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古代建筑与宇宙观

中国古代建筑与宇宙观

中国古代建筑与宇宙观

哲学是关于宇宙观的学问。宇宙观就是人们对于宇宙的总的看法。宇宙是指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和。对于宇宙的看法即相当于对于整个世界的看法,因此也可以说,宇宙观亦即世界观。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是与中国古代建筑密不可分的。中国古人所认识和体悟到的宇宙,是从古代的建筑推及出来,并从人工的建筑中建立自己的宇宙观。在先民的认识中,宇宙即是建筑的放大和扩张,建筑即是宇宙的体式和模型。

在中国古代关于宇宙模型的学说中,有一种很有影响的学说,即“盖天说”。“盖天说”的思想基本上保存在《周髀算经》中。此书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后期或秦朝。汉初以前,这种学说长期占统治地位。虽然此书已亡佚,但从后代著书中的称引和文字可以了解大概。

《晋书·天文志》引东汉蔡邕《周髀》说:“蔡邕所谓《周髀》者,即盖天之说也。”“其言天似盖笼,地法覆,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聩,三光隐映,以为昼夜。”这种说法是要说明宇宙像是一个覆盖在地上的建筑。由此还出现了三个不同说法,如认为天盖斜倚于地,形成倚(欹)盖说;认为天像拱形的斗笠,成为笠盖说;认为天是平的,像车盖,即方天说。其中笠盖说是盖天说的主流,它认为天地都是圆拱形的,中间相距八万里,中高旁低,中间比四方高二万里。北极是天顶,中国在地中心的东南方。笠盖说就是把宇宙看成一个像蒙古包一样的大房子。这三种说法的核心即在于认为宇宙是一个大房子,日月星辰都悬挂在“天幕”上。这是先民们从建筑中来推想的。

留园鸳鸯厅的南部梁架结构

古人有“天似穹庐”的说法,即是盖天说中所说的笠盖说。“穹”,是指物体中间隆起,四周下垂的样子,“穹庐”即是指北方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汉书·匈奴传下》:“匈奴父子同穹庐卧。”颜师古注:“穹庐,旃帐也。其形穹隆,故曰穹庐。”因为“穹”的形状与古人所认为的天相同,所以常用“穹”来称引天。如称上天为“穹”,也可称为“穹天”、“穹隆”、“穹苍”,等等。古代的一首民歌唱得很好:“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当初原始人看天穹,有如一个倒扣着的锅,大地是平的,这种直观感觉就是天圆地方。这些都一以贯之地反映出古人把宇宙的模型比拟成建筑的形状来说明。

“宇宙”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齐物论》中:“旁日月,挟宇宙。”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尸子》曰:“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尸子》一书已佚,当为战国时代的著作,这是我们所能见到的对于“宇宙”一词最早的解释。《庄子》一书中“宇宙”一词出现过多次,在《知北游》中曰:“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太初。”在《列御寇》中曰:“若是者,迷惑于宇宙形累,不知太初。”这里以宇宙为外,又把宇宙与太初对举来论说,显然,这里所指的宇宙指客观世界而言,与今天的“宇宙”一词无大区

别。《庄子·庚桑楚》对于“宇”和“宙”提出了很好的解释:“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

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郭象注:“宇者有四方上下,而四方上下未有穷处。宙者有古今之长,而古今之长无极。”“宇”是有实在而无定处可执者,“宙”是有久延而无始末可求者。“宇”是整个空间,“宙”是整个时间。综合起来说,宇宙即是整个时空及其所包含的一切。《经典释文》解释这句话曰:“《三苍》云:四方上下为宇,宇虽有实而无定处可求也。《三苍》云:往古来今曰宙……宙虽有增长亦不知其始末所至者也。”这段话还是在说明宇指空间,空间是实在的,但无定处可求;宙指时间,时间是延长的,但无始终可说。从现代的角度来说,也是相当科学准确的,这肯定了空间的实在性、时间的延续性及两者的无限性。

古人对于宇宙的说法还有几种,但对于宇宙的认识却是从建筑空间来说明的。《管子·宙合》篇曰:“天地,万物之橐也,宙合有橐天地。天地苴万物,故曰万物之橐。宙合之急,上通于天之上,下泉于地之下,外出于四海之外,合络天地为一裹。散之至于无闲,不可名而出。是大之无外,小之无内。故曰有橐天地。”“橐”即指袋子,“天地” 像一个袋子一样,包罗万象地将客观事物都囊括其中。这个“天地”又被囊括在“宙合”之中。“橐”在“橐天地”中是动词用法。同样的话,荀子也有阐述。《荀子·解蔽》:“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裹矣。”《说文解字》曰:“裹,内衣也。”《急就篇》卷二颜师古注曰:“衣外曰表,内曰裹。”此处的“裹”即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亦即包裹之义。前人多把此“裹”解释为“里”,差矣。“合”即今天的“盒”字,它们是古今字的关系。《说文解字》曰:“合,合口也。”从甲骨文来看,下面的“口”像器皿之口,上面像盖形,用盖儿盖上口儿,本义就是“盒”。这种盒子是方形的,有四个面,再加上上下两个面,即为六个面。古代人又常常把天地称为“六合”。《广韵·合韵》曰:“合,亦六合。天地四方对也。”把宇宙称为六合,也是由“穹庐”演化推衍而来的,“六合”即是整个宇宙的巨大空间。《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成玄英疏曰:“六合者,谓天地四方也。”唐代韩愈《忽忽》诗:“安得长翮大翼如云生我身,乘风振奋出六合,绝浮云。”有时也用“六合”来代指天下,

汉代贾谊《过秦论》曰:“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这些说法也都是从小的空间向外延伸为大的空间的。

《墨子》一书也论及到宇宙。在《墨子》书中《经上》云:“久,弥异时也。”《经说》:“古今旦莫。”《墨子》中的“久”,相当于“宙”,“弥”即弥满,此处指时间弥满了一

切不同的时间,无论是古今还是早晚。《经上》又说:“宇,弥异所也。”《经说》:“东西南北。”也是指空间弥满所有的地方。《墨子》的说法,也即是《淮南子·齐俗训》中所说:“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与《尸子》的说法是一致的。

