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第3课时《千米的认识》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第3课时《千米的认识》优质课教案

第三单元测量

第3课时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分析:

“测量”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关联,教材中提供的学习资源,均是师生们经常接触到的事或物。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而“千米的认识”又安排在“毫米、分米的认识”之后,利于学生探寻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估测能力,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对长度单位的体验感悟。1千米有多长,可以先推测10个100米有多长再依据教材安排学生围绕学校操场实地走一走,结合生活实际中的长度作为参考,以此来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经验和熟悉的事物经历认识千米、体会1千米长度的过程。

1/ 6

2.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会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单位换算。教学重点、难点:借助体验认识并体会1千米,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2/ 6

3/ 6

4/ 6

6000米=()千米

练习2:

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千米”。

(1)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约42()。

(2)李叔叔每天早上步行3000()去上

班。

(3)长江全长约6000()。

提问:

第1小题为什么填千米?

第2小题为什么填米,不填千米了?

第3小题为什么不填米?

练习3:把每小时行程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

式连起来。

你有什么收获?

5/ 6

6/ 6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

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 过程与方法: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明确1千米=1000米。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教学方法】 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讲授练习,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多媒体课件2)

那么1米等于几分米,1分米等于几厘米,1厘米等于几毫米,1米等于几厘米呢?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2.请填出括号里面的数。 3米=()分米 40分米=()米 4厘米=()毫米 50厘米=()分米 3分米=()厘米 40毫米=()厘米师:解答这类问题,我们先要知道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然后再计算。 师:在测量较远的距离时我们用什么作单位合适呢?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 4。认识千米。(多媒体课件3)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哪见过“千米”?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总结 出示有关千米的图片。 教师总结: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 师:请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地想象一下1千米有多长,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学生分为同桌一组说说1千米的长度,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刚同学们说了你想象中1千米的长度,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课件中1千米的长度(多媒体课件4),这是一个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那么几圈是1000米呢? 学生可以自由回答,教师明确:400米一圈的操场,走两圈半就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那么1000米与1千米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1000米=1千米。 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 全班齐读一次。(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2、熟记进率。 想想看:“千米”中的“千”相当于1000中的几个“0”?1000中的几个“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一1000 步了解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在实践活动中掌握1 千米的测量方法。 2.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察,实际估测和数学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践,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老师发现我们三(2)班的同学身材普遍较高,有的同学都赶上管老师高了。你们看看管老师身高是多少呢? 师生交流。(略) 师:你能把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有序地说一说吗? 生:米,分米,厘米,毫米。厘米大约有多长呢?学生比画。 师:如果测量1 支钢笔的长度,你想使用什么长度单位? 生:我想用厘米作单位。 师:那测量1 枚硬币的。厚度,你想使用什么长度单位?生:用毫米这一长度单位。 师:能用分米作单位测量教室的长度吗?你想用什么作单位?生:也可以,但我想用米作单位更合适。 师:那如果测量淮安到北京的距离,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呢?你是怎么想的?生:我想用千米来测量,因为如果还用厘米或米作单位就太麻烦了。 师:测量较长距离的长度,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就嫌小了,需要使用更大的长度单位,这个单位就是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千米。(板书:千米)看到千米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1:1 千米有多长? 生2:1 千米等于多少米? 师:什么情况下用千米作单位呢?1 千米有多长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板书:千米的认识) 《千米的认识》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 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4、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教学准备】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及步数。 【教学步骤】 一、导入,初步感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5)测量武汉到广州的路程。 师:如果要测量武汉到广州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武汉到广州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板书) 二、学习新知 (一)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教学例4)如: (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 图1: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 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 图3;离南京还有98 千米。

