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天水市秦州区藉河

天水市秦州区藉河

天水市秦州区藉河
天水市秦州区藉河

耤河(Xihe River),在天水人们习惯称(Xi he),官方定为耤河(Xi he)。发源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和甘谷县交界处的龙台山景东梁东麓,东流经天水市城区,至麦积区北道埠峡口汇入渭河。

耤河全长85公里,流域面积126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12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1.3亿立方米,年均悬移质输沙量473.4万吨,平均含沙量36.4千克每立方米,河道比降12‰,自然落差1517米,流域地形西高东低,海拔1193-2710米之间。支流不对称分布,多来自南侧。

藉河风光

藉河流域地处副热带气候区,但与秦岭山地和陇中黄土高原有所差异,属半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0.5摄氏度,一月最低零下3摄氏度,七月最高22.5摄氏度。年降水量580毫米,无霜期180天左右。藉河流域属黄土峁梁沟壑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年平均侵蚀模数4650吨每平方千米。天水城区左岸支流罗峪河侵蚀尤重,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耤河古名洋水,又名乌油江,发源地有二:北源出于甘谷县古坡乡瘦驴岭,南源出于礼县固城乡北小山峪。两支源在秦州区耤口(郑集寨)汇合,东流穿越天水市区,在麦积区峡口注入渭河。耤河从何时起便不称洋水与乌油江,而改称“耤(xī)河”,不得而知。从地理民俗的角度考

察,耤河的两支源在市区西边的山口(西口)处交汇以后,人们就顺口将其称作“耤河”。

D:\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打印机位置

天水市秦州区

秦州区 秦州区为国务院命名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的中心城区,属秦巴山区西秦岭北部黄土梁峁沟壑区,海拔1130──2700米,大陆性半高寒半湿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531毫米,年均气温10.72℃,无霜期170天左右,气候温和湿润,森林面积达110万亩,李子、娘娘坝、铁炉等乡镇成为著名的森林风景区。全区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总人口63.86万。古秦州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传说中的伏羲、女娲、轩辕均出生在这里,故称“羲皇故里”。 查看精彩图册 中文名称: 秦州区 外文名称: QinzhouQu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天水市 电话区号: 0938 邮政区码: 741000 面积: 2442平方公里 人口: 63.86万 气候条件: 大陆性半高寒半湿润气候 机场: 天水机场 火车站: 天水站 车牌代码: 甘E 简介 秦州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总面积244 2平方千米。总人口65万人(2004年)。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741000。代码:620502。区号:0938。拼音:QinzhouQu 。 秦州区地处甘肃省东南部,是1985年天水实 行市管县体制时,在原县级市基础上设立的天水市 中心区,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地处黄土梁峁沟 壑区,属秦巴山区西秦岭北部,大陆性半高寒半湿 润气候。海拔1130──2700米,年平均降雨量531 毫米,年均气温10.72℃,无霜期170天左右。全 区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总人口63.86万,辖7 个街道办事处,40个社区居委会,10镇6乡,596个行政村。2003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5.32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2.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26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性收入达到5819元。秦城区辖7个街道、10个镇、6个乡:大城街道、七里墩街道、东关街道、中城街道、西关街道、石马坪街道、天水郡街道、玉泉镇、太京镇、藉口镇、皂郊镇、汪川镇、牡丹镇、关子镇、平南镇、天水镇、娘娘坝镇、中梁乡、秦岭乡、杨家寺乡、华岐乡、齐寿乡、大门乡。 历史情况 秦州区历史悠久,文化源深,人文荟萃,早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 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传说中的人文始祖伏羲就出生在这里,故有“羲皇故里”之称。1992年8月13日,江泽民同志视察天水时, 亲笔题写了“羲皇故里”。1994年,天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 三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漫长的历史演变,留下了丰富的古 迹遗址,荟萃了灿烂的自然人文景观,有西山坪、师家崖、 赵家崖等新石器遗址十多处,有国家和省、市、区级文物保 护单位41处,区内风景名胜众多,著名的有伏羲庙、玉泉 观、南郭寺、李广墓、纪信祠、诸葛军垒、文庙、南北宅子 和保存完好的清真寺、瑞莲寺等,伏羲城、文庙小广场、中 华东西路步行街的建成和民主路、建设路的改造,更加凸现 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和风貌。目前已形成了伏羲文化、秦文化、三国文化、 明清建筑文化、

天水水文简介[2011年资料]

