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经典心理学实验

经典心理学实验

经典心理学实验
经典心理学实验

经典心理学实验

我们如何以及为何对自己撒谎:认知失调 (3)

儿童对物体恒存在的理解 (5)

颜色识别与语言描述无关 (6)

橡胶手幻觉实验 (6)

双耳分听实验 (8)

凭直觉往往能作出好决定 (8)

“开窗”实验 (9)

双眼竞争中嗅觉能够影响视觉 (9)

法国研究发现人类大脑不能同时处理超2项任务 (10)

大脑时间相对论 (11)

审美判断男女有别 (14)

创造发明的难处 (15)

只消变换一下问题 (15)

动物的聪明 (16)

期望效应 (18)

盲视 (19)

关于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实验 (20)

人际关系认知实验 (21)

心理旋转实验 (21)

直棒与方框实验 (22)

登进门坎效应 (23)

儿童何时获得了意识? (23)

心理旋转实验 (24)

人容易拔高自己 (24)

寻找发胖的原因 (25)

视觉悬崖 (26)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 (26)

时间折扣神经机制新证据 (27)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28)

白鼠走迷宫实验 (28)

团体公约实验 (29)

“迟延满足” (29)

集体效能 (30)

社会认同实验 (31)

强大的动力--自信和社会的关怀 (32)

关于服从的实验 (33)

习得性无助实验 (34)

罗森塔尔实验 (35)

霍桑实验 (36)

压力如何使人崩溃——神经科学实验 (36)

识别说谎人的实验 (40)

我们如何以及为何对自己撒谎:认知失调

1959年的一个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实验证明了我们如何以及为何对自己撒谎。对这个实验的理解很好地解释了我们内在动机的阴暗世界。

这个无比创新的实验是由Festinger和Carlsmith(1959)负责的。人们总是试图解释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而这个实验正是提供了对于这种自我解释的重要而深刻的理解。实验中充满了巧妙的骗术,所以对它最好的理解方法就是想象自己正身临其境。那么请坐好,放松,让我们回到过去。现在的时间是1959年,而你是一位斯坦福大学的本科生……

作为你课程的一部分,你同意参加一项“表现衡量”的实验。你被告知这个实验需要两个小时。由于你原本每年就需要作为被试参加一定数量的实验,所以这次只是多了两个小时而已。

你并不知道,这个实验会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经典。在你看来似乎是实验者造成的意外事故实际上都是被小心控制的骗局的一部分。不过就目前来看,你是无辜的。

准备

进了实验室,他们告诉你实验是关于你的预期如何影响你在一个任务中的实际经历的。很显然,被试被分为两组。而在另外一组中,被试被告知了一个特殊的关于这次研究的预期结果。为了清楚地灌输这个预期结果,一个显然刚刚完成这项任务的学生正在给另一组被试作非正式的简要介绍。不过,在你的这组里,被试不会被告知预期结果。

你可能会纳闷为什么要告诉你所有这些东西。虽然如此,这样看起来似乎更加刺激,因为你现在知道了一些这个实验的背后过程。

于是你开始着手于第一个任务,不过很快又发现它无比地无聊。头半个小时里,你被要求将一些线轴放到一个箱子里。接下来的半小时里,你又被要求将一些钉子放在一块木板旁边。说实话,相比这个,你宁愿看着油漆变干。

在任务的结尾,实验员感谢你的参与,并告诉你很多其他被试发现这个任务非常有趣。这有点令人困惑——这个任务明明很无聊。管他呢,你就这么让它过去了。

实验的疏忽

然后那个实验者看上去有一点尴尬,他开始吞吞吐吐地解释说出现了一点小差错。他说他们需要你的帮助。在你之后的那个被试是属于在任务开始前就知道预期结果的那一组的。这个预期结果就是任务很有趣。不幸的是,通常负责告诉别人预期结果的那个人没来。

所以,他们问你是否愿意代劳。不但如此,他们还提出会为此付给你1美元。因为这是在1959年,而且你是个学生,所以对于这么一点小事这1美元的酬劳也不算完全微不足道。并且,他们告诉你将来可能还会用的到你。这钱听起来很容易赚,于是你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这真不错——起初这个实验只是作为为了完成课程的一个部分,现在倒让你捡到了一点现钱。

你很快被介绍给了下一位被试,她将要去做你刚刚完成的那个任务。按照指示你告诉她,她将要做的任务非常有趣。突然间你因为给了她太高期望而感到一阵后悔。这时,实验者回来了。他再一次对你表示感谢,而且又一次告诉你很多人都觉得这个任务很有趣,也希望你同样这么认为。

然后你被引导进入另一间房间,在那里你接受了关于刚才那个实验的采访。其中一个问题问你,刚才那个任务是否有趣。这让你停顿了一下,并引发了你的思考。

现在这个任务看起来似乎没有刚才那么无聊了。你开始发觉即使是线轴和钉子的重复运动也蕴含了一种对称美。而且这一切都在科学的名义之下。这是一个有价值的劳动,并且你希望实验可以得出一些有趣的结果。

那个任务仍然不能被算是非常好玩,但是也许也没有那么糟糕。再回想一下,你发现它没有你最开始认为的那么无聊。你给它的评价是比较有趣。

实验结束后你和同样参加了实验的朋友聊天。比较了一下后你们发现除了一个重要的区别外,你们两个的经历是完全一样的。她得到的赏金比你得到的多多了:20美元!这让你第一次开始怀疑其中是不是有一些“阴谋”。

你问她关于线轴和钉子的任务:

“哦,”她回答道,“真是无聊透了,我给了它最低的评价。”

“不。”你坚持反驳,“没有那么糟糕。事实上如果你仔细想想,它还是挺有意思的。”

她不可思议地看着你。

到底是怎么回事?

认知失调

你刚刚所体验到的是认知失调的力量。研究认知失调的社会心理学家对于我们如何处理两种矛盾的想法很感兴趣。

在上面这个实验中,一开始你认为任务很无聊,然后他们付给你钱,让你告诉另外一个人任务很有趣。但是,你不是那种随便撒谎的人。所以你如何解决作为一个诚实的人的真实看法和对下一个被试撒谎的矛盾?你得到的金钱很难安抚你自己的良心——那些钱挺不错,但是还不算那么有份量。

你的大脑决定认为这个研究实际上比较有趣,以此来解决这个难题。那个告诉你其他人都觉得任务很有趣的实验员帮你坚定了这个结论。

与此同时,你的朋友没有必要经历这些内心的矛盾。她只是对自己说:我为了撒这个谎得到了20美元。对于像我这样的学生来说这是一小笔财,足以为我撒的小谎提供足够的理由了。无论实验者告诉我什么,这个任务始终都是无聊的。

一个美丽的理论

在这个实验之后,人们又进行了大量关于认知失调的研究,并且有了可喜的成果。它的美丽在于它解释了我们每天生活中的许多行为。以下是Morton Hunt在他的著作《心理学的故事》(“The Story of Psychology”)中提到的几个例子。

当你试图加入一个团体的时候,越是难以进入,你就越珍惜你的会员资格。为了解决(1)你为了加入他们而需要越过的障碍和(2)其实那只是一家普通的俱乐部之间的矛盾,我们说服自己,这家俱乐部实际上还是很棒的。

为了支持自己的看法,人们对于同样的信息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当决定自己关于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的看法的时候,我们为了避免冲突,就故意忘记和自己的理论相矛盾的观点,而记住所有支持自己理论的观点。

即使是在明显不道德的情况下,人们还是会迅速地将自己的价值体系调整到适合自己行为的标准上来。

那些偷自己老板东西的人会声称“每个人都是这么干的”,于是他们如果不这么做就会显得落后。或者他们会说“我的报酬太低了,所以我理应在其他方面得到一点额外补偿。”

只要你去思考,人们通过为自己的过失找借口来解决认知失调的情形还有好多好多。如果你对自己是诚实的,我敢肯定你可以想起很多你自己这么做的情形。我知道我可以想起好几次。

意识到这点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犯下认知失调的一种后果最为危险的过错:相信自己的谎言。

儿童对物体恒存在的理解

如果宇宙中的物理定律发生改变,周围发生的事情会让我们觉得自己进入了爱丽丝的梦世界。在那里,重力失去了作用,物体运动不再遵守惯性定律、物体也可以突然消失,变得无影无踪。这样的梦境之所以让人惊奇、眼花缭乱,正是因为我们太过熟悉正常的世界是怎么一个模样。

对于刚刚进入这个世界的婴儿,他们可能会觉得周围的环境就像一场无厘头的梦,即使最平常的事情也会让他们新奇不已。在他们的小脑瓜里,没准会冒出这样的问号:哇哦,我闭上眼睛的时候,这个世界会去哪儿啊?

他们会不会早就有了答案:他们直觉地知道,即使自己不能直接感受到,那些东西依然存在?心理学家对婴儿一岁内对“物体恒存在”的理解进行研究,努力地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什么是物体恒存在?

物体恒存在是指“即使眼睛看不到,某件物体也依然存在”这一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婴儿在12个月之前不可能具备这个概念。

伊利诺伊大学的Renee Baillargeon教授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对这一观点进行挑战。实验利用了儿童会对“不可能”事件会表现出明显的吃惊,因此会更为关注这一道理,来证实孩子是不是了解物体恒存在。

穿墙而过?——不可能场景实验

有一项实验是让6个半月的婴儿看着一辆小车从坡道滑下去。半路有一块遮板挡住了婴儿的视线,通过遮板的时候婴儿就看不到小车,之后婴儿又可以看到小车。

有一种情况是婴儿看到遮板后面放了一块障碍物,但是放开小车的时候,试验者做了一些手脚让小车可以顺利通过障碍。所以小车还能很神奇的从遮板的另一侧出现。上述“不可能”情况会和“可能”情况进行比较,也就是障碍物并没有妨碍小车的运行的情况。

Baillargeon发现,婴儿观察不可能情景的时间更长。这说明他们明白即使看不到障碍物,但它依然存在。这似乎为婴儿理解恒存在提供了合理的证据。

当所有情况放在一起,剩下的解释可能就是真相

Baillargeon教授在随后的实验中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情况。他用玩具兔子、玩具老鼠、玩具胡萝卜等来代替小车和障碍,并设计了各种违反自然规律的“不可能”情况。每个“不可能情况”之后都会进行严格控制的“可能情况”,并逐一进行实验对比。在每项实验中,婴儿注视“不可能事件”的时间普遍更长,可能他们在想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现在,通过这些实验发现,三个半月的婴儿可能就对物体恒存在有了一些基本认识。虽然有些人也提出其他的解释,但如果所有这些实验放在一起,那么儿童了解物体恒存在应该是最自然的解释了。

天生物理学家——有时直觉就等于真理

基于这些实验结果,Baillargeon等人认为,周围的花花世界对于婴儿并非毫无意思。相反,婴儿好像是个天生的物理学家,能够对例如重力、惯性、物体恒存在等进行简单解释。

所以,也许在婴儿的眼中,世界并不是个无厘头的梦境。他们当然有很多新鲜事物要学、很多事情让他们吃惊,不过他们似乎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了解了一些万物运行的基本常识,而不是对这个世界全然无知。

颜色识别与语言描述无关

大千世界,五颜六色,人类如何辨识各种颜色?美国研究人员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不管讲哪种语言,人类普遍倾向于将色彩按照“黑白红黄绿蓝”六种基础颜色(六基色)来识别。

以前的一些研究显示,人对颜色的辨识完全取决于语言对颜色的描述。新研究则意味着,颜色的分类是基于人类普遍的感知来划定的,可能与语言无关。正常人虽然都能分辨出可见光的整个光谱组成,但对颜色的细分却存在实质性区别。比如,在不同语言中,对基色的理解大相径庭,有的认为只有深、浅两种基础颜色,有的却列出了多达十几种的所谓基色。另外,在有些语言中,蓝和绿共用一个词来表示,而有的语言却有特定的表示浅蓝和深蓝的词语。因此之前一些科学家就认为,颜色感知可能大部分甚至完全依赖于不同语言对色彩的不同分类和描述。但也有研究发现,无论讲何种语言,人们在辨识上述六基色时都能比较轻松地识别、记忆。