图4: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 (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千米的认识) (二)新课展开: 1、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1千米有多长呢?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全班齐读一次。(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追问:2千米=()米(让学生说想法,如:2千米里有2个1千米,就是2000米)4千米=()米 3000米=()千米 9千米=()米 6000米=()千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长? (1)出示学校操场:这是我们小学的操场,一圈是400米,沿着它跑几圈是1千米?(2)星期天,老师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从我们熟悉的学校出发一直往东走,到工商银行大约是1千米。 从学校出发一直往西走到天桥底大约是1千米。 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3)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实际运用 1千米在你们头脑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老师带大家到智慧宫去闯一闯,愿意吗? 1、第一关(练习六第4题) (1)让学生独立尝试,通过画一画,算一算,加深对千米的认识。(把算式写在本子上)(2)交流反馈,鼓励学生在图中找出不同的路线表示出1千米。 2、第二关(练习六第8题) 一圈400米,5圈几千米?如何列式计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3、第三关(练习六第14题) (1)学生先读题,然后理清思路,他们选择什么方式去比较合适,关键是看出发地点与目的地点的距离,根据距离的长短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2)再了解一下,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分别是多少,根据距离,估测一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长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测量 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 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4、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 重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教学准备】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及步数。 【教学步骤】 一、导入,初步感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5)测量武汉到广州的路程。 师:如果要测量武汉到广州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武汉到广州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板书) 二、学习新知 (一)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教学例4)如: (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 图1: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 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 图3;离南京还有98 千米。 图4: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 (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 (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千米的认识)(二)新课展开: 1、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 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4、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 重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教学准备】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及步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测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中心小学到动物园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

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 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1)认识10米。 2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认识1000米。上此课的前几天体育老师已经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绕操场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须跑完,跑慢没关系。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受,然后告诉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单位间的换算。 (1)1000米就是1千米, 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关系),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跑完艰苦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久远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教学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测量《千米的认识》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测量《千米的认识》人教版 千米的认识教材分析:《千米的认识》是人教版版数学教材三年级 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 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并通过实际测量、走一走等活动 感受1千米的长度,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分米”、“厘米”、“毫米”,对这些单位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将学习长度单位 中的“千米”,通过学习,学生会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内容 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 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 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或距离的长度。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知道米和千米的关系,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 们接着学习第三单元的知识:测量。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那你们 能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你们能从

中选择一种长度单位,用你的手去比划一个这样的长度单位是多长吗?比 如说,一毫米是……你们会用这些长度单位吗?那好,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书桌的高度为80()。 (2)书桌的高度为8()。 (3)数学书的厚度为8()。 (4)我们学校的跑道是50()。 (5)北中小学距太湖县城约88()。 师:我们在选择不同的长度单位时,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要看什么?师生一起总结方法:要看数字的大小,再结合物体的实际长短判断选择大 单位还是小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我们一般用米。 师:那要测量更长的距离呢?比如从学校到我们的太湖县城,用我们 学过的长度单位合适吗?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就小了,我们需要更大的长度单位的出现,这就是千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 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二、探究新知(一)发现生活中的千米1、师:在平时生活中,你若是一个善于发现和观察的人,你就已经留意 到这个长度单位了。 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指路标、里程碑、时速表等)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例子。你能说出每张图所表示的意思吗?图一:公 路上的里程碑或里程牌图二:汽车的速度表盘图三:限速标志,理解时速 不超过的意思。 图四:安徽地图的线段比例尺。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 3 课时 千米的认识(教案)

第3课时千米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26~27页例4、例5、例6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实例,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明确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 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悟逻辑推理在推导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时的运用,主动探究,体会创新和抽象概括的魅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 在测量、估计等学习活动中形成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养成严谨的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演示法等。 学法:自主探究法、练习巩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说一说图中主要说了些什么? 预设1:到叶镇还有21千米。 预设2:到灵山还有23千米。 设计意图引入例题情境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探究新知 探究点1 认识千米 1. 介绍“千米”的概念。 师:到叶镇21千米和到灵山23千米都是表示路程的长度;千米也是长度单位。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师:1千米有多长呢?(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一说)

