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共3篇

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共3篇

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共3篇

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1

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

文化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更是人类思想的精髓所在。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深入理解中西文化的精髓,也可以使我们在跨文化交流时更加得心应手。

中西文化哲学有着明显的不同点,这一点可以从两国的历史和文化基础上看出。中国以孔孟之道、道家、墨家、儒家等哲学思想为代表,强调“天人合一”、“中和之道”、“仁义礼智信”等重要价值观。而西方哲学由古希腊哲学、罗马哲学、基督教神学、启蒙哲学等思想体系构成,强调人性、自由、民主、平等等。两者不同的哲学思想基础,决定了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

首先,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哲学注重阐发宇宙、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从整体出发看待世界和自己,呼吁人们尽力营造和谐的社会。西方哲学则注重人性本质的探讨,推崇个体自由、民主和人类理性。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也决定了两种文化在问题解决上的思路是不同的。

其次,在价值观念上,中西方文化哲学的差异更为显著。中华文化注重人际关系、传统文化、道德伦理等,强调中庸之道、

人际平衡、公平正义。西方文化则注重个体自由、人权意识,追求平等、公正、博爱并重。两者的价值观念的不同,也使得两种文化在对待问题以及对人生的态度上有所差异。

但是,尽管中西方文化哲学存在巨大的差异,但两者也对彼此有很强的吸引力。中西文化相互融通,从而产生了很多新的文化形态。例如,西方现代哲学中的激进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现象学,与中国哲学中的中庸之道、天人合一、道家、先秦诸子、佛家思想等相结合,就形成了中国现代哲学的形态,这种思想融合也为人类文化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文化融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间交流融合的必要条件。通过对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可以更好地促进世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最后,我们也应该通过中西文化哲学比较和融通,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探究与思考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消除和缓化文化冲突,从而实现内在的文化自信。只有在了解、尊重不同文化差异、实现中西哲学的融通与交流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深化人类文明的内涵,推动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

通过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好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这种跨文化交流和融通的能力也应该成为当代人的基本素养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实现文化的多元共存

和和谐共处。同时,我们也要对中西文化的优点进行吸收和借鉴,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为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2

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

中西文化哲学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源头,中华文化哲学强调“天人合一”、“阴阳调换”,而西方哲学则注重对人类自身及其环境的思考。尽管两种文化哲学的思想结构和人类观存在差异,但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它们的联系和融合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非常重要。

一、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

1. 人类观

在人类观方面,中华文化哲学认为天地万物皆有灵气,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观念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在西方哲学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强调和解释。西方哲学认为人之所以存在并独立思索,是因为人拥有独立自主的思考和行动能力。这种独立性使得每个人对生活、世界和宇宙的理解都可能与众不同。

2. 宇宙观

宇宙观方面,中华文化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有生命的存在,万

物之源,以至人类的出现都是自然而然之事。中华文化哲学的这种宇宙观,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构建和演变。而西方哲学尤其是欧洲的哲学传统则强调“自然科学”,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理解的客观现实,进而改变着人类生活的世界。

3. 生命观

生命观方面,中华文化哲学认为生命是永不停息的流动,因此强调“死亡并非终点而是一个生命的开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并不是吓人的恐怖事件,而是被看作是生命无限循环的重要环节。对于西方文化哲学来说,生命是有限的,有始有终,最终会走向死亡。西方文化哲学的这种生命观,也对人类的享乐主义思想和个人主义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塑造作用。

二、中西文化哲学的融通

中西文化哲学的融通,不仅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而且也是人类文化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以21世纪为里程碑的如今,

中西文化哲学的融通已经十分普遍。以下就几个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1. 知识的交互

中华文化哲学注重知识的交互,强调并重理论与实践。西方哲学更重视理论和实践的分化,把理论放在更高的地位。目前,以“白糖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为代表的知识交互模式,表明两种文化哲学相互渗透、借鉴和融合,促进了人类文化的

跨越和交流。

2. 价值观的融合

中华文化哲学强调家族制度、孝道、忠诚、慈悲、敬老爱幼等传统价值观。而在西方文化哲学中,“自由、平等、人权”

三个单词则体现了其价值观的核心。中西文化哲学的融合,要求收敛个人主义色彩过浓的西方思想,适度地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同存异的思想理念相融合,向着更加人性化、发达和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发展。

3. 生活方式的接轨

中西文化哲学在对生活方式影响上也有不同的方式。中华文化哲学注重节制,强调养生保健。而西方文化哲学则强调自由和适应。目前,随着国际化和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性,人们关注养生、养生餐饮等成为全球文化的一种新风尚,为两种文化哲学的交流提供了契机。

在今天的世界,人类文化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时代。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不仅有利于加深彼此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也能为人们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思维跨越。相信通过各种交流方式和机制的探索,中西文化哲学的融通将会越来越深入,人类文化的向前发展和进步也将为此继续进行

在今天世界的交流融合中,中西文化哲学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两种文化哲学可以相互借鉴

优点,并在不断发展中形成新的发展方向和新的发展思路。同时,这种跨文化的融合,也能促进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支持和保障。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文化哲学的交流和融通将会呈现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趋势,为人类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3

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

中西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虽然有很多区别,但是它们中都有着相似的哲学思想和特点。本文将介绍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西文化哲学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有很深的思考。中国哲学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西方哲学中也有这样的思想,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然之美有无尽的秘密待人们去探索”,他们也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人需要学习和掌握自然的规律来调节自然的力量。如今的环保主义运动也是一个反思人们与自然的关系的体现,它强调人与自然应该相互依存,共同维护地球环境的生态平衡。

二、宗教信仰

中西文化哲学对于宗教信仰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中国哲学中,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仁爱”、“道德伦常”,尊重传统文化和家庭伦理,与宗教信仰不是直接相关的。而佛教则强调转世轮回和修身养性的思想,信徒可以借助佛教理念和宗教代表人物的史迹来激励自己。

西方哲学中,基督教信仰在西方社会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基督教强调爱、和平和宽容,这些思想被中西文化互通中所表达,这也代表了中西文化对于人际关系的共同观点,即交流、沟通、理解和接受。信教者可以通过宗教信仰来提高自己的精神修养和意识形态。

