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考工典与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建构 邹其昌

考工典与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建构 邹其昌

考工典与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建构 邹其昌
考工典与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建构 邹其昌

Book of Diverse Craf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raftsman Cultural System

--The Second Part of a Serial Study of Chinese Craftsman Cultural System

DOI 编码:10.3969/J.ISSN.1674-4187.2016.04.004

文/邹其昌(同济大学 设计创意学院)

中华工匠文化体系,旨在从文化理论的视角也就是从工匠活动的主体方面(人的方面)对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中华工匠进行系统研究,深入挖掘中华工匠的文化史意义和当代价值。以“工匠”为主题,以“工匠文化”为中心,以“工匠精神”为信仰,系统整理、构建和探索“工匠文化”世界,构建中华工匠文化体系。中华工匠文化体系既是一个逻辑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建构主要有三种典型的建构范式,我们称之为《考工记》范式、《营造法式》范式和《天工开物》范式。这三种范式各具特色,具有一定历史性或代表性。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建构模式或范本,本文所讨论的《考工典》,就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集大成式的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建构方式或范本,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考工典》共分为三部分:考工总部、宫室总部和器用总部。其中《考工总部》以劳动系统为主,而后两者(宫室总部和器用总部)以生活系统为主。这种划分方式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思想文化逻辑,即先政治,再社会,后生活的逻辑。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考工典》初步完成了它对中国传统工匠文化体系建构的历史任务。并且,对当代工匠文化体系的建构来说,《考工典》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具有当代价值的历史坐标或参照系统。

摘要:《考工典》与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建构

——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研究系列之二

关键词:工匠;工匠文化;工匠精神;中华工匠文化体系;《考工典》

Key words: craftsman; craftsman culture; craftsmanship; Chinese craftsman cultural system; Book of diverse crafts

Chinese craftsman cultural system, aiming at carrying on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Chinese craftsman before the 1920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heory which is the subject(human) of craftsman’s activities, digs deeper into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value of the Chinese craftsma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raftsman cultural system takes the “craftsman” as the subject, the “craftsman culture” as the center and the “craftsmanship” as the belief, in order to systematically sort out and explore the world of “craftsman culture”. The Chinese craftsman cultural system not only belongs to logical category but historical category. There are three typical constructing paradigms about the system which are called as the paradigm of “ Book of Diverse Crafts”, “ Rules for Structural Carpentry” and “ Exploitation of the Works of the Nature”. All of the paradigms are distinctive. They have certain historic significance and representativeness. Of course there are many other constructing paradigms or models. “ Book of diverse crafts” , a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is a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of vitally important constructing paradigms or models of Chinese craftsman cultural system. It is of great research value. The book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Kao Gong Headquarter, Palace Headquarter and Utensils Headquarter. The “Kao Gong Headquarter” gives priority to the labor system while the latter two(Palace Headquarter and Utensils Headquarter) give priority to the living system.The profound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logic lies behind this division is the logic that politics are put on the first place then society is on the second place and finally the life. In fact,“Book of diverse crafts”, during this process, initially completes its historical task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raftsman cultural system, and also, it provide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coordinate or reference system which is of contemporary valu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raftsman cultural system.

Abstract:中华工匠文化体系,旨在从文化理论的视角也就是从工匠活动的主体方面(人的方面)对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中华工匠进行系统研究,深入挖掘中华工匠的文化史意义和当代价值。中华工匠文化体系

也就是指中华工匠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及其世界性价值存在体,是整个中华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体系重大特征性构成要素。那么这里就自然排除了中华工匠文化体系中负面价值,尽管“负

面价值”对认识事物本身具有其历史价值,但我们应该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式审视中华工匠文化体系,深入系统挖掘其当代实践价值,为当代中华文化伟大复兴,提升中国品质,实现中国梦服务。

作者简介:邹其昌,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设计学基础理论、美学、经典诠释学、设计产业理论。

一、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简说

在整个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建构中,“工匠”是其核心概念或主题,并且“工匠”既是一个职业共同体,也是一种生存方式,还是一种精神慰藉。工匠文化是中心,即是指从文化的视角考察工匠或工匠的文化方式,其中“工匠精神”是“工匠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工匠文化”具有独特存在价值的根源所在,“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信仰、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活态度,已经超越“工匠”、“工匠文化”成为了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巨大精神驱动力,为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生着历史性的伟大作用。正因为以“工匠”为主题,以

“工匠文化”为中心,以“工匠精神”为

信仰,系统整理、构建和探索“工匠文化”

世界,就形成了中华工匠文化体系。中华

工匠文化体系既是一个逻辑范畴,即科学

理论研究对象或结果;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即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依据人类(工

匠)社会实践活动深度和广度,中华工匠

文化体系的建构也呈现出历史性的时代性

独特风貌。就目前的考察而言,中华工匠

文化体系建构主要有三种典型的建构范式,

我们称之为《考工记》范式、《营造法式》

范式和《天工开物》范式。这三种范式各

具特色,具有一定历史性或代表性。《考

工记》范式,主要是指国家管理者层面从

整体社会结构组织来规范或建构工匠文化

体系,突出了工匠文化的社会职能、行业

结构、考核制度、评价体系等核心要素系统。

为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创构期的重要范本,

也是后世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建构的关键性

文本或理论模式。《营造法式》范式,主

要是指国家管理层面从具体工匠系统即“营

造工匠”系统组织结构来规范或建构工匠

文化体系,强调了工匠文化的行业职能、

制度体系、经济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

审美体系以及营造设计理论体系等核心价

值系统。为中华工匠文化体系成熟期的重

要范本,也为后世进一步完善中华工匠文

化体系建构提供重要理论文本。《天工开物》

范式,是一个纯学者从学术体系建构方面

探讨和研究工匠文化体系建构问题的,突

出强调了传统农业社会典型生活图景——

男耕女织生活世界展开工匠文化体系的建

构,以“贵五谷而贱金玉”为指导思想对

工匠制度文化、民俗文化、伦理文化、技

术文化,评价体系等展开系统思考与提升,

为中华工匠文化体系转型期的重要范本,

也是传统工匠文化体系走向总结的重要方

向或指向。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建构模式或方法,

本文所讨论的《考工典》,也是一种极其

重要的集大成式的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建构

方式或范本。

二、《考工典》的性质与价值

《考工典》出自《古今图书集成》的“经

济汇编”。《古今图书集成》 是中国古代

最大的一部类书,由康熙年间陈梦雷主持

编修。全书有六大“汇编”(《历象汇编》、《方

舆汇编》、《明伦汇编》、《博物汇编》、《理

学汇编》、《经济汇编》),共计一万卷。

其中,《经济汇编》又分为“八典”:《选

举典》、《铨衡典》、《食货典》、《礼仪典》

《乐律典》、《戊政典》、《祥刑典》、《考表一 《考工典》工匠文化体系建构表(自制)