课件出示学校操场图。 师: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 下面我们就感受一下1千米到底有多远。 小组合作: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远。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 学生合作测量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并引导学生发现:10个1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1000米。 探究点2 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 课件出示:3千米=()米5000米=()千米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1: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所以3千米=3000米。 预设2:1000米是1千米,5000米里面有5个1000米,所以5000米=5千米。 师课件小结: (1)在进行单位的换算时,首先明确两个单位的大小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乘或者除以进率的技巧:大变小乘进率(添“0”),小变大除以进率(去“0”)。 探究点3 估计长度 师:学有所用,下面我们就用学习过的长度单位解决下面的问题。 课件出示:估计一下教室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预设:我用步测的方法,我走3步大约是1米,沿着教室的长我走了20步,所以教室的长大约是7米;沿着教室的宽我走了15步,所以教室的宽大约是5米。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3单元 测量 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

《千米的认识》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米与千米的关系,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学习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学习难点: 建立1千米的概念。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请学生说说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2)同桌同学互相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1分米的长度、1厘米的长度、1毫米的长度。 (3)说出测量下列物体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 铅笔的长度()旗杆的高度() 硬币的厚度()课桌的高度() (4)导入课题:如果要表示巩义到郑州的距离,选用哪个单位比较合适?(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100千米、可以发现汽车所行的路程是用千米做单位所以在计量比较长的路程的时候,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千米的认识”。 2、认识“千米”,熟记进率 (1)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千米” ①知道了1米的长度,你能想像出1000米有多长吗? ②回顾体育课的100米短跑的路长及时间,思考并想像1000米有几条这样的路长?算一算,跑完1000米你大约需要几分钟? ③出示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多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想像,标准运动场的跑道,1圈通常是400米,跑两圈半大约就是1000米。 ④请学生走一走,说一说距离学校门口大约1000米处的位置 (2)推出“千米”概念,揭示进率 ①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即1千米=1000米,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②引导学生对上面式题等号两端进行比较:用等号连结,说明它们表示的长度怎么样?等号两端的数字和单位相同吗?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 ③熟记进率 想一想:“千米”中的“千”相当于1000的几个“0”?1000中的几个“0”相当于一个“千”? 3、“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教案《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三年级上册数学(最新)

3 千米的认识 一课时 教学内容 千米的认识。(教材第26页) 教学目标 1.明确千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难点: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 生:毫米、厘米、分米、米。 师:这些都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当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设计意图:借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关于“千米”这一概念,你们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生1:“千米”也是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生2:“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是测量比较长的路程时选用的计量单位。 生3:“千米”也叫“公里”。 ……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看起来大家对千米的了解还真不少呢。不过刚才大家所说的,都是凭自己的主观感觉猜测的,那么,到底1千米有多长,需要走多长时间?你们哪位同学估测得最准确,能不能自己想办法来验证一下?可以跟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验证方案;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生1:走一步大约长5分米,走2000步大约是1千米。从学校门口出发,走2000步,看走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再计算一下时间。 生2: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沿着100米的跑道走10次,就是1千米,并计算一下时间。(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右下方图) 生3: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沿着跑道走2圈半就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例4情景图) …… 师:根据自己的验证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 各小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汇报:走1千米大约需要15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真正地落实能力教学】 三总结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感受。 【设计意图:既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又促使学生体会收获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通过完成刚才的课堂作业我们知道: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千米,那么,你能告诉大家沿着这条铁路线从北京到广州要用多长时间吗?

