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秦腔现状及发展

秦腔现状及发展

秦腔现状及发展
秦腔现状及发展

突围之路——定西市秦腔剧团生存现状调查

作者:巩富强 ? 出自:戏里戏外唱人生浏览/评论:646/1 ? 日期:2009年3月22日 17:51 被称为大秦之声的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是我国最古老的优秀剧种之一,和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剧种一样,是经过千百年时间的淘洗和磨砺之后形成的经典剧种,堪称国粹。秦腔自明朝中叶成熟以来,在近五百年时间里,便以它豪迈、粗犷、刚健的艺术风格风靡大西北,它把悲壮苍凉的韵味沉淀在西北人的血液里,成为西北人在黄土地上艰难生存挣扎的精神寄托,成长为这广袤、干旱、苦焦的厚土上一朵芳华勃郁的艺术奇葩。几百年来,它的一些经典剧目如《铡美案》、《金沙滩》、《五典坡》、《游西湖》等甚至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在许多边远山区的小山村,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头老太张嘴也能吼两声秦腔。然而物换星移、春秋代序,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信息爆炸、娱乐多元化的时代已悄然来临,特别是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视机、网络的普及,使人们的文化生活多样化,秦腔和全国其他剧种一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剧目萎缩、表演团体生存艰难、演员流失、观众锐减,往日的辉煌已成昨日黄花。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好秦腔的人们忧心忡忡,有人甚至发出“救救秦腔”的呐喊。那么秦腔会不会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甚至消亡?在定西这样的贫困地区,秦腔的生存境遇如何?秦腔在人们的生活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振兴秦腔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定西市秦剧团、陇西县秦剧团、通渭县秦剧团、漳县秦剧团的负责人、演员,也随机采访了个别县文化局负责人及部分戏迷。在六七天的采访过程中,我对秦腔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惊讶于它恒久的艺术魅力留在老百姓心中的深刻印记,我感动于秦腔艺术家对艺术的执著献身精神和他们在困境中心怀振兴秦腔艺术的希望默默坚守的勇气,我心酸于从事秦腔演出的临时工们不得温饱的艰难生活状况,我忧伤于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想看秦腔而不得的写满渴望的眼神……在这里,我忠实地记录下我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以期抛砖引玉,让更多有识之士都来关注秦腔,为振兴秦腔而出谋划策。

回眸历史:秦声辉煌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骏马、烈风、黄尘、莽原,大西北苍凉雄浑的山川孕育了豪放粗犷的黄土汉子,他们如烈酒一样燃烧的野性同样需要艺术的导引与释放,于是秦腔便产生了。秦腔的演唱方式最震撼人心的便是那黑头大净高亢激越、苍凉雄壮的唱腔,那从胸腔里吼出来的钢音,或悲愤、或雄浑、或深沉,仿佛凝聚着摇天撼地的力量,将听众带进那苍凉广袤的黄土高原,生存挣扎的苦闷、黄沙卷地的苦情,都随着那秦声如烈风扫过荒原般远去,内心便如雪原般明净澄澈。因此秦腔是黄土高原上长出的艺术之花,是西北人耿直爽朗、慷慨好义的性格和淳朴敦厚的民风的反映,更是西北人抚慰心灵的一剂良药。秦腔所演的剧目,据现在统计约三千个,题材多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表现我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忠奸斗争、反压迫斗争等重大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往往大忠大奸、大善大恶、大喜大悲,泾渭分明,它潜移默化地滋养了西北人纯朴豪放、疾恶如仇的个性。加之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表演唱做并佳,又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技巧,因而秦腔所到之处,观者如潮,深受西北地区人民的喜爱。尤其是乾隆年间,秦腔名伶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后,秦腔更是轰动京师、风靡全国,创造了秦腔历史上的辉煌篇章。

??? 新中国成立后,秦腔得到了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的指引下,秦腔这一古老的舞台艺术焕发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演出团体如雨后春笋

般涌现,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创剧目不断搬上舞台,优秀艺术家脱颖而出,整个西北大地弥漫在豪迈奔放的秦腔浓浓的情韵中。

如今,说起那段好时光,许多秦腔表演艺术家和观众都有一种盛事不再的怅惘。曾在秦腔这个行当摸爬滚打了43个春秋的定西市秦剧团副团长、导演党小平说起当年秦腔的红火场景时显得非常激动,他说:“20世纪70年代,秦腔在定西周边地区演出非常红火,演职人员创新热情高涨,我们新排演的《小刀会》、《铁路战士》等剧目在兰州、西固等地演出时场场爆满,久演不衰;那时候,定西秦剧团还汇集了一大批优秀艺术苗子。多年来,从定西市秦剧团走出去的雷通霞、孔桂玲、胡林唤、李志翔、康建海等著名演员早已闻名全国,成为陕、甘、青秦腔界的骨干力量。因此,在甘肃秦腔界,只要一提起定西市秦剧团,梨园同行总会由衷地说:‘定西秦剧团是培养优秀演员的摇篮。’”他顿了顿,无可奈何地说:“现在,创排剧目缺经费,演戏缺演员,只能用临时工,有限的财政拨款发工资都不够,更不用说置办设备了。”漳县秦剧团韩团长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团情况非常好,曾连续 6年被评为全地区先进集体,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但现在,我们只能勉强维持。

直面现实:困难重重定西市现有市秦剧团和陇西、临洮、通渭、岷县、漳县、渭源等6个县级秦剧团,在演出市场萎缩、经费紧缺、演职人才缺乏的困境中,这些剧团苦苦地支撑着,因为这些秦腔人相信,秦腔这一古老的舞台表演艺术是西北人的精神支撑,它的影响是深入人心的,只要坚守,秦腔就不会消亡,就会有振兴的一天。

困境一:经费紧张,设备简陋,舞台艺术效果无从谈起

??? 我在走访中发现,目前,制约剧团发展的瓶颈是经费紧缺。市秦剧团是全市秦腔演出团体中的龙头老大,市财政每年拨付95%的人头经费,约110万元左右,加上演出收入,一年有可支配经费120多万元,但依然面临着经费捉襟见肘的尴尬处境。据杜建军团长介绍,2001年剧团新班子上任时,账面上只有800元钱,下乡演出连2000元的经费都没有,只好向私人借钱。由于经费的捉襟见肘,无钱购置设备,团里使用的设备、戏箱既简陋又破旧,当时演出必须的设备戏箱大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置办的,其中一些还是解放前戏剧班社留下来的,不少服装缝了又缝,补了又补,难以穿戴;一些乐器、道具不仅陈旧落后,而且个别因短缺不得不从外面借用;舞台表演必备的灯光、音响、雨雪机等设备破旧不堪,大多已不能使用。在“喇叭不响、灯光不亮”的情况下,不但不敢奢谈好的演出效果,往往连正常的演出也难以维持。现在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财政每年拨付离退休人员和在职正式职工95%的人头经费,加上剧团现有的26名临时工的工资,仅人头经费就有很大的缺口,若将每年必须的戏箱、设备更新改造和正常业务费用计算在内,每年资金缺口就更大,达30余万元。

市秦剧团如此,各县秦剧团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我们去通渭时是9月份,走进通渭县秦剧团,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萧条。刚下过雨的土院子泥泞冷清,几排土木结构的房子缺门少窗,破烂不堪。随便走进一间开着的门,屋子里狭小、湿冷,除了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条凳外,就是摆在墙角用来做饭的一个小煤油炉、锅碗瓢盆、半袋面粉和半袋洋芋,此外,别无余物。这是崔官余等四个临时工的宿舍。21岁的崔官余单纯而腼腆,他是陕西戏校的毕业生,去年应聘来通渭秦剧团,每月只有300元钱。谈起生活状况,小崔有些忧伤,他说:“日子苦得很,每天吃洋芋面,一个月才能吃一顿肉,不敢买衣服,一套运动服就能对付大半年,就这样300元钱还是不够花,需要家里资助,为

了节约,我们四个人合伙吃。要是工资不按时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问他这样艰难怎么还要坚持唱戏时,他说:“从小就学唱戏,除了唱戏,其它什么都不会,再说,真要离开舞台,心里还真割舍不下。”也许是女孩子爱美的天性,临时工陈丽的宿舍要相对整洁一些,桌上摆着一瓶塑料花,墙上挂着一面写有“艺苑奇葩”的锦旗,锅里的洋芋菜汤还没有喝完。她闪着亮晶晶的大眼睛说,现在生活苦了点,但是只要坚持住,唱好了戏,成了名角,就有好日子了。我心里一动,这就是热爱的力量,这就是秦腔的魅力。这些身处困境而痴心不改的秦腔苗子,让我们看到了秦腔艺术的希望。

?在苟成文团长的办公室里,说起剧团的现状,他显得很无奈。他说:“剧团现有正式职工15人、临时工21人,每年财政只拨付3个人的工资共3万多元,其他人的26万多元工资要靠演出收入来支付,剧团一年演出大约240场,每场400元左右,毛收入9.6万元,除去演出成本,只够发三、四个月工资,不足部分都是我贷款勉强发放的。现在9月份的工资还没有着落,我心里急得很,让娃娃们饿肚子,我怎么对得起大老远把孩子交到我手里的父母们啊。”

