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标准1∶5万区域矿产调查技术要求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标准1∶5万区域矿产调查技术要求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标准1∶5万区域矿产调查技术要求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标准1∶5万区域矿产调查技术要求

5.野外工作技术要求

5.1地质矿产填图技术要求

5.1.1地质矿产填图的目的任务

地质矿产填图的目的任务是提高测区内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基本查明地质特征,大致查明成矿条件,发现新矿(化)点,为物化探异常解释、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靶区圈定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5.1.2基本要求

(1)应充分收集、分析、应用区内已有的地、物、化、遥、矿产资料。特别是要充分利用1:

2.5万遥感解译成果、遥感影像图,提高研究程度和工作效率。

(2)地质矿产填图必须以野外实测为主、野外调查和室内修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地质矿产填图应充分应用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提高区内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和填图质量。必须采用数字填图技术。

(4)地质矿产填图方法要充分考虑区内地形、地貌、地质的综合特征及已知矿产展布特征,对成矿有利地段,要有所侧重。对做过1:5万区调的地区,可根据区域矿产调查目的要求进行修测,修测的主要任务是实测矿产和与成矿有关的含矿层、标志层、控矿构造、矿化带、蚀变带、物化探异常区和与成矿有关的其它地质体。对于未开展1:5万区调的地区,地质填图应达到1:5万地质简测程度。

(5)地质矿产填图尽可能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地形图为底图,其比例尺应大于或等于1:5万比例尺,野外手图应为1:2.5万比例尺,无1:2.5万比例尺地形图时可使用1:5万比例尺地形图放大至1:2.5万比例尺。使用GPS定点。

(6)地质研究程度:基本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产出、分布、岩石类型、变质作用及矿化作用等特征。

(7)矿产研究程度:初步了解含矿层、矿化带、蚀变带、矿体的分布范围、形态、产状、矿化类型、分布特点及其控制因素、矿石特征、矿石工业利用性能等。

5.1.3地质矿产填图方法和研究内容

(1)沉积岩

沉积岩采用岩石地层方法填图。

基本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沉积序列、岩石组成、岩性、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相、厚度、产状、构造特征以及接触关系、地球化学特征,查明其含(控)矿性质、时空分布变化等。

建立地层层序和填图单位。

(2)侵入岩

基本查明侵入岩体、脉岩的形态与规模、产状、矿物成分、岩石类型、结构构造、包体、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等。

基本查明侵入岩体内外接触带的交代蚀变作用、同化混染作用以及分异作用特征,并圈定内外接触带、捕虏体或顶盖残留体,测量接触带产状。

探讨侵入体的侵入期次、顺序、时代、与围岩和矿产的关系及时空分布、控矿特征。

(3)火山岩

采用火山地层-岩性(岩相)双重方法填图。

研究火山岩的成分、结构、构造、层面构造和接触关系。基本查明火山岩层的层序、厚度、产状、分布范围、沉积夹层及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正确定名和划分岩石地层单位。

划分火山颈相、次火山相、喷发相和喷发—沉积相。

调查研究火山机构、断裂、裂隙对矿液运移和富集的控制作用及与火山作用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蚀变、矿化特征。

研究探讨火山作用与区域构造及成矿的关系。

确定火山喷发时代。

(4)变质岩

区域变质岩要研究各种类型变质岩石的特点和变质作用。

浅变质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注意运用相应的填图方法进行工作。

中深变质岩系根据变质、变形作用特征及其复杂程度以及岩石类型,划分构造-地层单位、构造-岩层单位、构造-岩石单位,建立地层层序。

接触变质岩石应着重研究接触变质带、矽卡岩带分布、物质成分、规模、形态、产状和强度及其主要控制因素。

基本查明变质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变形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接触关系,并建立序次关系,恢复原岩及其建造类型。

调查研究各类变质岩内的含矿层、含矿建造及矿产在变质岩中的分布规律,变质岩石、变质带、变质相对矿床、矿化的控制作用。对含矿层能单独划分地层单位的要单独划分。

(5)第四纪地质

第四纪地质体大致按时代、成因类型划分填图单位。含矿层位为第四系时要大致查明第四纪沉积物的物质成分、厚度及时空分布。

(6)构造

基本查明构造的基本类型和主要构造的形态、规模、产状、性质、生成序次和组合特征。建立区域构造格架,探讨不同期次构造叠加关系及演化序列。

观察褶皱、断裂构造或韧性剪切带、新构造运动等构造活动对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矿化蚀变、成矿的控制作用、对矿体的破坏作用以及矿体在各类构造中的赋存位置和分布规律。

(7)矿产

观察研究含矿层、蚀变带、矿化带、矿体以及与成矿有关的侵入体、接触变质带、构造带等的种类、规模、展布范围、产状、形态及其空间变化,并取化学分析样和采集标本。

观察研究矿石质量特征、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结构构造、矿石品位、有关物理化学性质。

5.1.4地质矿产填图精度要求

(1)实测地质剖面

实测地质剖面应选择地层和其它地质体出露相对齐全、层序完整、化石丰富、顶底清楚,接触关系、标志层、相带清晰,岩性、岩相及厚度具有代表性、基岩露头较好、构造简单的地段。

一般在一个测区按沉积地层、火山岩、侵入岩和变质岩填图单位要求测制1-2条代表性实测剖面,比例尺以不小于1:1万,一般以1:5千为宜。对与成矿有关的主干构造带,也要测制代表性构造剖面。视实际情况和需要采取岩矿鉴定样或岩石化学样、岩石地球化学样等必要的样品。如有符合要求的实测剖面,可部分和全部参照使用。

实测沉积岩地质剖面目的是了解沉积序列、岩石组成、岩性、结构、岩相、构造特征、可能含有的化石情况,正确划分地层,建立地层层序和填图单位。研究岩层物质成份、结构构造、含矿性和相互关系,确定成矿时代;

测制侵入岩剖面目的是了解不同侵入体的岩石学特征,研究其序次关系、含矿性和侵入时代等;

测制火山岩剖面目的是研究火山构造、划分火山岩岩石地层、岩相、岩石组合与序列、喷发旋回等基本特征,建立火山岩填图单位。

测制变质岩剖面的目的是确立变质岩构造-地层(岩层)或构造-岩石地层填图单位。研究各填图单位的岩石类型、矿物组份、接触关系、序次、变形变质特征。

根据实测剖面测量的结果,编制综合地层柱状图。

(2)填图单位划分

沉积岩区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划分到组作为基本的填图单位,对其中与成矿有关的岩层、含矿层、含矿标志层等应以非正式单位单独表示。

侵入岩按侵入体为基本的填图单位,尤其要注意对与成矿有利的侵入体的划分,对岩相带、蚀变带等要表示在图上。

火山岩可采用地层加岩性综合划分填图单位,一般划分到组。对其中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岩中含矿层、标志层等可以非正式单位单独表示。