天水水文简介 发表时间:[2010-11-0314:49] 【https://www.sodocs.net/doc/4d3471500.html,/swjcms/html/11/81/2010-11-3/36722.html】 天水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成立于1964年(沿革:64年~68年为甘谷水文中心站,72年迁入天水市更名为天水水文中心站,89年11月更名为天水水文水资源勘测队,92年更名为天水水文水资源勘测大队,96年10月更名为天水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地处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专业水文水资源勘测及研究河流水文基本规律的机构,并承担防汛和水环境监测任务。下设办公室、技术科和财务科三个部门。现有二类站三个(北道站、武山站、秦安站),三类站三个(甘谷站、天水站、社棠站)。 所辖测区位于渭河上游,控制流域面积26717km2,下辖国家基本水文站6处,雨量站70处,蒸发站2处。分布在甘肃省4地市、16个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4°01′~106°25′,北纬34°11′~36°12′,所属各站均位于甘肃省天水市行政区内,区内渭河主要支流有榜沙河、葫芦河、散渡河、藉河、牛头河、秦祁河等。担负测区各种水文信息采集,承担向中央防总、黄河防总以及各级防汛部门提供水情报汛任务。目前开展的主要工作项目有水位、冰情、流量、含沙量、降水量、蒸发量、输沙率测验计算和水文调查、水资源评价监测、水文分析计算、水情予报、测绘等。 天水测区是黄河中游水沙主要来源区之一,气候特点为春旱少雨,夏秋季多东南风,雨量相对多而集中,冬季多西北风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513mm,年平均气温5~11°,流域内大部分为黄土覆盖,植被较差,降水、洪水多发生在5~9月,洪水具有暴涨暴落特点,测验段面一般冲淤多变,水位~流量关系较散乱,一般无单一水位~流量关系。水沙量主要集中在汛期,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水量70%左右,枯水期水量较小。泥沙主要集中在汛期洪峰过程,往往几

全国寺庙牌匾书法

全国寺庙牌匾书法 邢诚爱笔下的猫萌态十足,富有灵性,堪称一绝! ?林筱之,当代草圣林散之之子,他的书法水平如何? 华国锋书法,越老字越大气,线条朴拙不失刚劲 珍珠险蒙尘—那些原被低估了的稀世珍宝 九翰藏画馆2018-03-10 16:57:52 牌匾,始于秦汉,流传至今,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符号,融汉语言、书法艺术、雕刻建筑等艺术于一身,广泛运用于我国的宫殿、寺庙、商号等地。为牌匾题字的,一般都是显贵、名流或知名书法家,我国各大知名寺院,更是荟萃不少名家书法。 白马寺 洛阳白马寺,位于十三朝古都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山门建于明代,其匾额“白马寺”三字,出自我国杰出的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之手,用笔稳健舒展,庄严浸透着气韵,与中国第一古刹相映生辉。 云林禅寺

清康熙二十八年,灵隐寺请康熙题块牌匾,康熙在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雨”字,可是“灵”字在“雨”字头下面还有三个“口”和一个“巫”,这许多笔画怎么也写不下了,康熙干脆将错就错,写成了“云林禅寺”。 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位于开封,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大相国寺山门的匾额,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所题。 少林寺 关于少林寺寺匾书法的来源,至今并不能确定。康熙从未到过少林寺,少林寺寺匾上的字,传闻是从康熙写过的字中挑选出拼成的,也就是书法界所说的集字。 释迦宝殿 天津大悲禅院释迦宝殿的牌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炳森先生所写,书风凝厚稳健而又俊逸潇洒。 东岳庙 北京东岳庙,正一派北方最大的道场,现为北京民俗博物馆,横匾“东岳庙”三字为康熙御笔。

极乐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极乐寺,建于民国十二年。张謇,清末著名的实业家,不仅在教育、实业上卓有功绩,在佛教方面也有其独到的观点,因此极乐寺的首任主持倓虚法师,邀请实业家张謇题匾。 太极殿 甘肃省天水市伏羲庙,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太极殿匾额为书坛泰斗沙孟海先生所写,时年九十高龄。 金玉观世音 据史志所载,三亚南山即菩萨长居之“补怛洛迦”,有“大光明山”之称,三亚南山寺内的“金玉观世音”横匾,出自当代中书协主席沈鹏所写。 文化之祖 仓颉庙,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是为了纪念文字始祖仓颉所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民国22年,有“草圣之称”的近代书法大师于右任为仓颉庙题匾“文化之祖”。 财神殿

