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地理学以往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今天已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以下是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地理网一直陪伴您。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地理条件

1、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作物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2)地形分布:西部高原(畜牧业)、中部和东北部平原(种植业)、周围山地(林业)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3)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

(1)良好的工业基础;

(2)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3)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地广人稀),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布局特点

1、耕作农业区:

(1)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

(2)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

(1)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2)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3、畜牧业区:

(1)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2)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生产特点: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地区专业化生产。

2、其他知识:

(1)三江平原商品率最高;

(2)国营农场,机械化程度最高。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问题: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

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2、指导思想: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1)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商品粮豆等的生产,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能力。)

(2)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3)山区农业:森林资源保育,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条件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1)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最先改革开放的地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

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

2、工业化进程: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1979—1990年

1990年以后

优势

劳动力、政策、侨乡优势

工业实力大大增强

劣势

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主导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在全国的地位

一些工厂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

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3、城市化进程:

(1)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

(2)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三、问题与对策

问题与表现

对策与措施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三角相比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和市场腹地都处于劣势)

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汽车、钢铁、石化、造船等原材料工业与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产业升级。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落后,缺少分工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酸雨、水污染、噪声、耕地锐减、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加强规划与管理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区域: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 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江三角洲多水 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 较快的发展。 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长江三 角洲人口越来越稠密。(人口迁移) 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 花生产基地。 现代社会:①工商业的发展使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③今天长江三角洲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 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 和华北平原。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2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经济发展》全章节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第三册[人教版] 4.1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 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 二、地理条件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地理条件分析 ⑴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②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⑵地形、土壤条件 ①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②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 ③土壤肥沃——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⑶社会、经济条件 ①工业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如亚麻纺织、毛纺织、乳品加工等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②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③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且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四、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目前在全国的地位: 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2.商品率: 商品率达60%以上,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3.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 ⑴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农场经营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图4.9)。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五、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问题: 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 2.发展方向: ⑴原则: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人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的统一。 ⑵目标:该区有条件建设成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和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域。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 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⑵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⑶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 2.遥感(RS) ⑴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⑵应用: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⑴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统。 ⑵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⑶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地理信息系统(GIS) ⑴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⑵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5.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遥感(RS)获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表达结果。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地理条件 1、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作物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2)地形分布:西部高原(畜牧业)、中部和东北部平原(种植业)、周围山地(林业)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3)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

(1)良好的工业基础; (2)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3)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地广人稀),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布局特点 1、耕作农业区: (1)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 (2)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 (1)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2)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3、畜牧业区: (1)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2)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生产特点: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地区专业化生产。 2、其他知识: (1)三江平原商品率最高; (2)国营农场,机械化程度最高。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问题: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2、指导思想: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1)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商品粮豆等的生产,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能力。) (2)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3)山区农业:森林资源保育,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资料整理自网络与教材,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整理者删除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地理学以往仅指地球的绘图与勘查,今天已成为一门范围广泛的学科。以下是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地理网一直陪伴您。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地理条件 1、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作物一年一熟,作物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2)地形分布:西部高原(畜牧业)、中部和东北部平原(种植业)、周围山地(林业)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 (3)土壤: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 (1)良好的工业基础; (2)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3)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地广人稀),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布局特点

