,造成皮下软组织内出血,形成血肿、瘀斑,可短期自愈。 2、内出血:体表见不到出血,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如胸腔内、腹腔内和颅腔内),只能根据伤病人的全身或局部症状来判断,如面色苍白、吐血、腹部疼痛、便血、脉搏快而弱等,情况较严重,现场无法处理,需急送医院处理。 3、外出血:体表可见到,血液经皮损处流出体外。据血管损伤的种类将出血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三类: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呈喷射状,与脉搏节律相同,速度快、量多。

危险性大。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慢,呈涌出状或持续状流出,速度稍缓慢,量中等。危险性较动脉性出血小。 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象水珠样从创面渗出,量少,常可自动凝固而止血。危险性小。 止血方法:有包扎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指压止血、加垫屈肢止血、填塞止血、止血带止血。一般的出血可以使用包扎、加压包扎法止血。四肢的动、静脉出血,如使用其他止血法能止血的就不用止血带止血。 (一)包扎止血:是最常用的止血方法。 适用于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或创口较小的小动脉出血。 1.有条件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伤口周围皮肤用75%酒精消毒,再用消毒纱布覆盖创口,绷带或三角巾包扎。无条件时可用干净毛巾或其他软质布料覆盖包扎。敷料、纱布要有足够的厚度,覆盖面积要超过伤口至少3厘米。 2.严禁用泥土、面粉等物撒在伤口上,造成伤口进一步污染,给下一步清创带来困难。 3.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 (二)加压包扎止血: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压力以能止住出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度。 (三)指压止血: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血流来源,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再选择其他的止血方法。适用于急救现场处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通知就近医院的同时,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其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第一节:止血 出血是创伤的突出表现,现场及时有效地止血,是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为病人赢得进一步治疗时间的重要技术。 对于创伤而致的出血,掌握简单的止血方法和技术,就能在现场派上用场,就能缓解出血之急,就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一、失血的表现: (一)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人的血容量约占体重的8% 即4000?5000ml。 (二)如果出血量占总量的20%( 800?1000ml )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 (三)如果出血量达总量的40%( 1600?2000ml)时,就有生命危险 大出血伤员拖延几分钟就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出血是最需要急救的危重症之一,止血术是急救中非常重要的技术。

二、出血类型 (一)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为: (1)皮下出血;(2)内出血(指血液由破损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和器官);(3)外出血(是指血液由破损的血管流向体外)。 (二)根据损伤血管分为: (1)动脉出血:血液呈鲜红色、压力高,短时间内可造成大量出血,危及生命。 (2)静脉出血:血液色暗、不间断,缓慢向外流出,危险性较动脉性出血小。 (3)毛细血管出血:创面外渗不易找到出血点,常自行凝固,危险性小。 三、止血方法(主要是指外出血) 1.包扎止血: 适用于:表浅伤口出血或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出血。 ⑴粘贴创可贴止血:将自粘贴的一边先粘贴在伤口的一侧,然后向对侧拉紧粘贴另一侧 ⑵敷料包扎:将足够厚度的敷料、纱布覆盖在伤口上,覆盖面积要超过伤口周边至少3 厘米(图3-1) ⑶就地取材可选用三角巾,手帕,清洁的布料包扎止血。

血管刀砍伤的紧急处理

血管刀砍伤的紧急处理 刀砍伤中,血管损伤占了很大比例。 刀砍伤导致死亡的,大多和血管破裂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有关。 大部分血管刀伤,发生在颈部和四肢血管。 刀伤属于锐器损伤,假如处理及时得当,可以避免截肢或者死亡。 本文只描述血管的现场和外科处理,不涉及刀砍伤带来的其他器官损伤和生命复苏和支持。 现场止血三要点: (1)伤口压迫。 (2)外加包扎。 (3)抬高肢体。 关于止血带 二战期间,因为大量使用止血带结扎来止血,结果导致肢体缺血严重而导致坏死。 止血带的最大问题是阻断了下肢的动脉供血,包括侧枝循环。同时又阻碍了静脉血液回流,导致淤血。 目前,外伤性出血不提倡使用止血带。

