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土壤水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讨论

土壤水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讨论

土壤水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讨论
土壤水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讨论

土壤水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讨论

土壤水分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子之一,掌握土壤水分资料对农业生产实践有重要意义。土壤中水分的变化不仅与水分消耗有关,而且也与水分收入诸如降水、融雪和地下水流以及其它因素有关。在作物地,还与地面特性、作物种类及其发育期、作物地上部和根系状况有关。因此,土壤水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是很大的。

为了确切地取得土壤水分的可靠数据,近年来研究出不少测定和计算方法,本文不讨论这些具体测定和计算方法,主要目的是讨论有关土壤水分测定中几个共同性问题。

1 试验资料

本文所用数据取自北京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土壤水分试验场,该地属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对黄淮海平原有一定的代表性,测定地段为裸地和冬小麦地,土壤水分用土壤水分仪测定一次,取4次重复,每10cm为一土层,测至1.5m或2.om深度。土壤为盐化潮土,地下水埋深3.5~4.om,测定时间为1981年~1987年。

2 讨论和分析

浏定深度根据河北曲周1982年(属典型年份)裸地各季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资料分析〔功,按土壤垂直剖面的水分变化状况,作出了土壤水分垂直分层,所划分的三个层次为

土壤水分极活跃层,土壤水分活跃层和土壤水分稳定层。各层的特点见表1.另据1986~1987年冬小麦地(施氮肥15kg/亩)于麦收后选100x100cm2五行麦茬地挖土壤剖面,修平剖面后,用水冲去土粒露出根系,统计smm长的根数,其根量随剖面深度的分布“幻如表2所示。

分析表1,2,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上述条件下,为了掌握土壤水分不同时间的垂直变化特点,通常在裸地测定深度达lm即可,因为在lm深以下的土层中,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和各季水分的垂直梯度均不大。在作物地,从冬小麦根系随深度的分布和不同作物利用水分的有效土层来看,测至lm深度也够了。在一些作物的生育初期和浅根作物的一些生育期,利用水分的有效土层较浅,一般在sm 左右,这主要是由于根系分布状况所决定的。在冬小麦生育后期,0~50cm土层的根系数量占。~100”m土层根般的90%以上,因此侧定深度不能浅于50cm.0~20cm土层内冬小麦根量占。~100cm土层的2邝左右,且该土层土壤水分变化激烈,故。~20cm土层是土壤水分测定的重要土层。

2.2N.J定层次按A.A.罗杰的说法,测定层次的确定要考虑土壤发生层,即一个测定层次不要包括两个上壤发生层,也就是在同一土壤发生层内考虑选取测定层次,因为在不同土壤发生层内土壤水分的差异可能较大,如此才能清晰地看出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川。通常,在土壤水分垂直梯度大的

土层内,测定层次密些,否则反之。具体来说,在曲周条件下,?0~50cm土层内土壤水分垂直梯度大,尤以春、秋季为甚,上下土层的水分梯度值可高达14写(占干土重的纬),即上层干下层湿,夏季梯度小,只3%~4%,冬季在二者之间,冬小麦90%以上的根系集中在此层。?50~10ocm土层内,春、秋季土壤水分垂直梯度为10写~12%,夏季2%~3%,冬季在二者之间,此层的冬小麦根量不到10%.?10.~15ocm土层内,春、夏、秋、冬四季土壤水分垂直梯度为2%~3%,相差不大,冬小麦根系很少。

考虑到上述情况,在0~50cm土层内,一般以10cm为一测定层次,表层可以scm为一测定层次。50~100cm土层内,一般也以10cm为一测定层次,在技术和人力不足条件下,也可以20cm为一测定层次。10ocm以下的土层内,可以采用20cm或更大的测定层次。

由浅至深多层取土样以计算一定厚度土层的水分储量,工作是很繁重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外学者如(P.H.O:e 住HoK)等曾做过研究〔61.本文作者在分析长壤水分垂直变化时发现,一定厚度土层水分储量(Wa)与个别层次水分储量(WL)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表4)。这种个别土壤层次称之为有代表性上层或典型土层。相关方程式的一般形式为Wa二a十bWL,式中Wa为某一厚度上层水分储量,WL 为个别上层(典型土层)的水分储量,a,b为常数。根据曲周

1981~1983年土壤水分实测资料得到不同季节土壤水分储量的上述关系式,利用上述各式计算了一定厚度上层的水分储量,并与实测值作了比较〔8].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一。~Zoem、20~3oem为。~15oem土层的典型土层,40~soem为0~looem土层的典塑土层,50~60cm为。~150em土层的典型土层。用这种方法测定一定厚度土层水分储量的相对误差平均为3.5%,最大误差

利用上述方法虽简化测定工作,但只能根据某一特定典型土层计算某一厚度土层的土坡水分,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从实测资料中发现:?某一厚度土层(如

20~30cm,40~50cm等)的土壤水分储量与表层(如。~scm,o 勺10cm等)的水分储量间有近于直线关系。?土壤水分随深度变化呈曲线关系,但随表层土壤水分的减少,土壤水分随深度变化近于直线关系。由以上特点,提出根据表层土坡水分数据估算任一深度:匕壤水分的方程式,其一般形式为:根据实测资料解上述方程式找出A,B,Sc值,即可利用所得回归方程式估算任一深度的水分储量。我们利用曲周资料得出了各季的方程式,并估算任一深度土层的水分储量,其相对误差平均为3%~4%,最大误差为10写左右“7〕。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用它可以获得广泛的土壤水分资料,由于降水后不久的土壤水分变化特点与本文所述情况略有差别,在此情况下估算的精度可能低些。另外,在作物地,

