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我与传统文化”话题作文升格写作指导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我与传统文化”话题作文升格写作指导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作文升格篇)

“我与传统文化”话题作文升格写作指导

文题展示:

提倡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我们息息相关,请结合自身生活体验,以“我与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人名校名;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点拨:

话题作文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作文命题形式,语文课本单元作文训练中就有很多话题作文训练,比如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作文训练就有:请围绕“我的偶像”这个话题写作文。在中考中,话题作文也是常见的,所以我们要重视话题作文的训练。话题作文通常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要求作文内容要围绕这个话题来写。话题往往很空泛。我们一般同学写话题作文时,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拟题空洞,或者用话题来做题目,题目又空又大,中心很难突出。所以写话题作文首先就是拟好题,题目要尽可能缩小开口,把空泛的话题变得简单具体。可以在话题前面加上修饰语,或者在话题后面加上补充性的词语,让话题的开口尽可能缩小;最好另外拟题,让题目紧扣文章内容和话题;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在作文题目下加上简明的一句话作为题记,点明话题。

本题“我与传统文化”,强调了“我”的个人体验,要用第一人称叙事,写出我的认识体悟。选材可以从自我生活经历出发,写出自己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生活。这其实是非常有话说的,比如,我们的节日习俗、家族历史、乡土乡风等等。再比如,参观名胜古迹、阅读古代诗词、观看古典作品改编的影视剧……这些无

不都和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从这些方面挖掘写作素材,拟出合适的题目,就不愁写不出漂亮的作文。

作文原文:

我与传统文化

(用话题做题目,拟题太空泛,此为话题作文写作大忌。)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一幅壮锦静静地卧在墙上,望着对面墙上的一幅水墨画。这是一个充满着中华传统文化气息的书房。墙上的那幅水墨画是我画的。画上挺拔的墨竹,傲立的仙鹤,以及飘在湖面上的一叶小舟,都在向看客们展现我们中华水墨画那独特之美。我抬头看着那幅画,不禁回想起以往学画的经历——

那年妈妈送我去学国画,看着墙上(“墙上”一词表达不准确,可以替换成“画室里”,或者改成“画室的墙上”。)那些栩栩如生的写意画,大气磅礴的山水画,我欲发对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也想让老师教自己画出像墙上那样的画。

那节课老师教我们画兰草,我在下面认真地听着,把画兰草的要领都牢牢记了下来。等到我画时,我迫不及待地提笔蘸墨,“刷刷刷”地画了起来。因为我觉得画兰草太简单了,于是我越画越快,下笔飞快(“越画越快”和“下笔飞快”语义重复,可将“下笔飞快”替换成“下笔如飞”。),不一会儿,很多根又矮又胖的“兰草”整齐的排列在纸上,像几个矮胖的小野草。看到自己的创作的第一幅水墨画,我十分得意,还伸脑袋去瞧别人的画作。

正巧,我旁边有位姐姐正在练习。只见她提笔蘸墨,然后在砚台上轻轻润笔,用笔轻轻点在纸上,摁,然后微微一压,向上一提,最后再来一个急收,笔尖挑

尖,完成一根又细又长的兰草,就这样跃然纸上。(病句)紧接着姐姐又陆续画了第二根,第三根。她画的兰草长短各异,错落有致,浓墨和淡墨运用自如。画完后,她还用皴法画了一块石头。

我看着这位姐姐的画,又低头看了看自己那又矮又胖的“小野草”,不禁万分惭愧,换了张纸,重新认认真真地画了起来。这一次,我谨记要领,下笔收尖,遮挡关系,努力做到错落有致,修长飘逸。这一次,(这三个字多余,可删。)我终于画出了一幅让自己满意的画。而这张画和姐姐认真学习国画的态度也激励着我,在学习国画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节日习俗,公益绘画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国的宝藏,我们一定要守护好它,并让他发扬光大。“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让我与传统文化相伴。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我一直在路上。(结尾这一段的议论不得要领,显得很空泛,不能突出文章中心。)

问题探究:

作者写了自己学习国画的经历,从中获得的体验。选材没有任何问题,与作文题目“我与传统文化”非常切合。但是,本文直接用话题作题目,拟题太空泛,结尾的议论也和全文所写内容扣得不够紧密。行文中,有很多地方用词和表达不够准确严密。文章对“我与传统”文化这一中心突出还不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升格佳作:

学画记(题目简明具体,扣紧全文内容。)

我的书房里,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一幅壮锦静静地悬挂在墙上,望着对面墙上的一幅水墨画。

墙上的那幅水墨画是我画的。画上挺拔的墨竹,傲立的仙鹤,以及飘在湖面上的一叶小舟……我抬头看着那幅画,不禁回想起学画的经历——(开篇两段提到“我的书房”“我的画”,扣住了话题要求“我与传统文化”。)那年妈妈送我去学国画。走进画室,看着墙上那些栩栩如生的写意画,大气磅礴的山水画,我一见钟情似的,对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也想让老师教自己画出像墙上那样的画。

那节课老师教我们画兰草。老师认真地讲着,我在下面认真地听着,把画兰草的要领都牢牢记了下来。

老师讲完了,我们马不停蹄,提笔蘸墨,“刷刷刷”地画了起来。我觉得画兰草太简单了,于是下笔如飞,越画越快,不一会儿,很多根又矮又胖的“兰草”,像被割了头的肥韭菜,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纸上。看着自己轻而易举创作的第一幅水墨画,我十分得意,情不自禁伸脑袋去瞧身边别人的画作。

正巧,我旁边有位姐姐正在练习。只见她提笔蘸墨,凝神静气,在砚台上轻轻润笔,轻轻地在纸上,点,摁,然后微微一压,向上一提,最后再来一个急收,笔尖挑尖……一根又细又长的兰草瞬间跃然纸上。紧接着姐姐又陆续画了第二根,第三根。她画的兰草长短各异,错落有致,浓淡相宜,活灵活现。画完后,她还用皴法,在草边画了一块石头。

