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电阻的测量教案

电阻的测量教案

电阻的测量教案
电阻的测量教案

电阻的测量教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宇华教育集团初三年级物理新授课教案

备课人桑宇峰时间年月日课时序

课题《电阻的测量》第17章第三节电阻的测量

一、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2)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1)有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领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法,初步形成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培养初步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初步培养合作交流的愿望,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二、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伏安法测量电阻的电路设计。

学习难点: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

三、学习过程

1、温故知新:

(1)电流表、电压表使用时注意事项?

【电流表:

1两个必须:必须将电流表串联接入被测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

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2两个不能:所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能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3三先三后:先调零后使用;先画图后连接;先认清分度值后读数

电压表:

1两个必须:必须将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必须将电压表的“+”接线柱靠

近电源正极,“-”接线柱靠近电源负极.

2一个不能:所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

3三先三后:先调零后使用;先画图后连接;先认清分度值后读数】

(2)滑动变阻器使用时注意事项?

【(1)使用滑动变阻器之前,要弄清楚它的最大电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使用时不得超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2)使用滑动变阻器前,应先来回滑动几次滑片,除去接触点上的灰尘等污物,以保证接触良好.接入电路之前,一般应把滑动片P 移到连入电阻值最大的地方,以保护电源和电表.

(3)正确连入电路.注意不要接成固定电阻(把电路两端分别接到A 、B )或接成短路(把电路两端分别接到C 、D ).

(4)实验时谨防损伤电阻丝绝缘层,以免造成匝间短路.】 (3)欧姆定律内

容 ;欧姆定律

2

我们已经知道测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电压可以用电压表,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

例: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3.6 V ,用电流表测出通过 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 A ,计算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启发:电阻的阻值可以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I

U

R =

求算出来。要利用变形公式I

U

R =

求电阻,需要知道U 、I 值,怎么能知道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呢? 测量未知电阻阻值的方法之一是用 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用 测出流过电阻的电流,然后根据公式 计算出阻值,此方法称 _________法。

3、出示目标:

1)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2)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4、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此处教师可以播放视频或是亲自演示实验)

备注:此实验先让学生预习课本的同时,设计出实验电路,并先在学案上绘制,可分组教学可教师演示,重点在于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各电器元件的链接技巧以及发现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解决,对实验数据有更直观的感触。 (1)实验原理: 。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和

(3)实验器材: 、 、 、待测电阻、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4)请先画出实验电路图后,再连接好实物图.

注意: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4、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5.分析数据:比较计算出的

几个电阻值,电阻的大小相同吗?

,你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为减小实验的误差,可求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33

21R R R R ++=

= Ω

6、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1)开关应该断开;(2)电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电表调零

(3)选择合适的量程;(4)滑动变阻器使用时要一上一下连接,且滑片调至为阻值最大处。

四、知识拓展

阻值随电压变化的电阻——灯泡【重在强调: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定值电阻的阻值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而灯泡在使用过程中会发光,温度会升高,其阻值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且温度越高,灯丝电阻的阻值越大。因此在测量过程中,不能去灯丝电阻的平均值,这是没有意义的。】

想想做做:某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电阻时得到如下数据: 分析数据:比较计算出的几个数值,看看每次算出的电阻的大小相同吗?为减小实验的误差,能否求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为什

么? , 。 五.巩固训练【此部分在课堂上完成,趁热打铁加深学生记忆】 1.在用“伏安法测导体电阻”的实验中

(1)小强连接的实物图如图,还有两根未连上,请帮助其完成实物图连接。 ? (2)小强在完成电路图连接后,开始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步: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至 端(填A或B),使连入电路中电阻最大。

第二步:闭合开关S ,调节滑片P 的位置,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数据。 第三步:断开开关S ,根据电压值和电流值,求出R 。

(3)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R = 。?

(4)从实验步骤看,存在的主要缺陷是 。 2.小军在老师指导下,用“伏安法”测量一只小灯泡的电阻,他连接了如图所示的部分实验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纸上连接完成小军的实验电路.

(2)小军连接完电流,检查无误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 至 (填“A”或“B”)端,然后再关闭开关.

