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企业产品质量与过程控制

企业产品质量与过程控制

企业产品质量与过程控制
企业产品质量与过程控制

产品质量与过程控制

一、过程与过程方法

1. 过程的定义

按照ISO9000标准定义,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出。企业为了增值通常对过程进行策划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

图1 ISO9001:2008 过程模式

图1所反映的是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这种模式反映了在规定输入要求时,顾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顾客满意的监视要求和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信息进行评价。

这里称之为“PDCA”的方法可适用于所有的过程。PDCA模式可简述如下:P——策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过程;D——实施:实施过程;

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

结果;

A——改进: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每个过程都有三个重要的角色:顾客、操作者和供方。一个人相对于不同的过程,角色也会转变。例如某个人接受关于某项任务的文件时,是文件提供者(供方)的顾客,执行任务时这个人是操作者,当工作完成,将输出交付给顾客时,这个人

图2 过程的示意

衡量过程质量有三个主要的尺度,即效果、效率和适应性。所谓效果,是指过程输出满足顾客需求或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对应的是过程的有效性;所谓效率,是指过程得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适应性则是指随着时间的流逝,过程面对各种变化仍能保持效果和效率的程度。

过程应该是增值的,一个过程若对顾客或组织没有任何价值,这个过程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2、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作为ISO9000八大管理原则的第四大原则,“将活动和相关的资

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预期的结果。”任何活动都是通过“过程”实现的,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组织可采用过程方法去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对过程和过程之间的联系、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系统的策划、连续的控制和持续的改进。过程管理可按计划、实施、测量和改进四个步骤,即遵循PDCA循环进行。必要时,还可进行业务流程再造(BPR),对现有过程进行大的变革,使过程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适应性更强,以保持有竞争力的绩效水平。

有一线的工厂管理者发表了对“过程方法”的认知:

认知1:我感觉过程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思考方式,或者说是做事的方式。首先,过程方式强调过程的输入、输出。通过业务过程的识别,会更清晰地了解业务之间的相互作用,知道哪些输出与哪些输入有关联。这样分析容易将业务内容和工作职责分清;其次,既然是过程方法,就要强调对过程的监控,规定某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设备等),这有利于对资源的优化和控制,提高过程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强调过程方法,不是忽略结果,过程控制得好,过程的变异被控制在预期范围内,期望的结果就会稳定。组织强调过程指标/目标,实际上已经指出了识别过程时,必须考虑过程的衡量指标是什么?通过指标反馈来改进过程,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所有这些,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满足顾客需要,达成企业盈利的目的。过程方法还指出了我们在以往实践中的一些误区,以前我们建立系统时,关注的是文件之间的接口,是各个部门扯皮的重点,总是扯不清楚,还有就是职责的分配,谁也是说不清楚,而且一旦确定了,其他部门和个人都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导入过程方法以后,就非常清楚自己的过程状况了。

认知2:我认为过程模式本身是非常好的系统管理模式,为组织系统的策划、实施、监控、改进提供了可视化的方法,为实现精益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们今天很多管理者认为其没有实际应用意义,并不能归罪于过程模式本身的有效性,而应该反省我们对过程模式的认识程度与关注程度。很好的管理概念在应用中容易被异化、被表面化。

认知3:其实过程方法,就是一种全方位看待事情的方法,理清事件之间的联系,进行系统的思考。当你把过程划分的过细,则你无法看见整个完整的系统。用一句俗语来说,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人们思考问题的一种科学的方法。

3、乌龟图模型

乌龟图是针对组织中识别出的每个过程进行分析、展开。乌龟图的四个爪子分别代表人,资源、方法和指标,乌龟头代表输出,乌龟的肚子代表识别的过程,这七个代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乌龟图,既形象又生动,既简单又明白。

乌龟图的制作关键是要抓住以下六个问题,这六个问题是:

①要求是什么(输入)?

②将要交付的是什么(输出)?

③通过什么方式(设备、设施、装置)?

④由谁进行(培训、知识、技能)?

⑤多少(关键测量)?

⑥如何做(指导书、程序、方法)?

问题③---⑥着重于考虑每一个过程的内在风险。管理者使用这六个问题的开发来降低其组织特有的过程风险。这些措施可以促使组织建立必要的支持过程,使用适当的设备,提供合适的培训,建立有效的测量体系。

二、产品与质量

1、产品的定义

产品即过程的结果。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过程”也就是产出“产品”的活动。“产品”这一常用词汇在这里被赋予了更为广泛的含义,任何活动或过程的结果均可以被称为产品。产品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还可以是两者的结合。产品可以是预期的(如提供给顾客),也可以是非预期的(如污染或不愿有的后果)。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产品分成了四个大类: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务。

2、质量的定义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的定义,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人们对质量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例如质量概念中质量所描述的对象,早期仅是局限于产品,以后逐渐延伸到了服务,现地已经扩展到了过程、活动、人、组织以及以上的组合了。

一种颇有影响的观点认为,质量意味着符合规范或要求。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比是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质量并不意味着好、卓越、优秀等。谈论质量只有相对于特定的规范或要求才是有意义的。合乎规范意味着具有了质量,不合乎规范自然就是缺乏质量。这种“合格即质量”的认识对于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显然很实用,但是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仅仅强调规范、强调合格,难免会忽略顾客的需要、忽略企业存在的真正目的和使命,从而犯下本末倒置的错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这种错误往往是致命的。

质量管理专家朱兰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适用性”的观点。“适用性”就是产品使用过程中成功地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顾客很少知道“规范”是什么,对他们而言,质量意味着产品在交货时和使用中的适用性。适用性的观点对于重视顾客、明确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和使命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对于质量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入和广泛。朱兰提出了“大质量”的概念,相应地,只针对产品和服务而言的狭义质量概念被称为“小质量”观。

