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现代汉语虚词练习(解答)

现代汉语虚词练习(解答)

现代汉语虚词练习(解答)
现代汉语虚词练习(解答)

现代汉语虚词练习(解答)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谭盾自感艺无止境,于是他转而向民间学习,从而了音乐创作的境界。

②在高三紧张的复习阶段,我们也不能熬夜,因为充足的睡眠是健康的。

③一个人如果一味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甚至好逸恶劳,那么一事无成。

④讲好普通话是每个老师必须具备的技能,是语文老师,就更不必说了。

A.开创保证往往何况 B.开创保障往往况且

C.开拓保障必然况且 D.开拓保证必然何况

答案:D(开拓:指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提升。开创:指从无到有的创新。保证:侧重于小的方面。保障:侧重于大的方面。必然:指假设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没有例外的可能。往往:指大多数情况是这样。何况:指意思更进一层,带有前后对比、衬托之意。况且:表进一步追回说明理由)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网吧在取得安全合格证之前,必须在电脑上安装安全管理软件,封堵有害信息网站等。电脑进入非允许范围内的网站,安全管理软件会同时发出警报。但事实上,许多网吧在定期对电脑进行清理时,经常要重做系统,安全管理软件往往嫌麻烦不被重装。

A.从而如果由于甚至 B.以便由于假若而

C.以便如果由于而 D.从而由于假若甚至

答案:C(从而:顺承关系。以便:目的关系。如果:表假设。由于:表因果。假若:表假设关系。而:可以表因果。甚至:只能表递进)

3.依次填在横线上恰当的一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建设文明寝室,首先要文明寝室的量化指标,再按指标对学生寝室进行考评。

②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③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是一个长期过程,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法制教育,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A.确定前仆后继只有/才 B.决定前仆后继只要/就

C.确定前赴后继只有/才 D.决定前赴后继只要/就

答案A(“指标”只能跟“确定”搭配,故排除BD。前仆后继:前面的倒下,后面的继续;前赴后继:前面的出发,后面的继续跟上。根据文意排除C。只有/才:必要条件,也是唯一条件。只要/就:充分条件,不是唯一条件)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文学创作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②蝙蝠必须几乎连续不停地发出声音,以便借助声纳来周围所有的物体。

③四月的北京和南方不同,早晚天气比较凉,在中午暖和的阳光下,穿毛衣也不会觉得热。

A.符合察知即使 B.吻合查知虽然

C.吻合察知即使 D.符合查知虽然

答案:C(吻合:两方面完全符合。符合:一方面与别一方面相合。察知:观察了解。查知:检查了解。即使:表假设让步,可以是尚未实现的事情。虽然:表转折,必须是已经存在的事实)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②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③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

④谈到比赛对手时,教练说:“这将是一场漂亮的比赛,在决赛中和他们会师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

A.坦陈场所必须必然 B.坦陈场合必需必定

C.坦承场合必需必然 D.坦承场所必须必定

答案:D(坦陈:坦然陈诉。坦承:坦然承认。场所:指地点。场合:指地点、时间、环境、情况等的总合。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通常是物资。必须:指一定要。必定:强调说话人对事物的推测或判断,重主观。必然:强调事理上的确定不移或客观必然,重客观事实)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理论是有层次的,判定理论层次的高低,根据理论运用了多少概念,根据采用了哪种研究方法,根据这一理论是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A.只是不是而是还 B.因为是还要更要

C.所以或者是或者是或者是 D.但不是也不是而是

答案:D(抓住句中的转折关系)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社会主义文明,就整体来说,就其中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来说,都呈现多层次的结构特点。

②成立名师工作室以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我们必须一边干,一边。

A.无论还是摸索 B.不但而且探索

C.无论还是探索 D.不但而且摸索

答案:A(无论……还是,是无条件关系;不但……而且,是递进关系。摸索:边做边学,取得经验和办法用于工作、学习、研究等方面。探索:常用于探求深刻的道理乃至事物发展的规律等方面)

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些黑心窑主们为了追求高额利润,矿工在毫无安全措施的条件下劳作。

②这些严密的防范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流感的发生,杜绝了它的可能。

③清晨,一个樵夫发现伯夷和叔齐都已缩做一团,死在山背后的石洞里。

A.驱赶蔓延偶尔 B.驱使曼延偶尔

C.驱使蔓延偶然 D.驱赶曼延偶然

答案:C(驱赶:赶走,赶。驱使:强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曼延:连绵不断。偶尔:着眼于次数少,间或,有时候。偶然:着眼于意外,出乎意料之外)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当代青少年既要努力学习书本知识,又要不断提高思想品行的修养,若只有才学而无美德,也会成为子孙。

②2009年国家财政预算将投入科学基金 64亿元。

③在提拔干部时,党的各级组织一定要深入到干部所在的单位,认真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以便更好地干部。

A.不肖大约考察 B.不孝大约考查

C.不肖大概考查 D.不孝大概考察

答案:A(不肖:品行不好。不孝:对父母不敬。大约:对时间、数量的估计。大概:对情况的估计。考察:实地观察,调查,反复检验。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和衡量工作或学习成绩等)

1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面对“两会”代表、委员的依法,有的官员虽然还不能回落答复,但都表现出虚心接受、认真反思的态度。

②在5月4日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杭州有关部门与中国动画学会签订了合作,准备共同培养动漫人才,开发动漫资源。

③距离同济大学校庆还有5天,世界各地的校友将启程,前往上海参加庆典,共贺母校百年华诞。

A.质对协议不日 B.质对协约翌日

C.质询协约翌日 D.质询协议不日

答案:D(质对:对证、对质。质询:质疑询问。协议:共同计议,协商,谈判而制定的共同承认,遵守的文件。协约:双方或多方协商签订的条约,一般用于国与国之间。翌日:指第二天。不日:指要不了几天)

1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很深。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②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显得犀利有余,教练不够。

A.感受依托未免 B.感触依附不免

C.感触依托不免 D.感受依附不免

答案:C(感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依托:侧重有所凭借。依附:附着,依赖,依靠。未免:表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不免:免不了,客观上不容易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

1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不“圈钱”思维,股市融资国际化将会演变成一个国际“老虎机”,股权分置改革等一系列制度都会出现畸形。

②有关专家预测,随着我国私人汽车购置力的迅速增强,未来几年内完全有可能蕴藏巨大市场和商机的“汽车经济”。

③有关法规对泛滥的网络语言发出“封杀令”,规定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

A.摈弃催生日渐 B.抛弃催生日见

C.抛弃萌生日渐 D.摈弃萌生日见

答案:A(摈弃:抛弃,用于抽象的东西。抛弃:用于具体的东西。催生:催产,可以搭配市场和经济。萌生:萌发,不能搭配市场和经济。日渐:一天一天慢慢地。日见:一天一天地显示出,不能与“泛滥”搭配)

