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考文言文通假字汇总和配套练习

中考文言文通假字汇总和配套练习

知识点一:梳理常见通假字

通假字: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一样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1 共通供,供应

2 阙通缺,侵损

3 说通悦,心服

4 知通智,聪明

5 雠通仇,仇恨,如:仇雠敌战之国也。

6 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7 取通娶,娶亲,如:令壮者无取老妇。

8 免通娩,分娩,如: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9 弊通敝,破旧,谦词,如: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10 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11 反通返,回来,如:必勿使返。

12 奉通俸,俸禄,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13 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4 颁通斑,杂色的花纹,有斑点,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 检通敛,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16 有通又,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7 辩通辨,分辨,如:两俟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18 从通纵,合纵,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9 敝通弊,困顿,失败,如:有余力而制其敝。

20 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日光,如:景翳翳以将入。

21 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如:棘矜。

22 距通拒,把守;通纳,接纳,如:距关,毋诸侯。

23 要通邀,邀请,如:良出,要项伯。

24 倍通背,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4 蚤通早,尽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项王。

25 坐通座,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26 曷通何,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

27 厌通餍,满足,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之欲无厌。

28 当通倘,如果,如:当与相较,或未易量。

29 止通只,仅仅,不过,如: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30 圜通圆,如: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31 采通彩,色彩,如:须臾,成五采。

32 闵通悯,忧患的事,如: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3 蓐通褥,草褥子,如:而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4 羞通馐,美味食品,如: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35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如:既又与汝就食江南,孤苦零丁。

36 世通逝,逝世,如: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37 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将死人入棺,如: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

38 冥通溟,海,如:北冥有鱼。

39 辩通变,分别,如:此小大之辩也。

40 阖通合,全,如:每至是日,倾城阖户。

41 直通值,价值,如:昂其值,居为奇货。

42 裁通才,时间副词,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43 翼通翌,次于今日、今年的,如:翼日进宰,宰见其小。

44 飨通享,如: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45 已通以,如: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46 以通已,止,如:无以,则王乎?

47 说通悦,快乐,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48 枝通肢,肢体,如:为长者折枝。

49 刑通型,做典范,如: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50 盖通盍,相当于“何不〞,如:盖亦反其本矣。

51 涂通途,道路,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52 塑通诉,告诉,申诉,如皆欲赴塑于王。

53 已通矣,语气助词,表确定语气,如: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54 罔通网,罗网,如: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55 田通畋,打猎,如:今王田猎于此。

56 卒通猝,表示突然,如: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57 由通犹,表示比况,相当于“就像〞,如: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58 施通迤,逶迤斜行的样子,如:施从良人之所之。

59 无通勿,不要,或通惑,想不通,如:无或乎王之不智。

60 为通谓,认为,如:为是其智弗假设也。

61 罢通疲,疲惫,如: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

62 趣通趋,向前走,如:趣舍异路。

63 徇通殉,献身,如: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64 诎通屈,屈曲,如:其次诎体受辱。

65 枪通抢,触,如: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66 摩通磨,灭,如: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67 见通现,表露,如: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68 责通债,债务,下狱受腐刑,如: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

69 不通否,如: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70 奉通捧,捧着,如:臣愿奉璧往使。

71 庭通廷,朝堂上,如:拜送书于庭。

72 案通按,观察,如:召有司案图。

73 宾通傧,九种地位不同的礼宾人员,如:设九宾礼于廷。

74 缪通穆,如: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75 孰通熟,仔细,如: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76 离通罹,遭遇,如:离骚者,犹离忧也。

77 濯通浊,混浊,如: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78 质通贽,见面礼,如:厚币委质事楚。

79 决通抉,如:辞决而行。

80乡通向,如:北乡自刭。

81 衡通横,与“纵〞相对,如:外连衡而斗诸侯。

82 没通殁,死,鄙陋没世。

83 莫通暮,夜晚,如:至莫夜月明。

84 被通披,披散,穿上,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85 少通稍,稍微,太后之色少解。

86 禽通擒,捕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87 舒通抒,抒发,如:退而论书册,以舒其愤。

88 亡通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

89 生通性,资质,如:君子生非异也。

90 阳通佯,假装,如:皆阳应曰。

91 识通志,记住,如:汝识之乎。

92 属通嘱,嘱咐,如:属予作文以记之。

知识点二:

古今异义词:古义和今义不一样的词叫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

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

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大局部双音节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是把每个字单独解释,所以古今意义词有章可循,只需要记忆规律以外特殊的词语,来降低记忆难度。

下面这些是课文中出现也是必须掌握的95个古今异义词。

1.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顾:〔古义:反而,难道。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4.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5.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常用于“安静〞、“平安〞等〕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6.再:〔古义:专指第二次。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

7.交通:〔古义:交织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8.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9.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无论晋〔“桃花源记“〕

10.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的意思。〕

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

11.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

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12.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

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13.益:〔古义:更、更加。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14.请:〔古义:“问〞的意思。今义:邀、聘、求之意。〕

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15.走:〔古义:“跑〞的意思。今义:行走。〕

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6、故:〔古义:副词,特意。今义:事故、所以。〕

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

17.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18.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19.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春社近〔“游村“〕

20.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

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2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芳草鲜美〔“桃花源记“〕

22.虽:〔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虽人有百手〔“口

技“〕

23.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两股战战〔“口技“〕

24.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章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25.无为:〔古义:无须,不要。今义: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6.儿女:〔古义:小孩和女子。今义:指子女。〕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7.何苦:〔古义:愁什么。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28.鸿:〔古义:大。今义:鸿雁,书信。〕