苟成文是个铁杆戏迷,在还没有成为团长前,他是一个书画装裱店的小老板,经过多年辛苦经营,他有了20多万元的积蓄。2006年9月,他怀着振兴通渭县秦剧团的雄心,接手承包了几乎瘫痪的县秦剧团。刚开始时,他满怀信心地跑省秦,要了些灯光、音响、桌凳等设备,自己又拿出15万元购买了戏箱,使剧团面貌焕然一新。但县剧团的戏源主要是庙会,通渭本地有八、九个业余剧团与县剧团抢饭吃,因此戏价上不去,一场只有400元左右甚至更低,演出收入根本保证不了工资。“现在为了发工资,我已贷了5万多元款,借遍了朋友,以致许多熟人见我都躲着,怕我借钱。现在我真的有些支撑不下去了。”苟成文无奈地说。

与通渭县秦剧团相比,漳县秦剧团处境更加艰难。漳县秦剧团与县文化馆比邻,与同是文化单位的文化馆牌子鲜亮的办公大楼相比,漳县秦剧团的牌子显得灰头土脸,丝毫引不起人的注意,若非认真搜寻,还真的很难找到,加之倒塌的围墙,院内缺门少窗的土木结构的破房子,给人一种很破败的印象。漳县秦剧团韩团长说:“现在连这个院子也很快就不属于剧团了,最近已被拍卖掉了。”据韩团长介绍,漳县秦剧团5个正式职工的工资由县财政全额拨付,临时人员的工资靠演出收入来支付。而漳县每年只有5台庙会,全靠外出演出增加收入,今年剧团下乡演出跑了11个县,演了250场戏,毛收入8万多元。要发工资,要添置些必要的设备,经费很紧张,没办法,今年只能将临时工工资改为天工资,有戏唱时就来唱戏,按天领工资,没戏唱时就回家种地或到别处去唱。

韩团长说,地方被卖掉后,剧团就没有了阵地,以后要演戏拍练时,临时工连个住处都没有。如果那样,漳县秦剧团真的就名存实亡了。

由于全市秦腔演出团体都是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多数剧团连工资都无法保证,就更谈不上更新设备,添置戏箱了。演出时常常面临“灯光不亮、喇叭不响”的尴尬状况。临洮县秦剧团经费拮据,无钱购买戏箱,演员只好穿着破旧的服装登台演出,演刘备东吴招亲的戏时,堂堂“刘皇叔”竟然穿着打着补丁的破旧袍子,舞台效果可想而知。

困境二:人才匮乏、队伍不稳,缺乏精品剧目的坚强支撑

剧团的兴旺,要靠在观众中立得住、叫得响的名角和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精品剧目的有力支撑。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剧团现行体制缺乏吸引人才的政策和机制,一些优秀人才因工资待遇等问题而不断流失,加之老艺人的相继退休,且只退无补,使剧团演艺人员青黄不接,严重断档,只得聘用临时工以解燃眉之急,但临时工由于工资低,转正无望,许多人有走心无守心,思想不稳定,工作积极性不高。人才队伍的不稳定和严重断档,严重制约着新创精品剧目的创排,许多剧团仅靠一些传统戏和折子戏支撑门面,勉强维持演出,给剧团

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通渭县文化局总支书记、曾在通渭县秦剧团工作过17年且任正副团长10年之久的老艺人张国胜说起剧团的现状时显得十分焦虑。他说:“通渭县秦剧团自被苟团长承包以来,县财政每年只拨付3个人的人头费,其余13个人和21个临时工工资靠微薄的演出收入根本难以支付,许多人好演员迫于生计,不得不到兰州唱茶园子来勉强维持生活,这难免会对正常演出造成影响,更谈不上创排新剧目了。”“如果工资发不出,连临时工也留不住,剧团就会面临着解散的危险。”通渭县秦剧团团长苟成文说。漳县秦剧团不仅人才缺乏,而且还面临着没有活动阵地的困境。“我团除了5个财政拨款的正式职工外,其余全部是临时工,本县有15人,其余是外地人,这些临时工表演水平参差不齐,仅能维持演出,戏的质量无法保证,更没人没钱创编新剧目。剧团场地被卖掉后,以后临时工连住处都没有了,真不知道剧团怎样生存。”韩团长的话语间流露着无奈和痛心。陇西县秦剧团每年财政拨款15万元,为了发工资、维持剧团的生存,剧团常年奔波在外出演出的途中,每年演出大约500多场,收入近30万元,这些收入仅能维持剧团的正常运转,职工工资待遇低,优秀演员或去做生意,或去唱茶园子,人才流失严重。剧团演出的剧目还是那些传统剧目,想拍新剧,一没钱二没时间,也是干着急没办法。

? 和县级剧团一样,市秦剧团也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困扰。团长杜建军说:“多年来,由于一些优秀演艺人才因工资待遇等原因而离开和老艺人的相继退休,2001年退休6人,今明两年还将有4名老艺人退休,导致我团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等主创人员青黄不接,主要行当演员单一、匮乏,且严重断档,只有雇佣临时工来补充。目前团里的20多名临时工虽有不少已成长为挑大梁的业务骨干,但由于每月400-200元的工资实在难以维持生计,因此多数人有走心没守心,工作积极性不高。这给我们创排新剧带来了很多困难,剧团每逢排演新剧都要从省上请作曲、舞美师等,并高价购买别人的本子,使有限的资金更是捉襟见肘。严重制约着我们创排更多更好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精品剧目。”

困境三:市场萎缩,恶性竞争,演出收入利润微薄

秦腔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它本身古老的表演程式、陈旧的唱词、“梆子加板胡”的伴奏音乐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加之流行歌曲、电影、电视等诸多现代文化艺术形式的强烈冲击,因而失去了大批的戏曲观众,它在城市的辉煌已经不再,城里人可以花几十元、几百元去歌舞厅,却不愿意掏几元、十几元或者免费去看秦腔演出。可见,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秦腔演出市场已由城市转移到了农村。就像著名作家贾平凹在散文《秦腔》中所说的那样:“秦腔在这块土地上,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凡是到这些村庄去下乡,到这些人家去做客,他们最高级的接待是陪着看一场秦腔,你只能点头称好,不能耻笑,甚至不能有一点不入神的表示。他们一生最崇敬的只有两种人:一是国家领导人,一是当地的秦腔名角。”

据市秦剧团团长杜建军介绍,秦腔在农村有着很大的市场潜力,现在农村逢年过节唱秦腔是必不可少的。粗略统计,全市农村每年秦腔演出在4000场次左右,每场按500元计,农村秦腔演出有近200万元的市场。但由于农村市场缺乏规范,恶性竞争,演出利润十分微薄。全市除7个专业剧团外,还有260多个业余秦腔自乐班,这些自乐班虽然在表演水平和舞台效果等方面没法和专业剧团比,但他们规模小,一般以清唱为主,几乎没有什么成本,往往唱一场戏只挣一两条烟、几十块钱,在这种情况下,专业剧团的戏价被压得很低,市秦剧团每场1000元左右,这是农村一般演出点戏价的最高承受能力,但这对于一个近60名演职人员的剧团来讲,人均每场演出的利润仅15元左右,还不抵一个打工仔一天的收入,若扣除设备服装折旧和正常的耗费以及低微的演出补贴,基本就没什么剩余。

定西市秦剧团的老演员张述良说:“我是1963年来到团里的,当时地区有4个剧团,那时演出时观众简直要挤破头;现在市里只有一个秦剧团,常年要到偏僻的农村去赶庙会,由于农民刚刚解决温饱,经济还不富裕,拿不出钱来,所以戏价很低,市秦剧团一场戏只挣1000多元钱,县级剧团就更低了,四五百甚至二三百都演,有时除去演出成本,利润少得可怜。”

? 市秦剧团导演党小平说,目前专业剧团都是财政差额拨款,由于资金缺口大,团里只有靠不停演出创收维持生存。其他县区的剧团大多也是如此境况,每个剧团为了挣工资只能高频率滥演,有些剧团每年演出多达300场次,保证秦腔的艺术效果已无从谈起,大多数剧团已经陷入了这种恶性循环。

迎接挑战:艰难突围

??? 秦腔所面临的重重困难使它的发展显得举步维艰,在目前情况下,许多人关注的是秦腔在农村的群众基础究竟怎样?秦腔振兴的道路还有多远?

