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桑代克理论应用

桑代克理论应用

桑代克理论应用
桑代克理论应用

桑代克的三大定律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导读: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EdwardL.Thomdike。并根据实验的结果提出了人类学习的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桑代克的三大定律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桑代克,三大定律,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L.Thomdike,1874-1949)是学习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19世纪末,他通过著名的“饿猫打开迷箱”实验研究了动物学习“尝试—错误”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学习理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桑代克又研究了人类的学习,并根据实验的结果提出了人类学习的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这三大学习定律对于我国早期的教学理论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那么,他的学习理论对我们的学习、教学有什么启发指导作用呢?本文主要联系实际探讨桑代克的三大定律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桑代克的三大定律

1.准备律(Lawof readiness):在神经元上,当任何传导单位准备传导时,给予传导就引起满意;当任何传导单位不准备传导时,勉强传导就引起烦恼。即是说当学习者处于一种对学习有所期待的准备状态时,如果这个期待得以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但如果学习者事先并无学习的准备状态而强制其怎么做时,实现则感到烦恼,不实现则感到满意。所以,在生物教学中首先是让学生做好准备,知道下一节学什么内容,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新的学习需要首先产生于好奇心。对学生而言,好奇心大多原自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需要学生解决但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有一定的距离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出现,只要难度适当,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练习律(Lawof exercise)是指学习需要经过重复才能完成。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

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里的“习”自然包括练习。在讲授新课的过程或者是讲授新课之后,要让学生适当的练习,并且可以做与所讲内容有关的实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不论是知识学习还是技能学习都必须经过练习才能掌握,而且练习的次数越多越熟练,练习间隔的时间越短,效果越好。在生物学习中,必须适量练习。达到精讲精练。不怕学生出错,出错后学生会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一般来说,只有当学习者发现重复练习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时,练习才会有助于学习,没有强化的练习时没有意义的。这样,就到了我们要说的第三点------效果律了。

3.效果律(Lawof effect):桑代克认为效果律在这三个定律中是最主要的。他在实验中发现,如果不让学习者及时知道练习的结果,将是毫无价值的练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也指出:学生的每一个动作,如果要完成,就需要反馈。不论是教师对学生的反馈,或者是学生本身所得到的结果的自身反馈,都对学生本身起到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的学习结果,老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评价。这样效果更好

总之,教师应该怎样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有准备去学习,利用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及时适当练习,并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表扬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我们学习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的基本所在。

(完整版)桑代克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 桑代克(1874一1949),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采用迷津和迷笼实验,研究了小鸡、猫、狗等动物的学习活动,观察动物是如何学会走出迷津或逃出迷宠的,并在这些动物实验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学习理论。1898年,在卡特尔的指导下,他完成了名为《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中的实验研究》的博士论文。1903年他又写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后又发展成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概论》,于1914年出版。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 此而开始确立,桑代克也被公认为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主要论著有《动物的智慧》(1911)、《教育心理学概论》(1914)、《成人的学习》(1928)、《人类的学习》(1931)等。桑代克是第一个用刺激——反应联结理论来解释学习实质的心理学家。他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通过多次的尝试错误过程而建立的。(试误说)在尝试过程中,错误的反应越来越少而正确的反应越来越多,最后就形成了一种能够适应环境的联结。这就是联结学习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一)学习是在刺激情境和行为反应之间形成一定联结的过程。 桑代克明确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这些系统,下自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上至科学或哲学,其本身都是联结造成的”。 他曾设计过一种迷笼,动物必须在笼内做完三种不同的反应,即按压机关、抓绳索和技环之后,笼门才能自动打开。然后他再仔细观察猫是怎样学会开迷笼的。他看到,猫被放人笼后,总是表现出明显不安,并企图逃出监禁。它想从空隙中钻出来,抓咬笼内的板条或铁丝,伸出爪子抓那些可以抓到的东西。当它使某件东西松动或摇晃时,就继续努力去做。它并不十分注意笼外的食物,而是在

心理学著名人物简介(时间顺序)复习过程

(最后一页为顺序排列) 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德国 Gustav Theodor Fechner 1801---1887 德国物理学家,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费希纳借用物理学的方式,创立了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三种研究方法,第一次对感觉能力进行了划分,并发现了韦伯—费希纳定律。费希纳的研究为心理学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著有《心理物理学纲要》、《论心理物理学》等。

赫尔曼·赫尔姆霍茨德国 Hermann von Helmholtz 1821-1894 德国生理学家、物理学家,研究涉及多个领域,是19世纪大科学家之一。赫尔姆霍兹在心理学发展历程上,首创反应时法对神经传导速率进行了测量,提出三色色觉理论形成了著名的杨 - 赫三色论和听觉共鸣说。他在生理学方面的成就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著有《生理光学手册》、《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等。

威廉·冯特德国 Wilhelm Wundt 1832---1920 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冯特主张运用实验内省法研究个体的直接经验,奠定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基础,并且提出了感情三度说。他一生培养了众多的著名心理学家,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心理学巨擘。著有《生理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大纲》等。

