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大纲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古典进化论学派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其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为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的。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过程,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具有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系统地借鉴生物进化理论阐述社会进化理论的是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4、古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

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

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泰勒认为: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界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而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社会当然也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发展与进化是有其固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加以说明。

泰勒提出了两大原则:第一,“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拿一些相同的原因来解释相同的现象。”泰勒进一步指出:世界各地文化的一致性,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人的本性的普遍相似性;另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普遍相似性。第二,“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泰勒还划分了文化进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即原始末开化或狩猎采集阶段、野蛮的以动物驯化和种植植物为特征的阶段和文明开化的、以书写艺术为开端的阶段。

3、泰勒的宗教理论

泰勒的宗教定义:他认为应该“把神灵信仰判定为宗教的定义”。泰勒关于宗教产生的根源:万物有灵论:泰勒认为宗教观念最初产生于人类的早期部落中,而这些部落成员普遍的宗教信仰,就是对灵魂和精灵的信仰。万物有灵论产生的根源是原始人尝试解释两个生命之迷。

万物有灵论包括两大主要信条:第一,相信所有生物的灵魂“在肉体死亡或消失之后,能够继续存在”;第二,相信各种神灵可以“上升到威力强大的诸神行列”,神灵可以影响和控制物质世界和人的今生来世;神灵和人是相通的,人的行为会引起神灵的高兴或不悦。

灵魂以三种形式存在:(1)灵魂在大地上游荡,有时会拜访它们自己原先的家园;(2)转生,灵魂转生为他人,甚至转生为动物、植物等;(3)灵魂在另一世界有特殊位置,如西天、地狱、九重天等。即泰勒所讲的“延续论”

4、泰勒的人类学研究方法

1.比较法。所谓比较法,简单讲就是比较同类现象和事物。

2.残存法。也称作“文化残存法”,即滞留于现存文化中的那些旧的文化现象。

3.统计法。他曾从三四百个社会单位中取样,对从夫家居、继承、亲从子称、产翁习俗、外婚制与交表亲婚之间的“粘附”现象进行统计分析。他认为:“统计学调查是人类学的未来所在”。

三、摩尔根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分期理论

摩尔根的理论贡献:第一,将原始或蒙昧和野蛮这两个时代又分别划分了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子阶段;第二,指出划分每一阶段的具体标志。

2、摩尔根关于氏族制度的发现

摩尔根认为: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氏族,氏族是一个由共同祖先传下来的血缘亲属所组成的团体,只包括有共同祖先的一半后代。整个社会的组织结构为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他还进一步指出,氏族、胞族、部落以及部落联盟还是历史发展中顺序相承的几个阶段;部落联盟或部落联合的进一步发展,就是民族的出现,民族由同一地域内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所组成。

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全部历史可以分为相应的“两种社会制度”为特征的两个大的阶段:早期是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晚期是“国家”,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

他解释了氏族组织的作用和它的构成原则,即氏族是单系继嗣群,它不负担家庭责任,但它是从事经济生产和分配的单位并构成社会仪式和礼仪的基础,能够提供教育、社会保险等功能,但它不能代替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生儿育女等。氏族内部成员的构成原则就是:大家都是血亲同胞,人人平等。

3、摩尔根的家庭史研究

摩尔根的贡献不在于发现母权制家庭,而在于首先从亲属称谓的角度来分析和推论家族制度的早期形态,开创了人类家庭史研究的新途径。

摩尔根将所有亲属称谓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分类式”和“说明式”。所谓“分类式”,就是指对亲属称呼不进行逐个区别,而是分为若干类别。不论被称呼的人与“自身”的亲疏关系如何,凡属同一类别的人即以同一亲属称谓笼统称之。而“说明式”就是对于亲属,或用基本亲属称谓来说明,或将这些基本称谓结合起来加以说明,使每一个与“自身”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称谓各不相同。

摩尔根进一步将“类别式”称谓区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马来亚式,第二种是土兰尼亚和加诺万尼亚式,它是在前一种基础上产生的。摩尔根划分了家庭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依次发展的五个阶段:

(1)“血缘”家庭;(2)伙婚制家庭;(3)偶婚制家庭;(4)父权制家庭; (5)专偶制家庭。

上述五种家庭形式中,第一、二和五种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与之相应地存在三种亲属称谓制度,即马来亚式、土兰尼亚一加诺万尼亚式和以雅利安人为代表的说明式。

4、对摩尔根的评价

摩尔根对文化人类学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氏族社会的科学说明;第二,首先使用了问卷调查方法进行人类学的研究;第三,利用对亲属称谓制度的研究,来考察和划分家庭制度的类型与历史发展;第四,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原始社会的发展与分期。

摩尔根的理论缺陷主要有:第一,关于原始社会的分期;第二,关于家庭形式的研究。

四、弗雷泽的《金枝》

弗雷泽(Sir James George Frazer)(1854—1941)英国著名人类学家,代表作《金枝》(1890年)《金枝》全书的主要思想是弗雷泽运用丰富的民俗资料来论证关于人类智力发展连续性和进步性的理论。他认为,人类智力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有普遍意义的阶段,即巫术阶段、宗教阶段和科学阶段。弗雷泽进一步提出了巫术赖以建立的两大思想原则:

(1)同类相生,或果必同因,可称为“相似律”。(2)物体一经相互接触,即使在中断实体接触后还会继续远距离地互相作用。可称作‘接触律’。” 建立在相似律基础上的巫术叫做“模拟巫术”;建立在接触律基础上的巫术叫“接触巫术”。模拟巫术与接触巫术又区分为积极巫术和消极巫术。前者是替人消灾解难的法术,后者是对人伤害、攻击的黑巫术。

他将图腾定义为“一种由两个方面构成的假定亲密关系”。这种关系的一方是一群有着血缘关系的人,另一方是一个种属的自然物或人工物,即已被这群人称作图腾的物体。后来,他又指出图腾崇拜是一种半社会半宗教的氏族制度,宗教方面指氏族全体成员对某种共同的自然物种的信仰,并将这一物种看作是全体成员的祖先;社会方面指的是禁止同一氏族成员之间相互通婚。

五、其它进化论人类学家思想

1、韦斯特马克的父权制

Edward Watermark(1862——1939),英国人类学家。

韦斯特马克的研究兴趣主要是婚姻和家庭的起源,他坚决反对人类婚姻史上存在“原始杂交”和群婚的观点,认为人类最早的婚姻形式就是一夫一妻制。

2、马雷特的泛生论

Robert Ranulph Marett(1866—1945),泰勒在牛津大学人类学课程的学术继承人。

马雷特认为:在宗教中,第一性的东西不是思想、信仰、神话,而是崇拜、仪式。根据马雷特的看法,在“泛灵论”阶段之前还应有个“泛生论”阶段。

泛生论是巫术操作的观念基础,泛灵论是宗教信仰的观念基础。前者是非人格化的,后者是人格化的。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第二节传播论学派

传播(Diffusion)学派认为:人类文化或社会中的变化,首先归因于物质文化和习得行为从一起源社会散播到其他社会。

发生背景: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不愿进步,反对进化,此时反对进化论的传播学派应时而生。他们认为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采借多于发明,不同文化间的相同性是许多文化圈(区域)相交的结果,由此,文化彼此相同的方面愈多,发生过历史关联的机会就愈多;认为进化论忽略传播迁徙;传播学派便从传播角度重构了人类文化史。

在人类文化史的发展中,对于究竟是独立发明重要还是传播或借用重要,文化人类学家对此进行了长期、激烈的争论。大多数进化论者主张第一种意见,传播论学者以及其他一些学派的学者则主张第二种意见。

一、德、奥历史传播学派

1、拉策尔的人类地理学理论

Friedrich Ratzel(1844—1904),德国人类地理学家,代表作《人类地理学》。

拉策尔强调地理环境决定人的生理、心理以及人类的分布、社会现象和其发展进程。人类不是静止的动物,故民族及文化在迁徙时相互接触,互相影响。两分隔地域,有一致或相似的文化要素,则两地

文化必定存在着历史上的同根联系。战争、贸易、通婚、迁徙导制文化现象的转移、文化面貌发生重大变化。该学派用传播路径来描绘人类及其文化分布图,重视对物质文化的研究。

2、弗罗贝纽斯与格雷布内尔的“文化圈”理论

弗罗贝纽斯(拉策尔学生,法国人)第一次提出“文化圈”(Culture Circles)概念,他认为文化是一个有机体,具有生命周期,人不是文化的创造者,而是文化的体现者、“搬运工”。因此通过考察各文化间相同元素的数量,即量的标准,就可以确定文化的来源,相同来源的文化形成“文化圈”,如“闪米特文化”、“印度文化”、“尼格罗文化”等。

弗茨·格雷布奈尔(1877—1934):对文化圈理论作系统论述。他认为文化的类似,不但可见于个别文化成分中,还可见于两个完整的文化丛或文化圈中,所以民族文化的迁徙,不但与个别文化成分类似有关,也与整个的文化圈彼此类似有关。文化是一次产生,历史没有任何重复性,因而也没有任何规律性。不同文化圈相交形成“文化层”,从中可推算出各文化层出现的时间顺序和文化现象的转移道路。

3、威廉·施米特的“文化圈进化理论”

威廉·施米特(1868—1954),奥地利人。他发展了文化圈、文化层观念,确定各种文化因素属于这个或那个“文化圈”,确定各个“文化圈”在一定地区出现的时间(年代)顺序。如有关“至上神”的信仰在原始文化中更清晰。

二、英国传播学派

1、里弗斯的理论

威廉·里弗斯(William H. Rivers,1864—1922)是英国实验心理学家,人类学家。倡导传播论。他认为不应该把社会结构、语言各宗教信仰等与物质文化的实物同等对待。因为社会结构的变化,需要使用其他方法,而以进化论方法较为适宜。认为自己是旧进化论和格雷布奈尔传播主义的折衷,各族的联系及其文化的融合,是发动各种导致人类进步的力量的主要推动力。

2、极端传播论(泛埃及主义)

该派认为人类文化只有一个中心——古埃及,并由这个中心传播到全世界。代表人物:埃利奥特—史密斯Elliot Smith(1871—1937),英国解剖学家、人类学家。他认为人类的文化大约在公元前8-9世纪,开始从埃及向一切国家传播,自称“太阳文明”或“太阳石”文化,由崇拜太阳和建筑史前巨石等文化特征而得名。而威廉·詹姆斯·佩里(Willian James Perry(——1949),里弗斯学生,他认为古埃及人为寻找贵金属和其他珍宝,而把这种文化带到了各地。

传播主义是解释文化现象的一种方法,但不能将一切文化现象都牵强附会地用传播主义去解释,更不能臆造。文化传播是普遍现象,人们研究传播必须注重事实和注重各种传播条件的前提下作深入研究,比如寻找传播的进程和规律,探索传播的条件和传播的阶段以及各族文化史的发展、变化情况,并从全球观点出发,考察各族文化的根源。

第三节历史特殊论学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历史特殊论学派,创始人是美国人类学家博阿斯,故又被称为博阿斯学派。他们主张:文化人类学的一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总和”,通过这种研究来“构拟”人类文化和文明史。但是,他们所主张的“文化史”不是指世界各国的一般历史,而是各个民族的具体历史。

一、历史特殊论学派的主要贡献:

提出人类学的目的和任务是认识具体的历史现象;反种族主义的社会政治观;在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上具有独特贡献;研究方法论上的突破1、反对演绎法、重视归纳法 2、重视田野调查及其科学性(1)参与观察法(2)多学科结合法(3)民族学方法;培养了大批学生: 1、克罗伯2、罗维3、威斯勒4、本尼迪科特5、米德6、赫斯科维茨

二、博阿斯(博厄斯)的文化相对主义理论

1、特殊论与相对论的文化观

博阿斯的文化观之最大特点就是将某一文化的历史研究置于首位,而不是研究全人类普遍文化的历史。他将文化定义为“包括一社区中所有习惯,个人对其生活的社会习惯的反应,及由此而决定的人类

活动”。博阿斯全部理论的核心就是“历史特殊论”。他认为世界各地许多相似的文化现象虽然不能被传播论来成功地解释,但也未表现出历史进化的统一性。他主张:为了理解或解释某一特定的文化,最正确的做法就是重建该文化走过的独特道路,即构拟该文化的历史。

在研究方法上,他也因此称自己的方法是“历史方法”,并将此方法与古典进化论的“比较方法”相对立。博阿斯虽然反对研究世界文化的普遍发展规律,但是,并不反对探讨具体民族或特定文化的发展规律。

博阿斯提倡文化相对主义,反对文化种族主义。他坚决主张,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文化的独特之处都不会相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观,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只能理解为历史的产物,其特性决定于各族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

