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习题-运动生物化学

习题-运动生物化学

习题-运动生物化学
习题-运动生物化学

第一章物质代谢与运动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运动生物化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年代是()。

A. 1955年

B. 1968年

C. 1966年

D. 1979年E1982年

2. 运动生物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

A. 研究运动对机体组成的影响

B. 阐明激素作用机制

C. 研究物质的代谢

D. 营养的补充

E. 研究运动人体的物质组成

3.酶促反应中决定反应特异性的是()

A. 酶蛋白

B. 辅基

C. 辅酶

D. 金属离子 E .变构剂

4.酶促反应速度(V)达最大反应速度(Vm)的60%时,底物浓度[S]为()

A. 1 Km

B. 2 Km

C. 1.5 Km

D. 2.5 Km

E. 3 Km

5.下列哪个化学物质不属于运动人体的能源物质。()

A.葡萄糖

B.维生素C

C.氨基酸

D.软脂酸

E.糖原

6.酶分子中将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基团是()

A. 结合基团

B. 催化基团

C. 碱性基团

D. 酸性基团

E. 疏水基团

7.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

A. 低温可以使酶失活

B. 催化的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C. 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D. 最适温度随反应的时间而有所变化

E. 以上全对

8.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 酶与底物接触只限于酶分子上与酶活性密切有关的较小区域

B. 必需基团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内,也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外

C. 一般来说,总是多肽链的一级结构上相邻的几个氨基酸的残基相对集中,形成酶的活性中心

D. 酶原激活实际上就是完整的活性中心形成的过程

E. 当底物分子与酶分子相接触时,可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

9.一种酶作用于多种底物,其天然底物的Km是()

A. 与其他底物相同

B. 最大

C. 最小

D. 居中

E. 与Km相同

10.某一酶促反应的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Km等于()

A. [S]

B. 0.5 [S]

C. 0.25 [S]

D. 0.4 [S]

E. 0.8 [S]

11.缺乏可导致贫血的物质有()

A. 维生素C

B. 维生素D

C. 维生素B1

D. 尼克酸

E. 维生素B12

12.生物氧化是指()

A. 生物体内的脱氢反应

B. 生物体内释放电子的反应

C. 营养物质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D. 生物体内的脱氧反应

E. 生物体内的加氧反应

13. 生物氧化过程中CO2的生成方式是()

A. 碳与氧直接结合产生

B. 碳与氧间接结合产生

C.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产生

D. 由有机酸脱羧产生

E. 以上均不对

14.呼吸链中各种氧化还原对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最高的是()

A. NAD+/NADH+H+

B. FMN/FMNH2

C. FAD/FADH2

D. Cyt a Fe3+/Fe2+

E. 1/2 O2/ H2O

15.NADH氧化呼吸链中与磷酸化相偶联的部位有几个()

A. 1

B. 3

C. 2

D. 4

E. 5

16.人体生理活动的直接能量供给者是()

A. 葡萄糖

B. 脂肪酸

C. ATP

D. ADP

E. 乙酰CoA

17.下列化合物中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是()

A. 磷酸肌酸

B. ADP

C. UTP

D. 琥珀酰CoA

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8. 胞液中的NADH+H+经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磷酸化,生成几分子ATP()

A. 1

B. 1.5

C. 2.5

D. 4

E. 5

19.下列化合物中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是()

A. 磷酸肌酸

B. ADP

C. UTP

D. 琥珀酰CoA

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20. 胞液中的NADH+H+经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磷酸化,生成几分子ATP()

A. 1

B. 1.5

C. 2.5

D. 4

E. 5

二、多项选择题:

1.酶原的激活在于()

A. 形成酶的活性中心

B. 除去酶的非蛋白质部分

C. 暴露活性中心

D. 酶原分子相互聚合

E. 酶与辅酶结合

2.酶促反应中决定酶特异性和反应类型的部分是()

A. 底物

B. 酶蛋白

C. 辅基或辅酶

D. 金属离子

E.酶的活性中心

3.必需基团()

A. 与催化作用直接有关

B. 与酶分子活性中心特定的空间结构有关

C. 由必需氨基酸提供

D. 仅存在于活性中心

E. 与酶分子结合底物有关

4.影响酶反应速度的因素是()

A. 酶浓度

B. PH值

C. 抑制剂

D. 激活剂

E. 温度

5.运动时血清酶活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A.运动时间

B.运动强度

C.运动方式

D.运动环境

E.训练水平

6.运动人体的物质代谢的主要特点()

A.物质代谢相互联系的整体性

B.严格精细的代谢调控性

C.运动过程不同阶段物质代谢的侧重性

D.能量生成形式的同一性

E.运动时营养物质分解代谢速度加快

7.NADH氧化呼吸链的组成有哪些复合体()

A. 复合体Ⅰ

B. 复合体Ⅰ

C. 复合体Ⅰ

D. 复合体Ⅰ

E. 复合体Ⅰ

8.关于呼吸链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线粒体中存在两条呼吸链

B. 两条呼吸链的汇合点是CoQ

C. 在两条呼吸链中最主要的是NADH氧化呼吸链

D. 每对氢通过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生成1.5分子ATP

E. 两条呼吸链的组成完全不同

9.体内生成ATP的方式有()

A. 底物水平磷酸化

B. 氧化磷酸化

C.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D. 丙酮酸羧化支路

E. -磷酸甘油穿梭

10.电子传递链中氧化磷酸化相偶联的部位是()

A. NADH→CoQ

B. FAD→CoQ

C. CoQ→Cyt c

D. Cyt c→Cyt aa3

E. Cyt aa3→O2

三、问答题:

1.运动人体的物质组成有那些?各有何功能

2.运动对人体化学物质的影响

3.什么是呼吸链?体内ATP如何生成?

第二章糖代谢与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所说的血糖指的是血液中的()

A.果糖

B.糖原

C.葡萄糖

D.6-磷酸葡萄糖

E.乳糖

2.维持大脑正常生理机能所需的能源物质主要来自()

A.大脑的糖储备

B.肌糖原

C.肌肉中的葡萄糖

D.血液中的葡萄糖

E.肝糖原

3.多糖在动物体内的储存形式有()

A.肝糖原

B.淀粉

C.血糖

D.糖脂

E.糖蛋白

4.一分子乙酰辅酶A彻底氧化释放的能量可合成()ATP

A.10

B.12

C.15

D.20

E.30

5.大强度运动持续30秒至90秒时,主要由()提供能量供运动肌收缩利用。

A.糖异生

B.糖酵解

C.糖有氧氧化

D.脂肪有氧氧化

E.酮体分解

6.长时间运动血糖下降时首先受影响的是()

A.肺

B.肝

C.脑

D.心

E.骨骼肌

7. 下列哪个激素可使血糖浓度下降()

A. 肾上腺素

B. 胰岛素

C. 生长素

D. 糖皮质激素

E. 胰高血糖素

8. 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

A. 肌肉组织是贮存葡萄糖的器官

B. 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激酶

C. 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D. 肌肉组织缺乏磷酸酶

E. 肌糖原分解的产物是乳酸

9. 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

A. 1-磷酸葡萄糖

B. 6-磷酸葡萄糖

C. 1,6-二磷酸果糖

D. 3-磷酸甘油酸

E. 6-磷酸果糖

10.1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净生成多少个A TP()

A. 1

B. 2

C. 3

D. 4

E. 5

11.在糖原合成中作为葡萄糖载体的是()