“大质量”观与“小质量”观的对比

3、“宝钢标准+α”的概念

(1)宝钢标准

“宝钢标准”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概念。广义的宝钢标准是指宝钢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的规定和标准,包括:实物方面的“硬”标准,如产品出厂标准、设备状态标准、原材料入厂标准等;管理方面的“软”标准,如规定公司整体管理运作的管理手册、管理文件、管理标准、规程体系文件等。

狭义的宝钢标准仅指宝钢钢铁产品企业标准,即宝钢股份企业标准Q/BQB。它是宝钢根据国际同类钢铁产品标准,结合宝钢生产实际制定的钢铁产品的通用销售标准。

(2) 宝钢标准+α

由于宝钢的企业标准是宝钢钢铁产品的通用销售标准,而宝钢钢铁产品的用户其需求在绝大部分要求相同的情况下,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宝钢本着用户的标准就是宝钢标准的理念,提出了标准+α的方法来满足不同用户要求。就是与用户在签订合同时,以宝钢的产品企业标准Q/BQB为基础,与用户签订补充协议的做法来满足用户个性化要求,满足用户的特殊需要。

4、质量管理的新趋势

ISO9000标准中把质量管理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这些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

设定质量目标

辨识顾客是谁

确定顾客的需要

开发应对顾客需要的产品特征

开发能够生产这种产品特征的过程

建立过程控制措施,将计划转入实施阶段

评价实际绩效

将实际绩效与质

量目标对比

对差异采取措施

提出改进的必要性

做好改进的基础工作

确定改进项目

建立项目小组

为小组提供资源、培

训和激励,以便:

诊断原因

设想纠正措施

建立控制措施以巩固成果

浅谈如何加强产品的过程质量控制

浅谈如何加强产品的过程质量控制 浅谈如何加强产品的过程质量控制 摘要: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靠生产后的质量把关,工业生产的全过程都需全面质量管理控制,对生产过程环节质量控制成为控制产品质量的关键,本文详细介绍了加强产品过程控制的五个措施,以达到更好控制过程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产品质量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措施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对于当今,市场的竞争已转化为产品质量的竞争,而过程控制是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因此要提升产品质量,必须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工业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工业生产的全过程是指从市场调查开始,经过产品开发设计,产品工艺准备,原材料采购,生产组织、控制、检验、包装入库到销售、服务等一系列过程。在质量管理上,要对这个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以全面质量为中心,要求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控制工作质量,每一位生产者都积极参与到质量管理中。 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任务,就是实现符合性质量,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标准。生产环节中有诸多要素,环环相扣,为使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处于最佳的结合状态,按照产品生产工艺要求组成一个彼此联系的、密切协作的、有序的、效率高的完整体系。为达到这一控制目标,在产品过程质量控制上,从以检验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实行预防与把关相结合的过程控制。 二、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培训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人人都应是监控人员,这就对员工的素质和积极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尤其是企业领导应努力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员工“人人是人才”的思想,为每个人创造、展示自我提供机会,使员工们认识到在生产过程中,自己就是企业的主人。

外协件的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编写

1.0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外协加工产品质量控制的程序。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外协加工零件、产品的质量控制。 3.0职责: 3.1研发部负责外协产品开发、技术支持和保障。 3.2采购部负责按生产计划进行配料并及时反映用料情况,客户信息计划并跟踪计划的执行情况。 3.3生产部负责加工的全过程的产品有效进行,同时督促、反馈生产计划实施情况,对外协承制单位质量保证能力的考察、认定,外协件加工过程质量控制和特殊问题的处理;外协件的验收、并对外协件的技术和质量要求负责等外协项目过程处理。 4.0程序 4.1过程控制 4.1.1计划的来源 外协加工单位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本所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原材料牌号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加工件要严格检验。对特殊工种和典型工艺我所责任工程师与质检人员需进行现场监督 4.1.2计划的制定和传递 外协承制单位在关键件、重要件加工前,拟制加工方案,由质管办会同设计、工艺等有关人员对加工方案进行评审后方能生产。 外协承制单位在关键件、重要件加工过程中必须认真填写"关键件、重要件加工记录卡",并经我所质检人员认可,交本所质管办存档。 外协承制单位在加工过程中出现设计文件更改和器材代用,必须有更改文件并经我所设计人员和课题组负责人签字认可。如有重大改动须经工程指挥部总工艺师批准

外协承制单位在加工过程出现不合格品,其责任由外协承制单位负责,不合格品的管理按QA/PF-DC文件规定执行。 4.2生产计划的落实 4.2.1生产计划的实施过程 4.2.1.1生产部根据计划采购部所发出的相应的生产计划通知单安排排班计划、人员组织、物流安排、场地安排、检查安排等,并制定《生产日报表》反映生产进度。 4.2.1.2物资部依据生产部开出的《领料单》配料和发料,生产部开出的《领料 单》必须以计划采购部的相应的生产计划通知单和《制令单》为依据。 4.2.1.3品质部按照产品标准、检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品质检验和品质验收,对不合格产品填写《品质异常联络单》反馈给相关部门,方便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4.2.1.4产品经品质部检验合格后,由生产部负责办理入库手续,填写《缴库单》, 物资部负责产品数量验收、入库,并反馈计划采购部。 4.2.2生产计划的跟进与反馈 4.2.2.1计划采购部开出相应的生产计划通知单和《制令单》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发放至各相关部门,并由计划采购部存档。 4.2.2.2生产领料时如有欠料状况,物资部必须将相应欠料情况以第一时间反馈给计划采购部;如物料不能按时供应,计划采购部需对计划作相应的调整或安排,修改后的生产计划通知单按照原制定程序进行确认和分发、落实。修改后的生产计划通知单与原生产计划通知单以版本号进行区别。 4.2.2.3生产部各车间根据计划安排生产,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填写《生产日报表》,反馈至计划采购部;对异常情况和问题及时提出,由计划采购部和相关人员对问题统一协调,确保生产计划的如期完成。 4.2.2.4如生产计划无法如期完成,生产部通过《工作联络单》,至少在计划出货前一周将信息反馈给计划采购部,由计划采购部将信息反馈给客户部,由客户部与顾客协商处理。

强化生产过程控制 确保产品质量提高.

