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东城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录及划分

东城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录及划分

东城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录及划分
东城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录及划分

东城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录及划分

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共43片。

其中:

第一批25片,分别是:

南池子大街、北池子大街、南长街、北长街、景山前街、景山后街、景山东街、景山西街、东华门大街、西华门大街、陟山门街、国子监街、颐和园至圆明园街区、南锣鼓巷街、西四北一至八条街区、什刹海地区、地安门大街、琉璃厂东街、琉璃厂西街、大栅栏街、牛街、五四大街、文津街、东交民巷、阜成门内大街。

第二批:

皇城、北锣鼓巷、张自忠路北、张自忠路南、法源寺、丰台区卢沟桥宛平城、门头沟区三家店、延庆县岔道城、密云区古北口老城、海淀区西郊清代皇家园林、石景山区模式口、川底下村、榆林堡、遥桥峪和小口城堡、顺义区焦庄户。

第三批:

新太仓、东四南、南闹市口。

目前,43片中,东城区共有

18."5片。分别是:

一、景山前街

该保护区位于故宫紫禁城筒子河与皇家园林景山之间,全长740米。明清时,景山与故宫之间建有北上门、北上东门、北上西门。1931年各门拆除辟路,划分三段:

中为景山前街,东为景山东前街,西为三座门大街,1965年统一定名为景山前街。

二、景山后街

该保护区位于景山公园北侧,东起景山东街,西至景山西街,中与地安门内大街相连,全长482米。元代为大都御苑;明清为皇城。临街南侧古建筑是清乾隆年间所建寿皇殿,为清代皇家供奉先祖神像之所。街北东、西两侧建国后建设的办公楼,屋顶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坡屋顶形式,立面为传统建筑形式的装饰,与南侧景山相互呼应、衬托,形成对景,是保持古都历史风貌的范例。

三、景山东街

位于景山公园东侧,全长546米。街旁明代曾设有司礼监、都知监、印绫监等衙署。因西邻景山,清末称景山东大街,1956年定现名。街两侧绿树成荫。街东有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办的中国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吉安所左巷8号是毛泽东1918年在北京时住过的地方。

四、五四大街

东起东四西大街,西至景山前街,全长740米。1965年曾定名汉花园大街,后改五四大街至今。街北侧为北京大学“红楼”。

19年5月4日的游行队伍,即从“红楼”北边的广场集合出发,1947年被命名为“民主广场”。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蔡元培、胡适等革命先辈和文化巨匠曾在此任教。共产党北京小组诞生于此。“红楼”内现保存李大钊工作室。“红楼”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街东段北侧的中国美术馆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著名的大型文化设施。现在“红楼”为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五、南池子

西起南池子大街,东至普度寺东巷,北起普度寺西巷,南至灯笼库胡同,规划用地

3."72公顷,共有院落93处,居民522户,1479人。

六、东华门

位于北京皇城内,故宫东南侧,北起东华门大街,南至长安街,西临筒子河、劳动人民文化宫、东接东黄城根南街,总用地面积

34."5公顷。该地区处于喧闹的王府井商业街与森严僻静的故宫城墙之间,独特的城市环境造成地段内具有传统风貌的居住街区的独特建筑环境。

七、北池子

紧邻紫禁城东侧,规划范围东以东黄城根南街为界,西以筒子河为界,北至五四大街,南邻东华门大街,东与东黄城根北街相连,总用地面积

39."22公顷。该地区传统居住区的特色构成故宫一侧较为幽静的居住环境,其灰色宁静的形式更有益衬托、表现宫城的宏伟气度。就北京旧城整体而言,其低矮、平缓、匀质的建筑格局也是风貌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东交民巷

该保护区位于天安门东侧,东接崇文门内大街,南临前门东大街,西至天安门广场东侧,北面东长安街,总用地面积

62."84公顷。

该地区建筑多为西式风格。现以机关办公为主,兼有办公与居住的混合使用形态,在整体上保持了历史文化街区原有的异域风貌特色,在老城区的传统建筑文化基调中独显特质。

九、"东四三至八条

该保护区位于朝阳门内大街以北、东四十条以南、东四北大街以东、朝阳门北小街以西。包括整个头条至九条广大地区,总用地面积

65."70公顷。该地区是典型传统的四合院落为主的居住性成片街区,从“一进院”到“四进院”都有留存,风貌与质量相当完好是展示传统四合院的极佳场所。

十、雍和宫-国子监

该保护区位于旧城东北部,西至安定门内大街、北至北二环、东至东直门北小街西侧的育树胡同、炮局头条、后永康北条、东城煤炭一厂和华侨饭店用地东边界、南至北新桥三条、方家胡同,总占地面积约74公顷。该地区是北京

旧城内重要寺庙建筑和重要文物集中的街区,包括国子监、孔庙、国子监街、雍和宫、柏林寺等。

十一、"南锣鼓巷

该保护区位于北京北中轴东侧,四至为地安门外大街、平安大街、地安门东大街、鼓楼东大街,总用地面积

83."80公顷该地区是北京最老的街区之

一。"与元大都同期建成,现仍保持了传统的胡同结构和大量的传统四合院,是目前北京旧城保存最完整、四合院最集中的地区。十二、"北锣鼓巷

该保护区南至鼓楼东大街,北至车辇店、净土胡同,西至什刹海保护区东界,东至安定门内大街,总面积约

45."27公顷。该地区与什刹海、南锣鼓巷、国子监等三个历史文化保护区相邻,是皇城的重要背景,也是保护旧城整体风貌和沿中轴线对称格局不可缺少的地段。十三、"张自忠路北

该保护区南至张自忠路,北至香饵胡同,东至东四北大街、西至交道口南大街,总面积约为

42."11公顷。该街区集中了和敬公主府、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孙中山逝世纪念地、欧阳予倩故居等多家文物保护单位。十四、"张自忠路南