A. ADP

B. GDP

C. CDP

D. TDP

E. UDP

12.糖异生的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

A. 防止酸中毒

B. 由乳酸等物质转变为糖原

C. 更新肝糖原

D. 维持饥饿情况下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E. 保证机体在缺氧时获得能量

13.关于糖酵解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整个反应过程不耗氧

B. 该反应的终产物是乳酸

C. 可净生成少量ATP

D. 无脱氢反应,不产生NADH+H+

E. 是成熟红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14.乙酰CoA进入TAC彻底氧化,将发生()

A. 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四次氧化磷酸化

B. 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三次氧化磷酸化

C. 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二次氧化磷酸化

D. 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一次氧化磷酸化

E. 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五次氧化磷酸化

15.糖酵解最重要的限速酶是()

A. 己糖激酶

B.葡萄糖激酶

C.果糖磷酸激酶

D.丙酮酸激酶

E.丙酮酸羧化酶

16.1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可净生成()分子A TP

A.10

B.12.5

C. 15

D.18

E.20

17.在长时间、中低强度运动时,肝脏释放葡萄糖的速率()

A.匀速释放

B.缓慢释放

C.快速释放

D.先快后慢释放

E.先慢后快释放

18.1-2min的短时间大强度运动,主要依赖()供能

A.糖酵解供能

B.葡萄糖有氧氧化供能

C.肌糖原酵解供能D肌糖原有氧氧化供能

E.肝糖原氧化供能

19.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净生成()分子A TP

A.20~22

B.30~32

C.28~30

D.36~38

E.38~40

20.运动后乳酸的代谢最主要的去路是()

A.氧化分解

B.糖异生

C.随尿液排泄

D.随汗液排泄

E.合成其它物质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糖酵解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1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净生成2分子ATP

B. 1mol 6-磷酸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可净生成3mol A TP

C. 糖原分子中每个葡萄糖单位经糖酵解途径净生成3分子A TP

D. 糖酵解途径的场所是胞液和线粒体内膜

E. 1分子葡萄糖经糖酵解后可净生成12分子ATP

2. 关于三羧酸循环,下述哪些是正确的()

A. 其中产生可用于糖异生的产物

B. 其中有可合成氨基酸的中间产物

C. 产生CO2供机体生物合成需要

D. 其中有的脱氢酶的辅酶是NADP+

E. TAC是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氧化分解的共同通路

3.肝脏对血糖的调节是通过()

A. 糖异生

B. 糖原的分解

C. 糖原的合成

D. 糖转变为非糖物质

E. 磷酸戊糖途径

4.可经糖异生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非糖物质有()

A. 生糖氨基酸

B. 乳酸

C. 丙酮酸

D. 甘油

E. 乙酰CoA

5.糖异生的生理意义是()

A. 维持血糖浓度恒定

B. 通过乳酸循环回收能量

C. 补充肝糖原

D. 维持体液酸碱平衡

E. 补充肌糖原

6.血糖的来源有()

A. 食物中经消化吸收入血

B. 肝糖原分解

C. 糖异生

D. 肌糖原分解

E. 由乙酰CoA转变生成

7.体内糖原的储量取决于个体的

A.运动水平

B.训练状况

C.饮食中糖的含量

D.长期的运动方式

E.糖异生能力

8.下列哪些代谢过程可以直接补充血糖()

A. 肝糖原分解

B. 肌糖原分解

C. 食物糖类的消化吸收

D. 糖异生作用

E. 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

三、问答题:

1、运动时糖的生物学功能

2、列表比较糖的无氧酵解与有氧氧化过程(进行部位、产生ATP方式、数量反应过程,生理意义)。

3、简述血乳酸的来源和去路

4、试述耐力训练对肝糖原利用的影响

第三章脂代谢与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

1. 脂肪酸的β-氧化中第二次脱氢的受体是()

A. NAD+

B. FAD

C. FMN

D. NADP+

E. COQ

2. 甘油进入糖代谢途径时,首先形成化合物是()

A. 3-磷酸甘油酸

B. 3-磷酸甘油醛

C. 1,3-二磷酸甘油酸

D. 甘油醛

E. 丙酮酸

3. 脂肪氧化、酮体生成和胆固醇合成的共同中间产物是()

A. 乙酰辅酶 A

B. 乙酰乙酸

C. 乙酰乙酰辅酶 A

D. 丙二酰辅酶 A

E. 乳酸

4. 活化脂肪酸不能直接穿过线粒体内膜,需要借助内膜上的()转运机制。

A. 肉碱

B. CP

C. 磷酸甘油

D. 苹果酸

E. 葡萄糖

5. 脂肪酰COA在肝进行β-氧化,其酶促反应的顺序是()

A. 脱氢、再脱氢、水化、硫解

B. 硫解、脱氢、水化、再脱氢

C. 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

D. 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E. 脱氢、水化、硫解、再脱氢

6. 长时间耐力运动时,血中含量明显增加的物质是()

A. 乳酸

B. 酮体

C. 丙酮酸

D. 胆红素

E. 胆色素

7. 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主要是与血浆()结合而运输的。

A. 球蛋白

B. 血红蛋白

C. 白蛋白

D. 纤维蛋白

E. 胶原蛋白

8. 在肝脏中,每分子甘油彻底氧化分解可净生成的ATP分子数为()

A. 17.5

B. 18.5

C. 19.5

D. 20.5

E. 21.5

9. 1分子软脂酸彻底氧化净生成的ATP数是()

A.96

B. 106

C. 108

D. 120

E. 122

10.生成酮体的主要器官是()

A. 心

B. 肾

C. 脑

D. 肌肉

E. 肝

11. 下列作为胆固醇和酮体合成的主要原料是()

A. 脂肪酸

B. 乙酰辅酶A

C. 葡萄糖

D. 蛋白质

E. 乳酸

12. 脂肪酸合成的原料乙酰CoA从线粒体转移至胞液的途径是()

A. 三羧酸循环

B. 乳酸循环

C. 糖醛酸循环

D. 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E.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

13.下列属于甘油三酯水解的限速酶的是()

A. HMG-CoA还原酶

B. 脂蛋白脂肪酶

C. HMGCoA裂解酶

D. 乙酰乙酸硫激酶

E. 琥珀酰CoA转硫酶

14. 胆固醇在体内不能转变的物质是()

A. 类固醇激素

B. VitD3

C. 胆汁酸

D. 胆红素

E. 雄激素

15. 血脂不包括()

A. 甘油三酯

B. 磷脂

C. 胆固醇及其酯

D. 酮体

E. 游离脂肪酸

16. 安静状态下,骨骼肌的能量来源主要依赖于()的氧化分解

A. 甘油三酯

B. 葡萄糖

C. 蛋白质

D. 酮体

E. 游离脂肪酸

17. β-脂蛋白对应于()

A. CM

B. VLDL

C. LDL

D. HDL

E. 以上都不是

18. 类脂的主要功用是()

A. 氧化供能

B. 防止体温散失

C. 保护体内各种脏器

D. 储存能量

E. 维持正常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19. 低强度长时间运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A. 葡萄糖

B. 脂肪酸

C. 胆固醇

D. 磷脂

E. 蛋白质

20. 长时间耐力运动后,下列升高的物质是()

A. CM

B. VLDL

C. LDL

D. HDL

E. TG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脂类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储能和供能

B. 提供必需脂肪酸

C. 维持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D.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E. 对机体的保护和保温功能

2. 必需脂肪酸包括()

A. 软脂酸

B. 硬脂酸

C. 亚麻酸

D. 亚油酸

E. 花生四烯酸

3. 酮体包括()

A. 丙酮

B. 乙酰乙酸

C. β-羟丁酸

D. 乙酰乙酰辅酶A

E. 花生四烯酸

4. 影响脂肪代谢的膳食因素()

A. 咖啡因

B. 肉碱

C. 高脂饮食

D. 禁食

E. 酒

5. 运动过程中,影响脂肪代谢的因素包括()

A. 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

B. 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

C. 脂肪动员和脂肪酸转运能力

D. 脂肪酸的饱和度

E. 膳食因素

6. 运动时酮体代谢的生理意义包括()

