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3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3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3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3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以工业设计为主的现代设计革新运动于20世纪初至30年代席卷欧美。它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展开的,以大工业生产为基础并服务于整个工业社会。它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使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使人们的消费要求和审美趣味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运动中涌现出一批具有民主思想、充分肯定工业社会大机器生产、赞赏新技术、新材料的工业设计的先驱人物。面对时代的挑战,他们提出了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提倡科学的理性设计并创立了新时代的设计美学--机械美学。其所设计的简洁、质朴、实用、方便的全新产品,确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与风格,标志着产品设计进入现代工业化设计的时代。工业设计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独立的设计教育体系也出现了,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在欧美各国,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展各具特色。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成立、包豪斯的建立与发展、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功能主义设计风格的确立、各国专职工业设计师的出现等等,表示现代主义设计形态已趋成熟。卓越的建筑师、设计师格罗佩乌斯、科布西耶、凡德洛、赖特等人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他们提出一系列新的设计思想及其原则,对推动欧美及世界的现代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格罗佩乌斯是最早在设计理论上有全面建树的设计师。他明确指出:“应该强调机械对于工业设计奠定决定作用。”他认为必须贯彻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设计原则,设计应该“能够从实际方面完全达到自身的功能目的”,这样设计的产品才是可以应用、信赖、造价低廉和经济有效的。他认为20世纪的设计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对装饰和复古主义。他对美学风格的看法作过极具哲理性的阐述:“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谁要是以为自己发现了‘永恒的美’,他就一定会陷于模仿和停滞不前,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科布西耶是机械美学的创立者,他赞赏飞机、汽车、轮船的设计,因为这些设计没有受到任何传统的束缚,完全是按照功能与技术的要求设计的,是全新的工业产品形式。他认为大工业社会的任何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他赞美单纯、清晰的几何体。他说:“按公式工作的工程师使用几何形体,用几何学来满足我们的眼睛,用数学来满足我们的理智,他们的工作简直就是良好的艺术。”他主张设计应表现简洁、秩序、逻辑的理性美,应表现出对象本身的直线、比例、空间、体量的美,而不要有附加装饰。凡德洛也强调时代风格,主张设计的现实和功能意义,主张采用机械化、批量化的生产方式。赖特亦强调功能,同时提出“有机建筑”的观点,认为建筑设计应考虑其与环境的和谐、对建筑空间的有机安排与调度、自然材料与工业材料的不同表现力及两者的协调性等。现代派美术对现代主义设计有直接影响。许多现代派艺术家及积极投身到设计及其教育领域,如杜斯伯格、里特维特、康定斯基、克利、伊顿、纳吉等人。有些人在世界第一所设计学院包豪斯任教期间,对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形成及其基础课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1923年在德国魏马举行的包豪斯作品展,向世界展示了其成就,使其成为世界性的设计、设计教育和设计理论研究中心。1925-1927年,德国包豪斯的教学体系己趋成熟,各方面工作走上正轨,师生设计成果达到新水平,使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从尝试阶段进入系统化、科学化的成熟阶段,经受了时代的考验。20世纪30年代初,由于经济不景气和德国纳粹政权的压制,现代主义设计开始在欧洲衰弱。1937年后,随着包豪斯大批精英移居美国,使

欧洲现代主义设计风格融入美国设计体系,在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的依托下,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以美国为中心继续开展,形成国际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二战后直到70年代,国际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原则和风格影响了整个世界。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艺术和设计思潮兴起,但现代主义的许多设计原则仍然适用,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世界设计传统精华的一部分。

走向现代主义

从19世纪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许多设计师和理论家针对设计发展所面临的种种实际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并形成了众多的风格和流派,如工艺美术运动、芝加哥学派、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等,它们先后提出过富有创新精神的设计思想。但这些努力是零散的,新的观点还未形成系统,更重要的是还没有产生出一大批比较成熟而有影响的实际作品。因此,这阶段是现代主义的酝酿和准备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条件都已成熟,工业和科学技术已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大众市场已发育健全,同时艺术上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趣味,这为新的更富于时代气息的美学铺平了道路。现代建筑的兴起更是为设计上的现代主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先前分散的各种设计改革思潮终于融会到一起,形成了意义深远的现代主义,并标志着现代工业设计的开端。现代主义首先起源于对机器的承认,机器既是以批量生产方式产生理性的现代设计的源泉,其本身也是一种进步的象征。20世纪之前,当机器及其产品成为消费品而进入家庭环境时,它们往往要借助于传统的装饰。而现代主义则认为机器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来自我表达,也就是说任何产品的视觉特征应由其本身的结构和机械的内部逻辑来确定。在产品设计上,这种思想通常是以象征效率的风格来体现的。这里,科学性取代了艺术性,所以被称为“机械化时代的美学”。

现代主义的关键因素是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功能主义是一种持续了两百年的哲学思想,早在18世纪就已出现。在最简单的意义上,功能主义认为一件物品或建筑物的美和价值是取决于它对于其目的的适应性。功能主义最有影响的口号是“形式追随功能”,强调功能对于形式的决定作用。而理性主义则是以严格的理性思考取代感性冲动,以科学的、客观的分析为基础来进行设计,尽可能减少设计中的个人意识,从而提高产品的效率和经济性。需要注意的是,现代主义并不是功能主义,也不等于理性主义,它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也反对这些名称。

现代主义主张创造新的形式,反对袭用传统的样式和附加的装饰,从而突破了历史主义和折衷主义的框框,为发挥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功能在造型上的潜力开辟了道路。为了避免肤浅的附庸风雅,现代主义主张设计应注重以计算和功能为基础的工程技术,而不是唯美主义。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应该指出,尽管现代主义者反对任何形式的风格,认为这将导致浅薄的模仿和假冒。但实际上现代主义的理论还是被“翻译”成了一种现代风格。这种风格是以机器隐喻为基础的,即所谓的“机器美学”,也就是用净化了的几何形式来象征机器的效率和理性,反映工业时代的本质特点。这些造型语言是以20世纪初的各种抽象艺术理论为基础的。由于机器的功能千差万别,简洁的几何形态实际上只是体现了机器在形式和精神上的抽象“功能”,这种“功能”只是由机器

的结构和材料而不是机器本身的目的性所决定的。对于几何形态的追求,往往形成了新的形式主义,这在现代主义的早期是难以避免的。另外,现代主义强调批量生产,大众消费的概念却被忽略了,与市场的联系较少。由于过分强调简洁与标准化,消费者多样性选择的权力被剥夺了,这也妨碍了现代主义在实际上的发展。

现代主义的建筑和设计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目标的反映,其几何规则性肯定了人类对于理解、说明和控制自己环境的希望。现代主义认为形式不能与伦理价值和社会目的分开,其中心信念和奋斗动机是为新的技术世界创造一种新的美学,以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并通过艺术的创造性力量来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这是一个十分抽象的过程,其结果也是一些十分抽象而深奥的形式。这些形式尽管常常是极富想象力的,但与它们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相距甚远,并招致不理解甚至敌意。复杂的社会问题并不能只通过形式主义的美学方式来解决,艺术家和设计师是人类社会的组织者这一信念是十分诱人的,但只是一种空想而已。现代主义的理想与工业和社会的现实之间差距很大,这是现代主义在其发源地欧洲并未完全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原因之一。

