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物外貌描写十种技巧

人物外貌描写十种技巧

人物外貌描写十种技巧

(一)工笔细描法

所谓工笔细描,就是讲究文笔工整,注重人物细部的详细刻画和细致描写,是国画方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巧妙借用,也是人们在刻画人物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工笔细描的显著特点,是讲究人物微观的具体展示。

工笔细描法的具体实施,往往从人物的整体面貌上用墨,既写面部,又及全身,给人以整体的印象。这种描写,多用于比较陌生的人物和主要人物,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了解并熟悉所写的人物,才能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就采用了这种工笔细描的方法,请看其中一段文字: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段文字,对中年闰土的肖像描写,就是工笔细描。它既写了闰土的整体“身材”,又写了五官细部,而又以后者为主,从脸色,到脸皱,从眼睛,到眼睛周围;既写了上端头部“破毡帽”,又写了中端身部“极薄的棉衣”;既写了手里的物件,又写了两手着实“像是松树皮了”;既写了静态,整体形象犹如一个“木偶人”,又写了动态,“浑身瑟索着”,而又以静态为主;既有现实闰土的精雕细刻,又有他过去外貌的顺带点墨,而又以前者为主,这样,我们看到的中年闰土,就是一个有头脸,有衣装,有细部,有全部的完整形象。

工笔细描法是外貌描写的基本方法之一,运用这种方法,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要遵从一定的顺序,根据写作需要和人物特点,按照作者或文中线索人物的观察顺序进行有条不紊的描写。例如,上面对闰土的描写,就是先“身材”,后“脸”部,再衣着,从上到下;写脸部是先“脸”后“眼”,由总到分;写衣着是先“帽”后“衣”,从上到下;写眼部是先“眼睛”后“周围”,先内后外;写手部

是先手中的“物件”后手中的“实情”,由外到内。这样,主人公的形象就随着作者的笔墨,先后有序逐渐完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二是要有重点,不能从头到脚,不分主次地全面描述,要根据人物思想性格和外在特点,抓住主要本质特征进行重点描写。

例如上面写闰土外貌,身材和衣着是略写,脸部和手部详写;脸部中,眼睛又详写,手部中,手的实情又详写,至于头部的鼻嘴和脸的下部只字未提。这样,就突出了闰土中年穷苦、麻木、近于木偶的个性特征。

(二)粗笔勾勒法

所谓粗笔勾勒,原是一种绘画手法,近于速写,用在文学作品中,就是采用简单线条,粗略地把人物的主要特点,迅速地几笔描写出来。这种方法的特点,正好与“工笔细描法”相对,用语简略,运墨便利,几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如果是反面人物,又近于漫画,常用夸张手法。这种方法,多采用大手笔式的宏观描写,笔下的人物形象,常给人以粗线条、大轮廓、总特征的印象,至于人物肖像的细部内容,一般不作展示,即使有,也是点到为止,见好即收。

粗笔勾勒法在作品中的运用有两种情况。一是单一性,即文中只有一次很简单很粗略的描写。例如《小桔灯》中对主人公小姑娘的描写:

“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的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登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全文仅此一处外貌描写,它粗线条地勾勒出了小姑娘的外在特征,从头到脚,一句一个肖像内容,一句一个外貌部位,文句简明,给人以大概的印象。

二是多样性,即文中出现不止一次外貌描写,每次写的内容又不尽相同,具有片断性和零散性,单独看来,是人物形象的某一两个方面,综合看来,又可以构成人物的整体面貌。

但就某处描写而言,仍然是蜻蜓点水式的,是粗笔勾勒式的,例如《第二次考试》中对主人公陈伊玲的粗笔勾勒就达三次之多。第一次是:

“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第二次是:

“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出黯然无神。”第三次是:

“一张朝气蓬勃、叫人喜欢的脸,小而好看的嘴,明快单纯的眼睛,笑起来鼻翼稍稍皱起的鼻子。”这三次描写,第一次写衣着,第二次写眼睛,第三次写面部,每次所写的肖像内容各不相同,它们在文中出现的位置也有先后之分,但都是用简短的文字进行粗笔勾勒,轮廓式显现,而三次综合起来看,又可以互为补充,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形象。这种外貌描写,由于多次出现,可以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外貌,最大的优点就是简省笔墨,给人以总体形象。运用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粗笔勾勒不等于描写模糊,不是隔着纱巾看人,给人的印象仍然是清晰的,鲜明的,实实在在的;二是粗笔勾勒虽具零散性,但要零而不碎,散而不乱,要有合理的顺序。

(三)特征显示法

所谓特征显示法,就是在描写人物的外貌时,抓住所写的人物区别于其他人物特点的征象、标志,进行具体刻画,让其显示出来,以突出这个人物的这个特征,以至一提到某个特征,就会使人想到某个人物,是人物外貌描写最有效、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种技巧。

运用特征显示法,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征。选择特征的主要依据,就是这个人物最显眼而又与众不同的闪光点。特征的部位要因人而易,就初中课文而言,人物特征多体现在脸部,这是因为,人们写肖像一般都把主要笔墨用在脸上。例如《我的老师》中,对蔡芸芝先生的描写: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边有揄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这段文字共有三句话,先说老师的年龄,后说对她的总体印象,中间这句话就是特征描写,特征的集中显示就是与众不同的“黑痣”。“黑痣”的特点,一是位置,在“右嘴角边”;二是大小,与“榆钱”一般。通过前后两句的配合映衬,蔡芸芝先生的“黑痣”就显得十分突出,她的形

象特征也因此而生动丰富,以致人们一提到脸上右嘴边榆钱大小的“黑痣”,就自然会想到:

“你说的那就是蔡芸芝。”可见,这颗“黑痣”,不但没有损伤她的外貌,而且增加了这个人物形象的美学意韵,突出了她“温柔和美丽”的特点,给人以永久难忘的印象。

特征显示法的运用虽然很简单,一般只需一句话完成,但因为这句话是外貌描写的关键和精华所在,所以这句话的出现位置常常在中间。前有引渡,后有总结,前有铺垫,后有延伸,使之在众多语言,众多外貌内容中熠熠生辉。这就要讲究整个外貌描写的和谐性,既不能一写人物,首句就是特征,这会显得突兀,也不能外貌描写结束了,还不见人物特征,不能抓住特征,人物形象也就毫无特色。打个比方,整个人物外貌描写是“画龙”,而特征显示则是“点睛”。没有“点睛”之笔,没有人物特征显示,外貌描写等于失败。

人物特征的显示部位,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即使同是像上文提到的“黑痣”,也有大小之差,有位置之异;即使是与蔡芸芝先生的“黑痣”位置大小色泽完全相同,还有个年龄之别、性别之差、性格之异。这种种差异表现在某一个人物身上,特征就鲜明突出了。因此,我们在写人物外貌时,要善于观察,善于比较,捕捉特征。这方面的例子,初中课本里还有很多。

