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土茯苓治疗脑鸣有奇效

土茯苓治疗脑鸣有奇效

土茯苓治疗脑鸣有奇效

《验方新编》记载有土茯苓90克炖250克瘦猪肉治疗脑鸣有效,运用之临床,确实如此!

常用中药的用法用量

常用中药用法用量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40克以上调节血压的动态平衡.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120g,有曰:黄芪治萎,四两起步(16进制市斤秤四两一钱是3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我的经验是用3-6克)。 白术——常用量6-10克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 川芎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克,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

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当立竿见影! 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 山茱萸固脱3两(90克)见功,必与参附搭配. 穿山龙,味苦,性平,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调节作用,所以近年来成为治疗风湿类疾病的妙药。根据《中华本草》谓其干品用量为6~9克,《中草药手册》多为15克,少数达30克,东北地区常用量也为15~30克。但根据朱良春经验,若要取得较好的疗效,其用

单味中药的奇特功效陈景河先生大剂量用药之特点

单味中药的奇特功效陈景河先生大剂量用药之特点 1、川芎,35---40克,治疗头痛。 2、萹蓄,50克。治疗尿道炎。 3、生椿根皮,60克。治疗崩漏。 4、猫爪草100克,治疗结核。 5、柴胡50克,黄芩50克,板蓝根30克。治疗外感高热。 6、百合40,石斛30克,鱼腥草5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治疗肺热咳嗽。 7、知母40克,生地30克,熟地30克,山药30克。治疗肺虚咳嗽。 8、天冬30克,淫羊藿30克,补骨脂30克,黄精50克。治疗寒饮咳嗽。 9、沙参50克,玉竹30克。治疗肺燥咳嗽。 10、黄芪80克,白芍50克,龟板30克,丹参30克。治疗虚劳咳嗽。 11、侧柏叶50克,化痰止咳。 12、天花粉50克,治疗咽喉干燥。 13、生石膏30克,治疗口腔溃疡。 14、黄芪40克,党参40克,连翘50克,防风30克。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 15、菟丝子30克,用于心动过速。 16、磁石30---50克,用于心悸。 17、鸡血藤50克,何首乌50克,玉竹50克,千年健35克,菟丝子30克,威灵仙30克。治疗风湿性心脏病。 18、珍珠母40克,用于冠心病。 19、小茴香100克,外敷治疗腹痛。 20、葛根40克,泽泻30克,牛膝303克,代赭石30克,川芎40克。治疗高血压。 21、益母草80克,何首乌70克,葛根50克。治疗中风。 22、柿蒂75克,治疗顽固性呃逆。 23、茯苓50克,白术40克。治疗胃脘痛。

25、桑葚50克,生地30克。治疗便秘。 26、白头翁50克,黄芪50克,蚤休30克,石斛30克,白芍30克,黄柏30克,白及30克,山药30克。治疗脓血便。 27、板蓝根50克,茵陈50克,败酱草35克,山豆根35克。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降低谷丙转氨酶。 28、土茯苓30克,虎杖30克,板蓝根50克,败酱草30克,连翘30克、石斛30克,蚕砂20克,柴胡40克。治疗慢性肝炎。 29、鳖甲50克,沙参50克,丹参30克,黄芪30克,败酱草50克,连翘40克。治疗慢性肝炎,脾大,肝硬化。 30、白花蛇舌草50克,山慈姑(微信号:y3l6i3.n6)50克,半枝莲330克,茵陈50克,五加皮50克。治疗癌性黄疸。 31、金钱草50克,芒硝20克,海金沙30克。治疗胆管结石。 32、葶苈子50克,白茅根50克,茯苓40克,黄芪50克,丹参30克。治疗胸腹水。 33、黄芪50克,白茅根50克,茯苓30克。治疗癃闭(前列腺肥大所致尿闭) 34、桑螵蛸30克,用于遗尿。 35、萹蓄60克,瞿麦30克,玉米须60克,黄芪100克,生椿根皮60克、菟丝子30克。治疗慢性肾炎。 36、夜交藤5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磁石30克。治疗失眠。 37、山茱萸50克,益母草50克,沙参50克。治疗虚性眩晕。 38、麻黄根50克,沙苑子50克,龙骨50克,牡蛎50克,防风50克。治疗多汗。 39、紫草30克,白蒺藜30克,白鲜皮30克,党参30克。治疗带状疱疹。 40、何首乌50克,陈皮100克,千年健30克,地枫皮30克赤芍30克,生地30克,熟地30克。治疗痿证。 41、鸡血藤50克,地枫皮30克,何首乌50克,千年健30克,薏苡仁40克。治疗肩周炎。 42、薏苡仁100----200克,用于痹症。 43、鸡血藤50克,伸筋草50克,豨莶草40克,何首乌40克,威灵仙40克。治疗痛风。 44、当归100克,丹参100克,玄参100克,鸡血藤50克,牛膝30克,黄芪30克。治疗脱疽。 45、防风60克,艾叶60克,干姜20克,附子20克,红花15克,鸡血藤60克。水煎外洗治疗产后足跟疼。 46、生地100克,白芍70克,龙骨50克。治疗热伤血络之牙龈出血。47、生椿根皮50克,刘寄奴50克。治疗血便。