该保护区南至钱粮胡同,北至张自忠路,东至东四北大街,西至美术馆后街,总用地面积约为

62."81公顷。该区域处于皇城与东四三条至八条保护区之间,现有胡同格局完整,有马辉堂花园等文物保护单位。十五、"新太仓

该保护区南至东四十条,北至东直门内大街,东至东直门内南小街,西至东四北大街,总用地面积约为

56."88公顷。该区域现有胡同格局完整,有梁启超旧居、当铺遗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十六、"东四南

该保护区南至干面胡同,北至前炒面胡同,东至朝内南小街,西至东四南大街,总面积约为

34."32公顷。该区域是以典型传统的四合院落为主的居住性成片街区,风貌与质量相当完好是展示传统四合院的极佳场所。现有礼士胡同129号院;内务部街11号院;史家胡同

51、"5

3、"55号四合院等文物保护单位。

十七、"皇城

是北京旧城整体保护的重点区域,包括景山地区、北池子、南池子。内含紫禁城、太庙、社稷坛、北海、中南海及14片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占地面积约

6."8平方公里。

十八、"鲜鱼口

西至前门大街,北至经西打磨厂、长巷四条路东至西兴隆街,东至草场十条,南至薛家湾胡同、北芦草园胡同、青云胡同、得丰东巷、得丰西巷、小席胡同、大席胡同。

用地现状:

规划用地为

36."245公顷,净用地面积为

32."47公顷,现状总建筑面积为

26."5万平方米(不含私搭乱建的建筑),规划总建筑面积为

44."5万平方米。

人口分布:

鲜鱼口地区主要是以居住功能为主的街区,居住用地面积

26."81公顷,占整个保护区的

73."96%。保护区隶属前门街道办事处管辖。十九、"什刹海(钟鼓楼属此片,东城占半片)

该保护区位于北京旧城中轴线北部,属东城区的部分四至为草厂胡同一线以西、旧鼓楼大街以东、鼓楼东大街以北、北二环以南,总用地面积

26."96公顷。

北京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景山八片保护区保护规划

编制起止时间: 2000.7—2000.12 建设部2002年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项目负责人:张广汉 主要参加人: 王川赵中枢赵燕菁 赵霞王小舟黄鹭新 张枫刘雪娥何子英 范颖李骐莉郭玉娟一、项目内容简介 景山东街、景山西街、景山 前街、景山后街、陟山门街、地 安门内大街、文津街、五四大街 八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北京 皇城北部中轴线上,规划范围总 面积140.45公顷,其中重点保护 区为127.47公顷,建设控制区 12.98公顷。规划区是皇城的重 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性质由元代 的皇家御苑、明代为皇宫服务的 后勤供应的衙署厂库、到清代以 后逐渐演变为以居住为主的街 区。规划街区的功能性质为体现 古都北京历史风貌的重要组成 部分,以居住、旅游为主的历史 文化保护区。 二、保护规划的原则 规划原则:①保护历史的真 实性、完整性和历史延续性;② 重点突出整体风貌特色的保护; ③保护与合理使用相结合,完善 设施,保持街区活力;④居民 参与;⑤循序渐进原则。 三、创新与特色 1. 规划在对保护区的历史 变迁、用地、人口、建筑和市政 设施条件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 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 合北京旧皇城的特点并借鉴国 内外保护历史街区的先进经验, 确定保护的内容和原则。 2. 规划根据建筑质量、建 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分类 与评价,将建筑分为文物类建 筑、保护类建筑、改善类建筑、 保留类建筑、更新类建筑和沿街 整饰类建筑六类,对每一幢建筑 提出具体的保护整治要求。 3. 规划将保护传统街区特 色和真实的历史遗存,与改善街 区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紧密 结合。如在保护街巷、胡同传统 空间环境前提下,以解决交通 “可达性”而非“通畅性”为目 标组织保护区的内外交通;对于 较窄的街道,规划建议采用综合 管沟或套管浅埋等方式综合解 决市政设施;一般民居的房屋修 缮,按照每家每户都有厨房和厕 所、客卧分开的原则更新内部设 施,外部修缮。 4. 以院落为单位进行人 口、建筑和局部构件、古树名木 的详细调查,根据院内居民需要 可以逐院实施规划,循序渐进, 逐步实施,便于操作和管理。 建筑的保护和更新方式规划图