压迫包扎技巧 在突发情况,周围缺乏医疗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衣物等任何柔软物直接填塞和压迫冒血的伤口。 动脉出血,压迫近端为主。静脉出血,以压迫远端为主。 用布条或纱布绷带包扎,范围越过两端的压迫物。 压迫力度以没有明显冒血即可。 颈部动脉压迫包扎后,随时准备气管应急切开。 如何判断动脉或静脉出血? 动脉血往往呈喷射状,静脉血以渗出为主。 动脉血呈鲜红色,静脉血偏暗。 动脉出血伴有肢体冰凉,静脉出血肢体可保持温暖。 抬高肢体后,动脉出血仍严重,静脉出血可明显缓解。

有关判断 动脉部分破裂的出血量很大。 动脉完全断裂,由于动脉回缩,出血量反而较小。 外科处理时的动脉结扎问题 二战期间,美军士兵血管损伤后采用止血带送往医院。当时的外科处理就是直接结扎破裂的动脉。 后来的统计表明,这种方法导致的截肢率在90%以上。 后来越战期间,美军启动血管重建技术,使得截肢率大大降低。 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重建对循环有重要影响的血管。 外科血管重建的时机 手术修复动脉的黄金时间为6小时内。 超过12小时,保肢率降到50%。 超过24小时,保肢率仅有20%。 因此,时间就是生命。 颈部血管刀伤的外科处理

现场急救的基本方法

现场急救的基本方法 现场急救技术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和通气。下面简单介绍这5项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一、止血 遇到出血时,首先判断是动脉出血还是静脉出血,然后立即釆取止血措施。 (一)判断出血 1.动脉出血:呈喷射状,血色鲜红。 2.静脉出血:持续涌出,血色暗红。 3.毛细血管出血:创面渗出,血色鲜红。 (二)止血方法 1.一般止血法:伤口小的出血,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周围用75%的酒精涂擦消毒。消毒时,先从伤口近处向外周扩展涂擦,然后盖上无菌纱布,用绷带包紧即可。如头皮或毛发部位出血,应剃去毛发再清洗.消毒后包扎。 2.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临时止血法,多用于头部。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其方法是:根据动脉走行位置,在伤口的靠近心脏一端,用手指将动脉压在邻近的骨面上止血;也可用无菌纱布直接压于伤口而止血。然后再釆用加压包扎法,或用止血带进行止血。 (1)头顶部出血:头顶部出血时,用拇指压迫同側耳屏前上方颞浅动脉搏动点。 (2)面部出血:面部出血时,用拇指压迫同侧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前方约3厘米处,将面动脉压在下颌骨上。 (3)头面部出血:一侧头面部出血时,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颈总动脉搏动点,并向颈椎方向按压。颈总动脉搏动点不能两侧同时按压,以防大脑

缺血,造成其他损伤。 (4)肩腋部出血: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胸锁乳突肌下端后缘,将锁骨下动脉向内下方压于第一肋骨上。 (5)前臂出血:一手抬商患肢,另一手拇指或其余四指压迫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处,将肱动脉压在肱骨上。 (6)手部出血:患肢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上方2-3厘米内外侧尺,桡动脉搏动处。 (7)大腿以下出血;厠双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上端腹股沟中点稍内下方股动脉搏动处,将股动脉用力压在股骨上。 (8)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部近踝关节处的足背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 3.加压包扎止血法:先用纱布、绷带等做成垫子放在伤口的无菌敷料上,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 4.止血带止血法:常用的止血带有橡皮和布制两种。在紧急情况下可使用绷带,裤带,毛巾等代替。 (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下肢股部的中下1/3处,上臂的中下1/3处,用纱布、毛巾等作为衬垫后再上止血带。用左手离带端10cm处由拇指、食指和中指紧握,使手背向下放在扎止血带部位,右手持带中段绕伤肢一圈,然后压住止血带头端和手指,再绕伤肢一圈,把止血带塞入左手的食指与中指间,左手的食指与中指夹住尾端,抽出手指系成一个活结,将红布条放于右侧上衣袋明显处,写清结扎时间。 (2)使用止血带止血注意事项: ①要严格掌握止血带的使用范围,当四肢大动脉出血用加压包扎不能止血时,才考虑使用止血带。 ②止血带不能直接扎在皮肤上,应用棉花、薄布片加衬