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国际反恐呼声高涨的形势下,欧盟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与会者有各成员国的国防部长,还有来自世界其它地区的军事观察家。

②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即是民主的。

③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搜集大量情报,进行新一轮恐怖袭击。

A.不止从而企图 B.不止因而企图

C.不只因而妄图 D.不只从而妄图

答案:C(不只:不仅仅,搭配“还”。不止:不停;不超过某个数目范围。从而:表结果与行动更进一步。因而:表因果关系。企图:图谋,打算。妄图:狂妄地谋划)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指出下列近义虚词最重要的异同点。

⑴不至/不致

不至: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作为一位受党教育多年的干部,不至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吧”。不致:不会引起某种后果,如“事情做好准备,就不致到时手忙脚乱”。

⑵大力/大肆

都是副词,都有行为上采取大规模的方式的意思。大力:侧重尽最大力量,适用范围较大,多用于积极方面,褒义。大肆:侧重指不顾一切地任意妄为,一般用于消积方面,贬义。⑶对/对于

两词在很多场合都可以通用。但“对”比“对于”动作性强,当“对”引进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者含有“对待”的意味时,它不能换成“对于”,如“他对孩子要求很严格”。此处因动作性较强,不能换为“对于”

⑷格外/分外

都是副词,都有特别突出的意思。“格外”指程度高,超出寻常,有“特别”之意,如“他学习成绩格外好”。“分外”指本分之外,即一般范围之外,超出了平常。“格外”更接近口语,“分外”多用于书面语,如“瀑布似乎分外响了”。

⑸何必/何苦

何必,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要,如“你何必跟他过不去”;何苦,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如“你何苦跟他过不去”。

⑹尽管/不管

二者都表示偏正关系,用于偏正复句的偏句中。“尽管”相当于“虽然”,表示转折关系,与“但是、可是、却”相呼应;“不管”相当于“无论”,表示(无)条件关系,与“都、总”相呼应。

15.请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下列横线处。

⑴①上海地方那么大,你又不知道他的地址,一下子怎么找到他呢?

②他连最基本的字都不认识,更写文章。

A.何况 B.况且

答案:①况且,“再说”之义。②何况,也是“再说”之义,但还相当于口语里的“甭说、甭提”之义。

⑵①为了人民,流血不惜,更别说流这点汗了。

②我这里有两间房闲着,你们在这里住着。

A.尚且 B.姑且

答案:①尚且,连词,表上文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文常用“何况、更”等呼应。

②姑且,副词,表暂时地。

⑶①全校师生鼓掌。

②他俩坐在。

A.一起 B.一齐

答案:①一齐,强调时间,表同时。②一起,表同一处所,强调空间。

⑷①他俭朴。

②坚持写作,肯定会有收获。

A.一直 B.一向

答案:①一向,表示时间时只适用于从过去到现在。②一直,表时间适用于过去,也适用于将来。

⑸①他今天不能来上班,他生病了。

②工作太忙,因而照顾不了孩子。

A.由于 B.因为

答案:①因为,常和“所以”搭配,不能和“因而、因此”搭配。②由于,可以与“因而、因此”搭配。“因为”可以放在后一分句,“由于”不能。

⑹①你在宾馆里住一晚,明天学校再给你安排宿舍。

②承认你说的都在理,但无论如何你也不该打人。

A.暂且 B.姑且

答案:①暂且,暂时的意思,强调时间短暂。②姑且,暂时的意思,强调让步。

1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两千多年以前的宝剑的剑刃到今天还如此锋利,实在令人。

②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在这份报告中专有论述。

③两岸实行“三通”,将有利于两地的经济发展,这是。

A.惊异关于毋庸质疑 B.惊异对于无可辩驳

C.诧异对于毋庸质疑 D.诧异关于无可辩驳

答案:A(惊异:令人吃惊。诧异:感到出乎意料。关于:关涉关系,强调针对某个事务的范围。对于:强调针对的对象。毋庸质疑:强调没有什么可怀疑的。无可辩驳:强调没有办法反对和驳斥)

1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大学的人文传承在于学问传播,在于大学精神的延续,而前辈名师大师的包括遗留在内,便是展示和继承大学人文精神传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拆了这些名师大师居住的地方,裨上等于敢大学精神传承的一根纽带。

A.不是而是行迹物质 B.不仅更行迹物质

C.不是而是形迹物资 D.不仅更形迹物资

答案:B(不是……而是,并列关系。不仅……更,递进关系。行迹:行动踪迹。形迹:举动神色。物质: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资:生活生产的资料)

1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毋庸,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财富。

②小男孩一下子索然了,站在那里没有目标地东张西望。

③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物体下沉。

A.置疑兴味反之 B.质疑趣味反之

C.质疑趣味否则 D.置疑兴味否则

答案:A(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但多用于否定句。兴味:一时性的兴趣,强调一时产生。趣味:持续时间长的兴趣、爱好。反之:中性,与之相反。否则:如果不那样,就会出现某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某些地区,考试作弊之风大有之势。这与当地有关领导监管,并一味推脱责任有直接的关系。

②赴台旅游两岸同胞,有益于台湾旅游业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和繁荣,也有益于两岸同胞幸共识,增进感情。

A.曼延不力互惠及 B.蔓延不利互惠和

C.曼延不利惠及和 D.蔓延不力惠及及

答案:D(蔓延:像蔓草一样延伸、扩展。曼延:山脉、河流、道路等连绵不断地向远方延伸。不力:不得力。不利:没好处。互惠:互相给予好处,不带宾语。惠及:把好处给予某地或某人,带宾语。及:连接成分有主次之分。和:连接成分无主次之分)

2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工作中,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有真。

②他认真查阅资料,花了十多天的,才写成了这篇文章。

③他这次能够渡过初选的难关,能够夺冠,和他平时的努力分不开。

④他事前没做好调查研究的工作,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A.工夫功夫以至以致 B.功夫工夫以致以至

C.功夫工夫以至以致 D.工夫功夫以致以至

答案:C(功夫:本领、能力。工夫:时间。以至:连接分句,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上述情况所产生的结果。以致: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由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