如今,这种六基色普适理论又获得了新的支持。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国际计算机科学研究所的保罗?凯及其同事,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发表论文说,他们选取了2700名调查对象,这些人所讲语言多达110种。研究人员让他们对330种不同颜色的卡片进行指认和分类。然后让这些人挑选出最能代表他们各自的语言中不同色彩的色卡。

结果发现,无论母语是何种语言,人们的选择基本上都集中在六基色上。比如,有的人母语中虽然蓝和绿是一个词,但他(她)选择代表颜色时,或者选蓝色,或者选绿色,而不是蓝绿色。凯解释说,这表明,人类的视觉本身可能会将色彩划分为几类,而不去考虑各自语言中对某种颜色具体如何描述。

不过,有关颜色的争论并未到此结束。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心理学家迪比?罗伯逊说,她对巴布亚新几内亚某个部落的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这些人对凯研究中提到的六基色根本没有偏好。罗伯逊指出,凯的研究表明人们对色彩的感知可能集中于六基色,但不容忽视的是,仍有许多讲各种语言的人,他们辨识颜色的方式非常独特,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橡胶手幻觉实验

一个科学家挥舞着刀气势汹汹地割向你的右手——或者这是你的手么?你看到自己面前有三只手臂,你也能感觉到自己的手心因为害怕而汗津津的。但是这把刀割的真的是你的右手么,还是一只假的橡胶右手?这种进退两难的窘境虽然听上去很可笑,但是告诉大家,154名健康的成年志愿者发现他们被说服并且感觉到自己确实长了三只手臂。2月23日发表在PLoS ONE网站上的一项研究详细地描述了这些受

试者们此次不可思议的经历。

从十多年前开始,橡胶手幻觉就是一个著名的感知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受试者本人真实的右手被藏起来而不出现在视野中,而在视野中取而代之的是一只假的橡胶手。研究人员用笔刷同时轻刷视野外的真实右手和视野中的这只假手,直到受试者意识中认为这只假手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此时,在一些人大脑中,特别是在那些容易出现身体结构发育不良的人的大脑中,那只真实的手开始被忽略了。同时研究人员在被忽略的真实右手上检测到了有迹可循的温度下降状况。这一概念已被应用于帮助一些被截肢的病人利用假肢而减轻疼痛感。

但是这种传统的假手幻觉实验是基于大脑倾向于保持一个正常且对称的身体结构模型的理论的:即要保持两只手臂和两只手。一项新奇的研究把这一套基于对称模型的理论扔到了窗外,或者说至少给这一理论加上了一个新的转折。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琳斯卡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证明,这些健康的成年人可以轻易地被蒙骗而感觉到自己好像长了三只手臂。

在这个感觉的花招中,研究人员把一只假的橡胶右手放到桌面上(假手仅仅与受试者性别保持一致),与受试者自己真实的右手并排放置(假手与真手的食指大约相距12.5厘米)。并且用衣服挡住受试者从小臂直到肩的部分,以此来模糊究竟哪只手是真的连接在身体上的感觉。而受试者的左手也在其视野中。研究人员用一把小刷子同时并行地轻刷两只右手。

“人们会推测,受试者应该只能感觉到一只手,而且应该是感觉到其本身的那只手,”研究所大脑、身体与自我实验室的阿维德?古特斯坦,也是本论文的共同作者,在一份声明中说道,“可是我们惊奇的发现,大脑解决这一冲突的方式是同时接受两只右手作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我们的受试者们感觉到的是自己拥有了额外的第三只手臂。”

古特斯坦和他的同事们进一步检测受试者能够接纳这只编外手臂的程度。在用刷子轻刷使受试者相信这第三只手确实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之后,研究人员迅速地拿起一把菜刀猛的割向其中一只右手。而在受试者左手,则固定着一个皮肤电导反应传感器,用来监测哪怕是一瞬间的因害怕这一身体威胁而排出的汗水。可以肯定的是,当菜刀割向橡胶手时,受试者汗腺变得活跃,这一反应和菜刀割向真实右手时受试者的反应是一样的。(即使当以受试者因见到菜刀而产生的普遍的恐惧反应做对照后,结果依然是这样。)这表明受试者们并没有否定他们真实的手的存在,这与传统的橡胶手幻觉实验中的现象是一致的。

但新的发现不仅仅是对传统橡胶手幻觉实验的一个奇怪的补充。在传统实验中,神经系统和一生的经验相对硬性地规定了人体应该期待具备并且能够容纳两只手臂。可是新的发现指出,人体(和我们的体感皮层)可能并不是如此僵化,而是能够更加变通的去接纳感觉到的物体作为身体的一部分。正如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指出,研究结果显示:“我们的身体结构可以很容易的更新自己,接纳一个额外的假肢作为身体的一部分。”(之前的研究也表明了,大脑开始接纳一个手持工具,比如锤子,作为自己身体结构的一部分。)相反,思维也并不完全是易于受骗的。如果把实验中第二只假右手换成一只左手——或者一只假脚——大脑就不会买这个帐了。无论用刷子刷多少次还是挥舞多少次刀,都不能欺骗受试者因一只与胸部平行的脚将要失去一个脚趾而出汗。

研究人员还声称这一现象将不仅仅被局限于实验室欺骗性实验,而且还会有其他应用。“它可能在将来被应用于为偏瘫导致身体一侧不能动的中风病人提供一个能运用自如的假肢。病人可以像感受自己的手臂一样感受假肢,虽然那只瘫痪的手臂依然存在于病人的身体上。”同样来自于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并且是本

项研究共同作者的亨利克?艾尔逊在另一份预备的声明中如此说道。

那么我们这些只能偶尔用用额外手臂的人呢?“这也是可以想象的,比如在苛刻的工作环境中的人将能够从这只额外的手中受益,”艾尔逊说。但是即使是科学家已经指出,我们并不知道那只真实的右手是否有必要知道假右手在做什么——又或者大脑能否告诉它们去拿不同的调味品。

双耳分听实验

在一项实验中,彻里(Cherry,1953)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从一个耳朵听到的材料,并检查被试从另一耳所获得的信息。前者称为追随耳,后者称为非追随耳。结果发现,被试从非追随耳得到的信息很少,当原来使用的英文材料改用法文或德文呈现时,或者将课文颠倒时,被试也很少能够发现。这个实验说明,从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受到注意,因而得到进一步加工、处理,而从非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没有受到注意,因此,没有被人们所接受。

1960年,格雷(Gray)等人在一项实验中,通过耳机给被试两耳依次分别呈现一些字母音节和数字,左耳:ob-2-tive;右耳:6-jec-9。要求被试追随一个耳朵听到的声音,并在刺激呈现之后进行报告。结果发现,被试的报告既不是ob-2-tive和6-jec-9,也不是ob-6,2-jec,tive-9,而是objective。格雷的实验证明,来自非追随耳的部分信息仍然受到了加工。

凭直觉往往能作出好决定

当人们想购买一些大件物品,如房子、汽车或家具时,总会花费很多的时间去作考虑,去作决定。许多人认为,在众多的挑选对象中作选择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被挑选对象的优点和缺点都罗列出来,经仔细分析和研究后再作决定。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遇到困难的选择时,最好先睡上一觉,然后让直觉作最后的决断。

为了验证人们在作复杂选择时所持的态度以及产生的相应结果,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科学家们不久前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在第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让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学生们在四种不同款式的房车中作选择,并为他们提供了介绍这些房车性能与特性的清单。研究人员为一部分的学生提供了非常简明的有关这些房车性能与特性的介绍,同时为另一部分学生提供了十分详尽的介绍。在实验中,研究人员给予一些学生以数分钟的思考和作决定的时间,而让另外一些学生在作出决定前随便玩一些文字游戏。

这次实验结果显示,就作简单的决定而言,学生们经过思考后作出的抉择通常比较合理。但当遇到比较复杂的抉择时,不通过思考过程作出的决定则更为合理。

为了验证这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研究人员又在阿姆斯特丹的百货商店和家具店里作了实验。研究人员让志愿者到百货商店里去买衣服和炊具,然后又去家具店买家具。购物结束后,研究人员询问志愿者在购买这些东西之前是否作了大量的思考。过了几个星期后,研究人员又询问这些志愿者是否对自己购买的东西感到满意。

志愿者的实验结果与学生的实验结果吻合。在百货商店里作简单购买的志愿者中间,那些在购物之前作过思考的人所购得的东西比较让自己满意。而在家具店里购物的志愿者中,那些没有经过多少思考就实施购

买的人所购得的家具比较让他们自己满意。

研究人员表示,这两次实验结果均说明,当人们需要作出比较复杂的决定时,如挑选房车和房子时,凭直觉作决定的效果往往比较好。虽然目前还不能准确地解释为什么凭直觉作出来的决定往往比较成功,但是科学界普遍接受一种说法,即在人的大脑中,可以作思考的部分的单次信息处理能力较为有限。这就意味着,当人们需要作出复杂决定时,启动思考过程反而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果。

研究人员还表示,当人们需要作出复杂的决定时,不管自己是否启动了思考过程,其实人的大脑会进入一个自然的信息过滤过程,并挑选出最佳的方案来。此外,在过去的15年里,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直觉系统远比人们认为的要重要和复杂。许多复杂的思考过程往往是在人们不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医生或消防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当机立断,不容他们有更多的思考过程。而这些主要凭直觉作出的决定往往被证明是正确的。这是因为,这些人本身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他们已不需要有意识地通过思考过程来获得正确的判断。

研究人员同时告诫说,他们的研究结果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凭直觉作决定。一般来讲,在作出一个决定前,是需要给大脑输送一些信息的,特别是当涉及到一些重大人生选择,如婚姻或选择工作时,因为思考过程通常可以揭示更多的选择。当人们想买车买房时,可先作一些必要的调查和思考,然后把决定权交给自己的直觉。

“开窗”实验

“开窗”实验(open windows)即字母转换实验。

给被试呈现1~4个英文字母并在字母后面标上一个数字,如“F+3”、“KENC+4”等。当呈现“F+3”时,要求被试说出英文字母表中F后面第三个位置的字母“I”,换句话说,“F+3”即将F转换为I,而“KENC +4”的正确回答则是“OIRG”,但这4个转换结果要一起说出来,凡刺激字母在一个以上时都应如此,即只作出一次反应。以“KENC+4”为例,4个刺激字母相继呈现,被试自己按一下键就可以看见第一个字母K 并同时开始计时,接着被试作出声的转换,即说出LMNO,然后再按键来看第二个字母(E),再作转换,如此循环直至4个字母全部呈现完毕并作出回答,计时也随之停止。出声转换的开始和结束均在时间记录中标出来。

根据该实验的反应时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出完成字母转换作业的3个加工阶段:

(1)从被试按键看一个字母到开始出声转换的时间为编码阶段,被试对所看到的字母进行编码并在记忆找到该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

(2)被试进行规定的转换所用的时间即为转换阶段;

(3)从出声转换结束到被试按键看下一个字母的时间为贮存阶段,被试将转换的结果贮存于记忆中。

双眼竞争中嗅觉能够影响视觉

我们普遍认为,视觉在人类所有的感觉系统中占有主导地位,正所谓“眼见为实”。因此,当视觉和其它感觉通道相冲突时,我们总倾向于依靠视觉线索进行判断。相比而言,人类的嗅觉则被认为是一个退化的感