工典》。《考工典》分为三大总部,合计155部,总计252卷。

依据《古今图书集成》的编撰体例、原则和精神,《考工典》力求编撰体系的完备性与内容的完整性。如上表所示,《考工典》先将中华工匠系统分为三大部分(三大“总部”)即:1. 考工总部,2. 宫室总部,3. 器用总部。三大总部各目下,又分出若干“部”目。每一“部”目下,都是用一套《考工典》具有自主产权的六大范畴语言模式系统。即“汇考”、“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因此,无论是对“部”的划分与设定,还是对“部”的具体内容的选择,《考工典》都力求完备,其内容基本涵盖了当时所有的“工匠”(设计)门类(部),并系统收录了与该门类(部)相关的大量文献,并依据“汇考”、“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六大范畴模式语言系统进行体系化建构,而且特别注重“工匠文化”的多元性、立体性和复杂性等特性。

如“工巧部”,其内容就是依据“汇考”、“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的模式语言系统进行体系化的。“汇考”目下,就编撰了历代典籍中对“工巧”问题的阐述、考证等;“艺文”目下,则编选历代描绘“工巧”相关内容的诗词歌赋等;“选句”目下,编选了历代文章中与“工巧”内容相关的名言、佳句等;“纪事”目下,编选了历史文献中与“工巧”相关的历史事件、事例等(具有考古学意味);“杂录”目下,编选了历代文人笔记、野史中的相关文献;“外编”目下,编选了与“工巧”内容相关的神话传说乃至荒唐、神异之事等文献,其可信度不及“纪事”与“杂录”,但是由此也可获得当时人们的心理现象、精神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考工典》工匠文化结构系统,又主要是从纵、横两个基本维度上立体地展示每“部”内容的。就纵向而言,力求从时间的维度(按照时间秩序)搜集、整理、

编选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文献;就横向而

言,则从空间性视角(按照不同领域的秩

序),搜集、整理、编选各类不同领域相

关文献,诗词歌赋、经史子集、轶闻趣事、

神话传说等尽情呈现。而这正是《考工典》

特色之处和历史价值之所在。可以说,它

不只是简单的中国古代工匠文化文献汇编

(类书),事实上,还从传统视角对古代

工匠(设计)进行了文献层面的归纳、总

结与体系化提升。通过《考工典》,中国

古代工匠(设计)文献的体系化面貌,以

及工匠文化发展的基本逻辑大致得以呈现。

上述特点决定了《考工典》的重要价值。

首先,就中国传统设计史研究视角而言,《考

工典》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传统设计史研

究始于工艺美术史,然而受制于工艺美术

的研究范式,当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具体

的“物”或者“造物”活动,缺乏对“物”

之环境的关注,包括物的使用环境、政治

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更缺少对

“人”即“设计者”“工匠”的聚焦和关注。

当然,目前很多研究者已经意识到问题所

在,但是苦于文献、资料的缺乏而踌躇不前。

事实上,与古代设计相关的文献并不是真

正缺乏,而是疏于整理与系统创新研究。

而作为类书的《考工典》,以其丰富而多

样的文献,一方面为中国传统设计研究提

供了具体的资料,另一方面还大致描绘了

古代设计相关文献的基本框架甚至发展脉

络。在中国传统设计研究刚刚起步的今日,

对《考工典》的整理与研究正当其时,并

且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次,从当代设计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来看,对《考工典》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近二十年来,设计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如火

如荼,已经颇具规模。然而,在繁荣的背

后,学科发展方向不明确的问题始终没有

彻底解决。就目前来看,无论是我们设计

学科的整体规划,还是理论构架都是从西

方借鉴而来。尽管我们不能否认现代设计

源于西方,其发展也远比我们要好,是一

个很好的学习对象,但是如果我们迷失在

对西方的学习中,那么便成为模仿了(这

也是西方人不断诟病我们的地方)。因此,

我们在学习的同时必须不断的寻找中国设

计学的自我身份,而《考工典》以其系统

性的文献为中国设计学自我身份的探寻提

供了有效的本土化民族化路径。

三、《考工典》对中华传统工匠文化体

系建构

如上所述,《考工典》先将中华工匠

系统分为三大部分(三大“总部”)即:1.

考工总部,2. 宫室总部,3. 器用总部。

三大总部各目下,又分出若干“部”目。

每一“部”目下,都是用一套《考工典》

具有自主产权的六大范畴语言模式系统。

即“汇考”、“艺文”、“选句”、“纪事”、

“杂录”、“外编”。《考工典》基本上

概括了中华工匠文化的主要内容、体系建

构原则和范畴模式语言等,实际上也实现

了对中华传统工匠文化体系的建构。如前

表一所示,《考工典》的工匠文化主要在

两大核心系统展开,即劳动系统与生活系

统。《考工典》也正是以这样的思路建构

中华传统工匠文化体系,其中《考工诸部》

是对劳动系统的建构,而《宫室诸部》和《器

用诸部》则是对生活系统的建构。

1.劳动系统的建构

在劳动系统,中华传统工匠文化体系

的建构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展开:即工匠制

度(制度文化)、工匠类型(类型文化)、

工匠工作的基本领域(行业文化)和工匠

工作的基本方法(工具文化)。

工匠之事,事关国计民生,历代都试

图从制度层面将其纳入政府的监管之中。

《考工典》也将工匠制度的相关内容置于“考

工总部”中,以示重要。然而,历史是不

断发展的,根据不同的社会现实,不同的

时代需要不同的制度;而不同的制度就需

要不同的机构去执行。《考工典》对工匠

制度的建构是通过朝代更迭为基本框架,即从先秦到明代,其制度有延续有发展。总体来看,在中国传统工匠制度的发展中,有三个关键性的机构设置,分别代表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工、将作大匠与工部。在先秦时期的制度发展中,“工”与“司空”是与工匠管理直接相关的行政职位。“工”在后来的发展中被取消,但是“司空”却在后世一再出现。秦汉时期,作为主掌土木营建的专门性机构,“将作大匠”的出现代表了中国传统工匠制度的一次重大变化。这一设置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并且与“诸监”配合形成了朝廷与宫廷完整的工匠制度。明代时,传统工匠制度出现最后一次重大变化,以上机构均被取消,朝堂与内廷的工匠役使均有工部统一管理。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