南阁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南阁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南阁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文本) 目录 一、总则 1-1、规划依据 1-2、保护工作回顾 1-3、规划范围 1-4、规划原则和目标 1-5、规划指导思想 1-6、基本工作方针 1-7、规划期限 二、保护框架规划 2-1、历史文化价值的评价 2-2、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 2-3、保护框架的结构 三、保护层次与保护范围 3-1、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范围划定 3-2、重点保护区的划定 3-3、传统风貌协调区范围的划定 3-4、自然风貌协调区的划定 四、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层次与保护范围 4-1、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 4-2、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 4-3、文物建筑保护细则 五、土地利用规划 5-1、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5-2、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5-3、土地利用规划规模 5-4、土地利用规划 六、保护与整治方法 6-1、保护工作原则与方法 6-2、保护方法分类 6-3、民居保护细则七、建设控制规划 7-1、目的 7-2、适用范围 7-3、高度控制 八、空间景观保护规划 8-1、景观资源构成 8-2、重要人文景观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8-3、村落环境与景观保护及整治 8-4、自然山水景观保护 九、道路交通系统调整规划 9-1、规划策略 9-2、道路交通规划 9-3、传统街巷规划 9-4、村落传统街巷空间整治 十、生态与环境规划 10-1、生态目标与措施 10-2、环境整治对策 10-3、环境控制措施 十一、旅游发展规划 11-1、旅游发展策略 11-2、旅游发展目标 11-3、旅游路线规划 十二、水系整治规划 12-1、水系整治策略 12-2、九曲溪 12-3、里槽坑 12-4、村西水道 12-5、村东水道 十三、基础设施规划 13-1、给水与消防 13-2、雨水和污水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来源:北京文博查看次数:4117 时间:2004-7-27 14:48:00 【大中小】【打印】【关闭】 根据北京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在北京市政府批准实施《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的基础上,自2000年7月起,组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12家单位,共同编制了《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这项《规划》制定了统一的规划原则、标准和要求,对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了详细的现状调查、评估分类和规划编制。经过公众参与、两轮规划方案预审及专家审议,《保护规划》已正式获得北京市政府的批准。 1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 保护区的分布与特色 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总用地面积为1038ha,约占旧城总用地面积的17%。其中重点保护区用地面积649ha,建设控制区用地面积389ha。加上已由北京市政府批准的旧城内200多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其建设控制地带,保护与控制地区总用地面积达2383ha,约占旧城总用地面积的38%。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有14片分布在旧皇城区内。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南北池子、东华门大街、景山东、西、后街、地安门内大街现已演变为以传统居住形态为主的街区,文津街、景山前街、五四大街是旧城内重要的传统文化街;陟山门街是连接北海、景山的一条具有特色的小街。这些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旧皇城传统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街区内或街的两侧分布着一些著名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保留着大量的四合院住宅,成为故宫、中南海、北海、景山的重要“背景”。 另有7片分布在旧皇城外的内城。西四北头条至八条、东四三条至八条、南锣鼓巷地区建于元代,是胡同系统保留最为完整的传统居住区;什刹海地区是融水面风光、王府、寺庙与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地区;国子监地区是以重要文物和寺庙建筑为中心,以传统四合院为衬托的街区;阜成门内大街一直为重要的交通干道,沿街寺庙众多;东交民巷是1900年以后西方列强的使馆区。 还有4片分布在外城。大栅栏、鲜鱼口地区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商业街区。鲜鱼口街东的草厂三条至九条有北京旧城中密集的南北走向胡同,是传统居住区,东、西琉璃厂是传统商业文化街。 2 保护规划的原则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针对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分别制定了不同的保护原则。 1)重点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原则

历史文化保护区管线综合设计

历史文化保护区管线综合设计 论文摘要:从市政基础设施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如何建设的角度,遵循历史保护区保护的原则,针对北京南池子历史保护区存有的交通状况及防灾水平差,保护四合院及文物古迹多,现况街区基础设施较差等共性问题,提出了充分利用其周边地形及各种现况基础设施,合理布设各种市政管线及站点;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难以达到时,充分利用各专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其它手段,并在相关专家、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和各专业部门的支持下,经充分讨论审查顺利完成了市政工程综合设计和工程实施工作。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区;市政基础设施;管线综合设计;北京市 前言北京,正如梁思成先生所歌颂的一样,是“古代中国都市发展的结晶”。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分三批划定了4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其总面积占旧城总面积的40%。 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研究工作由市规委组织规划院、市政管委、市政管理处、市政院、市自来水集团、燃气集团、供电公司、路灯管理处、通信管理局、通信公司、歌华有限等十多家单位共同完成。作者参与了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南池子试点片的市政工程综合设计。 l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概况 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包括南池子、东华门大街两个片区。该区位于旧皇城内东南部,北起东华门大街,南至长安街,西邻故宫后河和劳动人民文化宫,东接南河沿大街。总面积34.5hm,其中重点保护区面积30.2hm2,建设控制区面积4.3hm2,现况居住用地19.92hm2,区内自然院落600多个,原有居民4351户,户籍人口9130人,人口密度为265人/hm2(图1)。 1.1路网交通状况及文物古迹状况现况南池子大街为机动车由南向北单向行驶,东华门大街和南河沿大街机动车双向行驶。街区内部有大

最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 护规划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有效性:有效] 1总则 2规划依据 3规划指导思想及思路 4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 5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 6旧城整体格局的保护 7历史河湖水系的保护 8城市中轴线的保护和发展 9皇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 10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廓的保护 11旧城棋盘式道路网和街巷胡同格局的保护 12旧城建筑高度的控制 13城市景观线的保护 14城市街道对景的保护 15旧城建筑形态与色彩的继承与发扬 16古树名木的保护 17旧城危改与旧城保护 18传统地名的保护

19传统文化、商业的保护和发扬 20实施保障措施 回页首1总则 1.0.1为深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特制定本规划。 1.0.2在本次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本规划。 1.0.3本规划未涉及的控制指标和管理规定,应遵循国家及北京市的相关法规、规定。 1.0.4本规划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执行;如有重大调整,必须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 回页首2规划依据 2.0.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2月) 2.0.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11月通过,1991年6月修改) 2.0.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1992年5月) 2.0.4《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987年6月) 2.0.5《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1994年) 2.0.6《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 2.0.7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1993年10月) 2.0.8《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1999年4月) 2.0.9《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999年9月) 2.0.10《北京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2001年3月) 回页首3规划指导思想及思路 3.1规划指导思想 3.1.1坚持北京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世界著名古都的性质。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设计方案