强化生产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提高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 提要: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确立“以人为本,以质取胜,走质量效益型的道路”的质量方针。通过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目前已有62种产品销往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99年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利润4.46亿元。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始建于1933年,年加工原油能力15万吨。解放后经过不断技术改造和扩建,现已发展成为年加工710万吨原油的国家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1996年在全国500家大企业销售收入排序列48位,利税总额居59位,90年获得首批国家一级企业称号,曾二次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1999年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利润4.46亿元。 公司确立了“优质低耗创水平,产品畅销五大洲”的经营战略以及“以人为本,以质取胜,走质量效益型的道路”的质量方针。坚持不懈地进行以提高产品质量为龙头的技术改造,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实现了突破性的飞跃。目前已有62种产品销往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出口数量、品种、创汇额均属同行业之首,使企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产品出口基地。

石化企业的生产连续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工艺复杂。从原油进厂到产品出厂,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在密闭的装置、容器中完成,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产品质量。为此,我们把探索过程动态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内涵做为过程控制的重点。 一、严把原料进厂质量关 为了把住进厂原材料关,在采购中坚持在合格分承包方名单中采购。对新增的分承包方,由技术发展处、物资供销公司、质量检验中心、生产运行处共同组成调查小组,就其生产能力、原材料来源、技术标准、工艺过程、产品检验、质量管理、用户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最后确定是否为合格分承包方。到目前为止,已对60个合格分承包方建立了档案资料。还对合格分承包方实行动态管理,对于质量不合格不稳定的分承包方随时剔除。真正做到不合格原料不投用。 对原油质量进行质量跟踪,坚持对进厂的原油进行定期分析。大庆原油是比较理想的生产润滑油原料,而进口油在某些特性上对生产高质量的润滑油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生产润滑油时坚持两种原油和产品分装分放,这样从龙头开始就保证了产品质量。 二、严控生产过程的主要工艺参数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一、目的 通过对质量检验部门基本责权范围的规定,明确质量检验部门负责人及检验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和工作程序,规范部门管理,严格把好采购、制造过程质量关,确保出厂的每件/台产品都达到合格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①质量检验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管理;②采购进厂的原材料、外购件、配套件、外协件的质量控制;③仓库管理人员在收、发货时质量控制;④定型产品的图纸、明细及工艺的质量控制;⑤产品 在生产加工装配和调试的质量控制;○6产品出厂检验的质量控制;○7安装或指导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 产品的设计、结构优化质量考核另行规定。 贴牌产品的质量纳入采购质量控制。 用户退回改用产品及零件质量的检验程序比照本办法相关条款执行。 三、职责 1、检验员在产品检验过程中必须遵守“三按、四知、五不准”原则,“三按”即:按图纸、按工艺和按质量标准;“四会”即:会识图、会分析废品原因、会使用保养工量夹具、会正确评定产品质量;“五不准”

即:不合格的原料不准投入、不合格的毛坯不准加工、不合格的零件不准装配、不合格的产品(成品)不准出厂、不合格的产品(成品)不准计算产值产量。 2、检验员要熟悉产品的主要性能和特点、技术标准,了解零件加工的工艺流程,重点加强对关键零件的形位公差及部件、组件、整机的装配质量检查,督促加工人员使用工装夹具,全面掌握产品的质量要求和岗位中所使用的技术资料。 3、合理维护、正确使用通用计量器具,以及专用验具、夹具、试验仪器或装置。预防检验器具在检验过程中发生锈蚀、碰伤、形变等现象。 4、为确保检验人员的正常检验工作,检验员原则上不被抽调到供方进行质量检验,或被安排到厂外处理其它业务。如有特殊情况需抽调检验员到厂外处理其它业务,须经质量部经理批准并做好人员调配工作,此时段出现的质量差错应由接替人员负责。 5、上道工序的零件在工序转移前须经检验员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的车间,同时提供详细的调度单(包括图号、数量等)。下道工序的车间有权退回无检验合格标识和详细调度单的零件,若接收了不合格或没有调度单的零件,则由接收的车间承担不合格零件的质量责任。 6、检查过程中检验员应按规定填写检验记录等质量证明凭据,做好检验标识。各部门负责人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检验员无权对不合格品提出降级意见,均由产生不合格品的车间(部门)提出处置申

产品质量控制流程图 (全图)

流程说明: 1.采购员在新增或变更供应商时,须执行《供应商质量审计管理规程》SMP-HR-0403,《变更控制程序》SMP-HR-0415,只有车间试用合格后才能评为合格供应商; 2.采购员在采购原辅料时,须执行《物料采购管理规程》SMP-HR-0309;各部门、车间、科室申报采购计划均执行本规程,采购员填写《物料采购台帐》; 3.原材料验收执行《物料验收管理规程》SMP-HR-0310,不合格原材料按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SMP-HR-0418执行(包括特采申请和审批),库管及时更新台帐、货位卡,做到帐卡物一致; 4.原材料只有经过QA开具《原材料放行单》后才能入库。入库前固体桶装液体可卸至待检区,槽车液体必须放行后才能卸车; 5.物料保管参照仓库五距要求及市场部仓库管理相关程序执行; 6.车间领料每批须验看《原材料放行单》,底物和部分主要原料还要有质量部的质检报告单; 7.换产品时,不用的零头(余料)须退库。退库程序参照《车间结退料管理规程》SMP-HR-0212; 8.在库物料检查异常时,须反馈给质量部; 9.生产部应制订制程物料内控标准,化验室对制程物料检验出具报告单,工序间交料须达到内控标准,下工序有权拒接不达标的上工序物料; 10.制程物料检验超标时,车间负责人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写出纠正预防报告交质量部审核; 11.产成品只有取得检验合格报告单后才能申请入库,只有得到生产部、质量管理部放行审批通过后,仓库才能接收;