无论从哪个方向来说,时间和空间都是无限的,古人似乎也意识到语言表达的矛盾性,既然宇宙是无所不包的,那它就能够将万物都包裹住,既然能将万物包裹住,那它还是有限的,但宇宙应当是无限的。古人也曾想解释这个矛盾。扬雄《太玄》中称:“阖者,关闭也;辟者,开辟也。”他试图用这样的说法来说明有限和无限的关系,并不是认为时间有个起点。张衡在其所著《灵宪》中说:“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认为宇宙可以超越人们能够观测到的有限天体达到无限。可以观测到的天体是有限的,而整个宇宙是无限的。

上面主要从古人对于宇宙的论说当中,寻找出古人的宇宙观是从房屋建筑的空间角度出发来看的。我们还可以从语源学的角度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特别是记录语言的文字就更是保留文化信息的信证。汉字是一种尚形尚意的文字,文字形体的创制反映了古人的思想意识,文字形体一旦产生,作为

历史的记载就不易改变,通过汉字形体来了解古人对自然、社会等的认识,是相当可靠的探寻途径。

“宇”和“宙”当初就是指房屋建筑的。“宇”和“宙”的表义偏旁为“宀”,发音为mián,《说文解字》曰:“宀,交覆深屋也。象形。”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正像房屋有了顶、墙的形象。徐复、宋文民著《说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一书“宀”字下注曰:“据半坡村仰韶房屋遗址复原,乃在圆形基址上建墙,墙上覆圆锥形屋顶,屋顶中开有通窗孔,下有门。此种建筑外露部分较少,因而深密,故许君云:…交覆深屋也。象形。‟”

徐复先生的说法一方面说明了许慎说的“交覆深屋也”的根据所在,另一方面也从

考古学的角度说明了古人关于宇宙盖天说的依据,还是根据当时的房屋形状来说的。张舜徽先生在《说文解字约注》“宀”字下注曰:“凡屋深者,则幽暗不易见物,

故宀之为言也。”

宇,《说文解字》曰:“屋边也。从宀,于声。《易》曰:…上栋下宇。‟”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豳风》:…八月在宇。‟陆德明云:…屋四垂为宇。‟引《韩诗》:…宇,屋也。‟高诱注《淮南子》云:…宇,屋檐也。‟引申之,凡边谓之宇。宇者言其边,故引申之义

为大。”“宇”作为屋檐来训释,有许多根据。现举几例:《荀子·儒效》:“君子言有坛宇。”杨注曰:“宇,屋边也。”《淮南子·览冥训》:“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高诱注曰:“宇,屋檐也。”也有的干脆就把“宇”称为房屋。《玉篇·宀部》:“宇,屋宇也。”《素问·六微旨大论》:“故器者生化之宇,谓屋宇也。”这种径直把“宇”称为房屋的说法是一种引申用法。《诗经·大雅·绵》:“聿来胥宇。”孔颖达疏曰:“宇者,屋宇,所以居人。”《楚辞·招魂》:“高堂邃宇。”王逸注曰:“宇,屋也。”这些都说明“宇”字最初与房屋有关系。按照最初的说法即是《说文解字》的说法,就是指屋檐,与“宙”同样都表示房屋的建筑部分而又有所分工。《淮南子·览冥训》:“凤凰之翔至德也,雷霆不作……而燕雀佼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高诱注曰:“宇,屋檐也。宙,栋梁也。”这是非常准确的说法。

也有人从音训角度来区别“宇”和“宙”。汉代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荷天衢以元亨,廓宇宙而作京。”李善注引张载曰:“天所覆为宇,中所由为宙也。”把“宇”认为是天所覆盖的穹庐,《释名·释宫室》曰:“宇,羽也。如鸟羽自覆蔽也。”这是音训,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与古人说法相同。“宙”音训为“由”,也很有见地。

再说“宙”。《说文解字》曰:“宙,舟舆所极覆也。从宀,由声。”这与上面所引《淮南子·览冥训》中高诱注“宙,栋梁也”有区别。桂馥在《说文解字义证》本字下注曰:“《史记正义》引无…覆‟字,馥谓…覆‟别一义。当云舟舆所及也。”桂馥认为“极”为动词,即是说“宙”是指舟、车所达到的地方。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中说:“宇宙字从宀,其本义自谓宫室,《淮南子》说是其明证。引申之乃谓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三十二中说:“宙字从宀,本是宫室之象,后人借为往古来今之号耳。”段玉裁在其《说文解字注》本字下把词义演变说得清楚,他说:“然则宙之本义为栋,一演之为舟舆所极覆,再演之为往古来今。”这是说许慎把演变后的意义当作本义了。“宙”字是形声字,所从声为“由”,“由”声中有义。《说文解字》中无“由”字,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补“由”字说:“其象形、会意今不可知。或当从田有路可入也。《韩诗》:…横由其亩。‟传曰:…东西曰横,南北曰由。‟毛传:…由,作从。‟”《左传·昭公八年》:“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杨伯峻注曰:“由,即《说文》之,木生条也。《尚书·盘庚》:…若颠木之有。‟可证。此谓尚将复生也。”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曰:“《商书》曰者,《盘庚》文。彼作由蘖,古作由。”徐灏《说文解字注笺》曰:“伐木之余曰蘖,复生枝条曰。”由此可见“宙”中的“由”为动词,本义可指枝折复生,引申为一般动词,此处与“极”同,达到义。“宙”字亦从“由”声,可

表动词“达到”义。段玉裁在注解此字时也说:“舟车自此及彼,而复还此,如循还然。故其字从由,如轴字从由也。”也是从声训来说“宙”字从由之义。“宙”本义是栋梁。它所达到的“极”高之处,那是没有极限的,由此空间距离引申为时间长短了。“宙”为栋梁,即为支撑上天的支柱。古人把头以上的部分称为“天”。甲骨文的“天”字形即是如此。中国古代人认为上天是需要立柱支撑的。《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可知所谓不周山即为天柱。《楚辞·天问》:“八柱何当?”王逸注曰:“言天有八山为柱,皆何当值。”这是说古代相传天柱有八个,不周山即为其一。《汉唐地理书钞》辑《河图括地象》曰:“昆仑者,地之中也。地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上天需要支撑,是为天柱。房屋需要支撑,则为“宙”。