如《一面》中鲁迅的隶体“一”字胡须,《藤野先生》中藤野的“八”字胡须,《第二次考试》中陈伊玲笑起来的“鼻皱”,《普通的劳动者》中小李子从软胎帽舌底下掉出的“一绺头发”,等等。这些都是各自人物的显著特征,也都是特征显示法巧妙运用的成功范例。

(四)逐步显现法

所谓逐步显现,就是通过作者或文中人物(多为“我”)的观察,来表现所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具体运用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写者由远而近地向观察者走来,二是观察者由远而近地向被写者走去,而又以后者为多,因为观察者是主体,被写者是客体。通过距离远近的不同,来描写同一个时间里同一个人物略有差异的外貌,能充分表现出这个人物丰富的形象特征。

逐步显现法的鲜明特点,一是运用的文字频率至少在两次以上,二是描写的外貌要呈现一定的梯度,这个梯度要与观察者由远而近的距离移动同步发展,犹如推摄镜头,最后是特写形象。例如,《一面》对鲁迅的外貌描写:

第一次:

“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腾起一阵烟雾。”这是在“我”进门时对鲁迅的第一次外貌描写。因为是“阴天”,“暗得很”,“我”又是从店里往“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望”去,距离较远,所以只能“模糊辨出”鲁迅先生的大概身形和基本特征,给人以总体印象。

第二次: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却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这是在鲁迅先生“走了出来”之后对他的第二次外貌展示,距离缩短拉近了,描写也清晰具体了。先写面孔,次写头发,再写胡须,把人物最显眼的外部特征,由整体到局部到细部,逐一展现在读者面前,突出了鲁迅的战斗精神。

第三次: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是在“我”意外地听到鲁迅赠书的亲切话语,“惊异”地抬起头来看他时对他的第三次外貌描写。这是将近镜头化为特写镜头,“我”更仔细地端详着这位“不平常”的人,进一步赞颂了鲁迅先生坚毅、镇定、安详、乐观的战斗风格。

这三次肖像描写,一次比一次清晰,一次比一次深刻,一唱三叹,反复强调,尽情展示,纵情抒怀,使鲁迅先生的光辉形象,由远而近,越来越鲜明清晰,越来越完整高大地矗立在我们面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一要防止简单重复,先写的要概括些,粗线条勾勒,宏观展示,用墨应简略;后写的要具体些,细致些,微观描摹,用语应

详尽。二是几次所写的外貌要有所区别,先少后多,逐渐增加,重点特征每次都要写到,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如《一面》写鲁迅的三次外貌,都写了“瘦”。

(五)虚实结合法

所谓虚实结合,就是在描写人物的外貌中,既有写实内容,又有虚的配合。写实,就是描写人物的现实外在特点,客观性比较强;写虚,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表现人物并不存在或联想中的外貌,主观性明显。虚以实为基础,没有实写,便无法虚现;实又往往需要虚来补充,来衬托。它们的共同目的就是通过虚实并呈,密切配合,来充实人物形象,丰富人物性格。

虚实结合法的运用,不外乎两种情况:

一是通过观察者的心理作用,来感觉人物的形象特点,或夸大,或缩小,或褒赞,或贬损,外貌之中饱含着感情,读后给人以强烈的感染。例如《一件小事》对“车夫”的描写: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这里就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它有五个小句子,第一句引渡,交代下文外貌描写产生的原因;第二句写实,写车夫的”后影“,写后影的特点“满身灰尘”;后三个小句则是虚写,写车夫“高大”的程度。一般情况下,人越走越远形象应该越小,而他却“愈走愈大”,大到“仰视才见”,宛如一座灯塔,一个巨人,超乎寻常,不同凡响,使人深受感染,把“我”放在陪衬的位置,突出了车夫形象的高大和品格的高尚。二是通过人物的回忆,来再现人物的形象特点,实际上是写实的外貌在另一种情境下的重新出现。这种方法,一般要通过联想来实现,其目的,是表达思念之情,加深读者印象。

例如《背影》中对父亲的“背影”的描写就运用了这种技巧。文章先实写,在车站上亲眼看见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背影”,写得很具体。然后在结尾虚实: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里只有一句话,通过读信,激发情感,热泪盈眶,联想外貌,再现形象,将远距离的人物拉至近前,既表达了作者急切盼望再见父亲一面的思念之情,又强调了父亲外貌的个性特征,突出了人物形象。

虚实结合,既可以虚和实紧密联在一起,同出于一处,像上面《一件小事》的例子,也可以虚和实各自成段,甚至相距很远,如上面《背影》的例子。但不管哪种情况,一般是先实后虚,因为实是基础,有了实,才可以有虚,失去了基础之实,虚也就无立足之地。写作时,要注意一点,就是要确定以谁为主,要么以实为主,以虚补充;要么以虚为主,以实映衬铺垫。

(六)着色点染法

所谓着色点染,就是将不同的色彩涂抹于所写的人物,在文学作品中,就是通过写色词语来表现人物的鲜明特征。着色的主要依据,是人物的性格特点,如鲁迅笔下的“闰土”“孔乙已”,都是下层人物,但着色就有区别,闰土终日劳动,因而脸色“灰黄”,孔乙已好逸恶劳,所以脸色“青白”,这就是他们的性格不同决定的。

人物着色的方法很多,既可以浓墨重彩,也可以轻描淡写;既可以多色搭配,也可以单色点染。总之要恰到好处,用色适度,自然成趣。着色点染法具体实施对象,不外乎三种情况:

一是施色于衣着,即对人物的衣冠鞋袜用色,突出人物的穿衣变化和生活习惯,进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性格。例如《傻二哥》中傻二哥的外貌,就侧重写了他的衣着及色彩:

“白布中式上衣,黑色布裤。”用极为精短的文字,写出了傻二哥的简单穿着,不仅交代了上衣的款式和裤子的质料,而且对全身衣着的两种颜色,作了鲜明的点染,静写为主,上“白”下“黑”,上淡下浓,黑白分明,浓淡相宜,突出了傻二哥卖糖时朴实干净的特点。

二是着色于人体,即对人体的外露部位用色,突出人物的外部特征或变化,进而表现人物的内在特点,外露部分一般是指常露部分,最多用于着色的是头部,还有手、脚、腿、颈等,在特定的情况下,胸、背也可以外露,也可以着色点染。例如《榆钱饭》对丫姑的描写:

“她把黑油油的大辫子七缠八绕地盘在脖子上,雪白的牙齿咬着辫梢儿,光了脚丫子。”这里,对丫姑的外部用了两种色彩:

一是大辫子,“黑油油的”;二是牙齿,“雪白的”,用色与上一个例子相同,都是“黑”、“白”两色。但前者是写衣着,后者是写身体部位,前者静写,后者动写;而且这里用色还有强调,“黑”的情状“油油”,“白”的程度如“雪”,有形容有摹状,从而突出了丫姑粗野而又美丽的特点。