浅沉积变质岩系的沉积接触关系和示顶标志清晰可靠,可参照沉积岩区地层单位划分填图单位;对区域性深变质岩系,可划分岩群、岩组、岩段。

第四纪地层根据成因类型和时代划分地层填图单位,对含矿层位单独划分表示。

(3)地质体标定

野外手图:将1:2.5万遥感影像图、遥感异常图、地形图进行坐标配准叠加后拷入掌上电脑作为手图。

地质图中应标定直径大于100m的闭合地质体;宽度大于50m、长度大于250m的线状地质体;长度大于250m的断层、褶皱构造。对于含矿蚀变构造带及其它矿化地质体,厚度不论大小,均应在图上表示。厚度较小者,可用适当的花纹、符号放大或归并表示。

基岩区内面积小于0.5km2、河沟谷中宽度小于100m的第四系不予表示,按基岩填制。

一般地质点在手图上所标定的点位与实地位置误差一般不得大于20m。

(4)地质矿产填图观察路线的布置

地质简测:地质观察路线的布置以解决地质找矿问题为原则。总体上路线布置以穿越法为主,辅以追索路线。对重要含矿层位、蚀变带、矿(化)带、矿(化)体应尽量沿走向进行追索,并定点控制。路线间距原则上500m。成矿有利地段调查路线应视需要适当加密。

点距以控制地质矿产填图单位为原则,点距较大时,中间用GPS测制示踪点,以反映观察精度。对重要含矿地质体应进行追索。一个图幅内地质观察路线总长度在700km-800km。

地质矿产填图的路线间距大小可视工作区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不宜机械地按网度布置或无根据地任意放稀。路线间距及布置原则应在设计书中具体规定。

地质修测:路线以追索路线与穿越路线相结合的方式布置,地质路线原则布置在成矿有利地段,路线间距可适当加密。一个图幅内地质观察路线总长度在300km-350km。

重要的地质界线和地质体应有足够的观察点控制。重要地质现象、矿化蚀变应有必要的素描图或照片。

野外地质观察记录格式应统一,点位准确,记录与手图要一致。记录内容应丰富翔实,真实可靠。地质现象观察要求仔细,描述要求准确,除详细描述岩性特征外,对于沉积岩石的基本层序、火山岩石的相序特征、侵入岩石的组构特征、露头显示的构造特征、接触关系、矿化蚀变现象等均应有详细描述记录,并有相应照片或素描图。点与点之间的路线亦应有连续观察记录;每条路线应有路线小结。主要穿越路线、重要含矿层位、蚀变带、矿(化)带、矿(化)体的追索路线应有信手剖面。

当发现重要含矿层位、蚀变带、矿化带、矿体(点)时,应采用适当的轻型山地工程予以揭露控制。工程应采用GPS定位。

5.1.5资料综合整理

参照《区域地质调查总则》(DZ/T 0001—91)及相关矿产工作技术要求执行。

5.2地球化学勘查

5.2.1基本要求

(1)1:5万矿调工作区均应部署1:5万面积性的化探工作,重点地区安排1:1万—1:2万剖面测量或面积测量。

(2)化探工作应根据调查区的景观条件和地质矿产特征,按行业技术标准的要求,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化探工作具体技术方案。特殊景观地区,要求开展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有效性试验。

(3)1:5万化探异常中定性解释的矿致异常均应进行概略检查,具较大资源潜力的矿致异常应进行详细检查。

(4)化探异常的解释推断应与地质、物探异常分析研究密切结合,综合解释。

5.2.2化探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1)1:5万化探

1:5万化探工作可根据1:20万区域化探和区域成矿特征布置。

1:5万化探一般应采用水系沉积物测量方法。不具开展水系沉积物测量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土壤测量(或岩屑测量)的方法。

1:5万化探的采样密度一般可在4—8个点/km2之间选择。在我国南方地区和其它水系发育或地形切割强烈的地区可采用4个点/km2的密度;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景观地区,采样密度应适当增加;在残山丘陵地区的土壤测量应采用较高的采样密度(如8个/km2),以保证控制效果。

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土壤测量的采样在我国西、北部(包括青藏高原西部、新疆、黄土高原地区和内蒙古高原地区以及西部其它干旱、荒漠景观区)均应注意克服或避免风成砂(土)的稀释干扰。这一区域水系沉积物测量的粒度须根据化探方法技术试验的成果适当调整。北方风积物(含风成黄土)发育地区水系沉积物可参考截取-4(或-10)—+40目或-4(或-10)—+60目的粒级,或采用-4(或-10目)的混合粒级;土壤样品截取-4—+20目。我国其他地区可采用-60目的混合粒级。东北森林覆盖地区可参考土壤采样条件(-4—+20目)或依据方法试验结果做适当调整。

同一调查区化探工作的采样介质和采样技术条件应尽量保持一致。

样品分析一般按单点样分析,采样密度较大时,可按组合样分析,化探分析元素的选择应根据调查区1:20万区域化探反映的异常元素的组分和区域已知成矿元素、伴生元素的种类综合确定,一般选择分析7—15种元素。

元素的分析测试方法应有足够的灵敏度和检出限,主要元素的报出率应达90%以上,次要元素报出率最低达到80%以上。

化探样品测试的各项监控指标应作全面的质量分析和评价。

其他可参照行业技术标准DZ/T0011—91《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万)》的要求。

(2)1:1万—1:2万化探

针对1:5万化探异常开展矿产检查,应布置1:1万——1:2万化探剖面或面积测量工作。测网采用GPS测量敷设。工作方法采用土壤测量或岩石测量。

有明显风成沙干扰的地区,土壤测量应在残积层截取-4——+20目的粒级或-4目的混合粒级。

(3)化探资料整理和异常解释

1:5万化探野外工作应及时整理各类野外原始资料;按技术标准编制采样点位图、原始数据图、地球化学图、地球化学异常图、异常剖析图及其他专题解释图件。

系统整理化探异常的面积、强度、规模、浓度分带、组分分带、各种比值等数据,研究分析化探异常分布规律、元素组合规律及与物探异常关联对比等,结合异常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以及地表矿(化)点、蚀变带分布,对化探异常进行定性解释和分类排序,提出矿产检查工作安排建议。

(4)化探工作质量要求

应根据工作区地质、地球化学条件、自然地理因素及具体工作要求,开展方法试验,测定有关参数,实测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剖面,选择有效方法进行地球化学勘查。

采样方法要符合实际情况。采样布局要求合理,密度应适宜。采样位置要求准确,层次应到位。采样物质要求正确。各采样点标志要确切、清楚,原始记录要求齐全、清晰,符合要求。

对有找矿意义的异常,要综合运用地质、物化探工作及地表工程进行检查评价。

野外工作结束后要及时整理资料,编制相应比例尺的图件和编写文字总结提交使用。

工作质量精度应符合现行专业规范和规程要求。

5.3地球物理勘查

5.3.1基本要求

(1)1:5万矿调应根据调查区的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工作程度、成矿地质背景、主要矿产类型的地球物理前提和工作条件,从直接找矿和间接找矿两方面选择技术路线和部署快速、经济、有效的物探工作。

(2)物探方法的配合应充分注意异常的定性定量解释和推断的需要,采用面积测量和剖面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和矿产检查。

(3)物探工作应在野外及时进行物探数据处理和异常的解释推断。异常的解释推断必须密切结合地质、化探成果,综合解释。

5.3.2物探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1)1:5万物探工作

在工作程度较低的地区,根据地质地球物理条件,一般应开展高精度地面磁测,以寻找一定规模的弱磁性矿产(包括贵金属、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矿产等)或进行间接找矿,研究成(控)矿地质构造,结合地质与化探,寻找隐伏矿产和圈定矿产预查靶区。已完成大比例尺航空物探,或已证明存在较严重干扰、直接和间接找矿效果差的地区不宜安排此项工作。