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设计方案 作者:甘泉来源:网络添加日期:10年04月24日 一、项目背景 宽窄巷子位于成都市中心区,为青羊区所辖。北以支矶石街与宽巷子中间划线并纳入成都画院北墙为界,南以井巷子为界,东以长顺上街与宽窄巷子东街口为界,西以下同仁路与宽窄巷子西街口为界,规划面积100亩。 成都自秦朝建城以来,历代都是城郭以内兼有大城、少城城恒的重城。清代进关后实行种族隔离制度,满汉不杂居,于是成都少城就成为驻守成都的八旗子弟的聚居地,故又称满城。宽、窄巷子为清代少城三十三条兵丁胡同的其中两条。 满城是一个有中轴线和城墙的城池格局与兵营的完美结合体;现已成为现代建筑和明、清建筑共存的地区。宽窄巷子就存在于有着古老历史的少城之中,她与大慈寺、文殊院并列为成都市最主要的三个历史文化保护区。独特的街巷空间;“鱼脊骨”形的道路格局;安静闲适的居住环境;清新恬静的居住氛围;丰富多变的庭院空间;淡雅朴素的建筑造型;类型丰富的近代住宅建筑都是宽窄巷子与众不同的地方。她的存在承载了老成都很多历史的记忆。 然而历史在进步,城市也在发展,物换星移,老城曾经的喧闹与繁华今天都已风光不再。人口增加,交通发展,原有的街道模式和民居型制已产生了很大改变,由于年久失修,宽巷子、窄巷子不仅建筑大多已十分破败,而且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拥入,昔日的四合院已经变成了大杂院。文人的风雅,小巷的风光,时代的印记,已在渐渐的逝去。在这个西部大都市里,宽、窄巷子的居民没有天然气、没有厕所、做饭烧蜂窝煤、雨季担心危墙坍塌……成都,正快速撕毁最能准确叙述和表现它价值的其中一页。这些都是我们不想也不愿意见到的,可是确实因为历史她在改变着…… 人的生命需要相同的血脉得以延续,城市的延续也需要其独有的“脉”使其永生。我们的城市在进步的同时已经丢失了太多的东西,我们不能留给后人一个被切断的历史。这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思考,在历史文脉中注入新的生命,赋予城市以新的内涵,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宽窄巷子怎样才能够在城市在进步的同时延续历史的“脉”呢? 怎样解决城市发展与延续历史文脉的矛盾呢? 我们的设计师面对这些疑问,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毫无疑问,我们不想将这些遗迹从城市的版图上抹去,宽窄巷子作为文化遗产,本身是不能再生和不可复制的。本次景观设计着重留住城市记忆,重塑历史氛围。因为缺乏历史记忆的建设,修建得再漂亮,也是人为臆造的一个文物赝品或流通商品,失去了文化遗产的价值。对于历史,我们不想他就只能在发黄的纸片上追忆; 我们也不想一些有意义的传统生活场景被破坏,城市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历史形成的街道、胡同等等城市形态作为完整表达

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多元建筑风貌的规划引导——以北京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修缮改造工程为例

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多元建筑风貌的规划引导——以北京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修缮改造工程为例 杜芳,陈洁,蔡露 摘要: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北京市中心城西部、石景山区中部。保护区文物古迹丰富,历史遗存和特色村落民居众多。模式口地区的建成环境是自春秋以来京西地区最为完整的历史见证,片区多元的建筑风貌正是不同时期的文化和历史变迁的体现。随着近年来城市化发展,本地居民对现代化生活的需求逐渐提高, 由于缺乏建筑风貌规划的正确指导, 造成居民对原有的传统民居进行随意改造和翻建, 这种无序建设使得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建筑风貌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社会矛盾也逐渐凸显,要求统一规划和改造修缮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成为媒体、学者、民众和政府等各方关注的焦点。 针对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建筑风貌规划与塑造的难点,本文通过梳理模式口地区多元建筑风貌的形态特征与多元混合的功能特征,提出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多元风貌延续的引导方法,规范建筑风貌整治的整体策略,并落实到建筑风貌规划的实施操作。此措施有效协调了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建筑风貌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多方共赢的目标。 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区建筑风貌,多元性,引导方法 1 概述 模式口是北京市最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2009年启动片区保护整治提升至今,收到广泛关注。其中,关于这个片区风貌停留的历史年代,是清代还是民国?道路铺装应该是黄土还是石材?引发了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居民的广泛讨论,多轮方案论证一直难以落实。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沟通京城与山陕地区最具特色的京西入口,模式口地区建筑风貌渗透着商贸,军事,宗教墓葬,居住等等文化特征,多种文化的相互交融形成了模式口建筑风貌的多元性特色。然而,由于京西古道的功能逐步淡化,模式口保护区的经济活力逐渐降低,历史空间与多元文化特色渐失。面对这种局面,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多元建筑风貌的延续与规划引导尤为重要。 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修缮改造工程通过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视角独特的风貌引导方法。提出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建筑样式代表了其完整的发展历史,建筑风貌引导与设计并不应违背自然发展规律而回到某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所以设计应是对历史的延续和传承,体现模式口多元风貌真实的发展变化。那么,如何在保护、整治工作中让这京西古道重地重新焕发新生,又如何将规划建筑设计意图在具体的保护与整治实践中得以贯彻,使它体

北京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分析调研资料

《城市规划概论》结课作业 北京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调研报 告 姓名:康一林 班级:规132 学号:201301020223 成绩:————

北京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调研报告 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位于华北平原北端,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早在周朝时期,就是燕国和蓟国所在地,北京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北京拥有的名胜古迹有: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是中国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该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爱,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故宫东西款750