赫尔曼·艾宾浩斯德国 Hermann Ebbinghaus 1850-1909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虽然没有建立正式的理论体系,但他在心理学上却拥有重要地位。他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和无意义音节的研究方法,他对记忆的研究突破了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障碍,开创了一个新领域。著有《记忆》、《心理学原理》等。

斯金纳的工作

斯金纳的工作是基于桑代克的“效果律”的,之前我们都学过桑代克提出的及时反馈,但斯金纳向“效果律”加入了更新更细致的理解:强化。 我们可以理解为反应出现的结果对有机体作出的反应起着控制作用。它能影响以后反应发生的概率。他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如果一个操作(自发反应)出现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在今后发生的概率就增加;如果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发生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今后发生的概率就降低,甚至消失,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强化的类型。强化类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行为出现的概率。在教学中,教师对认真思考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奖励,这种现象都属于正强化,其中表扬和奖励都属于正强化物。负强化又细分出了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指的是: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时,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都是在反应后撤除了厌恶刺激,加强了同类反应发生的概率,属于负强化的原理。 惩罚和消退两者与强化正相反,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降低行为出现的概率。 惩罚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是给予一个厌恶刺激,从而降低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负惩罚是撤销一个愉快刺激,从而降低其行为出现的概率。正惩罚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惩罚,举例说明:今天你考试不及格,回家被父母打了一顿,这就是正惩罚。负惩罚的例子也很常见:今天你考试不及格,因此每天晚上看电视的机会就被没有了,只能去继续学习。这样就是取消了一个你喜欢做的事情和刺激,两者都是为了让你吸取教训,从而降低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 最后,消退指的是有机体在作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例如小孩想让家长买玩具,哭闹着不愿意离开商场。这时候大人不理睬径直离开,小孩发现这招没用,立刻跑上去跟着爸妈立刻,下次也不会再犯。 根据强化原理,斯金纳提出了一个程序教学。那么程序教学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解剖一下,就知道它的本质是怎么回事了。(1)利用的原理是强化理论;(2)适用的对象:能力高且个性独立的学生;(3)学生学习方式:自学;(4)优点:自定步调;(5)缺点:缺乏师生互动,难以做到合作学习。

桑代克与斯金纳强化观的比较研究

《桑代克与斯金纳强化观的比较研究》强化是行为主义文献中最早出现的概念之一。强化原理后来就演化为教育心理学中著名的学习原理——及时强化与反馈。强化这一概念的提出开始于桑代克,后经华生、赫尔的发展、修订,到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达到了一定理论高度,他们都认为强化作用是决定人和动物所为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比较桑代克与斯金纳的强化观。 桑代克设计了一个"桑代克迷笼",将一只饿猫关入笼中,笼外放置上食物,关在里面的猫必须打开门栓或拉一下结有绳圈的绳子,打开笼门,才能吃到食物。起初,猫总是表现出明显的不安,并想逃出迷笼。出现多种"尝试与错误"行为,乱抓、乱钻、乱咬,在冲动式挣扎中抓遍整个笼子。后来偶然一下子抓到门栓或拉了一下绳圈,笼门自动开启,猫吃到了食物。次日猫的胡乱动作减少,那些不成功的冲动逐渐地被排除。直到多次尝试之后,猫一入迷笼就会立即以一种确定的方式打开笼门。这表明,由于这种"尝试与错误"学习的多次重复,动物的行为不断改善,朝向能更快地解除饥饿的方向发展。在"桑代克迷笼"的实验中,食物对饿猫的行为"操作"起着重要的作用,食物能解除猫的饥饿,起到奖赏作用;猫的行为是为了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获得奖赏的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增加。这实际上揭示了奖励对动物行为的强化作用。 斯金纳有一种著名的实验仪器“斯金纳箱”,斯金纳利用这个巧妙的装置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这种箱子的基本形式是一只可以让白鼠舒舒服服的呆在里面的小笼子,一面的箱壁上有一根横杆,恰巧装在一只小食盘和喷水口上面。老鼠在笼子里面爬来爬去,当它碰巧把前爪放在横杆上并压下它时,一粒饲料会自动落下到食盘里。笼子外面连接的一些设备会自动的在移动纸带上画出一条线,一分钟一分钟的记录下压下横杆的次数,从而记录老鼠的行为。这比桑代克的迷箱方法先进了很多,更容易收集数据,实验者所作的工作也更为简单、容易,他们不需要时时盯着老鼠,更不需要在横杆压下时及时的递送饲料,而只需要查看纸带上的记录就行了。 斯金纳将行为分成两类,一类称为应答行为。比如巴甫洛夫在狗身上观察到的行为,这类行为是被动的,由一定的剌激诱发,不受环境条件影响,强化不起任何作用,只是无条件刺激可能加强条件刺激。但这种加强同奖赏或避开惩罚的强化作用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类称为操作行为。这类行为带有主动性质,大多数可被观察到的行为都属于这个范畴,走路、讲话、工作、玩耍、吃喝、争斗、跳跃、睡觉等都是操作行为。与应答行为不同的是:操作行为要受环境如气候、心情、精力、社会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过,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为奖赏