??? 对此,那些常年奔波在农村演出的演员们心里都有一本帐。市秦剧团演员孟芬说:“秦剧在农村很受欢迎,老百姓爱得要死。一次我们在秦安演出时,有两个老汉白天看了一天还不过瘾,晚上连家也没回,准备看晚上的演出。谁知老婆赶来叫他们回家,他们不回,三言两语就骂了起来。这时,戏开演了,锣鼓一响,奇怪的是他们竟不骂了,全都津津有味地看起了戏。”市秦剧团从艺30年的生角演员赵天让说:“去年冬天去靖远泚泥水演出时,大雪,风裹着雪粒打得脸上生疼,冷得滴水成冰。但观众还是黑压压地挤满了露天场子。我很受感动,那时我想,即使只有一个人看戏,我也要坚持唱戏,因为老百姓太爱戏了。”在陇西县秦剧团干了10多年的董子武说:“陇西县秦剧团活跃在甘谷、武山等地,本县基层老百姓看不到高质量的秦腔演出,但老百姓生活中又离不开秦腔,这也是秦腔自乐班纷纷产生的原因。”陇西文化局局长刘军是个地道的秦腔迷,他说:“秦腔苍劲粗犷的唱腔总是给观众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一种坚韧刚强的力量,老百姓喜欢秦腔,是喜欢那种热烈的气氛,喜欢那种痛快淋漓的情绪的释放。许多爱看秦腔的人说,看一场秦腔,心里就舒坦了,什么泼烦事也没有了。因此秦腔在老百姓中有很深厚的基础,我们搞全县秦腔大赛时,影剧院连续几天观众爆满的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仅农村老百姓喜欢秦腔,就是城里人也对高质量的秦腔演出非常欣赏。我们团举办的几次秦腔名角演唱会虽然一张票高达二三十元,但还是场场爆满,还有许多人因买不到票而抱憾。”市秦剧团老演员张述良充满信心地说。

一方面是老百姓对秦腔艺术的强烈需求,一方面是秦腔演出团体生存发展举步维艰。那么能否寻找到一个制衡点,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老百姓看大戏的需求,又能促进秦腔艺术的大繁荣、大发展呢?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秦腔所处的困境磨砺了我市秦腔界有识之士的意志,使他们具有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自觉进取的奋进意识。穷则思变。定西市秦剧团近年来的不懈探索所取得的成果让我们重新看到了秦剧振兴的希望。

陇西县文化局局长刘军说:“秦腔是我国古老的优秀剧种,加之定西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仅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政府都应该给予大力扶持。”

市秦剧团团长杜建军对秦腔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秦腔要大发展,一是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二是要创新求变,以贴近生活的精品剧目赢得观众,开拓市场。”

近年来,定西市秦剧团直面困境、沉着应对,背靠政府,面向农村,精心打造精品剧目,

积极拓展演出市场,在全省秦腔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走出了一条在贫困地区发展秦腔艺术的创新之路。

他们立足实际,提出了“政治建团、剧目立团、人才兴团、产业助团”的建团方针,以队伍建设、项目建设、市场开拓、效益提升为重点,以机制创新、剧目创新为突破口,迅速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他们多方奔走,找领导、跑财政,积极筹款,先后投入近4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购置灯光、音响、乐器、戏箱、道具,使设备戏箱焕然一新,大大增强了舞台艺术效果;他们还在剧团内部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职工为剧团争光添彩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极大地提高了业务水平,许多剧目和演员在全省各类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受到市委、市政府嘉奖。

定西市秦剧团终于通过改革在困境中崛起,迎来了剧团发展的黄金时期。现在团里不仅拥有一批获得全省戏剧最高奖——红梅奖等各项大奖的优秀演员,而且在剧目创新上也取得了令全省秦腔界瞩目的成绩。近年来他们狠抓剧目建设,共恢复和新排传统剧10本、传统折子戏15个、现代小戏2个,使演出剧目达到60本(折);同时重视剧目储备,自2001年以来,共储备剧目5个,其中大型现代剧两个,(《引洮梦》、《侯新民》),新编历史剧1个(《虎案传奇》),现代戏曲小品2个(《连心桥》、《孤雁归》),搬上舞台演出的小戏两个(《红腰带》、《打电话》),其中除《引洮梦》外,其余全部是该团演职人员创编的。在短短几年内能创编、储备如此数量多、质量好的剧目,在剧团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精益求精的创排态度,加上实力扎实的演员队伍,定秦打造了许多舞台艺术精品,在全省秦腔界为我市赢得了殊荣。2001年在全省首届戏剧红梅奖大赛中,全团19名参赛演员中有13名获得等级奖,名列全省各地、州(市)院团前茅。在2003年首届全省小戏小品调演中,该团以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出色成功的表演一举夺得16个奖项。2004年该团编排的舞蹈节目在首届甘肃省民间艺术节开幕仪式和兰州人民剧院的专场演出中引起了轰动,受到了省、地领导、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巴当舞》还荣获了表演三等奖。2005年在“特色文化大省宣传周暨全省首届戏曲生角大赛”上,该团参赛的6个剧目取得了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和1个优秀表演奖的好成绩。2006年,在全省新创剧目调演暨第二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奖赛上,该团新创大型现代秦剧《泛金的黄土地》一举夺得了红梅大奖赛金奖和新创剧目调演综合二等奖及23个单项奖,同时参加“红梅奖”大奖赛的5个折戏也获得了一个优秀剧目金奖、一个表演一等奖和编剧、导演、表演等14个单项奖。《泛》剧以深刻鲜明的时代气息、激烈的矛盾冲突、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赢得广大观众的心,达到了为定西马铃薯产业树碑立传的宣传效果,在我市剧目创新和舞台艺术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市秦剧团的决策者们深知老百姓看大戏的迫切需求。因此,他们克服许多困难,坚持常年送戏下乡。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只要哪里的群众需要,他们就一定会出现在哪里。尤其是每年的春节,当别人阖家团圆,尽享天伦之乐时,定秦的演职人员却离别妻子儿女,冒着严寒,奔赴一个个偏僻的山村,把高质量的戏曲送给山区的乡亲们,也把欢笑和温暖送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由于演艺精良,演出台风正,近年来定秦的演出市场已从本地区拓展到了天水、平凉、白银、兰州等四个周边地区的50多个乡村社,每年演出达150多场(次),观众达50多万人(次),不少演出点都为他们送锦旗、挂匾牌,热情地称赞他们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使者。

出色的业绩,为定秦人赢得了荣誉。去年,剧团被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列为重点调研单位;今年3月,市秦剧团被安定区委、区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9月市上召开表彰大会嘉奖《泛金的黄土地》创排和全省新创剧目调演暨第二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奖赛先进集体和个人,市秦剧团不仅荣获先进集体殊荣,而且获得了6万元重奖。

可见,要让秦腔艺术散发活力与生机,还需要唱一出改革的戏。而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秦腔艺术的大繁荣和大发展。

市秦剧团团长杜建军说:

“正在进行的全市文化体制改革本着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全市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原则,市上将市秦剧团确定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并按照体现地方特色的要求,在原来市秦剧团的基础上,着手组建陇中艺术剧院,实行事业体制,由市财政重点全额扶持。借着改革的春风,我们将迎来一个秦腔大发展的新时代。”

秦腔的发展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明末无名氏《钵中莲》传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其源于甘肃。甘肃古称西秦,故名之。清康熙时,陕西泾阳人张鼎望写《秦腔论》,可知秦腔此时已发展为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间,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轰动京师。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秦腔唱腔为板式变化体,分欢音、苦音两种,前者长于表现欢快、喜悦情绪;后者善于抒发悲愤、凄凉情感。依剧中情节和人物需要选择使用。板式有慢板、二六、代板、起板、尖板、滚板及花腔,拖腔尤富特色。主奏乐器为板胡,发音尖细清脆。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脚色行当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计13门,又称“十三头网子”,表演唱做并佳。辛亥革命后,西安成立了易俗社,专演秦腔,锐意改革,吸收京剧等剧种的营养,唱腔从高亢激昂而趋于柔和清丽,既保存原有风格,又融入新的格调。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绑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中、沔县一带有汉调恍恍(实为南路秦腔,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乱弹)。其中的西路入川后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所以说秦腔可以算是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近五十年来,东、西、南三路秦腔的发展趋于停滞,有被中路秦腔取而代之的趋势。

秦腔所演的剧目,据现在统计约三千个,多是取才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说部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它的传统剧目丰富,已抄存的共2748本。

秦腔的优秀演员,除清代的名冠南北的大艺术家魏长生外,还有被誉为花部四美的王湘云、陈媄碧(良官)和渭南派的申祥麟,同州派的栾小惠,周至派的桃琐儿,长安派的岳色子等。光绪中后期有润润子、玉喜儿、陈雨农、党甘亭、赵杰民、李云亭(麻子红)、刘立杰(木匠红)、王文鹏等。辛亥革命以来,有名丑马平民,名小生苏哲民、苏育民,名旦刘箴俗(有与欧阳予倩“并驾齐驱”之誉)、王天民(人称“西北梅兰芳”)、李正敏(人称“秦腔正宗”)、何振中、宋尚花等。名净田德年和名须生何家颜、耿善民、张锁中、刘毓中、刘易平等。特别是秦腔表演艺术家陈雨农、王文鹏、党甘亭、李正敏、王天民、刘毓中,郭明霞以及原“三意社”的编修李逸笙、苏哲民等人,在唱腔、表演、化妆造型等方面都有创新。

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

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俗称"桄桄子"。清人李调元《雨村剧话》云:"俗传钱氏缀百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乱弹"一词在我国戏曲声腔中的含义很多,过去曾把昆曲、高腔之外的剧种都叫"乱弹",也有曾把京剧称为"乱弹",也有的剧种以乱弹命名,如温州乱弹、河北乱弹,便更多的仍用在以秦腔为先、为主的梆子腔系统的总称上。

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明代万历间(公元1573-1620年)《钵中莲》传奇抄本中,有一段注明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的唱词,且都是上下句的七言体,说明秦腔在当时或在那以前不但形成、而且已外传到其他地方了。