土茯苓

土茯苓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土茯苓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分布于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可到大有恒中药材库查询参考价格。 土茯苓-形状 弃其余。此云白余粮也。生池泽。”《本草拾遗》:“草禹余粮,根如盏连缀,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涩,人取以当谷,不饥。”《纲目》:“土茯苓,有赤白二种,入药用白者良。按《中山经》云,鼓镫之山有草焉,名曰荣草,其叶如柳,其本如鸡卵,食之已风,恐即此也。” 土茯苓为攀援灌木,长1-4mm。茎光滑,无刺。根状茎粗厚、块状,常由匍匐茎相连接,粗2-5cm。叶互生;叶柄长5-15(-20)mm,约占全长的3/5-1/4,具狭鞘,常有纤细的卷须2条,脱落点位于近顶端;叶片薄革质,狭椭圆状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长6-12(-15)cm,宽1-4(-7)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钝,下面通常淡绿色。伞形花序单生于叶腋,通常具10余朵花;雄花序总花梗长2-5mm,通常明显短于叶柄,极少与叶柄近等长,在总花梗与叶柄之间有1芽;花序托膨大,连同多数宿存的小苞片多少呈莲座状,宽2-5mm,花绿白色,六棱状球形,直径约3mm;雄花外花被片近扁圆形,宽约2mm,兜状,背面中央具纵槽,内花被片近圆形,宽约1mm,边缘有不规则的齿;雄花靠合,与内花被片近等长,花丝极短;雌花序的总梗长约1cm,雌花外形与雄花相似,但内花被片边缘无齿,具3枚退化雄蕊。浆果直径6-8mm,熟时黑色,具粉霜。花期5-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4月。 暗色菝葜本种与土茯苓的区别在于:叶片卵状披针形,背面无白粉,干时不呈青灰色,叶脉在上面凸起。雄花序的总花梗通常在5mm以上,雄花蕾圆柱状。 值得注意的是茯苓与土茯苓是二种不同的药物,茯苓生长的营养主要靠菌丝在松树的根和树干中蔓延生长,土茯苓是常绿攀缘状灌木。

现代名医案其它科验方精选

现代名医案其它科验方精选 现代名医案其它科验方精选 张汝伟的医案张慕岐的医案王玉润的医案夏少农的医案顾渭川的医案费绳甫的医案曹余德医案陈健民医案何承志的医案乔仰先先生的医案钱伯文的医案许帼光的医案王辉萍的医案王翘楚的医案史济柱的医案王玉润的医案刘嘉湘的医案郭柏良的医案顾渭川的医案张慕岐的医案秦伯未的医案王正公的医案夏少农的医案金寿山的医案程门雪的医案章次公的医案夏仲方的医案刘树农的医案严苍山的医案费绳甫的医案顾筱岩的医案朱南孙的医案蔡小荪的医案谢利恒的医案唐吉父的医案陈大年的医案蔡柏春的医案曹玲仙的医案庞泮池的医案王大增的医案张云鹏的医案.陆瘦燕的医案杨永璇的医案黄鸿舫的医案杨依方的医案秦亮甫的医案奚伯初的医案徐丽洲的医案徐小圃的医案时毓民的医案中药内外治合用治疗小儿咳嗽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有绝招杞菊地黄汤加味治疗视神经萎缩解除抑郁中医有方小儿肺炎的中医治疗雷诺氏病的中医辨治顾丕荣辨治肝癌的经验白虎汤加味治疗小儿夏季热例茵陈大枣汤治疗新生儿黄疸例秦亮甫针灸医案五则小儿遗尿脾肾同治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小儿久泻经方辨治脱发五则单纯性肥胖辨治进

展平胃散治小儿腹泻体会老年痴呆症的中医治疗张子和异位用药治疗五官疾病浅探钱育寿老中医治疗小儿发热法小儿风湿热与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西医辨证和治疗干祖望教授重用升提药治疗耳聋经验体针加耳穴贴压法戒烟例徐蔚霖治疗儿科疾病经验(性早熟、遗尿、厌食等)老年危重症救治两则(关格、喘脱)邱志济治疗老年痛证的用药经验霍乱脱证霍乱吐泻霍乱兼转筋补阳还五汤偏瘫治验一则声带息肉验案例回肠丸加减治婴幼儿泄泻经验举例活血化瘀法治疗单纯性肥胖验案小儿厌食治验例方邦江治疗危急重症经验中药健脾消食治复感儿清代的戒烟医案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治疗邓铁涛治疗多发性硬化症吴良村:治疗肿瘤重温肾扶正小儿支气管炎用中药疗效好方和谦治疗克隆氏病、口腔白斑、亚急性甲状腺炎及习惯性便秘验案崔应珉教师治疗肝癌思路及用方安效先从寒论治小儿肠绞痛验案小柴胡汤在眼科的运用小儿遗尿症治验段海辰桂枝汤加味治愈奇特汗证一例温肾固摄治遗尿中医调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顾植山治疗鼻炎验案赏析程为平从虚论治痫证资生健脾丸治疗婴幼儿泄泻张琪:温清并用治尿路感染赵斌“覆吸疗法”救治危重症葛根配升麻透疹解毒刘韵远治疗小儿高热验案中医泰斗董建华以“加味香苏饮”治疗胃胀、胃痛中华肾宝特效方刘韵远治疗小儿高热验案刘韵远治疗胸痛、小儿腹泻、一氧化碳中毒及黑热病验案师经方法,用时方药——辛凉宣肺疗

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

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 曾听到过一位资深望重的老中医告知:“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同一种中药,用量不同,产生的作用不同,甚至还可以产生完全相反的作用。中医治病的根本不是病,而是人,而每个个体的差异不同,用药剂量也会不同。但是圆机活法组方,巧在识证准确,用足剂量,何慢之有(注:本段所提“两”为旧制,折合今为30克) 例如: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若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生黄芪30g以上补气不助火,降压效果好,30g以下升阳助火。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起透邪外出的作用;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的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起升举清阳的作用。 白术——常用量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起益气通便的作用。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可以起到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有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的效果。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痹子宫。 补充: 【川芎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克,;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 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能,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例如,

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而且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当效果立竿见影! 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而且用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 山茱萸固脱3两(90克)见功,必与参附搭配. 穿山龙,味苦,性平,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调节作用,所以近年来成为治疗风湿类疾病的妙药。《中华本草》谓其干品用量为6~9

