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信息化系统管理操作规程

信息化系统管理操作规程

信息化系统管理操作规程

信息化系统管理操作规程

一、总则

为加强信息化系统管理,规范信息化系统的运行和使用,提高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和效能,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操作管理

1.信息化系统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日常管理工作。

2.信息化系统管理人员应及时更新系统及网络安全防护软件,保持系统的安全性。

3.信息化系统管理人员应定期备份系统数据,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4.临时维护和安全检查时,需提前通知相关用户,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5.信息化系统管理人员应及时解决用户遇到的系统故障和问题。

6.对系统进行安全性检查时,应遵循相关工作流程,确保用户的隐私和数据的完整性。

7.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使用信息化系统进行操作和管理。

8.信息化系统管理人员应及时关注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及时处理出现的异常情况。

9.信息化系统管理人员应定期更新系统的补丁和软件升级,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权限管理

1.信息化系统管理员应根据用户的岗位和工作需要,合理分配系统权限。

2.信息化系统管理员应及时处理用户权限的申请和变更。

3.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拥有超出其实际工作需要的权限。

4.用户离职或调岗时,应及时收回其权限。

5.临时用户权限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撤销其权限。

四、安全管理

1.信息化系统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系统安全策略和规定的权限进行操作和管理。

2.禁止使用非法软件或破解软件,以及非法获取他人数据。

3.禁止在信息化系统中传播病毒、恶意软件或其他危害系统安全的文件。

4.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系统数据库或修改系统配置文件。

5.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漏洞扫描和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6.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完善安全策略和措施。

五、违规处理

1.对违反操作规程的信息化系统管理人员,将视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的纪律和法律措施。

2.对违反操作规程的用户,将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附则

1.本操作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有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地方,可随时进行修改。

2.对于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和修改。

以上即为信息化系统管理操作规程,希望能对大家在日常工作中提供一定的指导。

信息系统日常操作规程

信息系统日常操作规程 一、背景介绍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系统日常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规范和流程。本文旨在详细介绍信息系统日常操作规程,以指导用户正确使用和维护信息系统。 二、操作准则 1. 用户认证规则 为了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所有用户在使用信息系统前必须进行认证。认证方式包括用户名和密码的验证、指纹和面部识别等。用户应定期更换密码,并保持密码的机密性,不得将密码泄露给他人。 2. 系统访问规则 用户在使用信息系统时,应遵守系统访问规则。包括但不限于合法合规的操作行为,不得利用系统进行非法活动或攻击行为。若发现系统漏洞或异常,用户应立即上报给系统管理员。 3. 数据安全管理 为保护企业机密信息和个人隐私,用户在使用信息系统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 禁止未经授权将敏感信息传递给非信任方;

b)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并保存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c) 不得私自删除或修改他人数据; d) 需要时,可使用加密技术对敏感信息进行保护。 4. 病毒防范措施 为避免病毒或恶意软件对系统造成危害,用户应遵守以下规则: a) 在信息系统中使用正版、最新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b) 不打开未知来源或可疑邮件附件; c) 定期进行系统漏洞扫描,并及时修补; d) 禁止私自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 5. 网络安全管理 为确保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用户应遵守以下规定: a) 不得擅自更改网络设置; b) 不得破解、攻击他人网络; c) 禁止非法侵入他人电脑或信息系统。 三、操作流程 1. 登录系统 a) 打开计算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规程整理稿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规程整理稿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化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随着系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计算机化系统的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旨在整理和探讨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规程的相关内容,以期为系统的有效管理和稳定运行提供指导。 一、系统管理规程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规程是指对计算机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测试、部署、运行和维护过程中所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流程的总称。通过制定和执行管理规程,可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业务需求,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降低因系统故障或错误而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二、系统管理规程的主要内容 1、系统规划与设计阶段 在系统规划与设计阶段,管理规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系统的目标和需求,制定可行的计划和预算。

(2)进行系统架构设计,确定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3)制定系统开发流程和标准,明确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标准和风险管理措施。 (4)确定系统的测试策略和验收标准。 2、系统开发与测试阶段 在系统开发与测试阶段,管理规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 (2)采用合适的开发方法和工具,遵循编码规范和安全标准。(3)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确保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4)建立缺陷跟踪和修复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系统部署与运行阶段 在系统部署与运行阶段,管理规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系统部署计划,明确部署步骤和风险应对措施。 (2)进行系统安装和配置,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和优化,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吞吐量。(4)建立系统监控和报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故障或异常情况。 4、系统维护与更新阶段 在系统维护与更新阶段,管理规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对系统进行升级和更新,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功能。 (3)建立系统备份和恢复机制,防止数据丢失和灾难性故障。(4)定期对系统进行评估和审计,确保系统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三、系统管理规程的实施与优化 1、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责任人。 2、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开发和管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 3、定期对系统进行评估和审计,发现和纠正管理规程中的不足之处。 4、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用户反馈和建议。

信息化系统管理操作规程

信息化系统管理操作规程 信息化系统管理操作规程 一、总则 为加强信息化系统管理,规范信息化系统的运行和使用,提高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和效能,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操作管理 1.信息化系统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日常管理工作。 2.信息化系统管理人员应及时更新系统及网络安全防护软件,保持系统的安全性。 3.信息化系统管理人员应定期备份系统数据,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4.临时维护和安全检查时,需提前通知相关用户,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5.信息化系统管理人员应及时解决用户遇到的系统故障和问题。 6.对系统进行安全性检查时,应遵循相关工作流程,确保用户的隐私和数据的完整性。 7.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使用信息化系统进行操作和管理。 8.信息化系统管理人员应及时关注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及时处理出现的异常情况。