中国古人对于房屋立柱的崇拜,又是中国建筑与宇宙同样构想的证明。世俗生活中居民住宅的柱,古人认为是有神灵的,充满了神秘的内涵。特别是中柱,有的作为家庭供奉的神的依托之处,有的与火塘一起组成严密的镇宅护主的神灵群,成为家宅和宅主的保护神。在建筑房屋时,古人按照他们所设想的宇宙模型来建造。起房盖屋是成家立业的标志,竖柱又是起房盖屋中最重要的仪式。现在云南许多地方遗留下来的风俗,就可见一斑:竖柱时间要请巫师根据主人的生辰八字,择一吉日良时。竖柱当天,本村乡邻全部出动帮忙并送礼,远处的亲友也要赶来。柱脚连地,柱顶通天,为连接天地之物,而梁为连接各柱的通天之点,通天通神的作用又集中在梁上,可将梁比作抱玉柱的青龙。现在中国北方农村还有“上梁”的盛大场面,就是古人对于“宙”崇拜的遗存。横向即为梁,纵向即为柱,纵横交错即为“宇宙”(杨光麟:《原始物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神异经·中荒经》云:“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围如削。”这种立柱也可称为地柱,其实是一样的。《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引古本《淮南子》:“共工怒触不周山,天维绝,地柱折。”此地柱与“天柱”没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人的时间空间意识是从建筑物中体会或感悟出来的,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宇宙观,是从他们所居住的房屋中衍生出来的,可以想像,中国古人们在建造房屋或居住于其中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当时的时空意识。这种意识,一定是在农耕时代产生的,因为如果没有定居,仍然处于游牧、采集时代,则人们就不可能居住在大房子中了,也就不可能把宇宙想像为大房子的样子了。古人们所感知、想像的宇宙,其实就是他们居住的那个房子,只不过把它想像为其大无比,没有边际罢了。又接

着从栋梁所及的无限空间,引发出了关于时间的想像,栋梁所及到无限的空间即是无限的时间了。空间可转化为时间,这一点人们没有疑问。试看,一天的时间即是地球自转运行的空间距离,一个月的时间即是月球围绕地球运行的空间距离,而一年则又是地球环绕太阳运行的距离。我们的祖先,竟然在几千年前就已经体悟到了时间与空间转换的辩证法,这不能不让人惊叹!

中国人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天人合一”,即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周易·系辞上》则发挥《易经》的思想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天地”

是从来就有的,后来派生出万物和人。人既然是天派生的,因此就要象天、则天、顺天、应天了。中国古代建筑也体现了这一天人同构的思想,中国古代建筑追求与上天的对应感通。从考古学的材料及流传下来的文献来看,从先秦时代一直到近代,人们在建筑房屋时都追求与天同构。陕西西安半坡仰韶聚落遗址有一座呈“前堂后室”格局的大房子,面积有160平方米,坐落在聚落中心,是众多房子中最大的一座,既是氏族酋首的住所,又是举行仪式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房子门道均东向,东西轴线与正东面方向一致,一定是采用了太阳测向的方法,这在古人当中是普遍采用的。《庄子外篇·田子方》曰:“日出东方,而入于西极,万物莫不比方。”人们最先认识的方位,即是本之于太阳运动而确定的东和西。《周礼·考工记·匠人》云:“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以正朝夕。”所谓“朝夕”,即东西方向,测定方法很简单,只需在平地上立一标杆,连接日出和日没的影端或上下午周长的影端,就为

正东西。在河南杞县鹿台岗遗址发现一组龙山时期建筑,外室呈方形,其内为一直径5米的圆室,圆室有两条垂直相交、与太阳经纬方向一致的十字形纯硬黄土带。在夏商建筑中也有这种情况,二里头夏都遗址发现的贵族统治集团的大型宫室建筑群体,组合有序,左右对称,主体建筑居北部中央,南北中轴线与当地太阳纬度方向一致,是经过全面规度经营的组合建筑群。《尚书·盘庚》中也有记载:“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建设殷都新王邑的头一件大事是类居正位。奠是用人兽奠基,正位是测定建筑物方位,以太阳定座向的。《诗经·风·定之方中》曰:“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朱熹《诗集传》注释谓“揆之以日,是树八尺之臬,而度日出之景,以定东西,又参日中之景,以正南北”。古人在建筑房屋时,效法天地,试图让房屋与宇宙天地构造一致,正反映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追求。

对于建筑文化的重视,使西方人产生了“建筑是凝固的音符”这样的名句,这是从艺

术欣赏的角度来说的。但对于中国古代建筑来说,这又远远不够。中国古代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想和文化,因而可以说中国古代建筑是凝固了的思想意识形态,是中国先民们的审美理想、民俗情趣以及他们对社会及宇宙认识的最坚实的证明。古代建筑的不同形式的组合,诸如布局、空间、型体变化等建筑语汇无不深刻地渗入了中国先民的文化理想和追求。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自:《寻根》

中国古代建筑与宇宙观

中国古代建筑与宇宙观 哲学是关于宇宙观的学问。宇宙观就是人们对于宇宙的总的看法。宇宙是指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和。对于宇宙的看法即相当于对于整个世界的看法,因此也可以说,宇宙观亦即世界观。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是与中国古代建筑密不可分的。中国古人所认识和体悟到的宇宙,是从古代的建筑推及出来,并从人工的建筑中建立自己的宇宙观。在先民的认识中,宇宙即是建筑的放大和扩张,建筑即是宇宙的体式和模型。 在中国古代关于宇宙模型的学说中,有一种很有影响的学说,即“盖天说”。“盖天说”的思想基本上保存在《周髀算经》中。此书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后期或秦朝。汉初以前,这种学说长期占统治地位。虽然此书已亡佚,但从后代著书中的称引和文字可以了解大概。 《晋书·天文志》引东汉蔡邕《周髀》说:“蔡邕所谓《周髀》者,即盖天之说也。”“其言天似盖笼,地法覆,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聩,三光隐映,以为昼夜。”这种说法是要说明宇宙像是一个覆盖在地上的建筑。由此还出现了三个不同说法,如认为天盖斜倚于地,形成倚(欹)盖说;认为天像拱形的斗笠,成为笠盖说;认为天是平的,像车盖,即方天说。其中笠盖说是盖天说的主流,它认为天地都是圆拱形的,中间相距八万里,中高旁低,中间比四方高二万里。北极是天顶,中国在地中心的东南方。笠盖说就是把宇宙看成一个像蒙古包一样的大房子。这三种说法的核心即在于认为宇宙是一个大房子,日月星辰都悬挂在“天幕”上。这是先民们从建筑中来推想的。