三是既着色于衣着,又着色于人体,二者同时具备,互相映衬,彼此关照,多方面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潘虎》中对潘虎的外貌描写:

“那大汉粗眉毛,大眼睛,满腮胡子,黑里透红的脸色,穿一身青布的普通对襟短装。”这里有两处颜色点染:

一是脸色“黑里透红”,表明他健康、强悍、久经战阵,饱经风霜;二是短装“青”布,说明他穿着普通、简单、平常,而又有特色。通过这副外貌,不难看出,主人公分明是一个充满豪气、干练勇猛、粗犷豁达的农民英雄。

着色点染法的运用,要注意两点:

一是讲究“点染”,与画龙点睛一般,几笔见神采,不可随意涂抹,搞得人物是”万紫千红“;二是讲究色调与人物整体外貌的和谐性,如潘虎,眉毛“粗”,眼睛“大”,再配色“黑里透红”,就很吻合。

(七)夸张渲染法

所谓夸张渲染,就是通过艺术夸张的手法,对人物外貌进行夸大的描写,以达到渲染的目的,增强艺术效果。

夸张渲染法的显著特点,是感情色彩鲜明,褒贬态度清楚,要么从正面涉笔,激情赞美,要么从反面入手,无情嘲讽。正面涉笔的人物形象,总是高大的,鲜明突出的,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巨大的鼓舞。《七根火柴》中对无名战士最后一次的外貌描写,就属于这种情况:

“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的擎着,像一支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这既是外貌描写,又是细节描写,集中体现在他那一只手上,对“手”的描写就有明显的夸张成分,它的高度,它的远度,“像一支路标”,近于舞台上的特写造型,显得高大鲜明,从

而突出了无名战士的忘我献身、渴望胜利的坚强意志,读到这里,人们无不深受感染,倍受鼓舞。

夸张渲染法有时则通过联想或假设的方式,对某个实有人物或虚幻人物进行描写,达到尽情渲染,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例如《盘古开天辟地》中对盘古的外貌捞写:

“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这段文字,抓住盘古外貌“变”的特点,想象丰富奇特,渲染色彩很浓,突出了盘古的伟大力量和他“开天辟地”的巨大神力,进而歌颂了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斗争精神,给读者以不尽的联想和深刻的印象,夸张渲染取得了最佳效果。

运用夸张渲染法描写人物的外貌,初中语文课本里还有不少例子,如《皇帝的新装》中对皇帝穿着似有实无的“新装”游行时的外貌描写,夸张奇特,形象滑稽,荒唐可笑,巧妙绝伦。

运用夸张方法描写人物外貌,要根据不同的刻画对象,采取不同的手法,运用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对正面人物夸张,要显示出歌颂的特点;对反面人物夸张,要能加强讽刺的力量。写作中要注意一点,就是夸张要适度,渲染要恰当,不能夸得过分,染得离谱,要符合人物的内在本质特点,符合人物的整体形象基调。

(八)设喻展示法

所谓设喻展示,就是在描写人物外貌时,运用比喻手法,对人物进行具体形象化的展现,使人物的此特点转换成彼形象,以展示人物的形象特征,让读者产生联想,并加深印象和理解。这种方法的主要优势,是使人物的外貌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设喻展示法的运用位置,一般在人物外貌描写的起笔或落笔。起笔出现,总喻而领起定调,落笔出现,总喻而归纳形象,而又以后者为多。

设喻展示法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单一性的,即只在人物外貌描写上用一次比喻,位置在起始、收结或中间都可以,本体是人物的衣着、特点或某个部位,但必须用在关键地方,以形象地显示所写人物外貌的特征。例如《花市》中对卖花姑娘的外貌描写,就运用了这种设喻展示法:

“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这句话用在文章的最后,所用的两个“像”,前者概括,后者具体,本体都是“卖花姑娘”,再以她“笑微微”这一表情陪衬,以她“站在百花从中“这一情境烘托,字里行间,充满着敬佩之意,洋溢着赞美之情,突出了卖花姑娘心灵美好、外表美丽的形象特点,给人以美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二是描写人物的外貌时,多次运用比喻。既可以用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物的外貌上,也可以用在某一个人物的外貌上。如果是前者,就显示出彼此外貌各异的比较,从而突出某个人物的形象;如果是后者,则一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设喻展示,以突出这个人物外貌的多方面的特点。例如《看戏》这篇文章,就采用了后一种的设喻方法。文章集中写了艺术家梅兰芳同志的高超演技,通过对他的外貌设喻,突出了他光彩照人的艺术家形象。文章先设喻,写他演唱的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地滚下来……”,这里,表面看是对歌词设喻,实际上则表现了他演技的娴熟及表情和身段的优美。再设喻,写“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这是直接对人物外貌进行总体性设喻,使这个人物外貌的美丽程度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突出了他的光辉形象,使人受到深深的感染,有助于人物外在特征的显示。

设喻展示法是外貌描写手法与比喻修辞手法的巧妙结合,运用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这种修辞必须用在对人物外貌的描写上,而且要用在关键地方。二是多用明喻,暗喻少见,借喻不用,一般有比喻词标明,以显示出比喻的运用。

(九)对比突现法

所谓对比突现法,就是通过某个人物今昔外貌的不同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人物彼此外貌差异的对比,来突出人物性格的变化和命运的发展,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有两种情况。一是进行横向外貌对比,即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人物外貌的不同描写,来突出主要人物的特点。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形成一定的形象跨度,以突现某个重要人物或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如《花市》中所写的三个人物外貌,就运用了这种对比。先看那“老头”:

“瘦瘦的,大约60多岁,白布褂子,紫花裤子,敞开怀,露着黑黑的结实的胸脯”,他有时“眨眨眼睛”,“捻着胡子”,若有所思,有时“咧着大嘴笑”,“呵呵的笑”。再看那“年轻人”:

他“眉清目秀的干部打扮”,“手里摇着黑色纸扇”,“似笑非笑”,有时又“哈哈大笑”,最后“睁大眼睛”,“气得脸色发白。”这两个人物的外貌,既有年龄上的对比,又有身份上的对比,还有情态上的对比,与此同时,作者还着力刻画了主角卖花姑娘的形象,与他们同样存在着对比,她的外貌是:

“姑娘不过二十一二岁,生得细眉细眼,爱笑,薄薄的嘴唇很会谈生意”,她“手里拿着一块小花手娟,在怀里扇着风,冷冷地注视着年轻干部的行动。”这里,不难看出,老头纯朴憨厚,而性格刚直,年轻人见缝插针以钱势压人,小姑娘善做生意而讲究信用。在老头和年轻人这一正一反的对比衬托下,小姑娘心灵美与外表美和谐统一的可爱的形象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二是进行纵向外貌对比,即通过某一个人物过去与现在外貌的不同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变化和命运的发展。例如《故乡》这篇小说,就写了闰土两个阶段的外貌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次: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他“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第二次: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

