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什么是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运用科学的传播媒介和沟通手段,同公众建立起来的相互了解和支持的依存关系。要点:

1、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主导作用。

2、公众。客体,有组织公众、群体公众和个体公众。

3、传播媒介与沟通手段。

4、相互了解、信任和支持的依存关系。

具体的公共关系工作或公共关系实践活动叫公共关系实务。

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管理功能的科学。

公共关系的对象是公众,它的特点有:

1、分内、外部公众。

2、公众的形成是由组织的性质决定的。

3、公众有轻重主次之分,分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

4、除了显公众外,还存在潜公众,会出现新公众。

5、数量上和成员上都是变动的。

公共关系的职能有:

1、传播组织形象。

2、协调组织环境。

3、参与组织决策。

4、加强组织团结。

5、

增进组织效益。

第二节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

现代公共关系起源于美国。它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1、商品经济发展是经济基础。生产结构变动引起社会关系复杂化,社

会化生产需要协调各方面关系。商品交换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社会公众力量是社会基础。卖方转变为买方,企业需要争取公众的

支持,工人运动显示大众的强大力量,经济危机从反面证明了企业与

公共关系的重要性。

3、传播业为公共关系奠定科学基础。传播为它的发展提供科学手段,

先进的传播使舆论更有力量,传播媒介确立了公共关系的地位。

4、现代管理理论为公共关系成熟奠定了理论基础。现代管理思想从“重

物”到“重人”的转变,社会学、行为学为公共关系理论体系提供了

理论基础。

现代公共关系学的发展状况

1903年美艾维.李在纽约创立“宣传顾问事务所”是现代公共关系诞生的标志,它的核心是“说真话”。《原则真言》他的贡献是使公共关系正式成为一门职业。

爱德华.伯纳斯1923年第一部《舆论之凝结》,1952年的《公共关系学》为完整的科学体系,“投公众所好”是它的重要思想。

当代西方公共关系发展的特点:

1、在各国广泛流行。

2、公共关系的职能不断扩大。

3、公共关系的部门日益增多。

4、成为新兴职业。

5、公共关系学的教育开始普及。

6、公共关系活动趋于国际化。

第三节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兴起

我国公共关系的优良传统

1、创造了公共关系范例。朱德军长的秋毫无犯。刘伯承二喝“结盟”

酒。西安事变危机公共关系范例。

2、涌现了大批公共关系人才。毛泽东、周恩来的公共关系事迹。

3、丰富了公共关系理论。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积累了实践经验和思想理

论。

我国公共关系兴起的原因

1、经济需要合作。

2、政治民主化。

3、社会和谐化。

公共关系与拉关系等不正之风的区别:

1、前者坚持本组织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为原则,后者以私利或小团体

利益为原则。

2、前者是组织同社会间的公开关系,后者是个人和组织中的个别人间

的私人关系。

3、前者运用的是科学方法和沟通手段,后者用的是违反法律和道德的

见不得人的手段。

4、前者是门科学,起促进社会协调的功能,后者是违反社会规范的行

为,起着危害经济建设与腐蚀风气的作用。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构成

1、社会组织。特点是,(1)具有明显的主体性,(2)公共关系通过

传播实现。

2、公众。特征:同质性、广泛性、群体性、可变性。

类型: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

3、传播。人际传播、大众传播。

第二节组织形象

1、舆论是公众对某个共同关心的问题所持的意见和态度。特征是时效快现实性

强、面广反应迅速、可塑性强。

2、组织形象是关于组织总体状态的舆论,是公众对组织的认知,反映了公众的

情感和意向。特征有:客观性、反射性、多面性、相对性。

3、组织形象管理通过建立,维持和改变组织形象,以求得公众产生有利于组织

的情感和意向的活动。

第三节公众心理与行为

公众心理的特征现代社会的人心理与传统相比具有明显的变异性、从众性和攀比性。

传播的心理机制:暗示(暗示有直接的、间接的、自我的、反暗示)、模仿和感染是公共关系活动得以实现的三大心理机制。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事实性原则

事实性原则是指公共关系人员在其工作中必须以事实为根据,尊重客观事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事自己的工作。

1、公共关系要以事实为依据。

2、实事求是地开展公共关系工作。做到八个字:真实、客观、公正、

全面。

3、依据事实调整组织政策和行为。改正错误,取信于民。

第二节互惠互利原则

互惠互利原则不仅仅为维护组织的利益也能平等互利维护公众的利益。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内容有目的互惠互利、计划互惠互利、行为互惠

互利、效果互惠互利。

第三节全员PR原则

全员PR原则的要求:全体成员都要具有公共关系观念,都来为公共关系工作作贡献。

公共关系的动力来自上层。

全员价值观的培养:认同与归属

公共关系工作必须具有整体协调性。

公共关系的生命力:全体的支持和合作。

第四节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传播的7C′S原则:

⑴可信性。⑵归因性。⑶有效性。⑷清晰性。⑸连续性和一致性。⑹多样性。⑺差异性。

第四章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

第一节大众传播媒介的业务与特点

一、公共关系传播的三大支柱:报纸、广播、电视。

二、大众传播媒介的业务:编辑部、广告部、发行部。

三、电子媒介的业务有,新闻节目、现场直播节目、录制节目、对

话节目。

四、大众传播媒介的共同点:都是人体的延伸,有广大的听众,有

开放性、负有重大的社会责任、有时效性、由机电设备复制讯息。

第二节新闻敏感与新闻业务

新闻价值是足以构成新闻的事实给人们带来分量及其对读者社会利害关系涉及的程度。新闻敏感是迅速判断,对隐性新闻事件的认识。

新闻敏感的培养:

1、思维方式从封闭到开放。

2、思维方式从单一型到多向型。

3、思维

方式从求同型到求异型。

新闻业务能力:

1、大环境在本单位的小投影。

2、对小投影的三分法。

3、抓住投影,走出投影。抓成就后面的苦衷、抓正常中的反常、抓过

程中的矛盾、抓主角中的配角、抓物变中的人变、抓墙外的花香与墙

内的花。

第三节创造与借助

利用大众传媒提高组织知名度:

一、发挥创造性⑴创造事件。⑵创造诱因

二、借助权威⑴借助社会权威。⑵借助新闻权威。⑶借助现场

权威。

产生逆反心理的传播因素:

1、捏造事实,无中生有。

2、抓住一点,过分渲染。

3、说金足赤,说人完人。

4、细节失实,画蛇添足。

第四节公共关系广告

公共关系广告的目的:

1、让更多公众了解本组织。

2、争取公众对本组织的信任。

3、消除公众的误解或成见。

4、赢得良好的社会环境。

5、建立与发展合作关系。

6、期望公众接受某种观点。

公共关系广告的特点:推销组织、内容是计划经营方向、目的建立信誉扩大影响,

提高知名度、广告选择性强、策划刊登周期长。

公共关系广告的一般指导思想:

1、明确对象。

2、内容形式吸引人。

3、确定传播区域。

4、寻找特色。

第五章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程序

第一节调查分析

公共关系的调查的内容:1、组织基本情况调查。2、公众意见的调查。3、社会环境的调查(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问题、其他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调查)

公共关系调查的方法:1、文献研究。2、民意测验。

第二节制定计划

一、确定公共关系目标的原则:

1、“有效形象”的原则。

2、目标一致性原则。

3、目标可行性原则。

4、目标具体性原则。

二、制定公共关系计划。包括项目、策略、时机。

第三节活动实施

包括:1、公共关系工具的选择。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

2、传播界的联络。发布新闻稿、召开记者会、邀请记者参观。

第四节评估结果

评估的态度有:赞同、反对、中间态度(敌意、偏见、冷漠、无知)