“三两三”奇效 秘方真传

“三两三”奇效秘方真传 名老中医运用角药的经验方:(转载)并能促进血细胞的新生及发育,同中医之养血益精生髓功用相互印证。以上三药对血小板之升高均有促进作用,经临床应用,确有效验。2、朱仁康治疗皮肤病:生地黄、赤芍、丹皮。此三味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著名中医皮肤病专家朱仁康研究员所创的一组角药。他说:余治皮肤病,惯用生地,药量既大(多在3Og以上),使用范围亦广,常为同道们所瞩目。问日:生地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味甘苦而寒,有清热凉血,养阴润燥作用,历代沿用至今。您善用此药治疗皮肤病,其理何在?其经验可授之乎?余日:因考虑到疮疡皮肤病血热所致者颇多,故喜用生地作为凉血清热的主药。临床上凡遇血热证者,除重用生地外,常与丹皮、赤芍二药配伍,收效颇为满意。问日;配丹皮、赤芍又有何妙用哉?余日:有热当清乃为常法,但热与营血交结,情况就复杂了。虽然《素问?调经论》有'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之论,但是热乃温之甚,血遇热失其度而妄行,或邪热煎熬营血而滞涩。故在重用生地的同时,配丹皮、赤芍既可加强凉血清热的作用,又能活血散血,以防火热煎熬,营血瘀滞。此即取叶天士热入血分'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之意。朱老这一观点可体现在他自拟经验方中,如皮炎汤(生地、丹皮、赤芍、知母、生石膏、金银花、连翘、淡竹叶、生甘草)功用:清营凉血,泄热化毒,主治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

炎;凉血清肺饮(生地、丹皮、赤芍、生黄芩、知母、生石膏、桑白皮、枇杷叶、生甘草)功用:清肺胃经热,主治痤疮、酒齄鼻;凉血除湿汤(生地、丹皮、赤芍、忍冬藤、苦参、白藓皮、地肤子、稀莶草、海桐皮、六一散、二妙丸)功用:凉血清热,除湿止痒,主治丘疹性湿疹等,多能应手而愈。3、刘惠民老中医治疗感冒、流感:麻黄、生石膏、怀山药。此三味系原山东中医学院院长刘惠民老中医治疗感冒、流感时应用的一组角药。刘老认为:中医所称之伤寒,在多种情况下乃是一切外感发热性疾病的总称,感冒、流感自应属于这一广义的伤寒范畴中。因之他对感冒、流感的辨证治疗,多遵循《内经》、《难经》,取法《伤寒论》,按六经病证进行辨证,并根据《内经》伤于风者,阳先受之的论述。 采用治三阳经病的方法(以治太阳经病为主,根据见证间或应用治少阳或阳明经病的方法),以麻黄汤、桂枝汤、大、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葛根汤、小柴胡汤等方剂为主方。结合临床见证,化裁应用。 主张早期解表,更重表里双解,认为此类疾病早期不仅限于表证,而且多数病例常兼见不同程度的里热。因之,解表清里同时并行,以奏表里双解之效。处方用药除麻、桂等解表药外,多喜用石膏、知母等清里之药,实践证明,每有良效。然而,刘老在用解表清里重剂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脾胃之气,强调脾胃乃后天之本,为汗液滋生之源。故在应用麻黄、石膏等解表清量药的同时,常配伍应用怀山药。山药既可养阴,又可健脾益胃以防石膏寒凉太过而伤及脾

老中医内科秘验方都是无价之宝的秘方,效果神奇,立杆见影

老中医内科秘验方都是无价之宝的秘方,效果神奇,立杆见影行之医话 2022-07-11 09:33 发表于江苏 1.愈咳散 【处方】麻黄6g 杏仁9g 白前9g 黄芩9g 陈皮6g 甘草6g 枇杷叶9g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功效】发散风寒、止咳化痰 【主治】急性支气管炎、感冒引起的咳嗽 2.烧伤药膏 【处方】地榆50克、虎杖、紫草各30克、黄芩、黄连、大黄、白芨各20克. 【用法】用芝麻油600毫升浸泡72小时,文火炸至枯黄滤去药渣,立即加入蜂蜡10克,待药油温度下降到60度左右时再加入冰片5,待凉外敷。 【功效】清热解毒、敛疮生肌的功效,生肌长口快,愈合不留疤。 【主治】治疗烧伤的药膏,治好很多烧伤病人 3.狐臭酊 【处方】雄黄粉100克 【用法】用100毫升碘伏浸泡24小时即可,取药液涂患处,每天一次。疗效神奇,涂抹以后狐臭马上消失! 【主治】一般狐臭患者涂药数次便可治愈。 4.保胎汤 【处方】黄芪18克、人参、当归、杜仲、桑寄生、兔丝子各9克、白木15克、阿胶、砂仁、黄芩、炙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 【功效】健脾和胃,补气养血、益肾安胎。 【主治】治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

5.淋巴结肿大奇效良方 【处方】玄参、浙贝各9克、牡蛎15克、金银花6克、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各18克、全蝎、守宫各3克 【用法】研末吞服.。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3次服。 【主治】治疗痰核瘰疠(相当于西医的淋巴结肿大) 【方源】消瘰丸(玄参、浙贝、牡蛎)化裁而来。 6.祛风蠲痹黑膏药: 【处方】 A、粗料: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羌活、独活、葛根各30克、肉桂15克、生马钱子60克、洋金花、生半夏、生南星、防风、苍术、细辛、白芷、川芎、秦艽、杜仲、牛膝、桑寄生、桂枝、白芍、麻黄、甘遂、巴豆、木鳖子、透骨草、急性子各20克、干蟾蜍5只。 B、细料:净生乳香、净没药、蓖麻子各10克、血竭(国产的不行)20克、炮山甲15克、川蜈蚣10条。研极细粉备用。 【制法】将A粗料放进芝麻油4000克中浸泡一星期,加热炸成棕褐色后,去渣炼油,待滴水成珠后加入铅丹粉1350克。待冷却至60度时,将B细料加入搅拌均匀冷却。然后膏药放进水中七天去火毒。七天后去水加热溶化后摊膏备用。临用前撒樟脑粉适量。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颈肩腰腿痛,疗效甚好,治愈患者数不胜数。 7.崩漏止血汤 【处方】炙黄芪30g 炒白术15g 红参9g 阿胶9g (烊化)海螵鞘9g 三七粉3g (送服)升麻3g 炮姜6g 灸甘草9g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益气健脾、固冲止血 【主治】崩漏、月经过多、经期过长 【禁忌】禁食白萝卜、藜芦 8.黑玉点痣膏 【处方】生石灰粉60克、食用碱20克、鸦胆子15克、木贼、紫草、五倍子炭各10克