《千米的认识》教案最新3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最新3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篇一 一、知识与能力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理解它的意义,掌握平方千米与公顷、平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用平方千米计量较大面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平方千米,了解它的作用。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3、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讨论和小组交流认识并运用平方千米。 2、通过具体情景的创设,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到平方千米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平方千米,了解它的作用。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 3、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掌握平方千米、公项与平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准确地运算。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观察想象、验证归纳等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这些面积单位。下面请同学们完成这些填空题。 1、(1)4公顷=()平方米(2)73000平方米=()公顷 2、填一填 (1)边长为()的'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厘米。 (2)边长为()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为()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米,相当于() 出示课件 指名答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课前先收集资料的方式对土地面积有所了解,课上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真实,真实而有意义的情景。让学生联系图片初步感知平方千米是一个很大的面积单位,也为学习新知设置一个知识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认识平方千米(板书) 二丶新授: 1.看到平方千米,你想到了哪个长度单位?(齐说)谁能说边长多大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呢?(指名答并说理由,评价)出示课件2,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生读) 2、推算平方千米和平方米的进率。 我们都知道1千米=1000米,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小组讨论,并说明理由,看看哪个小组表现最棒。)指名答:你们同意吗?表扬说得好的同学板书2 1000某1000= 1平方千米=平方米。齐读2遍出示课件3,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也就是平方米。 3、算平方米与公顷的进率,刚才我们推算出来平方千米与平方米的进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公顷=10000平方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公顷与平方千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3课时千米的认识人教版

第3课时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6页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表象,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米分米厘米毫米)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厘米) (2)测量硬币的厚度。(毫米) (3)测量课桌的高。(分米) (4)测量教室的长。(米) 师:坐过出租车的同学请举手。谁了解出租车是如何计价的?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引导: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千米有什么用?1千米到底有多

长?什么地方用到千米?)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有关千米的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你的印象里,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 2.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联系实际: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它们与1千米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能说几种就几种) 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方案二:走这样100米的路,要走10次。 方案三:绕学校400米的操场走圈。(课件出示:走两圈半的动画)引导学生理解1千米=1000米 3.估计1千米的距离 引导:从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究竟有多长? 4.体会感受:昨天同学们在家长的带领下步行了1千米的路,你有什么感觉? 6.了解用途、体会价值 引导学生举例 师:千米也称公里,用字母Km来表示。(板书:公里、KM),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千米?(公路上、摩托车表盘上等)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还可以表示比较长的物体长度。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测量较长的路程,通常用()作单位,千米也叫(),是比米大的单位。 2.2千米=()米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感觉如何? ●教学反思 对于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在课前,我让学生观察运动场跑道的一圈,让学生走一走、试一试,让学生亲身感受1千米的实际长度。这样,学生想象的1千米和实际的1千米形成了一定的对比,学生对1千米的感知加深了,也初步建立起了1千米的观念。从之后的练习中,也明显感觉到学生对1千米有了比较准确的

千米的认识教案一等奖三篇

4、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1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二、目标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另外,在采集教学素材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围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3.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四、教学准备: 课件,皮尺,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周的长度。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教师板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分米、1厘米。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①一枝铅笔长18( )。 ②一枚1分硬币厚约1( )。 ③教室里的课桌高8( )。 ④教室地面约长8( )。 ⑤北京到黄山市的距离是1316(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公开课教案第【1】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70-71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千米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 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 1、量出100米的实际长度,走一走大约有多少步。 2、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几分钟 3、向家长了解一下从自己家到那里大约是一千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量出了100米的实际长度。 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100米的(米)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米分米厘米毫米 一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 (4)测量教室的长。 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唐山吗如果要测量乐亭到唐山的距离,可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 (学生讨论,得知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师:对用米测量太麻烦了。乐亭到唐山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6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6篇) 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教案篇一 教学内容 教材P26-P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也叫公里,知道1000米=1千米。 2、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一千米的长度,建立一千米的长度概念。并通过观察、推究等方法明确1000米=1千米,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并且通过教学内容能够喜欢体育,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积极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及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身体验1000米长度,建立1千米的空间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建立联系 1、在之前的学习中,咱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能从小到大背出来吗?并且用手表示每个小单位。 教师板书: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 2、我们一起用手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 二、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1、同学们,观看过体育盛事--奥运会吗,在奥运会中有些什么比赛? 学生思考回答。 2、那么跑步比赛中有一些什么项目呢? 学生列举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等。 3、跑步比赛中都是在规定的跑道内完成,你们试跑过这些长度的锻炼吗?在跑步比赛中最长的运动是什么项目?

