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完整版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完整版

危险废物填埋场防渗系统施工技术要求

危险废物填埋场防渗系统施工技术要求 危险废物填埋场土基清理、碾压方法及要求: 1、填埋库区底先用平地机刮平、水准仪找平、人工配合清理平整,并夯实紧密,场地内杂草、石头、杂物及表层虚土应彻底清除,不得存在松动的土体和块石,确保基础边坡的稳定。 2、对棱角较大的岩石区域,土工膜铺设前应先将岩石区域处理平整,然后用水泥砂浆抹平。在槽底先在场底用手锤钉小方木(小方木长5cm,2cmx2cm见方),小方木间距为5m,梅花式,用水准仪将槽底设计标高+20cm 高程线,刻画在小方木上,高处用人工铲平,低处用挖槽的种植土筛完后垫至设计标高。用12t碾压机排压后,通过取样试验达到设计要求,基面必须平整,无开裂,无明显的尖突、凹陷,其平整度在允许的范围内平缓变化,坡度均匀,坡向一致,符合图纸要求。对于基坑的边坡按图纸的平面尺寸,在坑底的下端及上端钉小方木挂线,每10~15m挂一趟线,按线将边坡修平整,基面上的阴阳角处做到圆滑过渡半径<10cm,边坡表面无砖石块,无颗粒状硬杂质,无树枝,无杂草等,整个基坑表面通过验收合格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膨润土毯、HDPE土工膜和无纺布铺设施工要求: 1、膨润土毯及HDPE 土工膜铺设以前应请监理工程师对现场条件进行全面确认,保证填埋库区的基础表面平整,没有凹凸不平现象,裂缝、无尖刺颗粒、硬杂物等存在,无可能破坏土工膜的各种异物,并对防渗材料的质量(知项性能指标表面是否有气泡、孔洞、皱纹、破损等)进行严格

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铺设。 2、膨润土毯及HDPE 土工膜验收检验的取样应按连续生产同一牌号原料、同一配方、同一规格、同一工艺的产品,检验项目接膨润土毯及HDPE 土工膜性能内容执行,配套的颗粒膨润土粉应使用生产产商推荐的并与膨润土毯中相同的钠基膨润土,并检查在运输过程中有无破损,断裂等现象,须验明产品标识。 3、铺设每卷材料应进行编号,并按顺序进行铺设。土工膜编号后由监理工程师存档,以便检测。 4、现场施工的土工膜材料不得长时间暴露,并远离火源,膨润土防水毯的储存及配套的膨润土粉都必须用塑料布或防渗膜遮盖,铺设的膨润土防水毯不得无遮盖过夜,避免过早水化。 5、在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穿对膨润土防水毯、土工膜有损伤的鞋子,不得在铺设现场吸烟和进行其它能损坏膨润土防水毯,土工膜的活动。 6、铺设膨润土毯前应注意铺设的正反方向,铺设时应尽量减少膨润土毯在地基上的拖拉,以免膨润土毯受到损坏,如有需要,可以在地面上加放一层临时的土工织物,以减少摩擦。 7、对铺设好的防渗材料应及时压放土袋,以防被风刮走。 8、土工膜室外施工应在气温5℃以上,风力四级以下,并无雨、无雪的天气进行。 9、不允许任何车辆直接在膨润土毯、HDPE 土工膜及无纺布上行驶。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试行)(环发(2004)58号文

附件: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试行) 目 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4) 2编制依据 (2) 3术语 (4) 4基本原则 (4) 5厂(场)址选择 (5) 6 工程分析 (6) 7环境现状调查 (9) 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1) 9水环境影响评价 (11) 10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2) 11污染防治措施 (14) 12环境风险评价 (16) 13环境监测与管理 (19) 14 公众参与 (20) 15结论与建议 (21)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为防止处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明确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求,特制定本原则。 1.2 适用范围 1.2.1 本原则适用于使用焚烧技术和安全填埋技术处置危险废物设施(包括一般建设项目中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2.2 本原则适用于使用焚烧技术和其他方法处置医疗废物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2编制依据 下列标准和文件所含的条文,通过本技术原则引用构成本原则的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年)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年)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1998年)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03年) 《国务院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