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两次外貌描写,都写到脸部,头部和手部,对比的内容也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通过闰土今昔脸色的不同,所戴帽子的差别以及手部特点和手中物件的各异,展示了闰土命运的巨大变化,突出了中年闰土的悲惨情景。

运用对比描写人物外貌应注意一点,就是要有重点。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描写不能平分秋色、同等重要,要有所侧重。要把最能表现人物本质特点、最能反映主题的那个方面作为重点详写,其他略写。

(十)服饰烘衬法

所谓服饰烘衬法,就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衣着以及装饰,来烘托和陪衬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刻画人物的基本方法之

一。"一个人的服饰是其外表的东西,它与人物的性格特征,与人物的身世、处境、心态和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什么样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佩什么样的服饰,是有规可循,很有讲究的。客观生活如此,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外貌也应如此。

用服饰烘衬法描写人物外貌,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有一定的顺序。人们的服饰虽千变万化,但位置却大体相同。先写哪个后写哪个,要考虑周全,或从上到下,或由服到饰,要根据不同人物的不同服饰,来确定合理的顺序。

这样,才能使读者对所写的人物有一个层次清晰的印象。例如《老杨同志》对老杨的服饰描写:

“他头上箍着块白手巾,身上是白小布衫深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这里,写人物的服饰就很有层次。它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先写“头上”,再写“身上”,最后写“脚上”;写身上是先写上身“衫”后写下身“裤”,从而突出了老杨同志艰苦朴素,关心群众这一可亲可敬的形象。

二是要进行服饰比较。人是活动的变化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下,人们的服饰也会不同,服饰的不同又反映了人们的外貌不同和性格变化。写好这些服饰的变化,也就能表现出人物的变化。例如《故乡》中的闰土,少年

时,“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显得健康、淳朴、充满朝气;中年时,“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原先的少年闰土全然不见了,一个饱经风霜、受尽剥削,在困厄中苦苦挣扎而又显得麻木的中年闰土出现在读者面前。这一效果。就是通过人物服饰今昔的差异比较显示出来的。

三是要有重点。服饰描写,不能从头至脚无一遗漏,那样,既易落入俗套,又显得繁杂,这就要抓住重点,突出重点。重点的确定要因人而易,最能表现人物性格和本质特点的服饰一定要写,详写,反之,略写即可,甚至不写。例如散文《背影》中“我”的父亲,他的特点是慈爱善良而生活俭朴,为了表现他的这一特点,作者就着重写了他的衣着,而且是从背后来写的:

“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而且,先后展示了两次。至于他的鞋裤等,就没有用墨。这就抓住了特征,抓住了重点,突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和生活的质朴。

用服饰烘衬法描写外貌,是为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运用时要有所选择,不能张冠李戴,李服张穿。如老杨同志那二斤半重的“硬鞋”,绝不能穿到闰土的脚上,朱自清父亲的那件“黑布大马褂”,也不能穿到中年闰土身上,要讲究服饰与人物身份和性格的一致性。

人物外貌(肖像)描写的方法

人物外貌(肖像)描写的方法 (一)外貌描写时要有一定的顺序。(一般来说,人物外貌的描写顺序为:年龄、身材、五官(头发、面容、眼睛、鼻子、唇齿、耳朵)、衣着、其他) 她大概十一二岁,中等个儿,瘦瘦的,梳着两根羊角辫,白里透红的圆脸上,一双大而明亮的眼睛。穿着一身洗的褪了色的学生装,裤子的膝盖处还缀着两个像眼睛一样的补丁。 (二)抓住人物外貌的特点进行描写。 1、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系一条花布手巾,提一柄九齿钉耙。 2、他有三头六臂,脖子上套着乾坤圈,脚踏风火轮,威风八面。 3、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三)外貌描写时要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人,各有各的性格,就是一对双胞胎,尽管长相一样,但性格和气质是不尽相同的。描写外貌的时候,就要注意“以形传神”地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反映出来。如下面例段:金豆才七岁,头发披散着,垂到脖子边,见人就羞得把头低下去,或者跑开了又悄悄地望着人,或者等你不知不觉时猛然叫一声来吓唬你。 她大概叫琅琅,穿一件红底白点小罩衣。凸额头、塌鼻梁,一头柔软的卷发。总是不声不响,像个静默的小哲学家似的。 女儿长得像她娘,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 上面三个例段都是写小女孩儿的相貌,但写出了各自不同的性格和气质。例段一侧重描写孩子的神态,突出了金豆怕羞但天真、活泼的性格;例段二先描写琅琅的长相轮廓,然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她文静的特点;例段三着重描写眼睛。通过对眼睛色泽和眼睛神态的描写,表现了女孩聪明,纯真的内在气质。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下面例段,做好练习。 反正我一出生就看见他了。永远穿着那件黑棉袄。夏天,敞着怀,棉衣的前襟像两扇虚掩的破门,露着搓板一样的前胸;下雪了,就拦腰系根草绳子。头上扣个尖顶的狗皮帽子,帽耳朵一前一后耷拉着。 ①这段描写主要抓住了人物外貌的什么特点?读了以后,你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②找出段中的比喻句,用“”标出来。想想比喻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黑光光的小脑袋,红红的小脸蛋,两只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一双胖胖的小手,手背上有五个小涡涡。 ①这段话连用了6个“小”字,突出了人物的______特征。 ②找出段中的形容词填在横线上。并想想这些形容词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的小脑袋。______的小脸蛋。 ______的小手。______的小眼睛。 2.按下列要求描写人物外貌。 ①通过衣着打扮的描写,突出教师的职业特点。

外貌描写的几种方法

外貌描写的几种方法 外貌描写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 解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外貌描写方法: 1.直接描写:这是最常见的方法,即直接描述角色的外貌特征。例如,可以描述一个人物的身高、发色、眼睛的颜色、皮肤的状态等。这种方法 直接明了,能够帮助读者快速形象地了解角色的外貌,但如果只是简单的 罗列特征,可能显得平淡无味。 例子:她有着长长的金色卷发,明亮的蓝眼睛,光滑的肌肤和玫瑰色 的唇彩。她的身材苗条,略微高挑,穿着一条黑色连衣裙,加上高跟鞋, 显得高贵而迷人。 2.比喻和象征:将人物的外貌与具体的事物相比较,以强调其中一种 特征或性格。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一种隐喻的方式,让读者在形象的比较中 更深入地理解人物。 例子:她的皮肤像乳白色的玉瓷,眼睛像两颗璀璨的明星,微笑时像 阳光一样灿烂。她的身姿高雅,优雅地像一只白天鹅在水面上舞蹈。 3.对比和对立:通过人物特征之间的对比和对立,突出其中一特征或 性格。这种对比不仅可以强化人物的形象,还可以加深读者对角色的印象。 例子:他高大而清瘦,面容笔直而深沉,一头乌黑的短发映衬出他修 长的身材。他的眼睛深邃而神秘,宛如两颗闪烁的黑宝石,透露出他内心 的复杂和矛盾。