三、道德观念

中西文化哲学对于道德观念的共同点在于,都提倡道德良心和正义感,不论是儒家思想中的“义”、“仁”还是基督教信仰中的“爱”,都鼓励人们做一个善良有情的人。同时,也强调人们应该尽可能地遵守社会伦理和道德准则,遵循人类基本的道德原则。例如,助人为乐、勤奋、诚实、宽容、耐心等等,这些都是在中西文化中都具有的共同道德观念。

四、人际关系

中西文化哲学对于人际关系也存在共同性。中国哲学里有“家庭伦常”,西方哲学则有强调个人自由的思想。但是中西文化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理解和接受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在中西文化的融通中,我们发现要想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实现

融合和平共处,就必须了解和尊重别人的文化和传统。这种尊重他人的行为和态度既是中西文化妥协的表现,也是建设和谐社会、推动文化融合的实践。

总之,中西文化在哲学思想、道德观念、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共同点和不同点。比较和融通是建立一个和谐社会所必须的条件。只有通过相互理解和包容,中西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这对于我们构建跨文化的世界意义深远

在整个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文化在哲学、道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虽然两种文化存在差异和异质性,但它们之间不仅有着根本的共性,而且相互融合,创造出了新的文化。而这种融合和包容,既是中西文化妥协的表现,也是构建跨文化的世界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文化,相互理解和包容,以推动文化融合和形成更加和谐、包容的社会

中西方哲学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中西方哲学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中西方哲学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不同的思辨模式,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互相影响、借鉴和交流变得日益频繁。本文将探讨中西方哲学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可能遭遇的挑战。 一、中西方哲学文化的交流 人类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中西方哲学文化交流当然是尼采的“狂喜”与“普世”的设想。作为对西方哲学文化的发扬,尼采在“超人”的理念中提出了一套与传统基督教信仰根本不同的哲学体系,即“超越善恶”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于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尼采同时对中国哲学文化抱有着极大的兴趣和赞美。他曾在其著作《基督教的反基督教》中引用了许多中国书信、诗词和轶事,并且受到这些文化的启发,创造出了其哲学体系。这份跨越文化与国界的启迪,标志着中西方哲学文化交流的开始。 此外,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第一卷中便展示了早期中西方哲学文化的交流。中国先哲的发明和创造对于西方古代哲学也有着深远影响,如名为“九乘层”的机械发明,被亚里士多德引用为“是一种纯粹以木作的工具,以帮助对话中的无声人物表现意图”。而且亚里士多德的主张“体系”一词在中国哲学中也有着相应概念,诸如“天人合一”或是“理气相生”等都是构建整体意义上的哲学体系。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中西方哲学文化之间的交流更是越来越频繁。 二、不同哲学文化间的对话 中西方哲学文化在交流中形成的对话模式,而非垂直式的单向传播,才是最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这种对话式交流,反映了东西方文化和思维的差异,也表现出了相互理解的共性。 1. 东方文化的“中”是一种平衡

平衡是东方文化的典型思想特征,而这种平衡在中西方哲学的交流与比较中, 很容易被理解为纯粹主观性的平衡。但实际上,东方文化的“中”不是对“对立的三 角形”,而是对于所有事物的整合。这反映了一个事实: 在东方哲学文化中,每个事物都是彼此相连、相互作用的一部分。 2. 西方文化的“我”是一种解放 该理念认为人类应该自由选择自己的行动和生活,是人类个体解放的哲学。它 与东方文化相比,更关注“我”,强调个体主义的价值。这种个体主义是在西方文化里面的,如卢梭强调“自由与专制的对立”,康德则强调对于“道德法则”的意识与服从。 3. 中西方哲学文化对话与结合的影响 中西方哲学文化结合,在对于现代社会问题的探究上,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尽管没有被抽象成为一种单一的哲学,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尤其是自由主义文化中,却充分汲取了东方文化中的思想元素,如荣誉、礼仪、等等。而在东方文化中,启发西方文化对于身心健康、自我控制、社交礼仪的重要性。这种互相的影响和启示,让人们对于构建现代文明的持续探究更加深入。 三、可能遭遇的挑战 当然,中西方哲学文化的交流和对话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挑战和问题是必然的。其中最大的挑战是语言的问题。虽然现在在国际上,英语作为一种通用的语言日益盛行,但当我们有意识地去探究哲学的价值时,我们将会发现语言对于文化的功效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问题上,与其说是外语,不如说是文化和思考方式的不同使我们难以理解对方。文化差异、哲学思想差异、历史差异等等将会加剧这种困境。 另外,与交流相对的是质疑。中西方哲学文化之间的交流不是一个单向的传递 和接受,而是要经过质疑和反思才能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对方。质疑与反思是一种困难,算是交流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中西哲学对比

