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溶血尿毒综合征患儿MCP基因突变分析的开题报告

溶血尿毒综合征患儿MCP基因突变分析的开题报告

溶血尿毒综合征患儿MCP基因突变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Uremic Syndrome, HUS)是一种

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衰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继发性HUS和遗传性HUS,遗传性HUS由于获得性因素导致的HUS称为继发性HUS。其中,遗传性HUS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为膜辅助蛋白(Membrane Cofactor Protein, MCP)基因。MCP作为补体调节蛋白,控制

了补体在代谢过程中的平衡,而MCP基因突变使得补体在代

谢过程中失衡,从而引发了HUS的发生。

针对MCP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HUS的研究,已经在临床

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对遗传性HUS患儿的MCP基因进行突变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患者的病情,

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指导。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拟通过对溶血尿毒综合征患儿的MCP基因进行突变分析,确定遗传性HUS的确诊和患者的病情分析。具体的研究

内容如下:

1. 确定样本:选择15例临床确诊为遗传性HUS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2. DNA提取和扩增:从每个患者的外周血中提取DNA,并通

过PCR扩增MCP基因。

3. PCR产物纯化和测序:将PCR产物进行纯化处理,并进行测序,确定MCP基因的突变情况。

4. 数据分析:对测序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突变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

5. 结果比对:将突变结果与临床情况进行比对,以确定患者的确诊情况。

三、研究意义

1. 研究患儿的MCP基因突变情况,为遗传性HUS的确诊和病情分析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2. 通过对遗传性HUS患儿的基因突变分析,可以为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促进HUS的相关研究。

3. 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在HUS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提高HUS的治疗效果。

大肠杆菌HPI毒力岛ybtA、fyuA基因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肠杆菌HPI毒力岛ybtA、fyuA基因的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肠道菌,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然而,某些菌株可能会携带特定毒力因子,例如肠 毒素、血凝素、侵袭性因子等,引发严重的感染和疾病,如肠炎、泌尿 道感染、败血症等。其中,HPI毒力岛(High-Pathogenicity Island)是 导致大肠杆菌致病性增强的重要因素之一。 HPI毒力岛是一段长度为43kb的DNA片段,含有多个与毒力相关 的基因,已在许多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中发现。其中,ybtA基因编码氧 合酶,参与非典型源铁离子的摄取和转运,从而使菌株对铁元素获得优势,增强其生长能力和毒力。fyuA基因编码菌体外分泌系统,能够分泌 铁载体受体FyuA,使得菌株可以有效地吸收铁元素。 因此,ybtA、fyuA基因被认为是HPI毒力岛中的两个重要毒力因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大肠杆菌HPI毒力岛中ybtA、fyuA基因的功能及其对菌株生长和毒力的影响,以期深入了解该毒力岛的致病机制,为预防 和治疗大肠杆菌感染提供理论基础。 三、研究内容 1. 构建ybtA、fyuA基因突变菌株。 采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ybtA、fyuA基因的突变菌株,其中: a. ybtA基因突变菌株:通过基因敲除技术,将ybtA基因从HPI毒 力岛中删除,构建ybtA缺失菌株。

b. fyuA基因突变菌株:通过点突变技术,将fyuA基因突变,构建fyuA突变菌株。 2. 分析构建菌株生长行为。 对构建的ybtA缺失菌株和fyuA突变菌株,分别进行生长曲线分析和细胞比较分析,研究它们生长行为的差异,并将其与野生型菌株进行比较。 3. 研究构建菌株毒力表现。 通过细菌致病人血清的血清凝集试验和致小鼠败血症试验,研究构建菌株的致病性表现,并比较其与野生型菌株的致病力。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研究大肠杆菌HPI毒力岛的致病机制,增进对该菌株的认识,为进一步防治大肠杆菌感染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同时,探究ybtA和fyuA基因的功能和作用,将有望为发掘新的治疗靶点提供思路。 五、研究方法 1. 基因克隆技术:PCR扩增、酶切、连接、转化等。 2. 细菌培养和菌株构建:血平板、LB培养液、转化、筛选等。 3. 细胞生长行为分析:生长曲线分析、细胞比较分析等。 4. 细菌致病性分析:血清凝集试验、小鼠败血症试验等。 六、研究进度安排 1. 前期准备期(1个月):文献调研,材料购置,菌株培养和基因测序等。 2. 菌株构建期(3个月):构建ybtA缺失和fyuA突变菌株。 3. 细胞生长行为分析期(3个月):对构建的菌株进行生长曲线分析和细胞比较分析。