在工作程度较高、成矿条件优越,以寻找隐伏-半隐伏大中规模矿床为目标的地区,可适当

开展1:5万—1:2.5万的高精度重力和电法(激发极化或电磁法)工作。

1:5万物探工作可采用半自由网开展,平均线距500米,点距100-200米;以GPS控制半自由网及测点位置。

物探工作必须对区内各类岩石、矿石进行系统的物性参数测量和研究。

(2)1:1万—1:2万物探工作

矿点、重要矿化蚀变带及分析筛选的物(化)探矿致异常应进行1:1万—1:2万的物(化)探剖面测量,具有大中型矿床找矿远景的地区应开展面积性测量工作。

物探剖面测量可根据地质地球物理条件,选择采用电法(激发极化法)、高精度磁法、高精度重力及各种电磁法等物探方法。

面积性物探工作可以在剖面测量的基础上,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相互配合。

1:1万—1:2万物探剖面的测量点距按20—40米;面积工作按100-200×20-40米的网度,采用GPS测量敷设。

物探异常的中心部位应布设物探精测剖面,同时采集和测定必要的物性(激化率、磁化率或密度)标本。精测剖面的电法(激发极化法)应开展激电测深剖面工作。

物探方法的精度分配、仪器准备、野外数据采集、各项改正、参数测定、质量检查和资料整理等按DZ/T 0071—93《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0070—93《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等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3)资料整理与异常解释

物探工作的面积和剖面测量资料应按相关方法的行业技术标准系统整理和成图。

物探异常的定性解释:采用地物化综合信息的方法,分析和辨识有直接或间接找矿意义的异常,应特别注意筛选具有寻找大矿前景的异常,并通过初步查证进一步解释推断。

物探异常的定量解释:对所有已定性解释的重要矿致异常,应定量反演异常源的埋深、形态、产状和边界。

(4)物探工作质量要求

应根据工作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条件、自然地理因素及具体工作要求,开展方法试验,测定有关参数,实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剖面,选择有效方法进行地球物理勘查。

根据方法试验和有关物性参数选择适当的仪器进行测量;仪器性能、标本采集等按相关规范要求执行。野外装置、操作、观测应按规范要求进行,要求取准取全每一个原始数据。磁法测量中间性技术指标应达到规范和仪器说明书规定的要求,日变观测要按规范操作。电法测量装置形式的选取和敷设要达到规范要求,检查观测、系统检查、观测误差计算应按规范进行,实际误差不超过规定要求。

野外工作结束后要及时整理资料,编制相应比例尺的图件和编写文字总结提交使用。

工作质量精度应符合现行专业规范和规程要求。

5.4 1∶5万自然重砂测量

5.4.1基本要求

(1)根据不同测区目标矿种和具体工作任务,结合调查区具体工作程度,有选择地安排1∶5万自然重砂测量工作。

(2)通过全面、深入的砂矿物测量寻找相关矿产,总结找矿标志,分析有关矿产区域分布特征及成矿远景,进行矿产预测,圈定具体的进一步勘查地段。

(3)自然重砂测量工作的部署方法一般选用“水系法”或“最小水域法”。

5.4.2取样

(1)取样密度与间距

1∶5万自然重砂测量的取样密度因地质复杂程度和地貌条件而异。一般来说,复杂区、成矿有利地段、四级支流及冲沟,以每个样品控制1.5—2 km2为宜;中常区和三级支流为3—4 km2;简单区以5—8 km2较为有利。在二级支流及大河两侧冲沟中要选择有利地段,采取少

量样品进行检查,以防漏掉原生矿床。阶地及宽河谷重砂测网规格一般为:线距500—1000m,点距20—40m;残坡积重砂测网规格一般为:线距500m,点距250m,每平方千米取样8个。对控矿有利因素(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其接触带和蚀变带等)要根据实际需要加密控制。

(2)取样点的布置

重砂采样点的布置要针对不同的成矿特点进行合理安排,对控矿有利因素(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其接触带和蚀变带等)要进行重点控制,以准确圈出找矿有利地段,有效指明找矿方向。

(3)取样位置的选择

取样位置的选择既要注意样点分布的均匀性,也要考虑重砂矿物富集的地点。

冲积层取样:一般沿水系(主要是支流)由下游向上游在相应的距离内寻找重砂矿物富集地段(河流流速显著减慢处、河床基底有利于停积重砂的地方)进行取样。

阶地取样:最好在水位最低时取样,一般选择在河流拐弯的外侧由水流侧蚀作用冲刷剥露的阶地剖面处或阶地边缘塌陷裸露处。

坡积层取样:一般选择干谷或洼地、谷口或谷底的坡积层中取样,取样点应布置在垂直砂矿物来源方向的取样线上或平行等高线方向位置,也可按一定网格布置。

残积层取样:一般选择在凹凸不平或有溶洞的基岩表面按测网进行取样。

(4)取样物质的粒度与取样深度

取样物质的粒度一般选择分选不好的砂砾层,如小砾石、粒度不均匀的卵石、分选程度差的粗砂等。

取样深度应根据试验或不同层位确定,一般为20—50cm。残积层取样一般以见到基岩为原则,坡积层取样一般在腐植层以下进行,阶地取样应在阶地底部或中间隔挡层之上、分选性不好的层位采集。

(5)取样方法和样品重量

浅坑取样是以水系冲积层或坡积物和残积物为取样对象、以寻找原生矿床为目的的最常用的一种取样方法。刻槽法常用在阶地取样工作中。

原始样品重量一般为15—30kg,按体积计算为0.1—0.2m3。经野外粗淘后,灰砂重量(即

送样重量)应不少于10—15g,同一地区工作时重砂的原始重量必须大致相等。

5.4.3样品的加工与编录

(1)样品的野外淘洗与回收

原始样品一般在野外就地就近淘洗,一般淘洗至灰色为止,即以石榴石、角闪石、辉石及比重在2.8左右的砂矿物不多量流失为准。为了保证淘洗质量,应建立健全质量检查制度。重砂淘洗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2)样品的野外编录

重砂取样的编录工作一般采用填表的方式,内容包括取样日期、地点、编号、沉积物类型、淘洗物性质、取样方法及深度、松散样重、灰砂重、重矿物成分、有用矿物特点及含量等,取样位置必须标注在地形图上,必要时附采样点素描图。

(3)样品的分离

按砂矿物的不同物理性质(比重、磁性、电性、表面性质等)和化学性质,采用适当的机械分离手段和选择性溶矿的方法,尽可能地将有用砂矿物或其他需分离的砂矿物单独提取出来。

(4)砂矿物的鉴定与定量

砂矿物鉴定一般要求采取用量少、精度高的方法,以一种手段为主,同时辅助多种其它手段。主要方法包括:立体显微镜下鉴定、油浸鉴定、微化分析、比重测定、光谱分析、反光镜下鉴定、发光分析、放射性测量、硬度测定等。