中西哲学对比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哲学是从西方传来的一个学科,而中国并没有真正的哲学。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中国历史上其实也有很多出色的哲学思想,只是可能与西方哲学形式不太相像,而研究问题的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一、西方哲学简介 公认的西方哲学史起源于古希腊时代,而最早的哲学家是泰勒斯,他的所有哲学观点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万物是水。而且对于这个观点的论证也比较粗糙,但他被认为迈出了对这个世界作理性思考的第一步。之后,西方的哲学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②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③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④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 [1] 西方哲学研究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三类,即宇宙论——研究世界的道理(A Theory of World);人生论——人生的道理(A Theory of Life);知识论——知识的道理(A Theory of Knowledge)。此外还有一些别的分法,如孟太葛认为哲学的三部分是方法论,形上学和价值论。[2]但其实其中形上学与宇宙论内容相似,价值论与人生论相似,方法论与知识论类似。所以,西方哲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公认的这三个部分。 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很多不同的流派,他们的主张千差万别,在一些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在西方哲学家中我了解的比较多的是柏拉图和尼采,读过《理想国》和《权力意志》。虽然好多地方都没有彻底读懂,但他们的观点在很多地方是截然不同的。但是,相同的是他们对于自己的观点都进行了逻辑严明的证明,这一点其实是西方哲学的一大特点,后文会详细论述。 二、中国哲学简介 正如前文所说,好多人认为中国根本没有哲学。的确,哲学这个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而在这个词在中古出现以前,中国也的确没有自觉的哲学这一学科。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没有哲学。中国古代其实产生过许许多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只不过中国哲学可能与西方哲学研究的重点不同而已。 中国的哲学可以说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也就是当时的诸子百家的学说。此外,中国魏晋人所谓的玄学、宋明人所谓的道学以及清朝人所谓的义理之学研究的内容其实也与西方所谓的哲学大致相同。[3]这些都是中国的哲学。 比如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宇宙论,庄子和老子的学说中就有很多对于宇宙的认识与思考。庄子学说中最著名的一个观点就是事物的相对性,大小、远近、长短都是相对的,这一观点其实是对于主观认识和客观存在这两者的分离。此外,更深刻的观点还有对于宇宙规律的认识,如老子曾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是没有感情与道德标准的,在它的眼中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都是完全相同的。这个观点其实就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而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人生论,其实中国哲学的大部分内容都在探讨这个问题。不论是儒家的克己复礼,墨家的兼爱非攻,农家的全民稼穑,实际上都是在探讨一个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行为准则去为人处世。 三、中西方哲学的主要差异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今日阅读了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著作中的许多部分都对我有所触动,引我思考。以下是精心整理的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今日阅读了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著作中的许多部分都对我有所触动,引我思考。思考数日,觉得最为受益的便是:生命之感。 生命之感,在贾老师讲解中国哲学,讲解梁漱溟先生的哲学过程中,有过多次的介绍。同时,生命之感在我个人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也有过体验。生命之感是由生命个体体验到的,倘若进行概括定义,恐怕就会改变本意。但为明确生命之感,我将自己认为的生命之感描述一下。生命之感,主体自然是人。感,感触,真情实感。感的对象既可以是本体,也可以是源于本体的万物。故生命之感即人对万物及本体的真情实感。但是这里的真情实感必须加以界定说明。生命之感并非单纯的人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情绪变化。感,必须与生命联系起来,生命之感应是人对万物的最真实流畅的回应。如果一定要对这种回应有个概括,勉强称之

为生命直觉的情感此处直觉非生物学之直觉,也可以说是儒家讲 的“性”。 生命之感是人所固有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 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烁 我也,我固有之。”孟子所言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 是非之心,皆是生命之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说明这一点。但生命之感并非本能。 生命之感表现在人对所感对象的态度或方法上。人对所感对 象的态度方法有两种:一为直觉感应,一为理智认知。真正的生 命之感是同所感对象的共鸣,既是对所感对象的生命直觉之感, 也是对人的生命存在状态的开显。这并无主客之分。但是一旦带 着认知的态度或者功利的思想,那就不再是流畅真实的生命之感,而是死板的主客二分的物我关系。孔子因宰我认为服丧期间食稻 衣锦可心安,而叹“宰我不仁”。“不仁”即为无生命之感,这 全因宰我“情感薄直觉弱”,不能通达一体性。宋代朱熹的话 “存天理,灭人欲”便是对人与所感对象关系,人对所感对象的

中西方哲学的对比论文

中西方哲学的对比论文 中西方哲学的对比论文 摘要:中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已经开始的比较早,但本文主要从中西方哲学的起源的不同,中西方哲学在天、人的方面的比较,中西方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相异性的方面进行阐释,得出中西方由于不同的哲学出发点所得出的伦理意识的不同,进而导致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不同的民族性格。 关键词:起源、天、人、仁、义、利 一.中西方哲学起源的不同 1.1西方哲学的起源探索 西方哲学发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是个海洋国家,其境内土地贫瘠,农业发展受到限制。但古希腊有许多肥沃的山谷,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海岸曲折而且有很多天然良港。这个地理环境为手工业活动和发展海上交通提供了有利条件。手工业生产的兴起要求对加工对象及各种矿石等自然物的属性有较多的了解,由此逐渐形成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思维倾向;航海事业的需要导致了天文和气象知识的产生,而这种活动又开阔着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接触并思索到更多的未知事物;商业往来则拓宽了人们社会活动的范围,并由于得失成败导致“审慎”与推理思维的发展。这宏大开放的视角环境及其社会生产方式,促使人们不得不注重对自身之外的自然物的思考和研究,并由具体困惑的产生和解决进一步形成了解茫茫宇宙及其本质的求知欲望,从而决定西方哲学一开始就把人们引向对自然知识的追求和立足于自然及社会进行理性探索的轨道。 另一方面,西方哲学直接源于古希腊神话。那些被早期自然哲学阐述宇宙生成的思想在神话诗篇中早已出现。神话通过想像把天空和大地、日、月、星系、河、海、火、土、水、气和金属进行神化,于是,混沌成了卡俄斯神,天变成乌兰诺斯天公,地成为该亚地母……,这种对诸神各自代表一种自然力量的想像,表明希腊人对宇宙结构种种自然性质的关注。公元前8世纪时,赫西俄德的《神谱》就是一部以神话语言、形象方式编纂而成的宇宙生成论,它可以说是西方具有思辨色彩的早期哲学认识宇宙结构及其属性的范本。古希腊神话的思维倾向是在人之外有一种巨大、普遍的本质和力量主宰着人间祸福、事物变幻。这是古希腊人对世界本源、宇宙生成、事物原因的朴素思索和最初揣摩。 由于生产活动和神话的影响,使古希腊哲学家围绕宇宙整体的本源以及物和有关知识的关系进行思索,部分人形成了自然科学的探索思维,部分人形成了宗教神学的思辨阐释。另外,不可忽视的是,西方哲学发源于古希腊这样一个奴隶主民主制的社会环境中,这是形成西方源头哲学具体观点自由发散,并具论辩色彩的重要条件和原因。 1.2中国哲学的起源原因 与欧洲哲学不同,中国哲学萌芽于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哲学思维的出发点从一开始就不同于欧洲。 首先,以农业活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决定中国先人思索事理的立足点和主体内容是人际关系。土地不能移动,因而靠土地维生的人比较固定地生活在一个地方,祖祖辈辈一直延续下去。由于一家几代人长期生活在一起,便逐渐形成体现血亲关系的家族制度。这种以血缘宗法为生活底蕴的社会具有“家天下”的浓厚内向性,使关系纽带以及现实“人际关系(生活伦理和人事关系)异常突出,占据了思想考虑的首要地位”。这种直接、现实而又长期发生作用的社会特征成为影响先秦哲学探索的重要因素。农业活动的惰性和亲属之间的交往使得中国

