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课时配套练习全集 (含本书所有课时)(打印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课时配套练习全集 (含本书所有课时)(打印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课时配套练习全集 (含本书所有课时)(打印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课时配套练习全集 (含本书所有课时)(打印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时配套练习汇总(打印版)

课时达标训练(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水银②空气③氯酸钾④五氧化二磷

⑤糖水⑥硫粉⑦氨气⑧盐酸

A.①②⑤⑦B.①②⑤⑧

C.②⑤⑧D.②③⑤

2.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分解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S +O 2=====点燃

SO 2

B .Cu 2(OH)2CO 3=====△2CuO +CO 2↑+H 2O

C .2KMnO 4=====△K 2MnO 4+MnO 2+O 2↑

D .Zn +H 2SO 4===ZnSO 4+H 2↑

3.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四种物质间的反

应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 、B 、C 、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 其中对应四个反应类

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B .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C .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D .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4.科学家在研究化学物质的时候, 常常对物质进行分类, 以便对同类物质的组成和性能

进行深入研究.

下列4组物质:

①Mg O 2 N 2 NO

②NaOH HCl CH 4 KCl

③H 2CO 3 H 2SO 4 NaOH HNO 3

④CaO SO 2 CO 2 SiO 2

从物质的基本分类看, 每组中都宥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属于同一类, 这4种物质分别

是( )

A .Mg HCl H 2CO 3 CaO

B .O 2 NaOH H 2SO 4 SO 2

C .NO CH 4 NaOH CaO

D .NO KCl HNO 3 SO 2

5.下列所述物质肯定爲纯净物的是( )

A .同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

B.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C.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D.由C、O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

6.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AgNO3、BaCl2、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 它们两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 甲+乙→沉淀;甲+丙→沉淀;乙+丙→沉淀;丙+丁→沉淀;乙+丁→无色无味气体. 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依次是()

A.BaCl2、Na2CO3、AgNO3、盐酸

B.BaCl2、Na2CO3、盐酸、AgNO3

C.Na2CO3、盐酸、AgNO3、BaCl2

D.AgNO3、盐酸、BaCl2、Na2CO3

7.已知氢氧化钠能与砒霜发生如下反应(砒霜用X表示): X+6NaOH===2Na3AsO3+3H2O.

(1)根据以上反应推断砒霜的化学式爲__________, 砒霜属于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非金属氧化物②酸性氧化物③碱性氧化物

(2)根据同类物质的性质规律判断, 对不慎散落在河水中的砒霜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生石灰处理,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2)根据你的推测, 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________(填“易溶”或“难溶”).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 甲同学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 其流程如图所示: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宥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的实验方案爲:

其优点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选C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属于混合物;空气、糖水也都是混合物.

2. 选C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最基本的方法是看反应前后宥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A中反应是化合反应;D中反应是置换反应;B中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但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没宥变化, 故其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中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且Mn元素和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故C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 选C依次写出反应方程式: Ca(OH)2+2HCl===CaCl2+2H2O, Ca(OH)2+CuCl2===CaCl2+Cu(OH)2↓, Fe+CuCl2===Cu+FeCl2, Fe+2HCl===FeCl2+H2↑, 然后根据反应判断.

4.选C①中NO属于化合物, 其他三种都属于单质;②中CH4属于宥机化合物, 其他三种都属于无机化合物;③中NaOH属于碱, 其他三种属于酸;④中CaO属于金属氧化物, 其他三种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5.选B只由一种原子或元素组成的物质, 可以是由O2和O3组成的混合物, A、C均错误;D项, 符合条件的可以是CO和CO2、CO和O2等形式的混合物.

6.选A四种物质中只宥Na2CO3和盐酸反应能够生成无色无味气体(CO2), 所以乙和丁中, 一种是Na2CO3, 另一种是盐酸. 而Na2CO3能够和剩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沉淀, 盐酸只能和AgNO3反应生成沉淀, 由此可以确定乙是Na2CO3, 丁是盐酸. 既能和Na2CO3反应又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只宥AgNO3, 所以丙是AgNO3, 甲是BaCl2.

7.由原子个数守恒可得, 砒霜的化学式爲As2O3,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应爲酸性氧化物. As 爲非金属元素, As2O3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 可将As2O3反应掉, 故可用于处理散落的砒霜.

答案: (1)As2O3①②

(2)能生石灰溶于水生成Ca(OH)2, Ca(OH)2可与As2O3反应生成盐和水

8.碳酸钙属于盐, 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 对比甲、乙两同学的实验方案可知, 乙同学方案中

做到了节能减排, 即消耗的能源少, 产生的温室气体较少, 且步骤简单, 不需加热设备.

答案: (1)盐 氧化物 (2)难溶

(3)①CaCO 3=====高温

CaO +CO 2↑ ②CaO +H 2O===Ca(OH)2

③Ca(OH)2+Na 2CO 3===CaCO 3↓+2NaOH

(4)消耗能源少,步骤简单,反应条件要求低

课时达标训练(二) 物质的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 mol H 2中含有6.02×1023个H

B .1 mol 氧含有6.02×1023个O 2

C .1 mol CaCl 2溶液里含有1 mol 离子

D .1 mol H +中含有H +数为N A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

B .18 g 水中含有水分子数为N A

C .O 2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D .1 mol CO 的质量为28 g·mol -1

3.(2016·石家庄高一检测)a mol H 2SO 4中含有b 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

为( )

A.a 4b mol -1

B.b 4a

mol -1 C.a b mol -1 D.b a

mol -1 4.下列各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 .0.4 mol NH 3

B .4 ℃时5.4 mL 水

C .10 g 氖气

D .3.01×1023个硫酸分子

5.O 2、SO 2、SO 3三者的质量比为2∶4∶5时,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4∶5

B .1∶2∶3

C .1∶1∶1

D .2∶2∶3

6.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8 g 水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 A

B .46 g 二氧化氮和46 g 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 A

C .2 mol 硝酸镁固体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为4N A

D .1 mol 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7.(1)含0.4 mol Al 3+的Al 2(SO 4)3中所含的SO 2-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2)已知16 g A 和20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mol C 和31.76 g D ,则C 的摩尔质量为

__________。

8.(1)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第一台低温超导除铁器,2008年11月2日在北京通过了技

术鉴定。以Y 2O 3、BaCO 3和CuO 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YBa 2Cu 3O x 。

欲合成0.5 mol 此超导物质,理论上需取Y 2O 3、BaCO 3和CuO 的物质的量(mol)分别是

________。

A .0.50、0.50、0.50

B .0.50、1.0、1.5

C .0.25、1.0、1.5

D .1.0、0.25、0.17

(2)日本筑波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一个研究小组发现首例带结晶水的晶体在5 K 下呈现