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

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 药物敷脐:独特而理想的给药途径对危重病人口服药疗效不显着者,敷脐疗法可收奇效; 肚脐没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肚脐作为人体一个独特的给药途径,用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方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1 :天麻或天麻片 穴位:神阙穴肚脐 方法:从药店买来成块的天麻或中成药天麻片,打粉后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 疗小叶增生的外敷方法 小叶增生大概是女性朋友中最常见的疾病了;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郁闷,便会发现自己一侧或两侧乳房中出现了肿块,摸上去感觉硬硬的,又很有韧性,有点儿像摸橡皮块的感觉,用手去推还能推动,这就是小叶增生; 其实小叶增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大多数患上此症的女性朋友会在发病数月或一两年后自行缓解,无需治疗;不过,也有一小部分人是一直有着小叶增生的,虽然不痛不痒,但是乳房中有肿块,终究是一件让人心里不太舒服的事情,有些女性还总担心它会转化成肿瘤什么的,所以,我给大家提供一则可以帮助消除小叶增生的外治方法:把天麻打成粉填入肚脐内; 友情提示: 配合逍遥丸,效果更好 2;胃气不足; 方法:取一粒健胃消食片或补中益气丸捣碎,填入肚脐,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然后休息12个小时; 3;肚脐敷药治疗鼻炎 ,处方:党参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扑尔敏2粒;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 4 ;自汗,盗汗 ,遗尿-----用五倍子打成粉贴在肚脐上 ; 可用五倍子15克或五倍子30克、朱砂3克,焙干研细,睡前敷于肚脐或涌穴上治疗盗汗; 5 ;失眠-----桑葚子煮汤;还可用归脾丸 ,贴在肚脐上 ;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上,早上拿下来; 6: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 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喜欢吃生冷寒凉的瓜果、当时觉得很舒服,但时间久了,肠胃就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很多人都找不到原因在哪儿,往往都是随便 吃点什么止泻药就了事,殊不知,大热天过食寒凉之物所导致的肠胃问题可不是这么简 单解决就万事大吉了,不注意的话,往往就此埋下了病根;既能祛寒,又能祛火,一滴入脐,正好对付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夏天出现的肠胃问题,效果特别好;

五味清阳汤

五味清阳汤 川芎30g,细辛10g,当归15g,蜈蚣2大条(冲服),土茯苓60g。 加减:气虚加黄芪30g;血虚有寒加酒炒白芍、熟地各15g,血(阴)虚有热加生白芍、生地各15g,鳖甲(先煎)、何首乌各30g;肝阳上亢加天麻、钩藤(后下)、夏枯草各15g,牛膝30g;风邪入络(见头痛畏风,遇寒热加重)加黄芩、防风、羌活各6g;心烦、失眠加栀子心、远志各10g,炒枣仁、珍珠母各30g;呕恶属肝寒犯胃加吴茱萸5g,人参10g;呕恶属肝火犯胃加代赭石30g,旋覆花、龙胆草各15g,黄连6g,吴茱萸3g;女子经前头痛伴经色暗红,有血块加益母草30g,桃仁、红花各10g;肾虚有寒,髓海不足加补骨脂30g;肾阴不足配服六味地黄丸;痰瘀互见加僵蚕15g,半夏10g;选用引经药:痛在前额加白芷10g,痛在颞部加柴胡6g,痛在头顶加藁本10g,枕部及颈项肩背不舒加羌活、桂枝各10g,葛根30g,疼痛连及双目加辛夷6g,菊花15g,木贼10g。 梁某,男,75岁,退休干部。1998年5月11日来诊。主诉左侧头痛10年,加重伴脑鸣10余日,10余天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左侧头痛,在单位卫生所测血压25.3/11.9kPa,服心痛定后,血压降至正常,但头痛不减。现症:左侧颞部针扎样,游走性剧痛,发于凌晨3点左右,疼痛无法入睡,伴脑鸣,头昏,恶心纳呆,痰白粘量多,舌体胖大、边底有瘀点、苔白腻,脉涩。查TCD:①高血压动脉硬化;②右前动脉血流速度增快;③右颈内动脉终末端及后动脉血流速度偏低。有高血压病史10年,中医诊断:头痛(痰瘀阻络,风阳上痛,方用五味清阳汤化裁:川芎30g,细辛、半夏、菊花、白蒺藜各10g,柴胡6g,瓜蒌、生山楂各20g,当归、天麻、僵蚕、白术各15g,土茯苓60g,蜈蚣2大条(冲服)。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3剂后头痛消失,继进2剂以资巩固,至今数年头痛未再发作。 偏头痛属中医“头风”范畴,属内伤头痛。《证治准绳·头痛》说:“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浅而近者名头痛,⋯⋯深而远者为头风”,头为“清阳之府”、“诸阳之会”,头痛病因、病机复杂,《医碥·头痛》说:“头为清阳之分,外而六淫邪气相侵,内而六府经脉之邪气上逆,皆能乱其清气,相搏击致痛⋯⋯”。中医临床治疗不外乎益气、养血、