一个企业可以有三种形象:理想形象、自我形象、公众评价形象。

评估的方式有:个人观察反馈法、目标管理法、舆论调查法、内外部监察法。

第六章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及其培养

第一节对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1、性格特征。

2、知识结构。

3、风度仪表。

4、阅历。

5、智慧。

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图:

1、“蜘蛛网”结构。

2、“帷幕式”结构。

3、“飞机型”结构。

第二节对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技能要求

1、组织能力的要求。

2、社交的能力。

3、宣传推广能力的要求。

4、表

达能力的要求。5、应变能力的要求。6、调研能力的要求。

对公关人员组织能力的要求:1、好的思想政策水平。2、计划和决策能力。3、

和外部协作的能力。

第三节对公关人员的品德要求

对公关人员的职业道德:

1、以服务全社会和公众作为出发点。

2、诚实可信,实事求是。

3、讲究信用。

4、豁达大度、礼貌谦虚。

5、廉洁奉公,遵纪守法。

公共关系的基本宗旨:

1、遵守宪法规定的各项原则。

2、遵守地方法规。

3、促进物质和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

4、向社会传播公关要旨,即“真实、公开、民主”。

公关人员的个人品质:

1、廉洁公开,奉公守法。

2、首先为他人利益着想,乐于助人。

3、坚忍不拔,一丝不苟,负责到底。

公共关系工作原则:

1、为组织和公众传播真实信息,抵制不真实行为。

2、在不损公众利益和公德下,维护委托人利益。

3、处理公务时,不隐瞒自己真实看法,不为第三者私利服务。

4、收费公开明确,不得另获馈赠。

第四节公关人员的选拔、培训和考评

招聘的三个过程:1、征聘。2、测评。3、筛选。

演讲时应该注意事项:

开场白:提纲式、提问式、倒叙式、对比式。

结尾:名句式、幽默式、总结式。

组织能力的培养的基本方法:⑴会议的主持。⑵活动的筹备。⑶活动组织者注意

处理事务要坚定、谦和。

公关人员的考核评定:

按内容分:成绩和素质(学识、能力、职业道德)

公关考核方法还有:1、领导臆断法。2、分项决定法。3、配对比较法。4、工作

标准法。5、人尽其才检核法。

第七章企业管理公共关系

第一节企业管理与内部公共关系

早期的企业管理理论:古典学派,行为科学学派。

公共关系理论的新贡献:在于不仅注重内部公众之间的平等沟通,还扩展到企业

外部的理论。

企业内部公众:指在企业组织机构内部各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企业内部公关的必要性:

1、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2、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第二节职工沟通

职工沟通的目标:1、促进企业精神的形成,增强内聚力。2、创造最佳人事环境。

3、情感交流,融洽气氛。

4、动员人人参加企业的公共关

系工作。

职工沟通的方法:1、编制内部刊物和黑板报。2、赠职工手册。3、协商对话,

鼓励合理化建议。4、完善奖励制度,物质和精神的。

赫茨伯格提出双因素理论,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第二节股东沟通

股东关系的历史是随股份制的产生而出现的。是企业与投资者关系,又称“金融

公共关系”或“财务公共关系”。

股东沟通的工作内容:1、加强与股东的沟通,经常向股东通报企业情况。2、了解股东的要求,争取股东的合作。3、加强与重要的股东的联络。他们是“舆论领袖”影响其他的股东。

第八章市场营销公共关系

第一节市场营销与外部公关

市场营销的重要意义:它一方面帮助销售,同时指导决策。

第二节企业与消费者关系

消费者关系的重要性:它是由消费者在企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皇帝”的位置决定的。

消费者工作的基本方法:1、树立消费者至上意识,塑造为消费者服务的形象。2、产品是关系的物质基础,服务是关系的重要保证。3、开展企业与消费者的信息交流(口头、印刷品、视听手段)。

第三节企业与供销部门的关系

供销公关的重要性:节省推销费用。2、是企业了解顾客的窗口。3、减少企业的风险。

第四节企业与社区的关系

社区的关系:指企业与所在地的政府、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居民之间的睦邻关系。

社区与企业的关系:

1、从企业的投入看,企业为地方提供就业机会。

2、从市场营销角度看,社区公众是最稳定贴近的顾客。

3、企业不仅是法人,也是重要的“公民”。

社区化:是指企业通过接受、吸取社会文化,并以自己的行动反作用于社区的规范和准则,从而使自己逐渐为社区公众所承认和接纳,最后达到相互同化,融为一体。

第五节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

十三大重新明确政府对企业的职责是为企业服务并监督。

1、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关系。

2、政府主管部门的特点和职能:指导职能、管理职能、监督职能、协

调职能、服务职能、保卫职能。

3、正确处理与政府部门的关系:⑴统一性。遵守经济法规,接受指导

处理国家和企业关系。⑵灵活性。企业可主动向主管提供决策依据。

涉及政府公关的具体内容:

1、及时了解国家经济工作计划,收集各级文件,分析变动原因,调整经

营策略。

2、了解政府机构设置,工作范围,办事程序,经常联系促进办事效率。

3、主动向政府提供信息,通报生产情况。

4、遵纪守法,坚决制止有损企业形象事件。

5、公关人员要经常代表企业参加政府部门活动,听取意见。参加公益

活动,赢得信赖。

第九章危机处理

第一节危机应变

企业的危机: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段不稳定的时间和不稳定的状态,表现为突发事件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形象受损,甚至是企业的生存。

危机的征兆:1、遭遇的问题日益严重。2、受到新闻界和政府的监督。3、影响企业的正常营运。危害企业及主管的良好形象。5、最后影响到企业的生存。

危机的种类:1、灾变危机。自然和社会方面。2、商业信誉危机。3、经营决策危机。4、信贷危机。5、素质危机(竞争力差)。6、形象危机(内部丑闻)。

危机的四个阶段:1、潜伏期。2、爆发期。3、后遗症期。4、解决期。

危机预警的内容:1、应变的心理。要有思想准备。2、建立危机预警系统以及捕捉预兆。设立警报线。

危机应变计划:1、成立应变小组。2、拟订计划。3、举行危机模拟训练。美.菲克形象地把危机应变计划比喻为“手电筒”。

第二节危机处理

控制危机传播的方法:

1、向新闻界和公众开放信息传播的通道。

2、确立公司发言人。

3、建立一个新闻站。

4、控制新闻的走向。

5、注意一些特殊的发言。

危机处理的一般程序:

1、辨别危机。

2、控制危机。

3、危机调查。

4、处理危机。

第二节形象重建

重建企业形象的目标:

1、使家属得到最大的安慰和谅解。

2、使怀疑者重新成为忠诚的合作者。

3、使利益受损者重新获得信心。

4、吸引新的支持者。

重建企业形象的途径:

建立有效沟通:1、安排交流活动,形成企业与职工合作关系,强大凝聚力。

2、交流要制度化,以强调企业与职工相互依赖关系。

3、特别做好中层管理者的沟通工作。

4、企业和职工交流必须坦诚。

建立向公众传递信息的通道。

第十章政党公共关系

第一节政党公共关系的必要性

政党公共关系的特点;

1、是研究如何协调、沟通政党组织内部、与社会公众之间、党之间关

系的学问。

2、目的是提高党组织的信誉,使人产生依赖感。

3、在方式上一方面是靠大众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策、方针,另一方

面提高党员素质,发挥模范作用。

4、政党公共关系的主体是全体党员,所以是全员公关。

政党公关的必要性:

党内团结一致,是党的生命力量所在,协调党内人际关系促进党内团结。从党群关系看,是密切联系群众,才能使全国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

政党公关的作用:

1、团结党群关系,增进感情而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通过公关了解呼声,获得支持理解,便于政策的实施。

3、提高并维护威望,赢得支持。

第二节党内公关的内容:

1、发扬民主的原则。

2、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3、正确处理党内斗争和内部矛盾。

第三节党外公关的内容:

1、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沟通党群关系。

2、惩治腐败,端正党风,树立良好形象。

3、完善信访制度,重视人民来信,加强党群关系。

第十一章政府公共关系

第一节政府公关的发展

1907年,美乔治.克里尔成立公众咨询委员会,标志政府公关的开始。

政府公关的产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政府存在制约能力之后产生的。政府公关的特点:⑴目标的多维性。⑵公众的复杂性。⑶形象的长期性。⑷方法的全面性。

第二章政府公关的功能

1、维持政府与公众的双向沟通。

2、树立良好政府形象,促进国内政治和谐。

3、保证正确决策,推动政策实行。

4、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

5、协调对外关系,维护国家利益。

政府公关的主体分类:⑴政府总体,即每人都公关。⑵政府专门公关部门。⑶政府首脑。

根据政府公关的目的分类:⑴常规性公关。⑵针对性公关。⑶应急性公关。

第二节政府公关的方式

1、通过制度建设,疏通交流渠道。建立民主政治,利用多渠道,新闻发言人制

度,对话、

信访制度。

2、同公众直接接触。下基层了解实情,领导看望群众,参加群众集会

和座谈。

3、同公众的间接接触。制定政策,书信来往,热线电话。

4、利用新闻传播媒体。维持与新闻界关系。领导接受采访,利用媒体宣

传、介绍。

第三节政治家在公众中的形象塑造

政治家在公众中的形象塑造,最根本的基础是政绩与清廉

领导人的“公关”形象设计的注意点:

1、接近生活,亲切可信。

2、重视屏幕形象的塑造。

3、遇到困难,及时交底。

4、实事求是地传播政绩。

第十二章社团公共关系

第一节社团公关的必要性

1、组织自身性质的需要。

2、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

3、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

4、政治民主化的需要。

社团公共关系的特点:

1、群众性。

2、利益性(维护自身的利益)。

3、包容性(成员存在较大的差异)。

4、交叉性(各组织间成员相互交叉)。

社团公共关系的优势:

1、联系广泛。

2、信息畅通。

3、人才众多。

4、资源丰富。

5、宣传便利。

第二节社团公共关系的对象:

内容:

1、争取党和政府的支持。对外原则:对内原则:

2、协调内部公共关系。1、高尚目标原则。1、确定共同奋斗目标。

3、争取其他社会组织配合。2、良好榜样原则。2、尊重成员。

4、争取各界公众的支持和理解。3、有益原则。3、沟通感情。

社团公共关系外部途径:

1、畅通民主对话渠道。

2、运用新闻媒介传播组织形象。

3、开展公益、福利事业。

4、建立网状信息渠道。

5、争取社会赞助。

6、举办展览与陈列活动。

社团公共关系内部途径:

1、自控媒介。

2、会议。

3、面谈。

4、编写宣传材料。

5、举办各种活动。

工会公共关系:共青团公共关系职能:

1、协调与政党关系。 1、发挥团的突击作用。

2、沟通各种联系。2、传播形象,树立先进典型。

3、参与咨询决策。3、参与社会协商对话,建立上下沟通桥梁。

4、缓解社会矛盾。4、开展丰富活动,增强组织内部团结。

5、处理各种危机。5、搞好赞助活动,创造活动条件。

6、建设企业文化。

妇联公共关系职能:学术团体公共关系特点:

1、提高妇女形象。1、社会名流牵头

2、反映妇女呼声。2、专业人才集中

3、加强协作联系。3、信息广泛。

4、开展公益福利活动。4、开展活动灵活。

5、利用传播媒介。

学术团体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

1、争取有影响的人参加。

2、争取经费赞助。

3、争取各种活动条件。

4、争取共同举办活动。

第十三章学校公共关系

第一节学校公共关系的任务

1、调查研究,明确学校所处的形势和地位。

2、制定计划,决定学校发展的方向与步骤。

3、实施计划,保证学校良好的发展环境。

4、反馈评估,经常检阅公共关系的成果。

学校公共关系的工作目标:

1、建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

2、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和科研水平。

3、求得各方支持。

4、履行社会职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5、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一个和谐与安定的环境。

第二节学校公共关系的工作范围:

有学校内部与外部公共关系

学校内部公共关系的两项工作:

1、领导要经常向师生员工通报情况。

2、经常征求师生员工的办学意见。

学校外部公共关系:

1、政府关系。

2、新闻媒介关系。

3、社区关系。

4、生源关系。

5、用人单位关

系。6、校友关系。

学校推广公共关系主要存在的困难:

1、我国现有教育体制和结构限制。

2、我国的传统观念的某种抵制。

3、对公共关系的误解。

为进一步发展公共关系,学校的措施应该采取:

1、将公共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同内部机构改革结合起来。

2、主要负责人分管公共关系。

3、给予一定的人、财、物保证。

第十四章旅游服务公共关系

开展导游公共关系的重要意义:

1、开展导游公共关系,树立良好形象。

2、开展导游公关,促进经济发展。

3、开展导游公关,推动民间交往。

素质:

1、高尚的思想品德。

2、文明礼貌。

3、渊博的知识。

4、语言表达能力。

5、独立的工作能力。

导游的公共关系方法:

1、关心宾客,开展服务性公关。

2、广泛交往,进行交际性公关。

3、预防事故,搞好防御性。

第二节旅游饭店公共关系

公关部在饭店中的地位和作用:

1、代表饭店进行工作。一方面以主人参加活动,另外一方面代表饭店领导处理

内部关系。

2、它的工作渗透到饭店经营的全过程。它的负责人地位重要。

饭店公共关系部的组织结构类型:分大、中、小三种。

公关人员的内部分工:⑴对内关系。⑵对外关系。⑶专业技术。

饭店公共关系部的职能:

1、采集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2、传播沟通,提高信誉和知名度。

3、教育引导,使人人重视公共关系。

4、处理杂务,使领导能提高工作效率。

饭店公共关系的内容:

1、开幕仪式。

2、社交活动。

3、员工关系。

第十五章国际公共关系

第一节国际公共关系概述

国际公共关系是指本国的社会经济组织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和社会文化事务中所遵循的一般公共关系原则,针对一定范围内国际公众,通过国际间的信息沟通和传播,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

1947年美国、加拿大,1948年英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

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伦敦成立。

国际公共关系发展迅速的原因:

1、战后的政治稳定。

2、国际贸易的成倍增长。

3、消费水平的提高。

4、通信事业的发达。

我国大力发展国际公共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展国际公共关系有利于吸引外资,有利于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总之,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国际公共关系也有利于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的交流。

第二节国际公共关系活动

的要素可以分为:本国组织、国际组织、沟通和传播

国际公共关系的对象有:

1、国际金融及投资公众。

2、外商和本国产品的外国消费公众。

3、外国旅游公众。

国际公共关系的两项业务:

1、收集信息,促进本国组织推销商品和服务,开拓国外市场。信息有经济变量、

政治因素、社会文化环境。

2、提供信息,吸引外商投资,促进本国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推销。

国际公共关系活动的特点:

1、双向性。互利是保证公共关系顺利进行的原则之一。

2、针对性。语言、风俗、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差别,注意区别对待,灵活制

订不同策略。

国际公共关系通过下列渠道进行沟通和传播的:

1、国际大众传播媒介。

2、国际公共关系公司和国际经济组织。

3、本国驻外机构,大使馆和领事馆的商务处。

4、国内的外资伙伴。

5、本国在国外的杰出移民后裔或有影响力的侨民组织。

6、地方性的商品和服务宣传资料。

第三节成功的国际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法国白兰地打进美国市场,说明了在国际公共关系中收集信息,有针对性地制定公关方案的重要性。此案例分析:1、大量收集美国信息。2、方案新颖独到。3、酒和友谊联系,缩小心理差距。

“长城饭店”走向世界的经历表明,1、努力运用国际沟通和传播媒介来扩大宣传效果对旅游服务业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2、当然,公关人员必须牢记“最小费用,最大效果”的原则。

公共关系学-文档

公共关系学复习指导册 一、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门管理科学,主要通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协调关系、处理关系、塑造形象,在满足公众利益的基础上求得组织自身的发展。 公共关系观念: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既有易显的公共关系观念,也有尚未被人意识到的潜在观念,是 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边缘公众:边缘公众是指与组织虽有关系,但联系较少、影响较小的一类公众,其重要性最小。 知晓公众:知晓公众是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知晓公众不仅面临共同问题,而且本身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还未采取行动。 独立公众:独立公众有被称为中立公众或不确定公众,是指那些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朗或未表态的公众。 潜在公众:潜在公众是指已经同组织发生了某种直接关系,由此引起了某种问题,但他们尚未意识到这一问题存在的公众。 爱德华·伯尼斯:他是公共关系学的创始人,创作了第一部研究公共关系理论的专著《公共舆论之形成》。在这本书中,他对公共关系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之形成一整套理论.他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根本原则,主张一个企业或组织在做出决策之前,就应首先了解公众喜好什么,需要什么,在确定公众的价值取向以后,再有目的地从事宣传工作,以便迎合公众的需要。 全员公关:指社会组织中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公众关系活动,简称全员P.R,是意义在于增强组织全体员工的公关意识,上下齐心,合理搞好公共关系工作。 报刊宣传运动:19世纪30年代,近代公共关系萌芽出现的标志。当时,每个报刊宣传员在争取顾客的关注时,都是不择手段地制造神话,甚至不惜愚弄公众。他们只顾为企业赚钱,完全不顾公众的利益。 揭丑云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批具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利用新闻媒介对垄断资本家进行强烈的抨击的运动,又称“扒粪运动”或“清垃圾运动”。 同步心理: 产品形象信息:产品形象信息就是组织的产品或服务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以及公众对组织生产政策、行为的评价,具体内容包括产品的质量、价格、性能、包装、造型、售后服务等。组织形象:所谓组织形象,是指组织在公众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及公众对组织的评价. 公共关系功能:一、塑造形象;二、获得公众的信任。 公共关系部:公共关系部是贯彻组织公共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性机构。 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所谓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是指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人员的气质、性格、兴趣、风度、学识和技能方面的综合素质. 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公共关系人员的角色包括1专家型角色;2领导型角色;3技术型角色; 4、事务型角色。 公共关系公司:公共关系公司,又称公共关系顾问公司或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它是由各具专长的公共关系专家和公共关系技术人员组成,受具体企事业单位委托,为其开展公共关系工作提供设计方案、决策参考的社会服务机构。 观察法 :观察法是调查者进入调查现场,利用感官或借助科学工具,在调查对象中直接收集信息的方法. 社会性公共关系:社会性公共关系以各种社会性、赞助性、公益性的活动为主,组织通过对社会困难行业和弱势群体的实际支持,为自己的信誉进行投资。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什么是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运用科学的传播媒介和沟通手段,同公众建立起来的相互了解和支持的依存关系。要点: 1、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主导作用。 2、公众。客体,有组织公众、群体公众和个体公众。 3、传播媒介与沟通手段。 4、相互了解、信任和支持的依存关系。 具体的公共关系工作或公共关系实践活动叫公共关系实务。 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管理功能的科学。 公共关系的对象是公众,它的特点有: 1、分内、外部公众。 2、公众的形成是由组织的性质决定的。 3、公众有轻重主次之分,分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 4、除了显公众外,还存在潜公众,会出现新公众。 5、数量上和成员上都是变动的。 公共关系的职能有: 1、传播组织形象。 2、协调组织环境。 3、参与组织决策。 4、加强组织团结。 5、 增进组织效益。 第二节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 现代公共关系起源于美国。它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1、商品经济发展是经济基础。生产结构变动引起社会关系复杂化,社 会化生产需要协调各方面关系。商品交换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社会公众力量是社会基础。卖方转变为买方,企业需要争取公众的 支持,工人运动显示大众的强大力量,经济危机从反面证明了企业与 公共关系的重要性。 3、传播业为公共关系奠定科学基础。传播为它的发展提供科学手段, 先进的传播使舆论更有力量,传播媒介确立了公共关系的地位。 4、现代管理理论为公共关系成熟奠定了理论基础。现代管理思想从“重 物”到“重人”的转变,社会学、行为学为公共关系理论体系提供了 理论基础。 现代公共关系学的发展状况 1903年美艾维.李在纽约创立“宣传顾问事务所”是现代公共关系诞生的标志,它的核心是“说真话”。《原则真言》他的贡献是使公共关系正式成为一门职业。 爱德华.伯纳斯1923年第一部《舆论之凝结》,1952年的《公共关系学》为完整的科学体系,“投公众所好”是它的重要思想。 当代西方公共关系发展的特点: 1、在各国广泛流行。 2、公共关系的职能不断扩大。

公共关系学重点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其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有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策略和管理职能。 2、公共关系状态:是指一个组织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的状态,即这个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现实形象。 3、公共关系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争取公众舆论支持而采取的政策、行动和活动,主要使用协调、传播、沟通等手段,即以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为目的的一种信息沟通活动。 4、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5、社会组织:是指由一定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团体。 6、公众: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统称为公众,公众必须是对某一组织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并且对组织的目标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 7、非公众:是公共关系学中的特殊概念,指的是在组织的影响范围中,但不受组织各项方针政策和行为左右的个人和团体;同时,他们的行为和要求也不影响组织的方针、政策和行为。 8、公关功能:指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完成了公共关系的角色使命以后,应当产生的管理效益。 9、产品形象信息:就是组织的产品或服务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以及公众对组织生产政策、行为的评价,具体内容包括产品的质量、价格、性能、包装、造型、售后服务等。

10.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调查是指社会组织通过运用科学方法,搜集公众对组织主体的评价资料,进而对主体公共关系状态进行客观分析的一种公共关系实务活动。 11、同步心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攀比心理,相同的社会阶层,在消费行为上有相互学习的倾向。 12、公共关系部:是贯彻组织公共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性机构。 13、公共关系公司:又称公关三顾问公司或公共关系咨询公司。由各具专长的公共关系专家和公关人员组成,专门从事公关方面的有关咨询和公共关系活动,或受具体企事业单位委托,为其开展公共关系工作,提供设计方案、决策参考的社会服务机构。 14、公共关系的四步工作法:将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概括成四个基本步骤: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策划;公共关系实施;公共关系评估。 15、组织形象:就是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留下的形象。换言之,也就是公众对组织的看法和评价。 16、知名度:是公众对组织知晓和了解的程度,是反映组织社会名气大小的客观指标。 17、美誉度:是公众对组织的信任和赞许程度,是组织社会名誉好坏的客观指标。 18、观察法:是调查员进入调查现场,利用感官或借助科学工具,在调查对象中直接收集信息的方法。 19、访问法:访问法是公关人员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题目,有目的、有计划地与被调查对象进行访谈,直接收集信息的方法。 20、抽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是按一定的方式,从调查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进行调查,用样本的结论来说明总体情况的一种调查方法。 21、问卷调查法:是调查员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利用书面方式回答问题,向被调查者收集信息的方法。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整理

