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神经语言学研究综述

神经语言学研究综述

神经语言学研究综述
神经语言学研究综述

神经语言学研究综述

1 引言

神经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门新兴边缘性学科。集语言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为一体,探索人类语言习得、生成、理解等一系列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神经语言学主要是研究大脑对语言信息如何进行加工、提取、编码,进而从这一系列过程中探索出人类语言与大脑的关系。神经语言学的研究将神经科学与语言学综合交叉进行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充满活力的未来。

近二十年来,在转换生成理论的冲击下,关于语言的内部结构和研究理论开始层出不穷。分化出了诸如人类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令人目不暇接的新分支,而神经语言学也是这些分支中的一种。但从现实观察来看,人类大脑的活动本身是一种微观活动,而人类的语言交际行为却是一种宏观行为,所以近年来神经语言学研究就是从这个看似矛盾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和探寻语言与支撑语言的神经载体之间的内在关系的。

2 神经语言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神经语言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国外对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一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早对语言学的研究是对失语症的研究。19世纪80年代,以布洛卡和威尼克为代表的两位神经科学家通过临床观察,分别发现了大脑左半球额下回后部的布洛卡区和大脑左上回颞上回后部的威尼克区对语言功能的影响。进而研究出了两个部位的病变将会分别导致布洛卡失语和威尼克失语。这一时期被称为神经语言学的萌芽时期。19世纪90年代是神经语言学的独立时期。这一时期对对失语症的研究开始有了比较系统的语言学理论的支撑。这一时期的标志就是在失语症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语言学理论,即研究目的发生了变化,有了语言学的内容。其中比较著名的神经语言学家包括索绪尔和雅克布逊。其中,索绪尔为了探索失语症在语言习得中的生理基础,专门发表了《儿童语言、失语症和语音的普遍现象》。雅克布逊为了把结构主义音位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儿童学习语言,以及语言在一定情况下遭受干扰以至丧失的规律。专门发表了《儿童语言、失语症和语音的普遍现象》专著。19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神经科学与语言学的进一步靠近,国外对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慢慢走向成熟,逐渐形成了发展的认知神经科学和语言学。其中最有名的是

卢利亚对神经科学与语言学交叉研究做出的贡献。他通过临床观察,分析言语形成中哪些阶段和大脑的哪些系统有直接联系,以及探讨大脑局部损伤病人的言语活动的变化。他还提出言语是复杂的机能,在其发展过程中,大脑皮质每个区域都有特殊贡献的机能系统说。对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以及研究领域都有了极大的拓展,神经语言学目前在国外依旧是一个热点研究的问题。

2.2 国内神经语言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我国的神经语言学研究起步较晚, 无论研究规模, 抑或研究深度跟国外相比都有较大的距离。我国的神经语言学研究最早发端于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医生, 但最终因为自身研究的目的和背景等而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神经语言学研究。真正的神经语言学体系应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文字等各个方面。九十年代中期以后, 我国的神经语言学研究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首先表现在越来越多的语言学研究者参与到神经语言学研究的工作中来。其次还具体表现在有关研究的语言背景和语言知识的构成上, 一些研究者已经不满足于对汉语字词的认知, 而把研究扩展到语言的其他领域。我国目前对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失语症的探讨、关于字词认知的研究、关于语法的研究以及关于脑功能侧化问题。

3 神经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3.1神经语言学研究理论

早在50年代以前,结构主义语言学一直在语言学中占有统治地位。这一理论企图以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来解释人的语言行为。1957年, 美国的语言学大师诺姆·乔姆斯基提出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乔姆斯基认为人类的大脑具有一种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儿童正是依靠这种机制,而并非是行为主义所说的刺激-反应的联结来习得语言的。而神经语言学真正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从本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开始的。随着失语症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探讨不同脑区的语言功能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语言障碍。

3.2 神经语言学研究范围

就目前来讲,神经语言学的研究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言语生成、言语理解、言语获得以及言语交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此外,还有不少学者对不同语言的使用者和双语学习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近年来,随着神经

语言学研究的兴起,研究范围更是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其中包括:个体或群体语言研究,不同地域群体的语言研究等等

3.3 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目前在生物学领域,对神经语言学研究方法多采用解剖学方法、神经电生理学方法以及神经影像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就是在可能的条件下有意识地借助药物、仪器等手段来达到对变量的控制,比如双耳分听技术、半脑麻醉技术等。

心理实验法对语言的研究方法主要就是针对脑损伤病人进行心理实验。这一方法最大的特点在于, 通过实验对一些变量进行控制,以达到对变量的观察。这样, 就可以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 关注不同的脑损伤病人在执行不同的语言任务时所具有的不同表现。

20世纪70年代之后,神经语言学的研究开始突破前面两种方法,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开始参与到对神经语言学的研究当中。其中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可提供人脑的局部葡萄糖利用、血流、氧耗或受体密度的影像, 因而可以对激活脑区进行定位;80年代开始有学者致力于研究大脑的一些自发的点活动所形成的脑磁图(MEG),研究证明脑磁图对脑病变定位的灵敏性和准确性远远高于过去一直使用的脑电图(EEG),而目前在神经心理学中使用的最多的,就是事件相关电位,简称ERP。它是刺激事件引起的脑电真实的实时波形。比如N400 就是研究脑的语言加工原理时常用的ERP成分。此外,脑功能核磁共振,简称fMRI,也是目前在神经心理学中广泛运用的一项技术,这种技术反应的是人脑在内外刺激的作用下,脑内的磁性物质相对增减状况,而这种增减状况正好反映了不同脑区的激活状态。但是FMRI也有一个弱点,就是激活脑区的时间上有差异,相对而言,EEG在时间上差异不到,但是对脑区的空间定位准确性弱与fMRI,所以,为了取长补短,神经心理学上通常将这两种技术结合起来使用。此外,由于对fMRI 空间成像和ERP时间成像记录的综合参考可以完整地揭示认知加工过程的大脑活动机制,所以讲fMRI和ERP结合起来研究大脑的活动机制也是常见的。