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城墙上开有四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四座角楼,角楼有三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是四大名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他利用昆明湖和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皇家行宫御苑。天安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或首都北京市区中心,面临长安街,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天安门原是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里举行了开国大典并被设计入国徽,墩台上的城楼大殿东西宽9间,南北深5间,用95之数,是取帝王为“9”,“5”至尊,至高无上的含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我国名胜古迹的破损, 它们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且八达岭长城是中国长城的杰出代表,明代长城的精华地段。虽经受几百年来风霜雨雪的侵蚀,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而今仍显雄风,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多年来,八达岭长城景区的历任管理者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使八达岭长城焕发出其独有的魅力。 一:八达岭长城 1.维修长城保护长城 1952年,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郭沫若提议“保护文物,修复长城,向游人开放”,从此,长城的保护和利用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罗哲文等专家多次到八达岭长城实地考证、勘测,提出了科学严谨的修复方案,开始了解放后长城的保护维修工作。1984年在邓小平“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下,掀开了长城保护修缮新的一页。特别是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后,特区投巨资对长城进行抢修和对关城进行复建。按照《威尼斯宪章》的要求,本着“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持文物的真实性,使之完整地传给后代,从1953年至今,他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八达岭长城进行多次修复。到目前为止八达岭长城对外开放的长度为3741米,游览面积由原来618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9348平方米。附墙台及空心敌楼21座,垛口1252座。修 复后的八达岭长城及关城 再现了历史的原貌,从而 也使长城得到了科学的保 护。 2.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在遗产的宣传上,八达 岭特区办事处专门设立宣 传科和对外联络中心,通 过媒体,以大旅行社、大 学校、大企业工会为重点 对象,以公路和城市公交 车辆为重点流动广告载 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八

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的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以开封市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为例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名城历史文化和风貌的体现,而其中的历史建筑是构成历史文化街区的主体,历史建筑的数量也是确定历史文化街区最重要的依据. 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开封市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为例,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提出建议. 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以修缮和改善为主,即不改变其外部历史风貌,对其内部结构,空间布局,内部设施,使用功能做适当的变动,以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鼓励有利于保护的各种使用功能,引用市场机制解决历史建筑的保护、维修、臵换等,探索出适用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新路. 项目概况 开封市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开封市老城区东偏北的区域,是老城区内划定的两片历史文化街区之一,相邻周边用地多为未经改造的低层民居,建筑风格及色彩,空间尺度上较为协调,保持着良好的古城风韵.双龙巷传统民居保护区以北方古城传统四合院住宅形式为主,是清末民初民用建筑的典范,较好地保留了当时的居住格局,在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具有相当重要地位.

居住在双龙巷的居民几乎人人皆知双龙巷的故事,相传宋代皇帝赵匡胤, 匡义两兄弟曾住该巷,古代皇帝称真龙天子,故得名后人在双龙巷西口两侧各筑一龙头以示纪念.后开封城几遭破坏,现在仅存在的一个龙头为清代所建,其表面虽已斑驳,却依然是附近居民的骄傲. 保护范围及价值 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是域,其核心保护区范围北至水车胡同,轱辘湾街一线,南至朝阳胡同,东至塘坊口街,南聚奎街,屈家胡同一线,西护面积16l7公顷.建设控制区范围北至以开封市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为例延寿寺街,南至财政厅东街,平等街一线,东至内环东路,西至北道门,右司官口,北兴街一线,面积侣.8 公顷. 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是以双龙巷、双井巷为代表的开封古城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传统居住街区. 历史建筑集中,风貌相对完整.留存较多的有传统特色和文革历史特色的民居院落,有关于赵匡胤、史可法等传说。规划要点搬迁区内所有工厂,为街区保护提供发展用地.恢复僧忠亲王祠、史可法祠等历史古迹.最大范围的保护双龙巷街区历史风貌完整的区域,积极修缮历史建筑,改善居住环境.划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为保护建筑,重点修缮,并整治建设周边环境,改造基础设施,尤其道路改造及宅院内部给排水工程改造. 公认的三个历史街区的核定标准: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一、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分布与特色 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总用地面积为1038ha,约占旧城总用地面积的17%。其中重点保护区用地面积649ha,建设控制区用地面积389ha。加上已由北京市政府批准的旧城内200多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其建设控制地带,保护与控制地区总用地面积达2383ha,约占旧城总用地面积的38%。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有14片分布在旧皇城区内。南北长街、西华门大街、南北池子、东华门大街、景山东、西、后街、地安门内大街现已演变为以传统居住形态为主的街区;文津街、景山前街、五四大街是旧城内重要的传统文化街;陟山门街是连接北海、景山的一条具有特色的小街。这些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旧皇城传统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街区内或街的两侧分布着一些著名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保留着大量的四合院住宅,成为故宫、中南海、北海、景山的重要“背景”。 另有7片分布在旧皇城外的内城。西四北头条至八条、东四三条至八条、南锣鼓巷地区建于元代,是胡同系统保留最为完整的传统居住区;什刹海地区是融水面风光、王府、寺庙与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地区;国子监地区是以重要文物和寺庙建筑为中心,以传统四合院为衬托的街区;阜成门内大街一直为重要的交通干道,沿街寺庙众多;东交民巷是1900年以后西方列强的使馆区。 还有4片分布在外城。大栅栏、鲜鱼口地区是北京著名的传统商业街区。鲜鱼口街东的草厂三条至九条有北京旧城中密集的南北走向胡同,是传统居住区,东、西琉璃厂是传统商业文化街。 二、保护规划的原则 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针对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分别制定了不同的保护原则。 1、重点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原则 (1) 要根据其性质与特点,保护该街区的整体风貌。 (2) 要保护街区的历史真实性,保存历史遗存和原貌。历史遗存包括文物建筑、传统四合院和其他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及建筑构件。 (3) 其建设要采取“微循环式”的改造模式,循序渐进、逐步改善。 (4) 要积极改善环境质量及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5) 保护工作要积极鼓励公众参与。 2、建设控制区的整治与控制原则 (1) 新建或改建的建筑,要与重点保护区的整体风貌相协调,或不对重点保护区的环境及视觉景观产生不利影响。 (2) 进行新的建设时,要严格控制各地块的用地性质、建筑高度、体量、建筑形式和色彩、容积率、绿地率等。 (3) 进行新的建设时,要避免简单生硬地大拆大建,注意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4) 要注意保存和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传统的街巷、胡同肌理和古树名木。 (5) 什刹海、大栅栏、鲜鱼口地区的建设控制区应参照重点保护区的原则。 三、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东城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录及划分