四肢血管损伤急救流程

四肢大血管损伤急救流程 一、.紧急止血:迅速止血,控制损伤部位的血管出血:四肢血管因管径不同, 损伤后发生 出血的程度和休克的发生率也不同。大血管如股动脉、腘动脉损伤后出血迅 速,休克发生率高,故需尽快止血,尽量减少血容量的丢失。对活动性出血部位,在 接诊时应 该:1.立即在血管损伤的近侧,皮肤和组织正常部分的肢体上先垫上衬垫后用 橡 皮止血带止血。2.在肢体的近端损伤,无法扎止血带者,用无菌敷料或干净布类紧填入伤 口内,再加压包扎止血。肢体近端损伤严重或离断,可用血管夹或血管钳夹 住血管的 断端达到止血目的。3.镇静、止痛:伤口剧烈疼痛者可口服去痛片或注射止痛剂。 同时注意:使用止血带后应每小时放松5mi n,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 因患者上止血带后有可能出现烦躁、心悸等止血带反应,争取患者的配合。 二、抗休克防治: 防治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尽快恢复有效的循环血量是救治成功的基础。由 于失血较多,静脉塌陷,难于穿刺故需果断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禁止在损伤肢 体远端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快速输入平衡液或706 代血浆,一般建立2 路液体通 路,一路输生理盐水,一路输代血浆。多能迅速扩充血容量,一般均能使血压回

升。 配血完成后,输入适量全血,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从而留住患者的生命。 三、急诊手术修复损伤血管: 1.锐器伤:有效控制伤口出血同时,全麻下自受伤部位近心端切口,血管夹阻 断动脉近心侧,出血速度减轻后,扩大原受伤伤口,游离血管,血管夹夹闭动脉远端,彻底止血,探查,取出管腔内血栓,肝素盐水冲洗管腔。血管壁创缘整齐者用 7/0 缝线修补。创缘不齐,切除受伤部分血管,行断端吻合。腋、肱动脉 12 针, 股动脉、动脉16 针。 2.钝器伤:受伤动脉已栓塞,尽量用止血带保护,受伤部位切口探查,先不取 出血栓,以免引起大出血,游离受伤两端,血管夹止血后,再取出管腔内血栓,肝素盐水冲洗管腔。切除病损血管。缺损小于2 cm,屈曲相邻关节,无张力下直接缝合。缺损大于2 cm,取对侧大隐静脉桥接吻合。周围软组织挫伤严重患者,注意重建血管床,以保障吻合口不栓塞。皮肤及软组织脱套伤,清创后无张力下闭合伤口,不做进一步处理,减少对血管刺激。 3.骨折以及关节脱位致血管损伤:麻醉后,骨折复位或关节脱位复位,观察远端血 运。如果血运没有改善,高度怀疑有血管损伤。骨折脱位处行简单有效固定。 探查血管,一般动脉损伤多为骨折脱位直接作用于血管所致。有一部分患者血管损 伤严重,需切除部分,处理同钝器损伤方法。 4.合并有神经损伤:断端整齐 或修整后缺损不多,在修复完动脉后,予以吻 合。断端不齐且缺损较多,不能够直接吻合,二期修复。 四、术后处理