4 词汇知觉、词汇产生、句子理解的相关ERP研究

4.1 词汇知觉

心理学研究证明,词形识认的心理过程与左侧梭状回有一定的联系,尤其是其中被视为视觉词形区。现有研究发现,VWFA在不同的词汇认识过程中表现出不

同的激活特性。

成人身上语言特异的语音知觉能力在ERP记录中反应为失匹配负波。大脑能够自动比较当前输入的听觉刺激之前储存的语音表征,两者间的失匹配即反映为MMN。

4.2 词汇产生

研究认为,词汇产生依赖于对语言信息的提取和编码。语义信息的存储和提取主要与颞中回、颞上回的激活有关,语音编码则与BA44上部的关系更为紧密。

4.3 句子理解

相关研究表明,布洛卡区与与加工句法结构有关,但它并不是唯一对句法进行加工的脑区。参与句法加工的脑区,包括布洛卡区在内,也可由其他认知任务激活。还有研究证明,句法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以特定的方式将听到或读到的单词组合起来,以形成对句子的解释。现在语言学界一般都承认,人们在理解语言的过程中要建立起一定的句法结构。所以想要确定句法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就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句法加工的神经机制,也别是句法加工的脑机制。

5 语言的习得与发展

乔姆斯基是现代转换-生成语言学理论的创始人,他的基本观点就是认为人类语言习得的能力是本能的,

经济学文献综述写作

经济学文献综述写作 一、文献综述的含义 文献综述(以下简称综述),不同于学术论文或科研论文。学术论文或科研论文是作者亲自对某一具体课题进行研究后所做的文章。综述是一种综合性或专题性的情报资料,属于三次文献。具体地说,是指对某一专题的近期文献,经过阅读、摘选、融会贯通、分析、对比、归纳、加工、整理而成的综合评述。文献综述有两大特点,一是“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二是“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 文献综述虽不是科学论著,但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却不容低估。通过阅读近期原始文献而写成的综述,可以反映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水平、新发现、新趋向以及未来展望。因此,综述被看作是新知识突破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开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是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毕业生在进入毕业论文写作之前,应该先写一篇有关的综述,以便掌握该专题的最新信息,从而为选定研究论题和修订研究计划提供有益的信息和依据。 二、收集资料:文献综述写作的基础 收集文献资料是写作文献综述的基础。因此,收集的文献资料力求广泛与全面,且尽可能收集与研究论题有关的原始文献,同时也应收集相关的权威的综述性文章。 一般地,收集文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如文献索引、文摘杂志进行检索。选择文献时,应由近及远,主要应用近2~3年内的文献,这样才能体现出文献综述的新观点、新水平。二是从其它文章的参考文献追溯。即从一篇或数篇最新发表、有权威性的论著或综述,及这些文章所附的参考文献中寻找所需资料,这是一种较为快速而方便的方法。 收集到的文献如何阅读取舍?通常,阅读文献大致有三个步骤: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挑战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挑战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挑战 2006年12月7日至8日,来自大陆各主要新闻院系的负责人以及香港、英国、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共50余人,汇聚复旦大学,针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由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新闻学院联合举办,旨在全面总结并反思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基本状况,并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讨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与未来规划。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二十多年来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层次的教育,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661个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其中新闻学209个,广告学232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据国务院学位委

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介绍,在经过十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后,目前全国共有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123个,其中新闻学60个、传播学63个;博士点19个,其中新闻学10个、传播学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另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涂光晋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心黄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胡正荣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张金海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教授根据此前的调研,分别就国内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做了专题报告。综合各专题报告的统计,目前各专业师资情况如下表: 总体而言,各专业的师资状况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和年轻化的特点;在研究方向设置及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研究

现代修辞学试题答卷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题,共10分) 1、从我国修辞学产生来看,我国最早的修辞也是源于()的。 2、1932年陈望道()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3、修辞中的“辞”的含义一是指语辞,二是指()。 4、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也叫()。 5、语境作为鉴别、评价修辞的标准,它决定修辞的()。 6、中国对语法开展研究,是1898年出版了马建中和马相伯的()以后才逐渐掀起高潮的。 7、修辞和语法所属语言学科不同,语法属于纯语言学,或内部语言学,修辞属于(),或外部语言学。 8、同韵呼应有句末韵、()、句首韵三种。 9、词语选择也叫(),它是语言表达的基础。 10、准语言包括了辅语言,或副语言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5题,共15分。) 1、广义语境

2、语流义变 3、宾语前置 4、同韵呼应 5、准语言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你这样描写秋夜不合修辞”,的语境中,修辞指的是修辞活动。() 2、语境决定修辞同义手段的选择和应用。() 3、修辞学属于科学部门而不属于艺术部门。() 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运用了同韵呼应的句首韵。() 5、我不久就离开了母亲,因为我要读书。属于偏正句倒装。() 6、准语言只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民族性和直观性。() 7、从我国修辞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1923年出版的唐钺先生的《修辞格》是依照英国讷斯菲尔的《高级英文作文学》对修辞格的分类写作的。()