我看着这位姐姐的画,又低头看了看自己那又矮又胖的“半截韭菜”,不禁万分惭愧。

换了张纸,重新认认真真地画了起来。

这一次,我谨记要领,下笔,收尖,点压,遮挡,快拉,急收……努力做到错落有致,修长飘逸。我终于画出了一幅和身边的姐姐差不多,也让我自己非常满意的画。(本处记叙用词准确,描写生动,呼应上文对“姐姐”作画的描写。)后来,我和这位姐姐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们一起交流,学画,每天都有很大收获。(用一句话补充,强调了“学画,每天都有很大收获”,扣住了话题“我与传统文化”。)几年学习国画,我了解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节日习俗,工艺绘画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入进去,都有无限丰富的天地。(进一步深入,丰富文章内容,点明题旨“我与传统文化”。)

学画让我交到好朋友,获得新知识,开阔了眼界。

升格启示:

升格文首先替换了原文题目,缩小开口,紧扣内容。在写了学画最初的经历后,用适当的一两句话(文中“后来,……”和“几年学习国画,……”两小节),补充交代了学画的收获,扣住了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这些配合全文开头“书房”的描写,点明了“我与传统文化”的主题。升格文全文内容具体,主题明确,记事简明,结尾总结全文,结构条理清晰。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我与传统文化”话题作文升格写作指导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作文升格篇) “我与传统文化”话题作文升格写作指导 文题展示: 提倡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我们息息相关,请结合自身生活体验,以“我与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人名校名;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点拨: 话题作文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作文命题形式,语文课本单元作文训练中就有很多话题作文训练,比如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作文训练就有:请围绕“我的偶像”这个话题写作文。在中考中,话题作文也是常见的,所以我们要重视话题作文的训练。话题作文通常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要求作文内容要围绕这个话题来写。话题往往很空泛。我们一般同学写话题作文时,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拟题空洞,或者用话题来做题目,题目又空又大,中心很难突出。所以写话题作文首先就是拟好题,题目要尽可能缩小开口,把空泛的话题变得简单具体。可以在话题前面加上修饰语,或者在话题后面加上补充性的词语,让话题的开口尽可能缩小;最好另外拟题,让题目紧扣文章内容和话题;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在作文题目下加上简明的一句话作为题记,点明话题。 本题“我与传统文化”,强调了“我”的个人体验,要用第一人称叙事,写出我的认识体悟。选材可以从自我生活经历出发,写出自己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生活。这其实是非常有话说的,比如,我们的节日习俗、家族历史、乡土乡风等等。再比如,参观名胜古迹、阅读古代诗词、观看古典作品改编的影视剧……这些无

不都和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从这些方面挖掘写作素材,拟出合适的题目,就不愁写不出漂亮的作文。 作文原文: 我与传统文化 (用话题做题目,拟题太空泛,此为话题作文写作大忌。)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一幅壮锦静静地卧在墙上,望着对面墙上的一幅水墨画。这是一个充满着中华传统文化气息的书房。墙上的那幅水墨画是我画的。画上挺拔的墨竹,傲立的仙鹤,以及飘在湖面上的一叶小舟,都在向看客们展现我们中华水墨画那独特之美。我抬头看着那幅画,不禁回想起以往学画的经历—— 那年妈妈送我去学国画,看着墙上(“墙上”一词表达不准确,可以替换成“画室里”,或者改成“画室的墙上”。)那些栩栩如生的写意画,大气磅礴的山水画,我欲发对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也想让老师教自己画出像墙上那样的画。 那节课老师教我们画兰草,我在下面认真地听着,把画兰草的要领都牢牢记了下来。等到我画时,我迫不及待地提笔蘸墨,“刷刷刷”地画了起来。因为我觉得画兰草太简单了,于是我越画越快,下笔飞快(“越画越快”和“下笔飞快”语义重复,可将“下笔飞快”替换成“下笔如飞”。),不一会儿,很多根又矮又胖的“兰草”整齐的排列在纸上,像几个矮胖的小野草。看到自己的创作的第一幅水墨画,我十分得意,还伸脑袋去瞧别人的画作。 正巧,我旁边有位姐姐正在练习。只见她提笔蘸墨,然后在砚台上轻轻润笔,用笔轻轻点在纸上,摁,然后微微一压,向上一提,最后再来一个急收,笔尖挑

传统文化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及

传统文化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及 传统文化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及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本次习作有四点要求: 1、将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 2、做好材料的选择和整理工作,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 3、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将习作进行相互交流。 4、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也可以编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手抄报。 二、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我们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从多个方面了解了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了我们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了我们民族自豪感。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我们有古老的民族艺术;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在学习完《孔子拜师》后我们做了一次综合性学习研究,学习《盘古开天地》后,我们又去搜集了有关的神话故事,学习《赵州桥》后,我们对中华古代建筑也做了一个相关的资料搜集所有这一切内容的搜集,既有叙事性的,又有说明性的。根据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这样思考: 1、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以说明的形式展示出来。 2、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以叙述的形式展示出来。 3、我们还可以从其它许多艺术形式中看到璀璨的民族传统文化:对联、诗歌、绘画、书法、文房四宝、茶艺、京剧、刺绣、民俗节日、剪纸、皮影戏你就会从中发现传统文化的伟大艺术魅力,挖掘出其强

作文《我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作文《我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文题展示: 提倡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我们息息相关,请结合自身生活体验,以“我与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人名校名;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点拨: 话题作文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作文命题形式,语文课本单元作文训练中就有很多话题作文训练,比如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作文训练就有:请围绕“我的偶像”这个话题写作文。在中考中,话题作文也是常见的,所以我们要重视话题作文的训练。话题作文通常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要求作文内容要围绕这个话题来写。话题往往很空泛。我们一般同学写话题作文时,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拟题空洞,或者用话题来做题目,题目又空又大,中心很难突出。所以写话题作文首先就是拟好题,题目要尽可能缩小开口,把空泛的话题变得简单具体。可以在话题前面加上修饰语,或者在话题后面加上补充性的词语,让话题的开口尽可能缩小;最好另外拟题,让题目紧扣文章内容和话题;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在作文题目下加上简明的一句话作为题记,点明话题。