1、耕作农业区: (1)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区; (2)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 (1)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2)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3、畜牧业区: (1)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2)畜种: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生产特点: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地区专业化生产。 2、其他知识: (1)三江平原商品率最高; (2)国营农场,机械化程度最高。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问题: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已标重点】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 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5、地理区域与地理位置:区位:狭义是指该事物的位置,广义是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区位包含了位置的概 念。 6、地理位置包括: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自然位置(海陆位置)、政治位置(各种政治力量的空间配置关系)、经济位 置(事物间的经济空间关系)。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黄土高原] 2、西北地区东西水分和景观变化 水分自东向西递减,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荒漠化的因素 荒漠化定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它是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它不仅包括土地荒漠化,还包括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自然因素: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②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根本原因: ①人口压力,②人类活动不当。直接原因: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 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地区人类活动后果 过度樵采干旱区、绿洲砍伐天然植被作燃料 植被的破坏,易引起地表起沙和造成风沙前移草原采挖药材、发菜 过度放牧草原牧区过度放牧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旱作农业及草原牧区毁林、毁草开垦风蚀加强,土壤肥力下降,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水资源用水不当绿洲盲目扩大开垦规模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绿洲荒漠化气候干旱地区灌溉不当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表现自然原因人为因素 土地沙漠化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压力;人类活动不当: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土壤次生盐渍化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灌溉措施不当 石质荒漠化石质山地,降水强度大坡地开垦、樵采造成森林植被的破坏 5、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 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渍化 牧区草原减少水井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地区措施 绿洲外围沙漠边缘 生物措施封沙育草 绿洲前沿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风沙林带 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缺乏水源地区工程措施利用柴草、树枝等设置沙障,拦截沙源、阻挡沙丘移动 各地因地制宜提出防治荒漠化的措施 地区主要的人为因素治理措施 农作区灌溉不当、过度开垦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退耕还林还草 牧区草原掘井、过度放牧减少水井数量,降低载畜量 绿洲地区过度樵采、上游用水过量多渠道解决农牧民能源问题,河流上、中、下游合理分配水资源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必修三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30°N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43-48°N ,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 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⑵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地理条件 1.范围:A黑龙江、B吉林、C辽宁三省和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自然条件 (1)气候: (2)地形:E高原、F平原、G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4.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良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温馨提示] 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大的不足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只能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生长。但这里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大,而且土壤肥沃,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所以人均产粮多,粮食的商品率高,达60%以上,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虽然东北的农业生产条件不如南方地区,但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二、农业布局特点 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 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

(1)耕作农业区: ①分布:A松嫩平原、B三江平原、C辽河平原。 ②地位: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 (2)林业和特产区:D大兴安岭,E小兴安岭,F长白山。 (3)畜牧业区: ①分布: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②地位:农牧和林牧结合条件良好,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生产的突出特点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农场经营规模大,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2)地区专业化生产: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是商品化的前提。主要种植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出现问题 (1)原因:人口激增以及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具体表现: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等。 2.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目标 (1)原则: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2)目标:建设成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和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域。 3.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 (1)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2)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

必修三及中国地理知识点

高二地理第一学期知识点整理 必修三部分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区位特征的空间单位。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其界限既有明确的,也有过渡性质的。 2.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比较(两个不同事物进行比较) 同:都是平原地区,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1)地理位置差异:长三角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2)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3)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4)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补1: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补2:中国主要平原及中国主要土壤类型 中国主要有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主要有五种土壤:东北平原黑土黑钙土,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比较肥沃; 四川盆地紫色土,富含钾磷等,比较肥沃;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富含有机质,比较肥沃; 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直立性好,比较贫瘠; 江南丘陵红壤,呈酸性,比较贫瘠但适合茶树生长,表层土壤流失容易出现红漠化现象。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同一事物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1.初期阶段: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能力低下,稠密水系及黏重土壤的限制使得这一地区耕作业发展缓慢; 2.成熟阶段:科技进步,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提高,稠密水系成为交通优势条件,黏重土壤逐渐翻作成熟为水稻土,农业迅速发展;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的定义: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区域的类型也不同。 二、区域的特点:有的边界是明确的(行政区),有的边界是过渡性质的(干湿地区);层次性注:两个区域,按照不同的指标,地理界线是不同的。 三、地理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三角和松嫩平原的对比 长三角(华东地区、沪宁杭地区):读图和文字得到下列信息: 1、定位:30°N~32°N,120°E~122°E,东部沿海的中部,太平洋的西岸,与日本隔东海相望。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温暖时间长,作物的生长期长。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水稻土,耕地较为分散,多为水田,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长江、京杭运河、富春江、钱塘江、黄浦江 6、作物:水稻、冬小麦、油菜、棉花 7、矿产资源贫乏。 8、综合性的工业基地(发达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轻工业,利用交通优势进口矿产发展重工业)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构成东北平原) 1、定位:43°N~48°N,125°E附近 2、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大陆性稍强),温暖时间短,作物的生长期短。 4、土壤与耕地:肥沃的黑土,耕地较为集中,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多,有利于机械化的推广,耕作方式相对粗放,亩产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水系:嫩江、松花江 6、作物: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辽南为冬小麦) 7、矿产: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8、工业:我国的重化工基地。 四、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是不同的。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为例来分析 1、开发早期:黏重的土壤和稠密的水系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 2、开发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化不利的自然条件为有利的条件。 3、农业时期:成为我国重要的粮仓和棉花、桑蚕的产地。(为什么) 4、工商业时期:稠密的水网再次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粮仓地位、棉花生产地位均让位于其他地区。

