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规定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规定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规定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规定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

1、课程概述

1.1课程标识

课程代码:67010004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类别:职业技能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2学期。

授课学时:总学时:56课时。其中理论学时:20课时;实践学时:36课时。

1.2课程定位

《平面构成》是广告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研究关于二维空间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的理论课程,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平面构成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一般将该课程设置在第二学年,它也是理论性、系统性比较强的课程。在理论知识方面,通过系统的专业历史、发展和现状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真正理解构成要素在各类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实践技能方面,通过在平面构成所研究的点、线、面、肌理、方向、位置、空间、重心、形式、情感等构成内容,是任何设计都离不开的基本元素,结合真实企业命题的设计操作,使学生掌握设计学习过程的基本要素,熟悉市场调查的过程和分析报告的写作等。也正因为在教过程中积极探索这样的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才突出学生创意能力培养,使之真正进入情境中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团队协作、交流沟通能力,具备从理论到实践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1.3课程设计思路

《平面构成》学习领域共56学时,本学习领域所涵盖的知识内容多,共分为四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划分为几个任务模块。本学习领域跳出传统学科课程的体系,打破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转变为以工作实训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在每个项目的教学实施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按照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进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主,并通过相关的实训进行模拟,达到教、学、练(做)一体化,为后续专业技术学习领域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基础。课程内容的排序符合认知规律。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排序,学习项目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课程内容与职业项目紧密相关,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学习领域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多想、多看、多动手实践,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寻找和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有助于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

2、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2.1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提出工作方案,完成工作任务能力;

(2)树立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4)培养创新意识、审美素质、团队合作能力;

(5)具有通过互联网、学术期刊、研讨会、相关设计软件、媒体等多种途径,获取本学习领域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2.2 知识目标

(1)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述。

(2)了解并掌握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及构成的形式法则。

(3)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表现形式及制作。

(4)熟悉的平面构成的形态感觉与情感的表现,具有与本课程有关的创意,设计和制作平面构成作品的能力。

2.3素质目标

(1)提高学生对平面构成表现能力,为以后设计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2)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5)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课程内容与学习情境设计

4、实施建议

4.1 教学实施建议

在教学上,建议今后的教学逐步转向电子化,如教案可不再写纸质版,可转向制作电子版的教案。

4.2 师资队伍建议

目前艺术系拥有5名专职教师,其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有3位。在职称上拥有中级职称的教师有2位、助教职称的有3位。

4.3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教材使用情况如下:

书名:《平面构成》

主编:于国瑞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1月第1次印刷

4.4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平面构成》课实践教学环节,对绘图的桌子平整度要求比较高,艺术系目前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桌子过于陈旧,且无法调整角度,给实践绘画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建议可换一批新的绘图专用桌。

4.5 考核评价建议

由于本课程的实践课程比较多,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动手制作大量的作业,来提升自己的专业基础技能。所以在考核上建议可以给予平时作业分值的比例适当提高,以督促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1)成绩构成:

总评成绩= 专业知识考核成绩(25%)+专业素养及团队合作精神成绩(10%)

+考试成绩(60%)+自我评价成绩(5%)

(2)成绩考核评价与质量标准

专业知识考核成绩(25%)评分与质量标准:

上课认真听讲,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实训项目作业

专业素养及团队合作精神成绩(10%)评分与质量标准:

对专业实训的态度是否认真,是否很好的完成了每一次实训项目的作业。

考试成绩(60%)评分与质量标准:

考核作业成绩。

自我评价成绩(5%)评分与质量标准:

对本学期自己上课的表现进行打分。九十分以上必须达到上课无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

4.6 其它说明

5、附录

6、学习情境设计

各个学习情境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学习情境、教学载体、项目目标、项目任务、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学材料、设备与场地、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步骤与实施等方面的内容,详见《学习情境教学设计表》。

表四学习情境二的描述

表五学习情境三的描述

表六学习情境三的描述

表七学习情境四的描述

(三)其他资源开发与利用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利用挂图、幻灯片、教学录像、多媒体软件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编制单位:艺术系

执笔人:杨婷

审核人:

编制日期: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色彩构成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运用的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色彩构成的概念与意义; 2.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要素; 3.掌握色彩构成的分类; 4.掌握色彩构成的物理原理.生理学原理和心理效应,色彩的混合效果; 5.掌握色彩构成的原理.构思方法与表现技法。 (二)能力目标: 1.具有基本色彩辨识能力; 2.具有综合性的运用色彩构成进行设计的能力; 3.具有审美和解读美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意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良好的市场分析的能力; 4.具有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5.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6.拥有较好的设计洞察力和较好的时代进步感以及优秀的平面构成审美能力;