本题“我与传统文化”,强调了“我”的个人体验,要用第一人称叙事,写出我的认识体悟。选材可以从自我生活经历出发,写出自己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生活。这其实是非常有话说的,比如,我们的节日习俗、家族历史、乡土乡风等等。再比如,参观名胜古迹、阅读古代诗词、观看古典作品改编的影视剧……这些无不都和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从这些方面挖掘写作素材,拟出合适的题目,就不愁写不出漂亮的作文。 作文原文: 我与传统文化 (用话题做题目,拟题太空泛,此为话题作文写作大忌。)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一幅壮锦静静地卧在墙上,望着对面墙上的一幅水墨画。这是一个充满着中华传统文化气息的书房。墙上的那幅水墨画是我画的。画上挺拔的墨竹,傲立的仙鹤,以及飘在湖面上的一叶小舟,都在向看客们展现我们中华水墨画那独特之美。我抬头看着那幅画,不禁回想起以往学画的经历—— 那年妈妈送我去学国画,看着墙上(“墙上”一词表达不准确,可以替换成“画室里”,或者改成“画室的墙上”。)那些栩栩如生的写意画,大气磅礴的山水画,我欲发对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也想让老师教自己画出像墙上那样的画。 那节课老师教我们画兰草,我在下面认真地听着,把画兰草的要领都

广西南宁2021年中考“围绕‘我与传统文化’话题”满分高分作文精选4篇

广西南宁2021年中考 “围绕‘我与传统文化’话题” 满分高分作文精选4篇 【中考真题】 写作·叙文化故事。(50分)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文化是什么?文化是生活,如贴对联、穿旗袍;文化是技艺,如打油茶、烧泥陶;文化是建筑,如骑楼、哈亭;文化是器具,如会鼓、天琴;文化是首诗,如《乡愁》《秋词》;文化是个人,如杜甫、苏轼;文化还是道德素养,民风家教,祖父传之,子孙握之。文化在身边,文化在心里,文化无处不在。 请围绕“我与传统文化”这一话题,自拟题目,以物见人,缘人记事,因事生情,写篇记叙文。 要求:(1)拟好标题并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 (2)行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佳作精选】 梦中奇遇 ★南宁一考生

月色清凉如水,深蓝色的天空中繁星有规律地镶嵌在皎洁的上弦月周围,丝丝缕缕的云彩轻歌曼舞,好似嫦娥姐姐飘逸的秀发,又好似她那洁白的长裙。景色确实很美,我几乎都不敢呼吸,生怕破坏了那种意境。 昨天我又是看考场又是背古诗,确实太累了,吃完晚饭一接触枕头就进入了梦乡。梦境真的很美! 快看—— 那不是李白吗?你看他身材虽然并不高大,目光却炯炯有神,酒桌前他不是在“举杯邀明月”吗?我急忙走上前去,看到他老人家那孤寂的身影,我慌忙给他倒上了三杯酒。他不是说“对影成三人”吗? 你看他气质飘逸非凡,个性高傲张扬,他不是在“举臂呼明月”吗?我看到他正在忧郁,不敢近前,只是远远地猜想他当下的心思。 你看在床前,他不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吗?他正“举头望明月”。我慌忙把从李白老家捎来的家书奉上说:“老爷爷,家里一切安好,您老不要太过忧虑!”李白笑嘻嘻地接过

传统文化话题作文指导及佳作示例

传统文化话题作文指导及佳作示例 作者:惠军明 来源:《学生之友·最作文》2017年第12期 【文题亮相】 请以“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角度自定;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写法指津】 一、运用传统文化素材写作时,要学会筛选。中国的传统文化灿若星河,唐诗宋词、书法篆刻、京剧脸谱、皮影艺术、中华武术,还有传统节日的各种风俗礼仪等等,数不胜数。写作时,首先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文体,并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撷取相关素材,不能一知半解,更不能张冠李戴胡乱搭配。 二、运用传统文化素材写作时,要学会融合。传统文化素材仅仅是素材,而作文则是作者丰富情感的表达,二者只有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打动读者。至于立意,同学们可以写自己学习某项传统文化的过程或者体验,可以写对某项传统文化正慢慢消失的担忧,也可以写某项传统文化所传递的亲情、友情等等。 此外,同学们还可以采用“反弹琵琶法”立意,表现出拯救某些民俗文化的紧迫感、危机感,激发大家保护传统文化的主人公意识。这种写法往往会使你的作文熠熠生辉,受到读者的青睐。 【写作误区】 一、取材老套。即所寫的人或事是很多人写过的,是大家都熟悉的人物。形象熟悉、事件熟悉,甚至立意也熟悉,此事区别于彼事的独特个性便完全被湮没了。 二、结构平实。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平铺直叙地写出来,而且随时将自己的意图和感情露骨地表达出来,这样一览无余,平淡无奇,又谈何一波三折,耐人咀嚼? 【佳作展示一】 外婆的秦腔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余锦佳