金中西哲学比较

中西哲学的比较 世界哲学之源分东西两流,作为东方哲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由于民族享赋、地理环境、文化氛围、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很大不同,导致中西哲学既有共性和同一,又有诸多的个性和差异。共性和同一是双方需要互学互补的理由和动力。 一、中国哲学侧重于人生观,西方哲学侧重于知识论 胡适认为中国哲学是“关于人生切要的问题”,人生离了哲学,是无意义的人生;哲学离了人生,是想入非非的哲学。中国哲学把人不同于动物的特质理解为德性,中国哲学是主善的,由此孕育了伦理主义的人生论传统。以儒道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哲学主题是关乎人生智慧,儒道的共同特点是重人生,重为道,而轻知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主张以“仁”为根本,“君子学以致其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为仁是孔子的一贯之道,是六艺之本,诸德之帅,闻道、为道是人生之本。一部《论语》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训,是以仁为基础的人生之道。在论语中,几乎不讲知识,甚至把学习具体知识看作是下等人的事情。道家区别了为道与为学,并以“为道”是人生之首要义务。老子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主张“绝圣弃智”;虽然崇尚自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是《道德经》并不是一部关于研究自然的著作,而是通过对自然之道的感悟获得人生之道。如从“水滴石穿”和“强风折树”中领悟了“贵柔”与“守雌”;从“海纳百川”中领悟了“谦和”与“无为”。人之道就是无为,顺其自然,做到“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去伪存真、返璞归真。庄子以“道法自然”为指引,以自然解释人生,让人参透自然,悟透人生,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真人境界。在对待知识的态度上,老子否认知识,反对追求学问,学得越多,离道越远,所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大道废,有仁义;慧知出,有大伪”,相反“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只有“绝圣弃智”,“绝学无忧”,“常使民无知无欲”,方能无所不知;向往“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的小国寡民社会。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不仅认为追求知识,明辨是非没有必要,而且用个人的有限生命去否认追求无限知识的可能性。 西方哲学史上占主份地位的思想传统是重求知,重为学。西方哲学把人区别

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共3篇

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共3篇 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1 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 文化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更是人类思想的精髓所在。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深入理解中西文化的精髓,也可以使我们在跨文化交流时更加得心应手。 中西文化哲学有着明显的不同点,这一点可以从两国的历史和文化基础上看出。中国以孔孟之道、道家、墨家、儒家等哲学思想为代表,强调“天人合一”、“中和之道”、“仁义礼智信”等重要价值观。而西方哲学由古希腊哲学、罗马哲学、基督教神学、启蒙哲学等思想体系构成,强调人性、自由、民主、平等等。两者不同的哲学思想基础,决定了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 首先,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哲学注重阐发宇宙、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从整体出发看待世界和自己,呼吁人们尽力营造和谐的社会。西方哲学则注重人性本质的探讨,推崇个体自由、民主和人类理性。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也决定了两种文化在问题解决上的思路是不同的。 其次,在价值观念上,中西方文化哲学的差异更为显著。中华文化注重人际关系、传统文化、道德伦理等,强调中庸之道、

人际平衡、公平正义。西方文化则注重个体自由、人权意识,追求平等、公正、博爱并重。两者的价值观念的不同,也使得两种文化在对待问题以及对人生的态度上有所差异。 但是,尽管中西方文化哲学存在巨大的差异,但两者也对彼此有很强的吸引力。中西文化相互融通,从而产生了很多新的文化形态。例如,西方现代哲学中的激进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现象学,与中国哲学中的中庸之道、天人合一、道家、先秦诸子、佛家思想等相结合,就形成了中国现代哲学的形态,这种思想融合也为人类文化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文化融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间交流融合的必要条件。通过对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可以更好地促进世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最后,我们也应该通过中西文化哲学比较和融通,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探究与思考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消除和缓化文化冲突,从而实现内在的文化自信。只有在了解、尊重不同文化差异、实现中西哲学的融通与交流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深化人类文明的内涵,推动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 通过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融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好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这种跨文化交流和融通的能力也应该成为当代人的基本素养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实现文化的多元共存

中西方哲学研究比较

中西方哲学研究比较 丁岩 目录 摘要 (1) 一、前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回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中国传统哲学不注重知识论和逻辑方法论,而西方哲学是以“认识论” 为基础或核心的 (2) (二)中国哲学注重强调“是什么”,而西方哲学注重强调“为什么” (2) (三)中国哲学源于“一脉分张”,而西方哲学源于“诸流竞汇” (3) (四)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西方哲学则强调“天人对立” (3) (五)中国哲学的时空观是以时间为第一,为主导;而西方哲学的时空观,是以空间为第一,为主导 (4) (六)中国哲学在价值观上推崇中庸、中和,而西方哲学则偏向绝对极端 (4) (七)中国哲学在自然观上强调不以人为中心,而西方哲学的自然观则强调人的作用 (4) (八)中国哲学为让人遵行之现世哲学,而西方哲学则使人信服之彼岸哲学 (5) (九)中国哲学注重德性与德行合一,而西方哲学强调德性与德行分开 (5) (十)中国哲学的特征表现为一种封闭的自我发展,具有稳定性,而西方哲学则表现为多方面融合哲学-科学文化 (5) (十一)中国哲学的主流强调继承传统,而西方哲学则具有具有科学精神和不断超越的特点 (6) 三、中西方哲学比较文献思考 (7) (一)哲学不是真理 (7) (二)哲学不一定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 (7) (三)哲学之任务与目的 (7) 四、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8)