现代汉语虚词实词专项练习1

现代汉语虚词实词专项练习 二. 重点、难点:现代汉语虚词实词辨析及正确使用三. 教学内容(一)以下各组中虚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1. A. 道德起着或者遵循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规律促进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的进步的作用,或者阻碍和反对社会向前发展的保守的反动作用。 B. 自觉地把这两个方向结合,才能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合理的统一。 C. 物价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我们对物价改革的方针是坚决改革,稳步前进。 D. 青蛙所以能具有这样一套特殊本领,主要是因为它有一双技能优越的大眼睛。 2. A. 不但老师表扬了我,也表扬了其他同学。 B. 这种经验还是值得肯定,我认为它不无推广的价值。 C. 打靶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射击成绩,而且在于掌握射击本领。 D. 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应该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3. A. 判断一个干部好坏,当然要看他的一时一事,但是还要看他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 B. 犯罪分子不管怎样变换手法,始终逃脱不了人民的法网。 C. 尽管你的帮助这么微弱,但在他的心上却像千斤重的大砝码。 D. 1633年2月,当伽利略被迫在“判决书”上签字以后,庄重宣布:“地球仍在转动”。 4. A. 美国科学家海弗里克曾将人肺纤维细胞的分裂与增殖规律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推算人类寿命的方法。 B. 这件事发生后,老师批评了他,同学们也觉得他这样对待父母未免太过分。 C. 他十分喜欢读书,只要有空,纵然是短短几分钟,都不可放弃阅读的机会。 D. 烟和酒不是好东西,然而不能不坚决戒除。 5. A. 我们强调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并不意味着忽视和否认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和社会对人的尊重与关心。 B. 夜深了,喧闹了一天的村庄沉静了,万籁俱寂,只偶然听见一两声婴儿的啼哭,却更让人感到小村之夜的宁静。 C. 如此重大的事情,王厂长况且不能作决定,他张科长怎么能擅自作主呢? D. 我们要以无私奉献为荣,以争名逐利为耻,而决不能相反。 6. A. 爆炸声在几十里开外都听得很清楚。 B. 面前耸立着一条大坝,宛如一座长方形的大山,镶在了两山之间。 C. 本报讯: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准备工作业已完成,随时可启动改革工程。 D. 北京都下雪了,况且是哈尔滨。7. (1)这个地方以前不但没有水浇地。吃的水也得从几十里外挑来。(2)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前神话、童话中的一些幻想故事,现在都有可能成为现实。(3)他没有从上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这次又犯了类似的错误。 A. 以至甚至 以致 B. 甚至以至以致 C. 以致以至甚至 D. 以至甚至以至8. A. 不论这种肥皂泡的色彩看起来多么悦目,它是必须要破灭的,你们除了惭愧之外,将一无所有。 B. 由北京华邦电子公司赞助,中国政法大学16名学生组成的普法宣传队于7月22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启程。 C. 挂历即使在外部形态、文化景观和传播方式上与书和报刊不同,但在以内容取胜、以内容定性、以内容夺人这一点上,却是完全相同的。 D.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计算机语言和软件设计应该统一和规范,否则会给国家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耽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展。 9. A. 暑假里冯春波连连参观了十几家博物馆,可算是过足了瘾。 B. 他刚参加工作,没有经验,惟其没有经验,所以我们要多加帮助。 C. 这些书过去我一直舍不得卖,现在拿出来,到不是为了经济困难,而是为了国家需要。 D. 他不上大学,照例学完了大学的课程。10. 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无论业余作者专业作家都不可忽视,不要以为只要在生活中就自然可以深刻、正确地认识生活理解生活。这里,有心无心,自觉不自觉,主动被动,热情不够热情冷漠,是大不一样的。 A. 或和和和和和甚至 B. 和或或或或或和 C. 和和或或或 或或 D. 或或和和和和甚至11.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自己觉得幸福。这只是一句人人皆知的大白话,我却知道,有不少人,很多人并非为自己的感觉,为了他人的观瞻而建设自己的人生与生活。窥察别人的生活与家庭,便成了我们生活的另一部分。 A. 也许但是而且只是因此 B. 如果而甚至只是因而 C. 如果但是而且而是因此 D. 也许而甚至而是因而12. 下文划线词语有误的一项是能不能说,国有企业改革目前已经严重滞后,拖了整个经济改革的后腿?那么,国企改革的滞后,很大程度上又是我们在意识形态上某些传统理论和观念的束缚所致? A. ①能不能说 B. ②已经 C. ③那么 D. ④很大程度上13. A. 即使在小节上,我们也应该讲究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切不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B. 生命

常用现代汉语虚词辨析60例

常用现代汉语虚词辨析60例 汉硕备考交流~壹贰玖八叁陆七零四五 1、本来原来 “本来”强调理应如此,常与“就”连用。 “原来”表示发现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 2、逐渐逐步 “逐渐”一般表示自然而然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逐步”用于有意识有步骤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3、偶尔偶然 “偶尔”(也写作:“偶而”)着眼于数量,次数少有时跟“经常”相对。“偶然”着眼于意外,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意外的,是在规律之外,跟“必须”相对。 4、一齐一起 “一齐“表示同时,侧重点是时间。 “一起”主要有两个用法:其一,侧重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而不是时间。其二,表示同一个处所。 5、以至以致 “以至”一般表示时间、程度、范围上的递升或递降,有“直到”的意思。“以致”表示事物发展的结果,一般指不好的结果。 6、往往常常 “往往”是对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能用于主观愿望。“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一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愿望。因此“常常”可以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则不能。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结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 7、才再 “才”表示动作已经实现,并强调实现的很晚。“再”表示动作尚未实现,但将于某时实现。 8、又再 在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时,“又”用于已经实现的。“再”用于未来实现的。 9、一概一律 这两个词在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 10、已经一经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一经”表示只要这样说了或这样做了,接着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已经”和“一经”都是副词。不过用“一经”的句子,“一经”换成“一旦”还解释得通;用“已经”的句子,“已经”绝对不能换成“一旦”。 11、竟然居然 都是副词,都有出乎意料,超出常理或常情。用于不好的方面,表 示“不应该这样而这样”。用于好的方面,表示“不容易这样而这 样”。“竟然”用于主语后面,动词谓语前面。“竟然”也可以单说 成“竟”。“竟然”常用于口头语体,“竟”则不限。“居然”有时语气略 重。“竟然”一般不这样用。 12、已经曾经 都是副词,都有有了某种行为或情况的意思。 “已经”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强调动作行为开始或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后面的动词多带动态助词“了”,少 用“过”。“曾经”表示以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强调某种行为或情况从前有过,现在已经结束了,“曾经”后面的动词多带动态助词“过”,也可以用“了”。 13、暂且姑且 “暂且”指暂时地,重在强调时间短暂。“姑且”指暂时地,重在强调让步。 14、几乎简直 “几乎”表示接近,程度上比“简直”差些。“简直”的意思是“接近完全”,“近乎等于”。 15、马上立刻 “马上”所表示的紧迫性有时幅度大;而“立刻”没有这种情况,它表示的都是即刻要发生的。 16、从来历来向来 “从来”表示从过去到现在。“历来”从来,一向。“向来”从来,一向。都可作副词,都可表示从过去到现在的意思。“从来”多用于否定句;“历来”多用于肯定句;“向来”兼用于肯定句和否定句。“从来”的语气比较绝对,强调的意味较重;“历来”、“向来”是一般地叙述,语意较 轻。“从来”、“历来”还可以作形容词,充当定语,“向来”没有形容词的意义和用法。“历来”多用于书面语,“从来”、“向来”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17、对于、对介词“对于”、“对”介引动作的对象或与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这两个介词在许多场合都可以通用。一般说能用“对于”的地方也能用“对”,但是“对”的意思更广泛,能用“对”的地方不一定都能用“对