8、具体的语境会使话语产生义变,所以,也只有具体的语境才能确定变化了的语言含义。() 9、修辞学属于纯语言学也属于大语言学。() 10、 1942年出版的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这是中国修辞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四、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由于()的原因,往往使修辞语出现语流义变和情境义变。() A、语体 B、语言风格 C、语境 D、文风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语境赋予修辞以确切含义。 B、语境决定修辞同义手段的选择和运用。 C、语境决定修辞的优劣。 D、以上都正确。 3、修辞学属于() A、科学部门 B、艺术部门 C、文学部门 D、社会学部门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挑战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挑战 2006年12月7日至8日,来自大陆各主要新闻院系的负责人以及香港、英国、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共50余人,汇聚复旦大学,针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由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新闻学院联合举办,旨在全面总结并反思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基本状况,并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讨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与未来规划。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二十多年来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层次的教育,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661个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其中新闻学209个,广告学232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介绍,在经过十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后,目前全国共有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123个,其中新闻学60个、传播学63个;博士点19个,其中新闻学10个、传播学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另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涂光晋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心黄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胡正荣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张金海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教授根据此前的调研,分别就国内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做了专题报告。综合各专题报告的统计,目前各专业师资情况如下表: 总体而言,各专业的师资状况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和年轻化的特点;在研究方向设置及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研究方向设置宽、窄不一,而且仍有扩展的趋势。调查者认为,这种趋势反映了学科建设的繁荣,但繁荣背后潜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科边界的模糊。例如,大部分学校将广告学专业归属于新闻传播学,但也有不少院校依托于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学科;编辑出版专业在不同院校分属于出版编辑、出版发行、文艺学、新闻传播学、纸浆造纸工程、图书馆学等;传播学的学科定位与边界不清也导致传播学科专业特性不清、课程体系缺少规范以及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含混。 二、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建议与对策 1.关于优化学科结构 学科结构的调整是本次会议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一种意见认为目前新闻与传播学下设两个二级学科,整体结构偏小,建议通过修订二、三级学科目录、增设二级学科以调整结构、夯实中坚力量。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厘清学科边界,回应其他学科的蚕食之势,维护本学科的整体权益。胡正荣教授认为目前广播电视专业与社会的互动进一步密切,学科发展态势良好,已有几年一级学科授权单位自主设置了广播电视学博士招生方向,应当将其设置为二级学科,有利于学科内涵的建设。张金海教授、厦门大学黄星民教授等建议,将广告学提升为二级学科,既将其专业归属明确到新闻与传播学,也可为广告学的发展

经济学述行性的神经语言学解释(中文版)

经济学述行性的神经语言学解释 何梦笔 摘要:什么使得制度成为一种“现实存在”?近年来在社会学中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核心 概念——“述行性”(performativity)——一个借自语言哲学的术语。根据约翰·塞尔(John Searle)的制度理论,尤其是他的“地位函数”(status function)的概念以及他将遵守规则解释为一种神经生理学倾向(disposition)的观点,我提出了一种关于述行性的神经语言学解释。设想一种地位函数就是一种述行行为(Performative Act)。我分两步建立这个神经语言学的架构。首先,我用借自认知科学的“概念融合”(Conceptual Blending)的概念来分析地位函数,并且对于在金融市场中关于述行性的研究给出经验应用。其次,我用行为金融学和神经元经济学的实际例子来说明有关隐喻的神经理论,然后根据这种理论简要描述基础的神经科学架构。 关键词:述行性(performativity);塞尔的制度理论;概念融合;市场形成;隐喻的神经理论;神经经济学 1. 导论:经济学中的实在状态 在最近关于金融的社会研究中,一种研究经济实在的新方法正在兴起(有关综述,参见Preda 2008a)。经济学中的实在状态绝不是轻而易举地就可以确定的: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股票市场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毕竟在许多博弈论的概念中,诸如股票市场等经济行为的规律被简化为心理现象,即行为主体的共同预期(例如,Aoki 2001,2007)。在这种经济学中普遍存在的心灵主义背景下,经济社会学家近来相对应地提出了经济物质性的概念(Pinch and Swedberg 2008),按照这种概念,经济行为是通过物质实体尤其是人工制品来促成的,比如在现代股票市场形成中的股票价格收报机以及其他的“市场装置”(Callon,Millo,and Muniesa,2007;Preda 2008b)。这种物质性概念包括人(由血和肉组成),主要关注,比如,人在交易场所中的实际安排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比如,Zaloom 2003,2004)。这种新方法与行为经济学有所不同,因为行为经济学这个研究分支,和神经经济学一样,都是专注于内部的心理状态或者说大脑的状态,这种方法论观点只不过是经济学中由来已久的心灵主义的自然主义版本,心灵主义专注于个体的内部心理状态,但现在被看作大脑的状态。相反,经济社会学中的新物质主义假定行为是根植于人和物组成的网络中,因此它是基于完全不同的理论传统,比如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Latour 2005;Callon 2008)。因此,社会学家甚至可能拯救理性的概念,因为他们承认理性行为可能是这些网络的突创特征(emergent property),而不仅是个体理性(MacKenzie,2006 p266ff.)。 在这种背景下,有人提出述行性这种概念来分析人类行为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有关综述,参见Callon 2007)。大致意思就是个体通过与其他个体和实物互动来实现经济实在(perform the economy)。这种述行性的概念借自普通语言哲学,这种概念出现于为哲学和科学构建完美语言的正式计划失败之后。在1950年代,哲学家们开始提出一种简单的观点:自然语言不仅仅包括可以赋予真假值的句子,尽管这是完美语言计划的唯一焦点(有关综述,参见Lycan 1999)。实际上,可以说人类口头语言中大部分话语都是非描述性的,比如发号施令、表达悲伤或者做出承诺。这种深刻见解在语言哲学中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其中之一就是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综述参见Green 2009)。按照这种理论,一类很重要的话语就是述行语,这种话语创造一种社会现实,比如宣布一个国家独立或者在法庭上宣布一种判决。