觉,人们很难单一依靠嗅觉线索应对日常生活。已有的关于视觉和嗅觉的跨通道研究显示,当视觉信息与嗅觉信息冲突时,人们选择相信眼睛看到的而非鼻子闻到的。但中科院心理所周雯研究员通过实验首次证明了看似微不足道的嗅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过来影响我们的视觉。

实验采用了经典的“双眼竞争”范式(即在双眼分别同时呈现两张不同的图片,此时被试主观上交替地知觉到这两张图片),以探究嗅觉在双眼竞争现象中对竞争图片主导时间的影响。实验一结果显示,给被试闻与某个图片相一致的气味时,被试知觉该图片的竞争力,即主导时间更长。经过与对照组(在双眼竞争中被呈现蒸馏水,但被告知这是与竞争图片之一一致的气味)的结果分析发现,嗅觉对视觉的这种调制并非源自主观的认知控制,而是基于视觉与嗅觉线索本身的一致/不一致性。

实验二中,研究者将实验一的其中一张静态图片换为动态的强视觉噪音,来测量目标图片在不同嗅觉条件下突破眼间抑制需要的时间,以此研究嗅觉对被抑制而不为主观知觉的视觉信息是否有影响。结果证明,给被试呈现与被抑制的视觉图片一致的气味时,该图片受抑制的时间显著缩短。由此可见,嗅觉不仅能在双眼竞争中影响竞争图片的主导时间,且这种影响可以在潜意识加工中完成。

法国研究发现人类大脑不能同时处理超2项任务

电脑可以同时处理多项任务,人脑可以吗

法国研究人员发现,人的大脑只能同时处理两项任务,“一心三用”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研究结果由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刊载。

拼词测试

法国一个研究团队征集32名志愿者,让他们把电脑屏幕上列出的若干英文字母组合成单词。同时,研究人员使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扫描实验对象脑部,观察大脑“驱动系统”组成部分、即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活动情况。

首先,电脑屏幕上全部出现大写字母,正确拼出单词的受试者可以得到物质奖励。研究人员发现奖金额越高,大脑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活动越活跃。

第二项测试难度加大,小写字母同时出现,受试者必须同时将大小写字母都拼成单词。结果受试者并不费力,他们脑活动的活跃性仍随奖金升高而增强。扫描显示,这时额叶会把任务分给大脑的左右半球,令两部分分别处理两项不同的任务。

最后,研究人员加入一组字母,结果受试者匹配的准确性明显下降。研究项目负责人、巴黎高级师范学院的艾蒂安?克什兰说:“受试者看似总是忘掉三项任务中的一项。”

一心两用

人脑只有两个额叶。面对两项任务时,内侧前额叶皮质会自动划分任务,使“一心两用”成为现实。但如果试图“一心三用”,事情会变糟。

“这项研究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人们面对多项选择时会无所适从,”克什兰说,先前研究表明人们总是乐于做出“非此即彼型”的二元选择,“当选择超过两个,人就会失去理性、不知所措。这可能与大脑只能作‘双任务处理’相关”。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神经学家勒内?马鲁瓦认为这项发现“令人吃惊”。他说,这会暗示人们尝试同时处

理两件以上的事情,如写报告的同时查看电子邮箱。但是,如果邮件需要回复,大脑可能不知所措。

有待商榷

戴维?迈尔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多任务处理。在他看来,这项研究不能证明大脑不能同时处理三项任务。

迈尔认为人在生死关头额叶会出现异常反应,从而能够执行“多任务处理”。

“克什兰的研究只是用金钱作为刺激,所以结论值得商榷,”迈尔说,“但我也困惑,为什么有时人的大脑活动指令和他们的实际行为脱节。”

他举例说,物质刺激的确可以提高人脑活跃度,但这种活跃度提高没有让人在处理多任务时变得更快更准确。

迈尔认为研究还需要更强有力的激励措施,“如果没有外在刺激,‘一心两用’是痴人说梦”。

大脑时间相对论

为了弄明白为什么当人面对可能危及生命的险境时会感觉时间变慢了,我们的记者在达拉斯的零重力惊悚游乐园里被从15楼的高度扔了下去。

理解大脑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将帮助我们找到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但对时间的感知却是很难度量的,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科学家想出了一个古怪的办法:让人从45米高处自由落体,看他们的大脑是如何切换到慢动作模式的。

对大脑对时间流逝的感知的研究已经不再仅仅是哲学家的课题了。在过去几十年中,医学扫描和电脑分析技术的进步让科学家已经能够以毫秒为单位来监控大脑的活动。探明大脑如何处理与时间相关的信息,将有助于揭开一些精神疾病的成因。但一些最基础的问题仍然困扰着研究人员,特别是对所谓“时间膨胀”的解释——这个理论认为当生命遇到威胁时,人就会感觉时间放慢了脚步。我所进行的这次自由落体试验,就是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神经科学家大卫?依格曼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的一组试验中的最后一项内容。

体验着:在我的手腕上戴着一个感知计时器——基本上它就是两块LED屏幕,每块屏幕上都不断随机闪烁着从1~9的数字。在我被吊起之前,这个计时器的数字切换速度被设定为我刚好无法清楚地读出上面的数字。如果依格曼的理论是正确的,也就是在遇到危险时大脑对时间的感知会减慢,那么我就应该能够以一种慢动作的状态看清上面的数字,就像是电影《黑客帝国》里面的主角可以看到飞行的子弹一样。不过前提是,我要始终睁开我的双眼。

大脑中的时间旅行

最近几年,科学家已经发现,我们在每天24小时中有规律的睡眠/醒来的生理节奏,是由约1万个大脑细胞所组成的视交叉上核神经元负责控制的。而依格曼的研究焦点,是要确切地找出其中的每一时刻都发生了什么。他设在贝勒医学院的感知与行为实验室,也是目前惟一专注于通过试验获得关于人们对时间感知的可靠数据的研究机构。

依格曼是从视觉开始他的研究生涯的,2000年,他对“闪烁滞后效应”产生了兴趣,科学家对这种视觉错觉现象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解释。在电脑屏幕上,一个中间是蓝色的圆圈围绕一个固定的点做圆周运动,每过一会儿,圆圈中央的蓝色部分就在几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变成白色。有时候,你会感觉这些不停做圆周运动的白色和蓝色的圆圈看上去仿佛是重合在了一起。在对数十名学生进行了这项试验之后,依格曼认为这可

能是一种时间错觉,受到欺骗的其实是你的大脑,而不是眼睛:为了解释短暂闪现出的白色,大脑会提前假想出蓝色将在几毫秒后出现的位置,并将它与进入你的意识中的实际视觉感受叠加在一起。这是第一个证据,它能证明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我们认为是“现在”的这一时刻所发生的事。

在我从空中跳下的前一天,我造访了依格曼的实验室,想要亲身体验一些他所说的时间错觉现象。依格曼现年38岁,但看起来至少要比实际年龄年轻10岁。他留着棕色的短发,身材像运动员一样健壮,待人和蔼可亲。他2009年的著作《生命的清单:关于来世的40种景象》是本一夜蹿红的畅销书。他的实验室看上去和普通的办公室没什么两样,也有一个个的小隔断和咖啡壶之类的东西,最大的特色是墙壁上涂有淡蓝色的易擦涂料,墙上从上到下都写满了他研究中用到的各种笔记和符号。不过,现在我的注意力全都被吸引到了一块电脑屏幕上,上面显示着一个快速变化的绿色方块。

屏幕上显示着一个九宫格,9个蓝色的方块整齐地排列在一起,时不时地,其中会有一个方块忽然变成绿色。我的任务就是要点中绿色的方块。一开始,它以一个比较稳定的速度跳动,在我点击鼠标之后要等上200毫秒才会变换到下一个位置。但过了一会儿,变换的速度开始改变了,随着绿色方块变得越来越快,我感觉它似乎在我点中它之前就已经跳开了。

“这是因为你的大脑在不断校准时间间隔。”依格曼解释说,“比如说,我们现在用拨动开关去打开一盏灯,如果每次按下开关之后都有200毫秒的延迟灯光才会亮起来,你的大脑就能识别出这种固定的模式,并自动忽略掉延迟的时间差。这样,在你拨动开关的时候,感觉就像是灯立刻就亮了起来。但如果这时把你放到另一间房子里,那里的灯光就是一按下开关马上就亮起来,那么你就会感觉好像是在你拨动开关之前灯就自己亮了。这是因为你的大脑暂时卡在了先前的思维模式中。”

依格曼让几十个人玩了九宫格的游戏,并同时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仪监视他们大脑中的反应。他发现,当人们体验到时间延迟的时候,大脑前扣带回皮层的活动就会明显增加,而这个区域只有在大脑的不同区域处理相互矛盾的信息时才会活跃起来。这个发现可能说明大脑中存在着至少两个不同版本的时间:一个主计时器告诉你对“现在”的感知,而另一个则在不停地对这种感知进行调整。

重复进行的试验支持了他的结果,这表明——与语言功能主要由布罗卡区控制、视觉主要由枕叶负责不同——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并不是由某一个大脑区域集中控制的。因此,这一领域中的大多数科学家都将工作的重点转向了大脑中的不同区域如何相互协调才最终实现了对时间的统一认识。但他们首先要弄明白的是,这套系统是否真的有能力改变解读数据的速度。依格曼记得自己小时候有一次从屋顶摔下来时,时间似乎变得永无止境,而不仅仅是一瞬间就过去了。这让他想到,将人从高塔上扔下去的方法,或许能够帮他找到答案。

关于新鲜感

“3,2,1,去吧!”随着操作员的倒数,我落了下去。跳塔的顶端开始离我远去,我的胃开始翻江倒海,里面的东西冲向我的喉咙,就像依格曼所设想的,我感觉到时间真的变慢了。用尽全部的意志力,我将注意力集中到计时器上,尽管我能感觉到时间过得很慢,但上面那些闪烁的数字还是很难看清。

重重地,我摔到了网子上,冲击力要比我想象的厉害得多,但至少我的身体还完好无损。我有点不好意思地向依格曼报告了自己的感觉。“和我想的一样,”他说,“又一个无效结果。”在第一轮测试中,他让23个人轮流从空中落下(其中有一个不算,因为她在下落过程中闭上了眼睛),每个测试者都感觉到下落的过程要比实际时间持续得更久——他们估计的平均时间大概是4秒,而实际上只有2.6秒——但他们在下落过程中

辨别数字的表现都不比在地面上的时候更强。他们的大脑好像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时间已经变慢了。起初,这样的结果让依格曼感到很失望,但他很快意识到,这个结果恰恰说明,“时间膨胀”实际上是一种记忆错误的体验。当你落下时,下坠的过程本身并没有变长,只不过你记得它好像是变长了。

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这个结论。达特茅斯学院的神经科学家、时间研究者彼得?赛提出了另一种解释。进化的过程让我们的大脑更容易注意到新鲜的事物。比如你在丛林中发现了一片移动的阴影,它可能意味着一顿美餐,或者是你自己将变成别人的美餐——无论是哪种结果,这都是最值得引起注意的征兆。“当我们提高注意力的时候,”赛说,“大脑每秒钟就会处理更多的信息。”这是一种生存策略。当我们面对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比如从45米高空坠落的时候,你的大脑每秒钟所处理的信息量也会比平时更多,因此它会重新校准时间。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灯光马上点亮的情况一样,你的大脑会被卡在旧的模式中。如果你觉得大脑处理了平时用4秒钟才能处理完的信息量,那么就会认为你的下坠过程的确持续了4秒钟的时间。

2004年,赛做了一项试验,他在电脑屏幕上反复调出同一张照片,然后再在后面加入一张新的照片,就像是:咖啡杯、咖啡杯、花。尽管这些照片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其实都是一样的,但受试者都报告说新换的那张照片持续的时间好像要更久一些。赛认为这是大脑在接触新体验的时候拉长了时间。