那年,我才两三岁,外婆已五十多岁了,她最爱的是那黑灰色的城墙角下骤然响起的秦腔。 外婆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是北方黄土地上孕育出来的勤劳子孙,秦腔是她抒发内心情感的唯一方式。外婆常说:“俺们种地的,都粗惯了,哪有什么细腻可言。” 外婆有一摞很厚的手抄的戏词谱,那布满老茧的手写出的却是一手隽秀飘逸的好字。她虽然已近花甲之年,满脸沟壑,却偏偏喜欢唱二八佳人的喜怒哀乐。当婉转缠绵的小旦腔从外婆的口中流出时,哪儿有半点儿苍老之意? 当时,我最喜欢外婆那一铁盒子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旦角头饰。我总是抓起一把,笨笨地往头上乱七八糟地凑,自得其乐。外婆与那些热爱秦腔的乡邻们组织了一个自乐班,吹拉弹唱样样都有,生旦净丑行当俱全。农闲时,他们便聚在一起“热闹热闹”。于是,那墙根下的西瓜虫、斑驳的青石砖、砖缝间翠色欲滴的苔藓和顽强的小蘑菇都是我的玩伴,而那时而低吟浅唱,时而悠扬清脆,时而粗犷豪放,时而撕心裂肺的秦腔便成了背景音乐。 锣鼓快板震耳欲聋,每每散场时,外婆浓浓的笑意与满面的红光便久久留在那被岁月侵蚀过的沟壑分明的脸上。每每想起,不由得让我嘴角上扬。 后来,到了上学的年纪,外婆随我到城里和父母一起生活。随着学业的加重,我与外婆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她除了叮嘱我好好学习外,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有时想让她开心点儿,就有一搭没一搭地哼两句秦腔给她听。 外婆最稀罕的就是那台打开就必须满屋子转着找信号的收音机,她却用它听戏,听新闻,走到哪里带到哪里。有一次,她在我吃饭时用收音机放戏给我听,还说:“这是当年的名丑,只可惜走得太早,人啊……”我拿手机播放流行歌曲给她听,问她:“好听吗?”她摇摇头说:“听不懂。”我便关掉手机陪她听戏。 “你还记得吗?” “记得什么?” “我给你讲的那些戏呀?唉呀,可有意思啦,怎么都忘了呢?” 亲爱的外婆,我怎么会不记得幼时那并排地躺在土炕上的祖孙俩啊?我常会问那戏里讲的是什么,外婆便耐心地讲给我听。她是爱我的,只是越来越不知道该和我说些什么;我也是爱她的,可不知说些什么才能让她高兴,所以我常会借着戏文和她搭讪。 忽然有一天,她回来跟我说:“城墙底下也有唱戏的自乐班,我去唱了一次,人家还老叫我呢……”说话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年中考话题作文写作指导+预测(2)

话题作文“我们身边的龙文化” 【2019年中考作文预测试题】 每年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节点。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是我们先民的图腾,“龙文化”已经渗透到我们节日活动的各个方面,舞龙、扎龙灯、赛龙舟……这些先人们留下来的传统总能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请以“我们身边的龙文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名师题解】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话题“我们身边的龙文化”是给定了一个范围、一个抽象的对象。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要把抽象的“龙文化”具体化,它可以是具体的事物,诸如关于“龙”的年画,关于“龙”的游戏,关于“龙”的故事等等;但是材料限定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的时间节点,最典型的关于“龙”的文化就是“舞龙”、“赛龙舟”、“扎龙灯”了。因此,可以选择其一进行构思。 构思文章时,可以以“舞龙”“赛龙舟”“扎龙灯”等活动为中心展开情节来表现“我”对“龙文化”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写作时,我们要把这些和“龙”有关的活动的情节进行仔细描摹。比如把这些活动进展之前的背景和一步步的准备活动,以及活动开展时的过程、观看活动后的感受等内容都显示在文章中。当然,在写活动进展之前的背景和准备时,我们可以运用好叙述和描写的手法,为下文做好铺垫:在叙述观看活动后的感受时,则最好运用议论和抒情的手法,来突出和揭示主题。 这样,通过记叙、描写、抒情或议论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反映出“我”对于“龙文化”的钟爱,新一代人对“龙文化”的继承,进而表现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祖国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 【推荐素材】 素材一: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就叫长江,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歌曲《龙的传人》素材点拨:这是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曲。作词者侯德健回忆起创作初衰时表示:“它当然是一首爱国歌曲,宣扬的是民族主义。”后经王力宏改编,“龙的传人”以超越政治、超越时空的高度,再现出一种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在文章中,可以把这首歌曲设置为文章的背景音乐,让它贯穿全文,渲染气氛,彰显主题。 素材二:热播电视剧《延禧攻略》频繁闪现江南织造的身影,剧中最体现人物质感的,是各式龙褂、常服、外褂,这些服饰的面料大多来自苏州。“我一定要复兴江南织造,复 兴中国非遗文化。”苏州绣娘戚秋兰说。戚秋兰是谁? 2016年杭州G20峰会送给20国集团元首夫人们的国礼《合礼》,就是她设计制作的;2014年APEC峰会领导人服装,也有她设计的款式和元素;她还代表中国丝绸参展上海世博会、米兰世博会、哈萨克斯坦世博会、中国(巴拿马)综合品牌展览会以及接下来2020年迪拜世博会……她的绣品被指定为国礼,输出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为深度挖掘丝绸织造鼎盛时期的文化及非遗工艺,戚秋兰组织成立江南织造府研究院,并在苏州古城河边选址再造江南织造府。 素材点拨:“龙的精神”就是一种包容进取和勇敢独享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龙文化”又是木断传承发展的。戚秋兰作为一名苏州绣娘,她输出的不仅是苏州的绣品,

中考材料作文导写: 我和身边文化遗产的故事(附:审题指导及范文点评)

中考材料作文导写:我和身边文化遗产的故事(附:审题指导及范文点评) 文题再现: 我国的文化遗产分布于全国各地,有的就在我们身边。你注意过这些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文化遗产吗? 请围绕“我和身边文化遗产的故事”,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标题自拟,文体自选;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审题指导】 写作这道作文题,考生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以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它们都彰显了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我国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其次,考生要了解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文化自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联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在具体的写作中,考生要注意在叙述中表现“我”和文化遗产的故事,抒发和表达“我”的情感,表现自己的审美或文化感受,表现文化遗产的人文、历史价值。当然,考生也可以探讨遗产保护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可以采取的措施。 【范文佳作1】 传承文化,歌颂永恒 韩静怡

