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多元统计分析期末复习试题

多元统计分析期末复习试题

多元统计分析期末复习试题
多元统计分析期末复习试题

第一章:

多元统计分析研究的容(5点)

1、简化数据结构(主成分分析)

2、分类与判别(聚类分析、判别分析)

3、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典型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

4、多维数据的统计推断

5、多元统计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二三章:

二、多维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1、随机向量的数字特征

随机向量X均值向量:

随机向量X与Y的协方差矩阵:

当X=Y时Cov(X,Y)=D(X);当Cov(X,Y)=0 ,称X,Y不相关。

随机向量X与Y的相关系数矩阵:

2、均值向量协方差矩阵的性质

(1).设X,Y为随机向量,A,B 为常数矩阵

E(AX)=AE(X);

E(AXB)=AE(X)B;

D(AX)=AD(X)A’;

)'

,...,

,

(

)

,

,

,

(

2

1

2

1P

p

EX

EX

EX

EXμ

μ

μ

=

'

=

)'

)(

(

)

,

cov(EY

Y

EX

X

E

Y

X-

-

=

q

p

ij

r

Y

X

?

=)

(

)

,

Cov(AX,BY)=ACov(X,Y)B ’;

(2).若X ,Y 独立,则Cov(X,Y)=0,反之不成立.

(3).X 的协方差阵D(X)是对称非负定矩阵。例2.见黑板

三、多元正态分布的参数估计

2、多元正态分布的性质

(1).若 ,则E(X)= ,D(X)= .

特别地,当 为对角阵时, 相互独立。

(2).若 ,A为sxp 阶常数矩阵,d 为s 阶向量, AX+d ~ . 即正态分布的线性函数仍是正态分布.

(3).多元正态分布的边缘分布是正态分布,反之不成立.

(4).多元正态分布的不相关与独立等价.

例3.见黑板.

三、多元正态分布的参数估计

(1)“ 为来自p 元总体X 的(简单)样本”的理解---独立同截面.

(2)多元分布样本的数字特征---常见多元统计量

样本均值向量 = 样本离差阵S= 样本协方差阵V= S ;样本相关阵R (3) ,V分别是 和 的最大似然估计; (4)估计的性质

是 的无偏估计; ,V分别是 和 的有效和一致估计; ; S~ , 与S相互独立;

第五章 聚类分析:

一、什么是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根据“物以类聚”的道理,对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用于对事物类别不清楚,甚至事物总共可能有几类都不能确定的情况下进行事物分类的场合。聚类方法:系统聚类法(直观易懂)、动态聚类法(快)、有序聚类法(保序)......

Q-型聚类分析(样品)R-型聚类分析(变量)

变量按照测量它们的尺度不同,可以分为三类:间隔尺度、有序尺度、名义尺度。

二、常用数据的变换方法:中心化变换、标准化变换、极差正规化变换、对数变换(优缺点)

1、中心化变换(平移变换):中心化变换是一种坐标轴平移处理方法,它是先求出每个变量的样本平均值,再从原始数据中减去该变量的均值,就得到中心化变换后的数据。不改变样本间的相互位置,也不改变变量间的相关性。

2、标准化变换:首先对每个变量进行中心化变换,然后用该变量的标准差进行标准化。 经过标准化变换处理后,每个变量即数据矩阵中每列数据的平均值为0,方差为1,且也不再具有量纲,同样也便于不同变量之间的比较。

3、极差正规化变换(规格化变换):规格化变换是从数据矩阵的每一个变量中找出其最大值和最小值,这两者之差称为极差,然后从每个变量的每个原始数据中减去该变量中的最小值,再除以极差。经过规格化变换后,数据矩阵中每列即每个变量的最大数值为1,最小数值为0,其余数据取值均在0-1之间;且变换后的数据都不再具有量纲,便于不同的变量之间的比较。

4、对数变换:对数变换是将各个原始数据取对数,将原始数据的对数值作为变换后的新值。它将具有指数特征的数据结构变换为线性数据结构。

三、样品间相近性的度量

研究样品或变量的亲疏程度的数量指标有两种:距离,它是将每一个样品看作p 维空),(~∑μP N X μ∑μp X X X ,,,21 ),(~∑μP N X ),('A A d A N s ∑+μ)()1(,,n X X X )',,,(21p X X X )')(()()(1X X X X i i n i --∑=n 1X μ

∑μX )1,(~∑n N X P μ),1(∑-n W p X X

间的一个点,并用某种度量测量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距离较近的归为一类,距离较远的点应属于不同的类;相似系数,性质越接近的变量或样品,它们的相似系数越接近于1或一l ,而彼此无关的变量或样品它们的相似系数则越接近于0,相似的为一类,不相似的为不同类。 样品之间的聚类即Q 型聚类分析,则常用距离(统计量)来测度样品之间的亲疏程度;而变量之间的聚类即R 型聚类分析,常用相似系数(统计量)来测度变量之间的亲疏程度。 1、距离的算法:明氏距离 兰氏距离 斜交空间距离 马氏距离

2、相似系数的算法:夹角余弦 相似系数

3、样品分类和指标分类:对样品分类常用距离,对指标分类常用相似系数

4、明氏(Minkowski )距离的两个缺点:①明氏距离的值与各指标的量纲有关,而各指标计量单位的选择有一定的人为性和随意性,各变量计量单位的不同不仅使此距离的实际意义难以说清,而且,任何一个变量计量单位的改变都会使此距离的数值改变从而使该距离的数值依赖于各变量计量单位的选择。②明氏距离的定义没有考虑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实际上,明考夫斯基距离是把各个变量都同等看待,将两个样品在各个变量上的离差简单地进行了综合.

5、相似系数:通常所说相关系数,一般指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作为刻划样品间的相似关系也可类似给出定义,即第i 个样品与第j 个样品之间的相似系数定义为: 实际上,就是两个向量中心化后的夹角余弦

6、距离和相似系数选择的原则:(1)所选择的亲疏测度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应有明确的意义。

(2)亲疏测度指标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已对样本观测数据实施了的变换方法和将要采用的聚类分析方法。(3)适当地考虑计算工作量的大小。

练习:1.聚类分析是建立一种分类方法,它将一批样品或变量按照它们在性质上的___进行科学的分类.