土壤表层与深层水分储量也有上述类似的关系,故对作物地亦可利用此法。

2.3测定的重复次数由于土壤水分状况在一地区水平方向上的变化,要取得农田有代表性的平均土壤水分资料,一方面要看土壤水分在水平方向上分布的差异,另一方面,取决于测定土壤水分的重复次数。土壤水分水平方向上的差异愈大,则需采取的重复次数愈多。为了保证一定的测定精度,国内外一些学者普遍注意研究这个向题,O.T.Denmead和R.H.Shaw(1962)「8〕,C.只。C、。p,旧。a(1972)『。]和(B.班。XOM二二p.)(1976)t,”〕先后有所研究。

目前我国气象站和科研工作中,一般采用四次重复,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取得不同重复下测定误差的定量概念。特根据羊计算了不同重复次数下测定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一由以上分析可知:上样湿重20~409时,土壤水分在5~40%范围内,测定方法的绝对误差为0.5~2.0写(占干土重%),相对误差为2~20%;从土样湿重来看,如409,除加大工作量外,测定的精度提高不多。故取上样以20~409为好。如果称重误差减低,还可以提高测定精度。

对于从土钻中取土的位置,国内外曾有研究,刃。

0'.Kopna、eocK.让等(1972)「‘幻指出:一般取土钻钻头的内容积在20ocm3以上,95%情况下从钻头下部位置取土样比从钻头上部取土样的土壤含水量要高2~3%.这是由于下钻

时的压力引起的。所以测湿取土样时,除要严格遵守取土规定之外,在每次取土时取土位置要固定,以免产生误差。

3 结论

b.测定层次以10cm为一基本测定层次,上层可适当减小(如scm为一测定层次),下层(指50cm或loocm以下)可以20cm或更厚的层次为一测定层次。为了减少逐层测定的繁重工作,建议试用本文介绍的典型土层测定法和根据表层数据估算深层土壤水分的方法。

c.为了掌握地段平均土壤水分状况,必须采用一定的测定重复次数,土壤水分随地段水平方向变化愈大,重复次数要加多。通常取4~6次重复,最低不能少于4次重复,以保证其绝对误差在2%左右(占干土重%),相对误差

d.利用称重烘干法时,取土重量以20~409为妥,在土壤含水量5%~4.%情况下,其翻定的绝对误差为0.5写~2.0写(占干上重纬)相对误差为2%~20%,如称重误差减小,还可以提高测定精度。

e,取土样要严格遵守规定,从钻头取土样的位置要每次固定,以免产生误差。,代’布列表如下(表5)。从上述可见,由于土壤水分随地区的变化而引起平均上壤水分的测定误差是较大的,为了保证测定的绝对误差在2%左右,相对误差小于20%,测定重复次数应增加到6次或6次以上。

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植物除了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外,还要吸收矿质元素和氮素以及有机物质,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土壤中矿质元素和有机物质的多少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在栽培条件下,肥料的种类和使用量可改变土壤中养分的比例关系,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养分环境。1.氮 1.1氮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根系吸收氮肥主要是无机态氮,即铵态氮和硝态氮。也可吸收一部分有机态氮,如尿素。氮是蛋白质(包括一些酶和辅酶)、核酸、磷脂的主要成分,他们是原生质、细胞核和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氮也是某些植物激素的成分,他们对生命具有调节作用。氮是叶绿素的成分,与光合作用有密切关系。因此氮的多少会直接影响细胞分裂和生长。当氮肥供应充足时,枝叶繁茂,植株高大,分枝能力强,果实活种植中蛋白质含量高。植物的必须元素中,除碳、氢、氧外,氮的需求量最大。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特别需要氮肥的供应,常用人粪尿、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碳酸氢铵等肥料,主要提供氮元素。 缺氮时,蛋白质、核酸、磷脂等合成受阻,植物生长矮小、分枝能力弱,叶片小而薄,花果少且易脱落。缺氮,叶绿素合成受阻,枝叶变黄,甚至干枯,导致产量降低。氮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大,老叶中的氮分解后可运输到幼嫩组织中去重复利用,所以缺氮时叶片发黄,并由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 氮过多时,叶片大而深绿,柔软披散,植株徒长。另外,氮素过多时,体内含糖量相对不足,茎干中的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倒伏和被病虫危害。 1.2氮的测定 1.2.1肥料中硝态氮含量测定 1.2.1.1还原法 复混肥料中硝态氮和铵态氮在检测中的差别是两者样品在处理过程。前者需要通过铬粉(不含酰氨态氮时用定氮合金)还原处理,使硝态氮还原成铵态氮;后者对试样不需作还原处理。目前,肥料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常用定氮合金法(德瓦达合金还原法)和铬-盐酸还原法。 两种方法的原理基本相同,一般采取三步检测:第一步,在样品处理中使用铬粉(不含酰氨态氮时用定氮合金)还原硝态氮后,按标准检测方法检测复混肥试样中总氮含量;第二步,在试样处理过程中不使用还原剂,按标准检测方法检测复混肥试样中不含硝态氮时复混肥料中的总氮含量;第三步,用第一步检测结果减去第二步检测结果,即可得出复混肥料中硝态氮含量。 1.2.1.2高效液相色谱法 通常测定硝态氮的方法有:气体法、还原法、重量法、扣除法、比色法、紫外线吸收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肥料中的硝态氮含量,其原理是硝酸根在紫外光区190~240nm有较强吸收,通过色谱柱分离后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检测硝酸根含量,再将其换算为氮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C18柱,以0.04molL-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为流动相,在230nm波长下测定硝态氮含量,相关系数为0.9997,最低检测浓度为1×106mgmL。此法具有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定量分析简便、快捷、准确的特点。 1.2.2复合肥料中总氮测定 1.2.2.1凯氏定氮法 测定原理:将硝酸盐在酸性介质环境中还原成铵盐;在触媒存在下,用浓硫酸进行消化,将有机态氮或尿素态氮和氰氨态氮转化为硫酸铵;将从碱性溶液中蒸馏出的氮,吸收在硼酸溶液中;在甲基红、甲酚绿混合指示剂存在下,用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分析。 凯氏定氮法测定复合肥料总氮含量的实测结果与理论值非常接近,该方法检测速度快,消耗