1 R=

2 3

次数 U/V I/A R/Ω 发光情况 1 1 0.2 微弱 2 2 0.25 暗 3 3 0.3 亮

(3)小军通过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进行了3次测量,数据记录及算出的小灯泡的电阻值如下表:

电压/V电流/A电阻/Ω

实验次

1 1.00.147.1

2 1.80.237.8

3 2.50.308.3

老师看了小军的数据记录,问小军:“你发现三次测量的电阻值相差较大了吗?小军与其他同学交流,发现其他小组也都有类似现象:小灯泡电阻的测量值随电压增大、亮度增强而增大,结合小灯泡发热发光的特殊性,小军突然意识到小灯泡的电阻可能与有关。

(4)小民则认为,实验肯定会有误差,为什么不说是测量误差造成的呢?通过小军的讲解,他终于明白了小军的实验结果不能单纯用测量误差来解释的原因,如果是测量误差的原因,电阻的多次测量值会表现出的特点.

六、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与巩固训练近乎同步,一个定值电阻一个灯泡加深训练】

的阻值(约为20Ω左右).实验器材有:1.小明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R

x

、电压表(量程0~3V和0~15V)、电流表(量程0~0.6V和0~3A)、定值电阻R

x

滑动变阻器(20Ω 1A)、开关、学生电源各一个,导线若干.

(1)“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

(2)如图a所示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图中甲、乙为两个电表,其中甲

为表,乙为表。

(3)本实验电源电压选用12V,电压表应选用量程,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连接如图b所示的电流表时,应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4)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约为6V,电流表示数为零;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示数有明显变化,但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则发生故障的元件

是;

(5)排除故障后,接通线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时,通过电阻R

的电流大小是A;

x

(6)经多次测量,小明由实验数据绘制得如图c所示的U﹣I图象,由图象可知:= Ω(保留1位小数)

电阻R

x

(7)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下列实验与本次实验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的是(填序号).

A.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与宽 B.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C.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物理兴趣小组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准备了以下器材: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开关、两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如图甲为该小组连接的实物图.

(1)请指出实物图连接的两处错误.①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某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丙所示,电流表示数为A,则小灯泡电阻为

Ω.(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记录下不同时刻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计算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值,数据处理表格如下所示,其中有一处是不恰当的,这一处是,原因是.

实验次数电压/V电流/A电阻/Ω平均电阻/Ω

1 1.00.17 5.97.7

2 1.40.187.8

3 1.80.228.2

4 2.00.238.7

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塔子城镇中心学校王广宇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 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3.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且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2、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 三、教学资源: 电源、开关、定值电阻、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四、教学过程 (1)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问题引入:如何测定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大小? 设计实验: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可知,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把实验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出定值电阻的阻值大小。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际测量中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的值,求出每次的电阻值,最后求电阻的平均数。其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就可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电路设计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 实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什么 状态;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是否处 于阻值最大处; 3.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 4.是否认真检查电路,电流表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是否接反了;确认无误 后才闭合开关等。 5.是否通过“试触”进行量程的选择;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下相应的

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填在表格中。 ③断开开关,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④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及电阻的平均值并填入表格中。 次数电压/V 电流/A 电阻/Ω电阻平均值/Ω 1 2 3 分析与讨论: 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通过它的也随之而改变,但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变,即电阻不变,同时证明了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由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2)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参照教科书“想想议议,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会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 分析与讨论: 由于定值电阻是采用电阻受温度影响小的材料制作的,因此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定值电阻的温度虽然改变了,但阻值发生的变化却很小,可以不计,但小灯泡的灯丝是采用阻值受温度影响大的材料制成的,因此当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灯丝的温度升高,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而增大,灯丝的电阻变化不是实验误差在起主导作用,因此灯丝的电阻不能求平均值。 五、课堂练习 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题。 六、板书设计: 伏安法测电阻 a)原理:R=U/I b)电路图: 表格设计: 次数电压/V 电流/A 电阻/Ω电阻平均值/Ω 1 2 3

《电阻的测量》教案设计

《电阻的测量》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知道测量电阻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进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并观察试验现象分析结果,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并养成求真务实、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且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难点】 组装电路,分析实验,发现规律,以及对电阻概念的理解认识。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问题引入:如何测定一个定值电阻的大小?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所学的欧姆定律的知识,然后得出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通过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以及电阻两端的电压得出定值电阻的电阻值的方法。