在工匠文化的发展中,工匠是其文化发展的基础与核心。没有作为主体的工匠,工匠文化也就失去实质内容。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中,作为主体的工匠也不断地与时俱进,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考工典》将工匠相关的内容收录在“工巧部”中,取名“名流列传”,上迄周秦,下至元明,共82人。总体来看,中国传统工匠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对应两种不同类型的工匠。第一阶段是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全能型”工匠盛行的时代;第二阶段是隋唐至元明时期,这一时期“全能型”逐渐被“职业”工匠取代。在这两大阶段的基础上,每个阶段的工匠又面临不同的时代主题。

在《考工典》中,将中国传统工匠工作分为七大基本领域:木工、金工、石工、陶工、染工、漆工与织工。其中,前四种是以材料为基本划分依据,而后三种则是以产品类型为基本划分依据。在中国传统的工匠文化中,木工的工作领域非常宽泛,既包括木结构建筑的营造,又包括车船等木质机械、工具的制作。其中,前者称之为匠人,后者称之为梓人。金工也是一个涵盖宽泛的领域,根据不同的金属可以制

作出完全不同的产品。对中国传统的金工

来说,有三种代表性的金属种类:青铜、

黄金与铁。其中,青铜的制作与使用主要

在先秦时期,黄金则因其稀有而贵重主要

用于制作奢侈品;而应用最多的就是铁器

了,从工具的制作到武器生产,都以铁为

主要原料。传统石工并不都是与顽石为伍,

根据材料的区别有琢玉与石刻之分。其中,

由于玉材的稀有性,琢玉制品主要用作装

饰、配饰;而石刻的应用则相对宽泛,从

刻碑到雕像都是石刻的工作范围。陶工是

与中国传统生活有密切关系的领域,并且

中国是陶瓷生产大国,无论从生产技术、

产量还是艺术水准都长期领先古代世界。

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制瓷业备受国家重视,

从而制定了很多详细制度加以管理。染工

主要是从事丝棉线以及丝棉制成品的染色。

根据染色原料的不同,染色的方法有较大

差别。并且在实际的操作中,传统染工受

时节、气候的影响较大,这也与染料的制

作与生产有一定关系。漆工就是指漆器的

加工制作。总体来看,这是一个比较复杂

的工作领域,树漆是基本原料,单是还会

涉及到木料、纺织物、皮革、金属、瓷器

等众多材料的使用。漆器可以制作器皿,

也可以制作家具。其中以器皿为多,制作

工艺也最具代表性。织工与染工有密切关

系,就中国传统的环境来看,织工主要以

麻葛丝棉为主要原料,其中以后两者的应

用最广也最具代表性。

以工具为框架,《考工典》事实上将

中国传统工匠工作的基本方法概括为“规

矩准绳”和“度量权衡”。无论是“规矩

准绳”还是“度量权衡”,都是传统工匠

文化中的基本工具,都是工匠劳动、制作

不可缺少的辅助。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

并不意味着有工具就能解决问题了。如何

使用这些工具,这必然涉及到方法问题,《考

工典》中也为我们做了初步的概括

2.生活系统的建构

《宫室诸部》和《器用诸部》是《考工典》

建构中国传统工匠文化生活体系的主要内

容。然而,真正完成对传统生活体系的建构,

并不是简单收录罗列相关文献就能实现的。

事实上,《考工典》对相关内容作了相当

严谨的安排。总体来看,《考工典》对传

统生活的建构遵循了三个基本逻辑,即政

治逻辑、社会逻辑和实践理性逻辑。

首先,《考工典》中有一处奇怪的安排,

将城池与桥梁的内容从“宫室总部”中拿出,

单列于“考工总部”与“宫室总部”之间。

为何做此安排?这需要我们从整部《古今

图书集成》之所以问世的原因去思考。无

论是从初次编纂的目的来看,还是从最终

修订刊印来看,《古今图书集成》的第一

读者始终是帝王。对于帝王来说,他们的

视角自然区别于常人。他们首先要胸怀天

下,所读之书必然也要有纵览天下的视野。

然而,天下是由一座座城池组成的,城池

间是道路与桥梁。城池之内才有宫室建筑。

所以,先城池、桥梁而后才是宫室,是遵

从政治逻辑的必然结果。

其次,在“宫室总部”编排中,社会

逻辑也穿插其中。如在礼制的要求下,皇

帝的宫殿区别于一般宅邸,区别可以在形

制中体现,也可以在规模上体现,重点在

于“差别”。在中国传统社会秩序的运行

中实行双轨制,即礼与法并存,互相补充

而并行不悖。法即律法,具有强制性的约

束规范每个人的行为,否则就施以惩罚;

而礼从另外一个领域发挥作用,即社会关

系。然而,社会关系的抽象的,如何具体

化的加以规范呢?最佳解决方案是通过差

别性的设计规范人的物质生活,以突出展

示其在社会关系中的差别。比如,皇帝一

定要住在巨大的宫殿中,普通人住在符合

自己身份大小的宅邸中。社会的逻辑在《考

工典》展示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器用总

部的编排中。这首先体现在其内容的先后

安排中:用于展示君王威仪的仪仗放在最

前面,这是礼制的需要。然后具有一定礼

制用途但是又具有实用功能的酒水器皿、食用器皿,最后才是完全实用性的生活用具、生产工具。

最后,当我们转换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再局限于建筑或者产品这些具体的分类,就是发现《考工典》的编排中体现出深刻的实践理性逻辑认同。

自古至今,中国都是一个农业国家,对农业劳动的重视也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但是用于农业劳动的各种机械、工具却被《考工典》放在最末尾的地方。这与《天工开物》“贵五谷而贱金玉”的中华工匠文化体系建构原则完全不同。另外,在《考工典》中,产品总是被安排在工具前,且其前者的数量远多于后者。凡此种种,都使我们确认一个事实,即《考工典》中的核心内容是传统生活中的“物”,是面向人的物质需求,提高生活水准的各种“物”。而劳动则是实现生活需要的一个必要环节。