现代主义首先是在德国兴起的,后来在法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也发展起来。在英国,尽管有少数先行者的努力,但拉斯金和莫里斯的反工业化思想为接受现代主义设下了巨大障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主义才在英国真正扎下根来。

现代主义最早是在建筑界出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批思想敏锐而有一定建筑经验的青年建筑师,在前人革新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系统而彻底的改革主张,形成了现代建筑思潮。由于这些建筑师大多身兼工业设计师的职责,以使工业产品与建筑环境协调,现代建筑很快影响到了工业设计。现代主义正是在德国的格罗披乌斯、米斯和法国的柯布西埃这些杰出的建筑师-设计师的积极推动下形成的。这三个人在1910年前后都曾在柏林的贝伦斯事务所工作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他们都只有30多岁,并立即站到了建筑与设计革新运动的前列。1919年,格罗披乌斯担任了“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推行一套新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使该校成了西欧最激进的一个设计中心和现代主义的摇篮。米斯后来也来到了包豪斯学校,并担任校长。柯布西埃于1920年创办《新精神》杂志,鼓吹创造新建筑。他于1923年出版的《走向新建筑》一书成了机器美学的经典之作。他们的理论与实践加上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体系,为现代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30年代后期,格罗披乌斯、米斯等一批欧洲现代主义的重要人物移民美国,由此把现代主义带到了美国,并根据不同的环境在理论上作了修改。他们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哈佛及芝加哥等大学校园发现了更广大的学生和业主。在德国从未完全实现的梦想在美国变成了现实。

现代主义的发展

20世纪40—50年代,美国和欧洲的设计主流是在包豪斯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其核心是功能主义,强调实用物品的美应由其实用性和对于材料、结构的真实体现来确定。与战前空想的现代主义不同,战后的现代主义已深入到了广泛的工业生产领域,体现在许多工业产品上。随着经济的复兴,西方在20世

纪50年代进入了消费时代,现代主义也开始脱离战前刻板、几何化的模式,并与战后新技术、新材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成熟的工业设计美学,由现代主义走向“当代主义”。现代主义在战后的发展集中体现于美国和英国。这两个国家的设计机构通过各种形式扩大了现代主义在本国设计界和公众中的影响,并为现代主义设计冠以“优良设计”之类的名称加以推广,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1.美国现代主义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功能主义已在美国牢固地建立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早年包豪斯的领袖人物格罗披乌斯、米斯、布劳耶、纳吉等先后到了美国,并把持了美国的设计教育界,从而把战前欧洲的现代主义传播到了美国。但早在包豪斯师生来到美国之前,美国对于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现代设计就已感兴趣,这为战后广泛接受现代主义的美学打下了基础。在这方面,美国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起了积极的作用。现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929年,它从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宣传现代主义的设计,使美国公众对于欧洲,特别是包豪斯的设计有了一定了解。该馆利用举办竞赛和各种展览方式来推动现代主义设计在美国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后期,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几次“实用物品”展览,展品是直接从市场上的功能主义设计商品中挑选出来的,以向公众推荐实用的、批量生产的、精心设计的和价格合理的家用产品。1940年,现代艺术博物馆为工业设计提出了一系列“新”标准,即产品的设计要适合于它的目的性、适应于所用的材料、适应于生产工艺,形式要服从功能等。这种美学标准在20世纪40年代大受推崇,并作为该馆组织的第二批“实用物品”展览的选择标准。这些实用物品被誉为“优良设计”,在1945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大行其道,被视为道德和美学意义上的典范。图10-21所示是当时沃森(Kurt Versen)设计的台灯,采用黑色金属管支架,亚麻布灯罩,非常精练质朴,被认为是高雅趣味的体现。

为了促进工业设计的发展,现代艺术博物馆于20世纪30年代末成立了工业设计部。经格罗披乌斯推荐,著名工业设计师诺伊斯(Eliot Noyes,1910—1977)被任命为工业设计部第一任主任。他和他的继任者考夫曼(Edgar Kaufmann Jr.)都竭力推崇“优良设计”,并把它作为反抗流线型一类纯商业性设计的武器。

所谓商业性设计就是把设计完全看作一种商业竞争的手段,设计改型不考虑产品的功能因素或内部结构,只追求视觉上的新奇与刺激。这种设计观与包豪斯直接由使用、材料和生产过程确定形式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与那种把新奇作为设计必须遵循的质量标准的商业性要求相反。诺伊斯认为好的设计是一个美学爱好的问题,“在日常用品中,好的设计表明了设计师的趣味和好的意识,不应在任何物品上武断地使用装饰,而应使这些东西真正看上去就像它们自己。”从这一立场出发,考夫曼进一步贬低了商业成功的重要性:“一个流行的错误观念就是好的现代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有利于销售,销售量大便是优秀设计的证明。不,并不是如此,销售仅仅是所设计产品发展的一个阶段,使用才是应首先考虑的。”诺伊斯和考夫曼在推动将功能主义作为美国现代设计美学的努力中,最重要、最富有成效的手段是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设计竞赛。到20世纪40年代,尽管实用的家庭用品已能满足需要,但美国人需要更多更好的现代用品。为此,现代艺术博物馆与部分有志于现代设计的厂商合作,举办了几次设计竞赛,以促进低成本家具、灯具、染织品、娱乐设施及其他用品的设计,并在现代技术基础上创造出一种自然形式的现代风格。竞赛中的获奖产品被投入生产,并在全国各地销售。这些竞赛获得了极大成功,一位英国评论家对此发表评论说:“美国在战后最初几年显示了比前20年更为明显的现代主义运动。在1939年,美国对于现代主义知之甚少,但如今的迹象表明,他们自己的现代设计形式正在发展,应用各种材料和材料组合的当代设计已经出现。原木、胶合板、层积木、玻璃纤维材料、钢管、钢条、铝合金、玻璃和塑料等都被以各种方式来生产新的形式。”出自低成本产品竞赛并在整个20世纪50年代以“优良设计”为特点的风格,适于战后住宅较小的生活空间。这种风格具有简洁无装饰的形态,可以用合理的价格批量生产,特别是家具轻巧而移动方便,有时还具有多功能。这些设计探索了新的塑料材料和粘接技术,多少反映了当时材料的匮乏和资金的限制。

现代艺术博物馆在力图促进美国现代主义设计方面并不是孤立的,一些企业也投身于这项工作,特别是两家进行室内设计的生产家具的厂家——米勒公司和诺尔公司。它们将现代主义的目标与其所爱好的新生产技术结合在一起,开发和生产了由美国设计师设计的家具。这些美国设计师将包豪斯的理论与20世纪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美学的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伊姆斯(Charles Eames,1907—1978)和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1910—1961)。他们都曾是位于密执安州的匡溪学院的教员。这所学校由沙里宁的父亲、移居美国的著名芬兰建筑师艾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1873—1950)创建,是美国现代设计的摇篮之一。伊姆斯和沙里宁都由于在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设计竞赛中获奖而崭露头角。1940年,伊姆斯与沙里宁在该馆举办的“家庭装修中的有机设计”竞赛中获首奖。1946年该馆专门为伊姆斯举办了他的胶合板家具展览,取得了很大成功。伊姆斯不少作品都是为米勒公司设计的,这些设计使他成为20世纪最杰出的设计师之一。1946年,伊姆斯与其妻子在洛杉矶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新结构和新材料的试验。他多年研究