骨科常见急救方法归纳学习重点(详细内容)

第一节骨伤科急诊救治常用技术及原则 肢体血管的开放性损伤诊断普通比较容易,在重要血管行经部位有开放性伤口,动脉出血为鲜红色 喷射性、搏动性出血。对于闭合性损伤,则要注意观察以下一些征兆: 1 四肢有无进行性增大的血肿。 2 肢体远端的动脉,如足背动脉、腔后动脉、挠动脉搏动有无减弱或者消失,需两侧作对照。 3 远侧肢体皮肤有无苍白,这是肢体远端血供不足的表现。 4 与对侧肢体对照观察有无皮肤温度 的下降。 5 疼痛,肢体远端血运障碍后,导致缺血、缺氧,使肌肉失去弹性,被动牵拉后引起疼痛。 6 麻木,周围神经及肌肉对缺氧十分敏感,皮肤感觉会很快减退,甚至消失,肌肉麻痹,活动消失。 7 毛细血管充盈度,在肢体缺血后,末梢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会延长,充盈度差。作针刺试验,往往无出 血或者少量出血后即住手。8 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往往动脉搏动不清。 9 在有搏动性血肿时,听诊可有传导性搏动, 听诊有收缩期杂音。(二)急诊室止血方法 1 加压包扎:适应于多处出血点。 2 指压法止血:现场暂时止血,可用指压出血动脉近心端, 以便包扎或者其他措施止血。压迫部位为颞、面、颈部、锁骨下、肱及股动脉等。 3 屈肢法:利用关节极度屈曲、压迫血管止血。 4 止血带 (1)适应证:主要是肢体伤。1)肢体大出血 2)无血手术野下四肢手术3)截肢 4)少数情况下,无助手在场而出血又不能用其他方法制止时或者其他方法失效时。 (2)注意事 项1)包绕于出血处近侧,普通在肢体上部。2)常用于单一骨骼肢体部份。 3)局部皮肤加以衬垫保护,不宜贴皮用。4)松紧合适。 5)记录时间,及时松解,普通不持续使用超过1 — 1.5h ,动脉硬化者不用。 6)除非必要,普通不用。 7)注意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止血带麻痹、缺血性伤害。 5 结扎或者修复血管 (1)结扎:止血钳夹住出血处血管,再予结扎,常用。 (2) 填塞:常用消毒长纱布条填塞在伤口内, 压迫破裂的血管。对普通小血管出血有效,如继发性 出血或者看不到出血部位等。 (3)血管缝合:对大血管出血可采用血管缝合修复,使血流恢复,避免肢体坏死。 (4)冷冻法: 用冰袋放在局部使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目的,可用于小血管止血。 (5)电凝结:用变频电电烙止血,普通在术中应用。二清创术 清创术是对开放性损伤的污染创口进行处理,以使其转变为接近无菌的清洁创口。 (一)清创的原则和时机 彻底清创是治疗开放性骨折的关键步骤。清创并不能彻底清除己侵入的细菌,但却彻底可能相当彻 底地清除有利于细菌生存和繁殖的条件。因此,彻底清创是防止感染的最根本的手段。 任何开放性损伤,均应争取及早进行清创手术。通常伤后 6 —8h 以内,污染伤口的细菌尚未侵入深部 组织,是清创术的黄金时间。对于污染不太严重的创口,基本可以做到彻底清创。即使超过 6 —8h, 在24 h 以内,感染尚未确立,在使用有效抗生素的情况下进行清创术也是有益的。而超过24 h 的污