午阳暖照,庭院中,我趴在爷爷的藤椅上,静听他唱着“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叫侍儿快与我把戎装端整,抱帅印到校场指挥三军。”听着,听着,我的思绪飞往了梨园…… 第一次回老家时,爷爷带我去梨园看戏。这是个极具古典韵味的半开放式茶园,也是演出现场。穿过一扇扇木门,走过一架架屏风,便来到了舞台前。 “咚!咚!咚!”老师傅们敲起堂鼓,吹起唢呐,表演正式开始。紧接着,主人公出场了。她穿红袍,披铠甲,冠上插着翎子,背后背着令旗,手持马鞭和宝剑,风风火火地走了出来——穆桂英!她一出场便赢得了观众的欢呼!她站在舞台中央,控诉宋朝廷的腐朽。当时,帝王生活奢靡腐化,朝中官员大都沉溺酒色。西夏进犯中原,宋王校场比武,却让杨家小将杨文广夺得帅印归来。 她唱得铿锵有力,在座的观众都拍手叫好。听!“一家人闻边报雄心振奋,穆桂英为报国再度出征。二十年抛甲胄未临战阵,难道说我无有为国为民一片忠心?”她边唱边在舞台上来回踱步,以袖挡住伤心的面容,台下也一片寂静。 此时,佘太君出场,在她的感召下,穆桂英决定领兵出征。“有生之日责当尽,寸土怎能属他人。番王小丑何足论,我一剑能挡百万兵!”她唱出了极为自信的强音,以及“一门忠良为国分忧”的浓浓爱国之情!她夺印回府,唱腔高昂激进,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伴着铿锵的鼓声,表演徐徐落幕。观众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久久都不停歇,在场的人无不被感动。 《穆桂英挂帅》不仅歌颂了杨家将世代忠良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赞扬了他们“一门忠良,为国分忧”的爱国主义情怀,更是对历代为国家无私奉献的英雄们的肯定。舞台上奋力表演的戏剧演员们传承着的是传统文化,更是我们的文化遗产。他们对待文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应站在新时代的舞台,取文化遗产的精华,以继承为本,以创新为梦,歌颂永恒,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 点评 考生从小处落笔,叙写了爷爷带“我”去梨园看《穆桂英挂帅》的事,表现了杨家将的爱国豪情,由此生发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其中,台上台下的互动有效地渲染了现场的演出气氛,使人感受到观众对这场戏的赞叹,感受到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传承。结尾处升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传统文化与坚守主题作文考题预测及范文

2023年高考传统文化与坚守主题作文:考题预测及范文 预测一 作为一名中国人,中国传统文化时时刻刻都在包围着我们,浸润着我们。我们阅读的古代名篇名著是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是传统文化、收放自如的书法是传统文化、绵延流传的戏曲是传统文化、充满古意的园林建筑是传统文化、自古流传的精美手工艺是传统文化……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传承着传统文化。 请以“我与传统文化”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经历,也可以写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要求:(1)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8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我与国画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的如诗文之雅趣,有的如曲乐之悠扬,有的如对联之巧妙。而我最喜欢的,是写意的国画,那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净化。 望·初遇 初遇国画是在一次美术展览会上,至于画的内容却也记不清了,只记得看到那幅画,我只觉很美,美得让人移不开目光从那次开始,我总是央求父母让我学习画国画。也许,这就是意境之美吧。 从此,我开始了和国画的亲密接触。 寻·相知 父母给我找了一位国学老师。初学之时,大概就是老师画一笔,我就画一笔,画完心中总是不解:为什么每笔都和老师画得差不多,画完的整体却不如老师画的那么好呢?怀着心中的疑惑,我去问了老师,老师告诉我:“国画是离不开生活的,你需要在生活中多观察,看到万物之间的联系,你的困惑就可以解答了。”我趁着假期与父母走访许多奇山异水,名胜古迹,随着游览的脚步,我似乎也渐渐体会出来什么是物体的透视,怎样搭配才能地体现出画者要传达的意思。

2020高考作文“传统文化”专题写作指导

【导语】不管是中考语文还是高考语文,作文都是受人关注的,同时也是试卷 中分值的一个项目。整理了2020高考作文“传统文化”专题写作指导供大家 鉴赏。 01 “文化”释义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龙应台语。 对于文化的界定,众说纷纭。我们整合以下信息,作为诠释的依据和参考。 (1)“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活动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则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中国大百科辞典"七》P1) (2)“文化: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金山词霸》) (3)“文化: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一切活动及其所创造出的所有事物之总和。一般意义上的亦即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以及人类其他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刘在平、秦永楠主编《中国小百科全书"第四卷"人类社会(一)》P109)(4)“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当中,它凭借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特殊成就,其中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方式和模式。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科学衍生的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以价值观尤为最重要。”(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其概念与定义的批评》)(刘在平、秦永楠主编《中国小百科全书"第四卷"人

类社会(一)》P107) (5)“英、美传统的文化研究者将文化理解为既定事实的各种形态的总和,即将文化视为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论争》P1)龙应台认为,所谓文化,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02 素材点击 文化美的内容层面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各个历史时代所表现出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是每一个审美的个体所表达出的主观想象和思想感情。这是因为一定的社会现实状况、社会思潮、审美思潮都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这种状况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其表现不尽相同。但是,它们的实质和表现都是大同小异,或者异曲同工的。下面选择一些文化类的素材故事,让我们各个从不的历史层面和各具个性的作者所传达出来的文字的侧面来了解其具体内涵。 我站在田岸边,面对着新铺着绿秧的土地,深深的呼吸,感觉到春天真的来了,空气里有各种薰人的香气。刚下过连绵春雨的田地,不仅有着迷蒙之美,也使得土地湿软,种作更为容易。春日真好,春雨也好! 看着农夫的身影,我想起一首禅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是一首以生活的插秧来象征在心田插秧的诗。意思是惟有在心田里插秧的人,才能从心水中看见广阔的蓝天,只有六根清净才是修行者惟一的道路;要趣人那清净之境,只有反观回转自己的心,就像农夫插秧一样,退步原来正是向前。(林清玄《水中的蓝天》)此话题可为“劳动美”“细致敬谨”“精神家园”“‘前进’与‘后退’”等。上述素材中,所表现的主旨,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那样:“‘青青秧苗,皆是法身’,农人几千年来就以美丽谦卑的姿