汉语修辞学-0001(电大课程号:5205533)以及律师实务任务二(电大课程:6207152)

汉语修辞学-0001(贵州电大-课程号:5205533)参考资料以及律师实务任务二(甘肃电大-课程号:6207152)参考资料 汉语修辞学-0001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205533 参考资料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共10题,共30分) 1.(3分) 学习修辞学,应发扬时代的语言特色,古为今用。不要一味地模仿,要进行创新。 &radic 参考答案:&radic 2.(3分) 《诗经》中最基本的修辞手法是风、雅、颂。

&radic 参考答案: 3.(3分) 有效运用语言的核心问题就是对各种同义手段的选择。&radic 参考答案:&radic 4.(3分) 修辞活动就是同义手段的选择活动。 &radic 参考答案:&radic 5.(3分) 修辞学的最高目标是:帮助学习者提高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6.(3分) 修辞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radic 参考答案:&radic 7.(3分) 修辞是文学家经常用到的,与平常人无关。 &radic 参考答案: 8.(3分) 语言表达时,视点要明确。同时出现两个视点,会造成歧义和误解。

参考答案:&radic 9.(3分) 双方前提多而且明确则很少的话语就能传达明确的内容,反之前提少而迷糊。 &radic 参考答案:&radic 10.(3分) 相同的话语,前提不同,含义不同。 &radic 参考答案:&radic 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30分) 11.(3分) (),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语言科学,是以修辞活

动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A、修辞 B、修辞活动 C、修辞学 D、修辞格 参考答案:C 12.(3分) 在我国,将修与辞两字连起来使用的最早见于()。 A、《周易》 B、《春秋》 C、《文心雕龙》 D、《庄子》 参考答案:A 13.(3分) ()原则是修辞活动中最高最重要的原则。 A、得体性 B、适应语境 C、保持自我 D、把握对象 参考答案:A

经济管理类论文写作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经济管理类论文写作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

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

修辞学

一、填空 1.构成交际的四个要素:说写者、听读者、话语、语境 2.交际场的两个子系统:编码场、解码场 3.效果差分为:表达效果差、接收效果差两类 4.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是: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 5.礼貌原则的六个准则:受益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谦逊 准则 6.交际中的四个心里原则:新奇求异、趋吉求同、首位原则、时效原则 7.时变格使用中的三种方法:时间形态法、时间序位法、时间换位法 8.数变格使用中的五种方法:数字形态法、数字变形法、数字序位法、数字谐音法、 数字概统法 9.由A-B、B-C、C-D语言形式的辞格是顶针 10.“光杆一个,一个光杆”是回环修辞 11.“一横秋月曲如钩上画楼联半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属于回文辞格 12.镶嵌这一辞格有嵌字、镶字、拼字三种方式 13.“伤了我的杨柳细”属于藏词辞格 14.藏词分为藏头和藏尾 15.“未免木边之目,田下之心”“汉阳口,口口回,上下卡道”属于析字辞格 16.“有家没务、只会不议”属于析词辞格 二、名词解释 1.表达信息的话语:说话人的目的在话语之内,但听话人解读了话语所传递的内容后交际的目的就达到,交际行为就结束 2.影响言行的话语:说话人的目的主要在引发听话人去做相应的反应,以促成某件事情,分为直接和间接影响两类。 3.信息差:说写者所要传递的信息和听读者所接收的信息之间所存在的差距 4.效果差:交际双方预计的交际效果,同交际活动中实际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差异 5.修辞:“修”修饰的意思,“辞”本意是辩论的言辞。修辞本意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受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行动。 6.语言:是语言世界中相对稳定的、一般的、本质的部分,它对一切社会成员都是共同的,也有人称其为内部语言。 7.息变格:有意识的偏离客观的物理世界的真实状态,在语言的信息方面做出有条件的偏离,或在质的方面,或在量的方面。在质的方面的偏离,就叫做质变格,在量方面分为两类,一种是息余格,一种是息缺格。 8.质变格:本质上是对合作原则中质真原则的偏离,是自觉、积极、善意的偏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 9.息余格:是故意超过常规要求的、提供过量信息。有人称他为精细格。 10.息缺格:故意的少给或不给对方信息,或故意含糊,特点是废话不废。即孤立的看 是废话言之无物,但在特定的上下文里面、语境里,确实潜藏着某些信息,获得特殊的交际效果。 11.零度:指一般的、常规的、中性的、不带有任何修辞色彩的规范行式。是相对稳定 的,为社会公认的 12.偏离:是同零度相对立的一面,是对零度形式的违反和变异,分为正偏离和负偏离 两种