摘要: 近年来,国内对哲学问题的争论日渐激烈,哲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显现也越来越明显,什么是哲学,这已被广大民众所急盼。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西方哲学比较,概述其几个方面的差异,从而得出哲学不是真理、哲学不一定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和哲学之任务与目的三个结论。 关键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文献综述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梁漱溟(1893-1988)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仕宦之家,梁漱溟的童年始终是在欢快自由的氛围中度过的,其父虽任职清廷,但他的发蒙教育却是当时最开放的中西小学堂,进入中学后,其倔强、顽强的个性日渐形成。中学毕业后,他到当时的《民国报》当记者,痛恨私有财产,相信社会主义,对现存的一切都坚持强烈的批判精神。在 此前后,他也经历了早年人生的三大危机,即从如何救治社会流弊、如何安立人生,到最后如何“住世”的问题;其结果则是从谋求自杀到最后形成坚持一生的“茹素”习惯。而在这几个阶段中,梁漱溟都始终坚持着切己的思考与真实的践行精神。1916年,他在《东方杂志》上发表其研究佛学的心得《究元决疑论》,受到蔡元培先生的关注,随即被聘为北京大学专讲印度哲学的特约讲师,由此进入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 按照梁漱溟的个性,他讲印度哲学就是要“替释迦说个明白”,但由于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因而“趋新”、“趋西”以及“全盘反传统”是当时的主流思潮;而胡适、陈独秀这些新文化运动的巨擘也都聚首于北大,这就不能不使他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也不能不有一种沉重的“压迫”感。不过,由于其从少年时代就形成的倔强性格,因而这种压力非但没有压垮他反而激发了他强烈的逆反心理与抗衡意识。所以,他转而将自己“替释迦说个明白”的初衷及时调整为“替孔子说个明白”。于是,就有了与胡适的对台戏,也就有了专门抗衡于西化之说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的系列讲演。关于其讲演的心态,他在该书出版时的《自序》中有非常具体的说明:“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也是一样无从为人晓得。孔子之真若非我出头倡导,可有哪个出头?这是迫得我自己来做孔家生活的缘故”。显然,这一

中西方哲学对比

一、什么是哲学? 哲学就是“爱智慧”。一谈到哲学,你可能就会感到高深莫测;但是一谈到智慧,你就会很感兴趣。殊不知,哲学就是“爱智慧”的学说。人们常说,学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而又有智慧。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也可能是学习哲学的最大“误区”了。因为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并不一定就不聪明,学过哲学的人也不一定就有智慧。事实上,按照哲学的本性而论,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缺少智慧,因而去追求智慧的学说。 二、哲学的终极关怀是什么? 哲学追求“真、善、美”。真就是真理,是就客观判断而言的。善就是道德,是就价值判断而言的。美就是境界,是就感观判断而言的。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说过一句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但真理也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问题。比如西方哲学有真理,中国哲学也有真理,他们都有各自的特殊性。那哪个真理更真,他们之间有没有普遍性?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孔子讲“仁”,他并不是仅对着鲁国的人讲,也不是只对中国人讲,他是看到了人性的根本,所以是面向全世界的。中西哲学的特殊性则是由于文化传统和起源的不同,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只有历史必然性和道德的必然性。 三、哲学的分类 按地域分为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东方哲学等; 按广义和狭义分类。广义的哲学包括:自然哲学、历史哲学、认识哲学、政治哲学、道德哲学(伦理学)、艺术哲学(美学)、宗教哲学、人生哲学等;而狭义的哲学一般是专指过去哲学里的本体论与形而上学。亦称第一哲学(由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纯粹哲学。 四、哲学的特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决定了哲学的特点。哲学的任务在于探究世界最根本、最普遍的规律,它涉足于众多的领域,研究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中纷繁的现象和形式,最后的归宿是要探明世界的本原,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这就决定了哲学的极端概括性和极端抽象性。 五、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 从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西方哲学经历的三个不同的阶段代表着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哲学论题。以古希腊哲学为代表的本体论思维侧重于探究世界的最终构成成分,试图寻求宇宙的本源和某种形而上学本体,即传统的客观理性;到了近代,笛卡尔、康德、黑格尔轴心主体性形而上学以主客、心物、思有二元对立为出发点,以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为特征,强调主体的理性能力,以人的认知为中心,为自然立法。这是一种主观理性、是一种意识哲学;以主体为中心的认识论形而上学在现代又受到了来自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以及解释学等哲学力量的冲击,这就是文化哲学意义上的“语言哲学转向”。 1.西方哲学的发展 1)古希腊哲学 A:苏格拉底