要确定砂矿物样品中有用矿物含量,首先要求对定量矿物的鉴定要准确,其次是取样的代表性、样品的缩分与加工质量、粒度分级的合理性等要得到保证。定量的方法分为矿物定量法(包括目估法、颗粒统计法、体重法、称重法)和元素定量法(化学计算法、选择溶解法)。

5.4.4资料整理与异常的解释推断

资料整理的主要任务是编制重砂矿物分布图和圈定有用重矿物异常扩散晕,进行异常的解释和推断,分析重矿物来源,排除非矿异常,确定因矿引起的异常特征和标志。

(1)重砂矿物分布图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地形地貌特征、重要地质资料(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产及蚀变带等)、直接和间接的找矿标志、砂矿物测量资料、异常形态、规模。

(2)重砂矿物分布图的表示方法

成果图的底图一般是同比例尺着色很浅的地形地质图或地质矿产图,以图面清晰、重点内容(重砂矿物资料)突出为原则。常用的表示方法包括圈法、符号法、带法和等值线法。

(3)重砂矿物分布图的编制步骤

整理及研究砂矿物分析鉴定资料,对有用重砂矿物进行分组;异常下限的确定和异常的分级;将取样点标绘在简化的地形地质图上,并在固定的一侧注明矿物的含量;重砂异常的圈定。

(4)异常区的分级

圈定异常后,结合区域地质地貌特征,对各异常区进行对比和分级。一般分为四级,其中一级异常区的异常点分布集中、有用矿物含量一般为Ⅰ—Ⅱ级、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有已知矿床或具远景的矿点分布。

(5)综合研究

在开展以砂矿物的共生组合、标型矿物及矿物标型特征、磨圆度情况、有用矿物的含量、有用矿物的空间分布规律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研究基础上,将零散的资料编制成有关的图表,并结合岩石、矿床、地球化学等有关资料,就工作的相关情况编写报告或说明书。

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pdf

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 专业代码:520102 二、入学要求 参加普通高招的高中毕业生及对口升学的中职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向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国土资源、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矿山、测绘和地理信息等行业,从事地质相关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五、主干课程及核心能力 专业主干课程: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地史学、大地构造学、矿床学、矿产勘查学、地球化学找矿、地球物理找矿、区域地质调查、区域成矿规律、地质信息处理、采选矿概论等。 专业核心能力:野外地质填图的能力、探槽和钻孔等编录的能力、圈定矿体、储量估算的能力、计算机制图的能力、普查报告编制的能力、勘探报告编制的能力。 六、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地调、地勘、矿山、能源、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非金属矿产加工等行业。应掌握地质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野外地质填图、探槽和钻孔编录、矿区矿体的圈定、储量估算、计算机操作技能(制作探槽和钻孔图、地质图、钻孔素描图、地球化学探矿异常图等相关地质图件),

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成为既能从事野外工作,有能进行资料的室内整理工作,综合职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七、全学程时间安排及课程结构 全学程总计2866学时,学生毕业需修满167学分。 表1 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学时分配表 2.理论课每16学时计1学分,实践教学每周折合25学时,每周计1.5学分。 表2 课程结构比例表

地质勘探规范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一) 本标准的制定考虑了地质工作高度流动、分散的野外作业要求,规定了地质勘探作业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技术要求。 本标准覆盖了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安全生产技术要求,并考虑了国家有关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的现有文件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无意包含地质勘探作业中所有必要的条款。使用者应对本标准的应用自负其责。使用者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不免除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起草。 .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质勘探工作野外作业、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质实验测试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以及职业健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地质勘探工作设计、生产和安全评价、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使用地质勘探技术手段和方法从事其延伸业的设计、生产和安全评价、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1995) 中国民用航空探矿飞行工作细则(197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 GB 16424─1996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 GB/T 6067—19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T 5972—1986 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 GB 6722-2003 爆破安全规程 DZ/T 0141—1994 地质勘查坑探规程 GB 3787—1983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地质勘探 exploration, prospecting 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海洋地质和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地质实验测试等。 3.2 艰险地区 是指海拔3000m以上无人居住的地质工作区。 4 野外作业基本规定 4·1 地质勘探单位,应建立地质勘探工作区安全档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伤害源,流

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要求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和审查要求(试行)的通知 中地调函〔2010〕88号 【2010-04-14 来源:地调局财务部】 各项目承担单位: 为规范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预算编制与审查工作,根据国家有关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国土资源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7〕322号)以及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等,结合以往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实际和本专项实施特点,编制了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和审查要求(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一○年四月十四日 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要求 (试行) 为规范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预算编制与审查工作,根据国家有关预算与财务管理制度、《国土资源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7〕322号)以及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等,结合以往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实际情况和本专项实施特点,对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申报预算和设计预算(以下统称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提出如下要求: 一、项目经费是实现项目任务目标的重要保障,经费预算应按照真实、合法、经济合理的原则,以项目技术方案为基础,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和部、局相关规定与标准科学编制。 二、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预算管理要统一领导与协调,认真组织地质技术、设备、财务等相关管理部门,相互协作,与项目承担处室(项目组)共同完成项目预算编制工作。 三、项目技术方案的确立是科学编制和有效使用财政资金的前提。项目预算编制必须是在科学确定技术方案,细化各项工作量投入、人员安排等与预算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测算经费需求。 四、依照项目级次设置分为计划项目和工作项目。工作项目按照特点分为甲类和乙类项目,甲类项目是指野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基地建设与展望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基地建设与展望 范宏喜 7月10日~11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2009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谈到积极探索地质灾害防治新机制时强调,要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防灾的科技水平,要设立专题开展我国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质灾害成灾模式研究。作为国土资源部在地质环境管理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环境地质调查方面的技术支撑,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目前正以三峡库区、四川雅安和云南新平为重点,加紧推进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试验基地建设,探索行之有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机制,并以此带动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针对三峡库区、四川雅安和云南新平三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基地的建设目标和预期成果,记者采访了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候金武和三个示范基地的负责人。 监测预警基地将构成支撑全国地质灾 害气象预警预报的骨干专业监测网络 候金武(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从国家层面上选择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地质构造条件和突发地质灾害类型具有典型代表的地区,以基础地质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成果为依托,采用多种手段方法,点面结合,建立区域性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基地,不仅仅服务于当地的防灾减灾,更重要的是通过长期监测和分析研究,不断加深对灾害形成机理的认识,逐步完善预警预报判据,有效改进预警预报方法,从而提高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水平。通过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区域性监测预警示范基地建设,构成支撑全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的骨干专业监测网络,与群测群防网络、重大单体监测点、示范区、技术支持专家库等,共同构成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网络。 四川雅安监测预警试验基地建设已经开展多年,目前取得了初步的示范效果;云南新平监测预警试验基地刚刚启动,此前已经开展了一些基础性的调查和研究工作。这两个示范基地的建设将与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和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院)以及当地国土资源部门等密切配合,建成集监测、预警、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群测群防和科普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三峡库区监测预警试验基地建设正在规划之中,但通过长期以来的调查研究、资料积累和工程警实践,监测预警已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示范区建设起点高、影响大,将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院所密切合作,完善监测预警网络,成为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的监测预警、科学研究和教学实习基地。 按照中国地质环境院技术业务发展规划(2007-2020年),在未来五年内,