溶血尿毒综合征

溶血尿毒综合征 溶血尿毒综合征 重点难点 掌握 溶血尿毒综合征、血尿和急性肾衰竭的定义、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 溶血尿毒综合征的病因和类型、临床表现,血尿的病因和临床分类,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了解 溶血尿毒综合征的病理、发病机制,急性肾衰竭的病理、发病机制 第七节溶血尿毒综合征 一、溶血尿毒综合征 v 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syndrome,HU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血栓性微血管病 v 临床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衰竭为特点 v 本病好发于婴幼儿和学龄儿童,是小儿急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 v 分为典型HUS(腹泻后HUS)和非典型HUS (无腹泻后HUS) 二、溶血尿毒综合征分类 典型H U S腹泻后H U S 非典型H U S 感染如肺炎链球菌、H I V感染等

补体调节异常如C3、H因子、I因子、膜辅助蛋白(M C P)等的基因突变;或体内产生补体相关蛋白的抗体,如抗H因子抗体、抗C3抗体等 维生素 B12代谢缺陷 如甲基丙二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D G K E基因 突变 D G K E基因突变 药物 如奎宁、丝裂霉素、钙调蛋白抑 制剂、顺 铂、吉西他滨、氯吡格雷、噻氯匹定等 其他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恶性高血压、器官移植等 三、发病机制 四、病理v 以多脏器微血管病变、微血栓形成为特点,肾脏是主要的受累器官v 急性期肾小球内皮细胞肿胀,内皮下纤维素沉积,毛细血管壁增厚,肿胀的内皮细胞与基膜分离,可呈双轨样改变。毛细血管腔狭窄,可见红细胞碎片、血小板及微血栓形成v 严重者可见小动脉血栓形成、肾皮质坏死、系膜溶解、肾小球缺血样改变,偶有新月体形成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

本课件首先对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分别介绍了不同类型血栓性微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对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系统描述,课件紧密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内容丰富新颖,层次分明。学员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可以很好地掌握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 试述产神经氨酸酶肺炎链球菌引起HUS的机制。 一、概述 (一)背景 1925 年,首次报道血栓性微血管病,一位16 岁女孩临床表现为贫血、紫癜、发热伴肾脏受累,检查发现急性溶血性贫血,病理检查发现伴有小动脉及毛细血管血栓形成。 1936 年,发现类似疾病,临床表现除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还有血栓- 血小板聚集。 1947 年,singe 发现一类疾病临床表现除发热、紫癜、肾脏受累外还有出血倾向,定义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TTP )。 1952 年,svmmers 根据该类疾病的临床表现,进一步定义为血栓性微血管病,即TMA 。 1955 年,Gasser 发现疾病的临床症状包括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和肾衰竭,命名为溶血性综合征(HUS )。 (二)定义 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TMA )是一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主要特征有: (1)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下降以及微血管内血栓形成。 (2) 肾脏受累时多引起急性肾衰竭。 (3) 经典的TMA :溶血尿毒综合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 (4) 其它类型TMA :恶性高血压、硬皮病肾危相、妊娠相关肾病等。 (5) 尽管病因和发病机制多样,最终均可导致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诱发微血栓形成。 (三)发病机制 (1 )病因未明。 (2 )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血栓性微血管病发生的关键。与该疾病相关的致病因素包括细菌、外毒素和内毒素抗体、免疫复合物、药物、病毒等。 (3 )病因不同,其发病机制也不完全一致,但都涉及到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和遗传异感因素。

TMA疾病类型、引起疾病因素、发病机制、诊断评估及治疗要点

TMA疾病类型、引起疾病因素、发病机制、 诊断评估及治疗要点 TMA是一组微血管阻塞性疾病,具有多种病因和致病机制参与,治疗方法和预后也不同,但是TMA具有上述病例共同的病理特征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器官损害等临床表现。 TMA包括多种疾病类型,主要包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和不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HUS)3种疾病,还包括药物介导的TMA以及其他疾病继发引起的TMA,感染、遗传、补体、凝血、药物、代谢等因素均可介导该类疾病发生发展。因此,TMA还可以分为原发性TMA和继发性TMA两大类,原发性TMA主要包括TTP、HUS和aHUS等,继发性TMA主要由结缔组织病、移植、肿瘤、恶性高血压、妊娠和感染等引起。 发病机制 TTP、HUS和aHUS占据了TMA的主要类型,紧接着王迁教授分别介绍了这三种TMA的发病机制。 TTP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酶ADAMTS13酶活性缺乏有关,该酶活性缺乏导致VWF不能及时被降解,从而自发结合血小板引起微血管内血栓形成,进而引起微血管病性溶血和相应器官缺血缺氧功能障碍。其中遗传性TTP是由于ADAMTS13基因突变引起该酶活性缺乏,获得性TTP是由于产生了ADAMTS13抑制物进而引起该酶活性缺乏。如怀疑该病应做ADAMTS13活性和ADAMTS13抑制物检测。 HUS临床表现和TTP很像,但是ADAMTS13活性和ADAMTS13抑制物通常未见异常,此外该病的肾损害更为明显,它可分为典型HUS即