国内危险废物处理技术现状参考文本

国内危险废物处理技术现 状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国内危险废物处理技术现状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危险废物治理包括处理和安全处置两个方面。其目的 都是使其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目前工程上处理危险 废物的方法有:焚烧、热解、安全填埋、固化处理以及物 理、化学与生化处理等。据国家环保局统计,2006 年,全 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1084 万t,其中52.2%得到综 合利用,26.6%得到安全处置,24.6%处于贮存状态, 1.8%被排放至环境中。2013 年,我国危废产生量降低 8.8%,为3157 万吨,但2014 年和2015 年两年,产 生量逐年上升,到2015 年底,全国工业危险废弃物产生 量为3976.1 万吨,同比2014 年增长了9.4%。2013 年,中国工业危废综合利用量为1700 万吨,同比降低- 15.21%,主要是因为危废总产量降低。2014 年和2015

国内危险废物处理技术现状

国内危险废物处理技术现状 危险废物治理包括处理和安全处置两个方面。其目的都是使其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目前工程上处理危险废物的方法有:焚烧、热解、安全填埋、固化处理以及物理、化学与生化处理等。据国家环保局统计,2006 年,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为 1084 万t,其中52.2%得到综合利用,26.6%得到安全处置,24.6%处于贮存状态,1.8%被排放至环境中。2013 年,我国危废产生量降低 8.8%,为 3157 万吨,但 2014 年和 2015 年两年,产生量逐年上升,到 2015 年底,全国工业危险废弃物产生量为 3976.1 万吨,同比2014 年增长了9.4%。2013 年,中国工业危废综合利用量为 1700 万吨,同比降低-15.21%,主要是因为危废总产量降低。2014 年和 2015 年,危废综合利用量都增长了超过 20%,到 2015 年底,综合利用量达到 2049.7 万吨。 (1)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技术 国内的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情况主要集中在金属、废有机溶剂、废油和废旧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回收上。金属回收工艺主要有还原、中和、沉淀分离、焚烧、浓缩结晶等;废有机溶剂和废油的回收主要有蒸馏、冷却等;废旧家用电器的回收主要是拆解、破碎、 磁选、电选等物理方法。虽然我国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率达到了52.2%(因有很多危险废物未被申报登记,实际的综合利用率仅为 10%左右),但是目前我国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由于未综合考虑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某些综合利用技术还导致了资源的再浪费和环境的二次污染问题。 (2)危险废物(预)处理技术 在最终处置之前可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多种方法,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理,以改变其物理、化学、生物特性,降低毒性,减小体积,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并尽可能综合利用其资源。目前危险废物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固化/稳定和各种相分离技术等。固化/稳定处理就是将有害废物固定或包封在惰性固体基材中,使危险废物中的所有污染组分呈现化学惰性或被包容起来,减小废物的毒性和迁移性,同时改善处理对象的工程性质,便于运输、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固化/稳定处理是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前的必要步骤,通常用作填埋处理前的预处理。固化/稳定工艺主要用于处理其它处理过程的残渣物以及不适于焚烧处理或无机处理的废弃物,如含重金属污泥、石棉、工业粉尘、酸碱污泥、焚烧残渣等。化学处理即通过化学反应来改变废物的有害成分,从而实现无害化,或将其转变成为适于进一步处置的形态。主要用于处理无机废物,如酸、碱、重金属废液、氰化物废液、氰化物、乳化油等,常用的技术有氧化还原技术、中和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利用生物降解作用来分解危险废物中的有机物,用于处理有机废液或废水。常用的方法有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和兼性厌氧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曝气塘、厌氧消化、堆肥处理、生物滤池、稳定塘等具体方法。

危险废物填埋场

危险废物对人们生活环境的污染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而日趋严重,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部联合发布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之规定:到2005年,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危险废物要得到妥善贮存,有条件的要实现安全处置;2010年,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危险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到2015年,全国所有大、中、小城市的危险废物要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置。 一、危险废物 1、危险废物的定义:指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其普遍特性表现为:毒性大、环境风险大、难于管理、不宜用普遍废物(如生活垃圾等)的通用方法进行管理和处置。如工业废物、含汞、镉废电池、废矿物油、含汞废日光灯管等。 2、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满足的要求:少时或临时周转性危险废物宜用简单、可靠的设施进行临时贮存,其要求如下: (1)应建有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的防渗材料建造,应设有隔离设施、报警装置和防风、防晒、防雨设施; (2)基础防渗层为粘土的,其厚度应在1.0米以上,渗透系数应不小于1.0×10-7cm/s;基础防渗层也可用厚度在2.0mm以上的高密度聚乙烯或其它人工防渗材料组成、渗透系数不应小于1.0×10-10cm/s; 3、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应满足的要求:危险废物也可以用高温消毒的原理来分解残留于废物体内的有毒成分,其要求如下: (1)危险废物焚烧处置前必须进行前处理或特殊处理,以达到进炉的要求; (2)危险废物在炉内燃烧时需均匀、完全、彻底,不得有残留物质; (3)焚烧温度应达到110℃以上,烟气停留时间应在2.0秒以上,燃烧效率大于99.9%,焚烧去除率大于99.99%,焚烧残渣的热减率小于5%。 4、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它适用于不能回收利用其组分和能量的危险废物,如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就属于这种性质的废物,必须进行安全填埋,要求如下: (1)安全填埋场必须有满足要求的防渗层,不得产生二次污染,当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ˉ7cm/s,且厚度大于5米时,可直接采用天然粘土基础层作为防渗层;当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为1.0×10ˉ7cm/s——1.0×10ˉ6cm/s时,可选用复合衬垫层作为防渗层,且高密度聚乙烯的厚度不得低于 1.5mm;当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大于