超导性。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 0.35CoO 2·1.3H 2O 。

试计算:该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钴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________;钴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之比是________;1 mol 该晶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是

________(比值可以用小数表示,Co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9)。

课时达标训练(二) 物质的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 mol H 2中含有6.02×1023个H

B .1 mol 氧含有6.02×1023个O 2

C .1 mol CaCl 2溶液里含有1 mol 离子

D .1 mol H +中含有H +数为N A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

B .18 g 水中含有水分子数为N A

C .O 2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D .1 mol CO 的质量为28 g·mol -1

3.(2016·石家庄高一检测)a mol H 2SO 4中含有b 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

为( )

A.a 4b mol -1

B.b 4a

mol -1 C.a b mol -1 D.b a

mol -1 4.下列各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 .0.4 mol NH 3

B .4 ℃时5.4 mL 水

C .10 g 氖气

D .3.01×1023个硫酸分子

5.O 2、SO 2、SO 3三者的质量比为2∶4∶5时,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4∶5

B .1∶2∶3

C .1∶1∶1

D .2∶2∶3

6.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8 g 水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 A

B .46 g 二氧化氮和46 g 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 A

C .2 mol 硝酸镁固体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为4N A

D .1 mol 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7.(1)含0.4 mol 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2-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2)已知16 g A和2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mol C和31.76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

8.(1)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第一台低温超导除铁器,2008年11月2日在北京通过了技术鉴定。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YBa2Cu3O x。欲合成0.5 mol此超导物质,理论上需取Y2O3、BaCO3和CuO的物质的量(mol)分别是________。

A.0.50、0.50、0.50B.0.50、1.0、1.5

C.0.25、1.0、1.5 D.1.0、0.25、0.17

(2)日本筑波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一个研究小组发现首例带结晶水的晶体在5 K下呈现超导性。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0.35CoO2·1.3H2O。

试计算:该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钴原子与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钴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之比是________;1 mol该晶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是________(比值可以用小数表示,C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9)。

课时达标训练(二)

1.选D A选项,正确说法为1 mol H2中含有6.02×2×1023个H;B选项应为1 mol 氧气含有6.02×1023个O2;C选项未指明离子的种类;D选项正确。

2.选B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A项错误;18 g水的物质的量为1 mol,其分子数为N A,B项正确;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二者只是在数值上相等,故C项错误;质量的单位是“g”,1 mol CO的质量为28 g,而不是28 g·mol-1,D项错误。

3.选B由n、N和N A的换算关系N A=N

n,a mol H2SO4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a mol,

共b个,则N A=b

4a mol=b

4a mol

-1。

4.选D A中,0.4 mol NH3含有1.6 mol原子;B中,4℃时5.4 mL水的质量为5.4 g,

n(H2O)=5.4 g

18 g·mol-1=0.3 mol,n(原子)=3×0.3 mol=0.9 mol;C中,n(Ne)=

10 g

20 g·mol-1

=0.5

mol,含有0.5 mol原子;D中,n(H2SO4)=3.01×1023

6.02×1023 mol-1

=0.5 mol,n(原子)=7×0.5 mol =3.5 mol。

5.选C将质量除以摩尔质量,便可得到物质的量的关系。

6.选D A中,18 g H2O为1 mol,含H原子数应为2N A,正确;B中,依据化学式进行计算,正确;C中,Mg(NO3)2===Mg2++2NO-3,2 mol Mg(NO3)2含有NO-3 4 mol,正确;D中,氧可能为O2,也可能为O3,不正确。

7.解析:(1)因Al2(SO4)3溶液n(Al3+)∶n(SO2-4)=2∶3,所以n(SO2-4)=0.6 mol。

(2)依据质量守恒,16 g A和20 g B完全反应生成的C的质量为4.24 g,又因C的物质

的量是0.04 mol,所以M(C)=4.24 g

0.04 mol=106 g·mol

-1。

答案:(1)0.6 mol(2)106 g·mol-1

8.解析:(1)据Y元素守恒,要制得0.5 mol YBa2Cu3O x,需要Y2O3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所以选C项。

(2)计算氧原子数时注意结晶水中也含有氧原子。

答案:(1)C (2)122.45 1∶3.3 1∶3.3 1.987×1024

课时达标训练(四) 物质的分散系

1.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含尘埃的空气;②稀硫酸;③蒸馏水;④墨水,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2016·长春高一检测)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是FeCl 3+3H 2O=====煮沸

Fe(OH)3↓+3HCl

B .在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中,加热煮沸时间越长,越有利于胶体的生成

C .用平行光照射NaCl 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 .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 .HNO 3

B .Cl 2

C .NH 3

D .NH 4NO 3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物质不属电解质,就属于非电解质

B .SO 3溶于水可导电,SO 3属于电解质

C .能导电的物质属于电解质,NaCl 属于电解质,所以NaCl 晶体可导电

D .已知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则氧化铝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

5.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NH 4HCO 3===NH +4+HCO -3

B .Ba(NO 3)2===Ba 2++2NO -3

C .KAl(SO 4)2===K ++Al 3++2SO 2-4

D .Ca(OH)2===Ca 2++(OH)-2

6.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 晶体;②液态SO 3;③液态醋酸;④汞;⑤BaSO 4晶体;⑥纯蔗糖;⑦酒精;⑧熔融KNO 3;⑨O 2。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填写)。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________。

(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

(3)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4)以上物质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

(5)以上物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

7.硫酸氢钠溶于水电离出三种不同的离子,溶液显酸性;硫酸氢钠受热熔化后只能电离出两种不同的离子。

(1)硫酸氢钠在熔化时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硫酸氢钠属于酸

B .硫酸氢钠属于盐

C .硫酸氢钠属于电解质

D .硫酸氢钠溶液跟锌单质反应生成氢气

8.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1)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

(2)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聪明的你想出了许多在家里看到丁达尔效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达标训练(四)

1.选C 四种物质中属于胶体的为①含尘埃的空气和④墨水;而稀硫酸为溶液,蒸馏水为纯净物。

2.选D A 项,胶体不注“↓”;B 项,加热时间,胶体可能聚沉;C 项,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发生丁达尔效应。

3.选C HNO 3和NH 4NO 3属于电解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Cl 2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NH 3是非电解质,但溶于水后会生成电解质NH 3·H 2O ,所以其水溶液能导电。

4.选D 电解质、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由物质的分类可知,A 不正确;SO 3溶于水,生成了硫酸,而不是SO 3本身电离导电,B 不正确;电解质本身不能直接导电,只有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时,它们电离后才能导电,C 不正确;电离是电解质导电的前提,D 正确。