但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在依格曼试验中从空中落下的人,就应该能看清计时器上以更慢的速度闪烁的数字才对啊——只要减慢一点点,他们就应该可以看清数字了。(赛认为这是因为视网膜的速度没有快到足以完成对图像的处理,与环境并没有关系;但依格曼反驳说,研究表明视网膜处理画面的速度能达到每秒100次,远远超过了读出计时器上的数字所需的反应速度。)因此,依格曼对赛的试验做了一些改变,又重新做了一次。如果说引起人的注意是造成这种效果的关键,那么当人看到一个更能引起情绪波动的“新鲜事物”——比如一个人持枪对着你的照片,其他试验已经证实它要比一朵花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时,就应该感觉它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更久才对。但试验结果却发现,人们似乎并不觉得拿枪的人比一朵花更有新鲜感。

为了找到其中的原因,依格曼查阅了关于大脑在观看同一幅画面时电活动会减少的研究报告。“这是一种称为‘重复抑制效应’的经验法则,”他说,“在这个试验中,它是解开谜题的关键。”依格曼指出,人们对花带来的新鲜感所做出的反应,并非像赛所认为的那样是减慢了时间;相反,其实是大脑在之前观看咖啡杯的照片反复出现的时候,提高了反应速度——大脑立刻就认出了杯子,因此在看杯子时所消耗的时间和能量都被减少了。“这是一套完美的系统,大脑知道接下来会出现什么,因此不愿花费更多的能量去想它。”依格曼说,“但在这个问题上,看到反复出现的画面时减少能量只是个次要的事例。”

医学中的时间旅行

让我们回到现实世界。这项研究有些很有意思的分支,其中之一就是用它来找出造成精神疾病的原因。每个人的大脑中都存在着几乎是在瞬间就会闪现出来的“内心独白”,或者说是自己和自己说话。但这其实是一个可以分成两步的过程:你先在心里发出一个声音,然后再听到它。“对一般人来说,这个过程几乎是同时完成的。”依格曼说,“但如果这两个步骤出现了不同步的情况,那感觉可能就像是你听到了别人的声音。”这很有可能就是很多有过精神分裂体验的人所感受到的幻听症状的根源。去年,依格曼对3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做了插入新照片的那个试验,结果发现,他们没有表现出任何重复抑制效应——对他们来说,每一次的体验都是同样新鲜的。“就像我们的大脑在九宫格试验中会去重新校正时间的机制一样,”他说,“我们也可以利用游戏来校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驱除掉他们的幻听症状。”

从事时间与疾病相关研究的科罗拉多大学的心理学家蒂娜?达瓦洛斯同意这种观点。“所谓的‘感觉门控’,

也就是大脑过滤掉重复刺激的过程,正是精神分裂症出问题的地方所在。”她说,“大多数人都觉得,可能是他们抑制自己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的能力出现了问题,但依格曼的研究把焦点对准了对时间的认知功能。”从这个认识出发,依格曼正在心理学家的帮助下设计一个游戏,用来重新校正病人大脑对时间认知,他希望能在未来几年中对其进行测试。

目前,他还在继续研究新的时间错觉,希望能利用另一种闪烁滞后现象的研究结果揭开大脑的秘密。尽管他的研究致力于创建度量时间的科学方法,但他也不由自主地开始思考所有这一切背后的意义。爱因斯坦说时间是相对的的时候曾经指出,当人在太空船上以光速旅行的时候,他所体验到的时间与站在地球上所体验到的是不一样的。但依格曼发现的却是,即使两个人并肩站在一起,他们所感受到的时间也是相对的。要证明时间不像我们一直以来认为的那样是永恒客观的、每个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悟都有自己的根据,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项研究中还将发现些什么?”他说,“这个问题让人充满了期待。”

审美判断男女有别

美国与西班牙科学家研究发现,女性观看美丽事物时,整个脑部都活跃,而男性只有右脑活跃。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实验

研究人员测试男、女志愿者各10人,给他们展示风景照片或图画,让他们判断“美”或者“不美”,同时扫描并记录这些志愿者的脑部活动。

测试结果显示,男女脑部活动在最初300毫秒并无明显不同。但300至700毫秒时,若观看的是他们认为“美”的图画,则两者脑部活动差异显著。

研究人员说,无论男女,接受测试时脑部最活跃的地区都是顶叶,这是大脑负责处理各类感觉讯息的部分。但是,男性只有右脑部顶叶活跃,而女性则左右脑都活跃。

“众所周知,男性与女性的大脑在处理感知‘任务’时活动不同,”参与此项目的西班牙巴利阿里大学研究人员卡米洛?塞拉?孔戴问道,“但为何审美时会出现这样的差异?”

解释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弗朗西斯科?阿亚拉的分析说,出现这样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女性做判断时既注意事物的整体特征,又注意它的局部特征,而男性往往只注意整体特征”。阿亚拉说,审美时两性脑部活动差异可能为人类独有。

塞拉?孔戴也在回复给美联社的邮件中说,女性评判看到的某一事物时,倾向于找出适当的词语描述它,而男性的脑海中往往浮现的就是这一事物的具体形象。这也就可以解释女性为何在语言掌握方面强于男性。

“男女审美时脑部活动差异可能与他们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担当的不同社会角色有关,”塞拉?孔戴说。不过他认为这一测试结果并不能说明人类的审美观念为何以及如何进化而来。

差异

每个人都对“美”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塞拉?孔戴说,研究人员并没有发现人们评判美丑时有性别差异。

“有些人认为某处风景、某座建筑物或者某张油画美,但另外的人可能会觉得难看。这其中并没有体现出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的脑部神经结构有不小差别,但是对美的判断却差不多,这很奇怪,但事实如此,”塞拉?孔戴说。

在他看来,不同审美标准可能与人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有关。塞拉?孔戴补充道:“人类世界复杂难懂。不过,借用新科技手段,我们已经开始对自身有一定了解。”

创造发明的难处

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是非经过不知难。" 陕西省西安有一个半坡博物馆,它向人们展示着距今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的原始人的生活状况。一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半坡姑娘的雕像。只见她身披兽皮,手提一个两头尖、中间大的纺锤形瓶。乍一看,这个瓶子似乎没有什么用处,连放都放不稳。可是,你要知道,这个瓶子是用来打水的。瓶子空时放在水面上,它会自动倾倒,水就从瓶口灌入,瓶里水满了以后,它又自动恢复竖直平衡状态,单等半坡人将它提出水面。也许有人会说,这个道理太简单了。是的,道理确实很简单。但是我们六千年前的祖先为发明这种瓶花费了多少努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这不仅因为原始人智力和知识都不及现代人,同时也因为创造发明有令人望而生畏的难处。我们来介绍一个实验,大家就明白了。实验是在一个普通的房间里进行的。房间里有一张书桌,天花板上挂着两根绳子,它们相距很远,抓了一根就抓不着另一根。要求想出一种办法把两根绳系在一起。现在实验开始。被试们一个一个进屋解决问题。这些被试分成3组。心理学家对属于第一组的人说:"你只能利用我给你的东西。"说着,把一把剪刀放在桌子上,以后每隔一会儿便把一个衣夹、一个小滑轮、一个小木球和一个钓鱼坠逐个放在桌子上。他对第二组的人则说:"你可以利用房间内任何东西,包括我放在桌子上的东西。"接着把上述5种物品逐个放在桌上。第三组的人走进房间时,桌上已经有摆上了5件物品。只对他们笼统地说:"房间里任何东西都可以利用。" 结果,第一组的人花了2.4分钟解决了问题。他们在一根绳上系一个较重的物品(如上述5种物品),使它象钟摆那样摆动,然后将另一根绳往二者中间拉,待重物摆过来时,将它抓住,然后把两根绳子系在一起。第二组的人解决问题就慢了些,平均花了7.5分钟,而第三组的人平均用了15.2分钟才解决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心理学家分析说,第一组的人明确知道他们只能用实验者交给的物品来解决问题,所以一开始就能在这上面打主意、想办法,很快解决了问题。而第二组的人得到的指示比较笼统一些,但是由于强调了可以用实验者提供的物品,他们也能较快地注意到那5个物品,从而解决了问题。第三组的人得到的指示最笼统,等于没有什么指示,所以他们要想到利用桌上的5个物品是较难的,因而花的时间也最长。从事发明创造的人所面临的情况和上述第三组的人十分相似。他们事先不知道可以利用哪些物件来制作新产品,而要可资利用的物件,往往花去相当多的时间。这就是发明家们面临的最大难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以后就再也不会讥笑别人的创造发明"那么简单","连我也想得出"了。而面对祖先的即使是极其简单粗糙的发明,我们也会更加肃然起敬,佩服之至了。

只消变换一下问题

先请你解一道几何题。已知圆的半径为5cm。圆内有一直角三角形ABC。求△ABC的斜边AC的长。

假如你一个劲儿地想找出一个现成的计算AC长度的公式,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因为你走入了歧途。其实,如果把△ABC当成长方形OABC的一部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时,AC成为长方形的一条对角线,而另一条对角线OB就是半径。因为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度相等,那么,AC长度也应该是5cm。

从解上面这道题的过程可以看出,当一个问题貌似难题时,可以对它加以变换,难题常常就不难了。下面,再来看看心理学家做的一个实验。

实验者将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分成两组,向其中一组提出了下列选择题。

有一个人用60美元买了一匹马,又以70美元卖了出去。然后,他又用80美元买回来,再用90美元卖出去。在这一系列交易中,他________。

a.亏了10美元

b.收支平衡

c.赚了10美元

d.赚了20美元

e.赚了30美元

虽然被试者全是大学生,但是解题时还觉得挺吃力,最后统计发现,得出正确答案(赚了20美元)的人数不到40%。然而,当把问题变换一下,请另一组大学生来做时,结果又怎样呢?

有一个人用60美元买了一匹白马,又以70美元卖了出去,然后用80美元买了一匹黑马,又以90美元卖出去。在这一系列交易中,他________。

(以下5个选择同上)

这一组全答对了。显然,把一匹马的问题变换成两匹马的问题,就大大降低了问题的难度。

以后你碰到难题,不妨在变换问题这一方面多动动脑筋,说不定也能收到迎刃而解的奇效呢。下面再出个题目,锻炼一下你变换问题的能力。

3个客人住进了一家旅馆。经理告诉他们,房间租金是30美元。于是,他们每个人付了10美元。过了一会儿,经理发觉应该收25美元,就叫服务员去退还多余的5美元。这位服务员怪聪明地想到,5美元不可能三人平分,所以他留下2美元,只还了3美元。这样,3个客人每人各付了9美元。

现在问题来了,每人付9美元,3人共付27美元,加上服务员手中的2美元,总共是29美元,还有1美元上哪儿去了?

如果你答不上来,请看变换后的问题:服务员还钱之前,客人付了多少钱?其中经理拿了多少?服务员拿了多少?还钱以后呢?

这下清楚了:还钱之前,客人共付30美元,经理拿了25美元,服务员拿了5美元,还钱之后,客人共付27美元,经理拿25美元,服务员拿了2美元。服务员手里的2美元是包括在27美元中的。看来是出题者犯了逻辑错误!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智力游戏"、"谜语题"之类,都是有意识地控制一些条件,或故意隐蔽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一些因素,以使读者通过这样的实践,思维能力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心理学家也常常通过诸如此类的活动,来测定受试者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动物的聪明

人是万物之灵,这话众所周知。

不过,对那些比人类低级的动物,我们也不要轻视了它们的聪明。当然,各发展阶段不同的动物,其聪明程度也不一样。

那么,动物有哪些聪明之处呢?