2.Q 型聚类法是按___进行聚类,R 型聚类法是按 ___进行聚类。

3.Q 型聚类统计量是___,而R 型聚类统计量通常 采用___。

4.在聚类分析中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消除不同量纲或数量级的影响,达到数据间可同度量的目的。常用的无量纲化方法有以下几种:___、____、___。

5.Q 型聚类方法有___、___、___、___等。

第六章 判别分析:

1.四种判别方法:距离判别法、费歇判别法、贝叶斯判别法、逐步判别法。

2.贝叶斯Bayes 判别法:距离判别方法简单实用,但没有考虑到每个总体出现的机会大小,即先验概率,没有考虑到错判的损失;Fisher 判别法随着总体个数的增加,建立的判别式也增加,计算量加大,如果考虑各总体的重要性,问题会突出而简单许多。

既要考虑到各个总体出现的先验概率,又要考虑到错判造成的损失,Bayes 判别就具有这些优点,其判别效果更加理想,应用也更广泛。

基本思想:总是假定对所研究的对象已有一定的认识,常用先验分布来认识它,然后,基于抽取的样本对先验概率作修正,得到后验概率,最后采用相应的判别准则(如误判率最小准则,后验概率最大准则等)进行判别。Bayes 判别法,对各类(总体)的分布有特定的要求,即已知先验概率和分布密度函数。

3.

4.各判别法之间的联系:在正态等协方差阵及先验概率相等的条件下贝叶斯判别与距离判别∑∑∑===----=p k p k j jk i ik p k j jk i ik ij x x x x x x x x 11221])(][)([))((γ

等价;不加权的Fisher判别法等价于距离判别法

练习:1.判别分析是要解决在研究对象已________的情况下,确定新的观测数据属于已知类别中哪一类的多元统计方法。

2.用判别分析方法处理问题时,通常以_______作为衡量新样本点与各已知组别接近程度的指标。

3.进行判别分析时,通常指定一种判别规则,用来判定新样本的归属,常见的判别准则有_______、_________。

4.在p 维空间Rp 中,点与点之间的接近和疏远尺度用_______来衡量,最简单的就是________或__________。

5.类样本点接近,类间样本点疏远的性质,可以通过_________与______的大小差异表现出来,而两者的比值能把不同的类区别开来。这个比值越大,说明类与类间的差异越___,分类效果越___。

6.Fisher 判别法是找一个由p 个变量组成的______,使得各自组点的____尽可能接近,而不同组间点的尽可能疏远。

简答题:

1.判别分析的分类:距离判别法、费歇判别法、贝叶斯判别法、逐步判别法。

2.判别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已掌握的、历史上若干样本的p 个指标数据及所属类别的信息,总结出该事物分类的规律性,建立判别公式和判别准则。根据总结出来的判别公式和判别准则,判别未知类别的样本点所属的类别。

3.简述两个总体的判别及判别准则:

基本思路:(1)统计模型:设G1,G2是两个不同的P 维已知总体,x=(x1,…,xp )T 是一个待判样品; (2)距离判别准则: (3)判别函数: 4.简述Fisher 判别法及具体判别步骤:Fisher 判别的思想是投影,将k 组p 维数投影到某一个方向,使得他们的投影组与组之间尽可能的分开。

5.简述逐步判别基本原理: 逐步引入变量,每次把一个判别能力最强的变量引入,每引入一个新的变量,对老变量又逐个进行检验,如其判别能力因新变量的引入而变得不显著,应把它从判别式中剔除,最终建立的判别函数中仅保留判别能力显著的变量。

6.简述BAYES 判别分析与其它判别方法的优劣:(1)与距离判别的优劣比较:距离判别优于两个总体情况下的判别,对两个总体几乎没有任何要求,简捷,实用,易懂;距离判别法在多个总体时,没有考虑各总体出现的概率,对各个变量的重要性一视,难免产生误判。Bayes 判别法对的理论与方法严密而完善,对研究对象的信息利用充分,误判率大大降低,但计算较复杂。(2)与Bayes判别法的比较:Bayes判别与Fisher判别的比较:对总体的分布要求不同;多个总体下,Fisher判别的计算量大,但均值向量共线性程度较好时,可以考虑用Fisher判别;各总体出现的重要性不同时应使用是Bayes判别。

第七章、主成分分析

1.主成分分析就是设法将原来变量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变量来代替原来的变量,并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变量的信息。

数学表现为:Var (Yj )最大;cov(Yi ,Yj)=0;

2.主成分就是以协方差阵的特征向量为系数的线性组合,它们互不相关,其方差的特征根。 ???>∈<∈)2,()1,(2)2,()1,(12222G x D G x D G x G x D G x D G x 若若)

1,()2,()(22G x D G x D x W -=

主成分的名次是按特征根取值大小的顺序排列的。

3.主成分模型中各统计量的意义: 1)贡献率:第i 个主成分的方差在全部方差中所占比重 ,称为贡献率 ,反映了原来P 个指标多大的信息,有多大的综合能力 。

2)累积贡献率:前k 个主成分共有多大的综合能力,用这k 个主成分的方差和在全部方差

中所占比重 来描述,称为累积贡献率。 例 :设 的协方差矩阵为 解得特征根为 , ,

第一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5.83/(5.83+2.00+0.17)=72.875%,尽管第一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并不小,但在本题中第一主成分不含第三个原始变量的信息,所以应该取两个主成分。

4. 1)从协方差阵和相关系数矩阵出发计算主成分一般是不同的。

2)主成分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故而起着原始变量的综合作用。

3)对总体分布类型没有特定要求。

4)主成分个数的确定。

5)主成分用于系统评估。

6)除主成分分析之外,还有主成分回归和加权主成分分析。

填空:

1、对P 元正态分布变量来说,找主成分的问题就是找P 维空间中的椭球体的主轴问题。

2、样本主成分的总方差等于___________。

3、原始变量协方差矩阵的特征根的统计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4、主成分表达式的系数向量是__协方差阵 的特征向量。

5、主成分分析就是通过适当的变量替换,使新变量成为原变量的线性组合,并寻求主成分 来分析事物的一种方法。

第八章、因子分析

1.什么是因子分析及基本思想

多元数据常常包含大量的测量变量,有时这些变量是相互重叠,存在相关性。因子分析的目的就是从实验所得的数据样本中概括和提取出较少量的关键因素,它们能反映和解释所得的大量观测事实,从而建立最简洁、最基本的概念系统,揭示出事物之间最本质的联系。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变量(或样品)的相关系数矩阵部结构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或样品)之间的相关关系。

2.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联系与区别?

相同之处:都是多元数据处理降维的统计方法;求解过程的出发点是一样的;

不同之处:主成分分析是变量变换: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表示新的综合变量,即主成分;而因子分析需要构造因子模型:潜在的假想变量和随机影响变量的线性组合表示原始变量;主成分的系数是唯一的;而因子分析的载荷系数是不唯一的;

3.因子载荷aij 的统计意义: 因子载荷ij a 是第i 个变量与第j 个公共因子的相关系数载荷矩阵中第i 行,第j 列的元素)反映了第i 个变量与第j 个公共因子的相关重要性。绝对值越大,相关的密切程度越高。

∑=p i i i 1λλ∑∑==p i i k i i 11λλ321,,x x x ??????????--=200052021∑83.51=λ

00.22=λ17.03=λ??????????-=000.0924.0383.01U ??????????=1002U ?????????