危险废物及其常见处理方法

编号:SM-ZD-61790 危险废物及其常见处理方 法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危险废物及其常见处理方法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定义危险废物为: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和液态废物,列入本名录:(一)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 (二)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 危险废物的这种越境转移量有多少尚难统计,但显然是正在增长。据绿色和平组织的调查报告,发达国家正在以每年5000万吨的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运危险废物,从1986年到1992年,发达国家已向发展中国家和东欧国家转移总量为1.63亿吨的危险废物。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给发展中

美国危废填埋场设计

美国环保局危险废物填埋场设计和建筑最低技术要求是国会在1984年危险固体废物修正案中提出的。国会要求所有新填埋场和地表蓄水池都具有双衬层和沥滤液收集、去除系统。为了响应国会的命令,美国环保局出版了系统设计的有关规定和导则。另外,还出版了建筑质量保证程序和最终覆盖的导则,至今这些要求和导则仍在使用,现将其主要参数和要求列举如下,供我国各地筹建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时参考。 一、双衬层系统 下图是危险废物填埋场的示意图。图危险废物填埋场双衬层和沥滤液收集系统 在双衬层填埋场中,有两层衬层和两层沥滤收集、去除系统(LCRS)。初级沥滤液收集、去除系统位于上衬层上面,而次沥滤液收集、去除系统位于两衬层之间。图中,上衬层是软膜衬层(FML),下衬层是复合衬层系统,通常的复合衬层由3英尺厚、渗透系数K不大于1×10-7 cm/s 的压实粘土底衬层和上面的软膜衬层组成。填埋场部最小坡度为2%,要求在初级沥滤液收集、去除系统中有沥滤液收集池,沥滤液收集池中污水要及时排出。要求在次级沥滤液收集、去除系统有一适当大小的渗漏监测池,每天监测渗漏液收集中的液位或进水流速,特别是要用该池子来监测顶部衬层的渗漏速率。 渗漏监测池设计指标有两个标准; (1)渗漏监测灵敏度为1加仑/英亩/天; (2)渗漏监测时间为24小时。 双衬层填埋场要求: (1)LCRSs必须在封场后能安全运行30~50年; (2)要有主LCRSs和次LCRSs,主LCRSs只需覆盖单元底部(侧壁覆盖是随