周其仁 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周其仁 天则研究所主持的“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现在已经出版了第一批成果(张曙光,1996)。这批成果的一个显著特点——将自科斯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的许多新发展运用于中国近年发生的制度变迁——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同时,这项研究也比较系统地在中国实践科斯研究经济学的方法。但是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已有评论的注意。因此,本文侧重讨论这项研究的方法论含义,并借此机会和读者交流关于科斯研究经济学方法的体会。 一、科斯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科斯有一个迷人的特点:他的研究成果好像总也造不成“立竿见影”的“轰动效果”。读者一定知道,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要到二三十年后才被世人刮目相看。后来大行其道的“交易费用”概念,据科斯自己回忆,形成之时约为1932年。其时,科斯还是一个中国人所讲的“小年轻”,在英国一家经济和商业学院里担任“担心备课达不到水平”的助理讲师。五年后,论文发表,师友学长中有人前来道贺,但竟无一人讨论科斯的新见解。当时看好这篇论文对经济学发展异常贡献潜力的,好像只有科斯自己(他当时写信告诉友人,“我不相信我的一生中还会做出如此重要的工作”)。到20世纪50年代,论文被选入美国一本重要的价格理论文选;60年代,有人在脚注里加以引证;70年代,开始有人讨论;直到80年代,引证和讨论才突然与日俱增,以致比“以前40年的总和还要多”。1991年11月,当科斯在斯德哥尔摩为他在交易费用、产权、企业和社会成本问题上对经济学的贡献而领取诺贝尔奖时,他已经80多岁高龄,垂垂老矣。 不过,即使在科斯名扬四海之后,还是少有人谈到他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贡献。我们看到,无论行家里手们同意不同意,“科斯定理”已经被广泛“考虑”过了。“交易费用”概念,有人阐述,有人运用,有人批评,也已经广泛地、甚至过于广泛地被“考虑”了。“社会成本问题”的思想,对产权、商业纠纷、环保和其他公用财产的利用,以及一切具有所谓“外部效果”的合约问题的深远影响,更是有目共睹。但是,科斯何以得出这些影响和改变当代经济学的成果来的?

新闻传播系文献综述写作要求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一、文献综述的概念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主要用以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除综述题目外,其内容一般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1、前言: 说明写作的目的,定义有关的概念,阐述主要问题的现状和矛盾焦点,以引起读者兴趣。 2、主体部分: 是综述的关键部分,关系综述的质量。 (1)根据具体情况分列若干小标题进行撰写,在每一个小标题下,扼要地介绍已有的各种研究成果,指出不同研究组间的相互矛盾或相互支持的方面,指出共同的结论,讨论矛盾发生的原因 (2)在论述每一个问题时,应写明某年某学者提出的论点或论据;除引用有关学者的论点外,应写出综述者自己的看法 (3)综述引用的资料应是比较新而又有权威性的,主要是某一专题做过深入研究而又有丰富经验和贡献的专家所写的论文和资料。 3、总结: 总结部分是将综述的主要观点、结论以及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进行概况总结,便于读者了解该综述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4、参考文献: 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格式规范,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三、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注意事项 1.在文献综述时,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直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搜集文献应尽量全,尽量选自学术期刊、学术专著或学术会议,其次是教科书或。至于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广播、通俗杂志中的文章,一些数据、事实可以引用,但其中的观点不能作为论证问题的依据。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 2.文献综述的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这样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 3.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或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修辞学文献综述

修辞学文献综述 修辞学是研究修辞的学问,修辞是加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自语言出现,人类就有修辞的需要。修饰自己的文章、语言,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加深别人的印象和抒情效果。修辞学主要研究的是词格(即通常所说的修辞方法)、言语修辞活动(主要与语境、语体有关)、言语风格等。 修辞类型主要有比喻──明喻、暗喻、略喩、借喻排比对比夸饰──(时间、空间、物象、人情、数量)讽刺转化──拟人、拟物、形象化标语映衬──正衬、反衬借代设问──疑问、提问、激问析字镶嵌互文对偶──单句对、句中对、隔句对、叁句对双关层递类迭──迭字、类字顶真回文倒装错纵摹写示现婉曲引用──明引、暗引借代转品象徵倒反藏词感叹呼告仿拟衍文移觉眺脱析数格。 修辞学是由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发展起来的。这时的修辞学更适合称为修辞术,是指演说的艺术。在亚里士多德著作《修辞的艺术》的第一句,他描述修辞为辩证法的相对物,即是说辩证方法是找寻真理的要素,修辞方法便用作交流真理。在中国古代,先秦就已经有了关于修辞的零星言论。例如庄子很重视寓言的效果;惠施十分重视比喻手法。两汉时期的学者曾激烈讨论《诗经》的基本修辞手法:赋、比、兴。魏晋之后,不少文学作品如各式各样的诗话、词话都有谈论修辞,但专门谈修辞学的作品还很少。例如刘勰的《文心雕龙》是首部“修辞”二字的意思和现代理解相同的作品,书内亦谈了不少修辞手法。而宋朝陈骙的《文则》则可视为第一部修辞学的专著。 五四运动以后,修辞学摆脱了文学批评的范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当时的修辞研究主要有两种倾向: 模仿西方的修辞著作; 辑录古人的说法。 汉语中最重要的一部修辞学著作就是陈望道在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 陈望道在研究中借助广博的学科基础和深厚的唯物辩证法、语言学理论基础,采用古今中外法和中国化的研究方法,其具有前沿性、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语法修辞学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对中国的语法修辞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对中国语法研究的历史贡献在于发动了“文法革新讨论”,提出了功能学说,并以功能学说建构了词类系统和句法体系。他在《文法的研究》这篇重要论文中纲领性地说明了功能理论,阐述了功能词类理念及其在汉语词类划分上的运用,明确提出了汉语词类划分当以功能为中心的观点。《文法简论》建立了一个有特色的语法体系。书中全面论述了“词类区分的准据是功能”的观点,认为功能就是词在语文组织中的活动能力。他的功能观点已被语法学界广泛接受。他的词类体系中的词类理念、划分词类的标准和方法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陈望道区分词类的方法,与目前语法学界根据西方认知理论中的原型理论和词类范畴家族相似性来建立词类体系的方法相契合。他的句子分类不分单复句、句法分析时结合语义的句法体系也很有特色。他对修辞研究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修辞学发凡》这本书及一些修辞学论文中。这本“千古不朽的巨著”建立了我国修辞学史上第一个比较科学的体系,既兼顾文言文修辞,又兼顾白话文修辞,在中国确立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修辞学体系,完成了“中国传统修辞学向现代修辞学的转变”。这本书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确立了语言本位的思想;创立了“题旨情境”说;建立了“两大分野”的修辞系统;按语辞魅力的深浅建立了作为其整个修辞学体系重要构成部分的辞格系统,对汉语