中西方文化比较重点整理

文化的界定——文化含义 第一个层次:1、常识理解的文化:学文化文化补习班文化宫文化俱乐部文化局文化部 第二个层次:2、知识所理解的文化:中国功夫、太极拳京剧针灸推拿新石器文化河姆渡文化 第三个层次:3、国民性格民族精神中华智慧华夏神韵 文化的两个定义:就过程而言,文化就是人话或子人接的人类化,也就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就结果而言,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文化残在于各种内蕴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于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文化的核心是传统思想观念与价值。 文化结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显性文化:表层——器物(用途:衣食住行。材料:玉石、金银、陶、青铜、铁、瓷)、中层——制度(成文制度:政治、法律、教育。不成文制度:风俗礼仪、家族制度)、深层——精神(思想:学术思想、哲学。信仰:宗教信仰、文化艺术)。隐性文化:心理潜意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审美情趣。符号——言语符号、非言语符号 文化的要素:1、物质产品:人类通过利用、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一些物品2、社会关系:人在共同的生活中彼此构成的关系,生产关系是各种关系的基础3、规范体系:指社会规范,即人们行为的准则,包括成文的法律规章制度和不成文的规定4、认知体系:包括心理感知、思维方式、价值趋向、终极关怀、审美情趣等5、符号体现: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文化的分类:1、形式分类(时空分类)。文化层:文化的历时态。文化的历史发展上存在不同层次,每一个层次反应不同时代文化各要素所积累的平面分布:蒙昧---野蛮----文明原始----古代----中世纪----现代文化鱼猎---农业---工业---后工业文明文化圈:文化的共时态在一定区域,在特定的某一地带和环境下居民所创造的共同生活方式,其心理,行为具有一定的空间特色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埃及----巴伦比---印度---中国2、群体分类:文化从:文化的社群态按照社会群体和组织划分的属于不同种族、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特征 大群文化(民族种族,阶级,阶层)小群文化(制度性,非制度性)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3.对象的分类。信仰的对象:佛陀、上帝、玉皇大帝。学问的对象:儒家、道家、释家。生产的对象:稻作、小米、麦子。消费的对象:茶、酒、豆腐。制器的对象:青铜、陶瓷、竹木 文化的特征:1、文化是人类的创造2、文化是人们后天习得的3、文化是一个体系4、文化在某一个群体中具有共享性5、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积极性6、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是可以传递的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1.文化产生根源:自然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文化特征和社会心理 前资本主义社会,各国的经济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农业经济:中国2、游牧经济:亚历山大帝国,蒙古帝国3、农牧混合经济:欧洲。三种不同经济结构的特点:农业社会经济结构稳定性最强,因此这些国家的进化速度也就最慢;游牧经济结构的稳定性最差,这些国家多是暂时不巩固的军事行政联合,分和多变;农牧混合经济既有一定的稳定性,又有一定的可变性,稳定性来自种植业,可变性源于游牧业 2.中西方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从根本上讲,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首先是由其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决定的,因为自然环境不仅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也由此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心理。例欧洲地形和欧洲气候中国地形和中国气候 3.中国与欧洲不同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一、农业经济的技术结构对农业劳动生率的高低和农业商品化生产发展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1.生产对象本身需要的工时不同2.不同的耕作方式对自然资源的保持有不同的后果。二、农业经济对生产分工和商品化进程的影响也大不相同:1.中国单一的农业经济,以家庭为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只能进行简单的再生产,这样繁重的体力劳动一方面造就了以勤劳节俭著称于世的美德,另一方面也生产了狭隘自私的意识,形成了排斥写作的小生产传统2.欧洲农牧猎林混合经营的庄园经济结构,生产活动有天然分工。三、对商品的需求与社会体制上的差异:1.农牧混合经济限制了统治者聚

中西哲学比较思维方式研究论文(共2篇)

中西哲学比较思维方式研究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篇:从中西哲学比较看中西传统思维方式 今天西方文化以他的强势话语地位左右着世界文明的发展,但在人类享受西方文化给我们带来的理性思考和科技进步的同时,人类社会也遭受着越来越多的灾难:生态平衡的破坏,生物的灭种,人类社会新疾病的冒出,经济危机的频发等。所以,当我们重新审视中西文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的时候,寻其根源,对文化有着重要作用的传统思维方式便成了学者关注的焦点。传统思维方式是指“人们观察事物,体认事理,做出反应时采取的一种基本思路,所拥有的一种心理定势。”人类在自身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通过一定得思维方式进行的,而中西传统思维又因其自身的生长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的不同具有不同的风格以及鲜明的民族性。 现阶段,世界范围内均面临着思维方式更新的任务,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西方文明的主宰下人类文明将何去何从?中国传统思维对于未来的世界文明又有

怎样的影响?想要寻找世界文化更为理想的出路,就必须在中西两种传统思维方式比较的背景下重新估量中西两种传统思维方式的长处与不足,以便创造出更具有时代智慧的,对世界文明有积极影响和作用的思维模式。 一、中国传统思维强调生命整体式思维,重在综合;西方传统思维则更注重单元个体式思维,注重分析 古代圣贤不用“整体”而用“一体”,该词首见惠施,惠施说,“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后见《庄子》,庄子说,“生死存亡,是为一体”;《易经》中也会讲“观其会通”,提出有机整体论;在我看来,这种整体性思维在中医中体现的最为明显,《黄帝内经》把人体和天地联合起来,视为一个整体。传统中医不分科,讲究“望闻问切”,西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中医往往是“头痛医脚”,正是这种系统论观点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思维方式。 整体性思维讲究从系统着眼,直接对众多的认识对象加以全面的综合,不重视主客体的对立以及概念的系统化、逻辑化。在老子哲学中,将“道”作为天地万物生存发展的规律,世界万物的总根源是阴阳的和谐。在动静观的把握上,中国古人则认为动必复归于

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的利弊得失

学号:18队别: 五旅六队姓名: xxxx碰撞的利弊得失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地域的文化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互相融合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每个地域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特别是大学生这个背负着祖国未来的群体对文化的态度更应重视。然而,中西文化碰撞主要体现在文学、节日、电影、音乐等方面,纵观大学生门对西方文化的看法,我们能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还得追根溯源,从基本差异看起。 造成中西文学相异的因素,可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内在的属于思想,属于文化背景,外在的属于语言和文字。一是在思想上,西方文化的三大因素—希腊神话,基督教义,近代科学,前二者决定了欧洲的古典文学。无论是古典神话或是中世纪的宗教,都令人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在宇宙的地位,与神的关系、身后的出处等。相形之下,中国文学欠缺神话或宗教的背景,从本质上说是人间的文学。当然中国文字里也有神话成分,例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共神触地等。但由于这些传说大半东零西碎,不成格局,亦不是互有关联的神话,加上这些传说散漫的传说在故事情节方面过于简单,中国正统的古典文学—诗和散文,始终未曾好好利用神话。至于宗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更没有什么地位。西方的诱惑,谴罚,拯救等观念并不存于中国想象之中。西方文学中的伟大冲突往往是人性中魔鬼与神的斗争,中国文学中人物冲突往往只是人伦的。由此,中国文学似乎敏于观察,富于感情。西方文学则强于驰骋想象,运用思想,是以中国古典文学长于短篇抒情诗和小品文,文学批评则散漫而无系统,戏剧的创造也比西方迟了几乎两千年。二是在文字语言上,中国的文字富于弹性与持久性。原因在于虽历经变迁但由于素来比近邻各国文化高,外来语成分极小。欧洲文化交流频繁,因此各国文字很难保持纯粹性。其次,中国文字在文法上弹性也非常大,绝少因为文法而引起字形变化。不像西方的文法过分繁琐。又因为中文不是拼音文字,所以发音的变化并不影响字形而英文则因为发音的变化影响到拼法,而大大改变了。中国文法的弹性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表现得最为明显。英文文法中不可或缺的主词与动词,