A. 体内能源物质运输的一种形式

B. 参与脑组织和肌肉的能量代谢

C. 参与脂肪动员的调节

D. 生成过多可导致酸中毒

E. 运动时主要的能源物质

7. 在脂肪动员过程中,对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具有抑制作用的是()

A. 乳酸

B. 酮体

C. 胰岛素

D. 核酸

E. 蛋白质

8.长期运动训练时,体内血浆甘油三酯降低的原因是()

A. 肝脏释放到血液的VLDL减少

B. 肝脏释放到血液的VLDL增多

C. 脂肪组织吸收血浆FFA增强

D. 骨骼肌组织吸收血浆FFA增强

E. 心肌组织吸收血浆FFA增强

9. 脂肪氧化的主要组织()

A. 肝脏

B. 脑

C. 肾脏

D. 肌肉

E. 皮肤

10.下列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A. VitA

B. VitC

C. VitD

D. VitE

E. VitK

三、问答题:

1.简述脂肪酸的β-氧化的基本过程和生理意义。

2.简述耐力训练提高骨骼肌利用脂肪供能能力的机制。

3.简述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和生理意义。

第四章蛋白质代谢与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

1.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A. 氨基酸

B. 脂肪酸

C. 核苷酸

D. 丙酮酸

E. 乳酸

2. 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04 g,每100 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

A. 25 g

B. 2.5 g

C. 40 g

D. 4 g

E. 20 g

3. 下列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

A. 精氨酸

B. 赖氨酸

C. 甘氨酸

D. 色氨酸

E. 谷氨酸

4. 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

A. 盐键

B. 疏水键

C. 肽键

D. 氢键

E. 二硫键

5. 蛋白质分子组成中不含有下列哪种氨基酸()

A. 半胱氨酸

B. 蛋氨酸

C. 胱氨酸

D. 丝氨酸

E. 瓜氨酸

6. 亚基是哪种蛋白质结构的基本单位()

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E. 空间结构

7. 人体内合成尿素的主要脏器是()

A. 脑

B. 肌组织

C. 肾

D. 肝

E. 心

8. 骨骼肌中最主要的脱氨基方式是()

A. 嘌呤核苷酸循环

B. 加水脱氨基作用

C. 氨基移换作用

D. 氨基酸氧化脱氨基作用

E. L-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

9. 氨在组织间转运的主要形式()

A. 氨

B. 铵离子

C. 丙氨酸

D. 谷胱甘肽

E. 尿素

10. 下列氨基酸中能转化生成儿茶酚胺类激素的是()

A. 天冬氨酸

B. 色氨酸

C. 酪氨酸

D. 脯氨酸

E. 蛋氨酸

11. 尿素合成的主要方式为()

A. 嘌呤核苷酸循环

B. 鸟氨酸循环

C. 三羧酸循环

D. 葡萄糖-丙氨酸循环

E. 乳酸循环

12.下列氨基酸在体内可以转化为γ-氨基丁酸(GABA)的是()

A. 谷氨酸

B. 天冬氨酸

C. 苏氨酸

D. 色氨酸

E. 蛋氨酸

13.中枢神经抑制递质5-羟色胺来源于下列哪一种氨基酸()

A.谷氨酸

B.甘氨酸

C. 亮氨酸

D. 色氨酸

E. 赖氨酸

14.与联合脱氨基作用无关的是()

A. α-酮戊二酸

B. NAD+

C. 转氨酶

D. 氨

E. 脱羧酶

15.谷氨酸经转氨反应生成()

A. α-酮戊二酸

B. 丙酮酸

C. 琥珀酸

D. 苹果酸

E.乳酸

16. 氨在体内的储存和运输形式主要是()

A.谷氨酸

B.甘氨酸

C. 谷氨酰胺

D. 赖氨酸

E. 苏氨酸

17.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能进一步氧化供能的物质是()

A. NH3

B. α-酮酸

C. CO2

D. 胺

E. H2O

18. 不属于血氨的去路的是()

A.合成尿素

B. 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C. 合成赖氨酸

D. 生成铵盐,随尿排出

E. 合成谷氨酰胺

19. 体内脱氨基的主要途径是()

A. 非氧化脱氨基作用

B. 联合脱氨基作用

C. 嘌呤核苷酸循环

D. 脱水脱氨作用

E. 转氨基作用

20. 首次提出蛋白质变性理论的科学家是()

A. Frederick Sanger

B. 吴宪

C. Aaron Ciechanover

D. Denham Harman

E. Watson and Crick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是()

A. 丙氨酸

B. 赖氨酸

C. 谷氨酸

D. 色氨酸

E. 甘氨酸

2. 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 天然蛋白质分子均具有三级结构

B. 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C. 三级结构的稳定性靠次级键维系

D. 三级结构包括肽链主链构象和侧链构象两部分

E. 整条肽链上所有原子形成的特定构象即为三级结构

3. 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包括()

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E. 五级结构

4. 体内主要的氨基酸代谢库是()

A. 肝脏

B. 肾脏

C. 骨骼肌

D. 心脏

E. 皮肤

5. 支链氨基酸包括()

A. 亮氨酸

B. 甘氨酸

C. 谷氨酸

D. 异亮氨酸

E. 缬氨酸

6. 芳香族氨基酸包括()

A. 甘氨酸

B. 苯丙氨酸

C. 谷氨酸

D. 酪氨酸

E. 色氨酸

7. 力量训练对蛋白质代谢的适应性影响包括()

A.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代谢

B. 骨骼肌的体积增大,加快损伤后肌纤维的修复

C. 肌纤维增粗,结缔组织增生

D. 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数目增多

E. 快肌纤维的比例增大

8. 耐量训练对蛋白质代谢的适应性影响包括()

A. 机体心脏体积增大

B. 肌肉的体积变化不大,慢肌纤维适应性增大

C. 肌纤维增粗,结缔组织增生

D. 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数目增多

E. 快肌纤维的比例增大

9. 儿茶酚胺类激素包括()

A. 黑色素

B. 多巴

C. 多巴胺

D. 肾上腺素

E. 去甲肾上腺素

10. 嘌呤核苷酸循环主要在下列哪些组织进行()

A. 肝脏

B. 肾脏

C. 骨骼肌

D. 心脏

E. 皮肤

三、问答题:

1. 试述葡萄糖-丙氨酸循环过程并说明生物学意义。

2. 简述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3. 简述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对蛋白质代谢的适应性影响。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集 绪论 一.名词解释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及方法 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 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分子水平适应性变化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 二.是非判断题 1、人体的化学组成是相对稳定的,在运动的影响下,一般不发生相应的变化。(错) 2、运动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的一门学科。(错) 3、1937年Krebs提出了三羧酸循环的代谢理论。(对) 4、《运动生物化学的起源》是运动生物化学的首本专著。(错) 三.填空题 1、运动时人体内三个主要的供能系统是___、___、____。 2、运动生物化学的首本专著是____。 3、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是____。 1、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有氧代谢系统 2、《运动生物化学概论》 3、揭示运动人体变化的本质、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 四.单项选择题 1. 运动生物化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年代是()。 A. 1955年 B. 1968年 C. 1966年 D. 1979年 2. 运动生物化学是从下列那种学科发展起来的()。 A. 细胞学 B. 遗传学 C. 生物化学 D. 化学 3. 运动生物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 A. 研究运动对机体组成的影响 B. 阐明激素作用机制 C. 研究物质的代谢 D. 营养的补充 4. 运动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人体 B. 植物体 C. 生物体 D. 微生物 1、A 2、C 3、A 4、A 五.问答题 1.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1 揭示运动人体变化的本质 2 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 3 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 第一章物质代谢与运动概述 一.名词解释