意的),而次LCRSs要覆盖底部和侧壁。 二、覆盖层 填埋场覆盖层由一个植被层、一个中间排水层和一个复合衬层系统组成。填埋过程中,在每个填埋单元完成后进行这种最终覆盖。另外,设计的覆盖层必须最少保养,允许下面废物沉降。 植被覆盖层的最小厚度为2英尺,且其渗透系数最大为10-7cm/s。中间排水颗粒层厚度最小为1英尺,减少复合衬层上的毛细管上升作用和水头。美国环保局将最小渗透系数由10-3cm/s改为10-2cm/s。覆盖层的作用主要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雨水渗透。覆盖层的软膜层和压实土层必须在霜冻层以下,软膜厚度最小为0.5mm,但通常使用1.0mm的软膜。考虑到废物总的沉降后,复合防渗层的最终坡度不得大于2%。 三、防渗层材料 1、防渗土壤要满足土壤衬层的渗透系统不大于10-7cm/s的要求,所用土壤必须具备下列特性:(1)土壤应当至少含有20%的细粉(淤泥和黏土大小的细颗粒),有些细粉少于20%的土壤也有小于10-7cm/s的水力传导系数,但是往往很难达到。 (2)塑性指数(PI)应当大于10%,塑性指数高至30%~40%时会发粘,野外难于操作,当高塑性土壤干燥时它们形成硬块,在压缩过程中难以破碎。 (3)粗糙碎片应当筛去,砂砾要少于10%。含有较大粗颗粒的土壤能形成高水力传导系统的沙砾区。 (4)最后,材质应当不含直径大于1~2英寸的土粒和石块。要是石块占据土层厚度的大部分,土层会形成渗漏“窗”。当石块变小时,就会被土层中其他物质包围。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范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防止危险废物填埋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起草完成。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目 录 1总则 (1) 2编制依据 (1) 3术语 (2) 4场址选择 (3) 5总体设计 (4) 5.1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4) 5.2填埋场类型选择 (5) 5.3危险废物入场要求 (5) 5.4总图设计 (6) 6系统设计 (7) 6.1废物接收及贮存系统 (7) 6.2分析和鉴别系统 (7) 6.3预处理系统 (9) 6.4防渗系统 (9) 6.5渗滤液控制系统 (10) 6.6监测系统 (12) 6.7应急系统 (13) 7公用工程 (14) 7.1供电系统 (14) 7.2给水、排水和消防 (14) 7.3采暖、通风与空调 (15) 7.4建筑与结构 (15) 7.5其它辅助设施 (15) 8工程施工及验收 (15) 8.1 工程施工 (15) 8.2工程验收 (17)

9运营管理基本要求 (18) 9.1运营管理总则 (18) 9.2 运营条件 (18) 9.3 机构设置与劳动定员 (18) 9.4人员培训 (19) 9.5 危险废物接收制度 (20) 9.6 交接班及运行登记制度 (20) 9.7 环保、安全与健康 (21) 10 封场 (23) 本技术要求用词说明 (25) 1总 则 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等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危险废物无害化安全处置目标,规范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和运行管理,防止危险废物填埋处置对环境造成污染,制定本技术要求。 1.2本要求适用于新建、扩建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 1.3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应以本地区需填埋的危险废物量、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为基础,结合城市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4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应符合区域性环境保护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其建设规模、布局和选址应在进行技术、经济和环境论证基础上,进行比选后确定。 1.5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对于采用的新技术和设备,应经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 1.6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应坚持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配套工程,提高运营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 1.7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技术要求外,还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定。 2编制依据 下列标准和文件所含的条文,通过本技术要求引用构成本要求的条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3)《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4)《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6)《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 (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 (8)《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 (9)《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 (10)《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1~2) (11)《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 15555.1~12) (12)《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13015)

粤北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安全填埋场

粤北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安全填埋场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韶关绿然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评价机构:中山大学 2014 年1 月

1总则 1.1项目背景 根据《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2001-2010年)》,广东省和韶关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成立了韶关绿然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筹建单位,在韶关市翁源县铁龙林场建设粤北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处置中心一期工程处理规模为33.16万吨/年,二期工程处理规模为44.74万吨/年。为解决处置中心焚烧炉渣和不能焚烧的废物的最终处置,须配套建设危险废物填埋场。本安全填埋场总投资4414.30万元,全部属于环保投资;填埋量43609m3/a,总库容90万m3,废物堆填标高平均225~285m,服务年限为20年;职工人数50人,全部在中心内食宿;每天工作8小时,年工作300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粤北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安全填埋场在建设、运营及封场等阶段会产生污染物,可能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制度,故韶关绿然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在2013年11月委托中山大学承担粤北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安全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及时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调查粤北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的建设情况和安全填埋场的周边环境,研读有关资料和文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编制了《粤北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安全填埋场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8—2001)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填埋的入场条件,填埋场的选址、设计、施工、运行、封场及监测的环境保护要求。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建设、运行及监督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的处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含的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GB 5085.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 GB 5085.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GB 5086.1~2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GB/T 15555.1~12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4848 地下水水质标准 GB 15562.2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当上述标准被修订时,应使用最新版本。 3 定义 3.1 危险废物 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3.2 填埋场 处置废物的一种陆地处置设施,它由若干个处置单元和构筑物组成,处置场有界限规定,主要包括废物预处理设施、废物填埋设施和渗滤液收集处理设施。 3.3 相容性 某种危险废物同其他危险废物或填埋场中其他物质接触时不产生气体、热量、有害物质,不会燃烧或爆炸,不发生其他可能对填埋场产生不利影响的反应和变化。 3.4 天然基础层 填埋场防渗层的天然土层。 3.5 防渗层 人工构筑的防止渗滤液进入地下水的隔水层。 3.6 双人工衬层 包括两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的防渗层,其构成见附录A图1。