由于秦腔的很多剧目都是表现我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忠奸斗争、反压迫斗争等重大的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由于秦腔音乐反映了陕甘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义的性格,和淳朴敦厚、勤劳勇敢的民风,且较早地(也可能是最的)形成了比较适宜于表现各种情绪变化的板腔体音乐体制;加上秦腔艺人逐渐创造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技巧,因而秦腔所到之处,都给各剧以不同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各个梆子腔剧种的形成和发展,成了梆子腔的鼻祖。清康、雍、乾三代秦腔流入北京,又直接影响到京剧的形成。

秦腔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这个时期,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仅西安地共就有三十六个秦腔班社,如保符班、江东班、双寨班、锦绣班等。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秦腔唱腔分为欢音、苦音两种,前者表现欢快、喜悦情绪,后者抒发悲愤、凄凉情感,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主奏乐器为板胡,发音尖细而清脆。在脸谱(如秦始皇的金色正三块瓦花脸、带一字须)、身段(如趟马、拉架子、担柴担、水担等)、化妆(如改包头为梳水头)、特技(吐火、吹火、踩跷),以及语言声韵(秦腔是十四韵,内有入声)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唱戏吼起来"被誉为关中十大怪之一。角色行当分为四生(老生、须生、小生、幼生)、六旦(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二净(大净、毛净)、一丑,计十三门,又称"十三头网子"。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的称东路秦腔;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称西府秦腔;流行于汉中地区的叫汉调秦腔;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西安乱弹(就是中路秦腔)。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近五十年来,东、西、南三路秦腔都不发达,中路秦腔起而代之,在整个西北地区均占绝对优势。

秦腔所演的剧目多是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剧目超过1万本,剧目之丰富,居我国三百多剧种之首,因时代久远,散佚颇多,据现在统计,仅存约4700多个,而且,这些剧目目前还正以惊人的速度继续流失,如果有关部门不能有效抢救,历代人民用心血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将永诀于世。

秦腔评论

第一章《秦腔》评论及其“泡沫”现象揭秘 泡沫中沸腾的《秦腔》邰科祥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9 第一节“京派”和“海派”关于《秦腔》的言论综述 2005年,中国当代文坛值得记忆和反思的一件大事无疑是贾平凹《秦腔》的出版以及由此引起的讨论。按说一部小说的出版引起轰动或者争议是非常正常的情况,但是对《秦腔》来说则有点不同,一是这部小说只在《收获》杂志连载完毕而单行本还没有面世的情况下就有上海的研讨会召开,后来曾经引起读者的质疑,感觉有炒作之嫌;其实把这次研讨会一味的理解为是一种炒作行为似乎不大妥当,客观地说,这部小说的艺术成就很快地引起评论家的认同是主要的原因,当然也不排除杂志社借此机会进行一种促销的考虑。二是在这部小说的单行本出版不久,北京又召开了一次研讨会,和以往不同的是北京的评论家(京派)这次与上海的评论家(海派)不约而同地肯定和赞扬这部小说,这是当代批评史上很少见的。第三,无论是海派还是京派都褒奖有加,不吝赞词,甚至使用了很多极端的提法,诸如终结、革命、绝唱等等字眼。概括这两次研讨会的观点无非以下三个方面: 1.对《秦腔》内容的评价,以“乡土叙事”为代表。无论是京派还是海派的评论家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分歧。而且不约而同地对《秦腔》在中国乡土叙事历史中的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王鸿生认为,这是“一部反史诗的史诗,从鲁迅的批判乡土写作到沈从文的乡土式恋歌,一直到张炜或者陈忠实的《白鹿原》中那种文化寻根的有意识的努力……但贾平凹是还原现实(乡土)。”言下之意,只有《秦腔》是目前唯一一部最真实的乡土小说。罗岗不仅注意到《秦腔》是“中国原来的农村生活方式成为绝唱时的一部挽歌”同时还指出“贾平凹的野心不仅仅是描述这样一个世界,还企望用这个世界来抵抗时代的潮流。怎么来对抗资本主义社会巨大的对人异化和分崩离析的一个挑战”。这个见地很深刻,他不只谈到表面的题材还涉及作品的主旨。栾梅建认为《秦腔》的出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雷达的观点比较平实:“把它放在当今中国乡土叙事的背景下来看,是非常重要的作品,也是贾平凹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一部作品。”陈晓明的观点应该是在乡土叙事领域最响亮的声音,正是他率先提出“终结”一词,按他的解释,终结有双重意思,一方面是在达到它最终意义的终结的意思,另一方面它确实有挽歌式的终结。前者在他看来就是极致,而且他连用三个终结来具体阐明它的观点,在他看来,《秦腔》是“乡土中国历史的终结,是乡土文化想象的终结,是乡土美学想象的终结”。不难发现,这种言论是把《秦腔》推到“乡土叙事”的顶峰,似乎以往没有,以后也不可能有超过《秦腔》的乡土叙事作品。这个看法无疑有点过火,而且我们觉得他的分述也有不大正确的地方。就说“乡土历史的终结”难道表明中国文学从此再没有或不会出现乡土叙事了吗?孟繁华也认为《秦腔》“是对中国乡土叙事的最后毁灭性的写作、抒写,我担心的是当贾平凹这样看待第一章《秦腔》评论及其“泡沫”现象揭秘中国的现代和乡土中国后,他下一个作品怎么写。”关于此,就有几个评论家不同意。郜元宝说:“在中国的传统中,乡土永远是写不完的。在这个小说里面,变化就在于,在现实中的乡土是不会灭亡的。”梁永安说:“我不赞成过多地强调贾平凹地乡土性,这不是他的强项。”程永新也说,“有人用乡土作家来概括他是片面的,它本身是关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关注各种生活的层面”。再说,“乡土叙事”的提法基本上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意义,不过是数年前“农村题材”的另一种表述。因此,京派和海派关于这个问题的所有言论,浓缩为一句话就是:《秦腔》是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描写农村生活最成功的一部小说。 2.对《秦腔》形式的分析,以“日常叙事”为标志。王鸿生指出《秦腔》采用的是“现象式还原的方法,表达自然,不露痕迹,像扯联体的回文”。郜元宝说作家想找一个最好的说话方式——闲言碎语的叙述。满足于呈现,但并未完全放弃“解释”的冲动。这种判断是比较准确的。王鸿生认为这种叙事方式“回避了个人主观的介入”,这与郜元宝似乎有点矛

中国秦腔界的“西北花脸王”李志翔

中国秦腔界的“西北花脸王”李志翔 他1996年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中国戏曲研究会联合举办的《梨园漫步》清唱一等奖;2000年他主演的《斩单童》获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一等奖;他曾于2013年、2015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戏曲春节晚会演唱《铡美案》和《十二生肖大拜年》;2016年11月,他还受文化部委托,应中国广播艺术团邀请去加拿大多伦多、温哥华参加中国海外春节晚会《魅力中国》;2016年参加歌剧《大汉苏武》荣获文华大奖;201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庆五一晚会“中国梦,劳动美”。他就是有中国秦腔界“西北花脸王”之美誉的陕西戏曲研究院一级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先生爱徒李志翔先生。 早就耳闻李志翔有中国秦腔界“西北花脸王”之美誉,当和他在渭源一个农家小院面对面时,深深地被他独特的脸型和打扮吸引住了:光头,脑袋稍大,微胖,黑色唐装,神采奕奕,满脸是戏,全身上下透着一股霸气和自信。

1963年,李志翔生于渭源县七圣乡(现属清源镇)年家河村贾家川社,五个姊妹中排行老大,父母皆为农民。他自幼酷爱秦腔艺术,先后在七圣小学、七圣中学读书。 1980年在七叔李德清动员下,考入了甘肃省定西市戏曲训练班,师承高发贵、王月平,主攻铜锤兼架子花脸表演,又受到著名二花脸演员刘茂森先生亲传。 1984年毕业后,分配到渭源县秦剧团,一待就是两年。先后在渭水源头的大大小小剧院演出过,只因农村户口,与转为正式干部无望,再加上生活的困顿,不得不回乡务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并没有压垮他心中火热的追求,李志翔的心仍然飞翔在优美的秦腔旋律中。 时任定西文化处处长王洁武了解他的处境后关切地问他:“李志翔,你这样好的秦腔资质,蹲在地里,难道你不觉得可惜吗?”一语惊醒梦中人。在王洁武的帮助下,李志翔走进了定西市秦腔团,飞翔的梦想持续了10个春秋。 1994年是李志翔人生的转折期。那年他加盟青海西宁市秦剧团,参加宁夏西北五省省会城市演出,被《宁夏日报》誉为“江河源头第一黑头”“难得的花脸奇才”,深受广大戏迷的欢迎和喜爱。 1999年李志翔成为甘肃省秦剧团知名演员,2001年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他不骄不躁,更加努力,得到了很多艺术家的教诲,在艺术上层楼更上。由于长期的舞台实践,借鉴京剧之特长,使他的表演、唱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演唱吐字清晰,铿锵有力,把秦腔花脸“炸音”与“喉咀音”巧妙地与其他剧种中的花脸声腔结合在一起,使“龙音”与“虎音”参为一体。代表剧目有:《忠保国》饰

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三章文化的起源及其发展 1.如何理解人类文化起源的生物性基础? 2.人类起源与文化起源具有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 3.人类不同的文化发展阶段具有何种不同的社会类型? 1】采集—狩猎社会与文化 2】园艺—游牧社会与文化 3】农耕社会与文化 4】工业社会与文化 5】全球化时代社会与文化 4.文化累积的本质及意义与文化累积的方式及路径各是什么? 1】文化累积的本质是指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新文化 2】路径:其一是本民族内部文化的累积其二是吸收外来文化的累积 5.文化累积与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第四章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1.为什么说文化既是“自然性与超自然性的统一”,也是“个体性与超个体性的统一”? 2.如何理解文化既是“普遍性与民族性的统一”,也是“阶级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3.如何理解文化的累积性与变异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1】累积性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2】变异性是文化发展的环节和契机 3】累积性与变异性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统一体 4.文化在满足人类生存和需要方面具有哪些主要功能? 1】满足需要的功能 2】认知的功能 3】规范的功能 4】凝聚的功能 5】调控的功能 5.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上具有何种价值? 第五章文化学的研究方法 1.田野调查法具有哪些基本步骤?其各个步骤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田野调查的准备工作 第一,选择和确定专题研究内容 第二,查阅和摘录田野背景材料

第三,制定详细的田野调查计划第四,做好调查成员和物品的准备(2)田野调查的方式 第一,参与观察法 第二,采访调查法 第三,搜集田野材料 (3)田野调查的尾声 2.