产志贺毒素HUS(ST-HUS)和非典型HUS(aHUS)。ST-HUS主要是由毒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肾小管内皮细胞而引起肾损伤。aHUS主要是由于补体替代途径抑制因子基因突变、补体效应因子蛋白基因突变或抑制因子H抗体产生引起补体替代途径的过度激活参与发病机制。 诊断与评估 TTP诊断 有无法解释血小板下降及血管内溶血性贫血,ADAMTS13酶活性下降、ADAMTS13抑制物或IgG抗体存在就可以诊断TTP诊断。疑似患者采用PLASMIC评分表危险度评估,根据评估后的危险度按照指南相应处理。 TTP鉴别注重鉴别是遗传性TTP、原发获得性TTP还是继发活动性TTP,此外还需要与DIC进行鉴别。 (1)遗传性TTP: ADAMTS13活性<10%,抑制物阴性,相关基因异常; 新生儿起病、家族史、首次妊娠孕中期起病; 诱因:感染、脱水、疫苖、妊娠。 (2)原发获得性TTP: ADAMTS13活性<10%,抑制物阳性; 原因不明,无可解释的基础疾病,可能与HLA基因多态性有关。 (3)继发活动性TTP: ADAMTS13活性<10%,抑制物阳性; 有基础疾病,TTP是系统性疾病的一部分表现; 结缔组织病、感染、妊娠、药物。 aHUS的诊断主要依据经典的临床三联征包括微血管病性溶血性

农杆菌介导哈茨木霉转化系统优化及突变体分析的开题报告

农杆菌介导哈茨木霉转化系统优化及突变体分析的开题报 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系统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利用农杆菌介导系统,可以将外源DNA导入到受体细胞内,并在接受者细胞内表达。该系统在植物、真菌、细菌等广泛应用,为研究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哈茨木霉(Trichoderma reesei)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真菌,具有高分解能力和高生产能力。它是木质素分解酶制备的常用工业菌株之一。哈茨木霉的基因组已经被测序,同时也开展了基因编辑研究。通过优化农杆菌介导的哈茨木霉转化系统,可以进一步提高外源基因在哈茨木霉中的整合效率,为哈茨木霉基因工程的实践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1)优化哈茨木霉基因转化系统的条件,探究最佳转化条件; (2)筛选高效的哈茨木霉基因转化突变体,分析这些突变体的比较基因组学特征; (3)研究哈茨木霉中重要基因的功能,探索在原生基因组编辑和转基因改造过程中基因的功能与作用。 2.研究方法: (1)构建高表达egfp序列的质粒; (2)通过控制转化细胞的生长条件、酵母提取DNA等方法,优化哈茨木霉转化条件; (3)利用遗传分析、比较基因组学、遗传逆向等技术筛选、分析突变体; (4)结合基因组编辑技术,研究重要基因的功能及作用。 三、预期结果 通过开展本次研究,预期可以达到以下预期结果:

(1)筛选得到哈茨木霉高效的基因转化突变体,并对比这些突变体的基因组和表达谱进行分析,为哈茨木霉基因工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优化哈茨木霉基因转化系统,提高目标基因在哈茨木霉中的整合效率,并寻找最适合转化的条件,为哈茨木霉基因改造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3)通过研究哈茨木霉重要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探索哈茨木霉的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

结构存在竖向刚度突变时隔震方案的减震效应动力分析的开题报告

结构存在竖向刚度突变时隔震方案的减震效应动力 分析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隔震技术是一种有效地减震方法,旨在通过在结构和地基之间加入隔震层,减轻建筑物在地震活动中受到的震动影响。隔震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高层建筑、桥梁、核电厂等重要工程领域。 然而,如果结构存在竖向刚度突变或不连续,如在某些钢筋混凝土梁中,隔震技术可能会出现减震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因此,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隔震技术在存在竖向刚度突变时的减震效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结构存在竖向刚度突变时,隔震方案的减震效应,并针对该情况下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本研究,可更深入地了解隔震策略在不同结构类型和结构参数下的缓震效能,为隔震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三、理论基础 本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结构动力学和隔震技术。结构动力学涉及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包括振动频率、振幅、加速度、位移等参数。隔震技术则是一种基于物理隔离的减震方法,通过在构件的结构体系和地基之间加入隔震层,减轻结构受到的地震荷载。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利用ANSYS软件建立隔震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并对不同参数下的减震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进