解读2016土地政策解读:休闲农业用地政策知多少

2016土地政策解读:休闲农业用地政策知多少 近年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积极鼓励发展休闲农业,明确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传承中华农耕文明、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高度;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定位到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对休闲农业用地也出台了很多政策,现汇总如下,供大家参考借鉴。 2016土地政策解读:休闲农业用地政策知多少?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合理安排。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提出,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高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等,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开展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加工流通等经营活动。 《农业部等11部门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农加发〔2015〕5号)明确,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对农民就业增收带动作用大、发展前景好的休闲农业项目用地,各地要将其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优先安排。支持农民发展农家乐,闲置宅基地整理结余的建设用地可用于休闲农业。鼓励利用村内的集体建设用地发展休闲农业,支持有条件的农村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发展休闲农业。鼓励利用“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发展休闲农业,对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利用“四荒地”发展休闲农业,其建设用地指标给予倾斜。加快制定乡村居民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条件依法从事旅游经营的管理办法。 《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国土资规〔2015〕10号)旅游业发展用地进行了具体的阐述,要求: 一要积极保障旅游业发展用地供应。对符合相关规划的旅游项目,各地应按照项目建设时序,及时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依法办理土地转用、征收或收回手续,积极组织实施土地供应,加大旅游扶贫用地保障。支持使用未利用地、废弃地、边远海岛等土地建设旅游项目。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对使用荒山、荒地、荒滩及石漠化、边远海岛土地建设的旅游项目,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出让底价可按不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应收取相关费用之和的原则确定。景区内建设亭、台、栈道、厕所、步道、索道缆车等设施用地,可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其他建设用地”办理规划手续,参照公园用途办理土地供应手续。新建、改建旅游厕所及相关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需使用新增建设用地的,可在2018年前由旅游厕所建设单位集中申请。 二是明确旅游新业态用地政策。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依法使用建设用地自办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方式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共同举办住宿、餐饮、停车场等旅游接待服务企业。自驾车房车营地项目土地用途按旅馆用地管理,按旅游用地确定供应底价、供应方式和使用年限。利用现有文化遗产、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大型农场开展文化、研学旅游活动,在符合规划、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上述机构土地权利人利用现有房产兴办住宿、餐饮等旅游接待设施的,可保持原土地用途、权利类型不变;土地权利人申请办理用地手续的,经批准可以协议方式办理。 三要加强旅游业用地服务监管。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用地供应和使用管理应同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及其他相关区域保护发展建设等规划,不符合的,不得批准用地和供地。严格旅游项目配套商品住宅管理,因旅游项目配套安排商品住宅要求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不得批准。严格相关旅游设施用地改变用途管理,土地供应合同中应明确约定,整宗或部分改变

全球变化条件下的土壤呼吸效应_彭少麟

第17卷第5期2002年10月 地球科学进展 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 Vol.17 No.5 Oct.,2002 文章编号:1001-8166(2002)05-0705-09 全球变化条件下的土壤呼吸效应 彭少麟,李跃林,任 海,赵 平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50) 摘 要:土壤呼吸是陆地植物固定CO2尔后又释放CO2返回大气的主要途径,是与全球变化有关的一个重要过程。综述了全球变化下CO2浓度上升、全球增温、耕作方式的改变及氮沉降增加的土壤呼吸效应。大气CO2浓度的上升将增加土壤中CO2的释放通量,同时将促进土壤的碳吸存; 在全球增温的情形下,土壤可能向大气中释放更多的CO2,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可能是引发温室气体CO2产生的重要原因,所有这些全球变化对土壤呼吸的作用具有不确定性。认为土壤碳库的碳储量增加并不能减缓21世纪大气CO2浓度的上升。据此讨论了该问题的对策并提出了今后土壤呼吸的一些研究方向。其中强调,尽管森林土壤碳固定能力有限,但植树造林、森林保护是一项缓解大气CO2上升的可行性对策;基于现有田间尺度CO2通量测定在不确定性方面的进展,今后应继续朝大尺度田间和模拟程序方面努力;着重回答全球变化条件下的土壤呼吸过程机理;区分土壤呼吸的不同来源以及弄清土壤呼吸黑箱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动物的功能。当然,土壤呼吸的测定方法尚有待改善。 关 键 词:土壤呼吸;碳循环;全球变化 中图分类号:Q142.3 文献标识码:A 土壤呼吸是植物固定碳后,又以CO2形式返回大气的主要途径。土壤碳库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已日益突出,而土壤呼吸作为土壤碳库碳平衡的一个重要相关过程不容忽视,研究土壤呼吸有助于揭示土壤碳库动态机理。在大气与土壤界面,土壤CO2释放的驱动因子是多种多样的,在全球变化条件下研究相关因子与土壤呼吸是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全球变化有不同的定义,1990年美国的《全球变化研究议案》,将全球变化定义为“可能改变地球承载生物能力的全球环境变化(包括气候、土地生产力、海洋和其它水资源、大气化学以及生态系统的改变)”。狭义的全球变化问题主要指大气臭氧层的损耗、大气中氧化作用的减弱和全球气候变暖[1,2]。土壤呼吸研究工作的开展,从研究对象来说,涉及农田、森林、草地等,从研究的地域来说从低纬至高纬均有研究,其中大部分研究集中于中纬度的草地和森林,目前,北极冻原也有研究报道[3]。 本文对在全球CO2浓度升高、气温上升、大气氮沉降等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土壤呼吸的响应作一综述,以促进土壤呼吸的研究,加深人们(特别是政策决策层)对土壤呼吸的认识。 1 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土壤呼吸效应 早期的土壤呼吸的测定基于表土层CO2的释放,开始于80多年前[4]。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时至今日,土壤呼吸因为其全球的CO2总释放量已被  收稿日期:2002-01-04;修回日期:2002-05-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部样带主要农业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编号:3989937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南方丘陵坡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构建机理与可持续性研究”(编号:KZCX2-407);广东省重大基金项目“广东省主要农业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编号:980952)资助.  作者简介:彭少麟(1957-),男,广东人,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slpeng@https://www.sodocs.net/doc/599371486.html,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 实施方案编制提纲 一、基本情况 (一)工程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人口、产业、村庄建设、基础设施、环境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等情况(工程项目区涉及多个行政村的,土地利用现状与人口分村进行统计)。 (二)工程项目区内土地利用、村庄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可行性分析(重点从发展基础、群众意愿、整治潜力、生态修复能力等方面阐述)。 二、工作目标 主要包括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村庄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环境整治等方面的目标,各项目标设定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可量化、可统计、可考核。 三、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情况 (一)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根据村土地利用规划、当地自然条件差异、土地利用现状、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特色,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优化,合理划分农业生产、村庄建设、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等功能分区,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明确各功能分区重点整治内容(明确各土地利用功能区重点整治内容,合理划分整治分区,明确整治任务和目标)。 四、统筹安排项目 (一)土地整治项目安排(统筹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宜耕后备资源开发等项目,明确各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二)各类建设项目安排(对新农村建设、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现代农业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拆违治违、村庄环境整治、交通、水利等具体项目进行安排,明确各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三)生态修复项目安排(对损毁土地复垦、土壤污染防治、废弃矿山治理以及其他生态修复工程等具体任务进行安排,明确各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五、实施期限及进度计划 (一)实施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 (二)进度计划。对分年度实施计划进行安排。 六、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措施:阐述项目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领导、协调、工作落实等举措。 (二)资金保障措施:项目投资总额、资金来源以及资金平衡情况等。 (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阐述工程实施生态保护防治