?=000.0383.0924.03U

例题:假定某地固定资产投资率 ,通货膨胀率 ,失业率 ,相关系数矩阵为

试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因子分析模型。

特征根为:

可取前两个因子F1和F2为公共因子,第一公因子F1物价就业因子,对X 的贡献为

1.55。第一公因子F2为投资因子,对X 的贡献为0.85。共同度分别为1,0.706,0.706。

4.为什么要旋转因子:由于因子载荷阵是不惟一的,所以应该对因子载荷阵进行旋转。目的是使因子载荷阵的结构简化,使载荷矩阵每列或行的元素平方值向0和1两极分化。有三种主要的正交旋转法:四次方最大法、方差最大法和等量最大法。

5.因子分析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步骤:选择分析的变量; 计算所选原始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提取公共因子;因子旋转; 计算因子得分。

6.变量共同度的统计意义:变量 的共同度是因子载荷矩阵的第i 行的元素的平方和。记为

7.因子分析数学模型:ε+=AF X

填空:1.因子分析是把每个原始变量分解为两部分因素,一部分是_公共因子_,另一部分为___特殊因子__。

2.变量共同度是指因子载荷矩阵中_变量所在行元素平方和_。

3.公共因子方差与特殊因子方差之和为___1____。

4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在求解过程中都是从 出发

简答:1.比较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模型的关系,说明它们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2.能否将因子旋转的技术用于主成分分析,使主成分有更鲜明的实际背景 :不能,用了就是因子分析,旋转之后不叫主成分(这一句就行),公因子的方差不等于特征值,因此不能旋转。

3.因子分析中为什么要进行因子旋转?通过因子旋转,可以使每个变量只在一个公共因子上有较大的载荷,因此因子分析模型是适用的。

4.什么是因子得分?因子得分有何作用?在因子分析中,得出公共因子后,可以根据原始变量计算出各个样本(个体)在每个因子上的得分,称为因子得分,因子得分可以有多种求解方法,计算出因子得分后,可以把各个因子作为新的变量用于其他分析,也可以来进行综合评价等。

第九章、对应分析

??????????---15/25/15/215/15/15/111x 2x 3x 55.11=λ85

.02=λ6.03=λ??????????--=707.0331.0629.0707.0331.0629.00883.0475.0U ??????????--=6.0707.085.0331.055.1629.06.0707.085.0331.055.1629.0085.0883.055.1475.0A ??????????--=548.0305.0783.0548.0305.0783.00814.0569.02

11814.0569.0F F x +=3212548.0305.0783.0F F F x +-=3213548.0305.0783.0F F F x ++-=i X 。∑==m j ij i a h 12

2

1.对应分析:也称关联分析、R-Q 型因子分析,通过分析由定性变量构成的交互汇总表来揭示变量间联系。可以揭示同一变量的各个类别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变量各个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联列表的行和列中各元素的比例结构以点的形式在较低维的空间中表示出来。它最大特点是能把众多的样品和众多的变量同时作到同一图解上,将样品的大类及其属性在图上直观而又明了地表示出来,具有直观性。

2. 对应分析方法的优缺点:(1)定性变量划分的类别越多,这种方法的优越性越明显(2)揭示行变量类间与列变量类间的联系(3)将类别的联系直观地表现在图形中(4)不能用于相关关系的假设检验(5)维数有研究者自定(6)受极端值的影响

第十章:

1.研究两组随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用典型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就是分别构造各组变量的适当线性组合,将两组变量的相关性转化为两个变量的相关性。数学表现为: 最大;U 和V 分别来自两组变量的线性组合。

2.课件P21页例题。

第十一章 多重多元回归分析

一.回归分析的功能及涵义:回归分析是研究一个(或多个)因变量对于一个或多个其他变量(即自变量)的依存关系,并用数学模型加以模拟,目的在于根据已知的或在多次重复抽样中固定的解释变量之值,估计、预测因变量的总体平均值。

二.回归分析的研究思路和步骤:

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要求建立回归模型。

根据样本观测值对回归模型参数进行估计,求得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参数估计值进行显著性检验。并从影响因变量的自变量中判断哪些显著,哪些不显著。

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

三.多元线性分析中逐步回归的原理

基本操作思想:

第一组回归方程:

1、首先选一个因变量y1,对它来筛选所有自变量;转2

2、选第二个因变量y2,考虑y1,y2中是否有剔除;转3

3、若没有剔除,由y1,y2筛选自变量;转4

4、重复第二步;转2

第二组回归方程:

1、原始数据中删除第一组回归方程中已入选的因变量的资料;

2、重复整个过程指导因变量都有了回归方程时结束。

操作原理:不断的假设检验

最终目标:因变量分组

具体计算步骤:

第1步: 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取舍标准; 设Fx 和 Fy 分别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引入和剔除临界值(可取相等),

第2步: 任意(或回归平方和最大者)选入一个因变量Y1 。假设k 步后,此时已引入m1个自变量和 p1个因变量;

第3步: 逐个检查是否需要剔除自变量, 如有剔除转回三步;

第4步: 逐个检查是否需要引人自变量, 如有引入转到三步;

第5步: 逐个检查是否需要剔除因变量, 如有剔除转到三步;

UV

第6步: 逐个检查是否需要引入因变量,如有引入转到第三步;

第7步: 计算回归方程。如果自第二步~第六步已引入k 个因变量, 则计算此组的k个回归方程;

第8步: 删除已引入的因变量的数据而保留所有自变量的数据,从第二步起继续计算下一组回归方程, 如此继续, 直到全部因变量都有了回归方程为止。

附注:回归分析中的自变量是非随机性的且自变量之间不存在严格线性相关(共线性);因变量之间是允许线性相关关系的;

若是多重多元且共线性模型,将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加入主成分分析思想,典型相关分析的操作方法)

多元统计分析期末复习试题

第一章: 多元统计分析研究的内容(5点) 1、简化数据结构(主成分分析) 2、分类与判别(聚类分析、判别分析) 3、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典型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 4、多维数据的统计推断 5、多元统计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二三章:

二、多维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1、随机向量的数字特征 随机向量X 均值向量: 随机向量X 与Y 的协方差矩阵: 当X=Y 时Cov (X ,Y )=D (X );当Cov (X ,Y )=0 ,称X ,Y 不相关。 随机向量X 与Y 的相关系数矩阵: 2、均值向量协方差矩阵的性质 (1).设X ,Y 为随机向量,A ,B 为常数矩阵 E (AX )=AE (X ); E (AXB )=AE (X )B; D(AX)=AD(X)A ’; Cov(AX,BY)=ACov(X,Y)B ’; (2).若X ,Y 独立,则Cov(X,Y)=0,反之不成立. (3).X 的协方差阵D(X)是对称非负定矩阵。例2.见黑板 三、多元正态分布的参数估计 2、多元正态分布的性质 (1).若 ,则E(X)= ,D(X)= . )' ,...,,(),,,(2121P p EX EX EX EX μμμ='= )' )((),cov(EY Y EX X E Y X --=q p ij r Y X ?=)(),(ρ) ,(~∑μP N X μ ∑ p X X X ,,,21