高考部分常用现代汉语虚词辨析

高考部分常用现代汉语虚词辨析 基础试题 2014-08-30 1915 5d56b7b40102uxvg 高考部分常用现代汉语虚词辨析 1、本来原来 “本来”强调理应如此,常与“就”连用。 “原来”表示发现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 2、逐渐逐步 “逐渐”一般表示自然而然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逐步”用于有意识有步骤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3、偶尔偶然 “偶尔”(也写作“偶而”)着眼于数量,次数少有时跟“经常”相对。 “偶然”着眼于意外,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意外的,是在规律之外,跟“必须”相对。 4、一齐一起 “一齐“表示同时,侧重点是时间。 “一起”主要有两个用法其一,侧重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而不是时间。其二,表示同一个处所。 5、以至以致 “以至”一般表示时间、程度、范围上的递升或递降,有“直到”的意思。“以致”表示事物发展的结果,一般指不好的结果。 6、往往常常 “往往”是对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能用于主观愿望。“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一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愿望。因此“常常”可以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则不能。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结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 7、才再 “才”表示动作已经实现,并强调实现的很晚。“再”表示动作尚未实现,但将于某时实现。 8、又再 在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时,“又”用于已经实现的。“再”用于未来实现的。 9、一概一律 这两个词在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 10、已经一经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一经”表示只要这样说了或这样做了,接着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已经”和“一经”都是副词。不过用“一经”的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 绪论 一、汉语虚词研究的简单回顾 中国古代的虚词研究,从汉代到清代有着2000多年悠久的历史。古代语文学家在这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早在汉代,古人就有了对“词、语助、助语”(虚词)的研究,刘勰的《文心雕龙》已经按功能和位置把虚词分为发端、送末、札句三类在语言使用中把词区分为虚词和实词两大类的,据现有文献的记载,在我国,最早见于宋人的著作,不过,当时都把“词”称作“字”。宋朝有个叫周辉的文人在他的《清波杂记》中有过这样的记载:“东坡教诸子作文,或辞多而意寡,或虚字多实字少,皆批谕之。”词人张炎在他的《词源》中也写道:“词之句有二字、三字、四字,至六字、七八字者,若堆砌实字,读且不通,况付之雪儿乎?合用虚字呼唤,单字如‘正、但、甚、任’之类,

两字如‘莫是、还又、那堪’之类。”可见,当时所谓的“实字”就是指那些表示具体的事物和概念的词,大致接近于现代所说的名词,而“虚字”则主要是指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语气词,有时也可以指代词、数词,甚至部分谓词。当时,人们又把“虚字”叫作“词、助字、语助、助语辞”等。我国最早的虚词词典、元朝卢以纬的《语助》(又名《助语辞》),曾对文言中的“语助”做了简明而系统的解释第一次。清代的虚词研究代表了语文学时期虚词研究的高峰,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等即是清代虚词研究的代表作。这时期人们对虚字的认识又有了相当的发展,清人王鸣昌在他的《辩字诀》中,已能根据虚字的功用将其细分为六类:起语虚字、按语虚字、转语虚字、衬语虚字、束语虚字和歇语虚字。当然,当时的研究还不能算真正的语法研究,主要是为训释古籍和指导写作用的。 古代的虚词研究往往是出于实用目的,因为构文之道,不外虚实两字,而经传中实

现代汉语虚词的性质、范围与分类第1讲

第一讲、2011-03-01 汉语虚词的性质、范围、类别及其研究现状 第一节、汉语词类的虚实分界 一、早期的虚实概念。 在语言使用中把词区分为虚词和实词两大类的,据现有文献的记载,在我国,最早见于宋人的著作,不过,当时都把“词”称作“字”,(“词”这个概念是本世纪初从西方引入的)。宋朝有个叫周辉的文人在他的《清波杂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东坡教诸子作文,或辞多而意寡,或虚字多实字少,皆批谕之。词人张炎在他的《词源》中也写道:词之句有二字、三字、四字,至六字、七八字者,若堆砌实字,读且不通,况付之雪儿(案:“雪儿”本为唐朝李密的爱姬,能歌善舞,后泛指歌女)乎?合用虚字呼唤,单字如“正、但、甚、任”之类,两字如“莫是、还又、那堪”之类。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所谓的“实字”主要就是指那些具体的事物和概念,大致接近于现代所说的名词,而“虚字”则不但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叹词、助词、语气词,而且有时也可以指代词、数词,甚至是一些动词、形容词以及一些固化短语。 当时,人们把“虚字”叫作“词、语助、助字、助语辞”等等。元朝卢以纬的《语助》,作为我国最的一本虚词词典,对其所收的一些“语助”均有简明而又独到的解释。[1]到了清代,人们对虚字的认识已有了相当的发展。清人王鸣昌在他的《辩字诀》中,已经能够根据虚字的功用将其细分为六类:起语虚字、按语虚字、转语虚字、衬语虚字、束

语虚字和歇语虚字。当然,古人的虚词研究还不能算真正的语法研究,主要是出于训释古籍和指导作文的需要。就研究虚字的专书而言,除了《语助》,清朝袁仁林的《虚字说》、刘淇的《助字辩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都是很有代表性的。这些词典既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严格意义上的虚词,也收了一些副词、代词、谓词等等,不过基本上还是以训释经传中的虚词为主的。总的说来,早期的虚实区分是一种语文学意义上的分类,并不是一种语法学的分类,而且虚词和实词的范围、类别也是比较模糊的,尽管到了后期已经逐渐地明晰起来。 真正接近于现代意义上的虚字概念虚词观,直到上个世纪末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问世才出现,马建忠明确指出:“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态者,曰虚字。”按照马建忠的看法,虚字就是表语法作用而不表具体词意的词。这一观点,在其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一直被人们所遵循。 二、虚实划分的标准 自从马建忠撰写《马氏文通》,创立现代意义上的汉语语法学以来,有关汉语的词类问题,一直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看法。综观这一百多年来有关汉语词类问题的矛盾、分歧和争论,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汉语中的词到底是不是可以分类,究竟应当以什么标准作为划分汉语词类的主要依据,什么样的语法理论更值得我们参考、借鉴;二、究竟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汉语词类体系,虚实两分的分类系统是否适应汉语的语言实际,哪些词类应该分别归入实词和虚词;三、在具体操作时,对于一系列多功能的词究竟应该怎么处理,尤其是有关兼类、同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完整版