车祸现场对伤者急救的方法和步骤

车祸现场对伤者急救的方法和步骤 车祸现场对伤者急救的方法和步骤一:止血 止血是现场急救者首先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在这里首先来了解一下各类血管的出血特征。 1毛细血管出血 这种情况下出血缓慢,出血量少。如擦破伤,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地止血。 2.动脉出血 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流猛急,呈喷射状。 3.静脉出血 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动脉出血或静脉出血经过止血处理后,尽快送医院进行治疗。 根据伤者的出血状况判断出血情况后,就要根据情况采取具体的止血方法,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伤部上端用力将动脉压瘪于骨骼上,阻断血液通过,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仅限于身体较表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包括以下几种 1.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

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达到止血的目的。 2.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沟(大腿根部)中点偏内,动脉跳动处,用两手拇指重迭压迫股动脉于股骨上,制止出血。 3.头部压迫止血法 压迫耳前的颈浅动脉,适用于头顶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时,压迫下颌骨角前下凹内的颌动脉。头面部较大的出血时,压迫颈部气管两侧的颈动脉,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 4.手部压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手指出血时,压迫出血手指的两侧指动脉。 5.足部压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时,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方法二:加垫屈肢止血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是适用于四肢非骨折性创伤的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措施。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于肘窝或国窝内放纱布、棉花、毛巾作垫,屈曲关节,用绷带将肢体紧紧地缚于屈曲的位置。 方法三: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

多发伤急救

多发伤的急救 一、多发伤的概念 多发伤定义:是指单一致伤因素造成的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如交通车辆撞击伤、高空坠落伤;单一解剖部位的多处损伤不应使用“多发伤”一词,必须冠以解剖部位命名,如“腹部多脏器伤”、“多发骨关节损伤”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致伤因素如热压伤、烧冲伤、放冲伤、爆炸伤也常常造成多部位多脏器损伤,但从概念上归属于复合伤的范畴; 二、院前急救 1、快速伤情评价与分类 按损伤程度分类: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迅速将伤员分为以下五类: 或作气管切开术; ②除去止血带,未停止的活动性出血,根据情况用纱布填塞、止血钳钳夹或结扎血管; ③有进行性意识障碍的颅脑穿透伤,用咬骨钳扩大颅骨孔排血,消除血肿压迫;记录伤员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情况; ④对开放性气胸伤员补作密封包扎,张力性气胸伤员穿刺排气或作闭式引流,大量血胸或心包积血的伤员穿刺排血,或作闭式引流;浮动胸壁的伤员包扎固定,纵隔气肿的伤员切开排气等; ⑤对膀胱胀满不能自行排尿的伤员,脊髓伤员导尿,尿道伤员作耻骨上膀胱穿刺术排尿;

⑥包扎、固定良好的四肢伤员,不必检查伤口,但要让伤员活动四股或翻身,以发现有无漏诊的骨折;手压骨盆环检查有无骨盆骨折;检查股端的温度、颜色、脉搏,发现血管伤固定不当时,换用定型夹板固定;敷料脱落和被血浸透者,要补充包扎; 2.3迅速向有条件的医院转送:①一般现场急救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必须分秒必争;②在有大批量伤员的交通事故现场,如需要立即求援,应联系并动员充足的急救人员赶赴现场;③同时优先处理有呼吸道阻塞、大出血、张力性或开放性气胸的伤员;④然后按先重后轻的顺序统一指挥后送;⑤在转送途中,急救人员应先向有关医院通过120电话报告伤情及伤员人数,尤其是紧急伤员的情况,并随时报告伤情变化及初步诊断与已作过的处理等,以便为医院安排抢救做好充分准备;⑥必须注意,如现场在城市主城区,伤员要转运到离事故现场最近而又有 ; F 呼 心 ; , 泌尿系损伤情况;二期诊治是紧接着前两个救治阶段后,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估,包括AMPLE病史和CRASHPLAN体格检查;病史有过敏史Allergies、用药史Medications、既往史Pastillnesses,最后进食情况Last mea1;以及受伤当时情Events;受伤当时情况包括受伤时间、受伤机理受伤部位、伤后急救及病情演变的了解,这样有助于全面诊治;按照CRASHPLAN顺序检查,可避免在初期诊治中的漏诊,其几乎包含了全面各重要脏器的检查;在此阶段可作一些基本的检查,如X线、B超,尽量在抢救室床旁进行,有的医院已有床旁CT,在抢救室完成必需的影像室检查;在此阶段也可完成一些诊断性操作,如腹腔穿刺或灌洗,通过全面检查,使病人获得确定性治疗;在病人获得确切治疗,病情基本平稳后,再进行后期的评估,以进一步减少漏诊;一般来说,严重多发伤病人在急诊室可