三、参考学时 56学时。 四、课程学分 4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六、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建议采用启发式讲解与实际操作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在能力培养上,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美的能力。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鼓励学生互相借鉴、互相点评,共同进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师指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色彩构成实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发现变化规律,而且可

界面设计课程标准

《界面设计》课程标准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系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方向 一、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社会对于多媒体设计人才界面设计能力的实际需求为课程开设依据。课程容选择以“新”为标准,紧扣手机界面和界面设计最新的发展状况,以实际案例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并结合高职类院校学生的学习规律,由浅入深。本课程首先从理论基础入手,介绍手机界面和网页界面设计相关知识,再通过对具体设计实例的解析,介绍了界面设计各个要素设计的方法,阐明界面设计的常识、规、流程与方法。 本课程在第三学开设。总学时数为96 课时。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认识到界面设计作为现代传媒的重要途径,其合理性与美观性直接影响用户的评价,从而促使学生提高界面的设计技能,通过人性化设计的方法来进行手机、用户界面设计,并掌握相关的设计软件的操作,独立完成图标、手机、网页等界面的设计和表现工作,以适应社会对本职业能力的要求。 1. 知识目标: ①了解界面设计的含义、特性; ②理解界面设计的出发点。它包括:视觉、信息传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元素; ③理解感知与情趣,感情与文化,传统与现代,世界性与民族性在界面设计中的作用; ④深入理解平面构成要素和基本的构成原则; ⑤理解色彩的构成原理和基本构成原则; ⑥深入理解文字的编排与设计在界面设计中的作用; ⑦深入理解字体的选择在在界面设计中的作用; ⑧深入理解版式设计在界面设计中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①掌握平面设计的设计方法和要素,并利用平面设计的原则和基本要素设计界面; ②掌握色彩的构成原则,应用色彩的构成原则设计界面; ③掌握图标、页面和动画效果的设计方法; ④掌握手机界面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⑤熟练掌握网页界面文字编排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⑥掌握版式设计的原则和构成手法,进行版式设计和优化; ⑦能按照网页开发的设计流程来进行网页界面设计工作; 3.素质目标: ①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②树立科学的设计创新意识; ③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 ④锻炼设计表达与语言表达能力。 4.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三、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 本课程是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中的的一门重要课程。 与该课程联系较为紧密的平行课程有: 前导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图形设计、字体设计、coreldraw、photoshop 后续课程:flash动画、网页设计 四、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⑴构建了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和工作过程导向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推行“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团队为组织形成”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同时通过将企业项目引入课程中最大化的缩短了与企业需求的差距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⑵“教学做合一、引导重于训导”的教学模式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了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标准,学生研究现场的实际问题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

平面立体构成课程标准

平面立体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80374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4 计划学时:64 适用专业:平面设计专业多媒体专业 1.前言 1.1课程定位 平面构成试设计艺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没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他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只见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扶优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它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性观念,训练学生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学生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 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立体构成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它是以点、线、面、对称、肌理由来,研究空间立体形态的学科,也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整个立体构成的过程是一个分割到组合或组合到分割的过程。任何形态可以还原到点、线、面,而点、线、面又可以组合成任何形态。立体构成的探求包括对材料形、色、质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材料强度的探求,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这样几个方面。 立体构成是对实际的空间和形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空间的范围决定了人类活动和生存的世界,而空间却又受占据空间的形体的限制,艺术家要在空间里表述自己的设想,自然要创造空间里的形体。 立体构成中形态与形状有着本质的区别,物体中的某个形状仅是形态的无数面向中的一个面向的外廓,而形态是由无数形状构成的一个综合体。

设计色彩课程标准

附件四理实一体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非项 目课程) 设计色彩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165203 课程类别: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授课单位:美术系 学时:54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学分: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 1. 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课程是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科整合课程。《设计色彩》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专为艺术设计专业服务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建立在一般色彩写生基础上的对新的写生方式的一种探索,其目的是通过进行富有针对性或规定性的课题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设计色彩的基础理论以及设计色彩的象征性与设计色彩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设计色彩的造型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客观物象观察、分析和审美选择,使学生将特定的物象进行梳理、提炼,再通过夸张、变形、分解重构等手段表现在画面上。在其过程中,能使学生较系统地认识和学习设计色彩造型在构图、构形、构色以及在画面构成方式、表现技巧、形式风格等方面的问题,以此强化绘画写生与艺术设计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色彩知识融于感性的色彩实践之中,让学生对色彩的感觉由个人的知觉升华到更宽广、更科学的色彩审美观,最终达到在各种专业性的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构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符合功能和审美的色彩设计。