一、按 根据,依照。 1.按+名。按后边可以是单音节名词,也可以是多音节名词或名词短语。用在多音节前时,“按”后边可加“着”。 按时汇报| 按期完工| 按一定的程序加工制作| 按着厂长的指示办事当名词为表示道理、条件、规律之类的时候,常与“说(来说)讲(来讲)”搭配,后面的部分表示说话人根据某种事理作出论断。 按理说,班长一定会来的| 这件事按其性质来说是极为恶劣的| 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讲,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 “按说”是省略名词后形成的习用语。 2.按+动| 小句。 他既然没有请假,那就按缺席处理吧| 这些苹果先按每人十斤发给职工们 二、按照 意义和用法同介词“按”。但“按照”后面不能出现单音节名词。 按照上级的指示认真执行政策| 按照一磅等于九两折合,共计七斤六两五| 按照规定的时间交卷(*按照时交卷) 三、把 1.与表示受事的名词(名词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用在动词前。在表意上侧重于动词或动词短语。 他把挎包拿起来| 你把地图朝左边挪挪| 请把窗户关上| 牧民们马上把这两个孩子送走了 上边几例的动词都可以和受事名词构成动宾关系:那挎包| 挪地图| 关窗户| 送孩子 有时,把字的宾语不是动词的受事,但可以看成是整个动词短语的受事。 别把肚子吃坏了| 李二嫂把嗓子哭哑了| 接连把三支铅笔写秃了| 把脚走大了| 好孩子,你把我的心哭乱了 上边几例的动词短语也可以和受事名词构成动宾关系:吃坏肚子| 哭哑嗓子| 写秃了铅笔| 走大了脚哭乱了心 与表示处所的名词(名词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用在动词前。在表意上也侧重于动词或动词短语。 老葛把屋子堆满了| 一口气把那三百级台阶走完了| 你把里里外外再检查一遍| 把城东城西都跑遍了 以上几例的动词或动词短语都可以和处所名词构成动宾关系:堆满屋子| 走完那三百级台阶|检查里里外外|跑遍东成西城 3.与表施事(当事)的名词(名词短语)组成介宾短语,用在动词前。这里的动词多数是表示消失意义的不及物动词。整个句子表示发生不如意的事情。 别把犯人跑了| 真没想到,把个大嫂死了| 偏偏把老李病了|去年又把老伴儿没了| 我还不怕,就把你怕成那样? 上边几例的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和施事名词直接构成动宾关系:*跑犯人| 死大嫂|病老李 如果再动词后面加个了就,可以构成动宾关系,但这种宾语是存现宾语:跑了

现代汉语虚词

高考题选(现代汉语虚词) 1、文中甲乙丙丁处恰当的词语是(1990年全国高考题) ①(甲)睡眠还较浅,大脑里的抑制过程还不全面彻底,剩下了某些兴奋点继续活动,梦境就要产生。 ②梦是在睡眠时产生的,熟睡(乙)不会做梦,所以梦是睡眠还较浅时的产物。 ③又由于大脑皮层大部分处于抑制状态,而这些孤立的兴奋点缺乏有逻辑的联系,这(丙)构成了梦境的荒诞性。 ④引起这些兴奋点活动的因素,大多与从前感知过的刺激的痕迹作用有关,(丁)梦境是与日常生活有关联的,不是神秘的。 A.如果、却、就、因而 B.由于、才、却、所以 C.如果、就、又、那么 D.因为、可、才、可见 答案:A。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栝号处的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1991年全国高考题) 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只能是两个文明同时建设、相互促进的结果。( )两手都硬起来,( )能两个文明一起上;单有一手硬,( )可能有一时的效果,( )最终两个文明建设都上不去。 A.只有、才、虽然、但 B.只要、就、即使、反而 C.因为、所以、尽管、可 D.既然、就、也、而 答案:A 3.按顺序分别填入下文标号处的正确词语是(1992年全国高考题) 一个人(甲)不懂得正确的意见只能是对于实际事物的客观的全面的反映,(乙)坚持要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去办事,那么,(丙)他有善良的动机,(丁)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 答案:D 4.依次填入下文①—⑤五个标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993年全国高考题) 一些同志①懂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②知道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中的地位,③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④当精神文明建设形势比较好,经济建设任务又很重的时候,他们往往⑤自觉不自觉地将精神文明建设当成“软”任务来

最新常用现代汉语虚词辨析

常用现代汉语虚词辨析60例 1、本来原来 “本来”强调理应如此,常与“就”连用。 “原来”表示发现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 2、逐渐逐步 “逐渐”一般表示自然而然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逐步”用于有意识有步骤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3、偶尔偶然 “偶尔”(也写作:“偶而”)着眼于数量,次数少有时跟“经常”相对。 “偶然”着眼于意外,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意外的,是在规律之外,跟“必须”相对。4、一齐一起 “一齐“表示同时,侧重点是时间。 “一起”主要有两个用法:其一,侧重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而不是时间。其二,表示同一个处所。 5、以至以致 “以至”一般表示时间、程度、范围上的递升或递降,有“直到”的意思。 “以致”表示事物发展的结果,一般指不好的结果。 6、往往常常 “往往”是对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能用于主观愿望。“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一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愿望。因此“常常”可以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则不能。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结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 7、才再 “才”表示动作已经实现,并强调实现的很晚。“再”表示动作尚未实现,但将于某时实现。 8、又再 在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时,“又”用于已经实现的。“再”用于未来实现的。 9、一概一律 这两个词在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 10、已经一经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一经”表示只要这样说了或这样做了,接着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已经”和“一经”都是副词。不过用“一经”的句子,“一经”换成“一旦”还解释得通;用“已经”的句子,“已经”绝对不能换成“一旦”。 11、竟然居然 都是副词,都有出乎意料,超出常理或常情。用于不好的方面,表示“不应该这样而这样”。用于好的方面,表示“不容易这样而这样”。“竟然”用于主语后面,动词谓语前面。“竟然”也可以单说成“竟”。“竟然”常用于口头语体,“竟”则不限。“居然”有时语气略重。“竟然”一般不这样用。 12、已经曾经 都是副词,都有有了某种行为或情况的意思。 “已经”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强调动作行为开始或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后面的动词多带动态助词“了”,少用“过”。“曾经”表示以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强调某种行为或情况从前有过,现在已经结束了,“曾经”后面的动词多带动态助词“过”,也可以用“了”。 13、暂且姑且 “暂且”指暂时地,重在强调时间短暂。“姑且”指暂时地,重在强调让步。 14、几乎简直 “几乎”表示接近,程度上比“简直”差些。“简直”的意思是“接近完全”,“近乎等于”。 15、马上立刻 “马上”所表示的紧迫性有时幅度大;而“立刻”没有这种情况,它表示的都是即刻要发生的。 16、从来历来向来

现代汉语虚词练习(解答)