9.信息化系统管理人员应定期更新系统的补丁和软件升级,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权限管理 1.信息化系统管理员应根据用户的岗位和工作需要,合理分配系统权限。 2.信息化系统管理员应及时处理用户权限的申请和变更。 3.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拥有超出其实际工作需要的权限。 4.用户离职或调岗时,应及时收回其权限。 5.临时用户权限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撤销其权限。 四、安全管理 1.信息化系统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系统安全策略和规定的权限进行操作和管理。 2.禁止使用非法软件或破解软件,以及非法获取他人数据。 3.禁止在信息化系统中传播病毒、恶意软件或其他危害系统安全的文件。 4.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系统数据库或修改系统配置文件。 5.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漏洞扫描和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6.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完善安全策略和措施。 五、违规处理 1.对违反操作规程的信息化系统管理人员,将视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的纪律和法律措施。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规程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规程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规程 本规程旨在规范我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管理,确保其运行稳定、准确、真实、可靠,计算机化系统代替人工操作时,不会对产品的质量、过程控制和其质量保证水平造成负面影响,不增加总体风险。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我公司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管理。 责任者:计算机管理员、操作员、技术员及其他使用计算机化系统的人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定义: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相关外围设备组成的,可执行某一功能或一组功能的体系。

计算机化系统:指受控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人机接口的组合体系。 计算机化系统管理原则: 风险管理应当贯穿计算机化系统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应当考虑患者安全、数据完整性和产品质量。作为质量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应当根据书面的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验证和数据完整性控制的程度。 针对计算机化系统供应商的管理制定操作规程。供应商提供产品或服务时(如安装、配置、集成、验证、维护、数据处理等),应当与供应商签订正式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并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开展供应商质量体系审计。 计算机化系统分类与验证管理: 一类基础软件:即底层软件(如操作系统、编程软件)及用于管理运行环境的软件。

典型例子:操作系统(DOS/UNIX/Windows/Linux)、数 据库软件、电子表格、网络监控工具、中间软件、编程语言、统计软件等。 验证管理:记录软件版本、检查版本的正确性,按批准的程序安装。 三类不可配置软件:即可以输入并储存运行时间和参数。但是软件不可以通过配置来适合业务流程。 典型例子:以固件为基础的应用系统、标准的商用软件、在市场货架销售的商用仪器软件。如Ph计、天平、人机界面、化学工作站等。 验证管理:URS;基于风险的供应商评估,记录软件版本确认版本的正确性,按批准的程序安装;基于URS经行风险 测试(对于简单系统,可通过校验替代测试如PH计,天平校 验即可);建立并维护程序,使系统满足法规和预订用途的需求。 4.3.4 可配置软件:这类软件通常比较复杂,可以通过配 置来满足用户特殊的业务流程需求。这类软件的代码不可修改。 4.3.4.1 典型例子: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 LIMS,物料管 理系统 ERP,数据控制与数据管理系统 SCADA,文件管理系 统 EDMS,数据获取系统,色谱数据系统 CDS,楼宇管理系

信息化平台运行管理制度

信息化平台运行管理制度 信息化平台运行管理制度篇一 一、信息平台运行维护实行专人负责制,负责对平台的网络、系统、各种资料及教学资源进行管理和维护,并做好相关记录。 二、建立并运行网络防病毒系统,确保平台安全运行。定期更新升级防病毒软件。 三、及时维护平台的各种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必要的更新和升级,确保各种实验、实训等教学工作能顺利开展。 四、根据实验、实训等教学需要、及时发布并更新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软件等学习资料。及时做好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通知新闻等发布工作。 五、做好系统各种资源备份,防止系统崩溃时造成重大损失,从而影响到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六、做好信息交流平台的维护工作,及时回复学生的各种问题,解答学生的学习疑问。同时管理好信息交流平台的各种言论,确保各种交流健康、文明。 七、信息交流平台的各种参与人员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条例和管理办法,不得利用平台网络危害国家安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信息化平台管理制度篇二 1.目的 1.1为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规范办公系统的使用管理,进一步整合办公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办公质量,制定本标准; 1.2为了规范企业局域网内计算机操作,确保计算机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制定本标准; 1.3企业范围内的网络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系为工作需要而配置,其配置对企业的各项工作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并得到日常系统的维护,制定本标准; 1.4对计算机的配置、使用、安全、维护保养等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制定本标准; 1.5对软件的购置、发放、使用、保密、防毒、数据备份等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确保生产及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制定本标准; 2范围 2.1本标准分七大部分:办公自动化、ERP管理、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网络机房与网络设备管理、计算机设备管理、网络与网络安全管理、电话和虚拟网管理; 2.2企业信息文档的上传、发布与协作(信息文档特指企业或部门之间交流与发布的各项规章制度、通知、请示、报告、文件、工作联系、通报、简报、会议纪要、计划、信息传递、报表等); 2.3ERP管理 2.4企业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 2.5网络机房与网络设备管理; 2.6企业计算机设备的购置、管理与操作; 2.7网络与网络安全管理; 2.8企业电话和虚拟网管理; 3.职责 3.1信息中心负责计算机及计算机软件的配置、购置、使用的统一管理工作; 3.2信息中心网络管理员负责计算机网络机房与外围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信息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信息系统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人员) 1、信息设备严禁非法关机,严禁在未关机的情况下直接断开电源开关. 2、信息设备开机后,检查各功能指示正常,系统无报警提示;否则应查找故障原因,直至故障排除。 3、系统设置严格遵循各信息系统操作说明,禁止不安说明操作;当与操作说明有出入,需要咨询相关供应商技术支持人员确认后方可操作。 4、禁止删除需要保留的信息,需要删除某项关键信息或数据时,必须得到许可,必要时进行信息备份。 5、禁止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修改或透露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和数据。 6、发生信息系统故障,有可能影响公司正常运营时,应立即层层上报至最高领导,并提出可行的意见和措施。 7、当发生非正常停电事故时,因立即采取措施,在UPS供电时限内确保信息系统正常关机. 8、各信息系统所在的机房,严格控制温湿度,确保降温除湿设备正常运行. 9、机房内设备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必须操作时,应在专业人员指示并监护下进行。 信息系统安全操作规程(通则)(应用人员) 1.新员工上岗前,应仔细阅读本岗位信息系统操作说明,严禁未经培 训上岗操作。 2.岗位配备的个人云桌面,禁止私自下载安装应用软件,确实需要安