急救止血规程

急救止血 、[适应症] 、周围血管创伤性出血。 、某些特殊部位创伤或病理性血管破裂出血。如肝破裂、食管静脉破裂等。减 少手术区域内的出血。 、[禁忌症] 、需要施行断肢(指)再植者不用止血带。 、特殊感染不用止血带,如气性坏疽截肢。 、凡有动脉硬化症、糖尿病、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止血带。 、[准备工作] 、急救包、纱布带、纱布、三角巾、四头带或绷带。 、橡皮管、弹性橡皮带,空气止血带、休克裤等。 、气囊导尿管、三腔二囊管、注射器。 、生理盐水及必要的止血药。如凝血酶、去甲肾上腺素等。 、[操作方法] 、手压止血法: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出血区域近侧动脉干,暂时性控制出 血。压 迫点应在易于找到的动脉径路上,压向骨骼方能有效。例如,头、颈 部出血,常可指压颈动脉、颌动脉、椎动脉;上肢出血,常可指压锁骨下动 脉,肱动脉,肘动脉、尺桡动脉;下肢出血,常可指压股动脉、动脉、胫 动脉。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厚敷料覆盖伤后,外加绷带缠绕,略施压力,以能适 度控制出血而不影响伤部血运为度,四肢的小动脉或静脉出血,头皮下出血 多数患者均可获得止血的目的。 、强屈关节止血法 前臂和小腿动脉出血有能制止时,如无合并骨折或脱位时, 立即强屈肘关节或膝关节,并用绷带固定,即可控制出血,以利迅速转送医 院。 、填塞止血法:广泛而深层软组织创伤,腹股沟或液窝等部位活动性出血经及 内脏实质性脏器破裂。如肝粉碎性破裂出血在。可用无菌纱布或子宫垫填塞伤,外加包所固定。在作好彻底止血的准备之前,不得将填入的纱布抽出 以免发生大出血措手不及。 一 1 2 1 2 3 三 1 2 3 4 四 1 2 3 4

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

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 1.止血法 1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感觉,从而止血、止痛、减轻局部肿胀。常用于闭合性组织损伤。 2抬高伤肢法:抬高伤肢,可使伤肢血压降低,血流量减少,以达到减少出血作用。 3压迫法:可以用手指直接敷上消毒纱巾压出血部位,或用指腹压出血动脉近心端搏 动的血管处,如能压在相应的骨头上更好,以阻断血液,达到止血目的。 2.急救包扎法 1绷带包扎法:要根据包扎部位的形态特点,采用不同的包扎方法。 2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应用方便,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包扎。 3.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使患者仰卧、头部后仰、托起下颌、捏住患者鼻孔,压住食道管,防止空气吹入胃中,急救者深吸一口气,两口相对,将大口气吹入患者口中,吹气后 将捏住鼻子的手放开,如此反复进行。吹气频率每分钟约16-18次,直到患者自主恢复呼 吸为止。 2胸外心脏按压 使伤者仰卧,急救者两手上下重叠,将掌根置于患者的胸骨中、下三分之一处,借助 于体重和肩臂力量,均匀而有节奏地向下施压,将胸壁下压3-4cm,然后迅速地将手松开,胸壁自然弹回,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以60-80次的节律进行,直到恢复心脏跳动为止。 运动受伤包扎注意事项 1.包扎时,受力必须均匀,不能包得太紧,太紧会妨碍血液循环,造成肌肉组织坏死。太松容易脱落,达不到包扎的作用。 2.四肢小伤口出血,须用绷带加压包扎止血时,必须将远端肢体都用绷带缠起,以免 血液回流不通发生肿胀。并露出手指或脚趾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是否畅通。 3.绷带包扎时应从远离心脏的部位缠绕到离心脏近的部位,开始和结束时必须环形包 扎固定,绷带圈与圈之间重叠宽度在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为宜。