现代汉语虚词练习(解答)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谭盾自感艺无止境,于是他转而向民间学习,从而了音乐创作的境界。 ②在高三紧张的复习阶段,我们也不能熬夜,因为充足的睡眠是健康的。 ③一个人如果一味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甚至好逸恶劳,那么一事无成。 ④讲好普通话是每个老师必须具备的技能,是语文老师,就更不必说了。 A.开创保证往往何况 B.开创保障往往况且 C.开拓保障必然况且 D.开拓保证必然何况 答案:D(开拓:指在原有的基础上拓展,提升。开创:指从无到有的创新。保证:侧重于小的方面。保障:侧重于大的方面。必然:指假设的前提和结论之间没有例外的可能。往往:指大多数情况是这样。何况:指意思更进一层,带有前后对比、衬托之意。况且:表进一步追回说明理由)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网吧在取得安全合格证之前,必须在电脑上安装安全管理软件,封堵有害信息网站等。电脑进入非允许范围内的网站,安全管理软件会同时发出警报。但事实上,许多网吧在定期对电脑进行清理时,经常要重做系统,安全管理软件往往嫌麻烦不被重装。 A.从而如果由于甚至 B.以便由于假若而 C.以便如果由于而 D.从而由于假若甚至 答案:C(从而:顺承关系。以便:目的关系。如果:表假设。由于:表因果。假若:表假设关系。而:可以表因果。甚至:只能表递进) 3.依次填在横线上恰当的一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建设文明寝室,首先要文明寝室的量化指标,再按指标对学生寝室进行考评。 ②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无数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③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是一个长期过程,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法制教育,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A.确定前仆后继只有/才 B.决定前仆后继只要/就 C.确定前赴后继只有/才 D.决定前赴后继只要/就 答案A(“指标”只能跟“确定”搭配,故排除BD。前仆后继:前面的倒下,后面的继续;前赴后继:前面的出发,后面的继续跟上。根据文意排除C。只有/才:必要条件,也是唯一条件。只要/就:充分条件,不是唯一条件)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文学创作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与,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②蝙蝠必须几乎连续不停地发出声音,以便借助声纳来周围所有的物体。 ③四月的北京和南方不同,早晚天气比较凉,在中午暖和的阳光下,穿毛衣也不会觉得热。 A.符合察知即使 B.吻合查知虽然 C.吻合察知即使 D.符合查知虽然

现代汉语虚词用法精讲

现代汉语虚词用法精讲 一、[把bǎ] (一)介词 (1)有“将”的意思:“把”带的名词一般是后面动词的宾语,用“把”提到动词前面,表示怎样处置它。例: ①我终于把这门技术学到手了。 ②管理员把图书馆收拾得整整齐齐。 (2)有“使”的意思。后面多半是表情态的动词,而且带有表示结果的补语。句子末了往往带语气助词“了”。例: ①功课极多,几乎把孩子累坏了。 ②他怎么还不来,真把我急死了。 ③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把大家高兴得跳起来。 (3)有“对”、“拿”的意思,引进动作的对象。例: ①这小淘气,妈妈把她没办法。 ②他能把你怎么样? 注意 (1)用“把”提前宾语,必须是确定的。比如可以说“把那本书拿来”,不能说“把一本书拿来”。(2)“把”后面一般不用否定式。比如只说“还把功课做完”,不能说“把功课还没做完”。(二)助词。用在量词“个”或者数词“百”、“千”、“万”后面,表示这个数量是个概数,同所说之数略有上下。例: ①到广州办货,来回花了个把月时间。 ②②这条船可以装万把斤粮食。 ③工厂只有百把个工人。 二、[按照àn zhào] 介词。 有“根据”、“按照”的意思,用来提出一种标准,表示动作的依据。例: ①简化字要按照国家颁布的形体书写。 ②按照计划规定,我们下一阶段去工厂实习。 同义词“按”也是“按照”的意思,可以换用;“按”后面还可以带单音词,如“按劳分配”;“按照”后面只能带双音词。 三、[并bìng] (一)连词。有“连同”的意思,表示意思进一层。连接词,词组或者分句。连接分句只能用前一分句的主语。例: ①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这个提案。 ②老工人下乡修理机器,并帮助青年社员学会使用方法。 (二)副词。 (1)用在“不”、“无”、“非”、“未”、“没有”等否定词前面,表示确实不是这样,有加强语气的作用。例: ①这套丛书缺了几本,并不完整。 ②他是谦虚,并非真的不懂。 ③工作并没有结束,咱们要继续干。 (2)用在单音动词前面,表示所说的几件事物同时进行或者同时存在,全部概括在内。例:

第一讲现代汉语虚词概说

《虚词专题》课程介绍 课程性质: 这是一门专业理论知识修养的培养和具体词语辨析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相结合的专业选修课程。 知识:语言学的知识、语言习得的知识、中介语和偏误理论的知识 能力:辨析能力、教学能力 课程介绍 课程目的要求 课程主要内容 教学方式 教材 主要教学参考书 考核方式及要求 教学大纲 教材 张谊生2000《现代汉语虚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主要教学参考书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主编1999《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齐沪扬、张谊生、陈昌来编2002《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综述》,安徽教育出版社。 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虚词概说 现代汉语副词 现代汉语介词 现代汉语连词 现代汉语助词 现代汉语语气词 类虚词和准虚词 怎么学习本课程? 课堂听课 自学课本部分内容 完成思考题 根据课堂范例,对常见虚词进行辨析 虚词教学案例分析 设计虚词教学教案 第一讲现代汉语虚词概说 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虚词? 现代汉语的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虚词?请你举个虚词的例子。 虚词有哪些类型? 虚词的作用什么? 虚词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现代汉语虚词大概有多少? 概说续 怎么教虚词? 怎么研究虚词? 本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虚词? 请分析留学生的病句:

在美国,男人对女人开门。 我把书放在桌子。 车里坐在我和一个朋友。 他在书包里把词典放。 我很忙和没有时间给妈妈写信。 请回答留学生的问题: 汉语中的“了”怎么用? “不”和“没”有什么区别?“再”和“又”有什么区别? 什么时候要用“的”,什么时候不用“的”? “正”、“在”和“正在”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关于国家公派出国教师和志愿者面试 核心能力测试: 专业能力 行为能力(以后再讲) 专业能力 教学能力 专业知识:汉语基础知识、中国国情和文化知识 交际能力:沟通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他:仪表和亲和力、才艺表现 教学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语言和板书设计 教育技术与教学资源利用 偏误处理 课堂组织管理与应变能力 面试真题 举例说明“或者”和“还是”的用法和区别? 下面几个句子能不能说,为什么? 中国菜太好吃了! 中国菜太好吃。 中国菜不太好吃。 现代汉语的特点是什么? 汉语的特性,汉语是什么语言? 与英语、法语、俄语比较有什么不同? 与日语和韩国语言比较有什么不同?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相比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虚词? 功能词 虚词有哪些类型? 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拟声词 方位词 趋向词 思考题:

打印版现代汉语虚词辨析(高考语文、公务员考试可参考)