四、《考工典》工匠文化体系的当代价值

随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战略的实施,中国的设计产业必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然而,设计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坚实的理论研究作为引导,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同时,设计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高素质的设计从业者,因此,需要建设高水平的设计教育体系。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对中国传统设计的扎实研究,深刻理解与传承创新发展。这是因为,在当前激烈的全

球制造业竞争中,生产技术大致相同,而

设计质量的高低则成为决定成败的重要因

素之一。而设计质量的高低、优劣,则取

决于一国设计产业中对传统设计文化的尊

重、传承与创新。这一点在德国、意大利、

日本、瑞典等设计强国中不断的被证实。《考

工典》工匠文化体系作为中国传统设计文

化的集大成者,必将为“中国创造”、“中

国设计”的完成提供较为坚实的历史基础。

也为中国当代工匠文化体系的建构和提升

中国当代生活品质必将发挥一定的现实价

值和理论意义。

首先,在当代设计产业的管理与制度

建设中,《考工典》工匠文化体系提供了

良好的历史坐标或参照系统。无论是古代

的手工业生产体系,还是现代设计体系,

都涉及到众多领域,从材料的选择、生产、

加工,到产品的创意、生产、销售,每个

环节都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对于当下高

度商业化的设计产业来说更是如此,因为

现代设计产业中的每个环节都涉及到商业

利益,没有制度的保障最终会沦为商业的

牺牲品。

其次,对设计人才的教育与培养,《考

工典》工匠文化体系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

的借鉴。在传统的环境中,匠人的培养来

自父子、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来自于日

积月累的磨练。在这个过程中,匠人的技

巧得以成熟,更重要的是匠人精神也得以

磨练,这正是现代环境中成长的设计师所

缺乏的东西。

另外,传统工匠口传心授的培养方式

并不意味着对创新的排斥,也不意味着因

循守旧。相反,中国传统工匠文化体系的

形成与发展是创新的结果,是不断采用新

技术,不断适应社会的结果。然而,这种

创新不是奇技淫巧的创新,而建立在国计

民生考量基础上的创新,是建立在现实需

求基础上的创新。在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

大有乱花迷眼之势的当下,这为我们树立

正确的创新观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最后,在传统的工匠文化体系中,物、

产品是整个系统中的一部分,物不只是物

质生活中的物,还与社会生活、政治生活

发生密切关系。在这个体系中,物是一座

桥梁,连接、沟通各个层面的生活,保证

了整个系统的完美运转,也保证了传统生

活的和谐有序。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

首先要确保物质生活的和谐,然后才有其

它层面和谐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设计/

物是一个沟通各种生活的重要桥梁,也是

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这正是《考工典》

工匠文化体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责任编辑:顾平)

参考文献:

[1]《中国历代考工典》何庆生整理,广陵书社2003

年版

[2]《营造法式》宋? 李诫撰,邹其昌整理,人民出

版社2011年版

[3]《天工开物》明?宋应星撰,邹其昌整理,人民

出版社2015年版

[4]《考工记》(《周礼正义》版)清?孙诒让撰,王文锦、

陈玉霞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版

文化资源评估表

福建联合梯田资源价值评估(以保护为目的) 一级指标分数二级指标分数三级指标分数 20%资源品质26.25 历史传承 35% 75 时间久远性(25%)80 传承完整性(25%)70 现实濒危度(30%)85 复制和传承能力(20%)60 17.50 文化特色 25% 70 区域性(30%)75 地方性(30%)85 民族性(40%)55 13.65 艺术价值 20% 68.2 5 观赏性(35%)75 新奇度(35%)60 协调性(30%)70 16.90 知名度 20% 84.5 辐射范围(55%)80 影响力度(45%)90 总分74.3 35%资源价值20.62 5 文化价值 25% 82.5 历史文化特色(50%) 85 地域文化特色(50%) 80 22.65 时间价值 30% 75.5 存在时间久远(35%)90 稀缺性(35%)70 可替代性(30%)65 7.425 消费价值 15% 49.5 受欢迎程度(35%)50 游客满意度(35%)40 开发成熟度(30%) 60 23.85 保存价值 30% 79.5 保存状况(30%)70 县级(20%)70 市级(20%)80 国家级(30%) 95 总分74.55 15%配套设施 11.9 交通运输便利度 20% 59.5 距离中心城市(35%)60 公路等级(40%)65 资源内部密度(25%)50 16.2 政府服务能力 30% 54 办事效率(40%)60 保护政策(30%)40 政府认可度(30%) 60 5 社团组织活动能力 20% 25 旅游社团数量(50%)20 活动举办频繁度(50%)30 20.7 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30% 69 当地经济水平(30%) 70 当地政治稳定程度(40&) 75 当地文化认识水平(30%) 60 总分53.8 16.95 资源规模 30%56.5 在当地分布广狭(20%)60 集群性(20%)70