胶合板的成形技术,试图生产出整体成形的椅子,但他最终还是使用了分开的部件以便于生产。以后,他又将注意力放在铸铝、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钢条、钢管等材料上,产生了许多极富个性,但又适于批量生产的设计(图10-23)。伊姆斯为米勒公司设计了第一件作品——餐椅(图10-22),是他早年研究胶合板的结果。椅子的坐垫及靠背模压成微妙的曲面,给人以舒适的支撑;镀铬的钢管结构十分简洁,并采用了橡胶减震节点。所有构件和连接的处理都非常精致,使椅子稳定、结实而且很美观。1954年,伊姆斯夫妇制作了一部关于通讯的影片,片名为“a communication primer”。1955年,他设计了椅面用塑料整体成形的可重叠椅。1958年,又设计了铸铝结构、发泡海绵作面料的转椅。这些设计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伊姆斯的其他作品还有他于1956年设计的安乐椅和配套的垫脚凳(图10-24)等。

沙里宁出生于芬兰,随父移居美国后学习建筑,曾获奖学金赴欧洲考察学习两年,后来到石溪学院任教。1940年他与伊姆斯合作,设计了一套组合家具参加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设计竞赛,被诺伊斯授予一等奖,以表彰他们利用先前从未用于家具的生产技术和材料,并创造了新的三度空间形式。沙里宁是一位多产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有才华的工业设计师。他的家具设计常常体现出“有机”的自由形态,而不是刻板、冰冷的几何形,这标志着现代主义的发展已突破了正统的包豪斯风格而开始走向“软化”。这种“软化”趋势是与斯堪的纳维设计联系在一起的,被称为“有机现代主义”。与伊姆斯一样,沙里宁也对探索新材料和新技术非常热心。他最著名的设计有“胎”椅(图10-25)和“郁金香”椅(图10-26)。“胎”椅是他于1946年设计的,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模压成形,覆以软性织物。“郁金香”椅设计于1957年,采用了塑料和铝两种材料。由于圆足的特点,不会压坏地面。这两个设计都被作为20世纪50—60年代“有机”设计的典范。这些形式是仔细考虑了生产技术和人体姿势才获得的,并不是故作离奇,它们的自由形式是其功能的产物,并与某种新材料、新技术联系在一起。正如沙里宁自己所说的,如果批量生产的家具要忠于工业时代的精神,它们

“就决不能去追求离奇”。

图10-22 伊姆斯于1946年设计的餐椅

图10-23 伊姆斯设计的椅子

图10-24 伊姆斯设计的安乐椅和垫脚凳

图10-25 沙里宁设计的“胎”椅

图10-26 沙里宁设计的“郁金香”椅

为了宣传“优良设计”,即那种形式与功能完美结合,并揭示一种实用的、简洁的、易于感受的美的设计,现代艺术博物馆在1950—1955年间继续举办了一系列一年两度的“优良设计”展览,以促进优良设计在美国的发展。“优良设计”展览把现代设计介绍给了美国各地的百货商店和家用品商店,报社、杂志社、建筑师、设计师乃至家庭经济学教师都认为这种新颖、激动人心的风格是居家环境的最佳设计。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仍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认为追求时尚和商品废止制都是不道德的形式,只有简洁而诚实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这种设计不玩弄花招,没有假造的古董光泽,也没有适于材料本身处理以外的表面修饰。例如伊姆斯的塑料椅与金属支架的节点就不加掩饰地暴露出来。同样,如果一把椅子事实上是塑料制成的,就应该体现这种材料,而不能把其伪装成皮革或其他昂贵材料制成的。这种设计哲学实际上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思想的延续。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不少人信奉这种设计观,但也有人对此抱怀疑态度,认为诚实设计不过是另一种公共关系策略而已。在这一时期即使一些受到权威称赞的设计,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一定认可。尽管有些设计师为大众家庭创造了一批现代家具,但这一时期的经典作品并未引起家庭主妇们的兴趣,仅仅是那些热衷于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和其他设计师问津。诺尔和米勒公司的产品只能在这些特定的顾客家中或者公共建筑中找到适当的去处。事实上,现代美国家具的市场是公司或工商企业,大多数家具是特别为办公室而不是为家庭设计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主义越来越受到资本主义商业规律的压力,功能上好的设计往往是与“经济奇迹”背道而驰的,因为资本主义社会要求把设计作为一种刺

激高消费的手段,而不只是建立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现代主义试图以技术和社会价值来取代迄今似乎仍是不可缺少的美学价值,这在商业上是行不通的。就在“优良设计”展览的早年,考夫曼就发现现代主义由于对市场的依赖,不得不做出妥协。“‘优良设计'并不体现我们设计师所能做出的最好设计,只是表明了设计师能得到社会认可的最好设计,因为可买卖的产品是有限制的。”正因为如此,现代主义在20世纪50年代不得不放弃先前一些激进的理想,使自己能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合拍。甚至格罗披乌斯来到美国之后也修正了他在包豪斯时期的主张,更加强调设计的艺术性与象征性。1959年,他为罗森塔尔陶瓷公司设计的茶具(图10-27)就体现了这一点,不但造型更加“有机”,而且还由他在包豪斯时的同事拜耶(Herbert Bayer)设计了表面装饰。

图10-27 格罗披乌斯为罗森塔尔公司设计的茶具

2.英国现代主义的发展

第二世界大战前,英国依然恪守工艺美术运动的传统,尽管受到一些来自异国的影响,如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人情味”以及美国注重工业和技术的思想等,但总的说来现代主义没有能在英国真正确立起来。在大战期间,一方面由于一些包豪斯的重要人物流亡到英国,另一方面由于战争的迫切需要和国家在物资和人力上的短缺,使得强调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维修的功能主义设计得以广泛应用,这样现代主义才开始在英国扎下根来,然而这种现代主义仍带有工艺美术运动的气息。

战争期间,为了应付家具木材的匮乏,英国政府贸易局决定通过国家控制生产和供应的办法来推行标准化家具的生产,并于1942年制定了这种家具的设计要点,要求充分利用材料而设计出宜人的家具。著名设计师拉瑟尔(Gordon Russel)被任命负责此项工作,他本人深受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其评选设计的准则是简洁而实用的,这种准则一直影响到战后多年。1942年英国为了在设计上赶上美国,按照美国职业设计队伍的工作模式成立了第一家设计协作机构——设计研究所,由雷德(Herbert Read)为首的一批设计师、建筑师负责研究所的日常工作。其任务是为各种实际的设计课题提供咨询服务。该所在战后为许多企业进行建筑与产品设计,从而推动了设计与工业的结合。英国现代主义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机构是于1944年成立的英国工业设计协会。该协会是由政府贸易局资助的一个官方机构,其目的是把工艺美术的传统与当代社会不断发展中的工业联系起来,并“以各种可行的方式来改善英国工业的产品”。工业设计协会利用展览、出版物、电视等宣传媒介广泛向企业和公众进行设计教育,并提出了“优良设计、优良企业”的口号,积极推进“优良设计”在英国的发展。何谓“优良设计”?工业设计协会有如下的见解:“只有那些最大限度地利用宝贵的劳动力和原材料的设计才是优良设计,……设计是质量标准的一个基本部分,首要的设计问题是它的工作性能如何?第二个问题是它看上去合适吗?优良设计总是考虑生产技术、所用的材料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