打印版现代汉语虚词辨析 1、本来原来 “本来”强调理应如此,常与“就”连用。 “原来”表示发现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 2、逐渐逐步 “逐渐”一般表示自然而然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逐步”用于有意识有步骤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3、偶尔偶然 “偶尔”(也写作:“偶而”)着眼于数量,次数少有时跟“经常”相对。 “偶然”着眼于意外,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意外的,是在规律之外,跟“必须”相对。 4、一齐一起 “一齐“表示同时,侧重点是时间。 “一起”主要有两个用法:其一,侧重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而不是时间。其二,表示同一个处所。 5、以至以致 “以至”一般表示时间、程度、范围上的递升或递降,有“直到”的意思。 “以致”表示事物发展的结果,一般指不好的结果。 6、往往常常 “往往”是对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能用于主观愿望。“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一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愿望。因此“常常”可以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则不能。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结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 7、才再 “才”表示动作已经实现,并强调实现的很晚。“再”表示动作尚未实现,但将于某时实现。 8、又再 在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时,“又”用于已经实现的。“再”用于未来实现的。 9、一概一律 这两个词在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 10、已经一经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一经”表示只要这样说了或这样做了,接着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已经”和“一经”都是副词。不过用“一经”的句子,“一经”换成“一旦”还解释得通;用“已经”的句子,“已经”绝对不能换成“一旦”。 11、竟然居然 都是副词,都有出乎意料,超出常理或常情。用于不好的方面,表示“不应该这样而这样”。用于好的方面,表示“不容易这样而这样”。“竟然”用于主语后面,动词谓语前面。“竟然”也可以单说成“竟”。“竟然”常用于口头语体,“竟”则不限。“居然”有时语气略重。“竟然”一般不这样用。 12、已经曾经 都是副词,都有有了某种行为或情况的意思。 “已经”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强调动作行为开始或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后面的动词多带动态助词“了”,少用“过”。“曾经”表示以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强调某种行为或情况从前有过,现在已经结束了,“曾经”后面的动词多带动态助词“过”,也可以用“了”。 13、暂且姑且 “暂且”指暂时地,重在强调时间短暂。“姑且”指暂时地,重在强调让步。 14、几乎简直 “几乎”表示接近,程度上比“简直”差些。“简直”的意思是“接近完全”,“近乎等于”。 15、马上立刻 “马上”所表示的紧迫性有时幅度大;而“立刻”没有这种情况,它表示的都是即刻要发生的。 16、从来历来向来 “从来”表示从过去到现在。“历来”从来,一向。“向来”从来,一向。都可作副词,都可表示从过去到现在的意思。“从来”多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

论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归类与用法 摘要:词类划分是我国语法学界争论最久的问题之一, 也是语法学者意见分歧之所在。汉语副词究竟该如何定性,这是我国语法学界长期以来议无定论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解释副词难以定性的原因,以及表达自己对于副词归类的看法,并且选取几个副词使用的实例来分析副词的特殊性。 关键词:副词性质用法 引言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音义结合体,汉语中的词可以分为虚词和实词两大类。从功能上看,实词能够充任主语、宾语或谓语,虚词不能充任这些成分【1】。 词类划分是我国语法学界争论最久的问题之一, 也是语法学者意见分歧之所在。我国早期的语法著作多从词类讲起, 但由于汉语缺乏形态变化, 大多数作者不免感到有些仿徨。有的依据意义划分词类, 但意义是词未进入句子以前静态孤立的分类, 而当其进入动态的句子后就会发生变化。有的依照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职务划分词类, 可词的位置和职务又经常变动。这样, 只有得出“凡词, 依句辨品, 离句无品”的结论。语法学界由于对词类划分标准的不同认识而引发出“词有定类”和“词无定类”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 汉语副词究竟是虚词还是实词, 这是我国语法学界长期以来议无定论的一个问题。一般而言,把介词、助词、连词、语气词看作虚词大家都不会有意见,然而是否能把副词归入虚词,自古及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在现代汉语中, 副词的句法功能相对比较简单, 然而, 一些常用副词不仅使用频率很高, 而且用法丰富多样,尤其是作为一种个性强于共性的功能词, 其内部各成员在音节、组配方式、语法意义、语义指向、语用特点、篇章特征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情况相当复杂。因此, 自从《马氏文通》以来, 副词一直是汉语词类研究中引起争议和存在问题最多的一类。 本文在参阅前辈的理论著作的基础上,借鉴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 试图对副词的性质归类与用法进行力所能及的探索, 并尝试提出初步的看法。 一副词的性质归类 自从《马氏文通》以来,关于副词的性质归类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虚词;二是实词;三是半虚半实的词。【2】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分岐, 而且多年来一直悬而未决, 大致有

常用现代汉语虚词28例

常用现代汉语虚词28例 1.不必未必? “未必”是“必定”的否定,意思是不一定。“不必”是“必须”的否定,意思是不需要、用不着。他 ?(1)“曾经”未必去(=他不一定去)|他不必去(=他用不着去) ??2.曾经已经。? 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时间一般不是最近。“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这本书我曾经买过好几回,都没买到|这本书我已经买到了,不用你费心了。? (2)“曾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现在已结束;“已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可能还在继续。我曾经在这里住过三年(现在不住在这里了)。|我已经在这里住了三年(现在还住在这里)。??(3)“曾经”后的动词以带“过”为主,也可用“了”;“已经”后的动词以带“了”为主,少用“过”。 ? [副]表示某种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或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3.差点儿? ?? (a)表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有庆幸的意思。动词用肯定式或否定式,意思相同。差点儿[没]闹笑话。(事实是没闹笑话)|差点我[没]答错。(事实是没答错)| ?(b)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差点儿[没]摔倒。(事实是没摔倒) ? 有庆幸的意思。动词用否定式。差点儿没见着。(事实是见着了)|差点儿答不上来。(事实是答上来了)|差点没买到。(事实是买到了)? (c)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终于没有实现,有惋惜的意思。动词用肯定式,前面常用“就”。差点儿就见着了。(事实是没见着)|差点儿考上甲班。(事实是没考上甲班)|差点 4.除非? 儿就买到了。(事实是没买到)? ? [连]强调某条件是唯一的先决条件。 ?比较:除非只有 ?(1)“只有”从正面提出某个唯一的条件;“除非”从反面强调不能缺少某个唯一的条件,语气更重。 ?(2)“除非”可以用在“是…”前;“只有”不能。 ?(3)“除非…,才…”也可以说“除非…,?除非是你才那样想。|只有你才那样想。? ? 5.对对于? 不…”;“只有…,才…”不能说成“只有…,不…”。? 用“对于”的句子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用“对于”。 ?(a)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大家对我都很热情。|我们对你完全信任。|我对老张有一点意见。? (b)“对…”可用在助动词、副词的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意思相同。我们会对这件事作出安排的。|我们对这件事会作出安排的。|对这件事,我们会作出安排的。? 大家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大家对这个问题都很感兴趣。|对这个问题,大家都很感兴趣。? “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只能用在另外两个位置。 ? (c)对…来说。表示从某人、某事的角度来看。有时候也说“对于…说来”。 ? 6.跟同和与?? (1)用作介词时,口语中常用“跟”,书面语现在倾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倾向于用“和”,较少用“跟”,用“同”则更少。 ?(2)“与”多用于书面,尤其多用在书名、标题中。 7.固然? [连]1.表示确认某一事实,转入下文。前后小句意思矛盾,“固然”的用法近于“虽然”,但“固然”多用在主语后,后一小句常用“但是、可是、却”等配合。药固然可以治病,但是服用过量也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工作固然很忙,但还是可以抽出一引时间来的。?