运动生物化学学习重点大全

绪论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运动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分子水平适应性变化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 运动生物化学的任务主要体现在:1、解释人体运动变化的本质;2、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3、科学的知道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 第一章 1.酶催化反应的特点是什么?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一、高效性;二、高度专一性;三、可调控性 一、底物浓度与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二、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三、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四、激活剂和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2.水在运动中有何作用?水代谢与运动能力有何关系? 人体内的水是进行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水还具有参与体温调节、起到润滑等作用,并与体内的电解质平衡有关。 运动时,人体出汗量迅速增多,水的丢失加剧。一次大运动负荷的训练可以导致人体失水2000~7000ml,水丢失严重时即形成脱水,会不同程度的降低运动能力。 3.无机盐体内有何作用?无机盐代谢与运动能力有何关系? 无机盐在体内中解离为离子,称为电解质,具有调节渗透压和维持酸碱平衡等重要作用。

4.生物氧化合成ATP有几种形式,他们有何异同? 生物氧化共有两种形式:1、底物水平磷酸化;2、氧化磷酸化 相同点:1、反应场所都是在线粒体;2、都要有ADP和磷酸根离子存在 不同点:1、在无氧代谢供能中以底物水平磷酸化合成ATP为主,而人体所利用的ATP约有90%来自于氧化磷酸化的合成即在有氧代谢中主要提供能量;2、底物水平低磷酸化不需要氧的参与,氧化磷酸化必须要有氧;3、反应的方式不同。 5.酶对运动的适应表现在哪些方面?运动对血清酶有何影响? 一、酶催化能力的适应;二、酶含量的适应。 ①、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大,血清酶活性增高 ②、运动时间:相同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越长,血清酶活性增加越明显 ③、训练水平:由于运动员训练水平较高,因此完成相同的运动负荷后,一般人血清酶活性增高比运动员明显 ④、环境:低氧、寒冷、低压环境下运动时,血清酶活性升高比正常环境下明显。 6.试述ATP的结构与功能。 ATP分子是由腺嘌呤、核糖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的核苷酸,其分子结构 功能: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合成磷酸肌酸和其他高能磷酸化合物 7.酶:酶是生物体的活性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生物氧化:指物质在体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生物氧化实际上是需氧细胞呼吸作用中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故又称为细胞呼吸。 同工酶:人体内有一类酶,他们可以催化同一化学反应,但催化特性、理

工程热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1.若已知工质的绝对压力P=,环境压力Pa=,则测得的压差为(B)A.真空pv= B.表压力pg=.真空pv= D.表压力p g= 2.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的准平衡过程中工质压力降低,则(A) A.技术功为正 B.技术功为负 C.体积功为正 D.体积功为负 3.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的特点是(B)=0 =>W s>s′>s″>s′s>s″ 16.可逆绝热稳定流动过程中,气流焓的变化与压力变化的关系为(B) ====pdv 17、饱和湿空气的相对湿度(B)A.>1B.=1C.<<<1 18.湿空气的焓h为(D)湿空气的焓湿空气的焓干空气与1kg水蒸汽焓之和干空气的焓与1kg干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焓之和 二、多项选择题 1.单位物量的理想气体的热容与_____有关。(ACDE)A.温度B.压力C.气体种类D.物量单位E.过程性质 2.卡诺循环是__AD___的循环。 A.理想化 B.两个定压、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C.效率最高 D.可逆 3.水蒸汽h-s图上的定压线(AD)A.在湿蒸汽区为直线B.在过热蒸汽区为直线C.在湿蒸汽区为曲线 D.在过热蒸汽区为曲线 E.在湿蒸汽区和过热蒸汽区是斜率不同的直线 4.理想气体经绝热节流后,前后稳定截面上的__BD___相等。 5.A.压力B.温度C.比体积D.焓E.熵

【高考生物】运动生物化学考题(A卷)

(生物科技行业)运动生物化学考题(A卷)

运动生物化学考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2.底物水平磷酸化(胞液) 3.糖酵解作用 4.酮体 5.氨基酸代谢库 6.运动性疲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分支,是研究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变化及其的一门学科。是从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体育科学和生物化学及生理学的结合。 2.据化学组成,酶可以分为:类和类,在结合蛋白酶类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之为,非蛋白质部分称为(或辅助因子)。 3.人体各种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系统供给。即、、。 4.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是通过电子呼吸链进行的,在呼吸链上有两条呼吸链,一条为:NADH 氧化呼吸链,一分子NADH进入呼吸链后可产生分子的ATP;另一条为FADH2氧化呼吸

链,一分子FADH2进入呼吸链后可产生分子ATP。 在肝脏,每分子甘油氧化生成乳酸时,释放能量可合成ATP;如果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时,则释放出的能量可合成ATP。 5.正常人血氨浓度一般不超过μmol/L。 评价运动时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常用指标是尿素氮;尿中。 血尿素在安静正常值为毫摩尔/升 6.运动强度的生化指标有、、;运动负荷量的生化评定指标主要有:、、、。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如果表述错误,请将正确的表述论述出来。每题判断正误2分,论述2分,共16分) 1.安静时,运动员血清酶活性处于正常范围水平或正常水平的高限;运动后或次日晨血清酶活性升高;血清中酶浓度升高多少与运动持续时间、强度和训练水平有关。运动员安静时血清升高是细胞机能下降的一种表现,属于病理性变化。 2.底物水平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3.所有的氨基酸都可以参与转氨基作用。 4.脂肪分子中则仅甘油部分可经糖异生作用转换为糖。脂肪酸不能转化为糖。

生物化学复习题

一.是非判断题 1、人体的化学组成是相对稳定的,在运动的影响下,一般不发生相应的变化。 2、《运动生物化学的起源》是运动生物化学的首本专著。 三.填空题 1、运动生物化学的首本专著是____。 1、人体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7大类物质构成。 2、人体内的能源物质主要包括___、___和___。 3、下列哪个化学物质不属于运动人体的能源物质。() A 葡萄糖 B 维生素 C C 氨基酸 D 软脂酸 一、是非判断题 1、CP是骨骼肌在运动过程中的直接能量供应者。 2、人体所利用的A TP都是来自氧化磷酸化的合成。 3、在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中,肌肉收缩所需的A TP 主要是以底物 水平磷酸化的方式合成的。 二、填空题 1、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供应者是___。 2、生命活动的最终能源物质是___、___和___。 三、选择题 1、()是各种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供应者。 A.ATP B. 糖 C.脂肪 D. 蛋白质 2、正常人安静状态所利用的A TP约有()来自氧化磷酸化的合成。 A.80% B. 85% C.70% D. 90% 3、在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中,肌肉收缩需要的A TP主要以()方式合成的。 A.底物水平磷酸化 B. 氧化磷酸化 C.生物氧化 D. 丙酮酸氧化 4、糖的无氧酵解产生的终产物是()。 A.乳酸 B. 氨基酸 C.核酸 D. 柠檬酸 四、简答题 1、简述运动时ATP的再合成途径 一、判断题 1、糖类物质就是碳水化合物。 2、运动饮料中常配入4~8(10)个葡萄糖单位的低聚糖,以有利于糖的利用和水分的吸收。 3、血糖是骨骼肌利用的最重要肌内燃料。 4、脑组织糖原储量很少,正常大脑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血浆游离脂肪酸。 5、肌糖原可以大量分解成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维持血糖稳定。 二、选择题 1、一般所说的血糖指的是血液中的()。 A 果糖 B 糖原 C 葡萄糖 D 6-磷酸葡萄糖 2、维持大脑正常生理机能所需的能源物质主要来自()。 A 大脑的糖储备 B 肌糖原 C 肌肉中的葡萄糖 D 血液中的葡萄糖 3、长时间运动血糖下降时首先受影响的是()。

《热工基础》试卷A

2011-2012硅酸盐专业《热工基础》期末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30分) 1、流体的密度—— 2、静压强—— 3、体积流量—— 4、发热量—— 5、相对湿度—— 6、黑体—— 7、干燥—— 8、完全燃烧—— 9、高温系数—— 10、干球温度—— 二、填空:(25分) 1.煤的工业分析法组成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2.空气过剩系数是指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之比。 3.表示固体和液体燃料组成的基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4.传热的基本方式有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在燃烧学中空气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而在干燥学中空气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 6、不完全燃烧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7、表示湿度的方法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是为了测定方便; ______表示空气的相对干燥能力;________便于干燥计算。 三、简答题:(25分) 1、燃烧计算的内容有哪些? 2、如何对煤进行工业分析? 3、如何根据雷诺准数的大小来判断流体的流态? 4、冬天用手接触相同温度的铁块和木块时感到铁块比木块凉,这是为什么?