东城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录及划分 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共43片。 其中: 第一批25片,分别是: 南池子大街、北池子大街、南长街、北长街、景山前街、景山后街、景山东街、景山西街、东华门大街、西华门大街、陟山门街、国子监街、颐和园至圆明园街区、南锣鼓巷街、西四北一至八条街区、什刹海地区、地安门大街、琉璃厂东街、琉璃厂西街、大栅栏街、牛街、五四大街、文津街、东交民巷、阜成门内大街。 第二批: 皇城、北锣鼓巷、张自忠路北、张自忠路南、法源寺、丰台区卢沟桥宛平城、门头沟区三家店、延庆县岔道城、密云区古北口老城、海淀区西郊清代皇家园林、石景山区模式口、川底下村、榆林堡、遥桥峪和小口城堡、顺义区焦庄户。 第三批: 新太仓、东四南、南闹市口。 目前,43片中,东城区共有 18."5片。分别是: 一、景山前街 该保护区位于故宫紫禁城筒子河与皇家园林景山之间,全长740米。明清时,景山与故宫之间建有北上门、北上东门、北上西门。1931年各门拆除辟路,划分三段: 中为景山前街,东为景山东前街,西为三座门大街,1965年统一定名为景山前街。

二、景山后街 该保护区位于景山公园北侧,东起景山东街,西至景山西街,中与地安门内大街相连,全长482米。元代为大都御苑;明清为皇城。临街南侧古建筑是清乾隆年间所建寿皇殿,为清代皇家供奉先祖神像之所。街北东、西两侧建国后建设的办公楼,屋顶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坡屋顶形式,立面为传统建筑形式的装饰,与南侧景山相互呼应、衬托,形成对景,是保持古都历史风貌的范例。 三、景山东街 位于景山公园东侧,全长546米。街旁明代曾设有司礼监、都知监、印绫监等衙署。因西邻景山,清末称景山东大街,1956年定现名。街两侧绿树成荫。街东有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办的中国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吉安所左巷8号是毛泽东1918年在北京时住过的地方。 四、五四大街 东起东四西大街,西至景山前街,全长740米。1965年曾定名汉花园大街,后改五四大街至今。街北侧为北京大学“红楼”。 19年5月4日的游行队伍,即从“红楼”北边的广场集合出发,1947年被命名为“民主广场”。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蔡元培、胡适等革命先辈和文化巨匠曾在此任教。共产党北京小组诞生于此。“红楼”内现保存李大钊工作室。“红楼”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街东段北侧的中国美术馆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著名的大型文化设施。现在“红楼”为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五、南池子 西起南池子大街,东至普度寺东巷,北起普度寺西巷,南至灯笼库胡同,规划用地 3."72公顷,共有院落93处,居民522户,1479人。 六、东华门 位于北京皇城内,故宫东南侧,北起东华门大街,南至长安街,西临筒子河、劳动人民文化宫、东接东黄城根南街,总用地面积

分析北京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市政工程设计

论文摘要:从市政基础设施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如何建设的角度,遵循历史保护区保护的原则,针对北京南池子历史保护区存在的交通状况及防灾能力差,保护四合院及文物古迹多,现况街区基础设施较差等共性新题目,提出了充分利用其周边地形及各种现况基础设施,公道布设各种市政管线及站点;在规范答应的范围内难以达到时,充分利用各专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其它手段,并在有关专家、上级主管部分的指导下和各专业部分的支持下,经充分讨论审查顺利完成了市政工程综合设计和工程实施工作。 论文:历史文化保护区;市政基础设施;管线综合设计;北京市 0前言 北京,正如梁思成先生所歌颂的一样,是“古代中国都市发展的结晶”。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分三批规定了4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其总面积占旧城总面积的40%。 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探究工作由市规委组织规划院、市政管委、市政治理处、市政院、市自来水团体、燃气团体、供电公司、路灯治理处、通讯治理局、通讯公司、歌华有限等十多家单位共同完成。笔者参和了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南池子试点片的市政工程综合设计。 l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概况 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包括南池子、东华门大街两个片区。该区位于旧皇城内东南部,北起东华门大街,南至长安街,西邻故宫后河和劳动人民文化宫,东接南河沿大街。总面积34.5hm,其中重点保护区面积30.2hm2,建设控制区面积4.3hm2,现况居住用地19.92hm2,区内自然院落600多个,原有居民4351户,户籍人口9130人,人口密度为265人/hm2(图1)。 现况南池子大街为机动车由南向北单向行驶,东华门大街和南河沿大街机动车双向行驶。街区内部有大小胡同17条,死胡同多且曲折,有场地临时建筑,不能满足消防车、紧急救护车的通行要求。保护区内大部分为旧城形式的四合院及部分后建的居民住宅,区内还有普渡寺、皇史残、普胜寺等文物保护单位及市政协、市房管局、欧美同学会、东城贸易学校等单位,具有一定车流量。 1.2市政设施状况 街区内的现况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基本配套齐全的建筑物只占2o%左右。现况雨污合流,合流管经常出现堵塞;现况无热气、自然气管线。 2市政基础设施设计概要 街区内部市政基础设施的公道布局是小区规划实现的重要环节。 2.1道路交通设计概要 根据规划,结合拆迁,满足道路交通和市政管线布设需要。 (1)道路横断 道路横断面宽度不小于3m,由于道路宽度较窄,为方便道路雨水排除,道路路拱坡度采用1.5%,一面坡,两侧设置平缘石,较低一侧设雨水口。道路两侧除保存原有树木外一般不设绿化带,不设人行道。胡同内道路宽度为3~6m。 (2)道路控制标高 建筑室内地坪标高高于院落外地面0.3m,竖向设计参照现况道路标高完成。 2.2市政管线设计概要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决定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 决定 【法规类别】文物与古迹保护 【发文字号】京政发[2002]27号 【发布部门】北京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2.10.16 【实施日期】2002.10.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决定 (京政发[2002]2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在广泛征求有关方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的,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重要文件。在加快首都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