名词解释重点题 1、公共关系状态: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P10) 2、公共关系活动(实务):即运用传播沟通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P11) 3、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P12) 4、舆论:是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P17) 5、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6、交际: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往,借助于个人媒介志进行的相互沟通,也即“人际沟通”,它是公共关系的传播方式之一。 7、营销推广:是在以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市场推销和交易活动中,工商业组织以各种手段向顾客宣传产品,以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行为,扩大产品销售量的一种经营活动。(P54) 8、公共事务:主要指一个组织与政府部门、公共政策、公众利益、社区事务相关的活动。(P54) 9、游说:是个人或组织有目的地利用语言、文字或其他传播媒介对特定信息进行讲解、说明,以鼓动受众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的一种劝服性传播。(P54) 10、论题处理:又称“问题管理”,主要指公关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以及这种问题对组织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并施加影响,以帮助组织制定应变的对策和措施。(P55) 11、危机处理:一是处理“公共关系危机”,二是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法来处理危机。(P55) 12、全员PR管理:即通过全员的公关教育与培训,增强全员的公关意识,提高全员公关行为的自觉性,加强整体的公关配合与协调,发动全员的公关努力,形成浓厚的组织公关氛围与公关文化。(P98) 13、首要公众:即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决定组织成败的那部分公众对象。(P112) 14、临时公众:是因为某一临时的因素、偶发事件或特别活动而形成的公众对象。

公共关系学重点及名词解释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一)、掌握公关七种的不同学说,及各自的侧重点。 答:1、管理说:美国著名公关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研究分析了472个不同的公共关系定义后提出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美国学者卡特利普和森特认为:“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功能:它确定、建立和维持一个组织与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益关系。” 2、传播说:英国著名公关学者弗兰克。杰夫金斯; 3、传播管理说:这类定议将管理说和传播说结合起来,詹姆斯。格鲁尼教授认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4、咨询说:1978年8月发表的《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5、关系说:蔡尔兹; 6、协调说; 7、形象说。 (二)、为什么说组织、公众、传播沟通是构成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答:因为:1、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2、公众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 3、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三)、如何理解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答:“传播沟通”是贯串整个公共关系的一条基线,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可以进一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加以说明: 1、公共关系的“关系”性质; 2、公共关系的“职能”性质; 3、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四)、如何理解公关活动、公关观念? 答:公共关系活动(实务)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关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五)、如何理解公共关系“形象”的概念? 答:“形象”一讯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1、首先,公共关系所说的“形象”其本质是信誉,重视组织形象实质上重视组织信誉; 2、其次,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考虑建构组织形象的外观; 3、再次,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而不仅仅限定在个别的、具体的产品形象或人员形象要素上; 4、最后,公关形象是通过组织的传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和态度而形成的。 (六)、什么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与公共关系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沟通的技巧,即面对面的情感交流矣说服技巧。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 1、首先,从主体上看,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仅是个人; 2、其次,从对象上看,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所有公众及其舆论,而人际关系则包含许多与组织无关的私人关系对象; 3、再次,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能,处理的是组织事务和公众事务,人际关系处理的许多私人事务与公众没有关系;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1]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2、关系:“关系”一词在公共关系学中主要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处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简单说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性质和程度,是衡量公共关系状态的客观标志。 3、舆论:“舆论”一词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这种公众意见的性质和程度是衡量公共关系状态的客观标志,是组织公众环境状态中无形的方面。舆论标志着大多数社会公众对组织的基本态度和行为。 4、形象:“形象”一词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一个组织的社会形象体现了它的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状态的总和,良好的公关形象意味着良好的公众关系和社会舆论。追求良好的组织形象是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目标。 5、“报刊宣传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 6、“便士报”运动:19世纪30年代,美国报界掀起了一场“便士报”运动,即报纸以低廉的价格和通俗的内容去争取大量的读者,使报纸完成了大众化、通俗化的飞跃。从此,价格低廉、以大众为读者对象的报刊大量出版印行。 7、“清垃圾运动”:19世纪30年代,美国实业界为了使自己和公司扬名,置公众利益于不顾,任意编造谎言和神话,利用新闻媒介“愚弄公众”。由此引起了新闻媒介的不满,报纸杂志率先刊载揭露实业界那些“强盗大王”的恶劣丑闻,发表了两万多篇揭丑文章,同时还有社论和漫画,这就是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清垃圾运动” 8、“门户开放原则”:1906年,艾维。李向新闻界发表了著名的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原则宣言》,全面阐明了他的事务所的宗旨是代表企业单位及公众组织,对与公众有影响且为公众乐闻的课题,向报界和公众提供迅速而准确的消息。这就是企业管理的“门户开放原则”。 9、“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是卡特利普和森特两人论述的,就是在公关的目标上将组织和公众的利益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方法上坚持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 10、交际: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往,借助于个人媒介所进行的相互沟通,也称“人际沟通”,是公共关系的传播方式之一。 11、营销推广:指在以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市场推销的交易活动中,工商业组织以各种手段向顾客宣传产品,以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行为,扩大产品销售量的一种经营活动。 12、游说:指个人或组织有目的地利用语言、文字或其他传播媒介对特定信息进行讲解、说明,以鼓动受众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的一种劝服性传播。 13、论题处理:又称作“问题管理”或“议题处理”,主要指公关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以及这种问题对组织的潜在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并施加影响,以帮助组织制定应变的对策和措施。 14、社会互动:指社会的横向关系,是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和相互作用。公共关系对社会互动环境的优化通过沟通社会信息、协调社会行为、净化社会风气来实现。 15、公关开发活动:指文化、教育、艺术、福利、慈善、宗教和社会等组织,运用传播的力量去发展会员、筹措经费和争取资源等活动。 16、广告:是一种“付费传播”,即广告主付费购买传播媒介的使用权来推销其产品、服务或观念。它必须明示广告主体,是一种自我宣传方式,主观性比较强。 17、公共事务:主要指一个组织与政府部门、公共政策、公众利益和社区事务相关的活动。 18、公共关系领导人员:公共关系部门的经理、主任,即负责人,是公共关系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他们要负责统筹策划公共关系活动的全部环节,是组织工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19、公共关系一般人员:指组织内部公共关系机构中工作的各类人员,主要包括调查分析人员、计划人员、传播人员、文秘人员和专门技术员等。 20、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素质,首先是一种现代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其次,结合公共关系职业的特性,它专指以公共关系意识为核心,以自信、热情、开放职业心理为基础,配之以公共关系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一种整体职业素质。 21、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是专门执行公关任务、实现公关功能和行为主体,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职能机构。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包括组织内设的公关职能部门、专业的公关公司和独立的公关社团组织。22、公共关系主体:广义的公共关系主体指的是任何有目的、有系统地组织起来,具有特定功能和任务,具有社会行为能力的社会组织。狭义的公共关系主体主要指专门执行公共关系职能的公共关系机构及人员。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 集锦