行隔震结构的物理模型试验,获取结构在实际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特性,并以实验数据校正数值模型,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五、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预计课题组将获得以下成果: 1. 探讨结构存在竖向刚度突变时,隔震策略的减震效应,比较不同参数下的缓震效能,提供科学的技术和经验指导。 2. 研究结构动态响应特性,分析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频率、振幅、加速度、位移等参数,为隔震设计提供依据。 3. 利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高结果的可信度,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六、研究计划 时间进度安排: 第一年: 1. 就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和总结。 2. 利用ANSYS软件建立隔震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初步的数值模拟分析。 3. 设计隔震结构的物理模型试验,并进行实验研究。 第二年: 1. 根据实验数据校正数值模型,并对不同参数下的减震效应进行比较和分析。 2. 研究结构动态响应特性,分析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频率、振幅、加速度、位移等参数。 3. 撰写论文、完成论文答辩。 七、参考文献

PCR-RFLP和MLPA基因诊断脊肌萎缩症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PCR-RFLP和MLPA基因诊断脊肌萎缩症的研究的 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脊肌萎缩症是一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主要特征是肌肉萎缩和无力,严重的患者会导致呼吸和吞咽障碍。该病分为多种类型,其中脊髓 性肌萎缩症(SMA)最为常见。目前,SMA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但已知SMA是由SMN1基因的缺失或变异导致的。SMN1基因是编码蛋 白质(survival of motor neuron)的基因,该蛋白质在神经元的生存和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SMN1基因的缺失或变异会导致神经元凋亡和肌肉萎缩。 PCR-RFLP和MLPA是常用的基因分型技术,能够对多种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因此,利用PCR-RFLP和MLPA对SMN1基因进行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SMA,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为家庭提供遗传咨 询和预测。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利用PCR-RFLP和MLPA技术对SMA患者进行基因诊断,分析SMN1基因的缺失或变异与SMA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和遗传咨询提 供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1)采集SMA患者的血样或口腔黏膜细胞。 (2)提取DNA,并进行PCR扩增。 (3)对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和电泳分析,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SMN1基因的缺失或变异。

(4)利用MLPA技术对SMN1基因的拷贝数进行检测。 (5)比较PCR-RFLP和MLPA结果的一致性,并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 2. 研究方法: (1)PCR扩增反应:选用特异性引物对SMN1基因进行扩增,PCR 反应体系为20μL,包括10×PCR缓冲液、MgCl2、dNTPs、引物、模板DNA和Taq聚合酶。 (2)PCR-RFLP分析:采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PCR扩增产物,将切割后的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 (3)MLPA分析:利用MLPA探针对SMN1基因的拷贝数进行检测,产生的信号经过PCR扩增,后进行毛细管电泳。 四、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利用PCR-RFLP和MLPA技术对SMA患者进行基因诊断, 预期结果如下: (1)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SMN1基因的缺失或变异,并分析其与SMA的关系。 (2)利用MLPA技术检测SMN1基因的拷贝数,并分析其与SMA 的关系。 (3)比较PCR-RFLP和MLPA结果的一致性,并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 五、拟定计划 本研究预计耗时8个月,具体计划如下: 第1-2个月:查阅相关文献,收集患者样本。 第3-4个月:提取样本DNA,并进行PCR扩增。

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研究新进展

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研究新进展 溶血尿毒综合症 溶血尿毒综合征是一种少见但是十分严重的一种疾病,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重视与研究,它是以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急性肾损伤为主要特征,主要影响肾脏的一种血栓性微血管病变。其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产志贺菌素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感染,补体调节异常,二酰基甘油激酶ε缺乏,钴胺素C缺乏,继发于感染、药物、肿瘤、系统性疾病等。 2017年2月在Lancet上发表的一篇综述,详细描述了溶血尿毒综合征的定义及分类,病理生理,遗传学,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该文对我们临床上诊断及治疗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一、定义及分类 1 定义 溶血尿毒综合征起源于内皮细胞损伤,属于一种血栓性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肾脏损害,如微血管或者小动脉的纤维蛋白血栓和血小板血栓形成,内皮细胞肿胀,肾小球基底膜断裂,而导致在肾小球基底膜表现出双轮廓征,这些病理表现在临床上就转化为外周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以肾脏损伤为主的各种器官损伤的一种综合征。 2 分类