秦腔

《秦腔》第1课时 教学目的: 知识技能 1.体会文章的大气和深沉的文化底蕴。 2.了解秦地的地理构造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统一。 3.习文章将秦腔、秦地、秦人以及文化生活的有机结。 4.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5.体会作者在场面细节描写上的出神入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中国民俗文化的特点,从而对象征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民间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重点难点 1.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了解秦地的地理构造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统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播放几段秦腔的段子,让学生对秦腔有感性的认识。 2.简介秦腔 ——秦腔是我国戏曲四大声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它的覆盖面极为广阔,流行遍及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及西南的西藏、四川;中原的晋西、豫东、河北;东北大庆、东南的广东、福建,宝岛台湾

等地以及吉尔吉斯坦共和国,同时也是我国最大地方剧种,对许多剧种都有很大的影响。它历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发展日趋成熟,明末清初盛行于南北各地。秦腔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目前,秦腔所保留的剧目达700多个,为各剧种之首。 秦腔的唱腔、道白、板路、脸谱、身段、角色门类自成体系。秦腔也称“乱弹”,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所以保持了原始豪放的特点。秦腔演出地点最好是选在露天的场所,那样才能有秦腔的味道,更体味到秦腔的精髓。秦腔的唱腔,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给人以高亢激越、粗犷朴实之感。看秦腔时候,尤其看到秦腔中的“黑头”吼声地动山摇的时候,你才会此刻真正认识到秦腔的豪放,这也是秦人的血性。 3.介绍作者: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从事过几年文学编辑工作,现为西安市文联专职作家、《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记》、《野火集》、《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凹文论集》等。他的《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

中国秦腔演员简历3

中国秦腔演员简历(三) 全巧民 全巧民,国家一级演员,祖籍河南,1938年生于西安。著名秦腔花旦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49年进入西安易俗社学戏,是易俗社第14期学员,蒙师田少易,先后受教于王天民、凌光民、宋尚华、贺孝民、刘建中等先生。全巧民天资聪颖,学艺过程中,善于把前辈艺人的独创之处融会贯通到自己的舞台实践中。她勤奋好学,阅读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因而善于捕捉人物内心情感,所塑造的角色都十分得细腻传神。其表演具有鲜明的个性,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她善于用恰当的行腔、吐字细腻深刻的倾吐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且通过娴熟的技巧表达出来,从而显露出自己所特具的风格。50年代以主演《貂禅》、《绿绮计》、《镇台念书》等戏脱颖而出。1957年梅兰芳、张蝶芬先生亲授《贵妃醉酒》。次年拜荀慧生先生为师,得其《豆汁计》真传。1958年参加三大秦班晋京演出时,受到了周恩来、刘少奇、陈毅、贺龙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梅兰芳先生撰文对全巧

民扮演的贾莲香作了高度的评价。1959年参加陕西省戏曲演出团,赴13省市巡回演出,取得成功。 1960年参加电影《三滴血》拍摄,成功得塑造了妙龄少女贾莲香一角。她的唱腔细腻委婉,把一个聪明伶俐、天真活泼的小姑娘演的神情逼真、栩栩如生,受到群众的一致欢迎。1981年随访日演出代表团出访日本,在东京、京都、奈良、大阪等城市演出《柜中缘》等戏,受到日本观众的好评。她主演的《三滴血》的电影版和舞台版均被制成VCD光盘、《貂禅》被录制成唱片向全国发行。 肖玉玲 肖玉玲,女,1939年12月生,陕西省长安县人。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工闺阁旦,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代秦腔演员。曾任陕西省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陕西省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演员学会会员,陕西省秦腔研究会副会长,西北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等。 肖玉玲1952年春考入原西安三意社学艺,其天赋条件较好,禀性纯真,学习刻苦,在名师姚鼎等先

秦腔贾平凹读后感

秦腔贾平凹读后感 秦腔贾平凹读后感中国的传统戏曲对于Teenagers 往往是遭到排斥的,所以我时常被视为异类。由于家里有人 搞戏曲,我从小就对这种传统文化心存好感,尤其是京剧和 越剧,偶尔也听听黄梅戏。至于秦腔,只知道听起来挺闹心 的。也许是地域文化的差别吧,一直没兴趣去了解秦腔,直 到这次拜读贾平凹的文章,才抓到一点皮毛。 正如贾先生所写,“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曲存异。”越剧如同浙江人,吴浓软语,流畅细腻;而秦腔的个性就如同头上扎着羊肚白毛巾,光膀子上披着大花坎肩 儿,水牛腰上别着细羊皮鞭的秦川大汉一样:朴实,敦厚, 却不乏粗犷,豪放。秦腔就是秦川人,而秦川人一折秦腔。 可不是吗,贾先生虽是写秦腔,可将整篇文章细读下来,我 不仅能用耳朵听到振聋发聩的秦腔调儿,还能用眼睛看到沟 壑纵横的黄土高坡,被太阳晒成浅棕色,泛着油光的各样脸 孔,用鼻子闻到黄沙味和着泡馍味的香气。即使没听过秦腔 没去过秦地也没尝过羊肉泡馍,但我却能感受到着一切。 秦腔与秦地秦人息息相关,虽说冲不出八百里秦川,但 也延绵不绝好几百年,一方水土一方人情。秦腔从明代中叶 发展至今,它在西北一带已不仅仅以戏曲这一种身份存在, 而是完完全全融入在百姓的生活中,成了劳苦大众的生活要 素之一。唱戏,听戏与吃饭睡觉同等重要,没了这戏就没了

情绪的寄托,开心了或是不顺心了都无从开口,这一点,戏 曲绝不亚与摇滚。我忽然想起《北京人在纽约》里头的一段 ----初到纽约的王启明字大工的餐馆里满怀压抑的洗着碗, 突然不顾一切地吼了两句黑头唱段,这是他憋足了劲吼的, 引得伙计们直叫好,当然也释放了自己压抑的心情,痛快, 够爽。京剧如此,西北的秦腔相比更甚。 总之有这样的感觉----若说越剧是织女手中的绣花针,那么秦腔便是武松腰间的短哨棒。秦腔虽粗,但粗也粗的有 特色,有风格,男声雄而有神,女声秀而有骨,如回响在黄 河边上的威风锣鼓般有气势。 贾先生用满纸爱乡之情写这秦腔,其实何尝不是在写秦 腔人,戏与人的性子简直如出一辙。我想,希望在秦川宝地 闯出一番事业的人们,务必先听听秦腔,别嫌它闹心,仔细 品着,里面饱含着多少最朴实淳厚的处事哲学! 秦腔贾平凹读后感挣扎着看完了贾平凹先生的小 说《秦腔》。看了后怎么说呢,没有太多的悲喜哀怒。书中,作者沿袭了他一贯的文字风格,即特有的贾氏行文笔调。粗 俗,耐看,却也极具秦地方言韵味。 然而,个人感觉这本书有点虎头蛇尾,前半部分精美绝 纶,到了后面则多少有点毛糙。特别是夏风和白雪的孩子没 **这一情节,感觉有点严重失真。且不说这样的事会不会在