聪明之一:能掌握一些简单的规律。

有位名叫桑代克的心理学家用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他做了一个笼子,里面装有机关,只要一碰这个机关,笼门就自动打开。然后,他把一只饿得饥肠辘辘的猫关进笼子,并且在笼外放上香喷喷的食物。

这下笼子里可就热闹了。饿慌了的猫一眼就盯上了笼外的食物,可是笼门紧闭,无路可出。于是,它就在笼子里东碰西撞,乱抓乱咬,想弄开一个洞。就在它象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的时候,突然门开了!这是因为它偶然地碰到了机关。当然对这一点猫并不深究,它只是连忙冲出笼子,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猫吃完食物,桑代克又把它关进笼子,并再放上食物。这一次,猫还是乱抓乱咬一阵,又偶然打开了笼门,吃到了食物。这样重复十几次以后,猫在笼子里瞎扑腾的时间越束越短,最后,它一进笼子就去抓能打开笼门的机关。这说明,猫逐渐掌握了触动机关能打开笼门这一规律。后来,桑代克还用白鼠、狗、猴子做了同样的实验,都观察到了这一现象。

聪明之二:能进行简单的推理。

比较高级的动物还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这是一位名叫苛勒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的。他用猩猩做了一些实验。下面举几个例子。

1. 把一只猩猩关在笼子里,笼外放上水果,不过是放在猩猩够不着的地方。水果上系着绳子,绳子的一端摆在猩猩够得着的地方。猩猩看到了水果和绳子的关系,一拉绳就轻而易举地得到了水果。

2. 关有猩猩的笼子里有两根竹竿,一粗一细,刚好能套接起来。笼外远处放着水果。猩猩先用一根竹竿划拉一阵,结果是徒劳。经过一阵踌躇和尝试,猩猩把两根竹竿接起来,弄到了水果。

3. 关有猩猩的笼子里有一根短竹竿,笼外有一根长竹竿,远处有水果。这一次,猩猩先用短竹竿取得长竹竿,然后用长竹竿钩到了水果。

4. 水果挂在笼顶,笼内有一只木箱。黑猩猩想了许久,最后把木箱移到水果下面,登上木箱,摘下了水果。

从这几个实验来看,猩猩有了简单的推理能力。

聪明之三:有了创造性思维的萌芽

在动物身上,不仅可以看到思维的萌芽,还可以看到创造性思维的萌芽。

心理学家托尔曼和霍齐克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让一群白鼠饿24小时,然后把它们放在一个迷宫的入口,训练它们找到通向出口(那里有食物)的最短的路径,即通道1。白鼠经几次试探,很轻松地学会了选取通道1走向出口。

接下来,把迷宫中A处堵死,这意味着通道1走不通了。白鼠走到A处,泱泱退回,然后从通道2走向出口。

但是,如果堵死的不是A处而是B处,又如何呢?心理学家们惊讶地看到,自鼠从通道1走到B处碰壁退回原处后,径直沿通道3走向出口,而不去理会通道2。

这说明,白鼠已经能够比较灵活地处理它所面临的问题了。从这儿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尽管这个萌芽是那么幼小。

期望效应

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我们预期某一事物以某种方式发生,我们的期望就会倾向于让它变为现实。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在某些领域这的确是事实。

早在1911 年,“聪明的汉斯”的著名研究引起了心理学家波菲格斯特的注意,汉斯是一匹聪明的会算算术的马,经过研究发现,汉斯实际上是从提问者无意识的表现中获得了细微的线索,它对细微的线索形成了条件反射,利用提问者的无意识线索得出正确的数学答案。对“聪明的汉斯”的研究指出了一种可能性,即观察者经常带有某种特殊的期望或偏爱,就使他们在研究中无意识的给被试发出了某种隐蔽的信号。这些信号就可能使被试按照与观察者的偏爱相一致的方式做出反应,从而证明了观察者的预期。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实验者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实验室研究和教育教学中的类似偏见和期望。下面来介绍他的一个实验研究。

理论假设

当出现在实验室之外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往中时,罗森塔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希腊神话中,雕塑家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他创作的女雕像。罗森塔尔怀疑,在小学教师得到学生的某些信息(如IQ 分数)时,他们或多或少的会对学生的潜能产生某种期望,这种期望会使他们无意识的对那些可能会成功的学生的行为表现给予一些鼓励和鞭策,使这些学生产生自我实现的预期,变得更加出色。当然,这似乎是以牺牲那些教师对其期望不高的学生为代价的。为了检验这些理论假设,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在一所小学进行了研究(这个小学位于某个大城镇的中低阶层生活区)。

实验方法

研究者对1 -6 年级的所有学生进行了IQ 测验,同时还进一步对教师解释,该实验的成绩可以对学生未来在学术上是否会有成就做出预测。但实际上,这个测验并不具备这种预测能力。

在6 个年级中,每个年纪有3 个班级,每个班有1 名班主任,18 个学生(16 女,2 男),给班主任一张名单,上面有测验成绩得分最高的前20 %的学生。本研究的关键是:教师所得名单中的前十名学生是被完全随机分配到这种实验条件下的。这些学生和其他学生(控制组)的唯一区别就是,教师以为他们(实验组)会有不同寻常的智力发展表现。

学期结束前,研究者对所有学生在进行相同的IQ 测验,计算每个学生IQ 的变化程度。通过实验组和控制组的IQ 变化差异的检验可以看出,在现实情景中是否也存在。

实验结果

综合全校的情况看,那些被教师以为智力发展会有显著进步的学生,其IQ 平均提高幅度显著高于控制组。

在这项早期的研究中,研究者得到了两个主要的研究发现:一是已在正式实验室情境中被证明了的,也会在非正式的现实生活情境中起作用;二是这些作用在低年级更为明显,而在高年级中几乎不存在。

讨论

正如罗森塔尔所预测的,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期望转化成了学生的自我实现预言。此外,对高年级学生而言,自我实现预言的作用似乎并不明显,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很重要。在本文和后继研究中,罗森塔尔提出了

下面的几种可能的解释:

1 .低龄儿童的可塑性一般较高年级儿童更强。如果事实如此,那么研究中低年级儿童变化更大也许仅仅是由于他们比高年级儿童更易变化。

2 .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未在教师心中形成牢固的印象。也就是说,如果教师没有对学生的能力形成某种认识,那么研究者所说的期望就会产生更重要的影响。

3 .在教师把对学生表现的期望传递给学生时,他们在不经意间使用的微妙方式更容易影响和带动低年级的学生。

4 .低年级教师向学生传递期望的方式与高年级教师不同。

研究意义

罗森塔尔等人研究的意义在于,它表明教师的对学生在校表现会产生长期的潜在影响。它直接引起了在当今心理学和教育学中非常有争议的一个话题:即IQ 测验的公平性问题。这对教育界的研究和应用意义重大。

盲视

以往,心理学家认为知觉一定是意识层面的。例如在视、听知觉研究中被试总是意识到自己看见、听见某些刺激,而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研究中人们也是清楚地意识到空间关系和时间序列。然而,近20 年以来,研究者逐渐发现大量证据,证明知觉也可以涉及无意识层面的加工,这就是无觉察知觉。

20 世纪80 年代,研究者几乎同时从两个领域得到启发,开始思考知觉是否可能在意识层面之下发生,提供无觉察知觉存在证据的两个领域,分别是神经病理案例和认知实验研究。

而是神经病理案例中的一个典范,研究者在研究中发现奇怪的现象:一些脑损伤患者无法知觉到某些刺激,但在一定条件下却表现得似乎仍能对这些刺激进行某些加工。换言之,那些刺激在患者本人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得到了知觉加工。

韦斯克兰茨(1986 )报告了一例病人D.B. 。D.B. 十四岁时,大约每六周发生一次剧烈头痛,头痛时,伴随出现的是其左侧视野一块椭圆形的暂时失明。到他二十岁时,他头痛的次数增加,并且在某一次头痛发作后,那块椭圆形的局部区域彻底失明了。X 光片显示:他大脑右侧视皮层顶端的血管增大。之后,手术切除了D.B. 脑部的这部分视皮层和膨大的血管。当即D.B. 的头痛停止,然而,他的左侧视野却失明了。通过动态视野程序发现D.B. 在每只眼睛视野的左半部都有一个盲点。

然而,奇怪的是D.B. 的左视野好象并非真地失明。观察发现D.B. 能够清晰定位处在他的野区内的物体。比如,尽管看不见,但他能够正确地握住别人伸出的手,而且,他能够猜出他看不见的条状物作水平还是垂直运动。不过,D.B. 说在他看不见左视野中的任何东西,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完成以上任务,完全是因为猜测。

进而,韦斯克兰茨对D.B. 的这种无觉察情况下准确判断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测试。由于D.B. 看不见在野中的物体,实验要求他对光斑是否存在及其位置作迫选猜测。另一些实验要求他猜测线条的方向。控制照明条件、D.B. 头的位置和视线的方向保持不变。结果发现D.B. 在盲区的定位、觉察和目标方位的猜测都比随机猜测的结果要好得多。并且在很多情况下,盲区的视觉活动几乎和正常视野的视觉活动表现得一样好。

但是D.B. 仍不能辨别在盲区出现的物体,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他都声称看不见测试中要求他做出选择判断的目标,他还是认为他在这些试验中所表现出来的卓越能力要归功于猜测或是运气。在不存在觉察的情况下,D.B. 进行了复杂的知觉判断,D.B. 在没有觉察的情况下产生知觉。这种被试对所呈现的刺激茫然不知,并且也没有产生感觉,但是要求他猜测或迫选时却能做出精确的反应的现象就是无觉察知觉最好的证据。

关于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实验

人为什么会感到快乐?为什么会感到痛苦?这是因为我们碰上了令人高兴的事或痛苦的事。我们千方百计做成了一件事,这满足了我们获得成功的希望,于是我们就感到欢欣鼓舞;反之,如果我们的努力受到挫折,我们就会不高兴,甚至感到痛苦。除了以上这个原因之外,心理学家还发现了一些别的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就是,刺激脑的某些部位也能产生欢乐或痛苦的情绪。原来,在我们的大脑里有专门分管"快乐"和分管"痛苦"的情绪中枢。30多年前,有位叫奥尔兹的心理学家,用微电极技术研究老鼠的脑功能。微电极是一种极小极小的电极,可以插入脑的各个部位,而不影响动物的健康和各种功能。我们可以利用微电极向所插入的部位施加电流刺激,以观察动物有何反应。奥尔兹在研究过程中偶然发现,如果在某个地点对老鼠的一个叫下丘脑的部位附近进行电流刺激,那么这只老鼠以后就老爱往这个地方跑。这引起了奥尔兹和他的同事们的兴趣。于是,他们精心设计设计了一个实验他们做了一个控制电流刺激的开关装置--横杆,可以由老鼠自已掌握。只要老鼠一按这根横杆,埋藏在下丘脑附近的那个微电极就产生电流刺激,持续时间为0.5秒。实验开始了,奥尔兹等人看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情景:老鼠一旦学会按压横杆来获得刺激后,就会以近乎疯狂的热情来刺激自己。每只老鼠都以极高的频率按压横杆,平均频率为2000次/小时,有的竟高达5000次/小时,而且要连续按压15--20小时,直至精疲力尽,呼呼睡去。但一醒来,就又去按压横杆。奥尔兹等人为了进一步搞清老鼠对这种刺激的迷恋程度,特意在老鼠和横杆之间摆上一个通有很强电流的架子。但老鼠竟不顾触电的痛苦。拼命穿过架子,扑向那根能给它们以刺激的横杆。奥尔兹通过进一步实验还发现,把微电极插入脑部的另一个重要系统:边缘系统,也能看到老鼠拚命按压横杆的情景。所以,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在下丘脑和边缘系统内存在着"快乐"中枢。老鼠之所以一个劲儿地按横杆,就是因为刺激这个快乐中枢后,可以体验到欢快的情绪。后来,这个实验在医院脑外科病人那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医生征得病人的同意之后,在动手术时顺便刺激了一下相应脑部位。他们发现,病人挺喜欢这种刺激,如果把开关--横杆交给病人,他也很乐于去按压几下。这说明人脑中也有快乐中枢。既然有快乐中枢,那么有没有痛苦中枢呢?心理学家把微电极插入其他一些脑部位,同时把开关装置改装一下,使老鼠按压横杆时能截断电流刺激。实验时,先对老鼠的这些脑部位进行电流刺激,老鼠会很不舒服,并学会按压横杆,截断电流。这些部位可能就是老鼠的"痛苦中枢"。