神经语言学研究综述

神经语言学研究综述 1 引言 神经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门新兴边缘性学科。集语言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为一体,探索人类语言习得、生成、理解等一系列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神经语言学主要是研究大脑对语言信息如何进行加工、提取、编码,进而从这一系列过程中探索出人类语言与大脑的关系。神经语言学的研究将神经科学与语言学综合交叉进行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充满活力的未来。 近二十年来,在转换生成理论的冲击下,关于语言的内部结构和研究理论开始层出不穷。分化出了诸如人类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令人目不暇接的新分支,而神经语言学也是这些分支中的一种。但从现实观察来看,人类大脑的活动本身是一种微观活动,而人类的语言交际行为却是一种宏观行为,所以近年来神经语言学研究就是从这个看似矛盾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和探寻语言与支撑语言的神经载体之间的内在关系的。 2 神经语言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神经语言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国外对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一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早对语言学的研究是对失语症的研究。19世纪80年代,以布洛卡和威尼克为代表的两位神经科学家通过临床观察,分别发现了大脑左半球额下回后部的布洛卡区和大脑左上回颞上回后部的威尼克区对语言功能的影响。进而研究出了两个部位的病变将会分别导致布洛卡失语和威尼克失语。这一时期被称为神经语言学的萌芽时期。19世纪90年代是神经语言学的独立时期。这一时期对对失语症的研究开始有了比较系统的语言学理论的支撑。这一时期的标志就是在失语症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语言学理论,即研究目的发生了变化,有了语言学的内容。其中比较著名的神经语言学家包括索绪尔和雅克布逊。其中,索绪尔为了探索失语症在语言习得中的生理基础,专门发表了《儿童语言、失语症和语音的普遍现象》。雅克布逊为了把结构主义音位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儿童学习语言,以及语言在一定情况下遭受干扰以至丧失的规律。专门发表了《儿童语言、失语症和语音的普遍现象》专著。19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神经科学与语言学的进一步靠近,国外对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慢慢走向成熟,逐渐形成了发展的认知神经科学和语言学。其中最有名的是

修辞学的对象和范围

第一节修辞学的对象和范围 一、修辞 什么是修辞? “修辞”这个词,在我国古代出现的并不多,到了现代,使用的频率才逐步提高。修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客观存在的那个事物:一是指人们对它的认识或描述,即关于它的知识。前者是客观存在物;后者是带有主观色彩的。我们把前者称之为“修辞”,而把后者称之为“修辞学”。 客观存在:修辞 修辞 主观认识:修辞学 在给修辞下定义的时候,首先应当把这两者区分开来。到底什么是修辞呢?修辞,就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所有方法、技巧,以及调整语言的一切活动。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科学。修辞学是语言科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修”与“辞”本来是两个词。它们何时开始连用的?从我们掌握的材料看,它们最早出现在《易》经的《乾·文言》中:子曰:“君子进德修业也。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这儿“修辞”的含义,与今天理解的不同。唐代孔颖达疏:“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者,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因此,“修辞立其诚”是从政治的要求出发,作为君子居业的条件提出的。宋代王应麟解释说:“修辞立其诚,修其内则为诚,修其外则为巧言。(《困学纪闻·易》)认为指的是既要求有内容、情感的真实,又要求言辞、文辞富有文采。 之后“修辞”两字连用,在古代是指修饰、整理争讼用辞的本领,最初主要指口语表达的技巧。到了现代则既指调整和修饰书面语,又指调整和修饰口语。 “修辞”不能混同于“修词”。“词”应指一个个具体的词儿;而“辞”指的是语辞,应包括词句和篇章,两者不能混用。 二、修辞现象 (一)什么是修辞现象 在修辞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具体的语文现象,都是修辞现象。