迁移理论

迁移理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一些现象: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学习驾驶摩托车;学会了一种外文,有助于掌握另外一种外文;当学生在家里养成干净整洁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他们在学习或做作业时养成爱整洁的习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迁移现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动作技能、知识情感和态度都是可以迁移的。 对于迁移现象,我国古代就有相关的描述,例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温故而知新”、“爱屋及乌”、“熟能生巧”等等。 迁移与学习息息相关。人们通常把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相同要素说:认为学习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当前后两种学习存在着相同的要素时,前一种学习上的成功可以迁移到后一种学习上,使学习产生正迁移效果。相同要素即相同联结,学习迁移即相同要素的转移,因此,相同要素说实际上就是相同联结说。 他所谓的相同联结,包括目的、方法、普遍原则与经验上的基本事实4个方面的相同联结;他进而解释所谓的相同要素,就其物质方面来说乃是共同的脑神经的联结。“联结”原指实验动物对实验笼内刺激感觉和反应动作的冲动之间形成联系或联想,它和只有人类才具有的观念联想概念不同,人与动物均具有联结现象。 因而,桑代克把学习的相同要素看成是相同的联结,含义是比较广泛的,他把联结概念推广到人类心理上,认为人和动物的联结只是复杂程度不同而已,学习的迁移过程只不过是把已有的联结简单地转移于新情境的结果,这样就把学习问题引向简单化的一种机械主义观点上。 概括说:它揭示出造成学习迁移的关键原因是两种学习遵循着共同的原理,而不仅仅是相同的成分,从而使学习迁移的范围大为扩大。需要指出,概括不是一个自动的过程,而是与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即同样的教材内容,由于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效果就会差异悬殊,迁移效应也大不相同。由此可见,教师的指导对学习者概括和掌握原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广泛概括,从而发现导致学习迁移发生的一般原理的原则。 概括化理论主张,不在于仅仅讲解概括化原理知识,而在于结合实际讲解原理。因此,教育内容和手段同样受到重视。 例子:认知心理学创始人之一W.苛勒曾用母鸡和一个三岁孩子作实验,先使实验对象对深灰纸与浅灰纸形成分化性条件反射,即对深灰纸发生食物反射,对浅灰纸不发生食物反

桑代克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概论》 桑代克(EdwardL.Thorndike,1874—1949),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1874年生于马萨诸塞州威廉斯堡。1891年进威斯莱大学学习,临毕业前一年开始学习心理学。1895年获文学士学位,同年转入哈佛大学,跟着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做研究。1896年在哈佛大学开始了关于动物学习的研究。以后得到卡特尔的帮助,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898年在卡特尔的指导下,获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是《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1899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心理学讲师。1903年升为该院心理学教授。在任教期间,根据卡特尔的建议,把对动物研究的技术应用于儿童及年轻人,以后越来越多地用人做被试者,用大部分时间研究人类学习、教育及心理测验,成为心理测验运动的领导人物。此外,还创建并主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工作,培养了大批教师、教育行政领导人员和教育心理学研究人员。桑代克在学院任教40年之久,于1940年退休。1942年返回哈佛大学任詹姆士讲座教授,以此纪念40年前支持他进行小鸡实验的大师——詹姆士。1949年逝世。 桑代克的著作很多。他发表了507篇论著,其中有许多是巨著和专著,比较著名的有:《动物的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1898年)、《智力测验法》(1904年)、《教育心理学》(三卷本,1913年)、《教育心理学概论》(1914年)、《课程研究》(1928年)、《成人学习》(1928年)、《教育之基本原理》(1929年)、《人类的学习》(1931年)和《人性与社会秩序》(1939年)等等。 桑代克通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动物与人类的学习心理。他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教育来改变人性,并且发表了许多专门的著作,被誉为美国动物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他在动物学习、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等方面的独特研究,曾在西方心理学界和教育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的许多重要著作都被译成中文,对中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也有很深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概论》(EducationalPsychologyBrieferCourse,1914年)桑代克著,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出版。中译本《教育心理学概论》,192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陆志韦译,曾列为现代教育名著和大学用书,共494页,21.2万字。 《教育心理学概论》是桑代克三卷本《教育心理学》的缩写本,主要是作为