2、文化区理论

博阿斯认为,在文化发展中,传播比独立发明更普遍。在他的影响下,博阿斯本人及其弟子们提出了“文化区”的概念。博阿斯还提出了“文化中心”与“文化边区”的概念。

3、古典物理学的归纳方法

它基本上是遵循自然科学的方法,十分重视资料的收集工作,强调以客观主义的态度来对待研究对象和所收集的资料,反对演绎式的研究方法。

二、克鲁伯的文化形貌理论

1、“超机体论”的文化观

克鲁伯(Alfred Loues Kroeboer,1876—1960,出生于纽约的德裔犹太人,博阿斯最年长的学生)克鲁伯将文化看作“超有机体”,他认为整个世界存在四种现象,即“质与力的现象、生命的现象、意识的现象、社会生活或文化的现象。这些现象又可称为无机的、直接有机的或生命的、心理有机的或心灵的,以及文咀的或超有机的或超心灵的”。文化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有其独具一格的特点,文化人类学者只需研究文化自身就可以。克鲁伯认为,个人是无足轻重的,文化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由于其超有机体的性质,文化完全可以不受个人影响而独自发展。

2、文化的形貌

在克鲁伯看来,文化基本形貌指的是与生存、生计有关的文化事项;次级形貌则是与创造力、艺术活动有关的文化活动,如语言、艺术、文学和音乐等。他认为,在任何文化系统中,只有当生存问题解决后,才有可能出现次级形貌的繁荣。概括起来讲,基本形貌与次级形貌有三点区别:第一,基本形貌必须面对现实,次级形貌则面对价值。第二,基本形貌建立在现实的客观条件基础之上,并受其制约;它反映了人们的即时或实际利益以及他们所面对的自然环境。生计模式对于次级形貌的发展是必需的,但是,次级形貌又有它内在的本质与规律,在特定情况下是独立发展的。第三,基本形貌的历史发展是累积的,而次级形貌由于创造力的多变,所以不是累积的,往往会中断或演变为其他的东西。3、亲属称谓和文化区的理论

整个亲属称谓可包括八个类别:第一,辈份;第二,直系亲属与旁系亲属;第三,同辈人的年龄;

第四,亲属的性别;第五,称呼者的性别;第六,中介亲属的性别;第七,血亲与姻亲;第八,中介亲属的状况。

克鲁伯系统地提出了有关文化区的看法:首先,他认为文化区与自然环境有关系;其次,文化区都有文化高峰,他在此还提出“文化强度”的概念;最后,文化区的划分标准。

三、萨丕尔的文化与语言研究

萨丕尔(Edward Sapir,1884—1939,波兰裔美国人),结构语言学家。

萨丕尔强调了语言是思想的符号表达,而不是单纯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语言对思维有强烈的影响,后来,最终形成“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设”,这一假设的核心就是:“语言结构制约着思维模式,因而也决定着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在结构语言学的先驱萨丕尔看来,一切语言都是由独立的单元或要素构筑而成的,在一定范围内,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的差异是相当大的。而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一个连续体,任一语言的所有要素不可能填满这个连续体,必然会出现断裂或分割。各种语言由于其结构上的差别,自然会导致对客观世界有不同的分割。

第四节法国社会学学派

杜尔克姆既是当代社会学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也是对人类学思想最有影响的人物。

一、杜尔克姆的文化人类学理

1、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思想

为正确理解杜尔克姆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有必要首先了解他的社会学思想或观点,以下是这方面的概括介绍。

首先,杜尔克姆对社会生活所做研究是一种进化论的研究。他还认为,合作关系是由社会规范所创造的,也就是法律的和道德的规范是社会合作的真正源泉。杜尔克姆提出了“机械的结合与有机的结合”这一对著名的概念。

第二,杜尔克姆强调社会是一个整体的观点,他坚决反对依据个人或心理因素来解释社会的做法。他强调,社会现象只能依据对社会本身的研究来解释,或者讲,社会事实只能依据其他的社会事实来了解。第三,杜尔克姆提出了“集体意识”的概念,并坚持认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应是“社会事实”。他提出了判断社会事实的三大标准:其一为社会现象的“外在性”;其二为“强制性”;其三是“普遍性”。

2、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

杜尔克姆对人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宗教现象的研究。

(1)宗教的定义与特征

他指出:“宗教不只是神和神灵的思想,所以不能专门定义为只与神与神灵有关。”他认为,应从两方面来界定宗教,即一方面从神圣与世俗的对立上来区分,因为,人们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可分为两大类,即神圣的世界与世俗的世界;另一方面就是信仰与仪式的区分。因此,宗教就是“一整套与神圣的事物有关的信仰和(仪式)活动”。

杜尔克姆在其宗教定义中坚持两个因素,一个是神圣象征或事物的存在,另一个是与有组织的仪式活动的联系。凡是具有这两个特征的,都应被看作宗教。

(2)宗教的起源与本质

他指出:图腾信仰的客体不是一些动物或植物,而是某种无名的和无个性的力量。图腾动物或植物仅仅是这种无个性力量可以看得见的象征,而这种力量本质上是统治人类的社会力量。在杜尔克姆看来,社会是产生宗教的原因而不是相反。

(3)宗教的功能

在杜尔克姆看来,宗教的核心不是教义,而是仪式;而宗教仪式的功能就是强化一种价值和行为方式。他进一步将功能分为两个层次,即宗教对于整个社会和社会个体两个层次上的功能。在第一层次上,他指出宗教的功能可归为两种:第一,宗教是集体情感与观念的沟通关系;第二,宗教是规范社会关系的手段。在第二个层次上他认为宗教能够使个人觉得更坚强、更有自信心等。

二、莫斯的交换理论

1、爱斯基摩人的宇宙观

他力图论证,爱斯基摩人的宇宙观是他们生活方式的反映而他们的宗教则是一种“集体精神’’的产物。

2、礼物交换

莫斯主要以他的关于礼物交换的著作而闻名于人类学界。他发现在许多土著部落社会中广泛存在着赠礼习俗,赠送的礼品不是具有实用价值的经济性交换商品,而是没有实用价值的礼仪性交换。这种习俗由三个环节构成,即义务性送礼、义务性接受和义务性的回赠礼物。他试图指出在这种“送礼与回礼”

的社会现象背后的基本原则,说明礼物被接受之后必须回赠的原因是什么。莫斯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他将具备以上三个环节的礼物交换习俗命名为“全面酬报制度”;第二,这种给予、接受与回报的义务,就相当于这些义务束缚下的人或群体所订立的一个长期契约;第三,“全面酬报制度”的根本原因或深层原则是社会秩序与社会。

总之,在莫斯看来,迫使人们进行礼物交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社会需要这种互惠性制度,以保证社会活动的进行和社会规范的建立。

三、法国社会学学派的其他学者

1、列维—布吕尔的原始思维理论

列维—布吕尔(Lucien Levy Bruhl,1875—1937))深受杜尔克姆思想的影响,他将后者的“集体观念”作为他的思考主题。代表作《原始思维》。

概括他的研究,可以得出两个基本观点:第一,原始人的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思维”;第二,构成原始思维的集体观念是受互渗律支配的。所谓互渗律,就是指对任何现象的思维,这种现象既是它自身、又被解释为其他任何东西。

2、赫尔兹的象征人类学研究

赫尔兹(Robert Hertz,1882—1915)开创了象征人类学的研究,这主要反映在其代表作《右手的优越》一书中。赫尔兹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首先系统地研究了人的左右手所象征的社会含义,这一事实虽然遍布全世界,但却未被前人所重视;二是提出了富有启发意义的解释,虽然这些解释未必都是正确的,但是,却推动了后人的进一步探索。

3、范·盖内普的“通过礼仪”

范·盖内普(Arnold Van Gennep,1887—1957),代表作《通过礼仪》(1909年) Gennep发现,绝大多数人在其一生的经历中,都要经历一些重要关口:从某一年龄阶段进入另一年龄阶段,从一种社会角色或社会地位进入另一种角色或地位。它经常是将人的生物性事件如降生、成年、婚姻、繁殖后代或死亡与人类的文化经历统一起来。绝大多数民族或部落都要为个人在经历这些人生关口时举行仪式,范·盖内普将此种仪式统称为“过渡礼仪”,并从种类繁多的各民族仪式中洞察出基本的三段结构,即“分离阶段”、“过渡或通过阶段”、“统合或组合阶段”。

第五节英国功能主义学派

20世纪20年代,英国人类学界出现了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派——功能主义学派,它的产生不仅吸引了文化人类学者的注意,而且对以后美国社会学的发展也产生过推动作用。

一、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

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与方法

(1)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进行人类学研究

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以往的研究存在两个主要错误:第一,忙于寻找起源问题;第二,不少文化人类学家将心理学研究与人类学研究相混淆,力图从个体心理的角度解释社会现象。他主张社会现象必须从社会角度来研究和解释。第三,他还进一步提出,应采用归纳方法来从事人类学研究。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不可能在实验室中进行,所以,就要进行田野工作,亲自收集资料,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得出假设,接下来进行田野工作以便修改和验证。此外,还有一种途径,即进行比较研究,就是对不同的文化、不同地区的社会进行比较,然后验证和修改自己的初步结论,最后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2)强调共时性研究

文化人类学有两种研究,一种是历时性研究,另一种是共时性研究。前者研究的是文化的历史起源,是纵向性的研究;后者研究的是文化的本质、结构功能,是横向性的研究。历时性的研究存在三种缺陷。共时性的研究不考虑文化的起源,而将文化看成一个整合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文化的每一个因素都扮演一特定的角色,都具有一种功能。

(3)建立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

一切文化现象都具有特定的功能,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社会中的某个社区,都是一个功能统一体。构成统一体的各部分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研究时只有找到各部分的功能,才可以了解它的意义。更注意“社会结构”这一概念,并进行了大量的阐述和强调,概括他的结构思想,大致可包括三点。他将社会结构定义为:“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规定或支配的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

(4)坚持社会进化论

他赞成社会进化的理论,并将它作为人类学研究中有用的“科学假说”。在他看来,进化理论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有机体进化和社会进化都是受制于自然规律的自然过程;(2)进化过程是一种趋异的发展;(3)无论是有机体进化还是社会进化,其中都存在一普遍趋势,这就是斯宾塞所讲的“组织的进步”。组织的进步既包括结构功能的复杂化,也包括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的日益频繁和扩大。他强调指出,进化不一定是意味着进步。

2、图腾崇拜的研究

他认为图腾崇拜应被看成是普遍存在于人与动物或植物之间的某种仪式关系的本质与功能问题,或者也可以讲,应被看作是“总的仪式和神话的本质与功能问题的一部分”。

第一,他指出,对图腾崇拜的研究应将仪式而不是将信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宗教的不同形式的仪式,其功能就是为了群体感情的维系,是某种社会团结的粘合剂。

第二,他认为:(1)那些与生存有生死攸关的重要关系的事物,就会成为仪式的重要对象;(2)图腾具有某种标志和象征作用。

第三,他进而考察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即个别的动物或鸟为什么被选择作为图腾崇拜的物种。他认为,所有这些动物都具有物种的相似性和彼此矛盾的差异性,图腾仪式的对象都是同类中成对的物种。这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友谊与矛盾、团结与对立的社会关系,或者讲,是表达了一种结构关系,即对立面的统一。

他指出,这种矛盾的关系或对立面的统一“是人类思维的普遍特征”。

3、亲属关系的研究

拉德克利夫—布朗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调侃与回避关系的出色分析上。根据他的看法,调侃与回避关系应放到整个社会关系中去考察。他认为,社会关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同一个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另一类是不同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后一类关系又可分四种。

二、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理论

1、文化的功能主义理论

马林诺夫斯基也主张文化是一个整体,任何文化现象都应置于文化整体中去考察。但是,他与拉德克利夫—布朗在功能主义理论上有着重大的区别。他试图用心理学理论来修正杜尔克姆的思想。所以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是二元性的,有时他提出文化必须满足社会整体的需要,有时他又认为,文化首先应当满足个人生理与心理的需求。总起来讲,他更主要的是强调文化最终应满足个体的需要。

在他看来,人是动物的一种,因此,人要解决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满足普通的生物上的需要,他列出七种“基本需要”:吃喝、繁衍、身体舒适、安全、运动、成长、健康。为了满足这些基本需要,人要生产食物、缝制衣服、建造栖身之处,建立家庭以及教养和卫生条件等。因为,个人是以文化的方法宋满足这些需要的。于是,人就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派生的环境,这个环境就是文化。当然文化中还包括宗教、艺术等。而这派生的环境正是人与其他动物的主要区别。这样,在他的理论中,人有两种需要:基本需要和派生的需要,前者指人的生物需要;后者是派生的环境即文化的需要,它要满足的是人类扩大其安全与舒适所做的各种努力。