工程地质勘察钻孔钻探技术要求

人民路五期安置房场二期工程场地 钻探技术要求 1.、终孔标志 取样孔及标准贯入实验钻孔均进入碎块状强风化碳质泥岩5.0~8.0m,一般性钻孔进入碎块状强风化碳质泥岩3.0~5.0m。 2、勘察方法 2.1钻探:所有钻孔(包括技术性控制孔、一般性钻孔)均进行全孔段取芯,所有岩芯均应按回次顺序排放,并加贴岩芯牌。钻探班报表应及时跟踪记录,严禁事后追记,对钻探过程中出现异常应及时与现场负责人进行汇报。 开孔冲击钻进,待测得初见水位后,回转钻进,套管及泥浆护壁,全孔取芯,岩芯采取率:填土为80%以上,粘性土为85~100%,砂土为60~80%,强风化岩大于60%。 2.1钻孔孔径的要求应满足供室内试验的要求,钻孔孔径应为91-110mm;对软质岩或风化岩钻孔孔径91mm。 2.3遇土层变层,立即停钻,丈量机上余尺,计算土层深度。地层的分层高程误差控制在0.05m~0.1m之内。 2.4取样时保证孔底残留的浮土厚度不大于取土器废土段的长度(10cm),击入深度不允许大于取土器的有效长度 在做标贯前应清理孔底沉渣,保证孔底干净。准确记录标贯试验位置及锤击数。 2.5所有钻孔开孔冲击钻进,测初见地下水位,在终孔24小时后,

测稳定地下水位。所取水样应注明取样地点、日期、取样深度。 若发现不符合规范、规程的取样或标贯试验,现场地质员有权利废孔。 3、现场测试 3.1、标贯:在标准贯入实验钻孔中测试,每2.0m一个,必需严格执行(需进行杆长修正)。 3.2、动力触探:选5~6个有代表性的钻孔进行动力触探(素填土和卵石层中)。 4.、现场取样 4.1、水样:计划总共采取3组水样,水样采取前钻孔应适当洗孔。 4.2、土样:在取样孔中采取,间距2m 一个,每层土样不能小于10组。 5、现场管理 5.1、施工人员必须规范作业,文明施工。 5.2、野外施工结束后,应将施工场地整理干净交付甲方。交底人:接收人:

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子弟学校2020学年八年级英语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人教新目标版

绝密★启用前 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子弟学校2020学年八年级英语12月 月考试题(无答案)人教新目标版 I. 听力部分(20分)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小题,选出正确答案。每段对话读两遍。 ( )1. How many students went swimming on vacation? A. Twenty-two B. Ten C. Three ( )2. How often does the girl eat vegetables? A. Hardly ever B. Twice a week C. Six times a week ( )3. Who has longer hair? A. Joe B. Dave C.Mona ( )4. Where is Linda going for the vacation? A. To Greece B. To London C. To Paris ( )5. How much yogurt does the man need? A. Three cups B. Two cups C. One cup 第二节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7两个小题。 ( )6. What does Brian often do on weekends? A. Surf the Internet B. Watch TV C. Go shopping ( )7. What does Brian like to do on the Internet? A. Watch movies B. Read news C.Listen to music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8至10三个小题。 ( )8. What is the lecture about? A. Robots B. A get-together party C. An American professor ( )9. Where is the lecture given? A. In the Student Union B. In New York University C. In the meeting room ( )10. How long does the lecture last? A. Three hours B. Two hours C. Two days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1、12两个小题。 ( )11.Where are they talking? A. In the kitchen B. In a shop C. On the phone ( )12. 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 A. To peel some apples B. To cut some apples C. To peel some apples and cut them.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3至15三个小题。 ( )13. When will the woman be available? A. On Saturday evening B. On Sunday morning C. On Sunday evening ( )14. What does the man invite the woman to do? A. To go to his house for dinner B. To see a movie C. To go shopping ( )15. What time will the woman arrive?

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基本情况

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基本情况 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隶属于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是专门从事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调查与治理的全民所有制公益性事业单位。 一、总站组建、沿革及人员、资产等基本情况 (一)、总站成立情况 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地处江西省南昌市,1981年7月在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水文观测站(第三、四分队)的基础上组建的。1982年11月地质矿产部以地劳[1982]573号文件批准设立:“江西省地质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站”,属县、团级事业单位。1983年9月局(83)370号文将“江西省地质局环境水文地质总站”更名为“江西省地矿局环境地质大队”;1991年8月30日,局(1991)248号文,将“江西省地矿局环境地质大队”更名为“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并同时挂“江西省地质矿产局环境地质研究所”的牌子,单位的性质、隶属关系、驻地、经费渠道不变。至此,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沿革、发展到现在。 (二)、职工情况 总站现有职工总数219人,其中:退休职工65人,在职职工154人。 1.在职职工年龄结构:平均年龄41岁;25岁以下7人;26~35岁29人;36~45岁71人,46~55岁47人,55~60岁3人。 2.学历结构:博士1人,硕士1人,在读硕士3人,大学20人,大专29人,中专30人,高中(技校)57人,初中16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在岗职工总数的47%。 3.专业结构:全站各类专业人员98人,占全站职工人数的62.4%;其中水工环专业技术人员51人,占总站专业技术人员的54%,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占48%。专业技术人员有高级职称的16人,占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的20%;中级技术职称43人,占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的55%;初级职称20人,占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的25%。 4.野外第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及比例:全站各方面专业人员98人,野外第一线专业技术人员48人;野外第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与全站技术人员之比为49%。 二、领导班子及成员简介 总站设立党委,实行站长负责制。党委成员由肖旦红、颜春、孙健、寇颖、黄长生5人组成。颜春任站长,肖旦红任党委书记。

【最全】矿产勘查学总结

1-1 绪论=2 1.矿产勘查学的概念(找矿勘探地质学或矿产普查勘探学):研究矿产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矿床赋存规律、矿体变化特征和工业矿床最有效的勘查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地质学。 2.矿产勘查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内容:矿产预测、矿产勘查及矿产评价三个基本方面。 3.要解决的基本矛盾矿床产出的(局限性)、矿体变化的(复杂性)与人们对其勘查范围和观察研究的(有限性)的矛盾。 4.基本任务:研究矿床形成条件、赋存规律及矿体变化性特征;研究合理有效地预测、勘查和评价矿床的理论与方法;目的是提高矿产勘查的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更好地指导矿产勘查生产活动的实践。 5.矿产勘查学的研究方法:地质观察研究法;勘查统计分析法;勘查模型类比法;技术经济评价法。 2-1矿产勘查基本问题 1.矿产勘查的含义(矿产资源勘查或矿产地质勘查),矿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的总称 ?含义: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基本任务: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地质条件的可能,寻找和查明具有经济价值的工业矿床。 ?目的: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矿产资源依据,为矿山企业建设提供矿