斯金纳与桑代克间关系

桑代克在动物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习理论,支配了美国的学习理论界: 其联结主义体系的形成。 认为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 人和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而只是复杂程度不同而已通过对动物习得行为的研究, 就能类推人的类似的活动规律; 桑代克以联想思想为指导, 运用行为主义的实验方法; 尤其是他打破了理智与本能的界限, 人与动物的区别, 用S 一R 理论代替当世很流行的联想主义探索了动物学习过程中的普遍法则。 猫从箱中出来的方法, 间隔时间及其它一些相关因素的分祈, 恰好证明了桑代克自己的“尝试错误说: 猫并非真正“明了”或“领悟”逃脱的方法, 它是通过逐渐铭记正确反应和逐渐消除不正确反应的印迹而学会的, 桑代克认为: 由于“特殊的动作”引起逃出的行为使猫产生“快乐” , 从而将被“牢记” , 而那些“不正确反应”不可能使猫逃出箱子, 相应“快乐”也不会发生, 由此限制了“不正确反应的发生。 桑代克似乎已经下了一个操作性的定义: 效果律就是指一个联结的后果加强或减弱这个联结。他又用下面的语句解释他的“满意”和“不适应所表示的意思, 来减免其描述内容的主观性成份。 “满意的事态是指动物不做任何举动以求回避的事态, 往往会做出一些求得它并保有它的事情。不适意或烦恼的事态是指动物通常会回避并厌弃的事态” 给一个联结以奖励总是真正加强这个联结; 给一个联结以惩罚则几乎不削弱或一点也不消弱这个联结。 这种放弃不是简单的否定, 他否认的只是惩罚的直接消弱作用: 惩罚确实影响学习,不过那是间接的影响。惩罚的间接效果, 主要在于惩罚导致学习者当烦恼物出现因而使它不大可能去重复原来的联结时, 做了某些举动。 显然桑代克的效果律没有成功地深入地说明奖励怎样增强了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尤其是奖励在有机体学习过程中实质的表现方式和奖励的实际功用, 斯金纳所做的, 就是分离条件作用中的若干可高度重复的现象。在这之前, 巴甫洛夫和桑代克已经研究过其中的许多现象, 并为之命名, 斯金纳把这些现象作为概念的基础, 以分析更复杂的行为方式。 和传统的刺激一反应心理学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斯金纳把自己的条件作用命名为操作性行为, 并通过他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实验, 否认了桑代克的效果律, 同时又用有关“强化”的思想来代替起一定“效果”的奖励。尽管桑代克也提到强化, 对于斯金纳来说, 强化的意义显然就不一样了, 起码“强化的概念是客观的” 斯金纳认为人们都倾向于增加愉快, 减少痛苦来行动( 享乐主义思想)但痛苦和愉快都是主观的东西, 是不可知的, 某个行为是否得到了强化, 只能通过被试外显行为的改变来考察, 如某种行为习得的速度、反应或消退的速度等斯金纳用一种相当操作性的方式来下定义: 强化就是指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从这里虽然我们看来和桑代克的想法很相似,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他并没有说任何与愉快和痛苦有关的词语。我们的学习中却添加上了,认为这种方式会混淆他和桑代克的区别), 即凡是提高反应概率的任何刺激都是强化。强化并不一定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刺激, 在一种情境中起强化作用的刺激在另一种情境中不一定起强化作用。某种刺激是否是强化物取决于它对反应结果的影响而不是刺激本身的性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 桑代克和许多早期的行为主义学家们一样,把行为与生理反射联系在一起。在桑代克早期的工作中,他也把大多数行为看作对环境中刺激的反应。桑代克超越巴甫洛夫之处在于他提出在某个行为之后出现的刺激影响了未来的行为。 桑代克的联结理论是根据其对动物的实验结果提出的,其中最著名的是饿猫开迷箱的实验。一只饿猫被关在他专门设计的实验迷箱里,箱门紧闭,箱子附近放着一条鲜鱼,箱内有一个开门的旋钮,碰到这个旋钮,门便会开启。开始饿猫无法走出箱子,只是在里面乱碰乱撞,偶然一次碰到旋钮打开门,便得以逃出吃到鱼。经过多次尝试错误,猫学会了碰旋钮以开箱门的行为。 桑代克根据自己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 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告诉学习者练习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 3.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进一步发展了桑代克的刺激—反应学说,他与桑代克的主要区别在于:桑代克侧重于研究学习的S—R联结,而斯金纳则在桑代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的概念。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反射性反应,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1.强化分类 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 2.惩罚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惩罚与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2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