课程的作用作为环境设计专业重点基础训练课程的《设计色彩》,主要是通过理论的讲授和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设计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主观意识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水平,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的定位是侧重从美学、设计学、色彩学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重点论述设计色彩的历史沿革,写生描绘、创造灵感的开发,与审美特征,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艺术设计的表现与创新能力。通过主观意识将大自然复杂纷繁的色彩想象还原成为最基本的色彩要素。我院设计色彩课课程结合专业课程,以艺术设计为主要方向,经过多次改革,与其它高校色彩课教学以传统绘画为基础有着本质区别,除吸收传统绘画中的造型训练因素以外,我院的设计色彩课把专业设计的创新、创造理念纳入教学,建设成为富有艺术设计特色的专业必修基础课。 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前导课程是色彩基础的学习、后续课程是把色彩构成原理运用到设计中。 2. 课程基本理念 设计色彩即色彩构成,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设计色彩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人们的生活与色彩有着密切的关系,由色彩造成的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刺激感,不断影响着人们,色彩完全融合于人们的生活中,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设计的诸要素中,色彩被认为是商品上一大价值,对于设计者和消费者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件设计作品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色彩运用的优劣,美的色彩具有美化和装饰性效果,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住宅空间设计教案

涉外商贸学院 教案 艺术设计学院所在单位 电脑辅助设计教研室所属教研室

住宅空间设计名课程称 师教课授秦学军 1 《住宅空间设计》教案 一、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 二、总学时∕学分:54学时∕4学分 三、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含实验)课(√) 四、学时分配:理论课( 10 )学时实践(含实验)课( 44 )学时 五、授课专业、层次:2010环境艺术设计专科 六、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住宅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室内设计操作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在室内设计学习过程中基本操作能力,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项目实训熟练地掌握家居设计的过程和创意表现的专业技能。 七、本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 1.课程重点 让学生通过对室内设计原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室内设计,从而为今后的室内设计提供了设计的理论依据,并为室内设计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课程难点 实际现场观察与测量及业主的沟通,平面图介绍、平面功能分区,家居布置与平面尺寸及装修材料的选用等。 八、教材和参考书 1.《居住空间设计实训》,孔小丹编著,东方出版中心, 2010年7月 2.《室内设计原理》,来增祥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2版

2 《住宅空间设计》教案内容 一、章节内容:第一章室内设计理论知识 二、课时:8学时 三、教学目的 本章让学生通过对室内设计原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室内设计,从而为今后的室内设计提供了设计的理论依据,并为室内设计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掌握室内设计的含义、内容、程序及室内装潢、室内装修、室内设计概念的区别,家居设计功能分区,家居照明照度的控制。 本章难点:家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应用,灯具布局,室内色彩的设定。 五、教学方法: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应注重技法的示范辅导,及时解决和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差和困难。鉴于住宅室内设计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应须注意:(1)因材施教 (2)多媒体理论讲解 (3)实地考察 (4)命题方案设计 (5)讨论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室内设计介绍 (1)室内设计的含义 室内设计是将人们的环境意识与审美意识相结合,从建筑内部把握空间进行设计的一项活动。室内设计是根据室内的使用性质和所处的环境,运用物质材料、工艺技术及艺术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内部空间;赋予使用者愉悦的,便于生活、工作、学习的理想的居住与工作环境。 (2)室内装潢、室内装修、室内设计概念的区别 室内装潢从视觉效果的角度来看,指室内地面、墙面、顶棚等各界面的色彩处理、装饰材料的作用及配置效果。室内装修着重于工程技术、施工工艺和构造做法等方面的研究。室内设计指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除室内装修、室内设计两项内容外,还包括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个性 特色等文化环境方面的创造。 3 (3)室内设计的内容 室内设计的内容见图1-1。

版式设计课程标准 (1)

《版式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052045 使用专业:电脑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类别:职业拓展领域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44学时 教研室:电脑艺术设计工作室 编写日期:2012年5月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注重设计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开发,是对学生艺术潜质、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和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搭建完备的设计理念构架、构建合理的设计知识体系,自觉地运用版式设计原理进行艺术设计。同时,本课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设计潜能,在艺术设计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从认识自我到超越自我,成为时代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本课程将积极组织并参与设计实践以及各种设计、创意大赛,使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和设计实践,使学生建立和掌握版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并自如运用于艺术设计活动的各个领域。 课程的作用: 其前期必修课程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前续课程的联系(1)《手绘》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手绘能力、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2)《PhotoShop应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位图图形制作与处理的能力。(3)《Coreldraw应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矢量图形制作与处理的能力。(4)《标志与广告设计》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标志与广告设计的理念。为后续《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版面上所需要的设计元素进行必要的编排组合,成为直观动人、简明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的美的构成,使其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达着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理念;从而通过版式设计,给阅读者提供一个优美的阅读“空间”。何谓版式设计?版式设计又称编排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视觉传达设计