创伤急救的流程

创伤急救的流程 (1)初步判断病情:确定给予何种程度的抢救支持。 (2)呼吸通路的阶梯化管理:建立可靠的呼吸通路和支持,确保动脉血SaO2﹥90%。 (3)以中心静脉插管为主的循环通路建立:建立至少一条中心静脉通路(单腔或双腔导管),必要时建立两条中心静脉导管通路,并备用另外一条或二条静脉(套管针)通路。休克患者先快速补液,继以输血,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4)系统查体和检查:按CRASHPLAN进行系统查体,评估患者的危重程度。对相应的部位进行X线、CT、B超等检查,以得到影像学证据并完善诊断。 (5)以改良氧利用率监测指导全身管理。 (6)确定性救治手术:对于内脏损伤患者进行修复和止血以确保救命的目标手术。 初步迅速判断病情 以经验判断:经验是临床成功的积累,尽管现在已进入循证医学时代,单就个体而言,丰富的创伤抢救经验是决定抢救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创伤评分:尽管创伤评分系统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在大范围统计结果已表明在判断病情及预后方面的准确性还没有被其他方法所代替。TS(创伤评分):总分为16分,14~16分有96%的生存率;

﹤12分为重伤员;4~13分为救治效果显著;﹥7分存活率为95%;﹤5分则死亡率﹥95%;5~7分难判定。ICRMAS总分为10分,其值小于或等于8分为重伤标准。ISS(创伤严重度评分):中度﹤13,一般无生命危险。重度: 13~25,一般伤势严重,危及生命,多发生严重并发症,治愈后可能遗留残疾。极重度:﹥25,患者死亡率高。 应用流程:由症及伤是急救工作的思维方式,可在抢救中提高判断的正确性。初步判断是在经验、评分、流程等基础上的判断。对于一个严重的多发伤患者要想在抢救前把诊断搞清楚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决定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抢救者的经验,探查术是危重创伤可靠、有效的方法。 呼吸道的建立和管理原则 阶梯原则:是指急诊各类紧急抢救患者在呼吸通道的建立是由独立的阶梯所组成,按一定的顺序,各阶梯相互联系,迅速展开和完成。在具体临床应用中不能机械照搬原则,而应紧随着阶梯化思路,把握住关键性的首选措施。 迅速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和液体复苏:对于创伤患者,建立以中心静脉压为主的数条大静脉通路,确保液体的迅速输入,要求快速、简便、可靠、有效。对于静脉的使用,第一为快速补液和(或)监测中心静脉压;第二为快速补液或胶体液;第三为补液和用碱性药或针对脑水肿的脱水药等;第四为血管活性物质药物。在有穿刺置管的条件下,静脉切开已经不作为首选。

创伤急救知识资料

创伤急救知识 一、“三先三后”的原则 1.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2.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3.对窒息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进人工呼吸或心脏复苏后再搬运。 二、止血方法(掌握三种) 发现伤员大出血要根据出血的位置,立即进行止血,如果血液呈鲜红色喷射而出则是动脉出血;如果血液是暗红色缓慢流出则是静脉出血。 指压动脉止血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方法为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阻断血液流通。 直接压迫止血法:适用于较小伤口的出血,。用无菌纱布直接压迫伤口处,压迫约10min。 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各种伤口,是一种比较可靠的非手术止血法。先用无菌纱布覆盖压迫伤口,再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包扎,包扎范围应该比伤口稍大,并将肢体抬高。也可在肢体的弯曲处加垫,然后用绷带缠好。 填塞止血法:适用于颈部和臀部较大而深的伤口。先用镊子夹住无菌纱布塞入伤口内,如一块纱布止不住出血,可再加纱布,最后用绷带或三角巾绕颈部至对侧臂根部包扎固定。 止血带止血法:用加压包扎止血不能奏效的四肢大血管出血应用