天水市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措施探讨

天水市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19-09-17T11:09:25.77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作者:杨新国 [导读] 天水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调控能力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本文通过对天水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总量和强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天水市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的措施与对策。 天水市水务局甘肃天水 741000 摘要:天水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调控能力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本文通过对天水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总量和强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天水市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总量;强度;探讨 1.水资源概况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土地总面积14317km2。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部地区为黄河流域渭河水系,面积11695km2,占总面积的81.7%;南部地区为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面积2622km2,占总面积的18.3%。全市海拔700—2100米,年均气温 11.4℃,正常年景降水量500毫米。全市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15.4647亿m3,其中黄河流域9.8551亿m3,占全市的63.7%;长江流域5.6096亿m3,占全市的36.3%。多年平均入境水资源量9.4271亿m3。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60m3,亩均水资源占有量270m3。全市人均水资源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程度低,调蓄能力差,是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并存的城市。 2.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和强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 2017年全市实际用水总量为40320万m3,分行业为:农业用水27901万m3,工业用水3193万m3,生活用水8621万m3,生态环境用水605万m3。从供用水情况分析,全市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值为43540万m3,用水总量低于目标值3220万m3。全市供水调蓄能力低,目前城镇工业生活主要依赖地下水供水,各行业用水量中农业是第一大用水户。 2.2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 2017年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6.1%,人均综合用水量120.7m3。全市灌区全部为中小型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3。从用水效率现状情况分析,2017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控制目标分别为70m3/万元、26.5m3/万元、0.52,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了任务,但与先进城市相比,仍存在用水效率不够高,行业、县区之间不平衡等问题。 2.3存在的主要问题 (1)水资源贫乏,工程调蓄能力低,水土资源不平衡。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460m3,且时空分配不均,全市用水总量为40320万m3,而建成的12座水库总库容仅有2380万m3,年供水量为894万m3,占全市用水总量的2.2%,使时空分布不均的天然来水得不到有效调蓄调度,干旱灾害常年发生,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天水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水资源利用率低,用水强度还存在行业间、县区间不平衡问题。从用水结构上看,农业用水是第一大用水户,目前自流引水灌区管理还较粗放,自流灌溉水利用系数在0.5以下,造成一方面灌溉效率低用水量大,另一方面大部分耕地未得到有效灌溉,调整产业结构配置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任务还非常艰巨。工业、生活等其他用水受产业结构和生活水平的制约,目前用水量不大,但在用水效率上也存在行业间、县区间不平衡问题,部分行业用水效率不高,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从发展角度看,今后工业、生活用水的需求量增长较快。 (3)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措施还需进一步加强。目前用水单位计量设施大部分仍为传统水表计量,还存在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机制尚未建立,使用供水工程的建设项目监管还不到位,各部门协作全力促进节水管理的机制还不完善,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的水价机制、激励政策、管理手段、问责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的措施与对策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天水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探索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的措施与对策,对解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至关重要。 3.1进一步完善细化双控行动指标体系 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是双控行动的中心工作。要在充分做好县区、流域间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及社会经济合理用水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加快双控指标分解,把总量和强度指标尽快分解到县区和流域,实现双控指标全覆盖,把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到地表水和地下水,落实到流域和水源。 3.2切实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 要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工作,建立预警体系,发布预警信息,加快出台加强规划水资源论证的政策文件,重点推进重大产业布局和各类开发区规划水资源论证,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从严核定许可水量,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取水,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 3.3强化用水需求管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推进各行业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控制用水强度的根本手段和有效途径。在农业用水方面,要根据天水的实际和水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节水灌溉,对于井灌、提灌区,要调整产业结构,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效农业相配套;对于自流灌区,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在蔬菜、果园等高效农业区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一般粮食作物种植区重点发展常规节水灌溉技术。在工业和城市用水方面,要根据天水市装备制造业的优势,节水的重点是结合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鼓励支持企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提高节水水平。 3.4严格地下水取用水总量和水位控制管理 地下水是天水城乡工业和生活供水的主要供水水源,加强地下水管理,切实保护好地下水资源。一要依据已划定的地下水禁采、限采范围,制定并实施地下水压采方案,采取置换水源、调整种植结构、节水、水价和水资源费改革等综合措施,治理地下水超采。二要依据

天水麦积山及各个景区介绍

天水麦积山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系风景区的总称,全景区包括麦积山石窟、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一个古镇街亭温泉景区。从天水北道沿北利公路,经甘泉、峡门、至贾家河约23公里,向南转向麦积山公路,继行5公里即达麦积山景区。从麦积山景区继续向南行30公里达曲溪景区。由贾河向东继行8公里即达仙人崖风景区。从仙人崖沿北利公路,经牧马滩即达石门景区约24公里。 麦积山风景区海拔一般在1400米至1800米左右,最高峰可达2200米以上,是我国南北方沉积地层在地表上层的分界线,又是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整个风景区的岩层构造是由红色砂砾岩层和浅色变质岩所构成。风景区内气候条件也比较好,年平均降雨量为600——700毫米,气温最高为33℃,最低为-15℃,一般冬季低温带在-8℃,无霜期为230天,日照年为2307小时左右,空气相对温度为85%左右。由于风景区位于南北交界处,所以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热,誉有西北江南之称。 麦积山风景区内自然资源丰富,风景秀丽,形成自己独特的山水景观,观赏及药用植物品种繁多,珍禽奇兽较为丰富,有些已为国宝。据调查小陇山林区内有被子植物1576种,分属于138个科626个属,裸子植物33种分属8个科15个属。在风景区内的约有111种,分属于50个科106个属。其中有很多是园林中的珍品:黄花杠柳、苍松、翠柏、云杉、冷杉、水杉、白皮松、红豆杉,玉兰树和野生紫竹、

