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二地理下册环境人口容量同步练习

高二地理下册环境人口容量同步练习

高二地理下册环境人口容量同步练习
高二地理下册环境人口容量同步练习

高二地理下册环境人口容量同步练习2019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研究课题,曾被称为科学之母。小编准备了高二地理下册环境人口容量同步练习,希望你喜欢。

1.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小人口数

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学技术

D.为了简便,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和制约因素。

答案:D

2.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

B.农业时期原始社会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C.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解析:环境人口容量指的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的一国或一地区该时间段的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它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

答案:D

3.下列关于人口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时,只需考虑人口的物质消费水平即可

B.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与物质消费水平都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影响

C.人口平均消费水平高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也高

D.世界各地人口消费水平差异很大,所以无法估计世界的环境人口容量

解析:认识人均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之关系。环境人口容量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物质、文化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小。

答案:B

4.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口数

B.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人口不断增长造成的

C.正确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D.当全球人口约为100亿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将大为降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和意义。

答案:C

5.环境人口容量()

A.准确地说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目前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

B.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C.不随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D.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无限扩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环境人口容量这一概念的理解。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但不是无限扩大。

答案:B

(通过以上系列选择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以及资源的有限对人口容量的限制性等,使学生这种科学环境观初步建立)

6.为了简便,在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时,主要依据的资源是()

A.土地资源

B.气候资源

C.能源资源

D.生物资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估计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依据。其中最主要是依据土地资源。

答案:A

7.不与环境人口容量正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解析:资源数量越多,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人类社会越发展,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因此这三个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正相关;人口的消费水平越高,一定数量的财富可供消费的人口数就越少,因此,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反比。

答案:C

8.关于全球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乐观者认为正确的是()

A.现今世界人口已超过了全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B.未来世界人口不会达到全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C.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可稳定在110亿或略多一些

D.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全球人口不能再增长

解析:对于全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既不可过于悲观,也不可盲目乐观,而应该采取较为理性和现实的态度。目前全球人口为60亿,人口增长尚有一定的环境容量空间。

答案:C

9.下列关于我国人地矛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众多,各种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世界前列

B.由于人口的增长,我国可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会继续减少

C.我国淡水资源丰富,人均淡水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倍

D.我国人地矛盾已十分突出,所以要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政策

解析:我国由于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有限,目前人地矛盾正十分突出,各种资源的总量一般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量不足。环境、生态问题加剧,所以要继续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政策。

答案:D

10.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会议上公布的报告认为,要使地球上的人维持合理健康的生活,全球人口将应稳定在()

A.60亿或略多一些

B.80亿或略多一些

C.110亿或略多一些

D.150亿或略多一些

解析:本次会议从各方面综合分析,并且以维持人的合理健康的生活为标准而得出的数据为110亿或略多一些。

答案:C

11.《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

A.12亿左右

B.13亿左右

C.16亿左右

D.20亿左右

解析:根据我国的土地资源、生产力水平和基本生活消费分析,我国最高的人口承载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答案:C

12.关于我国人口与可耕地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属于世界人均可耕地最低的国家行列

B.目前我国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人均可耕地的四分之一

C.我国可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人口与可耕地之间不存在任何矛盾

D.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农业用地不断增加,可耕地总数和人均可耕地存在继续增加的趋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耕地和人口的总量和人均占有的耕地数。

答案:A

13.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是()

A.不确定性

B.确定性

C.相对确定性

D.相对不确定性

解析:环境人口容量由于是在一定的生产力、科技、资源和消费水平上估算的指标,还会随各要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具有相对不确定性。