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29.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30.致:〔古义:对……说话。今义:指在举行*种仪式时说勉励、感、祝贺、悼念等的话。〕听妇前致词〔“石壕吏“〕

31.裙:〔古义:泛指衣裳。今义:指裙子。〕

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32.烈士:〔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烈士暮年〔“龟虽寿“〕

33.一般:〔古义:一种。今义:指普通。〕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

34.蹉跎:〔古义:过时。今义:用于光阴白白地过去。〕

年已蹉跎〔“周处“〕

35.令:〔古义:好的。今义:命令。〕

令名不彰〔“周处“〕

36.坐:〔古义:犯罪。今义:多用于“坐下〞。〕

何坐〔“晏子使楚“〕

37.其实:〔古义:两个词;其:代词,它的;实:果实。今义:一个词,用来说明*“一

事实的连词。〕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38.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隶而从者,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39.居:〔古义:停留,这里是经过的意思。今义:住。〕

居数月〔“塞翁失马“〕

40.十九:〔古义:十分之九。今义:指一个数目“十九〔19〕〞。〕

死者十九〔“塞翁失马“〕

41.金:〔古义:古代计算金属货币单位,一两为一金。今义:金银的金。〕

请献十金〔“公输“〕

42.可:〔古义:大约。今义:常用作表示可以、可能、许可、值得等。〕

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43.简:〔古义:简拔,选择。今义:简单。〕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44.休:〔古义:桔祥。今义:休息。〕

休寝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

45、盖:〔古义:句首发语词,引出下面的推测、判断或说明。今义:盖住、盖子。〕

盖余之勤且艰假设此〔“送东阳马生序“〕

46.往往:〔古义:到处、处处。今义:常常。〕

卒中往往语〔“涉世家“〕

47.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方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经〔“桃花源记“〕

48.借第:〔借:古义是即使,假使。今义指暂时用别人或暂时给别人用的钱或物。第:古义是仅、只。今义:表示次序。〕借第令毋斩〔“涉世家“〕

49.会计:〔古义: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今义:一个词,名词,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涉世家“〕

50.适:〔古义:往。今义:适合,适当。〕

郁郁适兹土〔“送董邵南游序“〕

51.恶:〔古义:怎么,表示疑问,读“wū〞。今义:罪恶,厌恶。〕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送董邵南游序“〕

52.:〔古义:致。今义:常作礼貌用语。〕

长跪而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53.戾:〔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

鸢飞戾天者〔“与朱元思书“〕

54.经纶:〔古义:治理,筹画。今义: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经纶事务者〔“与朱元思书“〕

55.山河:〔山:古义:指华山。今义:泛指一切山。河:古义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潼关心古“〕

56.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姐妹在的至亲。今义:专门指族外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7.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水,池塘。〕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8.语:〔古义:告诉;说。今义:话语;说话。〕

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59.子:〔古义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今义:儿子。〕

子何恃而往〔“为学“〕

60.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61.将:〔古义:或许。今义:接近。)

将非鬼也〔“宋定伯促鬼“〕

62.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不习渡水故耳〔“宋定伯捉鬼“〕

63.去:〔古义:离去。今义:到哪;前往。〕

得钱千五百,乃去〔“宋定伯捉鬼“〕

64.但:〔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

65.闻:〔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66.是:〔古义:此。今义:判断词。〕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67.馨:〔古义:美好。今义:芳香。〕

惟吾德馨〔“陋室铭“〕

68.形:〔古义:身。今义:样子。〕

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69.方:〔古义:方圆。今义:方向或四个角都是90度的四边形,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

方七百里〔“愚公移山“〕

70.曾:〔古义:并,尚且,连……都……。今义:曾经。〕

曾不能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71.举:(古义:被起用。今义:举起。)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2.征:(古义:表现,征给。今义:征求,象征。)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3.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4.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5.入:(古义:国。今义:进入。)

入则无法家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6.钟:〔古义:一种容器。今:计时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77.开:〔古:扩大。今:〔店铺〕开场营业〕

诚宜开圣听〔“出师表“〕

78.义:〔古:适宜,恰当。今:意义,含义。〕

引喻失义〔“出师表“〕

79.痛恨:〔古:痛心,遗憾。今:极为仇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80.异同:〔古:差异,偏义复词。今:不同与一样。〕

不宜异同〔“出师表“〕

81.卑劣:〔古:身份卑微,出身鄙野。今: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先帝不以臣卑劣〔“出师表“〕

82.感谢:〔古:感动,冲动。今:感。〕

由是感谢〔“出师表“〕

83.奖:〔古:勉励,鼓励。今:奖励,嘉奖。〕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84.所以:〔古:用来……的原因。今: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85.涕:〔古:眼泪。今:鼻涕。〕

临表涕零〔“出师表“〕

86.精力:〔古:精神与毅力。今:精神和体力。〕

以精力自致者〔“墨池记“〕

87.间:〔古:参与。今:隔开,不连接,中间,空间,或时间。〕

又何间焉〔“刿论战“〕

88.鄙:〔古: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轻视,看不起。〕

肉食者鄙〔“刿论战“〕

89.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种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牺牲玉帛〔“刿论战“〕

90.忠:〔古: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忠诚。〕

忠之属也〔“刿论战“〕

91.狱:〔古:诉讼案件,罪案。今:监禁罪犯的地方。〕小大之狱〔“刿论战“〕

92.可以:〔古:可以凭借。今:表示许可,可能。〕可以一战〔“刿论战“〕

93.情:〔古:实情。今:感情。〕

虽不能察,必以情。〔“刿论战“〕

94.再:〔古:第二次。今:又一次。〕

一鼓作气,再而衰〔“刿论战“〕

95.假(jiǎ):〔古:借。今:虚伪的,不真实的。〕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例1】〔***〕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