及时采用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有橡皮止血带(橡皮条和橡皮带)、气性止血带(如血压计袖带)和布制止血带。其操作方法各不相同。 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3处,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下1/3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处,因该处神经贴近肱骨,易被损伤。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 三、包扎方法(掌握三种) 1、绷带包扎 环形包扎法 螺旋形包扎法

螺旋反折包扎法 8字肘、膝关节绷带包扎:先用绷带的一端在伤口的敷料上环绕两圈,然后斜向经过关节,绕肢体半圈再斜向经过关节,绕向原开始点相对应处,再绕半圈回到原处。这些反复缠绕,每缠绕一圈覆盖前圈的1/3~1/2,直到完全覆盖伤口。 2、三角巾包扎法 头部包扎 (1)三角巾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顶部外伤。先在伤口上覆盖无菌纱布(所有的伤口包扎前均先覆盖无菌纱布,以下不再重复),把三角巾底边的正中放在伤员眉间上部,顶角经头顶拉到枕部,将底边经耳上向后拉紧压住顶角,然后抓住两个底角在枕部交叉反回到额部中央打结。

创伤急救方法

创伤急救方法

创伤急救方法 一、出血和止血 人体血量大约占体重的8%,如体重50kg,则约有4000mL血液。急性出血,血液流失超过全身血量的1/4~1/3,就有生命危险。因此,争取时间进行止血,对挽救伤员的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称为内出血。急性创伤性大量出血是伤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迅速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 1、各种出血的特点 根据出血的血管种类,出血可分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3种。 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呈喷射状,危险性大。 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慢,呈持续性。 3)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从伤口渗出,常可自动凝固而止血,危险性较小。 以上三类出血,都可能是外出血或内出血。特别值得警惕的是内出血。因血液出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不易及时发现。如果受伤后无外出血,但伤员出现急性贫血现象,如头晕、无力、口干、面色苍白、呼吸浅快、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等表现,就有内出血的可能,应立即将伤员送往就近的医院进行抢救。 2、止血方法

外出血的止血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指压止血法 根据动脉分布情况临时用手指、手掌或拳头把出血动脉的近心端压在血管深面的骨面上,使血液的来源被阻断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再选择其它止血方法。不同的出血部位,压迫的方法不同。(1)面部出血压迫颌外动脉。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颌角前约半寸的凹陷内,将颌外动脉压于下颌骨上,有时需要双侧同时压迫才 能止血。 (2)头部出血压迫颞动脉。方法是用拇指在耳前正对下颌关节处用力压迫。 (3)头、颈部出血压迫颈总动脉。常在头、颈部大出血而采取其它止血方法无效时使用。方法是在气近外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将伤侧颈总动脉压于第五颈椎上。但禁止双侧同时压迫。(4)上肢(前臂或上臂)出血a、压迫锁骨下动脉。方法是用拇指在锁骨凹摸到动脉跳动处,其余四指放在伤员颈后,以拇指向 下内方压第一肌骨;b、压迫肱动脉。方法是从伤员后面,用四 指压迫上臂内侧动脉血管。 (5)下肢出血压迫股动脉。方法是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用大拇指放在压点上用力向后压,另一手大拇指叠在上面以增加压力。2)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小动脉、静肪及毛细血管出血。在出血伤口上覆盖几层消毒纱布或较干净的手帕、毛巾、布类类,然后用三角由或绷带加压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