印象形成中,中心特征的作用

首先,看看阿希的经典实验。他把大学生分为两组,每人拿到一张描写一个人特征的表格,上面有七个形容词。

A组是:聪明、灵巧、勤奋、热情、果断、实际、谨慎

B组是:聪明、灵巧、勤奋、冷淡、果断、实际、谨慎

A、B两组形容词唯一的不同就是A组中有一个词是“热情”,另一组把“热情”换成了“冷淡”,其余

实验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

实验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 以下是关于实验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实验心理学经典案例 "迟延满足"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 ·

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情绪实验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作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 实验告诉我们: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和本人的实际情况越符合,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越能把压力变成动力。 神奇的"莫扎特效应" 趣味心理实验 1993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戈登·肖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让大学生在听完莫扎特的《双钢琴奏鸣曲》后马上进行空间推理的测验,结果发现大学生们的空间推理能力发生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作"莫扎特效应"。 莫扎特效应启发人们从多个角度思考促进脑功能发展的 ·

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简介

《教育心理学》经典实验简介 一、苛勒:黑猩猩摘香蕉实验 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3—1917 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直接相对立的完形—顿悟说。 他的经典实验主要有两个系列:箱子问题与棒子问题。实验设计:实验者布置一种情境,使其目的不能直接到达,而又让猩猩对情境完全了解,于是我们便可以知道它所学到的是何种程度的行为,尤其是它能否以间接的方法解决其问题。实验设计具体要求两个: (1)以动物能否以“间接方法解决问题”作为理解力的标志; (2)使动物有可能完全了解其情境,即问题的一切主要条件必须全部显露出来,以便让动物观察。 实验工具:香蕉、木箱 实验过程:在单箱情境中,将香蕉悬挂于黑猩猩笼子的顶板,使它够不着。但笼中有一箱子可利用。识别箱子与香蕉的关系后,饥饿的黑猩猩将箱子移近香蕉,爬上箱子,摘下香蕉。在更复杂的叠箱情境中,黑猩猩把握了箱子之间的重叠及其稳固关系后,也解决了这一较复杂的问题。 实验结果:黑猩猩利用箱子解决问题 与箱子问题类似,棒子问题要求黑猩猩将一根或几根棒子作为工具,用以够到笼外的香蕉。实验者观察发现,黑猩猩处于对香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问题情境中,在几次用短棒够取香蕉失败后,突然顿悟,将两根短棒

连接起来,达到目的。 研究结论:人和类人猿的学习不是对个别刺激做出个别反应,而是通过对一定情境中的各事物间关系的理解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是一种顿悟形式的智慧行为。 学习不是盲目的“试误”,而是在学习者理解了情境之后产生一种突然的、迅速的领悟(顿悟),是“参照场的整个形势,一种完善解决的出现”。 二、苛勒:小鸡啄米实验苛勒让小鸡在深、浅不同的两种灰色的纸下面寻找食物. 通过条件反射学习, 小鸡学会了只有从深灰色纸下才能获得食物奖赏. 然后,变换实验情境, 保留原来的深灰色纸,用黑色纸取代浅灰色纸.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小鸡仍然到深灰色纸下面寻找食物, 那就证明迁移是由于相同要素的作用; 如果小鸡是到两张纸中颜色更深的那张(即黑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对关系作出的反应. 实验表明:小鸡对新刺激(黑色纸)的反应为70%,对原来的阳性刺激(深灰色纸)的反应是30%;而幼儿在做同样的实验时始终对黑色纸的刺激作出反应. 用这个实验证明,学习的迁移不是在于环境刺激的相同要素, 而是环境刺激各要素间的整体关系,也是发生顿悟的结果。 三、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实验

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

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 作者:洪恩教育IQ365商城时间:2009-08-11 儿童的妙想世界——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 本文介绍了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10个经典实验。对于熟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人来说,看看不同的观点,也是一件好事。 儿童心理学——或者更宽泛的说,发展心理学——并不仅仅是关于孩子的研究,而是研究像你我这样的人,以及我们如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儿童心理学展现了我们的过去,甚至包括我们的将来。本文是这十篇的索引,希望各位看官多提建议、多多支持。 开始翻译的时候,我没想过一下子把10篇都翻译出来。之后有个网友留言,说自己是个孩子的爸爸,希望我能将这个系列进行到底。其实本来上开始在yeeyan上发表翻译是想给自己找个事情做,转移一下注意力。没想到,却真的可能对某些人有帮助。这位爸爸的支持,让我下决心在新年之前把这十篇都翻译出来,也算是送给大家的新年礼物。 一、婴儿早期记忆 想想看,如果我们真的记得从出生开始的所有事情,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吧——幸亏忘的比记得多得多。本文介绍了一个60年代关于儿童记忆的实验。与我们的common sense有出入,小孩儿很早就能记住事情。 很久很久以前,虽然现在看起来已模糊不清,我们都曾是孩子。我们咯咯笑、大哭、大笑、探索、摔倒,我们对于刚刚起步的这条旅途几乎一无所知。

除非遭遇不幸,在生命最初的几年中,我们产生了记忆、语言、自我意识、记忆认知、社会和情绪能力。我们向着未来的自己走出了最初的几步。 儿童心理学——或者更宽泛的说,发展心理学——并不仅仅是关于孩子的研究,而是研究像你我这样的人,以及我们如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就像了解自己的历史可以对未来有所借鉴,儿童心理学展现了我们的过去,甚至包括我们的将来。 这篇及以后几篇将介绍儿童心理学几个重要领域中的10个经典研究。每个实验都是我们自己这个拼图中的一块,细细品味任何一个实验,都将提醒我们,现在看来浑然天成的事情曾经是多么复杂。 婴儿从很早就有记忆 有些人认为,我们不可能记得2到4岁之前的任何事情。另一些人则认为我们能记住那之前的事——可能甚至能追溯至出生之前。“儿童期失忆”可不好研究,因为我们很难证明成人最早的记忆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 不过心理学家也进行了一些研究,通过一系列经典实验来检查幼年的记忆形成。如果真的很早就有记忆,那么从理论上成人当然可能记住很早期的经历。 一踢脚就有声 上世纪六十年代,Carolyn Rovee-Collier(现任职于Rutgers大学)教授和同事们设计了一个经典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得以了解婴儿记忆的机制。这种方式提供了关于婴儿记忆何时、如何发展的重要证据。 在他们的实验中,Rovee & Rovee让9-12周大的婴儿舒适地躺在家中的摇篮中,向上看着一个色彩鲜艳的木头旋转风铃。

心理学从众经典实验

心理学的从众经典实验 作者:08工商管理郑明贵 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当音乐会或是其他的什么演出完毕后,前排的观众一个接一个的起立鼓掌,当这股浪潮向你而来时,你也站起来了吗?如果你对这次演出不满意,你完全可以不站起来,不是吗?你有这样的自由和权利,相信在场的人中有不少的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即对演出并不满意),可是为什么他们还是站起来了呢?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们这样做了,成为那样不从众的少数派便真的那么难吗? 那么让我们看看心理学对这些从众行为的研究吧-----三大从众心理学的经典实验。 Sherif的规范形成 第一步:Sherif要求一个试验者A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用肉眼观察一个光点移动的距离长短,并说出光点到底移动了多少,因为是完全黑暗的情况下,所以没有可以参考的依据,但是根据大数原则,在实验重复进行多次后,说出的答案会越来越接近真实答案,事实试验者也是如此。 第二步:在第二天中,试验者A做同样的实验,不同的是身边多了倆个试验者B和C(但是B和C是Sherif的工作人员),这次的实验的标准答案是1.5米,按昨天A的表现,他会在多次实验后得出接近1.5米的答案,而在Sherif的安排下B和C的答案要求向2.5米靠近,结果在此后的实验中,A并不想我们想象的那样做出1。5的接近答案,而是2.5米,这便是规范的形成结果。 在这次sherif的实验中,得出了从众可能是来源与规范形成,这很大程度上与人的社会性有关,人们在很多程度上的行为,比如:西方人礼貌性的吻别,中国人过年一定回家,走路向右靠,都是潜在的规范形成,换句话说,大家都在从众,这样的规范来源与暗示的影响的结果(起码sherf是这么认为的),而让我提到暗示又不得不提起的是暗示的另一种影响即“自杀是会传染的”人的本性有很多,其中也包括自杀的本性。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经典心理学实验范式整理

————————————————————————————————作者: ————————————————————————————————日期: ?

实验心理学经典范式整理 潜变量分析(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并从中提取它们的共性,形成该执行功能的潜变量。对测量同一执行功能的多个任务应涉及不同的实验刺激和实验程序,以避免在潜变量提取后的执行结构中仍含有非执行的成分。潜变量提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诸如纯度,结构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各执行功能间,以及执行功能与其他一些认知结构间的关系。Miyak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三项执行功能(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也清晰地表现出相互可分离性;并且,这三种执行功能在一系列复杂执行任务(包括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贡献是不一样的。然而,由于潜变量提取需要进行多项测验,结构方程建模还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n-back范式 n-back范式要求被试者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相比较,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当n=1时,要求被试者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相邻的前一个刺激;当n=2时,则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的刺激;当n=3时,要求比较的是当前刺激和它前面隔两个位置上的刺激,依此类推获得不同程度的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包括字母匹配任务,位置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三类。在位置匹配任务中,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呈现的位置是否相同,而不管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或图形;在字母或图形匹配任务中,则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是否为同一字母或图形,而不管他们的呈现位置如何。该范式的优点在于将任务设计成在工作记忆上施加一连续的,参数可变的负荷,而其他任务需要保持恒定。P.O.Harvey等(2004)用n-back 范式评估年轻抑郁症住院病人的刷新加工,抑郁病人在n-back任务中显示了较差的操作。?他们的结果说明:排除包括2-back和3-back条件的复杂信息管理,1-back条件是一个更纯的刷新加工测量方法。n-back任务也被广泛用于工作记忆的神经成像研究中。神经成像研究应用n-back任务有如下几个理由(Braveretal,1997;Cohenetal,1997;Jonidesetal,1997):首先,比较神经成像研究早期应用

二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01 斯坦福监狱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津巴多作为监狱长。 死亡实验是一套故事基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的电影。 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 斯坦福大学(Stanford)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他的同事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办公大楼地下室里建立了一个“监狱”,他们以每天15美元的价格雇用了24名学生来参加实验。这些学生情感稳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在普通人格测验中,得分属正常水平。实验者对这些学生随意地进行了角色分配,一部分人为“看守”,另一部分人为“罪犯”,并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然后,实验者就躲在幕后,看事情会怎样发展。 两个礼拜的模拟实验刚刚开始时,被分配做“看守”的学生与被分配做“罪犯”的学生之间,没有多大差别。而且,做“看守”的人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如何做监狱看守员。实验者只告诉他们“维持监狱法律和秩序”,不要把“罪犯”的胡言乱语(如“罪犯”说,禁止使用暴力)当回事。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监狱生活,“罪犯”可以像真正的监狱中的罪犯一样,接受亲戚和朋友的探视。但模拟看守8小时换一次班,而模拟罪犯除了出来吃饭、锻炼、去厕所、办些必要的其他事情之外,要日日夜夜地呆在他们的牢房里。 “罪犯”没用多长时间,就承认了“看守”的权威地位,或者说,模拟看守调整自己,进入了新的权威角色之中。特别是在实验的第二天“看守”粉碎了“罪犯”进行反抗的企图之后,“罪犯”们的反应就更加消极了。不管“看守”吩咐什么,“罪犯”都唯命是从。事实上,“罪犯”们开始相信,正如“看守”所经常对他们说的,他们真的低人一等、无法改变现状。而且每一位“看守”在模拟实验过程中,都作出过虐待“罪犯”的事情。例如,一位“看守”说,“我觉得自己不可思议……我让他们互相喊对方的名字,还让他们用手去擦洗厕所。我真的把…罪犯?看作是牲畜,而且我一直在想,…我必须看住他们,以免他们做坏事。”?另一位“看守”补充说,“我一到…罪犯?所在的牢房就烦,他们穿着破衣服,牢房里满是难闻的气味。在我们的命令面前,他们相对而泣。他们没有把这些只是当作一次实验,一切好像是真的,尽管他们还在尽力保持自己原来的身份,但我们总是向他们表明我们才是上司,这使他们的努力收效甚微。” 这次模拟实验相当成功地证明了个体学习一种新角色是多么迅速。由于参加实验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病态反应,在实验进行了6天之后,研究人员就不得不终止了实验。