危险废物填埋及预处理方案

危险废物填埋及预处理方案 7.1稳定化/固化车间 大多数的表面处理废物及重金属污泥含有有毒物质而不 能直接填埋,为了降低、减轻或消除这类危险废物本身带来 的危害,以达到安全填埋场入场控制标准,在填埋之前必须 对其进行预处理,稳定化/固化就是对这类危险废物进行预 处理的有效工艺。 7.1.1废物来源及数量 本车间需要处理的危险废物主要是从各个工厂收集到 的废物,另外,本“示范中心”的焚烧处理车间、物/化车 间和废水处理车间产生的少量废物也需进入本车间进行处理。根据表2-10,废物种类及数量如下,: (1)表面处理废物 6700t/a; (2)重金属污泥( 包括含铬废物、含铜废物、含锌废物、含铅 废物、含镍废物等)23280t/a; (3)物/化车间产生的滤饼150t/a; (4)废水处理车间产生的滤饼240t/a; (5)焚烧处理车间产生的焚烧灰渣2500t/a; (6)生活垃圾焚烧飞灰5700t/a。 共计:38570t/a

7.1.2 工艺选择 稳定化/固化是采用将危险废物与稳定剂或固化剂混合,通过化学反应,使危险废物中的所有有害成分变成化学性质稳定的不溶性化合物或被包裹起来固定在固化体中。这种固化体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抗吸水性,并具有一定的强度,有利于安全填埋时的机械作业。固化从机理上可分为包胶固化、自胶固化和玻璃固化三类。 (1)包胶固化 胶固化是采用某种固化基材对废物块进行包覆处理的方法,按照使用的基材又可分为水泥固化、石灰固化、热塑材料固化和有机聚合物固化。 (2)自胶结固化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废物本身的胶结粘性进行固化处理的方法。 (3)玻璃固化 将废物与二氧化硅混合并加热到极高温度,然后冷却成一种玻璃状固体。 对上述各固化方法的分析对比情况见表7-1。 表7-1 固化方法分析对比结果一览表固化方法优点缺点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防渗工程技术研究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防渗工程技术研究刘西茹(深圳市危险废物处理站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49) 摘要:安全填埋场是目前用于危险废物和工业废弃物的安全处置,为防止产生二次污染,须有达标防渗层。本文对填埋场防渗工程的材料、组成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防渗工程的几点要素。 关键词:安全填埋场;防渗材料;组成结构;施工技术 前言: 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国家科技部联合发布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规定,各种危险废物需妥善贮存和实施无害化处理。 安全填埋场是固体废物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其渗漏污染危害巨大,不仅使土壤盐碱化、毒化,也会污染地下水,并最终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可靠安全的防渗工程是杜绝填埋场重复污染的有效屏障。 一、危险废物填埋场防渗工程及防渗材料的概述 安全填埋场的防渗系统通常由基础层、四壁防渗衬层和表面密封系统构成,有的还需在周围建设垂直密封系统。填埋场防渗层设置应考虑填埋场的安全性、土壤施工条件及成本等相关因素。根据我国《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的要求,防渗层系统可分为天然材料衬层、复合防渗层(即粘土层上覆人工材料防渗层)、或双防渗层。 防渗层的防渗材料有粘土、防渗膜、钢筋混凝土、无纺布等多种,选择粘土、膨润土(GCL)和防渗膜(通常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作为防渗层是目前国际上较为通用的一种形式,它具有适用性好、防渗性能强和技术成熟等优点。其中影响粘土层防渗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塑性指数、阿太堡限度、粒径大小、密实度、粘土矿物学和变细特性等,参照国外危险废物安全填埋的有关技术要求及我国有关行业标准,对粘土层透水系数的要求为不大于1X10-7cm/s[1],厚度大于0.5m.对人工材料的要求除具有渗透率小外,还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蚀性。人工防渗材料的合成材料一般都由自然或高分子聚合物组成,主要包括:聚氯乙烯(PVC)、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氯化聚乙烯(CPE)、氯化硫酸聚乙烯(CSPE)、合成橡胶、乙烯丙烯丁烯单体(EPDM)等,从综合性能上比较,高密度聚乙烯(HDPE)防渗膜是最适合用于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防渗层的材质,国外填埋场人工防渗材料大部分采用HDPE。HDPE防渗膜对大部分化学品有良好的抵抗力,渗透系数小(10-13cm/s),强度高,易焊接,在低温下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不易老化,使用寿命长。 