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④相:担任国相。

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抑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答复。1.解释以下短语。

〔1〕意气扬扬:

〔2〕名显诸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晏子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选用人才的有何标准。

【例2】〔***〕

孝公①既用卫鞅②,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个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师公贾。明日,人皆趋令。行之十年,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孝公:孝公。②卫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种肉刑。1.与文中“将法太子〞的“将〞字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B.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答中书书“)

D.扶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涉世家“) 2.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用“/〞断句。(2分)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贾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4.从本文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C(2分)

2、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贾(2分。画对后3处得2分,画

对后3处中的2处得1分,画对后3处中的1处不得分)

3、百姓认为(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有人敢移动(它)。(2分。全句连贯、顺畅得1分,“怪〞字翻译正确得1分)

4、取信于民。(1分。写“讲求诚信、必究、执法严明、效果明显〞等均可)

【解析】

【例1】〔***〕

扁鹊投石[注]

医扁鹊见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战国策·策“〕

[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武王示之病〔〕〔2〕君与知之者谋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将使耳不聪,目不明。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容是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4.扁鹊的话一是针对__________而言,一是针对__________而言。〔4分〕

【答案】

1.〔4分〕〔1〕疾病〔2〕计议,商量,谋划

2.〔2分〕将使您的耳朵〔听觉〕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3.〔2分〕“左右〞认为“我〞的病治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意思对即可〕

4.〔4分〕治病治国

【解析】

变式训练: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得意者甚蕃。晋渊明独爱菊;自唐来,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出淤泥而不染而: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蔽:

2、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得意者甚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4、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2分)

5、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

【答案】

1、〔1〕却〔可是,但是〕〔2〕通〔同〕“返〞,返回〔3〕遮蔽〔遮住,遮掩〕

2、〔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得意的很多。〔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呜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

3、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陷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4、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

5、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

【解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观月

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今余之游金沙堆①,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②童隶③而登焉。沙之色正黄④,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有删改)

【注释】①金沙堆: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②尽却:全部退去。

③童隶:书童仆役。④正黄:纯黄。

1.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临水之观,宜独往宜:__________

(2)其具是四美者与是:__________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天无纤云,月白如昼〞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天色没有小云,月亮如同白昼。

B.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

C.天上没有云彩,月亮是白昼。

D.天上没有细云,月光白白的。

3.第2段中的哪句话是具体描写中秋金沙堆的风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答案】

1.(1)适合。 (2)这。

2.B

3.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

4.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解析】

欣赏月亮最明亮在中秋之夜,而欣赏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靠近有水的地方去欣赏,最好是单独一人前往;而单独前往的地方,又以离人远的地方最好……我现在金沙堆游玩,这里不正符合赏月的四个条件(即中秋月,临水,独往,去人远)吗?

我于八月十五路过洞庭湖,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金沙堆正好位于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它高有十仞,四面绿水环绕,最近的陆地离这里也有几百里。我把船停靠在岸边,系在沙洲下面,让书僮仆役全部退去,然后徐步向上攀登。只见沙洲上的沙子一片金黄,和月光争辉;水好似玉盘,地上的沙子宛假设堆积的黄金;光辉四射,顿感一阵凉意,似觉眼花。阆风、瑶台、广寒宫这些仙境,即使未曾亲身到达那里,应该也不过如此而已吧。看样子赏月之至,中秋,临水,独往,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啊!特写此文以记述金沙堆观月情景。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景公遽起,传骑又至。景公曰:“趋驾烦且①之乘,使驺子②枢御之。〞行数百步,以驺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以烦且之良而驺子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

【注释】①烦且:良马名。②驺子:古代管车马的官。

1.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趋驾烦且之乘乘:__________

(2)尽释车而走释:__________

2.对句子“以烦且之良而驺子枢之巧,而以为不如下走也〞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凭着烦且这样的好马和马夫枢的技巧,齐景公还以为不如自己下车徒步奔跑。

B.用烦且的马和枢的巧合,以为不如下车走。

C.凭着烦且这样的马和枢的巧合,是可以走下去的。

D.凭着烦且的良好技能和马夫的技巧,还是不走下去好。

3.文章画线句子写出了景公的什么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用恰当的俗语、成语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马拉的车。(2)放弃。

2.A

3.着急、迫切,要快速赶回国都见婴。

4.说明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或:急于求成会导致最终的失败。或:做人做事都应放远眼光,注重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达成自己的目标。)

[参考译文]

齐景公到东海去游玩,传递公文的骑士从国都之中赶来拜见说:“晏婴病得很厉害,即将死去,恐怕您在他生前赶不上见他。〞齐景公立刻起身,传递公文的骑士又赶到了。齐景公说:“赶快坐上骏马拉着的马车,让马夫枢来驾车。〞行走了几百步,齐景公认为马夫赶得不快,就夺过缰绳代替他驾车;大约驾车走了几百步,又认为是马不向前跑,就把车马丢下而徒步奔跑。凭着烦且这样的好马和马夫枢的技巧,齐景公还认为不如自己下车徒步奔跑。

【活学活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南郡庞士元①闻司马德操②在颍川,故二千里候之。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车,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昔伯成③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④桑枢,不易有官之宅。何有坐则华屋,行则肥马,侍女数十,然后为奇?此乃许、父⑤所以大方,夷、齐⑥所以长叹。虽有窃之爵⑦,千驷之富,缺乏贵也!〞士元曰:“仆生出边垂,寡见大义。假设不一叩洪锺,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释】①庞士元:庞统,字士元,号凤雏。为备中郎将。②司马德操:司马徽,字德操。汉末名士,曾向备推荐庞统、诸亮。③伯成:指伯成子高,尧时贤人,禹为天子,他辞掉诸侯回家种地。④原宪:孔子弟子,宁愿过贫寒生活而不为官。⑤许、父:许由和巢父。尧舜