城,落实《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本市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一定要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为此,特作如下决定: 一、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规划、文物、建设、园林、市政管理、国土房管等部门必须建立健全制度,严格把好审批关,保证切实执行《规划》确定的保护内容和范围,实现有效保护古都风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和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有机结合的目标。市有关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要积极研究有关政策,支持试点工作,确保《规划》的实施。 二、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规划》,查处违法行为,切实做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规划》依法编制,内容详实、丰富、具体、细致,坚持了北京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性质,正确处理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重点是搞好旧城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使其在保护中持续发展。《规划》是今后城市规划建设、旧城区保护和改造的基本依据。本市各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划》的行为,规划、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依法予以认真查处。对违反规定批准建设的渎职、失职行为,要依法追究其行政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三、必须处理好危房改造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危房修缮改建项目,必须按照《规划》和历史文化保护区具体规划要求,在保护各级别文物及四合院等历史建筑和遗存的前提下,使危房得到改造,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延续原有街区风貌。改建项目必须在先确定保护内容后,再做规划和设计。在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外的危房改造项目,要加强对文物、古树名木以及有保存价值的四合院、胡同等历史建筑和遗存的保护。旧城危改政策要有利于旧城内人口的外迁与疏导,通过兴建经济适用住房,先行缓解旧城人口密集的状况。 四、建设单位和危旧房产权人必须按照《规划》要求,研究和申报危旧房改造方案。

福州历史文化保护区一览表

第五节精神文化内涵保护 福州历史文化名城除丰富多彩的有形物质形象外,还有十分丰富的以浓郁地方特色见称的隐形精神文化内涵。表现为历史名人、文学艺术科技、传统手工艺术、饮食文化、民俗风情等,这些精神文化对旅游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规划新辟圣庙路及乌塔文化街为传统商业和文化街。可以在文化街内安排传统戏剧、曲艺演出小场所,并在南后街恢复古书、裱褙、花灯、角梳、榕城三宝、泥塑等传统项目,在中亭街、茶亭街恢复纸伞、木家具、铁木工具等各种有特色的商店和作坊。在乌塔文化街、圣庙路风味小吃街及其他古城街坊中,要建设群众活动场所,鼓励和扶持民间传统文化活动。 福州历史文化保护区一览表

福州规划大鼓山蓝图 福州规划大鼓山蓝图 https://www.sodocs.net/doc/5a10008061.html, 2004年08月21日15:10 海峡都市报 游人如织的鼓山风景区

本报讯昨日由建设部和省内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对福州市编制的《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下称《规划》)进行评审。评审会由省建设厅组织。 风景名胜区管理规定 根据《规划》: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鼓山将结束各个景区分散孤立局面,通过“一纵(鼓岭公路)两横(规划中的两条东西向的景区连接线)”道路构架,将鼓山、磨溪、凤池白云景区、鳝溪、南洋-安安溪景区、鼓岭六大景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大规模景区。 《规划》还对鼓山景区性质进行重新调整,计划按近、中、远三期规划,把鼓山发展成一个结构合理的综合旅游胜地:即以摩崖石刻,古寺名刹,天风海涛,瀑潭溪泉,山林峰石为景观特色,供开展科教,健身,游憩,度假等活动的城郊山岳型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此外,针对污染水源、拦截水源等破坏景区、景点现象,以及鼓山缺水问题,《规划》也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解决方案。 专家指出,今后,景区建筑也要按此规划进行建设。《规划》的出台,将从根本上杜绝鼓山建设的随意性,将从法律上更好地保护鼓山风景名胜区。同时,对鼓山风景区未来上规模、上档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张“蓝图”。 据介绍,鼓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修编于2002年9月开始,2004年3月获得福州市政府批准,本次评审是依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审批程序进行的。评审会为期3天,专家小组将于今天提出评审意见。 规划解读一:要在保护中开发鼓山 特级保护:喝水岩、柯坪水库 未来的鼓山将实行分级、分类保护。保护区分为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实行四级保护。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目录 1 总则 2 规划依据 3 规划指导思想及思路 4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 5 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 6 旧城整体格局的保护 7 历史河湖水系的保护 8 城市中轴线的保护和发展 9 皇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 10 明、清城“凸”字形城廓平面的保护 11 旧城棋盘式道路网和街巷胡同格局的保护 12 旧城建筑高度的控制 13 城市景观线的保护 14 街道对景的保护 15 旧城建筑形态与色彩的继承与发扬 16 古树名木的保护 17 旧城危改与旧城保护 18 传统地名的保护 19 传统文化、商业的保护和发扬 20 实施保障措施 1 总则 1.0.1 为深化《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 的关系,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特制定本规划。 1.0.2 在本次保护规划X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中华人民XX国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本规划。 1.0.3 本规划未涉及的控制指标和管理规定,应遵循国家及市的相关法规 、规定。 1.0.4 本规划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执行 ;如有重大调整,必须经市人民政府批准。 2 规划依据 2.0.1《中华人民XX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2月) 2.0.2《中华人民XX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11月通过,1991年6月修改) 2.0.3《中华人民XX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1992年5月) 2.0.4《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987年6月) 2.0.5《市文物保护单位X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规定》(1994年) 2.0.6《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 2.0.7 国务院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1993年10月) 2.0.8《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X围规划》(1999年4月)