(1)继发或合并于不同疾病,状态或者治疗。如:恶性高血压、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药物治疗、毒品滥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或者器官移植或者感染。 (2)感染:病原菌常见的为产志贺菌素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及其他如流感病毒A、H1N1、HIV等 (3)先天性钴胺素C缺失 (4)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补体旁路激活途径缺失,二酰基甘油激酶ε缺失,另外约30%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为不明原因。目前再发溶血尿毒综合征是否属于非典型尿毒综合征仍存在争议。 二、流行病学 儿童发生溶血尿毒综合征,产志贺菌素大肠杆菌感染占85-90%,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占5-10%,肺炎链球菌感染占5%。而与此

基因家族分析开题报告

植物大多数都经历了全基因组复制,大片段复制等进化事件,所以大多数基因均是以基因家族的形式存在。这些基因家族有小有大,少的可能是2个,多的可以到数百个,而这些基因,其实都来自于同一个祖先基因。在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来源于相同祖先基因即同一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序列也变得不同,而各自的功能也变得有所不同。可能有的成员与抗逆有关,有的与开花有关,有的与着色有关。而做植物学研究的朋友,往往有各自关注的生物学过程或者分子功能,快速在目标物种中确定与目标性状有关的基因家族成员将有助于缩小研究范围,节省实验成本。当然,基因家族分析不仅仅有这个用处,其还可能用于: 1.确定当前物种是否有特有的基因家族分支,这个可能对应了该物种特有的分子生物学过程 2.确定当前物种是否在某个特定的基因家族分支得到扩展,这个也可能对应了该物种强化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如桉树的MYB 3.了解基因的进化历史,高档次的基因家族分析,会涉及到进化尺度上的基因家族分析,厘清其进化历史,可以为遗传操作提供参考 全基因组复制(WGD)或多倍体,伴随着基因的损失和二倍化,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动物,真菌和其他生物,尤其是植物一个重要的进化动力。保守估计,超过50%的被子植物种在历史上发生过基因组重复。例如,对拟南芥进行的完整基因组序列分析支持了最近的两次全基因组复制;在这期间,十字花科植物(十字花科)的直系和一个三重事件,可能由所有核心双子叶植物共享。毛果杨基因组显

示了核心双子叶植物三重证据以及更近的全基因组复制。在单子叶植物(R和S)两个多倍体事件被推定为已经先于谷物和其他草(禾本科)的多元化。 一些研究暗示,一个古老的全基因组复制事件比被子植物进化还早。在全基因组复制分析时会发现,发生在近期的WGD事件还保留着较多的同源基因对,轨迹比较明显,而发生在早期的WGD则较容易被隐匿起来。 案例 目前在信息分析时,有几种方法已经被提出并广泛地用于检测基因组复制的鉴定。基因的基因组中大量同线块的识别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来支持基因组复制。WGD 的时序是通过跨物种基因组的比较推断,广泛的基因组重排和基因损失减少同线块的大小,但仍然会有保留,通过跨物种基因组比较可推断是否发生全基因组复制,如图1。 图1 葡萄与杨树、拟南芥和水稻基因组之间的共线性关系 另一种方法是估计的旁系同源基因对,计算所有重复基因对的同义替换率(ds)或四重简并位点的颠换率(4dtv),绘制所有重复基因对ds值的分布图,根据

血浆置换治疗儿童溶血尿毒综合征专家共识解读(完整版)

血浆置换治疗儿童溶血尿毒综合征专家共识解读(完整版) 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是一类以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衰竭三联征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按病因可分为典型HUS和非典型HUS。典型HUS又称腹泻相关性HUS,主要是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引起的HUS(STEC-HUS);非典型HUS(atypical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aHUS)是指补体旁路调节蛋白的异常。补体调控蛋白包括H因子、I因子、B因子、C3、膜辅蛋白(membrane cofactor protein,MCP)及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THBD)等。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随着近几年对HUS 发病的认识,对于病因的治疗大大改善了患儿的预后。 目前国际上陆续发布了HUS治疗的指南和共识[1,2,3],我国于2017年发布了中国儿童非典型HUS的诊治专家共识[4],但目前国际上对于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典型及非典型HUS尚存在一定争议,为规范我国儿科医师对HUS的PE治疗,本课题组查阅了文献,结合我国HUS治疗的现状,单就PE治疗儿童HUS制定了共识。现就共识解读如下。 1 关于典型HUS的PE的解读 典型HUS常有腹痛、呕吐及腹泻(脓血便)病史,与大肠杆菌O157型产生的志贺毒素有关。近些年也发现除O157型大肠杆菌感染外,其他病原也可分泌志贺毒素产生HUS表现[5]。志贺毒素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分