野生百合、金背杜鹃、甘肃琼花等。动物资源有珍禽奇兽:如熊、黄羊、野猪、麂子、鹿、麝、红腹锦鸡、鹦鹉、绶带等。 麦积山景区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因山体呈圆锥状,酷似农家的麦垛而得名。麦积山风景区北跨清渭、南携嘉陵,地处我国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线,又是东南、西北季风交替带,蕴有南北兼备的各种野生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麦积山是西秦岭山脉小陇山的一座孤峰,著名的麦积山石窟便开凿在此峰之上,石窟主要保存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朝代的雕塑和壁画,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之称,是我国的四大石窟之一;此外还有雕巢峪、罗汉岩、香积山风景小区,有天池坪、严山瀑布景点及秦文公墓等古遗址。麦积山山势险峻,林木葱茏,泉水清澈,飞瀑如练,风光旖旎,有“秦地林泉之冠”的美誉,加之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据《玉堂闲话》和《秦州志》记载,风景区内山峦叠翠,群峰耸峙,风景特别优美,尤其是烟雨笼罩,横云飞渡之际,犹如进入海市蜃楼的幻景。评誉为:连岗苍秀,深林茂草,细流交错,飞瀑如练,北跨清渭,南携嘉陵,誉为“西北山水林泉之冠”。 仙人崖景区 仙人崖景区是国务院公布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天水市东南65公里处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麦积山石窟的东北方向,始于南北朝,距今近1600年。宋代称“华严寺”,明代永乐皇帝赐名“灵应寺”。相传此处过去常有高人隐居于此修行,故名仙人崖。仙人

甘肃省天水市南北宅子简介

南宅子 南宅子位于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是一组典型的明代古民居建 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宅子是明嘉靖三十七(公元1558)年秦州举人、中宪大夫、 山西按察司副使胡来缙的私宅,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公元1589)年。 占地5050平方米,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由十二个四合院、78座 单体古建筑组合而成。各院由甬道相联,高低错落,排列有序。门 外有千年古槐两株,当地人称南宅子为“大槐树下”。垂花大门内, 以南北通道分为东西两区。西区由前院、后院、书房院、棋院和花 园组成,是南宅子的主体部分。主要建筑物均为明代建筑,梁柱硕 大,用料考究。其直棂隔扇门窗、栏板梁头、斗板雀替等雕刻技法 精湛,建筑布局精致,房屋种类繁多,尤以古代绣楼、木楼、地下 藏宝洞等建筑物在民居建筑中实属少见,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传统文 化和地域文化特色。现开辟有天水胡氏家族谱系、祝寿、祭祖、婚 庆等专题展览。东区由六个小四合院组成,现陈列有历史名人书画、 皮影、剪纸、根雕、刺绣、车杖等各类民俗展览,同时,举办天水 地方戏曲和曲艺等演唱活动。 南宅子是研究我国西北地区明清古民居建筑的重要实例,为研 究明清时期建筑格局和建筑等级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原国 家文物局局长孙轶青为天水民俗博物馆题写馆名。南宅子古建筑与 民俗文物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既是天水民俗博物馆,又是天水古 民居建筑文化的展示中心,也是我们西北地区著名的民俗文化旅游 的场所。 胡来缙 胡来缙南宅子的主人。胡来缙,字仲章,又号东泉。祖籍安徽凤阳府五河县人,明代追随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公元1369年徐达率部攻克秦州,随部队驻防而落户天水,今麦积区马跑泉镇胡王村就多为胡氏后裔。明嘉靖戊午(公元1558年)中举人,被破格任命为大兴县县令,任职期间,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后加官至雁门兵备道,为正四品官员,兼任山西省按察司副使,按察使为一省的司法和监察长官,按察司副使相当于省级的监察部副部长。因而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明王朝,才有可能修建这样规模的宅院。他的故居为“南宅子”。 胡忻 胡忻:北宅子的主人,胡来缙之子,万历乙丑科(公元1589年)进士,出任山西临汾知县,回京后,历任工部、礼部给事中、官至太常寺少卿。1596年被调京中选后为工科给事中(朝廷中稽查六部百司的官,正五品)参与了修建两宫(坤宁宫、乾清宫),三大殿(皇极殿、中级殿、建极殿)。在修建过程中功绩显著,后被连续提升,万历38年,已52岁的胡忻被任命为太常寺少卿署正卿,正四品官员,主管祭祀。他的故居称“北宅子”。

甘肃水文概况

河流、地下水、冰川与水力资源 甘肃省位于我国内陆,东西长1400多公里,南北宽近1000公里。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兼有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的特点。三大自然地理区的地貌、气候等特点,对本省水文地理状况有重大影响。东部黄土高原与东南部的陇南山地,是黄河与长江流域,属于外流区。西北部的河西走廊及北山山地,属于内陆河流域。南部与西部的甘南高原与祁连山地,属青藏高原高寒区,是外流与内陆河的发源地。 (一)河流 1、河流水系 本省河流分三大流域,九个水系。黄河与长江流域以迭山、西秦岭为界。黄河与内陆河流域以乌鞘岭、毛毛山及景泰境内的猎虎山为界。 (1)黄河流域水系:本流域分黄河干流(包括庄浪河、大夏河等直接入干流的小支流)、洮河、湟水、渭河与泾河五个水系。 这里年径流量大于一亿立方米的河流,除上述五个水系的干流外,还有各水系的一、二级支流31条。其中黄河干流水系有庄浪河、祖厉河、大夏河及其支流咯河和铁龙沟5条;洮河水系有周可河、多拉沟、贡去乎河、博拉河、车巴沟、冶木河、三岔河、广通河等12条;湟水水系有大通河1条;渭河水系有榜沙河、大南河、籍河、牛头河、通关河、葫芦河及其支流洛河7条;泾河水系有内河、马连河、黑河、达溪河、达蒲河及其支流茹河6条。 (2)长江流域水系:省内长江流域的嘉陵江水系,年径流量大