土茯苓煲龟汤的功效

土茯苓煲龟汤的功效 土茯苓炖龟 龟的功效:食后身不饥、益气增智、开胃、治劳倦内伤、四肢无力、大补阴虚。 土茯苓功效:健脾胃、张筋骨、利关节、止泄泻、除四身寒湿。 黄芪功效: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解肌热。 枸杞子功效:滋肾、润肺、明目。 淮山功效: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痒、镇心神、神心气不足。 红枣功效:养血补脾、助十二经、平胃气、补中益气、强体力。 党参功效:补益脾肺、补血生津。 1、防治钩端螺旋体病:预防:每日1两,1次或2次煎服,每周连服3日,共服5周。 2、治疗梅毒:土茯苓据早年临床观察报告,以土茯苓为主,配合银花、甘草,或配 合苍耳子、白藓皮、甘草,或配合忍冬藤、蒲公英、马齿苋、甘草。煎服.治疗现症梅毒 及隐性梅毒,其血清阴转率在90%上下。 3、治麻疹:预防用煎液内服,或制成注射液行肌肉注射。 4、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每日用200~400克煎服,或再以煎液作保留灌肠,7天为 一疗程。 5、治疗急慢性肾炎:每日150克,水煎,分3次服。退肿作用较好,服后,小便增加。亦有用于治疗肾盂肾炎、肾结核的报道。 6、治疗颈淋巴结核:每日用鲜品500克,水煎分2次服。 7、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50克,有 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200克、四物汤50克、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 8、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1、治疗急慢性肾炎,肾结核:土茯苓150g,水煎分三回服,每天一剂。可抗炎利尿。

2、治疗急性睾丸炎:鲜土茯苓120g,去须,洗干净,切片,加入清水500ml,煎沸后稳火再煎20分钟,去渣。每天一剂,分三回吃饭前温服。治疗的时候忌茶和辛辣油腻之物。通常3至8日可治好。 3、治疗银屑病:土茯苓60g,研成粗末,包煎。每天l剂,分两回服完,15剂为一个疗程。 4、治疗肺脓疡:土茯苓150g,水煎,分两回服,每天一剂。可清肺排脓。 5、治疗蛲虫病:槟榔,土茯苓各30至60g,百部30g。把槟榔和土茯苓水煎后空肚子服用,每天一剂。接下来将百部水煎,外洗肛门,每天两回。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少阳主方,温胆汤应用机理探讨

少阳主方,温胆汤应用机理探讨 壹 温胆汤方意 1、生姜散胆中之寒(施今墨) 千金温胆汤(按:此方载在《千金方》内,以生姜分量最重),《兰台轨范》说明:“大脑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又云:“方中一味生姜,已足散胆中之寒”。是以说明制温胆汤之意义,生姜散寒,兼振脾阳,胆寒散,脾阳振,自能入睡。但近人用此方,每多去姜,此系采取《时方歌括》所载之方。亦有加茯苓者,此系采用《证治准绳》治惊门内之方。如系胆经虚冷,自以遵守《千金方》之法为是。如系胃有伏热,胆虽虚而非寒甚者,则不妨采取陈氏之意,是在医家临证时审度之。 2、温胆意在条畅胆气 肝属刚脏,性喜条达而忌抑郁,胆喜宁静而恶烦扰。《备急千金要方》说:“胆腑者,主肝也。肝合气于胆,胆者中清之腑也”,可见肝胆在生理上是相互沟通的。由于肝胆之气具有生、升的特点,以舒畅条达为平,古人将肝胆之气比类如春气之温和,温则胆气乃能条达。如果痰热邪气客于肝胆,则肝胆失其温和则发病。欲复其性,必先去其痰热,痰热去则胆气自和而温,因此用“温胆汤”作为方剂的命名。“温胆”并非胆寒而用温药治疗,而是温通条达的意思。 贰 病由 1)情志因素:凡七情所伤,如恼怒,抑郁,思虑不决等,影响肝胆而使气机不利,木气郁而土气不达,则易生痰湿;气郁日久则化热,

痰与热因气郁而交阻,则内扰肝胆为患。 2)饮食内伤:如嗜食肥甘,过于饮酒喝茶,以致素体痰湿壅盛,日久蕴而化热,内犯肝胆而成疾。 3)生活习惯:养尊处优,喜静少动,饮食甘美。 4)病后调护失当:正气未复,调护失当,或过早劳作,或滋补有误,以致痰湿内生。 5)湿热外感,其性缠绵,即令邪祛十分之八九,而根蒂尚在,若有不慎,则淹淹久羁,生湿化痰,久成内伤。 叁 少阳生理 痰湿与少阳三焦关系最为密切,少阳三焦焦膜以膜系为主,西医称之为结缔组织,其性粘滞,脂肪沉淀聚集于此,最易停痰停湿停饮。 由于少阳三焦与脏腑表里皆以膜相连,故痰热内阻,病位可遍及全身上下。或影响胆胃,或上扰心包、清阳,或阻滞经络、苗窍,或使三焦枢机不利变生诸证。《灵枢·经脉》曰:“三焦,手少阳之脉……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下膈,历络三焦……”《灵枢·经别》:“足少阳之正……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挟咽……”可见手足少阳之脉,与心包或心,有密切联系,若当少阳枢机不利,或三焦湿(痰)热上犯,扰乱心窍,而有心神不安等,自在情理之中。 手少阳三焦,为水火气机游行出入之所,病在少阳,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各种兼挟证亦非常多见,或挟湿热;或挟食滞;或挟阳亢,或挟风阳入络等证;故刘英锋教授临床常用甘露温胆、四妙温胆、宣痹温胆等方,与少阳三焦生理特点紧密相关。 何为三焦焦膜? 三焦应该是一个有形的脏器,它的实质应该是人体内遍布胸腔、腹腔的一大网膜(包括胸膜、肋膜、膈膜、腹膜等等);所有脏腑都分居在它上、中、下三个地帯,受着它的包裹与保卫。同时心包络与它相为表里,肌腠(腠理)为它的外应。它的功能主要是行水。不过,水在它的上、中、下的不同历程当中,可以产生“上焦如雾(如水之