特别地,当 为对角阵时, 相互独立。 (2).若 ,A为sxp 阶常数矩阵,d 为s 阶向量, AX+d ~ . 即正态分布的线性函数仍是正态分布. (3).多元正态分布的边缘分布是正态分布,反之不成立. (4).多元正态分布的不相关与独立等价. 例3.见黑板. 三、多元正态分布的参数估计 (1)“ 为来自p 元总体X 的(简单)样本”的理解---独立同截面. (2)多元分布样本的数字特征---常见多元统计量 样本均值向量 = 样本离差阵S= 样本协方差阵V= S ;样本相关阵R (3) ,V分别是 和 的最大似然估计; (4)估计的性质 是 的无偏估计; ,V分别是 和 的有效和一致估计; ; S~ , 与S相互独立; 第五章 聚类分析: 一、什么是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根据“物以类聚”的道理,对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用于对事物类别不清楚,甚至事物总共可能有几类都不能确定的情况下进行事物分类的场合。聚类方法:系统聚类法(直观易懂)、动态聚类法(快)、有序聚类法(保序)...... Q-型聚类分析(样品)R-型聚类分析(变量) 变量按照测量它们的尺度不同,可以分为三类:间隔尺度、有序尺度、名义尺度。 μ ) ,(~∑μP N X ) ,('A A d A N s ∑+μ) () 1(,,n X X X )' ,,,(21p X X X )' )(() () (1 X X X X i i n i --∑=n 1 X μ∑μ X ) 1 , (~∑n N X P μ) ,1(∑-n W p X X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后答案

2.1.试叙述多元联合分布和边际分布之间的关系。 解:多元联合分布讨论多个随机变量联合到一起的概率分布状况,12(,,)p X X X X '=L 的联合分布密 度函数是一个p 维的函数,而边际分布讨论是12(,,)p X X X X '=L 的子向量的概率分布,其概率密度 函数的维数小于p 。 2.2设二维随机向量1 2()X X '服从二元正态分布,写出其联合分布。 解:设1 2()X X '的均值向量为()1 2μμ'=μ,协方差矩阵为21 122212σσσσ?? ? ?? ,则其联合分布密度函数为 1/2 12 2 2112112222122121()exp ()()2f σσσσσσσσ--???????? '=---?? ? ??? ?????? x x μx μ。 2.3已知随机向量12()X X '的联合密度函数为 12121222 2[()()()()2()()] (,)()()d c x a b a x c x a x c f x x b a d c --+-----= -- 其中1a x b ≤≤,2c x d ≤≤。求 (1)随机变量1X 和2X 的边缘密度函数、均值和方差; (2)随机变量1X 和2X 的协方差和相关系数; (3)判断 1X 和2X 是否相互独立。 (1)解:随机变量 1X 和2X 的边缘密度函数、均值和方差; 11212122 2[()()()()2()()] ()()()d x c d c x a b a x c x a x c f x dx b a d c --+-----=--? 1221222222 2()()2[()()2()()]()()()() d d c c d c x a x b a x c x a x c dx b a d c b a d c -------=+----? 121 222202()()2[()2()]()()()() d d c c d c x a x b a t x a t dt b a d c b a d c ------= +----? 221212222 2()()[()2()] 1()()()()d c d c d c x a x b a t x a t b a d c b a d c b a ------=+= ----- 所以 由于1X 服从均匀分布,则均值为2b a +,方差为 ()2 12 b a -。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论文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论 文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山东省十一城市综合实力统计分析摘要:本文根据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区域的概念,并利用2009年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截面数据,就山东省11市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建立了评价的指标体系,其次,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根据行政区域划分的11个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东各市经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城市经济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一、引言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处于核心和龙头的地位,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解决当前和未来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山东经济发展显示出不平衡的态势,鲁东的少数几个城市GDP几乎占据全省三分之二[1]。很显然,山东省各市的城市化水平也存在显着差异, 青岛、济南等的城市化水平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泰安和滨州则相对落后。随着黄河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山东作为沿海省份必须清楚的看到发展差异并找出差异形成的原因,通过核心城市的优先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是现实提出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文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以及区域的概念,根据区域的行政划分,从山东省11个市出发,利用2009年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截面数据,首先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11个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了综合的评价和排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东省各市经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相关措施。

多元统计分析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若),2,1(),,(~)(n N X p 且相互独立,则样本均值向量X 服从的分布 为 2、变量的类型按尺度划分有_间隔尺度_、_有序尺度_、名义尺度_。 3、判别分析是判别样品 所属类型 的一种统计方法,常用的判别方法有__距离判别法_、Fisher 判别法、Bayes 判别法、逐步判别法。 4、Q 型聚类是指对_样品_进行聚类,R 型聚类是指对_指标(变量)_进行聚类。 5、设样品),2,1(,),,(' 21n i X X X X ip i i i ,总体),(~ p N X ,对样品进行分类常用的距离 2 ()ij d M )()(1j i j i x x x x ,兰氏距离()ij d L 6、因子分析中因子载荷系数ij a 的统计意义是_第i 个变量与第j 个公因子的相关系数。 7、一元回归的数学模型是: x y 10,多元回归的数学模型是: p p x x x y 22110。 8、对应分析是将 R 型因子分析和Q 型因子分析结合起来进行的统计分析方法。 9、典型相关分析是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二、计算题(60分) 1、设三维随机向量),(~3 N X ,其中 200031014,问1X 与2X 是否独立?),(21 X X 和3X 是否独立?为什么? 解: 因为1),cov(21 X X ,所以1X 与2X 不独立。 把协差矩阵写成分块矩阵 22211211,),(21 X X 的协差矩阵为11 因为12321),),cov(( X X X ,而012 ,所以),(21 X X 和3X 是不相关的,而正态分布不相关与相互

多元统计分析期末试卷

一、(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设),(~3∑μN X ,其中???? ? ?????=∑-==221231111,)'1,3,2(,)',,(321μX X X X ,试求32123X X X +-的分布。 2、设三个总体321,G G G 和的分布分别为:)1,3()2,0(),5.0,2(222N N N 和。试按马氏距离判别准则判别x =2.5应判归哪一类? 二、(本题10分)设'1233(,,)~(,)X X X X N μ=∑,其中 )10(11 1 ,)',,(321<

三、(本题10分)已知5个样品的观测值为:1,4,5,7,11.试用按类平均法对5个样品进行分类。 四、(本题10分)设有两个正态总体21G G 和,已知(m=2) ? ? ? ???=∑=∑??????=??????=32121218,2520,151021)1()1(μμ ,先验概率21q q =,而,10)12(=L 75)21(=L 。试问按贝叶斯判别准则样品?? ? ???=??????=2015,2020)2() 1(X X 各应判归哪一类?