《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教学设计

《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秉承着《课程标准》的理念我设计了本次实验。本次实验是继“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后的又一重要探究实验。在上次的实验中,学生的探究实验效果不是很好,毕竟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出现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第二次实验我对学生的期望要稍微高一点,因为具备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是中学生必备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要在怎样控制实验变量和怎样设置对照实验上多加指导,以便为日后的实验设计打好基础。 2.理论依据: 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使学生了解水分是影响生物生存的一个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和“分析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认识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从而让学生理解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3.教学特色: 教材中提供的实验材料是雏菊、玉米、青菜等植物的多株幼苗,对于我们宁夏中卫地区来说,由于受温度的影响,此时大地里的这些植物还没发芽,即使室内自己培育也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取材不容易。吊兰作为一种常见的室内植物,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成熟的植株会不时长出走茎,先端均会长出小植株。小植株用水泡几天就可长出新根来,利用吊兰的这一生长特点,可以很方便地取得植株进行实验,并且泡出新根的植物体插在口杯或透明烧杯中即可观察生长情况,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步骤。所以,本次实验改进其实更大程度上是对实验材料的选取上。 二、实验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使学生了解水分是影响生物生存的一个环境因素。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土壤里的水分过多或过少,植物都会萎蔫,但是原因各不相同。土壤里缺少水分会影响植物吸收水分;土壤里水分过多,会导致土壤里的氧气减少,影响植物呼吸,进而影响植物的生存。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探究实验,虽然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习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但也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对基本操作步骤还不很熟悉,所以,在本次实验中,我对他们的要求

新土地政策解读15.7.25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管理规定>的实施意见》的法律解读与提示 为认真贯彻四川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管理规定〉的通知》(川府发〔2014〕58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川办发〔2014〕84号),成都市人民政府于2015年7月3日签发《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管理规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加强成都市土地出让管理,规范土地出让行为,健全土地出让管理长效机制。现根据《实施意见》内容,就可能对公司造成的影响作如下解读和风险提示。 一、土地出让前期管理阶段 (一)坚持规划先行,出让前须明确规划条件,出让后严格限制对规划条件的调整。 关联条款:“第一条规划部门必须严格依据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节约集约用地等要求,明确拟出让宗地的空间范围、用途、容积率(或计容建筑面积)、建筑密度、绿地率等规划条件。规划条件应随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文件一并向社会公开。 第十四条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的土地,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擅自更改规划和建设条件。确需改变的,原则上必须收回土地使用权,按招标、拍卖、挂牌的相关规定和程序重新出让。” 解读与提示:前述条款的实施旨在杜绝先拿地再调整规划的行为,土地出让时的出让条件调整后身价立马倍增,巨大的利益空间导致多地官商勾结的现象。按照《实施意见》的规定,土地出让前必须明确出让宗地的用途等规划条件,土地出让后原则上不允许调整既定规划条件。对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更改规划和建设条件的,国土部门应坚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必须是政府原因更改的(如控

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

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 土壤空气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氧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累积。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大,对作物根系是不利的,若排出二氧化碳,不仅可消除其不利影响,而且可促进作物光合作用。因此,反映土壤排出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壤呼吸强度是—个重要的土壤性质。 土壤中的生物活动,包括根系呼吸及微生物活动,是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因此测定土壤呼吸强度还可反映土壤中生物活性,作为土壤肥力的一项指标。 (一)测定原理 用Na0H吸收土壤呼吸放出的CO2,生成Na2CO3: 2Na0H+C02——→Na2CO3+H20 (1) 先以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滴定,中和剩余的Na0H,并使(1)式生成的Na2CO3转变为NaHCO3: Na0H + HCl——→NaCl+H20 (2) Na2CO3+ HCl——→NaHCO3十NaCl (3) 再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HCl滴定,这时所有的NaHC03均变为NaCl: NaHCO3+ HCl——→ NaCl+H20+CO2 (4) 从(3)、(4)式可见,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所消耗HCl量的2倍,即为中和Na2CO3的用量,从而可计算出吸收CO2的数量。 (二)测定方法 方法(一) 1、称取相当于干土重20克的新鲜土样,置于150毫升烧杯或铝盒中(也可用容重圈采取原状土); 2、准确吸取2molL-1NaOH l0毫升于另一150毫升烧杯中; 3、将两只烧杯同时放入无干燥剂的干燥器中,加盖密闭,放置1—2天; 4、取出盛Na0H的烧杯,洗入250毫升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5、吸取稀释液25毫升,加酚酞1滴,用标准0.05molL-1HCl滴定至无色,再加甲基橙1滴,继续用0.05 molL-1 HCl滴定至溶液由橙黄色变为桔红色,记录后者所用HCl的毫升数(或用溴酚兰代替甲基橙,滴定颜色由兰变黄); 6、再在另一干燥器中,只放NaOH,不放土壤,用同法测定,作为空白。 7、计算:

土壤水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讨论

土壤水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讨论 土壤水分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子之一,掌握土壤水分资料对农业生产实践有重要意义。土壤中水分的变化不仅与水分消耗有关,而且也与水分收入诸如降水、融雪和地下水流以及其它因素有关。在作物地,还与地面特性、作物种类及其发育期、作物地上部和根系状况有关。因此,土壤水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是很大的。 为了确切地取得土壤水分的可靠数据,近年来研究出不少测定和计算方法,本文不讨论这些具体测定和计算方法,主要目的是讨论有关土壤水分测定中几个共同性问题。 1 试验资料 本文所用数据取自北京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土壤水分试验场,该地属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对黄淮海平原有一定的代表性,测定地段为裸地和冬小麦地,土壤水分用土壤水分仪测定一次,取4次重复,每10cm为一土层,测至1.5m或2.om深度。土壤为盐化潮土,地下水埋深3.5~4.om,测定时间为1981年~1987年。 2 讨论和分析 浏定深度根据河北曲周1982年(属典型年份)裸地各季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资料分析〔功,按土壤垂直剖面的水分变化状况,作出了土壤水分垂直分层,所划分的三个层次为

土壤水分极活跃层,土壤水分活跃层和土壤水分稳定层。各层的特点见表1.另据1986~1987年冬小麦地(施氮肥15kg/亩)于麦收后选100x100cm2五行麦茬地挖土壤剖面,修平剖面后,用水冲去土粒露出根系,统计smm长的根数,其根量随剖面深度的分布“幻如表2所示。 分析表1,2,3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上述条件下,为了掌握土壤水分不同时间的垂直变化特点,通常在裸地测定深度达lm即可,因为在lm深以下的土层中,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和各季水分的垂直梯度均不大。在作物地,从冬小麦根系随深度的分布和不同作物利用水分的有效土层来看,测至lm深度也够了。在一些作物的生育初期和浅根作物的一些生育期,利用水分的有效土层较浅,一般在sm 左右,这主要是由于根系分布状况所决定的。在冬小麦生育后期,0~50cm土层的根系数量占。~100”m土层根般的90%以上,因此侧定深度不能浅于50cm.0~20cm土层内冬小麦根量占。~100cm土层的2邝左右,且该土层土壤水分变化激烈,故。~20cm土层是土壤水分测定的重要土层。 2.2N.J定层次按A.A.罗杰的说法,测定层次的确定要考虑土壤发生层,即一个测定层次不要包括两个上壤发生层,也就是在同一土壤发生层内考虑选取测定层次,因为在不同土壤发生层内土壤水分的差异可能较大,如此才能清晰地看出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川。通常,在土壤水分垂直梯度大的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 助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助推高原特色农业发 展 作者:李瑞阳 来源:《云南农业》 2020年第3期 李瑞阳 (永仁县自然资源局,云南永仁 651400)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是国家实施“耕地动态平衡”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永仁县农村土地整治的有益实践,不仅证明它在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以及改善农村土地生态环境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也有着显著作用。 一、土地整治工作现状 永仁县国土面积2189 km2,总人口11.14万人。可利用耕地1.9万 hm2,可开发土地1.11万 hm2,潜力极大。为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永仁县紧紧抓住国家大规模开展农村土地整治 有利时机,按照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高标准农田的要求。2013 年以来的五年间,经科学规划,加大土地整治项目争取力度,共争取立项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3个,总投资16 896.11万元,建设规模5016.58 hm2,新增耕地1777.44 hm2。其中补充耕地项目5个:莲池乡勐莲村土地开发整理一、二、三片区项目、莲池乡班别村土地整治项目、永定 镇麦拉村土地整治项目,永定镇乍石村土地整治项目、维的乡桃苴等2个村土地整治项目。中 低产田改造项目6个:猛虎乡猛虎村土地整治项目、宜就镇他克等2个村土地整治项目、维的 乡桃苴村等2个村土地整治项目、猛虎乡迤扒腊等2个村土地整治项目、永定镇太平地村土地 整治项目、永定镇大坝等3个村土地整治项目。增减挂钩项目2个:中和镇等3个乡镇废弃砖 瓦窑农村居民点增减挂钩试点项目、永定镇等6个乡镇农村居民点工矿废弃地建设用地增减挂 钩试点项目。在项目建设中,永仁县以耕地提质、保量、增效为核心,以改造中低产田地为重点,强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倾尽全力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农村耕 种条件,利用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助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二、取得的成效 (一)发展产业集群成效明显 土地整治工作促进了土地利用关系调整,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通过招商引资实现土地规 模化利用,助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产业集群成效明显。农村土地整治的核心是土地利用关系 的调整。永仁县农村土地整治,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要求,采取集中连片规划,高标准开发整治。开展土地权属调整,促进了土地互换或流转,有效解决 了飞地、插花地和不规则土地等不合理利用问题,不仅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创造了条件,而 且也为农业招商引资实现土地的集中连片开发,打造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创造了条件。成功 引进了永仁太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莲池乡勐莲村委会片区集中连片开发油橄榄866.67 hm2; 楚雄欣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莲池乡班别村委会集中连片开发油橄榄413.33 hm2;永仁哲林实 业有限公司在永定镇云龙村委会集中连片开发高原晚熟杧果2666.67 hm2,在三家龙头企业的 带动下,“十三五”期间永仁县发展油橄榄面积达4466.67 hm2、高原晚熟杧果面积达7066.66 hm2。