百合莲米茯苓粥的家常做法推荐

百合莲米茯苓粥的家常做法推荐 百合莲米茯苓粥是一款健康美味的养生粥,虽然做法简单,但是营养价值很高。下面一起来看看百合莲米茯苓粥的做法介绍吧,希望你喜欢! 百合莲米茯苓粥的食材准备 百合莲米茯苓粥的做法步骤 1.干荷叶用温水浸发 2.糯米洗净,泡发一晚。 3.百合莲米洗净沥干,茯苓块磨粉。 4.锅内放荷叶、糯米、百合、莲米加清水煮沸。 5.加香米、茯苓粉再熬一小时。 6.起锅。 7.盛入碗中 百合莲米茯苓粥的制作小贴士 在药店可买到茯苓 茯苓的药膳应用 绿豆土茯苓糖水 材料:绿豆50克,红糖适量。药物:土茯苓50克。 功效:祛湿热,解毒凉血。 做法:绿豆洗净,土茯苓洗净,加水6碗煲至豆稔,加红糖,再煮片刻汤成,可饮食。 说明:绿豆有解毒清热作用,加土茯苓祛湿利水,使疖疮加速愈复。 三米土茯苓汤 材料:柴鱼、白茅根、茶树菇、洋薏米、生薏米、熟薏米、芡实、蜜枣、桂圆肉、土茯苓、知母肉,加入瘦肉、排骨或鸡 做法:将材料放入12碗滚水中,煲约1个半小时便可饮用。 功效:薏米、土茯苓等材料,有助舒通血脉、降胆固醇、解毒消肿、祛湿通络。适合家中老人家饮用一款温和汤水。

土茯苓粥 原料:土茯苓10-30克,生米仁50克, 粳米50克。 用法:先用粳米、生米仁煮粥,再加入土茯苓(碾粉)混煮沸食用。 功效:土茯苓性味甘淡,平,清热解毒、除湿通络。 提示: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适用于痛风的防治。 土茯苓炖龟 龟的功效:食后身不饥、益气增智、开胃、治劳倦内伤、四肢无力、大补阴虚。 土茯苓功效:健脾胃、张筋骨、利关节、止泄泻、除四身寒湿。 黄芪功效: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解肌热。 枸杞子功效:滋肾、润肺、明目。 淮山功效: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痒、镇心神、神心气不足。 红枣功效:养血补脾、助十二经、平胃气、补中益气、强体力。 党参功效:补益脾肺、补血生津。

任之堂用药经验

任之堂用药经验 1、通心三药;红参、银杏叶、红景天。(强大心脏,治心阳不振,心慌气短。应与“通肠六药”配合用。) 2、通脉三药(头三药);葛根、川芎、丹参。(治心血虚、头晕、脑供血不足、头颈部疾病)。 3、安神三味;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 4、升督四药;鹿角片、狗脊、葛根、土蹩虫;(常与“心三药”、“胸三药”配合用,治疲倦困倦、哈欠、懒腰,助腰脊督背阳气升发) 5、鼻三味;苍耳子、辛荑花、通草。鼻塞鼻炎:“鼻三味”+桂枝汤。 6、扁桃体三药;威灵仙、青皮、白英。 7、肺三味;麻黄、杏仁、炙甘草(开宣肺气)。感冒发热后,热退咳嗽不止,用“肺三味+胸三药”。 8、胸三药;枳壳、桔梗、木香;加豆豉、枝子为清理五味。病人多犹豫胆决断下降。加枣仁火麻仁,凡仁皆润,润通心脉也要润通小肠。 9、脾三味;山药、芡实、炒薏苡仁。一补一敛一利,是一个阵法。 10、胃胀三味;枳壳15克、枳实15克、通草8克。胃气不降一味金榄果奇效。 11、开胃三味;木香、山楂、鸡矢藤各50克。脂肪肝或减肥常用木香、山楂。 12、口臭三组药:第一组:射干、马勃;第二组:竹茹、谷芽、麦芽;第三组:火麻仁、猪甲、艾叶、苦参。

13、消食三味;鸡矢藤、山楂、木香用于小儿过度食滞胃肠。小儿病不外太阳和太阴病,后者用消食三味消积化食加枳壳、桔梗、木香升降气机,再用焦三仙开胃气。四君补脾。 14、口苦三味;柴胡、半夏、黄芩。 15、中空三味;竹茹、芦根、苏梗(能使胸肺中浊气排空肃降)。 16、乳胀三味;橘叶、牡蛎、丝瓜络。 17、养筋五味;酸枣仁、白芍、麦冬、熟地、巴戟天。治筋骨肌肉劳伤。血脉不太通畅的加当归、鸡血藤;下肢关节不利索的加川牛膝;上肢肩臂伸展不开的加桂枝、小伸筋草。 18、解郁三味;香附、郁金、玫瑰花。解肝气之郁。香附乃气病之总司;郁金乃解郁之金品;玫瑰花乃女人气滞血瘀、养颜美容之良药。 19、眼痒二药;蒲公英、白蒺藜各50克,打成粉冲服,一日两次,一次5克。白睛出血用桑叶加生麻黄。 20、腰湿四味;白术、干姜、茯苓甘草。肾着汤 21、腰三味;桑寄生、杜仲、川断;抽筋二味;淫羊藿、伸筋草 22、腰椎间盘突出;第一组:桑寄生、杜仲、川断(平补腰肾);第二组:黄芪、青风藤、黑豆(举气、通经、利水);第三组:党参、猪鞭。第四组:鹿衔草、小伸筋草、透骨草(伸经、透骨)。第五组:鹿角片、狗脊(通督脉)。腰部淤血严重的改用土鳖虫和蜈蚣。第六组:竹茹30克(化痰,使药往下面腰部走)、乌梢蛇或穿山甲(或穿破石)。土鳖虫治腰疼,三只研细用温水或黄酒冲服。每晚一次。可连服一周。