框架结构体系的特点

1、框架结构体系的特点 1.1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大。 1.2延性较好。 1.3整体侧向刚度较小,水平力作用下侧向变形较大(呈剪切型)。所以建筑高度受到限制。 1.4非结构构件破坏比较严重。 2、框架结构体系选择的因素及适用范围 2.1考虑建筑功能的要求。例如多层建筑空间大、平面布置灵活时。 2.2考虑建筑高度和高宽比、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等因素。 2.3框架结构体系是介于砌体结构与框架-剪力墙结构之间的可选结构体系。框架结构设计应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的原则(结构设计原则)。 2.4非抗震设计时用于多层及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一般情况下框架结构多用多层及小高层建筑(7度区以下)。 2.5框架结构由于其抗侧刚度较差,因此在地震区不宜设计较高的框架结构。在7度(0.15g)设防区,对于一般民用建筑,层数不宜超过7层,总高度不宜超过28米。在8度(0.3g)设防区,层数不宜超过5层,总高度不宜超过20米。超过以上数据时虽然计算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但是不经济。 3、结构平面、竖向布置 3.1为了保证框架结构的抗震安全,结构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延性及耗能等性能。设计中应合理地布置抗侧力构件,减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不应在同一层同时改变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3.2框架结构宜设计成双向梁柱刚架体系以承受纵横两个方向的地震作用或风荷载。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一向为刚架,另一向为铰接排架的结构体系。但在铰接排架方向应设置支撑或抗震墙,以保证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 3.3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如果不可避免的话,可设计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多层建筑也可仅在单跨方向设置剪力墙。后者框架结构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选用,而剪力墙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选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特质,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包含了中国人对自然、对万物、对生命的哲学观念。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国文化的主要特点。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的文化精神的实质是注重和谐与中庸。 【关键词】天人合一;和谐;中庸 一、思维方式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是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造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它培育起“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广土大众的文化;它向往大同社会,四海为家,中央集权,一统天下;它崇尚秩序,追求和谐,反对战争;它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要求理论的实际效用,要求言行一致,为人师表;它反对空谈玄想,憎恶口是心非,也造成了对纯理论和纯思辨的轻视。它铸成“礼之用,和为贵”的大众行为模式,它包含对家人的关怀和责任,对乡土的眷恋与归依。 (二)直觉形象与逻辑推理 从语言、宗教开始,中国人认识事物习惯借助具体的、形象的符号,用形象来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本质。从感官感知的事物入手,以直观具像的符号说明道理,用某种具体事物或直观表象表示抽象概念、思想意境。用特殊性例子直接得出普遍性结论,抽象概念均由感性词汇借喻演变而来,以阴阳五行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解释一切。中国人思维方式重形象、重体验、重直觉,但抽象逻辑思维却不够发达。所有重大基本的哲学概念都落不到实处,都没有确定明晰的内涵与外延。 (三)实践理性与抽象理性 中国哲学的目标在于回答“怎么样”,它关心的是物的功用。中国思维以“经世致用”为目标;西方哲学则致力于回答“是什么”,它的兴趣在于寻求终极真理。实践理性:”正德、利用、厚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人生头等大事。在正德的基础上讲利用、厚生。重视实用技术的开发创造,只关心理论的实用价值而不作纯粹认知,从而使纯粹科学得不到重视与发展。实用目标不仅存在轻理论的问题,而且实用目标的理性近视还会模糊我们对终极目标的追求。实践原则使中国文化具有急功近利的理论近视和极强的世俗功利心态。 二、文化特点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强烈推荐汇总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 --专业推荐 2013.11.7 1.1. 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 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 关架构进行描述。 1.2. 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 整体架构设计

文化旅游资源整理

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同,它可以凸显一个城市、景区和度假区的个性,提升其品位和内涵,丰富游客体验,促进游客消费。但是,知易行难。如何挖掘和利用文化做好旅游?很多地方还是十分困惑、成效不大。在此,本人做一些总结。 一、文化旅游开发的基本路径 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自己的文化,摸清家底。 这一工作,文化部门责无旁贷。要分门别类,以图片、录音、录影、书籍、杂志等多种形式对于各种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进行整理和挖掘,建立完整的文化资源库。 其次,必须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进行评估。 文化资源不等于旅游资源。中国是文化大国,各地都有很多地方文化素材。地方官员往往引以为自豪,号称自己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但是,它们有的是遗迹(如古田会议会址),有的是遗址(如赤壁之战),有的是传说(如“黄粱美梦”),有的是风情(如开渔、民歌)。他们往往具有“小、散、虚”的弱点。一个凄凉的墓、一个残缺的碑,一个空中漂浮的传说。1000年历史的,往往只能看到近10年重修的新建筑,有的什么都没有,只是废墟;有的已经无处可寻,只有传说。

哪些文化资源可以做旅游,哪些不可以做,要以旅游吸引力为标准。一般而言,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重点素材是: 1.地方建筑。民居、桥梁、城池、寺庙等,展现地方民居的风格、材料特点,让游客体验其功能; 2.地方曲艺。如山歌、地方剧。对于外地的旅游者,由于存在语言差异,宜以技术手段加上内容解说以能理解和欣赏。 3.地方饮食。包括地方菜、茶、咖啡、水果等等,应尽量向游客展现其魅力。 4.民俗节庆。例如元宵举行的客家梅州埔寨烧龙灯,还有客家山歌节、擂茶文化节、客家艺术节等。 5.历史渊源。重大历史事件(如战争战役)、名人事迹。 6、民间工艺,如刺绣、年画、剪纸等等。工艺品的用材,宜尽量使用当地的独特材料,例如韩国济州岛用火山灰石头雕刻的民间宗教人像。 第三,选择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 文化旅游的开发方式目前主要有以下5种: 1、博物馆。这是最传统的一种方式,如各地的名人故居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一些专题博物馆(如雷州石狗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

框架结构特点

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 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 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框架结构体系的缺点为: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坏,适用于非抗震设计; 钢材和水泥用量较大,构件的总数量多,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施工 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不适宜建造高层建筑,框架是由梁柱构成的杆系结构,其承载力和刚度 都较低,特别是水平方向的(即使可以考虑现浇楼面与梁共同工作以提高楼面水平刚度,但也是 有限的),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其总体水平位移上大下小,但相对于各楼层而言,层间变形上小下大,设计时如何提高框架的抗侧刚度及控制好结构侧移为重要因素,对于钢 筋混凝土框架,当高度大、层数相当多时,结构底部各层不但柱的轴力很大,而且梁和柱由水平 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整体的侧移亦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大,对建筑平面布置和 空间处理,就可能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在材料消耗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 故一般适用于建造不超过15层的房屋。 滑模 滑模工程技术是我国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现场场地占用少、 结构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安全作业有保障、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显著的一种施工技术,通常 简称为“滑模”。 建筑层高 建筑物上下两层间的高度差值(一般以楼面高度间的差值或上下横梁间的差值)称建筑层高。 结构层高 结构层高系指房屋上下两层结构层层面的垂直距离。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参考资料:框架变形缝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它们设置的原因、设置的方法各不相同,有区别也有联系。分 别介绍如下: ㈠伸缩缝 伸缩缝是为了避免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使房屋产生裂缝而设置的。设置伸缩缝时只需断开上部 结构,基础可不断开。