高中地理必读区域经济与发展知识

高中地理必读区域经济与发展知识区域经济与发展是地理学中的关键概念,指的是特定地理区域内的 经济活动和发展趋势。本文将介绍高中地理必读的区域经济与发展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理学中的这一重要概念。 一、区域经济的概念与特点 区域经济是指特定地理区域内的经济组织和活动,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地域性:区域经济与特定地理环境紧密相关,不同地区的经济活 动差异明显。 2. 内外联系:区域经济通过内部的产业链和外部的经济联系,实现 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 3. 均衡与不均衡: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可能存在差异,形成均衡或不均衡的地域经济格局。 二、区域经济的分类与类型 区域经济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其中比较常见的分类 有以下几种: 1. 按国际划分:发达国家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两者之间存在明 显的经济差距。 2. 按地理位置划分:沿海经济和内陆经济,不同地理位置的经济发 展面临不同的条件和挑战。

3. 按发展阶段划分: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模式。 三、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模式 区域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地理条件、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创新等。根据经济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区域发展模式: 1. 自然资源型经济: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支撑,如石油、矿产等。但长期依赖自然资源开发可能带来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的问题。 2. 劳动密集型经济: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如纺织、制造业等。但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技术进步可能对此类经济模式造成挑战。 3. 技术创新型经济:以科技创新和高端产业为支撑,如信息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等。这种经济模式可以带动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挑战 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地区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与问题: 1. 区域不平衡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距,可能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不稳定。 2. 资源压力与环境破坏:过度的经济活动可能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给地区发展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 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1.地理信息技术 ⑴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⑵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⑶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 2.遥感(RS) ⑴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⑵应用: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3.全球定位系统(GPS) ⑴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统。 ⑵作用: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⑶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地理信息系统(GIS) ⑴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

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我的家乡怎样发展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3

我的家乡怎样发展 ——以川陕苏区首府某某为例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家乡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2、准确评价家乡经济发展区位因素 ➢过程与方法:1、学会评价家乡产业发展区位因素的方法 2、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经济发展献言献策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建设与经济发展 二、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高中二年级学生有必修二工农业区位条件分析的知识基础,有 必修三区域概念以及区域建设和规划的相关知识的支撑。 ➢能力水平:通过学习必修三第四章中的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和珠江三角洲工 业发展,已经了解了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已经形成了相 当的科学研究能力:一地的发展是建立在综合考察地理位置、自 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基础上的理性开发,目的是实 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条件分析:我认为该问题研究完全可以在前置导学设置好的情况下,把地 理课堂变成学生展示的平台,让学生的思想在交流和总结中得 到不断的提升,让学生的能力在合作,展示的过程中得到锻炼。 三、教学重点: ➢深入、完整地了解某某农业和旅游业发展情况,并通过对学案资料——“通江银耳” 与“南江光雾山”基本概况中重要信息的提取,详细说明各自发展条件的优势与不足。 四、教学难点: ➢贯彻落实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某某篇”精神,主动响应某某省委彭书记号召,积极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针对某某市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借鉴其他区域优秀的发展经验,趋利避害地为咱家乡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与构想,为某某发展描绘出一幅伟大蓝图。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案:4.1.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我国各地特色农业生产情况,分析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 2.用小组交流的形式学习区域内部差异划分标准。 3.通过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布局特点和发展前景,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家乡,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的主人翁精神。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勤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3.培养学生科学统筹、按客观办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2.东北地区三大区域的内部差异。 教学难点 1.评价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2.东北区域内部划分三大区域的因素。 教具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根据课本地图,形成复合式投影片:东北地区的位置图,东北地区的地形图;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图。 3.“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我国干湿地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等地图。 课时安排 共3课时 第一课时地理条件、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第二课时农业布局特点、农业发展方向 第三课时了解我国各地区域农业发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师 国家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经济力量是综合国力最重要的构成因素,所以我国领导人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区域的发展也是建立在经济建设基础上的。农业和工业是社会经济中最基本的两个物质生产部门。 推进新课