答案:D

高二地理下册环境人口容量同步练习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湘教版必修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人口爆炸的事实。 (2)了解地球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以及人口容量的特点。 (3)理解资源、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4)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5)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众多文字材料、照片、图表、录像等,采用感觉上强烈的对比冲击让学生比较和综合分析地球人口爆炸的事实、原因以及后果,引导学生得出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提高学生阅读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2)尝试让学生从众多资料和自己的知识积累,发现人口爆炸、环境对人口如何限制、地球能容纳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切实弄清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 (3)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通过对各自见解的对话、协商,完善对事物的理解,构建起新知识。所以本节课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位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成为学习和探索的主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2)通过观察图片、影像资料、动手计算等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3)关心我国和自己家乡基本人口国情,从内心树立起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2、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3、人口容量的三特点。 难点:1、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2、人口容量的三特点。 【教学过程与方法】 近几千年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公元初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而目前已超过了60亿,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20多倍。据预测,下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达到处100亿以上。地球只有一个,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呢?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多少人才是最合适的数量呢?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省位于东经97°31′至106°11′,北纬21°8′至29°15′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图1-1-1)。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9km,南北最大纵距990km。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是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国境线长达4060km,其中,中缅边界1997km,中老边界710km,中越边界1353km。国境线上有25个边境县。全省国土总面积39.4万km2,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全省辖16个州市,其中有8个民族自治州、8个地级市,下辖13市辖区、11县级市、76个县和29个自治县,共129个县级行政单位,省会昆明市。其他主要城市有玉溪、曲靖、个旧、蒙自、大理、楚雄、文山、保山、瑞丽、普洱、临沧、昭通、景洪、瑞丽等。 图1-2-1云南省区位 (1)地形地貌 云南地处中国大陆西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南缘与西南部云贵高原的结合部位,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山地高原为主的边疆内陆省份。全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梯级状逐级下降,高差很大。从北到南,坡降为6‰,平均每公里下降6m。其中西北部最高,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山地像张开的

手指,由西北顺着地势分别向东、东南、南、西南和西等方向伸展,相对坳陷的地方,由河谷和陷落盆地组成。降至边缘地带,残余高原面或破碎的低山的海拔仍在1000m以上,河谷谷底、陷落的盆地则在1000m以下。省内最高点为德钦县怒山山脉的梅里雪山卡格博峰,海拔6740m;最低点为河口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76.4m。最高点和最低点直线距离不到900km,高差达6663.6m。 云南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高山、中山、低山)、高原、丘陵、盆地(坝子)、平原(河谷冲积平原)等地貌类型,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分布也十分广泛。滇中、滇南和滇西南地区外力以河流作用为主,在砂页岩及岩浆岩、变质岩等分布区,分别塑造出不同形态的山地与河谷。滇东、滇东南及滇西的部分地区,石灰岩地层分布广泛,在不同的外力作用下,形成不同的喀斯特地貌形态。滇西北的高山地区,地势高耸,气温较低,山顶终年积雪不化,所以虽然在岩石性质与构造体系等方面与南部无大差别,地貌形态差异的程度则较大,滇西南、滇南是流水作用形成的山地,滇西北是冰川作用和寒冻风化造成的山地。滇东一带是喀斯特地貌为主体,分别与流水地貌、构造地貌及重力地貌向结合。滇西北以寒冻风化、冰川地貌为主,又与流水侵蚀作用、喀斯特作用相间存在。滇西德宏州附近,以河流作用的山地为主,并与构造地貌、火山地貌等共同组合成一个新的结合体。 云南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地和高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4%(山地面积占84%,高原面积占10%),山地、高原间分布众多山间盆地(俗称坝子)。大致以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为界,把云南划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东部为高原地形,属云贵高原的西部。高原内部起伏和缓,古夷平面形态特征比较典型,坝子分布广泛,面积较大,多为湖积冲积型或断陷型,坝子的四周是一些起伏和缓的丘状山地,喀斯特发育,边缘受河流切割成中山山地。西部属横断山区,高原已基本解体,主要由中高山地组成,是省内重要的山地集中地带。坝子数量少,面积不大,多为沿河谷伸展的河谷冲积坝。据研究统计,全省约有面积大于等于10km2的坝子206个,面积约15340.2km2,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云南高原约有面积大于等于10km2的坝子100个,西部横断山区约有面积大于等于10k m2的坝子106个(图1-1-3)。

高中地理 1.3《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选择题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图示反映了()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而且“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A.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地区D.新疆地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B.我国西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低于人口合理容量 C.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D.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有区别,但两者也有正相关的关系。中国西部环境人口容量小,因此人口合理容量肯定也小。相反,我国东部环境人口容量大,人口合理容量也大。因此,长江中