12.产品出库时,须质量部和公司领导审批通过才能放行; 13.销售应制订运输管理规程; 14.销售应填写销售台账,并跟踪客户使用情况,及时向质量部反馈客诉。

产品质量过程控制及检验方法

产品质量过程控制及检验方法 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性能,因而在设备的整个制造过程中,我方将按照以下检验方案对整个制造过程进行过程控制,具体方案如下: (1)过程控制和检验 ①采购部根据技术部提出的设备材料采购清单采购,主要零部件及材料均向合格供应商采购。外购部件均选用著名品牌产品。 ②所有原材料进货时均要求提供材质报告。 ③所有外购件进货时均要求提供质量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所有材料进厂后,由仓库负责人召集质检部、技术部及车间质检员对材料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验收不合格办理退货手续。 ④设备制造严格按图纸和相关的工艺进行,由车间质检部质检员及技术部现场指导员进行监造。 ⑤设备制造过程中各零部件均进行首检,自检,检验合格的投入生产,制造后的单件均由过程检验进行逐个检验,制造质量凡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一律进行返修或由技术部负责人批准后作报废处理。 ⑥设备制造工艺流程中规定的质量控制点,由车间负责人填写控制点报审表,由质检部召集技术部及相关人员进行点检,并形成控制点质量检验意见,报项目经理审批处理。 ⑦设备整机制造完成后,由质检部召集技术部、车间相关人员进行出厂前的预组装及空载试运转及渗漏试验,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 ⑧设备的生产过程各工序严格按规定的表格填写详细的检验数据。 ⑨出厂前对设备进行预组装。设备的空载运行,主要进行设备在没施加负载状态下进行的整体试压及运行。以上检验由质检部门及技术人员一起组合并验收,并记录检验报告。上述设备组装和空载运行调试合格后方可出厂。 (2)中间检验 甲方在制造过程中随时派人去制造厂进行中间阶段的考查、抽检、监查进度,我方将在货物具备出厂条件后,提前10天书面通知招标方派人员去制造厂进行预验收,预验收项目包括: ①产品外观检查; ②技术性能检查; ③系统调试检查; ④施工过程文件资料。 (3)出厂检验 在净化装置制造完毕后二周内,乙方通知甲方到制造现场进行出厂验收。在甲方检验人员到达 乙方制造厂后,乙方向甲方检验人员提供检验必要的资料(含图纸)二份,检验完成后由乙方向甲方提 供检验记录,一式二份。 N26487 6777 杷[26125 660D 昍?32376 7E78 繸i 对甲方提出的整改项目,乙方应在一周内整改完成。并书面通知甲方确认整改项目。出厂验收合格后方可发货。在设备发货前我方将提供设备的检验报告。

21产品实现过程控制程序

产品生产实现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生产过程实施管理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使顾客满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认证范围内的产品生产过程控制。 3 职责 3.1 生产部 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对本程序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指导。负责公司产品生产管理的全面协调工作。负责本程序中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负责对公司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指导。负责公司生产车间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生产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的监督、检查、指导、协调工作。负责下达年度生产计划、编制生产统计报表,随时了解和掌握生产进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和通报有关部门。 3.2 生产车间 负责执行生产过程管理,并结合生产特点,编制生产工艺设计、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实施;负责生产过程管理的具体实施;认真填写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环保的监督、检查、指导。 3.3 研究所、物流部、仓储部、质量部 研究所提供产品实现所需的技术支持;物流部负责采购生产原材料等;仓储部负责保管原材料、成品等;质量部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并对购进材料,产成品进行检验。 4 工作程序 4.1 生产过程管理流程图(见下页) 4.2 生产准备 4.2.1 研究所组织技术部门及有关业务人员根据合同设计文件进行图纸设计,设计绘制出技术图纸,列出合同工程的材料表。为生产组织设计提供依据。

生产过程管理流程图 4.2.2材料表交物流部、仓储部、质量部、生产车间各一份,仓储部对材料表进行再确认。所有图纸的发放、传递和保存依照《文件控制程序》进行实施。 4.2.3 对一般工程由生产部总监批准实施;对工期紧、技术含量高、生产难度大、被公司列为重难点工程的合同,报分管副总批准后,根据批准意见组织生产。 4.2.4 生产车间要根据工程特点和需要编制作业指导书,配备必需的生产规范、生产工艺图纸等技术性文件和管理办法。 4.2.5 按生产设计要求,执行《设备管理办法》,使生产设备始终保持完好状态。生产工具的使用执行《工具管理规定》。执行《模具管理办法》,保证模具的精度,满足生产需要。 4.2.6 物流部依照《采购控制程序》的规定组织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采购。 4.2.7 材料检验 4.2.7.1 质量部检验人员应对所有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进行进货检