4.环境衬托:将人物放置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环境与人物的对比来突出人物的特征。环境可以是自然景观、城市背景或特定场景,通过对环境的描写,间接展示人物的外貌特点。 例子:他站在热闹的街道上,周围是拥挤的人群和喧闹的交通声。他穿着一身朴素的衣服,与周围穿着时髦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高高的鼻梁和深陷的眼窝表明他坚毅的个性和刻苦的工作态度。 5.内心映照:通过主人公对自己的外貌的反思或感受,间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角色的内心独白、思考或对话的方式呈现。 例子:她抬起头,透过镜子里的倒影看着自己。她不禁想起过去那个年轻美丽的女孩,现在只剩下了一个年老的面庞和斑驳的雀斑。然而,她的眼睛里依然充满了坚定和智慧。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却无法掩盖她内心的美丽。 外貌描写是创作人物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角色,同时也可以为故事增加层次和丰富性。以上几种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以展现不同角色的特点、性格和情感。

人物外貌描写十种技巧

人物外貌描写十种技巧 一、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描写外貌特征 二、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特征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述,可以展现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比如, 可以描述人物的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具体特征,以及他们身材的高 矮胖瘦等方面。这些小细节可以增加人物形象的真实感,让读者更好地理 解人物。 三、通过服装描写展示人物气质 人物的服装也是展示其外貌特征和性格气质的重要方面。通过描写人 物的穿着方式、颜色和款式等,可以反映出人物的品味、身份和心理状态。比如,一个穿着整洁典雅的男子可能给人一种稳重大方的感觉,而一个穿 着花哨、夸张服装的人则可能给人一种张扬奔放的感觉。 四、通过形容词和副词描写人物特征 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合理运用形容词和副词可以更准确地传达人物形象。形容词可以用来形容人物的身形、肤色、表情等特征,而副词则可以 用来修饰动作和行为。比如,可以用“高大魁梧的身材”来形容一个男子,用“轻盈地走路”来描写一个女孩的动作。 五、通过动作描写展示人物特质 人物的外貌特征常常与其性格特点紧密相连,通过描述人物的动作和 姿态可以更好地展示其性格特质。比如,一个温柔和善良的女孩可能会细 心地帮助他人,而一个傲慢自负的人则可能显得高傲自大。通过描写人物 的动作,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物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六、通过眼神和表情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眼神和表情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窗口,通过描写人物的眼神和表情可以更好地展现他们的情感和内心活动。比如,一个愁眉苦脸的人可能在经历了一番磨难后变得消沉沮丧,而一个眼神灼灼有神的人可能正在考虑着重要的事情。 七、通过声音和语言描写展现人物特征 人物的声音和语言方式也是体现其个性和气质的重要方面。通过描写人物的嗓音、音调和用语可以更好地展现其性格特点。比如,一个嗓音浑厚而低沉的人可能给人一种稳重厚实的感觉,而一个声音尖细而刺耳的人则可能给人一种烦躁和不悦的感觉。 八、通过环境和背景描写展现人物特点 人物的外貌特征可能与其生活环境和背景有关,通过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和背景可以更好地展现其外貌特点和性格特点。比如,一个长期在边疆地区生活的人可能因为恶劣的环境而显得苍老和憔悴,而一个富有的人则可能因为舒适的生活条件而显得精神焕发。 九、通过比对和对比描写展示人物差异 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外貌特征,可以更好地突出各自的个性和形象。比如,可以通过对比两个人的身高、体型、肤色等方面的差异来突出他们的不同特点。这种对比描写可以增加人物形象的对比度,让读者更好地区分和理解各自的特点。 十、通过时间和变化描写展示人物轨迹

外貌描写的五种方法

外貌描写的五种方法 外貌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之一,能够帮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想象人物的形象。下面是五种常用的外貌描写方法: 一、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 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是外貌描写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通过选择合适的形容词或短语来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可以让读者更加清晰地看到人物的形象。比如:高大的身材、明亮的眼睛、瓜子脸、黑色的卷发等。这种方法简洁直接,很容易给读者一个直观的印象。 二、通过比喻和类比 比喻和类比的运用可以通过对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描述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想象人物的外貌特征。比如:他的眉毛像两把剑,眼睛像清晨的湖水,嘴唇像玫瑰花瓣等。通过与其他事物的比较,可以使读者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三、通过对身体部位的详细描写 通过详细描写人物各个身体部位的形态特征,可以让读者更具体地感受到人物的外貌。比如:修长的手指,红润的双唇,国字脸,宽阔的肩膀等。这种描写方法一般需要结合上下文和人物形象进行综合考虑,使之更加有针对性。 四、通过人物穿着和装扮描写 人物穿着和装扮是外貌描写中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对人物所穿着的衣物、佩戴的饰品等进行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外貌特点和个性品味。比如:他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衫,配上一条深色的牛仔裤,腕

上佩戴着一块名牌手表。通过描写人物的着装和装扮,可以更加生动地展 现人物的形象。 五、通过人物言行描写 人物的外貌描写不仅仅局限于描述人物的外在形像,还可以通过对人 物的言行举止进行描写来传达人物的外貌形象。比如:他高大威猛,步伐 稳健;她娇小可爱,笑容灿烂。通过人物的言行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直 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总结起来,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比喻和类比、身体部位的详细描写、人物穿着和装扮描写、人物的言行描写是外貌描写中常用的五种方法。通 过综合运用这些描写手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加真实地了解和想象人物的外 貌形象。