现代汉语虚词的性质范围与分类第1讲

1 / 28 第一讲、2011-03-01 汉语虚词的性质、范围、类别及其研究现状 第一节、汉语词类的虚实分界 一、早期的虚实概念。 在语言使用中把词区分为虚词和实词两大类的,据现有文献的记载,在我国,最早见于宋人的著作,不过,当时都把“词”称作“字”,(“词”这个概念是本世纪初从西方引入的)。宋朝有个叫周辉的文人在他的《清波杂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东坡教诸子作文,或辞多而意寡,或虚字多实字少,皆批谕之。词人张炎在他的《词源》中也写道: 词之句有二字、三字、四字,至六字、七八字者,若堆砌实字,读且不通,况付之雪儿(案: “雪儿”本为唐朝李密的爱姬,能歌善舞,后泛指歌女)乎?合用虚字呼唤,单字如“正、但、甚、任”之类,两字如“莫是、还又、那堪”之类。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所谓的“实字”主要就是指那些具体的事物和概念,大致接近于现代所说的名词,而“虚字”则不但包括副词、连词、介词、叹词、助词、语气词,而且有时也可以指代词、数词,甚至是一些动词、形容词以及一些固化短语。 当时,人们把“虚字”叫作“词、语助、助字、助语辞”等等。元朝卢以纬的《语助》,作为我国最的一本虚词词典,对其所收

的一些“语助”均有简明而又独到的解释。[1]到了清代,人们对虚字的认识已有了相当的发展。清人王鸣昌在他的《辩字诀》中,已经能够根据虚字的 功用将其细分为六类: 起语虚字、按语虚字、转语虚字、衬语虚字、束语虚字和歇语虚字。当然,古人的虚词研究还不能算真正的语法研究,主要是出于训释古籍和指导作文的需要。就研究虚字的专书而言,除了《语助》,清朝袁仁林的《虚字说》、刘淇的《助字辩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都是很有代表性的。这些 2 / 28 词典既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严格意义上的虚词,也收了一些副词、代词、谓词等等,不过基本上还是以训释经传中的虚词为主的。总的说来,早期的虚实区分是一种语文学意义上的分类,并不是一种语法学的分类,而且虚词和实词的范围、类别也是比较模糊的,尽管到了后期已经逐渐地明晰起来。 真正接近于现代意义上的虚字概念虚词观,直到上个世纪末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问世才出现,马建忠明确指出: “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态者,曰虚字。”按照马建忠的看法,虚字就是表语法作用而不表具体词意的词。这一观点,在其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一直被人们所遵循。 二、虚实划分的标准 自从马建忠撰写《马氏文通》,创立现代意义上的汉语语法学以

常用现代汉语虚词28例

常用现代汉语虚词28例 1.不必未必 “未必”是“必定”的否定,意思是不一定。“不必”是“必须”的否定,意思是不需要、用不着。他未必去(=他不一定去)|他不必去(=他用不着去) 2.曾经已经。 (1)“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时间一般不是最近。“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这本书我曾经买过好几回,都没买到|这本书我已经买到了,不用你费心了。 (2)“曾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现在已结束;“已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可能还在继续。我曾经在这里住过三年(现在不住在这里了)。|我已经在这里住了三年(现在还住在这里)。 (3)“曾经”后的动词以带“过”为主,也可用“了”;“已经”后的动词以带“了”为主,少用“过”。 3.差点儿 [副]表示某种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或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 (a)表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有庆幸的意思。动词用肯定式或否定式,意思相同。差点儿[没]闹笑话。(事实是没闹笑话)|差点我[没]答错。(事实是没答错)|差点儿[没]摔倒。(事实是没摔倒) (b)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有庆幸的意思。动词用否定式。差点儿没见着。(事实是见着了)|差点儿答不上来。(事实是答上来了)|差点没买到。(事实是买到了) (c)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终于没有实现,有惋惜的意思。动词用肯定式,前面常用“就”。差点儿就见着了。(事实是没见着)|差点儿考上甲班。(事实是没考上甲班)|差点儿就买到了。(事实是没买到) 4.除非 [连]强调某条件是唯一的先决条件。 比较:除非只有 (1)“只有”从正面提出某个唯一的条件;“除非”从反面强调不能缺少某个唯一的条件,语气更重。

07.现代汉语虚词的类别

主标题:现代汉语虚词的类别 副标题:虚词没有实在的意义,你能正确的区分虚词的类别吗? 关键词:词语,虚词,类别 难度:3 重要程度:3 内容: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一)副词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表程度的: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 表范围的: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 表时间频率的: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赶紧 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 表语气的: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 1.副词只有“很”、“极”可以作补语。例如: ①这办法好得< 很> 。 ②这办法好< 极> 了。 2.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 (1)单用的: 说了又说吃得下就吃说清楚再走下大雨也去 (2)前后配合用的: 又…又越…越也…也不…不既…又非…不 (3)和连词配合用的: 不但…还只有……才既然…就虽然…却如果…就不论…都 即使……也除非……才

3.“没有”(没)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否定行为的发生;在名词前是动词,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对事物的领有。例如: ①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学生。(副) ②你没有《诗经》吗?(动) “没有”和“没”是有区别的:“没”不能用在句末,也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没有”就可以。如不能说“他来了没?”“没。”只能说“他来了没有?”“没有。” 4.有少数形容词和某些副词,都经常作状语,要细心分辨。例如: ①雨后青山格外秀丽。 ②这件衣服特别好看。 ③你不能持一概否定的态度。 ④大家一致同意大会的决定。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词的组合来分辨它们的词性。例如:我们可以说“任务特别”,也可以说“(特别)任务”,但“格外”没有这种用法。可见“特别”是形容词,“格外”是副词。又如:可以说“意见一致”,也可以说“(一致)意见”,“一概”没有这种用法。能作谓语、定语、状语,而意义不变的是形容词,不能作谓语、定语的是副词。 5.“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合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副词。因在两个位置上意义是不同的。比较下边两组词: 甲乙 白布白跑一趟 老朋友老说不完 怪事怪好看 净水身上净是泥 (二)介词 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例如: 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就、凭、用、靠、拿 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