20世纪40年代后期,英国产生了一些出色的工业设计作品。1948年,设计师伊斯戈尼斯(Alee Issigonis)设计的莫里斯牌大众型小汽车(图10-28)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辆车的设计是从大众化、实用化的原则出发,小巧而紧凑,但同时又考虑到英国国民普遍存在的追求表面高贵的心理,使其成为英国第一种可以在国际市场上与德国“大众”牌汽车媲美的小汽车,它生产了十年之久。1959年,伊斯戈尼斯设计了另一型号的莫里斯小型轿车(图10-29),十分干净利落,被认为是战后英国工业设计的杰作。

图10-28 伊斯戈尼斯设计的莫里斯牌小汽车

图10-29 伊斯戈尼斯设计的莫里斯牌小汽车

1949年,英国穆拉德无线电公司设计出了MAS-276型收音机,用深色外框把钮、刻度板、喇叭等部件集中到面板中间,这一设计成为20世纪50年代台式交流收音机式样的典型。在家具方面,英国“实用家具咨询委员会”在战后仍控制了家具的生产、供应和设计,以低廉价格提供标准化的“实用家具”,并以此去影响大众的口味。由于实用家具的设计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往往过于刻板,因而“实用”一词在战后成了廉价和不如意的同义语。到20世纪40年代末,以“人情味”为特征的英国设计兴起,开始注重设计中造型、色彩等心理因素。1949年英国工业设计协会创办了《设计》杂志,积极推动以轻巧、灵活和多功能设计为特征的“当代主义”风格。当代主义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家具、室内设计等方面的一种设计美学,对办公机器等的设计也有较大影响。它的基础仍然是功能主义,但由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影响使其又具有弹性及有机的特点。当代主义的发展是与现代建筑的发展密切相关的。20世纪50年代正是现代建筑蓬勃发展之时,不少战前的工业设计师投身于现代建筑的热潮之中,他们积极主张建筑风格与室内及产品风格的统一与协调,以创造一种全新的当代风格。由于现代建筑强调室内外空间的流动与空间的自由划分,因而要求室内设计、家庭用品、工作和生活空间具有一种可移动性和灵活性的特征,以及轻盈活泼、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使之与现代建筑有机地融合成一体。当代主义实质是20世纪20—30年代国际现代主义的发展,因而又被人称为新国际现代主义。它源于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50年代在英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逐步取代了“实用家具”笨重而朴素的风格。

图10-30 雷斯于1951年设计的“安德罗普”椅

图10-31 戴设计的可叠放胶合板椅

英国当代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是雷斯(Erenest Race,1913—1963)。早在1945年他就利用飞机残骸制成的再生铝设计了一把靠背椅和其他一些家具,这把椅子在1951年的米兰国际工业设计展览中获得金奖。1951年,他利用钢条和胶合板设计了著名的“安德罗普”椅(图10-30),这把椅子的造型轻巧而有动感,既可用于室外,也可放置在居室。另一位当代主义风格的设计师是罗宾·戴(Robin Day,1915—)。戴就学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后从事家具与室内设计。1948年他设计的一把椅子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国际低成本家具设计竞赛”中获一等奖。1951年,在米兰国际工业设计展览中他的家具又获金奖。这些荣誉奠定了他事业成功的基础。戴早期的作品受到伊姆斯等人的影响,热衷于热压成形的胶合板家具。1950年,他为希尔公司设计的可叠放椅(图10-31)便是胶合板制成的,这种椅子所采用的倒V型腿成了当时的时尚。戴还将当代主义风格应用到了家用电器设计上,他1957年设计的电视机(图

10-32)便是其中一例。

1951年,英国为纪念“水晶宫”博览会100周年而举办了一次盛大的“英国节”,以展示英国的工业成就和文化,并向公众进行设计教育。这次活动得到了工业设计协会的大力支持,并由工业设计协会选送了部分展品。“英国节”展现了艳丽的色彩和丰富的表面装饰,与战前现代主义对装饰的厌恶和战时的严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标志着英国公众已从战争的阴影中解放出来,开始向往欢快、热烈的生活,同时也为后来英国设计中更为形式感的因素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从20世纪50年代起,公众趣味逐渐取代了设计机构的说教而成为设计师关心的焦点,各种装饰图案和“艺术”形式开始复兴。工业设计协会对这种趋势采取了

针锋相对的态度,大力宣传“高尚、健康的情趣”和“雅致的生活环境”,并对美国流线型风格的浸染提出了批评。这样,在设计机构的理想和大众趣味之间产生了激烈的冲突。1953—1954年间,另一个英国设计机构“设计与工业协会”开辟了两个展厅,一个展示流行趣味,另一个则展示“当代主义”风格,试图通过比较来帮助公众识别设计的优劣。但是,这类活动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优良设计”与大众趣味的矛盾反而愈演愈烈,并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高潮。1956年工业设计协会所属的设计中心正式成立,从而巩固了工业设计协会在英国设计界的重要地位。设计中心不仅收集和展出优秀设计,还负责评奖工作和提供各种有关设计的咨询服务,影响很大。由于工业设计领域的扩展,英国工业设计协会于1972年改为英国设计

图10-32 戴设计的电视机

图10-33 兰斯·波士公司生产的侧向叉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英国设计中心在20世纪60年代引入了一系列新的评选程序,以保证其展出的“优良设计”能满足新建立起来的技术标准。1967年,设计中心奖的评选范围从家用产品扩展到了工程设计,积极推进机电产品的设计,由此产生了大批优秀作品。图10-33所示是英国兰斯·波士公司生产的侧向叉车,该设计获得了1970年投资类产品设计奖。英国海德罗凡空压机公司也由于在设计上的成就而获得了英国设计协会的1988年欧洲设计奖荣誉提名。该公司在顾问设计师的帮助下创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业机器(图

10-34),特别在人机工程和色彩设计上独树一帜。除了具有外观表现的工业机器外,还有一些产品主要由于内部结构的设计而获得了英国设计协会的奖励。例如,1987年的汽车工业产品设计奖就授予了由卢卡斯·戈林公司与福特英国公司合作设计的刹车控制系统,其作用是能使制动力与路面摩擦力相协调,以防止汽车打滑。既注重产品的外观造型,又强调产品的技术结构和实用性,是英国工业设计师的重要特点。他们兼具意大利设计师的浪漫与激情和德国设计师的理性与严谨,因而在国际设计界享有盛誉。

图10-34 海德罗凡公司生产的系列空压机

图10-35 戴森设计的新型吸尘器

英国著名工业设计师戴森(James Dyson,1947—)设计的新型吸尘器(图10-35)就体现了产品的外观设计与工程技术的完美结合。戴森在使用传统的袋式吸尘器的过程中发现普通吸尘器经常要换集尘袋,而且集尘袋中逸出的微小尘粒常常堵塞了吸气口的过滤片,降低了吸尘器的效率。戴森认为可以用工业用的气旋式除尘原理来解决这一问题。于是他采用模型来进行模拟试验,最终采用了双气旋结构,可以除去极小的尘粒。戴森设计了一个透明的PVC外筒以显示新型吸尘器的工作原理,并提示使用者什么时候该倾倒垃圾。1983年,第一台完整的样机完成。当时零售商和用户告诉戴森,他们并不喜欢透明的外壳,因为脏物暴露出来毕竟不太雅观,但设计师坚持认为看到吸尘的过程可以证明吸尘器的效率。第一款样品采用了银灰色的机身,并用黄色突出关键的部件,使吸尘器看起来更加有趣。戴森希望它像一件太空时代的高技术产品,其超凡的性能应该完善地展现出来。