于一亿立方米的河流共27条,其中包括西汉水及其支流燕子河、洮水河、清水江、平洛河、铜钱河、柯家河;白龙江及其支流达拉沟、多儿沟、腊子沟、岷江、拱坝河、羊汤河、五库河、让水河、洛塘河;白水江及其支流中路河、马连河、白马峪河、丹堡河;嘉陵江干流及直接入嘉陵江的支流红崖河、永宁河、洛河及长丰河。 (3)内陆河流域:内陆河分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个水系。年径流量在一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15条。其中石羊河水系有西大河、东大河、西营河、金塔河等;黑河水系有讨赖河、洪水河、马营河、梨园河等;疏勒河水系有疏勒河、党河等。 2、河川径流 (1)年径流深及其分布:河川年径流深及其分布与甘肃省的降水量分布大体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降水多的地方,地表径流深就大;降水少的地方,径流深就小。甘肃降水总的趋势是东南多,西北少,如东南部康县年平均降水为807毫米,中部的兰州为327毫米,西北部的张掖为129毫米。故甘肃的径流深也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局部地区,由于下垫面的影响,与降水分布的规律性不一致。在同样降水条件下,山地林区,年径流深大,黄土高原年径流深则小;山区径流深大,在丘陵、平原及河谷地区,则径流深小。 甘肃省的河川径流,可以以陇山——西秦岭——祁连山为界线,分成两个区。线以南径流深大,称为丰水区(包括山体本身),线北为贫水区。 ①丰水区区内年径流深大部在100毫米以上。由于降水受地形与

伏羲氏甘肃省天水市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

伏羲氏甘肃省天水市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伏羲故里。甘肃省天水市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 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有成纪。上邽。秦州等称谓。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记载:“故渎东经成纪县。故帝太皞庖牺所生之处也。”1992年8 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天水时亲笔题词“羲皇故里”。甘肃省天水市作为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境内留有大量的伏羲文化遗存。自古以来。 该地就有祭祀伏羲的传统。自秦汉至明清。伏羲作为三皇之首。祭祀不断。

相沿成习。而自1988年以来。除xx年和2016年。受地震影响。公祭活动暂停了两年外。甘肃省已连续举办了二十一届伏羲文化旅游节。公祭伏羲大典也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甘肃省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 中文名称,伏羲故里。别名,羲皇故里。行政区类别,甘肃天水。地理位置,天水。著名景点,伏羲庙。卦台山等。。 伏羲故里。伏羲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 伏羲。女娲点燃了中华文明薪火。对中华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伏羲因其在中华文明史的巨大贡献。千百年来被尊称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受到了中华儿女的称赞和共同敬仰。 历史遗迹。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 在甘肃省天水市城区西关伏羲路。伏羲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

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2001年06月25日。 伏羲庙作为明。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前后历经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第九次重修后。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现存面积6600多平方米。卦台山又名画卦台。相传为伏羲氏仰观天。俯察地。始画八卦的地方。处于三阳川西北端。现辖于麦积区渭南乡。距天水市约15余公里。卦台山如一巨龙从群峦中探出头来。翠拥庙阁。渭水环流。钟灵毓秀。 气象不凡。登临卦台山顶。俯瞰三阳川。人们不难发现。古老的渭河从东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古迹之南郭寺【图文】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古迹之南郭寺【图文】 南郭寺,位于天水市城南2公里山坳,占地5.7公顷。这里树木葱茏,古柏参天,风景优美,鸟语花香,为天水的八景之一,誉名"南山古柏”。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历代诗人墨客览胜之地。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流寓秦州(今天水),写下一百余首赞美诗,其中"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的一首传神入化,故此,古往今来,更加引起人们对它的游兴和向往。其东侧山势险要处,建有观景亭,游人登高远眺,天水市全景尽收眼底。此外,南郭寺背负的山坡之上,有一片在古城天水范围内唯一的天然白杨林,郁郁葱葱,为寺院增添了绿色和生机。寺庙历史南郭寺,为陇右第一名刹。甘肃省天水市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寺历史悠久,宋代称“妙胜院”,清乾隆救赐“护国禅林院”。始建年代因无确切文字史料而有不同说法,或认为始建于“春秋晚期”;或认为始建于“东汉初年”;或认为建于“隋唐早期”等。这些观点依据多为推测,证据不足,难为信说。近人以董晴野先生为代表的“始建于北朝”的说法,钩沉史籍,义理畅达,说服力较强,从之者众。据此说,南郭寺开山迄今约一千六百多年。人世沧桑而文物犹存,乃华夏文明