5、流态有几种?表现形式有何不同?如何判定? 五、计算题(20分) 1、水从三段串联管路流过,管路直径分别为:d1=100mm, d2=50mm, d3=25mm, ω3=10m/s,求ω1和ω2. 2、已知标态下CO2的密度为1.96kg/m3, O2的密度为1.43kg/m3,CO 的密度为1.25kg/m3, N2的密度为1.25kg/m3。今测得某水泥回转窑窑尾废气的体积百分比:CO2 =28.8% ,O2=1.0% ,CO =0.2%,N2=70%,求此废气标态时的密度。 3、一炉壁由耐火砖砌成,厚度δ=250mm,耐火砖内表面温度t1=1000℃, 外表面温度t2=100℃, 耐火砖平均导热系数为λ=1.28W/(m.℃)。求通过炉壁的热流量。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重点试题答案

附:本文档收集了全网最全的体育科学研究试题及重点,祝同学们考试成功。 选择 1、依照文献内容的性质和加工程度,期刊论文应属于( B )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2、体育自然科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 C ) A.田径运动 B.球类运动 C.人体运动 D.体操运动 3、特尔菲法是由专家集体进行预测或判断的一种调查形式,它一般要经过多少轮的筛选?( C ) A.1轮 B.1-2轮 C.3-4轮 D.5-6轮 4、针对所给信息而产生的问题,大胆提出各式各样的可能解的一种思维形式,称为( C ) A.反向思维 B.联想 C.发散思维 D.收敛思维 5、论文中采用图时,图号的表示方式下列哪一个是正确的?( C ) A.图一 B.图(一) C.图1 D.图(1) 6、文献阅读原则包括计划性、顺序性、批判性和( A ) A.时间性 B.同步性 C.简洁性 D.排他性 7、先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体,然后将每个群体依序编号,再按纯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取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D ) A.纯随机抽样法 B.系统抽样法 C.分层抽样法 D.整群抽样法 8、解决体育教学、训练等实践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属于( B )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开发研究 D.实验研究 9、科技论文中的关键词一般为( B ) A.2个 B.3-6个 C.10个 D.根据需要而定 10、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下列哪一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类?( B ) A.人体生理学 B.体育教学论 C.人体解剖学 D.运动生物化学 11、采用观察法收集资料时,最基本的要求是做到( C ) A.针对性 B.典型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生物科技行业运动生物化学考题A卷

生物科技行业运动生物化学考题 A 卷 运动生物化学考题(A 卷) 一. 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4 分) 1.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2.底物水平磷酸化(胞液) 3.糖酵解作用 4.酮体 5.氨基酸代谢库 6.运动性疲劳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25 分) 1.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分支,是研究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及其调 节的特点和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变化及其的壹门学科。 是从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体育科学和生物化学及生理学的结 合。 2.据化学组成,酶能够分为:类和类,在结合蛋白酶类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之 为,非蛋白质部分称为(或辅助因 子)。 3.人体各种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系统供给。即、、。4.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是通过电子呼吸链进行的,在呼吸链上有俩条呼吸链,壹条为: NADH 氧化呼吸链,壹分子NADH进入呼吸链后可产生分子的ATP;另壹条为FADH2 氧化呼吸链,壹分子FADH2进入呼吸链后可产生分子ATP。 在肝脏,每分子甘油氧化生成乳酸时,释放能量可合成ATP;如果完全氧化生成 CO2和H2O 时,则释放ft的能量可合成ATP。 5.正常人血氨浓度壹般不超过μmol/L。 评价运动时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常用指标是尿素氮;尿 中。血尿素在安静正常值为毫摩尔/升 6.运动强度的生化指标有、、;运动负荷量的生化评定 指标主要有:、、、。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如果表述错误,请将正确的表述论述ft来。每题判断正误2 分, 论述2 分,共16 分) 1.安静时,运动员血清酶活性处于正常范围水平或正常水平的高限;运动后或次日 晨血清酶活性升高;血清中酶浓度升高多少和运动持续时间、强度和训练水平有关。 运动员安静时血清升高是细胞机能下降的壹种表现,属于病理性变化。 2.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3.所有的氨基酸都能够参和转氨基作用。 4.脂肪分子中则仅甘油部分可经糖异生作用转换为糖。脂肪酸不能转化为糖。 四、简答题:(每题 5 分,共25 分) 1.简述三大营养物质(糖原、脂肪、蛋白质)生物氧化的共同规律。 2.从葡萄糖至1,6-2磷酸果糖生成消耗多少ATP?消耗ATP的作用是什么? 3.糖酵解过程可净合成多少分子ATP?根据运动实践谈谈糖酵解是何种运动状态下的主要 能量来源。 4.描述糖有氧氧化的基本过程。(三个步骤) 5.乳酸消除的意义是什么? 五.总结三大功能系统的特点(10 分)。

习题-运动生物化学

第一章物质代谢与运动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运动生物化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年代是()。 A. 1955年 B. 1968年 C. 1966年 D. 1979年E1982年 2. 运动生物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 A. 研究运动对机体组成的影响 B. 阐明激素作用机制 C. 研究物质的代谢 D. 营养的补充 E. 研究运动人体的物质组成 3.酶促反应中决定反应特异性的是() A. 酶蛋白 B. 辅基 C. 辅酶 D. 金属离子 E .变构剂 4.酶促反应速度(V)达最大反应速度(Vm)的60%时,底物浓度[S]为() A. 1 Km B. 2 Km C. 1.5 Km D. 2.5 Km E. 3 Km 5.下列哪个化学物质不属于运动人体的能源物质。() A.葡萄糖 B.维生素C C.氨基酸 D.软脂酸 E.糖原 6.酶分子中将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基团是() A. 结合基团 B. 催化基团 C. 碱性基团 D. 酸性基团 E. 疏水基团 7.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 A. 低温可以使酶失活 B. 催化的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C. 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D. 最适温度随反应的时间而有所变化 E. 以上全对 8.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 酶与底物接触只限于酶分子上与酶活性密切有关的较小区域 B. 必需基团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内,也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外 C. 一般来说,总是多肽链的一级结构上相邻的几个氨基酸的残基相对集中,形成酶的活性中心 D. 酶原激活实际上就是完整的活性中心形成的过程 E. 当底物分子与酶分子相接触时,可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 9.一种酶作用于多种底物,其天然底物的Km是() A. 与其他底物相同 B. 最大 C. 最小 D. 居中 E. 与Km相同

热工基础考试题库(带答案)