教师简介马拉松比赛。马拉松为什么用千米作为单位,而千米是比米更大的单位,大多少呢? 4、学生推想:1千米=1000米,通过孩子们已知的知识构架能够清楚地推出此公式。 三、切身体验,感受长度 1、联系实际,提示咱们学校的操场一圈大约是200米,那么如果我们要跑1000米的话需要跑几圈呢? 2、估想:1000米是多少个100米,那么在操场上会跑多久就是1000米了呢? (学生快速的思考,有的在草稿本上计算,有的自己默默的想) 3、总结出正确的圈数:200+200+200+200+200+200=1000(米) 4、那么平时我们在操场上跑操正好是5圈,也就是1000米的真实长度,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四、分享感受,继续探究 1、全班共同分享感受。 先让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教师组织班上交流。 2、那么我们再次来从小到大把咱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整理一遍。 教师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总结:在计量比较远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千米(公里)作为单位。 3、算一算 6000米=()千米 5千米=()米 ()米=7千米 9000米=()千米 3500米=()千米+()米 五、看书质疑,巩固练习 1、看一看书,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不懂或是有疑问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最新9篇)

数学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教案(最新 9篇) 教学内容:篇一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第49、50页教学背景分析:《千米的认识》是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的内容。 1、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一年级:认识了米(m)、厘米(cm)、毫米(mm)3个长度单位。联系实际,认识米尺,通过测量常见物体等活动建立1米、1厘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能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初步会用米和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初步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和画线段(限整厘米)。初步会用目测或不同器具,估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大约几厘米或几米。 二年级:认识千克(kg)、克(g)2个质量单位。在实际操作中初步建立1千克、1克的量感。知道1千克=1000克。能进行有关质量的简单计算。根据前测分析:约有75%的学生对于“千米”这个新知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曾听到或看到过这个长度单位,并约有35%的学生知道“公里”就是“千米”。 2、学生学习存在的困难 虽然学生在生活中会看到或听到到用千米(公里)表示较长的路程,但学生缺乏对1千米长度的体验,因此建立“千米“的量感,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作业设计:篇二实践作业 同学们:请利用双休日,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体验1千米”的实践活动。 (1)走一走我走100米,时间大约用了________分钟,步数大约为________步;(2)算一算我走1千米,时间大约需要________分钟,步数大约需要________步;(3)体验1千米从我家出发一直走到_________,这段路大约长1千米。 家长评价:☆☆☆☆☆ 千米的认识教案篇三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7-8及练习二第1、2、4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知道千米在实际中的应用,认识日常生活中和千米有关的标志。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长度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填一填 1分米=()厘米1米=()分米=()厘米

《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教案 《千米的认识》教案1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是体现新理念的重要一环。我在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千米的认识》教学方案时,尽可能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编教材,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本节数学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在教学中不同层次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整体性的发展原则,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体现了“以人为本”。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具体体现在: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千米的认识》这节课中,我运用新课程的理念,从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恰当的教学情境。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打破课堂内外的界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数学课程标准》中新的理念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做,自己去体验、自己去获取知识,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新世纪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数学,教学中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会数学

知识________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了解自己的学校、 生活的道外区的变化,感到生活的这个社会的美好,无形中达到了情感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此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而把自己定位在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使学生自己通过亲身的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认识。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利用现有教材,体现新课标 教学时,我大胆改变了教材中单一的、抽象的、脱离学生实际状况的内容,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引入新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采取情境化、生活化的表达方式,教材中的课后的实践活动提到课前进行,学生可以凭借各自的经历与体验逐步形成千米的计量观念。把书后单一、抽象的单位换算线段图,改编成学生所熟悉的6路公共汽车行车路线图,不但使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同时了解了从哈东站到哈站的实际距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教师能发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是体现新理念的重要一环。 同时,在教学中学生的评价上还存在着不足。比如说:在学生的实践测量活动中,有些小组的测量方法重复、测量的方法不够丰富;还要更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增进学生学习的信心。 对这节课如果重新设计,我只想改动一处地方,就是在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时,在原有的“用尺测量出1000米”、“先测量出100米,再推测1000米”“看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