留园鸳鸯厅的南部梁架结构 古人有“天似穹庐”的说法,即是盖天说中所说的笠盖说。“穹”,是指物体中间隆起,四周下垂的样子,“穹庐”即是指北方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汉书·匈奴传下》:“匈奴父子同穹庐卧。”颜师古注:“穹庐,旃帐也。其形穹隆,故曰穹庐。”因为“穹”的形状与古人所认为的天相同,所以常用“穹”来称引天。如称上天为“穹”,也可称为“穹天”、“穹隆”、“穹苍”,等等。古代的一首民歌唱得很好:“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当初原始人看天穹,有如一个倒扣着的锅,大地是平的,这种直观感觉就是天圆地方。这些都一以贯之地反映出古人把宇宙的模型比拟成建筑的形状来说明。 “宇宙”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齐物论》中:“旁日月,挟宇宙。”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尸子》曰:“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尸子》一书已佚,当为战国时代的著作,这是我们所能见到的对于“宇宙”一词最早的解释。《庄子》一书中“宇宙”一词出现过多次,在《知北游》中曰:“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太初。”在《列御寇》中曰:“若是者,迷惑于宇宙形累,不知太初。”这里以宇宙为外,又把宇宙与太初对举来论说,显然,这里所指的宇宙指客观世界而言,与今天的“宇宙”一词无大区

故宫的建筑风格

故宫的建筑风格 故宫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上保存最为 完整的古代宫殿之一。它位于北京市中轴线上,占地面积庞大,拥有 众多建筑群和展馆,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出代表。 故宫的建筑风格可以概括为古典宫廷建筑风格,其基本特点是庄严、雄伟和对称。故宫的主要建筑均由黄色琉璃瓦覆盖,给人一种庄重肃 穆的感觉。整个建筑群依山傍水,并根据地势的起伏巧妙地布置,形 成了宏伟的景观。除了建筑本身的风格特点,故宫还通过严格的布局 和丰富多样的装饰元素展示了中国古代帝王的权威和尊贵。 在故宫的建筑风格中,最为典型的是严谨的对称布局。故宫由一系 列的庭院和殿堂组成,这些建筑沿着北向南的中轴线呈线性排布,左 右对称。无论是主殿大内,还是后宫的储秀宫和咸福宫等建筑,都遵 循对称布局的原则。这种对称性体现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规模与庄重,同时也表达了中国古代社会稳定与和谐的理念。 故宫的建筑物多用木材和砖石建造,这些材料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都 有着悠久的历史。木构建筑常常采用榫卯结构,利用榫和卯的相互嵌 合构成牢固的建筑框架。石构建筑则以大理石为主要材料,其坚硬耐 久的特点使得整个建筑群能够经受住岁月的考验。木石结合,使得故 宫建筑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故宫的建筑装饰非常讲究,充满了各种精美的雕刻和绘画。建筑的 檐口、门窗、墙壁上都有着精致的雕花和彩绘,这些装饰都以中国传 统文化为主题,有着深厚的历史内涵。例如,屋顶的飞檐上通常会装

饰有瑞兽、凤凰等吉祥的动植物雕刻,墙壁上的壁画则描绘了各种传 说故事和宫廷生活场景。这些装饰元素不仅增添了建筑的美感,也展 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了以上的特点外,故宫的建筑风格还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念。故宫建筑的布局和装饰往往以阴阳五行为基础,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 思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故宫的九重宫殿,九重宫殿沿中轴线依次 排列,象征着中国古代王朝的九重天宇。这种宇宙观念的体现,使故 宫的建筑不仅具备了实用性和美观性,还承载着中国古代王权的象征 意义。 总的来说,故宫的建筑风格独特而庄重,通过对称布局、木石结合、精致装饰和宇宙观念的体现,展示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特点和中国 传统文化的魅力。故宫的建筑风格至今仍在影响着现代建筑界,成为 了中华民族的瑰宝和世界文化的瑰宝。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 前来参观,感受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底蕴。

中国人宇宙观

中国人宇宙观 中国人的宇宙观历史记载: 早在公元前24世纪,在帝尧时代,中国古代人民就开始了有组织的天文观测活动。在计时和占星两大主要需求的推动下,中国天文学在公元前5世纪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发展了以二十八星和北极为基准的赤道天文坐标系,创造了日晷、破釜、浑仪、简易仪和水运天文台等天文仪器,积累了丰富而持续的观测记录。 三国时期编制了283个星座、1465颗恒星的星表,史书中记载了大量奇特的天文现象,包括公元前687年的流星雨记录、公元前613年的哈雷彗星记录、公元前32年的极光记录、公元前28年的黑子记录和公元134年的超新星记录。中国古代的天文研究不仅为历法服务于政治和农业提供了基础,而且形成了独特的宇宙观,包括无限宇宙的概念、天地的结构模型、宇宙的生成和演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古文《淮南子》:“古往今来日宙,四方上下日宇。” ; 东汉时代的张衡(78———139)明确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由“道”生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生成模式。 《易传》认为天地万物由“太极”生成,提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生成模式。 成书于西汉时期的《易纬·乾凿度》把宇宙早期的演化史分为四个阶段:未见气的太易、气之始的太初、形之始的太始和质之始的太素四大阶段。