热工基础题库 一、选择题 基本概念 1.与外界只发生能量交换而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称为。B A、开口系统 B、闭口系统 C、绝热系统 D、孤立系统 2.与外界既无能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称为。D A、开口系统 B、闭口系统 C、绝热系统 D、孤立系统 3.开口系统与外界可以有。D A、质量交换 B、热量交换 C、功量交换 D、A+B+C 4.与外界有质量交换的热力学系统是:A A、开口系统 B、闭口系统 C、绝热系统 D、孤立系统 5.下列与外界肯定没有质量交换但可能有热量交换。B A、绝热系统 B、闭口系统 C、开口系统 D、孤立系统 6.实现热功转换的媒介物质称为。C A、系统 B、气体 C、工质 D、蒸气 7.工质应具有良好的和。A A、流动性/膨胀性 B、耐高温性/导热性 C、耐高压性/纯净 D、耐腐蚀性/不易变形 8.若闭系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则内部工质的处处一致。A A、压力和温度 B、压力和比容 C、比容和温度 D、压力、温度和比容 9.稳定状态是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是稳定状态。B A、一定/一定 B、不一定/一定 C、一定/不一定 D、不一定/不一定 10.均匀状态是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是均匀状态。C A、一定/一定 B、不一定/一定 C、一定/不一定 D、不一定/不一定 11.下列组参数都不是状态参数。C A、压力;温度;比容 B、内能;焓;熵 C、质量;流量;热量 D、膨胀功;技 术功;推动功 12.下列组参数都是状态参数。A A、焓;熵;比容 B、膨胀功;内能;压力 C、热量;比热;温度 D、技术功;动能;位能 13.下列答案是正确的。B A、10℃=43.8℉=285.15K B、10℃=50℉=283.15K C、10℃=40.2℉=285.15K D、10℃=42℉=283.15K 14.摄氏温度变化1℃与热力学绝对温度变化1K相比,有。B A、前者大于后者 B、两者相等 C、后者大于前者 D、不一定 15.摄氏温度变化1℃与华氏温度变化1℉相比,有。B A、前者大于后者 B、两者相等 C、后者大于前者 D、不一定 16.若大气压力为100KPa,真空度为60KPa,则绝对压力为。D A、160KPa B、100KPa C、60KPa D、40KPa 17.若大气压力为100KPa,表压力为60KPa,则绝对压力为。A A、160KPa B、100KPa C、60KPa D、40Kpa 18.在工程热力学计算中使用的压力是。A A、绝对压力 B、表压力 C、真空压力 D、大气压力 19.若大气压力为0.1Mpa,容器内的压力比大气压力低0.004Mpa,则容器的B。 A、表压力为0.096Mpa B、绝对压力为0.096Mpa C、真空度为0.104Mpa D、表压力为0.104Mpa

2017年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重点试题答案

2017年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重点试题答案

附:本文档收集了全网最全的体育科学研究试题及重点,祝同学们考试成功。 选择 1、依照文献内容的性质和加工程度,期刊论文应属于( B )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2、体育自然科学主要研究的对象是( C ) A.田径运动 B.球类运动 C.人体运动 D.体操运动 3、特尔菲法是由专家集体进行预测或判断的一种调查形式,它一般要经过多少轮的筛选?( C ) A.1轮 B.1-2轮 C.3-4轮 D.5-6轮 4、针对所给信息而产生的问题,大胆提出各式各样的可能解的一种思维形式,称为( C ) A.反向思维 B.联想 C.发散思维 D.收敛思维 5、论文中采用图时,图号的表示方式下列哪一个是正确的?( C ) A.图一 B.图(一) C.图1 D.图(1) 6、文献阅读原则包括计划性、顺序性、批判性和( A ) A.时间性 B.同步性 C.简洁性 D.排他性 7、先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体,然后将每个群体依序编号,再按纯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取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D ) A.纯随机抽样法 B.系统抽样法 C.分层抽样法 D.整群抽样法 8、解决体育教学、训练等实践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属于( B )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开发研究 D.实验研究 9、科技论文中的关键词一般为( B ) A.2个 B.3-6个 C.10个 D.根据需要而定 10、体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下列哪一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类?( B ) A.人体生理学 B.体育教学论 C.人体解剖学 D.运动生物化学

11、采用观察法收集资料时,最基本的要求是做到( C ) A.针对性 B.典型性 C.客观性 D.主观性 12、根据已知结果设立产生该结果和未产生该结果的两个组,然后调查原因,这种从果到因的调查方法,称为( C ) A.现情调查法 B.前瞻调查法 C.回顾调查法 D.追踪调查法 13、在研究指标中,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是:( A ) A.定类指标 B.定序指标 C.定距指标 D.态度指标 14、科技论文的关键词一般以多少为宜?( C ) A.3个 B.5个 C.3~6个 D.8个以上 15、狭义的科学是专指( D ) A.思维科学 B.人文科学 C.技术科学 D.自然科学 16、限定课题研究论域的常见方法包括:定语限定法、副标题法、________法。( D ) A.着重说明 B.框架说明 C.对象限定 D.前言说明 17、为保证样本较好的代表性,排除研究者在抽样过程中的主观意向,严格采用________的抽样方法。( A ) A.随机化 B.简单化 C.分层化 D.群体性 18、科研论文摘要的字数以________为宜。( B ) A.100-200 B.200-300 C.300-400 D.400-500 19、论文中采用表格时,表号的表示方式下列哪一个是正确的?( C ) A.表一 B.表(一) C.表1 D.表(1) 20、在研究过程中,要尽量控制无关变量,下面哪一个无关变量属于研究设计方面的无关变量?( B ) A.受试的反作用 B.研究程序安排不当 C.研究实施现场的空间大小 D.研究者的暗示 21、图注即关于图示的注解和说明部分,包括图例、说明和( A ) A.资料来源 B.注释方法 C.文献参考 D.数据引用 22、选择研究课题的首要原则是( B ) A.节约性原则 B.需要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23、事先将研究对象的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依序编号,然后采用抽签的方法或利用随机