时期的两位隐士,尧想把君位让给许由,许由拒绝,归隐箕山。⑥夷、齐:指伯夷、叔齐,商代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两人都不肯继承君位。周灭商后,二人不食周黍,饿死在首阳山。⑦窃之爵:战国末年,吕不韦将和自己同居的美姬献给王子楚,生下嬴政,即始皇。嬴政即位后,封吕不韦为相国,所以说他“窃〞。

1.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故二千里候之候:__________

(2)伐雷鼓伐:__________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孩子知道邪恶的路更快,不考虑没道路的迷惑。

B.你只知道走小路快,却不担虑会不会迷路。

C.你是知道邪恶的道路,不考虑失去道路。

D.孩子知道邪恶的路更快,不考虑失去道路的迷惑。

3.文中司马德操用什么方法反驳庞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本文容说说司马徽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探望。(2)敲打。

2.B

3.通过讲述伯成、原宪一生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的高贵品格令许由、巢父、伯夷、叔齐所感慨,来反驳庞统风流名士不是一定要金印紫绶,光荣照人。

4.司马徽是一个才能卓越、安贫乐道、平易近人、善于循循善诱的人。

[参考译文]

南郡庞士元听说司马德操住在颍川,特意走两千里路去拜访他。到了那里,遇上司马德操正在采桑叶,庞士元便在车里对司马德操说:“我听说大丈夫处世,应该带金印佩紫绶,哪有委屈着自己长江大河般的才识雅量,而去做蚕妇们做的事?〞司马德操说:“您姑且下车,您只知道走小路快,却不担虑会不会迷路。从前伯成子高宁愿回家耕地,也不羡慕诸侯的荣耀;原宪宁愿住在破屋里,也不愿意用来换住达官的豪宅。哪里有住就要住豪宅,出门就要肥马轻车,身边还要几十个婢女侍候,然后才算是自己与众不同呢?这些正是隐士许由、

巢父所感慨,廉士伯夷、叔齐所长叹的原因。即使有吕不韦那样的官爵,齐景公那样的富有,也不值得尊贵的!〞庞士元说:“我出生在遥远偏僻的地方,很少见识到大道理。如果不敲一下大钟,击一下雷鼓,就不知道它们的音响啊。〞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太宗①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太宗:唐太宗世民。

1.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晏子请数其罪云数:__________

(2)必轻吾国轻: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3.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列举。(2)轻视、小看。

2.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3.皇后以晏子的故事劝说唐太宗不要因爱马暴死而迁怒养马人。

4.旁敲侧击,让齐景公不要因马死而杀养马人。

[参考译文]

唐太宗世民有一匹骏马,非常喜欢它,平常放在宫中饲养。一天,这匹骏马无缘无故突然死了。唐太宗大怒,要杀那养马的宫人。皇后劝谏说:“从前齐景公因为马死而杀人,晏

子当着齐景公的面列出养马人的罪状,说:‘你把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养死了马而使国君杀人,老百姓知道后,一定恨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其他诸侯知道后,一定看不起我国,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齐景公听后便免了养马人的罪。陛下您读书曾经读到过这个故事的,难道忘了吗?〞唐太宗听了皇后这番话怒气就消了,他对房玄龄说:“皇后用平常的故事来启发影响我,是很有益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记母教铨①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②,口授句读③。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

(选自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有改动)

【注释】①铨:清代著名文学家士铨。②纺绩:织布。③句读(dòu):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④夏(jià)楚:责打。

1.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儿怠,则少加夏楚怠:__________

(2)至夜分至:__________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我的双腿,解下衣服用胸暖温反面。

B.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双腿,解下上衣暖和胸和背。

C.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我的双脚,解开衣服用胸暖和着我的脊背。

D.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双脚,解下衣服盖在胸口和脊背上。

3.用一个四字短语给本语段加一个恰当的标题。

4.结合全文,说说“铨亦泣〞的主要原因。

【答案】

1.(1)懈怠、懒惰。(2)到了。

2.C

3.严母教子(或:严母陪读、母陪子读)

4.儿子为母亲深夜陪读而感动,为自己深夜睡着惭愧而哭(或:儿子被母亲的做法感动而哭)。[参考译文]

回忆我母亲教我的时候,她膝上放着书,叫我坐在膝下小凳子上看着书读。母亲一边织布,一边教我读文章。咿咿唔唔的读书声,夹着吱吱哑哑的织布声,交织在一起。我懈怠了,她就拿戒尺打我。打完我,又抱着我哭,说:“儿啊,你这时候不肯学习,叫我怎么去见你父亲!〞到半夜里,很冷,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我的双脚,解开衣服用胸口暖和着我的脊背,和我一起朗读。我读得累了,就在母亲怀里睡着了。过了一会,母亲摇醒我,说:“可以醒了!〞我开眼,看见母亲脸上泪流满面,我也哭起来。歇一下,再叫我读。直到头遍鸡叫,才和我一同睡了。后来,我终于学有所成,蜚声文坛。

2023届中考语文专题练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通假字(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通假字 (共18题) 一、复合题(共18题) 通假字 (1) 北冥有鱼(“ ”同“ ”,) (2) 其正色邪(“ ”同“ ”,)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 选贤与能: (2) 矜、寡、孤、独、废疾者: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说其意思。 (1) 曾益其所不能“ ”同“ ”, (2) 衡于虑“ ”同“ ”, (3) 入则无法家拂士“ ”同“ ”, 课内文言文阅读。回答下列小题。 (1)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B.一狼洞其中C.不亦说乎D.其人舍然大喜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快乐 B.年与时驰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C.顾野有麦场顾:看,视 D.丁氏对日对:应答,回答 (3)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i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ii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才通人 (2)便要还家 (3)处处志之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