为了满足这两种需要,人就必须合作,必须建立一套秩序,必须提供各种组织社会和维持各种活动的办法,这就需要建立某些制度。在马林诺夫斯基这里,制度则是个人的文化的需要,或是满足基本需要和派生需要的一套体系。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他的功能主义不同于其他理论,他强调的是身体的基本需要;他始终对人的本性或他称之为社会制度背后的“心理原则”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2、巫术与宗教的研究

他认为,巫术基本上来源于受挫折情境下个人感情的反应,当原始人的知识无法解释他所遇到的现象,或当他在实际活动中遇到坎坷时,这个人的“神经系统和他的整个机体就要逼迫他去寻找某种替代的活动”。这样,巫术可以帮助个人摆脱在各种重要活动中或关键时刻出现的困境。

关于宗教,他既认为是个人体验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承认宗教仪式对社会有一定的作用,是社会组织的粘合剂,并且可以有效地维持社会道德。他坚持,人的基本需要是第一性的,所以,图腾崇拜的物品与此有密切关系,

即在土著社会中,被当作主要食物的动物和植物的那些物种,常被选择作为该社会的图腾。他认为,宗教的基础是关于灵魂的思想和对永生的渴望,这种思想或渴望的心理根源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和惧怕死亡的本能。

3、原始法的研究

原始法是马林诺夫斯基独到的研究,其中也隐含着对原始社会中人的本性的探索。他认为,法律的定义不在于特殊的法令系统,而是义务结构的特殊结果。根据这个人类学意义上的法律定义,他从以下几点进行了论述:首先,原始社会存在民法,它是由一套有约束力的义务体系所组成,这些义务规则控制着部落的大部分生活。其次,执行原始法律的强制力是相互义务的链条或互惠制度,此外还有一些仪式,通过这些仪式唤起人们的虚荣心、自尊心这些心理因素。第三,原始人对法律并不是自愿服从的,而是想出各种办法和“诡计”来违反。他们也远不是团结一致或具有“超信念”的团结。在利益的计算上,他们与现代文明人没有什么区别。

4、田野工作方面的贡献

第一,他在田野工作的时间约有两年半,这超过了他之前所有的人类学家。他力图“钻到当地人心中”,从而“抓住当地人的观点以及他们同生活的关系,以认清他们对所处世界的看法”。这也是他的“参与性观察”的经验。第二,对于田野工作的理论,参与性观察。

三、雷德菲尔德的农村社会研究

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1897—1958,美国功能主义人类学家),代表作《尤卡坦民俗文化》、《农民社会与文化》。

雷德菲尔德将结构功能主义方法应用于“民俗文化”或“民俗社会”(Folk Culture)。他把民俗文化理解为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有共同传统的文化,这种传统并没有记录下来,它既不是原始文化,也不是现代都市文化。从根本上来讲,它是定居农民的文化。

雷德菲尔德研究的新颖之处在于,他同时研究了墨西哥尤卡坦地区的一个印第安部落、一个农民村庄、一个农村城镇和一个现代化城市,他希望通过比较研究来把握各种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

他还提出了“大传统”(Great Tradition)与“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的概念。所谓“大传统”是指“一个文明中,那些内省的少数人的传统”;“小传统”则是指“那些非内省的多数人的传统”。在两者关系中,“大传统”对“小传统”影响是主流。

第六节文化与人格学派

该学派都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重点研究的是依文化而变化的个人。对文化与人格相互关系的研究是与博阿斯的认识分不开的,他坚信文化法则及其在人们心灵中的基础是可以被发现的,文化对人格的影响要大于生物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但是,为该学派贡献理论基础和方法技术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其他有关的心理学研究。

一、弗洛伊德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奥地利犹太人家庭出身学医转而对哲学与精神病研究产生兴趣,从而进入学术之殿堂。在介绍他的人类学研究之前,有必要简要地了解其精神分析的理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的学术活动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阐述无意识理论为核心;后期则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社会、文化领域,并建立了人格结构理论。前后期的分界就是1913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这本书也是弗洛伊德进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部知名论著。

(1)无意识理论

无意识理论是所有新老精神分析学者的理论基石。这一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心理都存在着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范畴:意识和无意识。所有进入我们意识的和能被我们回忆的心理活动属于意识范畴,而所有不直接进入自我意识的心理活动属于无意识范围。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还有一种前意识,它是潜在的、暂时无意识的行为,但随时可变为意识。被封闭在大脑皮层以下的是无意识,它积蓄着从身体各个器官传来的内在的机体刺激。代表这些刺激的心理反映是欲望。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欲望是人体中通过遗传机制巩固下来的、属于天性的动物本能。他一开始把所有欲望分为性欲和自我保护欲两种,后来,又将这两种欲望合并为一种——性欲。他认为,欲望对人的控制力异常强大。内在欲望的刺激是无法逃避的,它顽强地要求获得满足。

(2)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提出了从整体上认识人格的问题,这样,从前把心理构成分为理性的意识和非理性的无意识两部分的区分已不适用于解释上述问题。因此,·弗洛伊德提出了一种新心理结构理论,以反映人格心理状态的复杂性和完整性,他将人格看成是“自我”、“超我”和“本我”三种心理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构。

“自我”是精神活动在人格中有条理的要素,这一精神要素力图控制所有心理与行为过程,使它们适合现实生活的要求。“自我”同意识相联系,充当着理智、谨慎的角色。

“本我”也被译为“伊底”(ID,拉丁文“它”),它由激情组成,是“装满情欲的一口大锅”。

弗洛伊德进一步指出,人格结构的形成与性心理的发展密切关联,而性心理的发展又以里比多(LIBIDO)发展期为基础呈阶段性,各发展期过程的个体特点决定着人格的特征和行为。弗洛伊德将里比多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口唇期、肛门期、阴茎期(第三四年始)和潜伏期(十四五岁时)。

男孩子的“俄狄浦斯情结”,女孩子的“伊赖克缀情结”。

人格的基本心理结构——“自我”、“超我”、“本我”就是这样形成的,它们的斗争和相互作用决定着人格的全部特征。弗洛伊德并不否认社会因素对人们行为的决定作用,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先天的结构性要素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影响相互起作用。但是,对弗洛伊德来说,一个人童年的经历是最基础、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成年人的心理只不过是其童年经验的直接投射。

2、弗洛伊德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代表作:《图腾与禁忌》、《摩西与一神教》、《固执行为与宗教仪式》。

(1)心理变态与宗教

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宗教乃是整个人类的固执型神经官能症。他认为,宗教仪式与神经官能症行为之间不仅外在特征相似,而且内在本质也相似。两者最根本的相似点在于,自然本能受到压抑是他们体验的共同基础。只不过神经病患者受到压抑的是性欲本能,而宗教徒受到压抑的是利己的、危害社会的本能。当然,两者也存在区别,主要的区别在于,宗教仪式使用的器具都具有象征意义,易于为人们所理解;而神经病患者所使用的器物则让人感到是盲目的和毫无意义的。

(2)图腾与禁忌

弗洛伊德试图“借助精神分析来研究各民族的心理问题,这一问题直接涉及最重要的文化设施、国家秩序、伦理关系和宗教的起源,同时也涉及近亲乱伦的禁规和信仰的诫令”。他认定图腾制度是认识最重要的“文化设施”之起源的关键。

弗洛伊德的方法就是在三种人之间进行心理比较,即把原始人的心理与儿童心理、儿童的心理与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心理、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心理与原始人的心理加以比较。这一程式简化后便得到了一个

封闭的连环:野蛮人——儿童——神经官能症患者——野蛮人。这种连环成了他进行图腾研究和一切社会文化研究的出发点。

崇拜是为了赎罪——对图腾餐的分析。

图腾产生的前提:俄底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还对禁忌(TABOO)进行了考察。“禁忌”这一概念本身具有双重含义,即神圣的、崇高的和禁止的、危险的,破坏禁忌要受各种惩罚。弗洛伊德认为,禁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每一个成员的无意识中都有性欲、攻击欲、贪欲等诸如此类的反社会欲望。

二、卡迪纳的基本人格结构

Abram Kandiner,1891—1981,美国人,后赴维也纳接受过弗洛伊德指导。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新精神分析学派与弗洛伊德在两个主要观点上都持相同意见,即都承认无意识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承认儿童期对成年人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但是他们都程度不同地否定里比多或性经验对儿童成长的主要作用,而代之以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

卡迪纳虽然是弗洛伊德的信徒,但是,他坚决反对“俄底浦斯情结”说。他主张,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主要作用,特别是生命伊始的头几年,对于人格的形成是极为关键的时期。

儿童养育的方式影响人格发展与形成。“儿童是成年人之父”。

卡迪纳的主要理论是他的“基本人格结构”说,他认为,养育儿童的方式在任何一特定社会中,都是相当固定而且标准化的。虽然在某方面有个别差异,但就整体而言,母亲喂奶的时间大致和邻居一样长,给婴儿喂大致相同的食物,进行类似的训练。因此,在某个特定社会里成长的儿童,会经历相同的童年期经验。他们很容易以相同的方式对这些经验加以反应,因而发展共同的人格特质。基本人格是文化的基础。在具有某种特点或风格的“基本人格结构”占统治地位的地方,其类型也相应地呈现某种特点或风格。

卡迪纳将文化看成是制度的集合体,他认为,全部制度可以区分为两类:

初级制度(家庭制度)和次级制度(社会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制度)。

三、本尼迪克特的国民性研究

Ruth Fulton Benedict,1887—1948,游学欧洲,二战时曾任美军情报官,美国人类学会会长。代表作:

《文化模式》、《菊花与剑》。“文化与人格”的研究方面的知名人类学家。

1、文化模式论

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就是“大写的个性”,她注重从整体上研究某一种文化的特性。她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主旋律。使文化具有一定模式或具有区别于其他文化特点的正是该文化的主旋律。一般来讲,主旋律就是“民族精神”。本尼迪克特借鉴了尼采在古希腊悲剧的研究中所使用的两个概念:“阿波罗型”(Apollonian)和“狄奥尼斯型”(Dionysian)。

“阿波罗型”是指古希腊神话中日神阿波罗所具有的精神特征:安稳、遵守秩序、理性、固守传统和中庸之道,亦被称为“日神型”;

“狄奥尼斯型”则是酒神狄奥尼斯所具有的精神特征:充满热情或爱情、爱好幻想、易冲动、富有进攻性,亦被称为“酒神型”。

她认为,普埃布罗文化(属北美印第安人)属于阿波罗型,夸扣特尔文化(属北美印第安人)则是狄奥尼斯型。多布文化(新几内亚群岛)不同于以上两种文化模式。她将这种文化称为妄想或偏执狂型文化。

个人是如何形成日神型或酒神型的态度呢?本尼迪克特认为,主要是文化的作用。按照她的观点,人类都潜在地存在着一种大致相同的性情,而文化是按照自身的传统模式来选择这些性情的。她认为,本身的性格与他所生长的社会的文化性格正巧吻合的人是十分幸运的;而生长在酒神型文化中的具有日神型性格的人,或生长在日神型文化中具有酒神型性格的人,则往往被视为该文化的“越轨者”或“异常者”。她断言:对正常或异常的认为是由文化性质所决定的。

2、现代国家的民族性研究

《菊花与刀》是对现代国家的民族性研究,具有更多的新精神分析学的方法色彩。

在《菊花与刀》这部著作中,本尼迪克特重点探讨了日本社会的基础、日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维持关系的主要要素和日本人人格形成的童年经验。

关于日本社会结构或日本文化的基础,本尼迪克特认为是等级制度。她正确地论述了日本的社会结构主要是基于人身依附或统治服从的关系,维持这种关系的观念是“报恩”意识,或者讲是靠“恩”的道德伦理来规范人的行为。

在此书中,最具心理学色彩的应当是儿童早期经验的分析了。本尼迪克特研究了日本儿童的养育习俗,以此来说明日本人格的特征。

她还指出,在对不同文化的人类学研究中,分清以耻辱感为基调的文化或以罪恶感为基调的文化是一项重要研究。罪恶感文化是以道德作用为绝对标准,依靠启发社会成员良知的文化;耻辱感文化靠外部的约束力来约束,而不像罪恶感文化那样靠内心的反省来行善。

四、米德的文化决定人格论

Margaret Mead,1901—1978,博阿斯学生。代表作:《来自南海》(三本书合集:《萨摩亚人的成年》(1928)、《新几内亚儿童的成长》(1930)、《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1935)。

1、“来自南海”的研究

《来自南海》开创了美国文化人类学新的研究模式,即针对一个问题去进行田野工作。

(1)“青春期危机”与文化

《萨摩亚人的成年》: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和霍林伍思二人都主张青春期心理变化是由遗传决定的生理因素引起的,具有生物学上的普遍性。米德希望弄清楚,使美国青少年骚动不安的青春期危机在原始文化中是否会呈现完全不同的景象。

萨摩亚之行使米德得出如下结论:以往我们归诸于人类本性的东西,绝大多数不过是我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文明施加给自己的各种限制的一种反应。