经过一系列的挫折后,戴森在英国建立了自己的研究中心。双气旋吸尘器于1993年6月在英国推出,并很快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产品销量一度是竞争对手的5倍。戴森曾说过,我们的哲学是真正创造出最好的产品,也就是精良的设计加上更好的技术。他的双气旋吸尘器的成功,正好诠释了他的设计哲学。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比较研究 摘要: 现代设计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和自我完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与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现设计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应当正视后现代主义提出的问题和挑战,但同时也应看到,思想薄弱并且以文化上自由放任的态度为主旨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解决所有现代主义运动带来的消极影响,两者之间矛盾的解决将促使现代设计积极发展。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矛盾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相对于传统设计而言,现代设计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对既有传统的扬弃与超越。现代设计所主张的民主,即设计为大众的思想,相对于为贵族服务的传统设计观念是一次伟大的变革和进步。但当现代设计逐渐发展为一种新的传统和固定的模式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同样要面临新的矛盾,即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所谓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朝的兴起,正是这一矛的具体体现。 一、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在欧美出现的一个内容庞杂的文化艺术、意识形态运动,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 具体到设计上则是把以往为权贵的服务方向改变为为广大人民服务为己任的探索,充满了社会乌托邦主义和社会工程动机,是一种具有高度民主化和社会主义色彩的知识分子的探索。它的目的不是创造个人表现, 而是努力于创造一种非人性的、能够以工业化方式大批量产的、普及的新设计,这样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降低成本、能够使设计为大多数人享用的目的。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师来说,重要的不是风格, 而是动机,风格只是解决问题后的自然副产品而已。现代主义设计是充满民主色彩和革命色彩的设计运动,它目的明确,旗帜鲜明,直截了当。而在与之一脉相承的国际主义设计中,现代主义所提倡的高度理性日益显示出冷漠的气质和单调的作风。米斯?凡德罗所主张的“少即多”在国际主义风格中被形式化地遵循着,已经失去了以往功能主义应有的精神,甚至成为一种固执的教条模式,以技术主宰的工业文化造成的设计形式的单一与人性的温和关怀背道而驰,这意味着现代主义设计逐渐缺乏力量而最终被多元并存的时代精神所取代。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涉及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汇的含义的非常复杂,从字面上看,是指现代设计以后的各种风格或某种风格,因此它具有向现代主义挑战,否认现代主义的内涵。虽然设计上后现代主义至今仍处于风格繁杂、多元化发展的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设计宗旨非常明确,其中心是反对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和人文关怀,而不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因此后现代主义设计采用各种历史装饰,加以折衷处理,打破了现代主义一直以来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主义新阶段。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根基和传统进行的批判性反思。因此,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兴起为观照现代主义设计提供了一面镜子,折射出现代主义设计自身的矛盾。 二、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矛盾 福柯曾经指出,我们不应将现代性仅仅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 而更应把现代性当作一种态度来加以看待。同样,我们也不应将后现代主义设计仅仅理解为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3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以工业设计为主的现代设计革新运动于20世纪初至30年代席卷欧美。它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展开的,以大工业生产为基础并服务于整个工业社会。它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使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使人们的消费要求和审美趣味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运动中涌现出一批具有民主思想、充分肯定工业社会大机器生产、赞赏新技术、新材料的工业设计的先驱人物。面对时代的挑战,他们提出了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提倡科学的理性设计并创立了新时代的设计美学--机械美学。其所设计的简洁、质朴、实用、方便的全新产品,确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与风格,标志着产品设计进入现代工业化设计的时代。工业设计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独立的设计教育体系也出现了,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在欧美各国,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展各具特色。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成立、包豪斯的建立与发展、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功能主义设计风格的确立、各国专职工业设计师的出现等等,表示现代主义设计形态已趋成熟。卓越的建筑师、设计师格罗佩乌斯、科布西耶、凡德洛、赖特等人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他们提出一系列新的设计思想及其原则,对推动欧美及世界的现代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格罗佩乌斯是最早在设计理论上有全面建树的设计师。他明确指出:“应该强调机械对于工业设计奠定决定作用。”他认为必须贯彻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设计原则,设计应该“能够从实际方面完全达到自身的功能目的”,这样设计的产品才是可以应用、信赖、造价低廉和经济有效的。他认为20世纪的设计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对装饰和复古主义。他对美学风格的看法作过极具哲理性的阐述:“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谁要是以为自己发现了‘永恒的美’,他就一定会陷于模仿和停滞不前,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科布西耶是机械美学的创立者,他赞赏飞机、汽车、轮船的设计,因为这些设计没有受到任何传统的束缚,完全是按照功能与技术的要求设计的,是全新的工业产品形式。他认为大工业社会的任何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他赞美单纯、清晰的几何体。他说:“按公式工作的工程师使用几何形体,用几何学来满足我们的眼睛,用数学来满足我们的理智,他们的工作简直就是良好的艺术。”他主张设计应表现简洁、秩序、逻辑的理性美,应表现出对象本身的直线、比例、空间、体量的美,而不要有附加装饰。凡德洛也强调时代风格,主张设计的现实和功能意义,主张采用机械化、批量化的生产方式。赖特亦强调功能,同时提出“有机建筑”的观点,认为建筑设计应考虑其与环境的和谐、对建筑空间的有机安排与调度、自然材料与工业材料的不同表现力及两者的协调性等。现代派美术对现代主义设计有直接影响。许多现代派艺术家及积极投身到设计及其教育领域,如杜斯伯格、里特维特、康定斯基、克利、伊顿、纳吉等人。有些人在世界第一所设计学院包豪斯任教期间,对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形成及其基础课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1923年在德国魏马举行的包豪斯作品展,向世界展示了其成就,使其成为世界性的设计、设计教育和设计理论研究中心。1925-1927年,德国包豪斯的教学体系己趋成熟,各方面工作走上正轨,师生设计成果达到新水平,使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从尝试阶段进入系统化、科学化的成熟阶段,经受了时代的考验。20世纪30年代初,由于经济不景气和德国纳粹政权的压制,现代主义设计开始在欧洲衰弱。1937年后,随着包豪斯大批精英移居美国,使