北京中医药大学裴永清教授:唤醒抵当汤的临床应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裴永清教授:唤醒抵当汤的临床应用 抵当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截 至目前,在中医活血化瘀方剂中,作用最强的 当首推抵当汤。现代疾病中瘀血病证甚多,但 却很少有人使用抵当汤—— 唤醒抵当汤的临床应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裴永清 《伤寒论》中,张仲景用抵当汤治疗瘀血发狂(第124条)、瘀血发黄(第125条)、瘀血发热(第126条,改抵当汤为抵当丸,药物组成相同)、瘀血善忘(第237条)。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中治疗妇人瘀血经行不利或经闭不行。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中治疗瘀血所致五劳虚极羸瘦所用的大黄蛰虫丸,其药物组成以抵当汤为主(水蛭、桃仁、虻虫、大黄,其中水蛭用了100枚,加黄芩、干地黄、杏仁、蛴螬)。抵当汤在张仲景手中是个常用方,可治疗因瘀血所致的多种病证。 但在1979年版全国统编中医高等院校教材《方剂学》中,抵当汤以附方形式用小字号寥寥数语附在桃核承气汤之后。1985年,全国高校统编教材《方剂学》将抵当汤删除。这对于一首经典名方,一首临床中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方剂来说是莫大的遗憾。究其不被重视的原因大抵在于:一是没有正确认识抵当汤,误把抵当汤当做是一首破气血、伤正气的“虎狼之方”,故不敢应用;二是认为抵当汤中的水蛭是有毒之品,以讹传讹,流传至今。 再论抵当汤,是因为现在临床上需要抵当汤治疗的病症特别多,如脑血栓、腔隙性脑梗、脑栓塞等缺血性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各种结节、息肉、溃疡、肠化、增生、肌瘤、糖尿病、肾病、肝硬化、癌瘤等。若能在治疗中加用抵当汤治疗,则疗效会显著提高。 笔者现将临床应用抵当汤的典型病例列举如下,意在使当代中医人能正确地认知抵当汤,大胆地应用抵当汤,充分发挥抵当汤的实用价值。

云南白药特殊功效大全 单味中药临床妙用

云南白药特殊功效大全+单味中药临床妙用云南白药特殊功效大全 云南白药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咳血便血及皮肤感染等病症。但河南省中医院副主任药师李中心却指出,云南白药可不只局限于以上病症,它可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等多种疾病治疗,并已被制成散剂、胶囊、气雾剂、膏剂、酊水剂、创可贴等多种剂型。云南白药由三七、重楼、麝香等多味名贵药材制成的。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功效。云南白药治疗是家庭必备良药,对常见13种疾病治疗效果好. 云南白药药理作用 1。止血作用 主要是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 2。修复创伤和抗炎作用 对炎症物质的释放有抑制作用,对于改善微循环、血管通透性等方面都有效.此外还有抑菌作用,能够防止创伤感染。 3。止痛作用 对于创伤性疼痛、痛经、炎症疼痛都有效果,主要是其

抗炎、改善微循环的作用结果.对于心绞痛的缓解,主要与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相关.此外还有减慢心率、调整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的作用。 4。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肿瘤作用 云南白药在内服半小时后起效,2~3小时达峰值,持续时间4小时。 云南白药依主治病症和病人情况不同,可以有多种用法与用量。无论内脏病变还是体表创伤,口服是主要的给药方式.成人每次0.25~0.5克,每日3~4次,用温开水送服,未出血者用黄酒送服。小儿依年龄减量服用。外敷于病灶时,对于皮肤无损者要注意防止药物干燥;皮肤受损者,首先必须彻底清创消毒,清除异物后再依创面敷用。此外对于有些病症可以进行穴位外敷,如神阙穴敷贴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红色保险子为救急所用,通常于急重跌打损伤,用酒送服1粒,轻伤或其他病症不必服用.一般口服1粒,依病情、病程可连续服用。外敷主要用于外伤. 云南白药临床应用 1。复发性口疮 用云南白药粉吹敷溃疡面,每日2~3次。一般用药1天症状即明显减轻,3天后口腔溃疡可愈合。 2.咽炎、扁桃体炎 口服云南白药,每次0。4克,1日3次.

各种药方及代茶饮

各种药方及代茶饮 1.治感冒:藿香正气水; 2.过敏(预防甲流病毒):防风通肾丸(同仁堂); 3.关节炎:广西生产的野木瓜片;同仁堂复方小活络丹(同热黄酒一块送); 4.咳嗽:露丝咳丸(梨水水送);茴香橘合丸(专治睾丸肿痛) 5.金盔肾气丸(肉桂,附子)(补肾阳);六味地黄丸(没有肉桂与附子),小孩更齿,长个时吃最好。 6.食用阿胶:冬令进补; 7.美国达菲药是从八角茴香中提取的。治疗感冒(甲流病毒)。 8.黄连解毒汤:不显抗药性; 9.祛湿健脾方:茯苓15克;薏米20克;生姜3片。小火煎煮30分钟。 10.脑供血不足头晕头痛:坚持三种食物: (1)苦荞茶; (2)海带; (3)豆豉中的卵磷脂。 11.身体被掏空的几大表现: 1)经常放屁,长期胃胀烧心; 2)四肢不胖肚子大; 3)偏头疼,口干,口苦,口臭; 4)睡眠不好,爱长痘; 5)经常上厕所粘马桶; 6)指甲裂纹多,月牙少; 7)精神不好容易发火; 8)头发出油,掉头发; 方子:人参,金银花,枸杞,菊花,决明子。 12.生冬瓜子的药用: 冬瓜子具有免疫促进的作用,同时对于蛋白酶也有抑制作用。具有保健、抗衰老的作用。冬瓜子去除杂质干燥后,具有清肺化痰的功能。 生冬瓜子多用于肺热咳嗽,支气管炎咳嗽,肺脓肿等。此外也有治疗肺炎,肺结核,咯血,百日咳,宫颈炎,慢性肾炎的作用,还有治疗糖尿病、雀斑、淋