(中考作文)关于传统文化的中考语文作文真题

关于传统文化的中考语文作文真题 传统文化有独特魅力,总那么使人着迷,吸引了无数的人。世事变迁,唯有一个民族最本真的传统文化能传承下去。也许丹青背后无关你我他,但总能让我们受到熏陶。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传统文化的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关于传统文化的中考语文作文真题1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局部。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道德、智慧的结晶。 传统文化是人类前进的动力。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秦皇陵兵马俑……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见证。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承传,就不会有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 有时,我们的生命因为社会的进步而拉长。但更多时候,我们的生命因为有文化的熏陶而更有价值。传统文化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泱泱华夏的伟大,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之魂。我们终日奔波劳碌,疲惫不堪,不免心灵的空虚。这时,你读一读唐诗,诵一诵宋词,你看一看王羲之的书法,阅一阅唐伯虎的画卷,你的精神会为之一爽,你的心灵会为一颤。汲取传统文化的乳汁,使我们的思想升华。 我们在经济上讲求“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那么,我们在文化

上也同样应该享有这样的权利,履行这样的义务。 传统文化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它的伟大价值还在于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才能够充分表达它的伟大,它的朝气蓬勃。传统文化并不会因“传统〞而过时。 “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中德文化节〞,“中美文化节〞,中国传统文化香飘四海,溢满五洲,这都是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表现。没有一位“老外〞看了不发感慨,没有一位外来游客不被中国 传统文化而感动,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灵魂所在。 历史的进步并没有让遗留下的文化孤独的停驻在历史长河之中,而是携着它,一步一步地跨越时代,跨越未来,站在现代社会的最前端,用传统文化的内涵引领我们走向更富有厚重文化气息的明天,为建设和谐世界做出更大的奉献,以更加积极开放的胸襟拥抱世界。 关于传统文化的中考语文作文真题2 前不久,我和其他小记者看了一场木偶戏。 这场戏主要讲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故事,因为全程都是说本地土话,实在听不清楚,只能靠妈妈翻译。不过也很开心,毕竟第一次看木偶戏,很新奇,想不到家乡还有这么有趣的艺术。 后来才知道,木偶戏是我们外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了不起。不禁对木偶戏的演员们充满了钦佩。 演出结束,我们找到演员们采访。这些老艺人的年龄都已有70多了,他们自己说“快不能演了〞。 老演员们告诉我们,玉林本地的木偶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唐

考场作文写作指导:传承传统文化(附文体详解及范文展示)

考场作文写作指导:传承传统文化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②“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 ③“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④“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⑤“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中华文化异彩纷呈,但异中有同。读了上述五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 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详解 本题所给的五则材料虽表述各异,但其共同点是均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小到修身,大到治国。从时间节点上看,具有传承性,表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脉相随、薪火相传。 孟子的话是从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角度表达自己的见解。 桓宽讲的孝悌,行孝需务实,不能做表面文章。 张载的话表明,作为一位有理想的人首先应彰明人间大道,然后思虑百姓疾苦,为人民谋幸福,再次是为古圣先贤传播圣贤学说,最终达到使天下太平的宏愿。这则材料含意丰富,可与另外四则材料任意组合。 吕坤的话是讲做人的原则与爱国情怀。 吴玉章的话表明了对下一代的期望,也是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期望。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有如下立意角度:

材料①②结合:忠孝礼义,民族的灵魂; 材料③④结合:家国情怀,我们永恒的信念; 材料③④⑤结合:文化,民族自信的根源; 材料③⑤结合: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己任,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 高分作文 传承传统文化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中华文化所具有的特质。但是,在当今各种“变异”文化的冲击之下,人们开始亵渎文化,把文明积淀看作炒作的工具。这怎能不令人 担忧?坚守文化的本真,守护心中那泓清泉迫在眉睫。 曾几何时,我们悄悄地淡忘了李白、杜甫,淡忘了那清新自然、沉郁顿挫的 气质和风格。微博时代的我们,早已习惯了“蓝精灵体”,习惯了那句例行公事的套话:“元芳,你怎么看?”殊不知,在我们戏谑调侃之时,传统文化在离我们渐行渐远。半文半白的“甄嬛体”在社会上风靡一时,不痛不痒、无病呻吟的“琼瑶体”居然号称 能“医治心灵创伤”。这时的我们,情何以堪! 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被修饰、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我们该作何感想?一片真切的思乡之情被无聊地调侃,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对于中国沉淀已久的文化,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去完全深谙,但也没有理由不保持它自然之美的本性,更没有资 格去胡编乱造,去挑战先人们高超的文学功底。因为我们生在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 国度,所以我们要坚守本真,不要丢失了对文化应有的崇敬和敬畏之心,在文化调 侃中迷失前进的方向。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人们追求适宜的精神愉悦本无可非议。但各种 不伦不类的体例的出现却是一个不好的征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连自己的 文化都保护不了,那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当我们对“TVB体”、“流氓体”朗朗上口

中考优秀作文:传统文化传承话题作文(附范文)