(2)性别角色的研究

《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

关于性别角色及其差异的传统看法认为,男女两性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是由各自所具有的不同生理结构决定的,所以,人类社会男女不同的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具有生物学上的普遍性。

米德认为:“两性人格特征的许多方面(虽不是全部方面)极少与性别差异本身有关,就像社会在一定时期所规定的男女的服饰、举止等与生理性别无关一样。”她认为,生理差别不能说明两性人格的差异,应当从文化人手,文化对个人气质或人格的影响首先是从婴儿开始的。按照她的观点,两性人格差异是由社会文化所致,所谓的“男子气”和“女人气”都是可以改变的。

Arapesh——男女皆像现代社会中的“女性”。

Mundugumor——男女皆像现代社会中的“男性”。

Tchambuli——男女性格与现代社会中的男女对调。

2、文化传承与代沟

《文化与传承》:

米德着眼于整个人类文化史的发展,认为代沟问题的出现,其主要根源是文化传承的差异。她认为全部人类文化传承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前塑文化(Pre—figurative)、同塑文化(Co—figurative)和后塑文化(Post—figurative)。前塑文化,就是指后辈向前辈学习的文化;同塑文化,是指后辈与前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或者讲是同时学习的文化;后塑文化则是指前辈反过来向后辈学习的文化。它们具有各自的重要特征。米德对该学科的发展还有一大贡献,就是首次将影像技术与文化人类学研究结合起来。

五、林顿与克拉克洪的研究

1、林顿(Ralph,1893—1953)的文化与人格研究

(1)身份与角色的理论

林顿对“身份”或“角色”这两个概念曾作过详细的论述,正是由于他的努力,这两个概念才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身份或地位,就是一个人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人,其身份都是多重的,这就要依据他与他人的关系或他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位置来决定。角色指的是履行特定身份被认定的权利与义务的行为,角色与身份是密不可分的,不存在没有身份的角色,也不存在没有角色的身份。

身份有两种类型,即“归与身份”和“获致身份”。角色也可分两种,即“实际”角色和“理想”角色。

(2)文化与人格的关系

林顿认为,文化是“物质现象范围以外的东西”,是“社会成员通过后天学习获得和分享的思想、一定条件的情感反应以及习惯的行为模式的总和”。

人格,可以定义为“个体的全部心理特征,也就是个体的全部理性的功能,包括感受能力、思想、习惯和在一定条件下的情感反应等”。林顿将人格分成“内容”与“结构”两部分。内容包括组成人格的要素,结构包括这些要素的组成方式、相互关系。

3)家庭与婚姻

“家庭”与“婚姻”并不是同义语,婚姻的主要功能是为一对配偶的共同生活提供了社会承认的稳定基础,至于满足性需要和生儿育女只是它的次要功能。因为,后两种需要可以不通过婚姻而实现。而家庭的功能要多得多,它包括的也不仅仅是婚姻关系,还包括血亲关系、甚至收养关系等。

(4)文化涵化的研究

林顿曾参与成立了一个文化涵化(Acculturation)特别委员会,着重研究两种不同文化的接触、碰撞过程中文化的移入或适应的特点,这种移入或适应亦可称作涵化。

林顿认为,所有社会都会想方设法地永久保持其自身的文化,但通常都是无意识的,并且是作为个体社会化正常过程的一部分。只有当一个社会意识到除了它自身的文化外还有其他文化,而且自身文化受到威胁时,才会出现永久保持文化方面“有意识有组织的努力”。“文化的精华方面”,主要是指那些象征某一社会主要特征潜在价值最大的文化成分。

在林顿看来,本土主义运动(Nativistic Movement)可分为四种类型,即:

(1)信仰复兴型本土主义:复兴已灭绝或濒临灭绝的文化;康有为保皇运动

(2)永久保持型本土主义:寻求保持现有的文化;

(3)巫术本土主义:“巫术”或“超自然手段”以拯救本土传统文化;

(4)理性本土主义:以理性的观点吸收客位文化以重振本土传统文化。

本土文化认同对象可分为: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与“乌托邦”式理想文化。上四种类型并不相互排斥,而更多地是相互交叉,因此也可分为:

(1)信仰复兴的巫术型:ghost dance,义和团运动

(2)信仰复兴的理性型:康有为的保皇运动

(3)永久保持的巫术型:船货运动、太平天国起义

(4)永久保持的理性型:五四运动。

形成本土主义运动的原因有一共同点,就是相互撞击的文化之间存在某种不平等关系,表现为优越或自卑的态度。而且,这两种态度往往体现在一切涉及实际的统治与被统治的交往中。

2、克拉克洪的文化与价值研究

与林顿一样,克拉克洪(Kluckhohn,1905—1960)也被认为是综合各家人类学观点的人物。他主要的研究兴趣是文化概念以及文化与价值的关系,他的研究特征具有以下三点:(1)终生关注纳瓦霍人的文化,并多次去那里做田野工作;? (2)持续进行文化的概念与价值的研究;(3)采用精神分析学的手段或心理学的方法进行人类学的研究。

比较来说,克拉克洪更重视价值体系的研究,他曾经指出:“文化基本核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传统(即从历史上得到并选择)的思想,一是与人类有关的价值。”他将价值观界定为“复杂而有限的模塑

原则,这个原则由认知、感情和导向三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能够使人确定其解决问题的想法和行动”。

六、心理人类学的研究

1、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许烺光(1909—1999),东北辽东半岛的庄河,1944年赴美国讲学工作。代表作:《祖荫下》、《美国人与中国人》,《宗族·种姓·俱乐部》。

许烺光认为,人格这个概念应当是指个人的一生中与社会文化产生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但是,在他之前的“文化与人格” 论者,多将其理解为某个没有变化的静态性实体。所以,他主张用“心理人类学”这个术语来指称“文化与人格”领域,这就是他的研究被称为“心理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原因。

他认为,对于大而复杂的现代民族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可采用两种方法:一个是霍贝尔在《初民的法律》一书中使用的“前提原理”的理论和方法;另一个就是对亲属关系进行分析。许烺光认为,不仅应当研究亲属结构,也要研究其内涵。他主张采用第二种方法,并提出用“轴”这个概念来研究亲属关系。所谓“轴”,指的是父子、夫妻或母子等两个人的关系,按照他的观点,一个家庭体系中总有一个轴表现得特别重要,这可以称之为主轴。“在某一既定的亲属体系内,其主轴的重要特性决定了个体的态度和行为的模式,个人也就根据这个模式发展出对该体系内其他轴的相应关系以及体系外的关系。”

他认为,中国亲属体系的主轴是父子,而美国亲属体系则是以夫妻为主轴。中国父子轴的特点是:第一,延续性;第二,包容性;第三,权威性;第四,非性性;美国夫妻轴的特点则是:第一,非连续性;第二,排他性;第三,平等性;第四,突出性或性征性。

在许烺光看来,以上父子与夫妻两种轴的差别并不只是说明了家庭关系中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它们各自深入到其所存在的文化中,影响到家庭内外的其他关系,从而形成两种文化中的各种差别。

在《宗族·种姓·俱乐部》中,许烺光进一步扩大了他的研究,他对中国、美国、印度三种文化进行了比较。他进行比较研究的基本假说是:“个人基本的和首要的关系是与其伙伴的关系,因而他与自己所处的世界中其他成分的各种关系,或者被这种关系明显地模式化或者与之整合为一。因此,家庭……是所有三种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的传承与教育机制。家庭,就其体现着集中的、有时也是广泛的人间关系而言,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学校”。他接着指出任何人都有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前一种需要是所有动物都具有的需要,后一种需要包括安全、社交、地位,这是人类行为的动力。社会性需要总是应首先在社会的初始群体——家庭中得到满足,如果在这里得不到满足的话,就要到二级群体中去寻找。而不同的文化决定各种社会中有不同的二级群体,中国为宗族,印度为种姓,美国为俱乐部(即各种协会、团体等民间自发组织的群体)。

家庭这个初始群体,对中国人来讲最重要,对印度人来讲其重要性大大减少,对美国人则最小。而在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广阔地带,对于三个国家的人来讲,最重要的分别是宗族、种姓、俱乐部。这样,中国的家庭、宗族培育出了中国人以情境为中心和相互依赖的行为模式;印度的家庭、种姓制度培育出了印度教徒的以超自然为中心的片面依赖的行为模式;美国人则是个人为中心和自我依赖的行为模式。根据许烺光的观点,三种文化中家庭与二级群体的不同,造成了三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行为规范。血缘是支配宗族的基本原则,等级是支配种姓的基本原则,而契约则是自由社团或俱乐部的主要基础。

2.人格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许娘光在与别人合著的《文化与自我》一书中,对传统的人格观进行了批评,指出以往研究人格的学者将其看成是与社会和文化相分离的东西,更多地偏重于从心灵最深处采用精神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因此,他主张建立一种从社会、文化角度研究人格的理论。在该书中,他将人格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勾勒成一种多层同心圆的模式。

七、泛文化研究的内容

1.泛文化研究(Cross Cultural Survey, OR: Holo-cultural Theory Tests)是指对全世界范围的所有已知文化或所有已知原始文化的研究。这种世界性的研究是将整个社会或整个文化作为独立的事例或

研究个案,它研究这些社会中有代表性的样本,其目的是验证某些关于人类社会或文化的一般理论,其方法是统计分析方法。

这种验证或研究依据这样一种假设,即人类文化趋向于使其各种成分特质在功能上被整合,同时,这种趋势不同于普遍或不变的法则。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相关分析来观察特质的关联性。

真正的泛文化研究从40年代末开始,其领导人物是默多克和怀亭,他们在耶鲁大学人类关系研究所领导的研究计划最终发展出享誉学术界的“人类关系区域档案”(Human Relat ions Area Files,简称HRAF)。HRAF包括许多不同文化区的几百个社会的人类学资料。

对于泛文化研究来讲,以下11个方面是相当重要的:(1)抽样;(2)社会单位的定义;(3)数据的准确性;(4)概念化、分类与编码;(5)文化要素的性质,即该要素是独立产生后被结合进功能关系中,还是文化传播的结果; (6)相关性的因果分析;(7)有关资料的欠缺,这主要指部落文化中的某些数据无法得到;(8)样本“遗失”或更换的问题;(9)统计学上显著性的问题;(10)区域性的变异;(11)偏离个案的分析。HRAF不仅被人类学使用,而且为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等更广泛的科学研究所利用。2.默多克的家庭研究

默多克(George Peter Murdock,1897-1985)首次提出“核心家庭”这个概念,它是指由父母双方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家庭类型。核心家庭可通过两种途径成为扩大家庭:一种是因“多偶婚”而形成扩大的配偶家庭,但这本质上还应算作核心家庭;另一种是由一主干家庭加一分支家庭构成。一般来说,每个人在其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两个不同的家庭,即“出生之家”和结婚后生儿育女的“生育之家”。家庭具有四种功能:性、经济互助、生育、教育等。

默多克将世界上所有的亲属称谓制度归纳为六种基本类型:夏威夷型、爱斯基摩型、苏丹型(类同汉族)、易洛魁型、克劳型和奥马哈型。人类学家之所以对亲属称谓紧盯不舍,主要是因为这些称谓及其涉及的群体和地位是初民生活大厦的基石。无论是简单社会还是现代复杂的社会,血缘和姻缘群体都是基本的社会组织,通过亲属称谓制度,我们可以知晓这些社会组织的结构与特点。

第七节新进化论学派

一、怀特的普遍进化理论

怀特(Leslie Alvin White,1900—1975),曾任美国人类学会会长。

怀特的进化理论与摩尔根的古典进化理论相同点是:二者都同意人类文化是不断发展的,是从低级向高级的进步,全世界各种文化都必定经历几个相同的阶段。可以讲,这种文化发展的阶段性、一致性和单纯性构成二者之所以被称为进化论的基础。其不同点则是:怀特不像摩尔根那样以食物和生产工具作为进化的标志,而是用能源的获取作标志。同时,他特别强调了文化发展的独立性或超有机体性。所以,他的理论被人称为新进化论,后来为将他的理论与其他新进化理论相区别,又称之为普遍进化论。

1.文化的主要特征

怀特认为,整个世界由三个领域组成,即无生命的现象构成的物理领域、有机体现象构成的生物领域以及由符号使用构成的思想、信念、语言、器皿、习俗、情感、制度等事件组成的文化领域。没有符号就不会有文化,其中语言是符号表达的最重要形式。