装的,须经信息维护人员测试认证通过后方可安装。 3.当发现使用的信息系统有问题时,需先自行检查电源和网络接口 是否正常,然后再找相关信息系统维护人员处理。 4.信息系统报错时,使用人员应保留报错信息,并提供给维护人员 进行正确维护. 5.禁止将信息系统登入密码随意告诉他人,禁止使用他人账号登入 操作,必要时,需征得相关领导同意。 6.离开岗位10分钟以上者,需锁定屏幕; 7.出差人员利用公网接入办公时,需确保设备安全,并禁止打开含病 毒网页.个人便携设备被盗时,应立即联系公司信息化管理部锁定账号,以防信息泄露。

公司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办法

公司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办法 公司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办法 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公司的信息化管理,应制定规范的公司信息系统管理制度。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公司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办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公司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办法篇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领导和管理,促进公司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保障系统有序运行,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及其相关配套的设备、设施构成,按照系统应用的目标和规则对公司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决策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第三条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为了保障系统建设和应用,保障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保障运行环境和信息安全,满足各工作站操作和维护的全部活动正常进行。 第四条本规则适用于公司全部应用信息系统的所有部门和个人。 第二章计算机维护人员职责 第五条负责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行监测、及时维护、数据备份。 第六条负责公司信息中心和各工作站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 第七条负责硬件设备及耗材购买、装配、检修和维护。 第八条负责提供对新的硬件、网络及软件升级换代选型的技术方面意见。 第三章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 第九条非计算机管理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机房。 第十条保证服务器24小时不间断正常工作,不得在服务器专用电路上加载其他用电设备,应在专门的市电线路上加载。 第十一条内部服务器严禁接入因特网,并安装好杀毒软件,做好

病毒防范,杜绝院内病毒感染。 第十二条对服务器参数及配件进行调整或更换,应经部门经理批准,管理人员应严格填写工作日志。 第四章信息系统安全工作制度 第十三条信息系统安全包括:软件安全和硬件网络安全两大部分。 第十四条计算机管理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技术,防止信息系统数据的丢失、破坏和失密;硬件破坏、失效等灾难性故障。 第十五条系统管理人员应熟悉并严格监督数据库使用权限、用户密码使用情况,定期更换用户口令或密码。 第十六条计算机管理人员要主动对网络系统实行监控、查询,及时对故障进行有效隔离、排除和恢复工作,以防灾难性网络风暴发生。 第十七条网络系统所有设备的配置、安装、调试必须由计算机管理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拆卸和移动。 第十八条所有上网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计算机及其他相关设备的操作规程,禁止其他人员进行与系统操作无关的工作。 第十九条严禁自行安装软件,特别是游戏软件,禁止在工作用电脑上打游戏。 第二十条所有进入网络的软盘、光盘、U盘等其他存贮介质,必须经过计算机中心负责人同意并查毒,未经查毒的存贮介质绝对禁止上网使用,对造成“病毒”蔓延的有关人员,将根据破坏损失程度对其进行相应的经济和行政处罚。 第二十一条在公司还没有有效解决网络安全(未安装防火墙、高端杀毒软件和入侵检测系统)的情况下,内外网独立运行,所有终端内外网不能混接,严禁外网用户通过U盘等存贮介质拷贝文件到内网终端。 第二十二条保持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清洁卫生,做好防尘、防水、防静电、防磁、防辐射、防鼠等安全工作。 第二十三条计算机管理人员有权监督和制止一切违反安全管理的行为。 第五章网络故障应急预案 第二十四条当科室操作人员在使用系统时发现访问网络及数据库