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通假字

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新课标文言文通假字集锦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童趣》 2、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 6、一切乌有《山市》 7、裁如星点《山市》 8、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11、对镜帖花环《木兰诗》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13、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14、满坐寂然《口技》 15、止有剩骨《狼》 八年级(上册) 16、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18、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核舟记》 20、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 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2、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 23、矜、寡、孤、独《大道之行也》

24、荡胸生曾云《望岳》 25、略无阙处《三峡》 八年级(下册) 26、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 27、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29、才美不外见《马说》 30、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31、其真无马邪《马说》 32、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33、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34、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35、属予以记之《岳阳楼记》 36、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 37、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 九年级(上册) 38、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39、为天下唱《陈涉世家》 40、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1、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42、故不错意也《唐睢不辱使命》 43、仓鹰击于地上《唐睢不辱使命》 44、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45、自董卓已来《隆中对》 46、是以先帝简拔以《出师表》 47、必能裨补阙漏《出师表》 九年级(下册) 48、公输盘不说《公输》 49、子墨子九距之《公输》 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

初中古文通假字总结

一、通假字 古字通假,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借用的现象,又简称通假、通借、假借.古人在使用文字时,常常不用有其本义的本字,却用了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替代.尽管借字与本字的字形、字义不同,但字音一定相同或相近,所以又有一种更确切的称谓,叫做“古音通假”。那些被本字借来的字就叫假借字,又叫通假字、通借字、假字、借字、假音、借音.《列子•黄帝》:“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童"是“同”的假借字。《诗•召南•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谓"是“畏”的假借字。 通假字的两个特点是什么?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狭义的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说"与“悦";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什么是通假字呢?古人在造字的时候,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呢?有时候是有一定规律的;但是有一些字还在形成当中,没有一定规律,可能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也可能使用一个同音字表示那个意思,这个同音字就是“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就叫做“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在当时,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慧”表示智

慧,但是,有时候也可以使用“惠”去表示,于是“惠”就成了“慧”的通假字。又例如“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天姥》),按照一般的情况,应该写成“裂缺",但是在古代,也可以使用“列"代替“裂”。于是“列”就成了本字“裂"的通假字.这个办法一直保存了下来,以致20世纪的孙中山先生也按照这个办法写,如“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黄花冈》)”“唱"就是“倡”的通假字。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强”(jiāng)通“僵”《童趣》 2、不亦说乎“说”(yuè) 通“悦",愉快《论语》 3、诲女知之乎“女”(rǔ)通“汝" 《论语〉》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 《论语》 5、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通“现”《西江月》 6、一切乌有“乌"(wū) 同“无" 《山市》 7、裁如星点“裁”(cái)同“才”《山市》 8、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 常加“有”字《论语〉》 10、《兑命》曰“兑”通“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11、不亦颠乎“颠”通“癫",疯狂

初中语文92个文言文通假字汇总大全

初中语文92个文言文通假字汇总大全 1共通供,供给 2阙通缺,侵损 3说通悦,心服 4知通智,聪明 5雠通仇,仇恨,如:仇雠敌战之国也。 6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7取通娶,娶亲,如:令壮者无取老妇。 8免通娩,分娩,如: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9弊通敝,破旧,谦词,如: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10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11反通返,回来,如:必勿使返。 12奉通俸,俸禄,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13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4颁通斑,杂色的花纹,有斑点,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检通敛,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16有通又,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7辩通辨,分辨,如:两俟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18从通纵,合纵,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9敝通弊,困顿,失败,如: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20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日光,如:景翳翳以将入。 21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如:棘矜。 22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如:距关,毋内诸侯。 23要通邀,邀请,如:张良出,要项伯。 24倍通背,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4蚤通早,尽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5坐通座,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26曷通何,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

27厌通餍,满足,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8当通倘,如果,如: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9止通只,仅仅,不过,如: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30圜通圆,如: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31采通彩,色彩,如:须臾,成五采。 32闵通悯,忧患的事,如: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3蓐通褥,草褥子,如: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4羞通馐,美味食品,如: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35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如:既又与汝就食江南,孤苦零丁。 36世通逝,逝世,如: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37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将死人入棺,如: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 38冥通溟,海,如:北冥有鱼。 39辩通变,分别,如:此小大之辩也。 40阖通合,全,如:每至是日,倾城阖户。 41直通值,价值,如:昂其值,居为奇货。 42裁通才,时间副词,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43翼通翌,次于今日、今年的,如:翼日进宰,宰见其小。 44飨通享,如: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45已通以,如: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46以通已,止,如:无以,则王乎? 47说通悦,高兴,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48枝通肢,肢体,如:为长者折枝。 49刑通型,做榜样,如: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50盖通盍,相当于何不;,如:盖亦反其本矣。 51涂通途,道路,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52塑通诉,告诉,申诉,如皆欲赴塑于王。 53已通矣,语气助词,表确定语气,如: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54罔通网,罗网,如: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55田通畋,打猎,如:今王田猎于此。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练习)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找出通假字加点并解释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 2.2. 不亦说乎 3. 诲女知之乎 4.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裁如星点 6. 尊君在不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七年级下册 1.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 对镜帖花黄 3.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 满坐寂然 5. 止有剩骨 八年级上册