最具科学意义的宇宙演化观点是南宋朱熹(1130———1200)提出的“元气旋涡”假说,“这一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出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形成个地在中央;气之轻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地便在中央不动,不是在下”(《类经图翼·运气》)。 古“宇宙”词义:古人使用“宇宙”一词,有多种词义。 《淮南子》卷6《览冥训》注说:“宇,屋檐也;宙,栋梁也。” 东汉《说文解字》:“宇,屋边也。《易》曰:‘上栋下宇。’”这是一种词义,但后人一般已不使用。 扬雄《太玄经》卷7《玄攡第九》说:“阖天谓之宇,辟宇谓之宙。”这是第二种词义,后人一般也已不使用。 宋元之际的俞琰《书斋夜话》卷2说:“张衡盖以天之在上为宇,地之在下为宙。” 这是他对张衡《灵宪》之说的理解和发挥,为第三种词义,后人一般也已不使用。 《潜斋集》卷6《易衍序》说:“万生在宇宙间,相构,相揉,相推,相代,且变化万状,而《易》亦与之变化为不穷。故《易》之道大无不包,细无不入,仰观俯观,逺取近取,盖无物非《易》,无《易》非物。学者所以格物致知,圣人所以穷神知化,国祚所以祈天永命,率繇此道也。” 这是古代的世界观。你能理解吗?突然觉得自己在和古人对话。我一句话都插不上,是吗?仔细研究还是有意思的! 最后,让我们回到我们对文字的解释:宇宙,看看古代汉字的智慧! 《说文解字》:宇,屋檐。

中国古建筑风格

中国古建筑风格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古老文明的瑰宝之一,凝聚了华夏民族对自然 美和宇宙秩序的理解和追求。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学和艺术领域的瑰宝。中国古建筑风格独特而多样,展现出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创造力。 一、木结构与石结构的对比 中国古建筑主要使用两种结构:木结构和石结构。木结构是古代中 国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有悠久的历史。木结构的特点是灵活 性强,便于施工。木构建筑采用榫卯结构,没有使用一颗钉子,却能 稳定地支撑整个建筑。这一独特构造方式不仅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 也让整个建筑呈现出浑然天成的美感。 相比之下,石结构建筑则强调稳定性和雄伟。石结构建筑常见于古 代城墙、庙宇和寺庙等宏伟建筑。石结构需要精细的雕刻和拼接,每 一块石头都需要准确地放置在特定的位置,确保整个建筑结构的强度 和稳定性。这一繁琐并耗费时间的过程使得石结构成为中国古代建筑 中的特色之一。 二、建筑风格的区域性差异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拥有丰富的建筑遗产,不同地区的古建 筑风格也各具特色。例如,北京的古建筑以宫殿和庙宇为主,体现了 封建帝王的统治权威,而江南水乡的古建筑多侧重于适应水环境,以 小桥流水、湖泊和园林景观为特色。西南地区的藏寨和土楼则是独树

一帜的建筑文化,融入当地地形和自然环境,展示了少数民族的文化 底蕴和智慧。 三、古建筑的中国传统文化意义 中国古建筑不仅是技术的结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 国古代建筑在设计和装饰中融入了诸多文化元素,如儒家思想、道教 信仰和佛教哲学等,展示出中国智慧和审美观念。例如,传统建筑常 常使用青砖黛瓦、浮雕、彩绘和木雕等装饰材料,展现了中国古代建 筑的独特风格和优雅之美。 古建筑还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和宇宙秩序的理解和崇敬。中国人认 为建筑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所以古代建筑通常融合山水、景观和自 然元素。建筑物的布局和风水学也是古代建筑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总结 中国古建筑风格丰富多样,呈现出华夏民族的创造力和智慧。木结 构和石结构的不同特点,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对建筑材料的独特运用。不同地区的古建筑风格,展现了中国地域和民族的多元性。古建筑也 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出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宇宙观的理解。中国古建筑风格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瑰宝,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中国古典建筑特点

中国古典建筑特点 1.严格的空间布局:中国古典建筑注重空间的严密组织。传统建筑通常以中轴线为主干,左右对称布局,划分为前后院落和主次厅堂。从整体来看,中国古典建筑常常呈现出“天人合一”的意象。 2.反映哲学思想:中国古典建筑的设计也受到了哲学思想的影响。例如,传统建筑中经常运用“阴阳五行”的观念,体现了古人对宇宙规律的理解。同时,中国古典建筑通过布局、材料和装饰等方面,寄寓了尊卑有序、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念。 3.强调与自然的融合:中国古典建筑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建筑师常常根据地形环境和景观特点,选择适宜的位置和布局。古建筑常常与自然景观相辅相成,形成山水画卷式的景观效果。 4.注重空间层次:中国古典建筑注重空间的层次感。通过设置不同高度和大小的建筑物,创造出层次鲜明的空间效果。同时,中国古典建筑还注重对空间的隐藏和展示,通过建筑、门窗等元素的处理,营造出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5.精妙的结构和工艺:中国古典建筑的结构工艺非常精湛。传统建筑常常采用斗拱和悬山的结构形式,巧妙地利用木结构和斗拱的力学原理,支撑建筑物的重量。古代工匠们还掌握了石刻、彩绘、木雕等多种工艺,为建筑物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6.独特的屋顶形式:中国古典建筑的屋顶形式独具特色。传统建筑常常采用檐口曲线优美的抬檐式屋顶,形成流线型的曲线。同时,古建筑的屋顶还常常设置有独特的装饰物,如鸱吻、罗汉座等,增加了建筑的视觉效果。