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L.Thorndike,1874-1949)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用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的人。英国经验主义者休谟(D.Hume)试图用联想(association)和习惯(habit)的机制来解释心理活动。正是在这种理论下,桑代克在19世纪末通过实验的方法,把联想和习惯融合进自己的理论体系,把联想主义(association),改变成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即最早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从而从根本上推翻了自由意志和理性力量对行为的主导作用。他的这种学说来源于他著名的迷箱实验。 尽管桑代克意识到人类学习的形式与动物学习有所不同,但他一直试图解释普遍适用于动物和人类学习的规律。这就预示了他必然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他根据实验的结果提出了众多学习率,其中主要有: 1、准备率(law of readiness):对学习的解释必须包括某种动机原则。换言之,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同他是否已作好准备有关。在桑代克体系中,动机被看作是一种在特定时刻存在于神经系统中的特定准备方式。 2、效果率(law of effect):只有当反应对环境产生某种效果时,学习才会发生。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人愉快的,那么学习就会发生;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人烦恼的,那么这种行为反应就会削弱而不是加强。效果率既包括正强化率,也包括负强化律,但是后来桑代克抛弃了惩罚律。在这项实现中,桑代克还发现了“效果扩散”(spread of effect)的现象,即:奖励不仅增加了受奖反应的重复率,还增加了邻近反应的重复律。这种奖励的效果呈一种梯度,即:离受奖反应越远,受其影响越小。 3、练习率(law of exercise):由使用律(law of use)和失用律(law of disuse)构成。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这种联结的力量便会增强(即使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不予以使用,这种联结的力量便会减弱(即失用律)。换言之,所谓练习律,是指反映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便越牢固。但是这条学习率并不是普遍适用,一般来说,只有当学习者发现重复练习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时,练习才会有助于学习,没有强化的练习是没有意义的。这样,练习律就被消融于效果律中去了。 桑代克还提出了一些从属的附律,或称为学习的原则: 1、多重反应(multiple responses)律:学习者对同一刺激情境可能会作出多种多样的反应。 2、定势(set)律:或称“态度”(attitude)或“顺应”(adjustment)的原则。桑代克在实验中发现,动物可能会以某种特定的态度对待某种外部情境,这取决于它的年龄、饥饿状态、精力状况或瞌睡程度等。

教育心理学十大人物之桑代克与皮亚杰

教育心理学十大人物之桑代克与皮亚杰 桑代克 1、人物介绍 爱德华·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 1874.08.31—1949.08.09)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 2、学习理论试误说 桑代克首先用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学习心理。他创造了迷路圈、迷箱和迷笼等实验工具,试验鱼、鸡、猫、狗等动物的学习。根据这些实验,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并不具有推理演绎的思维,并不具有任何观念的作用。动物的学习方式是试误式的,即动物是通过反复尝试错误而获得经验的。这种学习的实质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因此学习即联结的形成与巩固。 3、学习律 在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提出了三条学习定律: 准备律是反应者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一切反应是由个人的内部状况和外部情境所共同决定的。因此学习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是

一种活动。学习者必须要有某种需要,体现为兴趣和欲望。此外良好的心理准备还应包括对该情境起反应所必不可少的素养和能力准备。 练习律的实质就是强化刺激与反应的感应结。反应在情境中用得越多,它与这个情境发生的联结越牢固。反之,长期不用这个反应,这种联结就趋于减弱。后来,桑代克修改了这条定律,指出单纯的重复练习,不如对这个反应的结果给以奖赏取得的效果更大些。 效果律。这个定律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的感受将决定个体学习的效果。即如果个体对某种情境所起的反应形成可变联结之后伴随着一种满足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使人感到厌烦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减弱。桑代克在20世纪30年代进一步考察了这条定律,发现,感到满足比感到厌烦能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因此他修正了效果律,更强调奖赏,而不大强调惩罚。 4、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 传统教育中的形式训练或“心智训练”说认为,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心智官能,具有较好的某种官能在所有的情境中都能表现良好的功能。因此强调用严密组织、艰深难懂的古典学科训练学生的心智官能,以促进学生心智能力的整体发展,却忽视了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桑代克反对这种普遍的形式迁移,主张共同的要素迁移。他指出,学习迁移的发生决不是因为任何古典学科训练的结果,因为在一种情境中所成立的反应不能迁移到其他一切

斯金纳刺激反应式学习

一、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刺激—反应学习理论是同英国的联想主义一脉相承的。其代表人物有桑代克 (E.L.Thorndike),斯金纳(B.F.Skinner)等。 (一)桑代克的联结说 桑代克是联结论的创始人,从事心理学研究长达40余年。他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被西方心理学界称为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联结说的基本观点 桑代克先后用猫、狗、鱼等动物进行实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创立了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他用猫做实验,把饿猫放在特制的笼中,笼外放着鱼或肉。猫急于出笼,乱砸乱撞,做出笼的尝试,偶然碰到门闩,猫出而得食,接着重复进行上述实验,猫的错误动作会减少。如此反复实验下去,猫的错误动作和出笼时间逐渐减少。用曲线形式表示出来,就是猫的学习曲线。(见图3-1) 根据多次实验,他得出的结论是学习的实质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所谓联结,是指某种情境(即刺激)仅能引起某种反应,而不能引起其他反应。联结的公式是:S→R。他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直接的,并不需要中介作用。他把这种联结看作是行为的基本单元。反应的联结有先天的和习得的两种,前者主要是本能,后者主要是习惯。由于他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经过多次尝试不断减少错误的过程,后人称这种理论为尝试错误论,简称“试误论”。桑代克认为,他的学习理论不但适用于动物,也适用于人类。如果说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一点不同的话,那就是前者在学习过程中要进行有意识的分析和选择,而后者在尝试过程中则是盲目的、无意识的。 2.桑代克的学习定律