五、(本题10分)假定人体尺寸有这样的一般规律:身高(1X ),胸围(2X )和上半臂围(3X )的平均尺寸比例是6:4:1。假定),,1()(n X =αα为来自总体)',,(321X X X X =的随机样本,并设),(~3∑μN X 。试利用下表中数据来检验其身高、胸围和上半臂围这三个尺寸是否符合这一规律。(94.6)4,2(,05.005.0==F α)

多元统计分析 课程论文.doc

HUNAN UNIVERSITY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有关我国居民消费因素的分析指导老师: 学生名字: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经济统计 学院名称: xxx学院

目录 概述 (1) 一、引言 (2) 二、数据概述系 (2) 三、分析方法 (3) 四、数据分析 (3) (一)相关分析 (3) (二)因子分析 (10) (三)聚类分析 (15) 五、分析与建议 (18) 六、心得体会 (19) 参考文献 (20)

有关我国居民消费因素的分析 概述 生活离不开消费,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消费也在逐渐变化,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的差异,消费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此篇论文主要目的是利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借助spss软件,对我国31个地区的居民消费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我国31个地区的居民消费情况与统计指标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等8个指标之间的一些联系。并且通过因子得分,计算并排列出消费因素的综合得分,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31个地区的居民消费情况做一个大致分类,进而对各个地区分类后的情况做一个分析和总结并结合文献以及资料提出一些意见和看法。

一.引言 消费在宏观经济学中,指某时期一人或一国用于消费品的总支出。与经济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最终阶段,是生产者生产产品的目的和导向。如果没有了消费,生产的存在也会变得毫无意义,消费促进了生产,给生产带来了源动力。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并且消费促进了货币流通,提供了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拉动了经济增长,最终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消费是国民经济保持增长的动力,只有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才能促进投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宏观经济的增长,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的需求,实现生活水平的提高。 故消费和生活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通过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分析,不但可以直观了解到我国总的消费趋向,各地区不同的消费主导因素,还能客观反映我国总的生活水平也就是经济发展的大致情况。统计年鉴中的八项指标: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囊括了居民消费的全部项目,居民日常消费可以清楚地从数据中了解到。再通过分析和整合,最终可以大致分析我国总体的消费倾向以及各个地区的异同点。再结合文献资料了解分析产生异同的原因,进而对我国的总体消费水平做一个最终概括。 二.数据概述 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 指标:

多元统计分析模拟试题教学提纲

多元统计分析模拟试 题

多元统计分析模拟试题(两套:每套含填空、判断各二十道) A卷 1)判别分析常用的判别方法有距离判别法、贝叶斯判别法、费歇判别法、逐 步判别法。 2)Q型聚类分析是对样品的分类,R型聚类分析是对变量_的分类。 3)主成分分析中可以利用协方差矩阵和相关矩阵求解主成分。 4)因子分析中对于因子载荷的求解最常用的方法是主成分法、主轴因子法、 极大似然法 5)聚类分析包括系统聚类法、模糊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 6)分组数据的Logistic回归存在异方差性,需要采用加权最小二乘估计 7)误差项的路径系数可由多元回归的决定系数算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为 = 8)最短距离法适用于条形的类,最长距离法适用于椭圆形的类。 9)主成分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在损失很少的信息前提下,把多个指标转 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 10)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我们认为所取的m(m

多元统计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22121212121 ~(,),(,),(,),, 1X N X x x x x x x ρμμμμσρ ?? ∑==∑= ??? +-1、设其中则Cov(,)=____. 10 31 2~(,),1,,10,()()_________i i i i X N i W X X μμμ=' ∑=--∑L 、设则=服从。 ()1 2 34 433,4 92,32 16___________________ X x x x R -?? ?'==-- ? ?-? ? =∑、设随机向量且协方差矩阵则它的相关矩阵 4、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15,1,,16(,),(,)15[4()][4()]~___________i p p X i N X A N T X A X μμμμ-=∑∑'=--L 、设是来自多元正态总体和分别为正态总体的样本均值和样本离差矩阵,则。 12332313116421(,,)~(,),(1,0,2),441, 2142X x x x N x x x x x μμ-?? ?'=∑=-∑=-- ? ?-?? -?? + ??? 、设其中试判断与是否独立? (), 1 2 3设X=x x x 的相关系数矩阵通过因子分析分解为 211X h = 的共性方差111X σ= 的方差21X g = 1公因子f 对的贡献1213 30.93400.1280.9340.4170.8351100.4170.8940.02700.8940.44730.8350.4470.10320 13 R ? ? - ????? ? -?? ? ? ?=-=-+ ? ? ? ??? ? ? ????? ? ???

多元统计分析论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地区经济指标研究 09统计班徐晓旺 【摘要】 地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形成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经济指标是评判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搜集的相应数据建立数据库,基于主成分分析、同时运用聚类分析以及判别分析的多元统计方法,对全国各地区的经济状况进行综合指标分析。研究各省经济发展在全国的分布特征、筛选出具备可对比性的指标,进而探究造成差异的原因,同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地区经济指标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的车轮将会继续滚动。在整体水平提升的同时不难发现:我国各地区间发展势必存留着一定的差距,了解其具体的分布特征注定会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挖掘的信息。结合对进出口总额、居民消费水平等9个经济指标的研究,致力于分析各地区硬件发展水平、人民生活状况的异同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本文将对中国31个省份地区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首先,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众多指标做降维处理并赋予各主成分以实际意义以获取综合性指标;进而,基于主成分分析结果通过聚类分析法把我国的31个地区分类;最后,根据聚类的结果建立判别函数同时运用判别分析将新疆、广东两个省份归类。 二、主成分分析 搜集到的经济指标为:进出口总额、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邮电业务量、客运量、货运量、公交车运营数、居民平均工资和居民消费水平这九项指标。 在运用SPSS软件对以上数据开始分析前首先进行标准化处理,接着通过SPSS的操作,得到了如下的总方差分解结果(见表一): 表一

由表一中结果可以看到保留2个主成分为宜,这2个主成分集中了原始9个变量信息的88.392%,可见效果比较好,这样原来的9个指标就可以通过这2个综合指标来反映。此时,这2个主成分就起到了降维的作用。通过SPSS进一步的操作还可以得到如下的主成分系数矩阵(见表二): 表二 由表二可以得出前2个主成分的线性组合为: Y1 = 0.852 X1 + 0.979 X2 + 0.821 X3 + 0.957 X4 + 0.885 X5 + 0.742 X6 + 0.967 X7 + 0.226 X8 + 0.513 X9 Y2 = 0.393 X1 - 0.113 X2 - 0.419 X3 - 0.032 X4 - 0.233 X5 - 0.483 X6 + 0.109 X7 + 0.915 X8 + 0.786 X9 通过对上述线性组合的观察,我们可以得出:在主成分1中进出口总额、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邮电业务量、客运量、货运量和公交车运营数这几项指标的系数明显比主成分2的系数大,可以将Y1归类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硬件基础指标;在主成分2中平均工资和消费水平指标的系数最大,可以将Y2归类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居民生活指标。 这样就将繁冗的9个指标归结为上述2个,这两项指标相互作用,共同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主成分得分如下(见表三): 表三