《公共空间设计》课程标准

《公共空间设计》 课程代码:zh012 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 学 分:5 总 学 时:80 适用专业:装潢艺术设计 一、前 言 (一) 课程性质 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该课程是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二年二期学生的室内设计课程,教学对象学习过工程制图、设计表现、室内设计原理等课程,具备一定的专业设计与制作能力。本课程属专业必修课,是专业核心技术课程模块之一。 2、前导和后续课程 图1:前导及后续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办公类、商业类、餐饮类、休闲类、展览类、娱乐类空间设计项目为载体贯穿始终,利用项目的执行,将公共空间的类型与特征、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设计流程及手绘方案表现、AUTO CAD 、3Ds MAX 相关软件的运用等相关知识与技能按照项目流程及技术方法需要在各子项目和任务中进行嵌入与引导,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形成课程可展示成果。 校企双方教师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操作过程、阶段性成果和项目成果综合质量来评定学生课程成绩。作品完成后,组织对作品进行适当的陈设、展示,使学生形成必要的成就感。 前导课程 室内设计原理 室内设计制图 室内设计表现 后续课程 公共空间设计 专题设计 毕业设计 顶岗实习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公共空间的基本种类; 2、了解地域经济、文化对相关公共空间的影响; 3、了解国家或行业协会对公共空间设计的相关技术标准与要求; 4、了解室内设计行业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材料的发展与基本用途; 5、理解各类公共空间的特定功能; 6、掌握室内设计相关原理、图纸规范; 7、掌握空间形态的组合方式与设计方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导入与实施项目,学生能运用公共空间特定功能、表现形式、装饰工程要求等相关知识,根据室内设计相关的技术标准等要求,按照空间设计的基本流程、设计手法和操作规范,利用手绘表现、计算机CAD、3Dsmax软件平台相关技术,完成符合课程项目要求的设计图纸,预设效果,最后编制设计说明,并与相关图纸一起装订成册。 (三)素质目标 1、表达与交流能力——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保持有效的口头沟通、项目组内工作的有效衔接、设计方案的有效陈述与说明; 2、知识产权维护能力——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坚持设计的原创性,注意保护设计成果的知识产权,并不窃取他人的设计成果; 3、执行力——能够正确理解项目任务书相关要求,能够正确的按照设计计划方案执行相关任务,按时、按质地完成并提供阶段性可展示成果; 4、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按时到岗,保持岗位的整洁,图纸摆放、收纳、整理有序,形成有效的技术档案,树立良好的知识产权维护意识; 5、组织能力——保持项目组内工作的有效衔接,各岗位之间保持有序、有效的负责关系,保障项目的正常实施; 6、操作规范——遵循室内设计工作室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相关设备操作规范。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总体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设计手法,为其胜任室内设计师的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共计80学时,分为6个教学单元,教学单元、任务及学时分配设计具体见表1。

版式设计课程标准

《版式设计》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52045 使用专业:电脑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类别:职业拓展领域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44学时 教研室:电脑艺术设计工作室 编写日期:2012年5月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注重设计前沿理论的研究和开发,是对学生艺术潜质、思维方式、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和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搭建完备的设计理念构架、构建合理的设计知识体系,自觉地运用版式设计原理进行艺术设计。同时,本课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设计潜能,在艺术设计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从认识自我到超越自我,成为时代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本课程将积极组织并参与设计实践以及各种设计、创意大赛,使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严格的基础训练和设计实践,使学生建立和掌握版式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并自如运用于艺术设计活动的各个领域。 课程的作用: 其前期必修课程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前续课程的联系(1)《手绘》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手绘能力、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2)《PhotoShop应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位图图形制作与处理的能力。(3)《Coreldraw应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矢量图形制作与处理的能力。(4)《标志与广告设计》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标志与广告设计的理念。为后续《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版面上所需要的设计元素进行必要的编排组合,成为直观动人、简明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的美的构成,使其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达着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理念;从而通过版式设计,给阅读者提供一个优美的阅读“空间”。何谓版式设计?版式设计又称编排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环节。版式设计当然要调动各类视觉元素进行形式上的组合排列,但更重要的是:版式上新颖的创意和个性化的表现。同时能够强化形式和内容的互动关系,以期全新的视觉效果。版式设计的创意不完全等同于平面设计中作品主题思想的创意,既相对独立,又必须服务于其主题思想创意。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版式设计训练为向导,以典型版面构成方法为基点,综合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思路设计。通过完成各种学习情境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掌握版面构成的方法以及与色彩、文字、图形重组的专业知识和审美能力,还能够全面培养其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与规范等综合素质,使学生通过学习的过程掌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各项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制订日期 2011年 9 月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课程代号1067011002 学时/学分52/3 课程所在系艺术系教研室广告设计教研室 适用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室内设计、服装设计 撰稿人钟卓丽审核人批准人 一、课程的性质 《平面构成》是广告设计与策划的专业课,是学生进入专业设计前必须具备的重要专业设计能力之一,在本专业课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和美学、心理学的高度去研究在二维里的平面、空间的组合和构成方式,形式美的构成法则,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基础造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设计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判断力,开阔学生的设计视野,加强创意思维的训练。教学中结合实际和专业应用方向,强调手绘为主计算机辅助的平面构成练习与教学。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本本课程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广告设计与策划实际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以研究设计构成的原理、规律、法则、技法为专业设计提供设计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为教学目的,以广告设计与策划实际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采用循序渐进与并列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现教学内容,通过情境模拟,提出课题任务书(教师布置)→看图思考(学生主导)→理解与交流(老师引导,学生集体分析)→分析图例的构成技巧(老师引导学生集体分析,课题知识在图例分析中进行讲解)→课堂练习(学生练习、老师指导解决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解决课题任务书中的要求)→课题任务书课后完成,加强创意思维的训练整个流程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会运用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平面构成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并表现设计构成作品。 整个课程教学设计由4个项目与13个任务组成,项目之间的设计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任务的布置先静后动、动静结合,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会相关的知识点,充分体现了在做中学的职业教学理念。 本课程注重技能考核,采用项目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项目考核在每个项目完成后进行,综合考核是整个课程结束后进行,主要让学生运用在各个项目中学会的技能进行综合项目的制作。 该门课程为52学时,4学分。 三、课程目标 1、学会用点线面元素设计平面构成作品 2、学会用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设计构成作品 3、学会用平面构成的构成基本形式计构成作品 4、学会肌理构成的表现方法与技巧设计构成作品 5、能在电脑上设计平面构成作品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