深圳市土地政策解读及更新相关用地报告

城市更新技术交流会第三期 深圳市土地政策解读及更新五类用地情况梳理深圳市新城市事业二部城市更新研究中心 2017.06.23

?土地权属认定情况分类: 1)国有已出让(划拨)用地(包括合同产权用地、 协议出让用地、行政划拨用地); 2)国有未出让用地; 3)城中村用地(包括:非农建设用地、征地返还 用地、原农村用地红线用地); 4)旧屋村用地; 5)房地产权登记历史遗留处理用地; 6)未完善征转手续用地; 7)其它用地 ?权属性质划分: 1)国有已出让用地; 2)国有未出让用地; 3)非农建设用地(征地返还用地、工商发展用地); 4)非农建设用地范围外形成的建成区域; 5)老屋村 6)已按历史遗留用地和建筑有关政策处理的用地 1、《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制定计划申报指引》(试行) 2、《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历史用地处置暂行规定》 城市更新中合法用地分类

3、《深圳市城市更新土地、建筑物信息核查及历史用地处置操作规程》(试行) ?土地权属情况划分: 1)国有已出让(划拨)用地; 2)国有未出让用地; 3)城中村用地; 4)旧屋村用地; 5)符合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相关规定,已办理房地产权登记或已取得处理意见书的用地; 6)未完善征转地手续用地4、《龙岗区股份合作公司参与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工作指引》 ?权属清晰的合法土地分类: 1)国有用地(国有已出让用地、行政划拨用地和已办理房地产权登记的用地) 2)非农建设用地; 3)征地返还用地; 4)旧屋村用地; 5)已经处理的历史遗留违法用地; 6)其它经规划国土部门认定或处理的合法用地 城市更新中合法用地分类

中国区域地理和国土整治

中国区域地理和国土整治 一、考点诠释 (一)中国区域地理空间定位 1、主要经线经过的地形单元(自北向南) 80°E经线依次穿过: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西缘、昆仑山脉、青藏高原西部、喜马拉雅山脉。 90°E经线依次穿过: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东缘、天山山脉、吐鲁番盆地、罗布泊、阿尔金山、柴达木盆地东缘、昆仑山脉、藏北高原、唐古拉山脉、藏南谷地、喜马拉雅山脉。 100°E经线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西部、祁连山脉、青海湖、巴颜喀拉山脉、横断山脉、滇南谷地。 110°E经线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陕南谷地、巫山、两广丘陵、雷州半岛、琼州海峡、海南岛。 120°E经线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渤海、山东丘陵、黄海、太湖平原、台湾海峡。 130°E经线依次穿过:三江平原、长白山。 2、主要纬线经过的地形单元(自西向东) 北回归线依次穿过:云贵高原南部、两广丘陵、珠江三角洲、台湾海峡、台湾山脉。 30°N纬线依次穿过:喜马拉雅山脉、藏南谷地、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舟山群岛、东海。 40°N纬线依次穿过:塔里木盆地、罗布泊、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太行山脉、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 50°N纬线依次穿过:大兴安岭、小兴安岭。 3、重要的经纬线交点 北回归线和100°E、110°E、120°E的交点分别为滇南谷地、西江中部平原、台西平原西缘。 30°N和90°E、100°E、110°E、120°E的交点分别为藏南谷地北缘、横断山区、巫山以南、钱塘江口西南。 40°N和80°E、90°E、100°E、110°E、120°E的交点分别为塔里木盆地西缘、罗布泊、河西走廊北部、鄂尔多斯高原、渤海。 50°N和120°E的交点为大兴安岭西北部。 4、主要地形单元的经纬度范围

空气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空气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温室内空气湿度环境概况: 温室内的空气湿度是由土壤水分的蒸发、喷雾补充水分和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在设施密闭情况下形成的。 温室内作物生长势强、代谢旺盛、作物叶面积指数高,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大量水蒸气。同时,由于设施内的空间小、气流比较稳定,在密不透风的环境下,棚室内水蒸气经常接近或者达到饱和状态,空气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均比露地栽培高得多。(空气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内水汽的含量。空气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气压的比值) 高湿是园艺设施湿度环境的突出特点。尤其是在夜间,设施处于密闭状态,室内空气湿度大,外界气温低,会引起室内空气骤冷而形成雾。到了白天,在室外气温和太阳辐射的共同作用下,设施内温度迅速升高,结雾消散,空气湿度相对下降(相对湿度下降)。在温暖季节,白天棚室往往开窗通风,室内空气湿度进一步下降(绝对湿度下降),与室外趋于一致。在采暖季节,夜间需进行加温,空气绝对湿度不变,而相对湿度降低,也会减少结雾现象。此外,伴随着结雾现象的产生,还常常发生结露,主要是作物体表面结露以及塑料薄膜内表面严重结露而密布水滴,这是由温差造成的。温差的存在使得相对湿度分布差异较大,因此,在冷的地方就会出现冷凝水,冷凝水的出现与积聚就会出现物体表面的结露现象。作物表面的结露造成了作物沾湿,此外,塑料