病、水肿,脚气、痔疮,酒渣鼻等作用。 禁忌症:脾胃虚寒、长期中寒的人慎服。 比较方便的吃法:(1)烘烤20分钟左右。(2)生冬瓜子研成粉,冲牛奶,豆浆或冰糖水。(3)还有一些中药,如银花、连翘、黄芪、玄参、甘草、大黄、紫花地丁、菊花、蒲公英、冬瓜籽,以上中药可以用水煎服,每日1次。 这些中药的方剂,就是清热解毒,通肺排脓的功效。 13.三豆汤 组成:赤小豆(生用)、黑大豆(生用)、绿豆(生用)、甘草(生锉) 用法:先将三豆淘净,同甘草用雪水八升(如无用长流水代之),煮豆熟为度,去甘草,将豆晒干,入汁再浸再晒,汁尽为度,逐日取豆水煮,任意食之。 14.酸梅汤配料: 乌梅(40克);山楂(35克);洛神花(10克);陈皮(15克);玫瑰花(10克);桑椹干(8克);甘草(2克);薄荷叶(5克)。乌梅在超市买就可以,其他在中药店买。 15.桑叶、菊花、枸杞泡水喝具有清肺润燥、疏散风热、滋肾润肺、明目等功效。 16.桑叶茶的功效主要有抗凝血作用、降血脂作用、降血压、降胆固醇、抗血栓形成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能够起到降血糖、抗病毒、抑菌、抗炎、抗肿瘤、抗疲劳、抗衰老、抗丝虫病、抗溃疡、解痉、润肠通便、减肥,及改善胃肠动力功能等很多作用。 还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消除疲劳、补充人体元气等作用。 17.脂肪肝的克星:(1)牛蒡;(2)白萝卜;(3)葛根。 18.菊花的妙用: (1)外感类的疾病:外感、风寒或者风热,出现发热恶寒时:菊花配合薄荷、

任之堂用药经验

任之堂用药经验 展开全文 1、通心三药:红参、银杏叶、红景天。(强大心脏,治心阳不振,心慌气短。应与“通肠六药”配合用 2、通脉三药(头三药):葛根、川芎、丹参。(治心血虚、头晕、脑供血不足、头颈部疾病。) 3、安神三味: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 4、升督四药:鹿角片、狗脊、葛根、土蹩虫;(常与“心三药”、“胸三药”配合用,治疲倦困倦、哈欠、懒腰,助腰脊督背阳气升发。) 5、鼻三味:苍耳子、辛荑花、通草。(鼻塞鼻炎,“鼻三味”+桂枝汤。) 6、扁桃体三药:威灵仙、青皮、白英。 7、肺三味:麻黄、杏仁、炙甘草(开宣肺气)。(感冒发热后,热退咳嗽不止,用“肺三味+胸三药”。 8、胸三药:枳壳、桔梗、木香;加豆豉、枝子为清理五味。病人多犹豫胆决断下降。加枣仁火麻仁,凡仁皆润,润通心脉也要润通小肠。 9、脾三味:山药、芡实、炒薏苡仁。一补一敛一利,是一个阵法。 10、胃胀三味:枳壳15克、枳实15克、通草8克。胃气不降一味金榄果奇效。 11、开胃三味:木香、山楂、鸡矢藤各50克。脂肪肝或减肥常用木香、山楂。 12、口臭三组药: 第一组:射干、马勃; 第二组:竹茹、谷芽、麦芽; 第三组:火麻仁、猪甲、艾叶、苦参。 13、消食三味:鸡矢藤、山楂、木香用于小儿过度食滞胃肠。小儿病不外太阳和太阴病,后者用消食三味消积化食加枳壳、桔梗、木

香升降气机,再用焦三仙开胃气。四君补脾。 14、口苦三味:柴胡、半夏、黄芩。 15、中空三味:竹茹、芦根、苏梗(能使胸肺中浊气排空肃降)。 16、乳胀三味:橘叶、牡蛎、丝瓜络。 17、养筋五味:酸枣仁、白芍、麦冬、熟地、巴戟天。治筋骨肌肉劳伤。血脉不太通畅的加当归、鸡血藤;下肢关节不利索的加川牛膝;上肢肩臂伸展不开的加桂枝、小伸筋草。 18、解郁三味:香附、郁金、玫瑰花。解肝气之郁。香附乃气病之总司;郁金乃解郁之金品;玫瑰花乃女人气滞血瘀、养颜美容之良药。 19、眼痒二药:蒲公英、白蒺藜各50克,打成粉冲服,一日两次,一次5克。白睛出血用桑叶加生麻黄。 20、腰湿四味:白术、干姜、茯苓甘草。肾着汤。 21、腰三味:桑寄生、杜仲、川断;抽筋二味;淫羊藿、伸筋草。 22、腰椎间盘突出:第一组:桑寄生、杜仲、川断(平补腰肾);第二组:黄芪、青风藤、黑豆(举气、通经、利水);第三组:党参、猪鞭。第四组:鹿衔草、小伸筋草、透骨草(伸经、透骨)。第五组:鹿角片、狗脊(通督脉)。腰部淤血严重的改用土鳖虫和蜈蚣。第六组:竹茹30克(化痰,使药往下面腰部走)、乌梢蛇或穿山甲(或穿破石)土鳖虫治腰疼,三只研细用温水或黄酒冲服。每晚一次。可连服一周 23、润肠三药:火麻仁、杏仁、郁李仁。 24、痔疮三组药: 第一组:猪甲、炒薏苡仁; 第二组:黄芪、地龙; 第三组:“乙字汤”(大黄、黄芩、升麻、柴胡、当归、生甘草)。 25、泻痢便溏六药: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川芎。 26、通肠六味:火麻仁、苦参、艾叶、鸡矢藤、红藤、猪甲;治小肠有积,小肠息肉,大便不通或通而不畅。大便黏滞排不干净用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