信息系统日常操作规程完整

信息系统日常操作规程完整 一、前言 为了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制定本《信息系统日常操作规程》。 二、操作流程 1.登录系统 -使用个人工号和密码登录系统,确保账号的安全性。 2.数据录入与查询 -仔细核对录入数据的准确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正确使用系统提供的查询功能,根据需要设置查询条件和指定查询范围。 3.数据备份与恢复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权限管理 -确定不同用户的操作权限,设定合理的权限级别。 -只授权合适的人员进行敏感数据的操作,避免数据泄露和滥用。 5.系统更新与维护 -及时安装系统提供的新版本更新,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包括清理垃圾文件、优化数据库性能等操作。

6.安全措施 -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确保账号的安全性。 -不随意将个人账号和密码泄露给他人。 -离开工作岗位时,及时退出系统,防止他人利用自己的账号进行非 法操作。 7.异常处理 -对于系统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协助解决问题。 -发现系统漏洞或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以便及 时修复和加强安全措施。 8.保密要求 -对于涉及机密和敏感信息的操作,必须要求用户进行合理的保密措施。 -禁止在非授权的环境中传递或复制任何机密和敏感信息。 9.日志记录与审计 -系统需要记录用户的操作日志,包括登录、查询、修改等所有操作。 -定期审计系统日志,检查操作记录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对于发现的异常或违规操作,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三、附则 1.所有使用信息系统的人员都必须遵守本规程,不得违反相关规定。 2.系统管理员有权随时监控系统的操作情况,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信息系统操作规程

信息系统操作规程 1. 引言 信息系统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信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安全可靠地支持机构的业务需求而制定的。本文档旨在指导和规范操作系统的使用,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数据风险。 2. 信息系统登录与注销 在开始使用信息系统之前,用户需要进行登录。以下是登录和注销的规程: 2.1 登录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 •验证用户身份信息。 •提示用户登录成功,并显示相应用户界面。 2.2 注销 •在任意页面点击注销按钮。

•确认注销操作。 •提示用户注销成功,并返回到登录界面。 3. 密码安全 密码安全是信息系统操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以下是密 码安全的规程: 3.1 密码设置 •密码长度不少于8个字符。 •密码需要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 •密码定期更换,并且不能与之前使用过的密码相同。 3.2 密码保护 •不得将密码透露给他人。 •不得将密码保存在电子设备上,如记事本、手机等。

4. 文件管理 信息系统中的文件管理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 要环节。以下是文件管理的规程: 4.1 文件访问权限 •分配合适的访问权限给不同的用户。 •对于敏感信息,仅授权给有需要的人员。 4.2 文件备份 •定期对重要文件进行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备份文件存储在安全可靠的位置,并进行加密保护。 5. 网络安全 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对于保护系统中的数据至关重要。以 下是网络安全的规程: 5.1 防火墙设置 •安装和配置防火墙来过滤不安全的网络流量。

•更新防火墙规则,以适应新的安全威胁。 5.2 病毒防护 •安装和更新病毒防护软件,及时检测和隔离病毒。 6. 异常处理 在信息系统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以下是异常处理的规程: 6.1 系统故障 •及时报告系统故障给系统管理员。 •配合系统管理员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 6.2 安全漏洞 •及时报告发现的安全漏洞给系统管理员。 •配合系统管理员进行漏洞修补和测试。

信息化管理制度流程

信息化管理制度 为科学、有效地管理集团信息化工作,保证网络系统及各应用软件安全、高效运行和使用,结合集团内部网络结构及运行情况,特制定如下制度,请遵照执行。 一、机房日常管理 1.管理目标是保证中心机房设备与信息的安全,保障机房具有良好的运行环境和工作环境。 2.机房日常管理指定专人负责。 3.机房钥匙要严格保管,不得随意转借,一旦丢失要及时报告并积极寻找,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补救。 4.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机房,更不得动用机房设备、物品和资料,确因工作需要,相关人员需要进入机房操作必须经过批准方可在指定IT人员的指导或协同下进行。 5.机房应保持清洁、卫生,温度、湿度适可,机房内严禁吸烟,严禁携带无关物品尤其是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危险品进入机房。 6.消防物品要放在指定位置,任何人不得随意挪动;机房工作人员要掌握防火技能,定期检查消防设施是否正常。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切断电源、报警、使用灭火设备等正确方式予以处理。 7.硬件设备要注意维护和保养,做到设备物卡相符、设备使用状态记录完整。 8.建立机房登记制度,对本地局域网、广域网的运行情况建立档案。未发生故障或故障隐患时,IT人员不可对中继、光纤、网线及各种设备进

精心整理 行任何调试,对所发生的故障、处理过程和结果等要做好详细记录。 9.IT人员应做好网络安全工作,严格保密服务器的各种帐号,监控网络上的数据流,从中检测出攻击的行为并给予响应和处理。 1.1IT人员要对数据实施严格的安全与保密管理,防止系统数据的非法生成、变更、泄露、丢失及破坏。IT人员应在数据库的系统认证、系统授权、系统完整性、补丁和修正程序方面实时修改。 二、设备管理 1.2T人员对各种IT设备的使用需按操作程序或使用说明书进行。 2.经常对硬件设备进行检查、测试和修理,确保其运行完好。 3.所有贵重设备均由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不得外借或由非专业人员单独操作。 4.所有设备未经许可一律不得挪用和外借,特殊情况经批准后办理借用手续,并登记在册,借用期间如有损坏由借用单位或使用人员负责赔偿。 5.硬件设备发生损坏、丢失等事故,应及时上报,填写报告单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6.IT设备及其附属设备的管理(登记)与维修由IT人员负责。IT人员每季度要核准一次设备登记情况。 7.中心机房主机(系统服务器)、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及其外围设备由IT人员每周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和维护,尤其是设备供电、运行状态是否正常等要时常检查和维护。 三、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管理 1.IT 人员应对公司内部各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有充分的了解及维护能力。