产品质量控制与检验流程

江苏永昇空调有限公司 产品质量控制与检验流程为加强产品在采购、生产制造、调试试验、包装出厂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质量、降低质量损失,特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的控制和检验流程进行统一化与程序化。 所有检验必须依据《产品检验调试规范》、《工艺文件》、标准、图纸、设备明细表、合同要求等。 一、外购、外协产品质量控制与检验 1、外购、外协产品进司后堆放在待检区或指定区域,由经办人员对其数量、规格型号、外观质量、附件资料等进行自行检查、核对; 2、外购、外协产品经办人检查核对无误后填写送检单,要求准确、详细,涉及到专用物资应备注,连同图纸、设备明细表等相应文件一并递交检验员报检; 3、检验员按送检单内容,对外购、外协产品进行资料收集、质量检验并填写检验报告,对质量检验状态进行标识,将检验结果在送检单上明确标注; 4、外购、外协产品经办人员根据检验结果,合格的办理进库手续。不合格的进行隔离并采取退货、更换、返工、维修等方法处理,自检合格后重新履行送检程序; 5、试用件的质量由质管部负责跟踪,并适时提供给供应部; 6、检验员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处理情况进行跟踪、追溯; 7、仓库和其他任何使用方不得接受不合格的外购、外协产品。 二、钣金油漆车间产品质量控制与检验 1、钣金油漆车间在施工前应认真阅读图纸、技术说明等,全面、真实了解产品技术要求、外观颜色、防腐级别、装配构造等; 2、机架组的制作的底座、机架在拼装前对已氧化、锈蚀的材料进行磷化、除油、除锈处理,对于外形尺寸较小、无保温材料的可以制作成型后进行磷化、除油、除锈处理。做好后进行自检、互检,报检验员确认合格后方可转序; 3、钣金组制作的框架、壳体、门板等下料、折边后需油漆的,进行自检、互检,检验员抽检确认合格后方可转序; 4、承水盘、电控箱、安装板、壳体、门板等需外协镀锌、喷塑、发泡的,必须提前将应存在的马脚、接地柱、导线板、螺丝孔等全部制作好,做好后进行自检、互检,报检验员确认合格后方可转外协加工。风冷分体空调如因导线板、马脚等不能预先焊接好,应采用二次装配,试装后再外协; 5、钣金组制作的框架、壳体、门板等拼装时,隐蔽部位或以后防腐有困难的部位,必须预先做好防腐处理; 6、钣金组最终转序前进行自检、互检,所有产品的机组标识卡、部件标识卡要求填写完整、准确,经检验员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转序,并将流转卡传递到下道工序,质量记录交检验员保存。 7、所有工件、部件、机组油漆前,表面的油污、氧化层、锈蚀、焊渣、飞溅、锐边等必须清除干净,并得到质检员的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油漆过程中发现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1 版房负责拼版。 3.2 生产技术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下达生产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3.3 各工序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按产品的工艺要求、《安全生产制度》、《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及相关要求进行生产。 3.4 品管部对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所需物资或产品的合格性负责。 3.5 技术部负责制定所生产产品的工艺规程、并保证产品工艺规程的符合性与有效性。 3.6 设备部应确保生产设备及相关的辅助实施的正常运行和对生产环境的监控。 3.7 总经办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及资格的确认工作。 3.8 仓储部负责对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

4. 作业程序 4.1 生产计划的制定 4.1.1 生产技术部根据市场营销部下发的《生产订单(合同)评审表》制定《生产计划》,经过审批的《生产计划》需于每天下午4点前递交总经理、生产技术副总、市场营销部、仓库、品管部、和仓库。 4.1.2 生产技术对生产计划的实施情况必须进行跟踪,对各个工序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经生产部经理审批的《生产计划跟踪表》交总经理、市场营销部与生产副总。 4.1.3 生产技术部根据评审后的《生产计划》制定《生产工单》。 4.1.4 《生产工单》经生产部经理审核后,下发至所有相关部门,各部门按《生产工单》的要求组织生产与物料统计。 4.1.5 《生产工单》的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各工序的质量控制点等,详见《生产工单》。 4.2 试生产 4.2.1 每种产品或不同规格的相同产品在正式投入生产之前应进行试生产。 4.2.2 生产人员在生产作业之前,应对设备使用操作、维护、保养等事宜进行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后,生产人员方可单独进行设备操作。 4.2.3 生产人员应熟悉所生产产品的工艺规程,知道其所涉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文件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文件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确保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2. 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版房负责拼版。 生产技术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下达生产任务,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各工序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按产品的工艺要求、《安全生产制度》、《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及相关要求进行生产。 品管部对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所需物资或产品的合格 性负责。 技术部负责制定所生产产品的工艺规程、并保证产品 工艺规程的符合性与有效性。 设备部应确保生产设备及相关的辅助实施的正常运行 和对生产环境的监控。 总经办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及资格的确认工作。 仓储部负责对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

4. 作业程序 生产计划的制定 生产技术部根据市场营销部下发的《生产订单(合同)评审表》制定《生产计划》,经过审批的《生产计划》需于 每天下午4点前递交总经理、生产技术副总、市场营销部、仓库、品管部、和仓库。 生产技术对生产计划的实施情况必须进行跟踪,对各 个工序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经生产部经理审批的《生 产计划跟踪表》交总经理、市场营销部与生产副总。 生产技术部根据评审后的《生产计划》制定《生产工单》。 《生产工单》经生产部经理审核后,下发至所有相关 部门,各部门按《生产工单》的要求组织生产与物料统计。《生产工单》的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 数量、各工序的质量控制点等,详见《生产工单》。 试生产 每种产品或不同规格的相同产品在正式投入生产之前应进行试生产。 生产人员在生产作业之前,应对设备使用操作、维护、

产品质量过程控制及检验方法

产品质量过程控制及检验 方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产品质量过程控制及检验方法 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性能,因而在设备的整个制造过程中,我方将按照以下检验方案对整个制造过程进行过程控制,具体方案如下: (1)过程控制和检验 ①采购部根据技术部提出的设备材料采购清单采购,主要零部件及材料均向合格供应商采购。外购部件均选用着名品牌产品。 ②所有原材料进货时均要求提供材质报告。 ③所有外购件进货时均要求提供质量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所有材料进厂后,由仓库负责人召集质检部、技术部及车间质检员对材料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验收不合格办理退货手续。 ④设备制造严格按图纸和相关的工艺进行,由车间质检部质检员及技术部现场指导员进行监造。 ⑤设备制造过程中各零部件均进行首检,自检,检验合格的投入生产,制造后的单件均由过程检验进行逐个检验,制造质量凡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一律进行返修或由技术部负责人批准后作报废处理。 ⑥设备制造工艺流程中规定的质量控制点,由车间负责人填写控制点报审表,由质检部召集技术部及相关人员进行点检,并形成控制点质量检验意见,报项目经理审批处理。 ⑦设备整机制造完成后,由质检部召集技术部、车间相关人员进行出厂前的预组装及空载试运转及渗漏试验,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 ⑧设备的生产过程各工序严格按规定的表格填写详细的检验数据。