泌过度的VW因子,促进血小板的凝集及黏附。体内及体外实验证实志贺毒素也可诱导补体旁路途径过度活化[6]。 PE可降低升高的VW因子及志贺毒素,抑制补体旁路的过度激活,理论上具有可行性。但目前的研究显示,STEC-HUS患者血中未检测到游离的志贺毒素,也无足够证据表明PE治疗可使STEC-HUS患者获益。在2011年德国爆发的STEC-HUS中,PE被用来治疗251例患者,但未观察到明显的获益[7]。在2013年及以前的美国血浆置换治疗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Apheresis,ASFA)颁布的指南[8,9]上,PE治疗STEC-HUS的推荐等级均为Ⅳ级。但近年有研究显示,PE对典型HUS 的严重神经系统症状改善具有积极作用[10,11]。在2016年ASFA颁布的新版指南进行了调整,将伴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的STEC-HUS推荐等级列为Ⅲ级[12]。但若不伴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的STEC-HUS,仍不推荐应用。 2 关于aHUS的PE的解读 主要是指由补体旁路途径调节蛋白的异常导致的aHUS,如H因子、I 因子、MCP等基因缺陷或自身抗体的产生,约60%的患者可以检测出补体调节蛋白基因的缺陷[13,14]。血浆治疗包括PE和血浆输注(plasma infusion,PI)。PE可以有效地清除抗体及功能异常的补体调节因子,同时补充缺乏的正常补体调节蛋白。但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补体调节蛋白异常因其分布、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对PE治疗反应不同,应该区分对待。 H因子是aHUS的重要调控因子,CFH基因突变在先天性aHUS占比最高,为20%~30%[15]。而获得性aHUS被认为与抗H因子抗体相关,

补体系统与肾脏疾病

补体系统与肾脏疾病 摘要】补体系统由调节先天免疫的多种蛋白组成,补体系统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本文拟就补体系统在肾脏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讨论。 【关键词】补体补体调节蛋白肾脏疾病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148-02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和激活途径 1.1 补体系统的组成 补体系统是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的重要调节因子,由20多种血清蛋白和细胞表面蛋白组成。补体系统包括补体固有成分和多种调节蛋白。补体固有成分包括C1~C9,其中以C3含量最高。补体调节蛋白又分为可溶性和膜结合两类。可溶性补体调节蛋白包括丛生蛋白、S蛋白和H因子等。膜结合补体调节蛋白包括,膜辅助蛋白(membrane cofactor protein,MCP)、衰变加速因子(decay accelerating factor,DAF)、补体受体1(complement receptor 1)等,此外,补体系统还包括一些补体片段和补体受体,如C3a受体、C5a受体等。 1.2 补体系统的激活 补体系统在先天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经由3条途径被激活:经典途径(classical pathway);MBL途径(mannan binding lectin pathway);旁路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AP)。除此之外,动物实验表明C3缺陷的小鼠体内,凝血酶可直接产生C5a,引发补体激活[1],证明存在C3非依赖途径。补体活化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正反馈发挥强大的生物学效应,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C3转化酶是前三条途径的重要成分,通过补体活化级联反应产生一系列补体蛋白片段和膜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C3转化酶裂解C3生成C5转化酶,随即裂解C5生成C5a和C5b,C5B与C6、C7、C8、C9结合形成C5b-9,即MAC。除了补体调节蛋白外,MAC对补体激活也有调节作用。MAC可以将肾脏固有细胞转化为效应细胞引起肾损伤,在肾脏疾病中发挥调节作用。 二、补体与肾小球损伤 2.1 补体与IgA肾病 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表现为局部系膜增生和基质增多伴弥漫性系膜区IgA蛋白沉积,并常伴有IgG、C3和C5b-9沉积。亚溶解型C5b-9介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机制尚有争议,最新动物模型研究发现亚溶解型C5b-9可以刺激干扰素调节因子1表达增多,进而激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2]。 2.2 补体与C1q肾小球病 C1q肾小球病以显著的C1q免疫复合物沉积沉积而患者无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者Ⅰ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而得名。目前C1q肾小球病尚无特异疗法。应根据显微镜下的病理改变制定C1q肾病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2.3 补体与C3肾小球病 C3肾小球病包括DDD和C3肾小球肾炎,二者都是由于替代途径调节紊乱造成的。DDD曾被称为“II型MPGN”。但一项81例DDD患者的分析提示五种不同的病理类型:膜增生,系膜增生,新月体,急性增生和渗出性改变[3]。Sethial等人发现DDD患者肾小球去包含补体替代途径激活产物和终末产物C5b-9[4]。C3肾小球肾炎以肾小球内C3沉积而无免疫球蛋白沉积为特征[5]。临床表现无年龄及性