平面构成》课程标 准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 课程类型课程性质 课程学分课程学时128 学时 开设学期第一、二学期适用专业图形图像制作专业 合作开发企业 执笔人审核人 、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平面构成是从20 世纪80 年代后在我国各美术及设计类院校广泛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关于二维空间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的理论课程,祁阳县职业中专结合图像制作专业的需要开设平面构成课程。 因此本课程作为图像图形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平面构成基本内容:如平面构成的形态构成要素点、线、面,平面构成的图形,平面构成中的立体与空间,平面构成的造型与构图,平面构成造型与幻像,平面构成的基本构成形式,平面构成的作品创作与应用等方面的学习,可使学生在原有对图形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的角度了解平面设计中图形构成的一些基本原理,理性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规律,以及指导今后平面设计创作的实际应用,增强平面创作的理性认知成分,使得平面应用设计更具有专业特点,更有针对性。 2、设计思路

平面构成是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教学中,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几乎适合所有设计类专业,对其所有的专业课都起到显著的基础性的作用。平面构成是一切应用类设计尤其平面设计的重要基础,它通过对平面中形态构成要素、立体与空间概念、图形与构图的分析,平面中三维、四维幻象的塑造,平面创作技法的研究以及平面构成的美学原理等内容作进一步的理性分析,从本质上理性地把握平面中构成的基本属性和应用规律,以为今后的各类专业应用设计作好准备。 平面构成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 能够掌握平面构成的概念与意义 2) 能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3) 能够正确使用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4) 能够掌握平面构成的表现方法。 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元素进行平面设计。 2、知识目标 1) 会运用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2) 会使用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3) 会准确把握各种不同的平面构成。 4) 会创意与设计。 3、素质目标

《设计色彩》课程标准

《色彩》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 色彩课程名称 (英文) Design color 课程代码开课分院(部)城建商学院 总学时/学分72/4 其中实训学时20 考核方式考查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必修/选修必修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为美术专业课奠定了基础。对其他课程起到了推动与辅助的作用。通过色彩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色彩的审美原理、规律及表现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完整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并为专业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本课本共分四个单元,分别以色彩概念类别、色彩形式表现、色彩性格归纳、主观构想表现为单元题,进行知识划分,使教学思路的体例更加清晰,知识点的针对性更强。第一单元主要讲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工具运用、认识不同的色彩类别及色彩基本原理。第二单元逐渐向色彩表现形式的叙述,学生通过这个章节的学习,对色彩的运用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能掌握色彩的构成搭配规律。第三单元结合了人的色彩心理,着重讲解色彩自身的特征及心理特点,真正做到“设计以人为本”。第四单元针对环艺、广告、服装等不同专业对色彩的不同要求,做了有针对性地知识点结合,把色彩的运用和专业开展进行了有机结合,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要求,应掌握色彩的表现方法、色彩观察的方法、色彩的搭配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对色彩的感觉能力,能绘制运用色彩表现静物和风景。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完整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色彩概念类别