使用符号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对于某些动物来讲,也具有识别标记的能力,而人却同时具有识别标记和使用符号的能力,或者讲能创造含义和对某个事物赋予价值的能力。某个事物如字的含义与其实在形态在使用中一致起来时,这个字就作为标记而不再作为符号而发挥作用。而符号则是人类随意赋予事物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或事件,符号的意义完全是由它的使用者来指定的,某个字“只有关系到其含义与实在形态之间的区别时,它才是一种符号”。也就是说,两者是不统一的。第二,某些动物也具有使用工具的能力,但是由于它不具备使用符号的能力,所以不能累积,因此其能力被局限在感觉经验的世界中。而人在使用符号描述世界时,可以超越个体本身的感觉经验,还能够累积、传递经验,使知识和能力不断丰富和进步。这就是因为人具有以符号为特征的文化。

2.文化进化的标志是人类获取能量的增长

怀特认为,符号不能为文化进化提供动力,这种动力只能来自能量。人类对更多能量形式的发现和改进对能量加以利用的手段,使得文化逐步发展和进步。反过来讲,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利用和控制能量,使之服务于人类。怀特将整个人类文化的进化历史分为四个主要阶段:(1)依靠自身能源即自身体力的阶段;(2)通过栽培谷物和驯养家畜,即把太阳能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能量资源的阶段;(3)通过动力革命,人类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地下资源作为能源的阶段;(4)核能阶段。

为了科学地评估文化进化的水准,怀特提出了一个文化发展的公式,即C二ET或E*T——C。其中,C代表文化(Culture),E代表人均年用能量(Energy),T代表开发能源的工具与技术的效率(Technology)。我们可以在任何一个文化系统中区分出三种因素:(1)每人年平均利用的能量;(2)开发能量并付诸使用的技术手段之效率;(3)满足人类需要的物品与服务的产量。C二ET这个公式也是文化进化的基本规律:其他因素不变,文化随每年人均利用能量的增长而进化,或随开发并将能量付诸使用的技术手段效率的增长而发展。

3.技术发展是整个文化进化的基础

怀特认为整个技术系统包括生产工具、维持生计的手段、筑居材料、攻防手段等;社会系统包括社会、亲属、经济、军事、宗教的制度和组织以及娱乐等;思想意识系统则由语言、思想、信念、神话传说、哲学、科学、民俗和常识性知识等构成。

三个亚系统之间的关系是技术处于基础,思想意识系统处于最上层,中间为社会系统。其中,技术系统对文化的进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文化能否进步最主要的是对能量的发现、利用和控制,而这些唯有通过技术手段才能达到。

社会系统本质上受技术系统的决定,即技术系统是自变量,社会系统是因变量;思想意识系统表达技术系统,并反映社会系统。

4.文化决定发明与革新

怀特坚持文化是一个自我产生、自我运行、自我发展的独立体系,它不但是人类天性的决定因素,也是发明与革新的决定因素。怀特提出两个重要命题:(1)在文化积累为新的综合提供出种种物质与观念的必要因素之前,任何发明与发现都不可能产生;(2)当必需的素材由于成长或文化传播而成为可能并出现特

定文化互动的标准条件时,发明与发现必然会产生。

他认为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一种指数的发展,用公式表达就其

可以产生的新发明的数目==N(N-1)/2

其中N代表该文化中已有成分的数目。

二、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理论

1.多线进化论

斯图尔德(J.H. Steward)与怀特都支持:文化人类学的中心任务是发现随时间推移而呈现出来的世界文化发展规律,并从因果关系方面加以解释。他指出,在解决上述任务的尝试中,文化人类学界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即:(1)单线进化论;(2)与上述观点完全相反的文化相对主义理论;(3)多线进化论,这是他提出的理论。在他看来,文化与其生态环境是不可分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相似的生态环境下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线索,而相异的生态环境则造就了与之相应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线索的差别。由于世界上多种生态环境,所以由此形成了世界多种文化形态及其进化道路。

斯图尔德还认为,整个文化体系分为核心文化系统和外围文化系统。核心文化指的是与人类生计活动有关的文化,主要是技术经济因素;除此之外的为外围文化或非核心文化。所谓生态环境对文化进化的决定作用,最集中地体现为它对人类开发技术或生产技术的进化的制约作用。而劳动类型(即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可用的技术和正在利用的技术资源性质,这种劳动类型随之也会对其他文化制度如居住规则、血缘关系、村社规模和位置等产生强烈影响。

2.文化生态学

传统生态学的意义是·“适应环境”。文化生态学要研究生态环境、生物有机体与文化要素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像传统生态学那样仅研究自然环境与生物有机体之间的关系。他非常强调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他的理论又被称为“生态人类学”。

根据斯图尔德的观点,文化生态学研究的范围包括三个方面:(1)生产技术或工具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2)生产技术与人的“行为”方式的关系;(3)“行为”方式对文化其他方面的影响。

3.文化类型的理论

斯图尔德认为,文化人类学家过去多从事简单社会的研究,而现在开始进行复杂社会的研究,因此,过去使用的许多概念已无法描述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情况,必须创造和建立新的概念。他创造的“社会文化整合水平”就是对不同文化类型进行描述、分析、比较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和研究方法。

斯图尔德将文化类型分为有代表性的三个层次,即家庭、群落(村落或社区)和国家。家庭的特点是生育、经济、教育、政治和宗教的基本单位,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养育儿童,取得食物,在生育、疾病、死亡和其他重要关头照顾自己的成员,几乎在一切事务上做出决定。依赖于外界或超越家庭界限的家庭是极少见的。群落或村落、社区的特点类似于雷德菲尔德对民俗社会的描述,它是在人们活动需要超家庭的社会组织时形成的,生产围绕着集体狩猎、捕鱼、放牧或农耕而形成新的模式;需要家庭之间相互认可的财产权建立起来,产生于经济活动的团结统一,通过集体的礼仪、一定形式的外延亲属关系以及娱乐活动得到加强。同时出现与此特点关系相适应的结构和社会管理形式,并有了头人。国家则是在一个更广泛的体系内,把若干家庭集合体或村落(民俗社会)结合成为一个在功能上相互依存的整体。

家庭的整合水平最低,国家的整合水平最高。斯图尔德强调“社会文化整合水平”,就是对复杂程度不同的文化的分类,它能够为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提供条件叮

三、塞维斯和萨林斯的进化理论

塞维斯(E.R. Service,1915-)和萨林斯(M.Sahlins,1930-)力图将怀特的普遍进化论与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论结合起来,他们认为这两种理论是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冲突的。

1.一般进化与特殊进化

塞维斯和萨林斯首先将进化区别为特殊进化与一般进化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同属于一个进化过程,或者说是进化的二重性。文化进化“一方面是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由‘阶段到阶段’的一般发展;另一方面是各种类型的文化的特殊进化”。或者“进化是不断朝两个方向的运动。一方面是通过适应性变异导致多元发展:即从旧种类分化出新的种类。另一方面进化产生进步:高一等的种类生成并超过低等种类。”而这一运动方向首先是特殊进化,其次才是一般进化。

文化,也如同生物那样,同样经历了特殊进化和一般进化。文化的特殊进化与生物的特殊进化既存在着共同性,也存在着重大差别。根本的差别在于文化变异不像生物变异,而是可以通过不同系统之间的传播来延伸的,相分离的文化传统(不像分离的生物世系群)是通过结合而趋同的。甚至,某些种类有时在一般进化过程的阶段中(比如后进文化通过借鉴先进文化的所有成果),可以不按进化的等级顺序,而直接向新的进化阶段跳跃。相反,生物总体的每一步适应都不会逆转,它们最多只会向全面专化发展,而全面专化又是进一步发展的终点。

特殊进化不是文化进化的全部,文化不仅产生了形态的适应结果,而且还产生了更高形态的结果;文化不仅经历了族系的演变而且经历了全面进化。文化的一般进化是整个进化的新阶段的突创过程,然而这种突创过程在历史上不一定是连续的个别族系的发展过程。一般进化的分类单位是文化系统本身,即一个社会政治实体的文化组织。一般进化的水平是一些限定顺序的文化等级,这个文化等级的衡量标准主要有三点:自然状态的资源转入文化状态的总能量、具有更多的子系统以及更多的子系统的专化和整合各部分的有效组织与方法。实际上,也就是结构、功能的复杂化,或者讲,是能量转变由少到多,整合水平由低到高,全面适应(对各种环境的适应)由弱到强。根据这三条标准,我们可判定某个文化系统的一般进化水平。

总之,文化的特殊进化和、般进化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形态的连贯和历史的序列,后者是既定发展顺序中各种形态表现为阶段的序列;

二.进化的“二律背反”

一种文化是一种技术、社会结构和观念的综合构成,它经过调整而适应于其自然居住地和周围的相互竞争的其他文化。这种适应过程具有两个特征:创造与保持。前者是一种结构和模式的进化,后者则为一种稳定化趋势。

文化创造的机制可表述为:文化是一个开放系统,对自然界的适应将造就一种文化的技术,并由此造就该文化的社会成分和观念成分。而对其他文化的适应亦会造就社会和观念,后者反过来影响技术并决定其进一步的发展。

文化适应中创造性的主要结果之一,便是它能在特殊环境下产生多种文化,产生多样性。达尔文的“趋异原则”(即结构变异越大,生命总量也就越大),亦可应用于文化。另一方面,文化的稳定性就是文化的保守性。特定的技术产生特定的社会组织和观念系统,后两者反过来也会巩固与保持这一技术基础。这也就是说,文化有保持现状的倾向。这可以称之为“稳定性原则”。稳定性原则还有一个含义,即当一种文化受到作用而不得不有所变化时,这种变化也只会达到不改变其基本结构和特征的程度与效果。

以上是进化的第一个“二律背反”,即在适应过程中同时产生的创造与保守两种特性。以下是另一个“二律背反”,即文化进化是一种双向运动的进程,一方面是高级文化类型自身多样性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不同文化类型的同化而产生的文化同质性的不断增长。

文化进化的过程,同样是各种类型的延续,并且最终导致其以损坏老朽的前辈为代价的扩张。每一个后起的高级文化类型,都将比前一阶段的文化类型取得更为广泛、更为迅速的扩展。文化进化过程,一方面是文化类型自身趋异性的发展,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文化同化而造成的文化同质性的发展。

3、进化潜力法则

一个物种或文化系统在既定的进化过程中越是专化和适应,那么,其走向更高等级的潜力就越小。其中包含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特殊进化过程与一般的进化潜力是一种逆反关系。

间断性和非连续性可以看作是进化的本质特征。我们还可以提出两个命题:第一个命题是进化的种系间断性原理;第二个命题是进化的区域间断性原理。

4、早期国家或政治组织的进化

他们将国家产生及其之前的各种社会划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即队群或游群、部落、酋邦和国家,这四个类型同时也是进化链条上前后相继的阶段。

该观点的理论来源有三个:第一,基尔霍夫的圆锥型氏族理论。第二,波兰尼的“互惠制”、“再分配”、“市场”的理论。波兰尼认为,全部经济制度可分为三类:(1)互惠经济制度;(2)再分配经济制度;(3)市场经济制度。在非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为社会所掩盖。第三,埃文思—普里查德、福蒂斯和利奇等人政治人类学的研究。塞维斯与萨林斯将其转化为历史上各阶段的划分依据。

将以上三个来源综合在一起,塞维斯、萨林斯提出了下述政治组织的一般进化模式:队群社会——部落社会——酋邦制社会——国家——工业社会。

队群社会。由30到150个成员构成,其组织基础是核心家庭,劳动分工属自然分工,即根据年龄与性别进行分工;主要经济活动是狩猎与采集,以互惠制为原则;成员在政治、经济上一律平等,决策由集体做出;头领依据个人能力和品德来选择,基本上没有什么决定权,而且不世袭。

部落社会。超越队群的社会组织,以血缘或结社为纽带:前者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世系群、氏族等宗族组织,后者则是以非亲属制度的结社组织为基础的正式政治组织。主要经济活动是家畜饲养和植物栽培以及畜牧业等,仍旧是以互惠制为原则;社会成员比队群大得多,大家是平等的关系,首领的权力有限,其中不少人是巫师,职位也不是世袭。

酋邦社会。与定居农业相对应,在社会内部的交易、公共事业和公共仪式以及再分配原则方面起作用;处于再分配系统中心的是酋长,对于再分配的方式有最后决定权;权力继承与血缘有关,多是家族内继承,并实行族内婚;虽然没有阶级分化,但是存在地位的高低,酋长和一些巫师享有特权,因此出现了社会不平等。

国家。伴随着阶级、文字和大规模水利事业而出现的政治组织。

最后是现代工业社会。

四、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

1、主位与客位的研究方法

哈里斯(Marvin Harris,1927--)建议使用“主位方法”和“客位方法”的概念。代表作《人类学理论的兴起》。“主位”和“客位”的概念源于派克的区分,他将“音位的或音素的”(Phonemic)与“语言的”(Phonetic)这两个词的后缀“emic'’和“etic”取出来,构成“主位”与“客位”两个术语。语言学所研究的是人类语言的物理属性,而音位学研究的是某一特定语言中与意义差别相关的那些语音单位。借用以上的概念而形成的“主位方法”的特点是,提高本地人中提供信息者的地位,将他的描述和分析作为最终的判断;用主位方式进行研究时,研究者力图像一个本地人那样思考和行动。而对客位分析恰当程度的检验,则主要是看它生成有关社会文化异同的原因的科学理论的能力如何,研究者使用从科学语言中得来的不同范畴和规则的解释力如何。