2.舆论:在公共关系学中主要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片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性质和程度,是衡量公共关系状态的客观标志. 3.形象:在公共关系学中把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认知和评价,一个组织的社会形象体现了它的 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的总和,追求良好的的组织形象是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目标. 4.报刊宣传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 7.“清垃圾运动”:10世纪30年代,美国实业界为了使自己和公司扬名,置公众利益于不顾,任意编造 谎言和神话,利用新闻媒介“愚弄公众”。由此引起媒介不满,报纸杂志率先揭露实业 界的恶劣丑闻,发表了多篇揭丑文章。 11、营销推广:指在以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市场推销的交易活动中,工商业组织以各种手段向顾客宣传产品, 以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行为,扩大产品销售量的一种经营活动。 12、游说:指个人或组织有目的地利用语言、文字或其他传播媒介对特定信息进行讲解、说明,以鼓动 受众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的一种劝服性传播。 13、论题处理:又称“问题管理”或“议题处理”,主要指公关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以及这种问题对组织的潜 在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并施加影响,以帮助组织制定应变的对策和措施。 14、社会互动:指社会的横向关系,是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和相互作用。公共关系对 社会互动环境的优化通过沟通社会信息、协调社会行为、净化社会风气来实现。 15、公关开发活动:指文化、教育、艺术、福利、慈善、宗教和社会等组织,运用传播的力量去发展会员、 筹措经费和争取资源等活动。 16、广告:是一种“付费传播”,即广告主付费购买传播媒介的使用权来推销其产品、服务或观念。它必须明 示广告主体,是一种自我宣传方式,主观性比较强。 17、公共事务:主要指一个组织与政府部门、公共政策、公众利益和社区事务相关的活动。 18、公共关系领导人员:公共关系部门的经理、主任,即负责人,是公共关系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他们要负责统筹策划公共关系活动的全部环节,是组织工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19、公共关系一般人员:指组织内部公共关系机构中工作的各类人员,主要包括调查分析人员、计划人员、 传播人员、文秘人员和专门技术员等。 21、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是专门执行公关任务、实现公关功能和行为主体,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职能机构。公共关系 的组织机构包括组织内设的公关职能部门、专业的公关公司和独立的公关社团组织。 22、公共关系主体:广义的公共关系主体指的是任何有目的、有系统地组织起来,具有特定功能和任务,具有社会行为能 力的社会组织。狭主的公共关系主体主要指专门执行公共关系职能的公共关系机构及人员。 23、公共关系公司:是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公共关系顾问公司、公共关系事务所和公共关系服务公司等 独立的公共关系服务机构的统称。公共关系公司由职业公共关系专家和各类公关 专业人员组成部分,是专门为社会组织提供公共关系咨询,或受理委托为客户开展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

公共关系学 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实现良好合作与和谐发展,通过关系协调、沟通管理、形象塑造等方式,同利益相关的公众结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它包括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系、企业与消费者及有关客户的关系、领导与员工的关系等。 (2)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社会组织与其利益相关公众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彼此合作的规律及工作方法的一门科学。 (3)公共关系社团:是指社会上从事公共关系工作和热爱公共关系事业的团体与个人,自发联合起来组建的非营利性松散的社会群众团体,主要包括:公共关系协会、学会、研究会、专业委员会、俱乐部、联谊会等公共关系机构。 (4)政府关系对象:政府关系指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关系,其对象包括政府的各级官员、行政助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政府关系对象是任何组织的公共关系对象中最具社会权威性的对象。 (5)名流关系对象:指那些对于公众舆论和社会生活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社会名人,如政界、工商界的首脑人物,科学、教育、学术界的权威人士,文化、艺术、影视、歌坛和体育方面的明星,新闻出版界的舆论领袖等。 (6)认知度的内涵:由认知转换过来而为公共关系目标之一的认知度,表述的是一个社会组织被社会公众所认识、知晓的程度,其包含被认识的深度、被知晓的广度两个方面。 (7)和谐度的内涵:即一个社会组织在发展运行过程中,获得目标公众态度认可、情感亲和、言语宣传、行为合作的程度;是组织从目标公众出发、开展公共关系工作获得回报的指标。 (8)公共关系协调:一是指社会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关系处于协调的状态,如内部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外部享有盛誉,融洽合作等,在这个含义中,协调是形容词,是结果式的静态规范;二是指社会组织为争取公众的支持与合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努力和开展的各种协调公共关系的工作,如在内部为员工办实事,广泛听取员工的意见,在这个含义中,协调作动词,是过程式的动态范畴。 (9)公共关系调查:指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部门和公共关系人员运用科学的调查手段,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地考察、了解、分析、研究社会组织客观存在的公共关系现象,以把握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际状况的一种科学认识活动。 (10)公共关系策划:指公共关系策划者,为实现组织的公共关系目标,对公共关系活动的性质、内容、形式和行动方案进行谋划与设计的思维过程。 (11)公共关系评估:指有关专家或机构依据某种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公共关系的整体策划、准备过程、实施过程以及实施效果进行测量、检查、评估,以判断其优劣的过程。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汇总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汇总 一、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活动(实务) 是社会组织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而从事的各种活动,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2.从众心理 公众受个人的影响,而在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3.公关策划 公关策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对即将开展的活动,依据目的、对象、特点设计活动的方法、手段、谋略等。广义的指,在狭义的基础上向两头延伸,向上包括公关活动目的、目标的制定、公众的选择、研究等,向下包括制定出一个周密的、操作性强的工作计划。 4.整合营销传播 整体营销传播的核心思想是将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有关的一切传播活动一元化。一方面,把广告、公共关系等一切传播活动都涵盖到广告活动范围之内;另一方面,使企业能够将统一的传播资讯传达给消费者。 5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是指一个社会组织通过传播、沟通等手段与其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相互适应和共同发展的管理活动。 6社会组织 是人们有计划、有组织地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机构。具体来说,就是指人们基于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利益要求,为实现一定目标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并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社会共同体。 7公众 公共关系的公众一般是指公共关系对象的总和,即与公共关系主体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 8 市场