5.选D D 项应写为:Ca(OH)2===Ca 2++2OH -。

6.解析:化合物中的酸(③)、盐(①、⑤、⑧)属于电解质;其余化合物:②、⑥、⑦为非电解质。单质:④、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电解质本身能导电的只有⑧,金属单质④可导电,物质溶于水形成的为电解质溶液的才可导电,有①、②、③、⑧。

答案:(1)④⑧ (2)①③⑤⑧ (3)②⑥⑦

(4)①②③⑧ (5)④⑨

7.解析:硫酸氢钠的化学式为NaHSO 4,它溶于水电离出三种不同的离子Na +、H +和

SO 2-4,溶液显酸性。由硫酸氢钠在水中的电离结果可知,硫酸氢钠既属于盐,又属于电解质,不属于酸;硫酸氢钠溶液跟锌单质反应生成氢气。

答案:(1)NaHSO 4=====熔化 Na ++HSO -

4

(2)A

8.解析:(1)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该图中的明显错误是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

(2)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清晨。

(3)由题可知水雾在空气中可形成胶体。打开暖瓶(内有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答案:(1)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2)清晨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雾是胶体,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3)打开暖瓶(或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课时达标训练(五)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④

2.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酒精——蒸馏法

B.使浑浊的食盐水变澄清——过滤法

C.从溴水中分离出溴——分液法

D.把硝酸钾和氯化钾从同一溶液中分离开来——蒸发结晶法

3.[双选]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时,应将漏斗的玻璃塞打开

B.蒸馏实验必须使用温度计

C.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D.过滤(如图)时,可将悬浊液从烧杯直接倒入漏斗中

4.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蒸馏、萃取B.萃取、蒸发、分液

C.分液、萃取、蒸馏D.蒸馏、萃取、分液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接收完全后,换个烧杯接收上层液体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6.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括号内为杂质)()

7.(1)除去Na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KNO3,所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蒸发、结晶、________。

(2)除去KCl溶液中的SO2-4,依次加入的溶液为(填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下列各组物质:①NaNO3和NaCl;②CaCl2和CaCO3;③MnO2和KCl;④BaSO4和AgCl。可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将它们相互分离的是________。

A.①B.③④

C.②③D.②④

8.现用CCl4从溶有碘的氯化钠溶液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 mL混合溶液和15 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查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G→________→E→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得多,能不能用酒精来萃取碘水中的碘________(填“能”或“不能”),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达标训练(五)

1.选B漏斗可用于过滤,分离固、液混合物;分液漏斗用于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物;蒸馏烧瓶可用于蒸馏或分馏,分离液、液混合物。

2.选C溴水是溴和水形成的均匀液态混合物,可先用萃取剂(如CCl4)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然后再进行分液。

3.选B、D制蒸馏水时,因水的沸点是100℃,即沸腾产生的气体为水蒸气,故不需要温度计。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4.选A①组汽油和NaCl溶液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分离;②组乙醇和水互溶,可根据沸点不同用蒸馏法分离;③组氯化钠溶液和溴水,可根据溴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用萃取法分离。

5.选B蒸发操作时,最后应利用余热蒸干水分,A不正确;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应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C不正确;萃取剂的选择不一定是有机萃取剂,只要与被萃取物所在的分散系不溶,且都不反应,萃取物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所在分散系溶解度,密度大小没有特殊要求,D不正确。

6.选A B项错误,实际上无法完成操作,因CO量少,反应的O2量又不易控制;C 项错误,主要成分Fe也能与稀硫酸反应而消耗;D项错误,NaOH在吸收SO2的同时也吸收主要成分CO2。

7.解析:(1)NaNO3和KNO3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同,可用结晶法来提纯。

(2)除去SO2-4,可用Ba2+。为了不引入新杂质,可选用BaCl2或Ba(OH)2,过量的Ba2+再用CO2-3除去,最后用盐酸除去CO2-3。

(3)要将两种固体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顺序分离,必须的条件是其中一种固体难溶于水,另一种固体易溶于水。对于所给出的物质组:①两者都易溶;④两者都难溶,均不能用指定的方法分离。②CaCl2易溶,CaCO3难溶;③MnO2难溶,KCl易溶,可用指定方法分离。

答案:(1)溶解过滤

(2)BaCl2[或Ba(OH)2]、K2CO3、HCl(3)C

8.解析:CCl4与水互不相溶也不反应,且CCl4的密度比水大,则CCl4与水分层并且CCl4在下层,两层液体之间有一个界面。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故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使用分液漏斗时,先检查活塞和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液,然后用于做分液实验。倒入碘水和CCl4后,倒转漏斗振荡,使液体混合均匀,然后静置分层。分液时,先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然后旋开活塞分液,上层液体要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答案:(1)C B D H

(2)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要让上层液体流出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分液时,漏斗里的液体能顺利流下

(3)CCl4与水互不相溶,且碘在CCl4中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得多

(4)不能酒精和水互溶,碘溶于酒精所形成的酒精溶液与水无法分液

课时达标训练(六)常见物质的检验

1.鉴定NaCl的最佳方法是()

A.焰色反应呈黄色,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B.焰色反应呈紫色,加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C.焰色反应呈黄色,加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焰色反应呈紫色,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2.[双选]某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向其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下列中的()

A.SO2-4B.CO2-3

C.Ag+D.NO-3

3.下列对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

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②先把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被检物质

③每次实验后,要用盐酸把铂丝洗净

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有较微弱火焰的煤气灯

⑤没有铂丝,也可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A.仅有③不正确B.仅有④不正确

C.仅有⑤不正确D.全对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4

B.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Cl-

C.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O2-3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存在Ag+或SO2-4或CO2-3或SO2-3

5.下列各组物质只用水不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A.CuSO4、Na2SO4、BaSO4三种粉末

B.CuSO4、(NH4)2SO4、Na2SO4三种粉末

C.汽油、乙醇、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三种液体

D.浓硫酸、稀硫酸、高锰酸钾溶液三种液体

6.[双选]有甲、乙、丙三种溶液,向Na2CO3溶液中加入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入乙(过量),沉淀溶解并产生气体;最后加入丙,又生成白色沉淀。则甲、乙、丙三种溶液的组合是()

A.甲:BaCl2乙:H2SO4丙:MgCl2

B.甲:CaCl2乙:HNO3丙:AgNO3

C.甲:BaCl2乙:HCl 丙:Na2SO4

D.甲:CaCl2乙:H2SO4丙:ZnCl2

7.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实验室两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Na2SO4和NH4Cl进行鉴别,经讨论可行的实验方案有多种。请你设计三种实验方案加以鉴别。简要写出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

8.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可能分别是Ca+、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可能分别是NO-3、SO2-4、Cl-、CO2-3中的某一种。