桑代克把学习定律分为主律和副律。主律有三条: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副律也叫学习原则,共有五条:多重反应原则、心向制约原则、选择反应原则、类化原则和联想交替原则。 准备律是指联结的加强或减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状态。在有准备的状态下,会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是当任何传导单位准备传导时,得到传导就会引起满意;另一种是准备好传导而得不到传导,就会引起烦恼。在没有准备的状态下,勉强进行传导也会引起烦恼。 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反之,不重复不练习,联结的力量会减弱。他又把练习律分为两个次律:一个叫反应律,即一个已形成的可改变的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得到加强;另一个是失用律。即一个已经形成的可变的联结,如不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 效果律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在实验中他进一步发现,赏和罚的效果并不相等,赏比罚更有效。所以后来他不再强调烦恼情况所导致的结果,而只承认惩罚的间接作用。 桑代克认为,学习要在遵循上述三条基本定律的同时,还要遵循五项原则:①多重反应原则。人和动物对同一情境(刺激)可能发生多种多样的反应。如果某种反应不能适应外在的情境,学习者就会产生其他反应。正因为这样,学习才有成功的可能。②心向制约原则。学习者的态度、倾向影响着学习效果。积极的学习态度是使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反之,消极的态度和倾向会妨碍学习。③选择反应原则,在学习过程中,本来某些反应是由整个的情境所引起的,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情境中的个别要素也会引起这些反应。④类化原则。学习者对各种类似的情境有发生同一反应的倾向。人或动物对于陌生的情境有发生同一反应的倾向。人或动物对于陌生的情境会按照先前对同类的情境所发生的反应来做出类似的反应。⑤联想交替原则。在代替性的学习情况下,如果甲、乙两个刺激经常同时出现,并且都受到了学习者的注意,那么用甲刺激也可以引起本来只能由乙刺激所引起的那种反应。 桑代克的联结说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他不仅说明了什么是学习,学习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而且具体地阐明了学习的定律和原则。桑代克重视学习结果对学习的作用是有积极意义的。虽然人的学习不是由效果决定的,但是效果对学习的确有很大的影响。现代心理学强调信息反馈和奖惩的作用,其原因就在于此。在桑代克的学习理论中,尽管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甚至有些观点是不正确的,但他的开拓性的成就是不可否认的。联结主义理论基本上来源于动物的实验,忽视人类学习所具有的许多基本特点,把动物学习的模式和规律推广到人类的学习中,这就必然使他的学习理论带有生物学化的倾向。 (二)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斯金纳在本世纪30年代发明了一种所谓斯金纳箱的学习装置(见图3-2)。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对教育的启示有哪些

桑代克的学习理论对教育的启示有哪些? 桑代克联结学习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一)学习是在刺激情境和行为反应之间形成一定联结的过程。桑代克明确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这些系统,下自26个英文字母,上至科学或哲学,其本身都是联结造成的”。他曾设计过一种迷笼,动物必须在笼内做完三种不同的反应,即按压机关、抓绳索和技环之后,笼门才能自动打开。然后他再仔细观察猫是怎样学会开迷笼的。他看到,猫被放人笼后,总是表现出明显不安,并企图逃出监禁。它想从空隙中钻出来,抓咬笼内的板条或铁丝,伸出爪子抓那些可以抓到的东西。当它使某件东西松动或摇晃时,就继续努力去做。它并不十分注意笼外的食物,而是在笼内乱抓,似乎本能地想逃出迷笼。猫不断地挣扎,可以连续十分钟、八分钟地抓、咬、按、钻。在这种冲动式挣扎中,猫可以通过各种尝试,偶然一下子抓住绳索,触及按钮或拉动拉环,从而使门打开。这样反复实验,就可以发现,猫在笼中逐渐地减少和排除了那些不成功的冲动,而成功的动作反应则被愉快地牢记。直到多次尝试以后,猫一进笼,就会以一种确定的方式去触按钮,抓绳,拉环并顺利逃出笼外。桑代克根据他的实验,认为动物的学习是在情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可以不必假定动物也有推理与思维。因此桑代克认为,人类的学习也是联结的形成与巩固,人类所有的行为、思想和活动,都能分解为基本的单位刺激和反应的联结。(二)联结是通过多次的尝试错误过程建立的。桑代克在观察动物学习时发现,只要把猫放进迷笼,它就会很快作出反应并经过多次的尝试,最终学会打开迷笼。他记录了动物解决迷笼问题的行为表现,并把它的反应时间绘成曲线,制成了学习曲线图。从学习曲线图中可以看到,随着学习次数的增加,动物错误的反应越来越少,正确的反应逐渐增加,最后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出形成了联结。也就是说,动物的学习,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不断尝试和减少错误,并最终在刺激与反应间形成联结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叫做尝试错误,简称试误说。他还认为,人类的学习也是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 B·F·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1904~1990)是操作学习理论的创始人和行为矫正技术的开创者。他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也是在所有新行为主义者中,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立场方面最激进的一位,同时,也是对当今心理学影响最大、最重要的新行为主义者。他最有影响的主张集中体现在他的操作学习理论。 一、操作学习理论的提出: 在斯金纳之前,心理学家们就已经用刺激——反应联结对学习作出解释,如华生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①又如,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学习(trial-error learning)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通过‘尝试’在一定的情景与特定的反应之间建立某种联结”② 斯金纳指出,虽然,某些人类的行为正如之前的心理学家们说的那样,是由特定的刺激引起的,但是,这些只能解释所有人类行为的一小部分,于是他提出了另外一类行为,称之为操作性行为,因为它们是在环境中缺乏明显的无条件刺激物时操作的。斯金纳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行为与后果的关系上,并由此提出了对教育实践起巨大影响的学习理论——操作学习理论。 二、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经典实验——斯金纳箱(Skinner box): 20世纪30年代后期,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迷笼,设计了“斯金纳箱”,并用来研究各种动物(如白鼠与鸽子)的行为。此箱去掉了所有无关刺激,通常内设一杠杆,杠杆与一食物仓相连,动物(如白鼠)偶然地一按杠杆,食物仓便打开,落下一食物小丸于食物盘内,箱外有一记录器,可记录白鼠按压杠杆的速度。实验中,动物从初始的混乱动作中无意地碰到杠杆而得到食物,从而学会了按压杠杆与得到食物之间的联结。通过更为复杂的设计,动物还可以学会分化行