信息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信息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信息系统安全操作规程是指为了保护信息系统不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修改、破坏等威胁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规定和措施。建立并 严格执行信息系统安全操作规程,不仅可以有效防范信息系统安全风险, 还可以保护企业和用户的敏感信息不被泄露和滥用。以下是一个信息系统 安全操作规程的示例,供参考。 一、系统运行安全 1.所有系统操作必须在授权的终端设备上进行,禁止将信息系统帐户 透露给他人使用。 2.在离开工位之前,必须对信息系统进行注销登出操作,以防止他人 非法登录。 3.不得将机密文件或存储设备带离工作场所,尤其是不能外带U盘、 移动硬盘等存储设备。 4.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并保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二、系统访问控制安全 1.信息系统必须采用强密码进行登录,密码长度不少于8位,必须包 含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 2.严禁使用他人的账号进行系统登录,个人应当妥善保管自己的账号 和密码。 3.定期更换密码,并不得重复使用相同的密码。

4.对系统设备进行有效地身份验证,禁止非法用户通过不正当的手段 绕过身份验证。 5.对系统进行访问控制,严格限制不同用户对不同文件和文件夹的访 问权限。 6.严禁共享账号和密码,对于特定操作需要多人参与的情况,应当建 立独立的账号。 三、网络安全 1.信息系统必须连接防火墙,并及时对防火墙进行升级和更新,确保 其能够有效过滤网络攻击。 2.禁止在信息系统上使用未经授权的有线和无线网络设备,以防止数 据泄露和网络攻击。 3.所有的网络访问必须经过合法授权,禁止越权访问其他用户的计算 机资源。 4.使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必须采用加密的方式保护数据的安 全性,防止数据被窃听和篡改。 5.制定必要的网络安全事件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安全事件。 四、应用程序安全 1.定期对应用程序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审计,及时修补漏洞和安全漏洞。 3.对应用程序的访问权限进行严格控制,仅限于必要的人员进行权限 赋予。

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和管理操作规程(参考)

**药企(药店、药房)管理文件 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和管理操作规程(参考) 1.目的:为规范公司各岗位的计算机操作,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确保各项 记录和数据真实、规范、完整、准确和可追溯性,特制订本操作规程。 2.依据:《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附录 《药品经营企业计算机系统》等法律法规。 3.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计算机系统操作过程的控制管理。 4.责任:门店质量负责人 5.内容 5.1.计算机系统管理: 5.1.L计算机系统由公司信息管理员负责管理,负责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安装、测 试及网络维护,系统程序的运行及维护,系统网络以及数据的安全管理和其他日常管理工作。其他人员未经授权不得进行本岗位的操作。 5.2.系统操作权限及密码的设置: 1.2.1.公司质量管理科依据各岗位的质量职责和岗位操作规程,制定或审核各岗 位相关人员的系统操作权限,并设置密码; 2.2.2.各操作岗位及相关人员只能通过输入各自的用户名及密码的身份确认方 式登录,在设定的权限范围内录入、查询数据; 523.各相关人员要保管好自己的密码,不得相互借用,否则,要为因此发生的越权、越岗操作行为负全责; 524.信息管理员收回或者更改相关人员的系统操作权限时,须经公司质量管理科审核。 5.3.质量管理基础数据的操作: 1.1.1.质量管理基础数据包括供货单位、经营品种、供货单位销售人员等相关内

容; 5.32质量管理基础数据由质量负责人指派质量管理员专人负责审核、录入、修 改及锁定; 5.4.药品采购的操作: 54L门店药品的采购订单必须依据系统数据库生成,采购员根据业务经营需要 从系统选择供货单位和品种,拒绝出现超出经营方式或经营范围的订单生成,也能对药品品种的合法性进行自动识别,拒绝法定资质不符规定的品种进入订单; 5.4.2.采购订单确认后,系统自动生成采购记录。 5.5.购进验收流程 5.5.2.采购收货 5.5.1.1.采购人员在门店系统终端根据店内的缺货情况在前台制作采购订单, 由营运部操作员进入系统【采购管理】f【采购订单】保存-确定生成采购订单。 1KCA系统曜♦分 -*∙H .・ < ,:. ^G 制隼说8⅛aZB(除自存勾去的上第上一⅜下一旗用就脸终止打Eng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购订单7甲地禽号ii⅜asι∣ooχHMH>oκεnm曲M WHS⅛≡ffii CWHXHX)▼络算方χttδ▼:½ 行前生瞄, 幺月名商£& 现格拊我户箔生/厂商至4单位•梦里∙SR*tΛ∙某及第社号国3凄售小公司零杳侑议N 他群⅛z⅛Ji I 合计0 0.00 0.00 —日期g¾o∙8∙s _▼W*λ监日- 笫力0>8 ▼研症人 经止日期终止人收断记上Em翻舟5.5.1.2.收货员进入系统-【库内管理】一【门店收货】一【勾兑采购订单】 ■选择相应的采购订单,核对与随货同行单内容是否一致-填写发票号、