下游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相对较高。从我国目前实际人口数量看,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人口数量均已超过人口的合理容量。若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会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据此回答5~7题。 5.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的消费水平 D.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6.下列因素中,会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有() ①人口的消费水平②资源和科技发展水平③社会政治制度④婚姻、生育观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原始社会的环境人口容量() A.比现在小的多B.比现在大的多C.与现在相当D.无法比较 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把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环境人口容量 B.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C.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 D.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 9.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应() ①超出本地区范围过度索取资源,发展生产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④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下表,回答10~12题。

高中地理-2018届高三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最新

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合理容量 【考纲解读】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考点梳理】 二、人口增长模式变化图” 图中人口增长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属于“高—高—低”模式。 第二阶段属于“高—低—高”模式。 第三阶段属于“低—低—低”模式。 “高—高—低”模式的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是与生产力的低水平相 适应的;而“低—低—低”模式则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此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高。 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快慢不同,对人口发展进程的影响不同。这种影响有利有弊。 “高—高—低”人口增长模式能够满足农业社会时期对劳动力增长的需求,但也容易出现劳动力不足或过剩,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高—低—高”人口增长模式的“利”是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利于经济发展;“弊”在于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人口持续增长,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费也会随之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克服了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问题,有利于经济积累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但往往伴随着人口的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养老等的费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生活孤单等问题。

【例题1】甲市201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州 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 型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 【例题2】(18年四川文综卷)如图为甲、乙两国人 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图。据此回答1--3题。 1.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相同的国 家是 A.韩国B.古巴C.新西兰D.埃及 2.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 要原因可能是 A.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 B.政局动荡,长期战乱 C.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 D.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生孩子 3.由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目前甲国城市化水平高B.乙国可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C.目前甲国为人口净迁出国D.目前乙国劳动力短缺 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是指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人口数,意即最高人口,是个警戒值。环境承载力的特征表现为时间性、区域性以及与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相关性,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的经济行为的作用力具有不同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则不是最大或最多人口,而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有些接近地区最适宜人口的涵义。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 【例题3】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 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 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右图,回 答1~4题。 1.“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A.加拿大 B.美国 C.埃及 D.印度 2.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A.美国 B.荷兰 C.孟加拉国 D.加拿大 3.根据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得出的结论为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口的合理容量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口的合理容量 本节的主要考点在于人口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关系。要关注人口数量的增长,也要关注人口结构的变化;要关注人口增长对资源需求量带来的压力,也要关注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口的合理容量,供大家参考。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简单的说: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因素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最主要因素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

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简单的说: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的适度人口或理想人口。 2、人口的合理容量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附注: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讨论一个地区应适宜保持多少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是讨论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一般