血栓性微血管病诊治进展

血栓性微血管病诊治进展 【摘要】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一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经典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主要指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HUS)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 。虽然血栓性微血管病在病理学上表现类似,但其发病机制复杂,诊断和治疗手段上也不尽一致。近年来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其治疗方案也有了日新月异的进步,预后人为改善。本文拟就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hotic microangiopathy TMA)是一组急性临床病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微循环中血小板血栓造成器官受累。经典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主要指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HUS)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 thromhotic thromhocy-topenic purpura} TTP)。其它常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还包括恶性高血压、硬皮病肾危象、妊娠相关、移植相关、免疫缺陷病毒( HIV)相关的肾脏损害及药物相关的血栓性微血管病等。病理学上主要表现为内皮细胞肿胀、内皮下无定形绒毛状物质沉积和血管腔内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血管腔内栓塞及红细胞碎裂等微血管系统异常。虽然血栓性微血管病在病理学上表现类似,但其病因复杂多样,发病机制各异,故诊断和治疗方案上也并不一致。木文就目前血栓性微血管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1 HUS HUS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急性肾衰竭三联征。根据病因学及临床特征等的不同,HUS包括典型HUS,也称腹泻相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一)定义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sis anemia,MAHA)是红细胞通过病变或损伤的小动脉或毛细血管造成机械性破坏,导致贫血与脏器功能损害,其特点是外周血可发现破碎红细胞。 (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 1.发病机制 金属蛋白酶ADAMTS13活性下降,无法裂解vWF多聚体,使其附 着于血管内皮并诱导血小板活化与聚集,导致毛细血管内广泛的微血栓形成。 2.病因 (1)遗传性: 基因缺陷导致ADAMST13合成减少。 (2)获得性: 体内存在抗ADAMST13抗体。部分继发于感染、药物、肿瘤、妊 娠等,称为继发性TTP。部分无明确病因,称为特发性TTP。 3.接诊要点 (1)诱因、既往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HIV)、妊娠、

用药。 (2)经典TTP五联征:血小板减少、MAHA、肾功能不全、发热、神经系统异常。只有小于10%的患者表现为经典的五联征。存在血小板减少和MAHA患者需高度疑诊TTP。 (3)实验室检查: 血涂片、血常规、网织红、肝肾功、LDH、心肌酶、凝血功能、ANA、抗ENA抗体、抗磷脂抗体、ADAMST13活性及抑制物。 4.治疗 (1)血浆置换: 首选治疗,应尽早开始,每日置换量为1~1.5倍血浆当量,应用至病情缓解后2d(受累器官症状缓解、血小板正常、溶血停止)。 (2)糖皮质激素: 获得性TTP患者发作期血浆置换同时可辅助使用泼尼松1mg/kg,必要时可行甲泼尼龙冲击,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并停用。 (3)利妥昔单抗: 适用于复发或难治性TTP患者,利妥昔单抗每周375mg/m2,共4周。 (4)支持治疗: 贫血症状严重时可以输注红细胞;血小板输注通常为禁忌;血小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表型及基因型分析的开题报告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表型及基因型分析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一种由于多种因素(例如滥用抗生素和医疗器械操作不当等)导致广泛存在于临床环境中,且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由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快速传播和致死率高的风险,其已成为临床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因此,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表型及基因型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其耐药机制,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及目的 本研究将探究不同来源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表型及基因型差异,并结合患者基本情况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旨在为深入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提供支持,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 1.样本采集:采集经过培养鉴定的不同来源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包括临床分离菌株、环境菌株等。同时,获取与菌株相关的基本情况和临床表现。 2.耐药表型分析:应用肉汤微量稀释法及Kirby-Bauer法等方法进行抗菌药敏试验,探究不同来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表型差异,并根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3.耐药基因型分析:采用PCR法和DNA测序技术,鉴定不同来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基因型,包括碳青霉烯酶基因、氨基糖苷酶基因、tetracycline抗性基因等,并探究菌株之间的遗传关系。

4.数据分析:应用SPSS软件,对耐药表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究不同来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四、预期结果 1.明确不同来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表型分布情况。 2.鉴定不同来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基因型,揭示菌株之间的遗传关系。 3.研究不同因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影响。 4.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五、存在问题及对策 1.样本的获取和处理:如何获取大量的不同来源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并如何统一处理、存储、运输等,是样本处理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策:加强样本的招募、试验方案的设计和报批,规范样品采集、处理、保存、标签等环节,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实验技术:PCR和DNA测序技术都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操作,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对策: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技术水平,确保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同时在实验中配对对照组,了解实验的误差范围,尽量避免实验结果的误差。 六、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探究不同来源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的耐药表型及基因型分布情况,并分析影响其耐药性的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支持,有助于防止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快速传播和临床应用不当引起的抗药性问题。