《运动生物化学》的考试题目及参考答案

1.多糖: 由多个(>10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糖类,不溶于水,皆无甜味,也无还原性。 2.生物氧化:有机物质在生物体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又称细胞呼吸。 3.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率低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进行补充的氨基酸。 4.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中,当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保持着特定水平上进行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时,即称之为运动性疲劳。 5.高住低训:利用高原或人工低氧环境进行的训练统称为高住低训。 6.运动营养品:是指适用于专业和业余运动人群食用的、能满足运动人体的特殊营养需要,或具有特定运动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及口服制品。 7.α-氨基酸:是指在紧连羧基的碳原子上同时连有了一个氨基丁氨基酸。 8.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多个双键的脂肪酸称为多不饱和脂肪酸或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9.同工酶:指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不同的一类酶。10.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分解氧化时代特有的中间代谢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 11.缓冲溶液:一种弱酸和该弱酸盐所形成的、具有缓冲酸碱能力的混合溶液。 12.双糖:由2分子单糖以糖苷键连接而成,水解后又生成2分子单糖。 13.酶活性:酶所具有的催化能力称为酶活性,或酶活力。 14.转氨基作用:是某一种氨基酸与α—酮酸进行氨基转移反应,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另一种氨基酸。 2.简述糖的有氧氧化分哪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 葡萄糖生成的丙酮酸,在细胞质中进行;第二阶段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中,经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进而氧化生成CO2和H2O,同时NADH+H+等可经过呼吸链传递,伴随氧化磷酸化过程生成H2O和A TP。 3. 什么是β-氧化?一次β-氧化包括哪几个步骤?在氧供应充足的条件下,脂肪酸分解为乙酰CoA,彻底氧化成C2O和H2O,其碳链的断裂是在β位碳原子出发生的,故把脂肪酸的氧化分解称为β—氧化。每一次β—氧化包括: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4个步骤。 4.简述血糖的生物学功能。(1) 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供能物质(2)血糖是红细胞的唯一能源(3)血糖是运动肌的燃料 5.发展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方法有哪些?(1)乳酸阈强度训练法(2)最大乳酸稳态强度训练法(3)高住低训法(4)高原训练法 6.什么是高住低训?高住低训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机制是什么? 答:高住低训是指运动员居住证高原或模拟的高原上,而在1000米以下的平原训练。机制:运动员居住在模拟高海拔的低氧环境下,刺激运动员自身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提高机体的造血功能。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并维持在高水平,引起红细胞总量增加, 随之最大摄氧量增加,因此,提高了运动员的有氧耐 力。 7.简述葡萄糖—丙氨酸循环的意义。1)丙酮酸转化 成丙氨酸,减少乳酸生成,有利于缓解肌肉内环境酸 化和保障糖分解代谢畅通;(2)肌肉中氨基酸的α —氨基转移给丙酮酸合成丙氨酸,避免血氨过度升 高;(3)丙氨酸生成葡萄糖,可以维持血糖浓度,保 证运动能力。 8.简述脂肪的供能特点。(1)储存能量多。体内糖原 的储量较少,而脂肪的储量可高达体重的10%-20% 以上,并可长期储存。(2)供能效率高。体内氧化脂 肪的供能价值可高达37KJ/g,而氧化糖原和蛋白质 分别只有17kJ/g和16kJ/g。(3)占居空间少。脂肪可 以无水状态存在,而1g糖原须结合2-3g水,所以1g 无水脂肪储存的能量是1g水合糖原的6倍多。 9.运动员合理膳食营养的原则是什么?对于运动员 的膳食营养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应遵循“四 多”和“三少”原则。“四多”是指主食、蔬菜、水 果、奶制品的摄入量应较多。“三少”是指油脂、肉 类、油炸食品的摄入应少。 建议:1、自由地摄入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占膳 食总热量的55%-60%,甚至70%。2.适量地摄入蛋白 质。3.生吃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摄 入。4.运动前、中、后使用运动饮料。5.控制脂肪的 摄入量,特别是要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6.注意早 餐和午餐的质量。 10.简述经典的糖原填充法的实施步骤。(1)在比赛 前一周进行一次性力竭运动(2)后3天继续减量运 动,膳食中糖减至每日250-350g(3)赛前两天每天 食用糖类500-700g 11.酶的命名原则有哪些?并举例说明。(1)根据酶 的底物命名。如水解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分别 称为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2)根据酶催化 的反应性质来命名。①催化底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 酶,类称为氧化还原酶,包括乳酸脱氢酶、琥珀酸脱 氢酶、过氧化酶等;②催化底物发生水解反应的酶类, 称为水解酶,包括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3) 根据酶的特点来命名,如胃蛋白酶。 12.运动员膳食营养的常见问题有哪些?1、碳水化合 物摄入不足2、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多3、部分维 生素摄入不足4、三餐摄食量分配不合理5、钙摄 入不足6、运动中忽视了水和无机盐的及时补充 四、论述题 1. 试分析400米跑运动的供能特点、训练方法、疲 劳特点及在运动前后应注意的营养问题。答:(1)供 能特点:是糖有氧代谢、糖酵解和磷酸原三种供能系 统兼有的混合代谢。随运动项目中距离的增加,逐渐 从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混合代谢过程向有氧代谢供 能为主的混合代谢过程过度。(2)训练方法:乳酸阈 强度训练法、最大乳酸稳态强度训练法、高原训练法、 高住低训法。(3)疲劳特点:中枢疲劳、外周疲劳、 局部疲劳、整体疲劳、骨骼肌疲劳、心血管疲劳、呼 吸系统疲劳等。(4)注意营养问题:各种食物的能量 比例要合理;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能量分配;食物应 当是浓缩的,体积重量要小;合理的每日食物摄入量; 合理的进食时间 2.合理补液对运动能力有何重要意义?如何进行科 学合理的补液? 答:合理补液可以降低运动过程的心率、降低体温、 保持血浆流量。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具有重 要的作用。补液的原则是保持水平衡和少量多次的补 充。(1)运动前补液:运动前两小时补液400~600ml; 运动前15分钟左右补液100~300ml,补充的饮料中 可以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和糖。(2)运动中补液:一 般每隔15~20分钟,补液150~300ml,或每跑2~3公 里,补液100~200ml,每小时总量不超过800ml。(3) 运动后补液:脱水后的复水越早越好,补液量可根据 体重的丢失情况确定,应补充含电解质及糖的运动饮 料,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切忌暴饮,忌饮纯水。 3.试述乳酸消除的主要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运动 后影响乳酸消除的因素有哪些?P55 答:1、乳酸消除的主要途径:第一,在心肌、骨骼 肌内氧化成CO2和H2O;第二,在肝、肾经糖异生 作用转变成为葡萄糖或糖原;第三,经汗、尿排出体 外;第四,在肝内合成脂肪、丙氨酸等。(1)乳酸直 接氧化成CO2和H2O。在氧供应充足的条件下,心 肌、骨骼肌及其他组织能从血液中吸收乳酸,在乳酸 脱氢酶作用下脱氢生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 再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生成C2O和H2O并释放能 量。(2)乳酸异生成葡萄糖或糖原。在肝内异生成葡 萄糖或糖原,肝葡萄糖再进入血循环系统补充血糖的 消耗,或扩散入肌细胞再合成肌糖原,称为乳酸循环。 意义:(1)有利于乳酸的再利用,乳酸可随血循环入 心肌和氧化能力强的骨骼肌,进行优化释能或者肝脏 作糖异生的底物,加速肝糖原、肌糖原的恢复,维持 血糖的平衡。(2)乳酸代谢可防止因乳酸过多而引起 的代谢性中毒,对维持机体酸碱平衡有积极作用。(3) 乳酸的汽清除使酵解终产物不断移去,有利于糖酵解 继续进行,以维持糖酵解的供能速率。 4. 试述运动员应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补糖。(1)运 动前补糖:①大量运动前数日增加膳食中糖类比例占 总能量的60%-70%,在赛前一周内逐渐减少运动量, 同时逐渐增加糖量至70%。②运动前4小时内补糖一 般为4g/kg,运动前2-4小时补糖一般为1-5g/kg,运 动前2小时内补糖一般为以液体含糖饮料为主,浓度 应低于8%。(2)运动中补糖:运动中每隔30-60分 钟补充含糖饮料或容易吸收的含糖食物,一般不超过 60g/h,于20-60g/h,一小时内不超过80g,分3-4次 补充。(3)运动后补糖:运动后开始补糖的时间越早 越好,运动后即刻、头2小时以及每隔1-2小时连续 补糖。运动后即刻补充液体糖至少0.7g/kg,24小时 内补充糖量9-16g/kg。

工程热力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工程热力学期末试卷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适用 (闭卷,150分钟)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什么是热力过程?可逆过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热力系统从一个平衡态到另一个平衡态,称为热力过程。可逆过程的主要特征是驱动过程进行的势差无限小,即准静过程,且无耗散。 2. 温度为500°C 的热源向热机工质放出500 kJ 的热量,设环境温度为30°C ,试问这部分热量的火用(yong )值(最大可用能)为多少? 答: =??? ? ?++- ?=15.27350015.273301500,q x E 303.95kJ 3. 两个不同温度(T 1,T 2)的恒温热源间工作的可逆热机,从高温热源T 1吸收热量Q 1向低温热源T 2放出热量Q 2,证明:由高温热源、低温热源、热机和功源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孤立系统熵增 。假设功源的熵变△S W =0。 证明: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孤立系统熵增为 (1分) 对热机循环子系统: 1分 1分 根据卡诺定理及推论: 1分 4. 刚性绝热容器中间用隔板分为两部分,A 中存有高压空气,B 中保持真空,如右图所示。若将隔板抽去,试分析容器中空气的状态参数(T 、P 、u 、s 、v )如变化,并简述为什么。 答:u 、T 不变,P 减小,v 增大,s 增大。 自由膨胀 12iso T T R S S S S S ?=?+?+?+?W 1212 00ISO Q Q S T T -?= +++R 0S ?= iso S ?=