二、危险废物填埋场防渗工程结构介绍 安全填埋场的防渗结构较成熟的工艺通常采用双防渗层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安全可靠,防渗效果高于我国《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第6.5项的要求。 1、场底双层防渗系统的结构组成 场底由上至下依次为:300g/m2无纺布;300mm碎石渗滤液收集层;700g/m2无纺布保护层;2mmHDPE防渗膜;300g/m2无纺布保护层;5.0mmHDPE土工网格排水层;300g/m2无纺布保护层;2mmHDPE防渗膜G;CL(6mm)膨润土土工复合物;500mm压实粘土。 2、填埋场边坡双层防渗系统的结构组成 由上至下依次为:200mm袋装砂土层;700g/m2无纺布保护层;2mmHDPE防渗膜;300g/m2 无纺布保护层;5.0mmHDPE土工网格排水层;300g/m2无纺布保护层;2mmHDPE防渗膜;GCL(6mm)膨润土土工复合物。 以上方案在辅助防渗层HDPE防渗膜下加膨润土工复合物层。膨润土工复合物层抗渗系 数可为10-9cm/s[2],比抗渗系数为10-7cm/s的粘土抗渗能力高两个数量级。另外膨润土工复合物层的遇水膨胀,膨胀功能至少达15倍,可有效阻止辅助防渗层由于可能穿孔而产生渗漏。这样,辅助防渗层由单层变成双层,形成辅助防渗层的复合功能,增加了安全性。在膨润土工复合物层下,再设一层500mm压实粘土层,其最大渗透系数为1x10-7cm/s。压实粘土层的优点是不易在施工中穿孔受损;即使有微渗,因压实粘土层的防渗效果,微渗通过的时间也就长得多。压实粘土层的下面还应另行设有地下水排水系统。该系统能降低地下水水位,有效防止地下水位上涨而出现破坏防渗结构基础等现象。 3、填埋场封场系统的结构组成 根据我国《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第9项的要求,并参照 目前国内外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的封场设计经验,封场层的结构由上向下可依次为:300mm植被层(使用耕植土);700mm 植被保护层;300g/m2土工无纺布;300mm碎石疏水层;700g/m2土工无纺布;1mmHDPE防渗膜;GCL(6mm)膨润土土工复合物。填埋场封场后,通过地表水的排水系统合理的将地表水导出场外,并应尽快恢复地表植被。 4、渗滤液收集和导出系统 填埋场场底的渗滤液收集系统由疏水层加导水管组成。场底疏水层采用300mm厚的碎石,以大于2%的坡度排出填埋场。根据我国《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第6.9项的要求,疏水层的透水系数应不小于0.1cm/s。为了提高渗滤液的收集效率,在场底还应铺设DN250mmHDPE有孔管作为渗滤液导水主管,坡度大于2%,主管两侧每隔一定距离再布设渗滤液导水支管,填埋场边坡上的疏水层由袋装砂土组成。渗滤液的导出系统可在边坡上斜靠两根DN400mmHDPE提升管,从渗滤液收集池伸至边坡顶部,管内放置没顶式水泵,设自控装置,边坡顶部设渗滤液收集罐。填埋场的渗滤液通过疏水层进入导水管,从导水管流入填埋场底部的渗滤液收集池,经提升管抽入渗滤液收集罐内。 三、危险废物填埋场防渗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和要点 1.基础土层施工 就近获取性能及含水率符合要求的粘土,分层铺土、分层碾压,每层铺土压实后的厚度不得大于25cm,场底压实度≥94%,边坡压实度≥90%。每层提供压实度检查报告。后一层粘土回填 (下转第52页)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之填埋场处理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之填埋场处理 填埋场处理 填埋场是处置废物的一种陆地处置设施,它由若干个处置单元和构筑物组成,处置场有界限规定,主要包括废物预处理设施、废物填埋设施和渗滤液收集处理设施。 1场址选择 1.1填埋场厂址选择的要求: 1、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场址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填埋场作为永久性的处置设施,封场后除绿化以外不能做它用。 2、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3、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远景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4、填埋场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3000米以上。 5、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米以外,应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 6、填埋场场址应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若确难以选到百年一遇洪水标高线以上场址,则必须在填埋场周围已有或建筑可抵挡百年一遇洪水的防洪工程。 7、填埋场场址距地表水域的距离应大于150米。