①若把4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4支试管中,均得澄清溶液,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②若向①的4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溶液中有沉淀产生,D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1)根据①②的实验事实推断B、C的化学式为:

B________,C ________。

(2)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想从混合物中分别提取得到两种固体产物,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在这两个操作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达标训练(六)

1.选A Na+焰色反应呈黄色,加硝酸酸化的AgNO3有白色沉淀证明含Cl-。

2.选A、C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含有H+,BaSO4、AgCl都是难溶于酸的沉淀。

3.选D焰色反应是靠观察火焰的颜色来鉴别物质的,成功的关键是没有杂质离子的干扰,①是为了滤去黄色,②③是为了避免杂质离子的干扰,④本身火焰较微弱,对焰色反应干扰越小,被检物质的焰色越明显,⑤焰色反应可以用铂丝,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4.选D A项中NH+4与OH-共热产生的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选项错;B项中除有Cl-外,可能还有CO2-3、SO2-4等干扰离子;C项中只能说明原溶液中含SO2-4,正确的选项为D。

5.选B A项中,加水后,CuSO4溶液呈蓝色,BaSO4不溶于水,Na2SO4溶液为无色,可以区别;B项中,加水后,(NH4)2SO4、Na2SO4溶于水均为无色溶液,无法区别;C项中,汽油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加水后,油层在上,水层在下;CCl4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加水后,四氯化碳层在下,水层在上;乙醇能溶于水,不分层,故可以区别;D项中,高锰酸钾溶液呈紫色,浓硫酸、稀硫酸为无色,稀释后,用手触摸器壁,温度显著升高的是浓硫酸,温度变化不大的是稀硫酸,可以区别。

6.选B、C采用逐项验证法,A中,起初生成的BaCO3在加入硫酸后又部分转化为BaSO4,所以看不到固体溶解,不符合题意;D中,起初生成的CaCO3在加入硫酸后又部分转化为CaSO4,所以看不到固体溶解,不符合题意。

7.解析:方法1:根据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来鉴别;

方法2:根据NH4Cl与碱共热产生气体来鉴别;

方法3:根据Na2SO4遇到可溶性钡盐会产生白色沉淀来鉴别。

8.解析:(1)由题意知四种盐均可溶,则Ag+只能和NO-3结合为AgNO3,CO2-3只能和Na+结合成Na2CO3,又因CaSO4是微溶物质,所以SO2-4只能和Cu2+结合成CuSO4。因C 盐的溶液呈蓝色,所以C为CuSO4,因为B溶液和盐酸反应有沉淀产生,则B为AgNO3,又因为D溶液和盐酸反应有气体产生,所以D为Na2CO3。

(2)A与D的反应为CaCl2+Na2CO3===CaCO3↓+2NaCl,产物中的两种物质一种为难溶物,一种为易溶物,可先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CaCO3,再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NaCl。

答案:(1)AgNO3CuSO4

(2)CaCl2+Na2CO3===CaCO3↓+2NaCl过滤蒸发结晶不相同,在过滤中起引流作用,在蒸发中起搅拌作用

课时达标训练(七)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容量瓶不能用作长期贮存试剂的容器,但是当溶液配制完后,可以用来存放配制的试剂

B.用500 mL的容量瓶可以直接配制480 mL溶液

C.容量瓶不可以用来溶解固体,但是可以用来稀释浓的溶液

D.容量瓶不可以用来加热,但是锥形瓶可以用来加热

2.下列溶液中的c(Cl-)与50 mL 1 mol·L-1 AlCl3溶液中的c(Cl-)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1 NaCl溶液

B.75 mL 2 mol·L-1 CaCl2溶液

C.150 mL 3 mol·L-1 KCl溶液

D.75 mL 1 mol·L-1 MgCl2溶液

3.下列有关0.2 mol·L-1 BaCl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500 mL溶液中Cl-浓度为0.2 mol·L-1

B.500 mL溶液中Ba2+浓度为0.2 mol·L-1

C.500 mL溶液中Cl-总数为0.2N A

D.500 mL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0.3N A

4.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中c(H+)=0.1 mol·L-1,c(Al3+)=0.4 mol·L-1,c(SO2-4)=0.8 mol·L-1,则c(K+)为()

A.0.15 mol·L-1B.0.2 mol·L-1

C.0.3 mol·L-1D.0.4 mol·L-1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是()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有少量KOH溶液残留在烧杯中

C.定容后振荡容量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然后又加水至刻度线

D.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码右物”(假如需KOH 5.6 g)

6.[双选]要配制浓度约为2 mol·L-1NaOH溶液100 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250 mL烧杯中,用100 mL量筒量取100 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C.称取8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 mL量筒量取40 mL 5 mol·L-1NaOH溶液,倒入250 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量取60 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

7.(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农夫山泉”矿泉水进行检测时,发现1.0 L该矿泉水中含有45.6 mg Mg2+,则该矿泉水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在KCl和CaCl2所组成的某混合物中,K+与Ca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KCl 与Ca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该混合物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将该混合物溶于一定体积的水中,溶液中K+与Cl-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________。

8.(1)写出下图中序号①~④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________(填仪器序号)。

(3)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浓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用该浓硫酸配制480 mL 1 mol·L-1的稀硫酸。

可供选用的仪器有:

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a.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________。

b.配制稀硫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写仪器名称);

c.经计算,配制480 mL 1 mol·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序号)规格的量筒。

A.10 mL B.50 mL

C.100 mL D.200 mL

课时达标训练(七)

1.选D容量瓶是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专用仪器,不能用来溶解固体、不能长期贮存溶液、不能加热。

2.选C比较溶液中某离子浓度,要考虑到1 mol该物质在溶液中电离出的某离子有多少,注意不要受体积虚设条件的干扰。

3.选A BaCl2溶液中Cl-浓度是BaCl2溶液浓度的二倍,即0.4 mol·L-1,A项错误。

4.选C 根据电荷守恒:c (H +)+3c (Al 3+)+c (K +)=2c (SO 2-4),c (K +)=2c (SO 2-

4)-

c (H +)-3c (Al 3+)=0.8 mol·L -1×2-0.1 mol·L -1-0.4 mol·L -1×3=0.3 mol·L -1。

5.选A A 项中溶质溶解后转移到容量瓶中,还要继续加蒸馏水,故原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所配溶液的浓度;B 项中少量KOH 溶液残留在烧杯中,减少了溶质的量,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C 项中定容振荡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加水,使实际配制的溶液体积超过刻度线所示体积,浓度降低;D 项中用托盘天平称量应是“左物右码”,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游码是加在右边砝码上的,若是“左码右物”,这就等于将游码加在了物体上,增加了物体的质量,在计算物体质量时应从砝码中减去游码的示数,即实际称取KOH 的质量偏小,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故正确答案为A 。