描写人物外貌

描写人物外貌 1、这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中等身材,四方脸庞,由于长年在地里干活,脸上的皮肤显得很粗糙。好像好几夜没睡上安稳觉,他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进去。 2、李阿姨快四十岁了,长年的辛劳,给她眼角留下浅浅的鱼尾印迹。不过,她那浓密油亮的短发,仍是那么乌黑。眼睛虽是单眼皮,但秀气、明亮。那高高的鼻梁下经常有力地紧抿着的嘴唇,显示着青零星的活力。 3、他年纪约摸三十五六岁了,鬓角的头发略微秃进去一些,眉毛浓黑而整齐,一双眼睛闪闪有神采。他看人时,十分注意;微笑时,露出一口整齐微白的牙齿;手指粗大,指甲缝里夹着黑泥巴,穿一件旧青布棉袄,腰上束条蓝布围裙。 4、萧长春三十岁左右,中等个子,穿着一条蓝布便裤,腰间扎着一条很宽的牛皮带;上身光着,发达的肌肉,在肩膀和两臂棱棱地突起;肩头上被粗麻绳勒了几道红印子,更增可了他那强悍的气魄;没有留头发,发茬又粗又黑;圆脸盘上,宽宽的浓眉下边,闪动着一对精明、深沉的眼睛;特别在他说话的时候,露出满口洁白的牙齿,很引人注目——整个看法,他是个健壮、英俊庄稼人。 5、朦胧中,我发现房间里还亮着灯。爸爸瘦弱的身影正伏在桌上定书。啊!爸爸又工作到这么晚。天气又闷又热,我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湿了。我轻轻地跳下床,去拿毛由擦汗,顺便也给爸爸擦擦汗。走近一看,只见他脸上、背上都浸着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汗衫与湿透了,几只蚊子叮在爸爸肩膀上吸血。我连忙一巴掌打过去,把爸爸吓了一跳。我把毛巾递给爸爸,他不在意地擦了一下,又埋头工作起来。当我重新上床时,只听时钟“当当当……”地敲了12下。 6、大姨今年三十多岁,高高的个子,鸭蛋脸上有一个端正的鼻子。眼角上有一个端正的鼻子。眼角上爬上了隐约可见的几条鱼尾纹,但眼睛里还透露出一股灵秀的神采。 7、回到了家里,我闷闷不乐地看着爸爸,他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穿着褪了色的军衣,古铜色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额角上已经有好几道皱纹了。这时,爸爸可能发现我在注视他了,就亲切地问:“卿卿,你在想什么呀?”我不高兴地说:“爸爸,你怎么当过解放军还回乡种田呢? 别人问我你做什么工作,我都不敢说。”爸爸听了一怔,闪动了一下大眼睛,忽而眉尖一挑,说:“卿卿,卢不到你也有这种思想,连爸爸也看不起了,没有我们农民辛勤劳动,你们吃的白米饭碗、蔬菜、水果……从哪里来的?” 8、我突然发觉到母亲以往平滑的额头上竟出现了水波痕一样的皱纹,一条一条映了出来,“一、二、三……”我都数得出几条了。我不喜欢皱纹,恨不得用手在她额头上用力磨一磨,将那几条岁月在妈妈额头上留下的痕迹——皱纹抹去。当妈妈锁起眉心,怔怔出神的当儿——她放下毛线,呆呆地坐着。我想,母

人物形象的描写技巧

人物形象的描写技巧 人物形象的描写是文学创作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它是让读者对于角 色有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的手段。通过恰当的描写,我们可以让读 者形象地感受到每个角色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行为举止等方面的 细节。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人物形象描写技巧。 一、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是人物形象描写的基础,通过对外貌特征的描写,我们可 以让读者对于这个角色的基本形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例如: 1. 面容描写:比如“他的脸庞轮廓分明,棱角分明,眉宇间透露着 几分冷漠和坚毅。” 2. 身材描写:比如“她身材高挑修长,举止优雅,步履稳健,仿佛 一只猫一般自信而灵活。” 3. 着装描写:比如“他身穿一袭黑色西装,完美贴合他修长的身材,给人一种庄重而又神秘的感觉。” 二、言行描写 人物的言行举止也是通过描写来展现角色性格、思想以及与他人的 关系。通过细致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变化和个性特点。例如: 1. 语言特点描写:比如“他说话语速迅疾,带着一丝丝不耐烦,时 不时夹杂着幽默的笑声,为平淡的对话注入一些活力。”

2. 行为描写:比如“她站在窗前,默默地注视着远方,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感,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三、内心描写 内心描写是通过展现人物的想法、感受以及心理变化来塑造形象的技巧。这种描写方式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起伏。例如: 1. 想法描写:比如“她看着面前跌宕起伏的河流,内心仿佛也随之起伏,她明白自己要面对的种种困难,但她心怀坚定的信念。” 2. 情感描写:比如“他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愤怒与不甘,但他迅速抑制住情绪,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冷静。” 四、与环境的关联 人物形象的描写也可以通过角色与环境之间的关联来展现,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例如: 1. 环境氛围描写:比如“他独自一人坐在咖啡馆的角落,周围弥漫着浓浓的咖啡香气,昏暗的灯光照亮着他那张疲惫而坚定的脸庞。” 2. 环境反衬描写:比如“她站在喧嚣的大街上,看着来往的行人匆匆而过,她是如此青春的一个存在,与这个喧闹的城市形成鲜明的对比。” 总之,人物形象的描写需要运用到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语言,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每个角色的特点和情感。通过外貌描写、言行描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人物外貌描写10种技巧与素材积累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 人物外貌描写10种技巧与素材积累 一、十大技法: 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外在特征(外貌、神态)描写。 外貌包括:容貌(面容长相,如五官等)、身材(高、矮、胖、瘦)、衣着(穿着打扮),神态主要是指表情,即喜、怒、哀、乐的外在表现。 一般来说,外貌描写是刻画人物不可缺少的。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写好人都是慈眉善目,眼角含笑;写坏人都是尖嘴猴腮,贼眉鼠眼。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要把人物写得与众不同,有个性。 我们跟着课文学写外貌。 1、比喻法 举例:《一面》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字。 作者把鲁迅先生的胡须,比喻成“浓墨写的隶体‘一'字”,十分形象,让人很容易想象到鲁迅先生胡须的样子。

2、白描法。 课文举例:《藤野先生》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鲁迅对他的描述,属于外貌描写,或者白描。藤野先生是一个在生活中不修边幅的人。 3、对比法。 举例:《孔乙己》 第一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出场的时候:孔乙己“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第二次写“脸色”是在有人揭发孔乙己偷了书的时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 第三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有人问他“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的时候:“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第四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用手“走”到酒店的时候:“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 孔乙己的“脸色”由“青白”而“红”,再到“灰”而“黑瘦”,作者通过对人物神态变化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孔乙己迂腐而又麻木的性格特征。 4、侧面法。

外貌描写的3个妙招

外貌描写的3个妙招 一、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个性特征 外貌描写中,可以通过细节来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比如,一个人的眼睛可以透露出他的内心世界。可以描述他的眼睛是大而明亮的,透露着聪明和睿智;或者可以描述他的眼睛是深邃而富有神秘感的,透露出他内心深处的秘密。又比如,一个人的嘴唇可以反映出他的性格特点。可以描述他的嘴唇是红润而丰满的,透露出他的热情和乐观;或者可以描述他的嘴唇是紧抿而坚毅的,透露出他的冷静和坚定。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特点和个性。 二、通过对比描写凸显形象特色 外貌描写中,可以通过对比来凸显人物的形象特色。比如,可以通过对比身材来突出人物的外貌特点。可以描述一个人高大魁梧,身材挺拔,显得威武雄壮;或者可以描述一个人矮小瘦弱,显得纤细柔弱。通过对比,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又比如,可以通过对比肤色来突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可以描述一个人白皙如雪,显得清秀可人;或者可以描述一个人黝黑如炭,显得阳光健康。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外貌特色。 三、通过比喻描写赋予形象新意