8、填埋场场址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容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10年或更长的使用期。 9、填埋场场址应选在交通方便、运输距离较短,建造和运行费用低,能保证填埋场正常运行的地区。 1.2填埋场场址的地质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1)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要求; (2)现场或其附近有充足的粘土资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 (3)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 (4)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3米以下。如果小于3米,则必须提高防渗设计要求,实施人工措施后的地下水水位必须在压实粘土层底部1米以下; (5)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面积广、厚度大、渗透率低; (6)地质构造相对简单、稳定,没有活动性断层。非活动性断层应进行工程安全性分析论证,并提出确保工程安全性的处理措施。 1.3填埋场场址选择应避开的区域 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和低洼汇水处;地应力高度集中,地面抬升或沉降速率快的地区;石灰岩溶洞发育带;废弃矿区或塌陷区;崩塌、岩堆、滑坡区;山洪、泥石流地区;活动沙丘区;尚未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高压缩性淤泥、泥炭及软土区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 2填埋物入场要求 2.1下列废物可以直接入场填埋: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

.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 技术要求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范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防止危险废物填埋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起草完成。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专业资料word . 专业资料word . 目录 1总则 (1) 2编制依据 (1) 3术语 (2) 4场址选择 (3)

5总体设计 (4) 5.1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4) 5.2填埋场类型选择 (5) 5.3危险废物入场要求 (5) 5.4总图设计 (6) 6系统设计 (7) 6.1废物接收及贮存系统 (7) 6.2分析和鉴别系统 (7) 6.3预处理系统 (9) 6.4防渗系统 (9) 6.5渗滤液控制系统 (10) 6.6监测系统 (12) 6.7应急系统 (13) 7公用工程 (14) 7.1供电系统 (14) 7.2给水、排水和消防 (14) 7.3采暖、通风与空调 (15) 专业资料word . 7.4建筑与结构 (15) 7.5其它辅助设施 (15)

8工程施工及验收 (15) 8.1 工程施工..................................................................15 8.2工程验收 (17) 9运营管理基本要求 (18) 9.1运营管理总则 (18) 9.2 运营条件 (18) 9.3 机构设置与劳动定员 (18) 9.4人员培训 (19) 9.5 危险废物接收制度 (20) 9.6 交接班及运行登记制度 (20) 9.7 环保、安全与健康 (21) 10 封场 (23) 本技术要求用词说明 (25) 专业资料word . 1总则 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等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危险废物无害化安全处置目

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 2042-2014)

[固废]我读《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 2042-2014)》 一、时间、适用范围 本标准自 2014年09月01日起实施。 医疗废物作为一类特殊的危险废物,其管理技术要求参照医疗废物相关标准。 二、处置技术 1、分类 2、适用性 预处理技术主要适用于焚烧、非焚烧、安全填埋等危险废物处置行为前的预处理过程。 焚烧技术适用于处置有机成分多、热值高的危险废物,处置危险废物的形态可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但含汞废物不适宜采用焚烧技术进行处置,爆炸性废物必须经过合适的预处理技术消除其反应性后再进行焚烧处置,或者采用专门设计的焚烧炉进行处置。 ü回转窑可处置的危险废物包括有机蒸汽、高浓度有机废液、液态有机废物、粒状均匀废物、非均匀的松散废物、低熔点废物、含易燃组分的有机废物、未经处理的粗大而散装的废物、含卤化芳烃废物、有机污泥等。 ü液体喷射炉可处置的危险废物包括有机蒸汽、高浓度有机废液、液态有机废物、低熔点废物、含卤化芳烃废物等。 ü流化床主要用于处置粉状危险废物,也可用于处置块状废物及废液。 ü固定床炉可处置的危险废物包括有机蒸汽、粒状均匀废物、非均匀的松散废物、低熔点废物、含易燃灰组分的有机废物等。