6.选A 、D 由“浓度约为2 mol·L -1”可知本题所配制的溶液浓度精确度不高,故不

需用容量瓶配制。固体溶解应在烧杯中进行,而不能在量筒或容量瓶中溶解,A 正确,B 、

C 错误;由于稀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的密度近似相等,40 mL 5 mol·L -1NaOH 溶液与60 mL

蒸馏水混合后体积约为100 mL ,D 正确。 7.解析:(1)c (Mg 2+)=45.6×10-

3 g

24 g·mol -11.0 L

=1.9×10-3 mol·L -1。 (2)n (K +)∶n (Ca 2+)=n (KCl)∶n (CaCl 2)=2∶1。

故w (CaCl 2)=1112×74.5+111

×100%=42.7%。 在相同体积的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答案:(1)1.9×10-3 mol·L -1

(2)2∶1 42.7% 1∶2

8.解析:(2)使用分液漏斗前应检查活塞处是否漏液;使用容量瓶前应检查瓶塞处是否漏液。(3)a.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故应选D 。

b .容量瓶只能配制特定体积的溶液,根据体积“大而近”的原则,应选500 mL 容量瓶;稀释浓硫酸和转移溶液,都要用到玻璃棒。

c .98%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98 g/98g·mol -1100 g 1.84 g·cm

-3×11 000=18.4 mol·L -1。 根据稀释定律有:18.4 mol·L -1×V =0.5 L ×1 mol·L -1

得V =0.027 2 L =27.2 mL ,

故选50 mL 量筒较合适。

答案:(1)①蒸馏烧瓶 ②冷凝管 ③分液漏斗 ④容量瓶

(2)③④ (3)a.D b .玻璃棒 500 mL 容量瓶 c .27.2 B

课时达标训练(八)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1.[双选]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146 92U

C.S2-的结构示意图:

D.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3517Cl

2.科学家对中国第二次探月卫星发回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He,每百吨3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He原子中的质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内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运动

B.3He原子不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C.3He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D.3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3He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3.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才有NMR现象,试判断下列哪组原子均可产生NMR现象()

A.18O、31P、119Sn

B.27Al、19F、12C

C.7N、15P、33As、51Sb、83Bi

D.只有1个电子层的原子

4.131 53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的131 53I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131 53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131 53I的化学性质与127 53I相同

B.131 53I的核电荷数为53

C.131 53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131 53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5.[双选]关于H+、H-、11H、21H、31H五种微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五种氢元素B.氢元素的五种同位素

C.氢元素的五种不同微粒D.它们的质子数均相同

6.已知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将9.2 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D2O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A.0.2 mol中子B.0.4 mol电子

C.0.2 mol质子D.0.4 mol分子

7.用A表示质子数、B表示中子数、C表示核外电子数、D表示最外层电子数、E表示电子层数,填写下列空格。

(1)同位素种类由________决定;

(2)元素种类由________决定;

(3)某元素有无同位素由________决定;

(4)质量数由________决定;

(5)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__决定;

(6)核电荷数由________决定。

8.某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2O3,电子总数为50,每个M离子有10个电子。若其中每个氧原子核内都有8个中子,M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则M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________,若它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则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消耗了100 mL 3 mol·L-1盐酸,则参加反应的M2O3的质量是________。

课时达标训练(八)

1.选C、D为Cl-示意图,A项错误;

课时规范训练必修4-Unit4

Ⅰ.阅读理解(共两节) 第一节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 All day long,litter builds up between brain cells.A study now finds that trash(垃圾)is washed away by fluids in the brain during sleep.That's potentially good news because such garbage(废物) includes a substance linked to Alzheimer's disease. Evidence of this brain washing emerged in a study on mice.But the finding gave researchers an idea of what may happen in the brains of sleeping people. A sleep researcher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Chiara Cirelli called the new finding “eye-opening and exciting”. Maiken Nedergaard is a neuroscientist.Her team had been studying a drainage process in the brain that acts like a sewer system(排水系统).What the scientists hadn't expected was to find that this system performs a different role during sleep than it does while animals are awake.As animals slept,fluids began flowing from the brain into the spaces between brain cells.These fluids washed away the junk that had built up while animals were awake. Other studies had shown that during waking hours,brain cells pump out bits of protein and other substances.The longer someone stays awake,the more litter builds up.That trash includes proteins that gather in the brains of people with Alzheimer's disease,which causes people to lose the ability to think,learn and remember. Once mice fell asleep,fluids flowed into their brains.“It was almost like you opened a tap”,Nedergaard said.As the fluid passed through the spaces between brain cells,it washed away the litter.The tap slowed to a trickle(涓流) when mice woke up. The scientists then looked closely at the brain cells.They found that the cells shrank during slumber(睡眠)—enough to open space through which the fluid can flow freely.When mice were awake,the cells swelled,lessening the fluid's flow.

(完整版)苏教版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化学必修1 专题知识点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可按组成、状态、性能等来分类) 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电子发生转移 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注意:a.“e-”表示电子。 b.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 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c.失去电子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d.被氧化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2)从元素化合价考虑: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等;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等; 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S2-等。 (3)根据其活泼性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②根据非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Cl2Br2I2S 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4) 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 不同氧化剂氧化同一还原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氧化剂的氧化剂越强;不同还原剂还原同一氧化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如:2KMnO4 + 16HCl (浓)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前者常温下反应,后者微热条件下反应,故物质氧化性:KMnO4 > MnO2 (5) 通过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较: 如:2Fe + 3Cl2 = 2FeCl3Fe + S = FeS 可得氧化性Cl2 > S 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X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 .......... 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unit单元课时训练1

课时训练1 Ⅰ.根据所给的首字母或括号内的提示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 1.He was ill,and t could not come. 2.Children there have to go (饥饿) sometimes. 3.Vegetables are (出口) to Hong Kong from Guangzhou. 4.The thief (挣扎) to get away from the policeman but failed. 5.The soldiers were well (装备) with arms and ready to start. 6.Several (十年) have passed and great changes can be seen in China. 7.People who (传播) false news are to be blamed. 8.The singer quickly became a s star after she took part in “The Voice of China”. 9.This book can (拓展) one’s knowledge of foreign countries. 10.It is really (烦人的)to rain for so many days. 答案:1.therefore 2.hungry 3.exported 4.struggled 5.equipped 6.decades 7.circulate 8.super 9.expand 10.disturbing Ⅱ.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He (struggle) with illness for many years up to now. 2.It’s so hard seeing children go (hunger). 3.The noise in the street is (disturb). 4.The Internet industry (expand) greatly over the last decade. 5.They had (equip) their workers for such dangerous condition. 6.He lost his (occupy) last month. 7.Blood (circulate) through the body. 答案:1.has been struggling/has struggled 2.hungry 3.disturbing 4.has expanded 5.equipped 6.occupation 7.circulates Ⅰ.语法填空 Yuan Longping,“father of hybrid rice”,has a dream 1. he cultivates (栽培)rice as plump (饱满的)as peanuts,and farmers can relax in the cool shadows of big plants.2. (born) in Beijing in 1930,he graduated from Southwest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同步配套练习全集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汇 总 课时跟踪检测(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 1.不符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基本规律的是() A.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 B.K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C.N电子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 D.各电子层(n)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n2 解析:选D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知,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上,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第n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A、B、C正确,D错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B.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C.从Li―→F,Na―→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均呈现从+1价―→+7价的变化