7.注重对称和装饰:中国古典建筑强调对称和装饰。建筑物的布局通常采用左右对称的方式,以平衡美感。同时,传统建筑采用丰富的装饰元素,如彩绘、雕刻、瓦当等,使建筑物充满艺术感。 8. 强调室内与室外的关系:中国古典建筑注重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建筑物 often 被设置在精心规划的庭院之中,通过窗户和门的开设,使室内与室外形成通透互动的关系。同时,庭院种植树木、花草,以及景观石、水池等元素的加入,增添了建筑的自然氛围。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建筑是一种集宇宙观、哲学思想、艺术表现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独特建筑形式。它以其严密的布局、与自然的融合、精湛的结构工艺以及独特的装饰风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度成就。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意象与象征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意象与象征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在这些 古代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丰富多彩的意象与象征,它们展示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意象与象征,通过对建筑形式、构造和装饰的解读,揭示其中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意象与象征反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念。中国古代人认为 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天地人三者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因此,在建筑中常常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例如,古代宫殿的建筑布局常常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象征着天地之间的和谐与平衡。同时,建筑中的柱子、梁木等构件也常常被赋予象征性的意义,如柱子象征人的躯干,梁木象征人的四肢。这种宇宙观念的体现使得中国古代建筑更加具有内涵和哲学意义。 二、山水意象的表达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经常运用山水意象来表达情感和理念。中国人崇尚自然, 将山水视为大自然的精神象征。因此,在建筑中常常可以看到山水元素的运用。例如,古代园林中常常有假山、水池等景观,它们通过布局和造型来模拟自然山水的美景,使人们在城市中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同时,建筑的屋顶也常常采用斗拱形式,使得建筑整体呈现出山峦起伏的形态。这种山水意象的表达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美感,也传递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追求。 三、龙凤象征的权威与吉祥 中国古代建筑中常常可以看到龙和凤的形象,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龙象征着权威和力量,凤象征着吉祥和幸福。因此,在古代宫殿和寺庙中经常可以看到龙凤的雕刻和装饰。例如,紫禁城中的九龙壁和太和殿上的龙凤彩画都是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瑰宝。这些龙凤的形象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崇拜和敬畏之情,也赋予了建筑以神圣和庄严的气息。 四、五行象征的平衡与和谐 中国古代人认为世界由五行(金、木、水、火、土)构成,它们相互制约、相 互转化,维持着宇宙的平衡与和谐。在古代建筑中,五行象征常常被运用于设计和装饰中。例如,古代建筑的颜色和材质常常与五行相对应,以达到平衡和和谐的效果。另外,在建筑的布局和构造中,也常常运用五行的思想。例如,古代宫殿的布局常常以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象征着五行的平衡与和谐。这种五行象征的运用使得中国古代建筑更加具有整体性和哲学性。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意象与象征展示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 文化观念。它们通过建筑形式、构造和装饰的解读,揭示了中国人对宇宙、自然和人生的理解和追求。这些意象与象征不仅增添了建筑的美感,也传递了中国人对和谐、平衡和吉祥的向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丽和深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继续在现代社会中发扬光大。

古代文明中的东方宇宙观

古代文明中的东方宇宙观 古代文明中的东方宇宙观承载了人类对宇宙起源、演化和结构的认知,是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宇宙观在不同的古代文明中有 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理论体系,本文将通过概括性的介绍,探讨古代 中国、印度和日本文化中的东方宇宙观。 一、古代中国的东方宇宙观 中国古代文明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核心,宇宙被视为一个整体,人 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中国古代的东方宇宙观认为宇宙由天、地、人三者构成。天象观察 是古代中国研究宇宙的重要方法,人们通过观测天体运行和变化,总 结出太阳、月亮、星辰等的运行规律,并将之与人的命运联系起来。 天体运行规律的掌握,被视为预测天灾人祸、倡导礼仪观念的基础。 中国的古代哲学家还提出了“阴阳”、“五行”等重要的宇宙观念。阴 阳理论表达了宇宙中相对的、相互依存的两种对立面,如日夜、寒暑等,它们的转化和平衡构成了宇宙的运行规律。而五行理论将宇宙万 物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认为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断变化,构成了宇宙的基本构成要素。 二、古代印度的东方宇宙观 古代印度文化中,宇宙被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被称为“布拉曼”。 宇宙是永恒的,无始无终,通过不断的循环与变化维系着宇宙的存在。

印度古代文明的东方宇宙观受到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的影响,其中,印度教的宇宙观是最为深入人心的。印度教认为宇宙由无数个世界和存在构成,每个世界都有自己的神灵和居民。宇宙的起源被称为“斯堪达”("Srishti"),它是神的意愿所创造的结果。 印度的宇宙观中,还有重要的概念是“梵”。梵是指整个宇宙的存在本体,是最高和最终的实体。梵的内在本质被描述为未知、无垠和超越性,它是万物的根源和终极目标。人们通过冥想和修行,试图认识和联系梵,以获得灵性的提升和解脱。 三、古代日本的东方宇宙观 古代日本文明中的宇宙观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强烈影响,同时吸纳了独特的民间信仰和神道教的理念。 日本古代的宇宙观认为宇宙由天、地、人以及神明构成。神道教认为,日本神话中的神明创造了宇宙,宇宙中的万物都被认为是神明的化身。同时,日本人对自然界的景观和自然现象寄予了极高的崇拜和敬意,将其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 日本的宇宙观中还有重要的概念是“和”。和指的是宇宙的和谐与平衡,既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与神明之间的和谐。和被认为是宇宙的基础,人们通过崇拜神明、遵循道德规范和重视社会关系等方式,维护和谐的存在。 总结

故宫的建筑与传统文化

故宫的建筑与传统文化 故宫是北京的象征性建筑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作为明 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故宫的建筑风格独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本文将介绍故宫的建筑特点以及它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 故宫作为中国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总占地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 整个建筑群以午门为中心,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内为后宫,外为前朝。故宫的建筑采用了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注重对称、谐调和 平衡。黄色的琉璃瓦屋顶搭配红色的墙壁,给人一种庄严、厚重的感觉。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故宫也不例外。故宫的建筑 布局与天地人三合一的宇宙观相契合。紫禁城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 如午门、太和殿、乾清宫等,依次分布,形成了一条与天空相连接的 直线。这种布局体现了古人对天地之间联系的理解,体现了尊崇自然 的传统思想。 故宫的建筑还注重阴阳五行的理念。例如,建筑中使用了大量的水 池和水流,象征着阴气。而石狮子和铜龙则象征着阳气,以达到阴阳 调和的目的。此外,中国古代建筑还运用了五行的理论来布置建筑方位、选取建筑材料等,以求达到风水的平衡。 故宫的建筑不仅注重形式美,更注重功能与象征意义的结合。例如,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它的设计采用了古代宇宙观念中 的“天盖地承”的概念,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而乾清宫则作为宫廷 寝宫,体现了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的观念。

故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展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故宫内的壁画、雕塑、陈设等 艺术品,传达了中国古代皇家生活方式、礼仪制度、宗教信仰等内容。同时,故宫还收藏了大量的文物珍品,如《康熙字典》、《周易》等,这些文物不仅是珍贵的历史记载,也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参观故宫不仅可以欣赏到建筑的美,还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的精髓。通过走进故宫,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对阴阳 五行的研究,体味到皇帝权力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故宫的建筑与传 统文化相互熏陶,共同构成了一幅传统文化的画卷。 故宫不仅仅是一座宫殿建筑,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通过内部的装饰 和珍贵的文物展示,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在今天,故 宫作为一个博物馆,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 符号。让我们一同珍惜故宫的建筑和文化遗产,将其传承下去,使其 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永恒光辉。