5. 试由开口系能量程一般表达式出发,证明绝热节流过程中,节流前后工质的焓值不变。(绝热节流过程可看作稳态稳流过程,宏观动能和重力位能的变化可忽略不计) 答:开口系一般能量程表达式为 绝热节流过程是稳态稳流过程,因此有如下简化条件 , 则上式可以简化为: 根据质量守恒,有 代入能量程,有 6. 什么是理想混合气体中某组元的分压力?试按分压力给出第i 组元的状态程。 答:在混合气体的温度之下,当i 组元单独占有整个混合气体的容积(中容积)时对容器壁面所形成的压力,称为该组元的分压力;若表为P i ,则该组元的状态程可写成:P i V = m i R i T 。 7. 高、低温热源的温差愈大,卡诺制冷机的制冷系数是否就愈大,愈有利?试证明你的结论。 答:否,温差愈大,卡诺制冷机的制冷系数愈小,耗功越大。(2分) 证明:T T w q T T T R ?==-= 2 2212ε,当 2q 不变,T ?↑时,↑w 、↓R ε。即在同样2q 下(说明 得到的收益相同),温差愈大,需耗费更多的外界有用功量,制冷系数下降。(3分) 8. 一个控制质量由初始状态A 分别经可逆与不可逆等温吸热过程到达状态B ,若两过程中热源温度均为 r T 。试证明系统在可逆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多,对外做出的膨胀功也大。

运动生物化学测试题

第一小组: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酶不属于糖酵解酶类(B) A.磷酸化酶 B.肌酸激酶 C.磷酸果糖基酶 D.乳酸脱氢酶 2、下列不属于生物氧化意义的是(D) A.能量逐渐释放,持续利用 B.合成人体的直接能源A TP C.产生热量,维持体温 D.加速新陈代谢 3、乳酸阈(乳酸无氧阈)强度训练,主要发展(C )供能能力的训练 A.磷酸原系统 B.无氧代谢 C.有氧代谢 D.神经系统 4、短时间剧烈运动时,血糖浓度变化的趋势是(D) A.上升 B.先不变后上升 C.下降 D.无明显变化 5、耐力训练可以提高脂肪的分解代谢水平,主要是提高了(A) A.HDL B.CM C.VLDL D.LDL 二.填空题: 1.运动时人体的主要三个供能系统是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糖有氧氧化系统 2.糖酵解是体内组织的葡萄糖/糖原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生成乳酸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3.糖酵解过程中的关键霉是磷酸果糖激素酶 4.酶是生物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5.糖异生是非糖物质转变成为葡糖糖/糖原的过程 三.是非题: 1.乳酸在体内重新合成葡萄糖和糖原的代谢途经属于糖异生过程。(×) 2.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是人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3.糖酵解是运动时尤其是长时间大强度运动时的重要能量代谢(×) 4.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5.糖是大脑的主要能源物质(√) 四.问答题: 1.运动时糖的生物学功能 答:(1)糖可以提供机体所需的能量;(2)糖对脂肪代谢具有调节作用;(3)糖具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4)糖可以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2.试述耐力训练对肝糖原利用的影响 答:耐力训练适应后,运动肌脂肪酸氧化供能的比例提高,引起运动肌吸收利用血糖的比例降低,防止肝糖原的过多分解。这种适应性变化的意义在于提高血糖正常水平的维持能力,有利于保持长时间运动能力和防止低血糖症的发生 . 第二大组: 一.选择题: 1.运动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运动生物化学考题

得分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2.底物水平磷酸化(胞液) 3.糖酵解作用 4.酮体 5.氨基酸代谢库 6.运动性疲劳 得分 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分支,是研究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变化及其的一门学科.是从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体育科学和生物化学及生理学的结合. 2.据化学组成,酶可以分为: 类和类,在结合蛋白酶类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之为,非蛋白质部分称为(或辅助因子). 3.人体各种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系统供给.即, , . 4.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是通过电子呼吸链进行的,在呼吸链上有两条呼吸链,一条为:NADH氧化呼吸链,一分子NADH进入呼吸链后可产生分子的ATP;另一条为FADH2氧化呼吸链,一分子FADH2进入呼吸链后可产生分子ATP. 在肝脏,每分子甘油氧化生成乳酸时,释放能量可合成ATP;如果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时,则释放出的能量可合成ATP. 5.正常人血氨浓度一般不超过μmol/L. 评价运动时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常用指标是尿素氮;尿中. 血尿素在安静正常值为毫摩尔/升 6.运动强度的生化指标有, , ;运动负荷量的生化评定指标主要有: , , , . 得分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如果表述错误,请将正确的表述论述出来.每题判断正误2分,论述2分,共16分) 1.安静时,运动员血清酶活性处于正常范围水平或正常水平的高限;运动后或次日晨血清酶活性升高;血清中酶浓度升高多少与运动持续时间,强度和训练水平有关.运动员安静时血清升高是细胞机能下降的一种表现,属于病理性变化. 2. 底物水平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3. 所有的氨基酸都可以参与转氨基作用. 4. 脂肪分子中则仅甘油部分可经糖异生作用转换为糖.脂肪酸不能转化为糖. 得分 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三大营养物质(糖原,脂肪,蛋白质)生物氧化的共同规律. 2.从葡萄糖至1,6-2磷酸果糖生成消耗多少ATP 消耗ATP的作用是什么 3.糖酵解过程可净合成多少分子ATP 根据运动实践谈谈糖酵解是何种运动状态下的主要能量来源. 4.描述糖有氧氧化的基本过程.(三个步骤) 5.乳酸消除的意义是什么 五.总结三大功能系统的特点(10分).

工程热力学期末复习题1答案

一、判断题: 1. 平衡状态一定稳定状态。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能量守恒定律; 3.公式d u = c v d t 适用理想气体的任何过程。 4.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不变则压力表的读数也绝对不会改变。 5.在T —S 图上,任意二条可逆绝热过程线不能相交。 6.膨胀功与流动功都是过程的函数。 7.当把一定量的从相同的初始状态压缩到相同的终状态时,以可逆定温压缩过程最为省功。 8.可逆过程是指工质有可能沿原过程逆向进行,并能恢复到初始状态的过程。 9. 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式 T q d d c ,可知理想气体的p c 为一过程量; 10. 自发过程为不可逆过程,非自发过程必为可逆过程; 11.在管道作定熵流动时,各点的滞止参数都相同。 12.孤立系统的熵与能量都是守恒的。 13.闭口绝热系的熵不可能减少。 14.闭口系统进行了一个过程,如果熵增加了,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15.理想气体的比焓、比熵和比定压热容都仅仅取决与温度。 16.实际气体绝热节流后温度一定下降。 17.任何不可逆过程工质的熵总是增加的,而任何可逆过程工质的熵总是不变的。 18. 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一定小于可逆循环的热效率; 19.混合气体中质量成分较大的组分,其摩尔成分也一定大。 20.热力学恒等式du=Tds-pdv 与过程可逆与否无关。 21.当热源和冷源温度一定,热机工质能够做出的最大功就是在两热源间可逆热机对外输出的功。 22.从饱和液体状态汽化成饱和蒸汽状态,因为气化过程温度未变,所以焓的变化量Δh=c p ΔT=0。 23.定压过程的换热量q p =∫c p dT 仅适用于理想气体,不能用于实际气体。 24.在p -v 图上,通过同一状态点的定熵过程的斜率大于定温过程的斜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