现代主义设计形成原因再认识

现代主义设计形成原因再认识 现代主义设计是人类设计史上最重要的、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活动之一,它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传播,其风潮几乎波及全球,在它的影响下,又产生出许许多多新的设计风格和流派。对于现代主义设计形成的原因,以往的阐述大多从意识形态领域出发,把现代主义设计放到广阔的现代主义运动背景去认识,认为它的产生是在现代主义运动影响下的一种历史必然。这种认识往往只顾及到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外部环境,甚少考虑到设计活动的自身特质和发展变化规律,难免有失片面,同时也影响到我们对其它相关设计活动的理解。本文试图从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的辨证关系入手,着重考察现代艺术中的客观化趋势、大机器时代的生产技术,以及二者的结合对现代主义设计诞生的影响,以期找出现代主义设计之形成的内在因素。 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在设计中,技术和艺术是矛盾的统一体,两者完美结合,造就优良的设计;反之,则让设计面目可憎。当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达到动态的平衡时,设计表现为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格。技术在革新发展,艺术在不断变化,设计也就呈现出不同的面目。 手工业时代的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造就了传统设计的辉煌。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带来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生产方式,却没有给设计带来适合的新艺术可供借鉴,于

是导致了新问题的出现:与手工生产相比,机器的批量生产带来产品艺术质量的急剧下降和消费者艺术品位的降低。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较有代表性的是“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诞生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代表人物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主张恢复手工艺传统,反对工业化和大批量生产方式,尝试采用中世纪的淳朴风格,学习日本民间装饰手法,吸取自然主义的装饰动机,以期创造出一种新设计风格。“新艺术”运动打破了19世纪弥漫于整个欧洲的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的束缚,努力向自然界学习并加以大胆创新,试图以自然主义的风格开创设计新鲜气息的先河。与“工艺美术”运动相似,“新艺术”运动同样企图在艺术、手工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复兴手工艺的优秀传统。“装饰艺术”运动几乎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同期诞生,具有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在设计上采取折衷主义立场,设法把豪华、奢侈的手工艺制作和代表未来的工业化特征合二为一,产生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新风格来。由于它考虑到了人们对产品形式的多样化需求和对精美手工制作的热爱,还部分照顾到了批量化生产的要求,所以在短期内风靡一时。然而,以当时尚显稚嫩的工业技术水平,要让大机器批量生产的产品兼具手工之美实非易事,能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条件的产品设计少之又少,因而,“装饰艺术”运动

欧洲与美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差异

欧洲与美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差异 当19世纪后半叶欧洲各国的设计师还在喋喋不休地争论机械化生产是否适宜艺术设计的时候,立国不久以后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美国却是以最实干和实际的态度积极接纳了机械化大生产方式,默默地从事与机械化生产相适应的企业产品设计,因此,这一时期美国的机械化发展速度很快。同时又由于自身的文化艺术底蕴不深,传统艺术对于现代的影响不大等原因,使美国社会所出现的机械化生产与艺术设计之间的矛盾不如西欧的法国,德国,英国等明显和激烈,但毕竟在机械化生产迅速发展的19世纪后半叶,它与艺术设计之间存在矛盾也是客观存在的。虽说工艺美术运动对美国设计的影响还小,但新艺术运动在美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影响涉及到当时应用美术领域的各个方面以及建筑领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美国设计是世界设计当中的一个非常具有影响力、但是又非常独特的组成部分。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新国家,没有长期的发展历史,同时又没有所谓单一的民族传统,但是具有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当中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经济强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它的经济实力又使它具有相当巨大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因此,形成许多与欧洲其它国家设计发展所不同的特点。 特点之一是美国设计一向主张多元风格,反对设计上的单一风格垄断。美国人对于单一设计风格的厌恶是非常强烈的。欧洲设计经常是单一性的,比如德国设计、荷兰设计等等,这种设计上的统一性特征,或者英文称为的monotheism,是美国人最不能忍受的,因为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从人口组成上已经具有多元特征,用同样的风格去适应多元的民族组成,可以说根本没有可能。美国设计上的反单一主义,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特征,美国的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等,总是杂七杂八,什么风格都有,体现了这个国家多民族的特征。由于美国是由移民组成的国家,因此没有一种特别的民族特征是可以成为国家的基本设计风格依据的,折衷主义于是就成为十分普遍的设计动机。 另外一个显著的特征,是美国人的幽默性。对于一个拿传统和严肃的规范开玩笑的特点,这种特征特别容易从美国的平面设计上看出来。比如交通标志设计,在欧洲与日本都严格到几近冷酷的地步,不许停车的标志,往往都是一个P 字(英语停的首写字母),加上一个红色的横叉,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而美国虽然也用同样的标志,但是,往往还会加上一些令人高兴的官方椰榆,比如从新泽西州穿过哈德逊河的“荷兰人隧道”,因为交通极其繁忙,全线不许停车,因而设有不许停车的标志,第一个是标准的有红叉的P 字标记,第二个标记则是一句话:“我们是讲真的!”,很快就有第三个标记,也是一句话:“想都不要想在这里停车!”( Don ' t Even Think or Parking Here ! )。这种幽默的交通标记,全世界大约只有美国人会用,看到这些标记之后,大家都会会心一笑,而遵守规则。类似的平面设计例子,比比皆是,难以一一列举,笔者在美国近10 年,经常看这些标志或者设计而捧腹,实在是很开心的。比如美国人的活泼、天真、好动、非权威化,造成美国人对于平面标准和设计符号的高度轻视,美国的平面设计是世界上最为活泼和趣味的一种,这与严肃的欧洲风格来比,和浪漫的法国风格来比,都具有很大的差别。美国人喜欢用文字做游戏,纽约设计家米尔顿·格拉斯(Milton Glass)设计的“我爱纽约!”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以一个心型图案代表爱字,生动又有特点,这个设计现在已经传遍世界各地,被以各种方式转用。美国广告设计的幽默是世界著名的,他们天性乐观,经常开玩笑,这种性格自然从设计上表现出来,成为他们设计的一个特征。美国人常常说:如果都可以达到功能目的,为什么要那么严肃?这种民族心态,是他们设计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 美国同时又是一个高度民主的国家,国家的中心组成是中产阶级,因而,美国人对于法国设计上那种为权贵服务为中心的精英主义(elitism)也有非常强烈的反感,他们认为设计应该是为大众的,是人人可以共享的。反精英主义构成美国设计观念的另外一个特点。

论现代主义和当代设计的不同含义

论现代主义和当代设计的不同含义 内容摘要:现代设计”与”当代设计”在设计领域中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现代主义设计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20世纪20年代前后,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了一个强力集团,推动所谓的新建筑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也包括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的运用,从而把千年以来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也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予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 关键字:现代主义;当代设计;精神。 “现代设计”与”当代设计”在设计领域中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当代设计”是指目前、近期的设计。在艺术史、社会学、工业设计中,“现代”是一个专用术语,它是针对“后现代”而言。什么叫“现代”?这要区分三个范畴:科学领域、艺术领域、工业设计领域。在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现代”指工业化以后的两个历史时期第一次现代化时期指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国家出现以流水线为代表的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1920年代形成了以柏林为中心的科学艺术繁荣时代。第二次现代化时代指1950年代后期到1960年代后期西方的经济繁荣和美国式的消费时代。这两个时期被称为现代时代,又叫机器时代。在这几百年中西方国家一直信仰科学技术,追求物质和现代性,它的发展过程往往处在繁荣、危机、耗尽、创新的循环中。在文化艺术领域,“现代”的含义往往受上述影响,因为艺术总反映时代精神。但是严格说,它还有另一层含义。从广义上,有人认为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文明的整个发展时代都被称为“现代”,因为从文艺复兴以后,艺术界的价值追求不同与以前,开始追求以人为本。从狭义上说,“现代”艺术是与工业现代化紧密相关,现代艺术二十世纪以来跳出模仿古典而新出现的主要运动潮流,象立体派、未来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功能主义、无调派、印象派、连续派、意识流等,每种思想流派都有其代表人物。1970年代以后,艺术界出现“后现代”,实质上是对科学技术追求“现代”的修正。 现代主义设计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20世纪20年代前后,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了一个强力集团,推动所谓的新建筑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也包括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的运用,从而把千年以来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也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予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继而,从建筑革命出发,又影响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家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传达设计等等,形成真正完整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本质上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是功能主义,主张形式遵循功能(FormsFollowFunction)。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D·拉姆斯阐述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简单优于复杂,平淡优于鲜艳夺目;单一色调优于五光十色;经久耐用优于追赶时髦,理性结构优于盲从时尚。”这种风格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设计主潮。以致战后被称为国际主义风格。1919年包豪斯(Buahus)的成立,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它主张以理性主义为出发点,以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为前提,强调一种以客观的物性规律来决定和左右人的主观的人性的规律。许多现代主义者,从德国的贝伦斯、格罗佩斯到美