高中地理《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概念。 (2)让学生通过图表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3)根据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探究世界分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相关图表分析,总结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2)以中国人口分布为例,利用地图叠置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3)通过问题讨论,强化学生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 (2)树立联系的观点,养成有条理、全面地分析问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 回顾人口增长与人口迁移切入主题。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内容切入主题,板书课题。 先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明确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格局的关系。 师:“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是什么?” 生:“人口密度”“人口分布格局” 师:“那么,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格局相同吗?” (可利用课本图1-3-1 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对比帮助理解,强调如果单独讲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并不能说明这个地区内部的人口分布状况,存在“被平均了”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漫画引入人口问题,形象生动,直接切入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这节课的学习。 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利用教材中的表1-3-1、1-3-2、1-3-3,引导学生从纬度、距海远近、地形三方面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概括出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 (学生在分析表格的过程中,思路清晰的学生能很快给出答案,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无从下手的情形,所以这在部分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读图:判读地理分布图时,遵循以下步骤:1.读图名;2.读图例;3.寻找归纳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4.根据所学知识,对该事物的分 布规律进行原因分析) 设计意图:新课改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储备和经验转化为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需要经历体验、思考、协调和内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如巧妙铺设从经验到新知转化的桥梁,开启学生自主建构新知的思维通道;合理提供课堂交流和探索的时间,等待学生自主体会并领悟新知;耐心教会学生表达和描述的方法,启发学生对新知内涵作出科学的概括。 世界人口稠密区及原因。首先给出世界人口分布图,结合活动,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有什么共同特点?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每个地区有哪些自己的优势?通过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掌握知识。拓展思考:世界人口稀疏区及原因?有前面的知识铺垫学生基本都能分析出各地人口稀疏的原因。 其次,在总结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世界人口会这样分布?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导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首先学生通过预习已明确有哪些因素,所以在讲解时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然后填空的形式进行。在讲解地形对人口分布影响时,为提高学生自学水平,可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高原、山地人口都不多呢?并举例。引导学生阅读“知识窗”,得出结论。 教材对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讲述并不多,但并不是说明它比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弱,实质上,当今社会经济因素往往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第一位因素。 小结:人口分布是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文化因素等共同影响的结果。当今社会,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弱,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案例分析 分析以下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①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概况测试题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 组 一、选择题 迹多, 在一个热门帖吧中,点击率和跟帖数非常高的一个帖子是这样的:“湖南人说他名 胜古 北京人就笑了;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甲人”就笑了;“甲人”说他民族多,“乙人”就笑了;“乙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 笑 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台湾人说陈水扁想独立,全国人民都 : 了。”读下图回答下列各 题 1.“甲人”笑了,甲指的省级行政单 位是( ) A. a B.b C. c D. d 2.“乙人”笑了,乙指的省级行政单 位是( ) A. a B.b C. c D. d “黑河一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 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 。 题 密度的对比线。据此完成下列各 3.从1953 年到2010 年期间() A. 东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B. 西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C. 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 D. 西北半壁人口增长速度慢于东南半壁 4.历经80 多年,胡焕庸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有( ) ①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没变②城市主要位于东南半壁的格局没变③人口分布重心逐渐 由东南向西北移动④西北半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低于东南半壁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5.下列措施有助于破解胡焕庸线的是( ) A. 西部地区大力扶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推进城市化进程 B. 西部地区加大自然保护区面积,区域发展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 C. 将污染严重的工业逐步由西部地区迁入到东部地区 D. 鼓励西部地区通过提高自然增长率来实现人口增加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四省中,地处内陆且不与邻国接壤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四省中,春分日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普通高中地理 1.2 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1.2 人口合理容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爆炸地事实. (2)了解地球地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地概念以及人口容量地特点. (3)理解资源、环境对人口地限制性. (4)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地区别. (5)培养获取信息地能力以及思维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众多文字材料、照片、图表、录像等,采用感觉上强烈地对比冲击让学生比较和综合分析地球人口爆炸地事实、原因以及后果,引导学生得出环境对人口地限制性,提高学生阅读资料、分析问题地能力. (2)尝试让学生从众多资料和自己地知识积累,发现人口爆炸、环境对人口如何限制、地球能容纳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地方案,切实弄清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地区别.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地探究能力. (3)每个人都以自己地方式理解事物地某些方面,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地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地观点,通过对各自见解地对话、协商,完善对事物地理解,构建起新知识.所以本节课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地方式,让每位学生在融洽地氛围中成为学习和探索地主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学会用可持续发展地目光看待问题,树立正确地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2)通过观察图片、影象资料、动手计算等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地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地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3)关心我国和自己家乡基本人口国情,从内心树立起一种可持续发展地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地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地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 1.环境对人口地限制性. 2.环境承载力中地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地差别. 3.人口容量地三特点. [教学难点] 1.环境承载力中地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地差别. 2.人口容量地三特点.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投影有关地球人口众多地文字材料、照片、录像 等.