物原料基地和矿产储量。 矿产勘查是指对矿产普查与勘探的总称 ?矿产普查: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以不同的精度要求进行找矿的工作。普查和找矿是同义词! ?可分(来自苏联) ?初查(初步普查)(概查)利用小比例尺,简单查明地质构 造和矿产生成的条件 ?详查(详细普查) ?矿产勘探:是在发现矿床之后,对被认为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对象通过应用各种勘探技术手段和加密各种勘探工程的进一步揭露,对矿床可能的规模、形态、产状、质量以及开采的技术经济条件作出评价,从而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可进一步分为: ?初勘(初步勘探):利用探槽,,浅井,,浅钻等工程,,并配合物 化探对矿床进行地表地质研究,,揭露,,追索和圈定矿体 ?详勘(详细勘探):矿体的形状,,产状,,内部结构,,矿石的物 质成分和加工技术性能,,研究和评价可供综合开采利用的共生 矿产或伴生有用成分,研究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 ?开发勘探(生产勘探):重点是为生产提供足够数量的矿产 储量 2.地质调查与地质勘查 ?区域地质调查(区调):一般指基础性的区域地质测量工作,比例尺1:5万、1:20万、1:25万;山西省区域

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专业 生产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魏显军 学号: 08321034 专业: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 班级:地质0832 指导老师:马叶情 2010年12月18日

目录 1.概述 (3) 1.1目的、任务 (3) 1.2工作范围及交通地理位置 (3) 1.3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5) 1.4完成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 (5) 2测区地质概况 (6) 2.1大地构造位置 (6) 2.2地层 (6) 2.3岩浆岩 (7) 2.4脉岩 (11) 2.5构造 (13) 3.围岩蚀变 (16) 4.矿产 (16) 4.1金矿 (16) 4.2石材 (17) 5.质量评述 (17) 6.结论 (18) 6.1本次工作取得主要成果 (18) 6.2存在问题 (19) 6.3下一步工作建议 (20)

1.概述 1.1目的、任务 通过对唐家泊地区1:1万地质填图测量,大致查明测区内及附近地区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情况,了解构造的产状、规模及品位变化情况等,为进一步勘察提供较为可靠地地质依据。 1.2 工作范围及交通地理位置 测区位于栖霞市唐家泊镇唐家泊村、泽头村、石门口村一带,隶属栖霞市唐家泊镇管辖,具体由以下拐点坐标围成: 总面积约9km2。 测区交通便利,区内乡村级公路纵横交错,有S306公路通过测区(见下页交通位置图)。

。区内属于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不大,最大海拔高度279.4m,最低海拔高度149.3m水系不发育。区内最大水系为流经钓鱼台水库的河流。一些小的山涧河谷7-8月份雨季时有暂时性流水。由于该区临近村庄,区内果树林地较多,植被较为发育,基岩零星出露。在山地及较陡地区基岩露头较多。 区内经济比较发达,以农业为主,盛产苹果、樱桃、花生、玉米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1.1 技术要求 资料收集技术要求 1.1.1 要求在勘察工作开始前,到设计院、地矿、气象、农林业、交通、水利等部门广泛开展资料收集工作。 1.1.2 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A、工程地质调查的目的 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貌、地质条件,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河道工程的稳定性、适宜性作出评价,且为了工程地质勘探、测试工作及工点的布置提供依据。 B、工程地质调查的技术要求 重点查明地基稳定和现有河道边坡稳定的地质问题,沿线的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地面沉降等,地面陡坡、地下水、地表水活动情况,临河沿河边坡冲刷失稳可能调查调查精度按具体项目的具体要求来控制。 1.1.3 钻探技术要求 拟采用XY-1型回转式油压岩芯钻机钻探,开孔直径110mm,终孔直径不小于91mm,采用套管或泥浆护壁,对需重点查明的部位(滑动带、软弱夹层等)应采用双层岩芯管钻进。 钻探回次进尺:软土层小于或等于1.0m,其它土层一般不超过1.5m。 岩芯采取率:黏性土、强风化岩 > 90%砂土》65%破碎带、块状强风化岩、中等风化岩》65%岩芯有序摆放在钻孔旁并填好标示牌,拍照留档。 孔深误差:钻进深度内的误差控制在士5cn以内。探井、探槽和探洞:除文字描述记录外,尚应以剖面图、展示图等反映井、槽、洞壁和底部的岩性、地层分界、构造特征、取样和原位测试位置,并辅以代表性部位的彩色照片。 1.1.4 勘察取样技术要求

①取土样:在钻孔中采取土试样,严格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2001)(2009版)(第9章第4节)有关规定执行。②取样间距:表层0?3m取土间距1.0?1.5m,变层加取,土层较薄(厚度 0.5?1.0m)时均应取样;3?15m深度范围内每隔1.5?2.0m取样;15?20m 深度范围内每隔3.0?3.0m 取样。 ③取样方式:对软土层采用敞口式薄壁取土器取样;对可塑-硬塑黏性土采用锤击普通取土器取样;对中粗砂(或粗砾砂)层,取标贯器内的芯样或采取扰动样。 ④场地要采取地表水和地下水试样。 1 . 1 . 5原位测试技术要求 A、标准贯入试验 为测定黏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在钻孔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利用地区经验对黏性土的状态、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作出评价;试验间距一般控制在1.0?1.5范围内。 试验要点:清干净孔内残渣及扰动土,准确丈量孔深,做好记录。具体技术操作重点如下: ①标准贯入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并保持孔内水位略高于地下水位。当孔 壁不稳定时,可用泥浆护壁,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 行试验; ②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并减小导向杆与锤间的摩擦力,避 免锤击时的偏心和侧向晃动,保持贯入器、探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锤击速率应小于30击/min ; ③贯入器打入土层15cm 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 的锤击数,累计打入 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当锤击数已达50击,而贯入深度未 达30cm 时,可记录50 击的实际贯入深度,按下式换算成相当于30cm 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

1:25万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DD2001-01)

目 次 前 言 1范围 (1) 2引用标准 (1) 3定义 (1) 4 总则 (2) 5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制 (3) 6 实地踏勘 (5) 7 遥感地质调查 (5) 8 实地检查验证 (6) 9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制 (7) 10 质量检查及成果验收 (8) 附录A(标准的附录) 遥感地质调查设计编写提纲 (10) 附录B(标准的附录) 遥感地质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12)

1:250000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 DD 2001-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遥感方法进行1:250000地质调查的内容、程序、方法及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未开展过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地区的遥感地质调查工作。同比例尺矿产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及水文地质调查也可参考。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即构成本标准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下列标准时应以最新版本为准。 DZ/T 0001—9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 DZ/T 0151—95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 GB 15968—1995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GB 958—89 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 DZ/ T 0179—1997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遥感 利用地物(或天体)对电磁波谱响应的影像信息进行非接触式远距离科学研究或勘查测量。 3.2 遥感地质调查 以遥感资料为信息源,以地质体、地质构造和地质现象对电磁波谱响应的特征影像为依据,通过图像解译提取地质信息、测量地质参数、填绘地质图件和研究地质问题。