高二读后感 :读贾平凹《秦腔》有感_800字

高二读后感:读贾平凹《秦腔》有感_800字 中国的传统戏曲对于Teenagers往往是遭到排斥的,所以我时常被视 为异类。因为家里有人搞戏曲,我从小就对这种传统文化心存好感, 尤其是京剧和越剧,偶尔也听听黄梅戏。至于秦腔,只知道听起来挺 闹心的。也许是地域文化的差别吧,一直没兴趣去了解秦腔,直到这 次拜读贾平凹的文章,才抓到一点皮毛。 正如贾先生所写,“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曲存异。”越剧如同浙江人,吴浓软语,流畅细腻;而秦腔的个性就如同 头上扎着羊肚白毛巾,光膀子上披着大花坎肩儿,水牛腰上别着细羊 皮鞭的秦川大汉一样:朴实,敦厚,却不乏粗犷,豪放。秦腔就是秦 川人,而秦川人一折秦腔。可不是吗,贾先生虽是写秦腔,可将整篇 文章细读下来,我不但能用耳朵听到振聋发聩的秦腔调儿,还能用眼 睛看到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被太阳晒成浅棕色,泛着油光的各样脸孔,用鼻子闻到黄沙味和着泡馍味的香气。即使没听过秦腔没去过秦 地也没尝过羊肉泡馍,但我却能感受到着一切。 秦腔与秦地秦人息息相关,虽说冲不出八百里秦川,但也延绵不 绝好几百年,一方水土一方人情。秦腔从明代中叶发展至今,它在西 北一带已不但仅以戏曲这个种身份存有,而是完完全全融入在百姓的 生活中,成了劳苦大众的生活要素之一。唱戏,听戏与吃饭睡觉同等 重要,没了这戏就没了情绪的寄托,开心了或是不顺心了都无从开口,这个点,戏曲绝不亚与摇滚。我忽然想起《北京人在纽约》里头的一 段----初到纽约的王启明字大工的餐馆里满怀压抑的洗着碗,突然不 顾一切地吼了两句黑头唱段,这是他憋足了劲吼的,引得伙计们直叫好,当然也释放了自己压抑的心情,痛快,够爽。京剧如此,西北的 秦腔相比更甚。 总之有这样的感觉----若说越剧是织女手中的绣花针,那么秦腔 便是武松腰间的短哨棒。秦腔虽粗,但粗也粗的有特色,有风格,男 声雄而有神,女声秀而有骨,如回响在黄河边上的威风锣鼓般有气势。

听秦腔

在不经意之间,我的心中有时也会莫名其妙地燃起一阵自豪感,不为别的,只为自己是一个来自黄土地的农家子弟。大都市的人们也许会对西北不屑一顾,奇怪这漫天黄砂的高原有什么好?但我却总时常会被故乡这一方水土养育的人,创造的物深深地感动着,其中之一便是秦腔。“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延续数千年的秦声秦韵,早已浸入每一个秦人的血液与骨髓之中,早已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自己离开秦岭脚下渭水河边的家乡,远赴关外来到黑土地上的一个小城,开始工作之后,那慷慨激昂的秦声便再也无法听到了!心里有一种空洞洞的失落感,好象生命中失去了某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总在寻找却无从寻觅。 及至那年春节回老家,在北京西站,一踏上返回西安的火车,耳边响起虽然纷乱却亲切的家乡话,感觉实在是“撩咂咧”!到西安下了火车,走出火车站,忽然听到一曲慷慨激昂的秦腔从街道边上一家商店的音箱里传出来“王朝马汉喊一声,听相爷把话说分明…”,心灵猛的一颤:这不正是自己所寻觅与渴望的声音吗?那勾起我无尽乡愁的秦声秦韵,那与生命同在的大秦之腔。 没有近乡情怯的感觉,却有迷途终返的欣慰与高兴。兴冲冲去吃一碗羊肉泡馍,顿时浑身舒泰酣畅淋漓,吼一声秦腔我出门来,哪管他人怎么看! 秦腔不象京剧,挂着国粹的响亮名头,背负着民族文化的重任向前;秦腔也不象越剧,形单意飘,音淡妆雅,仿佛天外来音;它属于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生命。在京剧眼中,秦腔显土显穷;在越剧看来,秦腔过俗过闹;但千万的秦人以及西北人却实实在地用心爱着秦腔。小小的戏园子,小小的戏台,小小的老百姓却偏爱这大杯的酒,大块的肉,大嗓门的秦腔。台上一声闷吼一声凄诉,台下多少声喊多少回叹。这一位听到好处一扬手,堂倌会意,一条红得扎眼的被面送上台去,台上那位将被面直向身上一披,正所谓披红,唱腔更显亮豁。更多时候,秦腔无台无妆,只在村口的大树下,地头的荫凉里一声吼起。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识字也好,不认也罢,只需起个腔,那一句句戏文便如黄河水一般滚滚而来;似乎这秦腔是秦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不用多教,只随着生命的前行,越来越自如,亲近。 记得小时候,自己并不太喜欢秦腔,和其他小孩一样也喜欢看武侠电视剧。只是到春节自己村子或附近的村子里,请秦腔剧团演大戏时,那着父母和亲友发的压岁钱,去看热闹,不过更贪恋的是可以在旁边买碗豆腐脑加上一根麻花,美美地吃一顿。及至上学后,由于少年人的好胜心,虽然没有父母的督促,自己也努力学习,很少去看电视。但是,父亲很喜欢看秦腔,——而身为清贫的农家子弟,不可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的安静的学习空间,所以我也能经常被动的听到秦腔。 开始时只是听热闹,伴随着成长的脚步以及学识阅历的增加,慢慢地对于秦腔自己竟也可以学会去品出味儿-——天下还有这么令人回味的嘶喊,这么平易俗实的艺术。天长日久,在流传数千年的秦腔里,演绎着多少忠臣良将的忠义故事,诉说了多少悲欢离合的人间亲情、感叹了多少忠贞不逾的千古爱情。 想到李白的一首词《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那连绵不绝的千年古调一直在历史的风沙中传响着,从而融入一代代秦人的血脉中,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遥想此时此刻八百里秦川中,厚重的黄土高坡上,不知又有多少爷爷孙子壮汉婆姨在做完了地里的活计之后,面对夕阳,聚在一起吼起了秦腔。不知又有多少卖水后花园,有多少栓马寒窑前;有多少宗保被绑辕门外,有多少桂英祭桩大路边;有多少雄信骂唐帐外,有多少周仁哭妻坟前;有多少父女三击掌,有多少母子三滴血……人人都象名角一般端起架

秦腔现状及发展

突围之路——定西市秦腔剧团生存现状调查 作者:巩富强 ? 出自:戏里戏外唱人生浏览/评论:646/1 ? 日期:2009年3月22日 17:51 被称为大秦之声的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是我国最古老的优秀剧种之一,和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剧种一样,是经过千百年时间的淘洗和磨砺之后形成的经典剧种,堪称国粹。秦腔自明朝中叶成熟以来,在近五百年时间里,便以它豪迈、粗犷、刚健的艺术风格风靡大西北,它把悲壮苍凉的韵味沉淀在西北人的血液里,成为西北人在黄土地上艰难生存挣扎的精神寄托,成长为这广袤、干旱、苦焦的厚土上一朵芳华勃郁的艺术奇葩。几百年来,它的一些经典剧目如《铡美案》、《金沙滩》、《五典坡》、《游西湖》等甚至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在许多边远山区的小山村,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头老太张嘴也能吼两声秦腔。然而物换星移、春秋代序,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信息爆炸、娱乐多元化的时代已悄然来临,特别是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视机、网络的普及,使人们的文化生活多样化,秦腔和全国其他剧种一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剧目萎缩、表演团体生存艰难、演员流失、观众锐减,往日的辉煌已成昨日黄花。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好秦腔的人们忧心忡忡,有人甚至发出“救救秦腔”的呐喊。那么秦腔会不会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甚至消亡?在定西这样的贫困地区,秦腔的生存境遇如何?秦腔在人们的生活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振兴秦腔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定西市秦剧团、陇西县秦剧团、通渭县秦剧团、漳县秦剧团的负责人、演员,也随机采访了个别县文化局负责人及部分戏迷。在六七天的采访过程中,我对秦腔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惊讶于它恒久的艺术魅力留在老百姓心中的深刻印记,我感动于秦腔艺术家对艺术的执著献身精神和他们在困境中心怀振兴秦腔艺术的希望默默坚守的勇气,我心酸于从事秦腔演出的临时工们不得温饱的艰难生活状况,我忧伤于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想看秦腔而不得的写满渴望的眼神……在这里,我忠实地记录下我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以期抛砖引玉,让更多有识之士都来关注秦腔,为振兴秦腔而出谋划策。 回眸历史:秦声辉煌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骏马、烈风、黄尘、莽原,大西北苍凉雄浑的山川孕育了豪放粗犷的黄土汉子,他们如烈酒一样燃烧的野性同样需要艺术的导引与释放,于是秦腔便产生了。秦腔的演唱方式最震撼人心的便是那黑头大净高亢激越、苍凉雄壮的唱腔,那从胸腔里吼出来的钢音,或悲愤、或雄浑、或深沉,仿佛凝聚着摇天撼地的力量,将听众带进那苍凉广袤的黄土高原,生存挣扎的苦闷、黄沙卷地的苦情,都随着那秦声如烈风扫过荒原般远去,内心便如雪原般明净澄澈。因此秦腔是黄土高原上长出的艺术之花,是西北人耿直爽朗、慷慨好义的性格和淳朴敦厚的民风的反映,更是西北人抚慰心灵的一剂良药。秦腔所演的剧目,据现在统计约三千个,题材多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表现我国历史上反侵略战争、忠奸斗争、反压迫斗争等重大或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往往大忠大奸、大善大恶、大喜大悲,泾渭分明,它潜移默化地滋养了西北人纯朴豪放、疾恶如仇的个性。加之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表演唱做并佳,又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表演技巧,因而秦腔所到之处,观者如潮,深受西北地区人民的喜爱。尤其是乾隆年间,秦腔名伶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后,秦腔更是轰动京师、风靡全国,创造了秦腔历史上的辉煌篇章。 ??? 新中国成立后,秦腔得到了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的指引下,秦腔这一古老的舞台艺术焕发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演出团体如雨后春笋