之宝。天水人民引以自豪。南郭寺位于天水市城南两公里处的慧音山坳,这里有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的李白、杜甫咏南郭寺的诗篇,有杜工部祠堂及堪称“稀世之宝”的“春秋古柏”等文物,南郭寺被誉为第一名刹。寺庙特色建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历代诗人墨客览胜之地。唐代大诗人杜甫写下一百余首赞美诗,其中"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的诗句.寺内现存三段前蜀乾德三年(921年)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宋熙宁六年(1073年)僧惠宝有秦州南山妙胜院新修砖塔第二级石碣记,和清代的三通石碑,详细记载了南郭寺各代修葺情况。现存建筑是经清代顺治、乾隆、光绪几代修葺和增建的。乾隆六十年(1795年)建关圣殿。光绪三十年(1904年)又重修和新建了其它庙宇。为纪念大诗人杜甫,同年将"东禅林院"改为杜少陵祠。其余三座牌楼式大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八角亭等都是市人民政府拨款,市建委新修或翻修。南郭寺西牌坊门前有两株千年古槐,围达七米多,虬枝揽云,茂叶蔽日。院内砖砌勾栏围护二株生长达2300 年至2500年南北欹侧的千年古柏,其中:南向一枝黛色霜皮,干枯如紫,直插云霄,但顶端仍是青春焕发,枝叶茂盛,西北向一枝已枯,北向一枝巧架于槐树枝杈上,更神奇的是,她的已劈开的枯干中寄生着一株胸围108公分的黑蛋树(朴

2020下半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0下半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20世纪70年代初几乎同时提出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爱德华?肖 B、罗伯特?麦金农 C、菲利普斯 D、赫尔希曼 【答案】AB 【解析】1973年麦金农和肖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等著作中,阐述了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指出金融抑制会严重阻碍经济发展,而金融深化则将有力推动经济发展。 2、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有()。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C、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答案】ABCD 【解析】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2)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3、以本机关名义制发的上行文,签发人应当是()。 A、综合部门(办公室)负责人 B、主持工作的负责人 C、主要负责人授权的其他负责人 D、主要负责人 【答案】BD 【解析】以本机关名义制发的上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签发。所以答案为BD。 4、生产资料是指()。 A、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之和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之和 C、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之和

伏羲庙导游词最新范文

伏羲庙导游词1 伏羲庙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是全国最大最早的伏羲庙。是一处古柏参天,浓荫盖地;庙宇辉煌,亭角挑翘;布局严谨清幽雅静;高墙围绕,芳草添色的所在,委实有着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初祖的宏伟气魄。是天水现在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又名“太昊宫”,临街而建,两门三进,自南向北有牌坊、庙宇、月台、碑亭、主殿、古柏等,占地200万平方米。殿宇排列对称整齐,布局规则严谨,屋顶皆饰琉璃筒板瓦,雕梁画栋,巍峨壮观。景色特点主体建筑太极殿高大雄伟,稳坐在院正北高1.8米,长26.4米,宽13米的月台上。殿宇重檐琉璃瓦顶,饰螭首。顶上平脊两端有翘转向内的“鸱尾”。斗拱五铺,三抄、三平昂,刻卷云和龙头。门扇饰透花金线艾叶纹。圆窗透花,刻有二龙一珠,障水板刻松鹿图,雕刻精绝,别具一格。 内有伏羲泥塑彩绘像。后有先天殿,原祀神农,内塑神农像一尊。侧有朝房、碑房、庑殿、鼓乐亭。亭殿间镶以古柏37株,古槐1株,奇形怪状,俨然是一院人物一幅画卷。庙东北有池,跨池有桥,池畔有亭,名曰“来鹤亭”。据说昔日有白鹤栖息其上,故此得名。庙祠内,柏槐苍茂,花木芬芳,黄莺鸣啭,燕语呢喃,碧树亭影,交相辉映,景色幽静,令人神思向往。风俗习惯每年定期举办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当地人相传伏羲的生日是农历正月十六,因而祭奠伏羲最隆重的就是这一天。人们在这一天赶庙会、唱戏、烧香、磕头、施舍,在心里把许多话"告诉"伏羲,以求从他那里获得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突出的事情,就是求伏羲医病。伏羲庙院里原有八八六十四棵柏树,人们说那是伏羲按八卦的演化序列排列的;说那些树,每一棵都能懂凡人之言,都能解伏羲之意。人们按照天干地支(六十花甲子)的循环规律来套,每一年都要推选出一棵柏树,让它在庙院内"值班";轮流到值班的树,便是"神树"了,也就是伏羲的代表。 伏羲庙导游词2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关子村民委员会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关子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00]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后沟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01]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刘家山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02]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松树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03]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梨尧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04]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冯集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05]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朱槽沟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06]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朱堡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07]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杨柳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08]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七十铺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09]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西宛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10]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东川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11]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石咀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12]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白石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13]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石川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14]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韩安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15]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西华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16]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西沟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17]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董家山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18]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唐家山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19]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高炉子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20]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岸峪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21]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藉源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22]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流水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23]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严家河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24]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寨子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25]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孙家坡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26]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大湾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27]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潘时村民委员会[620502106228]