1. 便要还家 2.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3.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4. 左手倚一衡木 5. 虞山王毅叔远甫 6.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7.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8. 荡胸生曾云 9.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10. 余挐一小舟 11. 焜黄华叶衰 八年级下册 1. 蝉则千转不穷 2.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之不能尽其材 4. 才美不外见 5. 食之不能尽其材 6. 其真无马邪 7. 四支僵劲不能动 8. 同舍生皆被绮绣

9.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0. 属予作文以记之 11. 玉盘珍馐直万钱 12. 玉盘珍馐直万钱 13. 欲上青天览明月 九年级上册 1. 发闾左適戍渔阳 2.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 固以怪之矣 4. 将军身被坚执锐 5.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6. 仓鹰击于殿上 7. 欲信大义于天下 8. 自董卓已来 9. 更著风和雨 九年级下册 1.子墨子九距之 2.2.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3. 公输盘诎 4.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5. 曾益其所不能 6.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7. 入则无法家拂士 8. 故患有所不辟也 9.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10.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1.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2. 乡为身死而不受 13.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14.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5. 甚矣,汝之不惠 16. 河曲智叟亡以应 17.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18.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部编版初中语文1-6册文言文通假字大汇总

部编版初中语文1-6册文言文通假字大汇 总 1、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XXX望XXX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 亡:通“无”。 XXX亡以应。《愚公移山》 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9、无他,但XXX。《买油翁》

XXX: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 见,通“现”。 才美不过见……《马说》 见:通“现”。 什么时候面前高耸见此屋。《茅舍为金风抽丰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 坐:通“座”。 13、日扳XXX谒于邑人。《伤仲永》 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XXX: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XXX。《愚公移山》厝:通“措”,安排。 17、XXX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 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阙:通“缺”。 19、昂首观之,XXX。《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 曷:通“何”。 22、贤人非所与XXX。《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打趣。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辑:通“缉”,联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 遽: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输》 距:通“拒”,挡。 26、XXX,而曰……《公输》 诎:通“屈”,服气。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 XXX:通“横”。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1、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2、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3、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4、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6、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 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7、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8、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挡。 2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部编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部编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例句及出处读音本字及释义 七年级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行》)不(fǒu)同“否” 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说(yuè)同“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十二章》)有(yòu)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其人舍.然大喜(《杞人忧天》)舍(shì)同“释”,解除、消除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邪(yé)语气词,后写作“耶”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帖(tiē)同“贴” 但手熟尔.(《卖油翁》)尔(ěr)同“耳”,相当于“罢了” 徐以杓.酌油沥之(《卖油翁》)杓(sháo)同“勺” 八年级略无阙.处(《三峡》)阙(quē)同“缺”,空隙、缺口 蝉则千转.不穷(《与朱元思书》)转(zhuàn)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反(fǎn)同“返”,返回 往之女.家(《富贵不能淫》)女(rǔ)同“汝”,你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zēnɡ)同“增” 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hénɡ)同“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bì)同“弼”,辅佐 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fǎn)同“返”,往返 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huì)同“慧”,聪明 军士吏被.甲(《周亚夫军细柳》)被(pī)同“披”,穿着 改容式.车(《周亚夫军细柳》)式(shì)同“轼”,车前横木。用作动词,指扶轼便要.还家(《桃花源记》)要(yāo)同“邀”,邀请 《兑.命》曰(《虽有嘉肴》)兑(yuè)同“说” 学.学半(《虽有嘉肴》)学(xiào)同“敩”,教导 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与(jǔ)同“举” 矜.、寡、孤、独、废疾者(《大道之行也》)矜(ɡuān)同“鳏”,老而无妻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xiàn)同“现”

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总结复习:通假字数

学必迎下 2019 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通假字通假字 1、学而之,不亦乎?(《十》)( yuè ):通“悦”,快乐。 2、女知之乎?⋯⋯是知也。(《十》) 女:通“汝”,你。知:通“智”,明。 3、扁望桓侯而走。(扁蔡桓公)):通“旋”,回,掉。 4、在胃,火之所及也。(《扁蔡桓公》):通“ ”。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羊子妻》)亡:通“无”。 7、河曲智叟亡以。(《愚公移山》)亡:通“无”。 8、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帖:通“ ”。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油翁》):通“耳”,相当于“ 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溪忽。(《西江月》辛弃疾),通“ ”。 才美不外⋯⋯(《》):通“ ”。 何眼前突兀此屋。(《草屋秋所破歌》):通“ ”。 12、坐寂然,无敢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于邑人。(《仲永》)扳:通“攀”,,引。 14、寒暑易,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明。 16、一厝逆,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渠那得清如。(《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山,略无。(《三峡》):通“缺”。 19、仰头之,之。(《童趣》):通“僵”,僵直。 20、者更道,从大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 ”,引。 21、者曷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以玫瑰,以翡翠。(《珠》):通“ ”,。 24、此何遽不福乎?(《塞翁失》)遽:通“ ”,。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距:通“拒”,。 26、公,而曰⋯⋯(《公》):通“屈”,服气。 27、舟首尾八分有奇。(《核舟》)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衡:通“横”。 困于心,衡于。(《生于患,死于安》)衡:通“横”,拥塞,里指不。 29、虞山王毅叔甫刻。(《核舟》)甫:通“父”。 30、盖桃核修狭者之。(《核舟》):通“ ”,挑。 31、以君者,故不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通“措”。 32、要离之刺忌也,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通“ ”。 33、数至八,裁如星点。(《山市》)裁:通“才”,。 34、左適戍阳九百人。(《涉世家》)適:通“ ”。 35、天下唱,宜多者。(《涉世家》)唱:通“倡”,倡。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表大全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表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表大全 通假字表(1-2册) 通假字本字读音例句释义出处 说悦yuè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愉快《论语十则》 女汝rǔ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你《论语十则》 知智zhì 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聪明《论语十则》还旋xuán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回转,掉转《扁鹊见蔡桓公》 汤烫tàng 疾在凑理,汤熨之所及也。用热水焐《扁鹊见蔡桓公》齐剂jì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汤药《扁鹊见蔡桓公》 止只zhǐ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只是《狼》 阴荫yīn 绿杨阴里白沙堤。树阴《钱塘湖春行》 静净jìng 茅檐长扫静无苔。干干净净《书湖阴先生壁》 屏摒bǐng (材之敏,倍人也;)屏弃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舍去《为学》 帖贴tiē 对镜帖花黄粘《木兰诗》 火伙hǔo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伴《木兰诗》 竦耸sǒng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高《观沧海》 争怎zěn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怎样《如梦令》。李清照 见现xiàn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出现《西江月》。辛弃疾 要邀yāo 便要还家邀请《桃花源记》 坐座zuò 满坐寂然座位《口技》 指直zhǐ 指通豫南一直《愚公移山》 反返fǎn 始一反焉往返,返回《愚公移山》 惠慧huì 甚矣,汝之不惠聪明《愚公移山》 亡无wú 河曲智叟亡以应没有《愚公移山》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乐羊子妻》