地质勘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83559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sodocs.net/doc/332091596.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83559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iFaZhanQuS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产业现状 截至2014年末,全国有28个省(区、直辖市)建立了省级地质勘查基金,中央和省级地质勘查基金累计总规模达480亿元,较2013年同比增长9.8%.201 4年,全国地勘基金投入54.02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总投入的18.l%和矿产勘查财政投入的61.5%,是财政资金投入矿产资源风险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的是,受矿业经济形势下行压力的影响,尽管中央和省级地质勘查基金总体规模不断增大,但投入水平开始下滑。2014年,全国地勘基金整体投入比2013年减少13.95亿元,同比减少18.5%,部分省级基金出现超过5 0%的投入下滑。 市场容量 截至2014年末,全国地勘基金累计投资矿产勘查项目7909个,新发现矿产地1421处,其中大型566处、中型474处。其中,内蒙古大营西段铀矿普查初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规范目录 国家标准 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1998) 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 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 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 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 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06) 行业标准 1.1∶250000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 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 3.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 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 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 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 7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 8.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6) 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 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06) 11.1∶50000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06) 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 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标准1∶5万区域矿产调查技术要求

5.野外工作技术要求 5.1地质矿产填图技术要求 5.1.1地质矿产填图的目的任务 地质矿产填图的目的任务是提高测区内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基本查明地质特征,大致查明成矿条件,发现新矿(化)点,为物化探异常解释、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靶区圈定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5.1.2基本要求 (1)应充分收集、分析、应用区内已有的地、物、化、遥、矿产资料。特别是要充分利用1: 2.5万遥感解译成果、遥感影像图,提高研究程度和工作效率。 (2)地质矿产填图必须以野外实测为主、野外调查和室内修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地质矿产填图应充分应用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提高区内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和填图质量。必须采用数字填图技术。 (4)地质矿产填图方法要充分考虑区内地形、地貌、地质的综合特征及已知矿产展布特征,对成矿有利地段,要有所侧重。对做过1:5万区调的地区,可根据区域矿产调查目的要求进行修测,修测的主要任务是实测矿产和与成矿有关的含矿层、标志层、控矿构造、矿化带、蚀变带、物化探异常区和与成矿有关的其它地质体。对于未开展1:5万区调的地区,地质填图应达到1:5万地质简测程度。 (5)地质矿产填图尽可能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地形图为底图,其比例尺应大于或等于1:5万比例尺,野外手图应为1:2.5万比例尺,无1:2.5万比例尺地形图时可使用1:5万比例尺地形图放大至1:2.5万比例尺。使用GPS定点。 (6)地质研究程度:基本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产出、分布、岩石类型、变质作用及矿化作用等特征。

(7)矿产研究程度:初步了解含矿层、矿化带、蚀变带、矿体的分布范围、形态、产状、矿化类型、分布特点及其控制因素、矿石特征、矿石工业利用性能等。 5.1.3地质矿产填图方法和研究内容 (1)沉积岩 沉积岩采用岩石地层方法填图。 基本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沉积序列、岩石组成、岩性、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相、厚度、产状、构造特征以及接触关系、地球化学特征,查明其含(控)矿性质、时空分布变化等。 建立地层层序和填图单位。 (2)侵入岩 基本查明侵入岩体、脉岩的形态与规模、产状、矿物成分、岩石类型、结构构造、包体、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等。 基本查明侵入岩体内外接触带的交代蚀变作用、同化混染作用以及分异作用特征,并圈定内外接触带、捕虏体或顶盖残留体,测量接触带产状。 探讨侵入体的侵入期次、顺序、时代、与围岩和矿产的关系及时空分布、控矿特征。 (3)火山岩 采用火山地层-岩性(岩相)双重方法填图。 研究火山岩的成分、结构、构造、层面构造和接触关系。基本查明火山岩层的层序、厚度、产状、分布范围、沉积夹层及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正确定名和划分岩石地层单位。 划分火山颈相、次火山相、喷发相和喷发—沉积相。 调查研究火山机构、断裂、裂隙对矿液运移和富集的控制作用及与火山作用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蚀变、矿化特征。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编写要求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目前正在进行调查试点和研究总结阶段,其技术要求也正在编写之中。本要求暂时供1:250000和1:50000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设计书编写时参考。 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为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基础地质资料而进行的一项新的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是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基础性地质调查。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和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的基础上,采用地质学、土壤学、地貌学、生态学及其它有关地球科学的方法、理论,调查人类和生物群体赖以生存的岩石圈、地下水圈和地表水圈。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岩石、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植被群落及其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环境下发生变化的地球动力作用、地球化学作用和其它现代地质作用等。 1.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 (1)基本查明测区内的基础地质、水资源(包含地下水和地表水)、土地资源、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等的存在状态、性质与特征; (2)综合评价测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其变化趋势和对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3)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建议等。 2.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1)充分收集测区内已有的基础地质、“水、工、环”地质、地球化学、遥感、气象水文、土壤、资源开发、生态等方面的资料和综合研究成果,进行调研、野外踏勘等工作,在综合分析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编写项目设计书。 (2)进行野外调查工作,主要包括:(A)基础地质调查,以收集已有资料为主,补充必要的野外调查;(B)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调查;(C)水文地质(包括地表水)、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包括地质灾害)调查;(D)土地资源调查;(E)植被群落、生物多样性调查;(F)人类经济-工程活动调查;(G)其它有关的调查工作,包括放射性生态调查、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引起的环境效应等。 (3)样品采集、实验测试、室内综合研究及数字图库的建立。 在以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新方法技术,动态评价人类活动影响下生态地质环境的变化及发展趋势、评价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评价测区内的生态地质环境容量与质量现状,提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建议等。