任务一色彩的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在色彩这个美妙的世界里,观察认识大自然中特有的色彩变化,结合生活认识色彩,理解色彩对专业学习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和作用。将学生从长期接触的写实色彩,引领到设计色彩领域当中,从设计生活和设计的角度介绍设计色彩的的概念、用途和特点,让同学们对色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要求]了解色彩基础知识对专业学习的作用。 在课本中,认识工具和工具的使用对学习的作用。 不同色彩特征对认识色彩的影响及存在的联系。 任务二工具的认识和运用 [教学内容]从学习绘画至今,我们接触了好多的绘画工具。比如,从幼儿园时用过的彩色铅笔,到学习专业素描时用过的专业铅笔,再到学习色彩实用过的水粉笔、油画笔、油画棒,等等。从长期接触的写实色彩进入设计色彩的领域,又需要增加一些新的工具,以满足设计色彩的设计需求。 [教学要求]认识工具和工具的基本表现作用 明白设计色彩使用的工具是如何根据具体的表现对象来选择的 任务三认识写实色彩、装饰色彩、构成色彩 [教学内容]写实色彩、装饰色彩、构成色彩是色彩体系的三大基本类别,它们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正确认识和了解它们对我们进一步学习色彩、认识色彩、理解色彩以及专业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学要求]认识写实色彩、装饰色彩、构成色彩各自的特点 了解装饰色彩、构成色彩对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作用 艺术设计专业学习装饰色彩、构成色彩的意义 任务四自然色彩的特征 [教学内容]自然界中的颜色可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无彩色指黑色、白色以及深浅不同的灰色,其他均是彩色。自然山水显示的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听觉美,并且这些美不是孤立存在的,常常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组合而产生变化,给人们带来不尽的享受。 [教学要求]解释自然界的色彩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差别 理解人文色彩和自然色彩 任务五色彩的三属性及运用 [教学内容]色彩具有基本的属性:色相、明度、纯度。设计色彩是从人对色彩的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doc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 1、课程概述 1.1课程标识 课程代码:67010004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类别:职业技能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2学期。 授课学时:总学时:56课时。其中理论学时:20课时;实践学时:36课时。 1.2课程定位 《平面构成》是广告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研究关于二维空间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的理论课程,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平面构成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基础课程,因此一般将该课程设置在第二学年,它也是理论性、系统性比较强的课程。在理论知识方面,通过系统的专业历史、发展和现状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真正理解构成要素在各类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实践技能方面,通过在平面构成所研究的点、线、面、肌理、方向、位置、空间、重心、形式、情感等构成内容,是任何设计都离不开的基本元素,结合真实企业命题的设计操作,使学生掌握设计学习过程的基本要素,熟悉市场调查的过程和分析报告的写作等。也正因为在教过程中积极探索这样的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才突出学生创意能力培养,使之真正进入情境中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团队协作、交流沟通能力,具备从理论到实践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1.3课程设计思路 《平面构成》学习领域共56学时,本学习领域所涵盖的知识内容多,共分为四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划分为几个任务模块。本学习领域跳出传统学科课程的体系,打破单纯传授知识的模式,转变为以工作实训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在每个项目的教学实施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按照工作过程的六个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进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为主,并通过相关的实训进行模拟,达到教、学、练(做)一体化,为后续专业技术学习领域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基础。课程内容的排序符合认知规律。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排序,学习项目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课程内容与职业项目紧密相

(完整版)《公共空间设计》教案专题

教案 二○一五—二○一六学年第二学期 科目:《公共空间设计》 班级:14环艺班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第一周课次 1 时数理论( 4 ) 课型 理论+ 实践 类别 核心专 业课实践(0 ) 标题(章节、标号和本课的题目)公共空间设计概论 本次课程所属的项目: 大项目:公共空间设计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完成公共空间设计项目所需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主要开展设计任务的必要知识储备。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本次课,让学生掌握满足工装设计师 岗位要求的基本专业技能,1、使学生了解 公共空间设计的思维与特征。 2、初步掌 握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3、公共空间设计 的流程。 1、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和设计流 程。 2、掌握公共空间项目设计基本构成 要素,学习公共空间组织方式与原则。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要求学生自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市美术馆、武汉市新科技馆等公共建筑。思考两个问题:家装和工装的主要区别在哪里?不同种类的工装设计依据大致有哪些? 课 前 准 备 相关案例图片(由学生搜集,包括不同功能定位的公共空间实景分析) 参 考 资 料 《公共空间设计》-郑曙旸主编、《室内设计资料集》、《公共空间设计》-侯林主编