新闻学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1 浅析电视新闻报道的娱乐化倾向前言:近年来,新闻娱乐化的制作方式成为众多媒体的选择,特别是传统媒体中的报纸,对新闻娱乐化传播方式的探索也在不断进行中。当前,在媒体的新闻报道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新闻报道娱乐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一切新闻报道都以娱乐化的角度来诠释新闻事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存在是有原因的。但是关于新闻娱乐化的优劣上,新闻学界还是褒贬不一的,特别是在一些媒体上,新闻的娱乐化报道方式还是需要一些改进的。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新闻娱乐化的制作方式获得受众肯定的同时,学者对新闻娱乐化的研究还关注到娱乐化方式产生的不良新闻传播情况,这在多种媒体中也有所体现,对于这种新闻传播方式利弊共存的环境下,媒体工作者如何合理利用这种传播方式,制作出符合媒介市场化环境下能够提升电视新闻节目市场竞争力的新闻信息,这成为电视新闻娱乐化倾向传播环境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针对目前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探索,学者的研究围绕娱乐化的表现、娱乐化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电视新闻娱乐化现状的未来发展改进意见等都提出了一些专家的研究论点,这对形成电视新闻娱乐化的未来良好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正文:新闻学者对与本论文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的研究内容以不同的思路和关注内容为研究的方向,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总结,目前对电视新闻报道娱乐化现象的研究成果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娱乐化现象的理论研究。目前的专家学者的研究中,新闻报道娱乐化的方式提出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未来生存和竞争中获得优势,使用娱乐化的报道方式成为媒体工作者的共识,由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关于什么是新闻报道新闻娱乐化的报道方式就要有个清晰的了解。目前的新闻学界中关于都市报新闻娱乐化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在一些相关的理论研究文献中,专家学者关于新闻报道娱乐化的 2 现象给予了一定的界定,通过对现象上的界定让新闻工作者以及读者认识到都市报的娱乐化发展方向。这些界定主要是围绕使用新闻娱乐化的新闻报道现象总结基础上进行的归纳,通过对已有的实践进行分析,归纳出一个共性,为其他新闻工

修辞学作业

系统地阐述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理论体系。20世纪修辞学发展的三阶段:时间及代表性成果 1、陈望道修辞学理论体系: ⑴修辞是一种运用语言的活动,它出现于语辞形成的过程中,其本身也是一种活动;⑵这种活动是一种调整或适用活动,一种针对情意内容而调整语辞的活动,即不一定是修饰,更一定不是离开意和情的活动;⑶这种活动是人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人们“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⑷这种活动的对象是包括所有的语辞,而不是单指纸头上的文辞,更不是单指华巧的文辞;⑸这种活动所可利用的是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⑹这种活动所必须适合的是题旨情境;⑺这种活动的最高境界就是“语辞”与“情意”之间的充分切当,做到“意与言会,言随意遣”,“辞就情发,就意修辞”而这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处理必须靠调整来实现。 2、分期时间与成果 (1) 草创期:○1时间:1905年,汤振常《修辞学教科书》和龙伯纯《文字发凡·修辞卷》出版, 最早引进国外修辞学说。字词,中国修辞学开始了一二十年的萌芽酝酿,终于在二三十年代得以创建的草创发展期。1932年出版的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是这一时期学科建设的光辉总结,亦中国现代修辞学诞生的标志。 ○2成果:a在如何建立学科问题上,形成了新派与旧派的对立。新派主要用国外的修辞学理论与成果来建立中国修辞学,主要代表人物与成果有汤振常的《修辞学教科书》等,这一派主要贡献在于引进国外新思想、新体系,为中国修辞学的创建提供了一个参照,有力的促进了学个的独立化,提出并初步探讨了诸如学科对象、性质、目的、范围等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缺点在于生搬硬套,割裂传统之痕迹。旧派主要从继承古代修辞传统的角度创建学科,其主要代表人物与成果有吴曾祺《涵芬楼文谈》等,这一派主要贡献在于汇集整理了我国古代修辞学研究的大量资料,提出了西学东渐时,要注意继承民族学术遗产的宝贵意见,缺点是“复古”思想过重,严重混淆了修辞学与文章学的界限,学科建设上也存在资料集积、方法陈旧、概念神秘的缺点。 b陈望道《修辞学翻翻》,1976年7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C在学科研究对象向上,修辞性质上,学科体系的编排上都有研究和发现。 (2)普及期 ○1时间:自1951年6月6日,吕叔湘。朱德熙在《人民日报》开始连载《语法修辞讲话》到1963年,张弓出版《现代汉语修辞学》。修辞学又区域活跃,进入普及期。后文革十年动乱不堪,修辞学多年沉寂无声。 ○2成果:一是白话修辞学的最后形成与普及性读物的大量出版,以《语法修辞讲话》,张环一《修辞概要》(1953年)为代表;二是中学和大学的修辞材料建设有了一定的成就,张志公主编的《语文》第六册(1958年)的出版,使全国第一次有了通用的汉语修辞的教学系统。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作为大学教材,在修辞学理论、体系构拟等反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三