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实际和潜在的购买者的集合。 9政府 政府是国家各种权力机关的总称,它包括从中央到地方行使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权力的所有机关。从狭义上说,政府通常所指的国家行政权力机关。 10知名度 所谓知名度是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这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11.美誉度 美誉度是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赞许的程度,它是表明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和信誉情况,是评价组织社会影响好坏程度的指标。 12组织形象 组织形象信息是指与组织的公众形象有关的信息,它包括产品和服务形象的信息和组织整体形象信息; 13 CIS 战略 企业识别系统是指一个企业(社会组织)为了塑造自身的形象,透过统一的视觉设计,运用整体传达沟通系统,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经营活动传递出去,以凸显企业的个性和精神,与社会公众建立双向沟通的关系,从而使得社会公众产生认同感和共同价值观的一种战略性活动和职能。 14 言语传播 在公共关系传播中,运用有声语言媒介,即自然语言,是发出声音的口头语言这种媒介形式进行传播就称作言语传播。 15 危机公关 当组织与环境、公众严重失调,形象严重受损时,开展的修补形象、挽回声誉的公关活动。 16 MIS 企业的理念识别系统: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经营理念、经营信条、企业使命、企业目标、企业哲学、企业文化、企业性格、企业座右铭、企业精神和企业战略等的统一化。 17 BIS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3.揭丑运动: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了垄断。百来个经济巨头控制了美国的经济命脉,他们为了巩固这种垄断地位,对内根本无视员工的利益,对外以损害公众利益作为赚钱的重要手段,奉行所谓“只有我能发财,让公众利益见鬼去吧”的经营哲学,引起了社会公众舆论的强烈不满和抨击,出现了2000多篇揭露实业界、传播界丑闻的文章,形成了近代美国史—上著名的“揭丑运动".(又称“扒粪运动")4.爱德华·伯尼斯:使公共关系由一种活动、一种社会现象变为一门科学的杰出人物是爱德华·伯奈斯。他从1923年出版第一部公共关系著作《公众舆论之凝结》,到1952年完成教科书《公共关系学》,使公共关系的原理和方法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他强调组织应该在确切了解自己的公众的基础上来进行组织的传播工作;通过“投公众所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由于伯奈斯将公共关系引上了科学的轨道,被世人誉为“公共关系泰斗”。5.全员公关:全员公关指社会组织中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公共关系活动,简称全员PR。其意义在于增强组织全体员工的公关意识,上下齐心,合理搞好公关工作. 6.交际型公关:交际型公关,以人际交往为主,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具体内容包括:各种招待会、座谈会、宴会、茶会、慰问、专访、接待、个人信函、电话等等。 7.进攻型公关:进攻型公关是指社会组织与环境发生某种冲突、磨擦的时候,为了摆脱被动局面,开创新的局面,采取的出奇制胜、以攻为守的策略。 8.媒介关系:叫做新闻界关系,是指组织与新闻传播机构(包括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各种网站)以及新闻界人士(包括记者、编辑)等等的关系.这种关系含有双重人格关系:其一,大众传播是社会组织与其他公众信息沟通的“中介"环节;其二,大众传播本身也是社会组织的目标公众。保持与媒体的良好关系为公共关系的重要内容。 9.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又称记者招待会,是一个组织集中发布新闻、扩大社会影响、搞好媒介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从传播方式的角度看,记者招待会介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之间,属于一种“两极传播方式”。其直接形式是会议,属于人际传播,但参加会议的记者又都是代表某个新闻机构,他们可以把在记者招待会上获得的信息拿到自己的媒介上去发表,使组织的信息转变成了大众传播. 10.劝说:劝说指公共关系人员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努力地影响公众接受组织的观点,或促使公众主动地采取某种行动. 公关危机:是指由于组织内部或外部的种种因素,严重损害了组织的声誉和形象,使组织陷入了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之下,并处于发展危机之下的一种公共关系状态.这种状态如果不迅速改变,就会影响到组织的生存,所以称之为公关危机. 11.危机公关:是指组织危机的公共关系处理.具体讲,就是任何社会组织,为了解决给公众带来损失、给企业形象造成危害的危机事件,以及预防、扭转或改变组织发展的不良状态所采取的公关策略与措施。 12.企业使命:所谓企业使命就是企业根据社会的分工和自身的条件,准备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角色。企业使命回答了企业“干什么”的问题,是构成企业理念识别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企业使命也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只有树立了崇高使命感的企业,才能不断创造新成就,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 13.公关礼仪:公关礼仪是礼仪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社会组织极其成员在与公众交往的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礼节、礼貌、仪式等的总称。 14.4C’S理论:4C’S理论它主张研究消费者欲望与需求;研究消费者为此而付出的成本;考虑给予消费者方便;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交流. 公共关系: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15.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调查是指社会组织通过运用科学方法,搜集公众对组织主体的评价资料,进而对主体公共关系状态进行客观分析的一种公共关系实务活动。

公共关系学复习提纲

公共关系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协调组织和公众之间的关系从而增进整体效益的一种经营管理活动或职能。 2社会组织:是指具有特定社会目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按一定形式构成的独立单位并具有法人地位的社会机构。3公共关系部:指附设在组织内部,专门负责该组织公共关系事务的职能部门。 4公众:指与特定的社会组织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或利害关系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称。 公众即可是个人也可是群体;公众是相对于一定的社会组织而言的;公众与社会组织之间存在着某种利害关系。 5传播:指社会组织利用各种媒介,有计划的与公众进行双向交流与沟通的过程。 传播是一种信息的交流活动;传播是一个有计划的完整的行为过程;传播的基本环节是表达和理解。 6公共关系调查(调研):是指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部门和公共关系人员运用科学的调查手段,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的考察了解分析研究社会组织客观存在的公共关系现状,以把握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际状况的科学认识活动。 7公共关系策划:就是社会组织根据组织的现状和目标要

求,根据科学的策划构思和巧妙的策划艺术分析现有条件,从而谋划、设计组织公共关系战略、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和社会组织具体公共关系活动最佳行动方案的过程。 8公共关系评估:指有关专家或机构根据某种科学的标准或方法,对公共关系的整体策划、准备进程、实施过程以及实施效果进行检测、评估和判断的一种活动。 二、填空: 1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社会组织、公众、传播 2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客观性、公开性、艺术性、情感性、战略性3西方公共关系的萌芽: 开始于希腊 23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指出“修辞是争取和影响听众思想和行为的艺术”,这是一本古代经典的公共关系著作。 《高卢战记》凯撒是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 维吉尔的田园诗 4中国古代的公共关系萌芽 墨子兼爱非攻--与人为善;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际关系原则,人无信不立--诚信;孟子―舆论传播的重要性5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 巴纳姆时期:报刊宣传代理活动;艾维李时期:公共关系之 父说真话讲实情;爱德华伯纳斯时期:投公众所好公共关系理论的奠基者公共关系先驱者;卡特利普和森特时期:《有效公共关系》双向对称