信息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信息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章信息系统安全概述 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为了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本规程旨在指导使用者正确操作信息系统,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第二章信息系统安全要求 1. 用户账号和权限管理 1.1 用户应该使用独立的账号登录信息系统,不得共享账号。 1.2 用户权限应根据工作职责进行分配,并遵循最小权限原则,即用户只能获得履行工作所需的最低限度权限。 2. 密码安全管理 2.1 用户密码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包括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的组合。 2.2 用户密码应定期更换,且不得与其他账号密码相同。 2.3 禁止将密码以明文形式存储或通过不安全的方式传输。 2.4 暴力破解密码的行为是严格禁止的。 3. 系统访问控制

3.1 信息系统应实施身份验证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 访问系统。 3.2 系统应设置自动锁定机制,一段时间内无操作自动将用户锁定,需要重新进行身份验证才能解锁并继续使用系统。 第三章信息系统安全操作指南 1. 电脑设备安全 1.1 电脑设备应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不得易受损坏或被盗窃。 1.2 不使用未经授权的外来存储设备,如USB、移动硬盘等。 2. 网络安全 2.1 严格遵守网络使用规定,不得进行违法活动或访问未授权的系统。 2.2 使用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安全工具保护计算机免受网络攻击。 2.3 不随意下载和安装未经验证的软件或应用程序。 3. 保密措施 3.1 严格遵守保密协议,不得将机密信息外泄给未经授权的人员或 机构。 3.2 不得在公共场所或非安全环境下处理机密信息。 3.3 在处理机密信息时,确保屏幕无可查看的信息、关闭屏幕保护 或锁定屏幕。

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操作规程 一、前言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中之重,而信息化管理在现代企业中扮演着至关 重要的角色。将安全生产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流程,并最大程度地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本文旨在制定一套针对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操作规程,以指导企业在生产中做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二、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是一种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监控、实时预警以及数据分析等功能,进而帮助企业做好安全隐患排查、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提高生产运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三、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操作规程 3.1 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1.确定系统建设目标和需求,明确系统功能和模块划分。 2.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技术和系统平台,进行系统建设和调试。 3.对系统进行测试验证,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并满足安全管理需求。 3.2 安全生产信息数据管理 1.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安全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 2.建立安全数据库,确保数据安全可靠,并定期进行备份和恢复。 3.制定数据管理制度,规范数据访问和使用权限,保护数据安全。 3.3 安全生产信息监测与预警 1.部署监测设备,实现生产现场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2.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3.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预警信息推送,确保相关人员快速响应和处理。 3.4 安全生产信息化应急处理 1.制定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各类安全事故的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2.将应急预案纳入信息化系统,实现应急资源快速调配和信息共享。 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反应速度。 3.5 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评估 1.设立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考核指标,定期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评估。

信息化操作规程

调度室信息化操作规程部门:调度室信息化

矿井通信维护工 一、主要危险源 1.未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具。 2.未按停送电顺序进行操作。 3.未按规定进行验电、放电。 4.停电后未按要求闭锁、悬挂警示牌。 5.检修电气设备前未检测瓦斯浓度。 6.高空作业时未采取安全措施。 7.传递材料工具时,应用绳索传递不得乱扔。 8. 作业地点下方严禁有人停留或行走。 二、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矿井通信维护工。 三、上岗条件 1. 身体健康适合本岗位要求。 2. 必须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3. 必须熟悉所检修电气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会操作、会维护、会保养。 4. 应熟悉作业范围内的电话、小灵通基站等设备故障。 四、安全规定 1. 作业前必须进行本岗位危险源辨识,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手指口述”。 2. 上班前严禁喝酒,遵守劳动纪律,认真填写工作日志,不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3. 井下工作时,应携带电工常用工具、与电压等级相符的验电笔和便携式瓦斯检测仪。 五、操作准备 1. 设备检修前要将检修的材料、备件、工器具准备齐全,并认真检查和试验,确保检修顺利进行和安全操作。 2. 作业前应检查待修设备是否已经断电、断水,是否悬挂“有人作业,严禁送电(水)”警示牌。 3. 作业前要对作业场所的施工条件进行认真检查,以保证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六、正常操作 通讯维修工主要负责: 1.检查沿线通讯设备情况完好符合标准要求。 2.电话、小灵通基站等设备故障。 3负责井下、井上所有定位基站及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工作。 4.应将在籍的基站及相关设备逐台建账,认真填写设备台帐、故障登记表、维护记录等。 5.交接班内容包括: (1)设备运行状况。 (2)当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3)遗留问题。 (4)接班人员签字。 6.接班后对设备要进行必要检查。 7.进入机房要穿洁净的工作服,要经常用干燥的布擦拭设备外壳,每班清扫室内。 8.应备有必要的工具、仪器、并备有设备说明书和图纸。 9.安装基站时,要根据要求确定安装地点和电缆长度,并备足安装用的材料。 10.设备搬运或安装时要轻拿轻放,防止剧烈震动和冲击。 11.敷设电缆时要有适当的尺度,电缆悬挂高度应大于矿车和运输机的高度,并位于人行道一侧。