特色餐厅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 本项目旨在训练学生设计要素把握的能力。重点学习公共空间中的餐饮空间设计,训练对空间的感知和空间设计的能力,在空间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界面设计、家具与陈设布置、光与色的设计,创造符合实际需求的餐饮环境。同时了解餐厅家具与人体尺度的关系。 二、设计要求 进行空间界面和建筑装饰细部的设计,空间的划分应满足餐厅空间要求;和工作人员的行动需求,同时按所构思的餐厅主题、环境气氛和风格进行陈设与装饰设计,营造有个性的餐饮环境。 着重考虑和解决以下问题: 1.本案周围是密集的住宅区,且店面不临街。要在比较局促的地段,解决好方案的总体布局(如店面设计、人流的组织等)。 2.设计重点为室内的餐饮空间,提倡以工作流程和用餐习惯来推敲和构思方案,并初步确定要营造的室内环境气氛与建筑风格。 3.满足功能使用和结构合理性要求。如: ①餐桌椅摆放是否满足人体工程学,用餐区分隔是否充分利用空间优势。 ②空间路线是否能够按照工作流程顺畅的安置。 三、功能划分

艺术类课程公共空间设计教案

课程简介Array 一、课程定位 《公共空间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 程,该课程根据商业类、餐饮类、娱乐健身类、酒店类等典型公共空间的特定功能,以设计项目工作流程为依据,采用设计项目引导与设计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公共空间设计的相关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使学生掌握公共空间设计项目方案分析、方案设计、方案表现、方案制作等核心知识和必备技能,具备从事室内设计师岗位所必需的设计项目调控、设计项目协作、设计项目沟通等职业素养,课程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二、课程内涵 教学目的:通过对公共空间设计的系统学习,熟练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程序、及设计表达能力。同时以设计项目引导和任务驱动的案例实训,熟悉领会公共空间装修设计的材料、工艺、管理、预算、施工综合项目策划、设计与运作能力。 教学内容: 1、公共室内空间设计方法与程序,主要学习概念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图形思维方法与表达,并最终以施工图的形式来展现设计方案。 2、专卖店项目设计,主要学习专卖店的装饰设计、道具展示设计及空间组合设计。 3、餐厅项目设计主要学习餐厅的重要功能区,营业区与厨房设计,并辅以家具陈设设计方面的内容来开展教学。 4、娱乐健身空间设计主要包括歌舞、洗浴、球馆、美容剧院等空间室内设计,通过对这些项目的接触与训练,进一步熟练掌握公共空间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并提高设计审美修养。 5、酒店项目设计是公共空间设计中要求比较高,施工难度大,施工标准高,管理难度大的设计项目。不但要熟练掌握设计的方法流程,还要掌握酒店专业的特 点,有针对性进行项目运作。其中入口、大堂、客房是酒店的核心功能空间,

设计色彩课程标准

附件四理实一体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非项目课程) 设计色彩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165203 课程类别: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授课单位:美术系 学时:54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学分: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课程是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科整合课程。《设计色彩》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专为艺术设计专业服务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建立在一般色彩写生基础上的对新的写生方式的一种探索,其目的是通过进行富有针对性或规定性的课题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设计色彩的基础理论以及设计色彩的象征性与设计色彩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设计色彩的造型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客观物象观察、分析和审美选择,使学生将特定的物象进行梳理、提炼,再通过夸张、变形、分解重构等手段表现在画面上。在其过程中,能使学生较系统地认识和学习设计色彩造型在构图、构形、构色以及在画面构成方式、表现技巧、形式风格等方面的问题,以此强化绘画写生与艺术设计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色彩知识融于感性的色彩实践之中,让学生对色彩的感觉由个人的知觉升华到更宽广、更科学的色彩审美观,最终达到在各种专业性的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构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符合功能和审美的色彩设计。 课程的作用作为环境设计专业重点基础训练课程的《设计色彩》,主要是通过理论的讲授和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设计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主观意识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水平,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的定位是侧重从美学、设计学、色彩学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重点论述设计色彩的历史沿革,写生描绘、创造灵感的开发,与审美特征,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艺术设计的表现与创新能力。通过主观意识将大自然复杂纷繁的色彩想象还原成为最基本的色彩要素。我院设计色彩课课程结合专业课程,以艺术设计为主要方向,经过多次改革,与其它高校色彩课教学以传统绘画为基础有着本质区别,除吸收传统绘画中的造型训练因素以外,我院的设计色彩课把专业设计的创新、创造理念纳入教学,建设成为富有艺术设计特色的专业必修基础课。 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前导课程是色彩基础的学习、后续课程是把色彩构成原理运用到设计中。

公共空间设计教案

GUANGDONG INNOVATIVE TECHNOLOGY COLLEGE 教案 课程名称:公共空间设计 教师姓名:姜佳良 系别:机电系 二○一三年至二○一四年第二学期 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 公共空间设计 总学时:64 周学时:周4学时 教学起始周: 1 周——16 周 授课班级及时间:工业设计二、三班 教材概况(主编、出版社、版次等): 《公共空间设计》杨清平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辅概况: 《室内设计》马澜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时授课计划 一、授课具体时间: 第一周 二、授课课题: 公共空间设计概述(1)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公共空间的概念 2.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及风格表现 3.公共空间的类型 四、教学重点难点: 公共空间概念的理解 公共空间的主要风格 公共空间的主要类型 五、教学方法、用具: 讲授、演示、实践 六、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辅助手段、板书设计、课堂练习、教学进程时间分配、课外作业等):