新闻传播研究现状与趋势

新闻传播研究现状与趋势 《现代传播》是具有代表性的新闻传播类专业期刊,学术性强,理论新颖,在我国传播学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本文以2004~2014年这11年来《现代传播》所刊载的部分沦文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内容分析。 研究方法 本研究抽取《现代传播》2004~2014年每年的第六期所含沦文作为研究对象,除去杂志非署名论文部分,最后选取了585篇论文作为分析对象。本文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以定量研究为主,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2004~2014年间《现代传播》所刊载的有关传播学研究的论文进行归类与分析。 研究发现 1.论文数量分析 从2004年到2007年关于传播学研究的论文的发文量一直在稳步上升,2008年开始略有下降,2010年以后趋于平稳,如今已经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总体上来说,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在这11年间保持了稳定的发展与延续,依然具备相当的研究热度和学术活力。新闻传播研究由萌芽到繁荣,进而到近几年的平稳持续,说明该领域的研究经过了从慢到快、由低到高的发展之后,已经进入更深入和理智的研究阶段。这意味着国内传播学的研究基本已经涵盖了传播学的大部分领域,各方面都已经多少有所涉及,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就是纵深化研究,一篇优秀论文的认定在质量、深度以及创新上,都有了相比之前更严格的要求。 2.论文主题分析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2004~2014年间我国有关传播学研究各类主题的分布情况。有关传播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依然集中在传统的传播学研究领域,比如传播理论与媒介研究,二者加起来占据了总量的47.35%,尤其是媒介研究,占据了其中的29.57%。由具体媒介人手,结合具体媒介探讨新闻传播理沦,依旧是业界研究的热点,这些领域的研究具有较强的连续性。 另外,从各个类目的论文数量所占据的当期论文总量的百分比变化状况来看,媒介研究与传播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尽管在11年间屡有波动,但所占比例始终高于其他类目,诸如媒介与社会经济文化研究等。但传播学的研究与社会生活、科技革新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把传播学同其他学科相结合来创新传播理论,是传播学研究的突破点,也是未来传播学研究的一个趋势。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网络及新媒体研究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业界对新媒体领域的兴趣越来越火,并且可以预期这股新媒体热会持续下去。这显示了传播科技对传播学发展的重要推动性,也说明了新媒体给研究者在而对社会现象的时候提供了新维度和新视野,比如受众(audience)到用户(user)的改变,让研究者从研究接受行为转变为研究使用行为等等。 考虑到传统领域推陈出新的困难程度,我国的传播学研究者大可利用新媒体环境下产生的新的创新机遇,开拓更为广泛的研究视野和研究实践。 另外,传播艺术一直占据着相对不小的比重,这可能与《现代传播》相较于其他新闻传播类杂志人文色彩较重的特点有关。其他类虽然占据了12.31%的比重,要高于传播教育以及特殊群体等领域的研究,但主要原因是《现代传播》几乎每期都有数篇对各种研讨会和学术交流等会议的综述或总结,真正关于品牌、形象以及广告的内容并不多,国际传播类的研究就更少。这个问题在传播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类目中同样存在,即传播学理论与研究方法虽然占据了17.78%的比重,但以传播学理论为主,有关传播学研究方法的论文很少。 总体来看,传播学理论与媒介研究这些传统研究主题的研究虽然依旧占据新闻传播类研究的主体,但近年来已经出现了下滑趋势,此类研究在我国已经进入了瓶颈期,从日前国内的传播学研究现状来看很难推陈出新。把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俞,或许是一个出路。

神经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集语言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为一体,专门研究语言习得、生成和理解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研究大脑如何产生、接收、存储和提取信息,从而探讨脑与语言的关系。 ?1、早期脑与语言关系研究:公元前400年,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学派文集(Hippocratic Corpus)中描述了大脑损伤后字母失认的病例。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把大脑看作是包括语言在内的所有感知觉的中心。自16世纪开始,对语言障碍和特定部位脑损伤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就开始被重视。16和17世纪的神经语言学研究已经能够清楚的区分语言障碍和其他一般的认知障碍、语言生成障碍和语言理解障碍、词法缺失障碍和发音障碍、句法缺失和词形障碍等。这一时期值得一提的研究者主要有Weper、Schmidt和Rommel等人。17世纪,对大脑功能较为有影响的观点来自Unitarism学派。 ?2、Broca和Wernicke:通过对一例失语症患者的观察看言语产生的部位(1861) ?口语能力的定位(1865)。Broca1861的论文是有关语言和脑关系的第一篇真正的科学论文”。1874年,德国26岁的神经学家Carl Wernicke发表了《失语症症状的复杂性:以神经学为基础的心理学研究》(The symptom complex of aphasia: a psychological study on a neurological basis)一文 ?3、Lichteim与Head:1885年,Lichteim在临床上证明了Wernicke所推测的传导性失语症的存在,并提出了Wernicke-Lichteim模型。英国神经科学家Henry Head在其1926年出版的《失语症和言语活动的同质障碍》一书中提出了首次引入了语言学的概念,对失语症进行语言学分析,把失语症分为“命名性失语症”、“句法性失语症”、“语义性失语症”等几种 ?4、索绪尔:索绪尔通过介绍Broca的研究,预见性的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言语活动的机能可能由天赋的性质。同时,他还指出语言机能是在各种器官的运用上面的更一般的机能,是指挥各种符号的机能,在任何失语症或失写症的病例中,受影响的就是这种语言机能。 ?5、雅柯布逊:雅柯布逊是第一位真正运用语言理论来关照神经科学的学者,他认为对语言病理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语言结构,第一个将语言理论应用于失语症研究之中。 ?6、卢利亚:卢利亚是苏联著名的神经心理学家和神经语言学家,他提出了第一个影响最大的神经语言学处理过程模式:通过定位来联系语言的次成分和脑,每一个次成分都由脑中特定的区域运行 ?7、乔姆斯基: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递归性遗传性。基础学科性质:准确地揭示言语生成、理解和掌握的神经机制。 ?基础学科性质:运用科学的语言学理论,结合本族语的实际问题,通过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一方面揭示本族语的本体特征和本质规律;另一方面要进而揭示人类语言的本体特征和本质规律。也就是说,一方面为特定语言理论的发展努力;另一方面为一般语言理论的发展努力。 ?应用学科性质:制定出综合语言学、神经学和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科学的神经语言学的失语症检查方案,并进一步制定出具有真正实用价值,有利于失语症病人更快更好的恢复语言能力的康复计划。通过综合运用语言学、神经学和心理学的方法,对语言本体自身的性质作出准确地把握,真正认识所有语言都有的普遍原则和个别语言具有的特殊规则,以期对两种或多种语言间的准确互译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从而实现两种或多种语言间准确互译的历史性突破。智能化计算机的开发,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使计算机能像人一样思维,而没有人类语言的计算机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