文化符号:汉字 【名作链接】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也好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雳,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听听那冷雨》 【材料讲析】 《仓颉造字》《语言的演变》 1.汉字与爱国情怀。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战争时期,一个被侵略的民族,往往会被剥夺学习和使用本国语言的权利。因此,汉字作为一个民族沟通交流的工具,更体现了一种对自我身份的认可和对国家的爱。 2.汉字体现民族性格。汉字“横平竖直”,这是每个初学汉字的人都知道的要诀。中国字讲求四平八稳,这正体现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沉稳和大气。细细解读汉字,不管是象形字还是形声字,笔画里记录了中国人的生活经历,蕴涵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3.汉字与传统文化。汉字,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从《诗经》到元曲,从戏曲到流行歌曲,中国人以汉字记录着自己的发展史,也记录着这个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文化。每一首唐诗,都是汉字奏响的绝唱,每一句唱词,都是汉字表达的心声。 4.汉字形体与性格的联系。通过书写汉字,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你信吗?欧阳询行事端庄谨慎,于是行楷书严谨工整。唐伯虎为人风流倜傥,于是其字丰润优雅……别怀疑,汉字,就是这么奇妙! 【佳作展示】 01 哭泣的仓颉

上海市2021年传统文化类中考语文作文范文及评析

传统文化类作文范文 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 走在上海博物馆的展厅里,昏黄的灯光营造出历史的凝重。玻璃外,寥寥数人细细品味;玻璃内,精巧的瓷瓶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我想起了我的大伯,一个制瓷匠人。 我记不得那个小山村的名字了,却能清晰地回忆起那里发生的事。“大伯”只是称呼,老人家年近七十,身体却硬朗得很。到达的那一天,好奇的我随他上山挖陶土。十多斤的铁锄抡得呼呼生风,好像和他的手臂成为一体。目瞪口呆的我只好在一旁看着。 回家后,我帮大伯搅泥。我找来根木棒,想省些力气。没想到大伯一把夺过,用那浓重的方言说道:“上好的泥坯只能用手搅。”说句心里话,这搅泥比搅水泥还累啊! 那天去镇上买东西,妈妈看上几个瓷瓶,号称“纯手工”。拿给大伯,他气得不轻,一下掐灭了烟:“又是这帮家伙,用机器乱弄,把老祖宗的好东西全扔了。” 我突然想起了一则评论:现在大家都关注传统文化,却催生了盲目的传承,成了一些人牟利的捷径,而真正的文化精华却在遗失。 后来几天,大伯给那为数不多的手工坯上色,烧制,再上色,再烧制……就像几千年来,中国匠人们将工艺改良、实践、再改良、再实践。细长的笔触在洁白的瓶身上留下蓝色的印迹,像文化在中华民族身上烙下永恒的印迹;谈笑间,一龙一凤跃然瓶上,像从前的匠人们一样,大伯用心对待着这些作品。高温炙烤下,瓶一次次升华,最终从一堆再普通不过的泥成为了精美绝伦的瓷。大伯的瓶不是国宝,靠手工制瓶也挣不了几个钱,但他却依然坚守。 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当下人们都知道传承文化,但又有几个人正在做呢?当机械制造的瓷、泛滥成灾的唐三彩、伪装成的古家具四处横行之时,我们真正的传统技艺和文化精髓哪里去了? 但当我知道还有大伯这样的人时,我还是欣慰的。他们不在乎自己家乡的艺能能不能赚钱,有没有前途。也许有些技艺过时了,无用了,但它们却依旧承载了几千年来一个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文化基因。在文化传承日趋被重视,也日趋理性的今天,我相信:有他们,传统技艺会存在;有我们,中华文化会更精彩! [点评] 本文的优势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首先,考生选取了手工制作瓷器为写作素材,可谓独特新颖,与众不同,自然就让阅卷教师眼睛一亮!其次,考生将手工烧制瓷器与传统文化相联系,可谓棋高一着。十五六岁的青少年,涉世尚浅,思考不深。但是本文的作者却能从传统文化的层面来审视手工制作瓷器,令人欣喜!再次,考生不管是叙事还是议论抒情,语言皆简练通畅,可谓行云流水。文章不长,但内容充实完整且有条不紊。 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松郡棉布,衣被天下”。 孩提时,棉被上绣着的这句话倏地闯入眼帘,闯入心中。那时懵懂的我努力尝试着读懂这句话,不止一次,我怀着满腹疑问去问父母、问老师,他们淡然一笑:“将来你会读懂的。” 再次与它相逢是在刺绣馆里。灯火幽暗,白色屏风上绣着一幅江畔苇丛图。“春来江水绿如蓝”,深深浅浅的细线,一面被簇簇浪花染得雪白,一面又将丝丝缕缕的苇草清晰勾勒出来。青青苇丛间,跃起一只雀儿,黄喙微张,似在怡然地轻歌曼舞。它羽翼丰满,细看,

2021年广西北部湾中考满分作文《我与中国传统文化》

2021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满分作文【真题回放】 文以载道,以化人,文化是什么?文化是生活,如贴对联、穿旗袍;文 化是技艺,如打油茶、烧泥陶;文化是建筑,如骑楼、哈亭;文化是器具, 如会鼓、天琴;文化是首诗,如《乡愁》《秋词》;文化是个人,如杜甫、苏轼;文化还是道德素养、民风家教,祖父传之,子孙继之。文化在身边,文 化在心里,文化无处不在。 请围绕“我与传统文化”这一话题,自拟题目,以物见人、缘人记事、 因事生情,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拟好标题并填写在答题卡上,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②行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我与中国传统文化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那可是数不胜数,而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这春节了。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其中有一个风俗习惯就是吃饺子。吃饺子之前当然要包饺子啊。我为了能吃上美味的饺子,便自己动上手。 想吃饺子就要包饺子,这饺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饺子之前首先要和面。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里,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进去。刚开始水倒少了,揉出来的面拿起来向下掉面渣。又加了点水之后,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总是加的不合适,光和面就这么难,等到吃上饺子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又加了一点干的面粉,面总算弄好了。可是一听妈妈说面还要放半个小时,真等的我不耐烦了。 面好了我等不及的冲到面旁边,拿出一小块面学着妈妈以前包饺子的动作把面揉成一个细长条。结果揉的一节粗一节细的还好揉了好长时间终于揉好了。我