中西文化比较 第四章 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

第四章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 1、人与自然(人与天) 思维方式2、人与社会 (三层)3、人与人(我与他;我与我) 第一节从宇宙观到认识论 一、“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 **总结:“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命题,它构成了一个阴阳、天人、形神、理物、道器、内外等重大范畴统一的宇宙。 二、二元对立的认识前提

* 萨特“地狱就是他人”。 * 二元的对立还表现为人自身的分裂。(灵肉分裂) * 伊壁鸠鲁“是生活愉快的乃是清醒的理性,理性找出了一切我们的取舍的理 由。”(中世纪灵与肉的分裂达到绝对的程度) 第二节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 一、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 * 直觉思维(联想思维)是非逻辑的思维。 * 直觉思维十分重视为认识者留下广大自由的主观空间,有极强的主观性。 * 直觉体验的个体主观性是不确定的,认识本身也就有极大的随意性,灵活性,这也许是直觉思维具有创造力量的原因,是中国哲学思维的绝妙之处。 * 重视个体性的西方文化,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给了个人以诸多的限制,而重视群体的中国文化则给了个人以更多的自由。 * 直觉思维具有立体有机联系的特征。(1,2,3) * 因为它是主观的,顿悟式的,是难以言说的;它是个体化的,是无法概括的。 * 联系性是直觉思维达到认识目的重要途径。 1、这种联系性首先建立在宇宙整体论的观念上的一切都在联系中。 “‘气’充一切虚,贯一切实。”气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它能贯穿一切有形无形之物。 2、思维的联系性还是互为因果,相互推动变化,彼此包容的联系;也是无所不在,超越 时空、虚实的广泛联系。 3、中国思维的这种联系性还是辩证、转化的关系。 二、细剖精析的逻辑分析 * 西方科学文化极发达,靠了两条重要的认知方法:一是可以理解的逻辑,一是可以控制的实验。 * 分析的方法包含两大步骤: 1、细剖精析 (* 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也不例外。 * 自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起,原子一直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 2、建立逻辑的认识系统 (* 切割细分得到单一、确定的认识,使认识具有可靠性、明晰性,是认识更深入。) * 分析方法局限(1,2,3) 1、分析力图使事物具有单一的性质,简单的形式,而物质粒子不断切割的可能,使分析 的这一企图只能无限的逼近单一。 2、分析置物质于相对静止状态,以求确定不变的本质。 3、分析不承认偶然性,它只认定物质遵循的铁的规律。 * 分析注重事物间的区别,组合注重事物间的共同点。但无论分析也好组合也好,都必须依据严格的逻辑规则。(优点1,2,3) 1、从一个真实的前提如何推出一个未知但同样真实的结论,遵循推理的规则、步骤就可 以保证实现这一目标。(归纳:个体结论) 2、逻辑作为方法手段是一种纯粹的形式,它的前提则是被证明被公认的经验事实,或者 是在推理中表现为定理、公理的来自经验的抽象概括。(演绎:结论个体) 3、近代方法论尤其系统论的思想与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在动态中协 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方法有相同之处。(辩证:运用于历史中)

中西方哲学比较与分析

中西方哲学比较与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中西方哲学比较与分析

摘要:学者们一般认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的、分析的,而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体验的、综合的。传统的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也是基于这个认识的,而笔者认为对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应当从哲学基本特征、哲学思维方式以度方法论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中西哲学;比较分析 哲学是文化的核心问题,它是一个包涵宇宙万物理性的综合体。一个民族的哲学是文化的深层结构,具有持久性的稳定性。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社会制度以及历史进程发展的不同,导致中西方哲学在人类发展道路上的不同,深层次比较分析中西方哲学显得更为重要。 一、中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 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天人合一”,注重人情,偏向伦理,中国哲学侧重于社会和人生,与伦理、政治思想密切联系;而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分而析之的哲学,关注自然和科学。西方哲学侧重于科学和思维,与自然、科学的揭示和探索密切联系。哲学本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但是不同民族由于自身的特点,在进行这种总结和概括时,往往有所侧重。与西方社会不同,中国社会跨入文明的门槛时,保留了氏族制的残余,统治者利用氏族血缘观念和亲情关系发展了宗法制。生长在宗法氛围中的中国哲学,必然以孝悌的伦理关系为依托,并着眼于解决宗法伦理问题。因而,中国哲学与伦理密切联系。此外,中国哲学倾心于现实政治,中国哲学家热衷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各家各派都“务为治”(《史记·太史公自序》),在哲学中侧重于研究社会和人生。而西方哲学则注重与自然、科学的揭示和探索密切联系,侧重于科学和思维。哲学所体现的是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即:求真的哲学,求善的哲学和求美的哲学。西方哲学是科学型的哲学,与自然科学的揭示和探索密切相联。以探求宇宙观、认识论为中心,同道德相区分。以认识和征服自然为目的,即使探求道德伦理也是为认识和征服自然服务。在西方人的眼里,哲学就是对真理的追求,通过学哲学使人变得聪明。 二、中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 中国哲学注重直觉性,注重了悟,而西方哲学善于逻辑推理,注重论证。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哲人惯于直觉思维,西方哲人惯于科学思维。直觉思维富于想象,科学思维精确严密。西方哲学重实际、重科学,一丝不苟地进行论证,然后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这种思维方式叫“科学思维”,它必须明确概念,恰当判断,正确推理,然后得出结论,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逻辑的。西方哲学思考方式的这一逻辑传统是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开始的。亚里斯多德使逻辑详细和完善,使之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科,使之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亚里斯多德的逻辑其实就是三段论,是一个公理系统和自然演绎系统。 三、中西方哲学的方法论