外貌描写中,可以通过比喻来赋予人物形象新意。比如,可以用动物来比喻人物的某个特点。可以描述一个人的眼睛像鹰一样锐利,透露出他的敏锐和聪明;或者可以描述一个人的嘴唇像玫瑰花瓣一样红艳,透露出他的美丽和迷人。通过比喻,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有趣。又比如,可以用自然景物来比喻人物的外貌特征。可以描述一个人的皮肤像白玉一样光滑细腻,透露出他的纯洁和高贵;或者可以描述一个人的头发像金色的阳光一样明亮,透露出他的温暖和活力。通过比喻,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有趣。 通过以上三个妙招,我们可以更加生动地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使读者对人物形象有更加直观和深刻的印象。在写作中,我们可以通过细节描写突出个性特征,通过对比描写凸显形象特色,通过比喻描写赋予形象新意,从而使外貌描写更加丰富多样、生动有趣。希望以上妙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让我们在写作中更加巧妙地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

描写人物外貌的生动句子(20句)

描写人物外貌的生动句子(20句) 1、他的白胡须在胸前飘动,像一缕缕的雪花在飞舞。他向后一仰,山羊胡子一撅一撅的像个兔尾巴。 2、这是个男孩子,大约有十二三岁,又黑又瘦的小脸上,满是灰尘,头发约有二寸多长,乱蓬蓬的,活像个喜鹊窝。 3、杜老师也就30来岁,那张严肃的长方形脸上戴着一副黑宽边眼镜,两只不大的眼睛在镜片后边闪着亮光;两个嘴角总是紧紧闭着,平时很不爱说话。 4、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调皮倔强,白嫩而红润的小脸上镶着一个秀气的鼻子,再加上平时爱抿的小嘴,可爱极了。 5、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 6、小宋老师长着高高的个子,衣着比较朴素。瓜子脸上长着两道柳眉,柳眉下嵌着一双明亮而又锐利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 7、她中等身材,35岁模样。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庞,总是那么慈祥。 8、李老师有一头漂亮得头发,乌黑油亮,又浓又密,她站在阳光下,轻轻地一摇头,那头发就会闪出五颜六色地光环。 9、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10、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镜。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

彩蝶。 1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项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12、我的同桌张珊,人长得挺秀气,挺水灵,却落得个毛头小子的绰号“张露能”。 13、我上下打量着这位小强哥,他矮胖的身材,比我矮了半头。黑黑的脸膛上长着一双小眯缝眼,呆头呆脑。 14、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15、这孩子黑虎头似的脸上,生着一对铜铃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 16、她一双浓浓的眉毛下有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眼睛上架着一个褐色的眼镜,眼镜下有一个小鼻子,鼻子下面有这一个樱桃小嘴。 17、我的妹妹长着一双小而亮晶晶的眼睛,脸鼓鼓的,嘴显得特别校她有一对可爱的耳朵,一双小手紧握着拳头,不时地摆动着。 18、他是个红脸颊乌黑头发的小男孩儿,双眸亮亮的,但是很胆小怕羞。 19、那是个十来岁的瘦骨伶仃的小孩,却长得眉清目秀。特别是那双长得比常人都大的眼睛,闪动着聪慧的光芒。 20、爸爸长得瘦瘦的,中等个,长着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留着小平头,高挺的鼻子显得更有精神。棱廓分明的嘴唇上长满了像钢针似的胡子。

怎样描写人物的外貌

怎样描写人物的外貌 一、指导: 人物的外貌指人的肖像。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面容长相,如五官等)、身材(高、矮、胖、瘦)、衣着(穿着打扮)和表情(喜、怒、哀、乐)。 1、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的外貌。 ①、认真观察,努力发现人物的外貌特点。 ②、描写人物的外貌时,突出人物的外貌特点。 ③、描写最熟悉的人,由对方鉴定,提高描写外貌的能力。 2、描写人物外貌要有一定的顺序。可以概括主要特征,再具体描写;可以先从脸的上部写到下部;也可以先从主要特征写到次要特征。 3、在什么场合描写人物的外貌呢? ⑴、在文章开头概括介绍人物的外貌。如: “我的伙伴徐晨长得虎势,身高一米五二,身材粗壮,圆脸庞,浓眉 大眼,鼻梁微隆,说话脆生,办事利索。” ⑵、人物在文章中出现时描写外貌。如: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听到有人叫我。寻声望去,雪雯朝我跑来。她身材苗条,脸庞白皙,柳眉大眼,穿着俏丽。两年不见,她长得更秀气了。” ⑶、在介绍人物时描写外貌。如:

“小旭,告诉你,搬家前我有个非常要好的同学叫王芳。她长得清秀,细眉微挑,一双杏眼,说话甜润。我俩是同桌,又是邻居。我有了困难她 帮助我,她取得成绩我祝贺她,我俩像亲姐妹一样。” ⑷、在想像中描写人物的外貌。如: “晶晶从我们这个地区搬走已经两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给我留下 深刻的印象:浓黑的头发,宽阔的前额,短粗的眉毛,水晶般的眼睛,说 话有点口吃的憨态。现在他可能又长高了,又壮实了。” 二、示例: 1、容貌描写。 ⑴、她长得俊秀,细皮嫩肉的。桃红的脸颊透出稚气,柳眉下一双杏眼,神采奕奕的。她正聚精会神地端详一盆艳丽的海棠花。 ⑵、乌黑卷曲的头发,白皙的脸蛋,一双眼睛黑宝石般地闪亮。她笑 得可甜了,两眼眯成了一条缝,双颊现出不大的酒窝。 2、身材描写。 ⑴别看他身材短小,跑起来,双腿像踩着风火轮似的,箭一般地向终 点冲去。 ⑵他身材修长、细腰窄背,长胳膊长腿,走起路来大步流星。 3、衣着描写。 ⑴小明头戴柳条编成的帽圈,上身穿着蓝白道的海魂衫,下身穿着深 蓝色的短裤,手拿小木某某某,悄悄的藏在树后。

描写长相的技巧

描写长相的技巧 描写长相是描述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和形象的过程。通过恰当的描写,可以使读者对人物形象有更直观的感受。以下是一些描写长相的技巧,希望能为你提供一些参考。 1.使用具体的形容词:形容词是描写长相的重要工具。通过使用具体而生动的形容词,可以让读者更清晰地想象人物的外貌特征。例如,可以用"蓝色的眼睛"来描述人物的眼睛颜色,或者使用"浓密的黑发"来描绘人物的发型。 2.注意人物的五官:五官是一个人面部特征的核心。在描写长相时,特别要注意描写人物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等五官的形状与特点。例如,可以描述人物的眼睛是否大而明亮、眉毛是否浓密和修长、鼻子的形状与高低等等。 3.运用对比与隐喻:对比和隐喻是描写长相的常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描写更具有想象力和艺术感。通过对比人物的长相与其他事物的特点,可以更生动地揭示人物形象。例如,可以将人物的鼻子描述为"高挺如山",将他的眉毛形容为"浓密如墨",使描写更丰满且形象鲜明。 4.注意描写人物的外貌细节:除了五官之外,人物的其他细节也是描写长相时不可忽视的部分。例如,可以描述人物的皮肤质地、脸型、身材等。此外,还可以特别着墨于人物的特征性部位,如颧骨、下巴等等。