⑨出厂前对设备进行预组装。设备的空载运行,主要进行设备在没施加负载状态下进行的整体试压及运行。以上检验由质检部门及技术人员一起组合并验收,并记录检验报告。上述设备组装和空载运行调试合格后方可出厂。 (2)中间检验 甲方在制造过程中随时派人去制造厂进行中间阶段的考查、抽检、监查进度,我方将在货物具备出厂条件后,提前10天书面通知招标方派人员去制造厂进行预验收,预验收项目包括: ①产品外观检查; ②技术性能检查; ③系统调试检查; ④施工过程文件资料。 (3)出厂检验 在净化装置制造完毕后二周内,乙方通知甲方到制造现场进行出厂验收。在甲方检验人员到达乙方制造厂后, 乙方向甲方检验人员提供检验必要的资料(含图纸)二份,检验完成后由乙方向甲方提供检验记录,一式二份。 对甲方提出的整改项目,乙方应在一周内整改完成。并书面通知甲方确认整改项目。出厂验收合格后方可发货。在设备发货前我方将提供设备的检验报告。

产品放行控制程序

产品放行控制程序 1 目的 使产品质量控制的各环节进一步细化,确保出厂产品安全有效。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包括原材料放行、生产过程产品放行、成品检验放行及成品放行。 3 职责与权限 3.1 主管生产销售的副总经理担任总质量受权人; 3.2 原材料检验人担任原材料质量受权人; 3.3 过程控制负责人担任生产过程质量受权人; 3.4 质量管理部负责人担任产品检验质量受权人; 3.5 总质量受权人担任成品放行质量受权人; 3.6 总质量受权人可决定增设部门二级质量受权人,提名部门主要负责人或另设专人,报公司批准受权后生效; 3.7 总质量受权人可决定不增设部门二级质量受权人,其职责由总质量受权人兼任。 4 产品放行控制程序 4.1 原材料质量放行程序: 4.1.1 采购部门将采购原材料送质检部检验。原材料质量受权人在对原材料实施放行时,应审核下列过程是否符合要求,若其中一项不合格则不予放行: a)采购过程是否符合《采购控制程序》; b)原材料的供方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在合格供方目录内;

c)原材料的材料组成是否发生变化; d)原材料是否具有进货检验报告; e)进货检验过程是否满足《进货检验控制程序》及检验操作规程; f)检验设备是否在检定周期内; g)检验人员是否经培训上岗; h)检验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以上符合要求后原材料质量受权人在《原材料放行证书》签字放行,采购的原材料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1.2 原材料质量放行流程图 4.2 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放行控制程序: 4.2.1 生产过程质量受权人根据相应的生产工艺文件及管理要求全面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监控的内容包括原材料状态、设备状态、生产环境状态、工艺参数及生产人员的培训;

质量控制方法和控制流程图

质量控制方法和控制流程 为了严把质量关,保证产品质量,冀州市****玻璃钢防爆电器设备有限公司经过实践摸索,创造了一整套严格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控制流程,形成一个质量控制体系。为了让大家对我公司质量工作有更全面的了解,我把这套体系介绍大家。 一、质量控制方法: 为了保证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我们采取两种方法进行质量控制,一是通过实时质量检测控制产品质量,二是通过质量报表进行质量分析和质量管理监督。 我公司制订了完善、详尽的质量管理制度,制度中对相关质量检测要素进行了规定,简介如下: 1、对原材料的检测。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原材料,难以生产 质量过硬的产品。我公司为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对所进原材料严格把 关,由技检部质检员、生产部质检员、采购员、库管员组成验收小组,对所 进材料进行联合检测,确保材料质量满足生产要求。 2、对生产工序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测。生产过程是一个前后连接的过程,整个 过程中的任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为此,我们公司对每一个生产工序都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把关。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工序我们采取四级质量检验制度,一级检验是由本工序工作人员对本工序产品进行产品检验,我们称为自检。自检不通过的产品不能流入下道工序。自检合格的半成品,进入下道工序前由下道工序进行二级检验,再次把住质量关,我们称为互检。互检制度即可以避免自检过程中出现的自觉不自觉的自私行为,又可以增加产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在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中,生产部设有专门的序检员,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质量跟踪检测,保证整个生产全局的质量稳定,这是第三级检验。第四级检验是在产品入库前由技检部质检员对产

-产品质量控制办法

产品质量控制办法 1.目的: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及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确保达成和增强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公司产品之制造过程,包括:进料、委外加工、生产制造、出货、产品的防护等过程均适用。 3.定义: 3.1不合格产品:与产品标准不符合的产品、零部件、原材料,包括模冶具。 3.2可疑产品:制程中及贮存、运输状态中不能辨识出其质量状态的产品、零件或原材料。或测试设备失效时已作出检测结果的产品。 3.3不合格品处置:由授权人员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以决定其处理方法的过程。 3.4返工:为使不合格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3.5返修:为使不合格品符合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3.7偏离许可:产品实现前,偏离原规定要求的许可。 3.8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如:回收、销毁。 4.职责 4.2处置责任 4.2.1在进厂检验阶段发现不合格,由技质部、生产部主管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置,技质部组织。具体作法详见本文第 5.2.1条规定。 4.2.2在制造过程检验阶段发现不合格,由技质部、生产部主管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置,技质部组织。具体作法详见本文 5.3条。