亡赖调皮wúlài 最喜小儿亡赖顽皮,淘气清平乐。村居(辛)厝措cuò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放置《愚公移山》 那哪nǎ 问渠那得清如许怎么《观书有感》 通假字表(3-4册) 通假字本字读音例句释义出处 阙缺quē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中断《三峡》 则即jí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就是《三峡》 强僵jiāng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僵硬《闲情记趣》 道导dào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引导《晏子故事》之二 曷何hé 缚者曷为者也什么 辑缉jī (柜)饰以玫瑰,辑以翡翠连缀《买椟还珠》 熙嬉xī 圣人非所与熙也开玩笑《晏子故事》之二 零丁伶仃零丁洋里叹零丁孤苦无依《过零丁洋》 距拒jù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抵挡;抵抗《公输》 圉御yù 公输盘之攻械尽,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抵挡《公输》 诎屈qū 公输盘诎,而曰:屈服《公输》 有又yòu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还有《核舟记》 诎屈qū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弯曲《核舟记》 衡横héng 居右者椎髻仰面, 左手倚一衡木。横放《核舟记》 攀扳bān 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拨弄;扳弄《核舟记》 甫父fù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男子美称《核舟记》 简拣jiǎn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核舟记》 适谪zhé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强迫《陈涉世家》 唱倡chàng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倡导《陈涉世家》 已以yǐ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已经《陈涉世家》 被披pī 将军身被坚执锐穿《陈涉世家》

中考文言文高频通假字59个精选

中考文言文高频通假字59个精选 中考文言文高频通假字59个精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乐羊子妻》)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 7、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8、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9、无他,但手熟尔。(《买油翁》)尔:通“耳”,相当于“罢了”。 1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1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6、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8、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 19、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0、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3、饰以玫瑰,辑以翡翠。(《买椟还珠》)辑:通“缉”,连缀。 24、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挡。 26、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 3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表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表 通假字表(1-2册) 通假字本字读音例句释义出处 说悦yu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愉快《论语十则》 女汝rǔ子曰:“由,诲女知之乎?”你《论语十则》 知智zhì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聪明《论语十则》 还旋xuán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回转,掉转《扁鹊见蔡桓公》 汤烫tàng疾在凑理,汤熨之所及也。用热水焐《扁鹊见蔡桓公》齐剂jì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汤药《扁鹊见蔡桓公》 止只zhǐ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只是《狼》 阴荫yīn绿杨阴里白沙堤。树阴《钱塘湖春行》 静净jìng茅檐长扫静无苔。干干净净《书湖阴先生壁》 屏摒bǐng(材之敏,倍人也;)屏弃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舍去《为学》 帖贴tiē对镜帖花黄粘《木兰诗》 火伙hǔo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伴《木兰诗》 竦耸sǒng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高《观沧海》 争怎zěn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怎样《如梦令》。李清照见现xiàn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出现《西江月》。辛弃疾

要邀yāo便要还家邀请《桃花源记》 坐座zuò满坐寂然座位《口技》 指直zhǐ指通豫南一直《愚公移山》 反返fǎn始一反焉往返,返回《愚公移山》 惠慧huì甚矣,汝之不惠聪明《愚公移山》 亡无wú河曲智叟亡以应没有《愚公移山》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乐羊子妻》 亡赖调皮wúlài最喜小儿亡赖顽皮,淘气清平乐。村居(辛)厝措cuò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放置《愚公移山》 那哪nǎ问渠那得清如许怎么《观书有感》 通假字表(3-4册) 通假字本字读音例句释义出处 阙缺quē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中断《三峡》 则即jí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就是《三峡》 强僵jiāng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僵硬《闲情记趣》 道导dào傧者更道,从大门入引导《晏子故事》之二 曷何hé缚者曷为者也什么 辑缉jī(柜)饰以玫瑰,辑以翡翠连缀《买椟还珠》 熙嬉xī圣人非所与熙也开玩笑《晏子故事》之二 零丁伶仃零丁洋里叹零丁孤苦无依《过零丁洋》 距拒jù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抵挡;抵抗《公输》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古代文言文中出现的通假字总结1 1、说yuè通“悦”,高兴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2)宣王说之《滥竽充数》 (3)公输盘不说《公输》 (4)秦王不说《唐睢不辱使命》 2、女rǔ通“汝”,你 诲女知之乎?《论语·为政》 3、知zhǐ通“智”,明智;智慧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4、厌yàn通“餍”,满足 学而不厌《论语·述而》 5、还xuán通“旋”,回转、掉转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6、汤tàng通“烫”,用热水焐 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7、齐jǐ通“剂”,药剂 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8、止zhǐ通“只”,只有 (1)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狼》 (2)技止此耳《黔之驴》 (3)止午、未、申三时《西湖游记二》