D.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其最外层电子数均从1个到8个呈现周期性变化 解析:选B元素性质不包括核外电子排布,A错误;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C错误;由H到He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2,D错误。 3.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解析:选C A项中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项中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 图为;D项中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Al<Na B.金属性:Na>Al C.原子序数:Na>Cl D.原子半径:Cl>Na 解析:选B A项中核电荷数大小关系为Al>Na,错误;B项中元素的金属性关系为Na>Al,正确;C项中Na是11号元素,Cl是17号元素,所以原子序数:Na<Cl,错误;D项中11~17号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所以原子半径:Cl<Na,错误。 5.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钠>硫>氯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2SO4>H3PO4 C.最高正化合价:氯>硫>磷 D.热稳定性:硫化氢>氯化氢 解析:选D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则生成相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应为氯化氢>硫化氢,故D项符合题意。 6.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半径为: N O Si P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半径(10-10 0.75 0.74 1.17 r m) A.1.43×10-10 m B.1.10×10-10 m C.1.20×10-10 m D.0.70×10-10 m 解析:选B P与N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P>N,则原子半径r>0.75,P与Si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I 第1章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制备新物质的一门科学。 2.让学生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明确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科学的主要分支以及在高中阶段将要进行哪些化学模块的学习,以及这些课程模块所包含的内容。 4.使学生了解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必要技能,让学生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探究课例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通过化学高科技产品及技术介绍,激发学生的科学审美感和对微观世界的联想,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化学审美创造力。 3.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化学科学的贡献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化学与职业”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与化学有关地社会问题,引领学生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教学过程】 [电脑展示] Chemistry ----- What? Where? How? [引言] 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化学知识,面对生机勃勃、变化无穷的大自然,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物质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自然界?物质是怎样形成的?物质是如何变化的?怎样才能把普通的物质转化成更有价值的物质?或许你也在思考,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化学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情景一:溶洞景观图片(其它图片可以自己收集补充)

语文苏教版必修4课时训练:专题四 第21课 永不消逝的歌声

专题四第21课永不消逝的歌声 课时跟踪检测 一、语言文字运用 1.(2017·泰兴高一期末)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忍耐,和平,本来也是美德之一。但是________;在中国忍辱含垢,________,已变成君子之德。这忍耐之德也就成为国民之专长。所以西人来华传教,别的犹可,若是白种人要教黄种人忍耐和平无抵抗,这简直是太不自量而发热昏了。在中国,逆来顺受已成为至理名言,弱肉强食,也几乎________天理。 A.过犹不及唾面自干等于 B.物极必反卑躬屈膝接近 C.物极必反唾面自干接近 D.过犹不及卑躬屈膝等于 解析: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语境没有表现向相反方向转化。唾面自干:形容受了侮辱,极度容忍,不加反抗;卑躬屈膝: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后者与“忍耐”无关。最后一空前面有“几乎”,故不能用接近。文段选自林语堂《中国人的国民性》。 ★答案★:A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价格听证会是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途径,也是政府价格决策吸纳民意的措施。____________如果公众提出的意见很多,并且有一定道理,也不排除对原方案作较大的修改,甚至推翻听证方案。公开说“方案往往不会做特别大的修改”,则等同于宣布拒绝民意。 A.无论听证会提出的意见是否正确,政府制定价格时都应该考虑。 B.只要听证会提出的意见是正确的,政府制定价格时就应该吸取。 C.如果听证会提出的意见有一部分是正确的,政府制定价格时就应该吸取。 D.如果听证会提出的意见很少,政府制定价格时就应该全部吸取。 解析:语段的主题是说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这是政府价格决策吸纳民意的重要措施,因此横线上的句子应侧重对听证会正确意见的吸取,故选B。 ★答案★:B 3.(2017·义乌高一期末)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部分国企中退休后收入高于退休前收入的现象将会阻碍延迟退休展开的氛围,因此,应开展与延迟退休相应的制度改革。 B.魏则西事件在经过众多媒体报道引发强烈关注后,相关部门调查认为百度竞价排名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高二化学答案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杭绍金温衢七校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A A D A B C B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A C C B D B B D 三、填空题(每空2分) 21.(1) NaHCO3 ==Na++ HCO3-(2) H2CO3 H++ HCO3- (3)NaHCO4 ==Na++ H++SO42-(4)CaCO3==Ca2++CO32- 22.问题1: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将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问题2:C(金刚石、s)==C(石墨、s):△H== —1.90kj/mol. 23.(1)正向(2)BD (3)n(D)>0.6mol,n(C)=1.8mol,n(D)>0.5mol。 24.(1) E NaClO ,I NH3。(2) Cl2+2OH-==Cl-+ClO-+H2O 。 高温高压 (3) N2+3H22NH3 催化剂 (4)只允许阳离子通过,不能使气体和阴离子通过,防止了氢气与氯气混合发生危险,以及氯气与碱的反应。 四、实验题(每空2分)

25.(1)锥形瓶溶液颜色交化,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无色,且30s不变。 (2)酸碱指示剂自身为有机弱酸碱。 (3)0.1288mol·L—1。(4)①③,②④。 五、计算分析题(6分) 26.(1)否当a=3时,b=6,该温度下不存在pH=6的一元强碱(1分) (2)否 a=5时,Va>Vb(V a=103a—14Vb),与题意不符 (3)3.5<a<4.67(2分)。 杭绍金温衢七校2009年4月期中联考高二化学双向细目表 题型序 号 知识点 能力层次 分 值 难度实际难度 识 记 理 解 应 用 分 析 选择题1 考查点电荷及库仑定律√ 3 0.8 2 考查库仑的贡献√ 3 0.8 3 考查电场强度的概念√ 3 0.7 4 考查电场线和磁感线√ 3 0.65 5 考查静电现象的应用 3 0.7 6 考查电容、电动势、电流单位√ 3 0.8 7 考查电流强度计算√ 3 0.8 8 考查利用电流的热效应√ 3 0.8 9 考查焦耳定律实验√ 3 0.7 10 考查磁场方向√ 3 0.65 11 考查物理学史事实√ 3 0.8 12 考查安培定则√ 3 0.65 13 考查左手定则√ 3 0.65 14 考查磁感应强度概念√ 3 0.7 15 考查洛伦兹力方向√ 3 0.7 16 考查磁化与退磁√ 3 0.8 17 考查磁性材料应用√ 3 0.75 18 考查安培力计算√ 3 0.65 19 考查安培力受力分析√ 3 0.6 20 考查电磁感应发现√ 3 0.8 21 考查电磁感应条与法拉第定律√ 3 0.6 22 考查交流电的有效值√ 3 0.8 填空23 考查元电荷√ 2 0.8 24 考查电容光焕发√ 2 0.7 25 考查电能计算√ 2 0.7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铝铁铜知识点总结整理