预应力的起源与发展

预应力的起源与发展 预应力起源于欧洲、法国的欧仁.弗莱西奈于1928年首次将高强钢丝用于预应力砼结构中,但这一技术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到大量的发展。 二战期间欧洲许多桥梁被毁,战后重建钢筋紧缺。而预应力砼结构由于采用了高强材料,可以节省大量的钢材与砼,再加上刚度大,耐久性等优点,在欧洲得到了推广与发展。目前这一技术已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所采用。 预应力技术从工程应用开始至今仅半个多世纪,但是,由于它所特有的优点。使其迅速发展、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应用数量日益增加。现代预应力技术的发展主要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高强超高强预应力筋的采用,精轧螺纹钢最大强度可达1570MPa。而钢绞线在国内外工程中己普遍使用强度1860MPa的产品。有些国家已在研制强度更高的预应力筋。(二)、高效率的张拉锚固体系,预应力锚固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己臻完善。预应力施加方便、安全可靠、张拉力最大可达上千吨甚至更高锚固效率系数很高。 (三)、预应力施工工艺不断创新,归纳起来可由已下几个方面。 (1)、采用操作灵活安全可靠系列化的千斤顶使预应力张拉

变得非常简单。 (2)、在后张法预应力筋的预留孔道中,采用高强度、高弹性橡胶抽拨捧和金属波纹管使曲线束、长束及密集束预留孔道变得方便可靠。 (3)、在后张法孔道灌浆中灌浆技术及灌浆材料机械设备有很大突破改进。二次灌浆确保了孔道灌浆的密实性。 (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采用,使预应力筋可在工厂制作,不必在砼构件中预留孔道,可与普通钢筋一样直接埋入砼中。大量地减少现场施工工序,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结构的施工水平和施工进度。此外,作为体外预应力配筋,即减少了摩擦损失,又减小了构件断面尺寸,比前者更加方便、经济。 (5)、未来的建筑和其他结构工程将要求高强、轻质、抗震耐火和耐腐蚀,而采用预应力砼最能满足这些要求。因为它是两种高强材料的结合,因而能消除结构中的永久裂缝,加上大力釆用轻质砼将会使结构更轻、抗震性能更好,因此,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使得预应力砼结构是当前世界上最重要,最有发展前途的结构之一。展望未来,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可简单地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应用数量日益增多。 2、预应力筋的高强度、低松驰、大直径和耐腐蚀的方面发展。

《秦腔》读后感_800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秦腔》读后感_800 字 中国的传统戏曲对于Teenagers往往是遭到排斥的,所以我时常被视为异类。由于家里有人搞戏曲,我从小就对这种传统文化心存好感,尤其是京剧和越剧,偶尔也听听黄梅戏。至于秦腔,只知道听起来挺闹心的。也许是地域文化的差别吧,一直没兴趣去了解秦腔,直到这次拜读贾平凹的文章,才抓到一点皮毛。 正如贾先生所写,“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曲存异。”越剧如同浙江人,吴浓软语,流畅细腻;而秦腔的个性就如同头上扎着羊肚白毛巾,光膀子上披着大花坎肩儿,水牛腰上别着细羊皮鞭的秦川大汉一样:朴实,敦厚,却不乏粗犷,豪放。秦腔就是秦川人,而秦川人一折秦腔。可不是吗,贾先生虽是写秦腔,可将整篇文章细读下来,我不仅能用耳朵听到振聋发聩的秦腔调儿,还能用眼睛看到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被太阳晒成浅棕色,泛着油光的各样脸孔,用鼻子闻到黄沙味和着泡馍味的香气。即使没听过秦腔没去过秦地也没尝过羊肉泡馍,但我却能感受到着一切。 秦腔与秦地秦人息息相关,虽说冲不出八百里秦川,但也延绵不绝好几百年,一方水土一方人情。秦腔从明代中叶发展至今,它在西北一带已不仅仅以戏曲这一种身份存在,而是完完全全融入在百姓的生活中,成了劳苦大众的生活要素之一。唱戏,听戏与吃饭睡觉同等重要,没了这戏就没了情绪的寄托,开心了或是不顺心了都无从开口,这一点,戏曲绝不亚与摇滚。我忽然想起《北京人在纽约》里头的一段——初到纽约的王启明字大工的餐馆里满怀压抑的洗着碗,突然不顾一切地吼了两句黑头唱段,这是他憋足了劲吼的,引得伙计们直叫好,当然也释放了自己压抑的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秦腔戏曲知识

秦腔戏曲知识 1:戏曲中坐如钟、卧如弓、站如松、行如风。 2:云手位置,花脸举过顶、老生齐眉、武生齐脑门、小生够于鼻、旦角齐乳。 3:拳式,一般情况下,青衣、花衫、花旦用于凤头拳,刀马旦、武旦用翘指拳,老旦用于老旦拳。 4:旦角三步:青衣慢步、花旦快步(连步、压步、踏步、浪步)、圆场跑步。另外彩旦常用跟步、掌步、满步。 5:云手分:整云手、半云手、点云手、小云手。 6:掌分:撩掌、翻掌、立掌、推掌、按掌、托掌、伸掌。 7:拳分:提拳、端拳、亮拳、拉拳、藏拳、举拳、抱拳。 8:指分:斜指、竖指、托指、反指、推指、点指、戳指、垂指。 9:手指活动:抖、搓、捻、卷、弹、击。

10:手的形态:兰花掌、柳叶掌、佛手掌、荷叶掌、瓦楞掌、虎爪掌。兰花指、一字指、剑诀指、剪式指。凤头拳、翘指拳、方形拳、老少拳。 11:实拟性手姿:赞美式、贬义式、托月式、望月式、鸟鸣式、举杯式、托盘式、提篮式。 12:眼法:喜、怒、悲、怕、羞、恨、愁、呆、思、盼、灭、狠。 13:脚:正、丁、弓、骑、掖、八、盘、踮、点、戳、存、踏。 14男生步法:慢、快、圆场、滑、蹚、跪、栽、奔、拔、拌、矮、老、分、别、醉、趋、搓、云、跨。 15:女旦步法:慢、摇、快、跨、栽、跑、旗、云、压、碎、圈、扑、滑、醉、跪、趋、老、打。 16:水袖:勾、挑、抖、撑、扬、冲、甩、打、绕、转、卷、云、盘、摇、涮、抓。 17:甩发:打、挑、闪、带、旋、盘、冲、抖、绕、摆。

18:髯口:捋、挑、掸、甩、蓬、托、捻、衔、推、搂、抛、抖、绕。涮。 19:手语50式:日、月、云、地、天、风、雨、雷、雪、闪、水、鱼、浪、山、船、头、掌、耳、眉、拳、哭、笑、愁、怒、叹、门、开、望、关、怨、口、指、拒、摊、唤、扑、跌、送、哄、帘、你、我、他、不、眠。 我在戏曲上学的虽然不精,但懂点,希望我学的东西能给一些票友分享。

中国秦腔界的“西北花脸王”李志翔

“西北花脸王”李志翔 他1996年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中国戏曲研究会联合举办的《梨园漫步》清唱一等奖;2000年他主演的《斩单童》获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一等奖;他曾于2013年、2015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戏曲春节晚会演唱《铡美案》和《十二生肖大拜年》;2016年11月,他还受文化部委托,应中国广播艺术团邀请去加拿大多伦多、温哥华参加中国海外春节晚会《魅力中国》;2016年参加歌剧《大汉苏武》荣获文华大奖;201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庆五一晚会“中国梦,劳动美”。他就是有中国秦腔界“西北花脸王”之美誉的陕西戏曲研究院一级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先生爱徒李志翔先生。 早就耳闻李志翔有中国秦腔界“西北花脸王”之美誉,当和他在渭源一个农家小院面对面时,深深地被他独特的脸型和打扮吸引住了:光头,脑袋稍大,微胖,黑色唐装,神采奕奕,满脸是戏,全身上下透着一股霸气和自信。

1963年,李志翔生于渭源县七圣乡(现属清源镇)年家河村贾家川社,五个姊妹中排行老大,父母皆为农民。他自幼酷爱秦腔艺术,先后在七圣小学、七圣中学读书。 1980年在七叔李德清动员下,考入了甘肃省定西市戏曲训练班,师承高发贵、王月平,主攻铜锤兼架子花脸表演,又受到著名二花脸演员刘茂森先生亲传。 1984年毕业后,分配到渭源县秦剧团,一待就是两年。先后在渭水源头的大大小小剧院演出过,只因农村户口,与转为正式干部无望,再加上生活的困顿,不得不回乡务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并没有压垮他心中火热的追求,李志翔的心仍然飞翔在优美的秦腔旋律中。 时任定西文化处处长王洁武了解他的处境后关切地问他:“李志翔,你这样好的秦腔资质,蹲在地里,难道你不觉得可惜吗?”一语惊醒梦中人。在王洁武的帮助下,李志翔走进了定西市秦腔团,飞翔的梦想持续了10个春秋。 1994年是李志翔人生的转折期。那年他加盟青海西宁市秦剧团,参加宁夏西北五省省会城市演出,被《宁夏日报》誉为“江河源头第一黑头”“难得的花脸奇才”,深受广大戏迷的欢迎和喜爱。 1999年李志翔成为甘肃省秦剧团知名演员,2001年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他不骄不躁,更加努力,得到了很多艺术家的教诲,在艺术上层楼更上。由于长期的舞台实践,借鉴京剧之特长,使他的表演、唱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演唱吐字清晰,铿锵有力,把秦腔花脸“炸音”与“喉咀音”巧妙地与其他剧种中的花脸声腔结合在一起,使“龙音”与“虎音”参为一体。代表剧目有:《忠保国》饰