2、文化唯物主义理论

哈里斯认为,每一社会首先必须解决生产问题,即在行为上首先满足最低限度的生计需要,因此必须有一种客位行为的生产方式。其次要在行为上解决生殖繁衍的问题,避免人口出现破坏性的增加或减少,这就需要人口再生产的方式。第三,有必要通过组织保持组成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和与其他社会之间的安全、有序的行为关系。

根据组织的重点是在家庭群体基础上或是在整个社会的基础上,又可以分为家庭经济与政治经济两种。最后,人类语言和符号对人类心理具有重要作用,从而出现文学艺术、科学、仪式等客位上层建筑。这样,我们就有了生产方式、人口再生产方式、家庭经济、政治经济和上层建筑五类,将一、二类与三、四类分别合并,社会就划分为基础结构(生产方式和人口再生产方式)、结构(家庭经济与政治经济)和上层建筑三部分。在此之外,还有思想如宗教、亲属关系、政治思想、神话、哲学、美学、价值观念等,这可归为思想的或主位的上层建筑。他认为,这一部分上层建筑只能从参与者那里获得或由观察者推断,是关于行为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信仰、人生观等。也就是说,前面的三部分都是行为方面的,而后一部分是思想方面的。

他认为,人类为了生存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技术条件去适应特定的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的规律是不可改变的,它必定要限制技术变化的比率和方向。

第八节结构主义人类学

一、列维—施特劳斯的理论

1.结构主义的思想来源

(1)现代语言学中的结构思想

索绪尔把研究的重点转向语言的本质及其一般性结构,他认为语言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或系统,而构成这一系统的元素是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制约的实体。换言之,就是语言基本上是一个由对比和相互关联的元素构成的结构。

概括起来,结构主义从结构语言学那里主要继承了两个基本思想。首先,索绪尔将语言区分为“语言”和“言语”。前者是指语言的系统、组织语言的规则和用法。后者是指个体的话语。

为了讲清这种区分,索绪尔借用了象棋比赛,只有在真实的棋赛中,规则才能起作用,这样就有了语言(即规则)和言语(即个体的比赛),这就是使千变万化的比赛能够进行的深层结构。

第二个从索绪尔那里继承来的基本思想是,意义总是对立和结合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也是深层结构的作用。这来自于索绪尔认为语言中包含着“符号”的思想,这种符号可被分为两部分:“能指”与“所指”。索绪尔认为在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非固定的,意义是语言系统自身内差别与联系的结果,而不是能指与所指之间自然就一致的结果。通过相似与类推法,结构主义以语言为例来研究文化文本与实践,每一文本和实践都被看成是由结构产生的表现(或个体的象棋比赛)。

(2)现代文化人类学的结构思想

在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之中,最早注意到人类社会的共同结构与人类意识中心理论共性之间相互关系的,是巴斯蒂安和弗雷泽。他们认为,凡属于同一种族的人必然具有心理共性或“基本观念”。弗雷泽曾说过一段对后来的列维—施特劳斯具有重要意义的话:“图腾观不但是一种宗教信仰,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结构”。

杜尔克姆把社会事实看成是某种东西对个人进行强迫所产生的结果,个人只被看成是一个演员或“角色扮演者”,一切行为只有在结构规范所构成的系统内才会有意义。莫斯提出的“对等性原则和它的含义是社会科学的结构主义的重要基础。”拉德克利夫—布朗关于社会结构的定义。

(3)现代心理学中的结构思想

A.格式塔心理学派。

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复杂的知觉不能简单地用构成知觉的感觉总和来充分证明:当一种心理活动构成知觉的时候,其相关联的部分就会成为“结构”,但这种结构本身并不包含组成它的各部门的特性。该学派的创始入主张:部分的性质是由全体决定的。

B.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建者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分成潜意识、前意识、意识三个层次。他认为,潜意识是人类和个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是人类心理最深层的结构,也是最原始、最活跃的部分。

2、结构的概念和结构主义方法

(1)结构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结构主义的“结构”一词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各个事物的构造形式或外表;二是指各个事物的组成成分或构成原料。

(2)结构主义方法

结构主义试图为各门科学提供一种普遍有效的方法,依据这种方法,人们可以把自己所遇到的现象整理成系统的整体;它不仅要解决某一系统内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要找出各个系统、各个领域现象之间的关系,打破这些现象之间的绝对界限,使之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结构主义方法认为,一切关系最终都可以还原为两项对立的关系,每个关系中的每个元素都可以根据自己在对立关系中的位置,被赋予其本身的社会价值。所以,结构主义方法要求人们尽可能找出各个现象的对立关系。结构主义方法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对整体、对总体的强调,它的基本信条是:研究联结和结合诸元素的关系网络,而不研究一个整体内部的诸元素。结构主义方法认为,只有通过存在于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解释整体的部分。

3、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

列维—施特劳斯断定,人类学家与结构语言学家在处境上颇为相似,“‘亲属制度’像‘音位系统’一样,是由思维在无意识思想的水平上建立起来的。散见在世界各地和根本不同的社会中的亲属关系模式、婚姻法则、在某些亲属关系类型之间的相似的规约态度等的重复出现,使我们相信,在亲属关系问题上和在语言学中一样,可观察的现象是由那些一般的但是潜隐的规律的作用造成的。”

他主张亲属关系结构不应只是一种一夫一妻的二元对立而且还应包括那使夫妻结婚得以成立的可

能条件,即为男人提供女人的那个群体。因此,他的亲属基本结构包括夫妻、舅甥、父子、兄弟姐妹,他认为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亲属关系,都是由这四对亲属原子组成的基本亲属结构演变而来的。它包含了任何一种亲属关系结构必备的三种内在要素:(1)血缘亲属关系;(2)姻缘亲按照列维—施特劳斯的观点,在夫与妻同兄弟与姐妹之间和父与子同舅与甥之间存在着对立关系。“这种结构是可能存在的亲属关系的最基本形式。”.

列维—施特劳斯指出任何交换制度的基础都是互惠原则,即礼尚往来的原则。回报方式分为两种:直接的回报与间接的回报。直接的回报形成一个有限的交换结构,间接的回报则形成一个普遍的交换结构。有限的交换,就是两个社会群体之间持续的相互婚配的互惠性交换。普遍的交换结构至少包括三个群体之间的交换婚姻。

4、神话的结构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流派夏建中精品文档10页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的科学,或者说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的科学。 美国学者霍尔姆斯首先提出文化人类学这个概念。 在美国称文化人类学,在英国称社会人类学,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德国称为民族学。 人类学的奠基者:拉菲托《美洲野蛮人风俗与远古风俗之比较》 古典进化论学派 这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第一个流派,是文化人类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盛行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成熟的标志在于E.B.泰勒的《原始文化》和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古典进化论学派认为文化进化的动力:心性一致,即人类心里一致说,人们都朝一个地方想。古典进化论学派很好地解释了文化的多样性,但是它却把文化的差异性简单地解释为发展阶段的不同,从而为文化歧视甚至是种族歧视埋下了理论种子。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背景:一,早期的人类学知识的积累和研究组织的建立; 二,殖民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人们研究异种族、异文化的需要, 也扩大了人们的研究视阈; 三,思想根源在于进化论理论的提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斯 宾塞社会进化论。 E.B.泰勒: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第一个给文化和宗教下定义之人,第一个主张采用 统计法进行人类学研究的人。《原始文化》、《论研究制度的方法:对婚姻和继承 法的应用》 进化论观点:人类社会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跟自然界一样, 是通过不断进化而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文化发展的 各个阶段是相继相承的。 宗教理论:明确了什么是宗教:一切对于神灵的信仰;探讨了宗教的起源和产 生:万物有灵(全部宗教史的基础)。 婚姻家庭理论:“回避”习俗与居住模式:从妻居到从夫居;命名制度:亲从子 称;继嗣制度;产翁制:由母系向父系转变;婚俗:抢婚和外婚制。 人类学研究方法:比较法(分类比较)、残存法(残留的风俗习惯)、统计法 摩尔根: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对易洛魁部落联盟的研究,首次使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人类学,首创用亲属称谓来研究家族制度。《古代社会》、《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 亲制度》 原始社会分期理论:根据生产力(生产工具)的发展确定:蒙昧时代,野蛮时代, 文明时代。 氏族制度的发现: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氏族、胞族、部落、 部落联盟是一次发展的几个阶段,最终形成民族。 家庭史的研究:首次从亲属称谓制度来研究家庭和家族制度;家庭发展:“血缘” 家庭,伙婚制家庭(普纳路亚),偶婚制家庭,父权制/母权制家庭,专偶制家庭。其他学者:德国人类学之父:巴斯蒂安:人类心里一致说 瑞士的巴霍芬:母权论,标志着家庭史研究的开始 英国的麦克伦南:内外婚姻制度:母权制先于外婚制 英国的卢伯克:第一个提出残存法思想;宗教阶段理论 英国的弗雷泽:首创“社会人类学”一词;《金枝》:关于人类智力发展连续性和 进步性的理论:人智力发展经历了巫术阶段、宗教阶段、科学阶段 传播论学派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语言性别差异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语言性别差异的原因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人是语言的载体,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的主体——人,可以按性别分成男性和女性,不同的性别在语言上也有很大的差别。例如男女在话语风格、谈话策略、话题内容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女性普遍对发音的正确与否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女性口头言语一般比较流畅、吐字清楚、口齿伶俐,她们比男子更倾向于使用标准、权威的发音方式,对自己在这方面的要求也明显高于男子。女性在说话时喜欢用情感词、强化词、夸张语词、幽默含蓄的词以及带文采的形容词等,而男性说话则直率肯定,男性用粗俗语和诅咒语也比女性多。出现如此多的语言性别差异是有深刻的原因的。归纳起来有如下原因:一.社会文化因素。由于职业、年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身份、地位、场合的不同,导致了语言的性别差异。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因此男女语言差别这一语言现象首先应归咎于地位、作用、支配等社会因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占有一定的社会位置,与他人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在言语交际中,一般来说,男性处于强势、支配地位,而女性则处于弱势、受支配地位。例如在社会生活中,女性多用附加疑问句回答问题,喜欢用征询不确切的语调,而男性的语言往往是更加有力度,在谈话中起主导作用。这些语言上的特点都是男女在社会上不同地位的反映。 在公共场合或职场上,女性在谈话中喜欢注意给别人以说话机会,如果说得太多时,会感到不好意思,而且不喜欢任何人始终控制整个谈话。而男性在谈话中则力争占主导地位,有时总比别人说得多,而且体察不到应把自己的谈话与他人的联系在一起的必要,常常忽略别人所说,一味强调自己的观点。女性重视谈话的细节,认为这是参与谈话的标志;而男性则不这样谈话,他们不注意照顾别人的谈话。 由于性别、年龄的不同,因此社会劳动分工也不同,这就使不同性别的人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作为人与人之间交际工具的语言也会因人的社会角色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话题、语体、词汇,因此性别语言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性别差异也是一种文化差异,异性交流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不同文化的成员都有自己的交流规则和假设,在跨文化交流中,就会用这些规则和假设,于是,就发生了性别语言差异。 场合的不同,语言的性别差异也不同。一对恋爱中的男女,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他们的语言会是很亲密的。而一旦他们在职场上时,语言就会变得严肃一些。 二.家庭文化及抚养方式对男女语言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孩子的早期经验主要是从家庭中获得的,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充当着导航的角色,而母亲则比较善于表达。男女孩子很小的时候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而长大一些后,父亲开始引导孩子认识家庭以外的世界,将更大的社会准则(如成就取向)传授给孩子。这个时候,男孩子就会放弃了与母亲的表达性关系,而接受父亲教的模式。然而女孩则继续表现出对母亲表达性关系的依附,接受母亲的角色。所以,无论在任何社会,男孩在玩耍时常模仿他们父亲的活动和游戏,而女孩则承担和接受她们母亲的任务。因此,家庭的影响会使孩子认识到自己性别阳刚或阴柔角色。要是孩子长期和母亲相处,则语言就会更加女性化,否则则更会