迁移的理论

教育心理学知识讲义:迁移的理论(1) 2010-11-29 10:21:12 来源:环球网校(edu24oL)频道:教师资格分享至微博 迁移的理论 为了解释学习迁移现象,许多的心理学家对迁移的本质及其基本过程作出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并形成了不同的学习迁移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 迁移理论中最早的学说是形式训练说。这一理论是以智能说为背景。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是由若干不同的基本能力,如记忆、注意、推理、意志等官能组成的。心的各种成分(官能)是各自分开的实体,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如利用记忆官能进行记忆和回忆;利用思维官能从事思维活动。各种官能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练习增强力量(能力)。这种能力在各种活动中都能发挥效用。同时,一种官能的能力改造,也无形中加强了其他所有的官能。所以,学校教育就是对这些基本能力的训练。 形式训练说把迁移看作是通过对组成“心”的各种官能分别进行训练来实现的,迁移的发生是自动的。它把训练和改进“心”的各种官能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认为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学对象的难度及其训练价值。它还认为,学习要收到最大的迁移效果,就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于是,难记的古典语言可以有助意志的“忍耐”能力的形成,数学有助于逻辑推理能力的形成,历史能提高记忆力,自然科学中的难题,被视为训练心的最好材料。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比较、分类,学会想象、记忆、推理、判断,甚至创造,认为“有了这样的造诣,足以使学生们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无穷”。 形式训练说在欧美盛行了二百多年,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心”的各种官能是否可以分别训练,使之提高能力,从而自动地迁移到一切活动中去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不是训练“心”的各种官能呢?该学说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早期的以及近现代的心理实验研究都对这一学说提出了挑战。 二、相同要素说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心理学家开始借助实验来检验形式说的迁移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W.James)在1890年首先通过记忆实验,表示了对形式训练、迁移理论的怀疑,他的结论是:记忆能力不受训练的影响;记忆的改善不在于记忆能力的改善,而在于方法的改善。

杜威简介

杜威简介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出生在佛蒙特州柏林顿市附近的农村,祖先三代都是佛蒙特州的农民。柏林顿市人口近一万五千人,其中约半数为本地人,半数来自爱尔兰和魁北克。本地出生的人包括在佛蒙特州或新英格兰其他地方居住很久的盎格鲁撒克逊中产阶级新教徒家庭的后裔。杜威就是在这样一个群体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 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和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明日之学校》(1915)、《经验与教育》(1938)和《人的问题》(1946)等。 思想背景 19世纪当时流行的是殖民时期筵席下来的旧教育,再加上19世纪后期从德国传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方法逐渐刻板化,使得当时的学校陈陈相因,缺乏生气。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当时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思想内容 (一)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 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 (二)教育无目的论 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实则,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日益激化的年代,杜威很强调教育在改进社会方面的效用,杜威教育目的论的资产阶级性是显而易见的。 (三)“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四)教学论 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课题。作出和传统观念不同的论述。