4.2.3在入库检验阶段发现不合格,由技质部、生产部、业务部主管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置,技质部组织。具体作法详见本文第 5.3条规定。 4.2.4在出货检验阶段发现不合格,由技质部和生产部主管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置,技质部组织。详见本文 5.4条。 4.2.5不合格品未经责权人员处置或处置尚无结果时,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 5.作业内容 5.1不合格品处置流程见(附件一) 5.2进厂检验阶段 5.2.1属行政部采购订购回厂的产品用原物料,在进厂检验时若发现不合格,品管立即通知仓管员进行隔离标示,并通知技质部主管。技质主管立即组织由技质、行政部采购、生产部、研发部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置。处置的方法为:退货、全检挑选、特采(让步接收)、扣款等。 5.2.1.1若外购产品用原物料不合格状况严重,将导致本公司无法加工出合格产品或严重影响公司产品内在 质量,引起顾客退货或拒收时,应作退货处理。 a.技质部开立「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详细写明不合格情况。参加评审的人员均应在单上签署自己的意见,当意见一致时,退货处理生效。当意见不能一致时,由技质部报管理者代表或总经理裁决。 b.行政部采购开出「退货单」,连同「不合格品通知/处理单>一起交仓管员。同时,由采购通知供应商。 c.仓管员在处理期间必须确保不合格物料得到控制:不得混淆、发放、丢失、损坏。当供应商来厂处理时,连单带货交与供应商并转达本公司的意见和要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及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确保达成和增强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公司产品之制造过程,包括:进料、委外加工、生产制造、出货、产品的防护等过程均适用。 3.定义: 3.1不合格产品:与产品标准不符合的产品、零部件、原材料,包括模冶具。 3.2可疑产品:制程中及贮存、运输状态中不能辨识出其质量状态的产品、零件或原材料。或测试设备失效时已作出检测结果的产品。 3.3不合格品处置:由授权人员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以决定其处理方法的过程。 3.4返工:为使不合格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3.5返修:为使不合格品符合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3.7偏离许可:产品实现前,偏离原规定要求的许可。 3.8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如:回收、销毁。 4.职责 4.2处置责任 4.2.1在进厂检验阶段发现不合格,由品保部、研发部、行政部、生产部主管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置,品保部组织。具体作法详见本文第 5.2.1条规定。 4.2.2在制造过程检验阶段发现不合格,由品保部、研发部、生产部主管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置,品保部组织。具体作法详见本文 5.3条。 4.2.3在入库检验阶段发现不合格,由品保部、研发部、生产部、业务部主管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置,品保部组织。具体作法详见本文第 5.3条规定。 4.2.4在出货检验阶段发现不合格,由品保部和生产部主管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置,品保部组织。详见本文 5.4条。 4.2.5不合格品未经责权人员处置或处置尚无结果时,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 5.作业内容 5.1不合格品处置流程见(附件一)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按产品实现的策划要求,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规定要求。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对产品过程中的生产提供的控制。 2 职责 2.1 生产部负责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归口管理,负责对过程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生产过程的产品防护的控制,负责对设施(包括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负责生产过程的贮存管理,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 2.3 技术质量部负责产品检验和试验以及产品检验状态的标识,负责生产现场工艺纪律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2.4 总经理办公室负责上岗人员的管理。 3 工作程序 3.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3.1.1 公司根据产品的类型及生产提供过程的特点,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进行策划和控制,以确保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受控条件应包括: a) 作业指导书、质量控制文件等,应是现行有效版本,并应做到正确、完整、协调、统一、清晰、文实相符; b) 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应编制作业指导书指导生产; c) 生产提供过程使用的设备(包括测量设备)应符合有

关文件的要求,并处于受控状态;d)生产提供过程配备的相关人员应经过岗位必备知识和技能; e) 按生产和服务提供策划的安排对产品的放行、交付、交付后的活动实施控制;f) 生产提供过程中使用的采购产品应具有合格证明文件,不合格的采购产品不能投入生产; g) 生产过程采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方法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并确保其处于受控状态; h) 影响产品达到符合性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照明、清洁度、多余物和防静电等,应符合相关技术文件、标准的规定。 3.1.2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文件不得随意涂改,各类文件的更改必须按相关规定办理,如设备、采购产品、工艺等更改时,需经授权人审批。 3.2生产过程的确认 3.2.1 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应保持唯一性标识并对产品的可追溯性进行控制,做好标识和记录,以备追溯。 3.2.2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控制具体按照有关的规定执行。 3.4 产品防护 3.4.1 产品从接收、内部加工放行和交付到客户的全过程,都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质量,产品范围包括采购产品、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及其组成部分。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XXX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一、目的 通过对质量检验部门基本责权范围的规定,明确质量检验部门负责人及检验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和工作程序,规范部门管理,严格把好采购、制造过程质量关,确保出厂的每件/台产品都达到合格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①质量检验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管理;②采购进厂的原材料、外购件、配套件、外协件的质量控制; ③仓库管理人员在收、发货时质量控制;④定型产品的图纸、明细及工艺的质量控制;⑤产品在生产加工装配和调试的质量控制;@产品出厂检验的质量控制;(7安装或指导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 产品的设计、结构优化质量考核另行规定。 贴牌产品的质量纳入采购质量控制。 用户退回改用产品及零件质量的检验程序比照本办法相关条款执行。 三、职责 1、检验员在产品检验过程中必须遵守“三按、四知、五不准”原则,“三按”即:按图纸、按工艺和按质量标准;“四

会”即:会识图、会分析废品原因、会使用保养工量夹具、会正确评定产品质量;“五不准”即:不合格的原料不准投入、不合格的毛坯不准加工、不合格的零件不准装配、不合格的产品(成品)不准出厂、不合格的产品(成品)不准计算产值产量。 2、检验员要熟悉产品的主要性能和特点、技术标准,了解零件加工的工艺流程,重点加强对关键零件的形位公差及部件、组件、整机的装配质量检查,督促加工人员使用工装夹具,全面掌握产品的质量要求和岗位中所使用的技术资料。 3、合理维护、正确使用通用计量器具,以及专用验具、夹具、试验仪器或装置。预防检验器具在检验过程中发生锈蚀、碰伤、形变等现象。 4、为确保检验人员的正常检验工作,检验员原则上不被抽调到供方进行质量检验,或被安排到厂外处理其它业务。如有特殊情况需抽调检验员到厂外处理其它业务,须经质量部经理批准并做好人员调配工作,此时段出现的质量差错应由接替人员负责。 5、上道工序的零件在工序转移前须经检验员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的车间,同时提供详细的调度单(包括图号、数量等)。下道工序的车间有权退回无检验合格标识和详细调度单的零件,若接收了不合格或没有调度单的