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与思想基础

现代主义设计是从建筑设计进展起来的,20 世纪20 年代前后,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个强力集团,推动所谓的新建筑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特不庞杂,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设计的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也包括技术上的进步,特不是新的材料―钢筋混凝土、平版玻璃、钢材的运用;新的形式― 反对任何装饰的简单几何形状,以及功能主义倾向,从而把千年以来的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也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干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编辑本段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 19世纪末叶、20世纪初,世界各地,特不是欧美国家的工业技术进展迅速,新的设备、机械、工具不断 被发明出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进展,这种飞速的工业技术进展,同时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带来了专门大的冲击. 彼得·贝伦斯设计的AEG公司的工厂建筑 设计界现在面临的问题要紧有两方面:一,如何解决众多的工业产品、现代建筑、都市规划、传达媒介的设计问题,必须迅速形成新的策略,新的体系,新的设计观,新的技术体系,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社会需求和商业需求迫在眉睫的任 务;(现代设计体系)其二,针对往昔所有设计运动只是强调为社会权贵服务的中心,如何形成新的设计理论和原则,以至使

蹈、诗歌等等都被涉及,在每个不同的领域里,它有特不的内容和观念,因此,要对现代主义下一个确定的定义,事实上是特不困难的。我们在那个地点要紧是介绍建筑和其它设计活动方面的现代主义活动,范围比较窄,因此也比较容易总结它的特征和意识形态内容。 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的观念定义。从总的来讲,我们能够大致把体现在设计和建筑上的现代主义的内容总结为几个方面: 民主主义,精英主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 现代主义建筑是在对长期以来垄断建筑的为权贵的精英主义的一个重大的反动。长期以来建筑设计是 为极少数权贵服务的,我们回忆一下西方建筑进展史,就能够看到,设计不是为王公服务,确实是为教会服务,或者为国家服务,美国评论家罗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讲:穷人没有设计,所指的确实是那个现象。而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则强烈反对为精英服务的设计。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当中,有许多人是期望能够改变设计的服务对象,为宽敞的劳累大众提供差不多的设计服务的。与此同时,他们当中也有许多人希望利用设计来建立一个较好的社会,建立良好的社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特点及历史意义并以实例进行阐述.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特点及历史意义并以实例进行阐述 现代主义设计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德国等欧洲国家兴起,二战时期通过美国在世界范围影响,但在六七十年代逐渐走向衰落。现代主义设计主张设计要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设计,更是提出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要求,它摒弃世袭的传统,附加装饰等。现代主义设计想要以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来表现出强烈的民生主义与理想主义精神。 在工业革命取得极大的辉煌时,欧美各国的生产力得到空前的提高,但各种形式的工艺运动都试图避免机械化的生产,尝试发展新时代的设计方法和风格,在新旧问题的交织下,现代主义设计也就应运而生。它的第一次尝试是在建筑上,而后逐渐在其他的领域得到发展,因此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也就正式走进历史的视野。现代主义运动主要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传达设计等构成的。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近郊的普瓦西。由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1928年设计,1930年建成,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幢白房子表面看来平淡无奇,简单的柏拉图形体和平整的白色粉刷的外墙,简单到几乎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的程度,“唯一的可以称为装饰部件的是横向长窗,这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让光线射入。” 1926年在德国德绍建成的一座建筑工艺学校新校舍。设计者为包豪斯校校长、德国建筑师W.格罗皮乌斯。校舍总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主要由教学楼、生活用房和学生宿舍三部分组成。设计者创造性地运用现代建筑设计手法,从建筑物的实用功能出发,按各部分的实用要求及其相互关系定出各自的位置和体型。利用钢筋、钢筋混凝土和玻璃等新材料以突出材料的本色美。在建筑结构上充分运用窗与墙、混凝土与玻璃、竖向与横向、光与影的对比手法,使空间形象显得清新活泼、生动多样。尤其通过简洁的平屋顶、大片玻璃窗和长而连续的白色墙面产生的不同的视觉效果,更给人以独特的印象。该校舍以崭新的形式,与复古主义设计思想划清了界限,被认为是现代建筑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范作品。

德国现代主义设计

浅谈对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认识 【摘要】:德国现代主义设计是设计史上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活动之一,它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德国的设计先驱已经从建筑设计着手,从事现代设计的探索和试验。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德国在世界上的设计地位已变得举足轻重。其时其影响力已几乎遍布全球。德国作为现代设计的重要发源地,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鲜明的设计特征独占鳌头。现代设计与德国是分不开的。【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历程包豪斯乌尔姆设计特征功能主义现代主义设计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20 世纪20 年代前后,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一个强力集团,推动所谓的新建筑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设计的民主主义倾向和社会主义倾向;也包括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钢筋混凝土、平版玻璃、钢材 的运用;新的形式― 反对任何装 饰的简单几何形状,以及功能主义 倾向,从而把千年以来的设计为权 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也把 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干木材、 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 大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从德国等几个欧洲国家开始发展起来。但现代主义由于遭到欧洲独裁政权的迫害,于三十年代以来开始在欧洲迅速衰退。1933年纳粹强行关闭了重要的德国设计学院包豪斯设计学院,但是包豪斯设计学院在这方面的探索对于德国以及世界的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艺术家不再单纯是艺术家,而工业家也逐渐意识到设计对于产品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的重要性”它第一次系统地探索和验证了在工业化时代中如何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一种理念和具体的方法。 1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历程 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二战之前阶段,包括穆特修斯倡导的"德国工业联盟"、格罗佩斯创立的"包豪斯"等进行现代设计的理论探讨和设计实践,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理论和