环节二:新课讲授 设计实验 已经讨论出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即测量电流和电阻根据公式 得出电阻值。但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际测量中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电压以及电流的值,求出每次的电阻值,最后求出电阻的平均数。其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就可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电路图如图所示: 所用器材有:电源、开关、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 进行实验 首先,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在连接电路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注意哪些问题,比如,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在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检查滑动变阻器是否处于阻值最大处;电压表电流表的支付接线柱的正确连接等。且应该提醒学生通过“试触”进行测量工具量程的选择,在闭合开关前仔细检查电路连接情况。在学生连接完电路后,应该检查学生的电路连接情况,确保电路连接没有问题。其次,闭合开关,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注意应提醒学生不能将滑动变阻器调节的太狠,也不能超过测量工具的量程,并且指导学生设计表格将所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最后,断开开关,整理器材,收拾仪器,结束实验。 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让学生利用记录在表格中的数据以及公式,计算出不同电压电流情况下定值电阻的阻值,并求出平均值,各组同学互相讨论看看其他组得到的结果,分析实验结论。 根据所做的实验,可以看出,在各个电压下测量的阻值变化不大,且与平均值较为接近。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通过它的电流也随之改变,但

电阻的测量教案

电阻的测量教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宇华教育集团初三年级物理新授课教案 备课人桑宇峰时间年月日课时序 课题《电阻的测量》第17章第三节电阻的测量 一、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2)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1)有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领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法,初步形成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培养初步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初步培养合作交流的愿望,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二、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伏安法测量电阻的电路设计。 学习难点: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 三、学习过程 1、温故知新: (1)电流表、电压表使用时注意事项? 【电流表: 1两个必须:必须将电流表串联接入被测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 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2两个不能:所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能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3三先三后:先调零后使用;先画图后连接;先认清分度值后读数 电压表: 1两个必须:必须将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必须将电压表的“+”接线柱靠 近电源正极,“-”接线柱靠近电源负极. 2一个不能:所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 3三先三后:先调零后使用;先画图后连接;先认清分度值后读数】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完整版本

课题电阻的测量执教:赵文明协备:吴雨婷九一班时间: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原理。 2. 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3. 了解灯丝电阻的特性。 4.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2. 通过学生选择实验仪器,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操作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正确读数、数 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 作的团队精神。 2. 通过本次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在实验中注意养成严谨的 科学态度。 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阻。 难点设计科学的、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 教学 方法 实验探究、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教具电池组、电压表、电流表、2.5V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 讲授实验电路图和实物图: 电路图 实物图 实验记录表格 测量次数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2 3 注意事项 1.在连接电路前要调节电流表、电压表 到零刻度。 2.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连接完电路 要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 3.连接好电路,在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 要用开关试触,在确定电路完好后再闭合 开关S。 4.电压表和电流表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量 程。 二、例题分析 例1 (小宣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的阻值 时,并联在电阻R两端的电压表的示数如 图甲所示,与电阻R串联的电流表的示数 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 电流表的示数为 ________A,电阻R 的阻值为Ω。 例 2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下表为记录的实验数据,从中你发现了什 么?说明原因。 电路图:要求学生自己设计 实物图:要求学生根据电路图连接实 物图 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上: 然后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电阻,再 取平均值 想想做做 1.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 泡,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 2.多测几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别 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3.比较计算出的几个数值,看看每次 算出的电阻的大小相同吗?有什么变 化规律吗? 4.如果出现的情况和测量定值电阻时 不同,你如何解释?与同学交流一下。 法和学生动 手实验的能 力 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的方 法和学生动 手实验的能 力 培养学生的 解题能力, 思考能力

初中物理《电阻的测量》教案

《电阻的测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 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3、加深对欧姆定律的及应用的理解。 4、加深对“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且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2、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 三、实验器材: 干电池、开关、定值电阻、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 四、教学过程 (一)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问题引入: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设计实验: 1:实验原理: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___,相对应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 3:在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我们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测几组数据呢?用到什么器材? 4:画出实验电路图 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______。 2:连接滑动变阻器时要___选择接线柱,为保护电路一开始要调到____。 3:电压表要与被测用电器___联,电流表要与被测用电器___联,使用时都要注意___选择以及___的接法。 4:连接完电路先要___再闭合开关。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电压表的示数U,并记录在表格中. 3.计算每组的电阻的大小,并算出平均值。 思考 1:你们组测得三个电阻都相等吗?原因是什么? 2: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的电压以及通过它的电流有没有关系? 分析与讨论: 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通过它的也随之而改变,但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变,即电阻不变,同时证明了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由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想想做做 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多测几组数据后,根据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比较计算出的几个数值,看看每次算出的电阻的大小相同吗?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讨论交流 1:每次算出的电阻的大小相同吗?你认为原因是什么?(猜一猜) 2:你能总结出变化规律吗? 小资料 定值电阻是采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受温度影响小的材料制作的,因此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定值电阻的温度虽然改变了,但阻值发生的变化却很小。 小灯泡的灯丝是采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材料制成的,因此当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灯泡变亮,灯丝的温度升高,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而增大,灯丝的电阻变化并不是实验误差在起主导作用。分析与讨论: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resistance measurement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本教案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2、知道伏安法测电阻有内接和外接两种方法。 3、理解两种方法的误差原因,并能在实际中作出选择。 4、理解多用电表直流电流档、直流电压档、欧姆档的基本原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的测量误差分析,实际测量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2、了解欧姆表的原理,学会使用欧姆表。 3、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本课学生测量分析,器材选择判断,树立学生知识