中华文化的特征

一、文化的特征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这就是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关于这三个方面,我们在下以章节将有详细的论述。简而言之,从地理环境看,中国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的大陆性地域,与西方地中海延岸的多民族有很大的不同;从物质生产方式看,中国文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封建的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与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海洋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从社会组织结构看,宗法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年,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中国文化的特征可大致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有四大文明古国,也曾经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文化体系。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 所谓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佛教文化的传入和中国化。佛教开始流传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并不是中国本土的文化,在公元1世纪的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魏晋、隋唐几百年,佛教高僧的东渡,佛教经典的翻译,中土僧人的西行求法,都不能使佛教文化完全征服中国的士大夫。佛教传播的结果,一部分变为中国式的佛教(如禅宗),一部分反而消融于宋明理学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犹太人遍布全球,而且保持他们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而他们来到中国后,便湮没在中国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 所谓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例如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辽、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汇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没有这种融合,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当然,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也包含有“同化”的意义。 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因此它不是简单的偶然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生命力的表现。具有如此强大的文化生命力的民族,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少见的。汤因比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曾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有过一次著名的对话,在这次对话中,他指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现实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在人类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因为异族入侵而导致文化中绝的悲剧,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因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而希腊化、恺撒的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蛮族入侵耳中绝并沉睡千年。但是在中国,此类情形从未发生。唯有中国文化一种,历经数千年,持续至今而未曾中辍,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延续力。 这种强健的生命延续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东亚大陆特殊地理环境提供了相对隔绝的状态,是其缘由之一。而中国文化长期以来以明显的先进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主中原的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强烈推荐

很详细的系统架构图--专业推荐 2013.11.7

1.1.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

关架构进行描述。 1.2.技术架构设计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整体架构设计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框架结构特点

2.在屋顶上采用有效的保温隔热措施,减小温度变化对屋面结构的影响。 3.在高层建筑中,顶部数层和底部温度应力问题较严重,可在顶部数层和底部数层设置局部伸缩缝。 4.在温度应力较大的地方或对温度应力敏感的部位多加一些钢筋,如高层建筑中的外露现浇墙等。 ㈡沉降缝 沉降缝是为了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在房屋中产生裂缝而设置的。沉降裂缝一般发生在下述部位:1)土层变化较大处;2)地基基础处理方法不同处;3)房屋平面形状变化的凹角处;4)房屋高度、重量、刚度有较大变化处;5)新建部分与原有建筑的结合处等。针对上述情况,在必要时须设置沉降缝将建筑物从屋顶到基础全部分开,形成各自独立的结构单元。在既需设置伸缩缝又需设置沉降缝时,伸缩缝应与沉降缝合并设置,以使整个房屋的缝数减少。其缝宽与地质条件和房屋的高度有关,一般不小于50mm,当房屋高度超过10m时,缝宽应不小于70mm。 但是沉降缝会使基础构造复杂,特别在有地下室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时候。因此,要尽量把高层部分和裙房部分的基础做成整体,不设沉降缝。一种方法是可采用桩基,桩支撑在基岩上;或采取减少沉降的有效措施并经计算,沉降差在允许范围内。另一种方法可以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分开施工,两部分之间设后浇带,先施工高层部分,再施工低层部分,待主体完工,已完成大部分沉降后,再浇筑连接部分的混凝土,连成整体基础。 ㈢防震缝 在需要抗震设防的地区,如是不规则结构则需设防震缝,把建筑分成规则的结构单元。我们应该调整建筑平、立面尺寸和刚度沿房屋平面和高度的分布,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方案,避免设置防震缝。防震缝应根据地震烈度、场地类别、房屋类型等留有足够的宽度,其两侧的上部完全分开。框架结构防震缝的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70mm; 当高度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需抗震设防的建筑,其沉降缝和伸缩缝必须符合防震缝的宽度要求。

曾仕强中华文化的特质 内容摘要

中华文化的特质——曾仕强 第一讲大哉中华 一、何谓文化 文,就是纹理的意思,就是花样。一群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所拥有的一些共同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文化,是一个民族自然孕育而成的一套花样。 二、中华的概念 1、?中?,不偏之谓中。 2、儒家就是道家,道家就是儒家,儒家就是法家,法家就是儒家。 3、中,是讲合理不合理,但是合理不合理不是固定的,它是变动的。 4、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5、中华的华,是华丽的意思,也有变化的意思。 6、太极,是一切的总根源,一动就分阴分阳,阴阳一动,就变成了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所以从这里看,太极就是一。一,就是中,没有发叫中,已发就叫动,然后上边的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那就叫华。 7、中华民族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个大反省,然后经过一个大调整,我们的文化才能够日新又新。 三、大恩不言谢 四、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人为的,都是很自然地慢慢演化而成的。这是生态环境造成的,但是生态环境不完全可以决定文化,还要加上人自己的信念。 第二讲至圣先师 一、孔子的?述而不作?我们的文化更重要的是传承的。 二、中国人不太喜欢别人太了解自己,也不喜欢别人替自己做主张 三、什么叫做人? 四、中华民族不能改变的就是?礼要从内心发出? 巧言令色,鲜仁矣!对于那种礼貌很周到的人,我们要特别提高警惕,因为礼多必诈! 五、西方讲个人意见,中华讲集体创作 中国人常说集体领导,集体创作,可见中华文化就是大家好好商量,商量出的结果就是代表了大家的意见,而这样的意见就比较容易贯彻。 六、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 那一画开天就是宗,宗后来变成了经,经就是经常要遵守的规则,不能变的部分,除了不能变的经以为,其他的都是可以变的。

软件总体架构图

1软件总体架构图 软件结构如图1.1所示: 大容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 工业以太网 网关路由程序 CGI BOA TCP/IP 操作系统界面 ucLinux 内核 MicroBlaze Ip 设计 图1.1 FPGA 数据采集软件架构图 以上是系统的软件结构框图,我们下面将就具体每一个步骤的设计进行一个简要的描述: 2 MicroBlaze IP 核设计 IP 字面意思是知识产权,在微电子领域,具有知识产权的功能模块成为IP Core 或IP 核。IP 可以用来生成ASIC 和PLD 逻辑功能块,又称为虚拟器件VC 。IP 核可以有很多种,比如UART 、CPU 、以太网控制器、PCI 接口等。根据IP 核描述的所在集成电路的设计层次,IP 可以分为硬IP 、软IP 、固IP 。硬IP 的芯片中物理掩膜布局已经得到证明,所有的验证和仿真工作都已经完成,用它可以直接生产硅片,系统设计者不能再对它进行修改。而软IP 是以行为级和RTL 级的Verilog 或VHDL 代码的形式存在,它要经过逻辑综合和版图综合才能最终实现在硅片上。固IP 则介于两者之间。 Xilinx 公司的MicroBlaze32位软处理器核是支持CoreConnect 总线的标准外设集合。MicroBlaze 处理器运行在150MHz 时钟下,可提供125 D-MIPS 的性能,非常适合设计针对网络、电信、数据通信和消费市场的复杂嵌入式系统。 1.MicroBlaze 的体系结构 MicroBlaze 是基于Xilinx 公司FPGA 的微处理器IP 核,和其它外设IP 核一起,可以完成可编程系统芯片(SOPC)的设计。MicroBlaze 处理器采用RISC 架构和哈佛结构的32位指令和数据总线, 可以全速执行存储在片上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中的程序, 并访问其中的数据, 如图4.1所示