5.运用细节描写增加真实感:在描写长相时,细节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描写人物的微表情、皱纹、痣点等小细节,可以增加描写的真实感和立体感。例如,可以描写人物微微皱起的眉头、脸上的几处细纹以及额头上的一颗痣点等。 6.运用动词和副词使描写更生动:动词和副词可以使描写过程更生动,增加描写的力度和节奏感。例如,可以使用"闪烁"、"微微皱起"等动词来描述眼睛的状态,或者使用"轻轻地"、"缓慢地"等副词来描述人物的走路方式等。 7.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在描写长相时,可以综合运用以上所述的手法,不拘一格。通过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可以使描写更富有变化和层次感。同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境和人物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描写方法。 总结起来,描写长相的技巧包括使用具体的形容词、注意五官特点、运用对比与隐喻、注重细节描写、运用动词和副词使描写更生动,以及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等。通过恰当运用这些技巧,可以使长相描写更加丰富细致,让读者对人物形象有更直观的感受。

怎样描写人物的外貌

怎样描写人物的外貌 讲: 一、概念 人物的外貌指人的肖像。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和表情。 二、方法 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外貌呢? 1、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的外貌。 ①、认真观察,努力发现人物的外貌特点。 ②、描写人物的外貌时,突出人物的外貌特点。 ③、描写最熟悉的人,由对方鉴定,提高描写外貌的能力。 2、描写人物外貌要有一定的顺序。 v先概括主要特征,再具体描写; v从脸的上部写到下部; v从主要特征写到次要特征。 三、在什么场合描写人物的外貌呢? [1]、在开头概括介绍人物的外貌。如: 我的伙伴徐晨长得虎势,身高一米五二,身材粗壮,圆脸庞,浓眉大眼,鼻梁微隆,说话脆生,办事利索。 ⑵、在人物出现时描写外貌。如: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听到有人叫我。寻声望去,雪雯朝我跑来。她身材苗条,脸庞白皙,柳眉大眼,穿着俏丽。两年不见,她长得更秀气了。 ⑶、在介绍人物时描写外貌。如: 小旭,告诉你,搬家前我有个非常要好的同学叫王芳。她长得清秀,细眉微挑,一双杏眼,说话甜润。我俩是同桌,又是邻居。我有了困难她帮助我,她取得成绩我祝贺她,我俩像亲姐妹一样。 ⑷、在想像中描写人物的外貌。如: 晶晶从我们这个地区搬走已经两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浓黑的头发,宽阔的前额,短粗的眉毛,水晶般的眼睛,说话有点口吃的憨态。现在他可能又长高了,又壮实了。 四、示例: 容貌描写。 她长得俊秀,细皮嫩肉的。桃红的脸颊透出稚气,柳眉下一双杏眼,神采奕奕的。她正聚精会神地端详一盆艳丽的海棠花。 2、身材描写。 别看他身材短小,跑起来,双腿像踩着风火轮似的,箭一般地向终点冲去。他身材修长、细腰窄背,长胳膊长腿,走起路来大步流星。

人物外貌描写十种技巧

人物外貌描写十种技巧 〔一〕工笔细描法 所谓工笔细描,就是讲究文笔工整,注重人物细部的详细刻画和细致描写,是国画方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巧妙借用,也是人们在刻画人物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工笔细描的显著特点,是讲究人物微观的具体展示。工笔细描法的具体实施,往往从人物的整体面貌上用墨,既写面部,又及全身,给人以整体的印象。这种描写,多用于比较陌生的人物和主要人物,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了解并熟悉所写的人物,才能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故土"中对闰土的描写,就采用了这种工笔细描的方法,请看其中一段文字:"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段文字,对中年闰土的肖像描写,就是工笔细描。它既写了闰土的整体"身材〞,又写了五官细部,而又以后者为主,从脸色,到脸皱,从眼睛,到眼睛周围;既写了上端头部"破毡帽〞,又写了中端身部"极薄的棉衣〞;既写了手里的物件,又写了两手着实"像是松树皮了〞;既写了静态,整体形象犹如一个"木偶人〞,又写了动态,"浑身瑟索着〞,而又以静态为主;既有现实闰土的精雕细刻,又有他过去外貌的顺带点墨,而又以前者为主,这样,我们看到的中年闰土,就是一个有头脸,有衣装,有细部,有全部的完整形象。工笔细描法是外貌描写的根本方法之一,运用这种方法,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要遵从一定的顺序,根据写作需要和人物特点,按照作者或文中线索人物的观察顺序进展有条不紊的描写。例如,上面对闰土的描写,就是先"身材〞,后"脸〞部,再衣着,从上到下;写脸部是先"脸〞后"眼〞,由总到分;写衣着是先"帽〞后"衣〞,从上到下;写眼部是先"眼睛〞后"周围〞,先内后外;写手部是先手中的"物件〞后手中的"实情〞,由外到内。这样,主人公的形象就随着作者的笔墨,先后有序逐渐完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二是要有重点,不能从头到脚,不分主次地全面描述,要根据人物思想性格和外在特点,抓住主要本质特征进展重点描写。例如上面写闰土外貌,身材和衣着是略写,脸部和手部详写;脸部中,眼睛又详写,手部中,手的实情又详写,至于头部的鼻嘴和脸的下部只字未提。这样,就突出了闰土中年穷苦、麻木、近于木偶的个性特征。 〔二〕粗笔勾勒法 所谓粗笔勾勒,原是一种绘画手法,近于速写,用在文学作品中,就是采用简单线条,粗略地把人物的主要特点,迅速地几笔描写出来。这种方法的特点,正好与"工笔细描法〞相对,用语简单,运墨便利,几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如果是反面人物,又近于漫画,常用夸张手法。这种方法,多采用大手笔式的宏观描写,笔下的人物形象,常给人以粗线条、大轮廓、总特征的印象,至于人物肖像的细部内容,一般不作展示,即使有,也是点到为止,见好即收。粗笔勾勒法在作品中的运用有两种情况。一是单一性,即文中只有一次很简单很粗略的描写。例如"小桔灯"中对主人公小姑娘的描写:"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的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登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全文仅此一处外貌描写,它粗线条地勾勒出了小姑娘的外在特征,从头到脚,一句一个肖像内容,一句一个外貌部位,文句简明,给人以大概的印象。二是多样性,即文中出现不止一次外貌描写,每次写的内容又不尽一样,具有片断性和零散性,单独看来,是人物形象的*一两个方面,综合看来,又可以构成人物的整体面貌。但就*处描写而言,仍然是蜻蜓点水式的,是粗笔勾勒式的,例如"第二次考试"中对主人公陈伊玲的粗笔勾勒就达三次之多。第一次是:"嫩绿色的绒线上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