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的观点。教学建议 1、伏安法测电阻这个实验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了, 但是初中时只要求学生掌握测量基本原理,不需要学生考虑测量 的误差以及引起误差的原因,也不需要学生掌握两种连接方法, 而在高中阶段,本节重点是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接法,使学生知 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哪种接法,知道两种接法对测量值带来的 不同测量结果,要求学生对两种连接方法所产生的误差来源有所 了解。 在新课讲解中可以首先复习电阻定义,引出测量电阻的思路,结合具体实际,提出两种测量方式,分析误差原因,总结适用条件,通过测量分析,进一步巩固。通过器材分析选择,培养学生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学生活动展开时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两种测量电阻方 法的误差原因及适用条件,利用自行测量进一步体会适用条件, 通过练习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器材选择判断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本节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运用,具有联系 实际的意义,为学生提供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2、教材要求了解欧姆表的原理,不要求进一步讲解欧姆表 的刻度等问题. 通过对欧姆表原理的讲解,进一步加强学生使用欧姆表的能力,重点强调欧姆表在使用前调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分 清欧姆表的各档位之间的转换,知道欧姆表内置电源的正负极与

《电阻的测量》参考教案

第3节《电阻的测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学生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订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阻. ●教学难点 自行设计科学的、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 ●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学生可2人或4人一组)干电池组(带盒)或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带座)、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投影仪.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欧姆定律,并已能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做一些简单的计算,现在请同学们看这样的题目. 投影题目: 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 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 0.4 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同学们练习,两个同学板演.

解:根据欧姆定律I =R U 得 R =I U =A 0.4V 2.7=18 Ω (此题目是上节课欧姆定律公式的巩固应用,并且有同类型的例题.教师对学生的演算可以不做过多的讲评,直接关注其变形公式) [师]欧姆定律I = R U 可变形为R =I U ,可不可以说导体的电阻R 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而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也就是说,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导体的电阻R 就会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会越小? (学生通过对“电阻”一节的学习及课后探究已有所理解) [生]电阻是物质本身的性质,是由导体本身的因素决定的,和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电压多高,以及导体中是否有电流,电流的大小都没有关系. [师]肯定同学的回答.强调:对于变形公式R =I U ,不能单纯从数学的角度理解,不存在R 与U 成正比,R 与I 成反比的关系,但是R = I U 可以作为电阻的计算式,由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来计算这段导体的电阻. 二、进行新课 [师]同学们面前的小灯泡是我们在实验室中做实验时常用到的,你们还知道在哪儿还用它呢? [生]手电筒用的就是这种,还有有的玩具上也用这种灯泡. [师]如果我们想知道这种灯泡的电阻是多大,怎么办? [生]可以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 =I U 算出来.

最新电阻器的识别与测量一体化教案

电阻器的识别与测量一体化教案 一、电阻器的基础知识 引入新课:(和学生互动,复习和讲解相结合) 请同学们回顾电工基础课和电子技术课中都学了哪些电阻器的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选第二组一名同学起立说明,其他组补充,然后老师讲评并由此引出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 1、电阻器的用途: 稳定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电阻在电子产品中使用最多的是分压、降压、分流、限流、滤波(与电容组合)和阻抗匹配。 2、电阻器的分类、性能与特点 常见固定电阻器的外形如图2—1(讲课时用实物和PPT结合演示): 图2—1 固定电阻器实物图 可变电阻器的外形图(讲课时用结合实物和PPT结合演示): 必备知识