高中地理一轮二轮易错题集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必修2 第一章? ?? 人口与环境 第一讲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 [典例] (2019·福建高考)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如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下题。 1.2019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性别比例 B .医疗水平 C .教育程度 D .年龄结构 [解析] D 第1题,由图可知,2019年以后,老年抚养比上升了,这一变化主要是受到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老年抚养比与性别比例无关;医疗水平会影响到死亡率,但短期内医疗水平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教育程度影响人口素质。 读我国M 省与全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比较表(全国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完成2-3题。 2.( ) A .2019年 B .2019年

C.2019年D.2019年 解析:2.D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计算可知,2019年M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两者相差4.1‰,差值在四个年份中最大。 3.由表可知该省() A.人口增长速度较全国的快 B.存在严重的劳动力短缺现象 C.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 D.人口出现负增长 解析:C第3题,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省人口增长速度较全国的慢;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由表中数据无法得知劳动力情况。经计算可知,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019年为7.9‰,2019年为3.9‰,2019年为2.4‰,2019年为0.8‰,逐渐下降。 (2019·上海高考)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如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回答4-5题。 4.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A.2019年B.2019年 C.2019年D.2019年 5.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A.基本稳定B.逐年增加 C.先增后减D.整体趋减 解析:4B5B第4题,读图中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曲线,两者数值相加即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图中2019年两者相加数值最大,

高中地理第3章城乡规化3.1城乡规划概述素材湘教版选修4

第三章城乡规划 3.1 城乡规划概述 相关素材 城市规划遵循原则 城市规划的原则有五项,包括:整合原则,经济原则,安全原则,美学原则和社会原则。 城市规划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城市与国家、地区、其他城市的关系、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的内部关系等的指导思想。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遵循和坚持以下原则: 1.整合原则 城市规划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的整合原则。 (1)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计发程序问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2)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要从全局出发,使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布局上做到职能明确,主次分明,互相衔接,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 (3)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任何城市都有一个形成发展、改造更新的过程,城市的近期建设是远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既要保持近期建设的相对完整,又要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要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 (4)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城市发展为代价,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使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同步进行。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保持人与自然相互协调,既是当代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 2.经济原则 城市规划要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 (1)要本着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做到精打细算,珍惜城市的每一寸土地,尽量少占农田。不占良田。土地是城市的载体,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耕地人均数量少,总体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不富裕,必须长期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方针。 (2)要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定额指标,对一些重大问题和决策进行经济综合论证,切忌仓促拍板,造成不良后果。我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资源占用与能源消耗过大,建设行为过于分散,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因此,在

【范文】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口合理容量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人口合理容量www.5y https://www.sodocs.net/doc/4c5470440.html,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之为人口的指数增长。 2自然资源(必须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存在于自然界中可直接利用的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3自然资源的分类: 一(1)矿产资源:它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进行现代化生产和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 (2)水资源:淡水储量只占世界总水量的2.535左右,而可利用的淡水储量只占淡水储量的0.03%左右。 (3)土地资源:1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下降,使土地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2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使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森林资源(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的作用):森林的大面积毁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沙化速度加快,大气污染程度加深,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二无限性资源(一定时间内超越技术水平以上的)和有限性资源 有限性资源又包括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即可再

生但需要一定的时间)若过度开发,可再生资源有可能变为不可再生资源。 (注:科技开发水平决定开发资源的数量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资源的数量)4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5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注:重点阅读P14页,区分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及环境承载力的含义,了解三者的联系即人口容量的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和警戒性)6人口容量(最高人口数量)的影响因素:(1)与自然资源储量(首要因素)成正比(2)与科学技术水平成正比(3)与地区开放程度成正比(4)与人类的文化生活消费水平成反比 7分析地区人口容量需要考虑的因素: (1)气候的两要素气温影响农作物的热量,降水影响其水分(2)地形(3)经济,科技水平和开放程度(一般不提及文化消费水平)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容量低的原因:(1)气候干旱,水源缺乏且多高原山地地形,耕底面积小(2)深居内陆,对外开放程度低(3)经济和科技水平低,人口受教育水平低,对人口容量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容量高的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农业