学派介绍模板: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学派介绍 在历史特殊论学派的影响下,一些美国的人类学者结合德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民俗心理学,开展了区域性的“文化与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的研究。形成了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格”学派,又常被称为“文化中的人格”(Personality in Culture)、“心理人类学”、“心理文化分析”等等。 从心理学的传统来看,这个学派的形成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紧密联系的。精神分析心理学重视个体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决定作用,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人类学家开始对形成成年人典型人格的重要因素——婴幼儿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兴趣,并继而发展成为文化与人格研究的系统理论。 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依文化而变化的个人,如个人是如何必然受到特定社会文化或文化要素的影响,如何在该文化的范围内构筑自己的人格等等;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在承认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作用的同时,该学派某些代表人物(如林顿和卡迪纳)还十分强调人格对于文化的作用,如林顿写道:“在这种人格结构和个人所属的文化之间有一种密切的联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反过来,社会中的每个个人的人格又在与社会文化的持续不断的联系中发展着、活动着。人格影响着文化,文化也影响着人格。”1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其他有关的心理学研究为该学派作出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实践上的贡献。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应用心理分析来研究个体人格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心理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力地分析模式,借助这一理论模式,可以解决人类行为及其创造的那些不甚明显的意义。这种理论的潜力根植于心理分析对象及其解释的关注。(2)心理分析可以适合对人做两方面的研究,即生物角度和社会角度的研究,从而认识人身体所遇到的经历对人格的影响和人格通过社会制度表现自己的方式。(3)在人类学中利用心理分析要求人们认识到,文化研究中的心理分析强化了研究中个人因素的重要性,这一因素必然限制通过对同类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来客观地验证其资料和结论。(4)这种研究也部分地纠正了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即认为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完全是被动的,或个人是一张白纸,文化可以在其上书写长久程序。2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艾布拉姆·卡迪纳(A. Kardiner)、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玛格丽特·米德(Margret Mead)和拉夫尔·林顿(Ralph Linton)等。本尼迪克特和米德对文化与人格相互关系的成功研究,标志着文化人类学界对心理学的把握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引用和验证阶段,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在米德和本尼迪克特独立开展民族心理研究的同时,文化人类学家林顿与心理学家卡迪纳、杜波依思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结果就是《个人及其社会》、《社会的心理界限》、《阿罗人》等一批民族心理研究成果的正式出版。在这些著作中,研究者们提出了“基本人格结构”、“众趋人格”、“初级制度与次级制度”等概念,方 1林顿:《人的研究》,1936年英文版,P.464。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158。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人类学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人类学-是自然史的分支,是研究人类和人类种族的学问"。更简明地说,人类学可以称为"人的科学"。它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自然人,第二部分研究人与人的关系,换句话来说,是研究社会人的科学。 人类学可以划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人类学的观点一般以英、美两国和其他英语国家的学者为代表,他们认为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其研究领域应包括人类的体质、心理、文化、社会、语言、民族、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庞杂。在他们那里,传统上习惯于将人类学划分为两大部分,即研究人类自身体质特征的体质人类学和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特征的文化人类学。狭义人类学是在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和俄国,人类学一词传统上却仅指体质人类学,日本的一些人类学研究机构也仅限于研究人类的体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他们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人类学"这一概念,认为人类学是专门研究人类体质的学问,同时也包括对人类的近亲---灵长类动物的研究。 2、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死于公元前322年。他不仅是用"人类学"这个名词的第一个权威,而且在上古时期,对于人的研究在亚里斯多德那里达到了顶点。他奠定了动物学的基础,创立了"生物阶梯"的思想。按照他的这一思想,一系列生物体的地位逐渐升高,呈阶梯状排列。亚里斯多德是绝对没有进化论思想的,但是他提出的生物以阶梯形式排列的原则对于后来18世纪进化论学说的发展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亚里斯多德在确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问题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他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涉及人与动物之间形态特征差异方面的论点。但是在对人手作用的评价上,他认为人之所以有手是由于智慧所致,从而明显地表现出其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3、"地方性的知识"-这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格尔兹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写了一本叫做《地方性知识》的书。这种"地方性知识",以区别于其它知识形态,特别是实证论者假定的"普遍性"知识形态。在格尔兹看来,知识的性质是地方性的、多元的,因为人们生活所凭借的符号系统是特定的、地方化的、分殊性的,借助这些符号系统的作用,意义结构才得以形成、沟通、设定、共享、修正和再生。这个系统的作用,是甄别日常行为的意义和类别,地方性知识力图维持这些特定的意义系统,并根据它去组织行动。 4、体质人类学-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体质变化的一门科学,包括研究过去和现代人体的一切发展和变异 5、赫胥黎-达尔文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是一位杰出的英国博物学家,他在动物学、比较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学的许多领域都具有很深的造诣。他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达尔文关于类人猿接近于人类的正确判断,并且重点探讨了人类在动物界中的位置问题,在实践中发展了达尔文主义。赫胥黎在人类起源认识史上首次提出了"人猿同祖论"的观点,向宗教神学提出勇敢的挑战。 6、新达尔文主义学派-以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和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等人为代表的学派。该学派的学者提出了种质选择论,强调对遗传变异的选择作用,因而是对达尔文选择原理的一个重要的说明。达尔文主张生物的渐变进化,而新达尔文主义者在广泛的实验中发现了自然界中的另一种进化方式---骤变进化。这一概念的引入,对达尔文进化论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另外,该学派还创立了基因论,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生物遗传变异的机制,使进化论研究有可能深入到细胞实验的层次。但是,由于新达尔文主义是在个体水平上研究生物进化的,而实际上进化是群体范畴的问题,因此,该学派在解释生物进化时,在总体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学中家庭社会学浅谈

关于当代中国社会学中家庭社会学的浅谈 张成博 (上海交通大学电院5090309407) 家庭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借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家庭个体关系和家庭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从本人一学期的社会学通识课的理解上来看,就是从微观角度研究宏观现象的学科,社会是家庭的宏观体现,而家庭则是社会的微观本质,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也促成了社会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可以说,这是一门在我看来意义重大的社会学分支。 下面就从家庭社会学的概况、热点研究课题和解决方向两个角度阐释我对该问题的初步理解。 家庭社会学的概况 (一)家庭的本质 关于家庭的本质理解,是在邓伟志所著的《家庭问题种种》一书中首先引起的,该书对家庭定义的表述是:按血缘和姻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简而言之就是:血缘+经济=家庭。他认为,在血缘和经济两大因素中,经济的关系更为重要。在阶级社会中,不仅姻缘要服从经济,就是血缘关系的亲疏,也要受到经济关系的制约。因此,他认为,家庭的本质,归根结底是一种经济关系。我对这种观点持部分肯定的态度。首先,经济基础确实可以决定家庭中每个个体的社会地位、生活质量乃至幸福指数,但血缘和亲情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我们可以在网上屡屡见到某位明星富翁因家庭问题产生心理疾病乃至自杀、犯罪等,而一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虽然贫穷却生活的很快乐很满足。所以,对于家庭本质的理解我认为是结合了人口生产关系、情感关系和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在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的要素下构成的一个社会的基本单元。

(二)家庭职能的概念 在《社会科学争鸣大系——社会学卷》中阐述道:家庭职能是指家庭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所能发挥的作用。一般来讲,这样的职能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生育职能,这个是自从存在家庭以来,在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的职能;第二类是消费,这保证了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第三类就是派生职能,如宗教,这不是每个家庭必须具备的。首先就生育职能来讲,这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传承的保证,同时也应该是家庭生活得以和睦美满的一个必要的条件。从这个职能中引申出的诸如“丁克”家庭、婚外生育等一些社会敏感问题,同样是印证了微观家庭可以对宏观社会产生影响的观点,这也将在后面的热点问题中加以细究。而消费则更是如此,从个人家庭的消费可以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利益的分配问题,当然,这也是间接反映一个家庭经济基础的一个体现。如果一个家庭的消费仅仅停留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层面上,那这个家庭的经济基础必然是不高的。在看最后一个职能,这个从我个人的角度觉得中国的情况没有外国那么复杂,可能基于我国对宗教信教的管理的问题,以及一些历史考究的缘故,当然这个仅仅是个人的主观臆断。 针对家庭职能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学者研究的方向。同样从本书中参考相关信息,有些学者认为家庭经营终究是一种小生产方式,只适用于落后的生产力水平,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家庭的这种生产职能也将随之消失。关于生育职能,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中提出的关于人类两种生产的论断:“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底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生产本身又又两种,一方面为生活资料,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所以,家庭生育职能作为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将一直保留。我个人感觉,未来人类科技和文明的高速发展必将影响到家庭职能的转变。一部分职能被弱化,如生产职能;一部分职能将得到加强,如教育职能;而一部分职能将维持,如生育职能。总之,这样一种职能的转变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多种文化相互冲击融合的结果。当然,不同的职能我觉得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所以其加强和削弱也不能直接或间接反映家庭在社会中地位的加强或者削弱,正如生物进化的道理,所谓优胜劣汰的原理在这里同样适用。 (三)家庭结构概述

人类学10大理论

杜尔克姆 尔干 杜尔凯姆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 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 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 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泰勒主张,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

(完整版)文化人类学理论试题1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在当时地时代影响很大。该书的作者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异种文化,这种进化属于进化。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命名法为基础,请问以上相关文化因子结成的功能关系属于关系。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自然条件对文化的影响力在透过社会时,要经过该社会的 三重加工。在经过此三重加工时,因不同民族自身的特点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 2、原始文化 3、文化 4、索绪尔 三、简答题(共30分,10分/题;4道题中任选3题) 1、摩尔根认为人类的家庭是如何发展进化的? 2、怀特如何描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化? 3、为何往往落后民族反而超前,成了后起之秀? 4、民族与种族有哪些区别? 四、论述题(共40分,从两个题中任选一个完成) 1、结构功能主义其基本理论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理论有何利敝得失? 2、为什么说地理决定论是错误的?

民族学2005级文化人类学理论考试试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共10分,2分/题) 1、。在民族学的早期专著中,《原始婚姻》一书尽管作出地结论并不可靠,但是 2、在同一阶段内文化为适应生境而提高其适应度的进化,结果创造出千姿百态 3、苗族血缘认定、通婚界限的界定、财产继承、祖灵归属都以苗族父子连名制 4借鉴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中“语言”、“音位”、“言语”概念,提出文化也是一种语言,它也可分为两层:表露在外具体社会文化现象相当于言语;现象背后潜藏的无意识结构相当于语言。 5 不同的文化。这就是相同的地表条件,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文化的根本原因。 二、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鲍亚士学派(补) 鲍亚士学派的理论基点为文化独立论,即文化是一个独立完整,不依赖地理、经济、社会而存在的自然实体。正因为文化是具体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 无法简单评论,所以必须一个一个地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该学派还提 出了文化平行发展论和“辐合论”。文化平行发展理论提出各民族文化不相连贯,只是相对独立的演进;“辐合论”说明表面相似的文化现象,其来源 可以截然不同。因此该学派重资料,轻推导,力图使资料搜集严密完整化, 使文化的内涵丰富化和多元化 该学派对民族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最显著的有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区域论、文化模式和综合决定论。文化相对主义立足于文化具体观的系统认识,是反种族和民族歧视的利器,动摇了欧洲中心论民族学体系。文化区域论反对文化中心的形而上学推理。文化模式是文化分类研究的一种有益尝试,表明了民族分类研究的可能性,是当代文化谱系和族际关系研究的出发点。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

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大纲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古典进化论学派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其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为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的。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过程,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具有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系统地借鉴生物进化理论阐述社会进化理论的是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4、古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 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 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泰勒认为: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界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而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社会当然也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发展与进化是有其固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加以说明。 泰勒提出了两大原则:第一,“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拿一些相同的原因来解释相同的现象。”泰勒进一步指出:世界各地文化的一致性,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人的本性的普遍相似性;另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普遍相似性。第二,“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泰勒还划分了文化进化的三个主要阶段,即原始末开化或狩猎采集阶段、野蛮的以动物驯化和种植植物为特征的阶段和文明开化的、以书写艺术为开端的阶段。

文化人类学概论

一、人类学研究定义、内涵、对象、结构 人类学定义:人类学是运用实地考察的手段比较研究各民族文化和社会的综合学科。广义的人类学涵盖了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等多种学科。 人类学目标:通过不同社会与文化的比较,以及通过人类文化变迁历史的研究,概括出人类行为的原理、原则及人类文化变迁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学的最高目标。 人类学一词来自于希腊文中的(人)和(科学)。人类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501年,当时专指人的体质方面的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类学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至今才100多年的时间。它被称为“在科学中历史最短、抱负最大”的“研究人类的科学”。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87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是人类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 人类学研究对象——文化的特质 文化是共享的,是外在的,可研究性;文化是可习得的;文化是象征的,建基于符号的;文化是整合的广义人类学四个主要的分支: 体质(生物)人类学、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或称社会人类学、民族学狭义人类学则仅指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民族学。 文化的结构(四层次说) a物态文化层: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 b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 c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性定势构成。 d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熏陶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二、人类学的基本观点(学科观) (一)整体论也称整体观 局部与整体间有关系;局部与其他部分有关系,分三个维度理解: A是共时性维度,整体内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各个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B是历时性维度 C是生理——心理学维度,研究人类学者与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文化相对论 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依据它所依赖的文化结构,以及它所属的价值系统的关系来判断和解释由于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不同文化的传统和价值体系是无法比较的,每一种文化都只能按其自身的标准和价值观念来进行判断。 核心:衡量文化标准在该文化内部,不能以本文化的标准去衡量他文化 (三)文化普同观 人类学的核心命题是人性一致,人性需求一致,但解决此需求的手段具有多样性。可以称之为普同性。 我们特别强调整个人类是一个统一的物种,分享着一个世界,要解决相似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强调文化差异而忽视了这个道理。 (四)自观与他观(主位与客位) 自观又称“本位方法”或“文化主位研究方法”。主位方法是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己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即用本地人(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的眼光来努力理解文化。 他观又称“非位方法”或“文化客位研究方法”。客位方法是站在局外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即从学者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出发去研究文化。 三、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人类学理论流派复习资料整理