浅析“天人合一”宇宙观在中国民居建筑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内涵,从民居的空间以及建造的空间等角度论述了“天人合一”宇宙观在传统民居建筑中的运用,介绍了庭院建筑的优点’并对“天人合一”宇宙观在当代民居建筑中的运用作出分析。 关键词:天人合一民居空间时间 人类“构木为巢”、“掘地为穴”开始了最早的居住文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居住建筑的形态呈现多样化,但众多民居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这些共性体现着人们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向往和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贯穿了整个民族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层次。在不同的领域,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寻求着“天人”的最佳合一。笔者认为在民居建筑这种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中,无论是房屋的空间、形态、建造时间等方面都体现着古人在空间和时间上“合一”的追求,即“天人合一”宇宙观在很大程度上影o自着民居的发展,增加了各地的民居的共性。 一、“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内涵 天人合一”思想在原始社会就有所体现。强调天、地、人的关系,按规律办事,顺应自然,谋求天地人的和谐发展。从道家“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论述到儒家“天之生物也,使之一体,而夷子二本故也”的感悟,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表明中国各家哲学门派一直在探讨人和天的问题,追求天、地、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上下四方日宇,古往今来日宙”,“天人合一”宇宙观即人们通过对天、地、时、空的认识,从时间和空间上达到天人合而为一的追求。“仰则观象与天、俯则观法与地”,古人很早就开始观星象,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探索天地合一的途径,指导着人们的日常活动。古人的宇宙观念,即对天地空间和时间的认识,概括地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天地形状的认识。“天圆地方”观念,反映了古人心中的宇宙模式。“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周髀算经》)、“天元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晋书·天文志》)代表了古人对天、地形态的一致认识。 (2)对天地存在方位的认识。古人通过观察 天象并进行想像,形成独具特色的天象文化。《史 记天官书》描述天界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空中帝国, 在空间上,以紫薇垣为中心,四象五宫二十八宿 为主干,其中东宫为青龙,西宫为白虎,南宫为 朱雀,北宫为玄武。紫薇垣为中宫,中宫为北极 星所在“太一常居”之星,即天帝所在,以此宫 为中心四宫围绕(图1)。 图1方位四灵

天坛建筑设计特色与成就

天坛建筑设计特色与成就 成就 天坛建筑浓缩了史学、美学、伦理学、建筑学、声学、哲学、天文学等多方面的珍贵价值,堪称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精品之作,它规划合理的建筑格局,极富特色的建筑形制,完备系统的建筑功能,寓意深刻的建筑内涵. 天坛是建筑和景观设计之杰作,朴素而鲜明地体现出对世界伟大文明之一的发展产生过影响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宇宙观。许多世纪以来,天坛所独具的象征性布局和设计,对远东地区的建筑和规划产生了深刻影响两千多年来,中国一直处于封建王朝统治之下,而天坛的设计和布局正是这些封建王朝合法性之象征。 在天坛广阔的坛域内,除了古老的祭祀建筑外,最令人心旷神怡的就是那些历经沧桑依旧生机勃勃、茂密葱郁的古柏林了。中国自古就在坛庙四周植松柏,以示尊崇。天坛古柏是明清时期随着天坛的初建、扩建而栽植的,也有少数为元代所植,至今已有数百年的树龄,现颇具规模,坛内古柏达3500余株,集中分布在中轴线祭祀建筑的周围,为祭坛增添了无限的庄重和肃穆,营造出一片清幽静谧的园林景观. 天坛群体建筑设计特色: 1 中轴线布局 2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相得益彰 体量对比:祈年殿崇高孤兀 地位对比:附属建筑远离主体 主建筑与环境: 祈年殿高高在上,超然于林海之上,有超凡出生与天接近之感,除建筑外,遍植柏林,使建筑落于绿色之中,景观构图完美,建筑单体精美(祈年殿、皇穹宇)。 建筑尺度:天坛虽为祭天之所,却未象西方建筑那样一味地追求超大的建筑尺度,而是按照“百尺为形”的原则进行控制,即使是最高的祈年殿,绝对高度也不过38米。然而,由于祈年门的欲扬先抑手法、三层台基的烘托积极层层渐收的三重檐攒尖顶的视错觉,使祈年殿获得了气势恢弘的尺度感和视觉效果。 四、天坛体现的"尚无思想"和"以少总多"的方法. 绿化的大量运用和建筑的数量和体量上的少来充分体现“天”.通过主轴线来控制建筑.同时用扩大台基来表现建筑.不以形象取胜,而以境界取胜.有的节省,“无” 上做文章,物质功能简单,精神功能复杂. 天坛的布局和建筑组成: 1时间: 创于明初,天地合祭,清代改为祭天,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和故宫同时修建. 2位置: 位于北京外城永定门内大街东侧,与先农坛隔街相对.也是京城中轴线的东面,内城的南郊.这既合乎古制,又因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建筑群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由于全区遍植柏树,为散落其中的建筑群提供了隔绝人寰的树木静米谧的气氛。 3 规制:平面北墙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占地共4000亩,外墙垣东西约为1725米,南北为1650。3米.内坛墙东西1043.2米,南北1228米.共有坛墙两重.内坛也是北圆南方(分两组祭坛,郊天的圜丘和祈谷的祈年殿,两组各有自己的配殿)。正门在西,其余均不设门. 4 天坛的建筑包括: a。圜丘组群:圜丘坛,皇穹宇