((湘教版))高二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复习提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选修VI《环境保护》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概述 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2.环境的分类: A.按属性: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 2.社会环境因素: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 三、环境质量 1.成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分类: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 第二节环境问题概述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分类: A.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原生环境问题。 B.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1.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危害:A.威胁生态平衡B.危害人类健康C.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全球性环境污染:气候变暖、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等。 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特点:突发性;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第三节人类与环境 一、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A.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 B.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 二、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 对自然的态度:依赖自然 1.采猎文明时期:产生的环境问题:部分生物资源遭到破坏 对自然的态度:改造自然 2.农业文明时期:产生的环境问题:区域性环境问题出现 对自然的态度:征服自然 3.工业文明时期:产生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蔓延的全球 对自然的态度:善待自然 4.后工业文明时期:产生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三、人类与环境问题的和谐 1.尊重和善待自然 2.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 3.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 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一、自然资源的涵义 1.概念: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只要他对人类有用的,都属于自然资源。 2.分类 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太阳能、风能、A.按照是否潮汐能 再生或恢复:非可再生资源: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 二、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1.水资源问题 A.表现:水资源短缺 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用水量加大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 B.形成原因: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 流域植被和湿地破坏严重 2.土地资源问题 A.表现:人均用地减小、耕地资源缺乏、土地浪费 人口增长 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 B.形成原因土壤次生盐碱化 潜育化以及环境污染 城市、公交基本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的不断扩大 3.矿产资源问题 A.表现:人均拥有量低、后备资源不足、生产能力下降、面临着枯竭、矿区环境污染 人口增长 B.形成原因总量不足 浪费严重 开采时间过长 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一、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 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 1.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对石油的消费量不断增加 很难寻找石油的替代品,石油缺乏阻碍经济增长

上海市长宁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等级考质量调研地理试题

高二地理试卷 共6页 第1页 2016-2017学年长宁区第二学期高二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卷 2017.4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依据月相变化规律可以判断该地观测时间段为 A. 农历上半月黄昏 B. 农历上半月黎明 C. 农历下半月黄昏 D. 农历下半月黎明 2. 2016年10月19日,长征二号F 遥十一运载火箭与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成 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交会对接时,最可能干扰“天宫二号”实验室与地面指挥系统之间通信联系的是 A .云雾 B .太阳活动 C .流星 D .太阳辐射 3. 根据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图”中某地两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及两至日的昼长时 间,可以判断观测者所在城市可能是 A. 上海(31°N ) B. 南非开普敦(34°S ) C. 北京(40°N ) D. 阿根廷别德马(40°S ) 4. 额尔齐斯河上游峡谷处,有一种山体表面形态既圆润 平滑,又十分陡峭,被当地人称“神钟山”的花岗岩景观。该景观岩体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慢 ②岩浆冷却较快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5.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A . 海岭和海沟 B . 岛弧和海沟 C . 海岭和裂谷 D . 岛弧和裂谷 6. 旧金山(约37°N )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海港城市。旧金山政府严格规定:所有楼房外面都要有 救生梯,以连接不同楼层的阳台,方便居民逃生。这种救生梯最主要应对的自然灾害是 A . 地震 B . 飓风 C . 洪涝 D . 雪灾 7. 受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流经影响的大陆西岸,气候类型都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8. 科学家们多年前就已经发现了尘土从撒哈拉沙漠向亚马孙流域转移的现象,非洲撒哈拉沙漠尘埃被搬运到亚马孙雨林地区主要借助于

高考地理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考点29 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 [考点热度★☆☆☆☆] 一、知识整合 1. 环境承载力 2. 环境人口容量 ⑴实质:某地环境承载力的直接反应。 ⑵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 3. 人口合理容量 ⑴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⑵谋求措施 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人口规模之 内;建立公平的秩序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 发展战略 [提示] 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二、重点考向 考向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区 别 内涵最大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 参考角度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意义生存发展 人口数量大小 共同点 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 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典例引领】 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部分资料表,完成1~2题。 1.青海、西藏的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地势高、气候寒冷 B.生态环境脆弱 C.自然资源丰富 D.生物资源少 2.西藏的人口合理容量正在减小,原因可能是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②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强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解析]1.C 2.A 第1题,结合表中内容和西藏、青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可知,该地区环境承载力小的原因为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生物资源少;自然资源丰富可以提高环境人口容量。故选C。第2题,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要从消费水平、生态环境及地域的开放程度等方面考虑,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容量越大,③错。故选A。