薄膜上露滴落到叶面上以及由于根压使作物体内的水分从叶片水孔排出溢液(吐水现象)也会造成作物沾湿,这是作物很易发生病害的重要原因。 综上可知,设施内空气湿度主要与土壤蒸发、喷雾补水和植物蒸腾有关,其次,就是通风和加热,另外,棚室内壁等对水分的吸收和蒸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室内湿度。 温室内的空气湿度对温室作物的蒸腾、光合、病害发生及生理失调具有显著影响。 1、空气湿度影响蒸腾作用,蒸腾作用除了是水分吸收的动力,还是矿质营养运输的动力。空气湿度大,蒸腾作用弱,植物运输矿质营养的能力就下降。蒸腾作用还可调节叶片的温度,如果温度高,空气湿度大,蒸腾作用弱,叶片就有可能被灼伤。对蒸腾作用的影响会间接的影响盆土的干湿交替,不利于肥水管理;空气湿度长期过低,会造成叶片边缘以及叶尖的坏死,主要原因是因为叶片内部气腔水气压与外界水气压相差过大,造成叶片内部水汽供应不足而坏死 2、空气湿度的大小影响植物气孔的开闭,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气孔关闭,植物气孔关闭,CO2不能进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减慢甚至停止。 3、空气湿度的过大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大多数真菌孢子的萌发、菌丝的发育都需要较高湿度,过低有利于虫害的的发生,比如红蜘蛛等螨类的发生一般在高温低湿的环境中

2019农村土地最新政策及解读

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尤其是征地政策和宅基地政策改革,直接关系着8亿农民的 切身利益,决定了农民拿到手里的钱有多少,也直接关系着我们投资农业的人付出的成本有 多少。现在我们来看看,最新土地政策中有哪些内容: 一、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制定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 政策解读: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可是现实中,某些地方政府以公共利益为名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却将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 建设等。而在对农民补偿方面,国家规定土地补偿费和土地安置补助费加起来,不超过土地 前三年平均产值的30倍。如果按照农业种粮的用途进行补偿,按一亩平均毛收入1000元来算,每亩30倍才3万元,可被征收后建成楼房,一平米就要卖5000元! 二、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赋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 股权能明确入市范围途径。 政策解读:近些年,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靠“卖地”,可是土地资源终归是有 限的。有一些城市在扩张过程中需要并入一些周边的农村,这就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入市的需求之一。把类似于村办企业、工厂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立入市制度,并与 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农民可以利用出让、租赁、入股等多种方式,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 地的保值和增值! 三、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退出或转让,改革宅基地审批制度。 政策解读:试点宅基地改革,基本原则是一户一宅,未来针对历史原因形成的一户多宅或宅 基地闲置,国家可能采取的措施会“很简单很暴力”——征税!超过标准、面积过大的宅基地也 要征税!对人均耕地少,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原则上或不再进行单宗分散的宅基地分配,而是通过集中建设农村、农民住宅小区落实一户一宅。而对于那些在城镇落户的农民, 他们村里的宅基地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有偿退出,由村集体出资购买

(国土资发[2009]27号)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土资发[2009]2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 009]1号)明确了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对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开展土地整治、明晰土地产权、规范集体土地流转、加强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把学习贯彻落实中发[2009]1号文件作为当前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各项工作。现就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切实保护耕地,为农业稳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一)严格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和审计,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各地要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下称《纲要》)确立的耕地保护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作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国土资源部已将省级政府目标考核结果,作为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实施计划奖惩的重要依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协同审计、监察等部门,尽快建立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今年3月至4月份,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在政府的领导下继续组织开展耕地保护目标履行情况的自查工作,国土资源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抽查。 (二)稳定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实行永久保护。各地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调整好基本农田布局,对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实行永久保护。永久基本农田要设立统一保护标志,建立公开查询系统,接受社会监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除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外,还要设立基本农田整备区,加大区内土地整治的资金投入,引导建设用地等其他地类逐步退出,将零星分散的基本农田集中布局,形成连片的、高标准粮棉油生产基地。 (三)积极探索建立基本农田经济补偿机制,调动各方保地养地种粮的积极性。国土资源部将及时总结各地经验,配合财政部门尽快开展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试点,研究和建立约束和激励并行的基本农田保护新机制。各地要进一步增加投入,提高基本农田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基金,对农民和农村集体管护、利用基本农田给予补贴和奖励;引导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基本农田建设;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加大对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较重地区的财政转移支持力度。 二、加快土地确权登记,全面建设与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制度要求相适应的土地产权制度 (四)明晰农村土地产权,依法确定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要根据法律规定,加快明确农民集体土地的主体。以此为前提,推进集体土地的登记发证。对村民小

植物生长的水分环境

第四章植物生长的水分环境 第一节水分对植物的生态作用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一)水分对植物的生理作用 水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水是代谢过程的重要物质;水是各种生理生化反应和物质运输 的介质;水分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水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 (二)植物细胞吸水 细胞吸水有三种方式: 1.渗透吸水——由于胞外溶液浓度低而引起的细胞吸水。 2.吸胀吸水——如干燥的种子对水分的吸收。 3.降压吸水——指因压力势降低而引发的细胞吸水。 (三)植物根系吸水 1.水在植物体内外的吸收和运输途径 2.植物根系吸水的动力根系吸水的动力主要有根压和蒸腾拉力两种。 3.植物根系吸水的途径水分在根内的径向运转也有两种途径,即质外体途径和共质体途径。 4.影响根系吸水的主要因素有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通气状况、土壤溶液浓度等。 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散失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一)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1.能产生蒸腾拉力 2.能促进矿物质的运输和合理分配 3.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4.有利于CO2的同化 (二)蒸腾作用的方式 1.角质蒸腾植物体内水分通过角质层蒸腾。 2.气孔蒸腾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气孔蒸腾。植物以气孔蒸腾为主。 (三)蒸腾作用的指标 1.蒸腾速率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单位:g/(m2 h)、 mg/(dm2 h)。多数植物白天为 15~250 g/(m2 h),晚上为1~20 g/(m2 h)。 2.蒸腾效率植物每蒸腾1千克水时所生成的干物质的克数。单位:g/kg。一般植物的蒸腾效率为1~8 g/kg。 3.蒸腾系数指植物每制造1克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克数。一般植物的蒸腾系数在125~1 000之间。 (四)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与调节 1.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1)内部因素;(2)光照;(3)空气湿度;(4)温度;(5)风速; (6)土壤条件。 2.蒸腾作用的调节在植物生产上,采取有效措施可适当减少蒸腾消耗:(1)减少蒸腾面积。 移栽植物时,可去掉一些枝叶;(2)降低蒸腾速率。在午后或阴天移栽植物,或栽后搭棚遮阳, 或实行设施栽培;(3)使用抗蒸腾剂,如叶面喷洒脱落酸等抗蒸腾剂。 三、植物的需水规律和合理灌溉 (一)植物的需水规律植物有两个关键需水时期:一是植物需水临界期。二是植物最大需水期。 (二)合理灌溉的指标 1.土壤指标植物根系活动层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80%,应及时灌溉。 2.形态指标植物幼嫩的茎叶在中午前后发生萎蔫,生长速度下降,叶、茎颜色呈绿色 或有时变红等情况下,要及时进行灌溉。