9、亡wú通“无”,没有 (1)日知其所亡《乐羊子妻》 (2)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3)最喜小儿亡赖《清平乐·村居》 10、屏bǐng通“摒”,放弃;扔掉 屏弃而不用《为学》 11、帖tiē通“贴”,粘 对镜贴花黄《木兰诗》 12、火huǒ通“伙”,同伴 出门看火伴《木兰诗》 13、尔ěr通“耳”,罢了 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14、争zěn通“怎”,怎么样 争渡,争渡《如梦令》 15、见xiàn通“现”,出现 (1)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 (2)下见小潭《小石潭记》 (3)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才美不外见(表现)《马说》 16、竦sǒng通“耸”,耸立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17、阙quē通“缺”,中断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18、阙quē通“缺”,过失,缺点 必能裨补阙漏《出师表》 19、反fǎn通“返”,往返;返回 (1)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2)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20、强jiāng通“僵”,僵硬

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通假字 第一篇:初中语文人教版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七上:1.项为之通“僵”,僵硬2.诲女知之乎通“汝”人称代词,你5.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 3.是通“智”聪明6.其真无马邪通“耶”,表疑问,“吗”4.不亦通“悦”, 愉快 7.四僵劲不能动通“肢” 5.一切通“无”8.同舍生皆绮秀通“披”,穿 6.通“才” 7.尊君在通“否”七下:1.日通“攀”,牵引2.对镜通“贴” 3.出门看火伴通“伙”4.治经为博士通“耶”,语气词5.满通“座”6.(止增笑耳)通“只”八上:1.便通“邀”,邀请2.通“屈”,弯曲3.左手倚一通“横”4.舟首尾长约八分通“又”, 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5王毅叔远通“父”,男子美称,用于附字后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通“拣”,挑选7.选贤通“举” 8.矜寡孤独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 9.荡胸生通“层”10.通“缺” 11.余通“桡”,撑船八下: 1.蝉则千通“啭”,鸟叫声2.窥古谷忘通“返” 3.通“饲”,喂4.才美不外通“现”显露,显现 9.百废兴通“具”,全,皆10.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11.玉盘珍通“馐”,美味的食物,通“值”九上:1.发闾左適戍渔阳通“谪”2.为天下通“倡”,首发 3.固怪之矣通“已”4.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4.固不意通“措” 5.仓鹰击于殿上通“苍”6.欲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7.更著风和雨通”着”, 遭受九下:1.子墨子九之通“拒”2.子墨子之守通“御”,抵挡3.亲戚之通“叛”4.益其所不能通“增” 5.于虑通“横”梗塞,不顺6.法家士通“弼”,辅佐 7.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躲避8.不礼义而受之通“辨”,辨别9.所识穷乏者我通“德”,恩惠,感激通“欤”,语气助词10.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11.小惠未通“遍”遍及,普遍12.始一焉通“返”,返回13.汝之不通“慧”,聪明 14.河曲智叟以应通“无”,没有15.一朔东通“措”,放置 第二篇: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中考文言文通假字汇总和配套练习

知识点一:梳理常见通假字 通假字: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1 共通供,供给 2 阙通缺,侵损 3 说通悦,心服 4 知通智,聪明 5 雠通仇,仇恨,如:仇雠敌战之国也; 6 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7 取通娶,娶亲,如:令壮者无取老妇; 8 免通娩,分娩,如: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9 弊通敝,破旧,谦词,如: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10 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11 反通返,回来,如:必勿使返; 12 奉通俸,俸禄,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13 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4 颁通斑,杂色的花纹,有斑点,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 检通敛,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16 有通又,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7 辩通辨,分辨,如:两俟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18 从通纵,合纵,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9 敝通弊,困顿,失败,如: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20 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日光,如:景翳翳以将入; 21 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如:棘矜; 22 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如:距关,毋内诸侯; 23 要通邀,邀请,如:张良出,要项伯; 24 倍通背,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4 蚤通早,尽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5 坐通座,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26 曷通何,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 27 厌通餍,满足,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8 当通倘,如果,如: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9 止通只,仅仅,不过,如: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30 圜通圆,如: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31 采通彩,色彩,如:须臾,成五采; 32 闵通悯,忧患的事,如: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3 蓐通褥,草褥子,如: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4 羞通馐,美味食品,如: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35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如:既又与汝就食江南,孤苦零丁; 36 世通逝,逝世,如: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37 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将死人入棺,如: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 38 冥通溟,海,如:北冥有鱼; 39 辩通变,分别,如:此小大之辩也; 40 阖通合,全,如:每至是日,倾城阖户; 41 直通值,价值,如:昂其值,居为奇货; 42 裁通才,时间副词,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43 翼通翌,次于今日、今年的,如:翼日进宰,宰见其小; 44 飨通享,如: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45 已通以,如: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46 以通已,止,如:无以,则王乎 47 说通悦,高兴,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48 枝通肢,肢体,如:为长者折枝; 49 刑通型,做榜样,如: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50 盖通盍,相当于“何不”,如:盖亦反其本矣; 51 涂通途,道路,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52 塑通诉,告诉,申诉,如皆欲赴塑于王; 53 已通矣,语气助词,表确定语气,如: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54 罔通网,罗网,如: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55 田通畋,打猎,如:今王田猎于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