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确立的历史条件和背景 新大陆的发现,殖民统治扩张开阔了西方的民族志视野。2)启蒙运动,自然法、社会契约论讨论赋予了“野蛮人”新的认知价值: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化;人类的自然状态和社会状态;高尚的野蛮人——早期的民族学作品大都出自一些法理学家之手,通过想象他者来确立变革的合理性。3)生物进化论:人类文化的差异被理解成文化进化的差异,人类的多样性被赋予时间意义,具有了新的学术价值,通过想象他者来确立自己的优越性,解释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为什么有不同的境遇。4)知识生产的制度化:学会、刊物、大学职业化。 进化论学派 基本论点:代表人物:巴斯蒂安、泰勒、摩尔根。1、主要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认为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渐地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而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是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2、人类心智的一致性决定了文化进化的普同性,能把文化推向相似的发展阶段。3、文化的异同所反映的不过是文化所处的进化阶段的的差异,进化速率上的差异。4、文化的异同被赋予了时间意义,人类的差异被理解成了他们所处时代的差异。 缺点和局限:首先,他们在解释人类文化现象的时候,只考虑文化现象发展的顺序,不考虑文化现象的其他联系和规律。其次,进化论派大多数把欧洲文化当作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高阶段,而把其他民族的文化都冠以蒙昧、野蛮、落后的帽子,因而不免有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最后,进化论者把文化的相似性的根源看做是人类心理的一致性,显然忽视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地理与生态环境等客观因素的作用。 泰勒:1、英国人类学之父,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主要代表,第一个在近代科学意义为文化下了一个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2、在《原始文化》中,泰勒主要研究的是原始民族精神文化特别是宗教信仰、神话和传说的产生于发展。在此书中,泰勒透彻和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基本思想,即全人类的思想是基本相同的。泰勒提出了两大原则,他认为这两条原则是普遍适用的原理,第一,“在文明中有如此广泛的共同性,使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拿一些相同的原因解释相同的现象。”世界各地文化的一致性,主要是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人和本性的普遍相似性,另一个是生活环境的普遍相似性。第二,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和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他把各阶段的文化依次顺序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系列,认为所有的社会都要经过从蒙昧到野蛮再到文明的三个基本阶段。3、泰勒的宗教理论:首先,他明确了什么是宗教,泰勒认为最好“把神灵信仰判定为宗教的基本定义”,这个定义是文化人类学史上关于宗教的第一个定义。其次,泰勒探讨了宗教的起源与产生,提出了万物有灵论,认为宗教起源于梦、死亡的思考和解释,它是一个心理的、认知的解释。4、泰勒的婚姻家庭理论:首先,泰勒研究了“回避”习俗,认为居住模式与回避习俗两者之间存在着粘附,即妻子家庭对丈夫的回避是与同妻居联系在一起,反之,丈夫家庭对妻子的回避也是与同夫居想联系的。其次,泰勒讨论了父系继嗣、母系继嗣、双系继嗣问题,这些继嗣包括家族名称、财产、地位与权力的继承。在此,泰勒又一次提出了人类社会是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发展转变的。第三,泰勒对还“产翁“习俗进行了研究,称这种行为为滑稽的行为,同意人类学家巴霍芬的观点,认为”产翁“习俗产生于亲子关系纽带出现转折的社会中。第四,泰勒还研究了抢婚习俗和外婚制,认为外婚制与亲属分类制度相联系。5、泰勒的人类学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比较法、残余法和统计法。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文化人类学10大理论流派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 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理论学派,成熟标志是泰勒的《原始社会》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的问世。 进化论学派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类社会文化和生物进化一样,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逐步发展。全世界所有的文化都要经历这种循序进化的阶段,造成这种普遍性的最终原因在于人类心理的一致性。 一、产生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和研究组织的成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蓬勃发展,殖民贸易和殖民地统治达到空前的程度。 除殖民贸易和殖民统治官员的需要这一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之外,殖民当局的官员和传教士将他们在当地所见所闻报导给国内,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学者研究的方向也为之一变,转向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民族文化风俗的人类学研究。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是19世纪进化理论的提出。达尔文首次详细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并给予了科学的论证。《物种起源》一书概括了达尔文的主要思想,即物种不是永远远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性起着重要作用;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自己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并生存下来。 第一个建立社会进化理论的是斯宾塞。在一切进化理论中,斯宾塞最系统地阐述了这一问题。他第一次使用进化这个词是在1850年;1857年斯宾塞描述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过程;1862年,斯宾塞给出了进化的明确定义:“进化是通过不断的分化与整合,从不确定、不连贯、同质向确定、连贯、异质的的变化。”斯宾塞进化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将生物进化与社会进化视为本质相同的事物。 二、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生平与著述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文化人类学奠基人,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自学成才,1871年出版《原始文化》而驰名世界。 泰勒是第一个从科学意义上给文化下定义的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所有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论各有特点,但在以下三个问题 上基本持相同看法,这就是: 第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第二,各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但在时间上并不一致,有快慢的差别。 第三,整个世界是依自然法则运行的。泰勒主张,一方面,自然科学已经证明整个自然界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而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社会当然也是不断发展、逐步进化的。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发展与进化是有其固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加以说明。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5年人类学博士试题

【考博集结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5年人类学博士试题 xiayi2015-03-14 20:14:00 今年北大的题目很普通,报名26人,貌似只招1个???,好好复习的应该能考个90分吧~ 2015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考博试题 社会人类学理论 普通题:15*5=60分 1. 试述自然与文化的关系。 2. 列维?斯特劳斯对社会人类学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3. 试述摩尔根的人类学理论并简要加以评论。 4. 如何从“世界人类学群”概念认识中国人类学的发展机会? 方向分支题20*2=40分 王铭铭 1. 你如何理解文化自觉? 2. 论述莫斯的《礼物》一书的主要内容、贡献、意义。 周云 1. 试述文化人类学对家庭研究的贡献。 2. 试述文化对个体生育意愿的影响。 高丙中 1. 政府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名义在全国乡村兴办读书室,但大多数都

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你是这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你可以补充一些事实在分析) 2. 春节活动原来成为民俗,现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变化的思想和政治意涵是什么? 朱晓阳 1. 何谓政治人类学? 2. 请对《上缅甸诸政治体制:克钦社会结构之研究》一书中关于贡龙gumlao和贡萨gumsa周期性摆动的观点进行评述。 社会人类学方法 普通题10*3=30 1. 请根据个人的调查经验,对延伸(拓展)个案方法的特点进行论述。 2. 试说明民族志研究中现状与历史考察相结合的重要性。 3. 评述马库斯等主编的《写文化》在人类学方法发展史上的意义。 方向题20*2=40 王铭铭 1. 试述人类学研究个案、比较和综合概况的层次性与一体性。 2. 试述马林诺夫斯基对社会人类学方法的贡献。 周云 1. 以自己的研究为例,说明文化人类学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贡献。 2. 讨论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所使用的方法论。 高丙中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文化人类学 (英文): 课程编号: 课程学分:2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 二、课程内容简介 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处长、变迁和金化的进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落、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借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本课程主要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流派,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田野调查等以及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是社会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掌握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文化人类学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等,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田野工作和相关的理论思想来分析特定的文化现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章导论(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地位及研究意义,掌握跨文化比较方法;了解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理解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掌握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的概念。 2.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学科概述:什么是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跨文化比较研究法;(1课时) 第二节文化人类学的产生与发展;(1课时)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普同型,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1课时) 第二章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3课时) 1.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古典进化论、船舶学派、历史特殊论学派、新进化论、法国社会学派、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象征人类学以及解释人类学各个学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的理论思想,理解各个理论流派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摩尔根、泰勒、博尔斯、迪尔凯姆、马林诺夫斯基、布朗、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 2.教学重点与难点:整体分析理论 第一节历史建构理论:古典进化论(摩尔根、泰勒的理论观点),

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一、导论 (一)文化人类学的定义及学科名称的发展 1.学科名称的定义 2.学科名称的发展 (二)对文化人类学有贡献的重要思想家 二、古典进化论学派 (一)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与研究组织的建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1)达尔文生物进化的理论。(2)斯宾塞的进化概念和社会进化的理论。 (二) 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泰勒的"文化"定义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1) 所有进化论的相同看法;(2)泰勒提出的两大原则;(3)泰勒划分进化的三个阶段。 3.泰勒的宗教理论 (1)泰勒的宗教定义;(2)宗教观念产生的原因;(3)万物有灵论。 4.泰勒的人类学研究方法 (1)比较法;(2)残存法:(3)统计法。 (三)摩尔根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分期理论 2.摩尔根关于氏族制度的发现 (1)氏族的涵义;(2)氏族社会与国家;(3)氏族组织的作用和它的构成原则o 3.摩尔根的家庭史研究 (1)亲属称谓的两种基本形式;(2)家庭在人类历史上的五个阶段。 4.对摩尔根的评价 (1) 主要贡献;(2)理论缺陷。 (四)其他进化论者的研究 1.巴斯蒂安的人类心理一致说 (1)人类心理一致说;(2)基本观念与民族观念。 2.巴霍芬的母权论 (1)最初的家庭是以女性计算世系的;(2)母权制度或妇人政治;(3)从群婚制到对偶婚制的过渡是由妇女完成的。 3.麦克伦南的内外婚姻制度(1)内婚制;(2)外婚制。 4.弗雷泽的《金枝》 (1)巫术阶段、宗教阶段和科学阶段;(2)相似律与接触律;(3)图腾的定义。 5.韦斯特马克的父权制 6.马雷特的泛生论 (1)泛生论;(2)泛生论与泛灵论的主要区别。 三、传播论学派 (一)德、奥历史传播学派 1.拉策尔的人类地理学理论 (1)文化发展的图集;(2)形式的评判标准;(3)民族学对象。 2弗罗贝纽斯的文化神话理论

文化人类学传播理论

西方文化人类学基本理论介绍传播理论人类学中的传播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活跃于20世纪初,并形成传播学派,又称“传播论学派”或“传播论派”等,主要由德国、奥地利和英国的学者创立,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学者F·格雷布纳、奥地利学者施密特(W.Schmidt)和英国学者史密斯(G.Elliot Smith)等。传播理论是在德国传播主义的先驱、著名人文地理学家拉策尔(Fnedfich Ratzel,1844—1904)提出的文化移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他在1882一1891年出版的《人类地理学》一书中,反对巴斯蒂安的“心理一致”说和“独立发明”说,提出文化移动论,从文化空间的角度,即从地理环境和民族移动的角度说明文化传播的过程。他主张地理环境是人类文化的决定因素,它造成了各民族文化间的差异。他首次阐述了文化传播现象,并认为文化传播是民族迁徙造成的。传播学派的代表人物发展了拉策尔的文化移动论,提出较为完整的文化传播理论。虽然传播学派的代表人物传播理论并不完全相同,但基本理论却是相同的,即他们均与进化学派唱反调,强调文化传播在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以文化传播原理解释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相似性。其理论要点如下: 其一,人类创造力有限,独立发明的能力很差。一种文化被发明或创造出来之后,便向四周传播,从被创造的地方(原点)慢慢扩散出去,跨越空间,一圈又一圈地向外传播,最后传遍世界各地。 其二,文化现象与历史现象一样不会重复,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只有一次被创造,在不同的地区两次或多次创造相同的文化现象是不可能的。 其三,新文化的产生,是几种文化综合体传播的结果。因此,人类文化发展史就是几种文化综合体在地球上移动、传播的历史。 传播学派又分两支,一支是德奥传播论派;另一支是英国传播论派。德奥传播论派主张人类文化起源多元,并以“文化圈”概念来说明文化的传播,因此,也可称之为“文化圈”传播论或“文化圈”理论。“文化圈”理论由德国学者F·格雷布纳系统地阐述,后又经奥地利学者施密特(W.Schmidt)等人进一步发展。因此,学术界一般称之为德奥传播主义。 极端传播论是英国学者史密斯(G.Elliot Smith,1871—1937)提出,并由佩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他们均认为,古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而世界上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