产品质量控制方案

产品质量控制方案46 产品质量控制方案;产品质量控制方案(试行);一、产品质量控制责任界定; ①原辅材料、外购产品质量控制责任;责任人:供应部;二、生产过程控制;生产部开机和变换规格品种时,由质量部在线质检员进;对有争议和不能迅速作出判断的产品应放入待检区存放;三、其它产品控制;管件的首检由试验员负责; 四、产品性能质量控制;质量部试验室按相关检验标准对下线的外观尺寸合格产;产现场取 产品质量控制方案 产品质量控制方案(试行) 一、产品质量控制责任界定 ① 原辅材料、外购产品质量控制责任;责任人:供应部经理② 生产环节中的产品质量控制责任;责任人:生产部经理③ 经检验合格入库前的产品质量控制责任;责任人:质量部经理④ 入库后的产品质量控制责任。责任人:仓储物流部经理 二、生产过程控制 生产部开机和变换规格品种时,由质量部在线质检员进行首检,首检内容包括管材外观、尺寸、标识等,只有在首检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且此质检员负责在生产过程中的巡检及贴合格证工作,并真实地监督记录产品质量状况,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向当班部长和主机手反映。

对有争议和不能迅速作出判断的产品应放入待检区存放,出具不合格品报签单,由生产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评审形成书面意见,最后质量部作出是否降级处理判断。 三、其它产品控制 管件的首检由试验员负责。包括:样品管、管件、胶圈等外购产品的检验,其还负责对配件尺寸测量及配件批次不合格的判定。 四、产品性能质量控制 质量部试验室按相关检验标准对下线的外观尺寸合格产品进行物理性能抽检。在生 产现场取样时,试验员必须当场对产品数量、尺寸、标识进行校对, 确认无误后方可取样,如有疑问,应及时向当班在线质检员反映,在物理性能检测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并按标准进行复检,若仍不合格,则及时向生产部(必要时包括供应部)下达不合格品通知单,并由质量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分析,由成品仓库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 五、产品出厂控制(由成品仓库负责) 产品出厂时,出厂检验员应对发货产品进行抽检,并作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 a、发往目的地 b、产品规格型号 c、产品外观、颜色、尺寸、修边情况等质量状况,记录必须完整。若发现有不合格品时,则此批产品不发货,并进行每

CCC认证产品质量计划控制程序

CCC认证产品质量计划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CCC认证产品的质量计划以及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关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需要的文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CCC认证产品设计目标、实现过程、检测及有关资源的规定,以及产品获证后对获证产品的变更(标准、工艺、关键件)、标志的使用管理等的规定(以下简称“质量计划”)。 3、定义 无 4、职责 4.1开发部、工程部组织编制CCC认证产品质量计划; 4.2开发部、工程部负责人负责审核CCC认证产品质量计划; 4.3管理者代表或质量负责人负责批准CCC认证产品质量计划; 4.4其它各相关部门负责CCC认证产品质量计划的实施。 5、工作程序 5.1编制CCC认证产品质量计划时机: a. 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质量保证能力不能满足型式试验认证产品相一致时。 b. 现行产品或过程有显著变化,现行体系不足以保证质量活动受到控制时。

c. 顾客要求时。 d. 认证产品与获证产品的标准、工艺、关键零部件的变更时。 5.2 开发部、工程部根据特定产品或过程的质量要求,参照现行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组织相关部门编制质量计划。 5.3质量计划由开发部、工程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或质量负责人批准,当产品获证后对获证产品的变更(标准、工艺、关键零部件等)时,质量计划应提交评审。 5.4根据实际情况,可编写总体质量计划,也可以只编写有关的单项计划,如产品设计目标质量计划、获证产品变更的质量计划。 5.5 产品设计标准或规范应是质量计划的一个内容,其要求应不低于有关该产品的国家标准要求。 5.5质量计划应参照《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相关程序文件及质量手册的有关内容,应符合设计目标、实现过程、检测及有关资源的规定,并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内容协调一致。质量计划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目的、适用范围; b. 引用文件、定义; c. 质量目标; d. 资源配置; e. 实施步骤; f. 职责、权限; g. 活动顺序和内容。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doc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公司生产过程中,产品能按规定的方式方法在控状态下进行,各项质量因素能有效的得到控制,达到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满足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的所有产品的质量控制。 3、职责和权限 3.1 生产部: 3.1.1 负责产品制造过程的管理和编制生产计划 3.1.2 组织人员、物料实施生产计划 3.1.3 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3.1.4 各个工序对生产的产品要进行自检,工序操作者 填写《自检记录表》 3.1.5 各个工序生产的产品如有下工序,在交接到下工 序时,下工序操作者要对上工序交接的产品进行 检查,下工序操作者填写《工序互检单》 3.2 技术质量部: 3.2.1 负责工艺变更的实施和监控 3.2.2 负责产品制造的图纸和工艺编制,技术通知的编 制和发放

3.2.3 生产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检查人员要填写《巡 检记录表》、《成品检查记录表》、《不合格记 录表》 3.2.4 质量信息的反馈、传递、处理和跟踪验证 4、工作流程 4.1 各个工序接到下料通知后,按照下料通知的内容进行生 产 4.2 工序生产过程中,操作者对产品进行自检,检查员也要 对产品进行巡检。 4.3 有下工序的产品,交接时下工序人员必须对上工序的产 品进行互检。 4.4 产品完成后,检查员最终检查,贴上合格证方可入库 4.5 自检、巡检、互检、成品检查,如果发现不合格品,按 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6 以上内容如有违反按《质量管理考核办法》执行 5、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考核办法》 6、相关表格 《工序互检单》《巡检记录表》《不合格记录表》 《成品记录表》《自检记录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