樱桃基因家族分析开题报告

樱桃基因家族分析开题报告 项目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因组学研究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重视。基因家族分析是 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基因的起源、功能和演化。樱桃是一种广泛栽培的水果,对其基因家族的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樱桃的遗传特性和进一步优化育种工作。 研究目的 本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对樱桃基因家族的分析,探索樱桃的基因组结构、基因功 能以及基因家族的演化历史,为进一步研究樱桃的遗传机制和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结合樱桃的基因组数据,进行以 下分析: 1. 基因家族的识别:通过基因家族分析软件,对樱桃基因组中的基因进 行家族划分和识别。 2. 基因家族的结构分析:对每个基因家族进行基因结构的比 较和分析,包括基因长度、外显子数目等。 3. 基因家族的功能注释:利用基因注 释数据库,对每个基因家族的功能进行注释和分析。 4. 基因家族的进化分析:通 过比较不同物种的基因组序列,推断基因家族的起源和演化历史。 预期结果 通过上述研究方法,我们预计可以获得以下结果: 1. 樱桃的基因家族组成和数量:通过基因家族的识别和统计,得到樱桃基因组中不同基因家族的数量和组成。 2. 樱桃基因家族的结构特征:通过基因结构比较和分析,了解樱桃基因家族的结构特征,如基因长度、外显子数目等。 3. 樱桃基因家族的功能注释:通过基因功能 注释,揭示樱桃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和代谢途径。 4. 樱桃基因家族的演化历史: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基因组序列,推断樱桃基因家族的起源和演化历史,了解其与其他物种的关系和演化路径。 研究意义 樱桃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水果,对其基因家族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1. 深入了解樱桃的遗传特性:通过基因家族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基因家族在樱桃中的分布和功能,深入了解樱桃的遗传特性。 2. 优化育种工作:通过基因家族的结构和功 能分析,可以为樱桃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选择适宜的基因家族进行杂交和改良。 3. 推动果树基因组学研究:该研究对于果树基因组学研究具有借鉴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其他果树的基因特性和进化历程。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专业资格30)_真题-无答案66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30) (总分96.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 A1/A2题型 1. 与肿瘤患者进行性消瘦有关的细胞因子是 A. IFN B. TNF-α C. IL-1 D. IL-8 E. IL-2 2. 与生物活性测定法相比,关于细胞因子免疫学测定法描述正确的是 A. 用于所有细胞因子的检测 B. 特异性不高 C. 敏感性相对较高 D. 所测定的只是细胞因子的蛋白含量,与其生物活性不一定成正比 E. 需依赖细胞株,要维持培养细胞 3. IgG占健康个体血浆Ig总量的 A. 25% B. 50% C. 60% D. 75% E. 90% 4. 患者,女,44岁,近2个月感觉乏力,骨骼疼痛。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8 5.0g/L,检测以下哪种检验指标可辅助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多发性骨髓瘤 A. M蛋白 B. IgG C. ASO D. CA153 E. RF 5. 以下哪项与补体结合试验无关 A. 抗原 B. 抗体 C. 补体 D. 溶血素 E. 酶 6. 哪项不属于血吸虫感染的检测方法 A. 循环抗原检测

B. 环卵沉淀反应 C.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D. 乳胶凝集试验 E. ELISA 7. 抗红细胞抗体性质分类,其中错误的是 A. 冷链抗体 B. 温抗体 C. 冷凝集素 D. Donath-Laidsteiner抗体 E. 以上均不是 8. 以下关于巨球蛋白血症说法错误的是 A. 巨球蛋白血症是以分泌IgM的浆细胞恶性增殖为病理基础的疾病 B. 可出现骨髓抑制或骨质损伤,骨痛是其典型的症状 C. 血清呈胶冻状难以分离,电泳时难以泳动 D. 通常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的体征 E. 好发于老年男性 9. 患儿,女性,4岁,由于外伤出现面部水肿。多发于面部及四肢,后累及胃肠,伴胃肠痉挛,呕吐,疼痛,考虑为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需要做以下哪项检查确诊 A. CH50总补体活性 B. C1抑制剂 C. B因子 D. 血清Ig测定 E. 补体C3检测 10. 受者与供者在血型配型后进行器官移植。以后出现排斥反应,可能的原因是 A. 移植物没有充分血液供应 B. 受者产生封闭性抗体 C. 供者患有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D. HLA不匹配 E. 以上均不对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的致病物质不包括 A. 血浆凝固酶 B. 杀白细胞素 C. 表皮剥脱毒素 D. 链球菌溶血素 E.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 12. 下列哪种疾病诊断时不做血培养 A.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B. 钩端螺旋体病 C. 副伤寒 D. 细菌性痢疾 E. 布鲁菌病 13. 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若β-内酰胺酶阴性,则首选 A. 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 B. 复方磺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