图2—2 可变电阻器实物图 敏感电阻的外形图(讲课时用结合实物和PPT结合演示) 图2—3 敏感电阻器实物图 常用电阻的性能与特点见表2—1 电阻名称性能与特点 碳膜电阻稳定性高,噪声小,应用广泛。阻值范围:1Ω-10MΩ 金属膜电阻体积小,噪声小,稳定性高,温度系数小,耐高温,精度高,但脉冲负载稳定性差。阻值范围:0.1Ω-620MΩ 线绕电阻体积小,噪声小,稳定性高,温度系数小,耐高温,精度很高,功率大(可达500W)。但高频性能差,体积大,成本高。阻值范围:0.1Ω-5MΩ

【记忆窍门】 用背景颜色可以区别电阻器的种类:浅色(淡绿、浅兰、浅棕)表示碳膜电阻器,红色、棕色表示金属膜电阻器,深绿、灰色表示线绕电阻器。 3、电阻器的主要性能参数,见表2—2

4、电阻器的命名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GB/T2470—1995《电子设备用固定电阻器、固定电容器型号命名方法》的规定,电阻器的型号由以下4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表示主称;第二部分表示材料;第三部分表示分类特征;第四部分表示序号,如图2—4所示,详细内容见下表。 图2—4 电阻命名方法 表2—3 电阻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用字母表示主称用字母表示材料用数字或字母表示类别或额定功率序号 字母含义字母含义数字或字母含义数字额定功率用数字表示 R RP 电阻器 电位器 C 沉积膜 或高频瓷 1 普通 0.125 1/8W 用个位数或无数字 表示 2 普通或 阻燃 F复合膜 3 或C 超高频 0.25 1/4W H合成碳膜 4 高阻 I玻璃釉膜 5 高温 0.5 1/2W J金属膜7或J 精密 N无机实心8 高压 1 1W S有机实心9 特殊 T碳膜G 高功率 2 2W U硅碳膜L 测量 X线绕T 可调 3 3W Y氧化膜 X 小型 C 防潮 5 5W O玻璃膜Y 被釉 B 不燃性10 10W 例如RJ71-0.125-5.1kⅠ型的命名含义:R表示电阻器;J表示金属膜;7表示精密;1表示序号;0.125表示额定功率;5.1k表示标称阻值;Ⅰ表示误差5%。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高三、教案)

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一、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及读数 1.螺旋测微器的构造 如图1所示是常用的螺旋测微器.它的测砧A和固定刻度B固定在尺架C上.旋钮 D、微调旋钮D′和可动刻度 E、测微螺杆F连在一起,通过精密螺纹套在B上. 图1 2.螺旋测微器的原理 测微螺杆F与固定刻度B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 mm,即旋钮D每旋转一周,F前进或后退0.5 mm,而可动刻度E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F前进或后退0.01 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 mm.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3.读数:测量时被测物体长度的整数毫米数由固定刻度读出,小数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测量值(毫米)=固定刻度数(毫米)(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毫米) 二、游标卡尺 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尺身上还有一个紧固螺钉.(如图2所示) 图2 2.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 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 mm.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个的、20个的、50个的,其读数见下表:

游标尺 精度 1 n (mm) 测量长度L=N +k 1 n (mm)(游 标尺上第k格 与主尺上的 刻度线对齐时) 总刻度格数n 刻度总长 度(mm) 每小格 与主尺 1格 (1 mm) 相差 1090.10.1 N(主尺上读的整毫米数)+ 1 10 k 20190.050.05 N(主尺上读的整毫米数)+ 1 20 k 50490.020.02 N(主尺上读的整毫米数)+ 1 50 k 三、伏安法测电阻 1.电流表、电压表的应用 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电路图 误差原因 电流表分压 U测=U x+U A 电压表分流 I测=I x+I V 电阻测量值R测= U测 I测 =R x+R A>R x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R测= U测 I测 = R x R V R x+R V R V R A时,用电流表内接法.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 . 17.3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3.4.2理解欧姆定律 2.学情分析 学生进实验室探究电学问题已经很多次,例如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电流与电压关 系等,对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和对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已经有了初步的基础,但是对不同状态下的一个变化的量的理解是第一次接触,本节课在加深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上,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并理解灯丝电阻变化的原因。 3.教材分析 伏安法测电阻是欧姆定律内容的延续,本节主体内容是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算出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电阻值,通过实验探究去发现钨丝电阻变化的规律,并最终找到影响钨丝电阻变化的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测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电阻在数据处理上有什么不同。本节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熟练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电路图。 2.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评价任务】 1.各小组分工明确,能够设计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2.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大部分学生能够说出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3.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全体学生都要理解测量定值电阻时,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理解灯丝电阻变化的原因。 4.大部分学生要会分析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电阻图像不同的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图丙 附:【板书设计】 17.3电阻的测量 1.实验原理 2.实验电路图 3.实验器材 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教学反思】