牛头河水利枢纽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天水市牛头河水利枢纽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 批准:张煜辉 审查:冯志文 项目负责:刘建平 报告编写:刘建平徐林福靳彦荣 天水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二OO五年十二月

天水市牛头河水利枢纽工程 水资源论证报告 1 概述 1.1编制目的 天水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文化遗址及风景名胜众多,是甘肃省的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建国以来,天水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轻纺工业三大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为国家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崛起使天水市工业化不断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人口密度也在逐年增加。至2004年全市总人口347.78万人,居全省第一,是甘肃省人口最多的城市,占全省总人口的八分之一强,人口密度为242.9人/平方公里,其中农村人口265.92万人,占总人口的76.5%,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5%。耕地面积573.3万亩,人均1.65亩,其中山地占91%;粮食总产量79.17万吨,财政收入14.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40元.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第一产业总产值22.46亿元,第二产业总产值49.29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53.72亿元,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协调快速发展,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17.9∶39.3∶

42.8,全市经济运行稳定,显现了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良好局面。 根据天水市中、远期用水量预测,其中期(201O年)用水量为5911万m3(16.2m3/d),远期(2020年)用水量为10978万m3(30.1m3/d)。到2004年城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为8.67万m3,年可供水量为3164.55万m3,上磨水源地建成后城市日供水能力为9.9万m3,年可供水量为3613.55万m3,仍不能满足天水市中、远期发展的用水需求。为了解决天水市社会经济中、远期发展对用水量的增长需求,根据天水市现状供水形式,天水市政府决定建设“牛头河水水利枢纽工程"开发利用牛头河地表水资源,以解决天水市城市供水问题。牛头河为渭河的一条较大支流,牛头河水利枢纽的开发利用符合《甘肃省渭河流域开发治理初步规划》中该流域开发规划及水资源分配原则。工程区位于天水市麦积区社棠镇以北约10.4km的牛头河上,305省道(天水~清水段)从拦河闸右岸通过,交通十分便利。牛头河水量较为充足,水质良好,是城市供水的良好水源地。 2003年7月委托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天水市牛头河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2004年5月省发改委以甘发改农经[2004]84号文对《天水市牛头河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进行了批复。目前正在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工作,该项目计划年净调节水量为2555

伏羲庙导游词

伏羲庙导游词 伏羲庙导游词 伏羲庙导游词 篇一:伏羲庙导游词 欢迎来到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天水。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与陕西省接壤,为陇东南门户,总面积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0多万。天水是丝绸之路南线东段陇关道和秦陇南道的交汇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得名于“天河注水”的传说。是陇东南地区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那么来到天水,您不能不去参观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地——伏羲庙。我们每个中国人一直把自己称作“龙的传人”,并为此自豪。龙,已成为我们民族的徽标和崇高象征。要说到龙的来历,不能不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三皇是伏羲、神农、黄帝,伏羲为三皇之首,被人们奉为神话传说中的“人文始祖”。《史记·三皇本纪》记载:“太庖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蛇首人身,有圣德。”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关于伏羲的出生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传说,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氏有一次在一个叫做雷泽的地方踩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12年

后,便生下了伏羲氏,古人以12年为一纪,伏羲氏的诞生地也就被称为成纪。这是我国最早的感孕神话,说明在中国母系氏族“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会现象。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伏羲庙。伏羲庙始建于明弘治三年,也就是公元1490年,是典型的明代建筑。伏羲庙原称太昊宫,俗称人宗庙,整个庙宇坐北向南,现存建筑为两门三进,自南向北有牌坊、庙宇、月台,碑亭,主殿,古柏等。大家可以看到,伏羲庙大门前有三座牌坊,呈品字形鼎立,给人一种庄严崇高的感觉。牌坊上的匾依次写的是“继天立极”、“开物成务”、“开天明道”。 那么大家现在站的这个地方便是伏羲庙的前院,走过仪门我们将进入伏羲庙的中院,伏羲庙按照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形式布局建造,它坐北朝南,占地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依照南北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有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和太极殿、钟亭、鼓楼沿轴线东西相对,整个建筑群采用均衡对称的格局,总体布局沿南北中轴线纵向延伸,有主有次,前呼后应,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 我们继续前行,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大殿便是先天殿了,这里是整个伏羲庙的中心,是建筑群的主体部分,在大殿两

天水市自然区划

天水市自然区划 一、自然地理要素 ㈠地理位置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与陇南山地的过渡带,是我国版图的几何中心。介于北纬34°05′—35°10′和东经104°35′—106°44′之间,东以陇南山地与陕西毗邻,南跨西秦岭与陇南山地相接西到桦林山、天爷梁预定西地区相连,北与葫芦河中游与平凉地区接壤。东西长197公里,南北宽122公里,面积1432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2﹪。 ㈡地质地貌 天水市天水境内山脉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间。最高峰天爷梁,高达3120米;最低点牛背村,海拔760米。天水地貌区域分异明显。东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层褶皱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中部小部分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形成渭河地堑,经第四纪河流分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貌。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渭河及其支流横贯其中,形成宽谷与峡谷相间的盆地与河谷阶地。中东部为秦岭、关山山区。以西部尽皇山、云雾山、景东梁为主体的西秦岭山地和东部八卦山、火焰山、秦岭大堡、关山为主体的小陇山、陇山山地,重峦迭嶂,山险谷深。天水市区位于秦岭纬向构造和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前孤,南北两山横亘,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地貌结构基本特征为“两山夹一川”。