森林土壤呼吸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_杨玉盛

第24卷第3期 2004年3月生 态 学 报ACT A ECOLOGICA SINICA V ol.24,N o.3M ar.,2004 森林土壤呼吸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杨玉盛1,董 彬2,谢锦升2,陈光水1,高 人1,李 灵2,王小国2,郭剑芬 2 (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南平 353001)基金项目: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资助项目;福建省重大基础研究资助项目(2000F004)收稿日期:2003-11-20;修订日期:2004-02-15 作者简介:杨玉盛(1964~),男,福建仙游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N 等元素循环的研究。E-mail:ffcyys@pub lic.np https://www.sodocs.net/doc/599371486.html, Foundation item :T he T eaching an d Res earch Aw ard Prog ram for M OE P.R. C.(TRAPOYT )and th e Key Basic Res earch Project of Fujian Province (No.2000F004) Received date :2003-11-20;Accepted date :2004-03-15 Biography :YANG Yu -S heng,Ph.D.Profes sor,rincipally engaged in study on C an d N cycling in sub tropical evergreen br oad-leaved fores ts.E-mail :ffcyys @public .npptt .fj .cn 摘要:森林土壤呼吸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流通途径之一,其动态变化将直接影响全球C 平衡。森林土壤呼吸由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组成,不同森林类型、测定季节和测定方法等直接影响其所占比例。土壤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森林土壤呼吸的最主要因素,共同解释了森林土壤呼吸变化的大部分。因树种组成、生产力和枯落物数量等不同而使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呼吸速率表现出明显差异。采伐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有增加、降低或无影响,因采伐方式、森林类型、采伐迹地上植被恢复进程和气候条件等而异。火烧一般导致土壤呼吸速率降低。因肥料种类、施用剂量和立地条件不同,施肥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出现增加、降低或无影响等不同结果。大气CO 2浓度升高和升温均可促进森林土壤呼吸。N 沉降有可能刺激了土壤呼吸,而酸沉降则可能降低了土壤呼吸。臭氧浓度和U V -B 辐射强度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森林土壤呼吸。但目前全球变化对森林土壤呼吸的综合影响尚不清楚,深入探讨森林土壤呼吸的调控因素及其对全球变化和营林措施的响应等仍是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森林土壤呼吸;全球变化;碳循环;影响因素 Soil respiration of forest ecosystems and its respondence to global change YANG Yu -Sheng 1,DONG Bin 2,XIE Jin -Sheng 2,CHEN Guang -Shui 1,GAO Ren 1,LI Ling 2,WAN G Xiao-Guo 2,GU O Jian-Fen 2 (1.College of Geogr ap hy S cience ,Fuj ian N or mal Unive rsity ,F uz hou 350007,China ; 2.College of Forestry ,Fuj ian A gr icultur e and F or estry Univ ersity ,N anp ing 353001,China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4,24(3):583~591. Abstract :Soil r espir ation in for est ecosystems is o ne of the major pat hway s of C flux in the g lo bal C cy cle,seco nd only t o the gr o ss prim ary pr oductivity ,a nd is markablely a ffect ed by the global chang e .T he rev iew summar ized t he im po rta nt r ole of for est soil r espir ation in g lo bal car bo n cy cle ,its components ,its co ntro lling factor s ,and its r esponse to the global chang e . Fo r est so il r espirat ion is the sum of heter otr ophic (micr obes ,so il fauna )and a uto tr ophic (r oo t )r espir atio n .T he contr ibutio n o f each g r oup needs to be under st oo d to evaluate the implicatio ns o f env ir onmental chang es o n so il car bon cycling and car bon sequestrat ion .T here is a larg e var iation in t he r elat ive contr ibutio ns of auto tr ophic and heter ot ro phic r espir ation to to tal so il CO 2efflux ,and t he est imated contr ibutio ns fr om ro ot respir atio n rang e fro m 10%to as hig h as 90%.Some o f this var iat ion may co me fr om differ ences in methodolog y a nd fro m differences in for est and so il types .T he cr itical facto rs influencing for est so il r espirat ion include soil temperatur e ,soil moistur e ,for est t ypes (subst rate qualit y ,net eco system pro ductiv ity ,t he r elat ive allocatio n o f N PP abo ve -and below g ro und )and for est management (land -use and /or dist ur bance reg imes ,fert ilizatio n ).T he temperat ur e effect is alw ay s described as an ex ponent ial function .T he effect o f soil mo isture ,in contr ast,has been descr ibed by numer ous equations including linear ,log arithmic,quadr atic,and parabo lic functio ns.Soil respir atio n is frequent ly max imized when soil is at an inter mediate w ater co ntent.So il temperatur e and so il humidity t og ether ex plain a larg e par t of var iat ions in so il r espirat ion.F or est types m ay affect so il r espirat ion by influencing the soil micr oclimate and str uctur e,the quant ity and quality of substr ate,and the o ver all ra te o f ro ot r espiration.A t the global scale,soi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