现代主义运动

“现代主义”运动 1、现代主义的形式及特征: (1)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设计的中心和目的,而不再是以形式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方便性、经济效益性和效率。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受到艺术上的立体主义的影响。具体建筑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六面建筑。②由此发展起来的以柱支撑整个建筑的结构特征,其必然结果就是幕墙架构的产生。③标准化原则。④反装饰主义立场。⑤中性色彩计划。 (3)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特别强调整体设计虑,基本反对在图版上,在预想图上设计、而强调以模型为中心的设计规划。 (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 2、勒·柯布西耶设计理念: (1)强调机械的美,特别钟意飞机、汽车、轮船等现代机械的设计。认为飞机、汽车、轮船之所以完美无缺,是因为他们的设计没有受到任何传统形式的束缚,完全是按照新的功能要求而设计成的。它们只受到经济因素的约束,因面,更加具有合理性。 (2)认为现代人类生活中经过设计的环境其实都是机器。他认为:住宅是供人们居住的机器,书是供人们阅读的机器,在当代社会中,一件新设计出来为现代人服务的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它们的美学原则是独特的,并不跟随古典艺术的美学原则,只有面对这种新的社会状况,我们才能掌握新的美学立场和美学原则,那就是代表20世纪新时代的机械美学 (3)强调以数学计算和几何计算为设计的出发点,强调科学性、理性。他是第一个提倡把立体主义艺术形式引入设计的人。

3、主要贡献: (1)建筑五要素:①底层楼空;②屋顶花园;③自由空间;○4自由立面;⑤水平长窗 (2)城市规划设计思想是勒-柯布西耶又一重要贡献,其核心内容是功能性和多元化的组合。 4、代表作品: 萨沃伊别墅、朗香教堂(后现代隐喻、塑性建筑)、马赛公寓(变现主义手法等) 5、评价及影响: 柯布西耶本人是非常矛盾的,他的观念和它的实践中存在大量理性主义的成分,甚至是空想主义的,马托邦式的,但他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刚刚萌芽时 提出的这些重要见解,对于推动运动的整体发展,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6、米斯-凡德罗 1928年,他提出了“少即是多”的设计原则,提倡纯净、简洁的建筑表现。1929年,米斯设计了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馆,他突出地运用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乎全部基本特征,简单、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和减少主义形式。加上为这个建筑设计的家具,特别是著名的现代主义经典椅子—巴塞罗那椅, 成为世界公认的设计大师。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馆是米斯设计生涯上的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现代主义设计的对比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风格运动及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上相继掀起了各种风格运动,下面我就这一时期的英国、法国、美国、德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风格运动做一下对比。 “工艺美术”运动: 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宗旨和基本思想和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相似,但是比较少强调中世纪或者哥特风格特征,更加讲究设计装饰上的典雅, 特别是东方风格的细节,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产品设计,特别是家居设计最大的不同特征,就是 美国的设计具有非常明显的东方设计影响,英国设 计中的东方设计影响主要存在于平面设计与图案 上,而美国设计中东 方影响是结构上的。 比如格林兄弟在加利 福尼亚州洛杉矶地区 的帕萨迪纳市为根堡家族设计的根堡住宅就具有 明显的日本民间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整个建筑 采用木构件,讲究柱结构的功能性和装饰性,吸 收东方建筑和家具设计中装饰性地使用功能构件 的特征,强调日本建筑的模数体系和强调横向形 式的特点。美国“工艺美术”运动并不是如同应 该过得工艺美术运动一样的一个统一的、具有比 较集中性活动的设计运动,而仅仅是一种设计思 潮而已。 “新艺术”运动: 法国“新艺术”运动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背景非常相似,它们都是因为反对工业化风格和雕琢 的维多利亚风格而产生的,都主张从自 然、东方艺术当中吸收创作的营养,特别 是植物和动物的纹样,是它们创作的主要 形式动机。它们都反对机械化的批量生 产,都反对直线, 主张有机的曲线为形式 中心,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它们的观念背景是相同的,但是,它们也有不同的地方,其主要的差异在于形式的参考倾向上。199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首次向世界展示了法国的“新艺术”风格,特别是它的家具和室内装饰,引起世界广泛的注意。这些设计的风格,比较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更加追求自然形式。而从设计组织方式来看,法国的这场运动更加集中在几个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影响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影响 我选的课题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我主要讲的是图画现代主义,构成主义与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这三大块的内容给我的感受也挺深刻的。确实在没有灵感的时候,看看一些大师前辈的作品,会顿时茅塞顿开。 首先,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20世纪20年代前后,欧洲一批先进的设计家、建筑家形成了一个强力集团,推动所谓的新建筑运动,这场运动的内容非常庞杂,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思想上的改革,也包括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新的材料的运用,从而把千年以来设计为权贵服务的立场和原则打破了,也把几千年以来建筑完全依附予木材、石料、砖瓦的传统打破了。继而,从建筑革命出发,又影响到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设计、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传达设计等等,形成真正完整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本质上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是功能主义,主张形式遵循功能。简单来说就是:“功能第一,形式第二”。所以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理性。这种风格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设计主潮。以致战后被称为国际主义风格。当代现代主义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形式与风格。第二、具象转向抽象。第三、表现比再现更重要。第四、创造高于审美。在后面,还产生了种种新的设计风格 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都是这些挑战的演绎内容之一。因此我们说现代主义是理想主义的、精英主义的 但是同时也是民主主义的。总之 我觉得任何一个时期的设计都难免受其时代背景的影响而产生某些局限和不足 每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消费者的需求都会产生一种新的设计方向。 图画现代主义上来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出现了另外一个影响世界的设计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在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特别是立体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在“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下,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了以海报为中心的新平面设计运动,因为都以绘画为设计的核心,同时又受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影响,因此成为“图画现代主义”运动。其中最有名是在德国的海报风格,在那个时期的海报主要利用当时艺术上出现的新的简单形式和象征性特点,在海报设计和其他的平面设计上运用简单的图形,平涂的颜色,鲜明的文字来达到商业宣传目的。相比较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时代的广告设计同样重视广告画面的插图图像,但有着强烈的主观装饰和唯美追求。而在现代艺术影响和洗礼之后的广告设计插图更进一步尊重广告信息传达的目的。特别是在一战前的海报用于商业宣传,这种简单直接的形式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的。这种手法也是我们现在也可以用到的。当时的代表人物伯恩哈特,他的火柴的广告是完完全全的体现了,当时海报风格下的简洁明了。也是图画现代主义出现的一个重大标志。当时他只是大胆的运用了简单的两根火柴的图案加上企业的艺术字体,却让世人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朱里斯·克林杰与吉普肯斯也是当时出名的艺术家。一战后,海报风格的海报的目的就变成了进行政治宣传和政治挑逗。所以,总结“海报风格”大约开始于1898年前后,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一战战争海报,在一战期间同盟国和轴心国集团的政治宣传海报。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败的“同盟国”德国,纳粹时期的反动宣传画,一直伴随着纳粹从形成到壮大一战结束后作为胜利的“协约国”欧洲各个国家和美国,在战后经济发展恢复后,进入高度繁荣阶段,商业的繁荣,形成的后立体主义图画现代主义,从一战期间一直持续到1935年为止。 接下来的构成主义,代表人物:塔特林和罗德琴等,主张艺术走实用的道路并为政治服务,加波和佩夫斯纳等,强调艺术的自由与独立,追求艺术形式的纯粹性理想:透过结合不同的元素以构筑新的现实。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政治变革环境中诞生的。高举着反艺术的立场,避开传统艺术材料,例如油画\颜料、画布,和革命前的图像。因此,艺术品可能来自于现成物,例如:木材,金属,照片,或者纸。艺术家的作品经常被视为系统的简化或者抽象化。作品是半抽象或抽象性的,主张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构成半抽象或全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