局信息化系统管理制度

XX局信息化系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伴随大集中系统应用推广、伴随本局信息化建设旳推进及计算机装备水平旳提高,为加强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旳管理工作和税收信息化建设工作,规范计算机应用,保障网络系统和业务数据旳稳定、高效、安全运行,提高科技管税水平,增进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原有《XX市地方税务局计算机系统管理措施》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信息化建设管理需要。结合本局旳业务需求和实际状况,根据《计算机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家税务局总局税务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管理措施(试行)》、《xx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监察暂行措施》、《xx市地方税务局计算机管理试行措施》、《XX地方税务局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现将本来《措施》修订为《XX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系统管理制度》。 第二条 XX市地方税务局信息化系统旳管理工作,必须按照国家旳法律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原则、分步实行”旳原则,在省、市地税局旳领导下进行。

第三条信息化系统管理含盖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网络安全管理、业务电子数据管理、设备及耗材管理,等四个方面。 第四条各科室、分局、稽查局(如下统称各部门)。各部门旳计算机运用工作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地方税务局有关规定,在局计算机管理部门授权范围内按照本措施规范运作。 第五条本局设置计算机管理部门负责全局旳计算机系统管理工作,研究制定有关旳工作规划、措施,监督、检查计算机系统旳使用、运行状况,传达、协调、制定有关技术和应用原则。使用计算机旳各部门,负责有关业务应用程序旳操作、平常维护及安全保密工作。及时向计算机管理部门汇报应用中发现旳有关问题。 第六条 XX市地税局计算机管理部门内设专职系统维护员职位,负责软件、硬件、数据库和业务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操作员是指经局计算机管理部门授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本局计算机系统有关功能旳操作人员。 第七条本措施合用于XX市地税局使用计算机旳各部门和全体干部职工(含协管员)。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

信息化管理工作规范

信息化管理工作规范 (二O一一年一月十日) 一、设备管理 (一)指定一名计算机管理员,负责维护和管理本单位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保障设备运行正常和网络畅通。 (二)建立完整旳计算机设备档案,做到一机一档,并贯彻负责人。计算机设备只能由指定旳微机操作员使用,任何其他人员使用须经单位负责人或者有关负责人旳许可。 (三)计算机设备安放在平稳安全旳位置,防止振动或撞击,严禁私自拆装、移动设备,保持设备整洁及所在环境旳电压稳定、空气畅通、温度合适。没有特殊状况,在下班前,电脑使用者务必正常关机并关掉显示屏,节假日应当切断主机和显示屏电源。非因特殊原因,不得关闭光纤收发器、网络互换机和摄像头电源。 (四)工作台上旳物品摆放整洁,定期清洁、检修、保养设备,对电源、消防等事项进行检查,填写巡检日志,消除事故隐患。 (五)按照对旳旳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不得搬动、移动设备,不得带电插接或拔下多种联接线和接口卡,减少磨损,无人为损坏现象。 (六)及时处置计算机及网络设备故障,不得随意更换配件,设备需要外修旳,须经信息中心审核后进行。未经许可私自外修

导致设备损坏、数据外泄或丢失旳,责任自负。 (七)定期监测网络设备运行状况,填写网络运行日志,网络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汇报信息中心。 (八)按照规定设置计算机旳机器名、工作组、IP地址、网关、DNS等系统配置信息,不得随意修改,防止网络冲突。 (九)妥善保管工作U盘、光盘、设备阐明书、保修卡等计算机资料。 二、软件应用 (一)按照业务工作岗位设置各业务系统旳微机操作员,填写工作帐号申请表,经分管局长同意后,由信息中心统一设置帐号和操作权限。 (二)微机操作员应妥善保管帐号和口令,并常常更改以防止他人盗用进行违规操作,严禁使用他人旳帐号处理自己职责之外旳业务。当岗位和人员发生变动时,要办理帐号交接手续,交接后应立即更改密码。 (三)微机操作员要加强对业务软件旳学习,积极参与信息化应用培训,纯熟操作业务软件。 (四)微机操作员须使用指定旳帐号,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处理业务,做到态度认真、操作规范、录入及时、数据精确。 (五)各单位需要对业务数据进行修改、删除旳,须填写申请表,经本单位负责人、分管局长签字同意,交由信息中心实行。

计算机系统管理操作规程与管理

计算机系统管理操作规程与管理第一章概述 1.1 背景和目的 计算机系统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正常运行对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制定适当的操作规程和管理措施。本文旨在阐述计算机系统管理操作规程与管理,以确保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1.2 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企业内部的计算机系统管理,包括硬件设备的维护、软件系统的安装与更新、网络管理等方面。 第二章硬件设备管理 2.1 设备维护 2.1.1 定期巡检 定期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巡检,包括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连接线是否松动、散热情况等。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 2.1.2 清洁维护 定期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清洁,包括清除灰尘、擦拭屏幕等,并保持设备通风良好,防止过热。 2.2 设备存储管理

2.2.1 设备备份 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数据丢失。备份的数据应存储在安全可靠的介质中,并定期进行验证。 2.2.2 数据恢复 如发生数据丢失等情况,应及时进行数据恢复操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第三章软件系统管理 3.1 安装与配置 3.1.1 软件安装 严格按照软件的安装指南进行安装,确保安装过程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3.1.2 配置管理 对已安装的软件进行必要的配置,设置合适的权限、参数等,以满足系统的需求和安全要求。 3.2 更新与升级 3.2.1 定期更新 定期对软件系统进行更新,包括安全补丁、漏洞修复等,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3.2.2 升级管理