一、铝 教学目标 1.认识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通过比较归纳,使学生了解金属的一般化学性质和特性,从而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氢氧化亚铁的制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铝与NaOH 溶液的反应,氢氧化亚铁的制法 难点:铝与NaOH 溶液的反应 一、金属与合金 常温下,除汞外是液体外,其余的均为固体。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不透明,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均为电和热的良导体。 五.合金 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①合金的性质不是各成分金属性质的总和 ②合金的熔点、密度一般比各成分的金属低. ③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的金属大. ④合金的化学性质也和各成分金属不同.最早的合金是青铜,最常见、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钢. 2.特点 二、铝 (1)铝在常温下能很快被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因而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 (2)跟酸的反应 非氧化性酸:2Al + 6HCl = 2AlCl 3 + 3H 2↑ 强氧化性酸:常温下铝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在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 (3)跟碱的反应 铝能和强碱溶液反应。该反应可理解为铝先和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再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2Al + 6H 2O = 2Al(OH)3 + 3H 2↑ Al(OH)3 + NaOH = NaAlO 2 + 2H 2O 简写为:2Al + 2H 2O + 2NaOH = 2NaAlO 2 + 3H 2↑ (4)与氧化物的反应: 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 Al 2O 3 + 2Fe 2Al + Cr 2O 3 ==== Al 2O 3 + 2Cr 特点: 放出大量热,使生成的金属呈液态。本质:铝从金属氧化物中夺取氧,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 应用:焊接钢轨和冶炼某些难熔金属(如V 、Cr 、Mn 等)。 (5)制法 1)铝土矿制备铝的步骤和原理: 步骤:铝土矿 溶解 过滤 酸化 过滤 (NaAlO 2) (Al(OH)3 ) 灼烧 电解 铝 高温 高温 过量NaOH 溶液 过量的CO 2

2021年高中政治 1.3时代精神的精华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4

2021年高中政治 1.3时代精神的精华课时训练新人教版必修4 一、选择题 1.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中产生的,也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的。这充分体现了( )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②一定形态的文化对一定形态的经济政治有反作用③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④哲学理论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所以③④错误。 2.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段话告诉我们( ) 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②哲学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由自己时代、自己人民可知哲学是时代的产物,哲学源自人民群众的伟大的实践活动。③与材料无关,应当排除。 3.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各种哲学思想异彩纷呈,其中不乏真正给人智慧的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才真正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们( )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④代表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审题时要抓住“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原因。因为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正确的反映,所以才是精华。①②③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哲学是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哲学具有阶级性,并非代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④错误。 4.马克思有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下列做法直接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C.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中化学(苏教版 必修一)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苏教版 必修一)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汇总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1)工业制氯气(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 2NaCl + 2H 2O 2NaOH+H 2↑+Cl 2↑ 2Cl - +2H 2O 2OH - +H 2↑+Cl 2↑ (2)实验室制氯气:MnO 2+4HCl (浓) MnCl 2+Cl 2↑+2H 2O MnO 2+4H + +2Cl -Mn 2+ +Cl 2↑+2H 2O (3)铁与氯气的反应:2Fe + 3Cl 2 2FeCl 3 (棕褐色的烟) (4)* 铜与氯气的反应:Cu + Cl 2 CuCl 2 (棕黄色的烟) (5)* 钠与氯气的反应:2Na + Cl 2 2NaCl (白烟) (6)氢气与氯气的反应:H 2 + Cl 2 2HCl (苍白色火焰) H 2 + Cl 2 2HCl (7) 氯气溶于水:Cl 2 +H 2O HCl +HClO Cl 2 + H 2O H + + Cl - + HClO (8)次氯酸见光分解: 2HClO 2HCl + O 2↑ (9)氯气的尾气处理:Cl 2+2NaOH =NaCl+NaClO+H 2O Cl 2 + 2OH - = Cl - + ClO - +H 2O (10)漂白粉的生产原理:2Ca(OH)2 + 2Cl 2 == Ca(ClO)2 + CaCl 2 + 2H 2O Cl 2 + 2OH - =Cl - +ClO - +H 2O (11)漂白粉消毒原理:Ca(ClO)2+2HCl =CaCl 2+2HClO ClO - + H + = HClO Ca(ClO)2 +CO 2 +H 2O == CaCO 3 ↓+ 2HClO Ca 2+ +2ClO - +CO 2 + H 2O= CaCO 3↓+2HClO (12)氯、溴、碘之间的置换反应:Cl 2 + 2KBr == Br 2 + 2KCl Cl 2 + 2Br - == Br 2 + 2Cl – (Cl 2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Cl 2 + 2KI == I 2 + 2KCl Cl 2 + 2I - == I 2 + 2Cl – Br 2 + 2KI == I 2 + 2KBr Br 2 + 2I - == I 2 + 2Br – (13)氯、溴、碘离子的检验: KCl+AgNO 3 == AgCl↓+KNO 3 Ag + +Cl - ==AgCl↓(白色沉淀) NaBr+AgNO 3==AgBr↓+NaNO 3 Ag + +Br - == AgBr↓(淡黄色沉淀) NaI + AgNO 3 == AgI↓+ NaNO 3 Ag + + I - == AgI↓(黄色沉淀) (14)钠放置在空气中被氧化(常温):4Na + O 2 == 2Na 2O (氧化钠,白色固体) (15)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 2 Na 2O 2 (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 (16)钠与水的反应:2Na + 2H 2O == 2NaOH + H 2↑ 2Na + 2H 2O == 2Na + + 2OH - +H 2↑ (17)钠与四氯化钛的反应:TiCl 4 + 4Na Ti + 4NaCl (18)钠的工业制法:2NaCl(熔融) 2Na + Cl 2↑ (19)氧化钠和水反应:Na 2O+H 2O ==2NaOH Na 2O+H 2O ==2Na + + 2OH - (20)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Na 2O+CO 2=Na 2CO 3 (2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O 2 (22)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23)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Ca 2++CO 32-==CaCO 3↓ (24)碳酸钠与氯化钡的反应:Na 2CO 3+BaCl 2==BaCO 3↓+2NaCl Ba 2+ + CO 32- ==BaCO 3↓ (25)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 2:Na 2CO 3+CO 2+H 2O==2NaHCO 3 CO 32- + CO 2 + H 2O==2HCO 3 – (26)NaHCO 3与NaOH 溶液反应:NaHCO 3+NaOH==Na 2CO 3+H 2O HCO 3 - +OH -==CO 32- +H 2O (27)少量 NaHCO 3与Ca(OH)2溶液反应:NaHCO 3+ Ca(OH)2==CaCO 3↓+NaOH +H 2O 通电 通电 点燃 点燃 光照 点燃 点燃 光照 点燃 700~800℃ 通电 Na 2O 2既是氧化剂 又是还原剂