《电阻的测量》教案设计范文

《电阻的测量》教案设计范文 【知识与技能】 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知道测量电阻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进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并观察试验现象分析结果,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并养成求真务实、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 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且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难点】

组装电路,分析实验,发现规律,以及对电阻概念的理解认识。 环节一:新课导入 问题引入:如何测定一个定值电阻的大小?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所学的欧姆定律的知识,然后得出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通过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以及电阻两端的电压得出定值电阻的电阻值的方法。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设计实验 已经讨论出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即测量电流和电阻根据公式得出电阻值。但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际测量中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电压以及电流的值,求出每次的电阻值,最后求出电阻的平均数。其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就可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电路图如图所示: 所用器材有:电源、开关、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

(二)进行实验 首先,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在连接电路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注意哪些问题,比如,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在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检查滑动变阻器是否处于阻值最大处;电压表电流表的支付接线柱的正确连接等。且应该提醒学生通过“试触”进行测量工具量程的选择,在闭合开关前仔细检查电路连接情况。在学生连接完电路后,应该检查学生的电路连接情况,确保电路连接没有问题。 其次,闭合开关,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注意应提醒学生不能将滑动变阻器调节的太狠,也不能超过测量工具的量程,并且指导学生设计表格将所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最后,断开开关,器材,收拾仪器,结束实验。 (三)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让学生利用记录在表格中的数据以及公式,计算出不同电压电流情况下定值电阻的阻值,并求出平均值,各组同学互相讨论看看其他组得到的结果,分析实验结论。

电阻的测量课程教案

第四节、电阻的测量 一、知识要点 1、伏安法测电阻 (1)、测量电阻的原理:I U R = (2、)电流表的内外接法: 当 A X X V R R R R >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当A X X V R R R R <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在电流表外接电路中,如图一所示。 X V X V X X V A 测R R R R R R U R U U I U R <+=+== 在电流表内接电路中,如图二所示。 X X A X A 测R R R I U U I U R >+=+== 2、 姆表测量电阻 (1)、欧姆表的构造,见图三。 (2)、测量原理中 X X R R E I += ,由于X I 随X R 非线性变化,所 以表盘上刻度是非均匀的。 图一 图二

(3)、欧姆表使用的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进行机械调零,使指针要电流表的零刻度。 ②要使被测电阻与其他元件和电源断开,不能用手接触表笔的金属杆。 ③合理选择量程,使指针尽量要中间位置附近( 中中R R 5~5 的范围内)。 ④更换欧姆挡的量程时,一定要重新进行电阻调零,然后再测量。 ⑤读数时应将表针示数乘以选择开关所指的倍数。 ⑥测量完毕,拔出表笔,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最高挡或OFF 挡,若长期不用,取出电池。 必须注意:要用多电表测量电流或电压值时,只要根据旋钮指示的量程看表盘相对应的刻度弧线,根据读数规则,直接读出指针指示的读数即可,而欧姆表的刻度指示弧线只有一根,读出指针指示的读数后必须再乘以旋钮指示的挡次倍率,才是电阻的测量值。 3、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①基本原理:原理如图四所示。 ②由U=E-Ir 可知,测出几组U 、I 值,作出如图五所示的U —I 图象,图线在U 轴上的截距 图四 O U 1U 1图五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7.3电阻的测量教案