高二政治教案:中华文化的两大基本特征

高二政治教案:中华文化的两大基本特征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汉文化,是指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文化。其特征是以中华文化的诸子百家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与天朝思想为其骨干而发展。下面是带来的高二政治教案:中华文化的两大基本特征。中华文化的两大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一(文化历史的悠久与一脉相传体现文化的源远流长)(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①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从而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延绵不断。 ③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它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谐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注意: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的正式文字从甲骨文开始,按演变的顺序,主要字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 注意: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即规模大、存留丰)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基本特征之二(1)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中华文化内容的丰富多彩与独特性体现其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表现在文艺和科技术上。 ◇中华文化中的文艺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艺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文化中的文艺,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有重要位置。 ◇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中华文化的区域性体现其博大精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其博大精深---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中国文化特质的观点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几千年来深刻地影响着从封建帝王到普通百姓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民族英雄和政治精英,形成了一系列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并以卓异的风格,独特的魅力,风靡全世界。17世纪欧洲就出现了“中国热”,德国大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创立了“中国学院”,研究伏羲八卦,并根据八卦所包含的“二进制”原理,发明了二进制记数和当时欧洲先进的计算机。当今欧美发达国家,研究东方神秘文化的队伍日益壮大。人们普遍认为,物质文明在西方,精神文明在东方。许多外国人看了中国的武侠小说、武打电影和气功表演,以为中国人都有武功,个个飞檐走壁、踏雪无痕,人人力大无穷、刀枪不入。有些西方人亲自到中国来考察中国文化,可是他们来到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看到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到处都是车水马龙,和西方城市不同的是,中国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到处都是人,而不知中国文化在哪里。不要说外国人,就是中国人包括中国的专家教授对本民族的文化也有许多人说不明道不白。这就像流传久远的老字号小吃,人们觉得它风味独特,可是谁也说不清它的配方。中国人提起中国文化充满自豪感,但多半说不清它的深刻内涵 一个故事说:一个咖啡馆来了三个外国人,喝咖啡的时候都发现杯子里有苍蝇,但三个老外的表现各有特点。日本人发现苍蝇后怒不可遏,吆喝服务员说:“把你们的经理叫来,我教教他怎么管理咖啡馆。”英国人发现苍蝇后不动声色,把钱掏出来轻轻地放在桌子上,然后慢条斯理地走了。美国人发现苍蝇后笑嘻嘻地用手指勾来服务员,说:“在我们美国,客人要吃多少苍蝇由它自己加,不必麻烦你们事先往里放。”三个客人对苍蝇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性格,日本人讲究管理,英国人讲究绅士派头,而美国人则非常幽默,这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个性化表现。 另一个故事说:如果以大象为题征文,英国人拟题为《英国治下非洲的猎象事业》,俄罗斯人会写《俄罗斯的大象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大象》,法国人会做出《象的恋爱论》,德国人会写出《大象的思维》,意大利人会吟诵诗歌《象啊,象》,而中国人一定会写《大象的伦常》。 还有一个故事说:几个国家的人住在同一幢大楼里,有一天这幢大楼突然起了火,犹太人首先抢出钱袋,法国人立即抢救情人,而中国人则不顾一切地背出他的老娘。 故事显然是编造的,也不可能用来概括这些民族所有的人,但大致能勾勒出这些民族的不同特点:一般地说,德意志民族重哲理思辨,出了一些哲学家、思想家;法兰西民族重情爱,化妆品尤其香水驰名全球;犹太人重金钱,俄国人有大俄罗斯自豪感,日本人善于学习、善于模仿,中国人讲孝道、重亲情。美国民族来自世界各国,主要是欧洲移民,靠各自奋斗来创业,从而形成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和乐观精神这些典型的民族性格。 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无论民族性格或者民族精神,从来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各个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是那些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所从事的物质生活方式、所建立的社会组织形态的多样性造成的。文化作为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但社会存在又有几个层次,最基础的层次是自然环境,其上还有经济层次和社会组织层次等。所以,要准确地把握中国文化的特质,就必须对中国文化

软件系统架构图_参考案例

各种软件开发系统架构图案例介绍

第一章【荐】共享平台架构图与详细说明 1.1.【荐】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逻辑指的是业务逻辑) 注:逻辑架构图 --主要突出子系统/模块间的业务关系, 这里的逻辑指的是业务逻辑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1.2.【荐】技术架构设计 注:技术架构图 --主要突出子系统/模块自身使用的技术和模块接口关联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摘要: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而除此之外,各个历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各自的特征,各自有自己的精髓之处,也是这精髓之特征,书写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儒家学说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纵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上古文化: 在古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从元谋人直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均处于这一时代。其中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展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另外表现在关系方面,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男女通婚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 二、殷商西周文化: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徒,史称“不常厥邑”。在长期定都的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关于殷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古代典籍屡有记述。《礼记·表记》便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文化资源学习题