天水市地跨三大地质构造单元,即北祁连—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中秦岭海西褶皱带和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出现了七个构造体系,其中秦岭纬向构造体系、祁吕贺山字形构造体系河东北向构造体系形成较早,构造行迹及范围广而强烈构成全市的构造格架,并影响其他构造体系的成生和发展,市境内构造景观较为复杂,同时也控制岩带和矿带的展布。 ㈢气候 天水市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受东西季风控制,属大陆性的季风气候类型。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依照气候干燥度(秦州区1.03,麦积区1.28,秦安县1.26,甘谷县1.29,武山县1.29,清水县1.05,张家川县0.87)的不同可划分张家川及秦岭以南为湿润区,其他县为半湿润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50小时,林区最低为1520小时,年有效积温为2225.2°C—4000°C。全市热量的地理分布:全市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7℃—11℃之间,渭河河谷地地区年均气温在10℃以上,其余各地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浅山区在8℃—10℃之间,1800米以上的山地年平均气温小于8℃,关山、西秦岭山脉区年平均气温小于6℃,为全市最低区。全市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450—600毫米,小陇山林区可达700—800毫米,张家川县、清水县和关山、西秦岭区年降水平均量为600—700毫米。渭河流域一般为500毫米左右。甘谷县的安远、礼辛和武山县的桦林山一带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为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全市年内降水量的分布很不均匀,降水主要分布在夏秋季,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

天水市城市供水分析

一、引言 《天水城市供水水源战略研究报告》是市列重点软科学计划项目“天水城市供水水源战略研究”的科研成果,《研究报告》由自然地理条件、水资源评价、城区供水水源状况及存在问题、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城区供水水源战略研究、城区供水水源地方案研究、结论与建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保护、城区供水水源规划图等部分构成,共约20万字。该项目由天水市水资源管理处课题组承担并完成,课题主要负责人刘建平(市水资源管理处主任、高级工程师)、白石林(市水资源管理处副主任、高级工程师)。该课题2010年10月29日通过由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天水水资源实际现状,提出的供水水源比较方案、水源建设优化方案和解决天水城市中长期城区供水的战略思路依据充分,结论可靠,措施建议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决策性,为科学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保障城区供水,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对进一步加快天水城市化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为《天水城市供水水源战略研究报告》的摘要精编,提供相关部门决策参阅。 二、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天水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是甘肃省重要的制造业、物流业及旅游产业发展重点中心城市,是陇东南经济、教育、文化和科技中心城市,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陇上小江南”之称。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和省委“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几个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同时涉及天水,将天水推入了新的历史发展进程,天水必须依 靠自身的优势全力实施“1135”区域发展战略,建设“一圣地”即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一枢纽”即区域综合运输交通枢纽,“三基地”即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示范基地、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航天育种示范基地,打造“五品牌”即西部装备制造业聚集城市、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甘肃省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城市、西北最佳宜居环境城市、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努力把天水建成经济实力较强的陇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关中--天水经济区西端的重要增长极。 在这一战略大背景下,天水城市经济和城市化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区人口也将进一步增加,而天水市现有城市供水水源存在补给不足、水源单一、开采量衰减和保护难度大等问题。并且城市水源位于市区东西两端,占用大面积城市建设用地,给城市规划和进一步发展造成严重障碍。为了全面实现市委市政府既定的跨越式发展战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开展天水城市供水水源战略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三、水资源及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天水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地带,多年平均气温10.2℃,无霜期141--20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448.4--571.8毫米。全市多年平均自产加入境水资源量为24.8918亿立方米,黄河流域总水资源量为19.2822亿立方米,占全市总水资源量的77.5%;长江流域总水资源量为5.6096亿立方米,占全市总水资源量的22.5%。全市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15.4647亿立方米,占全省总量的5.34%,居全省14个市(州)的第5位。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33.2立方米,亩均水资源占有量270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5,为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2/5,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最低需求1000 立方米的标准,属严重缺水地区。 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222项,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5.01万亩,保灌面积63.38万亩,实灌面积57.02万亩。建成市区及县城集中供水工程7处,组建了天水市及各县自来水公司六个,加上单位自备水源在内全市共有城镇工业及生活供水机电井433眼。 全市年实际供水量40827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24998万立方米,地下水供水13575万立方米,其它水源供水2254万立方米。一产、二产、三产及居民生活用水分别为34441.1万立方米、1623万立方米、1005万立方米、3757.9万立方米。各行业用水量中农业是第一大用水户。 经课题组深入分析和研究论证表明:天水市是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并存的城市,尽管天水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