中西文化比较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首先,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饮食来说,中国人和西方人无论再烹调技法上,还是在进餐方式上,都大相径庭。中国人利用各种烹调技法,尽其所能追求菜肴的色、香、味俱全;而西方人的烹饪方法则简单很多,他们不太在意菜肴的颜色和造型,而更注重“怎样尽量保留食物的营养价值”。因此,中国人注重形式,西方人注重内容。 再看进餐方式,中国人往往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对整桌饭菜各取所需;而西方人则事先将食物分成小份,每人一份,各吃各的,互不相干。中国人有整体观念而西方人有个体意识。 其次,从对颜色的好恶上看,中国人喜欢红色,把红色当成喜庆、兴旺的象征;西方人更喜欢蓝色,他们认为,蓝色是沉着、冷静的代表。因此,中国人崇尚热情,西方人注重理性。 再次,从造字方法上看,中国人以象形字为主;西方人以“尽量使人明白一个字的含义”为宗旨。因此中国人注重外形的美感,西方人注重内在的实用性。 最后。从艺术角度上看,中国的国画大开大阖,泼墨写意,气势如虹;西方油画讲究的却是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写意和写实的不同风格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民族个性:情感和理智。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历史渊源 中西文化在现象上的差异最本质的一点:中国人重道义,重感情;西方人重功效,重理智。 在两种文化的历史渊源中,中华文化即“道”,是教化的工夫。“仁者爱人”,血缘的亲情是割不断的,在宗法社会的基础上成为中华文化的第一基石。而西方的一切学说都始于哲学。哲学的定义即“爱智慧的学问”。亚里士多德的逻辑,阿基米德的几何,都是智慧的产物。 (三)、中西文化差异在当代的延续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中国人希望对社会生活实行事先主动协调,在兼顾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前提下,选择一条个人前进的道路。无一事例不说明:整体至上的观念在中国人头脑里根深蒂固。因此,中国人重感情,重道义!而西方人希望对社会实行事后被动制约,用法律和组织措施来解决问题,是以理智为基础的。在追求整体利益的过程中,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在世界的资源稀缺问题上,中国大多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来适应有限的资源。而西方是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尽可能的开发,以适应、满足人的无限欲望。 (四)、中西文化的特征比较及优劣分析 中国人这种忍耐与节欲的性格特征,缺乏对交换的要求,从而,造成了历史上的中华民族虽然文化灿烂,却没有产生商品经济的土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几千年里,一直占主导地位。而在西方,私有观念根深蒂固,个人生存的满足需要人与人的相互交换,使商品经济应运而生。同时,西方人十分注重“社会对个人是否公平”的问题。 中华文化的优势在于;关注人本身,以减少纷争;劣势在于:需要普遍的道德自觉的前提,最终要归结为个人心理状态的自我把握,难以实施监督保障措施。西方文化的优势在于:可操作性强;劣势在于:放任纷争。

中西文化的交融与互鉴

中西文化的交融与互鉴 “文化并非单一之物,而是各种文化的交汇之结果。”这是中西文化交融与互鉴的最好诠释。中西文化自古以来就有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是单纯的文物、语言、食品等物质方面的交流,还包括思想、哲学等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在两种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互为促进,逐渐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文化形态。本文将从中西文化的艺术、哲学和思维方式等方面来阐述这种文化交融。 一、中西文化在艺术方面的交融与互鉴 中西文化在艺术方面的交流可追述到汉朝我们熟悉的丝绸之路,丝路让东西方文化交流得以畅通无阻。中西方艺术的融合充分证明了两种文化各具特色,有很多交汇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识,其中深具代表性的是中国画与西方油画之间的交流。 在中国画发展历程中,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传统山水、花鸟画成为了中华民族独具的艺术特色,而其画法通常采用线条勾勒或色彩渲染来表现形态和意境。随着国际文化的互动,15世纪初期,著名画家达?芬奇第一次使用抽象和透视法,推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进程,形成了西方油画。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现代中国画家通过学习西方艺术理论和技能,将传统中国画法和现代西方艺术理论相结合,形成了油画、水彩画、素描、水粉画等多种新兴的绘画形式,从而创造出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中国画艺术。 另一方面,中国的造型艺术也影响了西方艺术。像欧洲巴洛克艺术家通过欣赏长城和皇城所带来的建筑、园林,从而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中国式建筑造型,使其作品充满了中国风情。同时,欧洲古代的壁画和织物也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文化交流被冠以“东方风尚”或“Chinoiseries”的名字,在欧洲大陆上影响极深。 二、中西文化在哲学方面的交融与互鉴

中西文化与哲学论文

中西文化与哲学论文 中西文化与哲学论文篇一 中西文化与哲学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属于文化的不同类型。这所谓文化类型,是就文化的民族性而言的。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就其特殊性而言,既有时代性,也有民族性。简单概括来说,西方文化重智,东方文化惟情。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间进入文明社会,这深深刻划出该民族的文化特色。中国和中国文化,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延续至今的文化。中国文化的特殊性由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那个年代所决定,也受其自始至终的延续性所影响。各个民族进入文明的时间有相同的、接近的,也有差异较大的。但各个民族文化,特别是进入文明社会后的文化却呈现着千差万别。 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可以从与其它民族文化的比较中凸显出来。例如从中西文化比较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两种文化在不同方面不同领域的不同特点。 哲学和文化是一体的,哲学的发展是文 化发展的自觉形式,而文化发展则是哲学发展的必然归宿与现实成果,作为人类文化的灵魂与内核的哲学,反映和支配和人类文化的走向。西方哲学这个具有严谨性,并且体系庞大,体现

了西方人对于自然科学的直接观点。中国哲学则追求简易性,它与社会、人生、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崇尚天人合一。 首先从礼节习俗的角度来分析。由于中国人长期受儒家教育的影响,便养成了谦虚谨慎的秉性。中国式礼貌最大的特点“卑己尊人”,中国人把这看作与人交际一种美德,这也算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但在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 和习俗。比如打招呼,中国人见到熟人一般习惯询问一些有关日常生活的问题来表示亲近。而在西方文化里,他们觉得这些属于实质性的问题,会涉及到自己的隐私,因此经常引起误解。 其次再从民主与科学的的角度来看中西文化。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从一开始,儒家、道家的思想家们酒吧民主政治放到一个很高的思想高度去认识和看待,要求统治者爱民、亲民,重视民生疾苦,孔子的“仁治”思想,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都包含着“民主”思想,但又推崇君权神授,维护等级制度,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而西

相关主题