湘教版必修三地理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Ⅲ 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概念:区域通常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 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1)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界限是明确的例如行政界限、有的界限是模糊的例如气候区、植被区等;(2)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分类:一个区域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乡村地域的范围大得多,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5、区域的产业结构:(1)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指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2)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3)一个地区的产业,根据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划分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 (4)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5)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一>三>二;一>二>三; 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 第二节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 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HDI(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区域发展阶 段以传统农业为主体 的阶段 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水 平水平低,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少 工业化和城市化加 速推进 水平高,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高 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 重,以资源型工业和 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 上升,第三产业加速 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 产业,以资金密集型和 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 对外开放程 度低,对外贸易规模小, 表现出自给自足特征 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 高 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 度增强 交通运输现代化交通线路少而 稀疏 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 快 现代化交通、信息网络逐 步完善 城市化水平低,缺乏大型中 心城市 中心城市发展速度高 于区域 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小 发展阶段低水平的均衡状态不平衡增长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

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 区域定义 区域是指在某一主权国家疆域内的,在经济功能上具有同一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古典区位理论: 核心观点:理想的厂商区位是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运输里程最短和运输货物重量最少的地点。主要研究厂商选择何种地点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问题。 新古典区位论 核心观点:理想的生产区位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厂商或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地点。主要研究以市场规模为中心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区位研究转向区域研究 二战后,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发达国家区际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这种区域问题和城市问题的出现,许多经济学家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区域经济政策、劳动力就业以及城市问题。这样,从单纯的区位研究逐渐转向区域经济研究,从微观逐渐转向宏观,进而区域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假说,无法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现象。为此,克鲁格曼等学者以迪克西特和和斯蒂格利茨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做出了贡献。随着这些基本理论的突破,区域经济学进一步趋向于成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改革开放前,萌芽时期 改革开放前,我国区域经济研究领域重点研究了生产力布局问题,其核心思想是要实现生产力的平衡布局,而实现生产力平衡布局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地区投资倾斜和兴建国有企业,把国内资本和工业从沿海转移到内陆地区,为广大内陆地区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奠定基础,改变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的局面。 改革开放后20至90年代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后,我国强调以效率为主,投资重点放在效益高、见效快的沿海地区。学术界也提出了倾斜式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欠发达地区不具有经济全面增长所需的资本和其他资源,无法实现平衡的经济增长,选择一些具有发展潜力较大的部门或地区进行投资,使得这些部门和或地区优先得到发展,然后带动其他部门或地区的发展。 十八大之前,蓬勃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首先,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其次,研究和布局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教案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重点: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难点: 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 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 二、地理条件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地理条件分析 ⑴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②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思考 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点拨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点拨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3.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分别举例说明。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点拨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但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同时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还可以改善土壤墒情。 ⑵地形、土壤条件 ①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②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高二文科生都知道地理是属于文科中的理科,大家复习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归纳知识点呢?以下是整理的高二必修三地理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参考。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的含义 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 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异:⑴地理环境的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 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