17.3 电阻的测量基本思路:学习目标: 1.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重点: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 突破措施:通过实验活动进行掌握。 难点: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测量的异同 突破措施:讲解典型实验题 教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学法指导: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电池、开关、灯泡、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 教学过程: 预习导学: 欧姆定律的公式:;两个变形式分别是学习导入: 测量未知电阻阻值的方法之一是用测出电阻两端的,用测出流过电阻的,然后根据计算出阻值,此方法称(1)、实验原理: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实验电路 (4)、实验器材: (5)、部分器材的作用分别是: 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6)、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7)、实验时应如何调节灯泡两端的电压值 (8)、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 实验次 数 电压 U/V 电流 I/A 电阻R/Ω 1 2 3 (9)、比较计算出的几个电阻值,电阻的大小相同 吗?,你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为 深入探究: 1、学生先做下题 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 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 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此题的启发:电阻的阻值可以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 I U 求算出来。 要利用变形公式R= I U求电阻,需要知道U、I值,怎么能知道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呢? 2、实验:测量小灯的电阻 2.如上图是小明同学为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而连接的电路。他的连接有什么错误?请你帮他指出并纠正过来。 3. 如图1所示是“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实物连接图,请完成下列各题: (1).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所缺的导线补上; (2). 如果在实验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9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V,电流表的 示数为_________A;灯泡的电阻R =____________Ω。 4. 电阻Rx的阻值估计在6—10Ω2之 间,小红同学利用以下元件测量Rx的阻值,电路连接如下,为减小实验的误差,可求定值电阻的平均值:3 3 2 1 R R R R + + = 达标练习:1.请将下图中的器材连接组成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并根据你连 接的电路,说明要使灯泡两 端的电压减小,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应怎样移动? 图1

电阻的测量-教案

第3节电阻的测量 教学目标:蔡晶晶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原理。 2. 了解灯丝电阻的特性。 3.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2. 通过学生选择实验仪器,设计实验,制定实验操作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正确读数、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2. 通过本次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在实验中注意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电路图和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导线等 教学过程: (一) 温故知新 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2、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 (二) 探究新知: 一、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U 1、实验原理:R= I 2、实验器材: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待测电阻。 3、实验电路图和实物图: 电路图:实物图: 实验前注意: (1)连接电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连接,开关应是______的,电流表应与被测电阻,电压表应与被测电阻;应用法选择量程;电表连接时要注意让电流从接线柱进,从接线柱出。 (2)滑动变阻器连接时应遵照一一的原则,而且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滑到 的位置。 (3)连完电路后一定要检查,确定无误后才能实验。 4、实验过程: (1)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一组相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 (2)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再次记录两组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 (3)断开开关,整理器材,然后计算电阻值。

九年级物理《电阻的测量》教案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案 新泰市金斗中学梁学本 一、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炽灯(一只)、万用表小灯泡(2.5V 0.3A)、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组(两节)、滑动变阻器、导线、实验报告单。 分组:两人一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原理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3)了解灯丝电阻的特性 (4)会设计实验记录表格,记录实验数据,知道处理实验数据的简单 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小灯泡电阻的测量,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2)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的兴趣培养 (2)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学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小灯泡的电阻的方法,会设计用伏安法测 量电阻的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加深对电阻概念的正确理解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是一种属性的认识。

3.设计实验: 教师指导学生说出实验的原理 让学生设计电路图。 展示学生设计电路图,通过下面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电路图合理性。 (1)能测出被测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灯丝的电流?设计合理?(2)测出一组数据就能说明问题? (3)如何才能测出多组数据? 指导学生设计最佳电路图,并分析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数据表格。 4.进行实验: 在实验前,让学生注意几点:(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2)滑动变阻器应处于阻值最大的一端。 (3)电压表和电流表正确接法以及选择量程。[来源:学科网] 教师参与学生的实验,并纠正学生在实验中的错误和不足,将原理:由欧姆定律 R U I=可以 推出 I U R=,用电压表、电流 表测出被测电阻的电压、电流, 即可用 I U R=算出其阻值。 设计电路图 能,合理 不能,具有偶然性,应多次几 组数据。 (1)更换电池组的个数,改变 灯泡两端的电压。 (2)加入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 中电阻,进而改变通过灯丝的 电流及其电压。 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更准确 (2)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可 以保护电路。 (3)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为 整数值便于计算 次 数 电 流 电 压 电 阻 电阻平 均值 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实事 求是记录下来。 加强学生实验 设计,培养学 生对问题解决 的思维。 让学生养成精 益求精的科学 态度。 启发学生考虑 实验过程中可 能改变的物理 量。 培养学生设计 表格的能力, 明确实验的目 的和重点研究 对象,掌握科 学的实验方法