北京市“十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北京市“十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为妥善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特制定本规划。 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概况 北京始建于3000多年前,先后有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在此建都,有800多年的建都史。北京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故宫、长城、北京猿人遗址、天坛、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突出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 (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成。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的北京平原,五、六十万年前开始有人类活动,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北京建城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当时,北京地区为燕国和蓟国的封地。燕灭蓟后,定都蓟城(今宣武区广安门一带),蓟城成为北京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从秦汉至隋唐、五代,蓟城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镇和交通要冲。公元938年,辽在蓟城(时称幽州城)的基础上,建南京城并将其定为陪都。金灭辽后于公元1153年迁都于此,改称中都。金中都城是北京向全国性政治中心过渡的重要标志。蒙古汗国在中都城东北郊营建新都城——大都,后大都成为元代的都城。明代的北京城在元大都基础上形成,皇城居中,以城市中轴线贯穿南北,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五坛八庙星布城周,严整有序。清北京城基本延续了明北京城的格局,同时建造了北京西北郊的园林景区,营建了“三山五园”等离宫建筑群。 (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特点和主要遗存。 1.城市传统风貌特点。以故宫为中心,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绵延7.8公里的南北中轴线,形成严谨、对称的城市格局。平直齐整的棋盘式街道网和楼、坛、庙、亭、塔构成丰富的街道对景。绿树掩映下的大片青灰色平房四合院,绿荫碧水,烘托出红墙黄瓦的皇宫,形成统一协调而重点突出的城市色彩。以平房四合院群为依托,以景山万春亭、钟鼓楼、正阳门、永定门城楼等建筑为控制点,形成起伏有致的城市轮廓线和平缓开阔的城市空间。六海园林水系和长河、通惠河等旧城外河流构成了和城市沿革密切相关的河湖水系。 历经近现代城市发展变迁,北京的传统风貌发生了一些变化。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城市的中轴线和平缓开阔的城市空间;在棋盘式道路网基础上进行调整和完善,形成环线加放射线的城市道路格局;保护了皇城的格局,整治和恢复了一些园林水系和景观。 2.主要历史文化遗存。城市水系、皇城和旧城基本格局,以及重要文物古迹和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是构成北京古都风貌的重要内容。此外,还有独特的风景名胜区和各个时代的特色建筑。 (1)以故宫为主的宫殿建筑群和整个皇城;以颐和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天坛等重要的坛、庙、寺、塔;四合院民居、戏楼、会馆等民间建筑;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北大红楼等革命遗址和纪念建筑;以及各历史时期的古人类活动遗迹、城市遗址、名人故居、近现代西洋古典建筑和自然保护区等。 (2)和北京城市沿革密切相关的河湖水系。如玉泉山水系和长河、护城河、六海、白浮泉、通惠河、莲花河、凉水河、金水河、亮马河水系以及温榆河、永定河、潮白河水系等。 (3)占地62平方公里,由内城和外城构成凸字形城市平面,体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形态特征,是传统风貌的集中地区。 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建国以来,随着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认识的不断深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已被列入历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积极探索不断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有效方法。北京历史文化名

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引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文物保护法》中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界定是:法定保护的区域,学术上叫“历史地段”。 意义 历史文化街区重在保护外观的整体风貌。不但要保护构成历史风貌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还要保存构成整体风貌的所有要素,如道路、街巷、院墙、小桥、溪流、驳岸乃至古树等。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成片的地区,有大量居民在其间生活,是活态的文化遗产,有其特有的社区文化,不能只保护那些历史建筑的躯壳,还应该保存它承载的文化,保护非物质形态的内容,保存文化多样性。这就要维护社区传统,改善生活环境,促进地区经济活力。 历史 历史地段保护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发展,城市中开始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当时普遍的做法是拆掉老城区,盖起新楼房。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改善了建筑,却破坏了历史环境。城镇历史联系被割断,特色在消失。人们开始意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割断 历史,而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等正是这些历史文化发展的实物例证。所以,除了保护文物建筑之外,还应保存一些成片的历史街区,保有历史的记忆,保存城镇历史的连

续性。 法国 最早立法保护的是法国,该国于1962年颁布了《马尔罗法》,规定将有价值的历史街区划定为“历史保护区”,制定保护和继续使用的规划,纳入城市规划的管理。保护区内的建筑物不得任意拆除,符合要求的修整可以得到国家的资助,并享受若干减免税的优惠。现在全法国有国家级的保护区100处,地方各级保护区几百处。由于这里保护的对象是一片有生命的、正在使用的街区,所以它的保护政策和保护文物有很大区别。以里昂的保护区为例,1964年被定为国家级的历史保护区,区内有16世纪到19世纪各时期的许多古老建筑和街巷。政府的工作主要是整修住房和改善交通,对20世纪初建造的工人住宅,要求原样整修保存其外表,而在内部加建厨房、卫生间,使居民可以有好的条件继续居住。 日本 在日本,1975年修订的《文化财保存法》,增加了保护传统建筑群的内容。他们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只影响到人的肌体,保护历史环境却涉及人的心灵,所以这是现代化进程中更为重要的内容。上世纪50至60年代的建设高潮中,人们的观念是“拆旧建新”,当时的《文物保存法》只能保护单个的文物,成片的历史街区却无法 得到保护。所以市民及学者推动地方政府制定了地方的保护条例,以后又促成了《文物保存法》的修改。法律规定将“传统建筑集中、与周围环境一体形成了历史风貌的地区”划定为“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现在日本有国家级的“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78处。这类地区制定保护整修的计划时,对“传统建筑”要进行原样修整,对非“传统建筑”要进行改建或整饰,对有些严重影响风貌的要改造或拆除重建。 中国 中国正式提出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在1986年,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件中指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也应予以保护,可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公布为当地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这是保护历史遗产的重要举措,从此形成了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分层次的保护体系。2008年开始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