1.名词:资源文化资源 (1)资源,是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着,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经由人类劳动而创造出财富或资产的各种要素。 (2)文化资源就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所利用或可资利用的各种资源。 2.简要谈谈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区别。 (1)自然资源,一般是指能够进入人类劳动生产过程并被加工成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那部分自然要素,如土地、矿藏、水、大气、森林、草地、野生生物等。 (2)文化资源是资源的一种形式,相对于其他资源来说,它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它指的是具有文化属性的各种资料,包括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等。文化资源蕴藏于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中,与自然资源不同的是,文化资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具有变异性的特点,它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出现变化。文化资源是以文化形态表现出来的,这是它不同于自然资源的突出特征。文化资源既可以一种可感的物质化和符号化形式存在,又可以一种思想化、观念化和经验化的方式表现出来。 3.如何认识文化资源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1)文化资源是人类思想资料的重要来源(2)文化资源是人类价值观念形成的依据(3)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文化资本,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4)文化资源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来源(5)文化资源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基础 4.文化资源有哪些主要特点?(1)意识性文化资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资源,而非天然形成的,所以,无论是物质文化资源还是非物质文化资源,都与人类意识有关,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出来的,这是与自然资源不同的地方.(2)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3)社会性文化资源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社会化的资源,它是为满足社会需要而创造的,因此,文化资源带有鲜明的社会性特点。(4)传承性是指文化的延续和继承,它是一种文化传递活动,它使得文化具有了稳定性和连续性。(5)教化性它具有十分突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因为文化体现出的是人类的某种意志和价值观,它是按照人类社会的愿望和要求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意识形态内容。(6)共享性(7)动态性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均承载着一定的内容,而此内容既有其相对稳定的特征,也有其发展变化的一面。由此决定了文化资源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5.文化资源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哪些?主要有物质的方式、精神的方式和行为的方式。(1)物质的方式是通过物质的有形载体来传承文化的,例如,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各种不同文化风格和样式的建筑、工艺、雕刻、器物、服饰、饮食等。这些物质载体不仅成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而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还因为表达了某种特定的文化观念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2)精神的传承方式属于非物质的,它是通过精神的无形方式来传承文化的,例如,风俗习惯、口传文化(神话、传说、歌谣、民间故事等)、宗教信仰、语言艺术、道德观念、思想意识等。(3)行为方式的传承主要表现在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层面,事实上它们与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有密切关系。 6.结合现实简要谈谈知识资源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知识经济的兴起,就包含着极为深刻的当代文化内涵,它不仅决定着知识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关系到知识对当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作用。知识这一精神文化资源在当代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资源,知识与经济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影响,是促使现代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原因。知识经济是通过知识创新与知识成果的转化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经济活动。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把知识看作是内在的生产力要素,通过知识形态的转化与生成,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生产资源,以获取经济效益。

框架受力特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变形及受力特点 在框架结构中加设适量的剪力墙,二者通过楼盖协同工作,以满足建筑物的抗侧要求,从而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在框架中局部增加剪力墙可以在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影响不大的情况下,使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都有明显提高,所以这种结构体系兼有框架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是一种适用性很广的结构形式。 1. 变形特点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侧向变形曲线以剪切型为主,而剪力墙的变形则以弯曲型为主。由于两者是受力性能不同的两种结构,因而两者之间需要通过楼板的协同工作。由于楼板平面内刚度很大(计算中假定为无限刚性),因此在同一楼板处必有相同的位移,这就形成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特有的变形曲线,呈反S形的弯剪型变形曲线。 框架下部位移增长迅速,上部增长较慢,剪力墙则与之相反。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下部,侧移较小的剪力墙对框架提供帮助,墙把框架向左边拉,框架―剪力墙的侧移比框架单独侧移小,比剪力墙单独侧移大;而上部,框架又可以对剪力墙提供支持,即框架把墙向左边推,其侧移比框架单独侧移大,比剪力墙单独侧移小。最终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侧移大大减小,且使框架和剪力墙中内力分布更趋合理。· 2. 受力特点 剪力墙的侧移刚度远大于框架,因此剪力墙分配到的剪力也将远大于框架。由于上述变形的协调作用,框架和剪力墙的荷载和剪力分布沿高度在不断调整。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框架与剪力墙之间楼层剪力的分配比例和框架各楼层剪力分布情况随着楼层所处高度而变化,与结构刚度特征值λ直接相关。框剪结构中的框架底部剪力

为零,剪力控制部位在房屋高度的中部甚至在上部,而纯框架最大剪力在底部。因此,当实际布置有剪力墙(如:楼梯间墙、电梯井道墙、设备管道井墙等)的框架结构,必须按框架结构协同工作计算内力,不应简单按纯框架分析,否则不能保证框架部分上部楼层构件的安全 框架墙,剪力墙的区别 剪力墙(shear wall)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 剪力墙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1],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高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墙根据受力特点可以分为承重墙和剪力墙,前者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如砌体墙;后者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在抗震设防区,水平荷载主要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因此剪力墙有时也称为抗震墙。 剪力墙按结构材料可以分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板剪力墙、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和配筋砌块剪力墙。其中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最为常用。 框架结构其实是梁柱受力体系,墙不参与受力,所以所有框架结构的墙都是填充隔墙,不受力,现在比较多的做法比如说混凝土空心砌块,或者加气混凝土砌块,这些填充隔墙的容重很小;如果是剪

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大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大特征 自从中国迈进文明社会的门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了上下五千年,传播到纵横数万里。一个个王朝的毁灭,一次次残酷的战争,多少次外族的入侵,乃至无数次山崩地震、水旱、瘟疫等,都未能阻止它前进的步伐,这与它所具备的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有着直接关系。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中国文化要义》,概括了中国文化的14大特征;台湾学者韦政通则说,中国文化有十大特征。其实这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我将它概括为八大特征,提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即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等。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不断,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中外历史上,不少优秀的文化因为异族入侵而中断,如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沉睡了上千年;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则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曾经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伊斯兰化。这都是由于它们根基不深,站脚不稳。中国传统文化却大不相同,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宋元时期契丹、女真的相继南下,乃至蒙古、满清入主中原,都未能中断中国传统文化,相反却是征服者最后被征服、被同化、被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了各少数民族的新鲜血液,反而增加了新的生命活力。它之所以有这种顽强的延续性,这是因为它有强大的同化力与融合力,外族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汉化、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以及西域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近年来,千百万华侨都来关心中国的振兴,正是这种文化凝聚力在起作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唤起海外广大同胞的爱国心,争取他们从道义上、物质上支持国内的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早日统一,正是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 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也就是说,神本主义在中国不占统治地位,而人本主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曾教导他的弟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又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在处理人事与天道的关系时,不少政治家与思想家,都主张要先尽人事,然后再考虑天道。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在中国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人伦道德,强调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要求君要仁、臣要忠、父要慈、子要孝,兄友弟悌,朋友之间要讲义讲信,为人臣、人妻要守节,与一般人交往也要讲忠恕之道,要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君臣合力、朋友同心。在处理君与民的关系时,中国传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