8个经典心理学实验

8个经典心理学实验 1霍桑实验: 1924~1932年,以哈佛大学教授G.E.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的总称。 1924年11月,霍桑工厂内的研究者在本厂的继电器车间开展了厂房照明条件与生产效率关系的实验研究。研究者预先设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效率会随照明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增加或减少照明强度都可以提高效率(有两个女工甚至在照明降低到与月光差不多时仍能维持生产的高效率)。随后,研究者又试验不同的工资报酬、福利条件、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比率等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也没有发现预期的效果。 1927年梅奥等人应邀参与这项工作。从1927~1932年, 他们以"继电器装配组"和"云母片剥离组"女工为被试,通过改变或控制一系列福利条件重复了照明实验。 结果发现,在不同福利条件下,工人始终保持了高产量。研究者从这一事实中意识到,工人参与试验的自豪感极大地激发了其工作热情,促使小组成员滋生出一种高昂的团体精神。这说明职工的士气和群体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是影响生产效率的更有效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梅奥等在1928~1932年中,又对厂内2100名职工进行了采访,开展了一次涉及面很广的关于士气问题的研究。起初,他们按事先设计的提纲提问,以了解职工对工作、工资、监督等方面的意见,但收效不大。后来的访谈改由职工自由抒发意见。由于采访过程既满足了职工的尊重需要,又为其提供了发泄不满情绪和提合理化建议的机会,结果职工士气高涨,产量大幅度上升。为了探索群体内人际关系与生产效率之间的联系,研究者在1931~1932年间进行了对群体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正式群体内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内既有无形的压力和自然形成的默契,也有自然的领导人,它约束着每个成员的行为。 在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上,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的因素,这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学说为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但也有人对霍桑实验提出批评,认为它带有推论的性质,缺乏客观性。研究者没有考虑工人的阶级觉悟、工会的作用以及其他厂外力量对职工态度的影响。 2."迟延满足"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

心理学经典实验

·心理学经典实验 [经典实验]从众实验心理学家阿希(S.Asch,1951)关于知觉方面的从众实验最为著名。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数。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6人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开始观察其被试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面对这一实验情境,真被试在作出反应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在确信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阿希从1951年开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果发现: ·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 ·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 ·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 [经典实验]发现学习教学实验布鲁纳设计过一个发现学习的教学例证。教学内容是引导8岁儿童发现二次方程式的因式分解的规律。实验教学中首先让儿童玩弄并熟悉表示数量的积木块:大正方形(x乘x)、长方形(1×x)、小正方形(1×1),以获得知觉经验。然后在教师的提问、启发下,儿童在按要求搭出一个比一个大的正方形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各种探究、操作,并对其记录、对照。他们逐渐领悟到隐藏于如下记录中的重要规律:x 2+2x+1=(x+1)(x+1)x2+4x+4=(x+2)(x+2)x2+6x+9=(x+3)(x+3)x2+8x+16=(x+4)(x+4)x2+10x+25=(x+5)(x+5)当x以2,4,6,8,10……的比例递进,另一行的增加是1,4,9,16,25……时,则方程的右边的数字是以1,2,3,4,5……递进。 [经典实验]服从实验心理学家米尔格尔姆(https://www.sodocs.net/doc/658652792.html,gram,1963)所做的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 实验的被试是通过广告招聘来的40名职业不同的男性,每次实验付酬4.5美元。实验主试告诉被试,实验是为了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实验时,两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老师,师生角色由抽签决定。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关联词让学生记忆,然后教师呈现某个词时,学生在四个备选中选择其中之一。如果选错,教师就按电钮给学生施以电击作为惩罚。电击强度从15伏到450伏,分30个按钮,电钮下方对应标明“弱电击”、“中等电击”、“特强电击”、“剧烈电击”、“极剧烈电击”、“危险电击”,最后两个用“××”标记。由于事先的安排,实际上每组只有一个是真的被试,另一个是实验者的助手,即假被试。抽签结果,真被试总是当教师,假被试总是当学生。另外,这些电击也是假的,但为了使作为“教师”的真被试深信不疑,实验前,首先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伏的真电击,作为惩罚学生的体验。结果“教师”感觉虽然45伏电击微弱,但已感到难受。实验开始,“教师”和“学生”分在两个房间,被墙隔开,相互看不见,可以用电讯传声的方式联系。然后在“学生”的胳膊上绑上电极,这是

心理学经典实验

实验1 心理旋转实验Cooper & Shepard,1973 选取不同的字母或数字作为实验材料,如R,J,2,5。将材料取正面或反面以及每面六中不同的倾斜角度随机呈现给被试,让其判断是正写的还是反写的字母或数字,并在反应之后记录反应时间。 结果:不同旋转角度的图形的辨认时间不同, 结论:辨认图形时首先将倾斜不同角度的图形的表象加以旋转直至正立位置,然后再进行辨认,这就造成了不同旋转角度的辨认时间不同。 实验2 短时信息编码实验 Posner,1972 实验安排两种材料:一种形同音同的两个字母AA;另一种是形状不同但读音相同的Aa。并安排同时呈现和继时呈现两种模式,而继时呈现有多种时间间隔。要求被试判定所呈现的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间。 结果:同时呈现时形同音同的两个字母的反应时小于形异音同的两个字母的反应时;继时呈现时,随着两个字母呈现间隔增加,形同音同的字母对的反应时间急剧增加;而形异音同的字母对的反应时变化不大。 结论: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先时视觉,而后逐渐过渡为听觉编码。 实验3 反应时相加因素法实验 Sternberg,? 让被试先看1至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看一个数字(测试项目),要求被试判定该数字刚才是否识记过,按键反应,并记下反应时间。 结果:识记集合的大小,反应的肯定或否定、测试项目等因素分别独立作用于反应时间结论:短时记忆提取反应过程包括四个独立阶段,即刺激编码、顺序比较、决策、反应组织 实验4 开窗实验 Hockey,1981 给被试呈现1-4个字母并在后面标上一个数字,如“F+3”、“KENC+4”,其中字母和最后的数字由被试自行控制相继呈现。要求被试将字母按照后面数字转换为字母表上对应数字之后的那个字母,比如“KENC+4”,先呈现“四个字母+4”,然后被试每按键后出现一个字母,他要出声进行转换“L-M-N-O”,然后按键出现下一个字母……,直至四个字母都出现,再进行一次总回答“OIRG” 结果:获得的12个数据可明显看出此字母转换作业的不同加工阶段 结论:作业分为三个阶段 a.编码阶段:从按键看到一个字母到开始出声转换的时间 b.转换阶段:出声转换所用的总时间 c.储存阶段,从前一个字母转换结束到按键看下一个字母的时间 实验5 音笼实验 Pierce & Young,1928 让被试戴上眼罩坐在隔音房间的音笼内,音笼内各点到被试头部保持同样距离,随即在各个方位呈现声音让被试报告声源方位,主试来记录报告是否正确。 结果:在被试头部中切面上声音最容易混淆 结论:双耳听觉差在听觉定向中起主要作用 实验6 锥体暗适应实验 Hecht,1921 整个实验在黑暗环境进行。被试坐在暗适应仪前,先在明灯环境刺激5分钟,然后关灯,逐级降低暗适应的按钮等级,同时让被试不断报告窗口内是否出现了视标,从而测量其阈限。若用红色视标,由于基本不能被棒体细胞所感知,所以可单独测量锥体暗适应曲线。如果用紫色视标,则可以测量棒体细胞的暗适应。 结果: 结论:两种视觉细胞的适应时间和速度有很大差别,锥体适应能力差,但速度快,棒体

心理学实验范式

Kerr和Zelazot简化了Bechara等人研究中的爱荷华博弈任务(Iowa Gambling Task),从而设计了儿童博弈任务来测量热执行功能,它是热执行功能的研究方法中较复杂的一种。此任务运用了两副纸牌,一副纸牌的正面是竖条花纹,另一副的正面是圆点花纹。将两副纸牌翻过来都能看见它们的反面有开心的脸和悲哀的脸。但不同的是,正面是竖条花纹的纸牌的反面总是有1张开心的脸,偶尔加上1张悲哀的脸;而正面是圆点花纹的纸牌的反面总是有2张开心的脸,但有时会出现好几张(如4、5、6张不等)悲哀的脸。开心的脸代表赢得糖果,其数量也代表赢得糖果的数量;悲哀的脸代表输掉糖果,其数量也同样代表输掉糖果的数量。每次试验只能选取一张纸牌。显然,选竖条花纹的纸牌虽然每次赢的糖果更少,只有1颗,但平均起来,输的糖果也更少;相反,选圆点花纹的纸牌虽然每次赢的糖果更多,有2颗,但平均损失却大得多,一旦输,就会输掉4颗、5颗或是6颗。因此,从长远来看,选竖条花纹的纸牌有利,反之,则不利。实验中,研究者告诉儿童“游戏”结束时要赢得尽量多的糖果(比如50次选牌后,这点儿童事先不知)。开始的25次选择可以看作儿童对两种纸牌的尝试;后面的25次试验将被作为对情感决策的诊断。此实验的关键因变量为儿童在第26~50次试验中做出不利选择的比例。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是对儿童情感决策的诊断,通过这种诊断可以推断出儿童的“热”执行功能发展与年龄有关的规律。它还考察儿童控制受即时愿望支配的动作的能力和预测他们的动作将会产生的后果的能力。它常用于学前儿童,但对学龄儿童也适用。 反向择物(Object Reversa1)实验范式 相对于儿童博弈任务来说,反向择物任务是研究热执行功能的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它以Overman等人的研究为基础。每次试验,研究者都向儿童呈现同样两个事物(如事物A或B),并且当儿童选择其中一个事物(如A)时,总是给予儿童奖励。经过一定次数的试验后,研究者又改为当儿童选择另一事物B时给予奖励,即奖励的可能性发生了反向转变。可见,此研究首要的因变量就是儿童要了解到这种转变所需的试验次数。反向择物法测量的是对刺激的强化值(reinforcement value)进行灵活表征的能力,为研究人的消退行为(extinction)提供证据。这种研究方法常用于年龄较小的学前儿童,但也可用于婴儿和学龄儿童。 反向择物(Object Reversa1)实验范式 相对于儿童博弈任务来说,反向择物任务是研究热执行功能的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它以Overman等人的研究为基础。每次试验,研究者都向儿童呈现同样两个事物(如事物A或B),并且当儿童选择其中一个事物(如A)时,总是给予儿童奖励。经过一定次数的试验后,研究者又改为当儿童选择另一事物B时给予奖励,即奖励的可能性发生了反向转变。可见,此研究首要的因变量就是儿童要了解到这种转变所需的试验次数。反向择物法测量的是对刺激的强化值(reinforcement value)进行灵活表征的能力,为研究人的消退行为(extinction)提供证据。这种研究方法常用于年龄较小的学前儿童,但也可用于婴儿和学龄儿童。