多元统计分析模拟考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 对 )112(,,,)p X X X X '=L 的协差阵一定是对称的半正定阵 ( 对 )2标准化随机向量的协差阵与原变量的相关系数阵相同。 ( 对)3典型相关分析是识别并量化两组变量间的关系,将两组变量的相关关系 的研究转化为一组变量的线性组合与另一组变量的线性组合间的相关关系的研究。 ( 对 )4多维标度法是以空间分布的形式在低维空间中再现研究对象间关系的数据分析方法。 ( 错)5),(~),,,(21∑'=μp p N X X X X Λ,,X S 分别是样本均值和样本离差阵,则, S X n 分别是,μ∑的无偏估计。 ( 对)6),(~),,,(21∑'=μp p N X X X X Λ,X 作为样本均值μ的估计,是 无偏的、有效的、一致的。 ( 错)7 因子载荷经正交旋转后,各变量的共性方差和各因子的贡献都发生了变化 ( 对)8因子载荷阵()ij A a =中的ij a 表示第i 个变量在第j 个公因子上的相对重要性。 ( 对 )9 判别分析中,若两个总体的协差阵相等,则Fisher 判别与距离判别等 价。 (对)10距离判别法要求两总体分布的协差阵相等,Fisher 判别法对总体的分布无特定的要求。 二、填空题 1、多元统计中常用的统计量有:样本均值向量、样本协差阵、样本离差阵、样本相关系数矩阵. 2、设∑是总体1(,,)m X X X =L 的协方差阵,∑的特征根(1,,)i i m λ=L 与相应的单 位正交化特征向量 12(,,,)i i i im a a a α=L ,则第一主成分的表达式是 11111221m m y a X a X a X =+++L ,方差为 1λ。 3设∑是总体1234(,,,)X X X X X =的协方差阵,∑的特征根和标准正交特征向量分别 为:' 112.920(0.1485,0.5735,0.5577,0.5814)U λ==--- ' 221.024(0.9544,0.0984,0.2695,0.0824)U λ==- '330.049(0.2516,0.7733,0.5589,0.1624)U λ==--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多元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解决多指标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2、回归参数显著性检验是检验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否著. 3、聚类分析就是分析如何对样品(或变量)进行量化分类的问题。通常聚类分析分为 Q型聚类和 R型聚类。 4、相应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寻求列联表行因素A 和列因素B 的基本分析特征和它们的最优联立表示。 5、因子分析把每个原始变量分解为两部分因素:一部分为公共因子,另一部分为特殊因子。 6、若 () (,), P x N αμα ∑=1,2,3….n且相互独立,则样本均值向量x服从的分布 为_x~N(μ,Σ/n)_。 二、简答 1、简述典型变量与典型相关系数的概念,并说明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 在每组变量中找出变量的线性组合,使得两组的线性组合之间具有最大的相关系数。选取和最初挑选的这对线性组合不相关的线性组合,使其配对,并选取相关系数最大的一对,如此下去直到两组之间的相关性被提取完毕为止。被选出的线性组合配对称为典型变量,它们的相关系数称为典型相关系数。 2、简述相应分析的基本思想。 相应分析,是指对两个定性变量的多种水平进行分析。设有两组因素A和B,其中因素A包含r个水平,因素B包含c个水平。对这两组因素作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一个rc的二维列联表,记为。要寻求列联表列因素A和行因素B的基本分析特征和最优列联表示。相应分析即是通过列联表的转换,使得因素A

和因素B 具有对等性,从而用相同的因子轴同时描述两个因素各个水平的情况。把两个因素的各个水平的状况同时反映到具有相同坐标轴的因子平面上,从而得到因素A 、B 的联系。 3、简述费希尔判别法的基本思想。 从k 个总体中抽取具有p 个指标的样品观测数据,借助方差分析的思想构造一个线性判别函数 系数: 确定的原则是使得总体之间区别最大,而使每个总体内部的离差最小。将新样品的p 个指标值代入线性判别函数式中求出 值,然后根据判别一定的规则,就可以判别新的样品属于哪个总体。 5、简述多元统计分析中协差阵检验的步骤 第一,提出待检验的假设 和H1; 第二,给出检验的统计量及其服从的分布; 第三,给定检验水平,查统计量的分布表,确定相应的临界值,从而得到否定域; 第四,根据样本观测值计算出统计量的值,看是否落入否定域中,以便对待判假设做出决策(拒绝或接受)。 协差阵的检验 检验0=ΣΣ 0p H =ΣI : /2 /21exp 2np n e tr n λ???? =-?? ? ???? S S 00p H =≠ΣΣI : /2 /2**1exp 2np n e tr n λ???? =-?? ? ???? S S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毕业论文已过查重-优秀毕业论文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毕业论文已过查重-优秀毕业论文

内蒙古财经大学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 期末论文 作者李慧斌 系别统计与数学学院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年级2012级 学号122093118 指导教师刘勇 导师职称讲师

目录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浅析 (2) 摘要 (2) 一、引言 (2) 二、聚类分析 (2) 1.参与聚类的样本总量表 (3) 2.样品聚为3类时的样品归类表 (3) 3.所有样品的聚类树形图 (5) 三、主成分分析 (6) 1.单变量描述统计量表 (6) 2.各变量相关矩阵图 (7) 3.总方差分解图 (8) 4.旋转前的因子载荷矩阵图 (9) 5.利用因子载荷矩阵图计算出的特征向量表 (9) 三、因子分析 (10) 1.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10) 2.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11) 3.各样品因子得分 (11) 四、结论 (13) 附表一 (14)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浅析 摘要:以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三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为主,对2011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指标)相结合进行剖析。根据不同分类方法得出不同的分析结果,从不同角度分析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差异以及导致这些差异出现的原因,并最终就三种统计分析方法的结果对我国目前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客观的综合概述。 关键字:地区发展水平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 一、引言 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计算量大,分析工作复杂度高的数 据分析工作,为了能够更加简便地进行数据分析,在此给大家介绍几种多元统 计分析的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2011 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几项重要指 标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类技术,它把性质相近的个体归为一类,使得同一类中的个体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不同类之间的个体具有高度的异质性。聚类分析的职能是建立一种分类方法,它是将一批样品或变量,按照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程度进行分类。通常我们用距离来度量样品之间的相似程度,用相似系数来度量变量之间的相似程度。