当软件版本有较大改进或修复时,应及时进行升级操作,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第四章网络管理 4.1 网络拓扑规划 4.1.1 设备布局 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规模,合理规划网络设备的布局,确保网络通信的稳定和高效。 4.1.2 网络安全 在网络拓扑规划中考虑网络安全的要求,设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保护网络免受攻击和非法访问。 4.2 网络监控与维护 4.2.1 监控系统 建立网络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流量情况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2.2 故障处理 如发生网络故障,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查和修复,以减少对业务的影响。 第五章安全管理 5.1 访问控制

信息化管理制度

信息化管理制度(一): 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使企业在管理上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信息社会及网络经济下的市场竞争环境,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工厂的工作及管理效率,务必借助于网络及计算机等现代化的环境及工具,这就要求企业本身要注重信息化的发展,而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就务必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来保障,籍以创造及巩固企业好的信息化发展的软环境及硬环境,因此,特制定《X 公司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 第二条 信息化工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管理工程,务必做好系统测试、运行及维护工作,系统持续改善。 第二章:信息化工作管理 第三条 严格按工厂发展规划及年度信息化发展计划开展工作。 4、按工厂年度宣传计划,协助宣传部门搞好企业信息化宣传材料的准备工作,针对不同层次做到由浅入深,趣味多变。 5、按工厂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协助教育部门搞好教材、教师、

教学环境的准备工作。 6、搞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各级政府及组织持续良好的关系,竭力争取经济政策上的支持。 7、搞好企业各应用系统的选型、采购工作,其中软件的选型要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多比较,强调软件原厂商及实施商的技术实力与发展软件产品的适应性,追求软件的性价比。实施时,与软件原厂商、实施商、技术依托单位持续密切联系,多交流思想认识,克服各种阻力。此外发挥各业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以业务部门为主,树立服务的思想。硬件的采购到货比三家,追求性价比、实用性、安全性及扩充性等等。我订有效合同,搞好验收等把关工作。 8、系统的软、硬件维护、管理及调配由信息中心组织实施,归口管理,维护工作做到系统的正常运行,管理工作做到账物一致,调配工作做到按需分配,充分发挥系统软、硬件的效率。 9、办好企业网站,维护企业网页,同时对与internet 的连接把好安全关(防火墙)。 10.搞好企业内部网的防毒作用,网络用机严禁私接光软驱,私自安装软件,特别是游戏软件。 11.严禁拆换网络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零部件。 12.把好企业上 internet 关,各部门确因工作需上网查询、发布信息、收发电子邮件,填写申请书,需经厂领导或者信息中心主任批准后方可进行。 13.信息中心搞好网络管理工作,企业内部网务必把好用户及密

信息化管理工作制度

信息化管理工作制度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信,肯定对各类书信都很 熟悉吧,书信是具有明确而特定的用途和接受对象的一种交际工具。怎么 写信才能避免踩雷呢?这里山草香为大家分享了14篇信息化管理工作制度,希望在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一、定期进行系统软件、硬件检查维护,做好维护记录。对计算机硬 件和软件可能出现的故障,应有防范、补救和排除等措施。 二、上机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填写工作日志;机房的安全、 防火制度,保持机房和设备的整洁。 三、建立信息工作人员考核奖惩机制,保持信息工作队伍的相对稳定。信息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各项信息管理工作。 四、人口计生部门把信息化培训作为年度计划中的重要内容,认真组织落实。 五、信息工作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取得省级信息管理部门认可的任职资格,持证上岗。 六、信息工作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旗级以上计生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0小时。 一、项目登记流程: 2、进行项目信息登记时,首先到xx总经理处查询项目状态,在经查 询无人登记之后,将项目信息录入公司项目管理数据库中,并给登记人员 相关回执。 3、项目信息登记必须详细,见附件《项目登记表》要求。

4、若项目名称信息登记出现异议,以总裁办登记资料详细者优先。 5、对于集团性质的战略合作伙伴,任何业务人员只能登记该合作伙伴的其中一具体项目,否则为无效登记。 二、项目数量管理要求: 1、每名副总裁名下最多可登记40个项目信息。 2、每名总经理名下最多可登记30个项目信息。 3、每名高级经理名下最多可登记20个项目信息。 4、非公司正式编制的合作方最多可登记10个项目信息。 三、项目登记制度为排他性制度 公司保护已登记人员的项目跟踪优先权,后登记人员想参与已登记人员的项目,须按如下方法处理: 1、新登记人员应主动与原登记人员自行协商合作事宜。如能协商一致,则把该项目的登记人员改为合作登记。 2、如协商无法达成合作意向,则由副总裁或总经理进行协商。 3、如若副总裁或总经理协商不成功,则以谁先获取标书作为由谁跟进此项目的标准,另一方自动退出。 四、公司每年年初和年终中各进行一次项目信息库清查工作。 对于超过一年以上且无合理解释的在途跟踪项目给予删减,项目删减前将通知登记人员和其主管领导,并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五、项目信息库清查调整按以下规定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