天坛建筑美与中国哲学宇宙观

天坛建筑美与中国哲学宇宙观北京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之一,建于公元15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中国哲学宇宙观思想高远恢宏,其精义是对在天地之间活动的人类言行提供一个根本方向性的指导,并最终达到一个人天合一的太和境界。这一哲学宇宙观思想渗透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而中国古代建筑是其物化的形式,其建筑中尤以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的北京天坛最为突出。作为一个重要的祭祀场所,天坛以象征手法完美地表达了中国哲学宇宙观,以至使建筑与哲学思想、艺术形式水乳交融达到了共臻其美的境地。 一、整体布局与中国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初迁都北京之时,当时皇家实行天地合祭制度,故原名天地坛。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颁立京华四郊分祀天地的新祭祀制度,因而四年之后天地坛更名为天坛。天坛由内外两重围墙环绕,整个建筑平面呈回字形,北面围墙高大,半圆形;南面围墙略低,方形。这是传承“天圆地方”说的古制,又寓意“天高地低”、“天尊地卑”。天坛建筑群落如同中国其他古建筑一样,由一根主轴线贯通。这根主轴线上分布着南北两个主要的建筑群落,南部为圜丘坛,北部是祈谷坛,中间被一条高4

米,宽30米,长360米的“丹陛桥”连通。南端的圜丘坛,是皇帝冬至时分祭天的场所,周围被两重矮墙环绕,内墙圆外墙方,又一次强调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两重矮墙四面正中均辟棂星门,每组三门,共24座,是24节气的象征。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辞海》曰:灵星主谷,祭灵星是为祈谷报功。汉高祖刘邦始祭灵星,后来凡是祭天前先要祭祀灵星。棂星门多用于坛庙建筑和陵墓的前面,门框为汉白玉石造,上饰如意形云纹板,有“云门玉立”之美称。双层围墙和双层云门重重拥立,覆以蓝琉璃筒瓦的围墙不高,只及肩耳,门上云纹飘逸似乎天上白云触手可及,烘托的是一种踏祥云登临天界的清朗感觉。北端的祈谷坛,是皇帝孟春时分祈谷的场所,周围被方墙环绕,主体建筑祈年殿座落在圆形台基之上,仍是天圆地方宇宙观的表达。该殿最初作为天地合祀之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祭天地在中国所有祭祀活动中位列第一,故名大祀殿。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建圜丘坛,此后冬至大祀改在圜丘坛举行,大祀殿在后来被改建成大享殿,成为祈谷专用的殿堂。清代时,乾隆认为“大享”之名与祈谷不符,遂命名“祈年殿”,并将三层屋顶全部换成蓝色琉璃瓦,与蓝天相应,喻意此处是皇帝专门祭天祈祷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的地方。 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制度、设施都受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宇宙观思想的制约。同样,天坛建筑从形制到祭天时的供品也无不出自古人对“天”“地”的理解。除了整体布局喻意天圆地方以外,古人称祭天坛为“圜丘”,祭地坛为“方泽”。明清祭天时的供品“苍壁”也

古代建筑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

中国古代建筑“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 虽然天人合一”四字成语出现较晚;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却由来已久..在影响建筑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根本性的..天是一个历史范畴;起源于远古人类对无法预测的苍茫太空的敬畏;夏商以后;“天”被认为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主宰..对这种主宰的崇拜就构架起以天人关系为基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就是西周以后;人们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一种观点.. 中国古代的先哲以朴素的系统观念观察整个宇宙; 庄子齐物论 云:“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是庄子“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乐记提出“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即认为整个宇宙天地处于“流而不息;含同而化”的状态之中..意思是宇宙之气永远处于整齐、和谐、有序的运化之中;这与庄子所谓“通天下之气”是一个意思..周易大传文言传有云“夫天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为;后天而而奉天时..”这种承天命、顺天意的心理更是被统治者利用;他们将作为统治人民的合法基础..周易又有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原则..这些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建筑的发展..

老子章句曰:“天道与人道间;天人相通;精气相贯”..老子道德经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明了人与自然的共同根源..古代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就是说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可以互相交流;和谐共生..这也反映在古代的建筑中..比如北京城的建设就是按照天上的星相来建造的;紫禁城正对这紫薇星;建筑与环境得到融合和渗透..中国古建筑的点也是体现在它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上;它所展现的是“自然与精神的统一”;本文所探讨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也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涵义作为出发点.. “干阑文化”是古代中国南方建筑文化的主体;是南方干阑式建筑与源于北方穴居的高台式建筑融合时期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代表..它是以 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向来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体现 “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艺术性格上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在选材上;木材给人以含蓄、深沉的天然之美;它集轻巧、坚韧、易于加工为一身;恰恰与古代中国人相切合;因此成为中国古建筑的首选材料..加之;建筑始终是为人服务的;古代中国地在物博资源丰富; 因此;选择木材也有其必然性.. 中国古建筑在建筑类型上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宫殿、宗庙、公府、馆榭、地下宫室、离宫、坛、祠、警鼓台、舞台、观景楼阁等..它们的种

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取向参考资料

一,天人合一的空间意识 1、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建筑是对空间的人为分割,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中国人一向将大自然看作自己的"母亲"与"精神家园"。受到老庄哲学以及道家思想的影响,认为人与大自然是和谐相处,同构对应的。人对待天地自然,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是一种亲情的道德关系,而不是单纯的征服与索取关系。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先秦古籍诸如《易经》与老庄的著述中表现地很突出。老庄的"道法自然","我自然","返璞归真"等哲理莫不如此。可以说,先秦之后,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一个主流,也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各个方面的一种思维定势与终极追求。 基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将建筑这种人工文化看作自然的有机延伸,又将自然看作建筑的文化母体。 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 中国传统建筑讲究与周围环境,格调,意境和谐融洽,不突出自己,避免造成与自然的断裂和对立。 室外空间的处理。 此外,基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十分重视对室外空间的处理,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美主要存在于室外空间的变化之中。檐廊,门窗,亭台楼榭以及敞开的院子交互组合,形成了虚实相映的空间意象,虚中见实,实中有虚。这种建筑风格不仅没将建筑隔绝于自然,反而将建筑与自然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了两者亲和的特征,赋予建筑以鲜活的生命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乃至于很多西方人称中国古代建筑为独特的"环境艺术",其中武当山尤为显著。 西方建筑则完全不同。受海洋文化影响,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西方人一贯偏于天人对立的文化观念,认为只有不断的征服自然,人类才能走向进步。因而,西方建筑文化作为一种人工文化,可以看作人对处于对立关系的自然的强制性的介入,占有与征服。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强调突出建筑本身,张显人的创造性,漠视自然,忽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意境是否和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紧张。 2、宇宙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