多元统计分析论文-spss多元统计分析论文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全国省会城市经济 实力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利用SPSS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功能对全国26个省会城市经济实力进行分析。先用因子分析,再对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本文选取2012年上半年26个省会城市的9个经济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两个因子计算出26个省会城市的综合得分函数,再根据因子分析得出的得分函数对这些城市进行聚类分析,分类结果为: 然后再对分类后的城市进行分析说明,最后针对分类的结果进而得出经济综合实力的结论。 关键词: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SPSS 经济实力

一、引言 城市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现代城市既要有发达的经济,也要有发达的文明。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文明城市,是反映一个地区现代文明程度、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创建文明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来一般意义上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提高对创建文明城市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全国各地经济都有着飞速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各个省会城市经济实力。经济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而依照经济实力对城市进行分类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综合实力以及发展潜力,利用经济分类,我们也可以得出该地区的发展状况,以及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哪些方面可以得到改进。基于以上原因,本文运用SPSS 对全国26个省会城市,合肥, 武汉, 长沙, 郑州, 南昌, 太原, 西安, 福州, 石家庄, 沈阳, 哈尔滨, 长春, 南京, 杭州, 济南, 南宁, 成都, 贵阳, 昆明, 兰州, 西宁, 银川, 海口, 广州, 乌鲁木齐, 呼和浩特2012年上半年的9类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根据这两种分析的结果,对该26个省会城市进行2012上半年的经济分类。这样能让广大人们群众更清楚的认识此26个省会城市的经济状况,上级部门也可以通过这些分类对这26个地区下达给类发展命令,让这26个城市在经济上能更进一步。 选取的这九个经济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X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x3),出口总额(x4),固定资产投资(x5),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x6),地方财政收入(x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x8),城镇居民人均收入(x9)。 二、模型假设 1、假设经济指标数据真实、准确; 2、假设选取的经济指标能基本上全面反映城市的经济信息; 3、假设各个经济指标信息之间存在重叠; 4、假设特殊因子),0(~2σεN 。

多元统计分析论文

多元统计分析实践论文 院系:理学院 专业:统计学 年级:2010 姓名:樊恩泽 学号:20101004005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多元统计分析 樊恩泽 摘要:本文本文综合了主成分因子分析与系统聚类分析,先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 再用进行聚类分析。采用2011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首先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的方法, 找出影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主成分, 计算各样本的主成分得分;其次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各地区人均消费水平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系统聚类分析法得到的结果也较好;最后对于扩大国内消费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引言 人均消费支出指居民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实物支出和服务性消费支出。消费支出按商品和服务的用途可分为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等八大类。人均消费支出是社会消费需求的主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是体现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本文选取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主要利用三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分类和排序,并与人们实际观察到的情况进行比较。 1.1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将分量相关的原始变量, 借助于一个正交变换转化为不相关的新变量, 并以方差作为信息量的测度, 对新变量进行降维, 取累计贡献率大的若干成分作为主成分。这些主成分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它们通常表示为原始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

1.2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直接比较各事物之间的性质,将性质相近的归为一类,将性质差别较大的归入不同的类的分析技术。 在市场研究领域,聚类分析主要应用方面是帮助我们寻找目标消费群体,运用这项研究技术,我们可以划分出产品的细分市场,并且可以描述出各细分市场的人群特征,以便于客户可以有针对性的对目标消费群体施加影响,合理地开展工作 2、数据来源及处理 2.1统计思想 主成分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变量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以变量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依据相关性的大小将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每组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成为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问题试图用最小个数的不可观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可观测的每一个变量。 下表是要进行处理的31个省市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相关原始数据,数据来源于《2011中国统计年鉴》。 X1:食品x2:衣着x3:居住x4:家庭用品x5:交通通信x6:文教娱乐x7:医疗保健 表1

多元统计分析期末复习试题

第一章: 多元统计分析研究的容(5点) 1、简化数据结构(主成分分析) 2、分类与判别(聚类分析、判别分析) 3、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典型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 4、多维数据的统计推断 5、多元统计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二三章: 二、多维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1、随机向量的数字特征 随机向量X均值向量: 随机向量X与Y的协方差矩阵: 当X=Y时Cov(X,Y)=D(X);当Cov(X,Y)=0 ,称X,Y不相关。 随机向量X与Y的相关系数矩阵: 2、均值向量协方差矩阵的性质 (1).设X,Y为随机向量,A,B 为常数矩阵 E(AX)=AE(X); E(AXB)=AE(X)B; D(AX)=AD(X)A’; )' ,..., , ( ) , , , ( 2 1 2 1P p EX EX EX EXμ μ μ = ' = )' )( ( ) , cov(EY Y EX X E Y X- - = q p ij r Y X ? =) ( ) , (ρ

Cov(AX,BY)=ACov(X,Y)B ’; (2).若X ,Y 独立,则Cov(X,Y)=0,反之不成立. (3).X 的协方差阵D(X)是对称非负定矩阵。例2.见黑板 三、多元正态分布的参数估计 2、多元正态分布的性质 (1).若 ,则E(X)= ,D(X)= . 特别地,当 为对角阵时, 相互独立。 (2).若 ,A为sxp 阶常数矩阵,d 为s 阶向量, AX+d ~ . 即正态分布的线性函数仍是正态分布. (3).多元正态分布的边缘分布是正态分布,反之不成立. (4).多元正态分布的不相关与独立等价. 例3.见黑板. 三、多元正态分布的参数估计 (1)“ 为来自p 元总体X 的(简单)样本”的理解---独立同截面. (2)多元分布样本的数字特征---常见多元统计量 样本均值向量 = 样本离差阵S= 样本协方差阵V= S ;样本相关阵R (3) ,V分别是 和 的最大似然估计; (4)估计的性质 是 的无偏估计; ,V分别是 和 的有效和一致估计; ; S~ , 与S相互独立; 第五章 聚类分析: 一、什么是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根据“物以类聚”的道理,对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用于对事物类别不清楚,甚至事物总共可能有几类都不能确定的情况下进行事物分类的场合。聚类方法:系统聚类法(直观易懂)、动态聚类法(快)、有序聚类法(保序)...... Q-型聚类分析(样品)R-型聚类分析(变量) 变量按照测量它们的尺度不同,可以分为三类:间隔尺度、有序尺度、名义尺度。 二、常用数据的变换方法:中心化变换、标准化变换、极差正规化变换、对数变换(优缺点) 1、中心化变换(平移变换):中心化变换是一种坐标轴平移处理方法,它是先求出每个变量的样本平均值,再从原始数据中减去该变量的均值,就得到中心化变换后的数据。不改变样本间的相互位置,也不改变变量间的相关性。 2、标准化变换:首先对每个变量进行中心化变换,然后用该变量的标准差进行标准化。 经过标准化变换处理后,每个变量即数据矩阵中每列数据的平均值为0,方差为1,且也不再具有量纲,同样也便于不同变量之间的比较。 3、极差正规化变换(规格化变换):规格化变换是从数据矩阵的每一个变量中找出其最大值和最小值,这两者之差称为极差,然后从每个变量的每个原始数据中减去该变量中的最小值,再除以极差。经过规格化变换后,数据矩阵中每列即每个变量的最大数值为1,最小数值为0,其余数据取值均在0-1之间;且变换后的数据都不再具有量纲,便于不同的变量之间的比较。 4、对数变换:对数变换是将各个原始数据取对数,将原始数据的对数值作为变换后的新值。它将具有指数特征的数据结构变换为线性数据结构。 三、样品间相近性的度量 研究样品或变量的亲疏程度的数量指标有两种:距离,它是将每一个样品看作p 维空),(~∑μP N X μ∑μp X X X ,,,21 ),(~∑μP N X ),('A A d A N s ∑+μ)()1(,,n X X X )',,,(21p X X X )')(()()(1X X X X i i n i --∑=n 1X μ ∑μX )1,(~∑n N X P μ),1(∑-n W p X X