秦腔贾平凹读后感

秦腔贾平凹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秦腔贾平凹读后感(一) 起初对《秦腔》感兴趣,一则仰慕贾平凹的盛名,二则由于茅盾文学奖的效应。小说的主人公“我”,是众人眼里的另类。《秦腔》中“我”是个“疯子”,他不同于常人,却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秦腔》以“我”(即“疯子”引生)的视角描绘了清风街的“全景图”,有风俗民情、有世事沧桑、更有人生命运之起伏。书中塑造的男女老少各色小人物,无不性格鲜明,几乎每一个都可以在社会里找到原型。小人物的悲欢、他们的生活片段都显得那么真实。清风街的风云变迁,难道不是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 读罢《秦腔》,一声叹息。小说的结局是很悲哀的,清风街的“贤人”夏天智在满怀忧患中去世了,跟他一样扞卫者乡村传统文化的夏天义也遭遇天灾,这些德高望重的前辈的离去,带走了乡村的某种珍贵的信仰。我的叹息不仅为清风街,也为我的家乡。 小时候在农村,很喜欢那些节日:元宵啊、除夕啊、冬至啊、端午啊,还有那一年一度的社戏。每逢节日,都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乡村的节日气氛,热闹隆重而又庄严神秘,远非城市可比。而固守着这种文化的,正是那些虔诚的老人们。 可是岁月不饶人,当年的小孩已经成人,时过境迁,节日气氛渐渐平淡,唯有家人相聚的亲情依旧温馨如昔。坦白的说,《秦腔》不

是我喜欢的小说类型。它的语言风格,感觉过于“粗俗”,说它粗话连篇并不为过。而且他看到的一些人一些事确也龌龊,粗俗的描述反而更贴近事实,这样的语言风格才吻合主人公的性格。 除了语言风格过于粗俗,故事情节的铺排也有点紊乱,不够引人入胜。我想这也是跟第一人称的写法有关吧,因为引生是个疯子,他发疯时思维就不太清楚,他的讲述显得“紊乱”也就不足为怪了。 掩书而思,《秦腔》中乡干部强行收缴农业税费而引发的群众冲击政府事件,让我热血沸腾、义愤填膺,恨不能跳进书中,冲在人群最前面,砸了那些暴吏的腿脚。看来我是有严重的暴力倾向的,这种暴力倾向源自对公平正义的维护。 农民自古以来是中国社会中最吃苦耐劳忍气吞声的阶层,逆来顺受,默默煎熬,只有在被逼无奈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一改柔弱性格奋起反抗。而“我”于白雪情真意切始终如一的单恋。为之感怀,源自对真挚情感的同情和祝福。爱情是人类最美的情感之一。小说末尾,白雪一改以往闪躲的表情,“微笑着看着‘我’”,多少留下了些许默默温情。 小说以《秦腔》为名,将秦腔贯穿始终,在我看来是与小说的主旨紧密关联的。秦腔,即农村,即土地。秦腔越来越没人听,剧团倒闭,本雄纠纠气昂昂的秦腔演员摆起了小摊,甚至走街串巷干起了吹鼓手,在丧礼上表现得比孝子贤孙还要卖力。农村越来越没人愿意待,土地越来越没人愿意种,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农田大面积荒芜。秦腔的式微与农村的困境,都因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而起。

秦腔简介

秦腔简介 秦腔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是相当古老的剧种。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绑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中、沔县一带有汉调恍恍(实为南路秦腔,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乱弹)。 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近五十年来,东、西、南三路秦腔都不发达,中路秦腔起而代之,故在陕西及整个西北地区均占绝对优势。 秦腔所演的剧目,据现在统计约三千个,多是取才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说部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秦腔音乐属板腔体结构。其板类共有六种:〔慢板〕、〔二六板〕、〔带板〕、〔垫板〕、〔二倒板〕、〔滚板〕。秦腔角色分老生、须生、小生、幼生、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大净、毛净、丑等十三门。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秦腔的优秀演员,除清代的名冠南北的

大艺术家魏长生外,还有被誉为花部四美的王湘云、陈媄碧(良官)和渭南派的申祥麟,同州派的栾小惠,周至派的桃琐儿,长安派的岳色子等。光绪中后期有润润子、玉喜儿、陈雨农、党甘亭、赵杰民、李云亭(麻子红)、刘立杰(木匠红)、王文鹏等。辛亥革命以来,有名丑马平民,名小生苏哲民、苏育民,名旦刘箴俗(有与欧阳予倩“并驾齐驱”之誉)、王天民(人称“西北梅兰芳”)、李正敏(人称“秦腔正宗”)、何振中、宋尚花等。名净田德年和名须生何家颜、耿善民、张锁中、刘毓中、刘易平等。特别是秦腔表演艺术家陈雨农、王文鹏、党甘亭、李正敏、王天民、刘毓中,以及原“三意社”的编修李逸笙、苏哲民等人,在唱腔、表演、化妆造型等方面都有创新。

中国戏曲发展史历史发展

中国戏曲发展史 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萌芽 在原始社会,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繁荣 12世纪中叶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宋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延展 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这一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安徽、江西的弋阳腔,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 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如穆桂英、陶三春、赵匡胤等。这时的地方戏,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黄。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不久京剧向全国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天津,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革新 辛亥革命前后,一批有造诣的戏曲艺术家从事戏曲艺术改良活动,著名的有汪笑侬、潘月樵、夏月珊等,他们为以后的戏曲改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现代戏曲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段时期,一些有志之士对戏曲进行了改革。梅兰芳在“五四”前夕演出了《邓霞姑》、《一缕麻》等宣传民主思想的时装新戏,周信芳、程砚秋等也都创作了不少的作品。 星宿 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各个剧种都出现了一批高水平的优秀演员。京剧有馀叔岩、言菊朋、梅兰芳等,川剧有周慕莲,汉剧有董瑶阶,湘剧有吴绍芝,秦腔有刘毓中,蒲剧有王存才,等等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湖湘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是的支脉,是湖南各族人民长期积累的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民族性格、、等因素的总和。的历史,它的历史源头是。战国时期的长沙已是聚居、人口稠密、和商业都相当发达的城。反映的文献有中的《》、《》、《》、和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以及各种习俗的考古资料。此外,由与湖南共同创造的文学艺术,包括诗歌、散文、音乐、绘画、雕塑、等,在春秋战国时都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与水准。隶属中国传统儒家。其重要特点是“思想、文化、道德、理想、信念融于现实中,并为政治服务。 在宋代,湖南出现了理学开山祖—,他创建的理学,就是以为核心,吸收了道学、而形成的,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开“”的先河。理学又称道学、,是后来出现的“”的思想渊源。 “”的奠基人,曾在创办文定书院,他于1138年春在湖南去世,安葬于。 明清之际,湖南出现了理学,从而使湖南成为理学思潮形成和发展的,而这一时期在大地建立了闻名全国的、则成为理学思潮的主要学术文化基地。湖湘文化,是指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形态。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化应该纳入到另外一个历史文化形态——楚文化中。的诗歌艺术、的历史文物,均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征。而及唐宋以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宋、元、明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湘士民在人口、、、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先后产生了理学鼻祖,主张经世致用而反对程朱理学的,以及“睁眼看世界”的等一系列思想家,从而组合、建构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称之为湖湘文化。先秦、两汉的楚文化对两宋以后建构的湖湘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湖湘文化的源头之一。湖湘文化在历经先秦湘楚文化的孕育,宋明中原文化等的洗练之后,在近代造就了“湖南人材半国中”、“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无湘不成军”等盛誉。 根据考古发掘和先秦文献中许多史实记载的惊人暗合,人们对湖湘文化的历史长河产生了再认识:湖湘文化不仅源自千年,而且缘于炎黄文化和前炎帝神农文化。尽管炎帝与远古湖湘文明的渊源难以考证,在近代上却一直是最可信的故地,具有最浓厚的文化氛围。早在公元976年就“立庙陵前”,1371年明洪武帝又“考君陵墓在此”,到清年间祭道旁刻下“邑有圣陵”的石刻,而1993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又亲笔题写了“”,至此,鹿原陂作为始祖长眠之地(“茶乡之尾”)的历史地位就更趋稳定。从等资料记载可以看出,舜帝传说很可能源自湖湘一带,史记记载舜帝“崩于之野,葬于江南九嶷”,《》记载了“湘水出,舜葬东南陬”。在流放楚国,留下不少千古绝唱,《》,《》,《》,这些很可能源自湖湘地域的民间传说,尤其是《》,可以肯定是源自当时“二妃寻夫”的传说。公元前210年到洞庭湖望祭,到718年委派张九龄遣祭,再到2004年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在拜祭,2006年公祭舜帝大典在九嶷山举行,悠久的祭舜历史和繁多的舜陵祭文似乎已将“根在九嶷”的传说化作了无可争辩的史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