公共关系学名词解释

1. 《有效的公共关系》 2.公关广告 3.消费者公众 4.企业使命 5.交际型公共关系 6.顺意公众 7.非公众 8.伯尼斯 9.导语10.公益广告11.企业视觉别系统12.公共关系13.公共关系活动14.公共关系观念15.社会组织16.报刊宣传运动17.揭丑运动18.爱德华•伯尼斯19.全员公关20.同步心理21.产品形象 22. 组织形象23.公关功能24.公共关系部25.公共关系公司26.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27.文献调查法28.观察法29.访问法30.抽样调查法31.配额抽样法32.问卷调查法33.交际型公关34.进攻型公关35.心理定势36.员工关系 37. 消费者关系38.社区关系39.政府关系40.媒介关系41.公众心理 42.公众群体心理43.首因效应公益广告44.晕轮效应45. 刻板效应46. 态度47.社会流行48.大众传播49. 导语50.组织广告51.新闻发布会52.策划媒介事件53.链式网络54.谈判价值协议区55.概说阶段 56. 劝说57.开放区58.赞助活动59.庆典活动60.展览会61.公关危机 62.危机公关63. MI64. BI 65. VI 66. 企业使命67.礼觉符码68.礼仪69. 公关礼仪70.服饰礼仪71.交往礼仪72.公关工作礼仪73.4C S理论 74. 名人战略75. CS战略76.政府公共关系77.公共关系调查78.防御型公关79.理念识别系统80.危机公关81 “CS活动82.记者招待会83.四步工作法 84.首要公众85.直接调查法86.艾维•李87.公共关系礼仪88公共关系状态 89公共关系专题活动90、伯奈斯91、报刊宣传活动92知名度93.全员公关 94. 间接调查法95.征询型公共关系96.服务型公共关系97.大众传播98.新闻发布会99.谈判价值协议区100.赞助活动101 “CS活动102. MI103企业使命104名人战略105公共关系106员工关系107潜在公众108征询型公关 109社会组织110全员公关111公共关系观念112主题线工作法113公共关系状态114公共关系职业115概说阶段116导入阶段117公关广告118组织广告 119首因效应120刻板效应121晕轮效应122企业使命123交际型公共关系 124消费者公众125庆典活动126展览会127顺意公众128公众129非公众 130访问法131组织形象132伯尼斯133导语134公益广告135企业视觉识别系统136揭丑运动137媒介关系138政府关系139进攻型公关140网络公关 141新闻发布会142劝说143公关危机144危机公关145公关礼仪146 4C理论 147公共关系公司148政府公共关系149名品战略150 CIS战略151公共关系广告152新闻价值153新闻制造154谈判价值区域155美誉度 1、〈〈有效的公共关系》:1952年,美国著名学者卡特里普和森特,合作出版了一本公共关系学方面的权威著作,即〈〈有效的公共关系》。 2、公关广告:公关广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广告,它不是直接宣传企业生产的某 种商品,而是在推销组织的形象。它与商品广告的区别是:两者的直接目的不同;两者的内容不同;新闻界的报道方式不完全相同;两者的应用范围不同。 3、消费者公众:也称服务对象公众,是指社会组织的具体服务对象,如商店中的顾客、宾馆中的住客、酒店中的就餐者及火车、轮车、飞机上的乘客等。 4、企业使命:就是企业根据社会分工和自身的条件,准备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 和承担的角色。企业使命回答了企业“干什么”的问题,是企业理念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5、交际型公共关系:是以无媒介人际交往为主,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具体内容包括:各种招待会、座谈会、宴会、茶会、慰问、专访、接待、个人信函、电话等等。 6、顺意公众:又称为支持公众,是指对组织持赞赏、支持合作和信任态度的公众。他们是推动组织发展变化的基本公众和主要力量。 9、导语:是指新闻公报开头的一个小的段落,包含着新闻稿的主要信息,是新闻稿的灵魂和精华所在。 10、公益广告:是指组织以自身的名义发布广告,在社会上率先发起某种活动,或提但是某种有进步意义的新思想。 11、企业视觉识别系统:是指企业的全部可见事物所传递的视觉信息的一体化,是CI中项目最多、层面最广、效果最直接的传递信息的形式。 12、公共关系: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13、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活动(工作或实务)是指一个组织为创造良好的 社会环境,争取公众舆论支持而采取的政策、行动和活动,主要使用协调、传播、沟通等手段,即民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为目的的一种信息沟通活动。14、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15、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简称组织,是指由一定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团体。它是一个与“个体“相区别的概念,是人们有意识地为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依照一定的结构形式而组成的机整体。 16、报刊宣传运动:报刊宣传运动是指当时有些报纸为了迎合下层民众的阅读心理,也乐意刊登这类新闻,两相配合,所以才出现了所谓的“报刊宣传运动”。 18、爱德华•伯尼斯:奥地利籍美国人公共关系学的创始人,他的妻子也是一位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他们共同在公共关系的实践和理论两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和艾维•李相比,他更注重理论的研究,1923年他出版了第一部研究公 共关系理论的专著〈〈公众舆论之形成》,被视为公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根本原则。1923年,伯尼斯率先在纽约大学开设公共 关系课程,开公关教育之先河。19、全员公关:全员公关指社会组织中所有工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作人员都参与公共关系活动,简称全员PR其意义在于增强组织全体员工的公 关意识,上下齐心,合理搞好公关工作。 20、同步心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攀比心理,相的社会阶层,在消费行为上有 相互学习的倾向。 21、产品形象:产品形象由产品的质量、价格、性能、造型、包装、售后服务 等一系列内容共同构成,是整个组织形象的基础,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将极大地破坏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 22、组织形象:所谓组织形象,是指组织在公众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及其对组织 的评价。 23、公关功能:公共关系的功能,是指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完成了公共关系 的角色使命以后,应当产生的管理效益。 24、公共关系部:公共关系部是贯彻组织公共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 专业性机构。 25、公共关系公司:公共关系公司,又称公共关系顾问公司或公共关系咨询公 司。它是由各具专长的公共关系专定和公共关系人员组成,专门从事公共关系方 面的有关咨询和公共关系活动,或受具体企事业单位委托,为其开展公共关系工作,提供设计方案、决策参考的社会服务机构。 26、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所谓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是指从事公共关系工作 的职业人员的气质、性格、兴趣、风度、学识和技能方面的综合品质。 27、文献调查法:文献调查法是在第一手资料难以得到或不够用时,通过组织 内部或外部的文献资料分析所要调查问题的方法。 28、观察法:观察法是调查人员进入调查现场,利用感官或借助科学工具,在 调查对象中直接收集信息的方法。 29、访问法:访问法就是公关人员按照预先设计好的题目,有目的、有计划地 与被调查对象进行访谈,直接收集信息的方法。 30、抽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是按照一定的方式,从调查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 进行调查,用样本的结论来说明总体情况的一种调查方法。 31、配额抽样法:配额抽样法是一种不完全随机抽样法。它的具体方法是:在 确定了调查对象的牲后,根据基础材料,按公众总体中具有规定牲的人口比例,确定样本中各种特征的人数,再把这些人数分配给调查员,请他们按照规定特征选择调查对象。 3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调查员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利用书面方式回 答问题,向被调查者收集信息的方法。33、交际型公关:交际型公关,以人际 交往为主,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其具体内容包括:各种招待会、座谈会、宴会、茶会、慰问、专访、接待、个人信函、电话等等。 34、进攻型公关:进攻型公关是指社会组织与环境发生某种冲突、磨擦的时 候,为了摆脱被动局面,开创新的局面,采取的出奇制胜、以攻为守的策略。 35、心理定势:心理定势是指,公众受过去经验的影响,在生理和心理需要和 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实事行为目标的心理准备状态。 36、员工关系:员工关系是指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人事关系,其具体 对象包括全体职员、工人、管理干部。 37、消费者关系:消费者公众也称服务对象公众,是指社会组织的具体服务对 象,如商场中的顾客、宾馆中的住客、酒店中的就餐者及火车、轮船、飞机上的乘客等,他们是各类组织主体服务对象的总和。 38、社区关系:社区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组织的“区域关系”、“地方关系”、 “邻里关系”。它是指与某个社会组织主体地域上互邻、利益上相关的一种公众 关系。 39、政府关系:政府关系是指社会组织与政府及各职能机构、政府官员和工作 人员之间的关系,即组织与政府沟通的具体对象。 40、媒介关系:叫做新闻界关系,是指组织与新闻传播机构(包括报社、杂志 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各种网站)以及新闻界人士(包括记者、编辑)等等的关系。这种关系含有双重人格关系:其一,大众传播是社会组织与其他公众信息沟通的“中介”环节;其二,大众传播本身也是社会组织的目标公众。保持与媒 体的良好关系为公共关系的重要内容。 41、公众心理:公众心理,是指在公共关系情境中公众受组织行为的影响和大 众影响方式的作用所形成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变化规律。 42、公众群体心理:公众群体心理是指,公众处在某一实际的社会群体中而在 夕卜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经常的和稳定的心理特点。 43、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即在人的心理中,第一印象具有先入为主的作用,而 且这种作用具有持续影响人的认识活动的效应。 公益广告:是指组织以自身的名义发布广告,在社会上率先发起某种活动,或提倡某种有进步意义的新思想。44、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公众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以偏概全”,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心理现象,这是一种心理定势。 45、刻板效应: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事物对象的固定印 象,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46、态度:态度是人们对任何给定的客观对象所固定有的一种心理倾向。 47、社会流行:|社会流行既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行为活动。社会流行作 为一种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社会上许多人都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 使这 种生活方式在较短的时期内到处可见,从而导致了人们彼此之间发生连锁性的感染,即所谓的“一窝蜂”现象。 48、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职业传播者通过某种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向为数众多 的不确定的人群传递信息的活动。 49、导语:导语是指新闻公报开头的一个小的段落,它包含着新闻稿的主要信 息,是新闻稿的灵魂和精华所大。 50、组织广告:组织广告是以正面宣传组织自身的各种情况为主。|51、新 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又称记者招待会,是一个组织集中发布新闻、扩大社会影响、搞好媒介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从传播方式的角度看,记者招待会介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之间,属于一种“两极传播方式”。其直接形式是会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