17.3《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教学提纲

17.3《电阻的测量》 教学设计

《电阻的测量》教学设计 塔子城镇中心学校王广宇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 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3.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且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2、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 三、教学资源: 电源、开关、定值电阻、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 四、教学过程 (1)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问题引入:如何测定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大小? 设计实验: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可知,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把实验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出定值电阻的阻值大小。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际测量中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的值,求出每次的电阻值,最后求电阻的平均数。其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就可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 电路设计如图所示: 进行实验: 实验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什么状态;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是否处于阻值最大处; 3.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什么;

4.是否认真检查电路,电流表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是否接反了;确认无误 后才闭合开关等。 5.是否通过“试触”进行量程的选择;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记下相应的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填在表格中。 ③断开开关,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④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及电阻的平均值并填入表格中。 次数电压/V 电流/A 电阻/Ω电阻平均值/Ω 1 2 3 分析与讨论: 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通过它的也随之而改变,但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变,即电阻不变,同时证明了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由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2)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参照教科书“想想议议,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会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 分析与讨论: 由于定值电阻是采用电阻受温度影响小的材料制作的,因此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定值电阻的温度虽然改变了,但阻值发生的变化却很小,可以不计,但小灯泡的灯丝是采用阻值受温度影响大的材料制成的,因此当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灯丝的温度升高,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而增大,灯丝的电阻变化不是实验误差在起主导作用,因此灯丝的电阻不能求平均值。 五、课堂练习 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题。 六、板书设计: 伏安法测电阻 a)原理:R=U/I b)电路图: 表格设计: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电阻的测量》教案

17.3 电阻的测量 【学习目标】 1.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原理。 2.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3.了解灯泡灯丝电阻的特性。 【重点难点】 1.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学习内容一:电阻的测量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80文字内容与插图,将基本的实验过程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 V ,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是0.4 A ,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解:由R =U I 得R =U I =7.2 V 0.4 A =18 Ω。 2.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来测量电阻阻值的方法叫伏安法。所以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R =U /I 。 3.在测量的过程中,为了减少误差,我们应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阅读P80图17.3-1,我们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时候,需要哪些器材?这些器材应该怎么连接?为了让测量的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应该怎么做? 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出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比较一下这些设计方法的优劣,画出本组的电路图。(在PPT 上展示右图) 3.动手做一做:对照电路图,选择好正确的量程,连接好实物,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量并记录对应的电流与电压值。并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对应的阻值,完成下面的表格。 1 2 3 4 5 电流I /A

4.想一想:在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起什么作用? 答:(1)保护电路;(2)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以便进行多次测量。 5.如果将上面的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多测量几次,分别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有什么变化规律? 答:小灯泡的阻值是变化的。变化规律是通过的电流越大,灯丝的阻值越大。 6.我们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时候能否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答:不能,因为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不是一个定值,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没有意义。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1.在本实验中,手和眼的分工不同:手移动滑片,眼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2.为了保护电路,滑片先置于阻值最大处,在移动滑片的过程中,要让电路中的电流从最小到逐渐变大。 【即时练习】 完成P81-P82第1、2、3、4题。 【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 作者留言: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17.3(1)电阻的测量教案

宇华教育集团初三年级物理新授课教案 备课人桑宇峰时间年月日课时序 课题《电阻的测量》第17章第三节电阻的测量 一、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 2)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1)有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领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法,初步形成对信息的有效性作出判断的意识。培养初步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励探索与创新的意识。 2)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初步培养合作交流的愿望,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二、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伏安法测量电阻的电路设计。 学习难点: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 三、学习过程 1、温故知新: (1)电流表、电压表使用时注意事项? 【电流表: 1两个必须:必须将电流表串联接入被测电路中;必须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2两个不能:所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能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3三先三后:先调零后使用;先画图后连接;先认清分度值后读数 电压表: 1两个必须:必须将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必须将电压表的“+”接线柱靠近电源正极,“-”接线柱靠近电源负极. 2一个不能:所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 3三先三后:先调零后使用;先画图后连接;先认清分度值后读数】 (2)滑动变阻器使用时注意事项? 【(1)使用滑动变阻器之前,要弄清楚它的最大电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使用时不得超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2)使用滑动变阻器前,应先来回滑动几次滑片,除去接触点上的灰尘等污物,以保证接触良好.接入电路之前,一般应把滑动片P移到连入电阻值最大的地方,以保护电源和电表.(3)正确连入电路.注意不要接成固定电阻(把电路两端分别接到A、B)或接成短路(把电路两端分别接到C、D). (4)实验时谨防损伤电阻丝绝缘层,以免造成匝间短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