高中地理必修二1.3人口的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 1、理解环境承受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全体人口容量及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算与前景。 3、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的相应措施。【重难点】 1、根据一些统计数据、现象,分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关系。 课前预习案 【教材基础知识梳理】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受力概念: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 (1)影响因素 人口的和消费水平 (2)估计:存在、悲观者、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三种观点。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按照的生活方式保障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人口的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 2.意义影响战略 影响人口政策 影响发展战略 3.实行的保障措施

课内探究案 探究点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汉朝时期内蒙古草原大约生活着8万多游牧者,草地质量非常好,牧人的生活很富足。汉乐府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就是当时生活现实的写照。到明朝时期,该地大约生活着20万游牧者,草场质量好,生活富足。到民国时期,由于中原地区战乱,大量人口涌入,人口急剧增加到60万,牛羊的存栏量明显增加,草场质量质量已经开始有下降的迹象。但人们还能够维系基本的生活水准。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该地区人口超过150万,草场退化现象非常明显,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土地沙化现象。“风吹草低见老鼠”已经非常普遍,部分人口不得不迁移到别处谋生。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相同的草地在不同时期能够维持居民最低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不同,根据以上材料及问 题概括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填表) 3、阅读教材P13图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估计。探究三种观点,你赞同哪种?为什么? 探究点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材料1 一些专家根据我国的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等条件,尤其是对我国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预测我国的人口容量为8亿-9亿人。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10亿之内;如果按照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 1、材料中所提到的“如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我国人口应控制在10亿之内”10亿这

上海市长宁区届高二地理等级考质量调研(二模)试题及答案教学文案

上海市长宁区2017届高二地理等级考质量调研(二模)试题及 答案

2016学年长宁区第二学期高二地理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2017.4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等相应信息,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依据月相变化规律可以判断该地观测时间段为 A. 农历上半月黄昏 B. 农历上半月黎明 C. 农历下半月黄昏 D. 农历下半月黎明 2. 2016年10月19日,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与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交会对接时,最可能干扰“天宫二号”实验室与地面指挥系统之间通信联系的是 A.云雾 B.太阳活动 C.流星 D.太阳辐射 3. 根据“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图”中某地两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及两至日 的昼长时间,可以判断观测者所在城市可能是 A. 上海(31°N) B. 南非开普敦(34°S) C. 北京(40°N) D. 阿根廷别德马(40°S) 4. 额尔齐斯河上游峡谷处,有一种山体表面形态既圆润 平滑,又十分陡峭,被当地人称“神钟山”的花岗岩景观。该景观岩体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慢②岩浆冷却较快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A. 海岭和海沟 B. 岛弧和海沟 C. 海岭和裂谷 D. 岛弧和裂谷 6. 旧金山(约37°N)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海港城市。旧金山政府严格规定:所有楼房 外面都要有救生梯,以连接不同楼层的阳台,方便居民逃生。这种救生梯最主要应对的自然灾害是 A. 地震 B. 飓风 C. 洪涝 D. 雪灾 7. 受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流经影响的大陆西岸,气候类型都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高中地理2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对于这个标准我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能够粗略了解这两个概念提出的背景。 第二,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和提出的意义。 近两千年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公元初,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而目前已经达到了65亿,在约两千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20多倍。据预测,21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达到100亿以上。目前,只有地球上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而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自然地关注人口增长与地球承载能力的关系问题。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是有限的,显然,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承载力的极限之内。 为了估算环境承载力的大小,通常用环境人口容量这个指标来衡量。环境人口容量表示环境能够容纳、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也称为适度人口,它是建立在环境人口容量的基础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理论于19世纪中期以后形成并流行于西方世界,尤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尤为盛行,研究者们旨在寻求一种处于“人口过剩”和“人口不足”状态之间的理想人口状态。 由于人口合理容量的系列理论最初都是由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创造和宣扬的,并且还被用来解释资本主义社会所发生的诸种现象,因而有掩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之嫌。有许多学者对人口合理容量的理论实质产生了怀疑。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审视,人口合理容量是有可取之处的。尤其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保持一个合适的比例,探求人口合理容量和适度增长率无疑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1)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口现象有重要参考价值,所以区域人口合理容量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 (2)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人口合理容量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有利于更好地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