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

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 发表时间:2019-03-28T14:41:16.3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作者:黄晓磊 [导读] 摘要:本文首先说明了我国矿产资源概况,然后分析了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现状,最后阐述了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的发展展望。 辽宁省有色地质105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葫芦岛 125000 摘要:本文首先说明了我国矿产资源概况,然后分析了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现状,最后阐述了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的发展展望。 关键词: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物化探测;浅层矿山 一、我国矿产资源概况 (一)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特征 我国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包括能源、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在内,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目前,我国现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居于世界第三,约占世界矿产资源总量的百分之十二。主要的矿产资源分布各地区有所侧重。煤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地区,石油天然气等分布在东北和西北,金银等则遍布全国。磷矿主要分布于华南。 (二)矿产资源价值分析 我国各类矿产资源具有稀缺性和差异性,价值各有不同。矿产资源本是自然界的资源,其价值鉴定有多种方法。专门对矿产资源的价值量进行核算的有矿产资源核算指标体系。但总体来说,矿产资源的总价值很高,也正因如此,世界各国都争相发展地质产业,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进步。 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现状 (一)地质矿产资源勘查中存在的问题 1、勘查重点逐渐向隐伏矿、深部矿转型 当前我国地质矿产勘查重点内容为露头矿、高品位以及浅部矿体,为了更好的增强地质矿产勘查质量,逐渐向隐伏矿、深部矿、低品位矿转型,而对深部矿体进行勘查时对于勘查技术与开发措施要求也日益增高。 矿产资源勘查缺乏必要的专业人员 由于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不具有专业知识以及技术掌握能力,造成勘查工作无法顺利完成。 矿产资源勘查技术落后 伴随各种先进勘查设备投入到勘查工作中,但相关人员对新技术,新设备并未完全掌握,甚至部分勘查单位依然延用传统勘查技术,对于遥感、物探、化探等应用缺乏必要认识,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质资源勘查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常用技术 1、“同位成矿”的勘察方法 虽然矿化类型和矿化年龄有所差异,但在同位矿作用下,矿化效果相对稳定。这种成矿特征见于较大的矿床,显示更明显。矿物的形成离不开矿物热活动中心的稳定迁移,矿化热活动,成矿物质和循环的一体化。在局部船体运动演化过程中,由于密闭的空气条件,矿物形成良好。在利用“同位成矿”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调查区的地质条件,分析了该地区地壳运动的主要特征。根据研究区地质事件和地质环境综合地质资料,深入探讨了矿物的组成和分布情况,明确了矿化关系。在具体的找矿过程中,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及找矿工作是有利的。首先,通过对断裂带的研究,可以发现断层的近平行形态为侧断层带,次级断裂带大多呈平行或斜交的形式。这是对矿产资源的调查。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同时,成矿信息的利用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矿产勘查工具,尤其是在地表或半隐伏矿产勘查中。通过对找矿信息的研究和分析,可以获得矿产资源的特征和分布规律,有利于矿产勘查。 2、物化探测技术 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特别适用于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探。在地质矿产资源调查中,需要全面了解成矿系统和矿床类型,同时也要了解矿床的深度。特别是在深部找矿中,了解矿床的空间分布将为矿产勘查提供指导。所谓地球物理探测,即物理测量和探测技术,主要包括六种地球重力和地磁效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非常有效。采用该方法时,应分析调查区的地质条件,通过测量地层,岩体和矿石,获得有效参数,并通过参数计算和性能分析确定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应用。所谓地球化学勘探,即化学勘探和勘探技术,特别适用于金属型矿产勘查。 3、地质体运动理论的应用 根据不同矿化类型,结合地质体运动理论,研究了成矿围岩的成矿作用。根据地质体内部运动理论的特点,根据地质体内部运动理论的特点,对成矿能力进行了预测。成矿能力与元素丰度和含量变化密切相关,与矿产资源分布有直接关系,结合化探数据资料对成矿区矿体含量进行基础推测,从而更加确切地计算和预测区域内的矿产储量,为下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充足的参考依据。 二、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的发展展望 (一)加强对矿山的勘查评价 首先,以前期矿山地质资源问题调查评价为框架,规划矿山地质资源重点勘查开发区,对其中开发前景较好的开发区进行深入勘探评价,为矿山地质资源的持续再生利用提供必要的研究报告。其次,在主要地貌为盆地的地区进行勘探调查,通过物探等方式方法,对矿山内的结构、矿层分布、矿体温度、埋深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确定出各方面的具体数值。再次,在对未进行调查勘探的新区,勘探人员应部署试验性钻探以验证矿山地质是否充足,验证隐伏矿山地质存在的可能性,对开发条件较佳的地区进行进一步的勘探,调查出所勘测地区的矿山地质资源的开采量,并建立开发区。 (二)加强对浅层矿山地质能的勘查 我国应加强对浅层矿山地质能的勘探与开发,首先应将勘探工作集中于省会或大中型城市或个别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城或乡镇,在各大城市开展对浅层矿山地质能的调查勘探。调查的主要内容应为浅层矿山地质能的分布情况、赋存条件等,经过调查勘测,计算出可利用资源的总量。在调查勘探的基础上,勘探队伍应结合当地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状况、各种资源的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出各城市的浅层矿山地质能的开发计划。与此同时应开展对地质环境的监测工作,在开发浅层矿山地质能的城市建立起矿山地质能监测网,对

矿产勘查复习资料及答案

1、矿产勘查的概念 矿产勘查:是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地质勘探理论和方法,对矿床地质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2、矿产勘查的任务和意义 基本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地质条件的可能,寻找和查明具有经济价值的工业矿床,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矿产资源依据,为矿山企业建设提供矿物原料基地和矿产储量。 矿产勘查的意义主要取决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方面。 1)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矿产勘查工作是对地质、矿产资源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目的在于发现、探明矿产资源,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 2)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矿产勘查所服务的方向及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它既为基础产业服务又为基础建设服务,既为矿业、农业、工业也为高技术产业服务,它是基础产业的基础,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行。 3、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2)循序渐进原则3)全面研究原则4)综台评价原则5)经济合理原则 4、矿产勘查的基本程序 立项论证、设计编审、组织实施和报告编审 5、矿产勘查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是:1、地质观察研究2、勘查统计分析法3、勘查模型类比法4、技术经济评价法 第一章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 1、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矿产勘查的地质基础包括哪些内容? 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 地质基础数学基础经济基础技术基础 1、矿产与地质背景的关联性包括:1)裂谷环境2)海构环境3)岛弧环境4)大陆边缘海环境5)地缝合线型成矿环境6)板块内部环境 2、矿产的共生性包括:1)矿种共生2)矿床类型共生 3、矿产的分带性包括:1)全球分带2)区域分带3)矿区分带 4、矿产分布的不均匀性包括:1)矿产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2)矿产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5、矿化的不均一性 3、为什么要进行矿产勘查阶段划分?(划分的原因?) 勘查的阶段划分的原因包括:1)对客观地质规律认识上的阶段性2)勘查阶段划分必须与矿山建设程序相适应 4、矿产勘查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矿产勘查阶段一般划分预查(矿产预测)、普查、详查、矿产勘探四个阶段。 1)预查阶段(reconnaisance):任务是寻找矿产资源。预查的结果,要对所发现的矿产资源是否有进一步地质工作价值做出评价。 2)普查阶段(prospecting):任务是对工作区矿产资源的经济意义和开发建设可能性做出评价,为矿山建设远景规划提供依据。 3)详查阶段(general exploration)任务是为矿区总体发展规划提供地质依据; 4)勘探阶段(detailed exploration)任务是为矿井建设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5、矿产勘查各阶段研究的基本内容? 矿产勘查各阶段的研究内容基本相同,主要是对矿床的地层、构造、矿层、岩浆岩、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其它有益矿产以及储量等进行调查研究。但各阶段对上述内容的研究程度和控制精度是有区别的。 1、矿产预查(矿产预测)阶段:(1)初步研究预查区的地质构造情况,矿点、矿化点、各类异常的分布范围和成矿远景。(2)初步了解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3)根据预查成果,并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进行类比,估算预测资源量。 2、矿产普查阶段:(1)大致查明普查区内的地质、构造情况,矿点、矿化点、各类异常的含矿性以及矿产分布规律和成矿远景;(2)对矿体(层)的形状、产状和分布情况、矿石品位、物质成分、结构构造、自然类型等的控制和研究程度,(3)对矿产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对比和研究,做出是否可能作为工业原料的评价;(4)大致了解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其它开采技术条件;(5)对矿床进行概略的技术经济评价。 3、矿产详查阶段:(1)基本查明矿区(体)地质的构造特征,成矿地质条件类型,及其矿体富集与分布规律;(2)基本控制对区内的矿体有破坏和影响的较大断层、褶皱的的性质和产状;(3)基本查明矿体数量、连续对比条件和分布范围;(4)基本查明矿体(层)的产状、厚度、规模、形态特征及赋存规律;(5)基本查明矿石品位、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矿石类型(自然和工业)和品级,研究其分布规律;(6)基本查明主要矿石类型的加工选冶工艺性能做出是否有工业价值的评价;(7)基本查明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其它开采技术条件;(8)对矿床进行初步的技术经济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