ü热解炉主要用于处置有机物含量高的危险废物。 非焚烧处置技术应根据技术特点和被处置废物的特性进行选择。 ü热脱附技术适用于处置挥发性、半挥发性及部分难挥发性有机类固态或半固态危险废物,可用于处理含有上述危险废物的土壤、泥浆、沉淀物、滤饼等。 ü熔融技术适用于处置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残渣和固体废物焚烧处置产生的飞灰等。 ü电弧等离子体技术适用于处置毒性较高、化学性质稳定,并能长期存在于环境中的危险废物,特别适宜处置垃圾焚烧后的飞灰、粉碎后的电子垃圾、液态或气态有毒危险废弃物等。 安全填埋处置技术适用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除填埋场衬层不相容废物之外的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性质不稳定的危险废物需经固化/稳定化后方可进行安全填埋处置,但有机危险废物不适宜采用安全填埋进行处置。 ü单组分填埋适用于处置化学形态相同的危险废物。 ü多组分填埋适用于处置两类以上混合后不发生化学反应,或发生非激烈化学反应后性质稳定的危险废物。 3、处置技术选择原则 ü腐蚀性废物应先通过中和法进行预处理,然后再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最终处置。 ü有毒性废物可选择解毒处理,也可选择焚烧或填埋等处置技术。 ü易燃性废物宜优先选择焚烧处置技术,并应根据焚烧条件选择预处理方式。 ü反应性废物宜先采用氧化、还原等方式消除其反应性,然后进行焚烧或填埋等处置。

危险废物的处置方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危险废物的处置方法(正 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629-45 危险废物的处置方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危险废物的处置,是指将危险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其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危险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危险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者设施并不再回取的活动。 处置危险废物的办法主要有地质处置和海洋处置两大类。海洋处置包括深海投弃和海上焚烧。陆地处置包括土地耕作、永久贮存或贮留地贮存、土地填埋、深井灌注和深地层处置等几种,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土地填埋处置技术。海洋处置现已被国际公约禁止,但地质处置至今仍是世界各国最常采用的一种废物处置方法。 1.填埋法 土地填埋是最终处置危险废物的一种方法。此方

法包括场地选择、填埋场设计、施工填埋操作、环境保护及监测、场地利用等几方面。其实质是将危险废物铺成一定厚度的薄层,加以压实,并覆盖土壤。这种处理技术在国内外得到普遍应用。土地填埋法通常又分为卫生土地填埋和安全土地填埋。 (1) 卫生土地填埋 卫生土地填埋是处置一般固体废物,而不会对公众健康及环境安全造成危害的一种方法。主要用来处置城市垃圾。 (2) 安全土地填埋 安全土地填埋是一种改进的卫生填埋方法,也称为安全化学土地填埋。安全土地填埋主要用来处置危险废物。因此,对场地的建造技术要求更为严格。如衬里的渗透系数要小于10-8 cm/s,浸出液要加以收集和处理,地面迳流要加以控制,还要考虑对产生的气体的控制和处理等。 此外,还有一种土地填埋处理方法,即浅地层埋藏法。这种方法主要用来处置低放射性废物。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开题报告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环境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宣城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设计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 07环境工程(2)班 姓名:王莉 学号: 07203030242 指导教师:韦雪华 2011年 3 月 1日

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经济快速发展,固体废物的年产生量日益增多,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近年来也大大增加。危险废物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家里的废旧荧光灯管、废旧电器、废镍镉电池,工厂角落里存放的废活性炭、废酸、废碱等。但是,危险废物污染不像废水、废气那样敏感直观,人们对其危害认识不足,治理水平也远远落后于废水、废气治理。要正确应对,对危险废物形成正确认识。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废物特性的废物。分47个大类共600多种,种类多、成分复杂,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其污染具有潜在性和滞后性。妥善处置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废物。在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废物正随着生活垃圾一起,被随手丢进垃圾筒。殊不知这些是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危险品,随手丢弃无疑是往生活环境中投放“炸弹”。据统计,1997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约为10.6亿吨,县及县以上企业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6.6亿吨,占总产生量的62.3%。其中危险废物为1077万吨,约占工业固体废物总产生量的1.0%。由于我国对危险废物污染控制工作起步较晚,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和处理处置量都相对较低,约有30%的危险废物在环境中堆存,有的甚至露天堆存或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不仅侵占大量土地,而且废物经雨雪等淋溶浸出有毒有害物质使土地毒化、酸化和碱化,其污染面积往往超出所占土地面积的很多倍,导致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因此,在我国,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重大的环境问题。有鉴于此,为加强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的管理,199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并于1996年开始实施。如何控制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是当今世界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的主要问题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已将危险废物污染控制列为全球重大环境问题。由于我国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因此填埋处置标准的制订在综合考虑我国现有技术发展水平及经济能力的前提下,借鉴国内外现有的标准制订经验及教训。标准的制订依据宣城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参照以下的法规和标准。 法规类的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