教学后记: 课时授课计划一、授课具体时间: 第一周 二、授课课题: 公共空间设计概述(2)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公共空间分类的依据和方法 2.公共空间设计的发展因素 3.公共空间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 四、教学重点难点: 公共空间分类的依据 公共空间发展的因素与趋势

五、教学方法、用具: 讲授、演示、实践 六、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辅助手段、板书设计、课堂练习、教学进程时间分配、课外作业等): 教学后记: 课时授课计划 一、授课具体时间: 第二周 二、授课课题: 展馆空间设计案例鉴赏解析 三、教学目的要求: 对湖南益阳博物馆室内设计进行鉴赏 归纳总结展示空间的设计特点与要求 要求学生进行展示空间设计

《设计色彩》课程标准

《色彩》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为美术专业课奠定了基础。对其他课程起到了推动与辅助的作用。通过色彩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色彩的审美原理、规律及表现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完整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并为专业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本课本共分四个单元,分别以色彩概念类别、色彩形式表现、色彩性格归纳、主观构想表现为单元题,进行知识划分,使教学思路的体例更加清晰,知识点的针对性更强。第一单元主要讲解色彩的基础知识、工具运用、认识不同的色彩类别及色彩基本原理。第二单元逐渐向色彩表现形式的叙述,学生通过这个章节的学习,对色彩的运用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能掌握色彩的构成搭配规律。第三单元结合了人的色彩心理,着重讲解色彩自身的特征及心理特点,真正做到“设计以人为本”。第四单元针对环艺、广告、服装等不同专业对色彩的不同要求,做了有针对性地知识点结合,把色彩的运用和专业开展进行了有机结合,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要求,应掌握色彩的表现方法、色彩观察的方法、色彩的搭配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对色彩的感觉能力,能绘制运用色彩表现静物和风景。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具有较完整和独立的创造能力,提高艺术修养。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色彩概念类别

任务一色彩的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在色彩这个美妙的世界里,观察认识大自然中特有的色彩变化,结合生活认识色彩,理解色彩对专业学习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和作用。将学生从长期接触的写实色彩,引领到设计色彩领域当中,从设计生活和设计的角度介绍设计色彩的的概念、用途和特点,让同学们对色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要求]了解色彩基础知识对专业学习的作用。 在课本中,认识工具和工具的使用对学习的作用。 不同色彩特征对认识色彩的影响及存在的联系。 任务二工具的认识和运用 [教学内容]从学习绘画至今,我们接触了好多的绘画工具。比如,从幼儿园时用过的彩色铅笔,到学习专业素描时用过的专业铅笔,再到学习色彩实用过的水粉笔、油画笔、油画棒,等等。从长期接触的写实色彩进入设计色彩的领域,又需要增加一些新的工具,以满足设计色彩的设计需求。 [教学要求]认识工具和工具的基本表现作用 明白设计色彩使用的工具是如何根据具体的表现对象来选择的 任务三认识写实色彩、装饰色彩、构成色彩 [教学内容]写实色彩、装饰色彩、构成色彩是色彩体系的三大基本类别,它们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正确认识和了解它们对我们进一步学习色彩、认识色彩、理解色彩以及专业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学要求]认识写实色彩、装饰色彩、构成色彩各自的特点 了解装饰色彩、构成色彩对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作用 艺术设计专业学习装饰色彩、构成色彩的意义 任务四自然色彩的特征 [教学内容]自然界中的颜色可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无彩色指黑色、白色以及深浅不同的灰色,其他均是彩色。自然山水显示的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听觉美,并且这些美不是孤立存在的,常常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组合而产生变化,给人们带来不尽的享受。 [教学要求]解释自然界的色彩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差别 理解人文色彩和自然色彩 任务五色彩的三属性及运用 [教学内容]色彩具有基本的属性:色相、明度、纯度。设计色彩是从人对色彩的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 《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写》、《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

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和评价方法。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表2-1 《三大构成》各模块应培养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美的形式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新设计。具体目标如下: (一)能力目标 1.能按照设计课题的要求,对设计课题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2.能对设计项目进行版式设计,并进行符合设计主题的色彩设计; 3.具备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现代构成设计的概念、分类及形式美法则; 2.了解色彩的成因,并懂得用色彩进行色彩设计; 3.了解立体构成中的形状包括哪些要素、立体构成中材料的种类,掌握立体构成的技法。 (三)素质目标 1.具有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