心理学中的10个经典实验

1、Posner实验--信息也可以有视觉编码 给被试安排呈现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可以同时给被试看,或者插进短暂的实践间 隔,让被试指出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来反应,记下反应时。所用字母对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和书写都一样,即为同一个字母(AA);另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 音相同而书写不同(Aa)。在这两种情况下,正确的反应都为“相同”。 2、Clark和Chase 句子-图画匹配实验--减法反应时实验的范例 给被试看一个句子和紧接着的一幅图画,如“星形在十字之上,”,要求被试尽快地判定,该句子是否真实地说明了图画,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记录反应时。实验应用的介词 有“之上”和“之下”,主语有“星形”和“十字”,句子的陈述有肯定的(在)和否 定的(不在),共有8个不同的句子。Clark和Chase设想,当句子出现在图画之间时,这种句子和图画匹配作业的完成要经过几个加工阶段,并提出了度量一些加工持续时间的 参数。 3、Sternberg用于研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相加因素法实验 先给被试看1~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看一个数字(测试项目),并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试回答该测试数字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按键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计时也随 即停止。这样就可以确定被试能否正确提取以及所需要的时间即反应时。通过一系列的 实验,Sternberg从反应时的变化上确定了4个对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因素,即测试项 目的质量(优质的或低劣的)、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肯定的或否定的)和每个 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因此,他认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包含相应的4个独立的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二择一的决策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 4、字母转换实验(“开窗”实验) 给被试呈现1~4个英文字母并在字母后面标上一个数字,如“F+3”、“KENC+4”等。当呈现“F+3”时,要求被试说出英文字母表中F后面第三个位置的字母“I”,换句话说,“F+3”即将F转换为I,而“KENC+4”的正确回答则是“OIRG”,但这4个转换结果要一起说出来,凡刺激字母在一个以上时都应如此,即只作出一次反应。以 “KENC+4”为例,4个刺激字母相继呈现,被试自己按一下键就可以看见第一个字母K并同时开始计时,接着被试作出声的转换,即说出LMNO,然后再按键来看第二个字母(E),再作转换,如此循环直至4个字母全部呈现完毕并作出回答,计时也随之停止。 出声转换的开始和结束均在时间记录中标出来。根据该实验的反应时数据,可以明显地 看出完成字母转换作业的3个加工阶段:(1)从被试按键看一个字母到开始出声转换的 时间为编码阶段,被试对所看到的字母进行编码并在记忆找到该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 置;(2)被试进行规定的转换所用的时间即为转换阶段;(3)从出声转换结束到被试 按键看下一个字母的时间为贮存阶段,被试将转换的结果贮存于记忆中。 5、Peterson和Peterson有关遗忘进程的实验 每次给被试听觉呈现3个辅音字母,如KBR;为了阻止复述,在呈现字母之后,立即听觉

10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10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我们都有成为恶魔的潜在可能。 在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具有争议性的实验,是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监狱实验。它从微观上展现出社会环境会怎样影响人的行为。由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领导的研究者们,在斯坦福的心理大楼的地下室设立了一个模拟监狱,并且挑选了24名大学生(没有犯罪记录以及被视为心理健康)去扮演囚犯和监狱的警卫。然后研究人员通过使用隐蔽摄像头观察囚犯(必须每天24小时留在监狱里)还有狱警(每8小时轮班)。 实验原本打算持续两周,但因为狱警的虐待行为,实验在实验的第六天就被迫中止——有时候他们甚至让囚犯遭受心理折磨——从囚犯展现出极度的情绪紧张和焦虑可以看出。 “狱警对囚犯的攻击升级,让他们脱得赤裸裸的,把袋子套在他们头上,最后强迫他们做一些让人羞辱的关于性的行为,”Zimbardo这样对《美国科学家》说。“6天之后我不得不结束实验因为这个实验实在是失控了——除了担心警卫会怎么对待囚犯之外,我晚上都睡不着觉。” 我们没有注意到在我们的前方正在发生什么。 试想一下,你知道你周围将会发生什么事吗?你可能没有像你认为的那样保持清醒。在1998年,哈佛大学和肯特州立大学针对大学里的路人展开关于人们对即时环境的警觉程度。在实验中,一个演员向路人迎面走来,然后向他问路。当路人向演员指示方向的时候,有两个人拿着一扇大木门从演员和路人之间经过,在几秒内完全阻挡了他们的视线。在那段时间内,本来的演员会替换成另一个演员,不仅他们的身高、体格不同,连衣着、发型还有声线都不一样。超过一半的被试都没有注意到这个替换改变。 这个实验是最先阐明“变化视盲”的现象的实验之一,它仅仅向我们展示了对于现有提供的视觉场景,我们是非常选择性地接受——那似乎显示出我们比想象中还要依赖我们的记忆和模式识别。 延迟满足很困难——但如果延迟满足,我们会更成功。 斯坦福在19世纪60年代末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是测试学前儿童的抗拒即时满足的的诱惑的能力。这个实验引申出很多关于意志力和自制力的一些很有力的观点。在这个实验中,4岁的孩子们进入到一个房间里,在他们面前的事放在碟子上的一块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他们要不就把棉花糖吃掉,要不就等15分钟后研究人员回来,他们会获得两块棉花糖。 虽然大部分的孩子都说他们会等,但是他们很多都难以抗拒面前的吸引然后屈服了——在研究人员回来之前就把棉花糖吃了,这里有《时代》的跟踪报道。成功延迟整整15分钟的孩子一般的采取了回避策略,例如别过头去或者盖着自己的眼睛。孩子们的行为意义很深远: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在青年时期很少会过于肥胖、有毒瘾或其他行为问题,他们将来的生活也会更成功。 我们可能有非常矛盾的道德冲动体验。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 在1961年进行了一个相当令人惊恐的著名实验,是关于人们当被要求伤害他人的时候,内心关于个人道德和服从权威的想法,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Milgram希望通过进行这个实验,可以在二战这个灾难后深刻理解纳粹战犯可能保有的永不可饶恕的行为。为了达到研究目的,他共同测试一对被试,一个担当“老师”,另一个担当“学生”。如果学生答错问题,老师被要求对学生进行电击(学生大概是坐在对面的房间,但实际上他不会受电击)。取而代之,Milgram会播放一些喊叫声,听起来就像是那个

经典心理学实验

经典心理学实验 我们如何以及为何对自己撒谎:认知失调 (2) 儿童对物体恒存在的理解 (5) 颜色识别与语言描述无关 (6) 橡胶手幻觉实验 (6) 双耳分听实验 (8) 凭直觉往往能作出好决定 (8) “开窗”实验 (9) 双眼竞争中嗅觉能够影响视觉 (9) 法国研究发现人类大脑不能同时处理超2项任务 (10) 大脑时间相对论 (11) 审美判断男女有别 (14) 创造发明的难处 (15) 只消变换一下问题 (15) 动物的聪明 (16) 期望效应 (17) 盲视 (19) 关于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实验 (20) 人际关系认知实验 (21) 心理旋转实验 (21) 直棒与方框实验 (22) 登进门坎效应 (23) 儿童何时获得了意识? (23) 心理旋转实验 (24) 人容易拔高自己 (24) 寻找发胖的原因 (25) 视觉悬崖 (26)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 (26) 时间折扣神经机制新证据 (27)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28)

团体公约实验 (29) “迟延满足” (29) 集体效能 (29) 社会认同实验 (31) 强大的动力--自信和社会的关怀 (32) 关于服从的实验 (33) 习得性无助实验 (34) 罗森塔尔实验 (35) 霍桑实验 (35) 压力如何使人崩溃——神经科学实验 (36) 识别说谎人的实验 (40) 我们如何以及为何对自己撒谎:认知失调 1959年的一个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实验证明了我们如何以及为何对自己撒谎。对这个实验的理解很好地解释了我们内在动机的阴暗世界。 这个无比创新的实验是由Festinger和Carlsmith(1959)负责的。人们总是试图解释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而这个实验正是提供了对于这种自我解释的重要而深刻的理解。实验中充满了巧妙的骗术,所以对它最

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阿希实验 罗森塔尔实验 耐人寻味的心理实验 国际心理学会议上的枪声 心理学家难住心算家 感觉剥夺实验 心理学领域中的痛苦实验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 编辑本段从众定义 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编辑本段实验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7,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5,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一般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男性,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编辑本段原因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从众呢,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我们对规范的社会影响所做出的反应。遵循社会规范往往可以得到奖赏。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对信息的社会影响所做出的反应。尊重规范并不是人们从众的唯一原因,人们从众还因为团体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第三个原因是,当任务有难度时从众现象会增加。 编辑本段结论 由此可见,从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甚至是一个集体的正确判断能力。这也就是中国所谓的“人云亦云”吧。

三个有趣的心理实验和5个有趣的心理规律

三个有趣的心理实验和5个有趣的心理规律 1、“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2、“迟延满足”实验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3、情绪实验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作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实验告诉我们: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和本人的实际情况越符合,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越能把压力变成动力。 罗森塔尔效应 有一位名叫罗森塔尔(RobertRosenthal)的人,在1966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研究变态心理学的人,可能为研究者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把研究结果“污染”了。他设计了一些实验,试图证明实验者的偏见会影响研究结果。其中有一项实验是这样按排的:他让大学生用两组大白鼠做实验,主持实验的人告诉大学生们说,这两种大白鼠品种不一样,一组是十分聪明的,另一组特别笨。事实上这两组大白鼠没有什麽差别,而大学生们都相信,实验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学生们让这两组大白鼠学习走迷宫,看看哪一组学得快。结果他们发现,“聪明”的那一组大白鼠比“笨”的那一组学得快。 罗森塔尔对这种果怎样解释呢?他推测说,这有能是由于实验者对“聪明”的动物和蔼友好,对待“笨”的动物粗暴而造成的。

心理学实验报告经典范例

心理学实验报告经典范例 1、Posner实验--信息也可以有视觉编码 给被试安排呈现两个字母,这两个字母可以同时给被试看,或者插进短暂的实践间隔,让被试指出这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来反应,记下反应时。所用字母对有两种,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和书写都一样,即为同一个字母(AA);另一种是两个字母的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Aa)。在这两种情况下,正确的反应都为“相同”。(详细内容见《认知心理学》王甦汪安圣北京大学出版社) 2、Clark和Chase 句子-图画匹配实验--减法反应时实验的范例 给被试看一个句子和紧接着的一幅图画,如“星形在十字之上,”,要求被试尽快地判定,该句子是否真实地说明了图画,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记录反应时。实验应用的介词有“之上”和“之下”,主语有“星形”和“十字”,句子的陈述有肯定的(在)和否定的(不在),共有8个不同的句子。Clark和Chase设想,当句子出现在图画之间时,这种句子和图画匹配作业的完成要经过几个加工阶段,并提出了度量一些加工持续时间的参数。(详细内容见《认知心理学》王甦汪安圣北京大学出版社) 3、Sternberg用于研究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相加因素法实验 先给被试看1~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看一个数字(测试项目),并同时开始计时,要求被试回答该测试数字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按键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计时也随即停止。这样就可以确定被试能否正确提取以及所需要的时间即反应时。通过一系列的实验,Sternberg从反应时的变化上确定了4个对提取过程有独立作用的因素,即测试项目的质量(优质的或低劣的)、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类型(肯定的或否定的)和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因此,他认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包含相应的4个独立的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二择一的决策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详细内容见《认知心理学》王甦汪安圣北京大学出版社) 4、字母转换实验(“开窗”实验) 给被试呈现1~4个英文字母并在字母后面标上一个数字,如“F+3”、“KENC+4”等。当呈现“F+3”时,要求被试说出英文字母表中F后面第三个位置的字母“I”,换句话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