信息统计分析期末论文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信 息 统 计 论 文 论题:分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姓名:吴文洁 学号:A01214035 专业:12信息与计算科学

分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 —SAS和MATLAB的相关应用摘要:近年来,各类真人秀节目纷纷到农村取景,这让我们了解到农村的现状。关于拉近城乡距离,首先要从经济方面着手。农村居民消费十分准确的反映了这一经济状况。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被誉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这三驾马车中,消费的作用是最主要的,因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消费在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均最大。已有研究表明,中国居民消费率大大低于国际水平,其主因是中国农村消费市场疲软。因此,扩大内需其实重点是要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仍然蔓延的时候,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显得尤为重要。利用SAS软件对我国各分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消费情况,做出重要的决策。 关键字:消费支出聚类分析 正文: 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扩大消费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无疑是中国。经济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最重要的命题之一。在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低且不断降低,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占总人口50%以上的农村居民消费严重滞后。如果农村居民消费能伴随农民收入增长而快速增长,消费占GDP的比重将稳步提升,国民经济发展必将具备更坚实的微观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各地农村居民的综合消费水平做个评价,以其为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各个地区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指标主要是衣食住行支出、家庭设备及用品支出、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和其他支出等。本文通过利用SAS软件对我国31个省市消费指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各地区的差异及相关的评价。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附近的农村居民各消费支出作为样本,设x1为食品支出,x2为衣着支出、x3为居住支出、x4为家庭设备及用品支出、x5为交通通信支出、x6为文教娱乐支出、x7为医疗保健支出、x8为其他商品支出。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3),该表格见附件1.xls。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习题解答_朱建平_第九章

Abbo无私奉献,只收1个金币,BS收5个金币的… 何老师考简单点啊……

第九章 典型相关分析 9.1 什么是典型相关分析?简述其基本思想。 答: 典型相关分析是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用于揭示两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典型相关分析的目的是识别并量化两组变量之间的联系。将两组变量相关关系的分析转化为一组变量的线性组合与另一组变量线性组合之间的相关关系。 基本思想: (1)在每组变量中找出变量的线性组合,使得两组的线性组合之间具有最大的相关系数。即: 若设(1) (1)(1) (1)12(,,,)p X X X =X 、(2) (2)(2)(2) 12(,,,)q X X X =X 是两组相互关联的随机变量, 分别在两组变量中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综合变量Ui 、Vi ,使是原变量的线性组合。 在(1)(1)(1)(2)()()1D D ''==a X b X 的条件下,使得(1)(1)(1)(2)(,)ρ''a X b X 达到最大。(2)选取和最初挑选的这对线性组合不相关的线性组合,使其配对,并选取相关系数最大的一对。 (3)如此继续下去,直到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被提取完毕为此。 9.2 什么是典型变量?它具有哪些性质? 答:在典型相关分析中,在一定条件下选取系列线性组合以反映两组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这被选出的线性组合配对被称为典型变量。具体来说, ()(1) ()(1)()(1)()(1) 11 22i i i i i P P U a X a X a X ' =+++a X ()(2) ()(2)()(2) ()(2) 11 22i i i i i q q V b X b X b X ' =+++b X 在(1)(1)(1)(2)()()1D D ''==a X b X 的条件下,使得(1)(1)(1)(2)(,)ρ''a X b X 达到最大,则称 (1)(1)'a X 、(1)(2) 'b X 是(1)X 、(2)X 的第一对典型相关变量。 典型变量性质: 典型相关量化了两组变量之间的联系,反映了两组变量的相关程度。 1. ()1,()1 (1,2,,)k k D U D V k r === (,)0, (,)0 ()i j i j C ov U U C ov V V i j ==≠ 2. 0 (,1,2,,)(,)0()0()i i j i j i r C ov U V i j j r λ≠==?? =≠??>? 9.3 试分析一组变量的典型变量与其主成分的联系与区别。 答:一组变量的典型变量和其主成分都是经过线性变换计算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得出的。主成分分析只涉及一组变量的相互依赖关系而典型相关则扩展到两组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之中,度量了这两组变量之间联系的强度。 ()(1)()(1)()(1)()(1) 1122i i i i i P P U a X a X a X '=+++a X ()(2)()(2)()(2)()(2) 1122i i i i i q q V b X b X b X '=+++b X (1)(1)(1)(1)1 2 (,,,)p X X X = X 、(2)(2)(2)(2)1 2 (,,,)q X X X = X

多元统计分析论文1

U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分析 学生姓名徐妙学期2013年第二学期分院信息专业统计 班级10统计1班学号1020430112 教师彭武珍成绩 2013年6月17日

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高,价值观念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他们的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偏低。本文综合了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先进行因子分析, 再用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本文较多运用了31个省份的因子得分,计算出单因子情况下31个省份的得分和31个省份在八项消费产生的3个因子上的综合得分, 再把该得分作为31个省份的属性, 采用离差平方和(ward)方法进行聚类, 最后将城市分为四层,对整体进行综合评价和说明。 关键词: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 1引言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主要是偏重物质生活消费,精神生活消费的比例较低。商品消费主要集中于食品、居住以及日常生活物质消费等方面。而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精神生活消费品消费比例较小。旅游休闲、家用汽车、耐用消费品等消费在绝大多数农村地区还处于未开发状态。因此,笔者就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以期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问题作一研究,并以此寻求合理的解决思路。 2因子分析 2.1因子分析统计思想 因子分析模型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它也是利用降维德思想,由研究原始变量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原始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的相关性则较低。因子分析不仅可以用来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还可以用来研究样品之间的相关关系。 2.2因子的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