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2.1 迁移理论研究的历史溯源 早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注意到了迁移现象。春秋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曾提出“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等教学思想,他还要求学生“由此及彼”。但直到二百多年前才有人提出一个系统的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的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是由意志、记忆、思维、推理等官能组成。心的各种官能相对独立,各司其责。各种官能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练习来增强能力。而且,一种官能改进了,其他所有官能也会在无形中得以加强。形式训练说把迁移看作是通过对各种官能分别训练来实现的。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W. James)开始了最早的迁移研究。他和他的四个助手以自己为被试,用两份难易度和份量相仿的材料来考察前一种学习是否影响后一种材料的学习。虽然他们的研究结果因被试人数太少而带有偶然性,但此实验开启了迁移研究的先河。 1903年,桑代克(Thorndike)对注意、记忆和知觉辨别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后,提出了“相同元素说”。其主要思想为:迁移就是将先前学习任务中获得的特定行为应用于新的任务中。两项学习任务间之所以有迁移,是因为他们之间有共同的元素,也就是有共同的刺激——反应联结。迁移能力的获得只能通过大量的训练和练习使这些联结得以加强。迁移也即相同联结的转移。相同元素说后来被吴伟士修改为共同要素说,意即只有两种学习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因素才能影响另一种因素。这一学说是一种机械的迁移观,只能解释机械的具体的特殊迁移,难以揭示人类复杂的学习迁移的实质。 贾德在1908年设计了水下击靶实验研究迁移,结果发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原理和原则是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他强调前后两种学习包含的共同原理原则及学习者对这种原理原则的概括是迁移产生的两个条件,因此,学习者对原理掌握得越好,越有可能在新的情境中产生迁移。贾德的概括化理论突破了桑代克相同要素的局限,第一个将相同要素的范围上升到更抽象的原理原则,同时把学习者对学习情境的共同原理原则的概括作为迁移的基本条件,从而扩大了迁移研究的范围。 格式塔心理学家进一步发展了概括化理论,苛勒根据“小鸡觅食”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关系转换说。他认为学生顿悟两种学习情境中原理原则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手段-目的间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其实质就是指两种学习情景中存在某种相似的关系,这是迁移的前提条件,而学习者对两种学习情景的共同关系的顿悟是迁移的关键和根本。 此外,鲁宾斯坦提出了分析概括说。他认为学习迁移在于通过综合分析,揭示出两个课题之间本质上相同或相似的条件,从而产生对解决方法的概括,因而综合分析及其在此基础上的概括是学习迁移产生的真正本质。 这些学说虽然强调的是迁移的各个侧面,但都离不开概括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早期的迁移理论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迁移的某些规律,对今天的迁移研究仍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主要表现在:1)学习情境因素方面。早期迁移研究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强调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是迁移产生的条件。桑代克强调两种材料外显的、具体的、元素的相似。苛勒和贾德则强调两种材料内隐的、深层的、整体的相似,即原理、原则和关系的相似。形式训练说强调前后两种学习所要求参与的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1、学习迁移概述 学习迁移的概念:心理学家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金额跟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 的一种影响;或者说是将学得的经验有变化地运用于另一情境。 学习迁移的类型:一、根据迁移的性质划分,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 (正迁移指一种迁移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经 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二、根据迁移的方向划分,分为水平迁移(横向迁移)和垂直迁移(纵向 迁移) 顺向迁移逆向迁移自上而下的迁移自下而上的迁移 (先行学习与后继学习的影响的划分) (水平迁移是指学习的知识或技能等在相同水平上的迁移,是处于同一层 次(抽象与概括程度相同)的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学习内容之间是并列的, 即在难度和复杂程度上大致属于同一水平的学习之间的迁移;垂直迁移主 要指处于不同层次(概括与抽象的程度不同)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即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与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三、根据迁移的内容划分,分为一般迁移(普通迁移)和具体迁移(特 殊迁移) 一般迁移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概念具体化,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具 体迁移指学习之间发生迁移时,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没有发生变 化,即抽象的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经验的组成要素重新 组合并用于另一种学习之中。 特殊迁移的范围仅限于有限的情景中,不如一般迁移广泛。 四、根据迁移发生的学习情境不同,分为远迁移和近迁移 个体能将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来学习情景极不相似的其他情景中时,即产生了远迁移;近迁移即把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来的学习情境比 较相似的情境中。

学习迁移考题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b )。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2.在教学中,(b )强调要掌握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A.桑代克 B.布鲁纳 C.维纳 D.陆钦斯 3.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c )。 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 4.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c)。 A.桑代克 B.贾德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重点5.( a)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A.顺应性 B.同化性

C.重组性 D.具体 6.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划分,迁移可分为(d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D.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10.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 a)。 A.认知结构和态度 B.智力和学习环境 C.年龄和学习材料 D.学习目标和态度 11.(c )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A.奥苏伯尔 B.桑代克 C.贾德 D.格式塔心理学 ?12.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d )。

A.顺向负迁移 B.逆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顺向正迁移 13.(c )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A.练习册 B.大纲 C.教学程序 D.教学内容 14.官能训练注重训练的(b )而不注重内容。 A.技能 B.形式 C.方法 D.技巧 15.迁移的实质是(a )。 A.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 B.新旧知识的同化 C.新旧知识的顺应 D.新旧经验重组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属于(bc )。 A.自上而下的迁移 B.自下而上的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E.水平迁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