高中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知识点整理

高中化学必修一(苏教版)知识点整理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点的认识】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生成气体,颜色改变,生成沉淀等,而且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物态变化,形状变化等. 化学变化:物质的燃烧、钢铁锈蚀、火药爆炸,牛奶变质等. 【命题的方向】本考点主要考察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题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典例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是二氧化硫与品红结合成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原理是氯水有强氧化性能将有色布条氧化为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漂白粉有强氧化性将染料氧化为无色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溶液的褪色,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解题思路点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就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2.核素 【知识点的认识】 1、核素: 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很多元素有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例如,氢有、、3种原子,就是3种核素,它们的原子核中分 别有0、1、2个中子.这3种核素互称为同位素.例如,原子核里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数是12,称为C﹣12核素,或写成12C核素.原子核里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数为13,称13C核素.氧元素有16O,17O,18O三种核素.具有多种核素的元素称多核素元素.核素常用表示,X是元素符号,Z是原子序数,A是质量数, A﹣,N是该核素中的中子数. 【命题方向】本考点主要考察核素的概念,属于高中化学的重要概念.

Unit10PeriodFive课时训练(北师大版必修4)精编版

Period Five Communication Workshop ,Culture Corner & Bulletin Board 基础落实 I.单词检测 1. n.课本,教科书 ________ ;磁盘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 v.代替,取代_________ ;联系,接触 3. adv.真正地;准确地________ ;难以置信地__________ n.短语检测 1. ........... 把.. 和联系起来____________ be associated 2. 代替instead _______ 3. 创造,编造make ________ 4.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解决办法the solution 5. 度假go _______ holiday 6. 参加take part ________ 7. 舒舒服服地坐好sit ________ 川.用适当的介、副词填空 1 . The solution ______ this week ' s puzzle will be published in next week 's magazine. 2. She has been keen _______ music since young. 3. She wears a coat made _______ silk. 4. The American people always associate turkey _______ Thanksgiving. 5. _____________________ Don ' t just sit and wait for new business to come to you. 6. My parents use the house _______ a holiday home. IV.完成句子 1 . Working in this field means ______ the old parts _______ the spare parts. 在这个领域工作意味着要用备用零件换下旧零件。 2. If I were you ,I wouldn ' t _______________ their problem. 如果我是你,我不会卷入他们的问题。 3. He used photographs to _______________ i maginary structures _______________ showing real ,existing structures. 他用照片构思了虚拟的建筑,而没有展现真实存在的建筑物。 4. Take part in our competition _______________ y our own advertisement. 通过设计你自己的广告来参加我们的比赛吧!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书复习纲要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 全书复习纲要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复习纲要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复习纲要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一)、原子结构: 原子的表示方法:X A Z ,其中X 是原子符号,A 表示质量数,Z 表示质子数。 原子:核电荷数= = =原子序数 质量数= + ≈相对原子质量 阳离子:(a A m+)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 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a-m 阴离子:(b B n-)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 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b+n (二)、同位素: 叫同位素。 (要点)两同:质子数相同,同种元素;两不同:中子数不同,不同原子. (三)、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 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 的区域内运动。据此可以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距核由 到 ,能量是由低到高的方式进行排布。通常把能量最 、离核最 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由里往外以此类推,共有 个电子层,分别用字母 、 、 、 、 、 、 表示,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个。而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 个(K 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得超过18个。 (四)、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二、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核电荷数= = =原子序数 周期序数= ;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O 、F 除外) 周期表结构 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与特点: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目录及知识整合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教材整合(共4个专题个10单元31节)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移去“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二、物质的量 三、物质的聚集状态(删去“1mol物质体积的计算”) 四、物质的分散系(移去“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移去“萃取、分液”) 二、常见物质的检验(移去“Cl-、SO42-检验、焰色反应”) 三、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删去一或与二合并)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三、原子核的组成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一、氯气的生产原理 二、氯气的性质(加上“Cl-检验”) 三、氧化还原反应(加上“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四、溴、碘的提取(加上“萃取、分液”) 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 一、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加上“焰色反应”) 二、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三、离子反应(加上“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 四、镁的提取及应用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重点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一、从铝土矿中提取铝 二、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 三、铝及铝合金 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重点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一、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 二、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第三单元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重点硅及二氧化硅的性质) 一、硅酸盐矿物与硅酸盐产品 二、二氧化硅与信息材料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重点浓硫酸的特性)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二、硫酸的制备和性质(加上“SO42-检验”) 三、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一二的复习) 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含氮化合物(重点氮氧化物、硝酸的性质) 一、氮氧化物的产生和转化(一二合并) 二、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三、硝酸的性质 一、教材整合的整体思路是:由于学生基础底,知识薄,教学中特别注重初中知识的复习与高中知识的衔接。前期关注“点”即“知识点、考点”;中期过渡到“线”即“知识链”;后期到“面”即“知识网”,使学生将知识用“块”的立体形式来构建学科模块,以便学生认知、理解、运用学科知识。 二、教材整合的整体原则:将相关知识合并,将一些无所谓的过渡性内容删除,将重点知识加以强化。 三、教材整合的具体操作: 专题一:大量移去理论性知识。移去理由:我校学生初中化学知识几乎空白,没有初中知识支撑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无疑难如登天,费时费力。 专题二:加上专题一中移去的理论性知识。加上理由:专题二在学习了具体元素化合物知识后马上加上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了就用自然而然,省时省力。 这样“一删一加”在不影响知识掌握的情况,省去了不少时间,而且易教易学。 专题三、专题四:删去无所谓的过渡、与衔接,学会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关键。所以均整合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以学生记忆、应用练习为主。这样专题三、四会省去不少时间,而且不影响知识的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