突然想:既然饺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了下来,饺子就一定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的制作难度。为了吃上美味的饺子努力! 接下来开始把面切成小块,再继续擀皮。擀皮是最难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饺子容易破,如果皮厚了饺子馅熟了皮没熟。我把一小块一小块的面按成了可爱的小柿饼大小,便准备擀皮了。我一手拿着小饼,一手拿着擀面杖擀饺子皮。哎,像妈妈那样擀皮好难啊,我实在学不会最后我就像擀大饼一样擀了饺子皮。虽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还是不错。 该包饺子了,妈妈给我做了我最爱吃的猪肉大葱馅。我拿起擀好的皮在妈妈的旁边学着包饺子。包出一个饺子之后突然觉得包饺子不是那么困难。 终于包好了开始煮了,我在锅的旁边盼着饺子煮熟。看着饺子在锅里的翻腾如同一条条白色的鱼在欢乐的游戏。饺子煮熟了!嘴里吃着饺子心里说不出的开心。霎时,我觉得我离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近了一步。 我爱中国传统文化! 【点评】本篇记叙文,采用镜头式的结构,分段叙写了春节的几个场面,条理明晰地写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隆重。构思很好,层次安排也非常明确。全文对于人物心理和神态动作刻画得细致生动,有力地表现了主题。 【思路要点】 这道话题作文的引导材料详细而富有诗意。材料共有3个句子。第一句属于“引言”性质,引出“文化”一词,启发思考文化的内涵。第二句由7个分句组成,采用排比句式,诗意地演绎了文化的内涵。每个分句都是先定性阐述后列举例子,引领考生细细感知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引发联想,打开思路。这样设题,释义充分,让抽象的话题浅显易懂。第三句进一步指明文化实际上离我们并不远,可具体存在,“在身边”;也可抽象存在,“在心里”。总之一句话——“无处不在”,与我们寸步不离。

中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传统文化 专题作文写作指导

中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传统文化专题作文写作指导 传统文化 开创作文另一片天地 中考要求其中一项是素材丰富,那如何丰富?就是人无我有。 当素材变成下里巴人的时候,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另一类素材阳春白雪。让我人一起到传统文化中去采撷一片花瓣,为我所用。 传统文化有哪些 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古筝、笛子、古琴、二胡、葫芦丝、琵琶、)、民族戏剧(京剧、评剧、晋剧、豫剧、越剧、秦腔、黄梅戏、梆子等)、曲艺、国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书法(工具:笔墨纸砚;字体:篆、隶、楷、行、草; 代表人物: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等;代表作品:《兰亭集序》、《多宝塔碑》)等。 中考示例 2020日照中考 请以“这一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透露姓名、学校等个人身份信息。 优秀作文 这一程 日照考生 “臭小子,起来练声了!太阳都晒屁股了,抓紧!”“哎呀爷爷,别打别打,我这就起来了……”“抓紧起来,早晨是最适合练声的时候了!……….【幽默风趣。吸引人,上来“练声”专业术语一亮相,让人眼前一亮。】 又是这个梦,和记忆中的一样。小的时候,爷爷总是早起,拿着一个小竹竿站在我的床头“催”我起床,督促我去院子里练声。 爷爷是自豪的,因为他是一名茂腔演员。 那时,爷爷总是喜欢抱着我,给我讲他在舞台上唱茂腔的事。 根据爷爷的说法,那时候的茂腔剧团是很受欢迎的,市里面凡是有点喜事大事,都会邀请他们过去唱上一段。而台下呢,总是满满的。 坐不下的,就站在外围,远远地看、远远地听。 说到高兴时,爷爷总会唱上几句:“微风和畅——精神爽,我与众卿一赏春光——” 【一种传统,一种文化的传承,一个新奇的地点,一个新奇的故事即将上演,唱词让文章更有韵味。】 现在的爷爷,却总是蹲在门口,望着远处发呆。点上一袋早烟,一抽就是一下午。我记得爷爷以前可不抽烟的。 偶尔,爷爷也会把放置在储藏室里的手锣、京胡、月琴等乐器拿出来,用一块干净的布子,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有时一边擦,还一边还感叹:“唉,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就不喜欢听这个了呢?这茂腔多好听呀?!” 有时我也能听到爷爷哼出几句:“问案问到此时间,坐堂好似坐针毡……”哼的还是茂腔,只不过,总是透着几分伤感。 【传统文化何去何从,利用故事情节去展现。】 直到有一天,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敲响了爷爷的生活【敲门声过渡到敲响生活,一种独特的组合,让人耳目一新】。那是市文化局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保护地方戏曲,

我与传统文化作文(通用21篇)

我与传统文化作文 我与传统文化作文(通用21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与传统文化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与传统文化作文篇1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那可是数不胜数,而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这春节了。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其中有一个风俗习惯就是吃饺子。吃饺子之前当然要包饺子啊。我为了能吃上美味的饺子,便自己动上手。 想吃饺子就要包饺子,这饺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饺子之前首先要和面。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里,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进去。刚开始水倒少了,揉出来的面拿起来向下掉面渣。又加了点水之后,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总是加的不合适,光和面就这么难,等到吃上饺子要等到什么时候啊!又加了一点干的面粉,面总算弄好了。可是一听妈妈说面还要放半个小时,真等的我不耐烦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冲到面旁边,拿出一小块面学着妈妈以前包饺子的动作把面揉成一个细长条。结果揉的一节粗一节细的还好揉了好长时间终于揉好了。我突然想:既然饺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了下来,饺子就一定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的制作难度。为了吃上美味的饺子努力!接下来开始把面切成小块,再继续擀皮。擀皮是最难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饺子容易破,如果皮厚了饺子馅熟了皮没熟。我把一小块一小块的面按成了可爱的小柿饼大小,便准备擀皮了。我一手拿着小饼,一手拿着擀面杖擀饺子皮。哎,像妈妈那样擀皮好难啊,我实在学不会最后我就像擀大饼一样擀了饺子皮。虽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